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贸易结构变化论文

2022-04-16

一、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认为,在国际交换中,一国与他国的交换比例高于其国内的交换比例才会发生贸易。实际上这种观点只适用于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和厂商问的贸易。对不发达国家或地区而言,其进出口商品结构大多是缺乏弹性的,很难根据贸易条件的优劣随意调整进出口商品构成。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加工贸易结构变化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加工贸易结构变化论文 篇1:

产品内分工下山西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摘 要:文章首先通过对国际产品内分工理论的分析,探讨了国际产品内分工和加工贸易两者之间的关系,认为加工贸易是实现国际产品内分工的一种主要形式。然后,分析山西加工贸易在国际产品内分工条件下的发展现状,针对在国际产品内分工体系下山西加工贸易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国际产品内分工条件下山西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应对策略,从而达到理论指导实践的研究目的。

关键词:产品内分工 加工贸易 转型升级

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产品内分工迅速兴起并成为国际分工的必然趋势。产品内分工带来了生产领域的变革,各国纷纷投入生产全球化的浪潮中,从而把各国间的经济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而加工贸易是我国参与产品内分工的重要方式,发展加工贸易就是我国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利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历史发展机遇的有利形式,同时也是符合国际分工和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的。因此从产品内分工的角度研究山西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将有助于提升山西在产品内分工链中的地位,从而使山西能更好地参与产品内分工。

一、产品内分工与加工贸易

1.产品内分工含义。产品内分工是国际分工的深化,是同一产业或行业内同一产品的不同生产阶段和生产环节之间的国际分工。其实质是生产布局的区位选择,其既可在跨国公司内部实现,也可以通过市场在不同国家间的非关联企业间完成。对其概念的理解应把握以下两个方面:第一,生产过程的可分性。一个产品的生产应包含不同的工序或区段,各国根据技术水平的差异,专业化生产其中的某个阶段而不是全部阶段。第二,生产空间的分散性。生产过程中的不同工序和区段必须跨越国界,分散到不同国家进行生产。

2.产品内分工与加工贸易。加工贸易除了是一种贸易方式外,也表现为产品内分工的一种主要形式。“产品内分工是将产品生产过程所包含的不同工序和区段,被拆散分布到不同国家进行,形成以工序、区段环节为对象的分工体系,而加工贸易的显著特征表现为跨越国界的生产加工和销售,其实质就是各国在产品不同生产环节上开展国际分工,并根据各自的生产环节实现产品价值链的增值的活动。”加工贸易不仅体现产品内分工与生产的基本特点,而且也是在自由贸易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贸易方式,所以它代表着现代国际分工的新趋势特征。

产品内分工深化了加工贸易的发展。产品内分工这种国际分工形式仍然是在比较优势与规模经济等因素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更利于发挥各国在特定产品不同工序的比较优势,并能在各生产环节的规模经济充分实现,这样利于生产成本的节约和生产效率的提高。而加工贸易是产品内分工的一种主要形式,也就得到了促进和发展。按照这样的话,如果产品越是能满足产品内分工条件,其加工贸易所受到的影响也就越大。其中最明显的行业是电子行业。因为电子行业具有完备的工序可分性,也具有非常低的单位价值运输成本,非常适合于跨境产品内分工。我们从贸易数据中看到,过去几十年我国贸易增长最快的20种产品,前3 名都是电子类产品,其根本原因就是电子产品相对最容易进行产品内分工,也最容易把产品生产不同的工序分散到不同国家去进行。如今随着贸易、金融和投资的自由化和全球化,生产分工的国际化以及世界范围内产业结构的调整趋势逐渐增强,加工贸易已逐渐成为全球范围各国参与国际分工的重要贸易方式,它在充分发挥各国比较优势、推动技术进步、促进产业升级、扩大出口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山西加工贸易参与产品内分工的分析

1.数量分析。Hummel,Ishii,Kei-Mu Yi(2001)提出了测度产品内分工规模的方法,他们运用投入产出法,将一国进口品分为用于国内最终消费与用于出口品生产这两部分,然后按进口品用于出口的价值对出口额的比率来定义“垂直专门化比率”(vertical specialization(VS)share),用这种方法,Hummel等人对上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OECD(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国家与其他国家的垂直专门化程度做了一番估算。VS用体现在一国出口商品中的进口中间品价值来衡量,公式为:VS=(进口中间投入品价值/产品总价值)×出口产品总价值×2。还有一种测量方法为VSi,考察一国出口的中间品中被他国用作生产出口品的价值,计算方法与上式大体相同。两种方法的区别在于,VS从一国的进口中间品来考虑,VSi从一国的出口中间品来考虑。如果某国用进口中间品生产的产品全部用于出口,则其VS值就等于进口的中间品金额;如果全部用于国内生产或消费,即出口为零VS=0;如果仅仅利用国内资源和生产要素生产出口品,而不进口任何中间投入品则VS=0。由于我国对加工贸易的数据进行了严格统计,我们可以依据加工贸易的数据计算我国的产品内分工规模,即:VS=加工贸易进口额。考虑到一般贸易出口中可能包括少量进口辅料的价值这种方法计算出来的值要比实际值要低,但误差不会很大。参照此算法山西的计算结果见表1。从表1可看出2002年以来山西参与产品内分工的程度(VS/总出口额)处于上升趋势,从2002年的0.019上升到2007年的0.224,这与世界产品内分工的发展趋势是一致的,也与我国逐步成为“世界工厂”的现状相吻合的,近些年来我国在参与国际产品内分工中已基本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

2.结构分析。为深入分析山西加工贸易在产品内分工中的结构,首先要将贸易数据分为初级产品、中间产品、最终产品三大类。其中,又将中间产品分为零配件和半制成品。这种方法按照商品的主要用途进行分类,容易把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加以区分。本文参照Francoise Lemonie 和Denizu Nal-Kesencl(2002)年对中国数据的分析方法,通过计算山西省2008年1-10月和2009年1-10月的相关数据,对加工贸易参与产品内分工的结构进行分析。(如表2所示)从选取的两年数据的比较来看,在进口方面,中间投入品的进口在总进口中占据着相当大的比重,大约为2/5,其中又以半制成品的进口为甚,而零配件的进口在中间投入品进口中占的比例较小,但增长速度较快。最终产品在总进口中所占的比例较低。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在产品内分工格局下,山西主要是对进口中间投入品进行加工装配。出口方面,和进口的情况呈现相反的趋势。最终产品的出口在总出口中占据着绝对的优势,2008年占到近30%,2009年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有所下降,但是中间投入品逆市而上,显示山西出口商品结构变化,说明加工贸易参与产品内分工程度加强。总体来看,山西产品结构仍以初级产品为主,虽然2009年受到金融危机影响有所减少,但可以看出山西加工贸易对外贸的拉动作用不强,参与产品内分工的结构不合理,需要转型升级逐步改善结构。

三、山西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产品内分工角度

山西加工贸易主要存在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加工贸易规模小。山西省加工贸易底子薄,基础弱,总量小,缺乏龙头企业,产业带动性和规模效应弱。同时,还存在产业集中度低,专业化协作程度差,整体政策支持较弱等制约加工贸易快速发展的问题。二是加工贸易产业和商品结构单一。加工贸易商品以初级产品铁矿砂、氧化铝橡胶等为主,加工贸易项下的贱金属及制品和矿产品一直占全省加工贸易的80%以上,而机电类产品所占比例较低。加工商品简单,且主要集中在资源性、重能源产品的加工上表现为附加值低、技术含量低、缺乏深加工、精加工,“一进一出,单一工序”,加工链条短。三是加工贸易企业数量少而且地区发展不平衡。四是加工贸易利用外资规模比较低。五是加工贸易增值率波动幅度大不稳定。

就目前山西省加工贸易的形势来看,机遇与挑战并存,形势不容乐观。积极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不仅是应对当前金融危机的迫切需要,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由于国际分工已从产业间、产业内分工深化到了产品内,各国根据技术水平的差异,只需专业化生产同一产品的某个生产阶段而无需全部阶段。因此,只有顺应时代潮流,加快加工贸易升级,全省才能抓住国际分工深化带来的发展机遇,在具有比较优势的生产环节形成组装与制造能力参与产品内分工。因此重点从产品内分工的角度来分析全省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

1.加工贸易产品结构的升级。虽然山西近几年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例不断增加,对山西加工贸易出口商品结构改进有促进作用。但是这些机电产品的出口也还是劳动密集型的,属于组装型劳动密集型产品,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也并没有占据主导地位,所以加工贸易的产品结构需要继续优化,着重提高产品不同技术含量的生产加工环节,即仍然继续沿着劳动密集型产品→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高新技术产品的路径参与产品内分工,鼓励更多加工企业参与到资本、技术密集型,高新技术产品的加工环节生产中,尤其要紧紧抓好当前以IT产业为主导的高科技产业转移的机遇,实现加工贸易产品结构向高新技术产品为主的方向转变。

2.加工贸易生产环节的提升。充分利用进口中间产品的技术外溢效应来提高生产整体技术水平,建立在原有静态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加速资本积累,注重提高技术水平和劳动力素质,从而实现动态比较优势的提升。只有这样才能在产品供应链中沿着产品内分工阶梯攀登,即继续从简单组装→辅助零部件制造→一般和重要零部件制造→高级组装和核心零部件制造,这样使加工贸易企业的中间产品逐渐从低层次简单产品过度到同一产业内更复杂、更精细的产品,最终顺利实现加工贸易产品生产环节的提升。

3.同一产品分工链上的升级。由著名的微笑曲线可以知道,越往上游的研究开发和关键零部件以及下游的品牌和营销两端走,增值幅度越高,中间的加工制造增值幅度最小。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加工贸易还应在拉长的产品分工链条上升级,提高加工产品的增值含量。一方面沿着产品分工链向上游延伸。从最后工序开始依次向前,循着“原材料供应→简单加工组装→复杂加工装配→零部件配套生产→主要原材料和技术设备的加工生产→人才交流、产品研发合作→自主研发、设计、生产→自有品牌创建”的轨迹,不断提升加工度,从而提高加工贸易的增值率。另一方面向下游拓展,发展加工贸易营销和海外销售。

山西一直以来以劳动力比较优势参与了附加值最低的组装环节,如果加工贸易一直固守在加工组装环节,将会出现“贫困性”增长现象。加工贸易必须走“简单组装—复杂组装—零部件生产—产品研发—销售—自主品牌”的产业链升级道路。从劳动密集型环节嵌入跨国公司的全球价值链,以“边干边学”的方式沿着价值链上下游延伸,发展自主知识产权和自我品牌,完成产业“蜕变”,才是加工贸易的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卢锋.产品内分工:一个分析框架.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2004(1)

2.徐攀峰.产品内分工下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研究.湖南大学,2006(9)

3.张燕生.我国加工贸易未来转型升级的方向.宏观经济研究,2004(2)

4.兰勇,杜红梅.我国加工贸易升级的层次性与路径探讨.经济论坛,2005(20)

5.黄飞娜,金余会.产品内分工视角下中国加工贸易结构分析.经济论坛,2008(11)

6.李少华.产品内分工视角下我国加工贸易的升级.湖南湘潭大学,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单位:太原工业学院 山西太原 030008)

(责编:贾伟)

作者:陈利香 李鑫 沈玲

加工贸易结构变化论文 篇2:

浅谈国际贸易与产业链构建

一、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

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认为,在国际交换中,一国与他国的交换比例高于其国内的交换比例才会发生贸易。实际上这种观点只适用于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和厂商问的贸易。对不发达国家或地区而言,其进出口商品结构大多是缺乏弹性的,很难根据贸易条件的优劣随意调整进出口商品构成。所以,决定一国贸易结构除了贸易条件的优劣外,更为重要的是该国的产业结构。如果一国的产业结构合理高效、不断优化,就可以利用产业竞争力不断提高的过程中创造出来的比较优势或者竞争优势,在国际贸易中最大限度地获得贸易利益。如此探讨贸易结构和产业结构的理论体现和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必要的。

1.对外贸易对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

(1)对外贸易结构直接影响着产业结构中开放部门的增长

由于各产业的要素贸易依赖程度不等,对外贸易结构或多或少会改变各产业的要素供给弹性,使那些受制于国内要素禀赋的产业得到长足的发展。同样,由于各产业对商品贸易依赖程度不同,对外贸易结构也会改变各产业的产品需求弹性,使受制于国内市场容量的产业得到规模经济效应。

(2)对外贸易结构直接影响着产业结构的投入产出关系

对外贸易结构与国内流程的结合,直接改变了产业问的供求关系。国内需求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差距,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对外贸易结构的弥补,因为对外贸易结构不仅通过产业中间需求,而且通过产品最终需求影响着产业结构的供求关系。这样,开放程度越高的产业结构,其与别国的产业结构关联程度越高。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国内产业之间的投入产出关系。

(3)进口贸易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推动作用

进口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升级有着密切的关系。进口对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不仅仅局限于维持国际收支平衡,更重要的是发挥进口贸易对地区经济发展与技术进步的推动作用,促进区域产业结构的改变。

2.产业结构变化影响出口贸易结构的变化

(1)对外贸易结构是由产业结构状况所规定的

一方面,一国产业结构通过对外贸易结构获取比较利益。另一方面,一国产业结构通过对外贸易结构反映竞争能力。

(2)利用产业结构升级促进对外贸易增长

产业结构升级可以提升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因此,國家或地区的产业结构必须不断的向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大的产业结构转化,拥有自主品牌及自主研发能力,使产品、企业、产业具有国家竞争优势。日本、韩国的国家崛起就是依靠不断的产业结构升级推动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在国际分工中确立了自身的竞争优势。

(3)各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强弱可以改变贸易结构。

二、中国加工贸易模式与产业链

1.中国加工贸易产业链面临的主要问题

(1)加工贸易国内配套能力不足,缺乏长期发展后劲

资料表明,从1996到2005年中国加工贸易链上的内资企业所占比重从35.5%下降为18.2%,下降幅度较大,且内资企业生产能力主要集中于制造业低端,零部件和原材料过多依赖进口,国内配套能力不足,仅有的一些配套产品,生产企业也多为外商投资企业。

(2)加工贸易长期处于产业链低端环节,缺乏可持续的盈利空间

中国的加工贸易主要在劳动密集型行业迅猛发展,这一模式可能在较长时期内存在,但其盈利能力却很难持续。具有国际比较成本优势的行业往往也是供给充足乃至过剩的行业,一般以“三低”(低成本、低价格、低档次)维持竞争优势。

(3)加工贸易的增值率很低,利润大量外流

据统计,在来料加工中,目前中方企业仅能获得占出口总额5%左右的工料费收入,产品增值的大部分被发包方获得。例如,中国制造一个芭比娃娃,国内加工贸易企业仅得35美分,美国等外国公司所得则是25美元。

2.延伸中国加工贸易产业链提高其增值率的措施

(1)制定加工贸易的战略规划

首先,应把“引进来、扎下根、本地化”作为不同阶段的目标和任务,创造产业、产品、工序的转型升级和技术进步的良性机制。其次,加工贸易应由加工制造为主,逐步向采购、加工制造、分销服务、售后服务以及研发、信息资讯等方向转型升级,其中全球化综合人才的培养和选择机制至关重要。再次,加工贸易的未来转型升级应与科学发展观相一致,向可持续发展方向转型,尤其要坚决抵制对经济,社会和自然有长期负面影响的投资、生产和服务性活动。

(2)完善政策提高外资加工贸易企业配套程度

把加工贸易进口中间品从境外保税进口,改为从出口加工区外保税进口

3.鼓励合作。

4.创新加工贸易管理方式。

5.重视熟练技术工人的培养。

作者:王萌

加工贸易结构变化论文 篇3:

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战略思考

【摘要】借鉴发达经济体产业转型升级一般路径,本文结合中国作为大国经济体的实际情况,从企业主体行为创新和企业技术路径创新两大维度,提出我国新时期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战略方向,应为加快主体结构转变、产品产地转移、组织方式转换、生产方式转化、营销市场转向“五个转型”;推进工艺流程升级、产品结构升级、集聚配套升级、功能结构升级和增量结构升级“五个升级”。

【关键词】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主体行为技术路径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加工贸易从无到有,快速增长,为推动我国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近年来随着我国要素价格的不断攀升,加工贸易处于全球产业价值链低端所累积的一些深层次结构性矛盾,正在集中凸显出来。

一、当前我国加工贸易面临的结构性问题

1 企业主要集中在国际产业价值低端环节。加工贸易属于国际产业分工范畴。全球制造业一体化的分工链条,起始于技术研发环节,经过组装生产环节,终端是产品的国际物流配送。根据微笑曲线理论,加工组装环节的附加价值较低,而两端的技术研发与营销物流等环节具有较高附加价值。目前,我国多数加工贸易企业主要集中在终端产品的加工装配环节和低端零部件配套生产环节,大部分还停留在“贴牌加工”的水平,商业模式依然停留在依赖于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价格低廉维系生存。在国际产业分工链中的核心技术、产品设计、软件支持、关键零部件配套、关键设备和模具以及营销品牌环节上,我国加工贸易企业几乎没有涉足。企业主要扮演产品生产制造“车间”角色,生存空间受到了威胁,亟待“中间提升、两端延伸”。

2 企业没有关注产品研发设计能力的培育。我国加工贸易企业受商业模式和业务特点所限,往往在企业战略和功能设计方面,放弃了研发和品牌的能力培育。以加工贸易布局重点城市之一的深圳为例,属加工装配性质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产值约占70%的比重,而掌握先进技术的产品产值仅占5%左右,甚至相当部分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是以劳动密集型操作方式生产的(先进技术设备加上简单劳动力)。从自创品牌看,深圳制表产销量已占全国的70%、全球50%以上,但绝大部分是为世界著名品牌加工,属于本地自身开发生产的不足10%。自主研发能力、设计能力仍不够强,产品品牌附加值偏低,导致加工贸易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抵御风险的能力难以提升。

3 企业产品的营销体系基本依赖于外部的跨国公司。我国加工贸易企业多数属于外资企业,其产品营销渠道依赖于母公司,没有企业自身的营销网络体系。加工贸易企业的产品主要用于跨国公司的配套,以出口额测算,2011年出口欧美的金额占全部出口额的比重为39.6%,出口香港的金额占全部出口额的比重为23.2%,出口日韩的比重达到13.7%,三大地区合计占比达76.5%。而内资加工贸易企业规模较小,管理欠规范,在出口市场过度集中于香港和美日欧地区的背景下,也已经形成了严重的路径依赖。由于长期强调外向模式,相对忽视了研究国内市场的定位和细分,产品无从适应国内市场要求。

4 企业与当地的产品配套环节集中在低端产品。从加工贸易与本地产业配套的互动关系看,加工贸易企业亟待进一步密切与本地产业的配套合作关系,提高产业间协作效率。根据对广东地区加工贸易典型企业的调查显示,27.5%的被调查企业本地配套率在10%以下,64.5%的企业在50%以下,国内配套率在70%以上的企业只占26.5%。其中49.7%的企业采购属于初级产品,40.9%的企业采购的属于劳动密集型工业制成品,只有13.1%采购的是资本技术密集型工业制成品。加工贸易企业与本地产业配套合作关系有欠密切的一个客观原因是,国内服务業发展滞后,服务品种少,手段落后,难以全面满足加工贸易企业的生产性服务需求。

5 产业布局在要素价格较高的沿海经济发达城市。受加工贸易企业商业模式的局限,降低生产经营成本成为其提高产业竞争力的十分重要的途径。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加工贸易企业集中布局在沿海城市。目前,全国90%的加工贸易业务集中在广东、江苏等地。随着沿海地区城市化水平和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生产要素价格全面上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逐步弱化,布局在沿海发达地区的加工贸易企业经营成本的压力越来越大。

二、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内涵及模式探讨

参考日本、韩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外向型产业的优化升级历程,结合我国作为一个大国经济体的特点和要求,预期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推动加工贸易向产业链价值链整体提升,将成为我国新时期加工贸易发展的方向和着力点,综合评估多个经济体的产业升级路径,可把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战略方向概括为“五个转型、五个升级”。

(一)五个转型:企业主体行为创新

加工贸易企业主体行为创新的“五个转型”包括:主体结构转变,由外资企业为主向民营企业转型;产品产地转移,由沿海加工为主向内陆加工转型;组织方式转换,由进料加工向出料加工转型;生产方式转化,由物耗型加工向清洁化生产转型;营销市场转向,由出口海外向海内外市场销售转型。

1 主体结构转变,由外资企业为主向民营企业转型。2010年我国加工贸易企业中,外商投资企业所占比重超过八成以上,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所占比重非常低。据海关统计,目前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领域的加工贸易,基本由外商投资企业控制。虽然我国的加工贸易发展规模很大,但本土企业参与全球化分工的能力依然薄弱。对中国这样的贸易大国而言,本土企业参与全球化能力的大小,是成为贸易强国的一项重要指标,也是在全球资源配置、供应链管理以及市场控制等方面能力的最终体现。因此,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一项重点应是培育、鼓励、扶持国内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发展加工贸易,鼓励内资企业通过国际合作,有效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

2 产品产地转移,由沿海加工为主向内陆加工转型。推动加工贸易的区域结构布局优化,平衡沿海和内陆的加工贸易产业分布,形成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加工贸易产业联动格局。目前,我国加工贸易的93%以上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而中西部21个省区市合计不及7%。据海关统计,2011年加工贸易进出口金额最大的9个省市全部在东部沿海地区。其中,广东、江苏和上海3省市加工贸易进出口规模合计达9431.1亿美元,占同期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的72.3%。同时,加工贸易进出口额最小的5个省份均分布在西部地区,除西藏至今仍未开展加工贸易外,内蒙古、贵州、宁夏和青海的加工贸易进出口额合计仍然不足1亿美元。

引导和促进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将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转移,可以实现“四个有利于”:有利于缓解东部地区土地、劳动力和能源供应紧张的问题,更好地发挥资金、技术、区位等方面的优势,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有利于缓解中、西部地区目前普遍存在的产业发展慢、就业压力大等问题,发挥资源、劳动力等比较优势,加快资金和技术积累,实现经济腾飞;有利于国家完善地区间产业的协调互动机制,形成合理的产业发展格局;有利于缩小东、中、西部间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差距,促进沿海和内陆地区协调发展。

3 组织方式转换,由进料加工向出料加工转型。按照工业化发展进程,加工贸易组织方式转换包括两个层次的内容,一个是表面层次的转换,即由独立性较差的“来料加工”向自主性较高的“进料加工”转变,另一个则是深层次的转变,即加工贸易的组织方式从进料加工向出料加工转变。

目前,来料加工在我国加工贸易中的比重逐年降低,反映了我国加工贸易方式结构转型升级的总体趋势一直在延续。来料加工企业总量下降和出口持续下滑的原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我国加入WTO,国家修订有关外商投资法,不再限制外商投资企业在国内销售产品,投资者垂青庞大的国内市场,来料加工企业转型增多,外商投资亦选择兴办法人“三资企业”为主;二是受全球经济放缓影响,出口订单减少,同时一些资本规模小,技术含量低,抗风险能力弱的企业,适应不了市场竞争而终止协议;三是随着国内投资成本的上升和劳动力资源比较优势的逐渐减弱,部分外商将企业外迁至周边国家和地区。

但从转换的深层含义看,我国加工贸易的组织方式如何进一步提高自主性,向“大陆接单,大陆生产和大陆直接出口”的模式转变,是新时期加工贸易组织方式转换的重要任务。实现这种转变的一个有效途径,就是推动我国加工贸易企业大力发展“出料加工”业务。出料加工的核心思想是利用我国现有成熟的保税服务体系,通过改变贸易登记方式,大幅降低企业的成本支出,主要包括出口退税差、进口增值税、进口消费税、进口关税等显性成本支出,以及采用一般贸易方式所造成的手续繁杂和时间周期长等隐性成本支出。

“出料加工”业务对我国加工贸易企业能产生三方面的积极作用,一是配合我国企业“走出去”战略,将国内关键原辅料、零部件、元器件或半成品交由境外厂商按我方企业要求进行加工或装配,借以充分利用境外廉价的劳动力、原材料等资源要素。二是在境外设立生产基地,不但可以有效地贴近当地消费市场,而且还可以有效规避各种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三是在国内现有技术手段无法或难以达到产品质量要求的情况下,通过开展“出料加工”业务,利用国外先进工艺技术能有效提高我方产品质量和档次。

4 生产方式转化,由物耗型加工向清洁化生产转型。近年以来,我国为促进资源、能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不断提高了国内环保标准。加工贸易作为我国产业和贸易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应遵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逐步向清洁化生产方向加快转型。

我国加工贸易当前仍存在一些设备和工艺相对落后、技术含量低的企业。需要按照可持续发展要求,推进由物耗型加工向清洁化生产转型。要坚持“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則,努力促进经济活动输入端的资源、能源消耗水平明显下降,输出端的废弃物多次回收利用和多级资源化,达到废弃物和污染排放明显减少,在生产、消费过程中实现资源利用的再循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鼓励加工贸易企业对生产设备进行技术改造,大力推行环保工程,进行清洁生产,从而实现生产过程的低消耗、低排放和高循环。健全加工贸易企业的清洁生产审核制度、生产者责任制度、标准认定制度和示范推广制度。在加工贸易企业中引进一批循环经济项目、建设一批示范企业,建成一批清洁生产产业园区,推广一批循环经济应用技术,特别是重点推进电子、电镀、印染等重点行业实现向清洁化方向转型。

5 营销市场转向,由出口海外向海内外市场销售转型。我国加工贸易长期以来形成了以外销为主的市场运营格局,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快速推进,未来我国将进入启动内需的新阶段,因此鼓励加工贸易企业开展内销业务,提升加工贸易市场多元化程度,将是我国加工贸易企业适应国内外市场结构变化的重要举措。

传统加工贸易的市场过度集中于国际市场,而与国内市场处于不同的经济体系,也常常被指责是造成国内外经济不平衡的重要原因,这种状况对我国加工贸易的稳定发展十分不利。为此,在稳定拓展加工贸易国际市场的同时,要以扩大加工贸易内销为重点,着力促进加工贸易企业开拓国内市场,支持、引导加工贸易企业开展内销业务,扩大产品内销比重,提高国内市场占有份额。鼓励企业建立国内市场营销网络和流通体系,引导企业参加国内展览会、展销会,扶持产品内销进入国内市场,创立适销对路的内销品牌。充分协调好加工贸易各相关管理部门,包括海关、国税、外管、检验检疫的关系,及时解决加工贸易企业在料件转内销各环节出现的实际问题。在政策引导方面,可以考虑采用进口料件的加工贸易产成品内销,按照原材料和零部件而不是产成品进行补税。

(二)五个升级:企业技术路径创新

企业技术层面创新内容的“五个升级”包括:工艺流程升级,努力提升生产制造水平;产品结构升级,鼓励制造高新技术产品;集聚配套升级,提高中间品的生产能力;产业结构升级,支持拓展生产性服务业;增量结构升级,鼓励承接高端产业转移。

1 工艺流程升级,努力提升生产制造水平。即对加工贸易企业所处的加工制造环节本身进行工艺流程升级,以达到微笑曲线中间提升的目的。所谓工艺流程升级,是通过提升价值链中某环节的生产工艺水平和效益,以达到提高生产效率、稳定产品质量的目的。较为常见的工艺流程升级是提升整个流程的现代化程度,如提高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以减少劳动要素的投入,从而降低产品的人工成本。目前我国加工贸易企业特别是传统加工贸易企业,生产工艺水平虽有较大的提升,但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仍然存在技术差距。为此,应通过改善加工贸易企业生产工艺,优化生产流程,进而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升生产效率。支持我国加工贸易企业采用先进技术和高端设备对传统生产工艺进行整合、改造和提升,主要路径包括两个:一是鼓励企业进行技术更新改造,支持企业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提升企业生产技术水平;二是积极推进企业信息化改造,将现代信息技术渗透于产品设计和制造之中,提升生产制造工艺的现代化水平。

2 产品结构升级,鼓励制造高新技术产品。即引导加工贸易企业逐步从低端产品领域退出,向高新技术产品领域渗透。目前,除深圳、苏州等地,国内仍有大量加工贸易企业从事传统产品的生产制造,高新技术出口比重相对不高,因此有意识地引导产业资本向高新技术产业领域渗透,将成为我国进一步改善商品结构的重要手段。

进行产品结构升级的路径主要包括三个:一是运用差异化产业政策鼓励加工贸易企业进入较高层次的产业领域。二是打造产品结构升级支持平台,鼓励加工贸易企业建立研发中心、技术中心、设计中心和工程实验室,提升加工贸易企业的产品升级能力。三是鼓励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加工贸易发展,支持在信息技术、生物技术、航空航天技术、新材料新能源及节能技术、资源与环境技术等领域发展加工贸易,打造加工贸易产品出口的新增长点。

3 集聚配套升级,提高中间品的产出能力。即提高国内产业对加工贸易企业所需中间品的配套能力。目前,我国加工贸易中的一批企业集中在低端零部件的配套生产环节,关键零部件和关键材料的配套多数仍然被跨国公司的母公司所控制,需要从海外大规模进口。为此,应注重培养前后关联产业的零部件配套能力,通过中间产品的进口替代,延长国内产业链条,形成产业聚集,为加工贸易主体建立稳定的原材料、零部件供应渠道,提高加工贸易的产业辐射能力和带动作用。要给予投资加工贸易中间品生产的企业优惠政策,扶持企业加大人力资本投入,引进先进技术,增加对国产料件企业的R&D投入,提高國产料件的质量和技术含量,力争达到国际同类产品的标准,为国产料件提供与进口料件公平竞争的有利环境。

4 功能结构升级,支持拓展生产服务环节。即以延伸产业链为目标,积极发展生产性服务环节,变我国劳动力成本优势为综合服务环境优势和技术支撑优势,为加工贸易优化升级提供生产性服务支撑。支持加工贸易企业设立研发中心、技术中心和设计中心,引导加工贸易企业开辟自主营销渠道、创建自有产品品牌,鼓励加工贸易企业从加工制造环节向产品的研发、设计和营销等生产服务环节延伸。拓展海关特殊监管区在保税、通关、物流、商品展示、贸易服务等方面的功能,并根据加工贸易企业业务开展需要,加快拓展研发、检测、维修等服务类新兴增值业务,以保税区转型升级带动加工贸易功能结构升级。

5 增量结构升级,鼓励承接高端产业转移。即通过承接和发展高增值业务领域的加工贸易,以增量的优化带动存量的调整。依托现有加工贸易产业基础,着力吸引跨国公司将更高技术水平、更大增值含量的加工制造环节和研发机构转移到我国。重点鼓励境外产业资本投资国家鼓励类的产业领域,如集成电路、生物制药、装备制造等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化外商投资的产业流向,以增量带存量。此外,服务外包被喻为服务业领域的加工贸易,面对服务外包的迅猛发展,鼓励外商在我国投资设立服务外包基地,承接发达地区服务业领域的加工和外包业务。

作者:曲建

上一篇:成人高校学籍管理论文下一篇:小学德育课程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