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往奥运》教案

2024-05-24

《向往奥运》教案(精选12篇)

篇1:《向往奥运》教案

教案:向往奥运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九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举办权、嘹亮、进发、魅力、拆除、申请、水花四溅、流光溢彩、星光灿烂、等量齐观。

2.初读课文,质疑问难。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同学们,你们是否还记得7月13日这个特殊的日子?当得知中国北京获得了奥运会举办权的那一刻,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是啊,一个国家,一座城市,能够举办一次奥运会,该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情。今天就让我们一同体会一下一个体育记者向往奥运的这种感受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学习生字新词

1.读准生字并组词。

2.说说书写时应该注意的地方。

3.辨析形近字

溅( ) 魅( ) 萍( ) 滨( ) 拆( )

贱( ) 魁( ) 评( ) 缤( ) 折( )

申( ) 嘹( ) 缭( ) 燎( ) 镣( )

审( ) 潦( ) 撩( ) 僚( ) 瞭( )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质疑问难。

1.默读课文,看看作者是怎样表达自己向往奥运的感受的。

2.读读你最喜欢的句子或段落,说说为什么喜欢。

3.把自己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画下来。

4.说说自己阅读中存在什么问题。

5.小组交流学习成果。带有共性的疑难问题,要求小组长作记录。

三、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我国申奥成功的重大意义。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质疑

投影出示上节课归纳的疑难问题。

二、抓住重点学习

引导学生抓住自己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来体会作者的感受。(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小组合作交流,教师适时给予帮助点拨)

1.对巴塞罗那奥运会的爱慕与留恋。

(1)一个国家、一座城市能够举办一次奥运会,会使得这个国家、这座城市和这里的人民变得多么美好。

(2)体育不仅仅是体育,它以自身特殊的魅力,影响着一切。

(3)我怀念采访他们的那些日子,他们让我感到了青春,感到了力量,感到了友谊,感到了和平。

(4)站在那里,我就在想,快了,快到了我们国家也能够承办这样一次美好奥运会的时候了。

2.对奥运精神实质的.赞美。

(1)竞技体育是面对世界所存在的种种强权、种族歧视和金钱掩盖下的不公平的一种抗争,一种理想。

(2)在那一刻,体育所迸发的奥林匹克精神确实超越着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不同的肤色而连接着世界的和平、友谊、进步和发展。

3.对20北京奥运的向往。

(1)如今,好梦成真,我真的很高兴很激动。

(2)一个国家,一座城市,能够举办一次奥运会,该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情。

(3)我渴望能够有机会采访我们自己的国家举办的奥运会,那将是一次更加难忘而美好的经历。

(4)这一天终于到来了。

三、指导感情朗读课文

自由读、指读、齐读。

四、总结、拓展

1.学习表达。

作者在表达自己内心向往奥运的这种感受时,除了直接抒发内心的感受外,还穿插了许多美好的回忆,使人感到作者的感受是真实的,是发自内心的。同时也使文章的主题更加鲜明。

2.交流:你爱好体育吗?喜欢哪些奥运明星?

3.角色体验。

当一回小记者,去采访自己喜欢的一位奥运明星,与他(她)畅谈年奥运会。想一想你准备跟他(她)谈些什么?

组内轮换当小记者,找一两组上台表演。

五、布置作业

1.选择自己喜欢的语句,读一读,抄下来。

2.收集有关奥运会的趣闻和北京市筹办2008年奥运会的资料。

3.以“北京奥运”为主题办一张手抄报。

附: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教学中指导学生围绕“向往奥运”这一主题认真阅读课文,抓住自己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结合上下文深入理解。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教师相机点拨、引导,来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自己向往奥运的感受的。教师设计了这样的活动:指导感情朗读;适当点拨、引导,帮助学生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作者表达内心感受的方法。要求学生积极参与三个活动:课前搜集查阅有关奥运会的资料;课上自主探究,小组交流,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当小记者,做一次采访。

探究活动

1.收集有关奥运会的知识、趣闻和北京申办、筹办2008年奥运会的资料,办一期手抄报。

2.展开“我为2008年奥运会做些什么”的讨论,然后开展一次实践活动。

篇2:《向往奥运》教案

《向往奥运》教案

2001年7月13日,北京申奥胜出后,历史的瞬间成了欢乐的永恒,中国人终于圆了一个世纪的奥运梦。作家肖复兴也难以抑制心中的喜悦及激动,写了这篇《向往奥运》,全文表达作者申奥成功后的兴奋与激动,也表现了作为一个中国人的骄傲与自豪。文章语言晓畅,情感真挚,耐人寻味,是一篇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陶冶情操和爱国教育的好教材。

教学过程()

一、交流信息,了解收集资料的方法

1.学生交流汇报北京申奥的相关资料,并说出资料来源,相互补充。

2.教师小结收集资料方法和作用。

收集资料的方法:?

1)向家长、教师或其他人请教。

(2)在课外书籍中查找。

(3)上网查寻。

相信同学们还会有更多的方法收集查找资料,坚持收集资料,我们能更快捷更全面地获取知识。

3.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2001年7月13日,这一天,我们等候多时,故宫的晨曦,天坛的落日已等候多时;叠翠的长城,奔涌的长江已等候多时。这一天,最深的期待终于有了回报,全中国人终于圆了一个世纪的奥运梦。现在,让我们再去回顾那个激动人心的时刻!?

点评:紧扣单元训练重点,了解学生预习情况,并归纳、总结收集资料的主要方法。同时教师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二、初读,感知全文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自在地朗读课文。

2.你遇到了难读的句子吗?把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可以向同学请教。

3.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或句子读给同学听一听。

4.初读课文后,你读懂了什么?请大家各抒己见。

5.你了解作者在北京申奥成功后的心理感受吗?作者又是如何表达这种感受的呢??

点评:让学生通过自读,整体感知课文,并启发学生抓住重点,发现难点。

三、再读,感悟交流

快速默读课文,画出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多读几遍,试着用自己的方法理解句子,并在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引导学生自读、感悟、质疑,发表自己的见解。

1.引导学生质疑、解疑。

(1)学生提出不理解的问题,教师对问题进行总结、梳理。

(2)请学生找到自己最要好的伙伴,共同解疑。

从若干个问题中选择一个最感兴趣的问题,再次朗读课文,试着用自己的方法从课文中找寻答案,小伙伴之间要相互启发,相互交流。

(3)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启发学生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和平时的感受发表自己的见解,要深入课文感悟:

a.为什么说“一个国家,一个城市,能够举办一次奥运会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

b.联想体育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它又是如何以自身魅力影响着一切??

c.如何理解体育是对不公平的一种抗争。

2.学了课文后,你一定有自己的感受,请你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内容和我们谈一谈。

(1)教师引导学生谈感受时,要联系课文重点语句,相机进行理解。要尊重学生体会课文的方法,鼓励欣赏学生阅读的多元感受。

(2)在指导学生揣摩感悟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时,以读促思,引导学生在读中品味,体会作者的感情;让学生有感情地读,在朗读中也表达自己对作者感情的理解。

(3)朗读后开展多层次评价,促进朗读技能的提高。

点评: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鼓励学生合作学习,通过交流,相互启发,分享学习心得。教师注重学法指导,努力让学生在“学会”中逐步达到“会学”。

四、小组合作,模拟采访,指导交际

1.作者曾做过整整十年的体育记者,他与体育更有着一番特殊的情感。在那十年,他采访过许许多多著名的中外运动员。

2.今天,我们的课堂就是记者招待会的现场。他们其中的几位来到了我们的中间(请几位同学扮演),我们就是一群小记者,你们想与这些运动员畅谈哪些问题呢?请小组同学一起讨论,先一起拟一个采访提纲,再对这些“运动员”进行采访。

3.召开“记者招待会”,“小记者”与“运动员”共同畅想2008年的.奥运会。

点评:记者招待会的活动方式丰富了学生学习形式,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

五、拓展思路,深化主题

1.在2008年奥运会愈发临近的时候,你有什么感受呢?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自己阅读课文后的感受。

(1)说一说自己最想说的话。

(2)写一首小诗,表达自己的感受。

(3)画一画理想中的2008年奥运会。

(4)自己作歌词,唱一唱,迎接2008年。

让学生自由选择其中的一种,也可自己创造方法,表达的方式要灵活多样。

2.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100余年,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第一次感受到奥运会离我们是如此之近,再过5年,奥运会就来到我们身边。我们坚信,2008年的北京,天空会更蓝,城市会更美,五星辉映着五环,旗帜更鲜艳。

3.布置作业,课内向课外延伸。

(1)独立完成:摘抄课文中你喜欢的句子。

(2)合作完成:与你要好的小伙伴一起收集有关奥运会的趣闻和北京筹办2008年奥运会的资料,合作办一期手抄报,我们将在语文活动课上进行交流。

点评: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既调动了学生的知识储备,又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教师还结合单元训练重点,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内容继续向课外拓展、延伸。

教学反思

本设计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位置:在教学一开始,就用现代教育手段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7·13”之夜北京那振奋人心的欢庆场面,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接着,让学生通过自读、整体感知课文、小组合作进一步理解课文;最后,让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体验文中人物的思想情感。学生始终被设计者放在学习主体的位置,并为学生设计了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活动中理解课文内容,领悟思想感情。

篇3:《向往奥运》教学设计

《向往奥运》是“九义”教材小学语文第十二册中的一篇精读课文,作者围绕“一个国家,一座城市,能够举办一次奥运会,该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情”的真实感受,抒发了自己获悉北京申奥成功的自豪之情、亲历巴塞罗那奥运会的难忘之情、强烈渴望北京举办奥运会的向往之情。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学《向往奥运》这篇课文,可利用“问题是阅读的起点,更是精神创造的起点”的方法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在北京已经成功举办了第29届奥运会后的今天,再来学习本课,学生更容易领悟作者向往奥运的原因和激情,自己也有更丰富的感性认识。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3.感悟作者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面对不同的事情所产生的激情有什么不同,从而领悟我国申奥成功的重大意义。

教学流程:

一、谈话激趣,感触心声

师:同学们,中国人民为了举办第29届奥运会,经历了“申办奥运——筹办奥运——承办奥运”三个阶段,2008年8月8日至8月24日,北京成功举办第29届奥运会。在北京奥运会已经过去半年后的今天,我们阅读肖复兴获悉北京申奥成功后写的《向往奥运》一文,一定更能体会他向往奥运的真情实感。

1.板书课题,理解题意。

指名学生交流收集的奥运信息,初步了解课题的意思。

2.紧扣题意,感触作者的心声。

预设思考题:作者为什么向往奥运会?为什么特别向往北京奥运会?

[设计意图:从理解课题、感触作者心声入手,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交流奥运信息,打开思维的闸门,激起阅读期待和探究意识。]

二、初读文本,感知内容

1.学生边读课文,边从文中找出回答上述两个问题的相关语句。

答案预设:①“我亲身体味到,一个国家,一座城市,能够举办一次奥运会,该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情。”②“我的心中产生一种从来没有过的感觉:一个国家、一座城市能够举办一次奥运会,会使得这个国家、这座城市和这里的人民变得多么美好。”③“在熟悉的北京采访自己举办的奥运会,我想会带给我不一样的激情和灵感,写出一点新的东西。我突然涌出这样强烈的渴望,这是很少出现过的。”④“我怀念采访他们的那些日子,他们让我感到了青春,感到了力量,感到了友谊,感到了和平。”⑤“在那一刻,体育所迸发的奥林匹克精神,确实超越着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不同的肤色而连接着世界的和平、友谊、进步和发展。”

2.学生读读所勾画的语句;谈谈自己通过电视看到的北京奥运会盛况。从中对“作者为什么向往奥运会或为什么特别向往北京奥运会?”有所感悟。

答案预设:作者向往奥运的原因有巴塞罗那奥运会给他留下了难忘而美好的印象;奥运会能给人民带来幸福和快乐;渴望参加北京的奥运会报道……

[设计意图:教师“以学定教、顺学而导”,利用学生的阅读期待和探究热情,培养他们在阅读过程中收集信息、感悟信息的能力。由于学生在电视里亲眼目睹了北京奥运会盛况空前,接受相关知识和感知课文内容不再困难。]

三、细读文本,感受情感

1.学生细读文本,完成报告单的填写。

预设:学生结合报告单填写以下内容。针对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不同的事情,感受作者不同的心情。

[设计意图:教师以表格的形式将课文呈现给学生,引导他们围绕想知道的问题去细读文本,填写学习报告单。这样,既培养了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又为学生探究问题指明了方向。使感受作者情感,与作者共鸣成为可能。]

四、研读文本,感悟主题

1.探究作者在不同时间、地点,置身于不同的事情中所产生的不同心情。

A组:探究作者获悉北京申奥成功很高兴、很激动的心情。

答案预设:①“前两天,就有记者问我,如果这一天在莫斯科的投票我们胜出了,终于获得了2008年奥运会的举办权,你的心情会怎样?”抓住对带点词语的感悟,体会作者高兴、激动的原因,是北京申奥成功来之不易。②“就是我当过整整十年的体育记者,我曾经采访过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和体育、和奥运会有着一份特殊的感情。”弄清“一份特殊的感情”指什么,体会作者高兴、激动的原因,是他对体育事业的热爱和执著追求。③“我亲身体味到,一个国家,一座城市,能够举办一次奥运会,该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情。”理解带点的词语,体会作者高兴、激动的原因,是为祖国综合国力的强大而自豪。

B组:探究作者参加巴塞罗那奥运会感动不已的心情。

答案预设:①“一个国家、一座城市能够举办一次奥运会,会使得这个国家、这座城市和这里的人民变得多么美好。”相机出示科技奥运、绿色奥运、人文奥运的图片和资料,引导学生说一说北京举办奥运会所带来的美好前景有哪些。②“我怀念采访他们的那些日子,他们让我感到了青春,感到了力量,感到了友谊,感到了和平。”相机出示奥运团体争夺冠军的图片,引导学生说一说选手们在赛场上表现出来的风格和精神。③“竞技体育是面对世界所存在的种种强权、种族歧视和金钱掩盖下的不公平的一种抗争,一种理想。”相机出示雅典奥运会上跨栏比赛的图片或录像片段,引导学生说一说竞技体育比赛的特点。④“体育不仅仅是体育,它以自身特殊的魅力影响着一切。”引导学生回忆和描述学校举办篮球运动会的场景:校园里彩旗飘飘,花团锦簇,处处洋溢着欢乐的气氛;球场上,队员们生龙活虎的风采,赢得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从一个侧面体会作者对体育魅力所产生的各种影响而感到高兴。⑤“只有体育比赛的锱铢必较,在零点零几秒和零点零几厘米中决胜负,才具有难得的公正性、公开性、公平性和客观性。”引导学生回忆学校举办田径比赛的场面体会体育比赛是在公正、公开、公平氛围中进行的。

C组:探究作者期待北京举办奥运会的心情。

答案预设:①“我渴望能够有机会采访我们自己的国家举办的奥运会,那将是一次更加难忘而美好的经历。”理解加点的词语,体会作者期待着报道在北京举办的奥运会盛况。②“我们会一起看到青春的循环连接着奥运的五环,让这个已经越发苍老的地球迸发着勃勃的朝气。在那一刻,体育所迸发的奥林匹克精神,确实在超越着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不同的肤色而连接着世界的和平、友谊、进步和发展。”围绕“奥林匹克精神”指什么,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期待着体现奥运精神的圣火在北京燃得更加炽然、更加灿烂,让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肤色的奥运选手享受到参加北京奥运会的快乐和甜蜜。

2.引导学生品读印象深刻的句子。(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设计意图:教师根据教学的重点、难点,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引导学生在阅读、感悟文本的过程中,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及相关资料,从不同角度去解读文本,领悟作者向往奥运的真正原因,进而通过品读,体会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魅力。]

五、拓展文本,升华认识

1.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说一说作者在北京筹办奥运、承办奥运期间,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做些什么。

2.搜集北京举办奥运会的资料和图片,办一期以“奥运在我心中”为主题的手抄报。

[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把源于教材的理解、感悟、表达,迁移到高于教材的拓展中去,实现学生跟作者心与心的沟通和交流。编“手抄报”能锻炼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和表达能力。]

作者单位 云南省陆良县中枢小学

篇4:《向往奥运》教案

教学目标 学会九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举办权、嘹亮、迸发、魅力、拆除、申请、水花四溅、流光溢彩、星光灿烂、等量齐观。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我国申奥的重大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一个国家,一座城市,能够举办一次奥运会该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情。”这种感受,从而领悟我国申奥成功的重大意义。

教学过程

一、交流资料,诱发“向往奥运”

出示奥运会标,交流所收集到的有关奥运会和北京申奥的资料。教师相机简要介绍奥运会和北京申奥的情况。

回忆,并互相交流申奥成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引发情感。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二、读悟品味,激发“向往奥运”

自读自悟,把握情感基调

(1)提出学习要求:边读边画出生字;画出感受最深的有关句子,并在课本上作批注写下自己的感想。

(2)学生按要求自学。

(3)组织交流。

a 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研读品悟,把握情感内涵

(2)小组合作研读。

b 抓住含义深刻的重点句,联系上下文,联系自己的生活积累,甚至联系自己收集的有关奥运会的资料进行感悟

c 反复朗诵品味

(3)集体交流感受

(重点交流对重点语句的理解,如果学生感悟得比较肤浅,教师进行必要的引导,同时,相机指导有关语句的朗读,反复揣摩,以读悟情。

三、含情诵读,抒发“向往奥运” 自主选择感受最深的部分进行有感情地朗读。互相交流朗读。先同桌互读互评,然后班上朗读评议。

篇5:《向往奥运》教案

教材分析:

本篇课文,借助了作者特殊的经历,特有的感受,抒发了对中国北京申奥成功无比激动、自豪的心情。

学习目标:

鼓励学生收集课文的有关资料,课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奥运和奥运精神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学生在读文、学文的过程中,理解奥运精神,感受作者的激情,从而激发起内心向往奥运的爱国热情。

学习重难点:

鼓励学生收集课文的有关资料,课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奥运和奥运精神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学情分析与学法指导:

在课前教师安排学生搜集有关奥运的资料,在开课时作为引子,并互相交流北京申奥成功时的所见、所闻,然后,重点引导学生理解:“一个国家,一座城市,能够举办一次奥运会,该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情”这种感受,从而领悟。这需要通过反复的朗读进行品悟,以情激情,引发学生对奥运的向往。

课前准备:

学生搜集资料,教师也是,根据学生情况,进行补充。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读通,读懂课文,初步体悟文章中的自豪之情。

学生探究、实践活动过程 随笔

一、联系实际,引入新课1、关于北京申办、筹备奥运会,你知道些什么?你的心情怎样?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进行交流。2、谈话:大家通过阅读报刊、观看电视或者上网查阅资料等形式,了解了许多有关奥运的情况,都为我国申办20第29届奥运会获得成功感到无比激动、高兴、自豪。作家肖复兴当过十年的体育记者,对奥运更有一份特殊的感情。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向往奥运》。(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语句流畅,不容易读好的语句、词语做记号。2、师生之间互教互学,读好难读的语句、词语。3、自由汇报:我读懂了……

学生探究、实践活动过程 随笔

三、引导疑读,合作探究1、认真读课文,看作者是怎样表达“一个国家,一座城市,能够举办一次奥运会,该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情呢?”这种感受的?2、画出你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准备与同学交流。3、提出你不懂的问题。四、组内交流各自的理解,互相启发五、大家畅谈对文章的初步理解。

作业设计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抄写生字、词语。

板书设计

6.向往奥运

一个国家,一座城市,

能够举办一次奥运会,

该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情呢?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深入理解课文,从重点语句中,体悟文章的感情,体会写作方法。

学生探究、实践活动过程 随笔

一、读书讨论,感悟体育精神与奥运毅力1、学生认真读2-5自然段,思考:作者到底向往奥运会的什么?2、在作者的向往之中,哪一点也是你最向往的,反复读相关段落,然后结合实际说说自己的理由。3、汇报交流,教师适当点拨,出示相关画面的投影,引学生深入体会奥运精神。二、深入体会作者的感受1、学生交流自己收集的有关奥运的资料。2、再谈谈你对“一个国家,一座城市,能够举办一次奥运会,该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情”这句话的理解。三、教师总结历史屈辱的一页翻过去了,中国早已由“东亚病夫”成为体育强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外交上的综合实

学生探究、实践活动过程 随笔

力得到了全世界的认可。中国,北京,能够举办年奥运会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情,让我们共同期待奥运圣火在中华大地上熊熊燃烧。四、随文积累选择你喜欢的语句,读一读,再抄下来。

作业设计

收集有关奥运的趣闻和北京、青岛筹备2008年奥运会的资料,办一期手抄报。

板书设计:

6、向往奥运

绿色奥运 人文奥运 科技奥运

课后反思:

篇6:《向往奥运》教案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

2、感悟、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并在阅读过程中充分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3、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活动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感悟课文中蕴含的情感,并鼓励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感受。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课前布置学生收集有关奥运会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交流信息,知“奥运”史

师:同学们,课前我们已经收集了有关奥运的资料,你们收集了哪些资料呢?

(学生自由展示所收集到的资料,资料可能多种多样,大致可分为奥运历史知识类、奥运吉祥物类、奥运名将类、奥运承办地资料类等)

师:同学们收集的资料多种多样,种类也各不相同,请你们将自己的资料分门别类,根据类别,自由组合成小组,再在小组内加以展示,并适当交流一下在收集资料过程中的感受。

(学生对资料类别作以判断,自由组合成小组,并可根据兴趣进行精彩命名。如奥动历史知识小组,奥运吉祥物王国,奥运点将台,世界奥运各地漫游等。在小组内学生积极展示、交流。)

师:每一组请一位同学代表上台交流,其它同学可适当补充。

(从学生的谈话中,教师适时总结收集资料的方法和作用)

策略:学生按照课题目的,准确地运用信息手段,自主地收集、判断、表现、处理信息,并能根据情况传达信息,培养综合学习中学生的信息活用的实践能力,并通过结果的展示,使学生产生一种成就感和满足感,促进学生学习经验的熟练化。

二、学习课文,悟“奥运”情

1、教师过渡:奥运会源远流长,每举行一届奥运会,世界人民都把它当作一次盛会。能够承办一次奥运会也是国家的光荣,人民的骄傲。2001年7月13日,中国人民用自己最深的期待终于圆了这整个世纪的奥运梦。(播放课件)

策略:播放课件导入,让学生身临其境,激动、自豪之情由学生的心田悄然而生。在这种独特的感受之下,学生心中升腾起亲近文本的欲望,此时,我抓住这一教育契机,引导学生去读书,去感悟,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体现综合性学习中学习的自主性。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地朗读课文,遇到难读的句子可向学生请教,把这些句子多读几遍,画出喜欢的段落和句子,美美地读一读,并用心体会。

3、说一说,初读课文后,你读懂了什么?(学生各抒已见。)

策略:留给学生充分读书的时间,强调读书的层次性,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通过读、找、画、悟,对课文有个初步感知,既可锻炼学生感悟课文的能力,又使学生体验了自主学习的乐趣。同时,学生存在个体差异,引导、鼓励学生在充分自读课文的基础上各抒已见,汇报交流自己对课文最深的感受,体现了综合性学习提出的“培养学生个性”的要求)

4、再读课文,深入感悟交流

(2)找到伙伴,共同体会。

从句子中选出一句你最感兴趣的,用自己的方法与同伴相互启发,相互交流。

(3)小组讨论,感悟稍难的句子。

(4)小组推荐一位同学作班内交流,其作同学作补充。

(5)练读,品读,促进朗读技能的提高。

策略:在这里,以学生与学生间的相互合作交流、沟通、补充、影响,求得对学习内容的深层次研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和谐、民主的师生互动、交流、合作的关系,扩大充实了探究学习的内容,将学习的信息大容量、高频率地在互动、互补、互促中共同提高。

三、自主策划,想“奥运”景

1、过渡

2、播放歌曲《奥林匹克风》烘托气氛,学生策划准备,可以个人策划,也可小组策划。

3、展示策划成果

(成果展示方式可灵活多样,学生或说一段话,描绘2008年的景象;或写一首小诗,或画一幅画,或写一首歌,或即兴表演一个小品,或转换一个角色畅谈2008等等,学生的创造才能无穷无尽,举不胜举)

策略:使知识与情境相结合,引导学生将知识、思考力、判断力融于一体,尽情释放,学生的思维一旦被激活,就能点燃他们创新的火花,课堂上一定会出现意想不到的精彩,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在尝试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四、自由展望,做“奥运”人

1、师:同学们心目中的2008年是如此的精彩,如此的美好,2008年的我们风华正茂,2008年的我们年轻力壮,2008年的“我”在干什么呢?

2、学生自由想象,表达。

(这种设想不拘泥于现实,学生会有多种想法,他们可能会想:我在给来中国参加奥运盛会的人们做导游小姐(先生);我在为外宾作翻译;我在北京的奥运赛场上驰骋;我与北京的学生一起为我国奥运健将呐喊助威;我是一名青年志愿者在北京的街头开展“志愿者”行动;我在北京的“环保调控室”里致力于环保工作;我作为一名记者,正在对奥运名将作专访„„)

3、将“我”的奥运所为说给最好的倾诉对象听。

策略:正如飞筝飞得再高,手中的线也不会离开地面,思绪 飘得再远,火热的心也不会离开生活,在实践中学生的人际交往,综合表达,组织策划等能力得到体现,而这些又与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体验成功的快乐,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学习,主动走向生活,学会生存。

五、课外延伸,办“奥运”报

与好伙伴一起收集有关奥运会的趣闻和北京筹办2008奥运会的资料,合办一期手抄报。

篇7:向往奥运作文

我喜爱奥运,是因为奥林匹克精神把我感染了。奥运使我感到了力量,感到了友谊,感到了和平。它所迸发的奥林匹克精神,超越着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不同的肤色,还连接着全世界的和平、友谊、进步和发展。

奥运是在公平、公正、公开的条件下进行的,这是强权政治不能干预的,靠种族其实也是不行的,用金钱也是买不到的,它是一种抗争,一种理想……它的精神是永垂不朽的,也是让人惊讶、赞叹的!

2008年的奥运会已经离我们不远了,每当我在电视上看到王励勤、王皓、姚明、刘国梁,阵一冰、张怡宁、李杰、雷声等运动员在赛场上各显英姿、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时,便情不自禁地期盼奥运的到来。

篇8:《向往奥运》教学反思

在备课时,我认真查阅资料,特别是北京申奥成功的有关资料,更是不敢懈怠。自以为对本课相关的内容了如指掌,没想到,一个学生不经意间提出的问题却狠狠地抽了我一鞭子。

在学习第五自然段时,我让学生自渎并提出自己有疑问的地方。本想到孩子们会提出“奥运的五环”代表什么意思或其他一些句子的含义,没想到孙铭浩站起来读到:“……还有布勃卡、德弗斯、刘易斯、埃文斯、索托马约尔、奥蒂、吉普凯特、莫塞利……”,然后,他声音响亮地问到:“老师,这些运动员都是哪国的?他们参与的项目各是什么?”天哪!这孩子怎么提出这样的问题!说实话,本课提到的外国运动员中,我只知道瓦尔德内尔是乒乓球队员,而其他的我连名字都没听说过,这可让我怎么回答呀!当时真的羞愧极了,记得很清楚我是这么说的:“如果同学们有兴趣,咱们可以上网查阅,我们也可以通过其他途径了解你心中的疑问。”那时,我已看出了这个同学很失望,我也非常惭愧。

篇9:向往奥运作文

那天,我坐在观众区观看。就在这时,我看见了一个熟悉的身影,朝赛场走来。噢,我想起来了他就是28界奥运会110米跨栏的冠军刘翔。其他的观众见到他都热情的鼓掌,欢呼:刘翔,必胜,刘翔,必胜!现在把镜头转向刘翔,看他胸有成竹的走向起跑线,摆了一个优美的起跑动作,等待着一声令下。

裁判一声枪响,8名运动员一起狂奔起来。刘翔先领先,他脸上严肃,迈开大步,向前奔去,手臂有力地摆动着。这时,一位黑人抢到了领先的位置,刘翔加紧猛追,如一阵风似的奔跑。遇到跨栏的时候,他左脚用力一蹬,右脚紧跟,做出了完美的跳跃姿态。他跳过一个个的跨栏,在最后,他第一个冲到终点,取得冠军。在场的中国观众高兴得跳了起来,手拼命地挥着红旗,庆祝胜利。

刘翔站在最高的讲台上,接过金牌,然后高高地举起。此时此刻中国国歌放起,中国的国旗冉冉升起在最高处,说明我们中国是居高临下的。

篇10:《向往奥运》读后感

这篇课文记叙了作者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的见闻及作者对我国奥运会到来的迫切心情,写出了对祖国的热爱与对奥运的渴望。

今天,我又把教科书翻到了这一课,细细地体会起来。当读到“我亲身体会到,一个国家多么了不起的事情”时,深感其意;一个国家能够举办奥运会的光荣,能够举办奥运会自豪之情。也体会作者对奥运会的向往,对中国强盛的渴望。心中的激情油然而生。

篇11:《向往奥运》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本节课以“奥运”为主线,贯穿始终,由“知奥运(史)――悟奥运(情)――想奥运(景)――做奥运(人)――办奥运(报)这五大环节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观点去判断,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用自己的思维去创新,用自己的方式去表达,运用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方式,通过调查实践、亲身体验、信息技术的应用等方法,开展问题解决活动以及交流、协作、表述等活动,使学生的学习得到深化、扩展,真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信息活用能力及创新能力,体现了知识运用的综合性,切实达到《课标》中所要求的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学习”的综合目标

【教材分析】

7月13日,北京申奥成功,中国人终于圆了一个世纪的“奥运”梦。作家肖复兴难以抑制心中的喜悦与激动,写了这篇《向往奥运》,全文表达了作者申奥成功后的兴奋与激动,也表现了一个中国人的骄傲与自豪。文章语言流畅,情感真挚,耐人寻味,是一篇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陶治情操和爱国教育的好教材。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

2、感悟、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并在阅读过程中充分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3、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活动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感悟课文中蕴含的情感,并鼓励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感受。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课前布置学生收集有关奥运会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交流信息,知“奥运”史

师:同学们,课前我们已经收集了有关奥运的资料,你们收集了哪些资料呢?

(学生自由展示所收集到的资料,资料可能多种多样,大致可分为奥运历史知识类、奥运吉祥物类、奥运名将类、奥运承办地资料类等)

师:同学们收集的资料多种多样,种类也各不相同,请你们将自己的资料分门别类,根据类别,自由组合成小组,再在小组内加以展示,并适当交流一下在收集资料过程中的感受。

(学生对资料类别作以判断,自由组合成小组,并可根据兴趣进行精彩命名。如奥动历史知识小组,奥运吉祥物王国,奥运点将台,世界奥运各地漫游等。在小组内学生积极展示、交流。)

师:每一组请一位同学代表上台交流,其它同学可适当补充。

(从学生的谈话中,教师适时总结收集资料的方法和作用)

策略:学生按照课题目的,准确地运用信息手段,自主地收集、判断、表现、处理信息,并能根据情况传达信息,培养综合学习中学生的信息活用的实践能力,并通过结果的展示,使学生产生一种成就感和满足感,促进学生学习经验的熟练化。 二、学习课文,悟“奥运”情 1、教师过渡:奥运会源远流长,每举行一届奥运会,世界人民都把它当作一次盛会。能够承办一次奥运会也是国家的光荣,人民的骄傲。207月13日,中国人民用自己最深的期待终于圆了这整个世纪的奥运梦。(播放课件)

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学生自由表述,可能会从人们的欢欣鼓舞、激动、欢乐的心情这方面去回答)而作者肖复兴是怀着什么样的心情来写作的呢?此时此刻,你们最想干什么?(学生自由回答或是想弄清作者的心情,或是想看文章是怎么写的?或是想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是怎样的感受等等)

策略:播放课件导入,让学生身临其境,激动、自豪之情由学生的心田悄然而生。在这种独特的感受之下,学生心中升腾起亲近文本的欲望,此时,我抓住这一教育契机,引导学生去读书,去感悟,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体现综合性学习中学习的自主性。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地朗读课文,遇到难读的句子可向学生请教,把这些句子多读几遍,画出喜欢的段落和句子,美美地读一读,并用心体会。

3、说一说,初读课文后,你读懂了什么?

(学生各抒已见。)

策略:留给学生充分读书的时间,强调读书的层次性,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通过读、找、画、悟,对课文有个初步感知,既可锻炼学生感悟课文的能力,又使学生体验了自主学习的乐趣。同时,学生存在个体差异,引导、鼓励学生在充分自读课文的基础上各抒已见,汇报交流自己对课文最深的感受,体现了综合性学习提出的“培养学生个性”的要求)

4、再读课文,深入感悟交流

(1)教师过渡:你了解了作者当时的心理感受吗?(相信学生初步读文后能够有所感知)他是怎样表达这种感受的呢?试着用自己的方法从课文中找出相关语句进行体会。(学生可能会找出的句子有:1、一个国家,一座城市,能够举办一次奥运会,该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情。2、体育不仅仅是体育,它以自身特殊的魅力影响着一切。3、竟技体育是……一种理想。4、在那一刻……进步和发展。)

(2)找到伙伴,共同体会。

从句子中选出一句你最感兴趣的,用自己的方法与同伴相互启发,相互交流。

(3)小组讨论,感悟稍难的句子。

(学生可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以及自己所收集的资料发表见解,引导学生在读中品味,体会作者的.感情,鼓励学生有感情地读,在朗读中表达自己对作者感情的理解。)

(4)小组推荐一位同学作班内交流,其作同学作补充。

(5)练读,品读,促进朗读技能的提高。

策略:在这里,以学生与学生间的相互合作交流、沟通、补充、影响,求得对学习内容的深层次研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和谐、民主的师生互动、交流、合作的关系,扩大充实了探究学习的内容,将学习的信息大容量、高频率地在互动、互补、互促中共同提高。

三、自主策划,想“奥运”景

1、过渡

师:作者对奥运的深深向往之情真实地打动着我们每一位同学的心,作为龙的子孙,我们第一次感到奥运会离我们是如此之近,她迈着轻盈的步伐向我们走来,再走过四年,祖国北京的天空会更蓝,城市会更美,而五星红旗辉映着奥运的五环,一定会更鲜艳。同学们你们想进入20吗?你们心目中的2008年是什么样的呢?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来想象,来表现,好吗?

2、播放歌曲《奥林匹克风》烘托气氛,学生策划准备,可以个人策划,也可小组策划。

3、展示策划成果

(成果展示方式可灵活多样,学生或说一段话,描绘2008年的景象;或写一首小诗,或画一幅画,或写一首歌,或即兴表演一个小品,或转换一个角色畅谈2008等等,学生的创造才能无穷无尽,举不胜举)

策略:使知识与情境相结合,引导学生将知识、思考力、判断力融于一体,尽情释放,学生的思维一旦被激活,就能点燃他们创新的火花,课堂上一定会出现意想不到的精彩,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在尝试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四、自由展望,做“奥运”人

1、师:同学们心目中的2008年是如此的精彩,如此的美好,2008年的我们风华正茂,2008年的我们年轻力壮,2008年的“我”在干什么呢?

2、学生自由想象,表达。

(这种设想不拘泥于现实,学生会有多种想法,他们可能会想:我在给来中国参加奥运盛会的人们做导游小姐(先生);我在为外宾作翻译;我在北京的奥运赛场上驰骋;我与北京的学生一起为我国奥运健将呐喊助威;我是一名青年志愿者在北京的街头开展“志愿者”行动;我在北京的“环保调控室”里致力于环保工作;我作为一名记者,正在对奥运名将作专访……)

3、将“我”的奥运所为说给最好的倾诉对象听。

篇12:《向往奥运》教学设计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教学本课,应力求为学生创设个性化的阅读氛围,并且让学生课前搜集资料、分析资料,不断丰富自己的体验。把资料与课文有机整合,让课内和课外相互贯通。同时,通过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对话氛围,设计多层次、多形式的读书活动,让学生在交流中获得认识,在交流中获得成就感,让学生、文本、教师相互之间的对话成为一种自主阅读后的需求和渴望。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奥运、特殊、魅力”等词语。理解“流光溢彩、等量齐观、锱铢必较”等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并引导学生感悟奥林匹克精神,激发学生对和平、友谊、进步的向往,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教师通过屏幕出示奥运会旗“五环旗”图。

2.问:同学们认识这面旗吗?(奥林匹克旗帜)(板书:奥运)

3.播放7月13日北京申奥成功后狂欢情景的录像。让学生谈一谈自己的感受。(板书:向往)

4.同样,一位曾经当过十年体育记者,并采访过奥运会的著名作家肖复兴更是百感交集,兴奋不已。他用饱含激情的语言写下了──《向往奥运》这篇课文。

(设计意图:通过北京申奥的片段回放,结合教师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让学生感受奥运会是世界上规模最大、影响最深、最具权威的体育盛会,令人向往。激发学生对新知的探求欲望。)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让学生轻声自由读课文。

2.自读课文,提出学习要求:①边读边画出生字词,自己拼读几遍,读准字音,读通课文;②说说初读课文后读懂了什么,然后小组交流。

3.学生读文自学,教师巡视。

4.交流感受。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把学生点点滴滴阅读的初步感受汇集在一起,让孩子对作者的感情基调有个粗略的把握。)

三、再读课文,引导感悟。

1.默读课文。让同学们边默读边画出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并多读几遍,试着用自己的方法理解句子,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2.质疑问难。让学生提出不理解的地方以及难懂的句子。

3.精读课文,根据师生梳理出的主要问题,抓住重点句子,并结合搜集的资料,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设计意图:梳理问题的过程是培养学生逐渐学会提问题的过程,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进行分析感悟,防止学生学得空泛而不深入。结合资料进行体会,促进课内外知识的有机融合。)

教师根据问题相机出示下列句子,让学生体会四个“了不起”。

(1)出示例句1:“一个国家,一座城市,能够举办一次奥运会,该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情。”

(引导学生体会第一个了不起:国家、城市举办奥运会的了不起。板书:了不起。)

①指名读。

②联系课文以及搜集曾经举办过奥运会国家、城市的资料,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③你能把“了不起”的感受通过读表现出来吗?指名读,赛读、齐读。

(设计意图:让学生联系上下文和自己搜集的资料发表见解。引导学生在读中品味,体会作者的感情。鼓励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

(2)出示例句2:“体育不仅仅是体育,它以自身特殊的魅力影响着一切。”

(引导学生体会第二个了不起:中国北京将在举办奥运会了不起。)

①你觉得体育自身的特殊魅力有哪些?(让学生结合课文自由说)

②体育还让我们的国家,让我们的北京充满了魅力。(板书:北京奥运)播放课件,展示近几年北京奥运建设所取得成果的图片。

③让学生展开想像:到20,北京将会以什么样的魅力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

④指导学生在感悟的基础上有感情的读。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观图并展开想像,从市政建设的变化,文明程度的变化,乃至经济发展的变化等感知北京的了不起,从而激发爱国之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3)出示例句3:“竞技体育是面对世界所存在的种种强权、种族歧视和金钱掩盖下的不公平的一种抗争,一种理想。”

(引导学生体会第三个了不起:体育运动本身了不起。)

①指名读。

②通过联系上下文和学生生活经验,谈谈竞技体育与艺术比赛以及竞技体育与现实生活的区别,从而让学生感悟到体育的公平性,感悟到人们对公平公正的向往和追求。

③同桌互读,指名读。

(4)教师出示奥运健儿的相关图片。

(引导学生体会第四个了不起:奥运健儿在奥运会上获得冠军了不起。)

①在这些夺冠的镜头中,哪些人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让学生感知奥运健儿在奥运会上获得冠军了不起。

②作者在想采访这些世界冠军时,心里会想什么呢?学生找出文中的相关语句反复诵读品味。

③师生对读“在那一刻,体育所迸发出的奥林匹克精神,确实在超越着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不同的肤色而连接着世界的和平、友谊、进步和发展。”板书:奥运精神。

四、品读感悟,体会感情。

1.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

2.互相交流朗读。先同桌互读互评,然后赛读。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感悟四个“了不起”,使学生的爱国之情,民族自豪感溢于言表,此时再通过多种的朗读方式让学生和作者产生情感共鸣,更加盼望北京奥运会的早日到来!)

五、总结扩展,布置作业。

1.模拟情景,学采访。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向往奥运》教案】相关文章:

向往奥运05-11

向往奥运教学反思07-02

向往奥运的六年级作文400字05-06

向往作文06-04

向往自由作文05-22

向往秋游作文06-24

向往青春作文07-05

向往作文500字05-24

向往的田野作文04-19

向往的生活作文04-27

上一篇:共产党章程下一篇:听《消防安全知识专题讲座》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