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科技集群

2024-05-25

奥运科技集群(精选七篇)

奥运科技集群 篇1

熊彼特指出“创新不是孤立事件, 并且不在时间上均匀地分布, 而是趋于结成集群, 成簇地发生”, 这是集群式创新理论的最早由来, 它的特点是当一项或少数几项重要的技术创新出现后, 会随之涌现出一系列在技术上与之相关的创新, 然后在时间和空间这两个维度上产生集群现象。随着美国硅谷、日本筑波、英国M4、印度班加内尔、芬兰赫尔辛基、台湾新竹等成功的创新型集群的出现, 集群创新优热在实践中凸现出来。在我国, 集群同样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为区域经济迅速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如北京中关村的高科技创新集群和浙江、广东等地的产业集群正以强大的生命力日益为人们所关注。

美国经济学家罗森伯格等人 (1984)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将创新集群分为两大类:M型创新集群和T型创新集群。M型创新集群, 即一大群不相关的根本性创新在适宜的条件下同时扩散, 在几条独立的技术轨道上引发潮流效应, 然后速度减缓。T型创新群, 即一个或几个相关的根本性创新的同时扩散, 引致一系列相关的渐进创新、二次创新汇聚而成的创新群。北京奥运会不仅是体育的盛会, 同时也是一场科技的盛会。为了成功举办这届奥运会, 国家以北京的高密度科技资源为基础, 同时调动全国的科技力量, 投入巨资就关键奥运科技展开技术攻关, 形成了奥运科技创新集群 (M型创新集群) , 如信息、新能源、新材料、交通、环保等奥运科技集群。这些集群创新成果通过在奥运会中的成功应用后, 在产业化阶段, 势必将引发一系列相关的创新, 形成更多的相关创新成果 (T型创新群) 。因此, 无论在奥运会的智力阶段、举办阶段和后奥运阶段, 奥运科技集群都将对北京区域创新甚至国家自主创新体系有积极的影响作用。

1 奥运科技集群的生命周期演化

要研究奥运科技集群的生命周期演化问题, 就必须清楚集群形成原因和条件。关于集群的形成原因, 学术界已经有了很多的研究, 概括起来主要以有下观点: (1) 规模经济:马歇尔认为产生聚集的原因在于为了获取外部规模经济提供的好处。这种好包括提供协同创新的环境、共享辅助性工业的服务和专业化劳动力市场, 促进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 平衡劳动需求结构和方便顾客等。 (2) 工业区位经济理论:韦伯把聚集因素分为区域因素 (Regional factor) 和聚集因素 (Agglomeration) 。他认为, 聚集因素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仅通过企业自身的扩大而产生聚集优势, 这是初级阶段;第二阶段, 是各个企业通过相互联系的组织而地方工业化, 这是最重要的高级聚集阶段。 (3) 企业家精神:许多经济学家认为, 企业家不仅是经济发展的领袖人物, 而且对于集群的形成也具有重要作用。许多产业集群或高技术集群常常发端于一个企业家的创业, 然后引起同类企业的集聚。 (4) 历史偶然因素:克鲁格曼认为, 历史偶然事件或重大事件的刺激能导致集群的产生, 他认为, 一次偶然的事件能导致某行业在某地的出现, 然后, 集聚的作用就开始发生作用。集群的形成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 是前面提到的某种因素虽然产业集群形成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甚至是决定性作用, 但是都不可能是唯一因素。现实中, 还有许多其他的一些制度、文化或是政府等方面的因素在集群的形成和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这些因素之间相互渗透、相互影响, 共同催生集群。

1.1 奥运科技集群的形成

悉尼奥运会之前, 科技元素的运用都是零碎的, 没有形成“群”的规模。悉尼奥运会由于信息、新材料、新能源技术的集中运用, 使奥运科技首次有了“群”的雏形。北京奥运会第一次提出了全新的“人文奥运、科技奥运、绿色奥运”理念。为了实现这一理念, 基本上所有当代最新的科技将尽最大可能地嵌入和渗透到奥运会的各个环节中。所有最新科技, 主要包括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和环保技术、空间技术等高新科技群体;所有环节, 是指奥运会链条中的每一个环节以及奥运会相关的所有领域。尽最大的可能, 则指不仅要加强奥运会科技的自主创新, 还要加强国际间的科技合作和技术引进。于是, 某类奥运科技资源就与这些资源相关的科研机构、中介组织以及其他支持机构围绕奥运会的成功举办而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奥运科技集群是相关机构 (科研机构、高校、高科技企业、科技中介、政府相关部门) 为满足以科技为特色的奥运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的需要而形成的某类科学技术资源 (科研成果、科研项目、科研活动、科研投入等) 之间相互关联、协同作用而形成的奥运科技持续创新系统。因此, 奥运科技集群的初期形成是由政府主导的, 具有明显的他组织性, 在后期, 奥运科技创新成果将走向大规模的应用阶段, 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将起主导作用。奥运科技集群有信息和安全科技集群、场馆建设技术集群、新能源、新材料科技集群、运动科技集群等。奥运科技集群与其他的产业集群和企业集群不同, 它没有明显的地域性, 并且奥运科技集群也不是相关产业和类似企业的集聚, 而是科技资源以及围绕这些科技资源的研究和应用而聚合的相关科技、服务和政府机构的统一体, 只是奥运科技集群的发展终点将是高技术产业集群或企业集群。奥运科技集群的形成是因为奥运会这一特定事件刺激而形成的, 这一点类似克鲁格曼的历史偶然因素论。

2 奥运科技集群生命周期

2.1 生命周期理论的回顾

费农最早把生命周期理论引入到经济学领域, 他在1965年提出了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用来解释国际贸易中比较优势的来源及其演化过程。Greniner (1972) 则把生命周期理论应用到企业组织的演化过程, 他把企业的产品生命周期分为如下5个阶段:通过创造性获得增长阶段;通过指导与开展获得增长阶段;通过授权获得增长阶段;通过协调获得增长阶段和通过合作获得增长阶段。Anderson和Trshman (1990) 提出了技术生命周期理论:新技术产生于技术非连续状态, 经过技术间的激烈竞争产生主导设计范式, 并随后进入渐进变革阶段, 直到一个新的非连续技术状态的出现。

2.2 奥运科技集群生命周期演化

2.2.1 初生期

奥运科技集群生命周期的第一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是奥运科技集群的准备和基本形成阶段, 时间上则为我国申办奥运成功后到《奥运科技行动规划》初步实施, 奥运场馆和奥运辅助设施开始建设阶段。这一时期, 各个具体的奥运科技项目进入立项和上马阶段, 关键技术点迫切需要解决, 为了顺利实施这些科技项目和解决关键技术难题, 围绕它们的相关企业、科研机构、服务机构、支撑机构等纷纷加入, 科技网络初步建立起来。而随着创新网络的运行, 创新主体之间的互动关系开始建立, 逐渐开始互相合作、互相学习, 形成了松散的创新群体。但这只是奥运科技集群的建立初期, 网络间各创新主体 (企业、科研机构和高校) 之间的合作还只是初步的、少数的、非惯例的现象, 合作创新的益处还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初生期最大的特点是成长出根植于区域的创新氛围。随着创新主体之间互动合作关系的发展, 逐渐在他们之间形成一些惯例, 这种惯例可能是比较严肃的商业规则, 如技术转移、信息共享、收益分配等, 也可能是非正式的交流, 如技术交流、学术研讨、人员相互交往等。初生期的特征还包括创新基础的初步建设, 通信、交通等创新基础设施的建设是加快物资流动和信息流动必不可少的基础条件。

2.2.2 成长期

这一阶段, 集群发展迅速, 增长率高, 集群开始经历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从时间上来说, 是从奥运基础设施全面建设和奥运科技项目全面实施到奥运科技集群创新成果产业化阶段。随着奥运科技集群的发展以及奥运科技创新软硬件条件的逐渐完备, 奥运科技创新系统得到快速发展, 创新能力得到突飞猛进地提升。 (1) 奥运科技集群知识和技术扩散速度加快。随着奥运科技集群的发展, 集群内各创新主体之间的关系日益密切, 不仅加强了显性知识的传播和扩散, 而且还加强了隐性知识的传播和扩散, 这样, 各种新观念、新创意、新知识、新技术得到传播。这种快速的知识流动, 大大提升了奥运科技集群创新系统的创新能力。 (2) 奥运科技项目的相继实施推动了科技企业的集聚。参与奥运意味着巨大的经济利益和广泛的市场发展空间, 因此, 各相关高科技企业纷纷加入赞助商或奥运工程承建商的竞争, 同类企业的增多使得内部的竞争压力增大, 激励着企业的技术创新, 而独立的创新不仅成本高, 而且耗费的时间长, 这就使各创新主体加强合作、相互学习、自然也就促进了集群创新能力的提高。 (3) 将刺激技术服务等专一化市场的发展。首先, 奥运科技的实现离不开科技中介机构的参与。其次, 奥运科技创新成果需要转化, 转化的途径之一就是加快科研机构到企业和企业到企业的技术转移速度, 因此也将刺激技术交易和技术服务市场的发展。

2.2.3 成熟期

经过成长期的发展完善后, 奥运科技集群逐渐成熟, 创新能力持续发展, 符合条件的奥运科技成果开始进入产业化阶段, 从奥运科技成果开始产业化到奥运科技集群创新成果和创新产品进入大规模产业化阶段为奥运科技集群的成熟期。这一阶段, 奥运科技集群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集群的各个组成部分都已发展完善, 形成了规模化的创新体系, 创新产品得到规模化的生产, 并产生规模经济;二是集群各部分协调发展, 运行稳定;首先, 企业、高等院校、研究机构、中介服务机构以及政府机构等创新主体已组成一个符合本地情况的, 不易外移的创新主体网络, 他们相互之间的交流、学习与合作已经形成一套切实有效的机制;其次, 由于奥运科技集群创新成果的大规模产业化, 促进了区域创新的发展, 大量的创新资源被吸引过来, 包括知识、资金、人才等;再次, 与奥运科技集群的早期科研机构和企业共同为创新的主要推动者不同, 在奥运科技集群的成熟期, 高科技企业的作用增强, 它们成为奥运科技集群创新的主要推动力量和产业化进程的执行者;最后, 支撑创新集群的创新基础较为完善, 表现为便利的硬件设施, 完备的专业服务, 这些因素为创新集群持续运行提供了基本保障。

2.2.4 衰退期

奥运科技集群生命周期的最后一个阶段, 在时间上表现奥运科技产业化后期, 这一时期, 奥运科技或奥运科技产品失去竞争优势, 甚至被同类型的科技或产品所超越, 奥运科技产品的利润主要来源于成本的控制。导致奥运科技集群创新能力衰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主要有: (1) 集群创新网络的知识溢出不仅对区域发展有正的效应, 还存在负的效应, 集群内的创新主体可能存在“搭便车”的行为。 (2) 奥运科技集群的运行机制出现问题, 创新成果的产业化是集群创新的目的, 创新成果产业化后产生的经济租金是推动集群持续创新的原动力, 如果创新只是标新求异, 或者不注重产业化, 创新主体之间的合作就会减弱, 资源的投入, 特别是社会资金的投入会减少, 从而导致创新系统不能良性运行, 引起持续创新能力的下降甚至枯竭。 (3) 以前取得领先优势的企业取得成功后, 丧失了创新的积极性, 而后来的企业因为所需技术已经受到专利的保护, 创新难度加大, 整个集群没能进行持续创新, 造成集群的衰落。但是, 只要相关创新主体意识到持续创新的重要性, 在创新产品还没有失去市场优势之前, 积极研发更高级的创新产品, 政府也采用相应的政策, 在信息服务、金融服务、人才交流方面给集群内企业提供便利, 衰退期将是短暂的, 可以克服的。

3 奥运科技集群创新对区域自主创新体系的影响

区域技术创新体系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 通过有机结合各种技术创新资源和要素, 使得与技术创新有关的经济、科技和社会等各个部门和子系统之间相互作用、密切合作, 在技术创新过程中互促互惠、共同发展, 从而以形成一种推动技术创新自运行、自发展的机制和驱动力量, 产生一种技术创新倍乘式整体效应为特征的系统, 是一种强烈的以技术创新为出发点、为指向和归宿的反馈互动状态空间整体。北京奥运会在科技创新方面投入之大, 参与单位之多, 都是历届奥运会无法比拟的, 因此, 奥运科技集群的形成和发展将对举办城市北京及其周边区域的创新体系产生积极的、深远的影响。

3.1 奥运科技集群的发展能优化北京区域创新环境

外部环境的适宜性直接影响到集群的形成过程。在适宜的环境中, 集群内个体能更快地生长发育, 同时也更有利于吸引其他个体迁入。但同时, 集群内个体行为也对集群环境产生反馈作用。首先, 集群内个体在创新过程中, 通过相互的合作、人员交流和信息共享, 形成根植于本地的创新文化。其次, 随着集群创新个体的壮大和创新实力的增强, 必将吸引其他合作伙伴、服务机构、供应商等加入集群。再次, 为了满足集群的日益壮大, 必将加快信息、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建设, 因此, 有形或无形的创新网络将进一步完善。奥运科技集群起源于对奥运科技的投入, 其中交通和信息是两个重要的投入方向。在交通方面, 视频监控系统、智能化道路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和动态路线诱导系统是科技创新的重点领域, 在信息方面, 北京奥运会将加快信息传输、信息安全、信息交换等领域的建设, 我们可以分别把它们叫做奥运交通科技创新和奥运信息科技创新群, 这些集群的创新行为将直接完善北京的创新基础设施, 在未来将吸引更多的高科技企业和科研机构的进入。

3.2 北京奥运科技集群能加快北京区域创新体系建设

首先, 北京奥运科技行动规划的实施能促进北京地区各科研机构 (包括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 的自主创新。北京是全国研究型科技资源的集中地。奥运科技集群的萌芽是从奥运项目群开始的, 北京各科研机构承担了大部分的奥运科技课题。科技奥运的目的一是满足国际奥委会对奥运会的要求, 二是借助奥运会展示我国的科技实力。为做到这些, 承担课题的各科研机构除自己尽最大努力外, 还积极参与横向和纵向科研合作, 各机构之间进行广泛的学术交流, 甚至跨国度进行国际技术合作与技术引进。因此, 以奥运科技项目为契机, 通过“干中学”和“用中学”, 将造就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 拥有核心技术的科技机构。截至2007年9月, 奥运科技国内外专利申请数量已超过320项, 授权专利逾180项。其次, 奥运科技集群的形成有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奥运科技是直接为奥运会服务的, 创新成果马上就能得到初步应用。例如在奥运场馆的建设中, 通过科研人员的努力, 在钢结构及焊接领域填补了多项国内国际空白, 同时也锻炼了掌握关键技术的大批人才。

3.3 奥运科技集群将成为带动区域创新的“创新极”

“经济增长极”是主导产业和有创新能力行业在空间上集聚而成的某种中心, 具有对邻近地区的支配效应, 且通过它的优先增长能带动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 这是一种经济的不均衡发展。经济增长极还可区分为自发型增长极、计划型增长极和混合型增长极。前者是市场机制和自然选择法则长期作用的结果, 主要通过市场机制的调节自发引导若干产业和行业在城市和发达地区聚集发展而产生的, 第二种是由政府充当主角, 通过经济计划和重点投资主动建立的。经济增长极理论认为, 区域内建立或嵌入高起点的推动型产业之后, 会产生“乘数效应”而带动整个区域的经济增长。奥运科技包括了信息、交通、环保、生物医药、能源、创意等领域, 这些科技产业将是北京未来发展的重点产业, 因此, 承载这些产业的奥运科技集群可以看作是通过政府的主导而建立起来的区域“创新极”, 奥运科技集群的持续创新必将带动北京中关村各科技园和北京创意产业基地等的发展。

3.4 奥运科技集群的扩散和溢出效应

创新能力的基础是组织所共享的资源, 而资源的基础是组织内的知识, 国内外学者们通过研究发现, 在集群内存在知识的“累积效应”以及快速的流动。知识可以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可通过书本、媒体、网络等手段获得, 隐性知识很难通过一般的渠道获得, 它们通常隐藏在专家工程师和技术人员的脑中, 个人属性极强, 这种知识很难被清晰的表述出来, 或者即使表述出来也很难被学习者或接受者直接通过表述掌握, 然而隐性知识通常占据集群知识的绝大部分且对创新极为重要。奥运科技集群可以被看作是拥有不同类型知识和能力的科技机构和企业为了解决奥运技术上的、智力上的问题以及推广这些技术而聚集在一起并交换信息和知识的集合。正是因为科研机构和企业之间的空间上的相邻, 从而在协调和利用隐性知识方面, 集群拥有很大的优势, 集群中的科研机构和企业可以从知识外溢的过程中受益。这就意味着在集群背景下, 特定的机制使得隐性知识的传递与扩散构成了学习的主要方面, 这种知识的存量及其整合成为影响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

4 借助奥运科技集群创新平台, 增强区域创新能力建议

4.1 借奥运科技交流平台, 增强北京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科技带动力和支撑力, 造就科技发展新优势

首先, 以奥运科技项目为契机, 进一步加强科技原创项目的布局, 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可持续发展需求, 加强重大战略性科研项目攻关, 优化资源配置, 逐步扩大科技原创项目在整个科研立项中的比重。第二, 总结奥运科技集群创新模式, 把各高校和北京市相关科研机构的研究纳入到区域总体科技发展规划当中, 在奥运科技基础设施的基础之上, 再进一步完善科技原创的基础设施建设, 如国际技术标准库和科技信息数据库的构建, 加强各地区创新资源的共享与整合。

4.2 营造创新氛围

奥运科技集群中, 由于地理接近, 各创新主体间密切合作, 可以面对面打交道, 这样将有利于各种新思想、新观念、新技术和新知识的传播, 从而形成知识的溢出效应, 获取“学习经济” (Learning Economies) , 增强创新个体的创新能力。为了在区域内形成更为活跃的创新氛围, 政府应加大对科技奥运的宣传力度, 展示奥运科技集群创新成果, 还应经常组织各种类型的奥运科技论坛和学术交流活动。同时创造条件, 鼓励国内企业参与奥运科技产业化和第二次创新活动。

4.3 促进奥运科技成果转化

任何一项技术, 它自身不仅仅是由其内在要素构成的一定结构形式的有机整体 (单元技术) , 而且它还与其他技术密切关联而构成具有立体网络结构的有机整体技术体系) , 要实现技术到产品的转化需要路径与相应的资源。奥运会的举办, 不仅提供了技术转化所需资源, 同时还提供技术应用的场所。因此, 政府应该积极扶持经过奥运检验的, 符合产业发展要求的奥运科技成果应用和转化。

4.4 发展科技中介服务机构, 完善北京技术转移服务体系

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是北京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奥运会科技投入大, 科技项目建设周期长, 科技协作比较复杂, 需要各类科技服务中介机构的积极参与。它能起着协调沟通、咨询服务、企业孵化、技术转移、人才培训与交流等作用。北京奥运会科技元素表现在多方面, 除了自主创新科技成果外, 还需要从国外引进和国外科研机构合作攻关部分科研项目。因此, 针对奥运科技集群的不同周期, 积极培育和发展各类科技服务中介。

摘要:奥运科技集群是由于奥运会科技投入而形成的一类特殊的科技集群。本文详细地分析了奥运科技集群的生命周期演化特征, 并在此基础上论述了奥运科技集群在区域创新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并针对性地提出加强集群创新能力的政策和建议。

关键词:奥运科技集群,生命周期,区域创新体系

参考文献

[1].龙果.论技术创新的聚集和创新集群的形成[J]当代经济人, 2006, (9) :218~219.

[2].马歇尔.经济学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64

[3].韦伯.工业区位定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7

[4].王纬, 梁嘉骅, 孙亚芳.产业集群形成因素分析[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院报, 2007, (1) :42~44

[5].陈云, 杨继红, 王浣尘.科技集群与产业集群的关联分析[J].科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4, (2) :41~43

[6].杨剑, 梁木梁.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区域创新系统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 2006, (1) :41~45

[7].王雅芬.基于产业集群生命周期的技术创新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 2007, (5)

[8].王缉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对区域发展影响的分析构架[J].中国工业经济, 1998, (3)

[9].温新民, 刘则渊, 薛静.基于技术群、产业群的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建设[J].科学管理研究, 2002, (3)

[10].Krugman, P..GeOgrphy and Trade[M].Cam-bridge, Massachusetts, MIT Press, 1991

奥运科技集群 篇2

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著名的东方历史文化名城。北京获得2008奥运会的举办权是全国人民对北京的支持,是世界对北京的认同和信任。根据“为人的和谐发展,以促进建立一个维护人的尊严的和平社会”的奥林匹克宗旨,北京提出了“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举办理念。

【绿色奥运】

“绿色奥运”是北京举办2008年奥运会的三大理念之一。主要内涵是将环境保护作为奥运设施规划和建设的首要条件,大幅度提高首都环境质量,建设生态良好的城市,为奥运会创造优美环境;用保护环境、保护资源、保护生态平衡的可持续发展思想筹备和举办奥运会,将奥运会对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在奥运会的筹办和举办过程中开展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活动,不断增强全社会的环保意识,鼓励公众积极参与各项改善生态环境的活动。

绿色奥运表达了北京人民对我们共同的家园发自内心的珍爱。北京正在各个领域里努力推广环保工作,制定严格的生态环境标准和系统的保障制度;广泛采用环保技术和手段,大规模多方位地推进环境治理、城乡绿化美化和环保产业发展;增强全社会的环保意识,鼓励公众自觉选择绿色消费,积极参与各项改善生态环境的活动,大幅度提高首都环境质量,建设生态城市。北京2008奥运将以绿色清新的面貌出现,为世界环保运动注入新的动力。北京市长刘淇应邀在“二十一世纪论坛——绿色与环保”会议闭幕会上向来自世界各国的环境专家描绘“绿色奥运”图景:

北京已制定规划树立三道“绿色生态屏障”:面积10400平方千米的山区绿色生态屏障、长度1000千米的平原地区绿色生态屏障和绿地超过100平方千米的城区绿色生态屏障。根据现有计划,2008年北京山区林木覆盖率将达70%,主要河道和道路两旁形成230平方千米的绿化带,市区建成120平方千米的绿化隔离带。

2008年的奥运村将是一座“绿岛”。奥运村和所有奥运会工程用地绿化面积都将达40%~50%。在奥运场馆和奥运村建设中,将努力保留原生植被和生态原貌。

在兴建奥运村和比赛场馆的同时,北京将新建12座污水处理厂和3个垃圾处理厂,以实现届时城市污水处理率90%、污水回用率50%、垃圾资源化率30%、垃圾分类收集率50%的目标。

解决大气污染是北京市环境治理的重中之重。为达到2008年全市清洁燃料率80%的目标,第二条陕京天然气长输管线将从大西北延伸到中国首都,使用压缩天然气的公共汽车和出租汽车将分别达到90%和70%,使天然气使用量和清洁燃料率都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北京市还将在奥运村和比赛场地最大限度使用风力发电,利用地热、太阳能,充分利用自然采光,以减少能源消耗。届时,看比赛的人可以坐着环保汽车往返。

绿色奥运的实施,将为一个有着1300万人口的城市和12.5亿人口的国家留下巨大的环境遗产。

【科技奥运】

科技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源泉。古老的中国,曾在世界科技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今天的中国人民,不仅与全世界共享科技文明的成果,也在各个领域推动世界科技的进步。科技奥运将反映科技最新进展,集成全国科技创新成果,推出一届高科技含量的体育盛会;提高北京科技创新能力,推进高新技术成果的产业化及其在人民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使北京奥运会成为展示高新技术成果和创新实力的窗口。

所谓科技奥运是指把现代科学技术多角度、多渠道地嵌入奥运会,通过广泛应用当代最

先进的科技成果,如比赛结果的信息系统、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让科学精神、思维和科技成就渗透到奥运会的每一个环节,使奥运会成为先进科技武装起来的体育盛会。

以科技助奥运从奥运需求出发,组织全国科技力量联合行动,集成全国科技创新成果,率先在北京奥运中示范推广。紧密结合全球科技最新进展,在引进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将世界一流的技术成果应用于奥运会。以奥运促科技以奥运为契机,加强北京科技创新能力,为首都经济发展提供更大的动力。

科技奥运涉及到信息化、交通、安全、场馆设施和体育科研等多个领域。科技奥运重点内容:

一、交通

二、洁净能源

三、环境保护(含气象和地震)

四、奥运场馆

五、信息通信

六、奥运安全

七、运动科技

八、奥运会开(闭)幕式

九、科学普及

十、中关村科技园区

在信息化方面,到2008年,北京将建成具有国际水平的高速、大容量、多媒体信息网络系统,包括电子商务系统、电子政务系统、电子金融系统,以及直接为奥运会服务的各种信息网络系统、售票系统及相关的信息服务系统。同时,要建立包括卫星通讯、移动通讯和光纤通讯在内的现代化立体通讯系统,以及高清晰度的数字化的电视转播系统。

在交通方面,为确保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道路畅通,北京要继续发展和完善智能化交通管理系统,集中力量攻克北京建设高速铁路、轻轨交通和地铁的技术难题。形成四通八达的现代化立体式交通网络系统。

在环境方面,要大力发展燃气汽车和电动汽车,大力开发清洁能源技术、清洁生产技术、水污染治理技术、固体废弃物无害化和资源化控制技术等。同时要把现代生物技术应用于北京的城市绿化,使北京奥运会成为以技术作为支撑的、名副其实的绿色奥运。

此外,还要研究开发现代化场馆建设中使用的新材料及相关设施、现代建设工艺,研究开发能够有效提高运动成绩的体育用品、器械和服装等,为提高中国代表团的竞赛水平和运动成绩、加强反兴奋剂工作提供科技保障。

【人文奥运】

“人文奥运”是北京举办奥运会的一大亮点,有这样几个特点:一是含义丰富,可解释性强。可以有文化奥运、人本奥运、人民奥运三种代表性理解。二是涉及面广。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以外的所有领域,都可纳入其中。三是影响更为久远。四是可操作性强。人文奥运不仅是一个立意高远的文化理念,而且还是一个具有很强实践性、操作性的综合性发展战略。在北京奥运会的“三大核心理念”中,人文奥运是灵魂。人文奥运是北京乃至中国向世界提出的具有独特价值的创新理念,它以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华文化为底蕴,展示了北京乃至中国对奥林匹克精神的开掘。“人文奥运”又是一个开放的有着巨大生成力的创新理念,其内涵非常丰富,寓意深远。

“人文奥运”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加以体现:一是弘扬人文精神、以人为本。比如在选择新建场馆、奥运村、新闻中心和交通、通讯、住宿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都要充分考虑有利于奥林匹克大家庭和观众的需要,创造一个理想的生活、训练、比赛和采访环境,推进文化体育事业的繁荣发展,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自豪感。;二是从文化交流的角度来体现。

从“科技奥运”到“科技北京” 篇3

历届现代奥运会的实践证明, 科技与奥运紧密结合, 已经成为现代奥运的时代特征。正是充分看到了科技与奥运之间这种联系紧密、相辅相成、互为促进的关系, 北京在申奥中第一次明确提出“科技奥运”的理念。

在奥林匹克历史上, 作为三大奥运理念之一, “科技奥运”理念第一次被正式提出。通过总结奥运筹备建设多年来的实践和经验, 目前对科技奥运理念及内涵形成了比较一致的认识。概括起来, “科技奥运”就是以科学思想统领奥运战略, 有效集成满足奥运需求的科技资源, 为“有特色、高水平”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提供先进、可靠、适用的技术保障;通过奥林匹克精神与科学技术的融合, 使奥运成为传播科学知识、提高公众科学素养、促进科技进步与产业发展并惠及社会的平台, 达到“科技助奥运、奥运促发展”的目的。其基本内涵包括三个层次:

一是“以科学精神组织奥运”, 就是弘扬求真创新的科学精神, 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奥运战略, 把奥运会的国际规则、经验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形成务实可行、充满活力的本地化战略;将科学思维、科学管理贯穿于奥运筹办过程的每一个环节, 用科学的态度组织奥运, 实现举办一届“有特色、高水平”奥运盛会的目标。

二是“以先进技术支撑奥运”, 就是紧密结合国内外最新科技进展, 集成北京和全国的优势科技资源, 努力满足奥运筹办的技术需求, 以先进、可靠、适用的科学技术提升举办水平和促进运动成绩的提高, 为高科技含量的体育盛会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技术保障。

三是“以奥运成果惠及社会”, 就是以奥林匹克精神丰富科学思想, 促进科学文化传播, 提高公众科技素质;通过满足奥运科技需求, 促进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 带动科技产业的发展;并通过奥林匹克精神与科学技术的高度融合, 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二、践行:科技奥运促进北京城市发展

科技奥运根据奥运会筹备建设提出的科技需求, 集中攻克了奥运场馆建设、奥运会开闭幕式等方面与奥运直接相关的若干关键技术难题, 开发应用了绿色建筑、清洁高效能源等一大批与“绿色奥运”理念落实相关的技术成果, 围绕交通与信息、安保与食品等, 完成了与奥运城市建设相关的一批重点领域的技术攻关, 促进了北京城市的快速发展。

1. 奥运场馆设计与施工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为北京提供了一流的体育场馆设施

围绕北京奥运场馆建设的技术特点和要求, 科技奥运全方位应用了先进、成熟、可靠的高新技术, 成功满足了场馆建设对技术的需求, 同时, 也为北京留下了一笔丰厚的“奥运遗产”。国家体育场作为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用钢量最多、技术含量最高、结构最为复杂、施工难度空前的超大型钢结构工程, 首次采用了“鸟巢”式新型建筑空间结构形式, 多项技术堪称世界第一。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是目前国际上建筑面积最大、功能要求最复杂的膜结构工程, 它以泡沫结构为基础分割出建筑的整体形状和各个内部空间, 实现了从墙壁到天花板的整栋墙体结构连接的顺畅自然。奥运场馆关键施工技术的突破为施工建设提供有力技术支持。“鸟巢”施工中采用的灌注桩基础工程施工技术、超长结构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双斜柱综合施工技术、厚钢板焊接技术以及巨型马鞍型空间钢结构卸载技术等, 以及“水立方”施工中采用的“散拼”钢结构组装式施工新技术, 膜结构和膜材料技术等, 保证了“鸟巢”和“水立方”的顺利完成, 并成功塑造了国际一流水平的奥运“精品”工程。

奥运会场馆的建设充分考虑了体育、文化、会展、商贸、旅游、健身、娱乐之间的功能转换, 以及与交通、通信、安全设施的衔接贯通, 为未来的商业利用提供尽可能大的调整余地和盈利条件。奥运会后, 国家体育场将成为北京国安俱乐部的主场, 还将成为商务会所、健身和餐饮中心, 国家游泳中心将成为北京的一个水上娱乐中心, 奥运会期间的会议中心将作为北京市重要的会议和展览场所, 举办各类国际、国内的会议和展览, 举行灵活多样的表演等商业或公益活动, 最大限度地发挥奥运场馆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数字奥运”和智能交通技术的应用促进了北京城市信息化建设

科技奥运实施了一系列“数字奥运”和智能交通等信息服务技术的研究。其中, “多语言综合信息服务网络系统”研究的许多成果已经投入运行, 基本实现了通过电话、互联网、移动设备、信息咨询台等多种方式为300多万名奥运会注册人员、国内外观众和旅游者提供相关奥运赛事和城市服务的多语言综合信息服务, 使北京市的公众信息服务水平和国际化形象得到极大提升。“北京数字工程”的重大项目———高性能对地观测小卫星“北京一号”的成功发射和应用, 能定期提供覆盖北京市的遥感影像, 将在奥运后继续为北京市城市规划、生态环境监测、重大工程监测、土地利用监测等方面提供服务。智能交通技术的应用建立了快捷、高效、安全的城市交通体系。“北京市智能交通 (ITS) 规划及实施研究”等奥运交通车辆管理领域的重大项目成果丰硕, 许多成果已投入使用, 实现了基于覆盖全市的千兆宽带网和无线集群通信网络为支撑的智能交通管理平台, 形成了覆盖市区主要道路的智能化监控系统。此外, 数字化执法系统、停车诱导实用系统、BRT智能系统等研究成果的应用, 大幅度提高了北京市交通运行管理的现代化水平, 提升了北京交通管理和运营效率, 有效缓解了北京部分地区交通紧张的状况。

3. 奥运安保等关键技术的突破提升了北京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科技奥运建设相关部门开展了大量的支持奥运安全保障方面的研究, 研究成果的广泛应用保证了北京奥运的顺利举行, 同时, 也有效提升了北京市公共安全风险管理水平。例如, 通过实施“奥运体育场馆防火系统设计技术研究”, 科技奥运提出了奥运体育场馆火灾安全性能化评估方法, 该方法已应用到国家体育场、国家游泳中心、国家体育馆、五棵松文化体育中心篮球馆、老山自行车馆、北京国家大剧院、北京华贸中心商厦等国家重点工程的风险评估和消防性能化设计中。“食品安全关键技术研究”等项目已经完成相关农产品的质量标准和生产技术规程的制定, 研制出大量农药、兽药、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违禁化学品和生物毒素等有害物质检测设备和检测方法, 建立了水泡性口炎病毒、口蹄疫病毒、猪瘟病毒和猪水泡病病毒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技术, 并针对奥运会的特殊要求, 建立了奥运食品安全追溯系统, 利用GPS、温湿度自动记录装置、RFID电子标签等科技手段将奥运会的宾馆、场馆、运动员村、生产企业、物流配送中心、运输车辆、医院等全部纳入监控。奥运后, 已经建立的首都食品安全监控系统、奥运追溯系统和监控系统等信息化系统将继续使用, 保障广大市民的食品安全。

4. 生态改善与环境综合治理技术的推广加快了北京生态型城市建设步伐

围绕生态环境建设, 科技奥运实施了一批重点科技项目, 其科研成果的广泛应用有效改善了北京城市生态环境。例如, 通过开展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挖湖堆山、湿地保护、生物多样性恢复的“生态廊道”规划与建设, 建立了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区域性生态系统 (城市“绿肺”) 的示范工程;“北京市防沙治沙”重大科技项目等构筑了北京奥运的重要绿色生态屏障;“奥运绿化和美化科技工程”, 已成功培育出能够在8月份盛开的花木700多种;大气污染预报、预测和预警技术等研究项目, 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蓝天工程”提供了政策建议与技术保障;北京城市垃圾污染控制及资源化控制技术研究、城市污水SBR处理设备成套化研究等项目, 为北京实现城市垃圾全部进行安全处理, 垃圾资源化率达到30%, 分类收集率达到50%, 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0%以上, 污水回用率达到50%目标提供了核心技术保障。

三、转化:“科技北京”———科技奥运的宝贵遗产

奥运筹办以来, 北京市始终把充分利用奥运机遇, 提升发展水平和城市竞争力作为重要的施政方针和发展目标。科技奥运建设的实践表明, 科技奥运的建设过程同时, 也是北京市加快科学技术进步、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过程, 北京在城市发展中越来越强调以科学的精神组织城市管理, 以先进的科学技术支撑城市建设, 以科学技术成果为市民造福, 北京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都发生了重大变化, “科技北京”逐渐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1. 经济发展动力从生产要素驱动转变为创新驱动

科技奥运的实施增强了北京自主创新能力, 加速了北京经济增长动力从人力、资本等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 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自主创新环境和氛围不断优化, 科技投入和产出大幅度增加。科技奥运实施以来, 北京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若干规定》、《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意见》及20余项配套政策, 有效激发了全市科技研发热情。2007年, 全市科技活动经费支出达919.5个亿, 是2001年的2.52倍, 约占GDP的9.83%;2007年全市专利的申请量达到3.2万件, 是2001年的2.62倍;实现技术的成交额882.6个亿, 比2001年增长了3.6倍 (见图1) 。根据《北京现代化报告2007—2008———北京创新型城市建设评价研究》报告, 2001—2006年, 北京市创新型城市总体实现程度从73.5%稳步提升到83.6%, 提高了10.1个百分点, 北京创新型城市已经初步建成。

二是一批关键的技术和标准的突破提升了城市创新能力。据统计, 科技奥运实施七年来, “科技奥运行动计划”共组织和动员了全国近200家企业、170多个科研院所和50多所高校的3.5万名科技人员, 参加科技奥运的各项工作。七年间, 科技奥运围绕场馆建设、节能减排、绿色能源、生态环保、信息通信、高清转播、智能交通、运动科技、奥运安全、食品卫生、气象预报、医疗救护、新材料等十几个方面, 完成了千余个项目, 在集成电路、疫苗、新能源、生物技术等领域催生出一批里程碑式的自主创新成果。比如国家体育场“鸟巢”创造了诸多“世界之最”——规模最大、技术含量最高、结构最为复杂、施工难度空前, 仅“鸟巢”的创新技术和创新点就多达几十项;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则是世界上建筑面积最大、结构要求最复杂的膜结构场馆;围绕建筑标准建设, 科技奥运建立了绿色建筑标准, 这一标准填补了我国“绿色建筑”评估标准和方法的空白, 为规范和推进绿色建筑的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和评估手段, 成为北京市乃至我国建筑业由传统高消耗型发展模式向高效绿色型发展模式转变的重要标志。

2. 城市组织管理进一步科学高效

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使北京再次成为全世界的焦点, 来自世界各地的运动员、教练员、新闻媒体以及奥运观众纷纷聚集北京, 这对北京的城市组织管理和风险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北京奥运的实践证明, 科技奥运成果的大量应用有效提升了北京城市组织管理效率和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奥运后, 科技奥运成果将更广泛地应用于北京城市建设和组织管理, “科学管理”日益深入人心, 将成为今后北京城市组织管理的基本理念和重要途径。

为进一步发挥科技奥运成果的作用, 实现科技奥运成果在更大范围内的共享和应用, 推动科技奥运成果对北京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长远和广泛影响, 北京市政府、市科委启动了“科技奥运成果推广计划”, 计划利用2—3年的时间, 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科技奥运成果推广工作机制, 为北京城市建设和城市组织管理提供更加便利的科技支撑。例如, 在城市交通管理方面, 北京市政府已明确提出要加强智能交通体系建设, 提高交通综合管理水平, 并确定了包括1个共享平台、7个应用领域的智能交通建设架构。目前, 北京市正在抓紧建设交通综合信息平台、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智能公交系统、高速路不停车收费系统等。其中, 轨道交通运行管理中心、自动售检票系统等智能公交系统建成后, 北京将实现全路网的一卡通和无障碍换乘, 大大提高公路交通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

又如, TD服务、奥运无线INFO等科技奥运成果的推广应用加快了北京“无线城市”建设的步伐。奥运会前期, 北京市实施了“北京无线城市”项目, 一期、二期已经启动实施。到2010年年底, 无线北京第三期将实现北京市城乡无线宽带网络覆盖。届时, 北京将建立起为各行各业提供便捷、高效信息服务的平台, 加速城市信息化、数字化的进程, 为更加科学高效的信息化城市组织管理提供技术保障。

3. 城市建设进一步向“生态宜居、和谐发展”方向推进

奥运筹办期间, 北京在31个奥运比赛场馆、45个训练场馆以及奥运道路连接线、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奥林匹克公园等实施了160多项奥运绿化工程, 绿化面积达1 026公顷。北京城市园林绿地增加了1万公顷, 树木增加了2 271万株, 空气质量不断改善 (如图2) 。目前, 北京市的林木绿化率已达到51.6%。另外, 北京市从消减污染物排放总量、调整工业经济结构布局入手, 对全市200多家重污染企业实现整体搬迁转产, 全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和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均达到96.5%。

奥运会的举办和节能减排技术等科技奥运相关成果的示范应用大大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生态意识、人居意识, 使社会更加注重城市的生态环境建设, 这对北京市建立环境治理和环保节能的长效机制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关注生态环境建设, 促进经济、社会、人口、环境协调发展将成为奥运后北京重点关注的方面。关、停、并、转“三高一低”企业, 以及包括首钢在内的重工业制造环节“外迁”, 成为北京加强生态建设、打造宜居城市的积极信号。特别是公共环保意识将成为绿色奥运的宝贵遗产, 更加关注生态环境建设, 加快生态涵养发展区的生态修复工程, 加大生态建设投入力度, 促进经济环境协调发展将成为未来北京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

此外, 北京在奥运会期间临时采用的减轻环境压力的措施给奥运后生态环保建设积累了经验, 为继续促进北京市的生态环境建设, 协调好经济发展与生态关系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因此, 奥运期间环保部门采用的大部分措施是长效的, 而且到奥运会之后还要继续实施。但是, 北京要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并真正迈入国际先进城市行列, 还需要持续改善生态环境,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关注生态, 关注环境保护, 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将成为北京今后长期发展的自觉行为, 成为贯穿于北京经济社会发展过程的一条主线。

参考文献

[1]董传升, 邢怀滨, 王健.科技奥运推动我国科技产业化的三个关键问题[J].科学学研究, 2007, (2) .

[2]周秀平.奥运的社会参与研究[J].北京社会科学, 2008, (2) .

[3]符亚明, 等.奥运经济对北京市产业发展直接影响研究[J].中国软科学, 2003, (7) .

[4]董传生.科技奥运的人文价值与困境[J].中国软科学, 2006, (4) .

[5]陈剑.奥运经济:北京的创新与发展[J].北京社会科学, 2008, (1) .

奥运科技集群 篇4

一、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成为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国家战略

科技竞争力是决定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方面, 科技创新已经成为各个国家在世界竞争体系中成败与否的主导因素。国家科技创新体系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引擎, 其主要功能是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知识传播和知识运用。加快建设当代中国科技创新体系, 全面增强国家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支撑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之一。

(一) 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内涵。

国家科技创新体系是以政府为主导、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各类科技创新主体紧密联系和有效互动的社会系统。在科技进步法等国家法律法规中并没有对于科技创新体系给出明确的概念和含义。李良寿在《科技创新体系概念探析及其建设思考》[1]中提出, 科技创新体系含义简单的说就是作用于科技创新活动各种要素之间的有机组合, 科技创新体系主要由创新主体、创新基础设施、创新资源、创新环境、外界互动等要素组成。国家科技创新体系首先由英国著名技术创新研究专家弗里曼于1987年提出, 他认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应该是层次结构合理, 体制、机制适应时代发展规律的崭新创新系统。是由国家和地方研究机构、大学和科研院所、企业研发机构和民间科技中介机构等创新主体组成的有序结构, 分别发挥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知识传播、知识应用等不同的功能。政府和市场分别在资源配置、战略引导、政策调控、法制保证、文化环境和舆论建设等方面发挥其作用。

(二) 我国科技创新体系战略经历的发展阶段。

“十五”计划《纲要》首次提出:“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建立国家知识创新体系, 促进知识创新工程”、实施“跨越式发展”的宏伟战略。新中国成立后, 随着中国科学院的成立, 政府和企业部门的科研机构、大学和科研院所都相继建立。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科技创新体系经过了不断地发展完善的几个阶段:[2,3]

1.初步形成阶段 (1949~1977年) 。

这一阶段国家建立了各类科研机构, 并制定国家科技发展计划, 初步形成了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为了国防安全需要, 这一阶段的国家高新技术发展更多倾向于军事方面, 在高能物理、化学物理、近地空间海洋研究取得了一些创新成果, “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是其中重要标志。科技创新模式为“政府主导型”, 国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安全需要, 按计划配置各类资源组织进行创新研发活动。

2.大力发展阶段 (1978~1995年) 。

本阶段主要是探索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发展模式和创新政策, 出台了一系列改革政策和措施。这一时期的创新模式主要是计划主导模式, 即设立国家科技计划, 并引入竞争机制。随着国有企业自主权的不断扩大, 越来越多的企业投入到创新研发环节中;政府通过拨款制度、培育和发展技术市场等措施, 也吸引了更多的科研机构投身国家经济建设之中, 从而使得科研成果商品化、产业化进程不断加快。此外, 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的计划: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高技术发展计划 (863计划) 、火炬计划、星火计划、重大成果推广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技计划, 这都加速了我国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发展。

3.技术创新发展阶段 (1995~1998年) 。

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 这一时期企业的自主技术创新作用凸显。大量企业进行了产权制度改革, 不断强化企业的创新功能。与此同时, 宏观管理体制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政府制定重大科技计划逐步由科技和经济主管部门联合制定, 转为出现了如国家工程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等新的参加主体, 加快了科技成果商品化和市场化。

4.建设国家创新体系阶段 (1998年至今) 。

1997年中科院提交了《迎接知识经济时代, 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报告, 提出了面向知识经济时代的国家创新体系, 具体包括知识创新系统、技术创新系统、知识传播系统和知识应用系统。1998年, 国务院通过了中科院关于开展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工作的汇报提纲, 决定由中国科学院先行启动《知识创新工程》, 作为国家创新体系试点, 从此开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篇章。

(三) 我国科技创新体系的现状问题。

目前, 我国基本形成了政府、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技术创新支撑服务体系四个主体支撑的创新体系。从总体上看, 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紧紧围绕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 以加强科技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为目标, 以调整结构、转换机制为重点, 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改革措施, 取得了重要突破和实质性进展。但是也存在着一系列问题。

1.科技创新体制和机制并不适应。

国家层次上的科技创新体系并没有完全树立起来, 真正可以解决技术与经济良好结合的机制还尚未建立, 存在着科技与经济脱节, 科技成果、职称评定政策导向不利于科技成果转化等问题。

2.产学研结合还有待加强。

首先, 企业重技术引进、轻消化吸收。目前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的比例仅为1∶0.07, 消化吸收强度不足, 企业二次创新能力不足。其次, 产学研结合的机制没有真正形成。受观念、体制、资金、政策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之间还没有形成有效的结合点, 产学研有效结合的机制没有真正建立, 产学研合作的范围不广、层次不高, 已有的合作也主要停留在技术转让、合作开发和委托开发等较低层次上, 共建研发机构、共建技工贸一体化经济实体等高层次的合作还比较少。

3.创新成果的市场化机制不完善。

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 政府计划是协调集成创新体系各要素联系的机制和纽带, 这种方式有助于国家科技目标的实现, 但不利于创新系统各要素创新自主性和积极性的发挥。随着改革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政府的协调集成作用大大减弱, 而创新体系各要素相互联系和作用的市场机制并未真正建立起来, 各要素都从本部门利益出发进行创新活动, 创新成果的市场化机制并不完善, 导致创新体系的整体作用效果不佳。

二、科技奥运对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主要贡献

“科技奥运”理念提出后, 通过构建科学合理的技术研发体系, 培养一批高素质的自主创新人才, 突破了一批重点产业领域的核心技术, 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 搭建交流合作平台, 构建了业主牵头、产学研结合的技术研发体系。

科技奥运在实施过程中十分重视技术创新体系建设, 既有与科技工作相关的政府部门进行组织协调, 同时还有大量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的广泛参与。科技奥运在建设过程中突出强调调动企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等各类科技创新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通过整合资源、聚焦政策, 逐步建立了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保障了科技奥运建设的顺利进行。积极构建业主牵头、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在我国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过程中尤为重要, 不仅可以实现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的优势互补, 充分发挥科研机构的积极性, 提高研发效率, 满足大型活动的科技需求, 对于提升国家自主创新能力, 最大程度地发挥大型活动的社会经济效益都具有重要作用。

(二) 攻克核心技术难题, 提升了相关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

我国已经把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科技奥运建设实践表明, 它不仅有力支撑了奥运建设, 而且以科技奥运建设为契机, 突破了一批重点产业领域的关键技术, 培养了一批勇于创新的科技人才队伍, 提高了自主创新能力。例如, 针对“鸟巢”、“水立方”等奥运场馆建设结构新颖、体系多样、空间跨度大、钢材用量多等特点, 科技奥运建设攻克了钢结构吊装技术、超长钢筋混凝土技术、厚钢板焊接技术等先进技术, 使我国建筑业掌握了一批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的施工技术, 极大地提高了我国建筑施工领域自主创新能力。此外, 为了服务“绿色奥运”, 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 北京奥运会进一步推广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应用。这些核心技术难题的攻克, 对于我国自主研发能力的提升, 科研人才、科技管理人才的锻炼和培养, 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增强具有重要作用, 是我国产业和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提升, 加快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助推剂。

(三) 强化科研智力保障, 培养了一支素质高、勇于创新的科技人才队伍。

培养了一批素质高、勇于创新的科技人才队伍参与重大技术攻关。北京奥运的信息化建设对我国高科技人才提出了更高的专业要求, 而我国在信息领域与世界先进水平存在一定差距, 信息领域的人才培养成为科技奥运建设的重要目标。通过“激光显示系统研究”、“高性能对地观测微小卫星技术与应用研究”、“多语言智能信息服务网络系统建设”等信息领域重点项目的实施, 已初步形成一支在骨干网、大型网络的安全管理和产品研发、激光显示系统室外应用方面具有丰富的研发经验和攻关实力的技术队伍。

形成科学、高效的专家咨询队伍为“科技奥运”提供智力保障。围绕奥组委的需求, 已初步形成覆盖通信、场馆、交通、能源环保、安全、体育等多个专业领域, 拥有400多名专家组成的科技奥运专家咨询队伍。在确定TOP赞助商赞助领域时, 奥科委推荐的14名专家帮助国内企业分析优势, 为国内企业参与竞争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奥运公园在规划B19号、建设11万伏地下变电站时, 有专家质疑该项目可能对周围的通讯信号造成强烈干扰, 应奥组委要求, 组织了8个单位的13名专家召开了四次论证会并进行了模拟测试, 给出了不造成干扰的结论, 并为变电站建设提出了具体的意见和建议, 成为奥组委的决策依据。

三、科技奥运实施对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启示

科技奥运的顺利实施在科技体质改革、构建科技创新人才队伍等方面, 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了重要借鉴和启示。我国要加快建设科技创新体系, 应加强产学研联合, 完善以高校、科研院所为依托的知识创新体系和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的建设, 增强持续创新能力。

(一) 以科技奥运工作机制为借鉴, 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在科技奥运实施过程中, 实现了政府部门参与协调, 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共同参与的产学研一体化新思路, 是我国进行科技体制创新的重要实践。其中, 多部门共同参与、分工协作、高效推进的科技奥运建设工作机制为我国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建设提供了重要借鉴。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是推进自主创新战略实施的重要着力点。实施国家创新战略, 建设创新型国家, 不仅要靠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艰苦劳动和创造性实践, 而且要靠社会方方面面的支持和参与, 必须在制度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和管理创新方面有新的突破, 真正使我国已有的科技智力资源优势变成创新优势。以科技奥运建设为契机, 及时总结其工作经验, 紧紧围绕着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这个中心环节, 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以及市场在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调动企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等各类科技创新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通过整合资源、聚焦政策, 逐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确立企业研究开发投入、技术创新活动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地位, 形成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的机制, 发挥科技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同时, 建立重大创新项目协调机制, 围绕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大科技难题, 定期发布信息, 沟通情况, 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推进政府部门的工作整合, 加强多个部门和单位的合作攻关。

(二) 借鉴科技奥运产学研合作方式, 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科技奥运的实施过程同时也是突破各种科技研发难题不断提高技术创新能力的过程。通过整合多方科技资源, 形成业主牵头、产学研联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从而推动了相关技术成果的研究、转化及应用。这为国家加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实践借鉴。例如, 北京新奥集团有限公司作为“奥运景观照明的IPV6数字化网络控制系统”开发的业主单位, 负责项目整体的施工建设。为开发研究一套适合奥运景观灯光控制的数字化网络系统, 适应奥运工程建设的需要, 新奥公司联合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开展科研攻关, 解决关键技术问题。课题研究的成果为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景观照明控制与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撑, 其先进的控制与管理功能发挥节约能源与延长光源使用寿命, 将带来直接的节能降耗经济效益;同时, IPV6数字化网络系统的建成, 将吸引大量设备商和运营商参与经营运作, 同时带动了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三) 加强政府协调管理, 促进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北京奥运在赛事组织管理、开闭幕式、火炬传递、奥运基础设施、支撑“绿色奥运”、体育科技、奥运城市建设等领域产生强大的科技需求。科技部、北京市等“行动计划”及奥科委参与部门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组织协调作用, 动员组织了企业、高校与各类科研机构等多方力量, 共同服务北京奥运建设, 围绕奥运科技需求广泛开展各项工作。科技部作为“行动计划”的主要牵头单位, 充分发挥其在全国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引导作用, 积极协调组织各成员单位参与科技奥运建设。同时, 科技部还在其管理的“863”、“科技攻关”等国家科技主体计划中, 资助了一批科技奥运重大攻关示范项目。北京市属单位积极组织调动所属科技资源, 通过搭建各类平台, 充分整合科技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资源, 重点解决奥运工程建设、城市信息化及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关键技术难题。可见, 政府以需求为导向, 有效协调创新主体和各类资源间的关系是保障科技奥运顺利实施的关键所在。今后国家相关部门应以科技奥运的成功实施为借鉴, 加大对科技资源和重大项目的协调组织和管理力度, 更好地发挥产学研结合作用, 通过上下游产业关联、示范等多种途径和方式, 有效地加快技术渗透和成果产业化, 促进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

参考文献

[1].李良寿.科技创新体系概念探析及其建设思考[J].中国机电工业, 2006, 8:76~78

[2].陈立等编著.中国国家战略问题报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2

大足五金产业集群彰显科技发展实力 篇5

大足五金始于唐昭宗乾宁年间, 与大足石刻相伴而生, 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 清朝中叶, 形成了铁器十八行。解放后, 龙水铁器以“小五金”名世, 在全国形成了“北有王麻子, 南有张小泉, 西南有龙水小五金”的三足鼎立之势。改革开放后, 五金产业迅猛发展, 花色品种、名优产品逐年增多, 尤其是邓小平买邓家刀, 极大地鼓舞了五金生产专业户, 产品由“老、粗、黑”逐渐演变为“新、巧、精”, 并通过东北的芬绥河、新疆的霍尔果斯、西藏的樟木、云南的瑞丽等口岸流向外国。

2006年, 时任重庆市委书记汪洋评价大足五金为“有上千年历史的一个亮点, 是重庆的一个宝贝”。时任市长王鸿举明确指示, “请市科委一抓到底, 帮助大足五金走出一条依靠科技取得更大进步的中小企业发展路子”, 自此, 开启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市县合作、政企互动、院企联手”的大足五金产业集群振兴工程。

近年来, 小五金带动其它工业迅速发展, 大足的五金产业, 也随着发生扩张, 由龙水向全区的其他街乡镇辐射, 逐渐形成了以龙水镇为中心, 辐射全县19个街镇乡, 包含“日用五金、工具五金、建筑五金、船用五金、矿山机械、农业机械、医疗器械、汽摩配件、铁路配件、有色金属、电力金具、民族乐器”等12大门类、200多个品种、2000多个花色的五金产业集群。涌现出“金忠”、“神针”、“翔锋”、“三英”、“宝顶”、“明友”、“永红”、“邓家刀”、“鑫荣达”、“吉祥鸟”、“星球”等一大批知名五金品牌。

二、五金产业集群发展成效

2006年以来, 在重庆市原市长王鸿举的亲自关心下, 围绕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 实施五金产业集群振兴工程, 走出了一条依靠科技进步获取更大利益的中小企业发展路子, 成为了重庆市科技与经济结合的一个典范。

(一) 实力更加强大

一是集群产业规模逐年壮大。截至2011年底, 全区五金生产企业已发展到672个, 其中规模以上五金企业168个, 五金产业实现总产值200亿元, 五金市场交易额达到128亿元。二是培育出一批骨干企业。春兴合金、宏元金属、鑫业船舶等企业年产值都已超亿元, 正朝着5亿元目标奋进;翔锋工具、明友钢具、刀具集团、通达铁路等企业的产值也快速增长, 正朝着亿元级企业迈进。三是地区影响力不断增强。大足五金博览会云集了6万余名投资商、采购商、参展商, 吸引了中国旅游报、重庆电视台、重庆日报等60余家新闻媒体、100余名新闻记者到会, 博览会网站点击率达100多万次, 地区影响力明显提升, 资源、人才、信息、技术快速聚集。

(二) 市场更加宽广

一是市场建设上档升级。通过规范化管理, 原有的18.2万平方米的五金市场得到有效整合, 规划占地2800亩的五金市场群已着手建设, 新落成的占地1.6万余平方米的中国大足国际五金会展中心成为大足区又一标志性建筑, 其展示、辐射效应正逐步显现。二是市场交易日趋活跃。2011年, 市场交易额达到128亿元, 比2006年 (23亿元) 增长557%;进入了重庆八大百亿级市场行列;生产企业也改变观念, 纷纷建立直销或代销网络抢占市场, 五金刀具集团、邓氏厨具、荣达刀具等企业在短短3年间, 已在全国建立直销或代销网点100余个, 电子商务已在五金企业广泛运用。三是国际市场逐步拓展。大批企业踊跃参加德国科隆五金博览会、东盟博览会、广交会、高交会、全球采购会等国内外知名盛会, 拓展国际市场。

(三) 品牌更加响亮

一是著名商标和知名品牌增多。截至目前, 已有金忠、神针、翔锋、为民、邓家刀等10件商标成为重庆市著名商标;为民牌抗菌不锈钢菜刀、荣达不锈钢刀具等5个产品被认定为重庆市知名产品, “龙水小五金技艺”被列入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邓家刀”被认定为重庆市老字号, “金忠”为认定为重庆市企业知名字号, 大足龙岗管件公司“DZ牌”管件被中国五金制品协会授予“中国玛钢管件知名品牌”称号。二是市级重点新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不断涌现。已有内置滚筒式防摔防划痕钢卷尺、锻打夹层菜刀等16个产品列入重庆市重点新产品计划, 其中5个被鉴定为市级重点新产品, 平板跟踪发电机、防盗新球阀管鞍等10个产品被认定为重庆市高新技术产品。三是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增强。截至目前, 大足五金企业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5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275项, 外观专利授权259项。明友钢具公司等10家企业列入市级知识产权试点企业;工业园区列入市级知识产权试点园区;明友钢具公司成为国家知识产权单位;邓氏厨具等4家企业列入市级创新型试点企业。

(四) 服务更加到位

一是技术服务。立足五金产业集群发展实际, 与重庆大学等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 组建了以中国工程院涂铭旌院士为首席专家的专家队伍;并先后建成了国家级生产力促进中心、中国锻打刀剪中心、大足五金创新服务中心、工业研发设计中心、质量检测中心、五金热处理中心、五金专家大院等公共服务平台, 帮助企业解决共性的技术难题;二是金融服务。成立了恩鑫小额信贷公司等, 帮助中小企业融资;组织企业与重庆银行、汇丰银行等开展银企对接, 包装推介优势项目, 累计获得贷款近10亿元, 融资难的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三是政策服务。市政府先后印发了两次专题会议纪要, 明确要求市级有关部门在产业政策、基础设施、技术创新、融资服务、品牌培育等方面予以扶持;大足也先后出台了《扶持工业发展的意见》等政策, 设立了1000万元的专项资金鼓励企业做大做强、加强外贸出口、引进人才、技术创新、争创品牌等, 为五金产业集群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五) 观念更加新颖

一是管理理念日趋先进。老板兼工人的局面已逐渐改变, 部分企业已开始尝试职业经理人制度, 用先进的管理方式指导企业生产经营。二是合作共赢理念逐步深入人心。成立了五金商会、铸造协会、管件协会、刀剪协会等一系列行业组织, 企业主之间经常相互交流探讨, 合作共赢、抱团发展已渐成主流。大足龙水刀具集团的成立就是十分典型的例子。三是技术创新理念扎根企业。企业自觉加大产品研发、合作开发、自主创新的力度, 不再盲目跟风模仿。以邓氏厨具公司为例, 近三年已投入200余万元进行产品研发, 锻压成型、数控热处理、自动控温、自动抛光、自动水磨等先进工艺已取代传统“土法”生产, 其研发的“锻打不锈钢刀磨削工艺”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当前五金产业集群的发展形势看, 纵向比, 成绩喜人;横向比, 却差距甚大, 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 意识薄弱, 思想观念狭隘

广大五金业主“心无定性”, 重“点子”、轻“战略”, 受“小富即安”的小农思想束缚, 缺乏敢创敢干的精神, 缺乏把企业做大做强的前瞻性、主观能动性。从业人员中小学文化程度的占40%, 极其缺乏专业的管理和技术人才, 老板“第一线”经营的思想非常明显, 使企业走上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存在一定难度。

(二) 融资困难, 技改难以实现

企业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 其本身无力承担, 又因企业抵押担保物不足不能有效融资, 采用新技术、新产品贷款又无法获得银行的授信, 一定程度影响了企业发展。据统计, 目前该区近200家五金生产企业, 融资需求超过10亿元, 企业扩大再生产和投入新产品研发受到严重制约。

(三) 科技薄弱, 创新能力不强

大足没有一所大专院校, 也没有一所专门进行五金研发的科研机构, 五金产品的创新主要靠现有的五金从业人员在实践中摸索出来的小改小革, 缺乏系统的创新思维作指导。

(四) 链条不全, 配套能力差

大足五金产业虽已形成一定规模, 但由于大多数五金企业追求小而全, 从原材料加工到产品销售, 单个独干, 生产经营都处于孤立、自发的状态, 相互之间缺乏有机联合, 没有成为利益共同体, 而且没有相对固定的协作关系。龙头企业不多不强直接导致了带动力差, 形不成明显的产业分工, 相关的上下游产业和辅助产业、配套产业跟不上, 产业链极不完善, 严重制约了整个产业的良性发展和做大做强。

四、发展思路

今后一段时间, 大足以建中国大足五金科技城为契机, “立足重庆、辐射西部、面向全国、走向世界”是大足五金未来发展的取向, 其定位是:国际知名、国内一流、西部最大的五金商品交易中心、五金文化博览及会展中心、五金信息中心、五金物流配送中心和五金产业原材料集散供应基地。力争在十二五末, 培育出“500亿级现代五金产业集群”。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 明确中国大足五金科技城的建设目标

大足政府制定了中国大足五金科技城建设规划, 力争到2020年建成占地25平方公里的园区生产体系、12平方公里的市场物流体系和完善的技术支撑服务体系, 包括:日用五金园、模具五金园、家用五金园、建筑五金园、铸造五金园、工具五金园、机械五金园、材料五金园和电子产业园九大园区和五金市场群、公共服务平台等, 使大足五金科技城成为重庆市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靓丽名片。

(二) 努力建设公共服务平台

继续完善国家级生产力促进中心、中国锻打刀剪中心、五金创新服务中心、质量检测中心、专家大院等现有平台的服务内容, 提高服务能力;尽快建成工业研发设计中心、激光应用研发中心、模具中心, 购置服务设备;搭建企业与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合作的中介平台, 开展区校合作、院企合作, 切实为企业提供技术和信息服务, 为企业解决研发和生产中存在的技术难题, 促进生产与科研相结合, 促进产品在选料、工艺、包装等各个环节的升级换代。

(三) 强力营销品牌

策划和培育好大足“龙水”这张产业名片, 以龙水刀具为突破口, 注入科技元素, 使用新材料、采用新工艺、开发新产品, 争创新品牌, 让大足刀走进超市, 走出重庆, 走向世界;注重旅游与五金的紧密结合, 发挥“石刻”与“五金”名片效应, 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加大对“千年龙水刀, 唯有思念断不了”的宣传力度;鼓励著名商标企业到中央电视台或其他影响面较大的网站进行大力宣传, 提升品牌知名度, 为创建中国驰名商标打下良好基础;高标准筹办中国大足国际五金博览会, 邀请国内外知名企业参展, 在外向度、专业化上实现突破, 进一步提高大足五金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四) 着力培育龙头企业

一是引导规模企业、同类型企业向园区集中;二是做好招商引资大项目的跟踪服务, 促使双钱轮胎、重庆机电精密铸造、鞍钢贝卡尔特钢帘线、足航金属、聚航钢构、深圳一电等重大项目顺利推进;三是壮大鑫业船锚、宇立金属等亿元级企业, 培育连航金属、仁怀冷轧、国恩工贸等大五金加工类企业迈过亿元大关;四是采取多种措施, 引导传统的刀具、工具等企业加大技改、合作力度, 抱团发展。

(五) 协力完善产业链条

加强五金生产专业化分工协作, 推进传统工艺向现代制造和现代经营“转轨”, 延长五金产业链条, 形成专业化分工明确的产业集群, 由历史的“小而全”延伸为“大而专”, 形成“一个拳头企业接单, 多个配套企业生产”的产销格局, 拓宽五金企业的生存空间;同时, 根据产业发展规划, 着眼东西部区域经济互动, 开展针对性招商, 力争引进机械制造, 注塑五金等关联度高、投资强度大的企业, 进一步完善五金产业链条。

(六) 大力推进科技创新

论农业科技园发展的集群效应 篇6

我国现代农业园区从1994年开始建设以来,已经走过了十几个年头。它的产生、发展过程有其复杂的经济、社会背景。一是农业科技园是我国“三农”经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尤其是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动,我国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均已发展到一定水平,农业科学技术在相当多的地方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推广。尽管我国的发展仍存在着区域和结构性差异,但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地方技术经济和财政较好的地区,常规的生产方式已不能满足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一些地方尝试重新组合当地生产力要素,在生产组织形式上开始有所创新和突破。在此背景下,农业科技园应运而生,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促进了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带动了农业生产率和生产效益的提高,因此很快成为各地探索新形势下发展现实生产力的有效模式。二是现代农业科技园是学习借鉴国外先进设施农业和精准农业的有效载体。1994年以来,我国相继在北京建立了以展示以色列设施农业和节水技术为主体的示范园——“中以”示范农场,同时在上海建立了以引进荷兰全套玻璃温室和工厂化生产技术为主体的孙桥现代农业开发区。这2个农场通过全套引进温室设施、优质品种、高效栽培技术到计算机管理等全方位的展示示范,使人们看到了世界现代农业发展的崭新风貌,吸引了数百万人前往园区参观学习。此后,在全国形成了以展示设施农业先进技术为主要内容的农业科技园的发展热潮,农业科技园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载体作用。三是现代农业科技园为我们提供了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发展现代农业的全新模式。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高新技术领域不断努力达到国际水平,积累了大量的高新技术成果。应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发展现代农业,是推进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的必然选择,是促进区域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发展现代农业的有效模式。四是现代农业科技园是农业科技与农村经济紧密结合的有效方式。目前,我国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制,虽然推动了农村经济发展,但无法实现农村经济向更高层次发展,尤其是无法快速推动农业技术的推广。究其原因,主要是绝大多数农民文化素质较低,科技意识淡薄,承担农业发展风险的能力较弱。在此背景下,传统的单纯靠行政命令手段强制推广应用农业高新技术的做法在农村已很难起作用,而农民只有亲眼目睹技术应用的实际利益,才会认可和应用新的技术,实现农业科技与科技经济的有效结合。现代农业园区作为农业技术组装集成、科技成果转化及现代农业生产的示范载体,是我国新阶段推进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的必然选择。现代农业园区以技术密集为主要特征,以科技开发、示范、辐射和推广为主要工作内容,以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为动力,以促进区域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为目标,是现代农业科技与农业经济结合的有效模式。

截至目前,全国已形成各级各类农业科技园区数千个,但功能效益千差万别。2001年,科技部联合农业部等部门开始“国家农业科技园试点工作”。截至目前,已形成36个国家级农业科技园,但农业科技园建设情况并不十分理想,一个重要原因是一些园区无法形成集群效应,示范辐射功能不能得到很好发挥。

2 农业科技园形成集群效应的重要性

2.1 提升农业科技园在地方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农业科技园集群效应的产生将为农业技术和知识的高效流动提供便利的捷径。农业技术和知识借助园区这一有效载体,源源不断地辐射到周边地区,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形成向社会辐射高技术的中心,推动地方和国家农业的技术革命和产业结构的升级,而园区的功能也会在带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得到扩展。而园区和地方经济发展联系越密切,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就越明显,进而提升农业科技园在地方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2.2 带动园区企业的发展和企业间的相互促进

尽管现代通信技术已非常发达,但地理邻近带来的优势仍不可忽视。在一个区域内集中大量农业高新技术企业,无论对于竞争还是合作都会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有利于农业技术的辐射扩散。在经济欠发达地区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整合存量资源,实现资源共享无疑是农业科技园发展的一条捷径。业务相近的企业既是竞争者,同时也会带来一定程度的互补,促进园区在竞争中谋求发展,逐步壮大,最终形成集群效应。

2.3 促进技术与产业高效结合

科技园区集群效应的产生,一方面体现在企业集群方面,另一方面表现在产业集群方面。在企业集群和产业集群的链条上都会产生巨大的技术需求,拉动持续不断的技术创新成果出现。同时,持续不断的技术创新若能源源不断地流向企业,就可以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双方结合得越紧密,彼此从对方获得的支持越大,结合的效率也会更高。

3 当前农业科技园集群效应形成中存在的问题

3.1 农业科技园集群效应形成的最大障碍是认识上的缺陷

农业科技园最先从国外起步发展,我国农业科技园是在学习借鉴欧美发达国家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国内理论界和实践者对欧美发达国家农业科技园的介绍也多注重形态,特别是对国外农业科技园的学习更多是对发展模式的模仿。因此,往往注重形态学习和介绍,而对农业科技园实质性介绍和学习则比较欠缺,尤其是对农业科技园建设中的集群效应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识不到集群效应在农业科技园发展中的重要性,就不可能建成真正意义上的农业科技园区,就无法产生集群效应。

3.2 农业科技人才及学科优势与农业科技园建设的地域差异是影响农业科技园集群效应形成的重要因素

农业科技园的建立必须依托高校或科研院所具有的其他单位无法比拟的人才和学科优势。但是,地区高校和科研院所资源分布不平衡,而且同类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人才和技术千差万别,这样就很难与广泛布点的农业科技园的发展相协调、相配合。另外,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人才及学科与农业科技园内的支柱企业、产业缺少应有的关联度,高校和科研院所难以对园区企业发展起到人才和技术的支撑作用。企业在深度及广度上的发展都缺少相应支撑,没有企业在深度和广度方面的延伸,就不可能产生技术与产业集群,也就无法形成集群效应。

3.3 企业间缺少关联度是农业科技园难以形成集群效应的基础性因素

由于我国农业科技园建设起步晚,园区企业规模小,加上其他一些原因,很难对入园企业进行科学、合理的选择,一些地方的农业科技园更多的是从数量上拼凑起来的一个物理园区。这主要是因为无法对入驻企业进行有效的选择,无法设立农业科技园的进入门槛,因而造成园区企业五花八门,企业、产业间缺少应有的关联度,无法在业务方面形成互补,更谈不上形成企业群、产业群及发挥集群效应了。由于无法形成企业集群到产业集群的渐次发展的链条,园区的集群效应也就无法形成。从这个意义上讲,企业间缺少关联度是农业科技园难以形成集群效应的基础性因素。

4 形成和发挥农业科技园集群效应的对策建议

农业科技园的真正发展离不开园区集群效应的充分发挥。针对现实存在的问题,本文认为应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推动农业科技园集群效应的形成和发展。

(1)创新理念,找准农业科技园建设的关键所在。当前,我国农业科技园建设应实现从形态建设到功能建设的转变,基层农业科技园的管理层要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狠抓农业高新技术集成,大力推动农业技术示范,全面推进农业科技园区企业的技术创新及产业升级,全力推动农业科技园成为地方农业高新技术发展的中心和辐射源,以集群效应推动农业科技园健康快速发展。

(2)从推动农业科学技术示范推广入手,紧紧抓住地区经济发展的中心,多途径推动农业科技园建设所需技术和人才的跨区域流动,努力使农业技术的人才与学科优势与园区企业、产业相配套,为企业(产业)在深度上和广度上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3)精选入园企业,加强园区企业(产业)的关联度,力争形成企业(产业)发展的企业群(产业群)。要精心挑选新建农业科技园的入园企业,注重引进那些产业关联度高、市场潜力大、科技含量高的产品项目,大力推动企业(产业)间形成互补关系,进而最终形成企业群(产业群)。对在建科技园要加强技术相近企业的引进力度,力推园区形成企业集群。

(4)要做到农业技术供体(大学、科研机构)和受体(企业)的双赢。一方面,要使企业能够获得强大的发展后劲,保证企业得到源源不断的知识和技术支撑,使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能够不断赢利;另一方面,高校、科研机构在推动产业发展中能得到企业更多的资金支持,使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技术成果能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激发广大科技人员的技术开发与推广应用热情。

(5)政府要做好科学规划与积极扶持工作。科学规划是农业科技园集群效应产生的基础,能使农业科技园建设尽快地纳入正道并发挥积极作用。但是仅有科学的发展规划还不够,离开政府的扶持,农业科技园建设即便能够启动,也很难有较大的发展,特别是地方农业科技园建设更是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扶持。在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总体水平不高且地区发展不平衡的情况下,地方政府的扶持与宏观调控,将有助于整合现有存量资源,充分利用好制度资源,大力推动农业科技园科学、有序地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其长.我国农业科技示范园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中国青年科技,2000(9).

高科技产业集群共性技术研发激励 篇7

由于技术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包括政府和企业在内,技术竞争已经或正在转向竞争前技术的角逐。产业共性技术作为竞争前的技术而越来越受到重视。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的经济学家坦森[1,2,3,4]最早在1992年提出用于科技政策研究的“技术开发模型”,其中提出产业共性技术(industrial generic technology)。产业共性技术是未来能够在多个行业或领域广泛应用的技术,作为产业进步和升级的技术平台,在国家产业技术体系中具有重要作用,有着巨大的潜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5],其研发与传播将对一个或多个行业及企业产生深远的影响。

世界上许多国家将支持共性技术研究作为科技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共性技术对一个国家产业技术的发展与科技进步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我国已给予了高度重视。中央政府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特别强调把科技创新与扩内需、促增长,调结构、上水平紧密结合起来,提出在一些带动性强、影响面大、见效快的项目上,加强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和前沿技术研究,争取尽快突破一批核心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带动产业转型和技术升级,支撑产业振兴和经济长远发展。我国《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结合国家科技计划、知识创新工程和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的实施,集中力量突破一批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共性技术作为产业进步和升级的技术平台,对提升产业竞争力,促进区域经济乃至一国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产业共性技术创新和研发已从理论和实践上引起了人们的广泛的关注。技术是高科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近年来我国高科技产业集群发展速度较快,然而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技术创新力较弱、技术扩散效率较低的问题,对共性技术的研发投入不足,扩散效率低下,因此高科技产业集群共性技术研发激励的研究对提升高科技产业和集群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产业集群与共性技术

根据波特的定义:“产业集群是一组在地理上靠近的相互联系的公司和关联的机构,它们同处或相关于一个特定的产业领域,由于具有共性和互补性而联系在一起”。大量实践证实,在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背景下,地方产业集群是提升区域产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集群正成为全球许多地区制定经济政策的战略工具。企业和机构集群化发展模式具有地理靠近,一定的共性、互补性和分工等特征,更有利于产业共性技术的研发和扩散。产业共性技术是集群内企业的公共技术平台,为企业专有技术的研发提供技术升级的根本出路,是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和扩散促进了区域产业集群形成与发展。研发合作是技术创新的重要手段之一,加之共性技术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资本且具有一定的风险性,追求技术创新的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必然更多地寻求合作者[6],因此相同产业领域的企业技术合作研发共性技术容易在邻近区域聚集形成产业集群。此外,为了更好地享受共性技术研发扩散带来的效益,具有共同共性技术基础的相关产业也倾向于集聚。产业共性技术的研发和传播能促进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从而进一步发挥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促进产业竞争力的提升,产业共性技术将提升产业集群的发展[7]。

产业集群是推动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和扩散的重要平台。产业集群内成员之间地理相互靠近,同属于相近产业领域,交流相对较多,具有众多高校和科研院所等特征;产业集群是共性技术创新的有效载体[8],产业集群内企业一方面技术竞争较为直接,能较快、深切地体会到竞争对手的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从而产生由于竞争而导致的技术开发压力;另一方面,集群内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之间技术合作和相互学习较便利,有利于产学研合作,推动技术的市场化运作,有利于共性技术研发和扩散。因此,产业集群是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创新的重要平台,有利于进一步推动产业共性技术的发展和创新,从而提升整个产业的发展。

产业集群和产业共性技术是相辅相成和互相促进的关系,产业集群共性技术的研发与传播对提升产业集群和产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共性技术具有非独占性、共享性、社会效益性的“准公共产品”等特征[9],集群成员之间的相互交流和知识、技术的外溢等使产业集群内共性技术的外部性更强。因此,产业集群共性技术存在主体缺位且供给严重不足、共性技术成果传播效率不高等问题。如何促进产业集群共性技术研发,并将共性技术研发成果在产业集群内传播,从而发挥共性技术和产业集群的作用,促进产业集群升级和国家产业技术发展,提升产业竞争力,促进科技进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3 高科技产业集群共性技术及其研发的特征

高科技产业集群具有地理临近性,同属于一个特定的产业领域,共性和互补性强,协同和溢出效应,专业化分工等特点,这些特点构成了高科技产业集群共性技术研发和扩散的优势,但优势形成的同时也形成了劣势。

3.1 高科技产业集群共性技术优势

主要表现在:①高科技产业集群共性技术研发具有较强的外部性。由于高科技产业集群的成员是同属于一个特定的产业领域,所以产业集群内研究和开发共性技术的主体不能独占共性技术研发带来的收益,容易扩散或溢出到其他企业和机构,为集群中所有相关高科技成员共有。②高科技产业集群共性技术研发具有较强的外溢性。由于高科技产业集群内技术和知识具有较强的溢出效应,因此无论是竞争性技术还是共性技术,在集群内具有相对非集群而言更强的外溢性,扩散较快,从而有利于提高技术的扩散效应,发挥技术对产业和集群的作用。③高科技产业集群共性技术研发能更快提升产业竞争力。由于高科技产业集群共性技术研发具有较强的外部性和外溢性,增加一些共性技术研发投入就会使更多成员受益,从而更快地提升产业和产业集群竞争力。④高科技产业集群共性技术对其内部成员具有较高的效用。高科技产业集群具有专业化分工和同属于特定的产业领域,高科技产业集群内共性技术的研发往往是一组成套的关联技术,通常和供应链上下游产业或相关产业的共性技术具有较强的关联性,因此能降低该产业领域内下游或其他产业技术研发的投入,提高共性技术的投入产出效用。⑤高科技产业集群易于整合资源进行共性技术研发。由于共性技术研发具有的风险性、系统性、高成本、外部性、集成性等特点[10],高科技产业集群共性技术研发很难由个别企业完成,需要整合诸多方面的资源,联合创新进行研发。高科技产业集群成员往往由同属于相同产业领域的企业、科研院所、大学、中介机构等组成,为资源整合提供了便利,有利于共性技术研发。

3.2 高科技产业集群共性技术劣势

主要表现在:①高科技产业集群共性技术研发主体缺位。共性技术往往因为具有高难度性、网络外部性、开发费用成本高、风险大等特征,单个高科技企业主体无力独自承担共性技术的研发;高校和科研机构等单位的研发往往因种种原因同市场需求存在一定差距,高科技共性技术研发主体缺位。②高科技产业集群共性技术研发的积极性较弱。因为较强的知识和技术的溢出,集群中共性技术的高科技研发及其成果较快地在集群内扩散,研发主体的利益被削弱,因此以盈利为目的的高科技产业集群成员共性技术研发的积极性相对较低。③高科技产业集群共性技术研发供给较少,投资不足。由于高科技产业集群共性技术研发主体的积极性较弱,容易产生搭便车行为,导致整个产业集群的研发成果较少,共性技术供给和投资不足。④高科技产业集群共性技术研发存在市场失灵。由于共性技术具有很强的外部性,可以在高科技集群内的同一特定产业领域的多个行业内得到应用,研发主体缺少积极性,所以如果完全依靠市场机制的作用,供给和投资将严重不足,存在市场失灵。

4 高科技产业集群共性技术研发激励

产业集群共性技术对产业乃至区域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完全的市场体制下,产业集群反而会拉低区域共性技术的投入水平[11],所以应多层次、多方面地发挥合理作用来推进高科技产业集群共性技术的研发和扩散。此外,由于产业集群共性技术的特征,还需要集群内成员的多方面合作创新。因此,激励高科技相关的共性技术投资必须从政府、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集体入手,发挥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整合集群内资源,促进共性技术研发,提高扩散效率。

4.1 发挥政府与高校在共性技术攻关中的作用

由于高科技产业集群共性技术存在市场失灵现象,容易出现积极性较低、供给和投资不足等问题,因此需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政府应根据不同高科技集群的主导产业,吸纳集群内企业、行业协会等的意见,制定产业共性技术政策和发展战略,并将其纳入地方政府工作议程;并利用财政资金,针对高科技集群所需要的共性技术研究,面向集群内企业和高校及科研院所设立相关产业领域的研发创新基金,鼓励产学研合作。此外,由于高校具有良好的科研基础和能力,能紧密结合其所在高科技集群的相关产业特色,如果能结合市场需求和技术现状进行共性技术攻关,则在共性技术研发过程中也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协调、沟通和引导,鼓励将高校考核机制和集群主导产业共性技术研发结合起来,促进共性技术研发。学校校区、科技园区和社区联动发展,促进高科技集群共性技术研发和扩散。

4.2 搭建共性技术研发平台或合作机构

要建立和完善共性技术创新平台的运营机制,逐步实现共性技术创新平台的市场化运作[12]。在共性技术研发和扩散过程中,调动和发挥科研机构、高校和核心大企业参与共性技术研发的积极性,设计合理有效的研发和扩散过程中的利益分配,共同搭建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在平台内建立共享机制,在某些领域和一定程度内进行资源共享,特别是一些高科技技术需要大型实验平台、网络技术平台和公共基础设施平台等,有利于共性技术的研发和扩散。政府在平台搭建初期要给予资金、场地等方面的扶持和适当的优惠与鼓励政策,共性技术研发平台的建设要同高科技园区基地融合发展。

4.3 高科技产业集群共性技术的模块化研发

高科技产业集群共性技术研发的模块化(青木昌彦解释“模块化”是按照某种规则,一个复杂的系统或过程和若干能独立设计的半自律的子系统过程相互整合或分解的过程[13]分为:①组织模块化。即在高科技产业集群共性技术研发过程中,由政府牵头,集群内大公司、科研院所和高校等不同组织模块的合作研发,取长补短,优势互补,选择理想的合作组织模块,设计合理可行的模块化合作方式,重视企业在共性技术研发过程中的作用。②内容模块化。高科技产业集群共性技术分为产业内共性技术和产业间共性技术两个层次,根据集群发展和该产业领域的特点,以及技术对产业和集群竞争力提升作用的重要性不同,分为若干模块,选择合适的内容模块层次和组合,优化集群内的资源配置,产生有利于高科技集群提升竞争力的共性技术最优产出。③决策模块化。对高科技集群成员合作研发哪些产业的共性技术,选择哪类技术项目,改变以往由政府或科学家确定,而是由模块化的组织共同决策,这样不但能反映产业共性技术的前沿,而且也能反映高科技集群内企业和市场的需求,从而有利于成果产业化。

4.4 高科技集群内共性技术的阶梯研发和扩散

产业集群内资源有限,为提高高科技产业集群共性技术研发和扩散效率,集群内共性技术研发和扩散应呈现阶梯化。阶梯研发和扩散分为两个层次:一是阶梯化研发,将所有内容模块根据技术对高科技产业和集群发展的重要程度进行分类和排序,按照实验室技术、成果转化技术和技术服务等技术产品方面,挑选对集群和企业发展最重要的模块优先发展,研发内容和技术呈现阶梯状。另一个是阶梯化扩散[15],共性技术的研发首先将在参与共性技术研发的高科技集群成员间扩散,然后扩散到集群内同一产业领域的相关企业,最终在集群外进行扩散,扩散对象方面呈现阶梯状。共性技术的阶梯化研发和扩散有利于集中资源进行共性技术创新。

5 小结

上一篇:《论语》与现代公关下一篇:不良生活习惯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