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贸易升级研究

2024-05-17

加工贸易升级研究(精选十篇)

加工贸易升级研究 篇1

一、我国加工贸易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1.出口环境日益严峻

2000年以来中国的贸易顺差平均有89%来自于加工贸易。顺差不断扩大, 导致我国出口产品遭遇的反倾销、反补贴日益频繁, 受到的技术、环境等壁垒限制愈发严格。同时, 由于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市场集中于少数国家或地区, 进出口市场错位 (进口主要来源于日本、东盟、韩国和台湾地区, 而出口地区主要是美国、日本、中国香港和欧盟) , 使得我国对东盟和韩国存在巨大的贸易逆差, 同时对欧美又存在巨大的贸易顺差, 这导致我国同欧美等国之间贸易摩擦频繁, 为美国和欧盟要求中国人民币升值提供了口实。

2.劳动力的比较优势日益减弱

劳动力优势是我国加工贸易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但近年来, 我国劳动力成本优势出现逐渐削弱的趋势。这主要源于: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 人均收入水平大幅提高, 劳动力的工资成本优势逐渐减弱, 与此同时, 资本的相对价格逐渐下降, 劳动力的比较优势逐渐削弱;另一方面, 近年来, 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利用劳动成本低廉的优势, 开始发展加工贸易, 导致我国加工贸易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

3.加工贸易层次低

从国际分工的层次来看, 我国的加工贸易仍处于国际分工的低端, 表现在:第一, 我国加工贸易的产业分布层次较低, 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仍占据主导地位, 服装、玩具、鞋类依然是我国加工贸易的主要出口产品;出口中增长较快的机电产品, 大多也是劳动密集型的初级产品;高端产业产品的份额很小。第二, 我国加工贸易大多处于产品价值链的低端环节。由于技术条件有限加工贸易不仅无法进入高新技术产业部门的高技术、高附加值的生产环节, 而且在很多传统部门也只是处于价值链的低端。这不仅影响了加工贸易自身的结构升级, 而且制约了我国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

4.加工贸易急剧扩张对其他产业造成了冲击

我国加工贸易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两头在外, 大进大出”。为发展加工贸易, 我国进口了大量的相关原材料及零部件, 这在很大程度上对国内相关产业带来了负面影响, 我国的石油工业、钢铁工业、纺织业等在不同时期都曾受到加工贸易的猛烈冲击。更值得警惕的是, 我国加工贸易过多关注利用静态比较优势, 却忽视了动态比较优势的培育, 致使我国的加工贸易长期集中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和生产环节, 而与加工贸易存在前后向相关的产业部门由于现在的微弱差距, 被排除在加工贸易链条之外。这可能造成这些有可能发展起来的部门与国外的差距越来越大, 从而限制加工贸易价值链在我国的延伸, 使得我国加工贸易一直集中在全球生产网络的低端。

5.民族企业尚未成为加工贸易主体

目前, 我国加工贸易的经营主体是外商投资企业, 外商投资企业在加工贸易企业中占80%, 而国有企业、民营企业所占比重很低。近几年外资企业加工贸易进出口平均占比超过75%, 在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上占比更大, 且外商独资进料加工贸易发展趋势增强。民族企业远未成为加工贸易的主导力量, 这说明国内企业目前参与全球化的能力仍很薄弱, 使得我国原有的工业基础和技术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从而严重阻碍了整个加工贸易的升级和国内配套程度的提高。外资加工贸易企业集中在我国加工贸易发展最好的东部沿海地区, 这导致加工贸易的配套主要是在外资企业间进行, 人员流动也主要发生在外资企业间, 产业关联和技术外溢效应有很大的局限性。这样, 未来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主动权主要掌握在外资企业手中, 其发展方向和区域规划会受制于外资企业发展战略和目标。

二、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内涵

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至少有以下四方面的含义:

1.要实现加工贸易产业和产品结构升级, 提高加工贸易产品技术含量, 提高关键零部件的加工制造能力。在产业结构上, 我国加工贸易出口应当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基础, 向资本、技术和人力资源密集型产业寻求突破, 积极推进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加工贸易。在产业内部, 要实现产业内部的劳动密集型环节向资本、技术密集型环节升级, 即由最终产品的加工、组装向零部件的制造、研发乃至自有品牌的研发、设计和生产环节升级。

2.要优化加工贸易区域布局, 引导加工贸易梯度转移, 促进东、中、西部产业布局的合理调整。首先, 由东部沿海地区加工贸易单一发展的格局向东西互补的加工贸易发展格局升级。珠三角、长三角地区应注重利用现有的产业基础及丰富的人才资源, 扬人力资源所长, 避工资成本之短, 发展高附加值、低能耗的技术、知识密集型产品的加工出口;而中西部应加大基础设施的投资与建设, 开发和培训劳动力资源, 为承接东部地区转移来的劳动密集型加工产业提供良好的软硬件基础。其次, 加工贸易进出口市场结构要由“集中化”、“不对称”向“多元化”升级, 拓展加工贸易出口市场, 开拓新的加工贸易进口市场, 提高加工贸易国有零配件、原料供给率。

3.要引导加工贸易向产业链高端发展, 由单纯加工向设计、研发、品牌、服务等内容延伸。产业链由品牌、产品研发、零部件生产、组装、销售五大环节组成。产品研发和品牌环节附加值最高, 零部件生产和销售环节次之, 组装环节附加值最低。品牌和研发往往具有垄断性, 是竞争优势的来源, 跨国公司为保持竞争优势通常将这些环节限制在公司内部;为了集中优势资源, 降低生产成本, 将附加值低的组装环节转移到拥有廉价劳动力的发展中国家。我国以劳动力比较优势参与了附加值最低的组装环节, 如果我国加工贸易固守在加工组装环节, 将会出现加工贸易的“贫困性”增长。

4.要积极培育国内加工贸易企业, 使加工贸易由外商投资企业主导逐步向国有企业、私营企业广泛参与的多极化方向发展, 最终实现国内企业主导。外资企业资源配置具有全球性, 其利润汇回母国的特性始终存在, 随时都有向海外转移的可能。倘若国内企业不能实现参与加工贸易的有效升级, 我国以加工贸易带动国内产业提升的目标就无法实现。

三、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对策

1.明确中长期发展规划, 制定加工贸易升级战略。

我国应结合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和国际产业发展方向, 制定加工贸易升级的国家总体发展战略;各级地方政府特别是加工贸易集聚地区的地方政府应制定本地区的加工贸易升级战略, 有目的地引导加工贸易朝着不断升级的方向发展。在制定战略时, 要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 坚持积极稳妥、循序渐进, 区别情况、有保有压, 动态调整、适时调控, 坚持加工贸易升级、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原则, 明确加工贸易升级的目标、区域布局、重点发展领域、主要任务以及具体政策措施等项内容。

2.稳步推进加工贸易梯度转移。

国家应采取积极措施, 坚持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相结合, 注重运用经济措施和法律手段, 促进沿海地区加工贸易升级, 引导和推动劳动密集型加工贸易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形成我国加工贸易技术水平与产业结构由西向东梯次推进的地区分工新格局。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已经拥有一定的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 劳动力素质极大提高, 具备了向技术含量高的加工贸易转移的条件;不断上升的劳动力成本使这些地区在劳动密集型加工贸易中的优势不断衰减。而中西部地区具有生产要素成本相对较低的比较优势, 在某些生产制造领域积累了一定的技术和人才, 且当地企业对发展加工贸易有很大的积极性。因此, 国家应积极引导沿海地区加工贸易由劳动密集型向高新技术产业转变, 鼓励中西部地区积极承接东部地区加工贸易的转移, 在我国东中西部形成各具特色的加工贸易产业集群。

3.促进国内企业深入参与加工贸易。

一方面, 采取财政、税收等积极政策措施, 鼓励更多的国内企业参与到加工贸易中;另一方面, 鼓励国内企业加快对我国相关企业的技术改造, 不断进行技术创新, 提高其对加工贸易的配套能力, 提高加工贸易原料、零部件等中间投入品的国内采购率, 延长我国加工贸易的产业链和附加值, 增强加工贸易对国内企业的技术溢出效应, 提高国内企业直接从事加工贸易的能力, 推动国内企业逐渐转变为我国加工贸易的主体, 增强其对国内产业的联动效应和优化作用。

4.促进产业链由低端的加工装配向高端的产品研发升级。

我国加工贸易应向产业链高端发展, 提高加工产品的增值含量。可以沿着产品分工链向上游延伸, 循着“原材料供应→简单加工组装→复杂加工装配→零部件配套生产→主要原材料和技术设备的加工生产→人才交流、产品研发合作→自主研发、设计、生产→自有品牌创建”的轨迹, 不断提升加工度, 提高加工贸易的增值率。或者选择向下游拓展, 发展加工贸易营销和海外销售。我国加工贸易主要是接单加工生产, 加工贸易的销售渠道被牢牢控制在外方接单人手中, 严重依赖外方投资者和中间商, 只获取微薄的加工费用, 大部分利润留在了海外接单人手中。因此, 我国加工贸易企业要提升加工贸易在销售环节的竞争力, 努力开拓销售渠道, 从商品流通中获取较高的利润。

5.优化加工贸易产品结构。

我国加工贸易的产品结构需继续沿着劳动密集型产品→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高新技术产品的路径参与产品内分工, 使我国的加工企业更多地参与到资本、技术密集型高新技术产品的加工生产中, 实现加工贸易产品构成向高新技术产品为主的方向转变。在产品生产环节的分工阶梯中, 不断进入资本、技术密集度高的生产环节中生产, 实现劳动密集生产环节向资本、技术密集生产环节的转变, 提高国内增值率。

摘要:我国加工贸易升级是未来发展的方向。当前我国加工贸易面临严峻挑战, 明确加工贸易升级的内涵, 从多个方面采取积极措施促进我国加工贸易的升级, 对于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加工贸易,升级,对策

参考文献

[1]翟志宏.2005年我国巨额贸易顺差形成的原因及走势.中国统计信息网.

[2]兰勇, 杜红梅.论我国加工贸易升级的内涵与路径[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6 (7) .

[3]何振红.采取积极措施促进加工贸易升级[N].经济日报, 2007-07-24.

加工贸易升级研究 篇2

地区的电子产业为例

发表日期:2012年4月10日 出处:http:// 作者:现代商业 本页面已被访问 78 次

金靖 上海杉达学院

摘要:由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迅速恶化,最终演变成为全球性的经济衰退。作为外贸依存度高达70%的开放大国,金融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影响已经日益凸显,外部需求骤减、人民币升值等问题致使我国的出口加工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因此,本文将对我国出口加工企业的转型发展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

关键字:金融危机、出口加工业、转型

改革开放的30多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国际分工不断发展,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大幅度增加,生产国际化日益扩大,加工贸易逐渐成为我国国际贸易的重要方式。在金融危机爆发的第二年,即2008年,我国加工贸易的出口和进口增长率出现了自2001 年入世以来的首次大幅下降,比2007年下降了将近12%。随着国际经济形势的不断恶化,我国的出口加工业将迎来更为寒冷的冬天。国际市场萎缩导致出口订单骤减,企业盈利能力下降;发达国家为恢复经济,降低本国的失业率,对本国企业实施了贸易保护;人民币升值以及国内原材料和工人工资的大幅上涨,导致企业的盈利空间进一步缩小。因此,如何转型升级,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了我国出口企业继续解决的问题。本文将通过对嘉兴地区电子行业出口加工企业的调查,分析我国出口加工业的现状,并寻求转型升级的对策

一、我国出口加工业的发展现状

1、我国劳动力优势正在减弱

从要素的角度看,由于我国的自然资源丰富,同时蕴含丰富的劳动力要素,因此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的出口加工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保证了国民经济的告诉增长。但自本世纪开始,我国人口红利(一个国家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大,抚养率低,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力条件)逐渐消失,劳动力成本上涨,劳动力要素的优势正在下降。于此同时,周边国家的投资环境不断改善,劳动力成本较低,且素质稳步提升,成为了我国有利的竞争对手。

2、加工贸易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盈利空间小

全球产业链一般有6+1个环节。6 是指产品设计、原料采购、仓储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和终端零售。1便是利润最低的环节——加工制造。而我国加工贸易大多都处于产业链最低端的加工制造环节,没有掌控整个产业链,产品研发、原料采购订单销售等真正体现增值的环节严重依赖于国外。由于我国的加工贸易处于产业链的低端环节,产业链条短,因此加工费用低廉,缺乏盈利空间。

3、加工贸易产业结构不合理,技术含量低,企业规模小

我国的加工贸易产品主要以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的粗加工产品为主,高新技术产品所占的比重较小。由于受到技术的限制,我国的出口产品在国际上缺乏竞争力。同时受经营者短期行为的影响,引进的技术设备不十分先进,这样低层次,低技术含量的加工贸易不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因此产业升级换代能力差。此外,我国的加工贸易都以中小企业为主,数目多,规模小,分布分散赛,规模效益不明显,再加上下游配套能力弱,产业链条短,很难形成规模经济优势。

二、出口加工企业转型升级对策

1、精简机构,降低营运成本 企业成本的上升主要来自国内通胀导致的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以及工人工资的快速增长。工资成本的增加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国家几次上调了最低工资标准,外加近几年来服务行业的蓬勃发展,由于其较为舒适的工作环境以及较高的收入吸引了大批外来务工人员;同时,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步伐,很多偏远地区的基础建设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因此吸引了很多务工人员留在了当地,造成了沿海地区的劳动力短缺,企业不得不通过提高工资待遇等方式来吸引工人。二是自从新的劳动法实施以来,更换工作变得更加容易,员工缺乏稳定性,企业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用于新员工的培训。由于经常更换工人,产量提不高而且不良品率也大大增加,变相又增加了企业的成本。

针对以上的情况,在资金允许的条件下一些技术含量高的岗位可以通过增加设备代替人工的方法来减少变动成本。同时在降低工人流动性方面,可针对岗位需要同技校联合定向培养技术工人,来提高产量和合格率,并可以节省上岗培训的费用和时间,同时定向培养的过程中若能增加一些企业文化的教育,还能增加员工的忠诚度从来减少流动。

2、出口企业对外投资可行性分析

金融危机爆发后,由于人民币的大幅升值,严重打击了很多出口加工型企业,再加上外国需求萎缩,企业订单减少,盈利空间进一步降低。面对如此的现状,政府也鼓励很多企业能走出去,到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国家(如越南、柬埔寨等)去投资或者去收购一些面临破产的外国企业,把挑战转化为机遇。

Dunning(1996)的OLI优势理论指出外商直接投资的选择主要决定于三方面因素:所有权优势(ownership advantages)、区位优势(location advantages)和内部化优势(internalization advantages)。而在这三者之中,区位优势是决定国际投资在何处落脚的关键因素。经调查,大多企业现在都属于OEM或者少量ODM,缺乏专利技术的支持,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主要是价格,因此企业要走出去,首先要看所选择的落脚点有没有区位优势(即投资国的国内投资环境恶化,导致企业在国内生产已不具备比较优势、而选择对外投资。流入国则需要具有市场发展潜力大、劳动力成本低、原料容易获得且便宜、土地易于取得、对外资采取优惠政策等方面的优势。)现在很多企业走出去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寻求廉价劳动力,而对于目标所在地的外部环境没有做好充分的调查。很多企业到了外国以后才发现劳动力是很便宜,但是利润提不高,经营状况并没有改善。究其原因是之一是因为当地的配套供应跟不上,如从本国进口则运输费用很高,如在当地采购成本又很高;原因之二是因为当地劳动力管理遇到障碍,因为在很多相对落后和贫穷的地方,工人的自我约束能力很差,自由散漫,很多地方出现拿了工资不上班的情况,很难管理,产量上不去,合格率也提不高。综合以上两个原因,走出去的企业面临着一种困境,就是当地廉价劳动力和原材料的优势无法得到体现。所以在走出去之前必须做好完善的准备工作,确定目标市场的配套设施是否完善,工人素质是否符合要求。

3、开拓多元化出口市场,加强品牌建设

面对美国经济增长放缓,欧债危机的出现,发达国家均出现了需求萎缩,订单减少的现象,我国的出口企业应在巩固原有的贸易渠道,稳步提升市场份额的基础上,积极开拓多元化市场,加强对发展中国家的探索开拓,大力开拓东欧、中东、南美、非洲等市场,来分散风险,形成多渠道、多元化的的出口市场格局,降低对欧美市场较高的外贸依赖。

另外大部分企业已经意识到品牌建设的重要性并创建了自己的品牌,但在实际销售中所占的比例非常小,究其原因是由于在品牌意识很强的发达国家,中国的新兴品牌的竞争力很弱,市场认可度低,诸如像海尔、TCL等一些优秀国产品牌在发达国家的市场占有率也很低,因此OEM、ODM订单的比重较大,由于“中国制造“在发达国家的形象还有待完善,出口企业的自有品牌推广难度很大,因此,向新兴市场发展正是品牌建设的绝佳时机。相对来说,新兴市场的品牌意识相对薄弱,对产品的需求弹性较大,因此我国的出口企业可以利用相对价格优势占领发展中国家的市场,塑造中国的品牌形象。

4、转变经营理念,逐步从“制造业“向”服务业“转型

我国大部分出口加工企业处于全球产业链的最终端环节,没有掌控整个产业链,产品研发、原料采购、订单销售等真正体现增值的环节严重依赖于国外。所以一旦国外的需求萎缩,订单减少,企业就丧失了主动权而陷入困境。从这一点上,海尔的转型理念是值得借鉴的。从2009年开始,海尔第一次提出了从制造企业向服务企业转型的战略,即转变经营理念、顾客价值以及经营方式,将企业从制造驱动转型为服务驱动的新型企业。从经营理念上,从单纯向消费者提供电子类产品转变为向消费者提供成套解决方案,如此一来,一方面可以为消费者提供便利,另一方面可以拓宽自己的产品线,完善企业的产品系列。在顾客价值上,通过加强售前和售后服务,为消费者提供个性化定制,提升顾客满意度,并能有效锁定客户,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在经营方式上,提升内部经营效率,实现“以销定产”和“以产定采”的零库存经营模式,大大地提高库存周转率并有效地降低成本。

5、通过建立产学研平台,提高企业的技术研发能力

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很多企业都想通过产品或技术的创新来实现转型,但是均企业技术创新以自主开发为主,在利用外部环境和资源创新方面力度仍不够大,主要是因为缺乏有效信息以及成本问题。然而在当前企业科研人才缺乏、科研能力不强的情况下,继续依靠企业自身力量单打独斗地进行创新,难以取得较大突破。为了鼓励企业加速转型升级,政府也再大力推动产学研联盟体系,因此企业可以联合当地政府通过其广泛的社会技术网络寻求对口的高校,为出口企业搭建一系列的产学研平台,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

6、使用灵活的结算体系,应对人民币升值

针对人民币升值这个问题可以通过改变结算方式和锁定汇率来解决。目前绝大多数的外贸企业都是采用美元作为结算货币的,随着人民币对美元的快速升值,是的很多企业蒙受巨大的损失,因此可以采用更为多元化的结算货币比如欧元、英镑等相对稳定的货币进行结算来规避汇率波动的风险。另外,企业还可以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远期结售汇和其他外汇交易等手段来锁定汇率风险,减少汇率波动带来的损失。对于一些远期成交的订单,企业可以通过协商来锁定汇率,避免风险;在客户同意的条件下可以积极地使用人民币进行结算。

结论

针对以上的分析,本文对转型给出了一个新的定义:决策层按照外部环境的变化,从企业的核心竞争实力出发对企业的组织机构、运行模式和发展战略进行动态调整和创新,将旧的发展模式转变为符合当前时代要求的新模式的过程

参考文献:

加工贸易升级研究 篇3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河南省

一、引言

深化发展加工贸易、进行产业转型优化升级是发达国家迅速走上现代工业化之路的重要路径之一。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化发展,我国国内的市场需求和生产者市场都产生了结构性变化,如消费需求、投资需求、企业生产能力及组织方式、要素禀赋优势、进出口等。而在这样的趋势性变化下,加工贸易就成为了促使我国生产价值链升级、深度融入国际产业分工体系的必由之路。2016年作为中国第十三个五年经济规划的开局年份,河南省作为中国经济板块中的中西部大省有责任担负起中部经济区的领头羊身份。面对日益变化着的国内外环境条件以及产业转移带来的“双向挤压”,先前的粗放产业生产模式已是固步自封,河南省必须抓住全球产业重新调整布局的有力机会,加快推动加工贸易创新发展和转型升级。

二、河南省加工贸易现状分析

基于中原经济区、郑州航空港区的大力建设和发展,河南省凭借此类平台优势积极承接外来的产业转移,从而有效拉动了河南省的经济增长和外贸发展。2014年全省出口总额同比增长接近10%。2015年,河南省加工贸易增速明显,贸易总量为3160.7亿元,同比增长22%,占全省进出口总值的68.7%,对河南省对外贸易的贡献率高达93.4%。可见加工贸易对河南全省外贸占比之大,影响之深,加工贸易已成为全省对外贸易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另外,国际物流分拨和跨境电子商务等新贸易业态的快速发展,也已成为河南新的外贸增长点。随着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等平台的陆续开放,一系列进口口岸相继获批建设,国际快件出口总包直封权和机场口岸签证权的获得,加工贸易承接转移示范地落户郑州和洛阳等一系列利好消息的落实,将会进一步促进河南省的加工贸易发展新格局。在未来时期,河南省所拥有的一系列加工贸易的优势潜力将会得到更好的发挥,国内外两种市场资源的比较优势也将得到广泛开发,产能合作更加紧密,更多的享受到双向开放和改革的创新红利,从而使其更充分地参与到国际分工和竞争之中。

三、河南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存在的问题和优势条件

(一)河南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存在的问题。制约河南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因素具体来讲有以下几点:一是,从全省来看,加工贸易的规模和发达省份如广东省相比并不大,不能有效形成产业集聚群进行;二是,体制深化改革的政府政策在支持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方面还不完善,且政策措施的执行力有待考量;三是,加工贸易企业的内外资占比是外资起主导作用,内资仅占很小一部分。从长远发展来看,这些企业并不能充分进行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四是,河南省是人口第一大省,在劳动力的资源禀赋上是具有比较优势的,但同时也存在劳动力素质参差不齐的现象,低素质劳动力在推进高技术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过程中作用乏力。

(二)河南省开展加工贸易的比较优势。(1)人口资源优势。作为人力资源大省,河南省能够充分发掘丰富的人口红利并加以合理利用,通过一整套人才战略体系建设人才队伍,不仅注重数量上的要求更注重高质量人才的培养,而且在人才战略实施过程中是以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方向来打造人才梯队,从而推进了河南省在区域人才竞争中的位次,使一直以来的传统农业大省添加了工业大省和经济大省两个属性标识。(2) 区位交通优势。河南省位于全国的中东部、欧亚大陆桥的中心地带,交通便利,是全国重要的陆路交通枢纽之一,拥有全国最大的铁路编组站,高速公路遍布全省各地,另外,我省建有全国最大的航空港,郑州和洛阳机场连接着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等。如此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四通八达的交通便利条件为河南省广泛开展加工贸易打下了坚实的基础。(3)政策支持优势。为了鼓励和支持省内加工贸易的开展,河南省给予了开展加工贸易的企业一系列优惠政策,例如有关于吸引外资、税收、外汇管理、金融、审批等方面的政策措施。正如2016年6月,河南政府出台的《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加工贸易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在政策措施方面有力地支撑了河南省加工贸易的发展和转型升级。(4)综合环境优势。在当前激烈竞争的市场形势下,地域间都在进行开放发展,努力合理吸引外资,在某种程度上国外资本的流入也取决于一个地区的综合投资环境。同东部沿海地区、长三角地区和珠三角地区相比发达地区相比,我省发展加工贸易存在着具有区域特色的综合环境优势,如:低廉的资源禀赋、广阔的市场潜力、巨大的区位辐射能力等。

四、新常态下河南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路径选择

(一)统筹国内外市场,发挥国内外双重优势。强调双向开放,把企业“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相结合,通过梯度转移加快形成一批产业集群,引导企业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开启对内对外双向合作。具体来讲,我省要统筹两个市场(国内和国外),布局两种资源(国内开放和国外开放),以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为导向,一方面发挥内陆沿边地区的要素比较优势,引导沿海加工贸易企业加快向内陆进行梯度转移,形成东中西互动和产业链一体化的加工贸易体系,另一方面要使省内加工贸易企业以积极“走出去”的方式拓展发展空间,通过“一带一路”的战略沿线拓展新兴市场,引导加工贸易企业有序开展国际产能合作。

(二)构建加工贸易管理体系,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提质增效。要加快建立与开放型经济相适应的管理体系,推动河南省贸易质量的转变。第一,加快完善贸易投资便利化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制定出更为开放和更加便利的国际投资贸易规则,推动加工贸易提质增效。第二,具有前瞻性视野,努力打造属于河南省自己的自贸试验区。虽然建立河南省自由贸易区还没有正式审批下来,到自贸区的成立只是时间问题。待建成启用之时,我省应学习借鉴上海自贸区的建立模式,探索出一套适合河南加工贸易在自贸区发展的新模式。第三,稳定传统优势产业,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和新兴产业,进一步扩大服务业的开放程度,鼓励加工贸易企业延伸加工贸易产业链,推动内外资企业共生共融,进一步提升原有产业链整体运行水平。

(三)大力承接产业梯度转移。加工贸易是进行产业转移,主导产业整体水平提升的重要载体。几年前,我省大力鼓励开放投资,引入了富士康等一批龙头企业的加工贸易,带动了我省对外贸易的跨越式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引导加工贸易产业转型升级的作用。目前,面对我省承接产业转移的良好机遇,我们应该积极制定支持产业梯度转移的政策措施,合理承接加工贸易产业转移活动,促进加工贸易产业集群发展,更大程度的促进我省加工贸易的产业发展升级。

(四)构筑新型格局,创新政策法规,拓展发展空间。优化对外开放格局,开启双向开放,以强化郑州航空港经济区双重功能为着力点,积极开展与境外国家与地区航空运输合作,加快郑州国际陆铁港等的口岸建设,加大跨境电商服务试点,打造区域生态体系格局,大力实施创新驱动,结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方向,转变要素驱动模式,推动我省加工贸易产业向全球价值链高端跃进,推动加工贸易与服务贸易、互联网、智能化生产制造三体融合,继续深化改革创新管理体制,提出全面推进加工贸易行政审批改革进程,优化监管方式。

参考文献:

[1] 陈恩,刘青. 广东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 广东社会科学,2007,05:19-24.

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问题研究 篇4

一、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的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25年来, 我国加工贸易取得长足进步, 在我国加入WTO的背景下, 由于国内外相对增长率差异、外商直接投资存量增长以及相对价格差距等综合因素的作用, 我国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的规模、外商投资企业的进料加工贸易以及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加工贸易出口都取得快速增长。我们经历了从“三来一补”到进料加工、从“两头在外”的作坊到外商投资企业为主体、从简单技术加工装配到机电、高新技术产品加工贸易为主的结构转换, 这代表着我国加工贸易不断转型升级的轨迹。

首先, 加工贸易的规模进一步扩大。1981年, 加工贸易进出口总值25亿美元, 其中出口11亿美元, 占比5%;进口14亿美元, 占比6.4%。而2007年1~7月, 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已达5238.3亿美元, 增长18.5%, 其中, 出口3267.3亿美元, 进口1971亿美元, 加工贸易项下的贸易顺差为1296.3亿美元, 比2006年同期增加354亿美元。

其次, 加工贸易商品结构进一步优化。商品结构的优化主要表现在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的大幅提高。过去十年, 我国加工贸易产品结构的动态优化趋势十分明显。随着越来越多的外商投资企业来华从事加工贸易, 机电产品在加工贸易中的比重越来越高。而高新技术产业对外贸易更是以加工贸易为主, 加工贸易所占的比重呈不断上升的趋势。

二、我国加工贸易存在的问题

1. 加工贸易增值率增长缓慢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 我国加工贸易的增值率有上升的趋势, 但其增值率一直徘徊在50%左右, 增值状况并不理想。随着我国加工贸易中机电产品和高技术产品比重的增加, 加工贸易的增加值从理论上说应该不断增大。但事实上, 我国加工贸易整体附加值的增长非常缓慢, 甚至某些部门出现了增加值率下降的趋势。仅有的部分高科技产品也存在加工过程短, 增值率低的问题。在整个加工贸易价值链中, 我国企业从事的往往是零部件和原辅材料的初级加工、装配等劳动密集性环节, 加工贸易技术含量不高, 产品附加值较低。

2. 加工贸易与其他产业间的关联程度低

我国目前开展的加工贸易, 最突出的特点是“两头在外”和“大进大出”。整个产业链中, 我国仅以廉价的劳动力和使用成本偏低的土地参与加工贸易, 而原材料、技术含量高的零部件、技术、品牌、管理模式、资金以及营销网络等附加值高的生产要素基本是跨国公司从国外市场上配置的。许多外商投资的加工贸易仅仅是利用优惠政策建立加工基地, 一些行业和项目存在低水平重复建设的现象。因此, 加工贸易对国内其他产业缺乏前向或后向的带动作用, 尤其是对中上游产业, 如原材料等基础产业的带动作用小, 因而很难实现产业结构的改变与升级。

3. 加工贸易主体结构失衡

近几年来, 外企进出口额平均占比超过75%, 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处于明显的弱势地位, 表现出加工贸易的主体结构失衡。这种主体结构反映了本土企业参与全球化的能力仍很薄弱, 导致加工贸易的产业配套行为多在外企间进行, 产业带动效益和技术外溢效应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4. 加工贸易区域结构分布不均衡

我国加工贸易发展地区间很不平衡, 东部地区加工贸易基础好、发展快、规模大。当前, 随着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加工贸易迅速发展以及生活费用的不断提高, 劳动成本不断上升, 劳动力优势开始削弱。如果不尽快解决我国加工贸易结构分布区域上的巨大差异, 发掘我国劳动力潜力, 并实现科技管理水平以及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我国在加工贸易中的劳动力优势将很快丧失。

三、促进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对策

在目前这种情况下, 要解决加工贸易存在的问题, 使其优化产业结构, 提高产业增值率和自主研发能力, 增强加工贸易对其他产业的带动能力, 必须促进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1. 向产业链上游发展, 提高技术开发和产品设计能力

根据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 各国应该将自己具有相对优势和密集使用丰裕要素的生产环节安排在国内, 以充分发挥比较优势。丰富而低廉的劳动力资源是我国在国际分工与贸易中的比较优势, 然而, 在国际分工中一国具有的比较优势将会随着其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动态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劳动力资源优势 (主要是指成本优势) 逐渐弱化, 而资金、技术等优势将不断加强。因此, 我国应向具有研发、设计功能以及营销等高附加值环节、高端产品迈进, 加强本地的知识产权保护, 鼓励加工贸易企业在我国设立研发、设计中心, 加强与本地大学和科技中心合作, 提高自主开发能力和创新能力;鼓励加工贸易企业加快对国外先进生产的技术消化吸收和二次自主创新, 提升企业从事OEM (委托制造) 配套能力, 努力向ODM (委托设计制造) 和OBM (自主品牌加工制造) 发展, 逐步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具有广泛知名度的自有品牌。

2. 向产业链下游延伸, 积极发展国际物流和配送业务

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过程中, 我国加工企业不仅要提升加工制造、装配、检测、包装等非核心价值环节的能力, 还需具备应用性研发、工艺、外观设计、物流、供应链管理以及附加服务等更加系统化的功能, 加工贸易价值链向下游产业延伸是今后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的重要方向, 以保税区转型和建立保税物流园区为中心, 发展国际采购与配送中心业务, 促进现代物流发展速度和属地配套服务能力, 这有利于提高加工贸易的附加价值, 也有利于提高我国加工贸易出口竞争力。

3. 鼓励本土企业积极开展加工贸易, 调整加工贸易的主体结构

逐步取消对外资企业的“超国民待遇”, 特别是纠正一些地方政府长期以来奉行的“外资优于内资”的观念, 避免“内资给外资让道”的现象;鼓励和引导本土企业大力发展加工贸易, 从政策倾斜、资源和信息的提供、人才的培养等方面扶持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 尤其要鼓励和支持科技型、自主知识产权型民营企业进入跨国公司的产业链, 提高同国外企业的产业配套能力, 促进我国内资企业生产能力和自主开发能力的提高, 使本土企业更深入地参与国际分工。

4. 大力推进中西部地区加工贸易的发展, 调整加工贸易的地区结构。

根据比较优势理论、规模经济理论、资源禀赋情况, 针对东部地区的劳动力和土地要素价格不断上升, 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将逐步削弱的趋势, 可以逐步将其转移到中西部地区, 既有利于东部地区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 又有利于增加中西部地区的就业, 满足西部地区现阶段数量型经济增长的需要。政府应加快中西部地区产业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 根据中西部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 有针对性地发展自身的优势产业, 大力承接东部地区中低端产业的转移, 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东部发展高端加工贸易, 中西部地区发展中低端加工贸易的地区结构, 促进加工贸易的协调发展。

5. 优化加工贸易产业结构, 促进加工贸易向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国家应该强化产业政策对加工贸易的引导, 实行加工贸易产业评估制度, 向高端产业环节升级, 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和环保型高新技术产业。对一些加工程度不高, 技术含量不大、附加值低, 特别是存在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环境污染的项目, 要制定禁止或限制政策, 对符合标准的加工贸易项目给予优惠政策;鼓励加工企业为国外品牌制造商提供研发设计和国际营销等更高层次的合作, 实现制造业与服务业的整合延伸, 增强产业配套能力, 应用高技术对传统轻型加工业进行技术改造, 鼓励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的发展, 实现加工贸易的全面提升。

摘要:改革开放25年来, 我国加工贸易取得长足进步, 然而, 在肯定加工贸易促进对外贸易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同时, 我们也看到一些问题越来越突出, 加工贸易增值率低, 对国内产业的带动作用未充分发挥, 加工贸易的主体和区域发展不平衡等等, 这些问题的解决, 需要我国尽快促进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

关键词: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对策

参考文献

[1]孙国辉: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机制的研究[J].经济管理, 2007.8

[2]张燕生:我国加工贸易未来转型升级的方向[J].宏观经济研究, 2004.2

辽宁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分析的论文 篇5

1.加工贸易规模稳步增长,但增速小于出口增速。辽宁得益于工业基础比较雄厚,及沿海地理优势,近年来加工贸易发展很快,加工贸易额不断增长,截止,加工贸易额比2002年增长了一倍以上,发展势头良好。但从表1中也可看出,加工贸易总额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稳中有降。从加工贸易出口增速来看,除与出口增速基本持平外,其余年份均低于出口增速,其中和两年指标的差距还比较大。另外虽然辽宁加工贸易增幅较快,但其总体规模仍然偏小,20全国加工贸易总额为9861亿美元,其中加工贸易出口额6177亿美元,辽宁分别只占2.74%和2.66%,远低于广东、江苏等其他沿海经济发达省份。而且加工贸易占辽宁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也呈现稳中有降的态势。显示相对与整个进出口而言,辽宁加工贸易发展的相对速度有所放缓,加工贸易出口竞争力还有待加强。

数据来源:2002年~辽宁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整理得出

2.省内各市加工贸易发展不平衡。2007年在辽宁省14个城市中,加工贸易出口额超过10亿美元的城市有两个,分别是大连和沈阳,超过1亿美元的有7个,分别是营口、辽阳、锦州、丹东、抚顺和朝阳。其中大连市加工贸易出口130.2亿美元,沈阳为11.7亿美元,两市占全省加工贸易出口总额的86.3%。素有我国“钢都”之称的省内第三大城市鞍山,加工贸易出口仅为0.4亿美元,排在第10名。可以看出辽宁省各市加工贸易的发展水平极不平衡,地区差异明显,加工贸易发展集中在沿海城市和省会城市沈阳附近。除大连、沈阳外,其余城市加工贸易出口规模较小。

数据来源:辽宁外经贸统计专报

3.外商投资企业仍是辽宁加工贸易出口的主体。2007年辽宁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出口贸易额176.63亿美元,主要以加工贸易为主,而且发展速度远快于国有企业。国有企业出口直到2007年才有较大幅度的提升,出口达到106.13亿美元,同比增长32.2%。

4.加工贸易增值率不高,来料加工增速超过进料加工。采用加工贸易增值率来衡量辽宁加工贸易的增值幅度,加工贸易增值率=(加工贸易出口额-加工贸易进口额)/加工贸易进口额。从表3可以看出2002年~2007辽宁加工贸易增值率基本在50%以下,只有2007年才有了较大幅度的跃升,基本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沿海发达地区还有较大差距。显示辽宁加工贸易技术含量不高,还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和低附加值的产品上。另外20以来来料加工增速开始超过进料加工,2007年进料加工贸易进口77.06亿美元,增长5.3%;来料加工装配贸易进口28.21亿美元,增长33.6%。来料加工与进料加工相比,原料由外方提供,我方仅收取工缴费,增值能力低于进料加工,也说明辽宁的加工贸易还处于国际产业价值链的低端环节。

数据来源:2002年~2007辽宁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整理得出

二、当前发展辽宁加工贸易面临的主要问题

1.宏观经济形势及国家政策变化减少了加工贸易企业的利润空间。自年7月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以来,人民币汇率屡创历史新高,截止7月31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已达6.84,相对汇改初期的8.11累计升幅已超18.56%,大大削弱了出口加工企业的价格优势。2007年7月商务部、海关总署联合发布了《加工贸易限制类商品目录》,公布新一批加工贸易限制类目录.旨在优化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严格控制“两高一资”产品出口,抑制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产品出口,减少贸易摩擦,促进贸易平衡,缓解外贸顺差过大带来的突出矛盾,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实现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意味着部分辽宁加工贸易企业将面临着被洗牌出局的危险。

2.加工贸易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的低附加值环节,加工贸易增值率不高。辽宁加工贸易主要还处于劳动密集型且技术含量不高的加工组装环节,即使高新技术产品也少有自主研究的产物,核心技术、产品设计、软件支持、关键零部件配套以及品牌等环节,多数被跨国公司的母公司所控制。辽宁2002年~2007加工贸易增值率数值较低,也印证了加工贸易仍主要集中在低附加值环节上。

3.外商投资企业为主导,国内企业参与不足。辽宁当前的加工贸易主要依赖外资企业,而跨国公司为保持竞争优势往往将高附加值环节限制在母公司内部。为了集中优势资源,降低生产成本,而将附加值低的组装环节转移到具有丰富廉价劳动力的国家和地区,这也造成了辽宁加工贸易集中在低附加值的环节。而国内企业对与国际产业价值链的高端环节则参与较少,从长期看辽宁加工贸易如固守在加工组装环节,将会出现出口越多,价格越低,附加值越低的“贫困化”增长现象。

4.加工贸易对全省的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促进作用有限。由于外资企业的经营要服从母公司的全球化经营战略,因而其从事的产业与辽宁相关产业关联度较低,其贸易规模对辽宁国内企业和整个地区经济发展的辐射作用有限,对辽宁产业结构升级的贡献不大。另外2007年辽宁14个主要城市加工贸易出口较不均衡,也体现出了各市加工贸易彼此之间的关联与带动效应不明显。

三、辽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对策与建议

辽宁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关系到辽宁对外贸易的发展,关系到辽宁产业结构升级,关系到辽宁经济的振兴。因此必须将其纳入到辽宁经济整体发展的系统工程中来,把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与辽宁老工业基地的振兴结合起来,与辽宁“五点一线”战略结合起来,科学规划、战略布局。

1.沿产业价值链延伸,实现产业链升级。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产业国际化的趋势日益加强,世界各国将依据其竞争优势而分居产业链条的不同环节。辽宁劳动力资源丰富决定了一段时期内还不能放弃劳动密集型产业,但劳动密集型产业同样具有高附加值的环节,以劳动密集型环节嵌入跨国公司的全球价值链,同时沿产业链不断向上下游延伸,从简单组装向上游复杂组装、零部件生产和产品研发和下游销售和品牌环节转移,开展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不断发展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实现由低附加值环节向高附加值环节的转变。同时大力发展仓储、物流行业建设,拉长国际产业链在辽宁境内的长度,提升产业附加值。

2.大力发展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加工贸易,实现产业整体升级。在这一过程中,要抓住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机遇,主动承接跨国公司资金、产业和技术的转移,按照辽宁的发展定位,有规划、有针对性地吸引外资,引进一批产业关联度大、技术含量高、辐射带动力强的重大项目,着力吸引跨国公司把更高技术水平、更大增值含量的加工制造环节和研发机构转移到辽宁,实现加工贸易向高新技术产品为主导的方向转变。改变传统加工贸易产业关联度低的现状,利用外资促进辽宁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提高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产品、附加值高的产品,以及服务出口比重,提高加工贸易的产业层次和配套能力,增强出口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优化对外贸易结构,最终实现产业链的整体升级。

3.积极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加工贸易,实现主体升级。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应使加工贸易由外商投资企业为主导逐步向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广泛参与的多元化发展,最终实现内资企业主导。外资企业受制于母公司的经营战略,而且还有随时撤回资本的风险,因此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最终要依靠内资企业,要推动更多内资企业参与到加工贸易中来,通过利用资金扶持、信用保险、出口退税等政策,培养一批优秀的民营企业,参与国际分工,力争成为加工贸易新的出口增长点。

4.培育加工贸易产业集群。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和国际产业转移的加速升级,一些资本技术密集型的重化工业开始陆续向我国转移,并集中分布于沿海地区。特别是最近几年,以汽车、化工为代表的全球重化工业50%以上的投资集中在中国。辽宁的沿海地理优势明显,辽宁的港口承接了东北三省绝大部分进出口贸易,海岸线上为数可观的沿海滩涂、废弃盐田,是迎接国际产业转移不可多得的宝贵土地资源。因此要把培育加工贸易产业集群与辽宁的“五点一线”战略结合起来,要通过实施产业规划、产业配套等措施来推动产业集群,完善基础设施,物流设施,提供便利的交通和通讯设备,提供金融支持等,引导外资和相关产业进入临港经济园区。例如大连庄河花园口工业园区将以装备制造业、新材料、汽车及零部件、精细化工、新能源、机械电子、新型建材和农产品加工业为重点,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建成黄海北岸的现代化工业新城。同时引导内资企业通过主动配套、自主创新、联合开发等途径,通过产业集群,打造为外资企业的配套网络,获取更大的比较利益和积聚效应。逐步实现制造优势转向市场优势和技术优势,并最终向产业集群优势的转变。

参考文献:

[1]兰勇杜红梅:论我国加工贸易升级的内涵与途径[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7):132~134

[2]孟亮梁莹莹:辽宁省加工贸易发展现状研究[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7(11):38~39

[3]李风华孟祥生:我国加工贸易转型与政策研究[J].商场现代化,,(2):10~11

[4]吴玉兰: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对中国加工贸易影响的实证研究[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8,(2):49~51

[5]王珍齐艳霞王惠钦:加工贸易增长模式与“贫困化增长”[J].生产力研究,2007,(15):11~13

[6]国民经济研究所:加工贸易面临的问题及其转型升级[J].中国宏观经济分析,2006,(8):9~11

[7]Engman,M.,O.OnoderaandE.Pinali(2007),“ExportprocessingZones:PastandFutureRoleinTradeandDevelopment”,OECDTradePolicyWorkingPapers,No.53,OECDPublishing

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效应明显 篇6

拉动经济增长作用增强

从发展趋势看,中国通过转型升级增加单位加工贸易出口额对GDP贡献的潜力很大。中国加工贸易发展的现状是处于中间状态的加工贸易企业占据绝大比重,据2009年8月份对1117家加工贸易企业的一个调查,“两头在外”型的加工贸易企业占14.15%,“混合”型的加工贸易企业占54.34%,“一头在内、一头在外”型的加工贸易企业占31.51%。与东亚许多国家相比,中国工业基础较好,产业门类齐全,许多外商投资企业为降低成本也开始把原材料和零部件的生产转移过来。

从中国加工贸易出口的产业结构看,轻工、纺织、机电、交通运输装备四大类产品占中国加工贸易出口总额的95%以上。其中,轻工、纺织等劳动密集型产品所占比重不足1/5,资金与技术密集型的机电产品占加工贸易的出口比重2001年开始超过50%,2004年超过65%,2011年占78.1%,是中国加工贸易出口的主体。从产业层次来看,中国加工贸易已经成为全球高端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1年中国加工贸易出口中50.5%是高新技术产品,依托加工贸易的快速发展,中国电子工业迅速崛起为世界IT产业最重要的硬件制造基地,制造水平和部分领域的设计水平已跻身世界一流。2011年,中国彩电、手机、计算机等主要电子产品产量占全球出货量的比重分别达到48.8%、70.6%和90.6%,均名列世界第一。

但是,加工贸易出口以高端产品为主体的事实并不意味着中国加工贸易对外贸易的比较效益较高,因为我们主要是处于产业链的较低层次。作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和第一出口大国,中国在2011年世界品牌500强排行榜中仅有21个品牌,与美国的239个差距极大。在首批广东、苏州58家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示范企业中,企业平均品牌产品占比超过了80%,这也预示着中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有着极大的发展空间。

优化开放型经济布局

中国加工贸易顺差来源区域分布的特点,是对20世纪80年代后全球产业转移结果的客观反映。欧、美经过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的产业转移之后,经济开始以服务业为主,在货物贸易中长期处于逆差地位。欧盟、美国在制造业方面则长期呈现逆差,在中国加入WTO之前,主要体现为对日本、韩国、台湾、香港等亚洲国家和地区的逆差,在中国加入WTO之后,由于中国加工贸易发展承接了大量的日本、韩国、台湾和香港的产业转移,对日本、韩国、台湾等亚洲国家和地区的逆差移到了中国,而欧盟、美国对亚洲整体的顺逆差结构没有明显变化。

中国加工贸易顺差的区域结构,导致中国从国际贸易统计上看对欧盟、美国的顺差很高。这种情况很容易引来欧盟、美国对中国错误地采取贸易保护主义。中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在加工贸易保持平稳增长的情况下,客观上能够减少从日本、韩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进口增速,放缓对欧盟、美国出口的增长速度。在国际金融危机导致的贸易保护主义倾向不断抬头的背景下,有利于减轻中国所遭受的贸易保护主义压力。

中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加快了全球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进程。中西部地区占中国吸收外商投资的比重不断上升,截止到2009年底,中国东部地区占非金融类外商投资存量的12.3%,而2010年东部地区非金融类使用外商投资金额占全国的比重为15%,2011年东部地区非金融类使用外商投资占全国总额的16.73%,上升势头非常明显。

加工贸易向中西部地区的产业转移有利于中国优化对外贸易区域结构。2011年分省市看,广东、江苏、浙江和上海等省市出口分别增长17.4%、15.6%、19.9%和16%,增速略低于全国总水平。重庆、河南、贵州和江西等省市出口分别比上年增长165%、82.7%、55.5%和63.1%,均大幅高于全国同期出口增速。在成渝经济区、中原经济区、皖江城市带等中西部加工贸易重点承接地区,高端制造业、电子信息、战略性新兴产业、新能源等产业高速成长,带动当地外向型经济迅速发展。

结论与政策建议

中国目前正处于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为了使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效应能够得到国内外的正确认识,使继续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有一个良好的国际国内环境,顺利实现加工贸易由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需要对加工贸易统计体系加以改进和加强加工贸易产品原产地的管理。

中国现行的加工贸易统计主要是以实物流为基础,便于海关进行贸易记录,该方法无法反映中国的真实贸易结构和在贸易中的实际利益。建议借鉴BPM6(即IMF《国际收支与国际投资头寸手册》第六版)和美国经常账户给予所有权的补充统计体系,建立中国加工贸易基于国内各要素投入产出效益的补充统计体系。如果按照贸易增加值统计测算,2007年中美贸易货物顺差比传统贸易统计低60%,这可以更客观反映中国在加工贸易中所获得实际利益,使欧盟、美国等停止对中国的贸易指责,同时为加工贸易政策的调整提供更加扎实的数据基础,可以未雨绸缪对中国实际利益较低的加工贸易环节或者行业转移到国外做好准备。

加工贸易升级研究 篇7

加工贸易指的是进口原料和零部件, 使用本国的生产能力和技术, 加工成品后再出口到国外, 赚取其中的附加价值。现在学术界主要从企业转型、功能升级和结构优化等几方面来研究加工贸易。

加工贸易企业转型是指企业发展方式的转变, 其主要方式有产品市场的转移、企业经营管理方式的转化和生产方式的转化。完成价值链层面的升级是加工贸易业实现功能升级的一个主要方面。对企业来说, 升级主要是调整经营业务、分工地位和管理组织方式。对于我国而言, 加工贸易结构僵化一直严重阻碍其优化升级, 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 出口结构不合理, 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其二, 贸易地域结构不合理;其三, 经营主体结构不合理。

二、我国出口加工贸易的现状及其主要问题

(一) 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现状

宏观上来说, 我国一直很重视对外贸易的发展, 自2000年以来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一直在稳步前进, 实现了从贸易小国到贸易大国的蜕变。特别是在加工贸易的进出口额一直稳稳占据“半壁江山”。然而, 随着经济形势的不断发展, 加工贸易越来越多地暴露出了其发展结构不合理亟待转型升级的弊端。尤其是金融危机以来对外贸易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 加工贸易的发展也不似以前强势。

微观上来看, 以苏州为例, 就苏州的加工贸易而言, 长期以来, 凭借良好的地理环境、优越的人文环境和便利的基础设施等条件, 苏州市的经济发展成绩一直令人瞩目, 其中加工贸易更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对苏州而言, 加工贸易出口一直占其出口总额的一半以上。但是, 随着全球经济形势的变化, 苏州加工贸易的问题更加突出, 对加工贸易进行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也成了无法阻挡的趋势。相关企业和部门开始重新审视加工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途径, 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也暂时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 我们仍不能忽视苏州加工贸易存在的问题。

(二) 我国加工贸易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 本地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

目前在我国本土企业对科技创新方面的投入和重视程度与外商投资企业相比存在着一定差距, 核心竞争力也较弱, 在很大程度依赖外资技术。加工贸易企业也有这种特点。近些年全国大部分地区努力强化对研发机构的投入力度, 使得出口的加工贸易产品得以保持在全球的领先地位。自主创新能力弱和核心竞争力差仍然是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的重要障碍。近些年陆续有一些跨外资企业将研发中心安置到我国从事产品的研发创新, 但相较于我国的加工贸易规模来讲, 这些研发机构的数量仍然相对匮乏, 人员较少且研发投入也远远不足。在为数不多的从事研发活动的现有机构中, 他们的活动也仅限于服务自身生产活动, 并没有真正发挥原创性, 他们所获得的专利技术多数是关于产品外观、实用新型等方面, 并没有涉及核心技术。相比之下, 少数当地企业开始认识到产品增值率低下的问题, 但受资金来源、自身研发能力等方面限制, 他们不具备充足的研发创新的能力, 被高昂的成本和冗长的周期阻碍了其研发创新和营销拓展, 只能继续担任制造工厂。

2. 现有法律法规等制度的不完善

我国现行税收政策对料件进口一项有税收上的优惠政策, 这极大地限制了国产料件的销路。因为可以少缴纳关税和增值税, 多数加工制造企业都会选择用进口料件替代国产料件, 抑制了国内加工企业对于国产料间的需求。而现行的一些政策和制度也没有较强的功能性, 限制了制造业和服务行业发展的融合, 加工贸易发展的环境不够完善, 需求无法全部得到满足。为了大力发展当地对外贸易, 吸引外来投资, 各地政府为外资企业提供了包括融资、土地、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本土企业在融资途径、税收、资源配置等方面都处于相对劣势的地位, 这些政策的不公平无疑是加工贸易企业发展的一大阻碍。

3. 本地企业过分依赖外资

以苏州市为例, 自2003年起, 由于苏州市技术水平、产品质量和人员素质的有效改善以及到中国投资的外国零部件厂商越来越多, 苏州市加工贸易的配套能力得到显著增强。但整体来看, 苏州市加工贸易国内配套值仍无法与发达国家相匹敌, 该市仍然缺少带动性强的配套协作企业。另外, 外资企业为了长久占有技术优势获取高额利润, 往往采取滥用知识产权、挑起价格战等方法, 这不利于苏州加工制造业完整的产业链的形成。一般而言, 加工贸易的发展会表现出一种趋势, 加工产品沿着加工地的产业链条逐渐延伸, 最终实现“本土化”, 国际上许多发达国家都经历过这样的发展阶段。但苏州的加工贸易有悖于一般的发展规律。

4. 缺乏先进的经营理念

长期以来, 我国加工贸易企业主要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 一贯坚持的低端定位和安于现状的观念, 使很多本土企业认为加工贸易不必甚至无法进行升级。

5. 劳动密集型产品仍占较大比重

劳动密集型产业是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内容。然而, 这绝不是说不管今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到什么水平, 中国都应该坚持主营劳动密集型产业。

大部分加工贸易发展较快的城市, 在最初发展加工贸易时, 由于当地劳动力充足廉价, 且资金和技术水平都很有限, 因此选择主营劳动密集型产品来发展对外贸易, 这种选择确实在一段时间内推动了这些地区经济蓬勃发展。然而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 内外部经济形势也悄然发生了变化。然而, 加工贸易引以为傲的优势却始终围绕劳动密集型产品, 如箱包等。还有相当一部分从事的是装配制造的工作。如果继续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可能会有以下问题:第一, 由于计划生育政策长期实施、教育水平的发展、国家相关制度政策的健全等多种因素造成了劳动力成本增加逐步上升, 我国劳动力将不再丰富廉价;第二, 在国际上随着新兴国家的投资环境不断改善、劳动力素质逐渐增强, 这些国家在劳动力方面也逐渐展现出了他们的比较优势。

三、国内外优秀经验及其借鉴

(一) 新加坡的经验

第一, 让政府在改革中起引导作用。面临发展的瓶颈, 新加坡政府积极应对, 充分考虑当时国际经济形势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 努力探索出了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新加坡政府通过为中小企业提供资本、产品发展等优惠政策调动了本国企业的热情, 提高了本土企业的技术水平, 使其加工贸易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有很大的改善。

第二, 给加工制造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给外企投资提供优惠的政策。外商投资在新加坡加工贸易的发展中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为进一步吸引外商投资, 当地政府一直致力于完善基础设施, 争取为加工制造业创造稳定的经营环境。此外, 新加坡政府一直为外商投资企业提供税收、融资等优惠政策。这样一来, 更多的跨国公司都将自己的研发中心甚至是总部设立在了新加坡, 此举极大地促进了新加坡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和结构优化。

第三, 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正如前文所述, 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小一直是制约着苏州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和结构优化的一个重要障碍, 而新加坡却是世界上保护知识产权最好的国家之一, 我国可以充分借鉴这方面的经验。最主要的经验如下:首先, 要健全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体系;其次, 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再次, 辅助以完善的监管措施来保证法律法规的充分和有效。

(二) 东莞的经验

2010年苏州和东莞被认定为“全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首批试点城市”。因此东莞转型升级的经验值得国内加工企业借鉴。

第一, 完善公共平台, 发挥政府职能。东莞创立了加工贸易服务管理平台试点, 该试点办事效率高, 流程简单, 通过实现互联网管理, 为中小企业提供大量便捷的公共服务。同时, 当地相关部门出台政策并采取一系列激励措施, 引导加工贸易产业链延伸, 推动加工贸易企业升级转型。

第二, 大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东莞积极打造高科技产业园区, 推动加工制造业可持续发展, 不断增强企业自主研发能力, 努力培养科技人才, 并充分利用院校的科研能力, 由政府牵线, 促进产学研相结合。以上措施都极大地增加了当地产品增加值, 增强了东莞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第三, 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通过市场自然规律淘汰一些落后生产方式, 引进先进技术和工艺。刺激企业对产品质量的重视, 使企业引进先进技术, 提高管理水平, 继而增强国际竞争力。

第四, 建立信息网络。高效的销售网络的建立, 可以及时为企业提供便利咨询, 减轻企业负担;而高效的人力资源信息平台的建立, 还可以方便用工双方获得信息来源。

四、针对性的建议

(一) 增强本地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政府部门应努力支持引导对加工制造企业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 上游方向支持本土企业研发设计, 创建自主品牌, 实现OEM向ODM的转型;下游方发展仓储物流配送, 提高产品营销推广手段, 积极拓宽境外销售渠道, 发展OBM, 提升产品附加值。争取早日在全国建成包括研发、品牌、营销在内的完整的加工贸易价值链。

(二) 配套产业共同发展

为更大程度地发挥产业集群的优势, 应进一步打破地区和行业限制, 调整产业集群内在结构, 调整集群的内部资源的优化配置, 壮大集群规模, 并积极引导资源、技术和人才等生产要素的集中, 推动集群内部的联合, 延伸集群内部的价值链, 提高集群整体竞争力。

(三) 优化资源配置

一方面继续扩展海外市场, 另一方面引导苏州具备实力的加工制造企业走向海外, 到海外投资办厂或设立子公司, 充分利用国外自然资源和发展中国家价格更加低廉的劳动力资源, 完成一些国内过剩生产力的转移。对内要加强苏州与苏北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合作, 向这两个方向转移部分劳动密集型和低附加值的产业。通过与境内外地区的协同合作, 推动我国加工制造产业的优化升级。

(四) 引导企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严格依据产业、技术水平、环保等相关标准对加工贸易企业进行审核, 提高准入门槛。建立健全对加工贸易企业的科学管理制度, 包括污水排放、废料处理、废物利用及有毒害物质检测检验等。加强对加工贸易企业节能减排方面的监督检查工作能耗, 敦促加工贸易企业提高自身技术水平、经营管理水平。表彰、嘉奖节能减排、提高经济效益方面表现突出的企业, 推动企业形成加工贸易科学、绿色发展的理念, 使加工贸易向少投入、降能耗、减排放、少污染和高效率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升级。

参考文献

[1]林燕.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 2007

[2]冯其河.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实践研究——以苏州工业园区为例[J].物流科技, 2011, 9:142-144

[3]何斯斐.我国出口加工区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问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 2008

加工贸易升级研究 篇8

一、金融危机对辽宁加工贸易的短期影响

由表1和图1可知,辽宁加工贸易出口额从2008年1月至9月金融危机爆发前9个月的133.60亿美元减少到金融危机爆发后9个月2008年10月至2009年7月的117.75亿美元,减少了0.13倍。金融危机爆发前的9个月,加工贸易占了辽宁对外贸易额的39%;金融危机爆发后9个月,加工贸易占了辽宁对外贸易额的41%,略有上升。这说明加工贸易在应对金融危机对于保持辽宁对外贸易增长与稳定有重要作用,显示了强大的推动力和支撑力,加工贸易是辽宁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源泉和动力。

注:比重=加工贸易进出口额/进出口贸易额增值率=出口/进口-1

从加工贸易规模对比来看,金融危机爆发前9个月是稳步增长,而金融危机爆发后的9个月中加工贸易规模呈现U字形波动,加工贸易总额2009年6月已上升到24.02亿美元,说明加工贸易出现起稳回升的态势。加工贸易总额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来看,金融危机爆发前9个月稳中下降的趋势,而金融危机爆发后的9个月中出现双W形的波动,说明金融危机的冲击造成加工贸易的不稳定;而从总量上看,金融危机爆发前9个月加工贸易总额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39%,而爆发金融危机后的比重为41%,说明虽然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但是加工贸易相比于一般贸易在辽宁进出口贸易中的作用变大了。

采用加工贸易增值率来衡量辽宁加工贸易的增值幅度,加工贸易增值率=(加工贸易出口额-加工贸易进口额)/加工贸易进口额。从表1可以看出金融危机爆发前的9个月辽宁加工贸易增值率为54%,金融危机爆发后的9个月辽宁加工贸易增值率为69%,有了较大幅度的跃升。显示辽宁加工贸易技术含量有所提高,在国外对劳动密集型和低附加值产品的需求下降的情况下,依靠高技术产品的进出口带动了加工贸易的发展,这有利于辽宁的加工贸易逐步摆脱处在国际产业价值链低端环节的境况,实现转型升级。说明金融危机的爆发,为辽宁对外贸易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外,同时也为辽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提供了机遇。

辽宁加工贸易增强了出口创汇能力,平衡了国际收支。就辽宁加工贸易进口和出口贸易额来看,金融危机爆发前的9个月,加工贸易进出口额分别为86.6亿美元和133.6亿美元;金融危机爆发后的9个月,加工贸易进出口额分别为69.68亿美元和117.75亿美元;金融危机爆发前后加工贸易顺差分别为47和48.07,与辽宁对外贸易顺差比分别为0.54和1.68,说明在金融危机爆发后其他贸易合计是净逆差。特别是在金融危机爆发后的2009年2-6月中,加工贸易顺差均超过了全部对外贸易顺差,这说明加工贸易在利用资源,加大出口创汇方面做出了不可低估的贡献,加工贸易在平衡全省的国际收支方面是举足轻重的。

辽宁加工贸易在金融危机爆发前的9个月2008年1月至2008年9月间(表2),其出口对全省出口增长的贡献率为30%,进口对全省进口增长的贡献率为38%,此外,外商投资企业进口设备等也多与加工贸易有关,如果统计在内,那么加工贸易对全部进口的贡献率会更高。金融危机爆发后的9个月加工贸易出口对辽宁省出口增长的贡献率仅为1%,加工贸易进口对辽宁省进口增长率的贡献率为42%。通过金融危机前后的贡献率对比看,金融危机对加工贸易出口的影响非常大,从金融危机将要爆发的2008年8、9月份开始,加工贸易出口对辽宁省出口贡献率为负数,而金融危机爆发后加工贸易对辽宁省出口贡献率有4个月份为负数。值得注意的是2009年5、6两个月,加工贸易出口对辽宁省的出口贡献率有较大幅度的上升,特别是6月份达到66%,这可能预示出口形势出现好转的迹象,或许成为金融危机爆发后的出口上升的拐点。

二、新形势下辽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动因

(一)转型升级是辽宁加工贸易发展的客观要求

改革开放初期,辽宁省对外贸易方式基本为一般贸易进出口,随着外商投资企业的发展以及适应国际市场产业转移的需求,全省加工贸易进出口快速发展,极大地推动了制造业的产业升级与发展。到1998年,加工贸易进出口超越一般贸易进出口成为全省主要对外贸易方式,当年加工贸易进出口额占全省进出口总额的53.5%,其中,出口额占52.6%。2001年后,随着我国加入WTO,外商投资企业充分利用辽宁充足的劳动力、土地、原材料以及税收等优势,不断扩大加工贸易生产,促进了全省加工贸易进出口的进一步发展,到2003年,加工贸易出口额在出口总额中的比重上升到54.4%,一般贸易出口额所占比重为40.2%。近年来,随着全省加工制造业水平的不断提升以及人工费用、原材料成本等因素的作用,加工贸易的生产优势正逐步淡化,到2008年,特别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加工贸易出口额为178.82亿美元,占全省出口总额的42.51%;一般贸易出口额为219.46亿美元,占52.18%,全省进出口贸易方式均衡发展的良性发展格局被打破,因此,加快辽宁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成为必然。

(二)新的国际产业结构转移为辽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提供了机遇

进入2l世纪后,国际产业结构转移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虽然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影响了制造业向中国的转移,但中国逐渐成为世界工厂是不可逆转的事实,同时一些面向制造业的服务环节也必将逐渐转移到中国。众所周知,辽宁是中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新的国际产业结构转移为辽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提供了机遇。“服务外包”是新的国际产业结构转移的主题词,面向制造业的生产业服务外包是辽宁承接服务外包的比较优势,其主要是为制造企业提供信息、金融保险、物流、技术、商务等多种专业服务。大力发展服务外包,必将对提高利用外资质量、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扩大知识型劳动力就业、增强企业参与国际竞争能力等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服务外包”是一种新型的加工贸易方式,它必将为辽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提供机遇。

(三)来自周边国家、地区和城市的竞争为辽宁加工贸易施加了压力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加工贸易企业能否顺利成长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世界上其他国家、地区和城市加工贸易企业发展的影响。目前,我国周边国家的投资环境不断改善,劳动力素质不断提高,比较优势日益突显。如越南和朝鲜为了解决就业问题,把发展加工贸易作为一种战略。同时为应对金融危机,广东、江苏、上海等省市的加工贸易迅速发展并不断升级,例如2009年广东省财政为加工贸易企业一次性安排100亿美元,设立了转型升级专项基金,这些都会给辽宁的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施加巨大的压力。

(四)一系列新政出台为辽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提供了政策支持

为了支持地方外贸的发展,在金融危机前后,国家出台了若干新政,为地方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提供政策支持。

出口退税政策。根据2009年海关商品编码,对调整后的禁止类目录商品编码进行修订,修订后禁止类目录里的禁止方式分为:出口、进口和旧机电产品进口三种。登出的《2009年加工贸易禁止类商品目录》前,公告的解释是本次加工贸易禁止类商品目录的调整,是在继续严格禁止高排放、高能耗加工贸易的同时,将的确不属于高排放和高能耗的产品从禁止类目录中剔除,涉及到石化、有色金属、钢铁类的商品,这非常有利于辽宁省的此类加工贸易,对进一步增强加工贸易企业信心、保持外贸稳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为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奠定了基础。

加工贸易政策。从2007年4月至今,国家关于加工贸易,出台了一系列的新政,对辽宁加工贸易产生了巨大的影响。2009年新公布的加工贸易限制类商品的管理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中一条变化就是海关分类为A、B类的东部地区企业,均需按应征收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总额的50%缴纳台账保证金。中西部地区的A、B类企业实行台账保证金“空转”。而辽宁属于东部地区,因此A、B类企业在从事加工贸易限制类的商品时需按应征收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总额的50%缴纳台账保证金,这无疑增加了从事限制类企业的运营资本,迫使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

劳工政策。中国新的《劳动合同法》于2008年1月1日正式执行。新的劳动合同法规定企业要为农民工交纳“三金”,这无疑会加重企业的劳动力成本。靠低廉劳动力成本占有比较优势的辽宁加工贸易企业必须转型升级才能生存与发展。

三、促进辽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对策

综合金融危机对辽宁加工贸易影响的分析,应当从辽宁经济发展模式转换的角度看待和理解辽宁加工贸易面临的困难和冲击,并采取兼顾长短期利益的对策,大力发展加工贸易出口,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一)推进辽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方向

辽宁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关系到辽宁对外贸易的发展,关系到辽宁产业结构升级,关系到辽宁经济的振兴。因此必须把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与辽宁老工业基地的振兴结合起来。充分抓住国家调整加工贸易政策的良好机遇,在大力发展加工贸易出口的基础上,加快推进辽宁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加工贸易思路,推动加工贸易产业转型升级进入四个重要领域。一是向上游发展,提高技术研发和产品设计能力;二是在中游精选,从事加工制造链增值大的环节;三是向下游延伸,积极发展国际物流和配送业务;四是向重工拓展,进入关键零部件和设备制造业。

(二)加工贸易从垂直分工向水平分工转型

加工贸易在辽宁省对外贸易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是推动产业内贸易进一步提高的重要力量,但是现阶段,辽宁省的加工贸易程度较低,主要是基于产业内的垂直分工,对于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的贡献较小。因此,加工贸易发展的关键在于政府加强监督、引导,促进加工贸易从垂直分工向水平分工转型。今后辽宁省的加工贸易重点应放在重点产业,这种重点产业应具有较高的资本和技术密集度,能够引入技术创新和生产创新。同时要加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技术改造,增强产品的水平差异化优势,促使产品向高科技、精加工、多功能、高附加值方向转化,不仅提高产品的结构升级,还可以获得产品价格优势,提高竞争力,促进产业内贸易发展。

(三)调整结构,引导重点产业的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辽宁省劳动密集型产品包括服装、纺织品、鞋类、玩具、塑料制品、家具、箱包等加工贸易出口,约占加工贸易出口总额的15%,虽然2009年的新政影响有限,但还是应该充分利用国家为应对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对加工贸易限制类目录范围调整的机遇,加强加工贸易出口工作,积极适应新政策带来的变化,拓展加工贸易新思路,重点鼓励企业开展现代加工贸易,拉长产业链和产品链,努力培育加工贸易产业集群。帮助重点龙头加工贸易企业提高国内配套能力。对为整机项目配套、拉长产业链、落地生根的企业给予适当的政策支持。要重点发展辽宁优势产业,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半导体产业,承接跨国公司的半导体产业转移;软件产业,开展国际软件外包业务;装备制造业,从简单加工装配行业向高附加值制造行业升级;新材料产业,发展未来产业所需的新型材料;精细石油化工,为工业生产提供基础原材料和配套产品;研发、设计产业,提升辽宁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价值。

(四)发挥政府部门管理效能,做好加工贸易服务工作

针对当前加工贸易发展受到金融危机冲击的现实,政府采取相应的积极对策,改善加工贸易政策环境,帮助加工贸易企业渡过难关,缓和国际金融危机和全球经济下滑的冲击。做好出口退税工作,尽可能做到足额退税;做好银企对接工作,以便银行改善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帮助企业做好市场多元化,开拓新的出口市场;充分发挥出口信用保险等政策性金融机构的作用,降低出口收汇风险。应该兼顾“保出口”和“促升级”的双重目标,尽量做到两个目标的统一。设立出口转型升级基金,大力扶持出口企业开展研发创新、建立海外销售渠道和发展国际品牌。完善创新基础设施,加强共用技术平台、共用信息平台的建设,加强人力资源的培训。

(五)从战略高度认识国家对加工贸易政策的调整

应该认识到,加工贸易政策的调整并不意味着改变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以至整个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战略,不意味着回到过去那种过分依靠出口维持增长、加工贸易无序发展的轨道上去。当前加工贸易政策的调整,过去两年来一些转轨政策的暂停实施,是为应对金融危机冲击的被迫之举,原有的转型升级方向是正确的。由于辽宁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加工贸易占整个加工贸易的比例比较低,这对于辽宁实现转型升级是有利的。辽宁应充分利用这个缓冲期,继续做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的工作,进一步研究和制定转型升级的方式、途径,思考转型升级对现有企业可能造成的影响、出路,准备好各种应对之策和实施方案。加强与加工贸易企业的沟通,使企业对加工贸易的调整有充分了解,做好转型升级的准备,从而减小加工贸易政策调整的阻力。加工贸易企业要充分利用各方提供的促进加工贸易发展的政策,努力维持企业的生存和正常发展,减小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渡过难关。

(六)加工贸易企业采取措施应对金融危机影响,促进转型升级

对许多出口加工企业而言,全球经济不景气导致的外需减弱已是客观现实。然而,金融危机对出口加工企业来说是危机也是机遇,充分重视金融危机的影响,积极寻找应对措施,才是企业度过危机的成功之道。面对日益复杂的外贸环境,出口加工企业应逐步建立应对风险防控机制。企业要关注外国客户的经营状况、资金状况、信用状况,考虑采用更为谨慎的结算方式,尽量争取有利的交易方式。另外企业应实施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通过市场多元化战略来分散金融危机造成的影响。对于辽宁的加工贸易企业来说,要确保巩固欧美、日本、香港等传统市场,同时加大力度挖掘巴西、印度、东盟等发展中新兴市场,弥补对欧美市场出口减少的部分。出口加工企业还应该提高对转型升级的认识,积极提高产品档次和附加值,在产品结构上求新求变,不断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强化内部管理,依靠科技进步和管理创新,改变主要依靠数量增长的方式,化解和应对外部冲击,促进转型升级。

参考文献

[1]孟亮,梁莹莹.辽宁加工贸易发展现状研究[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7(11).

[2]姜鸿.中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对策探讨[J].财政研究,2008(4).

[3]崔蕾.广东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9.

[4]隆国强.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之探讨[J].国际贸易,2008(12).

辽宁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问题的研究 篇9

关键词:辽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加工贸易出口

20世纪90年代以后, 跨国公司开始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资源的重新配置和生产要素组合。我国因为潜在市场巨大、劳动力资源丰富、价格低廉等因素, 成为跨国公司直接投资的聚集地, 而加工贸易则成为国际资本直接投资的首选方式。当前加工贸易在我国发展迅猛, 已成为我国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重要方式, 构成了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 并为拉动经济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但随着国际经济形势及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变化, 辽宁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问题日益成为辽宁对外贸易发展的重要课题, 并将对辽宁产业结构升级和辽宁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产生深远影响。

一、辽宁加工贸易现状

1. 加工贸易规模稳步增长, 但增速小于出口增速。

辽宁得益于工业基础比较雄厚, 及沿海地理优势, 近年来加工贸易发展很快, 加工贸易额不断增长, 截止2007年, 加工贸易额比2002年增长了一倍以上, 发展势头良好。但从表1中也可看出, 加工贸易总额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稳中有降。从加工贸易出口增速来看, 除2005年与出口增速基本持平外, 其余年份均低于出口增速, 其中2004年和2006两年指标的差距还比较大。另外虽然辽宁加工贸易增幅较快, 但其总体规模仍然偏小, 2007年全国加工贸易总额为9861亿美元, 其中加工贸易出口额6177亿美元, 辽宁分别只占2.74%和2.66%, 远低于广东、江苏等其他沿海经济发达省份。而且加工贸易占辽宁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也呈现稳中有降的态势。显示相对与整个进出口而言, 辽宁加工贸易发展的相对速度有所放缓, 加工贸易出口竞争力还有待加强。

数据来源:2002年~2007辽宁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整理得出

2. 省内各市加工贸易发展不平衡。

2007年在辽宁省14个城市中, 加工贸易出口额超过10亿美元的城市有两个, 分别是大连和沈阳, 超过1亿美元的有7个, 分别是营口、辽阳、锦州、丹东、抚顺和朝阳。其中大连市加工贸易出口130.2亿美元, 沈阳为11.7亿美元, 两市占全省加工贸易出口总额的86.3%。素有我国“钢都”之称的省内第三大城市鞍山, 加工贸易出口仅为0.4亿美元, 排在第10名。可以看出辽宁省各市加工贸易的发展水平极不平衡, 地区差异明显, 加工贸易发展集中在沿海城市和省会城市沈阳附近。除大连、沈阳外, 其余城市加工贸易出口规模较小。

数据来源:辽宁外经贸统计专报

3. 外商投资企业仍是辽宁加工贸易出口的主体。

2007年辽宁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出口贸易额176.63亿美元, 主要以加工贸易为主, 而且发展速度远快于国有企业。国有企业出口直到2007年才有较大幅度的提升, 出口达到106.13亿美元, 同比增长32.2%。

4. 加工贸易增值率不高, 来料加工增速超过进料加工。

采用加工贸易增值率来衡量辽宁加工贸易的增值幅度, 加工贸易增值率= (加工贸易出口额-加工贸易进口额) /加工贸易进口额。从表3可以看出2002年~2007辽宁加工贸易增值率基本在50%以下, 只有2007年才有了较大幅度的跃升, 基本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 相比沿海发达地区还有较大差距。显示辽宁加工贸易技术含量不高, 还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和低附加值的产品上。另外2005年以来来料加工增速开始超过进料加工, 2007年进料加工贸易进口77.06亿美元, 增长5.3%;来料加工装配贸易进口28.21亿美元, 增长33.6%。来料加工与进料加工相比, 原料由外方提供, 我方仅收取工缴费, 增值能力低于进料加工, 也说明辽宁的加工贸易还处于国际产业价值链的低端环节。

数据来源:2002年~2007辽宁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整理得出

二、当前发展辽宁加工贸易面临的主要问题

1. 宏观经济形势及国家政策变化减少了加工贸易企业的利润空间。

自2005年7月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以来, 人民币汇率屡创历史新高, 截止2008年7月31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已达6.84, 相对汇改初期的8.11累计升幅已超18.56%, 大大削弱了出口加工企业的价格优势。2007年7月商务部、海关总署联合发布了《加工贸易限制类商品目录》, 公布新一批加工贸易限制类目录.旨在优化我国出口商品结构, 严格控制“两高一资”产品出口, 抑制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产品出口, 减少贸易摩擦, 促进贸易平衡, 缓解外贸顺差过大带来的突出矛盾, 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实现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也意味着部分辽宁加工贸易企业将面临着被洗牌出局的危险。

2. 加工贸易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的低附加值环节, 加工贸易增值率不高。

辽宁加工贸易主要还处于劳动密集型且技术含量不高的加工组装环节, 即使高新技术产品也少有自主研究的产物, 核心技术、产品设计、软件支持、关键零部件配套以及品牌等环节, 多数被跨国公司的母公司所控制。辽宁2002年~2007加工贸易增值率数值较低, 也印证了加工贸易仍主要集中在低附加值环节上。

3. 外商投资企业为主导, 国内企业参与不足。

辽宁当前的加工贸易主要依赖外资企业, 而跨国公司为保持竞争优势往往将高附加值环节限制在母公司内部。为了集中优势资源, 降低生产成本, 而将附加值低的组装环节转移到具有丰富廉价劳动力的国家和地区, 这也造成了辽宁加工贸易集中在低附加值的环节。而国内企业对与国际产业价值链的高端环节则参与较少, 从长期看辽宁加工贸易如固守在加工组装环节, 将会出现出口越多, 价格越低, 附加值越低的“贫困化”增长现象。

4. 加工贸易对全省的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促进作用有限。

由于外资企业的经营要服从母公司的全球化经营战略, 因而其从事的产业与辽宁相关产业关联度较低, 其贸易规模对辽宁国内企业和整个地区经济发展的辐射作用有限, 对辽宁产业结构升级的贡献不大。另外2007年辽宁14个主要城市加工贸易出口较不均衡, 也体现出了各市加工贸易彼此之间的关联与带动效应不明显。

三、辽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对策与建议

辽宁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关系到辽宁对外贸易的发展, 关系到辽宁产业结构升级, 关系到辽宁经济的振兴。因此必须将其纳入到辽宁经济整体发展的系统工程中来, 把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与辽宁老工业基地的振兴结合起来, 与辽宁“五点一线”战略结合起来, 科学规划、战略布局。

1. 沿产业价值链延伸, 实现产业链升级。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 产业国际化的趋势日益加强, 世界各国将依据其竞争优势而分居产业链条的不同环节。辽宁劳动力资源丰富决定了一段时期内还不能放弃劳动密集型产业, 但劳动密集型产业同样具有高附加值的环节, 以劳动密集型环节嵌入跨国公司的全球价值链, 同时沿产业链不断向上下游延伸, 从简单组装向上游复杂组装、零部件生产和产品研发和下游销售和品牌环节转移, 开展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 不断发展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 实现由低附加值环节向高附加值环节的转变。同时大力发展仓储、物流行业建设, 拉长国际产业链在辽宁境内的长度, 提升产业附加值。

2. 大力发展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加工贸易, 实现产业整体升级。

在这一过程中, 要抓住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机遇, 主动承接跨国公司资金、产业和技术的转移, 按照辽宁的发展定位, 有规划、有针对性地吸引外资, 引进一批产业关联度大、技术含量高、辐射带动力强的重大项目, 着力吸引跨国公司把更高技术水平、更大增值含量的加工制造环节和研发机构转移到辽宁, 实现加工贸易向高新技术产品为主导的方向转变。改变传统加工贸易产业关联度低的现状, 利用外资促进辽宁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提高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产品、附加值高的产品, 以及服务出口比重, 提高加工贸易的产业层次和配套能力, 增强出口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优化对外贸易结构, 最终实现产业链的整体升级。

3. 积极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加工贸易, 实现主体升级。

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应使加工贸易由外商投资企业为主导逐步向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广泛参与的多元化发展, 最终实现内资企业主导。外资企业受制于母公司的经营战略, 而且还有随时撤回资本的风险, 因此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最终要依靠内资企业, 要推动更多内资企业参与到加工贸易中来, 通过利用资金扶持、信用保险、出口退税等政策, 培养一批优秀的民营企业, 参与国际分工, 力争成为加工贸易新的出口增长点。

4. 培育加工贸易产业集群。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和国际产业转移的加速升级, 一些资本技术密集型的重化工业开始陆续向我国转移, 并集中分布于沿海地区。特别是最近几年, 以汽车、化工为代表的全球重化工业50%以上的投资集中在中国。辽宁的沿海地理优势明显, 辽宁的港口承接了东北三省绝大部分进出口贸易, 海岸线上为数可观的沿海滩涂、废弃盐田, 是迎接国际产业转移不可多得的宝贵土地资源。因此要把培育加工贸易产业集群与辽宁的“五点一线”战略结合起来, 要通过实施产业规划、产业配套等措施来推动产业集群, 完善基础设施, 物流设施, 提供便利的交通和通讯设备, 提供金融支持等, 引导外资和相关产业进入临港经济园区。例如大连庄河花园口工业园区将以装备制造业、新材料、汽车及零部件、精细化工、新能源、机械电子、新型建材和农产品加工业为重点, 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 建成黄海北岸的现代化工业新城。同时引导内资企业通过主动配套、自主创新、联合开发等途径, 通过产业集群, 打造为外资企业的配套网络, 获取更大的比较利益和积聚效应。逐步实现制造优势转向市场优势和技术优势, 并最终向产业集群优势的转变。

参考文献

[1]兰勇杜红梅:论我国加工贸易升级的内涵与途径[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6 (7) :132~134

[2]孟亮梁莹莹:辽宁省加工贸易发展现状研究[J].黑龙江对外经贸, 2007 (11) :38~39

[3]李风华孟祥生:我国加工贸易转型与政策研究[J].商场现代化, 2008, (2) :10~11

[4]吴玉兰: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对中国加工贸易影响的实证研究[J].黑龙江对外经贸, 2008, (2) :49~51

[5]王珍齐艳霞王惠钦:加工贸易增长模式与“贫困化增长”[J].生产力研究, 2007, (15) :11~13

[6]国民经济研究所:加工贸易面临的问题及其转型升级[J].中国宏观经济分析, 2006, (8) :9~11

加工贸易升级研究 篇10

一、黑龙江省加工贸易现状及分析

(一) 黑龙江省加工贸易总体概况

加工贸易是一种将国外资本与国内劳动力有效结合的贸易方式, 这种方式在某种程度上推动了我国对外经济的发展。黑龙江省加工贸易随着全省进出口贸易总额的上升, 其规模也逐渐扩大。据海关统计数据显示, 2008年黑龙江省进出口贸易总额实现228.99亿美元, 其中加工贸易进出口额为8.09亿美元, 占全省进出口贸易总额的3.53%, 同比增长达54.12%, 创近10年最大增幅;其中, 2008年加工贸易出口额5.53亿美元, 同比增长高达75.64%, 加工贸易进口额为2.56亿美元, 同比增长21.91%。

数据来源:哈尔滨海关统计

黑龙江省加工贸易历年发展较为缓慢, 一直以来增速呈下降趋势。2008年是黑龙江省加工贸易近年发展相对较快的一年, 其所占比重也有反弹, 但这并未扭转黑龙江省加工贸易比重逐年下滑的大体趋势。2001年黑龙江省加工贸易占全省进出口贸易总额比重为8.6%, 到2008年已经逐渐下降了5个百分点。其中, 2008年黑龙江省加工贸易出口额占全省出口总额的3.34%, 而同期广东省却达61%, 即便是同为老工业基地的辽宁省也达42.5%, 可见黑龙江省的加工贸易发展相对比重低、规模小, 滞后于发达省份。

(二) 黑龙江省加工贸易结构分析

1.加工贸易中主要商品结构。

2008年黑龙江省加工贸易中初级产品进出口总值为2.18亿美元, 其中初级产品进口值为1.58亿美元, 是初级产品出口值的近3倍, 进口的主要初级产品包括天然橡胶、原油、铁矿石等农林牧渔矿产品, 黑龙江省作为资源大省仍需大量进口部分稀缺原料来满足工业加工生产。同期, 黑龙江省加工贸易中工业制成品5.92亿美元, 占加工贸易出口总额的89.15%, 这一比例近年较为稳定, 说明工业制成品始终为黑龙江省出口的主导产品。

资料来源:哈尔滨海关统计

资料来源:哈尔滨海关统计

此外, 从出口商品具体类别上来看, 黑龙江省加工贸易出口商品中较为稳定且份额较大的产品主要有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家具 (及其零件) 、农副产品和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等。据海关统计, 2008年黑龙江省加工贸易中机电产品出口增幅最大、份额最多, 达2.86亿美元, 同比增加217.98%, 占全省加工贸易出口商品的51.79%, 呈现了良好的增长势头;而同期家具、纺织品和亚麻类商品出口均有所抬头, 这几类商品共占全省加工贸易中出口商品的18.42%, 且都是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品;同年, 黑龙江省加工贸易中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为5470万美元, 占全省加工贸易中出口商品的9.89%, 同比下降9.98%, 近年正处于下滑趋势。这一组数据凸显了黑龙江省加工贸易需要转型升级的客观事实, 加工贸易产业层次不高, 产品档次较低, 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创汇的加工贸易项目相对较少, 一些高科技产品多以简单加工组装为主, 集中在劳动密集型加工组装环节。

2.加工贸易中贸易方式构成。

黑龙江省进料加工贸易一直占居加工贸易的主导地位。2008年黑龙江省进料加工贸易值是5.39亿美元, 占加工贸易总值的65.01%, 同比增长76.07%, 创近年最高增幅。近年来, 全省的加工贸易构成中, 以进料加工贸易为主, 且比重不断上升, 而来料加工的比重则逐步下降。进料加工是一种自营性的经营行为, 进料加工比重稳步提高, 意味加工贸易方式和质量的提升, 以及加工贸易企业能力的提高和技术的进步, 它延长了产业链中的下游环节, 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

3.加工贸易中贸易主体份额。

黑龙江省加工贸易企业中外资企业出口额不断上升, 但所占全省加工贸易出口总额的比重却逐年下滑, 相反内资企业出口额却稳步攀升。2008年黑龙江省外资加工贸易企业出口2.1亿美元, 占全省加工贸易出口总额的37.95%, 总体呈现下降趋势;国有企业中加工贸易发展迅猛, 出口额达2.22亿美元, 同比增长4倍多, 占到全省加工贸易出口总值的40.09%, 成为全省加工贸易企业的主体;从事加工贸易的私营企业规模增速放缓, 加工贸易出口额1.2亿美元, 占全省加工贸易出口总值的21.68%, 增速从2002年最高6倍增长, 减缓到只有10.51%。

数据来源:哈尔滨海关统计

综上, 一直以来黑龙江省加工贸易是以外资企业为主体, 随着我国外贸政策的调整升级, 经营主体结构发生深刻变化, 外商投资企业的市场份额不断萎缩, 内资企业规模正不断壮大, 私营企业和国有企业加工出口能力逐渐提高, 出口企业主体成分呈现多样化趋势。

4.加工贸易进出口产品的市场结构。

黑龙江省加工贸易出口主要集中在欧盟、美国、韩国和日本。2008年黑龙江省加工贸易传统合作伙伴国中, 对美国、韩国和日本三国的加工贸易出口额分别是8241.41万美元、5898.73万美元和5026.12万美元, 分别占到全省加工贸易出口份额的14.9%、10.67%和9.09%;同年, 澳大利亚成为增长最快的市场, 一跃成为黑龙江省最大的加工贸易伙伴国, 吸纳全省加工贸易出口额达1.02亿美元, 占全省加工贸易出口总额18.44%。这说明黑龙江省在开拓新兴国家市场上取得一定进展。

此外, 近年来, 黑龙江省充分利用了中俄边境的地缘优势, 积极进口俄罗斯原材料从事加工贸易, 俄罗斯连续4年蝉联全省加工贸易最大原料供应国的桂冠。2008年黑龙江省加工贸易进口额中有1.02亿美元来自俄罗斯, 占全省加工贸易进口总额的40%, 与2001年所占份额的4.18%相比增长近10倍。

5.加工贸易进出口产品的区域结构。

黑龙江省从事加工贸易企业多集中在哈尔滨和牡丹江两区域内, 2008年两地加工贸易出口额分别为1.55亿美元和1.36亿美元, 分别占全省加工贸易出口总额的28%和25%;同年, 齐齐哈尔成为加工贸易出口增长最快的区域, 加工贸易出口额达2.09亿美元, 同比增加1.84亿美元, 使其在全省加工贸易中占有一席之地;伊春是加工贸易发展最为稳定的地区, 其加工贸易出口额逐年上升, 2008年加工贸易出口额是3331万美元, 所占比重6.02%。

数据来源:哈尔滨海关统计

黑龙江省加工贸易区域结构较为集中、单一, 加工贸易区域不平衡对加工贸易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 使多年积累下的工业基础和丰富的能源优势及廉价的劳动力并不能得到充分发挥。以大庆为例, 2008年加工贸易出口额258.39万美元, 不足全省加工贸易出口总额的1%。

二、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途径选择

(一) 提升产业的价值链

依据对黑龙江省加工贸易产品结构的分析, 全省的加工贸易依然是以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的产品为主, 出口商品层次较低。这一特点导致省内加工贸易企业盈利空间较小, 加工程度较浅, 仅仅以低劳动力成本、低土地成本和低环保成本从事生产加工, 产品的研发、设计以及营销渠道都被国外所控制。对于任何一个具体的产业而言, 都可以根据附加价值的多少粗略分类为资本与技术密集环节 (如研发设计、高级原材料生产、复杂零部件生产等) 、劳动密集环节 (简单零部件生产、成品组装等) 和信息与管理密集环节 (如市场营销、管理运营、品牌运作、专业服务、金融服务、物流管理等) , 大致可以归为总部经济活动和生产性服务活动两大类。加工贸易是全球分工中的生产环节, 恰恰是处于劳动密集性环节。然而由于资本与劳动力的可流动性, 会导致产业价值链不同环节的资本回报率和工资水平趋同, 平均劳动生产率的差异主要反映的是人力资本构成的差异。因此, 价值曲线是“U”型曲线 (微笑曲线) , 黑龙江省从事加工贸易企业恰恰处于该曲线底部。 (如图6)

加工贸易多是利用国外的资本、原材料和国内劳动力承接国际加工订单, 由于资本、材料等生产要素可以在国际间自由流动, 而劳动力跨境流动存在诸多障碍, 所以在全球分工当中, 转移的多是劳动水平低、技术环节少、相对简单的生产加工活动, 此类加工贸易的生产活动具有“无根工业”的特点, 会随生产成本的波动在国际间流动。发达地区在将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劳动力更为廉价国转移的同时, 其自身在全球产业价值链上的地位也不断提升。黑龙江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真正内涵, 就是要提升产业价值环节。

从企业层面来看, 可以借鉴汉弗里 (Humphrey) 和施密兹 (Schmitz) 在2002年提出的一种由低级到高级的4层升级步骤:工艺升级, 即通过生产系统的重组或是先进技术的引进, 将投入更加有效地转换为产出;产品升级, 即从单纯产品制造转向新产品设计与制造引进新产品或是旧产品改进的速度快于竞争对手, 从原始设备制造商 (OEM) 到自行设计制造 (ODM) ;功能升级是指企业工序内部组合的改变或工序之间的改变, 在价值链上获得更好的位置, 如从自行设计制造 (ODM) 到自有品牌生产 (OBM) ;价值链的升级, 即把从某环节中获得的能力应用于新的价值链, 也就是实现产业升级。加工贸易企业可以沿此途径转型升级, 进行企业战略转轨, 达到提高黑龙江省加工贸易档次的目的。

(二) 延伸产业链, 培养产业集群化

黑龙江省是国家的老工业基地, 装备制造、石油化工、食品工业等具有雄厚的基础, 近年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新材料等也亦有长足的进展, 形成了一定的产业比较优势。然而黑龙江省加工贸易产业链较短, 一旦国内取消优惠政策, 或低成本优势不再持续, 外资加工贸易企业选择撤资转移, 就会留下一片工业废墟。但如果加工贸易产业链能不断延长, 产业相互配套, 则会使加工贸易产业稳固扎根, 成为本土制造业的一部分。

加工贸易有“两头在外、大进大出”的特点, 原材料多来自海外, 黑龙江省地处边缘区域, 对比沿海城市, 原材料运输成本较高, 影响省内加工贸易转移的承接活动, 所以有必要利用现有优势, 开发本地资源市场, 吸纳具有针对性的优势加工贸易项目, 从而向下游延伸, 拉动省内下游产业发展。黑龙江省是进口俄罗斯资源材料的主要通道, 作为中俄贸易的“桥头堡”, 可以通过资源进口, 在省内建立下游原材料初级加工产业群, 从而吸引上游关联产业, 推动黑龙江省加工贸易产业互补发展。

培养产业集群是黑龙江省加工贸易结构升级的重要途径。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过程中, 应该有针对性地开展具有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的加工贸易集群。产业集群的形成不仅可以使企业凭借外部规模效应和范围经济 (当同时生产两种产品的费用低于分别生产每种产品时所存在的状况) 大大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 而且提高集群内企业合作能力。产业集群会促进产业信息流通, 激励产业内企业的竞争与创新, 最终增强加工贸易企业的竞争力。产业集群优势也有利于克服黑龙江省交通闭塞、区位条件较差劣势, 如中国的“袜业之乡”浙江诸暨大唐镇、“领带之都”嵊州、“五金之都”永康都有类似特点。一个区域的竞争优势来源于优势产业, 而优势产业的竞争优势恰恰源自产业集群。

三、促进黑龙江省加工贸易发展的建议

(一) 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鼓励内资企业从事加工贸易

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始终是加工贸易的主力军, 但黑龙江省外资企业比重却逐年萎缩, 因此要加快黑龙江省基础设施建设, 建立良好的加工贸易发展环境, 充分利用老工业基地的产业优势、中俄近邻的地域优势,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引进和承接优质的加工项目, 促进加工贸易产业升级, 利用加工贸易带动地区经济的发展。有针对性地引导外资向装备制造工业、煤炭矿产等以资源开发为核心的重工业产品加工、农副产品加工、石油化工等能源加工企业集团倾斜, 从源头提升加工贸易出口产品档次, 优先引进高新技术、高附加值、高关联度、高贡献率、产业链长的加工项目。

外资企业在我国加工贸易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但外资加工贸易企业的关键技术主要依赖国外母公司的资金和技术输入, 容易导致省内产业边缘化, 不利于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影响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近年, 黑龙江省加工贸易企业中私营企业异军突起, 国有企业也发展迅速。所以, 在引进外资的同时, 不能忽视内资的重要性, 应积极鼓励国有、私营企业从事加工贸易, 承接国外加工订单, 鼓励外资加工企业通过各种方式向内资企业转让转授技术。由于私营企业规模小、加工能力弱, 应重点扶持其发展, 给予资金和政策的支持, 降低进出口权限门槛, 从而促进内资加工贸易企业快速发展。

(二) 制定优惠政策措施, 建立“加工贸易示范园区”

政府应制定相关优惠政策, 促进加工贸易发展。转变政府传统职能, 以市场经济机制为主导, 通过制度创新和体制改革, 立足于当前经济形势, 优化经济发展环境, 推进承接产业转移工作的良性运转。制定能够惠及国内原材料及零部件企业的优惠措施, 着力解决国内原材料不予退税问题, 对采用国产化料件替代进口料件的加工贸易考虑予以减免部分税收, 以鼓励企业国内采购的积极性, 拉动省内下游产业发展。

规划“加工贸易示范园区”作为国家加工贸易转移的承接地, 鼓励在园区内设立研发部门, 吸纳更多研发人才, 变劳动力成本优势为综合服务环境优势和技术支撑优势。要以形成产业集群优势为目标, 搭建企业信息交流平台, 营造合作的产业气氛。在“加工贸易示范园区”中设立出口加工区, 对区内企业进出口产品予以保税, 放开加工贸易的产品范围, 简化手续, 便利通关, 不但有利于加大海关监管力度, 防范和打击走私, 还可以吸引更多的外资, 为加工贸易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氛围。

(三) 优化加工贸易产业结构, 提高加工贸易企业的竞争能力

目前, 黑龙江省加工贸易出口产品仍集中在低端的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的产品上, 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不大。因此要优化加工贸易的产业结构, 不断降低劳动密集型产品在全省加工贸易中的比例, 增加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一方面应该积极吸纳东部沿海地区转移来的传统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 但又不能一味复制东部沿海地区的粗放发展模式, 应选择未来前景好、发展潜力大、辐射范围广的产业;另一方面, 应该努力推动省内现有龙头加工贸易企业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方向升级。相对于东部沿海地区, 黑龙江省高科技产品出口比重相对较小, 应鼓励龙头加工贸易企业进入产业链中附加值高、科技含量高的环节, 将产业链向高端延伸, 研发和培养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 这也会给省内其他加工贸易企业提升竞争能力带来良好的示范效应。

(四) 鼓励企业“走出去”, 开展境外加工贸易

在国家已严令限制和禁止开展“两高一资”产品加工活动的情况下, “走出去”开展境外加工贸易是一个可行的良策。一方面适应经济全球化分工, 延续产业的后续发展;另一方面可以避开国际贸易壁垒, 带动国内设备制造、技术产权、原材料加工、零部件等出口, 延长产品的生命周期, 促进境内产业结构调整。

政府应制定一系列涉及境外投资的资金、税收、外汇管理、财务、人员外派等方面的扶持政策。在行业选择上, 要以省内具有较大优势的机械制造、化工医药、农副产品和林木加工为主;在投资国别上, 以邻近的俄罗斯、蒙古、朝鲜为重点;在经营主体上, 鼓励实力强、有信誉、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 开展境外加工贸易, 努力把它培育成黑龙江省出口的一个新增长点, 使它在全省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五) 加工贸易与服务外包相结合, 互补带动发展

加工贸易是传统的生产性外包, 而服务外包则是新兴的服务性外包。两者位于产业链的不同环节, 上下关联, 互补性强。近来黑龙江省大力推进服务外包产业发展, 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 但对实体产业拉动贡献甚小。加工贸易的成功不仅可以给服务外包提供丰富的发展经验, 而且也是服务外包潜在的客户。所以, 在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业务的同时, 更应该考虑和省内加工贸易产业的关联性, 努力向省内优势产业倾斜, 形成更为完善、系统的产业链条, 最终造就实体与服务两者互融、彼此带动的现代产业化模式。

摘要:加工贸易为我国外贸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曾占据我国外贸出口的半壁江山。随着国家外贸战略政策的调整, 黑龙江省的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也迫在眉睫。黑龙江省加工贸易规模和比重处于较低水平, 且劳动密集型产品居多, 外资企业比例下滑, 原产地和出口市场单一。因此, 提升企业在全球价值链所处环节、延长产业链、扶持产业集群成为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的主要途径。应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鼓励内资企业从事加工贸易;优化加工贸易产业结构, 提高加工贸易企业的竞争能力;制定相关优惠政策, 建立“加工贸易示范园区”;鼓励企业“走出去”, 开展境外加工贸易;要与服务外包有机结合互补发展。

关键词:加工贸易,全球价值链,产业链

参考文献

[1]杨志龙.浙江加工贸易发展状况及转型升级[J].中国集体经济, 2009 (1) :59.

[2]隆国强.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之探讨[J].国际贸易, 2008 (12) :8.

[3]刘似臣, 李宝英.加工贸易企业价值链升级途径[J].中国国情国力, 2009 (1) :58.

[4]兰勇, 邵华.湖南加工贸易现状[J].经济研究导刊, 2009 (16) :141.

上一篇:语文自主性阅读教学下一篇: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