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贸易转移

2024-06-03

加工贸易转移(精选十篇)

加工贸易转移 篇1

关键词:加工贸易,承接,产业转移

由于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 加工贸易由中国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趋势逐渐明显。而对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新疆加工贸易来说, 抓住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良好机遇, 积极主动地承接产业转移, 并立足于本地区的优势, 在承接过程中增强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是实现新疆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新疆加工贸易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优势

(一) 生产要素禀赋优势

1. 矿产资源丰富。

在中国发现的171种矿产中, 新疆已发现矿产资源138种, 探明资源储量117种, 潜在经济价值8.5万亿元;矿产地4000多处, 占全国已发现矿种的80.7%。在探明的117种资源中, 居中国前10位的有43种, 5种矿产资源储量居中国之首, 其中煤炭资源预测储量达2.2万亿吨, 占中国煤炭资源预测储量的40%。种类多样、储量丰富的矿产资源为新疆加工贸易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强有力的物质基础。

2. 劳动力廉价。

根据新疆统计年鉴, 到2009年末, 新疆总人口2158.63万人, 就业人口866.15万人, 其中劳动年龄人口 (16-65岁) 年均增长约为4%。同时新疆劳动力相对廉价, 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水平低于中国平均水平, 2009年, 新疆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为27 617元, 远远低于中国平均水平32 244元。其中乌鲁木齐37 161元, 哈密地区30 427, 伊犁州21 179元, 喀什地区25 714元;而东部地区的上海58 336元, 浙江36 553元, 广东36 433元, 这一数据相当于新疆工资水平的1.5到2倍。东部地区向中部地区进行产业转移, 可以利用中西部廉价劳动力资源, 降低生产成本, 提高收益。所以, 新疆丰富且廉价的劳动力资源为新疆加工贸易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奠定了基础。

(二) 区位优势

新疆位于亚欧大陆腹地, 与八国接壤, 边境线长5800公里, 是连接中国内地与中亚市场的物流大通道, 而且正在逐步成为中国能源和战略资源最便捷最安全的陆路大通道。新疆现有17个国家一级口岸, 2010年5月, 在中央召开的新疆工作座谈会上将喀什和霍尔果斯列为一南一北的两个国家级经济特区, 这将更加有利于成功地吸引东部地区的人流、物流和资金流。目前, 新疆共有47个民族, 其中有10个民族在中亚及俄罗斯跨界而居, 这使得新疆的区位优势进一步增强, 使开拓中亚市场的加工贸易产业转移更具吸引力。

(三) 政策优势

半个多世纪以来, 中国共产党和中央政府历来十分重视新疆的发展, 从上世纪五十年代支援边疆到实施西部大开发, 给予了新疆极大的支持和帮助。在2010年5月召开的中央新疆座谈会上, 中央决定将加大对新疆的政策支持力度, 对符合条件的企业给予企业所得税“两免三减半”优惠;中央投资额继续向新疆自治区和兵团倾斜, “十二五”期间新疆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将比“十一五”期间翻一番多, 逾超2万亿。19个省市的对口援疆工作也正在逐步展开。2010年12月, 石河子经济技术开发区被认定为第三批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 这是新疆惟一的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这些政策都将推动东中部地区与新疆开展经济合作, 引导社会资金到当地投资兴办企业, 加快新疆产业结构升级, 加强新疆加工贸易承接东部产业梯度转移的能力。

二、新疆加工贸易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中存在的问题

(一) 产业结构失衡, 生态环境恶化

根据比较优势原理, 新疆承接的产业较多是低附加值和低技术含量的劳动或资源密集型产业, 工业比重较大, 这容易造成新疆一味的接受传统产业转移而缺乏创新, 延缓了新疆加工贸易自身的升级, 使得产业结构严重失衡。同时, 东部地区向外转移的主要是高污染、高耗能, 不环保企业, 随着这类企业的增加, 必然伴随着新疆资源的大规模开采, 水土、生物资源破坏问题变得更加突出和尖锐。20世纪七八十年代, 中国东部地区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时, 已经有过惨痛教训, 新疆应该以此为戒。

(二) 配套能力不强, 产业集聚度低

在东部地区, 加工贸易经过多年发展, 已经形成了规模较大、配套齐全的产业集群。但作为西部欠发达地区的新疆, 虽然建成了多个经济技术开发区, 为承接产业转移搭建了一个初步的平台。但与东部地区相比, 新疆的产业集群规模较小, 配套能力不强。主要表现在缺少集群发展规划, 缺乏利于集群创新的软硬件和适宜的制度安排;企业布局分散、点多线长, 大规模的企业数量较少, 规模效益差;而且新疆受区域限制, 市场信息相对滞后的影响, 产业链较短, 初加工产品多, 制约产业集群向较高级阶段发展。这种情况在新疆加工贸易承接东部地区梯度转移时, 增加了转移产业的成本, 制约了承接产业转移类型, 减缓承接产业转移的进程。

(三) 缺乏自主创新, 缺少优势产业

地处中国西部边陲的新疆, 发展加工贸易若只是盲目的承接东部地区劳动密集型或资源密集型产业, 缺乏自主创新能力, 缺少特色优势产业, 则产品无法形成强有力的竞争, 还会不断弱化地区优势, 缩小发展空间, 可能会使新疆陷入“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恶性循环。

(四) 科技水平落后, 人才储备不足

科技落后, 人才储备不足是制约新疆经济发展的一大瓶颈, 是阻碍新疆承接产业转移的突出劣势, 尤其是承接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转移。随着西部大开发, 新疆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 参与企业间的科技合作, 科技水平有所提高, 但科技活动的人员投入规模在中国仍属于弱势, 科技创新人力资源较少, 科技经费投入处于全国最后几位。而人才大规模的东流, 使本就落后的新疆雪上加霜。这些无疑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新疆加工贸易承接产业转移。

三、新疆加工贸易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对策

(一) 优化产业结构

新疆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状况, 使新疆应该将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与自身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联系在一起。一方面通过承接东部产业, 培养和引进大企业大集团, 带动中小企业的发展, 充分延长产业链, 扩大产业规模, 提升产业层次, 以此来优化产业结构;另一方面, 利用国家给予新疆多留石油天然气资源的政策, 大力发展地方石油、天然气、化工、煤电煤化工和下游产品深加工, 调整产业结构, 以此为切点, 吸引东部加工贸易产业的转移。同时, 新疆在承接东部加工贸易产业时, 不能饥不择食, 以降低环保门槛来承接产业转移。要防止资源利用率低、污染严重的产品和工艺转移到新疆, 坚持走可持续性发展道路。

(二) 促进加工贸易产业集群

东部地区的实践表明, 现代化的工业园区是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载体, 所以, 新疆加工贸易要想整体承接沿海地区成熟完整的产业链, 必须结合本地区的特色优势, 大力发展配套产业, 以多种形式的工业园区为载体, 实现加工贸易产业集群化。而且不断完善工业园区内加工贸易公共服务的平台建设, 加强产业集群技术信息化建设, 完善现代物流的配套建设, 推进信息资源共享和数据交换, 从而进一步提升园区加工贸易整体服务的速度和效率, 推进产业承接的进程。

(三) 发展特色优势产业

新疆加工贸易在承接产业转移中, 要努力摆脱技术上受制于人的困境, 在引进先进技术, 改造传统加工工业的同时, 致力于新疆本土企业的创新和技术研发, 建立一批拥有核心技术的企业。在“十二五”期间, 继续扩大创新型企业试点范围, 加快培育一批创新型企业, 特别是具备自主创新能力的企业。通过承接东部产业转移, 新疆还应从本地实际出发, 利用自身优势, 进一步促进地方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如新疆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丰富的生物物种资源和矿产能源, 为农业、制药业、旅游业和能源产业发展加工工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而这些产业正吸引着东部地区相关要素的进入。此时, 新疆企业要发挥原料基地的优势, 加速科技创新, 加快优势特色产业的建设, 使承接产业的范围进一步的扩大。

(四) 引进和培养高素质人才

要想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竞争中获胜, 新疆要加大科技投入, 有选择地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 并在引进、消化、吸收、模仿的过程中进行技术积累, 逐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实现产业的真正发展。面对新疆人才“孔雀东南飞”的趋势, 新疆应立足于本土培养, 依托新疆高校积极培养熟悉加工贸易流程的技术人员以及管理型人才, 重视少数民族人才的培养和选拔, 全面提高新疆外贸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同时, 创新高层次人才引进、使用、激励和服务保障机制, 积极为高层次人才搭建创新平台, 推动人才合理流动。为新疆能顺利承接东部加工贸易产业转移打好扎实的人才基础。

参考文献

[1]黄智杰.探索欠发达省份加工贸易承接路径[J].国际贸易, 2009 (6) .

[2]崔凡.沿海部分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企业的内迁问题研究[J].国际贸易, 2008 (6) .

[3]周五七, 曹治将.中部地区承接东部产业梯度转移的壁垒与对策[J].改革与战略, 2010 (10) .

加工贸易转移 篇2

1.承接加工贸易梯度转移专项资金项目拨付申请表(含项目小结);

2.相关费用的合同或协议;

3.入账凭证页、费用发票、付款票据; 4.第三方项目专项资金审计报告;

5.企业加工贸易生产能力证明。(通过网上系统申报,请参照操作手册)

加工贸易转移 篇3

一、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发展的现状

(一)加工贸易出口总额增速持续放缓

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对核心竞争力的关注,使得凭借劳动力相对优势而快速发展的加工贸易发展速度急速下降。根据中国海关信息网历年数据可知,2006- 2015年,加工贸易出口额绝对值虽然维持了由5103.8亿美元到7978亿美元的增长态势,但增幅却由21.2%下降至-9.8%,在全国外贸出口总额中所占比重也由52.7%下降至35%,2016年5月,加工贸易进出口5577亿元,同比下降7.5%,这已是 已连续15个月负增长,而一般贸易进出口额11659亿元,增长6.6%,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57.7%,同比提高2.1个百分点,其中出口增长4.3%,拉动全国出口增长2.4个百分点。这再次证明一方面在以科技、创新为特征的产业转移过程中,加工贸易尚未实现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转变,在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中所占比重依然呈现逐年下降的态势;另一方面,虽然目前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呈现上涨趋势,但却已经呈现负增长态势,即我国加工贸易企业近些年通过学习,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发达国家各种显性和隐性知识的吸收, 并通过一定的创新机制将其转化为自主创新能力,这确保了我国加工贸易额总量的升级态势,但自主创新程度的有限性却依然使我国加工贸易产业处于 “微笑贫困陷阱” 境况,具体见图1。

(二)加工贸易出口产业结构不断完善

参考中国海关信息网数据对加工贸易出口商品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机电产品加工贸易出口额在加工贸易总出口额中的占比实现了自1993年35.8%至2014年为78.2%的飞跃式发展,以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品在加工贸易出口中的占比也由2002的33.7%上升至2014年的65.3%;;以纺织服装等为代表的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额占比则由2002年的23.7%下降至2014年的8.7%。可以说,目前,对于技术要求更高的机电设备类产业的出口份额在加工贸易出口总额中所占据的比例已经超过三分之二,而依赖于劳动力投入的纺织、化学、塑料橡胶等产品出口在加工贸易出口额中所占份额已不足10%。可见,在我国加工贸易产业的发展历程中,最初凭借我国劳动力相对优势的加工贸易首先实现了劳动密集型加工业的发展和社会总资本的有效积累,进而实现了技术与经验的同步积累,最终也导致加工贸易逐步实现向技术密集型加工制成品出口的过渡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这意味我国在更深地融入全球产业链的过程中,对于国内的生产环节也成功实现了延伸,加工贸易产业结构正在逐步改善。

(三)进料加工是加工贸易的主要方式

查阅中国海关信息网2004- 2013年相关数据,通过对我国进料加工与来料加工在加工贸易中所占的比重的分析可以发现,2004年我国进料加工进出口总额为4276.64亿美元,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5496.65亿美元,进料加工占比为77%,而同年的来料加工进出口额则为1223.90亿美元,来料加工占比22%。伴随我国整体经济水平提升,2014年我国进料加工进出口总额上升至11783.51亿美元,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上升至13578.10亿美元,进料加工占比上升至86%,而来料加工占比反而下降至13%。这表明目前进料加工是我国加工贸易的主要方式,该方式虽然要求经营企业自主采购料件、销售成品,并自负盈亏,较之收取加工费的来料加工方式而言会使企业承担更大的市场风险,但经营自主权的扩大也将为企业来带更大的利润空间。

(四)由外商投资的加工贸易企业仍是组成主体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加工贸易货物监管办法》(海关总署令第219号)对加工贸易的定义来看,加工贸易就是经营企业进口全部或者部分原辅材料、零部件、元器件、包装物料,经加工或装配后,将制成品复出口的经营活动,包括进料加工、来料加工,充分利用外资就必然成为其主要特征。商务部相关数据信息显示,2001年—2015年,外商投资企业加工贸易进出口占全国加工贸易进出口总值的比重由64%上升至83.68%。2015年外商投资企业加工贸易进出口总值10300亿美元,其中,加工贸易出口额6676亿美元,虽然同比下降7.4%,但依然占同期全国加工贸易进出口总值的83.68%。这表明我国所有加工贸易企业中外商投资企业仍是生产的主体,内资加工贸易企业的数量和规模仍然较小,这种对外部需求的严重依赖,也将使我国难以通过调整贸易结构实现对外部需求冲击影响的弱化。

二、推进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主要制约因素

(一)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结构模式削弱了加工贸易的国际竞争力

我国加工贸易产业发展之初,之所以能实现在有限时间内增长率的迅速提升,所凭借的正是本国丰富的廉价劳动力,成功实现了对国际转移产业的承接和附加值最低加工组装环节国际市场的原始定位,也形成了本国加工贸易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结构模式。虽然近些年加工贸易中高新技术产业占比逐年增长,但从加工贸易竞争力指数来看,高竞争力行业主要为鞋帽、羽毛品、人造花和人发品,其竞争力指数值2000年始终维持在0.93以上;其次为杂项制品,其竞争力指数值自2000年始终维持在0.84以上;再次为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其竞争力指数值2000-2014年始终维持在0.4以上;竞争力指数最低的为塑料及其制成品和橡胶及其制成品,其竞争力指数值2000-2014年一直为负值,最低值为-0.35;化学工业及相关工业的产品竞争力指数2000-2014年也一直为负值;光学、医疗等仪器、钟表、乐器行业的竞争力指数虽然由2000年的-0.37提升至2014年的-0.10,但也一直为负值。这就意味着虽然国家整体技术水平的提升促进了加工贸易中高新技术产业所占比重的提升,但产品的深加工仍未成为加工贸易的主体,劳动密集型为主要特征的加工制造和装配环节仍是出口增值的来源。

(二)劳动生产率增速的放缓弱化了我国承接新一轮转移产业的比较优势

对于企业而言,实现利益的最大化是其最终行为目标,相较于劳动成本有限的压缩空间,劳动生产率的提升更为企业所青睐。新一轮产业转移强调自我核心竞争力的培养,这不仅来自于产品技术的创新,还取决于科技进步所带来的劳动生产率的提升,主要采用单位劳动成本进行衡量。世界银行在《中国2020》中明确指出:劳动生产率平均每年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约30%。但从我国目前的劳动生产率来看,2014 年全社会的全年劳动生产率为 72313 元/人,较2013年虽然上涨了7%,但依然仅为德国的1/5,美国的1/8。且相较于加工贸易产业工资水平近10%的上涨率,我国加工贸易劳动生产率的增速效应最终仍会被更快速上涨的用工成本所抵消,而凭借更为先进的科技水平,发达国家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会显著快于工资增长率,这将进一步缩减我国在国际市场的比较优势。

(三)有限的增值率导致加工贸易无法占据全球价值链的高端环节

一国在全球价值链所处的地位将直接决定其最终所能实现的利润水平和经济地位,反过来又会反作用于分工的具体安排,最终形成发达国家厂商凭借技术垄断占据高附加价值的 “两头”,而发展中国家则只能依赖廉价劳动力,从事低附加价值的加工组装环节。加工贸易增值率作为直接衡量一国加工贸易获利能力的指标,可以通过对价值增值空间的测量而实现对加工工序越多和加工链条的判断。从我国加工贸易增值率来看,改革开放早期的80年代加工贸易增值率一度为负数,1982年为-33.2%,伴随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推进,自1990年开始增值率开始转负为正,该年为26.7%,虽然期间有波动但总体维持上升的趋势,待至2014年加工贸易增值率已达到45.3%,但总体水平仍然较低。加之技术上对发达国家的依赖,导致所生产的产品类型也缺乏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为实现对国际市场的有效占据,压缩价格就只能是必然的选择,这会进一步限制我国加工贸易增值率。

(四)加工贸易地区发展失衡

为尽快实现我国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我国优先选择了地理位置、交通运输条件和经济基础相对较好的东部地区,在“三来一补”政策的扶持下东部沿海加工贸易规模迅速扩大,而中东部地区却未能实现对外加工贸易的同步发展。使得东部地区加工贸易进出口额在全国加工贸易总额中所占比重,远远超过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2000-2007年东部地区加工贸易进出口额在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中所占全国比重始终大于98%,虽然自2004年开始出现下降趋势,但下降幅度十分有限, 2008年仅降低0.03个百分点,2011年较2008年也仅降至 95.18%。中西部地区所占份额依然不足10%。截止2014年,中西部地区加工贸易进出口也仅占全国加工贸易进出口的 9.2% 。不可否认,东部地区的加工贸易比重近年一直呈下降趋势,但在绝对量上东中西部地区依然存在较大差距,这进一步限制了我国整体加工贸易规模的有效扩展和产业链的纵向延伸。

三、加快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政策建议

(一)产业层面,实现产业分布优化和产业内部阶梯升级的同步推进

我国最初参与加工贸易所凭借的就是本国丰富且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它实现了有限时间内,国家整体经济水平的上升,但也正因为该种比较优势的易获取性和易变性,决定了其同时具有替代性和易逝性。面对以技术、创新为新特征的产业转移浪潮,以电子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为典型代表的技术密集型产业开始成为新的产业支柱,从加工贸易产业布局来看,优先发展这类技术密集型产业不仅可以实现自我竞争优势的转型,还能带动整个产业结构的优化。目前,我国的加工贸易已基本实现由“简单组装”到“零部件制造”的转变,所急需解决的是从“制造”到“研发”再到“自有品牌产品生成”的更复杂、更艰难的飞跃,即必须实现加工贸易向产业价值链上游研发设计和下游营销服务的同步延伸。具体而言,一是区域政府应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目标和路径安排,对产业转移性质进行准确把握,清楚了解企业整体外迁的适应性,哪一类型是当前区域贸易发展中可采用的模式;二是在经济基础各异的不同区域,应清楚自我短期的发展目标,例如,经济相对发达的东部地区应打破国内、国外的区域界限,只要是能为本区域贸易企业发展提供优势空间的均可列入转移待选区域。但必须强调的是在转移的过程中要警惕转移造成的本地产业空心化现象;三是在鼓励企业积极进行自我培育的同时,还应鼓励企业在技术创新上走出去,通过与国外的科研机构或高校合作,实现对专门技术或特定环节的创新,由特定范围内的创新开始逐步实现行业整体创新水平的提升。

(二)产品层面,实现加工贸易产品的更新换代和产品工艺流程升级的共同推进

伴随全球化加速、信息与生物等新技术兴起而开启的新一轮产业转移必然涉及对技术与创新理念的渗透,即既要实现对现有产品技术含量的增加,也要实现原有产品基础上和工序环节上的提升,而这也正是产业转型升级所要实现的基本目标。从我国目前加工贸易结构来看,工业制成品出口始终占据主导地位,这有助于充分发挥我国丰富劳动力资源的比较优势,但想要抓住目前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高科技产业转移的机遇,单凭劳动力优势几乎不可能实现,必须具备能够承接高科技产业的技术基础。具体而言,一是在持续推进以纺织、服装和轻工等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向以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为主转变的基础上,进一步鼓励企业投入专项资金进行科研创新, 提高企业技术水平;二是通过提升目前加工贸易企业所从事的产品工序,提升产品附加值,尤其是注重对研发设计和品牌等高附加值环节的占据。

(三)区域层面,实现东部与中西部地区优势互补加工贸易国内价值链的有效构建

东中西部地区因为地理环境、交通条件的差异而导致的彼此各异的经济基础和产业发展优势,是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中不可忽视的外部限制条件,在新一轮产业转移中想要实现区域产业发展的同步推进,就必须是东中西部均能充分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一是在经济基础相对发达的东部地区,对于可承接的业务类型应更关注于其科技含量的高低,且应将发展的重点放在产业链的有效延伸上,实现以点带面的上下游产业集聚发展,即着力提升自我科技实力,构筑新型科技优势,积极承接技术含量较高的加工贸易;二是中西部地区目前农业人口比重仍相对较高,有计划地承接东部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不仅有利于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还能充分利用该区域劳动力相对优势,进而形成区域间产业联动的格局;三是在对中西部地区与东南沿海地区经济联系的深入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加工贸易国内价值链的横向延伸,最终形成“东部向外承接、中西部内地加工销售”的加工贸易新模式。当国内整体加工贸易水平实现显著提升、贸易结构成功完成转型后,也将在国际市场中占据更有利的地位。

参考文献:

[1] 赵红洁.中国加工贸易现状及其空间转移的原因分析[J].河北企业,2014(08).

[2] 覃成林.我国制造业产业转移动态演变及特征分析—基于相对径流量指标的测度[J].产业经济研究,2013(01).

[3] 刘畅.中西部省份承接加工贸易转移路径分析[J].东方企业文化,2011(08).

[4] 郎丽华,赵红洁.基于比较优势的中国加工贸易重新布局研究[J].学习与探索,2014(11).

[5] 匡增杰.台湾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经验和启示[J].经济体制改革,2013(04) .

加工贸易转移 篇4

(1) 外商投资、私营企业加工贸易增速较快。

外商投资、私营企业进出口总值达到8.7亿美元, 占全省加工贸易进出口总值的半壁江山, 达到了52.95%, 首超国企占比, 其中中外合资、私营企业进出口增速均超过50%, 分别为95.44%和 54.53%;

(2) 重点企业进出口增速较快。

全省加工贸易进出口额在50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共9家, 进出口总值11.53亿美元, 占加工贸易进出口总值的70%, 企业进出口增速最低在30%, 最高达850%;

(3) 对新兴市场加工贸易进出口增长较快。

全年陕西省共计对82个国家 (地区) 开展了加工贸易, 其中对拉丁美洲的出口增长最为明显, 达到了458.37%, 其次为大洋洲, 进出口增长为303.07%, 非洲排第三位, 增幅136.12%。

(4) 在西部地区优势明显。

加工贸易进出口总值16.48亿美元, 在西部12省 (区、市) 位于第二位, 比去年增加3.88亿美元。国有企业在以航空零部件、汽车零部件、机械制造加工领域优势明显, 处于加工贸易首要地位;私营企业利用陕西得天独厚的果业自然资源优势, 在以浓缩苹果汁为主的农产品加工易方面取得突飞猛进发展;一批外商投资企业则依托我省的科教及电子产业优势, 在我省电子加工制造行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5) 出口加工区产业聚集效应逐步显现。

自2004年出口加工区封关运行以来, 已有32家企业入区, 24家进入投产阶段, 2007年进出口总值首次突破亿美元大关, 达1.2亿美元, 同比增长286%。一批航空制造、机械制造、电子产品加工制造企业投入生产运营, 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并且围绕现有加工环节, 开始向两头延伸。加之出口加工区拓展保税物流功能的试点, 当年实现保税货物进出口6000多万美元, 将成为拉动出口加工区新的增长点。

2 陕西在承接东部地区加工贸易转移上存在的问题

(1) 加工贸易的规模小。

加工贸易以中小型、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加工项目居多, 生产规模和生产能力偏小, 缺少完整的产业集群, 产品更新换代跟不上国际市场的需求变化, 造成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上不去。

(2) 政策环境因素的制约。

加工贸易管理的环节多, 政府不同部门之间政策还存在不协调, 因而影响了工作效率, 降低了企业应对国外市场变化的灵敏度。

(3) 内陆地区运输成本较大。

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和经济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东部地区, 与国内主要产品市场相比较远, 物流成本比较高。由于西部地区比东部地区具有较高的运输成本, 在生产成本相同的前提下, 从事加工贸易出口就获利较少。

3 陕西承接东部地区加工贸易的对策

3.1 利用陕西优势特色产业, 承接东部地区加工贸易产业转移

(1) 资源优势。

我们的矿产、电力比较丰富, 资源优势明显, 煤、天然气、水的供应, 都有优势。比如, 陕西是南水北调的水源地。资源、能源的优势, 为工业生产和工业的再加工提供了很好的保障, 如果承接东部产业转移, 原材料就不需要运输。所以说我们有劣势, 也有优势。

(2) 科技优势。

利用陕西科研优势, 发展服务业的加工贸易。当前, 软件服务外包业务需求很大, 欧、美、日都有大量软件外包业务向我国转移, 承接软件外包有广阔的市场前景。而且, 承接这种业务受运输条件、固定资产投资和土地资源条件的约束比较小, 主要依靠一定的人力资本条件, 而人力资本条件恰是我省的优势所在。所以积极发展服务业的加工贸易, 不仅是合理利用资源, 发展陕西加工贸易的一个方向, 也是在吸收东部沿海地区发展加工贸易的经验基础上的正确举措。

(3) 产业优势。

在工业门类方面, 陕西有几个支柱产业比较占优势。一个是机械装配制造业, 如汽车零部件、机床、高压输变电、鼓风机等等。这些产业国有企业比较多, 我们将重点扶持产能比较好的, 比较容易做大做强的企业, 同时发展非公企业为之配套, 形成以国有企业为龙头, 民营企业为配套的产业链。第二个产业优势是电子及连接器, 这些产业中的很多企业, 在全国是数一数二的, 产品出口到世界上许多地方。第三个产业优势是能源化工。这是我们具有后发优势的产业。比如说, 我们的煤、油, 是我们做强煤化工和石油化工产业链的最大优势。

同时, 陕西还有农产品方面的优势。陕西的农产品主要在陕南, 主要有茶叶、蚕丝、药材等, 这些将有利于绿色食品和中药材的开发和加工。

3.2 围绕产业转移, 为转移企业创造发展条件

大力发展加工区和各产业园区, 弥补内陆省份发展加工贸易的功能缺失。我们要进一步加快现有开发区和产业园区建设, 同时把开发区建设、城市建设和产业发展有机结合, 使三者相互支撑、协调发展。通过招商引资、孵化创业、资产置换等方式, 使这些园区成为资本、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的聚集地。西安——咸阳都市圈将重点发展以软件为主的电子信息产业、航天航空产业、生物和新型医药产业及环保科技产业, 将作为“十一五”期间承接制造业外包和服务业外包的载体;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加速聚集涉农产品加工和出口龙头企业;宝鸡高新区和宝鸡城区重点发展新材料、先进制造及自动化等高新技术产业, 提升电子、机械、食品加工等支柱产业;渭南市要发展化工、有色金属、农副产品加工;铜川市发展能源、建材、有色产业。通过发展各类园区的作用, 加快培育产业集群, 形成产业聚集, 使其成为扩大开放的重要基地。继续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建设一批重要的物流园区和物流中心。

3.3 制定引导加工贸易产业转移的配套政策

实现加工贸易向中西部转移, 除了市场规律作用外, 还需政府的政策引导和推动。国家应该制定发达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加工贸易启用相应的鼓励政策, 将有力地加强中西部地区对东部地区及境外资本及加工贸易产业的吸引, 有效地实现产业结构的梯度扩散。为引导加工贸易产业由东部沿海地区向西部转移, 出台优惠政策。对西部利用自然资源、人力优势发展一些资源性产品的加工贸易有控制地鼓励发展。设立“加工贸易梯度转移扶持基金”, 用于鼓励沿海地区企业向西部的产业转移, 扶持西部地区优势产业, 尤其是对加工贸易产业链重要环节的企业给予支持。在出口退税上, 对东西部地区产品出口退税目录区别对待, 对使用国产或地产原材料的加工贸易出口予以减免部分税收。按照西部地区的地域, 设立经济圈范围并赋予国家现有特殊功能的政策, 如目前提出的 “关中经济圈”, 应选择某一市区享有保税物流功能、保税区等优惠政策, 减少企业运行环节和成本。

摘要:由于市场、政策和资源的变化, 东部产业向西部地区转移成了一个重要的趋势, 那么, 目前, 对于这一趋势, 陕西是否有清晰的认识和准备?陕西政府如何结合本地区的资源环境特点, 在政策安排和产业布局上进行合理的承接?针对陕西如何承接加工贸易产业转移问题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加工贸易,承接,产业转移

参考文献

[1]陈建军.产业区域转移与东扩西进战略[M].北京:中华书局, 2002.

[2]巴春生.承接东部产业转移, 促进西部经济发展[J].改革与战略, 2004, (7) .

加工贸易转移 篇5

发布时间:2013-12-06 08:43:35 来源:县商务局 作者:不详 【字体:大 中 小】

首届湘南国际承接产业转移投资贸易洽谈会于11月29日落下帷幕,我县按照“精心组织,突出效果”的原则,扎实开展工作,实现了邀请客商到位、项目签约落实、在谈项目跟进的目的,达到了宣传桂阳、展示桂阳、推介桂阳承接产业转移的良好效果。现将各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突出效果,成果丰硕

在本届投洽会展上,我县组织16家企业前往参展,承接了13个展位,其中:特装展位一个,展区面积108平方米,标准展位12个。本次参展活动成果丰硕,特展馆充分展示了桂阳形象,桂阳产业承接,企业现场销售额和签订的销售合同收入约1500万人民币。

在本届投洽会上,我县调度会上签约项目2个,总投资6.6亿元。即深圳建和智能科技、美诺科技的金融系统智能设备制造项目,总投资3亿元;东莞东原电子的22万平方米的标准厂房建设项目,总投资为3.6亿元。我县的签约项目具有签约实、质量高、符合承接产业转移三个特点。同时,我们还对接了深圳(江苏)商会、中国先科、桑德环保等企业就电教设备捐赠、商会平台招商、垃圾发电、城市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等事项达成合作意向,意向投资金额达7个亿。

二、精心筹备,准备充分

一是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和市筹委会总体方案的要求,我县制定了切实可行的筹备方案,成立了以书记为顾问,县长为主任,分管副县长为办公室主任的县筹备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辖四个小组,即综合协调组、招商联络组、项目开发组、展务场馆组。庹登军县长明确要求以此次洽谈会为契机,展示桂阳形象,推介桂阳项目,推进桂阳承接产业转移特展馆和整个展务工作必须排在市县市区前3名。二是10月27日,邓大梁副县长主持召开了“湘南投洽会”筹委会议,桂阳筹委会各有关部门迅速行动,“湘南首洽会”的各项筹备工作按计划紧张有序地向前推进。

三是及时召开展务场馆组工作安排会议,明确了各组员的工作任务及任务完成时间。为最大限度地确保展馆能够充分体现桂阳县区域品牌形象,我县积极联系多家专业策划公司,认真审核,经过方案优选评估,领导精心 酝酿,最后确定由广州和一公司承担相关布展业务,数易其稿,最后选定终审方案。

四是制订了桂阳县参加“湘洽会”一览表,对我县参加的活动做了一一安排。11月25号代表团先期人员就抵达郴州会展中心,布置好后勤工作,领取有关证件,熟悉展馆,并与先期到达的客商进行初步的接触。11月27日晚,县领导及县商务局参加市团的预备会,预备会后召开我县分团会议,对在郴州的工作任务进行再部署、再分工,确保我县的工作顺利进行。

三、突出招商,商至如归

一是认真做好参展客商邀请工作。本届投洽会我们邀请了美诺科技、桑德集团、湘江木业、中国先科、台湾展升电子、博皇家居、万兴软件、广东省建筑行业协会、深圳(江苏)商会等16人出席会议。邀请的客商一是规格高,多为企业董事长和行业协会、商会会长,且有桑德集团、博皇家居、同洲电子三家为上市公司;二是投资意向强,16个客商中有投资意向的7个,其中达成合同的3个。

二是认真做好上台签约项目洽谈工作。今年我县有2个重点项目上市台签约,根据市团的统一安排,我们认真做好项目签约的准备工作。为了全面了解沿海主要企业情况,以及时掌握企业投资动态,并促进以商招商,李向阳书记和邓大梁副县长专门走访了东莞东原电子厂、桑德集团、湘江木业、中国先科;为了推动金融系统智能设备与制造项目的进度,庹登军县长专门赴深圳与客商洽谈,向该企业全面推介桂阳,“真诚所至,金石为开”,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最后促成了该公司来我县进行实地考察,通过多轮洽谈,正式落户县工业园区;为了22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建设项目在投洽会上台签约,邓大梁副县长多次上门与企业沟通交流,最终促成了上台签约事宜。三是利用节会,服务招商。我们按照“邀商是前提、服务是基础、招商是目的”的原则,热情做好对口接待服务工作,认真开展项目洽谈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一是做好邀请客商的接送工作。我们把每个邀请参会的客商到达郴州和离开的时间进行了列表,安排了专人专车在高铁站接站送站,确保了客商来去方便;二是投洽会期间,我们发放了大量《桂阳县投资指南》、《桂阳招商项目册》等招商宣传材料,通过各种方式与客商加强联系,在展馆里,咨询人员一方面积极收集各种资料,从中寻找项目线索;另一方面,与客商广泛交换名片,向他们介绍桂阳的区位优势、投资环境、招商重点,以及近年来我县的经济发展情况,并邀请他们组团前来桂阳考察,欢迎他们来我县投资兴业。28日中午,县委书记、县长还宴请了我县邀请的16名客商,与他们共叙友情、推介桂阳,进一步加强了联系,增进了相互间的了解。29日,我们还把客商请到桂阳点对点进行对接。

四、突出参展,展示承接

本次展会桂阳特装展以“绿色承接、集聚发展”为主题,以传统和开放相结合的理念,围绕“产业转移”进行设计。展馆呈圆形,四面开放,上方一对蓝白相间的巨大翅膀,象征着近年来桂阳经济社会赶超跨越的态势;馆内摆放的桂阳特产济草堂饮料、太和辣业产品,及誉锋塑胶玩具、吉思玻璃工艺品等充分展示了我县承接产业转移成果。

桂阳特装展围绕“承接产业转移”的主题,从县情、领导重视承接、承接成绩、承接的平台—工业园、结构调整、产业升级、承接的政策、承接的企业风采等分20个展板,通过文字、图片、电子显示屏、音箱等声光电多种方式、多角度组合、图文并茂地展示了桂阳承接产业转移新形象、新成果,使客商更进一步的了解桂阳。独特的千年铜币展区吸引了众多商家目光、驻足观望,询问我们的相关招商政策。广大客商对我县三年来承接产业转移企业近100个,投资总额达185亿元,外贸进出口2012年达2.97亿美元,增长了1000.15%,外资达7300万美元,增长18%,对桂阳宜居环境赞不绝口,对桂阳43万平方公里的工业园区表示了浓厚的兴趣。

桂阳县商务局

东北三省承接加工贸易转移问题研究 篇6

关键词:加工贸易,产业转移,东北三省

改革开放以来, 在国家一系列鼓励外贸政策的指引下, 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充分发展了加工贸易。但进入“十五”和“十一五”阶段以来, 随着沿海地区土地、资本、原材料、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价格的上升、环境压力的增大, 加工贸易从东部沿海向中西部地区纵深转移具备了可能性和必然性, 同时, 这也适应了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转变和升级发展方式的需要。

一、东北三省加工贸易发展现状

目前, 加工贸易已经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加工贸易发展迅速, 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从1981年的25亿美元增长到2010年的11577亿美元, 增长了463倍, 加工贸易在对外贸易中的比重从5.7%提高到39%。

随着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进行加工贸易转移的力度加大, 我国将有越来越多的地区参与加工贸易。2003年国家实施的“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和2007年“建设加工贸易重点承接地”等政策措施, 为东北地区进行加工贸易梯度转移的承接、促进东北三省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结合统计数据, 可看出东北三省的加工贸易总额从2002年的123.11亿美元增长到2010年的357.74亿美元, 增长了2.9倍 (见表1) 。

(注:数据来源:2002—2010年东北三省的统计年鉴。)

尽管东北三省加工贸易增长显著, 但东北三省加工贸易的绝对规模和在全国的贸易额中所占比重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从表2可以看出, 2002—2010年东北三省加工贸易总额占全国加工贸易的比重仅为3%左右。以2008年为例 (因2008年相比后两年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小) , 东北三省加工贸易总额为243.8亿美元, 占东北三省外贸总额的22.95%, 低于全国40.4%的平均水平。

(注:数据来源:根据2002—2010年中国统计年鉴和东北三省2002—2010年统计年鉴的数据计算得出。)

我国加工贸易在广东、江苏、山东等东部沿海省份发展较为集中。2008年仅广东省加工贸易额就占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额的25.22%, 其他加工贸易发达省份, 江苏 (1419.7亿美元) 和山东 (608.5亿美元) 占全国加工贸易的比重分别为13.7%和6%;而同期东北三省加工贸易的总和仅为243.8亿美元, 仅占广东省的9.3%, 全国的2.3% (见表3) 。

东北三省加工贸易的产品结构主要都集中于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品。从表4可以看到, 东北三省各有其资源特点和发展优势, 加工贸易发展的产品结构有些不同。

二、东北三省进行加工贸易承接的主要制约因素

东部沿海地区是国家最先给予政策支持的对外开放地区, 又兼具地理、资源、科技、资金、人力等优势, 从而获得了加工贸易的快速发展。而东北地区作为我国早期的重工业发展基地, 由于受到地理位置、历史原因等限制, 至今还未具备承接东部沿海地区加工贸易转移的成熟条件, 也还没有形成东部与东北地区之间有效的加工贸易转移机制。

1、观念更新缓慢, 人才流失严重

东北地区外经贸企业发展步伐较慢, 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观念不强, 缺少在国际上有影响、有实力的大型外经贸企业骨干, 缺乏有效的引入人才和用人机制, 人才短缺和流失现象严重, 外贸发展后劲不足。同时, 受长期计划经济影响, 市场经济意识还不够, 观念转变不快, 软环境建设滞后, 依靠改革开放、市场机制创新发展的动力不足, 同东部沿海等发达地区相比差距明显。

2、较高的贸易成本

(1) 较高的运输成本。加工贸易运作的特点在于“两头在外”, 便利的交通运输无疑对于发展加工贸易具有重要的节省成本的意义, 且在长期内海运仍会是我国发展对外贸易的主要运输方式, 这又要求内陆距离港口尽可能地近, 降低贸易、运输的成本, 提高运营效率。我国东北三省大部分地区处于内陆, 距离海港较远, 导致货物进出口的运输成本高于东部沿海地区, 这一点在吉林和黑龙江两省更为明显。

(注:数据来源:根据2002—2010年中国统计年鉴和东北三省2002—2010年统计年鉴的数据计算得出。)

(2) 较高的交易成本。这里的交易成本包括时间、信息等成本。为降低贸易成本, 必要的配套产业将是内陆地区参与加工贸易承接的重要条件。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在这一方面的优势体现在具有众多产业配套程度很高的加工贸易产业集群, 上下游配套产业的发展和物流运输业的发展已经趋于成熟等方面。而东北三省对外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产业配套程度低, 缺乏对外贸易的龙头企业和产业集群, 这些都加大了东北地区承接加工贸易产业转移的难度。

3、对外开放水平低

企业与国际市场联系的紧密程度是影响加工贸易的重要因素, 东部沿海地区充分利用了这方面的有利条件引进国外资本和先进的管理技术, 发挥了外资利用与外贸发展之间的相互促进作用。而东北地区对外开放水平较低, 在外贸依存度和吸引外资上优势不大, 是阻碍地区加工贸易发展的限制条件。尽管东北三省利用FDI均有所增加, 但是三省的贸易依存度与全国的水平有很大差距。以2008年为例, 东北三省中除辽宁省的贸易依存度较高为37.8%, 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2个百分点;吉林省的贸易依存度为14.5%, 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1/4;黑龙江省的贸易依存度为17.2%, 不足全国水平的1/3;东北三省整体的贸易依存度也仅为26.4%, 不足全国水平的1/2 (见表5) 。

三、对东北三省承接加工贸易转移的建议

1、转变观念, 实现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

老工业基地振兴是在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经济进一步融入到全球化浪潮的大背景下进行的, 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是发展对外贸易、实现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关键和前提。东北振兴和外贸升级的关键在于人才, 需要发挥区域优势引进人才。同时, 还要建立和完善政府和企业的经济信息网络, 迅速掌握国际市场资讯变化, 占据信息优势, 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进一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创建优良投资软环境, 吸引更多外资落户。

2、采取措施降低运输成本和交易成本

针对前面提到的东北地区发展加工贸易面临的成本过高等制约因素, 具体应对措施可以包括发展物流产业和相关配套产业, 建设加工贸易工业园区等。

东北地区在地理位置上一方面整体距离海港较远, 另一方面又处在东北亚地区的中心地带, 所以地方应通过发展物流运输业针对第一方面进行改善, 对于加工贸易出口运输给予政策上的支持和程序上的便利, 同时发挥处在东北亚地区中心地带的地理优势, 做好对韩、蒙、俄、日的经济开放。

同时, 地方应积极建设加工贸易工业园区, 发展一批具有带头作用的领头企业, 建设不同特色的加工贸易产业集群, 以此引导东部沿海地区相关产业向东北地区转移, 使加工贸易工业园区成为承接加工贸易转移的良好平台。同时建设工业园区可以和国家在东北地区建设加工贸易转移重点承接地的政策相结合, 充分利用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地方发展的优势。

3、立足东北亚, 提升扩大对外开放层次

尽管东北三省不像东部沿海地区那样和国际经济联系紧密, 但有邻近日本、韩国和俄罗斯的区位优势, 使其在东北亚拥有发展外向型经济的优势。边境贸易的增长对于加工贸易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以吉林省为例, 针对没有出海口的不利现状, 吉林省积极与俄、朝等国协商, 并借助日本和韩国的技术、资金实力, 努力打造图们江开发区, 现在珲春一带已经成为日本、韩国商人的热门投资地区。

同时, 东北地区发发展加工贸易应充分利用自身拥有的港口条件, 目前东北地区拥有空港4个, 海港4个, 其中大连港和营口港的货物吞吐量占全国沿海主要港口吞吐能力的8.8%。充分发挥地理位置和港口交通的优势, 扩大招商引资规模, 做好利用外资和发展外贸的良性互动, 将无疑是东北地区发展对外加工贸易的有效措施。

4、政府政策支持

东北地区在承接加工贸易转移的过程中, 要形成政府各部门的协调与配合, 革新加工贸易的监管方式, 为加工贸易发展创造便利的条件, 与此同时还应积极调动类似民间商会、行业协会的互动和配合。使得加工贸易的发展在国家层面、地方层面以及民间均得到相应的政策和技术支持。

总之, 东北三省承接和发展加工贸易, 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走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管理科学的现代工业道路。同时不仅发挥地方资源优势, 还要将地方资源优势同人才优势、劳动力优势和市场优势相结合, 以实现优化主体结构、商品结构、市场结构以及贸易方式。坚持贯彻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吸收和借鉴发达国家和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发展加工贸易的先进经验, 促进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

参考文献

[1]陈耀、冯超:贸易成本、本地关联与产业集群迁移[J].中国工业经济, 2008 (3) .

[2]杨志芳、闫奕荣:对加工贸易向中西部地区梯度转移的探讨[J].国际经济合作, 2008 (2) .

[3]王立成:促进我国加工贸易产业升级的对策[J].经济纵横, 2007 (12) .

[4]梁小萌:珠三角加工贸易转移的区域协调战略[J].探求, 2007 (6) .

[5]杨灿:2007年加工贸易新政策分析[J].重庆信息技术职业学院学报, 2007 (6) .

论加工贸易向中西部地区的转移 篇7

数据来源:根据商务部统计资料计算

现阶段, 随着国际竞争加剧, 全球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人民币持续升值、劳动力和各种资源的成本明显上升等原因都导致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广泛开展的加工贸易已经进入一个微利时代, 发展到了一个迫切需要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表现之一就是在新的背景下, 东部沿海地区的加工贸易正面临着巨大的向外转移的压力。我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中部崛起战略客观上要求中西部地区能够大力发展对外贸易, 发展加工贸易, 积极参与国际分工, 同时广阔的中西部地区也具有承接加工贸易产业转移的基础和意愿。

一、我国加工贸易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的原因

1.有利的机遇。

在20世纪70~8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及地区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将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劳动成本低的地方转移, 当时我国人力资源非常丰富, 而且费用低廉, 正好具有这方面的优势。

2.工业基础优势。

东部沿海地区工业基础雄厚, 工业门类齐全, 骨干企业多, 配套设施条件好, 加工能力强;沿海地区科学技术比较发达, 拥有大量的科研机构和人员, 技术熟练的工人众多。

3.区位优势。

沿海地区具有有利于开展加工贸易的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 或毗邻港澳地区, 或有很多港口码头, 水路交通便利。

4.沿海地区的政策优势和先发优势。

国家在政策上积极支持东部沿海地区的发展, 对东部沿海地区实行投资、财税、信贷、外贸外资等政策倾斜。这些特殊优惠政策极大地促进了沿海地区加工贸易的发展。

二、中西部地区发展加工贸易的优势分析

我国中西部地区由于具有许多比较优势, 客观上能够承接更多的加工贸易业务。

1.中西部地区自然资源丰富。

中西部地区拥有充裕的自然资源, 主要的能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水力资源等非常丰富, 主要的矿产, 如有色金属、稀有金属的人均拥有量都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与沿海地区相比, 中西部地区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

2.中西部地区土地、人力资源等要素价格便宜。

中西部地区的土地价格较东部地区便宜很多, 地区间要素成本的落差使得部分投资者也在考虑产业转移的问题。中西部地区拥有大量的廉价劳动力;农村富余劳动力众多, 且成本低廉, 中西部地区的大部分劳动力成本仅为东部沿海地区的1/2或1/3, 其劳动力成本优势对于承接对技术要求不高的劳动密集型产品非常具有竞争力。同时, 中西部地区也拥有一部分专业技术人员, 能满足加工贸易企业不同层次的需求。

3.中西部地区具有一定的工业基础和雄厚的科研实力。

中西部部分地区本身拥有一定的工业基础, 并且已经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 在能源、矿业、机械装备、高新技术产业、特色农业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在一些产业门类比较齐全的中心城市, 如重庆、成都、西安、武汉等地, 高等院校众多、科研力量比较强大, 部分城市目前已经形成了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基础, 某些科研技术和产业在全国甚至还处于领先地位。

此外, 中西部地区的政府和企业都非常希望抓住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向外转移的机遇, 利用其比较优势发展加工贸易, 实现地方经济快速发展;我国目前也加强了对中西部产业的扶持力度, 并给予了优惠的政策支持中西部经济的发展, 这就使得中西部地区发展加工贸易也具有一定的优势。

三、中西部地区发展加工贸易的劣势分析

尽管加工贸易已经有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趋势, 但是中西部地区在发展加工贸易方面也存在一些劣势。

1.区位劣势。

海洋运输是当代国际贸易的主要运输方式。沿海地区海运条件得天独厚, 有诸多天然良港, 而广大中西部省市的货物需要通过公路、铁路或内河等方式运到沿海港口, 运输成本普遍高于沿海地区。

2.产业集群水平低。

从工业发展水平看, 中西部地区有一定的工业基础, 尤其一些工业中心城市。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工业配套能力不强, 未能形成完备齐全的产业链, 产业集群水平低, 且远远低于产业集群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产业集群的优势在于规模经济效应, 产业内各企业相互支撑、相互依存, 能够大大降低生产成本, 提高研发能力, 提升单个企业的竞争力。我国的加工贸易产业严重依赖于产业配套和产业规模, 使单个企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机会成本加大。

3.中西部地区人才流失严重。

一个产业的健康发展需要各种专业人才, 加工贸易产业也不例外。东部沿海地区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带, 中西部地区大部分大学毕业生、企业技术人员流向东部沿海, 使得中西部省市的人才流失严重。

4.市场化程度低。

资源配置的效率主要取决于市场化的程度, 中西部地区的市场化程度相对不高。从政府行为来看, 由于思想不开放、改革滞后、体制惯性等原因, 中西部地区经济运行和管理有很多不规范的行为, 政府部门办事环节多、节奏慢、效率低, 外来企业容易遭受种种不便和损失。从企业素质和效率角度来看, 中西部地区非国有经济发展滞后, 国有企业的素质和效率低下, 使其难以成为加工贸易产业转移的合作载体。此外, 部分地方政府对外来投资者有意无意设置的障碍, 以及社会公众对外来投资者缺乏宽容心态、排外情绪严重等非市场化的社会心理, 也让外来资本望而却步。

四、中西部地区承接东部加工贸易转移的措施

为了促使产业转移, 中西部地区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承接加工贸易产业转移是很有必要的。

1.加强政策区域导向, 引导加工贸易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为了使东部沿海地区加工贸易产业向我国中西部地区转移, 中央政府应该加强政策区域导向, 要根据中西部地区的优势, 制定出一系列优惠的政策, 形成一个偏向中西部地区的政策落差, 积极引导加工贸易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目前, 中央政府对加工贸易发展有重大影响的三项政策是:加工贸易产业目录调整、出口退税政策以及海关进口料件免税政策。在东部沿海地区, 通过增加加工贸易禁止性目录, 提高产业准入门槛;降低出口退税率, 特别是“两高一资”产品的出口退税率;减少海关免税, 达到促进结构优化和产业转移的目的。与之相反, 在中西部地区, 继续实行原有加工贸易优惠政策, 进一步放松银行保证金管理, 适时调整深加工结转货物税收政策。对于环境成本问题, 应通过指标达标管理等政策逐步解决。

2.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改善发展加工贸易的投资环境

发展加工贸易需要良好的投资环境, 中西部地区应利用多种投资方式, 加快基础设施等硬环境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括: (1) 尽快修筑交通运输干线, 打通通往国际和东部沿海地区的陆路、水路和空中通道; (2) 加快电信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 (3) 在出口加工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上, 要坚持高标准建设供水、供电系统; (4) 设立公共型的保税仓库。保税仓库也是基础设施的一部分, 有利于减轻企业资金压力, 为货物进出提供便捷通道, 避免多次运输。在软环境建设方面, 中西部地区要建立高效的管理和服务体系。政府职能部门要建立起在公平竞争条件下的运转高效、完善成熟、务实创新的管理和服务体系。此外, 中西部地区要进一步发展有关知识产权、技术咨询、仲裁机构等一系列市场服务体系, 建立和完善地方性的法律法规, 用法规来引导市场的规范化操作。

3.发挥比较优势, 发展特色加工贸易产业

中西部地区应充分发挥其在自然资源丰富和劳动力成本低廉两个方面的比较优势, 制定适合本地区的加工贸易产业发展战略。针对中西部的自然资源优势, 地方政府应鼓励本地企业将初级资源加工成加工贸易企业所需要的中间产品, 大力发展中间产品市场, 使加工贸易企业能够依托中西部自然资源, 从当地采购部分原材料, 降低成本, 加强加工贸易企业与当地经济的联系, 实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中西部地区也应选择部分科技实力强的中心城市, 建立以高新技术为主的出口加工区, 大力引进高新技术, 加快老工业基地改造, 增强对资源性产品的深加工和精加工能力, 发展高附加值的出口商品, 使资源优势转化为开拓国际市场、扩大出口的优势。

4.大力发展配套产业, 形成集群优势

中西部地区需要创造产业条件, 大力发展配套产业, 形成地方产业集群, 这样才有能力整体承接东部沿海地区成熟的、完整的产业链。在这个过程中地方政府的规划和扶持作用十分重要。在遵从市场经济规律的前提条件下, 地方政府可以发挥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 要跟踪不同类型产业的转移进程, 把握节奏, 抓住时机, 有针对性地做好承接工作;第二, 要结合本地的特色优势, 大力发展配套产业, 实现加工贸易产业集群化;第三, 不断完善现代物流的配套建设, 要尽快形成便捷、合理、经济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

5.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 加强培养和引进加工贸易人才

一个企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人才, 包括经营管理型人才和高素质的技术工人。因此, 中西部地区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要求, 培养和引进一批熟悉加工贸易的人才。从长期来看, 做好人才培养工作:一是要重视教育工作, 加大教育投入, 普及基础教育, 使居民获得成为合格产业工人的最基本的文化素养;二是与行业协会、高等院校开展人才培养的合作;三是主动与东部沿海地区、港澳台地区及发达国家开展技术交流和人才培训, 引进国内外高层次的技术和智力。从短期来看, 要努力创造良好的就业条件, 采取更加灵活多样的方式引进各类稀缺人才。

参考文献

[1]隆国强.加工贸易发展问题研究[J].国际贸易, 2006 (9) .

[2]裴长洪.正确认识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J].国际贸易, 2008 (4) .

[3]张旭宏.我国加工贸易发展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经济纵横, 2004 (2) .

[4]杨志芳, 闫奕荣.对加工贸易向中西部地区梯度转移的探讨[J].国际经济合作, 2008 (2) .

[5]黎国林, 江华.我国加工贸易区位分布及其优化的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 2008 (4) .

加工贸易转移 篇8

我国加工贸易地区的分布状况

我国加工贸易地区分布失衡, 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 而在中西部地区的发展缓慢。从1998年到2008年前10个月, 东部地区的加工贸易出口额一直占全国加工贸易出口总额的97%以上, 而中西部地区加工贸易出口额占全国的比重始终低于3%。由此可见, 东部地区的加工贸易占据了绝对领先的地位, 且主要集中在广东、江苏、上海、浙江和山东等省市。

从上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实行的非均衡经济发展战略, 是造成加工贸易地区分布失衡的主因。该战略是我国根据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具体情况, 采取了优先向东部沿海地区、再逐步向中西部地区推进的经济发展战略。其主要内容之一是, 东部地区利用人力资源丰富且费用低廉的优势, 发展加工贸易。这使开放条件相对较好的东部沿海地区抓住了上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世界产业结构调整的历史机遇, 利用中央给予的优惠政策, 率先发展加工贸易, 取得了极大的成功;而中西部地区由于对外开放的条件较差, 加工贸易发展相对缓慢。加工贸易地区分布失衡对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产生了一定的消极作用, 主要的表现就是拉大了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为了使加工贸易均衡、协调发展, 引导、促进东部地区的加工贸易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是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中西部地区承接东部加工贸易产业转移的宏观背景

1. 全球新一轮产业区域转移

产业在区域之间转移是全球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驱动者和组织者, 也是产业区域转移的实践者。为了更有效地利用全球资源, 跨国公司每隔20年左右就通过契约或投资方式, 利用世界各地的自然资源、资金、技术、人才、劳动力等生产要素, 调整其研发、设计、加工生产、销售、售后服务等环节在全球范围的布局, 各个环节被配置在成本最低的国家或地区, 以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 实现利润最大化。而加工贸易就是跨国公司实现产业区域转移的重要方式之一。

自上世纪90年代至今, 全球面临着新一轮的产业区域转移。信息产业的大发展及其对整个全球经济渗透深度和覆盖广度的增强, 标志着信息经济时代已来临。而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科技进步, 又进一步促进了国际分工的深化。欧美发达国家为了强化本国在信息产业、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把传统产业或新兴产业的全部或部分环节通过加工贸易方式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通过承接转移来的产业或环节, 积极发展新兴产业, 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逐步走上了工业化的发展道路。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 发展东部地区的加工贸易, 是我国参与国际分工的重要途径, 也是全球产业区域转移的一部分。当前我国加工贸易产业由东部向中西部转移, 也是在全球新一轮产业区域转移背景下的重新布局。

2.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再度抬头

金融危机使全球经济遭受重创。低迷的经济和不断攀高的失业率, 致使许多国家以各种理由构筑贸易壁垒, 贸易保护主义再度抬头, 具体表现为提高关税、设置非关税壁垒、滥用反倾销反补贴等贸易救济措施。美国和欧盟经济深受金融危机的影响。美欧既是我国电子产品、家具、玩具、鞋类、服装等加工贸易产品最主要的出口市场, 又是我国产品遭受贸易保护主义打击最严重的市场。美欧针对我国出口产品频繁采取贸易救济措施。WTO的统计数据显示, 2008年全球40%的反倾销案件、70%的反补贴案件都是针对我国的出口产品。2009年一季度共有11个国家和地区对我国发起“两反两保”调查, 其中反倾销18起、反补贴1起、保障措施3起、特殊保障措施3起。

3.国家调整了加工贸易政策

加工贸易在提高我国工业化水平、促进外贸增长、增加就业、实现产业结构和外贸商品结构升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 加工贸易也存在许多问题:一是我国的加工贸易长期处于国际产业链的低端, 产业技术含量低、产品增值率低;二是加工贸易资源消耗日益严重;三是我国的加工贸易政策和监管模式不能完全适应国际贸易发展的要求;四是加工贸易加剧了我国与国际之间的贸易摩擦。加工贸易的发展, 扩大了我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贸易规模, 也扩大了贸易的不平衡, 这是我国产品频繁遭受国际贸易摩擦的主要原因之一。

一些发展中国家, 如越南、印度尼西亚等也在大力吸引国际和我国东部地区的加工贸易产业向其转移。这些国家的投资环境不断改善, 劳动力成本更低, 比较优势日益凸现, 如越南为了吸引外资, 制定了比我国更为优惠的政策措施。这些国家成为我国中西部地区发展加工贸易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为了转变外贸增长方式, 有效地防止加工贸易产业外流, 我国根据国内外形势及时调整加工贸易政策, 很有必要。

中西部地区承接东部加工贸易产业转移的微观背景

1. 企业的成本上升

加工贸易在地区之间转移是以企业为主导的, 是加工贸易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普遍现象。我国加工贸易在地区之间转移的主要表现是, 随着先发展起来的东部地区的经济结构升级, 某些劳动密集型、大量消耗自然资源、生产传统产品的加工贸易企业转移到中西部地区的经济行为和过程, 都是企业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应对成本上升而作出的市场选择。

除了区位优势和优惠的经济政策外, 加工贸易在东部地区蓬勃发展主要得益于廉价的劳动力和丰富的自然资源。现阶段, 引起东部地区加工贸易企业的生产成本大幅度上升的因素:一是劳动力成本上升。改革开放以来, 企业职工的平均工资有了大幅度提高, 东部地区尤为明显。新劳动合同法规定, 企业必须为工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 较大地增加了企业的用工成本。二是土地、资源和能源等要素供给紧张、价格上涨, 影响了企业正常生产。三是环保成本增加。企业环境治理的压力日益增大, 污染治理也增加了企业的成本。

2. 人民币升值压缩了企业的利润空间

我国加工贸易的基本特征是两头在外, 研发和销售等高附加值环节被外商控制, 企业参与的是产业链中附加值低的生产组装环节, 利润空间微小。近几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总体呈现持续小步上扬的态势。人民币持续升值导致的后果是:一方面, 以外币计价的我国出口商品的价格上涨, 导致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下降;另一方面, 从事加工贸易生产的出口企业, 本来就微薄的利润空间被人民币升值所吞噬。加工贸易企业提高产品价格会削弱其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同时如果提价幅度赶不上人民币升值幅度, 也难以保障企业获取利润。

中西部地区承接东部加工贸易产业转移的对策

加工贸易产业由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理性选择的结果, 对促进我国地区之间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中西部地区应采取积极的对策, 承接东部地区加工贸易产业转移。

1.进一步强化政策区域导向

政府的支持和鼓励政策是东部地区加工贸易获得“井喷”式增长的重要因素。现在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发展加工贸易的政策基本上是一致的, 但这种一致性使中西部地区已无法获得足够的政策推动力。为了使加工贸易产业积极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国家应进一步强化政策区域导向, 根据中西部地区的优势, 制定偏向中西部地区的支持和鼓励政策, 而且政策的优惠幅度要大到足以克服中西部地区区位的劣势。

国家对加工贸易发展有重大影响的三项政策是:加工贸易产业目录调整、出口退税政策和海关进口料件免税政策。近年来, 国家相关部委已加大了加工贸易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政策导向力度。2007年7月, 商务部、海关总署发布了44号公告, 对加工贸易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 核心内容是对东部和中西部地区的加工贸易实行差别政策:一是东部地区新设立的生产企业, 不予批准限制类商品加工贸易业务, 而中西部地区新设立的企业无此限制;二是对开展限制类商品加工贸易业务的东部地区现有企业实行进口关税、进口环节增值税、银行保证金“实转”, 而对中西部地区的企业则实行“空转”。2007年11月商务部和国家开发银行联合发布了《关于支持中西部地区承接加工贸易梯度转移工作的意见》, 提出到2010年培育形成50个优势明显、各具产业特色的中西部加工贸易重点承接地;由国家开发银行在三年内提供300亿元政策性优惠贷款, 对中西部地区重点承接地的重点项目予以支持;商务部于2007年和2008年先后确认了南昌、武汉、芜湖、新乡、太原、昆明、银川、南宁等31个城市为全国加工贸易产业转移重点承接地;海关总署重新启动物流保税区的审批工作, 同时赋予中西部重点承接地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功能;铁道部门协调开通铁-海联运, 使出口货物直接运抵港口码头, 并减免相关铁路建设基金。这些政策措施的全面贯彻实施, 将大大提高中西部地区承接东部地区加工贸易产业转移的吸引力。

2. 中西部地区要进一步完善投资环境

良好的投资环境是中西部地区承接东部地区加工贸易产业转移的前提条件。相对于东部地区, 中西部地区的投资环境存在很多不足, 主要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交通运输成本高;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的基建和配套设施建设不到位;思想不开放、观念落后;市场机制不健全, 政府管理和服务体系落后。这些不足增加了外来投资的运营成本。

中西部地区要改善投资环境, 必须加快投资环境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尽快修建交通运输干线, 打通通往东部地区的陆路、水路和空中通道;二是在出口加工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上, 要坚持高标准建设厂房、供水、供电等设施;三是设立公共型的保税仓库。在软环境建设方面, 各级政府职能部门要转变观念, 达成共识, 形成合力, 大力提高办事效率, 提高行政管理和执法水平, 建立在公平竞争条件下运转高效、完善成熟、务实创新的管理和服务体系。

3. 发挥比较优势, 积极承接劳动资源密集型的加工贸易产业

与东部地区相比, 中西部地区有自然资源丰富、劳动力充沛且工资水平低等比较优势。中西部地区要发挥劳动力的比较优势, 应积极到东部地区招商引资, 承接劳动密集型加工贸易产业的转移;要发挥自然资源优势, 适度发展资源密集型加工贸易产业, 鼓励将初级资源加工成中间产品, 发展中间产品市场, 使加工贸易企业能够依托本地区的自然资源, 在当地采购部分原材料、中间产品, 加强加工贸易企业与当地经济的结合, 实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

高新技术产业的加工贸易是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革命的产物, 也是我国参与全球分工的重要内容。在一些产业门类较齐全的中心城市, 如武汉、长沙、重庆、成都、西安等地, 高等院校众多、科研力量较强大, 高新技术产业拥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因此, 中西部地区可选择科技实力强的中心城市, 建立以高新技术为主的出口加工区, 大力引进高新技术, 加快老工业基地改造, 增强对资源性产品的深加工和精加工能力, 发展高附加值的出口商品, 使资源优势转化为开拓国际市场、扩大出口的经济优势。

4. 大力发展配套产业, 形成产业集群优势

配套产业是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部分, 也是产业链中各环节之间配合协作形成的生产技术联系, 不仅包括产业内生产技术环节的联系, 而且还涵盖为本产业发展提供服务和支撑的各类要素的供给, 包括技术开发、人才培养、资金支持、中介服务、政策供给等。完善的配套产业是产业集群水平高的标志之一。产业集群的优势在于规模经济效应。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 产业集群在广东、浙江、江苏等东部地区得到了快速发展, 产业集群所产生的规模经济效应大大提升了东部地区加工贸易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产业集群水平低是影响中西部地区承接东部地区加工贸易产业转移的重要问题之一。中西部地区由于经济较落后、工业基础薄弱、产业配套能力不强, 不利于所承接的产业发展。因此, 中西部地区要大力发展配套产业, 逐步形成产业集群优势, 包括创造产业条件, 调动更多的资源来整体承接东部地区成熟的、完整的产业链。中西部地区发展配套产业, 形成地方产业集群优势, 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为了形成产业集群优势, 中西部地区要高度重视地方政府的规划和扶持作用。在遵从市场经济规律的条件下, 地方政府可在两个方面发挥作用:一是抓住有利时机, 制定本地区的加工贸易区域发展战略;二是深入研究加工贸易转移的内在规律, 跟踪不同类型产业的转移进程, 有针对性地做好承接工作;三是结合本地的特色优势, 大力发展相关配套产业, 尽快实现产业集群化。

5. 加快培养和引进加工贸易人才

日韩对华产业转移的贸易效应研究 篇9

关键词:日本,韩国,产业转移,投资,贸易效应

国际产业转移是指一些国家和地区通过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等方式将一些产业转移到另一国家或地区的过程。近年来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为中国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我国迅速发展成为全球范围内的贸易大国和国际产业转移大国。

日本和韩国自古以来就是和我国经济关系密切的友好邻邦, 2011年分别是我国第三和第六大贸易合作伙伴, 是吸收FDI的第三和第五大来源地。相对于大部分西方国家而言, 日、韩都是通过不断引进西方科学技术和创新获得成功的国家, 研究两国对华产业转移和进出口贸易的关系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文献综述

早期的研究大部分认为一国对外产业转移会产生贸易替代效应。日本学者赤松要的雁行模式表明, 日本向外产业转移的目的是促进其国内产业的发展。产业承接国可以借助国际产业转移的机会, 学习产业移出国的经验, 通过资本和技术的注入改善国内产业的发展。Mundell通过放宽H-O贸易模型中有关要素的不可跨国流动假设, 构建了贸易-投资模型, 证明了要素流动具有替代母国出口的命题。Aizenman和Noy通过检验1982~1998年间81个国家或地区的面板数据发现, 在其他宏观经济变量和制度效应确定后, 制造业的国际贸易和直接投资间存在着很强的双向反馈关系。

20世纪70年代开始出现产业转移和贸易互补关系的研究成果。支持贸易促进作用的研究以小岛清为代表, 他指出虽然生产要素的移动会减少商品稀缺性进而减少国际贸易机会, 但从另一方面来看, 这一行为也开辟了新的生产场所, 创造了新的贸易园地, 国际产业转移对贸易是有促进作用的。Blonigen考察了日本汽车公司在美国的生产情况, 得出日本汽车的出口和日本公司在美国的汽车生产呈反比, 但与日本公司在美国零部件的生产呈正比。项本武使用中国对49个国家的年直接投资流量和存量及2000年、2001年中国对这些国家的出口量数据, 利用引力模型和面板数据分析法进行研究发现,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促进了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发展, 其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

本研究拟对日韩对华产业转移的贸易效应进行实证研究, 使用由产业转移引起的总体直接投资数据 (包含一、二、三产业) , 而不是使用制造业FDI数据, 原因在于日韩对华转移的产业日益增长导致双边商品贸易和服务贸易的增加。此外, 国外大多数文献研究只关注FDI量和出口的关系, 本研究将从进出口两方面来检验产业转移与贸易的关系。

二、日韩对华产业转移贸易效应的实证分析

(一) 日韩产业转移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

本模型以我国的进出口总额 (IM和EX) 为因变量, 以日韩对华产业转移引致的直接投资存量 (FDIJ和FDIK) 为自变量, 选取2001-2011年日本、韩国对华直接投资存量, 日本、韩国和我国进出口贸易额和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的年度数据为样本。其中, 日本、韩国对华直接投资存量来源于《中国外商投资报告》和《世界投资报告》, 日本、韩国和我国进出口贸易额和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各期。

1. 日韩直接投资对我国出口总额的影响

经过初步的回归分析, 方程DW值较小, 残差可能序列相关, 而且时间序列数据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 因此方程两边取自然对数, 运用eviews7.2软件分析。从实证结果来看, R2值为0.96365, 拟合效果较好, 所有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解释程度超过96%, 方程通过了F检验, 其中日本对我国直接投资 (FDIJ) 通过5%显著性检验, 韩国对我国直接投资 (FDIK) 通过了10%显著性检验。从回归系数来看, 日本对我国直接投资有助于我国出口总量的增加, 而韩国对我国直接投资对我国出口总量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2. 日韩直接投资对我国进口总额的影响

两边取自然对数, 运用eviews7.2软件分析。实证结果显示, R2的值为0.9688, 拟合度较好, 方程通过了F检验, 日本对我国直接投资 (FDIJ) 通过了1%显著性检验, 韩国对我国直接投资通过了5%显著性检验。从回归系数来看, 日本对我国直接投资对我国进口有显著的提升作用, 相反, 韩国对我国直接投资对我国进口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二) 日韩对华产业转移与我国对日本、韩国出口关系研究

随着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发展, 日本和韩国日益成为我国主要的出口市场。日本和韩国在华企业对产业移出国的出口市场保持者很大的依赖性, 因此日韩对华产业转移对于双边的进出口贸易有着直接影响。本文依旧采用回归分析研究两者的关系, 选取美国对日韩的进出口额为被解释变量、日韩对我国直接投资累计额为解释变量, 对各变量采取自然对数变换, 在回归中针对方程出现残差序列相关及数据产生多重共线性问题, 加入一阶滞后项进行消除并剔除不显著变量, 构建回归方程如下。

日本对我国直接投资与我国对日本出口关系为

日本对我国直接投资与我国对韩国出口关系为

韩国对我国直接投资与我国对日本出口关系为

韩国对我国直接投资与我国对韩国出口关系为

分别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如下表所示。

由表1、表2可以看出, 所有回归方程F统计量的值都很大, 表明回归方程显著, R2值都接近1, 表明拟合度较好, 各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解释力较强, 而且主要解释变量都通过了1%、5%、10%显著性检验, 表明解释变量显著。

注:括号内为t统计量, *、**、***分别表示通过10%、5%、1%显著性检验。

注:括号内为t统计量, *、**、***分别表示通过10%、5%、1%显著性检验。

从表中结果来看, 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对我国对日本和韩国出口倾向都影响显著, 都通过了1%显著性检验, 其中对我国对韩国出口影响更为显著。从具体数据来看, 累计日本对华投资增加1个百分点, 对日本出口将增加0.535个百分点, 对韩国出口将增加0.993个百分点。韩国对华直接投资对我国日本出口影响不显著, 对我国对韩国出口影响显著, 通过了1%显著性水平检验。从具体数据来说, 累计韩国对华投资每增加1个百分点, 我国对日本出口将增加0.031个百分点, 对韩国出口增加0.826个百分点。由此可以看出, 日本对我国直接投资选择企业时不会有地缘优势, 更多的关注技术和经济利益, 而韩国对我国直接投资则更多倾向于韩国本国企业, 增加对本国企业的进出口。

三、结论

从分析结果可以看出, 由于日本和韩国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情况不同, 对华产业转移的产业分布和投资规模不同, 对我国进出口贸易和中日、中韩双边贸易的影响也不同。日本对我国所转移产业的投资对我国贸易具有促进作用, 韩国对我国转移产业的投资对我国贸易具有替代作用。而日韩对中国的投资对中韩出口的促进作用较为明显, 其中韩国在华投资对我国向日本、韩国出口的影响较大。这说明韩国投资企业将中国作为产品加工地, 以产品返销本国市场为主, 促进了中日、中韩出口的增加。而日本对华产业转移重点在于开拓中国市场, 加速对华产业转移和投资, 占领中国市场并向第三国出口。

参考文献

[1]唐杰英.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及其启示[J].世界经济研究, 2009 (12) .

加工贸易转移 篇10

由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浓度不断升高导致的全球气候变暖已引起国际社会、各国政府和学术界的高度关注 (IPCC, 2007) 。而国际贸易被认为是影响一个国家, 乃至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因素, 同时国际贸易因所呈现的“国内排放, 国外消费”的特点而成为国际碳减排责任谈判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 (付加锋、高庆先, 2009) 。尤其是随着《京都议定书》的生效, 承担碳减排义务的附录I国家, 因担心碳泄漏的发生以及本土企业竞争力的损失而建议对来自非减排国家和非缔约国家的高碳产品征收碳关税。在自由贸易的情况下, 气候政策宽松的发展中国家有没有成为执行严格气候政策的发达国家高碳产业的“污染避难所”?

现有文献沿着投资和贸易两种思路对“污染避难所”假说进行检验, 且较多从投资的视角展开研究。例如建立FDI的区位与行业选择模型检验一国环境规制对FDI区位与行业选择的影响。二是从国际贸易的视角展开研究, 一般有两种方法:一是对污染产业和非污染产业贸易模式的整体考察。例如Low和Yeats (1992) 分别采用某一产业的市场占有率和RCA指数来检验污染产业的世界转移情况。Sorsa (1994) 以OECD国家中7个环境规制严格的国家为研究对象, 分析发现这些国家环境敏感性产品的贸易量在出口中的份额在下降。Grether (2002) 则采用RCA分解法, 研究认为除有色金属外, 其他污染产业有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倾向;采用含污条件指数 (PTT) 、污染密集度的变化考察某个国家是否专业化生产污染产品。Antweiler.W (1996) 测算了世界164个国家包括CO2在内的系列污染指标的PTT指数。结果显示发达国家污染指标的PTT指数总体要高于发展中国家, 因此认为发达国家成为世界污染产业的“避难所”;我国学者傅京燕 (2008) 通过测算我国出口中的含污量并对污染密度与RCA进行相关分析, 结果认为“污染避难所”假设在中国不成立。

一些学者还专门对国际贸易中的高碳产业转移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 和上述污染产业“避难所假说”研究结论一样, 有两种不同的观点。有些研究证实了发展中国家成为国际高碳产业转移的“避难所”的假设, 例如Machado et al (2001) 和Ahmed和Wyckoff (2003) 均认为发达国家对高碳产业进行了转移, 而Munksgard et al (2002) 以及Wyckoff和Roop (2003) 的研究结果不支持上述观点。

关于我国贸易中的高碳产业转移问题的研究才刚刚开始, 且研究结论并不一致。李小平、卢现祥 (2010) 认为中国并没有通过国际贸易成为发达国家的“污染天堂”, 而朱启荣 (2010) 的研究则表明一些高碳产业正在向我国出口行业转移。本文拟从双边贸易的视角, 采用两种方法检验我国对外贸易中高碳产业的转移现象:一是借鉴Low和Yeats (1992) 的分析方法, 利用我国高碳产品的贸易额、贸易模式与地理分布的时间序列数据勾勒出我国与部分发达国家之间高碳产品比较优势的变化, 初步判断产业转移趋势;二是通过测算各高碳行业的净出口消费指数 (Mongelli et al, 2006) 来检验我国各种高碳行业的转移趋势。本文选取美国、德国作为贸易对象国的代表, 欧盟是执行《京都议定书》最严格的地区也是最早因担心所谓的碳泄漏和竞争力的损失而提出对部分进口产品征收碳关税的地区, 而美国是最早实施这一政策的国家之一, 同时考虑德国是欧盟与我国高碳产品贸易份额较高的国家之一, 以及在UNcomtrade数据库中贸易数据的可获得性, 所以选择德国作为欧盟的代表。

二、高碳产业的界定与贸易模式的整体考察

(一) 高碳产业的界定

高碳产业是相对低碳产业而言的一个新概念, 李小平等 (2010) , 王海鹏 (2010) 等人的论文中均有涉及, 但是目前尚无统一定义。借鉴污染密集型产业的判断标准 (Mini和Wheeler, 1997) , 我们按照单位产出的碳排放水平即碳排放强度作为高碳产业的界定标准。

本文采用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 (ORNL) 1990年提出的方法对各行业化石燃料燃烧释放二氧化碳量进行计算。所得的各行业能源消费总量全部是以万吨标准煤表示。各行业化石燃料燃烧释放二氧化碳量计算公式为:

燃煤的碳排放量=耗煤量×0.982×0.73257 (1)

式中:0.982为有效氧化分数;0.73257为每吨标准煤的含碳率。

考虑到各工业行业与SITC (Re3.0) 码的协调以及贸易数据的可获得性, 本文将有色金属矿采选业与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合并为有色金属采选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与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合并为石油和天然气加工业。各年份标准煤能源消耗量来自《中国工业统计年鉴》能源篇, 行业工业产值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工业篇。所有贸易数据均来自于UN COMTRADE数据库。计算研究期内 (1998—2008年) 各工业行业的碳排放强度, 然后对各行业碳排放强度取均值, 取排序前十位的行业作为本文研究的高碳产业, 详见表1。高碳产业生产的产品定义为高碳产品。

(二) 我国高碳产业贸易模式整体分析

1. 贸易份额

数据显示, 我国高碳产品进出口一直处于增长状态, 尤其是在2001年之后增长迅速, 且总体处于贸易逆差状态。高碳产品出口额占我国出口总额的比重在1995年达到15.57%的峰值, 1995年之后开始下降。从图1可见, 我国高碳产品的出口份额在2003年达到近几年的最低谷10.79%, 2003年之后开始呈现平稳上升的趋势, 到2008年达到14.89%。表明2003年之后, 一些高碳产品向我国出口行业转移。

2.贸易流向

贸易流向可以用高碳产品对目标国家的出口额占该产品出口额的比重 (出口去向) 及进口额占该产品进口额的比重 (进口来源) 来表示, 反映的是我国高碳产品的出口去向和进口来源。

对美国的出口占我国高碳产品出口额的比重, 1992—1997年处于8%~10%之间。从图2可以看出, 1998—2008年这一数字一直处于10%之上, 且2003—2007年呈稳步上升趋势。而中国自美国高碳产品的进口额占高碳产品进口额的比重, 大体上呈逐年下降的趋势, 说明我国消费的高碳产品来自美国的越来越少, 而我国作为美国高碳产品进口国的地位相对来说有上升趋势;中国与德国之间高碳产品的贸易流向在2000年前后发生了变化。2000年以后, 对德国的出口占我国高碳产品出口额的比重下降, 而德国作为中国高碳产品进口来源国地位略有上升后又出现缓慢下降的趋势。因此整体而言, 美德两国作为我国高碳产品进口来源国的地位在逐步削弱, 除美国外, 我国对德国高碳产品的出口有减弱的趋势。

注:图中USA, GER分别代表美国和德国, EXF, IMF分别代表出口流向和进口流向

3. 贸易模式

利用某产品的出口与进口比率 (E/I) 来考察一国某类商品的贸易模式。如果出口与进口比率大于1, 该国为此产品的净出口国;反之该国则为净进口国 (陆菁, 2007) 。例如, 如果中国高碳产品的出口与进口比率大于1, 说明中国是高碳产品的净出口国, 中国在高碳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更进一步, 如果中国高碳产品的出口与进口比率变大, 说明高碳产品贸易模式的改变, 中国在高碳产品方面的优势增强, 其他国家 (发达国家) 从中国进口高碳产品越来越多。反映了高碳比较优势的转移, 即中国可能成为了高碳产业的“避难所”。

从图3我们可以看到, 我国高碳产品对世界的出口与进口比率在研究期内一直小于1, 说明我国相对与世界平均水平来说在高碳产品上并不具备优势, 我国是高碳产品的净进口国。具体来看, 我国对美国高碳产品出进口比率仅2003年和2004年小于1, 其他年份均大于1。与之相反, 我国对德国高碳产品的出进口比率绝大部分年份小于1。说明我国相对于美国而言在高碳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 而对德国而言存在劣势。

从图3还可以看到, 在2003年后我国无论是对世界还是对美国和德国的高碳产品出口与进口比率均在快速上升, 且这种趋势还在持续, 说明我国高碳产业比较优势整体在增强, 其他国家有向我国进行高碳产业转移的趋势, 应当引起我国关注。

三、我国对外贸易中高碳产业的转移趋势

净出口消费指数 (NETXC) 是指本国污染产业对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净出口与该产业本国消费的比值。根据该指数的变化趋势可以判断是否存在“污染产业”转移的现象 (李小平、卢现祥, 2010) 。研究期内, 如果中国高碳产业对目标国家的净出口消费指数呈上升趋势, 则说明该国向中国转移了高碳产业;反之, 则说明中国向该国家转移出了该产业。要检验我国对外贸易中是否存在高碳产业的转移就要选取执行严格碳减排政策的发达国家作为贸易对象国。我们选取美国和德国为贸易目标国家。

依据净出口消费指数的定义有如下公式:

C、X、M、P分别代表本国某产业的消费、出口、进口和产值;i和t分别代表行业和年度;j分别代表美国、德国。

由于其他采矿业、燃气生产和供应业以及电力和热力的生产供应业贸易数据短缺, 且燃气生产和供应业以及电力和热力的生产供应业这两个行业主要为国内消耗, 所以仅通过计算7种碳密集型行业的净出口消费指数来判断这些行业的转移趋势。

(一) 我国高碳产业对美国的转移趋势

图4反映的是我国对美国各高碳行业净出口消费指数的变化趋势。可发现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的净出口消费指数在经历平稳发展之后, 自2002年起有明显的上升, 说明美国近年来有向我国转移这两个产业的趋势。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净出口消费指数自2000年后一直处于稳步上升的趋势。而其他高碳产业净出口消费指数在经历波动式发展后, 2006年后有下降的趋势, 其中下降明显的是金属矿物制品业和非金属矿采选业, 说明美国并未向我国转移这些产业。相反, 相对中国而言, 美国这些产业的优势在增强。总体来看, 美国向我国转移了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这三个高碳行业。

(二) 我国高碳产业对德国的转移趋势

从图5我们可以观察, 除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以及非金属矿采选业外, 其他高碳产业对德国的净出口消费指数均在经历2002年之前的下降阶段后, 开始上升。其中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以及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净出口消费指数上升最快。说明近期德国向我国转移该产业的趋势明显。总体上来看, 除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以及非金属矿采选业外, 其他高碳产业均有从德国向我国转移的趋势, 且这种转移也是从近几年开始的。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首先, 本文沿用Low和Yeats (1992) 研究方法, 探测我国高碳产品贸易额、流向以及贸易模式, 勾勒出我国与世界以及目标国家高碳产品比较优势的变化。研究结论显示我国高碳产品贸易总量不断增加且近年来高碳产品在我国总出口中的比重有上升趋势, 说明高碳产品有向我国出口行业转移的趋势;美德两国作为我国高碳产品进口来源国的地位在逐步削弱。除美国外, 我国对德国高碳产品的出口有减弱的趋势;我国高碳产品的出口与进口比率近年来上升明显, 高碳产品贸易模式的改变, 说明我国相对于世界其他国家来说高碳产品的比较优势在增强。

其次, 本文测算了各高碳行业的净出口消费指数的变化。研究结果显示:美德两国向我国转移了部分高碳产业, 其中较为明显的是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以及有色金属矿采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且这种转移都是从近几年开始的;同时我国也向其他国家转移了部分高碳产业。例如, 我国向美国转移了有色金属矿采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向德国转移了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等。高碳产业的转移是相互的, 我国并没有成为美德两国所有高碳产业的“污染避难所”。因此欧盟和美国因担心碳减排政策差异出现的碳泄漏而对来自于执行相对宽松气候政策的发展中国家征收碳关税的做法是缺乏科学根据的。同时, 也发现我国并没有因为较低的环境标准而使得高碳产业整体优势提高, 因此通过降低环境标准而获得比较优势的做法不可取。此外, 研究结果显示, 部分高碳产业有向我国出口行业转移的趋势, 因此我国要重视贸易与气候目标的协调发展, 在全球气候变暖以及资源约束背景下, 要适时制定合理的“碳税”、“能源税”等环境规制措施促进我国产业低碳化转型发展。

参考文献

[1]傅京燕.我国对外贸易中的污染产业转移的实证分析——以制造业为例[J].财贸经济, 2008 (5) :97-102.

[2]李小平, 卢现祥.国际贸易、污染产业转移和中国工业CO2排放[J].经济研究, 2010 (1) :15-21.

[3]陆菁.环境规制与国际贸易的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 2007:77-82.

[4]王海鹏.对外贸易与我国碳排放关系的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 2010 (7) :3-8.

[5]朱启荣.中国出口贸易中的CO2排放问题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 2010 (1) :55-63.

[6]Ahmed N., A.Wyckoff.Carbon Dioxide Emissions Embodied in International Trade of Goods[R].OECD Technology and Industry Working Paper, 2003:15.

[7]Low P., Yeats A.Do dirty industries migrate?[R].International Trade and Environment, World Bank discussion paper, 1992:159.

上一篇:劳动力发展下一篇:会计电算化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