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型进出口贸易

2024-06-23

加工型进出口贸易(精选十篇)

加工型进出口贸易 篇1

对外贸易一直以来是我们国家经济增长的强劲牵引力,2004年,中国外贸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成为世界上第三贸易大国。持续增长的外贸出口与投资、消费一起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对外贸易不仅为中国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而且对中国的经济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随着经济的国际化、全球化发展,汇率日益成为一国宏观经济调控的一项重要的经济杠杆,对进出口、物价、资本流动都有一定的影响。随着我国人民币升值压力不断加大,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为建立健全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经国务院批准,将人民币交易价格从1美元兑8.2765元人民币调整为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即升值2%。自此,中国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从而形成了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制度。从长期来看,人民币升值的趋势是不能避免的。在当前更富有弹性的汇率制度机制条件下,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变动对中国具有特殊意义的加工型出口贸易将产生什么样的影响。马歇尔一勒纳条件是否在中国加工型进出口贸易领域成立,这些就是本文研究的出发点。

目前针对汇率变动对中国总体进出口贸易管理的研究比较多,结论并不统一。也有不少关于加工型贸易的研究,但大多是基于产业政策的视角进行的分析。研究汇率波动与加工型进出口贸易的变化的相关关系的研究较少。姚大庆“汇率波动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一基于出口加工企业的微观视角”一文从微观的角度,分析汇率波动对加工型企业的具体影响,得出提高加工贸易的产品附加值,多从事技术密集型产品的生产的结论。本文将结合加工型进出口贸易的特性,从宏观的角度来构建计量模型,以验证M—L条件在该领域的存在性。固定向浮动的转变将会对进出口贸易产生不同于过去的影响。

二、汇率变动对加工型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加工型贸易实际上是劳动密集型的行业,利用国内的劳动力为国外商品做加工制造。影响其贸易变化的关键就是劳动力的相对价格。当人民币贬值时,以外币表示的中国劳动力相对价格就会下降,从而增强了加工贸易的国际价格竞争性,使得加工贸易出口量增加;而以本币表示的外国劳动力的相对价格上升,削弱了国外加工贸易产品的价格竞争力,进口额就会下降。反之,人民币对外升值,以外币表示的中国劳动力相对价格上升,从而削弱我国加工贸易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使得出口量减少;而以本币表示的外国劳动力相对价格下降,增加了其产品的竞争力,从而使得加工贸易产品的进口量增加。

汇率贬值会引起加工贸易产品的出口量增加,进口量减少,但并不直接表现为我国加工贸易品净出口额的增加;同时汇率升值也并不意味着加工贸易的收支一定恶化。在本币国内价值稳定的条件下,根据M—L条件,只有加工贸易品的出口需求弹性与进口需求弹性绝对值之和大于1,加工型出口贸易收支才能得到改善。即|βx|+|βr|>1,βx|为加工我贸易产品的出口需求弹性,βr|为加工贸易产品的进口需求弹性。

三、模型构建

根据第二部分的分析,在考虑加工型进出口贸易中的M-L条件是否成立,其主要的影响条件就是加工型进出口贸易的弹性问题,也是本文研究的出发点。假定加工贸易产品的出口需求X是出口国国内生产总值Y,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函数(取R1表示人民币兑美元的实际汇率),构建加工型贸易产品出口需求模型为:lnX=β0+β1ln Y+βxlnR1

因为加工型贸易在进口时涉及到技术转让的问题,存在一定的技术型贸易壁垒,设置一个虚拟变量Q(2001年以前取0,2001年之后取1),因此,设定加工型贸易进口需求M是本国国内生产总值Y*,人民币实际汇率与虚拟变量的函数。模型如下:

加工型进出口贸易的数据均采用美元标价。出口国GDP这里采用美国的GDP (根据商务部的统计资料,加工贸易的前三位分别是美国、欧盟与日本,因为三个国家的加权计算的权数难以得到,这里就大致选用美国的GDP进行计算)。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采用直接标价法,在计算实际汇率时通过购买力评价理论,加入通货膨胀的因素来计算。数据选取从1981年到2006年,以上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01年、2007年与美联储网站。

四、实证研究结果

运用Eview3.1,对加工型贸易的进口额与出口额分别进行回归,得到的加工贸易出口弹性结果如下:

该回归模型的D-W值都落于无法判断的区域,对模型进行自相关性检验都显示无自相关。从各参数的系数来看,都符合经济意义。人民币兑美元的实际汇率的估计值为正,因为采用直接标价法,当人民币贬值时,LnY表现的数值是增大的,因为与LnX正相关,所以会促进出口的增加。同时美国的GDP每增加1%,中国的加工型贸易产品的出口将会增加3.3%。人民币兑美元实际汇率的估计符号为正,符合M-L条件成立时出口额汇率的弹性要求。因此,该模型较客观地反映了中国加工型贸易出口额与贸易对象国国民收入、实际汇率之间的相关关系。得到的加工贸易进口弹性结果如下:

该回归模型的D-W值落于无法判断的区域,对模型的自相关性检验都显示为无自相关。从各参数的系数来看,都符合经济意义。值得注意的就是当发生技术型贸易壁垒的时候,加工贸易的进口额将会下降18.2%。但是人民币兑美元的实际汇率的估计符号为正,不符合M-L条件成立时的条件,就要找出其原因。

笔者认为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M-L条件的假设前提是国内外商品价格相对稳定,也就是刨除了通货膨胀的因素,而在本文中计算人民币兑美元的实际汇率时,考虑了通货膨胀因素,放松了M-L条件的假设前提。另外人民币在国内也面临着贬值的局面,从而使进口没有明显减少。

第二,中国的加工型进出口贸易因为中国的劳动力资源近乎无穷供给,在国内的供给弹性趋于无穷,尽管人民币升值,会导致劳动力相对价格的上升,但因为劳动力的供给会因为这一部分相对价格的上升而显著提高,进而促进了中国加工型进出口贸易的进口。

五、结论

第一,中国加工型进出口贸易,出口贸易额的增长,相对于汇率的变动更加取决于贸易对象国的消费能力。这是由中国加工型贸易产品的种类主要是快速消费品所决定的。

第二,在加工型进出口贸易的进口过程中,因为中国经济的拉动作用以及劳动力国内供给的弹性趋于无穷,适当的升值反而会促进加工型贸易的进口。

第三,中国加工贸易出口额对实际汇率的弹性符号符合M—L条件成立的要求。但是进口额对实际汇率的弹性符号不符合M—L条件成立的要求。

鉴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人民币汇率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并不会恶化中国加工型进出口贸易的收支,反而会促进。但是也要求我们在加工型进出口贸易的形式上有所升级,实现装配加工向进料加工的转变,将会减少技术型贸易壁垒对加工型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摘要:人民币汇率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之后,一直面临着升值的压力。作为影响进出口贸易的主要因素,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的进出口贸易额的变化成为了一个热门的研究话题。在前人的对于总体贸易的分析的基础上,着重分析加工型进出口贸易,构建加工型进口额与加工型出口额与汇率、购买力等相关因子的模型,结合1981-2006年以来的相关数据,对这一相关性进行分析,认为人民币的小幅升值对加工型进出口贸易会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加工贸易进出口报关操作流程 篇2

所有加工贸易(包括来料加工、进料加工以及外商投资企业开展的加工贸易)合同项下,从境外进口料件(或从保税区、保税仓库中提取料件),向境外出口产成品(或成品进入保税区或出口监管仓库)的报关操作。贸易方式包括来料加工(0214)、进料对口(0615)、进料非对口(0715)、三资进料加工(2215)等贸易方式。

一、企业应符合以下条件才能到口岸海关办理保税货物进出口报关手续:

1、企业已申领到《登记手册》,并在有效期内;

2、接受申报的口岸海关计算机内必须有企业所持加工贸易登记手册的计算机的备案资料;

3、加工贸易登记手册电脑备案资料应在有效期内;

4、异地报关使用IC卡的,企业应申领到IC卡。

二、企业向海关申报保税货物进出口的流程操作流程如下:

报关单预录入――审单――查验――放行

三、报关前企业应准备好以下单证:

1、有效的加工贸易《登记手册》;

2、已预录入的进口或出口货物报关单;

3、海关要求的其他有关单证。

四、报关单填写

1、一份报关单只能填报一本《登记手册》项下料件的进口或成品的出口,否则应分单填报;

2、备案号栏应填报实际进口或出口的手册编号;

3、贸易方式栏应根据实际情况按规定选择相应的贸易方式填报,包括来料加工(0214)、进料对口(0615)、进料非对口(0715)、三资进料加工(2215)等贸易方式;

4、企业所申报进口或出口货物的序号、品名、规格、计量单位必须与在海关备案的加工贸易登记手册上的进口料件或出口成品的序号、品名、规格、计量单位完全一致。

五、报关时加工贸易登记手册的填写

加工型进出口贸易 篇3

第一、 继续坚持稳定发展加工贸易的战略和政策

世界加工贸易方兴未艾,预测在未来的几年里,全球有1万亿美元的机电产品加工贸易将转移到中国,50家欧洲公司约2600亿欧元的家电、工具、金属餐厨具也将转移我国加工生产。要充分发挥我国机电制造业配套能力强,产品成本低和出口体系完整的比较优势。努力形成内外优势互补拉动加工贸易发展的新格局,要以新的科学发展观促进加工贸易长期健康发展,要在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的前提下,制定引导机电产品加工贸易出口持续增长的总体发展战略。进一步完善加工贸易发展的政策,制定提高加工贸易产出收益的财税监管政策。

第二、加快推进加工贸易产业链的转型升值

新时期机电产品加工贸易出口的转型升值,就全国而言,一定要有明确的量化目标,高新技术机电产品加工贸易出口占全国机电产品出口的比重,建议从2003年的36.1%提高到50%以上;机电产品加工贸易出口的高退税率产品出口比重,建议要在2003年的基础上提升10个百分点以上;机电产品加工贸易企业的增值率,建议由2003年的72.6%提升到90%以上。不同地区、不同企业的转型升值目标,都应有一个与全国相适应的参考值。围绕目标要制定实施和实现的具体策略。一是实施加工贸易落地生根的转化战略。利用多年发展加工贸易积累的技术、管理、资金和市场营销网络,促进加工贸易由低层次加工向深层次加工转移;投入产品资源配置由单一依赖国外向内外结合转变。促进“三来一补”加工出口向三资企业出口为主转变,再由三资企业向本土化出口转变。实现加工贸易出口模式由“境外接单、本土生产和境外出口”向“本土自主接单、本土生产和直接自主出口”的转换;二是强化加工贸易对本土出口自主增长的拉动力。围绕加工贸易出口中有高成长优势的机电产品,提高本土产业对其产品的自主配套能力和关联程度,引导加工贸易产业链向本土上下游产业延伸,加大其本土采购力度,不断提高加工贸易出口企业的增值率和配套升值率。

第三、加快加工贸易技术创新步伐,建立健全加工贸易技术创新体系

一是搭建区域性公共技术服务平台。鼓励加工贸易企业以行业协会为依托,搭建工业性的技术服务平台,为加工贸易企业提供如信息咨询、专业化检测和表面处理等行业共享的新技术服务;二是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引导外商应用国内高新设备进行更新改造,应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加工贸易产品,提升出口产品的高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含量,使其转化为本土生产的高新技术机电产品和享受高出口退税率的机电产品;三是推进加工贸易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提升现代管理水平;四是鼓励加工贸易企业兴建自己的技术中心。技术中心集研发设计、引进专利成果产业化、产学研联合攻关、市场研究、投资决策为一体,这是现代加工贸易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技术中心的发展壮大,促进加工贸易技术创新由依赖国外为主向国内为主转移,由外力创新向自主创新转变。加快技术中心的高级化升级,就能加快实现由OEM(委托制造)向ODM(委托设计制造)和OBM(整合内外优势技术资源,出口自主国际名牌)现代高级加工贸易演变的宏大目标。

第四、制订加工贸易企业的技术竞争促进政策和知识产权保护与竞争法规

我国企业技术竞争的体制与机制不到位,对外资企业缺乏有力的竞争促进,是加工贸易转型升值和技术创新不尽人意的重要政策性因素。企业技术竞争促进政策和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是企业抗拒风险的关键举措,也是加工贸易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维护自身安全的治本之策。

相关链接

加工贸易核销

加工贸易核销,是指加工贸易经营单位在合同执行完毕后将《加工贸易登记手册》、进出口专用报关单等有效数据递交海关,由海关核查该合同项下进出口、耗料等情况,以确定征、免、退、补税的海关后续管理中的一项业务。

(1) 海关对加工贸易经营单位(包括加工贸易企业和加工生产企业)的监管要求:

1) 经营单位要提高依法经营的自觉性,严格按照海关的有关规定单独设立帐册,单独堆放,严禁与其他料件混放。

2) 保税进口料件属海关监管货物,自进口之日起至加工成品出口之日止,均应接受海关监管。在监管期限内,未经海关许可,任何单位或个人(包括外商)不能将进口料件和加工成品在境内出售、转让、调换、抵押或移作他用,不可擅自外发加工。

3) 企业要安排专人(报关员或报核员)办理合同的审批、备案、核销以及台帐设立和核销手续。

4) 加工贸易企业和加工生产企业对遵守海关有关规定负有共同责任。

(2) 进料加工及来料加工合同履约后,海关对剩余料件的征、免规定:

对用于加工成品必不可少的但在加工过程中并没有完全消耗掉的仍有使用价值的物品和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副次品和边角料,海关根据其使用价值分别估价征税或酌情减免税。对由于改进生产工艺和改善经营管理而节余的料件或增产的成品转为内销时,经海关审核属实,其价值在进口料、件总值规定限额、限值内的可予免征税。

(3) 开放市、区免税进口料件加工装配的制成品内销时应办理海关手续如下:

对外开放地区使用免税进口料件加工装配的制成品应复运出口。前款制成品经批准转内销时,有关企业应当事先向海关申报,经海关核准后,按规定补办进口手续,海关对其所含税进口料件补征税款。

(4) 内地单位将进口料、件运入特区加工应办理海关手续如下:

苜蓿草种植、加工及进出口贸易 篇4

1 苜蓿产业生产布局与加工

1.1 苜蓿种植和加工分布

中国畜牧产业的快速增长,以及草食性家畜中奶牛饲养头数的增加,特别是畜产品的质量安全被消费者关注,使畜牧业发展对苜蓿的需求短期内突然增加。近5年,内蒙古、新疆、甘肃、宁夏、青海、陕西、辽宁、吉林及黑龙江等省(区)的种植面积较大,尤其在国家农业开发项目的主导下,每年开垦种植大量的紫花苜蓿、苏丹草、黑麦草等牧草,并配套大型喷灌设备和收割机器。人工种植苜蓿草的收割、晾晒、翻、捆等初步加工就地进行,而苜蓿粉粒和团粒加工处理在异地进行。

1.2 苜蓿产品供求矛盾与价格

短期内,国内苜蓿草不管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均无法满足畜牧业生产的消费需求。例如为荷斯坦奶牛养殖提供苜蓿草的主要省(区)是甘肃、宁夏、河北和内蒙古,供给量大约10万t/年,而中国奶业的迅速增长和升级,对苜蓿草在提高个体产量和牛奶的品质、改善奶牛营养和体况、减少兽药等方面的重要性有了全面的认识。据估计,每年规模化奶牛场所需要的苜蓿干草为80~100万t。苜蓿干草价格比较昂贵,一般国产苜蓿每吨2 500~3 000元,蛋白质含量大约为12%,进口苜蓿干草价格为4 000~5 000元,蛋白质含量为16%~17%。中国苜蓿干草的进口量见表1。

注:资料来源于《中国奶业年鉴》。

由表1可知,除江苏省外,其他省(区)进口量都大幅度增加,说明中国苜蓿干草需求量迅速增加,进口主要集中在上海市、北京市、安徽省和山东省,占80%,这些地区厂商进口苜蓿干草以后直接转卖给内蒙古、河北和宁夏等地区,或者进一步加工成苜蓿颗粒和苜蓿粉后销售到其他地区养猪和养鸡场及出口。1992—2009年,苜蓿干草出口年平均价格为129.61美元/t,远低于进口价格[1]。

2 苜蓿草产品进出口贸易

苜蓿草主要产品有苜蓿干草、苜蓿草粉及苜蓿草颗粒,其中进口的80%以上是苜蓿干草,出口的50%左右为草粉及颗粒[1]。苜蓿干草属于蛋白质饲料,能够改进奶牛体况和提高牛奶的蛋白质含量,是理想的豆科牧草资源。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的植物性蛋白质饲料主要以紫花苜蓿为主,大量种植并出口。苜蓿草粉和颗粒可用于制作鸡、猪、鱼、鸭等各种家畜禽的配合饲料,有极高的饲用价值。

2.1 中国苜蓿干草进出口情况(见图1和图2)

(资料来源于《中国海关统计年鉴》)

由图1可知,2001—2007年期间,苜蓿干草的进口量和进口价格相对比较稳定,没有明显上升或下降,进口量也相对少。从2007年开始迅速增加,2008年、2009年、2010年苜蓿干草的进口量分别为1.97万t、7.67万t、23.06万t,分别比上年增加了816.50%、289.34%、200.65%。随着苜蓿干草进口量的增加,苜蓿干草进口价格也随之缓慢上涨,代表着中国苜蓿干草的需求量突然增加,国内苜蓿草种植和供给量不足。其中直接原因是政府政策,即2008年中国爆发了全国性的牛奶三聚氰胺事件,反映出原料牛奶的蛋白质含量低、质量差等问题,揭露了一些生产者、奶站、部分加工企业及中间贩子为使牛奶合格,违法添加三聚氰胺、蔗糖等工业原料[2],政府部门为了从源头上遏制该现象,开始重视牧草种植、生产加工产业,特别是豆科牧草的生产和使用量。短期内,国内苜蓿牧草生产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导致近几年进口量迅速增加,价格也上涨。

由图2可知,2001年以来,中国苜蓿干草的出口量波动很大,2001—2003年出口量迅速上升,2003—2006年间逐年下降,2006—2007年的1年时间内增加到6.68万t,2007年开始迅速下降,中国苜蓿干草的出口量逐年下降,到2010年的时候下降到1.81万t,出口价格也没有明显上涨或下降,说明中国苜蓿干草出口量有越来越下降的倾向,国内畜牧场对苜蓿草的需求量迅速增加,对国外的出口量逐步减少。

(资料来源于《中国海关统计年鉴》)

2.2中国苜蓿粉及颗粒进出口情况(见图3和图4)

(资料来源于《中国海关统计年鉴》)

由图3可知,从2001年到2009年苜蓿草粉及颗粒进口没有明显波动,一直处于0.05万t以下的水平。从2009年到2010年1年时间进口量直线增加到34万t,比上一年增长了2 464%,显然苜蓿粉及颗粒需求短期内突然增加,价格从2008年上升到2010年的20万美元,这也代表着中国越来越依赖国外的苜蓿粉及颗粒,国内本身供给量远远满足不了需求。

(资料来源于《中国海关统计年鉴》)

由图4可知,从2001—2002年苜蓿粉及颗粒出口量增长到10.5万t,2002—2003年下降。2003—2004年,1年的时间迅速增加到24.9万t,2004—2007年一直处于25万t,一直处于比较平稳的状态。2007—2010年间下降,2008,2009,2010年分别比上1年下降了770,570,280 t。苜蓿草粉及颗粒的出口价格在2001—2004年由于出口量少的原因价格很低,2004—2010年一直很平稳,没有太大波动。对以上贸易进出口的数量及变化波动分析可知,中国苜蓿草贸易从出口国转为进口国。2001—2008年苜蓿产品出口大于进口,自2009年以来,受国内苜蓿需求迅速增长的影响,苜蓿草产品进口大幅度增加。自2008年开始苜蓿干草进口量迅速增加,2009年开始苜蓿粉及颗粒进口量也迅速增加。苜蓿产品的进口价格有明显波动,而出口价格比较平稳。

2.3 中国苜蓿干草进口主要来源国

中国苜蓿干草进口来源国主要是美国和加拿大,而且近几年苜蓿干草的进口数量不断、持续增加。在加拿大,2008年苜蓿干草进口量达到130 t,2008年、2009年和2010年进口量均为近70 t,处于比较平稳的状态;而进口价格没有太大波动。在美国,2008年苜蓿干草进口量有显著变化,在2009—2010年进口量明显增长,从2009年的60 t到2010年的335 t;并且进口价格也逐年增长,从2008年的23万美元到2010年的201万美元。

2.4 中国苜蓿干草主要出口国家(地区)

中国苜蓿干草出口国家(地区)比例及2001—2010年间出口情况见图5和图6。

(资料来源于《中国海关统计年鉴》)

由图5可知,中国苜蓿干草主要出口到韩国、日本、中国台湾省等,苜蓿粉及颗粒主要出口到韩国、日本、马来西亚等国家。其中苜蓿干草出口所占的比例为日本32%、韩国34%、中国台湾省34%;苜蓿粉及颗粒出口韩国比例最大,占据全部出口国家的91%。

(资料来源于《中国海关统计年鉴》)

由图6可知,2001—2006年对马来西亚、日本、韩国、中国台湾省这4个地方的出口没有明显变化,2006年开始各地方都有明显增加倾向,尤其是中国台湾省2007年到达了9 000 t,但2008年开始下降。这说明中国苜蓿草的出口量有减少倾向。2008—2010年又进入一个比较平稳的状态,没有明显波动。

3 政策与建议

3.1 苜蓿产业激励政策与价格控制

为推动苜蓿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优质充足的苜蓿草,保证畜牧业快速健康发展,实施一些对苜蓿草生产有利的政策,鼓励与支持苜蓿草的生产、加工、销售。如政府进一步加大对苜蓿种植和苜蓿种子提供补贴,促进苜蓿草播种面积的扩大。另外,国家对苜蓿相关加工企业和单位个人发放贷款,在资金方面支持苜蓿产业更好地发展。

3.2 加强牧草资源开发力度

加强以紫花苜蓿为主的牧草品种的开发、利用,研究适合当地、高产量、品质优的种子和新品种的推广。加强种植密度、灌溉、施肥等对苜蓿种子产量和质量影响的研究,以及提高栽培技术、生产设备、播种技术、田间管理。

3.3 处理好苜蓿种植与草原保护之间的关系

苜蓿生产主要集中在北方与西北地区,都为干旱、半干旱气候地区。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过分过度地开垦种植,并利用地下水资源维持苜蓿草的高生产,短期内是可行的,但是长期内很难在经济与生态上双赢,这是个不可忽视的风险。

摘要:如何提高动物性食品安全成为焦点问题。牧草和饲料资源是发展畜牧业的物质基础,是动物性食品安全的源头。文章在利用2001—2010年苜蓿草的相关数据和资料全面分析苜蓿草生产、加工和进出口结构与问题基础上,深入剖析了苜蓿干草、苜蓿草粉和团粒产品供求矛盾、价格上涨及其未来趋势,并提出进一步推动北方、西北地区苜蓿产业和畜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及其风险。

加工型进出口贸易 篇5

一、业务概述

外贸企业以进料加工贸易方式减免税进口料件作价销售给生产企业加工时,应填具《进料加工贸易申请表》,报经主管税务机关退税部门审核并出具《进料加工贸易免税证明》,再将此证明报主管税务机关征税部门,并据此在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时可按规定税率计算注明销售料件的税额,主管外贸企业征税的税务机关对这部分销售料件的发票上所注明的应缴税额不计征入库,而由主管退税的税务机关在外贸企业办理出口退税时在应退税额中扣减。

二、法律依据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出口货物退(免)税管理办法>的通知》(国税发[1994]31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管理操作规程>(试行)的通知》(国税发[2002]11号)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出口货物实行退(免)税若干具体问题的通知》(财税[2004]116号)

三、纳税人应提供主表、份数

《外贸企业进料加工贸易申请表》,1份

四、纳税人应提供资料

1.进口合同原件和复印件

2.进口料件进口报关单原件及复印件

3.《进料加工登记手册》及复印件

4.海关代征进口料件增值税完税凭证原件和复印件

5.销售进口料件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原件和复印件

6.载有《外贸企业进料加工贸易申请表》有关信息的电子数据

五、纳税人办理业务的时限要求

外贸企业应在于进口料件作价调拨给加工企业并开具增值税专有发票的当月,向主管税务机关退税部门申请办理《外贸企业进料加工贸易免税证明》。

六、税务机关承诺时限

提供资料完整、填写内容准确、各项手续齐全的,当场办结。

七、工作标准和要求

1.受理审核

(1)审查出口企业提供的证件、资料是否齐全、合法、有效;

(2)核对出口企业提供的各种资料的复印件内容是否与原件相符,复印件是否注明“与原件相符”字样并由出口企业签章,核对后原件返还纳税人;

(3)审核《外贸企业进料加工贸易申请表》填写是否完整、准确,填写内容与附送证件、资料相关内容是否一致,签字、印章是否齐全;

(4)审核销售进口料件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号码、品名、金额、税额等有关内容与外贸企业填报的《外贸企业进料加工贸易申请表》上对应项目的内容是否一致;

(5)审核外贸企业填报的复出口商品代码及其退税率是否正确;

(6)纸质资料不齐全或者填写内容不符合规定的,应当场一次性告知出口企业补正或重新填报。

(7)纸质资料符合要求的,将《外贸企业进料加工贸易申请表》有关信息准确录入(或读入)出口退税审核系统审核。

2.核准

审核通过的,打印《外贸企业进料加工贸易免税证明》,签署审核意见,提交审批人签字(或

签章)后,加盖公章(或业务专用章),退1份给申请人。

出口加工型茄子栽培技术 篇6

关键词:茄子;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

2013-2016年,宣州区寒亭镇引进推广日本松岛交配中型茄,通过试验示范目前种植面积达20hm2,1hm2产量约10.5万kg。种植的茄子通过外贸加工企业按订单合同收购价1.6元,kg收购,收购后加工出口到日本市场。每1hm2产值16.8万元,去除成本,每lhmz利润达10.5万元。经过近3a种植,种植面积有扩大趋势,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良好。现将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品种特性

松岛交配中型茄中熟,根系发达,株高110cm、株冠80cm左右,茎叶较大,生长旺盛,耐肥水,抗倒伏,耐热性、耐寒性均较好,茄子长约18cm,粗5-7cm,单果重200-250g,果形直长,果皮紫黑色,光泽度好,肉质白色、疏松少籽,商品性好,采收期长。

2.栽培条件

该品种低于20%植株生长缓慢,10℃以下停止生长,0℃植株受冻害;对光照时间和光照强度要求较高,需较长的光照时间和较强的光照,若光照条件好则光合作用旺盛,植株生长健壮,花芽分化快,果实生长快,着色好;比较耐微碱性土壤,对土壤要求不严。以土壤肥沃,富含有机质,土层深厚,持水良好,土质疏松为宜。

3.播种育苗

于3月中旬播种育苗。用30℃清水浸泡种子20-24h,浸种水量一般为种子量的5-6倍,浸种过程中要保持器皿和水质清洁,如有污染物污染则会造成种子气孔堵塞,影响吸水,容易引起烂种。一般每12h换1次水,种子吸足水分加快出芽速度。把用水充分浸泡的种子用湿纱布包好,放人恒温箱内催芽,温度控制在28-30℃。催芽期间要保持种皮湿润、透气性良好。为避免种子带水过多或附着的粘性物质过多,每隔10-12h用新鲜的温水淘洗种子一遍,洗去种子表面上的粘液,然后晾去种皮上多余的水分或用干布擦干种皮上的水珠,包起种子继续催芽。催芽需要6-7d。

采用50孔的穴盘育苗。基质为泥炭土(2份)和珍珠岩(1份)的混合基质。每m3基质中加入50%多菌灵150-200g进行消毒,同时加入复合肥2-3kg。将配好的基质放到穴盘里。中午前后将催好芽的种子播种在穴盘内,播种深度为1cm左右。

4.苗床管理

4.1控制温度 苗期温度管理的重点是掌握好“三高三低”,即“白天高,夜间低;晴天高,阴天低;出苗前高,出苗后和定植前低”。出苗前温度要高,适宜温度应保持28-30℃,不足时应采取多层覆盖、人工加温等措施提高温度。当70%以上幼苗出土后,适当降温,把白天和夜间的温度降低3-5℃,防止幼苗的下胚轴生长过旺,形成高脚苗。第一片真叶展开后,白天温度保持在25℃左右,夜间温度15℃左右,使昼夜温差达到10℃,促使幼苗健壮,提高花芽分化质量。定植前7-10d,逐渐降低温度,进行炼苗,白天温度下降到15-20℃,夜间温度5-10%。

4.2追肥 育苗后期要定期补充肥料。采取淋施法,即先把适量的速效化肥溶入水中,配制成0.5%浓度的肥液,或者用预先沤制的有机肥液加水稀释至色浅味淡状,淋人穴盘内。每10d追肥一次。

4.3浇水 穴盘育苗容易发生干旱,需要经常浇水。保持水分供应,通常采取小水勤浇法。不可一次澆水过多,以盘底有小水流出为宜,浇水过多容易流失营养,积水也容易伤根。

4.4光照 苗期光照不足不利于培育壮苗,容易形成下胚轴细长的“高脚苗”以及夜色偏黄的“黄化苗”等,如若光照不足要及时采取人工补光,增加光照强度、延长光照时间。

5.整地施肥

该品种茄子根系发达,栽培期较长,要求多施人底肥。基肥要以优质有机肥为主,以保证足够的供肥时间。有机肥应选用充分腐熟、肥效高的菌肥、鸡粪等,化肥要以复合肥和磷钾肥为主。在4月上旬结合整地施肥,每1hm2施入有机肥22.5t、高钾复合肥1 350kg、硼砂7.5kg。施肥后深翻,将肥混入30cm深的土层内,与土混匀,防止发生“肥害”。1hm2撒施3%辛硫磷30-45kg防治地下害虫。

6.定植和田间管理

6.1定植、浇水 于4月底至5月初定植大田。大田定植行距1m、株距0.8m,单株定植。选择晴朗无风的天气定植。定植前苗床浇1次透水,以便于起苗。定植水浇足,缓苗后开花前不干旱不宜浇水,开花前可适当干旱,有利于花芽分化,提高坐果率。水分多容易徒长,延迟坐果。门茄坐稳后,果实膨大期需水量大,要保证充足的水分供应。

6.2合理追肥 该品种茄子生长期长,结果多,产量高,采收嫩果,需肥较多。生长期以氮肥为主,门茄坐果前,水肥管理以植株生长良好不徒长为原则;坐果后是需肥高峰期,对氮、钾需求量大;盛果期根据结果和植株缺肥的表现程度结合中耕培土,多次追肥。门茄瞪眼时是追肥的临界期,结合浇水施尿素10kg,以后每隔15d左右追肥一次,每次追尿素或磷酸二铵10-15kg。结合施肥可喷施芸苔素内酯,以提高果实品质,延长采收期,提高产量。

6.3及时接枝、摘花 门茄坐果后及时摘除门茄以下侧枝,上部各分枝每一花穗下只留一个侧枝。栽培过密或生长茂盛的植株,应摘除部分叶片。松岛交配中型茄每个花穗连续开花3-5朵,只有1朵花能长成茄子,要及时摘除后开的雌花,集中养分供应坐果茄,增加单果质量,提高产量。

7.采收

该品种茄子以嫩果为食,采收晚了果肉变软,种子发硬,风味变差;采收过早,影响产量,容易萎蔫,不耐运输。判断成熟度要观察萼片与果实连接处的白色环状条带,条带不明显时是适宜采收期。宜于下午或傍晚采收,采收的方法是用刀将果实齐果柄割下,不带果柄,以免装运过程中相互刺伤果皮。门茄宜稍提前采收,可防止与上部果实争夺养分,促进植株的生长和后继果实的发育。夏季采收的茄子,因为温度较高,呼吸作用强,蒸腾水分多,需要在装筐后浇冷水降温,远距离运输,在筐内装冰块,最好用聚乙烯塑料瓶装清水冻成冰后再装入筐中。采收期从6月底到10月中旬,每株大约可采收15个茄子。

8.病虫害防治

松岛交配中型茄常见病害有青枯病、黄萎病、褐纹病和绵疫病等。栽培上实行轮作、土壤消毒、降低湿度、合理密植、增施钾肥,可有效控制病害的发生。青枯病用络氨铜水剂或青枯净水剂灌根2-3次。黄萎病用40%根腐宁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灌根2次。褐纹病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3-4次。绵疫病用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8%甲霜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3-4次。

加工型进出口贸易 篇7

一、我国贸易摩擦的特征

1、我国遭受的反倾销份额与对外贸易份额不对称

我国贸易摩擦的显著特征是频繁遭到国外反倾销指控和调查。世界贸易组织统计数据显示, 1995年1月1日—2012年6月30日, 世界各国对华反倾销调查总数为884起, 占同期世界反倾销调查总数4125起的21.4%。世界各国对华反倾销措施总数为643起, 占同期世界反倾销措施总数2649起的24.3%。而直到2009年, 我国成为世界第一大货物出口国时, 我国的对外贸易总量也只占世界贸易总量的9%。2011年, 我国货物贸易出口占世界货物贸易出口的10.4%, 货物贸易进口占世界货物贸易进口的9.46%, 服务贸易出口占世界服务贸易出口的4.38%, 服务贸易进口占世界服务贸易进口的5.98%。由此可见, 我国遭受的反倾销份额与对外贸易份额不对称。

2、对华反倾销发起国分布集中

1995年1月1日—2012年6月30日, 印度是发起对华反倾销调查数最多的国家, 高达150起, 占印度发起的反倾销调查总数的22.6%, 约占同期世界对华反倾销调查总数的20%。接下来是美国、欧盟、阿根廷、土耳其、澳大利亚、巴西、南非和墨西哥等, 分别发起对华反倾销调查109起、109起、88起、60起、35起、35起、35起、32起。对华反倾销调查数占同期世界对华反倾销调查总数的比重超过5%的国家或地区有印度、美国、欧盟、阿根廷、土耳其, 由以上国家或地区发起的对华反倾销调查占同期世界对华反倾销调查总数的53.7%。对华反倾销调查占该国反倾销调查总数的比率超过25%的国家有阿根廷、巴西、土耳其、墨西哥、哥伦比亚、秘鲁、委内瑞拉, 均为发展中国家。

3、我国遭受反倾销的产业 (产品) 分布集中

1995年1月1日—2012年6月30日, 贱金属及制品、化工产品、机械和电器设备产业是遭遇对华反倾销调查最多的行业, 分别为222起、175起、110起。纺织, 树脂、塑料及制品、橡胶及制品, 石料、陶瓷、玻璃及制品, 杂项制品也是遭遇反倾销较多的行业。从比重来看, 我国植物产品, 化工产品, 纺织品, 鞋、帽、羽毛、花、伞, 石料、陶瓷、玻璃及制品, 机械和电子设备, 车辆、航空器、船舶及运输设备, 仪器、钟表、录音机等产品遭遇的反倾销调查数占各自同期世界反倾销调查总数的比重都在20%以上。甚至全世界只有我国的车辆、航空器、船舶及运输设备类出口产品遭遇了反倾销调查, 调查总数为5起。而2000年, 我国化工产品的出口额只占世界化工产品贸易额的2.1%, 2008年提高到4.7%。由此可见, 我国一些产业 (产品) 遭受的反倾销比重与对外贸易份额不对称。

4、我国遭受反补贴和保障措施数量较少、分布集中

与对华反倾销相比, 对华反补贴和保障措施数量较少, 但国别分布和产业分布集中。1995年1月1日—2012年6月30日, 世界各国对我国出口产品一共发起了57起反补贴调查, 占同期世界反补贴调查总数的19.6%, 其中美国发起32起, 加拿大13起, 澳大利亚5起, 欧盟4起, 印度、墨西哥、南非各1起。从产业分布来看, 对华反补贴调查主要集中在贱金属及制品行业, 一共31起, 机械和电子设备7起, 纸、纸制品5起, 化工产品5起, 车辆、航空器、船舶及运输设备3起, 纺织品和木、软木、藤及制品各2起, 树脂、塑料及制品、橡胶及制品, 石料、陶瓷、玻璃及制品各1起。同一时期, 世界各国对我国出口产品一共实施37起对华反补贴措施, 占同期世界反补贴措施总数的21.8%, 其中美国实施24起、加拿大11起、澳大利亚和欧盟各1起。从产业分布来看, 对华反补贴措施也主要集中在贱金属及制品产业, 一共21起, 其中, 机械和电子设备4起, 化工产品3起, 纸、纸制品和纺织品3起, 木、软木制品2起, 纺织品2起, 树脂、塑料及制品, 橡胶及制品, 石料、陶瓷、玻璃及制品各1起。

自1987年第一起对华保障措施实施以来, 截至2008年, 国外共启动91起对华保障措施。其中, 发展中国家启动62起 (土耳其14起、印度11起、菲律宾7起、阿根廷5起、印尼4起) , 占同期世界对华保障措施的比重为68.1%。这62起涉华保障措施涉及11个行业, 其中, 涉及轻工产品的案件数最多, 为24起, 占比38.7%;其次是化工产品, 为15起, 占比24.2%;第3位的是建筑材料工业, 为10起, 占比16.1%。涉及上述3个行业的案件所占比重高达79.0%, 可见, 对华保障措施案件的行业集中度较高。从涉案产品来看, 保障措施案件调查重点在中低附加值的产品上;在涉案的轻工产品中, 鞋类产品、玩具以及食品是发展中国家调查的重点;但近年来发展中国家的涉华保障措施调查已开始涉及部分高附加值产品。

二、加工贸易出口与贸易摩擦关系的实证分析

1、从加工贸易出口的国别 (地区) 分布看

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国别 (地区) 分布比较集中, 体现出新“三角贸易“的特点, 从东亚国家 (主要为日本、韩国、台湾) 进口中间产品, 加工后主要出口到欧美等国。2007年, 我国加工贸易出口前五大伙伴国 (地区) 依次是美国、香港、欧盟、日本、韩国。2012年我国加工贸易出口的前五大伙伴国 (地区) 依次是美国、欧盟、香港、日本、韩国。1995年1月1日—2012年6月30日, 对华反倾销调查前五大发起国依次是印度、美国、欧盟、阿根廷、土耳其。但印度、阿根廷、土耳其在我国加工贸易出口中所占比率很小。以2007年为例, 我国加工贸易向印度出口额为66.99亿美元, 仅占向美国出口额的4.6%, 占向欧盟出口额的4.9%, 但印度却是发起对华反倾销调查数最多的国家。另外, 截至2010年年底, 发展中国家 (土耳其、印度、菲律宾、阿根廷、印尼等) 是对华保障措施的主要发起国。

可见, 我国加工贸易主要出口国 (地区) 和对华贸易救济措施发起国 (地区) 之间严重不一致。如果说是加工贸易出口导致了我国频遭贸易摩擦, 那么从现象看, 我国以发达国家和东盟为主的加工贸易主要出口地区和对华贸易救济措施发起国 (地区) 应该多有重叠才是, 但实际情况是发展中国家 (主要为印度、阿根廷、土耳其、巴西、南非、哥伦比亚、秘鲁、埃及、印尼等) 才是对华贸易救济措施的主要发起方。这说明我国频遭贸易摩擦并非由加工贸易出口造成, 至少可以说, 我国加工贸易出口并非是国外启动对华贸易救济措施的主要原因。

2、从对华贸易救济措施涉案行业 (产品) 来看

1995年1月1日—2012年6月30日, 对华反倾销调查涉及最多的行业是贱金属及制品、化工、机械和电器行业, 对华反补贴调查主要集中在贱金属及制品、纸品行业, 对华保障措施主要集中在轻工、化工行业。但是我国加工贸易出口主要集中在机电产品、高技术产品, 据Koopman, Wang, Wei (2008) 测算, 2002年中国加工贸易出口占行业总出口比率最高的行业是电脑、通讯设备、文化和办公用品、电脑附件、造船业, 比率都在90%以上, 而金属制品的加工贸易出口比率为43.2%, 人造化工产品的加工贸易出口比率为58.3%, 特殊化工产品的加工贸易出口比率为46.9%, 纸和纸制品的加工贸易出口比率为50.7%。

可见, 我国加工贸易程度较高的行业 (产品) 并非是对华贸易救济措施主要涉案行业 (产品) 。如果说加工贸易出口使我国频遭贸易摩擦, 那么遭到贸易救济调查的行业 (产品) 应该主要集中在加工贸易程度较高的行业 (产品) , 比如电脑及附件、通讯设备、文化和办公用品等, 但事实又并非如此。国务院发展中心的一项调查也表明, 我国的被反倾销产品绝大部分是由一般贸易出口引起的, 针对我国加工贸易出口的反倾销案例占比不到全部对华反倾销案例的5%。加工贸易出口之所以不易被反倾销, 基本原因在于加工贸易出口大多仍利用了外方原有的出口渠道, 出口量和价格均由外方控制, 不会出现一般贸易存在的乱打价格战的情形。

三、结论

无论是从加工贸易出口的国别分布来观察, 还是从对华贸易救济措施涉案行业 (产品) 来分析加工贸易出口与贸易摩擦的关系, 都不能得出我国频遭贸易摩擦是由加工贸易大规模出口造成的这一结论。相关国家 (地区) 出于自身经济、政治利益考虑与我国频发贸易摩擦, 我国加工贸易出口是可能的潜在诱因之一, 但绝不是根本原因, 不能以此作为批评发展加工贸易的理由, 更何况贸易摩擦的大部分对象是我国的一般贸易出口产品。作为一个正在崛起中的大国, 在工业化进程中, 在一个非贸易自由化的国际市场上, 我国的对外贸易肯定会对原有国际利益格局造成冲击, 贸易摩擦避无可避。改革开放30多年的实践也说明, 加工贸易是我国发挥自身比较优势、积极参与全球分工、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来发展自己的一种有效方式。单纯地将贸易摩擦的原因归咎于加工贸易的发展是不合理的, 这不仅不能避免贸易摩擦, 还会阻碍自身发展, 使自己在国际贸易中处于更被动的地位。

摘要:近年来, 针对我国的贸易摩擦不断, 有观点认为, 我国大规模的加工贸易出口使得对华贸易摩擦日益频繁。但通过对涉华反倾销、反补贴的数量、国别分布和产业分布的特征进行总结和实证分析, 可以发现, 我国遭受的反倾销、反补贴份额与对外贸易份额不对称, 加工贸易出口主要目标国 (地区) 和涉华贸易救济措施发起国 (地区) 之间严重不一致, 我国加工贸易程度较高的产品并非是涉华贸易救济措施主要涉案产品。我国加工贸易出口可能是贸易摩擦的潜在诱因之一, 但绝不是主要原因, 不能以此作为批评我国合理发展加工贸易的理由。

关键词:加工贸易,反倾销,反补贴,贸易摩擦

参考文献

[1]隆国强:对加工贸易的评价[J].经济研究参考, 2003 (1) .

[2]徐慧竹: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因素及调整对策[J].经济问题, 2007 (1) .

[3]曹宏成:产品内贸易:原理、效应及对中国的适用性分析[D].复旦大学, 2008.

[4]吴新辉:国际贸易摩擦及我国的对策研究[J].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 2009 (9) .

[5]肖婧:微笑曲线与中国加工贸易发展问题研究[J].商业时代, 2010 (3) .

[6]龚震:反倾销困局——我国对外贸易为何摩擦频繁[N].中华工商时报, 2004-09-28.

加工型进出口贸易 篇8

一、我国苯胺加工贸易出口现状

(一) 加工贸易的规模不断扩大

中国近几年苯胺的出口呈上升趋势, 2011年、2012年、201年出口中总量、一般贸易量、进料加工量及增长率见下表。

出口量单位:吨

从上表可以看出, 近年来, 苯胺的出口量每年都保持很大的增长率, 与一般贸易相比, 苯胺进料加工的增长率远远高于一般贸易的增长率。

苯胺进料加工之所以增速迅猛, 这是因为苯胺的进料加工的特点决定的。

1.苯胺进料加工的特点:

(1) 原料进口到国内后全额保税, 不用向国家交关税和增值税, 享受这部分税收上的优惠, 只有增值部分——加工费需缴纳增值税, 同时享受国家规定的该增值部分的退税率;具体到苯胺的进料加工业务上, 就是进口的纯苯不用交关税和增值税, 只有苯胺的加工费部分需向国家交纳增值税, 这部分加工费同时也享受出口退税;苯胺进料加工工厂交货的成本就是原料纯苯的消耗加上扣除出口退税后的苯胺加工费。

(2) 进料加工的两头在外, 也就是说原料纯苯的进口和成品苯胺的出口是两笔独立的业务, 从原料的进口到成品的出口, 是否能有利润、利润的多少, 完全取决于进口原料纯苯的价格、成品苯胺出口时的价格和外汇对人民币汇率走势的判断, 时机的选择非常重要。只要在办理手册后的一年内, 进料加工的成品低于一般贸易的成本, 就可以选择加工贸易的方式出口苯胺。

一般贸易产品价格= (PB*C+PF) * (1.17-TR) /1.17*EX

进料加工产品价格=PBI*C+PF* (1.17-TR) /1.17*EX

其中PBI———进口纯苯美元价格;PB———国内纯苯价格;C———纯苯生产苯胺的消耗定额;PF———生产苯胺的加工费;TR———出口退税率;EX—汇率;PBI———进口纯苯美元价格。

下表为2012年10月至2014年6月国内纯苯均价和普氏韩国FOB均价。

以2013年7月和2014年1月2014年6月进行举例。2013年7月的一般贸易出口成本价为USD1600, 进料加工的出厂成本价为USD1538;2014年1月一般贸易的成本价为USD1672进料加工出口成本为USD1634。可以看出2013年7月进料加工与一般贸易方式差价较大, 为USD62, 2014年1月两者的差价为USD38, 当然也可选2013年7月进口原料纯苯, 到2014年1月份时再以加工贸易的方式出口苯胺。

(3) 便于出口成本的核算

中国的苯胺出口报关时需配备“有毒化学品出口环境管理放行通知单”, 该通知单从出口单位和生产企业准备资料到国家环保部签发, 最少需要21个工作日, 由于国内苯胺市场价格是随国内纯苯价格变动而调整, 变动幅度较大, 对于一般贸易方式出口苯胺来说, 成本非常难核算;而原料纯苯进口后, 苯胺的出口成本便定下来了。

(二) 进行苯胺进料加工的企业数量在逐渐增加

2008年开始, 中国石化开始进行苯胺的进料加工业务, 到目前为止, 中国苯胺出口中进行加工贸易的企业数量己增加到3家。相信不久后进行苯胺加工贸易的企业还会增加。

二、我国苯胺加工贸易出口中存在的问题

(一) 办理进料加工业务手续繁杂、要求严格

办理进料加工业务从办理加工能力证明书、加工贸易批准证、加工手册、建立加工和出运台帐, 加工手册的核销都有严格的要求。加工贸易企业办完加工手册, 原料纯苯进口到保税仓库后建立完整的加工台帐, 贸易企业需要建立完整的出运台帐, 并且在加工手册办理日期一年内完成核销手册, 这些过程都必须准确无误, 否则将给手册核销带来困难。

(二) 进料加工业务存在一定的经营风险

由于苯胺的进料加工业务是两头在外的业务, 如果原料纯苯的进口和成品苯胺的出口时机把握不准的话, 出口业务存在经营风险。比如进口纯苯的时机选在纯苯国际价格高位, 而苯胺出口选择在出口淡季, 这样就很容易出现出口业务亏损现象。

(三) 国内纯苯的单耗没有统一的国家规定

目前中国苯胺生产行业国家还没有对纯苯的单耗有统一的规定。这样海关在加工手册核销时、附产品的数量核定和征税时带来一定的困难。

三、我国苯胺加工贸易出口对策分析

(一) 与国家相关部门多沟通以促进苯胺进料加工业务的开展

各进行加工贸易的企业应多与国家相关的经贸部门沟通联系, 一方面了解国家相关部门的政策和信息, 另一方面通过沟通接触, 促进国家进料加工业务政策向有利的方向调整改进。

(二) 敦促国家相关部门制定苯胺行业统一的原料单耗和附产品苯胺焦油和硝基苯焦油的产率

目前各地海关进行苯胺加工手册核销时, 根据加工企业所做的台帐进行原料的核销和附产品的征税, 国家或行业没有统一的单耗规定。建议由国家相关部门牵头, 国内主要苯胺生产企业参加, 制定统一的苯胺原料单耗和附产品苯胺焦油和硝基苯焦油得率指标, 各地海关按统一的原料单耗和附产品得率进行手册核销和附产品征税。

(三) 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的力度

苯胺进料加工业务能否顺利开展、中国的苯胺能否参与国际苯胺市场激烈竞争, 完全取决于苯胺进料加工团队。苯胺进料加工团队不仅需要具备苯胺生产的基本理论知识, 还需具备深厚的国际贸易理论和实践知识以及对国内、国际纯苯市场、苯胺市场的预判能力。苯胺加工贸易企业在苯胺进料加工业务中, 应注意引进、培养一批这样的复合型人才。

(四) 开展苯胺深加工结转业务

苯胺的下游主要产品是MDI、橡胶助剂和医药中间体的产品, 而这些产品目前出口的比例很高, 苯胺的进料加工业务可以向苯胺的深加工结转方向进行。

所谓深加工结转, 就是指加工贸易企业将保税进口料件加工的产品转至另一加工贸易企业进一步加工后复出口的经营活动。对转出企业而言, 深加工结转视同出口, 应办理出口报关手续, 如以外汇结算的, 海关可以签发收汇报关单证明联;对转入企业而言, 深加工结转视同进口, 应办理进口报关手续, 如与转出企业以外汇结算的, 海关可以签发付汇报关单证明联。深加工结转申请表。通过深加工结转, 可以增强苯胺产品参与国际竞争, 扩大苯胺的出口。

摘要:针对中国苯胺市场产能严重过剩, 中国石化化工销售有限公司近几年来进行了苯胺进料加工业务, 这样降低了产品的出口成本, 促进了中国石化苯胺出口的市场份额。论文从理论和实际出发, 对进料加工的现状进行了分析, 然后分析进料加工业务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进料加工业务的具体对策。

加工型进出口贸易 篇9

关键词:纺织品服装,机电产品,出口竞争力,加工贸易

一、中印纺织品服装和机电产品的贸易现状

在生产链延长与产品精细化的国际趋势下, 产品内分工顺应而生, 加工贸易逐渐成为贸易的重要方式。纺织品服装、机电产品的多数生产环节具有工序可分性, 运输成本低, 其加工贸易得到了快速发展。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从1980年的16.66亿美元增加到2012年的13439.5亿美元, 增长了约807倍。

中国和印度长期将纺织服装业作为传统优势产业。在市场倒逼、政策引导下, 机电产品在加工贸易中所占比重逐年升高, 2012年我国机电产品出口11794.2亿美元, 增长8.7%, 占出口总值的57.6%。

近几年, 金融危机的影响不断凸显, 纺织品服装出口受挫, 印度政府甚至对纺织业出口实施超额补贴, 印度国务委员帕纳拉克希米公开表示印度已经开始开拓拉丁美洲、非洲的新市场, 并预计在2013至2014财年纺织品出口能够同比增长15%。这对我国纺织品服装的出口带来了新的威胁。同时, 外需低迷、摩擦增多、劳动力成本上升等使得我国机电产品出口值虽不断上升, 增速却在下降。

二、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一) 研究方法

本文以1995-2012年中印两类产品出口贸易数据为基础, 运用显性比较优势指数 (RCA) 和出口产品相似度指数 (ESI) 进行研究分析。

1. 显性比较优势指数

2. 出口产品相似度指数

如果i与j两国出口到第三市场的商品分布完全相同, 则ESI为100;若完全不相同, 则ESI为0。ESI>50表示两国出口产品相似度高, 存在明显竞争关系。ESI越高, 意味着两国产业结构或工业化发展水平越相似, 两国向第三市场出口产品的竞争程度越高。

(二) 数据来源

本文以《国际贸易标准分类 (修订4) 》 (SITC) 为统计基础, 纺织品服装包括SITC下第65和84类的全部条目, 机电产品包括SITC下第69至79类的全部条目及第87和88类的部分条目。数据来源为联合国贸发会议网站数据以及UNcomtrade数据。

三、中印纺织品服装出口竞争力分析

(一) 显性比较优势指数

1995至2012年中印纺织品服装产品在世界市场的RCA值如图1所示, 中国RCA在经历缓慢的降低后, 在近五年内保持在3.1左右, 印度RCA自1995至2000年经历小幅增长, 随后较大幅下降, 最终到达2012年的最低值2.31。这说明, 在纺织品服装产品的世界市场上, 中国长期具有强比较优势, 印度在2007年以前具有绝对的出口优势和很强的竞争力, 实力高于我国, 但随后优势逐渐降低, 目前优势较弱。中国的比较优势稳中有升, 印度的比较优势高开低走, 两国生产专业化程度均高于平均水平。

注:由联合国贸发会议网站数据以及UNcomtrade数据计算得出

(二) 出口产品相似度指数

图2显示了中印纺织品服装在世界市场的ESI走势图, 可见ESI一直保持在很高的水平, 最高值达到了81.57, 说明两国纺织品服装对世界出口产品相似度高, 存在很明显的竞争关系。

注:由联合国贸发会议网站数据以及UNcomtrade数据计算得出

四、中印机电产品出口竞争力分析

(一) 显性比较优势指数

1995至2012年中印机电产品在世界市场的RCA值如图3所示, 印度RCA偏低且长期呈现缓慢增长态势, 于2012年达到0.48, 说明印度在机电产品世界市场上长期具有比较劣势且劣势缓慢减小;中国RCA逐年平稳增长, 增速大于印度, 说明生产专业化程度逐渐增至高于平均水平, 比较优势越来越强。2012年中国RCA为1.52, 说明目前中国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

注:由联合国贸发会议网站数据以及UNcomtrade数据计算得出

(二) 出口产品相似度指数

由图4, 中印机电产品在世界市场的ESI基本保持在50左右, 近两年都高于50, 表明两国机电产品出口相似度较高, 存在较明显竞争关系。两国产业结构或工业化发展水平较接近, 在机电产品世界市场上竞争程度较高。

注:由联合国贸发会议网站数据以及UNcomtrade数据计算

得出

五、中印纺织品服装和机电产品出口竞争力比较分析

首先, 由图1、图3, 中国和印度纺织品服装的比较优势均大大超过本国机电产品的比较优势。中印两国原材料优势显著,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棉花、呢绒、茧丝、苎麻、羊绒生产国, 印度的黄麻产量居世界之首, 棉花产量居世界第二, 丝绸、合成纤维等的产量也遥遥领先。此外, 两国劳动力资源丰富, 纺织品服装相对于机电产品, 有劳动力需求较大、技术含量较低等特点, 中印相比于世界其他国家, 在纺织品服装的出口上长期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2005年纺织品贸易配额取消, 我国纺织品出口潜力在某种程度上得到了发挥, 印度纺织业在政策支持下迅猛发展。而中印机电产品的出口起步较晚, 1985年我国机电产品出口额为16.8亿美元, 仅占出口总额的6.1%。相对于纺织品服装, 机电产品技术含量较高, 很多发达国家为机电行业注入了大量资本, 中国和印度作为在资本和技术要素方面相对劣势的发展中国家, 其机电产业大部分仍处于低附加值的产业链下游。

其次, 由图2、图4, 中印两国纺织品服装对世界市场出口产品的相似度一直大大高于两国机电产品对世界市场的出口产品相似度, 且由图1, 中印两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的比较优势差异较小, 呈现你追我赶的态势, 两国出口结构差异趋于收敛。由图3, 我国机电产品出口的比较优势长期高于印度且差额看涨。这是由于印度的制造业发展滞后, 其机电产品贸易仍处于起步阶段, 而我国受益于政策支持及工业化进程的加快, 机电产品出口快速增长。在纺织品服装出口市场上两国的竞争十分激烈, 远大于机电产品市场。

六、对策建议

我国纺织品服装和机电产品的出口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一些现象表明我国的贸易形势愈发严峻:1.国内棉价不断攀升, 原料市场流通性差, 纺织原料不能自给自足;2.人民币持续升值, 生活资料价格上涨, 新劳动合同法增加了企业的人力成本;3.发达国家居民消费和企业投资低迷, 国际市场需求不振;4.一些国家反复针对我国采用贸易保护主义措施。面对自身优势流失、市场需求走低、贸易摩擦加剧等现状, 我国应有效应对。

(一) 鼓励技术创新, 加强国际合作

我国大部分纺织服装和机电企业在科技含量高的领域无优势, 我国应聘请行业专家进行生产技术培训, 还可在企业中实现知识管理系统, 鼓励员工将学习到的新技术与他人交流, 并将隐性知识显性化, 实现知识共享。同时, 加强与国际知名企业合作, 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为己所用。

(二) 树立品牌意识, 增加产品附加值

我国是文化大国, 应将我国文化、历史元素融入产品, 形成独特的设计理念, 培育优质品牌, 这是实现产品附加值提升的有效途径。加强品牌效应, 提升在国际分工中的位置, 逐渐由全球价值链的低端生产环节向高端转变, 才能实现出口的长期高效增长。

(三) 开拓新兴市场, 风险分散化

我国纺织品的主要出口目标局限于欧美发达国家, 风险过于集中。为保证企业的长期安全发展, 在发达国家与我国贸易摩擦持续加剧、墨西哥等新兴市场进口量逐年上升的背景下, 加快拓展新的出口市场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

(四) 提高应诉成功率, 维护自身权益

政府和相关协会应遏制国内企业“互打价格战”现象, 协助企业对可能引起进口国上诉的产品及时做出价格调整, 给予应诉企业政策和财力支持, 还应加强培养一批精通WTO规则及其他国家相关政策的外贸人才, 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

参考文献

[1]汤碧, 陈佳.中印机电产品贸易的互补性和竞争性分析[J].亚太经济, 2012 (05) :65-69.

[2]王廉正, 奚俊芳.我国加工贸易竞争力评估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3 (01) :115-119.

[3]曲可伸.我国加工贸易的现状、问题与对策探讨[J].四川科技与经济, 2006 (03) :62-64.

[4]朱晶, 陈晓燕.中印农产品贸易互补性及贸易潜力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 2006 (01) :40-46.

[5]齐玮.中印纺织品及服装在美国市场上的竞争力比较[J].工业技术经济, 2009 (08) :94-98.

加工型进出口贸易 篇10

江苏省作为经济较发达的长江三角洲地区省市之一, 是我国综合发展水平最高的省份, 2012 年, 江苏省对外贸易总量约占到全中国对外贸易总量的15% , 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与2007 年相比增长6倍以上, 累计实际利用外资超过1000 亿美元, 达到1468 亿美元, 在全国各省市中居于领先地位。尤其是与美国的贸易发展十分迅速, 在“十一五”期间, 美国稳居江苏省第二大贸易伙伴的席位, 作为江苏省出口的主要目的地之一, 美国市场分别占江苏省服装出口, 计算机、汽车零件, 彩电、集装箱出口的27% , 30% , 40% 以上。鉴于上述数据, 美国市场对于分析江苏省对外贸易有重要的意义。

二、文献综述

1、汇率波动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不断发展, 汇率作为一个国家进行经济活动时重要的综合性价格指标之一, 尤其是在进行国际经济活动时, 大量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已证实:一国汇率的变动对其对外贸易和国内经济活动都会产生影响。汇率的变动涉及两个方面:一是汇率水平的变化, 满足传统的马歇尔—勒纳条件下, 当一国进出口需求弹性之和大于1 时, 本币实际汇率的上升或下降会导致贸易收支的恶化或改善, 但其作用具有一定的滞后性, 这一现象被称为“J曲线效应”。二是汇率的稳定性, 汇率波动既有可能促进也有可能阻碍进出口贸易。

自1973 年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以来, 关于短期实际汇率波动对进出口贸易影响的研究成果也逐渐增多, 早期出现的理论大多支持汇率波动会降低贸易规模, 他们侧重于汇率的不确定波动会影响风险厌恶型出口厂商的选择 ( Artus (1983) , Brodsky (1984) ) , 结果导致产出和贸易规模的下降。Ethier (1973) 将风险厌恶型出口商的选择与汇率波动联系起来, 建立风险厌恶型厂商模型, 得出汇率波动导致了对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 增加了出口厂商的贸易风险, 出口厂商可能更倾向于内销。Clark (1973) , Hooper and Kohlhagen (1978) 也同样认为汇率波动会对国际贸易产生不利的影响。Demers (1991) 论证了即使对于不厌恶风险, 对风险持中立态度的出口商在汇率风险波动加剧时, 他会减少生产和交易量, 进而影响国家间双边贸易。

数据来源:国际清算银行 (2005=100)

Franke (1991) 也是针对风险中立的出口商, 但他认为当现金流函数是凸性的, 现金流的现值比进出市场的成本增长的快, 所以企业能够从汇率波动中获益。Dellas and Zilberfarb (1993) 运用一个标准资产组合模型, 模型中的资产就是包含着汇率变动风险的未执行贸易合同, 可能因为经济主体风险规避参数的选择不同, 汇率波动性导致的风险增加可能反而会增加贸易商的出口规模。

近些年, 随着人民币实际汇率的波动加剧和来自国际的升值, 国内学者们对人民币汇率水平值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的研究较多, 对汇率的波动性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的研究也逐渐增多, 但大多从整体上都支持汇率波动加剧会阻碍国际贸易的发展, 但是具体到不同国家 (地区) 、不同行业、不同产品, 人民币汇率波动则产生不同的结果 (如谷宇、高铁梅 (2007) , 李广众和Voon (2004) 、陈云、何秀红 (2008) ) 的研究表明汇率波动性对进出口的影响是不同的, 并不都表现为负向冲击。

2、汇率波动性的测量

关于汇率波动率的测量, 本文选用的数据是实际汇率而不是名义汇率, 因为实际有效汇率在名义汇率的基础上去除了价格波动的影响, 更准确地反映商品进出口的变动情况。测量汇率波动率的具体方法如下表1。

注:根据Michael D.McK enzie (1999) 及相关国内外相关文献整理而来

由于其他模型通常不能够较好的拟合此类数据, 所以本文在汇率波动率测量上使用GARCH (p, q) 模型。

三、基于AR-GARCH模型的人民币波动率计算

本文采用广义自回归条件异方差 (GARCH) 模型测定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波动率, 由于汇率波动性具有较强的随机性, 因此本文在GARC模型的基础上引入AR形式, 选择AR-GARCH模型分析人民币名义汇率的波动性, 所用的数据区间是2007年1 月至2012 年12 月 (2010 = 100) , 再换算为以2005 年平均值为基期100。首先利用Eviews软件对人民币实际有效月度数据进行ADF平稳性检验, ADF值=-1. 24, 不满足平稳性要求, 所以将原始数据进行一阶差分去势处理, 其ADF值=-6. 02, 满足平稳性要求。AR-GARCH (p, q) 具体模型如下:

均值方程:

条件方差方程:

均值方程中的e为汇率, 对汇率一阶差分序列运用Box-Jenkins诊断找出最优拟合的回归模型为AR (1) , 将数据带入AR- GARCH (1, 1) 模型中, 利用Eviews6. 0 软件计算得:

接下来检验方程误差项是否存在条件异方差, 即利用ARCH-LM检验 (滞后一期) 看残差是否存在ARCH效应, 检验结果如下表3, 表3 中的概率为0. 7627, 说明AR- GARCH ( 1, 1) 模型不存在ARCH效应。因此, 通过AR-GARCH (1, 1) 模型计算出来的方程作为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波动率, 记为VOL = t。

从上图2 可知, 人民币实际汇率波动呈现出的是一种非随机的非线性波动。从图2 中可得, 人民币对美元的实际汇率在2007 年下半年至2009 年期间内波动比较剧烈, 这与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的时间相符。

四、江苏省对美国进出口模型

1、模型建立和数据说明

进口方程:IM=f (yd, reer, vol)

出口方程:EX=f (yf, reer, vol)

IM和EX分别代表江苏省进口额和出口额, yd和yf分别代表江苏省和美国的收入, reer表示实际相对进出口价格, 这里用实际有效汇率水平值来代替, vol原先表示价格的波动性, 相应地这里反映的应该是汇率的波动性, 可以用上述得出的汇率波动率来表示。由于外国收入的增加会引起对本国产品需求的增加, 而本国收入的增加会导致对产品的需求增加, 进口增加, 所以, 而实际有效汇率上升意味着本币升值, 导致本国出口减少, 进口增加, 因此。

根据Hooper (1978) 所提出的影响进出口商品需求的因素, 本文使用如下的回归模型, 将进口和出口方程分别按对数形式展开:

其中gdpjs代表江苏省的地区生产总值;gdpus代表美国的GDP。本文所有数据都采用2007 年1月至2012 年12 月月度数据, 数据源于江苏省统计局和南京海关, 因为江苏省地区生产总值为季度数据, 所需的月度数据由工业增加值月度数据加权平均计算所得。同样由于本文选取的变量为月度数据, 而美国GDP只有季度数据, 因此本文用工业生产指数代替 ( 2005 = 100) 来代替, 数据都来源于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

由于江苏省地区生产总值和美国工业生产指数、江苏省对美国进、出口额具有很强的季节性, 因此需要对这些数据进行12 阶差分调整。再为了消除通货膨胀的影响, 运用CPI指数对数据进行平减处理 (以2010 年不变价格进行计量) 。

2、ADF检验及计量方法选择

(1) ADF检验。由于文中采用的模型要求变量是平稳的或一阶单整, 因此先对变量进行检验。本文采用ADF检验来判别变量是否存在单位根, 检验结果如表4 所示。

说明:*、**、***分别表示在1%、5%、10%水平上是显著的

(2) 长短期进出口方程。本文通过Eviews6. 0采用Engle-Granger两步法进行协整检验, 首先, 用OLS做长期静态回归分析, 得到的进口方程如下 (括号内代表t值) :

从方程的估计结果来看, 回归方程的变量系数基本是显著的, 回归方程是有意义的。接着, 我们将残差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 得到检验结果如下表5:

从上表可以看出, 回归方程的残差是平稳的, 因此存在长期的稳定关系。

根据上述长期静态进口方程, 将残差序列resid (-1) 加入ECM模型, 得到短期动态进口方程如下:

同样利用Engle-Granger两步法, 得出长期静态的出口方程如下:

接着, 我们对残差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 得表6:

经检验, 回归方程的残差是平稳的, 因此存在长期的稳定关系。

根据上述长期静态出口方程, 将残差序列resid (-1) 加入ECM模型, 得到短期动态进口方程如下:

(3) 结果分析。由上述分析结果可知, 除了汇率的波动率, 其余都通过显著性为1% 的检验, 整合情况较好。对进口的影响为:省内生产总值与进口成正相关关系, 这与上述假设相符;汇率水平与进口成负相关关系, 汇率波动性对进口影响较小。其中, 江苏省内生产总值通过了显著水平为1% 的t检验, 其弹性为1. 39, 即省内生产总值每增加1% , 出口就会增加1. 39% , 符合上述假设, 江苏省生产总值的增加会引起进口需求的增加。汇率水平也通过了显著水平为1% 的t检验, 江苏省对美进口对人民币实际汇率水平值的变动弹性值为-2. 14, 即人民币汇率升值降低了江苏省的进口, 与假设不符, 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其一, 由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与名义汇率的变动具有较大的差异性, 实际有效汇率的水平的变化较名义汇率更为剧烈。其二, 虽然为了数据的可取性, 本文使用实际有效汇率来代表相对进口价格, 但是实际有效汇率并不能完全反映进口商品的价格情况。而汇率波动性对进口的影响不显著, 未通过了显著水平为10% 的t检验, 因此江苏省对美国进口与汇率波动性关联性较小, 弹性仅为0. 11。由此可知:美国就人民币升值问题向中国施压, 促使人民币升值对其企业向江苏省出口并不起到促进作用, 反而会弄巧成拙;相反, 要改善对江苏省贸易局面, 除了应当使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外, 还必须透过其他途径, 如减少与江苏省贸易摩擦 (尤其是制造加工业) , 放宽对江苏省高技术产品出口限制等来增加对江苏省出口。

在进口的ECM模型中, 仅有江苏省生产总值通过1% 的显著性检验, 具有统计意义, 这表明在短期内, 江苏省生产总值增加1% , 江苏省对美国的进口就会增加1. 36% , 这与长期协整模型基本一致。

无论是长期静态模型还是ECM模型, 结果都显示江苏省对美国的进口无论在长期还是短期内都与江苏省收入即生产总值正相关, 在长期和短期内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水平负相关, 与汇率波动的关系呈微弱的相关性, 且由于都未通过显著水平为10% 的t检验, 相关关系不能确定。

长期出口方程的拟合优度为0. 27, 调整后的拟合优度为0. 23, 这表明方程整体线性状况不是特别理想, 但经过ADF检验, 存在长期稳定关系。在符号方面, 国外收入与中国对美国出口额正相关, 与原假设相符, 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波动性与江苏省对美国出口出口额成负相关, 由具体结果可得, 国外收入增加1% , 江苏省对美国出口贸易额增长0.65% ;而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波动性增加1% , 就会导致江苏省对美国出口贸易额减少0. 17% , 显然国外收入即美国工业生产指数才是影响江苏省对美出口的主要因素, 汇率的波动性与出口之间也只有较小的相关性, 汇率水平变量的显著性不高, 可将其忽略不计。

在出口的ECM模型中, 国外收入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水平变量通过5% 的显著性检验, 具有统计意义, 这表明在短期内, 国外收入增加1% , 江苏省对美国的出口就会增加1. 76% , 可见短期内国外收入对江苏省对美国出口的影响将大大增加, 是长期的将近三倍弹性值;在短期内, 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水平值增加1% , 江苏省对美国出口增加1.12% , 即人民币汇率升值反而提高了江苏省的出口, 与假设不符的原因在于:由于本文针对的是江苏省地区概念, 相对局部, 所以相对局部地区的出口能力而言, 全世界的需求能力基数较大, 得出的如上所述的长短期出口模型拟合效果不理想, 所以, 可能会出现人民币汇率升值反而提高了江苏省的出口这一假设相悖的结论, 因此在上述模型的基础上对模型进行优化, 加入决定影响江苏省对美国出口能力的一大因素———江苏省的生产能力即生产总值, 得出的长期出口方程为:

经检验, 回归方程的残差是平稳的, 因此存在长期的稳定关系。

根据上述长期静态出口方程, 将残差序列resid (-1) 加入ECM模型, 得到短期动态进口方程如下:

由上述方程可知, 方程的拟合程度较优化前的拟合程度较高, 拟合效果较好。在长期静态情况下, 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水平变量通过5% 的显著性检验, 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水平变量与出口呈反向相关关系, 这与上述的假设相符, 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水平值增加1% , 江苏省对美国出口减少0.66% 。而在短期动态情况下, 只有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水平变量通过5% 的显著性检验, 但是却与出口呈现较大的正向关系, 这原因将在下面两点中说明:一是近年来江苏省外贸企业在江苏省对外发展鼓励政策的推动下, 促进企业尽快“走出去”, 抵消了人民币汇率升值带来的负面影响, 尤其是民营企业渐渐已从对外贸易中的“先行者”发展成为”中流砥柱”, 给江苏省对外贸易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活力和潜力。江苏省2005 年和2007 年出口总额相继跨越千亿美元和两千亿美元, 到2012 年, 出口额更是达到3285. 38 亿美元。二是近年来江苏省出口商品所含附加值越来越高, 科技含量也越来越高, 可能导致出口收益的迅速增加, 以抵消人民币升值带来的负面影响。

五、结论和政策建议

根据上述实证分析的结果显示:无论是长期还是短期内, 促进江苏省对美国进口增长的主要因素都是江苏省生产总值即江苏省内部生产供给能力的提高;而导致美国出口增长的因素则主要是来自于外国收入的增加和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下降;汇率波动性对江苏省 (局部区域) 对美国的进出口贸易的影响不明显。根据上述结论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江苏省政府应密切关注美国经济走势, 及时指导外贸企业规避风险

由于江苏省对美出口都受到美国生产供给能力的很大影响, 江苏省对美出口收入效应极强, 所以美国金融危机的发生会对江苏省企业对美出口产生较大的消极影响。由上述结论可知, 汇率水平值和波动值的变动对江苏省对美贸易都没有产生较大的影响, 说明对于江苏省这一加工贸易仍占重要地位的区域经济来说, 进出口对汇率的变动并不敏感, 而目的国的经济发展则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因此, 政府和企业都应密切关注美国经济走势, 迅速针对形势的变化做出决策以规避风险。

2、增强企业对外汇风险防范意识和外汇风险管理能力

加大金融避险工具在外贸企业使用力度, 促使企业尽快了解和利用金融避险工具, 这样可以合理规避汇率风险, 锁定收益。因此不但在企业内部树立外汇风险意识, 提高企业外汇风险管理水平, 而且要求政府选择一套符合企业现状的避险工具系统, 实现用金融工具为外贸企业“上保险”, 并真正实现服务于省内经济、产业升级和企业创新的要求。

3、进一步增强经济实力, 优化贸易结构

由于江苏省对美进出口都受到江苏省自身内部生产供给能力的很大影响, 所以进一步增强江苏省的经济能力就很有必要。而江苏省对外贸易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 单纯地靠调整汇率政策难以真正发展, 因此只有改变经济增长模式, 改善我省一直以来以加工贸易为主的贸易状况, 从全球生产链的向上游发展, 侧重于从美国引进先进技术, 加大学习、模仿再创新, 才能从根本上改善江苏省贸易现状。江苏省政府还应一直积极致力于企业“走出去“战略的实施, 并进一步扩大与美国的贸易规模, 深化与美国外资合作的新机遇, 减少贸易争端和摩擦, 推动江苏省外贸稳定增长。

摘要:本文基于进出口需求方程, 通过建立AR-GARCH模型及协整模型来研究影响江苏省与美国进出口贸易的主要因素。研究发现, 江苏省和美国两个各自的国内收入 (生产总值) 、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水平对进出口贸易都有较大的正向显著影响, 而人民币汇率波动没有显著影响, 在分析这一结果背后原因的同时, 提出密切关注美国经济走势, 及时指导外贸企业规避风险, 树立企业外汇风险意识, 增强企业外汇风险管理能力, 进一步增强经济实力, 优化贸易结构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汇率变动,汇率波动,进出口贸易,AR-GARCH模型,协整模型

参考文献

[1]Artus, J.R. (1983) Toward a More Orderly Exchange Rate System.Financial and development, 20, pp.10-13

上一篇:来源信息下一篇:阅读欣赏两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