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使用增氧机

2024-05-10

科学使用增氧机(精选五篇)

科学使用增氧机 篇1

一、增氧机的作用

在相似的养殖条件下, 使用增氧机强化增氧的鱼池比对照池可净增产13.8%~14.4%, 使用增氧机所增加的成本不到因溶氧不足而消耗饲料费用的5%。开动增氧机可增加浮游生物3.7~26倍, 绿藻、隐藻、纤毛虫的种类和数量增加。增加水中溶氧后, 能增加产量、节约饲料、改善水质、防治鱼病;增氧机运行时间越长越好, 更能发挥增氧机的综合功能, 增加放养密度提高单产。增氧机可以使池塘水体溶解氧24小时保持在3mg/L以上, 16小时不低于5mg/L。

1. 增氧

据测定, 一般叶轮式增氧机每千瓦小时能向水中增氧1kg左右。如负荷水面小, 例如1~1.5kw/亩时, 解救浮头的效果较好。在负荷面积较大时, 可以使增氧机周围保持一个较高的溶解氧区, 使浮头的鱼吸引到周围, 达到救鱼浮头和泛塘的目的。

2. 搅水

叶轮增氧机有向上提水的作用, 白天可以借助机械的力量使池水形成上下对流, 使上层水中的溶氧传到下层去, 增加下层水的溶氧。而上层水在有光照条件下, 通过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可继续向水中增氧。这样不仅可以大大增加池水的溶氧量, 减轻或消除翌日晨浮头的威胁, 而且有利于池底有机物的分解。

3. 曝气

增氧机的曝气作用能使池水中溶解的气体向空气中逸出, 会把底层在缺氧条件下产生的有毒气体, 如硫化氢、氨、甲烷等加速向空气中扩散。中午开机也会加速上层水中高浓度溶氧的逸出速度, 但由于增氧机的搅水作用强, 液面更新快, 这部分逸出的氧量相对并不高, 大部分溶氧通过搅拌作用会扩散到下层。

二、增氧机的主要类型

1. 叶轮式增氧机

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增氧机, 具有增氧、搅水和曝气等作用, 增加水体中溶解氧, 有效地搅动池塘水体, 使上下水层进行交换, 有利于打破池水中溶解氧垂直方向的不均匀性, 又可以充分发挥生物增氧效果。其增氧效率很高, 动力效率在1.2~2.0kg O2/kw.h, 适用于水深1m以上的大面种池塘增氧。

2. 水车式增氧机

特点是在水平方向水体的流动性较大, 增氧的水面面积较大, 即有效增氧的范围较大。水车式增氧机的动力效率一般为0.89~1.60kg O2/kw·h, 适用于淤泥较深、面积1 000~2 500m2的池塘。

3. 喷水式增氧机

主要作用是将水体喷向空气之中后再落回池塘, 同时也能使上下水层进行有效的交换, 一般用于面积较小的精养池塘、园林或旅游区养鱼池使用, 其动力效率为0.6~0.7kg O2/kw·h。还有一种在喷水式增氧机的基础上进行改良的多功能增氧机, 可分别用于增氧、抽水、吸污泥等多种用途。

4. 射流式增氧机

增氧效率超过水车式、喷水式等类型的增氧机, 结构简单, 能形成水流, 搅拌水体。射流式增氧机能使水体平缓地增氧, 不会损伤鱼体, 适合于鱼苗池使用。

5. 充气式增氧机

池水越深, 增氧机增氧效果越好, 适用于深水水体养鱼用。

6. 增氧泵

轻便、易操作及增氧功能单一。适于水深在0.7m、面积在300m2以下的鱼苗池塘或温室养殖池中使用。

三、增氧机的科学操作

1. 增氧机应安装在池塘中央或偏上风的位置

距离池堤要在5m以上, 并用插杆或抛锚固定牢实, 连结的电缆线等要用线夹固定在机架上, 不得垂入水中。正确安装保护罩以保护电机不受水淋湿。同时安装增氧机时要配备热断电器、温度继电器、热敏电阻保护器及电子保护装置。严格按照增氧机使用说明书进行安装, 遵守安全用电守则。

2. 叶轮在水中的位置要和“水线”对准

如无“水线”时, 一般上端面要与水面平行, 以防止产生过载而烧坏电机。叶轮叶片浸入水中深度为4cm, 过深会使负荷增大而损坏电机。保证工作时产生的水流不会将池底淤泥搅起。

3. 增氧机下水时, 整体应保持水平

或角度不要过大地移入水中, 以防止减速器通气孔溢油。严禁电机与水接触, 以免因水浸入烧坏电机。

4.开动增氧机时要密切观察各部件的运转和机器发音是否正常

如有异常声响, 转向反向, 运转不平稳等, 应立即停机, 切断电源, 认真检查线路、保险丝、各配件连结是否松动等, 排出各种异常现象后再开机。

5. 平时及时清除叶轮上的缠绕物或附着物

每年要检查浮体, 以免因浮体磨损降低浮力, 增大负荷烧坏电机。

四、增氧机的检修保养

1. 增氧机应有专人负责

责任人要增强安意识, 熟习增氧机的安装、使用、检修与保养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做好每年的检修保养记录。每年对增氧机要进行全面检修, 保证来年机器正常使用。

2. 认真检修

检修时应把整机放置在干燥的平地上, 逐个拆卸浮筒支杆是否有破损、减速箱要逐个检查, 齿轮、叶轮轴磨损情况、叶片是否变形、电机要检查接线柱是否损坏和线路连结是否牢固等。对检查出来的故障要一一排除并进行整修。

3. 对增氧机的各个部件要进行除锈, 然后涂上防锈漆

同时对其轮轴及螺母等增加润滑油, 以减少对机器的磨损。检修好的增氧机要放置在干燥的地方。

五、增氧机的正确使用

1. 增氧机的配备

一般要根据池塘水深、水质、面积、地理条件、海拔高度等综合因素进行确定配备增氧机的台数和功率大小, 确保池塘养鱼增氧的需要。如长方形池以水车式, 正方形或圆形池以叶轮式好。亩产500kg以上的池塘均需配备增氧机, 配备增氧机的参考标准为:亩产500~600kg, 每亩配备叶轮式增氧机0.15~0.25kw;亩产750~1000kg, 每亩配备叶轮式增氧机0.25~0.33kw;亩产1000kg以上, 每亩配备叶轮式增氧机0.33~0.5kw。

2. 增氧机的使用

渔用增氧机使用“5忌” 篇2

二忌装机不按规范 有的养鱼户购买增氧机后,自己不按规范乱装乱用,不仅对池塘增氧效果不好,而且易诱发安全事故。增氧机装机,首先要考虑增氧机负荷。要根据池塘水深、面积和池形来确定增氧机类型和负荷,如长方形池可用水车式,正方形或圆形池以叶轮式为好,面积很大的池塘应考虑装配2台以上的增氧机。其次要确定安装位置。一般增氧机应安装在池塘中央或偏上风的位置,距离池堤5米以上,并用插杆或抛锚固定。安装叶轮式增氧机时应保证增氧机工作时产生的水流不会将池底淤泥搅起。在安装增氧机时,一定要切断电源,电缆线在池中不可受张力,尤其不可将电缆线当作绳子拉。

三忌开机不讲时间 有些养鱼户认为只要有增氧机,养鱼就会万无一失,所以不联系池塘实际情况讲究开机时

机,只要池塘出现问题就开机增氧,往往事倍功半。使用增氧机一定要结合池塘中鱼的放养密度、水质条件、生长季节、天气变化、增氧机负荷等因素进行合理开机。夏秋季节闷热时要求中午开机以改善水质,黎明时也可适当开机,发挥增氧机的曝气和增氧作用,这样既可使得夜间积累的硫化氢、氨气等有害气体逸出水面,又可防止池水溶氧进一步下降。如有浮头预兆时,应开机救鱼,不能停机,直至日出后,在水流中无鱼时才能停机。阴雨天,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弱,造氧能力低,池水溶氧不足,易引起浮头,此时必须充分发挥增氧机的机械增氧作用,尤其在夜里要及早开机及时增氧,直接改善池水溶氧情况,以达到防止和解救鱼类浮头的目的。也要避免阴雨天中午开机,此时开机,不但不能增强下层水的溶氧,而且降低了上层浮游植物的造氧功能,增加了池塘的耗氧水层,加速了下层的耗氧速度,极易引起鱼类浮头。当大量施肥后水质过肥时,要采用晴天中午开机和清晨开机相结合的方法,改善池水溶氧条件,预防浮头。另外,投喂饲料前后1~2小时开增氧机可搅动鱼塘水体,使水体形成循环流动,能将饲料的味道带到池塘各处,起到诱食作用。在开机时还要注意开机时间长短,炎热天开机时间要长,凉爽天开机时间要短,半夜开机时间要长,中午开机时间要短,风小开机时间要长,风大开机时间要短。

四忌运转无人管护 有的人在使用增氧机时,经常离场,任机械运转,不加看护,孰不知这样十分危险。因为有时增氧机运转会发生异常,如不能及时发现,不但补救不了池塘缺氧之急,还会损坏机械造成事故。增氧机启动时一定要密切观察转向及运转情况,如有异常声响,转向反向,运转不平等,应立即停机,一定要排出异常现象后再开机。增氧机工作时若发生“嗡嗡”声,应检查线路,看有无缺相运行,如有应切断电源,接好保险丝后再重新开机。平时要注意叶轮上是否有缠绕物或附着物,如有应及时清除。每年要检查一下浮体,以免因浮体磨损降低浮力,致使负荷增大而烧坏电机。

五忌使用疏于检修 有的养殖户将池塘的鱼起捕后就将增氧机丢在一边不问不管,任其锈坏,这样必然影响下年的使用。一般增氧机要求年年进行检修保养。检修保养时,要拆开浮筒支杆、减速箱、叶轮轴、电机等,检查电机欧兆表绝缘情况和接线柱安全情况,看电线有无破损;还要检查减速箱齿轮、轮轴等磨损及油封、轴承磨损情况,及时整修更换,同时,还要及时清除叶轮附着物与锈斑,对变形的叶片、支杆与紧固等应予整修除锈,涂上防锈漆。浮筒若有破损应及时焊补涂漆。对于检修好的所有零部件要放置在干燥地方,等下次使用时再进行安装,以免受潮而锈蚀。

高温季节增氧机的合理使用 篇3

一、晴天中午开机

高温季节中午开机1~2小时, 效果最佳。中午光合作用最强, 水表溶氧也过饱和, 水温也最高。这时开启增氧机, 能够打破水体分层, 把表层溶氧饱和水体送到深处, 降低下层水的耗氧量, 使底层水体溶氧达到一个较高值, 到夜间池水自然对流后, 上下水层溶氧仍可保持较高水平, 对预防浮头效果显著。因此在鱼类生长季节必须抓住每一个晴天, 坚持中午开机, 充分利用上层过饱和氧。

二、阴天清晨开机

阴天浮游植物光合作用不强, 造氧少、耗氧高, 致使溶氧供不应求引起鱼类浮头, 经过一夜耗氧, 黎明前后池水溶氧最低, 必须开启增氧机, 否则易引起浮头。

三、连绵阴雨半夜开

连续阴雨天, 光合作用微弱, 造氧减少, 主要利用机械增氧, 必须较长时间的开机, 直接改善溶氧低峰值, 才能防止和解救池鱼浮头, 一般半夜开机, 要持续到日出之后才能停机。

四、晴天傍晚和阴天中午不开机

微孔纳米鱼塘增氧设备的正确使用 篇4

一、技术特点

开启该增氧设备, 可在水底下产生旋涡型气泡流, 一个直径为1.2m的水下式增氧盘, 其有效增氧面积可以达到350m2, 其气泡直径3.5um左右, 与水的接触面积大, 能保证水体底部溶解氧达到6.5g/L, 加速水体底部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有害毒素的氧化功能, 降低对鱼类及水生生物的毒副作用。与叶轮式的增氧设备比较, 可以省电80%, 1台2.2KW的曝气增氧设备, 有效增氧面积可以达到30~40亩。

二、正确使用

根据溶氧变化的规律, 确定开机增氧的时间和时段。如水体上层溶氧在日出之前出现极小值, 应在日出前1~2个小时开机, 增氧2~3个小时。如在其他时间发现鱼类浮头, 蟹、虾爬边上草, 应及时增氧。溶氧日落之前出现极大值, 晴天每天下午可停止增氧。

三、检查维修

经常巡塘检查, 一旦发现增氧设备运转有故障或有损坏, 应立即检修, 确保正常运转使用。

四、搞好维护

科学使用增氧机 篇5

当前在许多医疗机构和家庭中,微型变压吸附制氧机已经得到了普及,人们已感受到了微型变压吸附制氧机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便利。据不完全估计全世界生产微型变压吸附制氧机的企业约有上百家,我国目前生产的企业就有几十家。由于生产该产品的企业普遍规模较小,生产的历史不长,以及受产品的零部件质量和工艺技术水平的制约,产品的质量多有不尽人意的地方,尤其是产品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往往产出的氧气浓量下降很明显,有的完全失去了制氧效果。为了提高微型变压吸附制氧机的质量水平,有必要对产品的制氧失效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探讨,以利于微型变压吸附制氧机的改进发展、提高进步。

1 微型变压吸附制氧机制氧原理

微型变压吸附制氧机是起到把空气中的氧气和氮气与其它气体分离,把氧气富集起来,供人使用的作用。为达到把空气中的氧气和氮气及其它气体进行分离的目的,就要有能分离空气的办法。微型变压吸附制氧机是采用的变压吸附气体分离工艺技术,用专用分子筛来完成这一任务的。目前市场上的微型变压吸附制氧机都是采用的微型氮吸附型分子筛,把氮气和其他气体吸附在分子筛内,只让氧气通过,再把这些氧气集中起来,达到一定的量,供人们医疗保健需要使用的氧浓度90%以上的氧气。

这种专用分子筛虽然有氧氮分离的功能,但是分子筛若就放在空气中,是达不到氧氮分离,收集到氧气的目的。要想获得90%以上氧浓度的氧气,分子筛需要有适当的工艺技术,要有恰当的容器把分子筛装起来,还要有适当的空气供给量,该空气量要有一定的压力,还要不断地对已进行氧氮分离的分子筛进行解析再生,才能使分子筛连续不断地进行氧氮分离过程,使微型变压吸附制氧机源源不断的产出氧气。

微型变压吸附制氧机的氧气生产过程:根据微型变压吸附制氧机需要的氧气量小、需要适时就地制氧,而且机器要体积小,易搬运等明显特点,目前市面上微型变压吸附制氧机都是采用的两塔式分子筛变压吸附工艺技术。即把专用的分子筛分别装在两个塔中,两塔的结构完全相同,塔的一端进入空气,她的另一端产出氧气。其工作过程为:在一个分子筛塔中,前半周期分子筛先对从一端进入该塔的适量的、有一定压力的空气进行氮气吸附,让氧气通过,并把通过的氧气从它的一端收集起来,这就是我们需要的浓度90%以上的氧气。随着前半周期的结束,分子筛逐渐进入氮气饱和状态,氧氮分离能力丧失。进入后半周期后,该塔中的分子筛先把吸附的氮气从进空气一端排放回空气中,进而用另一塔产出的部分氧气对已排放了氮气的分子筛进行反吹清洗,使塔中的分子筛得到解析再生,恢复分子筛的氧氮分离能力。在该塔进入后半周期排氮反吹清洗工作状态时,另一塔又进入前半周期吸附产氧工作状态。两个分子筛塔不断的交替进行着同样的过程,即一个塔进行吸附产氧的前半周期,另一塔进行排氮反吹清洗解析再生的后半周期。周而复始的连续不断地进行,氧气也就源源不断的生产出来了。如图1所示。

2 影响微型变压吸附制氧机的寿命主要因素

2.1 压缩空气的保证

氧气来源于空气,没有适量的空气就分离不出需要的氧气。适量的空气还需要适当的压力,才能满足变压吸附气体氧氮分离工艺技术的要求。目前微型变压吸附制氧机的压缩空气都是通过小型无油空气压缩机得到的。小型空气压缩机的输出气,即为分子筛塔的输入气。在这里,小型空气压缩机的输出空气的压力和气量都要适当,要与微型变压吸附制氧机的分子筛塔及整机系统进行很好的匹配,气量过大或过小,都不能得到所需要的高质量高浓度的氧气。所以小型空气压缩机的稳定工作输出,是微型变压吸附制氧机制氧的基本保证,其使用寿命与小型空气压缩机的正常运行寿命直接相关。如果小型空气压缩机在工作一定时间后输空气量和压力都下降较多,就应该更换,否则制氧效果降低,导致分子筛氧氮分离能力下降,直至输出空气,微型变压吸附制氧机寿命终结。

2.2 两塔分子筛工作的可靠切换

由于微型变压吸附制氧机采用的是两塔式分子筛交替工作工艺技术,那么两塔转换工作状态也是关键因素之一。如果两个分子筛塔不能准确地按照一定的压力或时间周期进行转换,就会使塔内分子筛的制氧效能下降,直至完全失去制氧能力。转换时间过长或压力过高,会出现以下现象:进入吸附制氧工作状态的塔内分子筛,就会出现分子筛过饱和而使分离能力下降,直到完全不能进行氧氮分离的状态,微型变压吸附制氧机产出的氧气浓度就会降低,直到完全是空气流出;而进入排氮反吹清洗工作状态的塔内分子筛在排氮后得不到高浓度氧的反吹清洗,也不能得到很好的解析再生。这样,两塔内分子筛的氧氮分离能力都会下降,直至完全失效。同样若转换时间过短或压力过低,就会出现如下状态:进入吸附制氧工作状态的塔内分子筛得不到足够的空气和压力来进行进行氧氮分离,得到的产品气量会不够,氧气量也就升不起来,而进入排氮反吹清洗工作状态的塔内分子筛,由于时间过短,排氮不完全,得不到足够的反吹清洗的氧气,解析再生就不完全,同样使分子筛氧氮分离能力下降。所以两塔切换工作状态的时间或压力一定要一致和准确。

目前微型变压吸附制氧机的两塔式分了筛塔转换工作控制均采用的气动转换阀,气动转换阀又是由电子电磁控制或电机控制。这其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关系到两塔转换工作的成败。只要其中任何一个环节的动作出现故障,都会导致两塔式分子筛塔的控制转换出现偏差,从而导致两塔内的分子筛氧氮分离能力下降,直至完全失效。笔者观察了多种型号的微型变压吸附制氧机,在使用了一段时间以后,气动阀和电子或电机控制上出现故障的情况并不鲜见。这也是使吸附塔中分子筛失去氧氮分离能力,缩短微型变压吸附制氧机的使用寿命的主要原因之一。

2.3 分子筛的再生解析要充分

两塔式分子筛的一个分子筛的工作流程是:分子筛吸附氮气(逐渐饱和)同时制氧→分子筛排出氮气、高浓度氧气清洗反吹解析再生→再重复前一个过程,如图一所示。两个分子筛塔交替进行,如图2所示。塔中的分子筛要不断地进行氧氮分离,就必须要进行分子筛的解析再生。解析得越彻底,其再生的能力就越强,使用寿命就越长。在两塔式分子筛的制氧过程中,要把一个塔制出的高浓度成品氧气分出一部分来,用于另一塔解析再生过程中排氮后的分子筛清洗反吹。氮气排除后,清洗反吹高浓度的氧气量多些,其分子筛的解析效果就会好些,进入下一循环时,吸附氮气的能力也就强些,制氧效果就会好些。反之,清洗反吹高浓度氧气量少了,那么分子筛的解析效果就会差些,进入下一循环时氧氮分离能力也就差些,制氧的效果也就下降了。

微型变压吸附制氧机在设计时有一个额定氧气输出量。在该额定氧气输出量以内,分出的清洗反吹的高浓度氧气量一般是能够满足排氮后清洗反吹需要的。但若使用者使用不当,超出额定氧气输出量使用,会给分子筛造成很大的损害。首先,超出额定输出量必然要用一部分的氮气来补充,使输出的氧气的浓度不能达到90%以上,氧气质量下降;其次,由于产品氧气质量下降,使得用于清洗反吹的氧气浓度下降,使塔内分子筛的解析再生效果下降,直接影响分子筛的的制氧能力和使用寿命。使用者若能使用在微型变压吸附制氧机额定值的大约三分之二的氧气量内,则能较好的保护分子筛,对延长分子筛的使用寿命有利。国外的使用者,一般都购买5升的微型变压吸附制氧机,而使用量用一般都在2—3升,所以微型变压吸附制氧机使用的寿命就相对长些。

3 小结

微型变压吸附制氧机的分子筛是整机制氧的核心,直接决定着微型变压吸附制氧机的使用寿命。要使分子筛能有效地长时间工作,首先要保证在分子筛吸附氮气饱和后,能充分的排除氮气,并有足够的氧气对其进行清洗反吹,使分子筛能很好的进行解析再生。若微型变压吸附制氧机在设计生产时,能适当增加对分子筛的清洗反吹的氧气量,对微型变压吸附制氧机的使用寿命是非常有利的。同时,建议使用者购买额定输出量大一些的微型变压吸附制氧机,对保护微型变压吸附制氧机并延长其使用寿命有好处。其次,要对控制两塔工作转换的气动阀及其用于控制的零部件加强质量控制,在其使用寿命和可靠性上多做文章。提高气动阀的可靠工作寿命,这是保证分子筛能正常制氧的关键。另外,还要加强无油空气压缩机的开发和研制,对生产产品进行质量监控,使压缩机的稳定输出运行时间更长一些,微型变压吸附制氧机的分子筛没有稳定的气源供应是生产不出合格的高质量的氧气的。

摘要:当前微型变压吸附制氧机已经比较普遍的进入了医疗机构和家庭,人们已感受到了微型变压吸附制氧机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方便。微型变压吸附制氧机的使用寿命的主要相关因素有:压缩机的稳定输出运行时间,控制两塔式分子筛可靠转换的气动阀,分子筛的充分排氮再生解析等。

关键词:变压吸附,两塔式分子筛,气动阀,再生,空气压缩机

参考文献

[1]李化治,《制氧技术》[M],冶金工业出版社。

[2]刘应书,崔红社,乐恺,张德鑫,赵治等,SARS患者专用微型制氧机工艺参数实验研究[M],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第26卷第1期。

[3]卜令兵,刘应书,变压吸附空气分离制氧微型化技术研究,北京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气体分离工程研究所[3],低温与特气第24卷第3期。

[4]刘应书,乐恺,冯俊小,侯庆文等,微型PSA制氧技术试验研究,北京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M],北京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等。

上一篇:特异基因下一篇:修复加固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