房产税

2024-05-16

房产税(精选十篇)

房产税 篇1

除条例规定的免税项目外,目前下列单位自用的房产也免税:铁道部所属的铁路运输企业;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疾病控制机构、妇幼保健机构等机构;政府部门和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个人投资兴办的福利性、非营利性老年服务机构;非营利性科研机构;企业办的学校、托儿所、幼儿园;公益性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

房产税的税率,若依照房产余值计算缴纳,税率为1.2%;若依照房产租金收入计算缴纳,税率为12%。我们举两个例子来详细说明:

例1.某企业年初拥有原值500万元的房产。当地政府规定,按原值一次性扣除20%后的余值纳税,税率为1.2%。该企业应交纳的房产税为:

年应纳税额=500×(1-20%)×1.2%=4.8(万元)

月应纳税额=48000÷12=4000(元)

例2.某企业将原值500万元的房产,以每年60万元的租金租给其他单位使用,按租金收入12%的税率纳税。该企业应缴纳的房产税计算如下:

年应纳税额=60×12%=7.2 (万元)

月应纳税额=72000÷12=6000 (元)

对于拥有房产的企业来说,不管是按房产出租收入的12%征收,还是按房产余值的1.2%征收,房产税都不是个小数。但从这两个例子的计算结果我们可以看出,同是500万元的房产,按不同的基数计算税金,企业交纳的税金就不同,相差50%甚至更多。这其中就有节税筹划的空间。

对房产税的节税筹划技巧,我们归纳为“分、转、变”几种方式。案例讲解如下:

案例1:

——分别签订租赁合同,减轻房产税税负

这个案例的筹划效果是:节约了120万元税款,税负下降幅度35.29%。

企业租赁大都涉及房屋租赁,例如出租车间、厂房,宾馆、门面房等,这些都和房屋有关。涉及房屋出租,根据规定,就要按租金收入的12%交纳房产税。但往往企业出租的不仅只是房屋设施自身,还有房屋内部或外部的一些附属设施,比如机器设备、办公家具、附属用品等。税法对这些设施并不征收房产税。但是,如果把这些设施与房屋不加区别地同时写在一张租赁合同里,那些设施也要交纳房产税了,很多企业的税负就是这样高上去的。

某国有企业要把下属一家开工不足的工厂出租给一家民营企业,双方谈定厂房连同设备一年的租金是2000万元,并据此签订了租赁合同。内容大致是:甲方同意将厂房连同设备租给乙方,乙方支付厂房和设备租金一年2000万元。合同签订后,乙方先付一半的租金,年底再付另一半租金。

按照这个将厂房连同设备一起出租的合同,甲方要交纳税款如下:

交纳房产税为:2000×12%=240(万元)

交纳营业税为:2000×5%=100(万元)

两项合计为340万元。

也就是说,依据这个合同,机器设备也交纳了12%的房产税。这确实有点冤大头。

出租工厂的第一年,这个企业老老实实(因为不知道当了冤大头)地交纳了340万元的税款。但在第二年找到我们咨询之后,他们的出租合同就“相见恨晚”地改变了,把一个租赁合同改变为两个租赁合同——厂房出租合同与设备出租合同。内容大致是:

甲方以每年1000万元的租金出租厂房,每年1000万元的租金出租设备。

虽然两项租金合计仍为2000万元,但因设备出租不涉及12%的房产税,纳税总额因合同内容的改变随之发生明显改变:

甲方出租厂房交纳的房产税为:

1000×12%=120(万元)

依据2000万元和5%的税率交纳的100万元营业税不变;设备出租不涉及房产税,即节约了120万元这样甲方总体纳税就从340万元减少到220万元,税负下降了35.29%(120÷340)。

对于征收的特殊税种,我们在交易时应当充分了解税法规定,把不涉及该特殊税种的业务分开,就能减轻税负。

案例2:

——转化服务内容,减轻房产税税负

这个案例的筹划效果使企业直接减轻税负60万元,税负减轻率35.29%。

某企业因经营不善等原因,原来的主营业务不景气,仓库被闲置,为增加收入,企业决定业务转型,把对外出租仓库作为主营业务。当年取得租金收入1000万元,依据5%的税率交纳营业税50万元,依据12%的税率交纳房产税120万元。单此两项税收就达170万元,占到总收入的17%;若再加上其他一些税费,则企业的税负更重。

对于这个具体的案例,我们设计的节税筹划的操作思路如下:

首先,根据当地物业管理标准,对年租金收入进行筹划,把年租金1000万元,变成年租赁费500万元,物业管理费500万元。因为物业管理费只需交纳营业税,不用按租金收入交纳12%的房产税。

其次,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就是物业管理的资格认定。物业管理资格认定属于建设主管部门的行政审判事项,只有获得它的认可,再去税务部门得到批准,就可以从事物业管理业务了。

通过节税筹划前后的税负比较,可以看到:

节税筹划前,营业税和房产税合计为170万元;

节税筹划后,营业税不变,仍为50万元;物业管理费只需交纳营业税,不交房产税。所以房产税按500万元计算为:

500×12%=60(万元)

总体税负为110万元(50+60)。这样可以使企业减轻税负60万元(170-110),税负减轻了35.29%(60÷170)。

案例3:

——改变收入性质,减轻房产税税负

这个案例的筹划效果使企业税负减少45.12万元,税负减轻率42.97%。

某商业企业曾千方百计的圈地建库,尽可能多地储存商品。但随着企业逐步向“零库存模式”发展,它们的库房就大量闲置了。闲置的库房只好拿来出租。但问题是,租赁的税负高达17.5%,企业负担过重。

这个企业用于出租的库房有五栋,其房产原值为3200万元,年租金收入为600万元。租金收入应纳税额合计为105万元。

其中:应纳营业税=600×5%=30(万元)

应纳房产税=600×12%=72(万元)。

应纳城建税、教育费附加=30×(7%+3%)=3(万元)

由于房产税有两种计税方法——按房产余值或租金收入计算,不同方法计算的结果必然有差异,也必然会导致应纳税额的不同,这就有了节税筹划的空间。

经过分析,我们认为,对于这个商业企业来说,要降低高额的房产税,必须把单纯的房屋租赁改变为仓储保管服务,也就是改变收入的性质,把租赁收入变为仓储服务收入。房屋租赁要按租金收入的12%交纳房产税,仓储保管则是按房产余值的1.2%交纳房产税。依据这个企业现在的房产价值(扣除比例为30%)和租金收入来看,按房产余值计算交纳的房产税肯定低于按租金收入计算交纳的房产税。

我们对这个企业的纳税做了如下筹划:

年底合同到期,公司派代表跟客户进行友好协商,继续利用库房为客户存放商品,但要将租赁合同改为仓储保管合同。同时,按照仓储的服务要求,公司配备相应的人员和设施。

提供仓储服务的收入不变,仍为600万元,其应,纳税额为59.88万元。

其中:应纳营业税=600×5%=30 (万元)

应纳房产税=3200×(1-30%)×1.2%=26.88(万元)

应纳城建税、教育费附加=30×(7%+3%)=3(万元)

筹划后的合计应纳税额为59.88万元,比筹划前减少45.12万元(105-59.88),税负降低了42.97%(45.12÷105)。

各地房产税交纳 房产税如何缴纳? 篇2

何时缴纳

根据一些规定,企业增加的房产,要在限定期限内到税务机关办理登记,这处程序也要把握好时间办理。

何时申报税款

有的地方,如北京,一年内可以分二次缴纳税款,分别是4月初与10月初,那企业要是6月取得房产,是不是等10月进行申报缴纳呢?参照文件的意思,是在交付使用次月起计征,因此呢,这个应是次月直接去缴纳了,一下缴纳到年底,而10月申报期呢,作个申报就可以了。这个需要各地确认一下操作的方式。

原值变动了,是不是追溯

如某公司与房地产商签订《商品房订购合同书》,约定面积误差比在一定范围内,按实际结算房价。实际测绘后,需要追加房款,追加房款的房产税纳税义务时间如何确认?

这个问题是原来的核算不及时,因此需要调整原来核算的原值,可以理解为有补缴税款及滞纳金的风险。还有一个问题是,年度内各个月份原值可能是不一样的,是变动的,此时要不要有加权平均之类的说法,还真有,如北京地税的市税三字[1987]124号文件规定,“月末帐面房产原值”,上述原值系指季度内各月末帐面记载的房产原值的平均数。不过呢,这种算法是挺复杂的,如6月原值增加了,是第二季度的,要补4月申报税款不,还是在10月补缴,还是全年再算一次,再如是12月份增加原值,还再去税务局补缴不?后来北京地税以京财税[2007]136号规定企业、事业单位房产,不论自用还是出租均按征收月份前一个月的月末帐面房产原值,一次减除30%后的余值,计算缴纳房产税。其他单位和个人出租的房产,以租金收入为房产税的计税依据。看来,这真是管不明白了,来点直白的吧。

房产税虽按年征收、分期缴纳,那是以年度最后一天的原值计算?前面的多退少补?年度汇算清缴?我们理解,房产税年度过程中的变化,应是按期计算更符合实情,一定要按年度一次计算,还是有点逻辑上的问题,实践当中原值的变动又大量存在,如何让纳税认真的企业缴纳的清楚,税务机关也有当个事办的,如大连地税的网上咨询。

免税的情形要关注

如深圳地税的深地税发(2003)676号规定原对纳税人新建或购置的新建房屋,自建成或购置之月起,免征房产税三年,现改为自建成或购置的次月起,免征房产税三年。

分期付款就可以分期确认原值不

房地产税≠房产税 篇3

最快要两三年征收

早在2011年,上海和重庆就率先启动了房产税试点,前者征收对象为本市居民二套房及非本市居民新购房;后者则是个人拥有的独栋商品住宅,个人新购的高档住房,以及在重庆市同时无户籍、无企业、无工作的个人新购的二套房。

不过两地试点对楼市的调控作用一直存有争议,后续扩大试点一直也没有展开。

而在2013年11月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及房地产税,并要求“加快立法并适时推进改革”,这也是中央文件首次提出房地产税立法的问题。

此后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于2013年10月公布,包括68项立法任务。此次调整后,在税法方面,房地产税法、环境保护税法、增值税法、资源税法、关税法、船舶吨位税法、耕地占用税法等七大税法被列入。

此次包括房地产税法再次被列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意味着本届全国人大在任期结束前,这些税法将被当作立法重点来对待。

住建部住房政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顾云昌表示,此次房地产税列入立法规划,说明房地产税立法工作正按计划稳步推进,有了重大进展。列入立法规划,就意味着征收房地产税已是“板上钉钉”的事。

顾云昌表示,“人大会成立起草小组开始起草,中间还要经过多轮意见征询,草案通过后还要征求公众意见。立法过程非常严谨,最快也要两三年。有专家说2017年出台,这是个比较乐观的估计,也许会更久。并且,立法后也不意味着会马上开征”。

同策咨询研究部总监张宏伟认为,未来用房地产税代替房产税是大势所趋。建立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房地产税立法的完成等为房地产税顺利推进的基础条件,上述两项工作大约会在2018-2020年完成,但鉴于工作难度、利益博弈等前车之鉴,上述两项工作有可能会因为这些原因而延后。

房产税和房地产税有区别

直到现在仍有一些业内人士还无法严格区分房产税和房地产税,甚至经常混淆两个概念。事实上,房产税和房地产税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那么,房产税和房地产税有什么区别?未来房产税是否扩围?是否用房地产税代替房产税?

张宏伟表示,房产税是以房屋为征税对象,按房屋的计税余值或租金收入为计税依据,向产权所有人征收的一种财产税。从2011年上海、重庆正式试点出台的意义来看,房产税被视为楼市调控手段从行政转向税费的主要标志,也预示着未来楼市长效调控机制可能就此基础上不断完善建立。

但是,房产税的扩围进行并非一帆风顺。据了解,房产税扩围工作的准备早已开始,2013年目标扩围城市对于房产税扩围的培训、技术准备等已基本完成。然而,至今为止尚未有明确的扩围动作,其背后的原因较为复杂。

从房产税推出的背景来看,尽管2011年上海、重庆正式试点前也经历了一年多的舆论探讨铺垫,但对房产税对楼市调控的作用仍有争议。

张宏伟认为,一是因为房产税当时是被动出台,在2009-2010年房价过快上涨的市场背景下,旨在通过房产税的出台遏制房价过快上涨,房产税试点偏向短期功利,房产税试点期间效果不明显,最终导致楼市长效调控机制的建立步履维艰;二是业内一部分声音认为房产税的出台并无明确的法理依据,从这个角度来说,房产税试点也很难有继续扩围的依据。

此外,上海和重庆试点的房产税只是针对房屋而进行的财政税,由于试点期间在增加地方税收方面的作用不大,地方政府对于深化执行房产税上动力也不,从每年上海、重庆调整房产税税率标准的结果来看,其征税效果也是微不足道;同时,由于技术难度、既得利益团体阻力等原因,作为征收房产税技术基础的全国个人住房信息联网系统推进较为缓慢,还没有形成较为成熟的技术体系,因此,从当前来看,房产税无法在全国扩围推广。

针对上述房产税遇到的各种问题,其实,本届政府已经在进行各方面的调整。比如推进不动产登记制度、推动房地产税立法、探索用房地产税代替房产税等措施。

那么,什么是房地产税?从概念上来看,房地产税涉及的税种包括了房地产业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城市房地产税、印花税、土地增值税等等。因此,当前提及“房地产税改革”而不是“房产税改革”时,从措辞上也就意味着这是一个综合性改革。

建议人均60平米内免税

房地产税如何设计,征收范围和税率如何确定,要不要设“免征额”,是民众最关心的话题。

对于房地产税的设计思路,顾云昌认为,现阶段针对房地产的税主要在交易环节,对抑制投机、稳定房价发挥作用并不明显,未来房地产税将会增加房地产保有环节的税负,并以房地产的评估值为征税基础。

对于免征额和税率,目前官方并未释放任何信息。但是,顾云昌建议,对于免征面积,中央可以设定一个最低的标准,在此标准之上,各地免征面积可以自行决定是否上浮。

而对于税率,他建议可以设定一个税率区间,不要太高,各个地方在这个区间范围内自主确定具体税率。“目前国际上普遍税率标准是1%,中国可以低一点。”

据了解,此前,上海在房产税试点中税率暂定为0.6%。征收对象为增量房。对于征收范围,目前很多专家认为应该设立一定的免税面积,很多人认为免税面积设定为人均60平方米比较合理,这样对于三口之家来说,可以有180平方米不用交税,从而保证了居民第一套住房不用交税。

房价涨跌看供需

此前房产税试点时的经验是,尽管试点范围和试点效果都有限,但一谈到房产税,楼市相关方在心理层面就会出现较大的反应———房地产税来了,房价是不是要涨啊?

事实上,上海、重庆征收房产税来,房价仍在继续上涨。

房产税将至 篇4

这9个字的出处在国家发改委长达4000多字的《关于2010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中, 除了表示“逐步推进房产税改革”, 该意见中没有提供有关房产税的进一步的细节。

但看起来, 这掰着手指头就能数得清的9个字, 刺激了、也正刺激着地产商、买房者、投资客、股民等等各色人等的神经——房产税真的要来了。

接连的楼市新政, 房产税又要来了, 如何影响房价?如何调节房产税?地产商怎么看?重要的是, 房产税改革会如何推进?

房产税 篇5

房产税,又称房屋税,是国家以房产作为课税对象向产权所有人征收的一种财产税。对房产征税的目的是运用税收杠杆,加强对房产的管理,提高房产的使用效率,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配合国家房产政策的调整,合理调节房产所有人和经营人的收入。2010 年国务院同意发改委《关于2010 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出台资源税改革方案,逐步推进房产税改革。重庆市、上海市为开征房产税试点,于2011 年1 月28 日起正式开征房产税。

一、房产税改革的原因

国家实施房产税改革的主要原因在于目前我国的房产税并不能体现房产税本身所具有的调控职能。具体为以下三点:

(一)征税范围过窄

现行房产税征税范围限定在“经营性用房”,而居民个人所有的非营业用房产并未纳入房产税的征税范围,这不利于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

(二)计税依据不能反映房地产的真实价值

目前我国房产税的计税依据有两种,分别为从价计征和从租计征。这种计税依据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即以房产原值作为计税依据无法反映房地产的市场价值,也无法抑制房地产租赁市场的膨胀发展。

(三)税率设计缺乏灵活性

我国现行房产税的税率采取“一刀切”的方法,并没有根据不同收入的人群设置不同的税率,没有体现出“差别化”的税率。这意味着无论房地产的持有者持有多少价值的房产,其在纳税数额的比例上是完全相等的。这也成为房地产投机者对房地产进行大量投资,以致大量房产空置积压的原因之一。

二、实施房产税改革的目的

针对现阶段我国的房产税不能体现房产税本身所具有的调控职能的现状,国家实施房产税改革的主要目的为以下几点:

(一)完善房产在保有阶段的税收制度缺失

土地资源的稀缺性和地理位置的唯一性决定了土地价值的巨大差异性,更造就了特殊城市和某些城市特殊地段房产价格的高企性。同时,我国现行的房地产的税费主要集中在投资和开发环节,而在个人房地产的保有阶段并没有相配套的税收制度。个人持有多套房产几乎没有成本,因此,投机性炒房的收益随着房价的上升越来越高,这样的高收益又进一步吸引了更多的资金进入房地产市场,进而又推高了房价。目前土地资源相对有限,特别是大中城市土地资源日益枯竭,进一步加剧了人们对城市房价上涨的恐慌。由于我国现阶段房产在保有阶段的税收制度不健全,全国各地大量出现“空置房”现象,如鄂尔多斯空置新城,海南的空置小区等。

(二)扩大政府财政收入,调整地方财政收入结构

我国1994 年实行分税制改革以后,中央政府拿走了全国税收的大部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出现了严重的事权和财权不匹配的现象。地方政府为增加财政收入,将眼光投向了土地开发,这直接造成了今天的“土地财政”现象。全国土地出让金从2006 年的7000 亿元增加到2010 年的2.7万亿元,年均增长率高达40.1%。“土地财政”不仅助推了房价,而且不具有可持续性,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所以,目前急需调整现阶段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来源。

纵观当今世界上其他国家,物业税或房产税都是其地方财政的重要收入来源。英国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全部来自房产税,法国为69%,加拿大为85%,美国为50%-80%。但在我国,近几年房产税的收入仅占地方税收收入的6%左右。从长期角度来看,房产税将会成为地方政府的主要税收收入,因为房产税的征收不仅能解决地方政府财政收入不足的问题,也能在很大程度上解决“土地财政”问题,调整地方财政收入结构。

(三)调整我国目前畸形的投资方向,遏制投机性购房

目前我国商品房价格居高不下,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投机性炒房现象的存在。买房子,等升值,再卖房子。这个循环将大量的资本吸引进入房地产市场,一路推动房地产市场向畸形的方向发展,使得我国楼市超过股市成为第一大资金的蓄水池。开征房产税的目的之一就是逐渐降低房产作为投机品的价值。因为在未来市场面临不确定的条件下,征收房产税使投机者要直接面对确定的税负,从而使房屋投机属性大大降低,进而引导民间资本重新关注商业市场的发展,引导资金进入生产领域和高科技制造领域,从而逐渐调整产业结构,使国民经济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

(四)通过税收手段调控我国未来城市的发展方向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加之中国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的特殊背景,中国将迅速产生一批超大型城市,如北京、上海等。随着大城市群发展的提速,世界性大城市所面临的难题必然会出现:城市资源的有限性与城市人口增长的爆发性的矛盾。城市越发展,人口越增加,越会推高土地价格和房屋价格;并且城市交通、公共卫生、新增人口就业、社会治安和社会保障等一系列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问题也更为凸显。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居高的房价和滞堵的交通充分证明了这一点。面对这样的情况,北京采取的“限购令”手段不仅效果十分有限,而且产生了大量的副作用,如人才流失,资本流失等。国外的成功经验可以为我们提供解决问题的一些思路:美国的纽约、法国的巴黎、日本的东京、英国的伦敦等都采取了城市化向城郊化的发展。即在城市周围建立多个卫星城,每个卫星城都有自己的配套设置,同时也和主城保持着紧密的联系。但是卫星城市的规划建设是一个高投入低产出的项目,需要大量的配套设施来有效地吸引居民。政府的资金投入、政策导向、规划水平是影响卫星城成败的重要因素,其中很重要的一种政策调控手段就是房产税。

综上所述,房产税改革的目的不是打压房地产市场,而是引导包括房地产行业在内的多行业健康发展,保障人民基本权利的正常享受,维护广大人民的合法利益。

三、实施房产税改革的措施自房产税改革通知公布以后,上海和重庆作为全国的试地区,率先在全国实行了房产税改革。虽然同为国家首批房产税试点城市,但是沪渝两市的方案和侧重点也有所不同。上海房产税征收范围主要是全部新购住房,且涉及全部行政区域,影响的范围是新购房群体。然而,其税率为0.4%-0.6%,为固定的税率且税率较低,存量房没有纳入到征税对象之中。

重庆主要是打击高端住宅和投机性购房,其采取了分档征收的方案,操作起来难度较大。不会影响大多数老百姓的正常购房需求,但其征收对象的范围较窄,影响范围不如上海。重庆开征房产税主要是在心理层面上对房地产市场造成冲击。

四、房产税改革实行措施的成效及弊端

至今,上海、重庆两地的房产税试行虽没有达到预期的显著效果,其征收收入所占的比例不是很高,但实行至今在各方面都取得一定的成效。房产税试行至今,重庆、上海两市的高端房产成交量明显下降,而高端房产成交量的下降也使得整体房价成交水平趋于平稳,房价至今未出现大幅上涨的情况。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显示,重庆在70 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指数中排名比较靠后,这说明房产税改革具有一定的成效。据相关资料统计,2012 年1-6 月份,上海商品房销售面积和去年同期相比下降13.8%;重庆多数高档住宅商品住宅楼盘访客量下降30%-50%,且主城区应税住房交易价格也都有所下降,较房产税实施前同类房屋成交价下降10.48%。另外,上海通过此次税制的具体设计,取得了很好的实际调节效果。由于公众都倾向在中心区购置不动产,上海的房产税试点方案里设计的一个很小的杠杆,即中心区域的税率是0.6%,周边区域的税率是0.4%,这个细微的差距就使成交量被引流到周边区域。另外,有“人均60平方米”和“均价两倍”这样的数量界限来区分不同的税负,明显促进了小户型的销售占比上升和均价的稳定。并且,2011 年重庆房产税税收收入为1 亿元人民币,上海房产税收入为22.1 亿元。虽然收入额相对较小,但其收入全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设,这对房地产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但是,在上海、重庆的试点试行中也发现房产税改革目前存在的一些弊端,主要为:目前信息登记、联网等配套制度不完善,使房产税的征收有一定的困难,效果堪忧。并且房产税的设计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高房价的现状,税收改革的征税对象最终会以房租或者房价的形式转嫁给普通购房者,从而使房产税不能更好地行驶其调节房价的功能。而且,从此次试点方案的各项课税要素来看,目前房产税实施仍存在与税法公平原则相悖之处,而这些相悖之处将影响调节收入差距、完善房地产税制等长期目标的实现。

五、个人对房产税改革的意见及建议

从房产税改革的目的出发,结合目前上海、重庆的试点试行情况,现提出个人对房产税改革的意见和建议。

(一)完善房产税的配套制度。

房产税改革必须要建立和完善房地产产权制度。只有产权关系明晰,才能合理界定纳税人并准确界定纳税人财产的评估价值。其次,为保证税负公平、杜绝偷漏税,国家也可以参考公司年检制度,实行房产年检制度。即房产无论何种性质,持有人须每年到房产管理局办理年检手续,未通过上年年检的房产,不得进行出租、出售、抵押等任何交易,从而保证税收的征税对象不转嫁给普通购房者。

(二)统一纳税人标准

就纳税人而言,目前试点方案中对其区分主要是基于经济宏观调控的目的,即调控高居不下的房价,故其主要目的在于限制非本市人口的购房行为,遏制房地产投资。以经济调控为目的的立法具有暂时性,而作为需长期存在的税收制度,则需要以公平原则作为立法指导。因此,在今后的立法中,应当对现行的区分纳税人的做法进行统一,以拥有房产的数量作为统一纳税人标准的方向,从而保证税法的公平原则。

(三)降低房地产流转环节的税负并进行“清费立税”

我国的房地产行业存在名目繁多的税费,这些税费不仅增加了房地产开发成本.而且与房产税有很多重合。因此,在推行房产税的过程中,必须减少或者合并这些税费。这样能使房产税在打击房地产投机的同时降低房价的成本。从而使得房产税更好地履行其调控房价的功能。

(四)对于房产税的支出,要实行“专款专用”

要保障房产税的“专款专用”,需将征收的房产税用于地方公共事业的建设和住房保障体系的建立,并在实行过程中引入社会监督机制,切实落实好社会舆论监督。只有这样,才能保障房产税改革的顺利执行,才能真正把房产税改革的目的落到实处。与此同时,征收房产税还将给地方政府带来一个稳定的收入来源,缓解地方政府过分依赖“土地财政”的问题。

(五)应以不增加普通老百姓的负担为原则

目前,房地产改革的侧重点应放在遏制投机炒房囤地、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发展方面;放在调节收入分配和缩小贫富差距,而不是着眼于增加财政收入方面。因此,在房产税制度设计时,应该特别注重保护中低收入家庭。如实行起点税率较低的累进税率,住房面积越大、套数越多,税率就越高;对首套房免征房产税,对中低收入家庭实行低税率等。

参考文献:

房产税双难 篇6

自从上海重庆开始试点征收房地产税之后,对于全面开征房地产税的推测出现多个版本。随着湖南湖北准备房产税试点工作,人们都在等待房产税如何落地。但显然的是,在专业问题和深层次的问题双方面,房产税都面临着许多难解的多项选择题。

专业之难

首先是房产税的定位与诉求问题。某省级财政官员表示,现实存在降房价与纯粹直接税两个选择。分析现有的房产税工作,实际上它更偏向于为地方财政筹集财力的作用更为实际。而作为房产税促进社会财产分配公平的作用,它并不会起到民众预想中的力挽狂澜的作用。但房产税走向的抉择,现在还扑朔迷离。

其次,是房产税能否解决地方主财源及代替土地出让金的问题。按照业内专业理解,房产税一个目的主要是建立健全地方税体系,从而解决地方政府过度依赖过地出让金收入的问题,为地方财政提供可持续财政来源。但根据房产税试点推断,现阶段房产税完全没有代替土地出让金的能力。因此相关专家预测,很有可能在实际操作层面,房产税会与土地出让金长期共存,成为地方财政的辅助经济来源。

第三,是征收税基及范围问题,即增量与存量的问题。2011年1月28日,上海和重庆开始房产税试点,上海采用对增量购房征收房产税,那么多年的存量房是否征收房产税?而重庆只对个人拥有的独栋公寓、个人新购的高档住房征收房产税,把绝大多数房产都排除在外。而存量税这一房产税的“本职”,在现有的试点中尚没有任何地区涉及。但从长期来看,这一税种必然是一个存量税种。而征收范围方面,“全国一盘棋”的考虑,明显不适合税基统计较难的房产税。因此以省为单位的开征方式应当比较适合。

第四,是房产税的税率设计问题。在初期设计中,房产税如果是以无差别高税率存在的,这种方式既使得这一税种成为房价的强力打击利器,又使得社会资源占有趋向均衡。而对于这种激进的征税方式选择,一些专家提出了以省为隔离区域的动态渐进税率。既将中间区域拉大,使得征税更加平和,但也相对大幅减少了对房价的影响和社会资源的趋衡作用。

第五,是房产税开征以后的征收方式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环境研究所副研究员李恩平表示:“有观点认为,征收房产税从技术上存在困难,我个人认为这种说法是不成立的。目前的信息技术下,征收房产税完全没有问题的,并且征收成本也不高。”然而直接征收房产税,在我国没有全民直接纳税基础之上,征收工作会极难开展。因此有人建议,实行直接税的间接征收,甚至以个人为单位的工资抵扣模式。理由是这种模式过度相对平滑,而对纳税人的心理压力也较小。

第六,是房产税资金使用方式及公示问题。在上海及重庆的房产税试点中,两地财政人均表示,房产税的支出方向需要将返还放在第一位,即解决基层民众的住房问题及非住房问题。而在此期间也必然有公开透明的需求。

另外,在专业技术问题层面,还存在着房屋权属及房价评估等问题。在房产税多地试点的过程中已经经过多次讨论,在此不再赘述。

深度壁垒

不过房产税如果要想正常推行—或者说,正常存在的话,首先就要解决一些无法回避的深层次问题。

首先,要解决的第一个深层次问题,是房产税的决策成本问题。即在对房价的作用大小之间做权衡。对房价的影响小了,作为直接纳税者的基层百姓将会对房产税产生极大的异议。而一旦重税使房价较大波动,则不可避免地对我国的高端利益阶层及银行等连带资源造成极大的打击和打压。如何权衡好中间的“度”,实际上是首要解决的深层次问题。

其次,是房产税的成立问题。按照中国法理协会副会长李晓安的说法,房产税“从存在的意义来说就站不住脚”。房产税,无论是从存量起征,还是从增量计算,它的基础都是一个直接税,即按价格计税,征收公民自有物品税费。

问题就在最后一句话上。专家经常說国外开征房产税的优良效果,但李晓安表示,他们通常都忽略或者选择性遗忘了一件最重要的事情:我们并没有我们现在居所的所有权。

“因为我们买房子的时候都很清楚的规定了,我们购买的并非是这个房屋的所有权,而是这个房屋70年的产权。换而言之,我们向政府租了70年的房子。”她说。在这种情况下,70年到期(虽然现在还没有任何一间房屋挺到了它的有效期限)之后,房屋无条件归还国家。

“那就有一个根本上的区别。也就是说,这个房子并不是我们大众百姓的自有财产,我们仅有使用权而并没有所有权,那么向所有权征税的房产税本身就不成立。”她表示,虽然我们一直在讨论房产税开征之后的种种难题,但似乎从来也没有人站出来讨论一下房产税是否合法。

浅析房产税改革 篇7

房产税作为一个以房屋对对象征收税款的税种, 主要是依据房屋计税的余值以及依靠房屋获得的租金收入, 来像房屋所有权者征收的税。

在西方的很多国家, 早已有成熟的房产税征收机制, 并且将房产税作为本地政府的主要税收来源之一。从亚洲来看, 包括中国香港、韩国。越南等都已经开始了房产税的征收, 尽管每个国家 (地区) 的房产税收制度有区别, 但是对房产税征收的本质是一致的。

二、我国房产税改革的背景

在近几年中, 我国的房价水平飞速上升, 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对房屋具有合理需求的人群, 形成了整个社会的极端情况, 有钱人为了保值以及投资需要具有多套闲置用房, 严重浪费了社会资源的合理分配。然而工薪阶层却由于房价的飞涨对拥有一套自有住房望而却步。进一步造成了社会局面的不公平及不稳定, 与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初衷严重违背。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必须使用一个强有力的手段来稳定房价, 使得住房这些刚性需求额社会资源被充分合理地利用起来, 同时缩短日渐扩大的贫富差距。因此房产税的改革势在必行。

并且在很多发达国家早已经具有一套完善的房产税的征收, 而我国现行房产税却随着经济发展暴露出了越来越多的问题, 因此, 房产税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是我们在发展过程中的必经之路, 这也符合了我们顺应市场发展与变化、贯彻社会公平原则, 以及合理的税收。这样不但推进房产市场的发展, 也对市场经济的完善起到了推进作用。同时在政府增加基础投资, 多地政府产生赤字的情况下也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增加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同时在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巨大的目前, 也可以起到刺激内需, 推动经济发展的作用。

三、我国现行房产税制存在的主要缺陷

(一) 我国房产税的征税范围过于狭隘。

我国的房产税征收范围不包括农村, 只集中在工矿区、建制镇、县城和城市。然而,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 农村经济也蒸蒸日上, 许多地区的农村已经具有了与普通城镇相当的规模, 并且农村的人均消费水平也和城市居民消费水平差不多, 但这些农村都还没有开始缴纳房产税。这就导致了公平原则在我国的房产税的征收上无法体现出来。

(二) 税收政策对内与对外不一致。

按照制度规定, 外资企业及个人可以在减去计税房产价值的80%后再按照1, 2%的征收率征收房产税, 与此同时, 对非本土的企业还有各种所得税的优惠政策。这就导致了国内企业和外资企业在税收负担上的显著差异, 使得国内的企业在税收起跑线上就落后于了外资企业, 这不利于不吐企业在竞争中获取优势, 加重了本土企业的负担。

(三) 房产税的税率混乱计税依据具有不合理现象。

现在的房产税的税收条例规定将房产余值或租金的收入作为房产税的收税依据有很大的问题及不公正性, 主要表现在:第一, 按照房产余值计税只体现了房屋的历史成本, 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房产的价值也大幅度地升高, 而历史成本无法真正体现房屋的价值。第二, 由于房屋是根据余值计税, 越早买的房屋余值低于后来购买的房屋, 而当两个房产现值一致的时候却采用了不同的计税依据, 这就有失税收的公平合理原则。

(四) 房地产税费制度混乱费大于税的现象普遍存在

我国现今的房地产税费项目日渐增多, 各式各样的收费项目远远超过了征税的项目, 并且各种收费混乱, 有重复计费的现象。有调查显示, 在房地产的收费上, 单单开发环节就有高达几十项的收费项目, 并且其中不乏有一部分混乱的收费造成了房地产业的费高于税的现象, 这妨碍了房地产业的有序、和谐、健康的发展。

四、房产税改革征收应该注意的几个方面

(一) 关于房产税的征税范围。

在1998年的时候, 我国做出规定, 将整个地产分为三类, 其中80%作为经济用房, 10%作为商业性用房, 剩下10%作为廉价房。但是, 到了2003年, 我国新的规则规定将其中的80%的经济用房改为保证性质的商品房, 所以我国现在有90%的商品住房。所以现在我国具有90%的商品房, 而这些房多数都在城镇地区, 所以对于房产税的征收可以从城镇地区开始实施, 关于农村地区可以在房产税的制度逐渐落实完善之后再实行。

(二) 房产税征收的时间门槛。

对于房产税的征收时间, 有人提出将时间定于新发的颁布之后实施, 便是将征收的对象按照新老法的交替日期。虽然这样做可以减少征税的难度, 只用征收之后登记的房产。虽然对于很多富人以前购买的多套房子都会不予征税, 这可以减小该税收条例颁布的阻力。但是从本质上来讲这是不公平的, 首先它违反了税收的基本功能, 即调整公民的收入, 缩小贫富差距, 最终达到共产主义的最高理想——共同富裕。这会使得有钱人依然富裕, 而在征税条例颁布以前没有能力购置房产的穷人反而被征收大额的税款, 这就造成穷人补贴富人的不平等现象, 所以不可以采取这一种征税时点。

(三) 房产税的起征点。

房产税的起征点问题是房产税征收的核心, 在美国的一些国家对房产税的征收是包括全国的所有房产。但是这种税收方式对于我国来说是不适用的, 而更合适的是向个人所得税一样选取一个合适的起征点, 对于超过起征点的房屋才征收房产税, 而对于不满足起征要求的房屋不征收税。这种方式会更加适合我国的国情, 虽然它不符合税收的公平原则, 但是一切要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 这样才是合理的征收方式。

(四) 房产税的税率。

我论房产税 篇8

房产税是指以房屋为征税对象, 按房屋的计税余值或租金收入为计税依据, 向产权所有人征收的一种财产税。其实我国早在1986年就开始实施房产税的, 只不过当时规定的征收范围只限于城镇的经营性房屋, 如商业住宅, 居民出租的自有房屋等。近期人们广泛关注的关于开不开征房产税的讨论, 主要是要不要扩大房产税的开征范围, 即要不要对个人非经营性的住房征收房产税。

目前媒体和很大一部分国民乃至学者对房产税都抱有相当大的期望, 似乎房产税将成为抑制房价的最后杀手锏。支持征收房产税的人都认为, 一来房产税将会有效地抑制需求, 这主要是针对准备购买第二套乃至更多房产的投机者来言, 因为房产的持有成本将大大增加;二来房产税还会变相地增加供给, 简单分析, 已经拥有多套房产的业主在房产税面前不再能那么安然地等待房产升值了, 而是加快抛售。买房者将减少而卖房者将增加, 从而房价将会下跌, 这似乎符合经济常理的。经济观察家徐昌生指出, 倘若增加一项持有税负便可以降低商品价格的话, 那么, 这种经验值得我们全面推广。面对大蒜价格上涨, 我们假想国家开征蒜税, 对每天人均购买大蒜超过50克或者囤积大蒜达到一定数量的家庭课以重税, 则居民必将降低购买需求, 于是蒜价持续下跌。这一假设无疑是荒唐的。认为房产税的征收会降低房价的人忽视了其对出租房市场的影响。当房产税使人们不敢拥有多套住房的同时也大量减少了可供出租的房源, 从而导致出租房的价格大幅上涨, 进而反过来影响新房和二手房的供求状况。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 房产税的开征可能在短时间内能一定程度地抑制房价, 但长期效果未必尽如人意。

还有人认为, 就算房产税的开征对抑制房价起不了显著作用, 但起码可以调节收入分配, 缩小贫富差距, 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加快现代化建设。但是, 这些人没有注意到, 房产税这点儿钱对于有钱倒卖房产者来说, 根本构不成威胁, 千分之几的税率也削弱不了拥有多套豪宅的富人们的收入。相反, 对于刚性需求巨大的中国房地产市场来说, 这些税赋最终还是会转嫁到普通购房者身上, 而且对于那些中低收入者来讲, 他们更加只能“望房兴叹”了。进一步分析, 富人多交的税就一定能通过政府之手改善底层人民的生活吗, 就一定能体现出社会的公平与和谐吗?据报道, 轰动全国的打黑案件中的文强, 除了豪宅别墅他居然还有经济适用房;陕西眉县的经济适用房都卖给了公务员;深圳也曝出公务员以4000元超低价买房, 等等。所以, 指望房产税能缩小贫富差距有点过于乐观。对于能“增加政府财政收入”这一说法, 确实很直接很明显。为何连续的房产新政效果都不明显?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 中央立旨调整房地产市场抑制房价暴涨, 但是地方政府一方面受政绩驱动, 为了拉动经济增长, 坚持把房地产作为主导产业, 另一方面由于财政困难, 把卖地作为财政收入的主要渠道, 高地价催生高房价。现在城市土地资源越来越稀缺, 若不开辟新的收入来源, 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肯定会在卖掉最后一寸土地的那一刻崩溃。如果把房产税作为新的收入来源, 难保地方政府将来在出现财政困难时不扩大征收范围, 也难保在监管不到位的情况下, 这种税不会造成地方政府的更严重的滥权和腐败。所以, 在财政收支没有建立起有效地监督体制时, 开征房产税增加财政收入, 只会给老百姓增加税务负担, 不会带来政府公共服务的改善, 更不会带来政府效率的提高。

从法理层面来讲, 购房者在购房时已经一次性交纳了70年的高额土地出让金, 再征收房产税属于重复征收了, 既不公平也不合理。如果对土地和房产税合并征税, 那么就应该明确商品房土地永续民有。从操作层面来讲, 房产税的开征将涉及到一系列的难题。业内人士指出, 对房产税的征收要解决三个问题, 一是对住房产权的认定, 二是对房屋进行资产评估, 三是新的房产税与土地出让金的衔接。这些都是很难掌控和操作的。就目前情况而言, 房地产市场评估所需要的评估中介机构、中介机构的公信力、征收浮动持有税的地方财政公开透明度等都无法跟上。房价难定, 征税成本很高, 这些都是很难克服的障碍。

房价居高不下的原因错综复杂, 房产税的调节作用微乎其微。地方政府财政困难, 房产税的开征只能治标不治本。贫富差距日益悬殊, 房产税也难以起到抑富扶贫的作用。人们应该理性看待当前中国的宏观经济形式, 正确分析房地产市场的状况, 而不是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政府征收房产税之上, 降低那些对房产税不切实际的预期。

摘要:近期关于房产税的纷争风起云涌, 很多人士都认为房价居高不下, 是时候需要政府拿起税收杠杆加以调节了。他们认为, 房产税的开征有利于抑制投机需求减少囤积数量, 从而降低房价;房产税还可以调节各阶层收入减少贫富差距, 从而促进社会和谐。对此种观点笔者不以为然。文章从支持房产税的各种“理由”入手, 然后层层剖析, 揭示出房产税将带来的各种负面效果, 降低人们对房产税不切实际的预期。

关键词:房产税,需求,供给,出租房市场,土地出让金

参考文献

[1]徐昌生:房产税岂能抑制房?.中国经济和信息化, 2010年第15期

[2]王涛:房产税:征还是不征.大众理财顾问, 2010年08期

我国现行房地产税与房产税改革 篇9

一、我国现行房地产税分布

我国现行房地产税按照征税发生的环节区分,可以分为房地产开发环节、流转环节和保有环节。

(一) 在房地产开发环节有10种(见表1)

(二)在房地产流转环节有12种(见表2)

(三)在房地产保有环节有2种(见表3)

二、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推行房产税改革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下称《决定》)提出,加快房地产税立法并适时推进改革。自此,房产税成为当下热议的焦点,实际上,房产税在我国早已存在。房产税在我国最早出现在上世纪50年代。原政务院在1950年颁布的《全国税政实施要则》中规定开征房产税,1951年政务院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税暂行条例》,将房产税并入城市房地产税。依据1986年10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房产税暂行条例》(国发〔1986〕90号)规定,房产税,是以营业性房屋为征税对象,按房屋的计税余值或租金收入为计税依据,向所有权人征收的一种财产税。中共十八大提及房产税,将不再仅仅针对营业性房屋征收,显然是要扩大征收范围,从上海、重庆两地的试点看,住宅也将成为房产税的征收对象。

(一)房产税实施进程

2011年1月28日,上海市和重庆市根据国务院第136次常务会议有关精神,开始对部分个人住房征收房产税试点。

上海市房产税征收对象是2011年1月28日起,上海市居民家庭在本市新购第二套及以上的住房和非上海市居民家庭在上海市新购的住房。居民家庭住房套数根据居民家庭(包括夫妻双方及其未成年子女)在上海市拥有的住房情况确定。人均不超过60平方米的,其新购的住房暂免征收房产税。适用税率暂定为0.6%、0.4%。

重庆市的房产税征收对象为个人拥有的独栋商品住宅,个人新购的高档住房,在重庆市同时无户籍、无企业、无工作的个人新购的第二套(含)以上的普通住房。应税住房的计税价值暂为房产交易价,税率为0.5%、1%、1.2%、0.5%。

2011年、2012年,上海房产税收入为22.1亿元、24.6亿元,完成预算的110.5%、109.3%。重庆市在2011年至2013年,累计征收房产税未超过4亿元。两地的房产税征收主要集中在交易环节。

虽然两市在试点中存在诸多争议,但两地试点的最大成效在于制度破冰。这意味着地方税收体系建设迈出了重要的步伐,这对下一步深化分税制改革具有重要的探索意义。

根据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和2014年6月30日发布的《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精神,下一步国家将在试点的基础上着手开展房地产税立法。

2014年12月30日,在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上,财政部长楼继伟表示,在2014年配合全国人大研究起草房地产税法草案基础上,继续配合全国人大开展房地产税立法相关工作。中国财政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贾康认为,“如果从改革实际的‘时间表’来看,20152016年很关键。必须争取2016年完成房地产税立法审批,2017年有适应性地在国内各行政区依法执行”。

(二)不动产统一登记与房产税

有分析人士指出,从税制完善角度看,扩大房产税征税范围代表了改革的未来方向,但要推进这一改革当前亟待解决个人住房信息采集、房产评估和具体征收环节等技术层面的问题。而不动产统一登记恰好解决了房屋与所有权人信息采集问题。虽然《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立法目的是为整合不动产登记职责,规范登记行为,方便群众申请登记,保护权利人合法权益,并不是为开征房产税。但是,不动产登记信息的互通共享,确实为房产税开征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条件。国土部计划2017年实现不动产登记信息共享,依法公开查询,与房产税开征计划时间的一致性,也说明政府在整体推进这两项工作。

但,如果不全面解决小产权房登记问题,不动产登记数据就不能正确反映全民住房状况。再就是,按照《物权法》自愿申请登记原则,总会有一部分房屋当事人不申请登记,也影响了房屋数据的准确性。

(三)房产税改革的意义

1.未来扩大房产税征税范围有助于稳定房地产市场

征收房产税,增加了房产的持有成本,降低了住房的投资需求,发挥了挤出效应,调整了市场供求关系,虽然征收房产税后,房价不会应声而落,但会使上扬曲线的斜率降低,发展过程更加平稳,减少泡沫,房地产市场不会大起大落,造成对社会生活的负面冲击。

2.将在一定程度上完善地方税收体系,使房产税成为地方政府重要而稳定的税源

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地方主体税种一直缺位。我们现在针对经营性房产和土地使用征收的房产税,在地方财政收入中占比很低。在国际上,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房产税都占到地方政府财政的相当比例:美国占州以下政府税收的75%,一些欧洲国家占比在20% 以上,而我国只有7%。我国从城镇住房制度改革至今,居民住房拥有率已经达到84%,面对这么大的一块税基,房产税必定会成为地方政府重要而稳定的税源。

3.房产税应发挥的作用

房产税 篇10

一、将地价计入房产原值征收房产税有待商榷的方面

(一)从房产税的来源角度看

从房产税的来源来看,1951年颁布了《城市房地产税暂行条例》第六条规定:“一,房产税依标准房价按年计征……。二,地产税依标准地价按年计征……”,在当时,内资企业取得土地为国家划拨,地产税多年无法征收。后来,国务院以制订《房产税暂行条例》和《城镇土地使用税暂行条例》的方式,将城市房地产税一分为二,对经营用的房产、土地分别征收房产税和土地使用税,对土地使用税不再按地价计征,而是以纳税人实际占用的土地面积作为计税依据。因此,从根源上看,是将房产和土地使用权分开征税,而将地价计入房产原值征收房产税的同时还对土地使用权征收土地使用税则让纳税人难于接受。

(二)从房产原值依据会计制度确定的角度看

我国的会计制度先后历经了《国营工业企业会计制度》、行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准则》等阶段,即使现在也存在不同企业执行不同会计制度,也即多种会计制度并存的现象,不同的会计制度对房产原值的内涵规定存在明显的差异。这直接导致了因会计政策不同使房产税的计税依据产生差异的不合理的现象:

一是从纵向看,同一企业因不同阶段执行不同会计制度而导致房产原值的计量不同。比如,执行行业会计制度期间土地使用权在“无形资产”中核算,分期平均摊销,此时房屋原值不包含房屋所占用的土地的土地使用权金额;而执行《企业会计制度》期间取得的房产,应将地价并入房产原值。因此,同一企业存在执行《企业会计制度》之前的房产原值很可能没含有地价,而在执行《企业会计制度》期间取得的房产其原值却包含地价。

二是从横向来看,不同企业在同一期间因执行不同会计制度而导致房产原值的计量不同。

三是从静态的企业内部看,存在同一时间、同一企业房产原值计量不同的现象。

从税收公平角度看,房产税的征收不应因为会计政策不同导致计税依据产生差异,因此,长期以来,征收房产税时房产原值依据会计制度确定本身就依据不足。因此,财税[2010]121号文使房产原值的确定不再依据会计核算,是值得肯定的。

(三)从房产税的立法本意角度看

在1986年制订《房产税暂行条例》和《城镇土地使用税暂行条例》的立法目的就是将房、地分开征税,也就是对房产征收房产税,对土地使用权征收土地使用税,这是基本的原则。也正是当时内资企业的土地都是划拨的历史状况,从便于征管角度出发,房产原值依据会计制度确认并无不妥。然而,随着会计制度的不断改进,在《国营工业企业会计制度》、行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准则》中,仅在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几年中出现了原则上将土地使用权金额计入房产原值的现象,因而出现了将地价计入房产原值征收房产税的现象。我们知道,往往税收法规跟不上会计制度的变化,此时将地价计入房产原值征收房产税仅是个因会计制度变化而产生的例外。所以,不论从会计制度的演变角度看还是从房产税和土地使用税的立法本意看,将地价计入房产原值征收房产税并不妥当。当然,尽管近年来土地使用税的单位税额已提高了很多倍,但仍远不及地价的不断攀升,而将地价计入房产原值征收房产税并不是很完美的办法,因为这对土地使用权既征收了房产税也征收了土地使用税,放弃了最初征收房产税和土地使用税的本意。

(四)从税收公平的角度看

国家征税应使各个纳税人的税负与其负担能力相适应,并使纳税人之间的负担水平保持平衡,将地价计入房产原值征收房产税,会引起税收的不公平,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比如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存在重复征税。如果征收房产税的房产原值包含了地价,也就是对土地使用权征收了房产税,再征收土地使用税已是重复,从前文两个税种的来源和立法本意角度看,显然有失公平,既然对土地使用权征收了房产税也就没有必要征收土地使用税。

二是土地使用权取得方式不同致使税负不公。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企业获得土地的方式也有了新的变化。比如,对于原划拨取得的土地,不存在地价可以计入房产原值;而通过有偿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则有地价可以计入房产原值。此时将地价计入房产原值征收房产税,直接导致了因土地使用权取得方式不同而引起的税负不公。

三是借入或者租入的土地使用权建房如何征收。如果企业借入或者租入土地使用权,财务处理上不作为土地使用权核算,在土地上自建房产,土地上已经有了房产,应该征收房产税,此时房产原值中如何包含地价,依据此土地使用权的地价计算出的房产税如何征收,向谁征收?此问题不解决会给税收筹划提供空间,通过注册全资公司让土地使用权和房产分离等方式,很容易让将地价计入房产原值征收房产税的新规“失效”。

四是不同时间取得的土地使用权地价不同难以实现税负平衡。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近年来我国土地使用权的价格飞速上涨,与土地相关的收入已成为地方政府财政的主要来源之一,由于地价的巨大波动,即使在性质和用途一样的相邻地块,由于取得土地使用权的年份不同,地价会有很大的差距,此时将地价计入房产原值征收房产税,显然有失公平。

二、将地价计入房产原值征收房产税的政策建议

将地价计入房产原值征收房产税有着积极的一面,从近年来飞涨的地价来看,以地价为依据进行征税对经济发展意义重大,也充分发挥了税收制度对经济的调节作用。但也存在值得商榷的地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完善:

一是将地价计入房产原值征收房产税,同时取消土地使用税,至少对已计入房产原值征收房产税的土地使用权不再征收土地使用税,以解决重复征税问题。

二是将地价不计入房产原值征收房产税,根据经济的发展,土地作为一种重要的资源,因稀缺性导致其价值也越来越高,因此,原有按面积计征土地使用税的方式已跟不上经济发展的需要,应将土地使用权的计税依据与地价相联系,而不是简单地将地价计入房产原值征收房产税,否则取得土地使用权没有形成房产就减少了税源。

三是将房产税和土地使用税合并征收或者以新税种予以替代,但不能仅以由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发文明确将地价计入房产原值征收房产税的形势简单处理,新税种的开征远远没有这么简单。

四是征税时充分考虑土地使用权的市场价格,在地价巨幅波动的时期,依靠土地使用权取得时的历史成本征税,远远不够,应该重视建立土地价格的跟踪评价体系,培养专业的人才储备,将作为征税依据的地价的确定由历史成本向市场价格转变。

摘要:面对近年来地价飞涨的现状, 将地价与税收联系起来, 一方面在税收政策调节和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另一方面将地价计入房产原值征收房产税, 从房产税的来源和立法本意、房产原值计税依据以及税收公平等方面有着值得商榷的地方。

关键词:房产税,土地使用税,房产原值,地价

参考文献

[1]朱东吾, 徐平.论房产税中房产计税依据的统一和完善[J].扬州大学税务学院学报, 2009, 14 (04) :13-14.

[2]张莉丽, 刘志耕.探析将地价计入房产原值计缴房产税的两大疑惑问题[J].财会学习, 2011 (04) :50-51.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房产税】相关文章:

房产税立法06-09

房产税退税申请05-26

房产税税率范文05-19

房产税方案范文05-19

南昌房产税规定04-19

房产税暂行条例05-14

房产税征收管理05-15

房产税征收细则05-31

房产税实训06-04

个人住房房产税06-18

上一篇:职业氛围下一篇:生活第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