颌面部修复术

2024-06-01

颌面部修复术(精选八篇)

颌面部修复术 篇1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5 年1 月-12 月收治80 例口腔颌面部游离皮瓣修复术患者作为对象, 分成不同护理组:对照组40 例, 男性、女性患者分别29 例、11 例, 年龄段20-62 岁, 平均 (49.7±2.7) 岁;其中, 15 例舌癌, 10 例颊癌, 8 例口底癌, 5 例放疗性骨髓炎, 2 例成釉细胞瘤;干预组40 例, 男性、女性患者分别30 例、10 例, 年龄段21-63 岁, 平均 (49.8±2.8) 岁;其中, 16 例舌癌, 12 例颊癌, 6 例口底癌, 3 例放疗性骨髓炎, 3 例成釉细胞瘤。80 例患者均符合病症诊断, 不存在手术禁忌证。2 组患者男女例数、年龄段、疾病类型等资料无区别, 可评定, P > 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基础护理措施, 如:向患者介绍游离皮瓣修复术过程、术中注意事项, 提高治疗依从性;为患者制定针对性的饮食方案, 提高机体营养;术后加强病情观察力度, 便于尽早发现不良事件、尽早处理, 加快康复速度;干预组患者则实施术中护理措施, 包括:①心理护理。由于颌面位于头部较为显著的部位, 大多数患者担心临床手术影响自身美观度、手术效果是否见效等, 致使其出现紧张、焦虑等负性情绪, 不利于手术操作。因此, 术前护理人员需多和患者交流, 充分了解心理特征, 以制定个性化方案进行疏导, 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病魔信心, 提高疾病治疗依从性;同时, 护理人员还需向患者讲解口腔颌面部相关内容, 如:病发原因、手术治疗过程、预防措施等, 提高疾病知识了解度;针对过度恐惧患者来说, 护理人员需向其介绍手术治疗成功案例, 促使其调整良好状态接受手术;另外, 护理人员还需带领患者行药物过敏试验, 叮嘱患者术前戒烟酒, 做好口腔清洁工作, 保持口腔卫生[2];②术中护理。临床进入手术室前期, 护理人员需提前将手术室温度、湿度调整在合适范围内, 再次给予患者心理疏导, 便于进一步缓解负性情绪;帮助患者取合适体位, 观察其血压、呼吸等指标变化情况, 异常现象出现后及时通知医师处理;观察患者负压引流情况。由于口腔颌面部游离皮瓣修复术创伤大, 又无法使用止血药物, 间接加大渗血量, 一旦引流不畅, 将形成血肿, 造成坏死, 因此, 护理人员需认真观察患者引流液的颜色、总量变化情况, 确保其处于通畅状态[3];为患者制定针对性饮食方案, 提高机体营养, 叮嘱患者多摄入牛奶、米汤等, 减轻肠胃不适;此外, 临床出院前期, 护理人员需再次健康教育, 叮嘱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 做好口腔清洁工作, 适当行舌部功能训练, 戒烟酒, 按时回院复诊[4]。

1.3 评定项目

预后评定并发症情况, 并统计护理满意程度, 标准:人手一份调查问卷, 让其填写后统计总分, 分为满意、比较满意、不满意, 分数处于90 分以上表明满意护理, 分数处于60 分以上表明基本满意护理, 分数处于60 分以下表明不满意护理。

1.4 统计学方法本次研究数据采用SPSS18.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并发症、护理满意程度属于计数资料, 对比分析采用卡方检验, 以率 (%) 表示。P < 0.05, 表明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并发症评定

调查结果显示,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有区别:干预组低于对照组, P < 0.05, 相关数据详见表1。

2.2 临床护理满意程度评定调查结果显示,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率有区别:干预组高于对照组, P < 0.05, 相关数据详见表2。

3 讨论

近年来, 随着医疗模式的不断完善, 人们对自身健康、生活质量及美观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特别是口腔颌面部外科患者。口腔颌面位于头部较为明显的部位, 一旦病发将影响患者美观度, 致使其出现紧张、恐惧等心理, 严重者甚至悲观厌世, 给疾病治疗带来诸多困难。目前, 临床大多实施游离皮瓣修复术治疗, 虽皮瓣成活率高, 但预后易引发褥疮、泌尿感染等并发症, 降低总体效果[5,6]。故而, 疾病治疗期间需实施针对性护理措施, 以增强总体效果。本次调查结果显示, 干预组患者实施针对性术中护理措施后出现1例褥疮, 占比2.5%;而基础性护理措施的对照组患者术后出现3例褥疮, 2例泌尿感染, 1例坏死, 占比15.0%, 两者并发症总率有区别, P<0.05。说明:于口腔颌面部游离皮瓣修复术中行病情观察、健康教育、心理疏导等护理措施意义重大, 可提高皮瓣存活率, 符合研究报告。

综上, 临床针对口腔颌面部游离皮瓣修复术患者行针对性术中护理措施作用突出, 可提高皮瓣存活率, 预防术后并发症, 值得借鉴。

摘要:目的 分析口腔颌面部游离皮瓣修复术的术中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5年1月-12月收治80例口腔颌面部游离皮瓣修复术患者作为对象, 分成不同护理组:对照组 (基础护理) 、干预组 (术中护理) , 预后评定总体效果。结果 干预组预后并发症者1例, 占比2.5%, 低于15.0%的对照组, P<0.05;干预组护理满意率为97.5%, 高于75.0%的对照组, P<0.05。结论 临床针对口腔颌面部游离皮瓣修复术患者行针对性术中护理措施作用突出, 可提高皮瓣存活率, 预防术后并发症, 值得借鉴。

关键词:口腔颌面部,游离皮瓣修复术,术中护理,临床效果

参考文献

[1]吴静芬, 谌永毅, 陈云芳, 等.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口腔颌面缺损患者的术中护理[J].护理学杂志, 2010, 25 (10) :47-49.

[2]李静言, 付光新.游离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12例的护理[J].山东医药, 2011, 51 (6) :51.

[3]翁小玲, 谭丽明.游离腓骨肌皮瓣一期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的手术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1, 27 (z2) :85-86.

[4]李静言, 付光新.游离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组织缺损的护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2, 21 (34) :3856-3858.

[5]Ye Guofeng, Shao Lihong, Sun Hongyan, et al.The observation and nursing of the complications of free tissue flap transplantation in the oral and maxillofacial region[J].Chinese Journal of nursing, 2014, 49 (11) :1352-1355.

PS修复人物面部的太阳光 篇2

1.打开原图按Ctrl + J复制一层,把复制后的图层混合模式改为“差值”,然后把背景填充为黑色,再在背景图层上面新建一个图层,前景颜色设置为:#FFE8BF,然后使用画笔工具在暴光过度的地方涂抹,如图 2.涂好以后,创建色相/饱和度调整图层,参数设置如下图

3.新建一个图层,按Ctrl + Alt + Shift + E盖印图层,使用图章或者涂抹工具把脸上的痕迹涂抹掉,效果如图

4.按Ctrl + J把涂好的图层复制一份,图层混合模式改为“滤色”,图层不透明度改为:60%,效果如图 5.合并所有图层,再整体修饰一下及锐化一下,完成最终效果 教程主要介绍修复脸上或者其他地方有强光等照射的照片,

PS修复人物面部的太阳光

面部外伤美容修复 篇3

1 临床资料

将本院近年收治的30位面部外伤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 其中男性患者18位, 女性患者12位, 年龄18岁~45岁。外伤原因:擦伤4例, 锐器刺伤15例, 抓伤8例, 撕裂伤3例。受伤部位:面颊部10例, 鼻部2例, 口唇部3例, 额部7例, 上下眼睑部8例。受伤时间:12小时以内15例, 12~24h10例, 24~48h5例。伤口最长10㎝, 伤口最短0.4㎝。

2 处理方法

2.1 了解伤情, 做好术前准备

在对患者进行手术处理之前, 需要对患者的具体伤情加以了解和掌握, 通过和患者或患者家属沟通, 了解患者面部受伤的原因和过程。面部由于其解剖结构复杂, 血运丰富, 与呼吸、咀嚼等生理功能有密切关系。因此, 在对患者进行手术处理之前, 要确保患者的生命体征保持平稳, 之后才可以对患者的面部损伤加以处理。此外, 要做好各项术前准备, 如准备好整形镊、肉色尼龙线、消毒清创包等术中需要的手术器械。

2.2 做好术区准备

(1) 若患者的面部损伤程度比较轻, 如擦伤, 要在局麻条件下, 采用手术刀刮对受损部位进行反复的擦洗, 直到完全去除面部的异物。采用抗生素软膏外涂于受损处, 之后暴露治疗。 (2) 若患者面部损伤程度比较严重, 且有众许多异物, 则需要对其面部进行冲洗, 冲洗干净之后, 对创面及周围区域进行消毒。做好血管、神经的标记, 对五官加以定位, 把伤口的深度、广度等充分地暴露出来, 以便进行下一步治疗。

2.3 创伤修复, 伤口缝合

首先用肥皂水对伤口周围的皮肤进行擦洗, 然后用生理盐水等对创面进行反复清洗, 达到彻底清创的目的。完成清创之后, 按照相应的整容修复原则修复创面[2]。若患者的创口不够整齐, 则需要沿着伤口两边把小部分组织切除掉。若患者有严重的深部软组织损伤, 则需要设计远位皮瓣加以修复。若患者有器官损伤, 则要尽量使其组织得以保留, 有需要的时候可以改变伤口走向, 以免日后瘢痕对患者的容貌造成影响。在解剖复位的情况下, 用5-0可吸收线分层缝合伤口的深部组织, 使切口张力得以减少。在手术中, 如果发现患者有神经损伤、血管损伤等情况时, 则需要采用8-0无损伤线加以缝合。如果患者的腮腺导管出现破裂情况, 吻合之后, 要对腮腺筋膜进行严密缝合, 适当加以包扎, 以免出现并发症。此外, 在缝合的过程中, 一定要确保皮肤伤口两边的组织保持严密的对合, 表面皮肤呈现平整状态, 需要把张力分布到皮下组织和真皮深层。术后3~4d间断拆线, 5~7d全部拆线。

2.4 术后处理

手术之后, 要对患者的伤口进行常规性的加压包扎。如果患者的伤口不方便包扎, 则可以涂一些抗生素软膏。此外, 每隔2到3天需要对伤口进行一次换药, 术后需要对其进行常规的抗炎。

3 结果

30位面部外伤患者的面部软组织损伤均一期愈合。拆线后, 局部皮肤对位效果理想, 伤口瘢痕很小, 患者五官没有错位和变形。对患者进行4~7个月随访后, 患者对其外观很满意。

4 小结

在坚持美容修复治疗原则的前提下, 本院对收治的30位面部外伤患者进行了相应的治疗和修复, 进而发现对于此类患者进行面部修复时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 对创口进行清创时, 需要把没有坏死的组织尽可能地保存下来, 以尽量恢复面部外伤患者的面貌形态[3]。

(2) 在缝合眼、鼻等部位的伤口时, 需要注意这些部位的解剖标志, 使皮肤组织严密对合。

(3) 若患者属于合并皮肤大面积缺损者, 则需要选择皮瓣或者游离植皮加以修复。

(4) 若在手术中出现神经损伤等, 则可以对患者进行显微整形, 以便使患者的面部功能形态得以恢复[4]。

(5) 对患者面部进行修复时, 需要采用皮内缝合。且需要采用分层缝合的方式, 以便减少张力, 减少瘢痕发生的可能性。

(6) 在缝合的过程中, 不要过度牵拉, 以免进一步损伤组织。根据外伤部位、外伤程度选择合适的缝针和缝线。

(7) 为了使愈合后的伤口更加隐蔽, 保持患者面部的美观, 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将伤口移到皱纹线内。

(8) 注意术后处理。术后可以坚持使用软化瘢痕的药物外涂于伤口处, 有助于降低瘢痕的发生率。

总之, 随着人们经济收入的不断增多, 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 患者对高质量的医疗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为了满足患者的医疗需求和“爱美”之心, 医者不仅要采取必要的治疗措施对患者面部的伤口加以治疗, 使其面部伤口得以痊愈, 而且要坚持美容修复原则尽量恢复患者面部的功能和形态。

参考文献

[1]鲁开化, 马显杰, 郭树忠, 等.面部外伤的早期美容修复[J].中国美容医学, 2006, (4) :391-392.

[2]刘郭, 李江.颜面部软组织外伤的急诊美容修复[J].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2008, 2 (1) :60-62.

颌面部修复术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5月-2013年4月收治入院行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切除术后需进行组织缺损修复的患者48例, 均选用吻合血管组织瓣移植进行修复。排除伴有皮肤疾病或血液性疾病患者, 认知障碍或意识障碍患者, 既往语言障碍或发音障碍史患者等[2]。根据其所组织瓣供区分为A组 (前臂皮瓣) 与B组 (股前外侧皮瓣) 。A组患者28例中男15例、女13例, 平均年龄为 (52.74±8.53) 岁;B组患者20例中男11例、女9例, 平均年龄为 (53.49±9.17) 岁。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及病情程度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行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切除术后, 对其生命体征及机体状况进行监护, 如机体条件允许则可制备皮瓣准备移植。A组进行皮瓣制备时, 设计皮瓣远端在第一腕横纹以内, 皮瓣的宽度不超过前臂周径的3/4, 桡动脉皮支在远端1/3段以内;从尺侧缘切开皮瓣直达皮下深筋膜层, 并剥离至桡动脉沟, 分离后向近心端结扎, 显露并保护头静脉与皮瓣连接处, 沿其走向近心端分离, 将桡动静脉分离出需要的长度后切断结扎。B组皮瓣制备时, 先将旋股外侧动脉体表投影予以确定, 而后按术前所绘制皮瓣区域的外缘做切口, 直至深筋膜层, 而后寻找穿支动脉, 找出后沿该血管将肌肉、深筋膜分离获得足够长度血管蒂后将其离断。两组患者在制备皮瓣后均对其进行精修, 并于显微镜下吻合动脉, 实施标准皮瓣移植手术。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皮瓣受区与供区的修复、恢复情况, 对两组临床数据进行统计学对比分析。其中皮瓣受区情况包括皮瓣的存活、发音与吞咽功能的恢复等;供区情况包括色素沉着、疤痕增生、瘙痒、供区坏死以及暂时性/永久性功能障碍等[3]。

1.4 统计学方法

对两组患者数据应用SPSS 17.0版实施统计学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 (%) 表示, 采用χ2检验。可信区间95%, 检验水准为α=0.05, 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A组患者皮瓣存活率略高于B组, 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两组患者术后受区发音与吞咽功能情况没有明显差异 (P>0.05) ;供区恢复中A组色素沉着、瘢痕增生与暂时性/永久性功能障碍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 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见表1、2。

注:P>0.05, 两样本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注:#P<0.05, 表明样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讨论

3 讨论

口腔颌面部软组织常会因发育畸形、肿瘤手术等导致缺损, 该区域组织结构与解剖形态较为特殊, 涉及到咀嚼、呼吸、发音等多项重要且复杂的生理功能, 而且通常该区域完全暴露于颜面部, 直接对患者整体面貌美观形成巨大的影响, 因此对于修复后组织外形及功能状况恢复的要求明显较高。临床上对该处修复可选用多种方法, 如带蒂组织瓣、游离组织瓣等;对于供区的选择亦较多, 如前臂皮瓣、胸大肌皮瓣、背阔肌皮瓣、股前外侧皮瓣等[4]。

随着显微外科的快速发展及在临床上的普及, 使用血管吻合组织瓣对口腔颌面部组织缺损进行移植修复已经形成了稳定的技术与规范化的手术方案。其中前臂皮瓣与股前外侧皮瓣是临床上较为常用的游离皮瓣, 在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的修复中获得广泛应用[5]。

前臂皮瓣色泽、质地较好, 具有良好血供、容易存活, 相对较薄, 容易适应口腔内的各种组织结构修复需要, 且血管管径较粗方便形成吻合。而股前外侧皮瓣则可提供较大面积, 适宜大面积组织缺损, 且供皮区隐蔽、患者容易接受, 其血供有充足保障, 并能够携带神经移植, 具有多方面的优势[6]。但这种皮瓣进行吻合的血管较为细小, 医师在操作上有一定的难度, 不利于吻合, 容易造成血管痉挛。这两种皮瓣均能够良好的修复颌面部复杂的软组织结构或对相关器官进行再造, 临床上如何进行选择需要根据患者组织缺损情况、供区情况、意愿以及医师的操作能力和手术难度进行具体的判断[7]。本研究结果可知, A组患者皮瓣存活率略高于B组, 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两组患者术后受区发音与吞咽功能情况没有明显差异 (P>0.05) ;供区恢复中A组色素沉着与暂时性/永久性功能障碍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 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由此可见, 应用吻合血管组织瓣移植修复口腔颌面部组织缺损, 无论由前臂区供皮还是由股前外侧区供皮, 均具有皮瓣容易存活、受区功能影响小的特点;但使用股前外侧皮瓣相比前臂皮瓣供区恢复更好, 不易形成瘢痕、出现色素沉着或功能障碍, 且具有隐蔽性, 患者更容易接受。

摘要:目的 观察分析使用吻合血管组织瓣移植对口腔颌面部组织缺损进行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5月-2013年4月行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切除术后需进行组织缺损修复患者48例, 均选用吻合血管组织瓣移植进行修复, 根据其组织瓣供区分为A组 (前臂皮瓣) 与B组 (股前外侧皮瓣) , 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修复效果以及供区情况。结果 A组患者皮瓣存活率略高于B组,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两组患者术后受区发音与吞咽功能情况没有明显差异 (P>0.05) ;供区恢复中A组色素沉着、瘢痕增生与暂时性/永久性功能障碍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 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用吻合血管组织瓣移植修复口腔颌面部组织缺损, 具有皮瓣容易存活、受区功能影响小的特点, 但使用股前外侧皮瓣相比前臂皮瓣供区恢复更好, 不易形成瘢痕、出现色素沉着或功能障碍, 且具有隐蔽性, 患者更容易接受。

关键词:口腔颌面部,组织缺损,吻合血管组织瓣,移植修复

参考文献

[1]郝建清.游离皮瓣移植对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切除术后组织缺损的修复效果观察[J].山东医药, 2011, 51 (46) :93-94.

[2]李远辉, 张光明, 杨运发, 等.股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四肢及口腔颌面软组织缺损[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10, 14 (44) :8323-8326.

[3]程燕波, 霍秀英, 李瑞平, 等.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术后缺损Ⅰ期修复与重建的临床观察[J].西部医学, 2013, 25 (11) :1618-1620.

[4]陈旭兵.应用股前外侧皮瓣与前臂皮瓣修复颌面部组织缺损的临床体会[J].安徽医学, 2013, 34 (9) :1358-1359.

[5]羊书勇, 郑维银, 李浩, 等.游离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组织缺损106例临床分析[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2011, 27 (6) :798-800.

[6]龙富强, 谭小珍, 刘斌, 等.游离组织瓣移植修复口腔颌面组织缺损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 2013, (20) :41-42.

颌面部修复术 篇5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6月~2014年1月期间到我科进行颌面部整形术前CT检查患者16例。所有患者拟行颌面部整形修复术, 其中男5例, 女11例;年龄18岁~30岁, 平均年龄为 (24.37±2.61) 岁;整形修复原因:外伤性骨折13例 (打击伤3例, 撞击、挤压伤10例) , 对颌面部不满意3例。

1.2方法

(1) 扫描方法:采用GE公司的Light Speed VCT进行扫描。患者取仰卧位, 采用CT机行容积扫描, 扫描范围为下颌支下方至发髻水平, 或者根据每位患者的实际情况, 对不同的范围进行扫描。各项扫描参数如下:电流280~400m A, 电压80~120k V, 螺距1.375:1, 扫描层厚为0.625mm, 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来予以调整。

(2) 图像三维重建:完成扫描后, 对原始数据进行三维重建, 并且传至GE AW4.4工作站, 利用工作站后处理软件, 对扫描的图像进行三维重建处理, 主要技术为曲面重建 (CPR) 及容积成像 (VR) , 从而获取整形修复者的图像资料。

2结果

2.1螺旋CT检查结果

本组16例患者中, 通过CT检查和三维重建, 13例患者证实为颌面部骨折, 其中, 上下颌骨骨折5例, 下颌骨体部粉碎性多发性骨折4例, 双侧髁状突骨折2例, 上颌骨折2例。另外3例患者中, 下颌骨双侧不对称1例, 右侧面部疤痕1例, 双侧咬肌不对称1例。

2.2治疗效果

经治疗后, 16例患者术后6~12个月内进行CT复查, 将经手术前后的CT三维图像进行对比, 结果显示颌面部整形术均取得良好的整形修复效果。

3讨论

近年来, 随着人们对外在美要求的不断提高, 再加上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 美容医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在当今社会下, 人们对美容科医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美容科医生需要具备精湛医疗技术。在颌面部的整形修复中, 传统的方法是参照X线平片的前后对照来制定整形修复方案, 但由于X线平片的技术限制, 美容科医生不能全面了解患者的全部信息, 需要借助自身的想象来构建三维图像[2]。这样一来, 由于美容科医生自身技术的限制, 可能会出现盲目手术的情况, 进而带来不良影响, 比如整形修复效果不佳、医患关系紧张等。采用螺旋CT三维重建测量技术, 为美容科医生提供全面的影像学信息, 进而设计相应的手术方案, 进而取得良好的手术效果, 大大避免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颌面部整形修复的原因比较多, 比如由于先天或后天因素造成的颌面部骨折、畸形等;还有患者对颌面部的不满意, 想要追求美等[3]。就美容科医生而言, 大多数都一味重视技术问题, 从而没有意识到影像学信息的重要性。实际上, 只有美容科医生全面、充分掌握影像学资料, 了解患者的病情, 才能在此基础上制定良好的治疗方案, 保障手术效果。

颌面部处于暴露状态, 极易因外伤造成骨折损伤, 从而发生畸形, 甚至影响某些功能的正常使用, 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4]。由于颌面部存在很多不规则的骨连接、扁平骨等, 其解剖关系非常复杂, 给整形修复带来一定的困难。采用螺旋CT对患者行颌面部检查, 利用三维重建测量技术, 具有多方面的优势,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判断患者颌面部是否存在骨折, 骨折的类型、部位、移位情况等;2准确显示患者的骨骼情况;3观察患者的皮肤表面情况, 比如是否存在疤痕, 疤痕的位置等;3了解颌面部的发育情况, 比如判断其是否属于发育畸形、双侧肌肉的发育情况 (是否对称等) ;4对术前术后情况进行对比, 评估手术治疗效果[5]。在本组16例患者中, 采用螺旋CT三维重建扫描技术, 清晰显示出13例外伤所致颌面部受损情况, 判断出骨折的类型和部位, 另外3例因对颌面部不满意患者中, 也显示出问题之所在, 分别为下颌骨双侧不对称, 右侧面部疤痕, 双侧咬肌不对称。美容科医生根据检查结果, 制定相应的整形修复方案。经治疗后, 采用CT三维重建测量技术, 对整形修复前后的情况进行对比, 对整形修复效果进行评估, 结果均取得满意的效果。

综上所述, 将CT三维重建测量技术应用于颌面部整形修复中, 美容科或整形外科医生可以通过其影像学信息掌握患者的颌面部信息, 从而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应的整形修复方案, 评估整形修复效果, 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姚玉婷, 文辉才, 付建华.CT三维重建技术在颌面整形中的应用[J].中国美容医学, 2011, 16 (1) :166-169.

[2]罗焕江, 龙腾河, 赵海波, 等.X射线及CT三维重建测量在颌面部整形修复中的应用[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11, 17 (30) :5661-5664.

[3]郑灏, 颜雨春.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颌面部骨折中的应用[J].安徽医药, 2009, 21 (6) :684-685.

[4]杨邦明, 郑列祥, 杨军, 等.64排螺旋CT三维及多平面重建在颌面部骨折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 2013, 30 (11) :2103-2104.

颌面部修复术 篇6

关键词:前臂皮瓣,肿瘤,颌面部缺损,修复,护理

临床上中晚期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根治术后往往造成软、硬组织大量缺失、继发畸形和功能障碍,导致生存质量下降,应用游离前臂皮瓣施行术中Ⅰ期修复可有效使患者术后呼吸、咀嚼、吞咽及言语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恢复。我国创用的游离前臂皮瓣成为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修复应用最多的游离组织皮瓣之一[1,2,3,4]。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口腔颌面外科在2004年6月至2009年6月期间,采用游离前臂皮瓣Ⅰ期修复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切除术后软组织缺损共50例患者,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和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该皮瓣的临床应用不仅对手术技术要求高,同时对护理工作也是挑战[2,5],本组病例经过护士的精心护理,均取得满意效果。本文就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口腔颌面外科行前臂游离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术后缺损的围手术期护理情况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口腔颌面外科口腔颌面外科2004年6月至2009年6月住院的口腔颌面部癌患者50例,均经病理确诊,其中男31例,女19例,年龄30~65岁,平均年龄45.2岁,其中舌癌14例,颊癌21例,口底癌10例,牙龈癌5例。所有病例未发现远处转移癌。

1.2 手术方法

行常规恶性肿瘤扩大根治术后,根据口腔颌面部缺损大小制备前臂皮瓣,将皮瓣的桡动脉与颌外动脉或甲状腺上动脉吻合、皮瓣的头静脉与颌外静脉或颈外静脉吻合,切取腹部全厚皮片行供皮瓣区游离植皮。

2 结果

50例患者中47例皮瓣完全成活,1例患者因术后术区出现感染而使皮瓣坏死,2例患者分别在术后8h和12h出现血管危象,经抢救1例成活,1例坏死,移植成活率为96%。

3 护理

3.1 术前护理

(1)心理准备:80%以上的口腔颌面部癌患者对手术后可能导致吞咽、咀嚼、发音等功能障碍有极大的思想负担,同时顾虑治疗效果、住院费用等,因此对治疗易失去信心。针对其以上心理特点,护士应深人评估患者的心理需求,及时给予心理护理,使患者达到最佳心理适应状态。帮助患者解决存在的问题以消除顾虑,同时做好家属工作,共同给予心理支持。(2)指导患者做好术前准备:为提高患者达到手术最佳适应状态,减少术后并发症,帮助患者做好以下术前准备至关重要:a.口腔卫生:常规给予洁牙,拔除残根,保持口腔卫生;b.营养支持:术前营养指导,让患者充分认识术前营养支持让患者身体达最佳适应状态的重要性,告知患者多食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的低脂饮食,保证矿物质的摄入,以增加机体抵抗力;c.皮瓣供区准备:为提高术后皮瓣的成活率,作为皮瓣供区的肢体确定后就禁止各种血管穿刺,并做好皮肤的清洁卫生;d.锻练床上排便:术后3天应头部制动,卧床休息,练习床上排便为术后康复提供有利条件;e.做好术后交流准备[6]:术后约1周内患者应进行非语言交流,根据患者的文化水平、书写能力等选择书面表达以及简单的哑语准备。

3.2 术后护理

(1)生命体征观察及呼吸道管理: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变化,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术后行常规末梢血氧饱和度监测,保持其值在95%~100%,给予氧气吸入,及时吸出口腔、气管内分泌物,注意吸力勿过大,动作轻柔,勿损伤创面及皮瓣。(2)体位指导:术后72h内头颈部体位要适当制动以免压迫静脉回流,保持头颈部正中位,两侧可用砂袋固定,防止活动过度引起血管牵拉、受压、扭曲而影响循环。根据皮瓣肿胀、颜色情况,决定床头高度,如皮瓣肿胀明显可抬高床头20~30 cm;如皮瓣弹性差、颜色苍白,则应放平床头。术后3d患者可逐渐下地活动。(3)移植皮瓣的观察与护理:a.皮瓣的观察:皮瓣血管危象多发生在术后72h内,尤其在24h内[1],应严密观察并记录移植皮瓣的颜色、温度和质地,术后24h内应1次/0.5h,72h内应1次/2h,4d后改为每天6次,10d为安全期。术后当日是皮瓣复温期,皮瓣颜色略显苍白,以后逐渐红润。如出现皮瓣颜色灰白色、弹性差、毛细血管充盈时间超过5s,为微循环功能差动脉缺血,如皮瓣颜色变暗、发绀、肿胀明显、皮纹消失,提示静脉回流不畅。一旦发生上述血管危象情况,应及时报告医师,及时探查处理。本组病例中有2例患者分别在术后8h和12h出现血管危象,经及时通知医师处理,1例抢救成功而成活。b.预防血管痉挛:给予保暖,保持室温在25~28℃,遵医嘱按时应用抗痉挛药物和扩血管药物,保障移植皮瓣血液循环畅通。c.预防血栓形成:术后禁止应用止血药物,防止血栓形成。(4)负压引流管的护理:术后保持引流通畅,并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性质等,引流液颜色正常情况下应从深红转为淡红并逐渐变淡。及时有效清除皮瓣下积血、积液,减轻局部组织肿胀,是预防感染的重点[2,5],护理中应妥善固定引流管,避免扭曲、受压、脱出,负压压力要适当,负压过大,可直接压迫静脉回流,负压过小,又可因积血积液而间接压迫静脉导致回流障碍,因此调节负压恰能达到有效引流即可。(5)口腔护理:术后因张口受限,伴有伤口渗血,皮瓣易发生感染、坏死,加强口腔护理是预防此并发症的关键。术后应用1%~1.5%过氧化氢液及0.5%甲硝唑液交替口腔冲洗2次/d,然后用生理盐水棉球擦拭,做到细致、彻底。(6)饮食护理:术后1周内给予鼻饲饮食,制订高热量、高营养的易消化饮食,如混合奶、要素饮食等进行管喂。术后7~10d练习经口流质饮食,少量多餐,1个月后逐渐过度至半流质、软食。

4 讨论

游离前臂皮瓣移植围手术期护理的首要问题是消除一切不利于皮瓣成活的因素,术前加强心理护理和指导患者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术后严密观察血管危象的发生情况,如皮瓣的颜色、质地、皮纹、温度及肿胀程度等,同时在术后加强呼吸道的管理、负压引流管的管理、合适的体位、饮食及口腔护理等措施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重要保证。这就要求作为护理工作者必须具备极强的责人心和细致的工作态度,了解手术的特点,在护理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改进护理方法,最大程度减少患者因护理不当而出现的不良反应,保证患者术后的尽快恢复。

参考文献

[1]邱蔚六.口腔颌面外科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987.

[2]王文秀,陈永娟,李桥军,等.舌癌根治性切除同期前臂游离皮瓣行舌再造术的围术期护理[J].中华现代临床护理学杂志,2007,2(3):234-234.

[3]李劲松,陈伟良,潘朝斌,等.舌癌根治术后游离前臂皮瓣一期舌再造术的改进[J].癌症,2004,23(1):60-63.

[4]李雅冬,杨凯,张劲松,等.游离前臂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6,37(4):419-420.

[5]刘翠兰,孙彩霞,汪琳艳,等.舌癌前臂游离皮瓣修复围手术期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8,23(24):2259-2261.

颌面部修复术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我院2015年7月开展整形技术的45例颌面部软组织美容修复病例进行分析,全部患者均存在程度不等的脸部皱纹、皮肤下垂、鱼尾纹、肤色暗淡、面部WNS型锅壳式锅炉烟管管端、管孔裂纹漏水现象的分析43~65岁,年龄平均(25.3±3.6)岁。

1.2 方法

将全部患者分为3组,平均每组15例患者,A组患者注射肉毒毒素,由中国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的A型肉毒毒素。该制剂为冻干粉,每瓶50或100 U。B组用透明质酸(逸美,EME),由北京爱美客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C组联合肉毒毒素与透明质酸进行颌面部软组织美容修复。

联合治疗时,先对患者注射肉毒毒素,经过2周后注射透明质酸,若患者要求两种注射剂同时注射,则应该先注射透明质酸,后注射肉毒毒素。①肉毒毒素注射:术前对患者拍照,于注射部位外敷利多卡因乳膏,30分钟后完全清除乳膏,对注射部位进行消毒,在脸部标记注射点。针对表情纹与提升面部,用5m L生理盐水稀释注射药剂,注射2~4u于每点上,注意保持1cm的注射间距[3]。针对鱼尾纹,于眼轮匝肌距眶外侧缘1cm处扇形选择3个点;在面部提升作用注射点的选择上,针对中下面部,选择颈阔肌,于下颌缘上下0.5cm处左右各选4~5点;针对眉尾,选择眼轮匝肌左右外眦外0.5cm垂直线和上睑眶缘交点上0.5cm1点;针对口角,选择降口角肌左右鼻唇沟延长线与下颌缘交点上0.5cm1。对于毛孔问题、下眼睑皱纹等,肉毒毒素剂量用7m L生理盐水稀释,抽取采用1m L注射器。②透明质酸注射:需要尤其注意针头、注射角度、注射剂量、层次,泪沟、眉间纹、苹果肌、面颊部凹陷、木偶纹均采用钝针线性注射[4]。

1.3 疗效评定

对患者颌面部软组织美容修复效果评定的内容包括:皱纹、毛孔粗大、皮下组织减少、皮肤下垂、脸色暗沉、黑色素沉淀,分成痊愈、显效、有效、无效。痊愈:通过肉眼观察面部问题改善面积超过80%;显效:通过肉眼观察面部问题改善面积超过50%;有效:通过肉眼观察面部问题改善面积超过20%;无效:通过肉眼观察面部问题改善面积不到20%。

对全部患者术后满意度进行调查。分为3个不同项目,分别是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1)很满意:患者在进行注射微整形后颌面部软组织得到明显改善,完全符合人体美学要求,符合患者对手术要求,而且无任何负作用。(2)满意:患者在做完微整形注射手术后,其颌面部软组织得以修复美容,与微整前有较大差别,面部器官更加饱满,且术后无任何负作用。(3)不满意:患者在微整后,颌面部软组织无明显变化,未能达到患者对微整后的期待值。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都将使用spass17.0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n(%)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术后疗效比较

45名患者程度不等的颌面部软组织问题经过联合肉毒毒素与透明质酸治疗后,A组痊愈有4例,显效有6例,有效有5例,无效有0例;B组痊愈有4例,显效有5例,有效有6例,无效有0例;C组痊愈有13例,显效有1例,有效有1例,无效有0例。三组总显效率分别是66.66%、60%、93.33%。联合注射肉毒毒素与透明质酸总显效率显著高于肉毒毒素注射A组、透明质酸B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术后满意度比较。

肉毒毒素注射A组、透明质酸B组、联合注射C组患者术后总满意率分别是53.3%、73.3%、86.6%,联合注射肉毒毒素与透明质酸总满意率高于肉毒毒素注射A组、透明质酸B组,但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见表1。

3 讨论

注射微整形是填充物或者药物通过注射药剂的形式来对颌面部软组织患者或面部畸形患者进行美容修复方法。注射微整技术使患者的缺陷部位在外观上发生一定改变,尽最大努力的达到患者的美学要求,让颌面部软组织患者更能与美学标准相符。注射微整形的特点有:术后效果明显、康复快、伤口小、无副作用[5]。注射微整形技术主要有肉毒毒素、透明质酸、自体脂肪注射、将肉毒毒素与透明质酸结合注射、肉毒毒素与自体脂肪结合注射的治疗方式[6],医生需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来实施最佳的微整形注射方案,方可达到治疗效果。

肉毒杆菌毒素是一种由肉毒杆菌分泌的神经毒素,广泛用于治疗患者的鱼尾纹及抬头纹等皱纹,治疗效果非常明显,患者满意度高。肉毒毒素注射还适用于脸部肥胖、有瘦脸诉求的患者,且微创注射避免了传统开刀手术的风险及并发症。根据现有的研究认为,肉毒毒素的作用原理是:在经过重链与胆碱能让神经末梢受体结合,轻链在进入胆碱能的神经末梢后,控制住由运转蛋白介导的乙酰胆碱囊泡对乙酰胆碱的释放和运输,靶位点SNP25,从而断绝神经末梢与肌肉之间的关联,导致面部肌肉不能得到运动神经的指令进行面部屈伸运动,而后引起一系列面部生理反应。肉毒毒素的作用:可以矫正由于面部神经受到伤害或者是其他原因引起的嘴角变形,可以使患者嘴巴恢复正常[7];能够放松患者面部表清肌肉收缩活动从而减少患者面部表情纹如笑纹。但注射肉毒毒素持效时间不长,患者需每隔半年进行一次肉毒毒素注射来维持效果。

透明质酸是一种透明的胶状物质,透明质酸主要存在人体基本组织中及表皮下层的真皮层,由葡萄醛酸-N-乙酸氨基葡萄糖为双糖分子单位构成的直链高分子多醣,大量存在于人体细胞与胶原之间。透明质酸的吸水、保湿能力特别强,在真皮组织里扮演着重要角色。人类在25岁后,机体的透明酸含量就开始下降,之后将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而流失,导致人体皮肤表面有细纹生成。在人体皮下注射将透明质酸可以给皮肤补充水分,减少细纹产生,并且注射在体内不会有不良反应产生。但是透明质酸同肉毒毒素一样,持续时间都不长,只能维持在半年左右,所以患者若想保持状态也需要术后半年内再去医院注射。

肉毒毒素作用在神经末梢神经肌肉接头部位,阻断神经介质,抑制乙酰胆碱释放,针对患者不同部位应用不用剂量,可以明显提升注射效果。而透明质酸是一种天然线性多糖化合物,不会引起机体感染或者过敏,注射前也不用实施皮试,是一种新型脸部年轻化治疗选择。临床面部美容修复治疗中,联合两种填充剂,不单考虑到了脸部老化内外源性因素,还兼顾了约束肌肉、减少皱纹、降低透明质酸剂量、提高透明质酸稳定程度等。因此,联合应用肉毒毒素与透明质酸可以发挥有效协同功效,进一步增加脸部皮肤光泽度和细致毛孔。

选择去医院做注射微整形手术的患者,通常是颌面部软组织缺陷有较多问题,如抬头纹、笑纹、面部肌肉松弛等问题存在,当遇到多重缺陷患者使用单一注射物质是往往不够且达不到效果,因此为了能够从根本上完全解决患者问题,需要使用多种填充剂或多种治疗方式结合起来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8]。本研究结果表明,联合注射肉毒毒素与透明质酸术后效果明显,值得在颌面部软组合美容修复中得到运用。

参考文献

[1]刘策励.注射微整形技术在颌面部软组织缺陷修复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13,6(10):592-595.

[2]柯林楠,王晨,冯晓明.注射型胶原蛋白填充剂在整形美容外科中的应用现状[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杂志,2012,18(2):18-20.

[3]宋斌,刘进辉,李明华.A型肉毒素联合透明质酸在眼周年轻化治疗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疗美容,2014,4(5):29-30.

[4]陈建澍,王婧茜,易喻,等.透明质酸及其衍生物研究进展[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15,35(02):111-118.

[5]马中林.肉毒素和透明质酸联合治疗眉间纹疗效分析[J].中国医疗美容,2015,5(2):42-44

[6]杨扬,孔豫苏.A型肉毒素在注射整形美容方面的应用进展[J].贵州医药,2016,40(02):215-218.

[7]王涛,董志红,谢玉娥,等.除皱肽联合A型肉毒素改善面部皮肤皱纹的临床应用[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4,17(2):233-234.

颌面部修复术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中行口腔颌面部肿瘤切除术后软组织缺损皮瓣修复术后的72例患者, 男38例, 女34例, 平均年龄为 (45.4±10.7) 岁。患者均顺利渡过围手术期, 皮瓣全部成活。其中采用前臂桡侧皮瓣修复34例, 胸大肌肌皮瓣修复23例, 腓骨肌皮瓣修复10例, 髂骨肌皮瓣修复5例。

1.2 护理方法

1.2.1 术前护理

(1) 个体的评估:评估患者的营养以及饮食情况, 对患者进行营养支持和照顾, 为其提供营养饮食食谱以及进食方法如鼻饲饮食等。 (2) 心理护理: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 向患者说明病情以及治疗的必要性和方法、意图、疗效, 告知患者治疗手段的先进性、成熟性、安全性, 稳定患者情绪, 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并讲明保持心情愉快的重要性。 (3) 术前教育:向患者介绍手术原因及原理, 明确术后颜面、卧位、气道、进食方式、交流方式的改变。以及术后言语不能、卧床以及卫生情况的注意事项。 (4) 术前准备:术前用3%双氧水及含有茶多酚的津岛漱口液漱口, 每日3次, 行3~4 d, 预防感染;术前1 d洁牙, 以清除牙垢及牙菌斑, 保持口腔清洁。

1.2.2 术后护理[2]

(1) 体位管理:5~7 d两侧沙袋固定头部, 头颈部正中位制动。绝对卧床, 翻身呈头、颈、躯干同轴位。 (2) 呼吸道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 行气管切开术者, 注意气管套管常规护理, 并预防压迫血管蒂影响组织瓣血供, 造成组织瓣坏死。 (3) 皮瓣维护:定时观察记录移植皮瓣的颜色与供区皮肤的颜色是否一致, 预防皮瓣静脉危象的发生, 并可及时处理。 (4) 口腔护理:给予3%双氧水擦拭口腔, 再用生理盐水彻底冲洗干净。 (5) 负压引流的观察和护理:根据个体情况的不同采用一次性空针自制的简易负压引流器进行引流。术后应常规应行供区和受区负压引流, 保持负压引流的通畅有效。严密观察引流物的颜色、性质和量, 准确记录。 (6) 供区护理:观察其血液循环和活动情况, 供皮肢体下用枕头垫高并制动, 根据部位的不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7) 营养支持:为患者提供营养食谱以及为患者自制食糜, 并补充维生素、纤维素等。 (8) 功能锻炼:咀嚼及吞咽功能的锻炼;语言功能的锻炼;张口功能的锻炼;肢体功能的锻炼根据患者个体情况以及术后恢复情况的不同制定差异性计划并实施。 (9) 出院指导:患者出院时对其进行教育, 明确出院后的注意事项, 如组织瓣的颜色有无异常, 保持皮瓣的清洁等, 如发生变化应立即来院就诊。嘱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促进患者重返社会角色。

2 结果

经过术前、术后的全面护理, 患者恢复较好, 其中69例患者在口腔如进食、呼吸及语言功能的恢复良好, 未出现明显后遗症以及再次手术情况。另外3例患者中, 其中1例发生皮瓣坏死, 再次术后成功, 但遗留有咀嚼功能欠佳;2例患者遗留有语言功能欠佳, 表现为言语不清。

3 讨论

口腔颌面部肿瘤以癌为常见, 故对数患者需要术后治疗, 口腔颌面部肿瘤切除术后软组织缺损皮瓣修复术是治疗口腔颌面部的恶性肿瘤的方法之一, 对于其术后的护理干预, 有着重要的意义。李静言等[3]通过对应用前臂皮瓣、股前外侧皮瓣、带腓骨肌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外伤及放射性骨髓炎所致的组织缺损12例患者实施了护理干预, 结果收效满意, 肯定了护理干预对术后患者恢复的促进意义。曹玲等通过对17例颌面部皮瓣整形修复患者的术后护理, 认为护理干预对术后感染、血管痉挛及血栓形成均起到了一定的预防作用。

综上所述, 护理干预对口腔颌面部肿瘤切除术后软组织缺损皮瓣修复术后的临床效果具有一定的影响, 对患者的口腔功能, 进食、呼吸及语言功能均起到了促进恢复的作用, 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摘要: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口腔颌面部肿瘤切除术后软组织缺损皮瓣修复术后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临床72例行口腔颌面部肿瘤切除术后软组织缺损皮瓣修复术后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结果 经过术前、术后的全面护理, 患者恢复较好, 其中69例患者在口腔如进食、呼吸及语言功能的恢复良好, 未出现明显后遗症以及再次手术情况。另外3例患者中, 其中1例发生皮瓣坏死, 再次术后成功, 但遗留有咀嚼功能欠佳;2例患者遗留有语言功能欠佳, 表现为言语不清。结论 护理干预对患者的口腔功能, 进食、呼吸及语言功能均起到了促进恢复的作用, 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关键词:口腔领面部肿瘤术后,护理干预,临床效果

参考文献

[1]李淑玲.头颈肿瘤学[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2.

[2]王玉梅.自体组织瓣移植修复口腔颌面部肿瘤切除术后缺损的观察与护理[J].天津护理, 2010, 18 (4) :211-212.

上一篇:边界空间下一篇:工作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