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文化构建

2024-06-20

行为文化构建(精选十篇)

行为文化构建 篇1

涵养人文底蕴, 丰厚教师积淀

1.加强师德修养, 讲正气

加强师德建设, 我们通过军训练兵, 让老师们亲身体验、感受部队官兵的严明纪律, 顽强作风, 高尚的思想情操和过硬的军事本领, 努力将部队精神内化为自己的自觉行动;通过建章立制, 规范教师行为, 维护学校声誉;通过加强理论学习, 拜访全国师德标兵、优秀教师, 强化师德修养, 树立“爱岗敬业, 关爱学生;刻苦钻研, 严谨笃学;勇于创新, 奋发进取;淡泊名利, 志存高远”的乐天教师新形象。

2.精神“拓荒”, 养书卷气

读书使人明智。每年教师节, 学校送给老师的是精神食粮———书、笔、笔记本。读书, 我们称“精神拓荒”:一是博览群书, 多读书, 读好书。“博观而约取, 厚积而薄发”;二是做笔记, 最淡的笔墨胜过最清晰的记忆。倡导老师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三是读有所思。多几分思索、几分斟酌, 才会真正领悟其真谛, 为己所用。

3.引领教师专业发展, 育学者气

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一种新的学校文化, 我们高度重视这种文化的营建, 在教师中形成并认同以学习、反思、研究、合作为特征的价值取向, 通过教师的发展促进学生、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学校发展的关键在于推动教师的专业化进程, 教师专业发展的最有效途径是校本教研———基于问题的诊断, 教学中的反思, 行动中的研究, 借助于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从而形成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之路。

(1) 推行校内视导制。积极推行每月一次校内教学视导, 使学校教学常规督导检查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视导成员由业务校长、中层领导、教研组长、教学能手及学科带头人组成。校长深入课堂听课, 参与教师的说、上、评课活动, 查看教案、作业、教学反思等。学校中层以上领导每学期听课不少于30节, 教师听课每学期不少于20节, 做到有记录、有评价、有反馈。校内教学视导分新学期开学后指导性视导, 在学期中随机进行的专题性视导, 以及分层次视导。在视导中, 发现典型, 帮助教师总结经验, 提炼出亮点和特色, 在全学校及时推广, 使好的典型充分发挥示范和辐射作用, 以真正促进教师的成长, 提升教师素质。

(2) 注重教学反思。学校成立的第一年, 我们强制性地要求老师们写教学反思, 每周上交教学问题和教学案例。开始, 老师们很困惑、很头疼, 提不出有价值的问题, 甚至不知道写什么。在反复的倡导和探索中, 学校形成了“问题即课题”校本教研的基本模式, 每周一次的教学反思, 我每篇必看, 撰写评语, 和老师书面交流, 使研究与教师的教学实践融为一体, 使解决问题的过程成为教学研究的过程。我们把老师们的作品汇集成册, 取名《心之语》。如教学中, 针对如何提高备课质量这一问题, 展开全面讨论, 各抒己见, 最后博采众长, 形成解决这一问题策略, 备课重在落实一个“实”字, 评价一节课的好坏, 除看这节课的课堂效果, 还要看书面的备课是否符合下列条件, 备导入, 备难点, 重点如何突破, 备巩固练习, 备作业布置, 备小结, 备板书, 备教学反思。切实解决了备课不“实”的问题。后来, 我们实行电子集体备课, 备课组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 积极构建反思型教师群体。备课活动淡化形式、强化实效, 通过“对话、交流、互动”等形式, 实实在在地研究、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题。牢固树立共同发展的思想, 每位教师“有实践的思想, 有思想的实践”。组内的教学研讨活动要做到“三个结合”:个人备课与集体备课结合, 个人实践与集体评课结合, 个人反思与集体研讨结合, 努力提高教学研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 实施课题带动战略。我们立足自身实际, 先后承担了“学校特色文化的构建与实施”“当前小学生不良数学学习习惯的成因与矫正”等省市各级课题5项。我们实施课题带动战略, 把课题研究作为提升学校办学品位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为了提高教师的科研素养, 实施“换脑工程”, 首先, 借脑, 学校邀请省、市教科所、教研室的专家、名校的名师, 到校举办富有实效的教学研究活动。这些承载着先进课改理念的专家讲座、名师课堂, 让我们的老师如沐春风, 在与名师、大家的对话中, 提升教师的职业境界和技能。其次, 洗脑, 加强科研培训, 实行学研同步, 用培训给教职员工洗脑。为了帮助广大教师解决课题研究过程中的一些理论和操作难题, 学校教科室还加大了对教师培训的力度, 采用了“示范引路”和“理论辅导”相结合的方法, 为广大教师提供及时的指导和帮助。根据课题研究的进度, 学校一方面有计划地组织现场课题研究活动, 为广大教师展示课题研究的整个过程;另一方面, 学校教科室适时地向广大教师提供课题研究的相关知识。这样, 教师边学习边研究, 在实践中学会了搞教育科研, 形成了课题研究和科研理论学习的良性互动, 从而潜移默化地提高了自身的科研理论素养。最后, 补脑, 树立终生学习意识, 学校为教师订阅各种教学刊物, 提倡老师上网学习, 及时充电, 不断提高学历水平和适应新课改发展要求的教育教学能力, 永葆源源不断的鲜活的“水”。经过努力, 我校教师的科研理论水平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一支有较高理论素养和科研能力的教师队伍已初步形成, 逐步实现教师队伍由“教书匠型”向“学者型”的转变。

“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家引领”的校本教研模式, 创设了浓厚的学术研究氛围, 开辟了教师迅速成长的新路。

刷新人生底色, 提升学生素质

1.以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为主, 培养学生的大气

工作中, 我们坚持“一个中心”“三个基本点”“五条工作线”的方针。一个中心, 即以“育人”为中心, 三个基本点, 即:学校、家庭、社区三个基本点。五条工作线, 即:除学校三条工作线, (教书育人线、管理育人线、服务育人线) , 学校立足小区实际, 成立了由小区管委会、小区物业管理公司、居委会领导代表、法制副校长、家长代表组成的社区工作委员会, 社区工作线;成立了由各班学生家长代表组成的家长委员会, 家长委员会工作线。“强化养成教育, 促进素质提升”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 我们自觉地贯穿到日常的教学、管理和生活服务当中, 使抓素质提升工作真正成为看得见、摸得着、抓得住的“生命线”。

(1) 养成教育全日制。以“小处入手, 细处着眼, 强化训练, 促进养成”为思路, 加强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重点落实《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乐天小学小学生一日常规》, 根据训练要求, 各班主任关注细节, 引导学生做到“三会”:会说、会做、会走。“五不”:不迟到早退、不拖拉作业、不损坏公物、不打架、不玩游戏机。“五无”:无脏话、无乱扔乱丢、无随地吐痰、无损人利己、无违章违纪。具体好习惯的强化训练, 逐步使学生从“要我这样做”转变为“我应该这样做”, 使良好的行为习惯内化为自觉的行动。

(2) 实行教师“护导制度”。每天有1名校长带班, 1名主任、12名教师、6名学生参与值日护导, 于入校、课间、做操、放学时, 分布在校门口、楼梯拐弯处、楼道等地方, 负责检查日常行为规范的落实, 及时提醒、指导、处理学生中出现的问题, 并做好记录, 及时反馈, 并进行矫正、补救、再规范、再落实。

(3) 环境育人制。环境是一位无声的老师, 对师生的道德情操、生活作风、行为习惯的形成都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五纵四横”的学校环境文化的创设, 对学生的心智起着刺激、启迪和诱发的作用, 对学生的意志、性格和情感起着陶冶、熏染和潜移默化的作用。

2.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 培养学生的灵气

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吸引力强、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校园文化活动。充分利用重大节日和传统节日, 设计、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利用入学、毕业、入队等有特殊意义的日子, 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 重视课间特别是大课间体育活动, 使学生既放松身心、增强体质, 又增进对同学、对集体的情感。保证少先队每周的活动时间和条件, 注重教育教学活动与少先队活动有机结合, 支持少先队组织发挥自身优势开展好已有的品牌活动, 并鼓励结合实际创新活动形式。强化课后科技、艺术、体育等活动, 每学年都组织运动会和各种形式的艺术节、读书、演讲等活动, 积极推广优秀少儿歌曲, 开展多种形式的歌曲演唱活动。

3.让墨香溢满校园, 让书香伴我成长, 培养学生儒雅之气

我们以“让墨香溢满校园, 让书香伴我成长”为学生行为特色文化建设的两翼, 以“面向全体, 提升人文素养”为主旨, 启动全员读书工程, 二至六年级学生开设国画学校课程, 山东省三希堂书画院将我校定为“新蕾”美育基地。目前, 国画课程的开设已见成效, 国画长廊的作品全部出自乐天小画家之手。“小书虫”阅览室面向全体学生开放, 各班评出的小书迷和学校老师享受同样的借书待遇, 读书已蔚然成风。

组织行为与企业文化的构建 篇2

组织行为就是利用正式群体中的组织结构与分工、权利与责任以及信息沟通等手段,调动群体内部每个成员的积极性以最大的群体合力保证目标的实现。企业文化以企业全体成员所认同的价值观、经营理念和行为准则,为组织确定了风气、强化了沟通,能够有效地保障组织目标的实现。

建立企业文化,不仅对于私营企业或民营企业是一个问题,对于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外商投资企业、外企驻地方办事处、也不论是大公司中公司小公司,都是一个值得管理者思考的问题。

少数组织虽然用语言或文字制定了本企业组织文化,但寥寥几句,难以概括企业文化的真实内涵,而与之相驳的企业行为又使企业文化变得软弱无力。大多数企业没有文字上的组织文化,组织成员依靠对组织行为的观察和洞悉,通过个人的推断和理解来形成概念,再指导个人行为。所以建立一个企业的组织文化,不能仅限于在文字上、在部分人员的思想上、在口头上的制定和规范,更重要的是通过管理者的行为来证实企业文化的存在和有效性。心理学研究证实,人的行为语言对他人作用要大于口头或文字的语言。所谓“光说不练假把式”,一但组织成员对该组织的文化形成不良印象,再想改变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如何建立企业文化,不是一件在笔头上可以解决的问题,而首先要在外显的行为中体现。举个例子,某公司员工守则第一页是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的第七条是“公司成员之间应互信、互谅、相互尊重”,这是对公司成员人际关系的标准的阐明。而在随后的规章制度中,条款苛刻,违反劳动法条例,大量使用诸如“不得”、“禁止”、“扣款”得词语,管理者将自已高高凌驾于员工之上,没有将自已作为组织成员之一,充分体现出对员工的不信任和不尊重,不仅如此,在面试时就要求新员工接受规章制度,否则不予录用。这已与第一页所提出的企业文化的第七条背道而驰,在今后的组织运作中应贯彻哪一种企业文化?是第一页第七条还是在规章制度中体现出来的企业文化?

所以建立企业文化要从工作的各个环节中着手,将各项工作执行过程中的指导思想提炼出来,看看是否有利于组织的发展。已经有文字上的企业文化的组织,要时刻反省管理者的行为与企业文化是否一致,企业文化是否适应社会的大环境,企业文化是否对企业的将来产生良好的作用。暂时没有文字上的企业文化的组织

也不必心急,因组织的行为早已体现出了它的文化,在工作的各各层面上仔细思考,逐步审慎地建立一个恰当的企业文化要比“光说不练”好得多。

正如彼得斯和沃斯曼所指出的那样:“事实上,人们对生活意义的需要非常强烈,大多数人只要他们的组织能够使他们感到工作的意义,就宁愿把相当大程度的自由交给组织,优秀公司的特点是都有很强的文化传统,这种文化传统强到使你别无选择,要么就顺应它那套规矩,要么另谋高就。”在实现组织目标时组织效力发挥的程度与组织行为模式有密切的联系。每一组织中,都有自己的支配管理人员思想的组织行为模式。正是这些不同的行为模式,把组织和组织行为区别开来。管理人员所奉行的行为模式常常导致他们对人和事物的理解作出自己的假设和认定,然而,理论不知不觉地指导着人们的管理活动。管理者们往往按预想的去工作。这证明在组织管理过程中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决定着这个组织的气氛。所以说组织行为模式是极其重要的。正确的组织行为可以使一个丧失竞争力的、濒临破产的企业起死回生;但错误的组织行为也能把一个颇具竞争力、正蓬勃向上的企业推向破产。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的前后两种命运,就典型地说明了企业组织行为模式的重要性。福特汽车公司创办于1903年,经过十几年的积累与发展,到20年代后期已成为美国汽车业的霸主,并在其他行业中也占据了重要位置。但是随着事业的发展.企业规模的扩大,市场竞争的加剧,传统的家族式企业组织方式已经难以适应现代经济运作方式。本世纪初,一些大型家族式企业,如洛克菲勒、卡内基等纷纷通过发行股票、债券等方式改变融资渠道和优化资本结构,组织管理方式也随之由过去的产权所有者独裁转变为现代公司治理体制。在这种体制之下,公司资产由专职的管理人员来运营。但是当时的福特公司总裁,刚愎自用的福特一世却对此没有丝毫感触,仍然独持公司的全部股份,大权独揽,独断专行,凡事他一个人说了算,根本不听从专业管理人员的意见。由于这样一种落后的组织方式,导致企业内各层次的员工不能发挥自己的才能.难以主动参与企业经营和管理,积极性、主动性受到抑制。一位工人家属曾给老福特写信.骂他是“奴隶监工”,说他实行的管理方式是“锁链制度”。这样,尽管福特公司在汽车工业技术方面仍然不断取得领先地位,但是到1927年福特汽车在市场上的占有率降到了第3位。1947年老福特去世前后一段时期,几乎年年处于亏损经营中。老福特去世后,其孙子福特二世接班。福特二世继承了他祖父的衣钵,同

样我行我素,刚愎自用。不管大事小事,他拍板就算。由于这种与市场不相适应的落后管理形式,这个老牌美国汽车公司终于陷人奄奄待毙的境地。从1980年到1982年,仅仅3年时间,福特公司亏损30亿美元。

企业领导者对构筑企业文化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管理学理论的企业计划、组织、领导、控制中,领导是重要因素。领导者通过其非常敏锐的观察力, 观察出这个组织所有人的心理以及客观的困境,透过口号、行为,形成一个共同愿景,让大家行为一致,形成一个文化,形成一种力量。这个力量通过长期的经营实践,在员工中形成共同拥有的理想、信念、行为准则,最终可以演化为企业真正的文化。

在一个组织里面,员工们所做的事反映出该组织的文化。企业是他们演出的舞台,而这个舞台和情景是由领导者搭建的。所以,通过观察员工们在舞台上做些什么,我们能够了解他们的领导者的情况。所以说,组织的主导价值观是领导个人价值观的群体化。领导者是一个组织的核心,组织的目标确定、运行、制度建设、决策等都需要领导的参与,因而,在组织文化建设的过程中,领导就成为了组织文化最重要的载体。领导对组织文化的深刻领会和身体力行会“传递”到其他员工身上,他的言行举止和工作作风直接影响和改变着公司的员工。建立优秀的企业文化离不开领导这一主体和核心力量。

领导者的示范作用关系到组织文化建设得成败BAE系统公司首席执行官Linda Hudson在成为通用动力公司的第一位女性总裁后,在她上任第一天后,她的办公室中就有许多女职员模仿她系围巾的方式。Hudson意识到,“正是现在,我与周围的环境正在为这个组织确定基调。这是一个我永远不会忘记的教益——作为一个领导人,人们都以一种你在担任其它职位时可能难以想象的方式盯着你。” Hudson补充说,这种审视以及由此产生的责任感是“我几乎每天都要思考的事情”。

所有的领导都至关重要,但是,担任最高职位的领导尤其重要。无论他们是否心中有数,其下属都会窥测、放大并经常模仿他们的一举一动。举个例子,一家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在会议中喋喋不休,几乎包办了所有谈话,他打断每个人的发言,并压制持不同意见的下属。他手下的执行副总裁背着他时对他满腹牢搔,但当他离开会议室后,这位权力最大的执行副总裁又开始以一模一样的方式行事。当这位执行副总裁离开后,下一位级别最高的高层又依次开始模仿他的行事风格。

这表明,高管人员的举动可能会在整个组织中引起反响,最终损害或改进组织的文化和绩效水平。下级成员对其首领的关注程度远远超过首领对部下的关注,尤其在他们感到自己无法阻止他们制定和实施的决策。所以,好的领导要坚持不懈地努力,以适应这种永无休止的关注,并利用它来突出自己的优点。他们应该要知道,自己的员工和组织的成功,取决于如何对他们诠释自己的情绪和举动保持一种正确的观念--并通过快速而有效的调整做出回应。

领导者是组织文化更新的推动者。组织的生命力在于变化和弹性,只有跟随时代变化而不断调整经营策略的企业才能“稳如泰山”。对组织来说,在不断发展的同时,一定要不断激发自身弹性,不断加快自身变化的速度,否则,很容易在最辉煌的时候坠落。组织的内外部环境不断变化着,组织文化也不是静止的、永恒不变的,在必要的时候,也需要对组织文化进行变革,以适应新的形势。这种变革必须依靠领导自上而下的进行。这是企业的高层领导需要认真面对的一个挑战。社会事物发展的规律告诉我们:唯一‘不变’的是不停的在‘变’。当组织主导文化与大环境不适应或者对工作效率不利时,领导者必须对组织文化做出变革。向组织成员灌输新的组织文化要靠领导者推动。

在企业文化的建设过程中,如何用新型的具有时代特色的企业文化来调节和充实员工的心理状态,使员工不断增进经营效益、竞争、开拓等现代化生产经营活动所需要的具有时代牲的价值观和群体意识,产生亲密协调的团体精神、合作精神,以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需要。在这方面从总体来说,我国企业文化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很不成熟。而国外许多发达国家的某些大企业在这方面取得的成效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美国沃辛顿工业公司是一家经营业绩相当出色的大型钢铁公司。这家公司同竞争对手的一个显著的区别,就是在公司内部没有繁文缛节式公司条例和规章,只有一条金科玉律式的经营方针,即“做好同顾客和下属方面的工作,市场自然就是你的了”。沃辛顿公司的这条经营方针,实际上是那些取得过辉煌经营业绩的优秀企业所共同信奉和遵守的“经营秘诀”,其中“做好同下属方面的工作”,实质就是现代管理中确立“以人为中心的管理”。今天的企业,已不再把人当奴隶,也不是把人看作是“工具人”、“奴隶人”和“社会人”,而是把整个企业视为人的协作团体或合作团体。如日本就把企业叫做社会共同体、生活共同体、劳动协作体或合作共同体。美国经济学家、美国经济学

会会长雅各布·马尔夏克认为,企业是由一群具有共同目标的相互依赖的决策者组成的团队。因此,企业管理最重要的目标就是尊重人,充分发挥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日本被公认是企业管理成功的典范,有人认为终身雇佣制、年功序列工资制和企业工会是其三大支柱。进入80年代以后,又形成了战略计划、自主管理、在职教育新的三大法宝。这些归根结底都是尊重人.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挖掘人的内在潜力。当代举世瞩目的成功企业家玛利·凯认为每个人都具有其内在的潜力.这是企业无穷无尽的最宝贵的资源,管理者的任务就是把每个人的内在潜力都发挥出来。这不仅要注重物质利益,还要满足人们各个方面的需求。这样,使人感到一种和谐的气氛、向上的精神和自我实现的强烈渴望的企业文化,便在企业中产生出来。试想,在一种和谐的、被人充分理解、信任的环境中工作,有谁会不尽心尽力?显而易见,在紧紧围绕改善组织行为中充分发挥企业文化作用是十分重要的。企业运行的理论和实践表明,企业文化的沟通、协调功能可以积极地、有效地防止或减弱企业组织行为的僵化倾向。通过企业文化沟通,促使企业整体与员工个人之间、员工与员工之间在道德准则、价值观念、经营理念和行为准则的影响下,能够相互激励、相互促进,有利于个人能力的开发,从而使企业组织行为的弹性增大。通常情况下,人们当自己的能力提高了,充满着自信,因而变得从容不迫的时候,他们就会以“复眼”去看天下的所有事物,并且产生想要积极去应付新事物的欲望。一般来说,企业中每个员工“想法与能力”的柔韧性,决定了组织的弹性,即显示了组织的环境适应能力。通常而言,拥有能够胜任新工作的员工越多的组织,其柔韧性越高;充分运用企业文化对其员工的能力进行开发,使他们“转换能力”增强,并且使劳资关系经常处于稳定状态,以及能够较自由地实施企业内部职务转换,工作变动,甚至员工工作的聘用与解雇等的企业组织,往往较具有弹性。这样的企业不但对于环境的变化有着很强的适应性和应变性,并且能够有力地支撑“经营者创新能力”和“产品创新能力”等企业成长的两大因素。通过企业文化的沟通,把企业对于新事业、新产品、新市场、新技术、新制度的经营理念渗透到企业全体员工中去,并且把关于环境和条件变化的信息不断输入到企业内的所有部门,并使员工们有“过去的业绩现在已经无效了”的危机感,以刺激员工工作能力的开发,促进组织行为深化。因此,只有把组织行为同企业文化结合起来才能激励员工的自主性,积极性,才

公安特色校园行为文化体系构建 篇3

关键词:公安院校;行为文化;体系构建

一、公安特色校园行为文化体系的概念及其特征

1.公安特色校园行为文化体系的概念

公安特色校园行为文化体系是指各公安院校在遵循各普通高等院校的办学基础上,结合公安工作的具体实际要求,各公安院校教师在教书育人和学生学习生活中形成的,具有鲜明公安特色的一个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2.公安特色校园行为文化体系的特征

(1)鲜明的公安特色

此特征是在各公安院校的办学之初就已经确定了的。各个公安院校在其创办之初就只有一个目的,就是为各级公安机关提供强而有力的智力和人力支持,由于这一特殊原因就使公安特色校园行为文化具有鲜明的公安特色。

(2)极强的目的性

各个公安院校无一不是想通过对学生行为的塑造,实现学生由高中生到普通大学生的转变,最终实现学生由普通大学生到预备警官的转变。鉴于此,各公安院校对于构建公安特色校园行为文化体系的初衷和目的都是相同的,那就是为各级公安机关培养“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可靠接班人。

(3)针对群体的特殊性

如果说构建公安特色校园行为文化体系具有极强的目的性,那么也可以明确地说,公安特色校园行为文化体系所针对的群体也具有鲜明的特殊性。因为各公安院校所培育的都是一群特殊的人,这群人将在以后的公安工作中将发挥生力军和中流砥柱的作用。

(4)主体的特殊性

公安特色校园行为文化体系的构建,只能在公安院校中进行,在其他的政法院校(即使开设有公安专业)中是无法进行的,其原因主要有:公安院校的育人环境特殊,这是其他院校客观环境所没有的;公安院校的人才培育模式比较封闭,其他院校比较开放;公安院校人才的就业渠道比较单一,其他院校的人才就业渠道比较开放;公安院校的育人目的十分明确,其他院校的育人目的并不十分明确。

二、进一步强化学生警务化管理

1.起源

根据2003年第二十次全国工作会议指导,公安院校工作比照军队院校实行警务化管理,公安部制定的《公安院校警务化管理规定》对公安院校实行警务化管理的具体目标、要求等也提出了明确的标准,公安特色校园行为文化是在此基础上不断发展的。

警务化管理起初来源于军队,与军队的军事化管理一样,警务化管理试图通过三种主要的方式,即《内务条令》管生活、《纪律条令》管行为与《队列条令》管训练,最终实现学生令行禁止、服从命令、听从指挥的作风。公安事业的纪律性和服从意识是一切行为的基础,一切公安活动都必须依从严格有序的管理。

2.意义

警务化管理在公安人才培养上起着积极作用,它是警校生党性提升的重要基础,益于警察队伍权威的树立,塑造警察职业素养、职业能力和职业品质,打造守纪律、硬作风、训练有素,更富于战斗力、更肯吃苦、更为团结的良好人民警察形象。同时,警务化管理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有效利用学校各类学习资源,增强各方面能力,培养出内外兼修、高素质的人民警察,为公安机关输送优秀的公安人才。警务化管理决定着警校学生未来的从警之路,是警校学生从警道路之基。

与此同时,加强公安院校学生的警务化管理,树立良好的公安院校行为文化,全面建立完善的文化体系,就成了当下需要解决的问题。

3.措施

一是从思想工作做起。从踏入公安院校的第一天,就应该让学生明确定位——预备警察,明白将来要承担着保卫人民的神圣使命,必须接受最严格的管理,磨炼出最坚强的品质。让学员从内心深处明白警务化管理的两个作用,即锻炼学生坚强的意志,培养学生严谨的纪律意识,这是一项根本工作。

二是以新生入学教育为契机,加强警务化管理和规范化意识教育。要明确公安院校学生行为准则,增强学生雷厉风行、令行禁止的作风,强化大学生纪律意识,为以后的学生管理工作奠定良好扎实的基础。同时,以区队为单位,建立良好的区队、大队间评比机制,对每个集体的警务化管理各项工作进行公平、公正的考核,实行学生ABC量化等级考评新机制,完善对学生的考核评分办法,开发建立学生信息管理系统,通过创新管理机制,加强学生管理。

三是继续推行“学生管理干部走进区队、课堂、宿舍”制度。学生管理干部每周走进区队课堂听课和走进宿舍巡查分别不得少于一次,使学生管理干部更深入地了解学生的纪风、学风,更好地教育管理学生。

四是以全面落实一日生活制度为重点,加强养成教育和作风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纪律作风意识。

4.发展

随着知识经济和市场经济的日益发展,学生的素质、观念和行为方式不断在发生变化,公安院校的警务化管理面临着十分严峻的挑战。在新形势下,公安院校更需要加强警务化管理,这是形势发展的需要,是培养高素质公安专门人才的需要,也是公安院校正规化建设的需要。公安院校警务化管理必须坚持从严治警、从严治校的方针,明确未来发展方向,要做到更新观念,建立和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建设一支专业、精干、高效、充满活力的学管队伍。

一要更新观念。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在新形势下,要使公安院校警务化管理有新思路、新措施,不断创新发展,始终充满活力,必须要更新观念,确立“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观念;要树立警务化管理必须与教学相结合的观念,警务化管理是通过各种行为规范,培养学生优良的综合素质,教学是教会学生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注重两相结合,打造警察队伍真正需要的人才;要倡导服务也是管理的观念,这种服务应该是全方位的;要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时刻把学生的冷暖挂在心上,真正做到以爱心温暖学生,以关心帮助学生,以公心凝聚学生,爱是教育的基础,也是公安院校警务化管理的基础;要树立管理本身也是教育的观念,在管理中,要以教育为主。

二要加强警务化管理。要贯彻从严治警、从严治校的方针,加强警务化管理,最根本的是抓好条令、条例和各项规章制度的建设和贯彻执行,抓好日常养成;要建立和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因为规章制度作为条令、条例的补充,同样具有较强的约束力。要狠抓各项规章制度的贯彻落实,培养学生严整的警容、严明的纪律和雷厉风行的作风,执行各项规章制度,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不打折扣,杜绝“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现象发生。

三要抓好日常养成。“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日常养成是公安院校警务化管理一项经常性、基础性的工作。要从细微处入手,从新生入学抓起,从最基本的行为规则抓起,从出好每一次操、整理好每一次内务、上好每一堂课、养成每一个文明习惯做起,贵在持之以恒,努力达到“人要精神,物要整洁”的要求。

三、构建公安特色校园行为文化体系的具体措施

1.抓好理想信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突出灵魂命脉,切实抓好理想信念教育。以“忠诚、为民、公正、廉洁”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为培育宗旨,强化学生的忠诚意识、责任意识与服务意识。加强形势与政策教育,培养学生了解社会、把握社会的能力。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警示教育活动,多途径、多角度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增强他们的政治鉴别力与敏锐性。抓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使学生在不会说话的校园建筑里学习,不知不觉地接受着道德教育。

要做好学生入学教育、日常管理、分配等环节的思想教育工作。引导新生适应大学生活,实现“三个转变”,即从家庭生活到集体生活的转变,从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转变,从普通青年到预备警官的转变。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信念是成功的基石。定期聘请有关领导、专家、学者、优秀毕业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专题讲座。要通过开展“走好从警之路”“职业生涯规划”等讲座形式,拓展思想政治教育渠道,强化学生廉政教育及诚信教育,牢固树立学生“今天我以警院为荣,明天警院以我为荣“的理念。

2.充分发挥党团组织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党团组织在当代青年大学生中有相当大的影响力。当代大学生具有重要的政治参与意识,对社会主义和国家的发展充满了信心。党团组织可从下面几个方面发挥其重要作用:

发挥党团组织的培育作用,积极主动抓好学生党建及优秀学生典型的树立和培养工作;发挥党团组织的指导作用,积极稳妥地推进“推优”和组织发展工作;发挥党团组织的模范作用,加强学生党员的先进性教育,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骨干带头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促进全体学生严格要求自己,提高党性修养,发挥党团组织的亲近作用,以团委为依托,深入开展“亲民爱民建雷锋式警队”“我与警营共荣辱”等活动,强化预备警官的核心价值观教育,不断培养学生的宗旨意识、警察意识、纪律意识及作风意识;发挥党团组织的领导作用,以院团委、学生会、区队委、团支部干部工作岗位为平台,培养锻炼学生的组织管理和协调能力,积极塑造管理型人才。

3.进一步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凝聚人心、展示学校形象、提高学校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载体是书香校园,通过开展读书活动,鼓励学生读好书,在阅读生动感人、充满人性的道德文选或文学作品中,进一步提高学生文化素质,激发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围绕学院党委中心工作,有针对性地开展目的明确、形式多样,集思想性、知识性和趣味性为一体的学生集体活动,推动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学生文化素养。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进一步宣传校园文化特色,交流管理经验,开辟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进一步丰富校园文化活动,把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起来,寓教育于文化活动之中;进一步扩大学生社团活动效益,培养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工作作风和服务理念,强化学生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进一步加强文艺活动的重视,积极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陶冶学生情操,拓展学生素质,升华学生精神。

4.抓好精神文明建设

行为文化构建 篇4

一、文化产业规模经济性特点

(一) 文化产业规模经济非显著性

按照规模经济的特性, 产业可分为显著规模经济性产业、非规模经济性产业和非显著规模经济性产业。显著规模经济性产业是在生产、销售和管理各环节中有部分环节存在显著的规模经济, 反之就是非规模经济性产业。而非显著模经济性产业有部分环节是非规模经济性或是大部分都为非显著规模经济性。文化产业就是属于这样的规模经济非显著产业。

(二) 文化产业规模经济可转换性

产业规模经济不显著并不等于说没有规模经济, 随着规模扩大, 其平均成本还是在下降的。通过增加产量获得的规模效益尽管不如规模经济显著性产业的明显, 但企业仍然可以通过一定的经营方式来扩大规模来降低产品的单位成本, 并获得规模经济效益, 从而将非显著性规模经济转化成一定程度的规模经济, 甚至是显著的规模经济。

(三) 文化产业影响因素的多样性

非显著规模经济性产业的规模经济不仅取决于企业自身的物质条件和经营水平的高低, 而且取决于企业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 交通条件, 经营体周围的人口密度、消费水平、居民生活方式、外来购买力和同行业企业之间的竞争性质和竞争度等多种因素。

(四) 文化产业成本构成的复杂性

文化产业的性质以服务业居多, 此类产业中企业的经营成本不仅包括购销成本、储运成本, 还包括交易成本, 其成本构成比较复杂, 并且受市场环境的影响, 可变性大。因此, 对非显著规模经济性产业规模经济程度的判定比较难。

二、文化产业规模经营原理及基本模式分析

(一) 运用组织调整行为提高产业规模经济的基本原理

产业的规模经济包含了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 前者是由于企业自身经营要素的扩张以及管理水平的提高而获得的规模经济。后者是由于产业结构的调整、相关政策的调整、保障和产业内共同的基础设施的建设、人才的培养等外部条件改善而使得整个产业的平均成本降低收益增加而获得的规模经济。

文化产业实现规模经济的原理如图1所示。在文化产业中随着提供产品数量的增加, 使得平均每单位产品上分摊的固定成本在减小, 这使平均成本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 在图1中表现为曲线的左半边曲线。随着文化产业规模的进一步扩大, 使得固定成本中诸如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经营费用以及政府为产业提供基础设施及配套服务所发生费用的增长速率远大于产业内各企业产量增加的速率, 这样反而使平均成本上升, 在图1中表现为曲线的右半边曲线。

(二) 文化产业规模经营基本模式分析

文化产业的规模经营一般是通过产业内企业间的并购、集团化、战略联盟和连锁加盟等组织调整行为来实现的。

1.企业并购

企业并购是指一个企业通过另一个企业全部或部分资产或产权, 从而控制、影响被并购的企业, 以增强企业竞争优势, 实现企业增长等经营目标的行为[1]。企业并购又可分为横向并购和纵向并购。横向并购是处于相同行业、生产同类产品或生产工艺相近的企业之间的并购。通过横向并购使企业在短期内扩大生产销售能力, 从而迅速扩大生产规模来达到规模经济;纵向并购是生产或经营过程相互衔接、紧密联系的企业之间的并购[1]。通过纵向并购, 促进了企业采购、生产、销售各环节的密切配合, 缩短了生产周期, 大大地节约了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共同经营费用, 从而通过提高生产效率达到规模经济。

2.企业集团化

企业集团是指以一个控股企业为核心, 通过建立资产关系, 控制下属子公司和分公司。控股公司通常是集团企业的核心, 其资产优良、规模庞大, 具有资本经营的能力。通过对产业链中的各环节进行组合分配, 可以对现有资源进行很好的整合, 并能进一步扩大企业的规模, 优化资源, 实现规模经济。

3.企业战略联盟

战略联盟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独立的企业经营实体之间为了达到某种战略目的建立一种合作关系。通过战略联盟的建立可以分散风险和分享资源, 减少新产品、新技术开发和进入市场的时间。通过联盟合作, 公司各方能够在技术研究开发、技能、产品、市场占有、生产能力等方面实现优势互补, 资源共享, 最终达到实现规模经济的目的。

4.企业连锁加盟

连锁经营日益成为零售业、服务业中一种非常重要的商业模式, 而连锁加盟更是可以将连锁总部的成功运营模式与加盟者的资本相结合, 以较低的资本投入和风险, 短期内大幅度提升市场份额。通过在不同地域开设连锁店, 可以将连锁总部的成熟经营模式复制到不同地域的连锁分店。通过连锁店数量的扩张可以极大地分摊整个连锁店的固定经营费用, 从而实现规模经济。

三、湖南文化产业规模经营现状分析

本课题组通过对旅游酒店的实地调研, 取得了第一手资源。在此基础上, 运用产业组织理论来探讨提高市场集中度, 达到规模经济的具体方式。再将这种模式推广到文化产业的其他行业。表1列举了湖南省GDP位次、文化产业产值及增加值占GDP比重和全国平均比较数据。

资料来源:邵宁, 湖南文化产业调研组《关于湖南省2006年度文化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新远见2007 (6)

由表1可以看出, 从2000年以来湖南省GDP在全国排名一直处于12名左右, 而湖南省文化产业占全省GDP的比重从2001年的2.7%增加至2005年的4.2%。2005年湖南省文化产业产值达到694亿元。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 2006年湖南省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已经达到4.5%, 超过全国平均水平2.45%达两个百分点。由此, 可以得出结论:从整体产业的产值上看, 文化产业已经成为湖南省的支柱产业之一。

在文化产业中, 旅游酒店业属于产业中比较典型的服务型产业。据湖南省旅游局有关数据显示, 2005年长沙市酒店的床位数85524个, 占全省旅游酒店床位的23.7%;而2005年长沙市酒店的收入达到132.17亿元, 占全省旅游酒店收入的31.3%。下面通过分析长沙旅游酒店业市场结构, 从一个角度来推断湖南省文化产业结构是否合理。表2列举了长沙市酒店业所开客房数前八位的酒店的星级和客房数, 并对长沙市酒店业的市场集中度进行了计算。

资料来源: ① http://www.chang-sha.com/hotel.asp②《长沙市旅游业“十五”计划及20年发展规划》

通过计算可以看到:2001年度长沙市酒店业市场集中度 (CR8) 在37.3%, 接近寡占Ⅴ型市场结构。但是在5年内, 虽然长沙星级酒店业规模增加了将近10000间, 但是市场集中度却降低为22.1%。依据美国产业经济学专家贝恩对市场结构的分类, 把CR4<30或CR8<40定为完全竞争型市场结构。这说明长沙市星级酒店虽然在数量上增加了, 但在酒店业中的产业结构基本上还处于完全竞争阶段。从规模经济的理论上看, 酒店业处于完全竞争状况说明在酒店行业中没有一个或几个起龙头作用的大酒店集团或连锁酒店出现, 基本以单体的形式出现。酒店业重复建设, 分散资源使得这个酒店业的经营的固定成本很高, 而且业内各个酒店之间各自为战, 处于一种恶性的价格战竞争状况。中小企业的数量的增加不及产业内运营成本的增加, 从而使得平均成本无法下降。规模经济效应体现不出来。

在湖南省, 整个文化产业的市场集中度都比较低。如2002年的文化产业集中度CR4只有31.5%, 其中旅游业中的旅行社集中度CR4由1995年的30.56%下降到2003年的5.62%, 酒店业集中度CR4由1993年的41.33%下降到2003年的22.03%;另外湖南传媒业中报业的市场集中度, 2002年长沙报业的集中度CR4为29.82%。湖南省文化产业集中度有降低的趋势表明产业大中企业规模和市场份额没有迅速提升, 而中小企业在整个产业中的比重反而增长。这造成了文化产业内中小企业数量的增长与市场集中度的不同步增长的现象。此外, 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湖南文化产业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的主导作用不突出, 缺乏规模经济性, 从而使得整个产业的绩效没有达到应该达到的水平。

四、运用组织调整行为构建湖南文化产业规模经营

组织调整行为是指运用一体化行为、连锁加盟和集团化方式来提高产业的市场集中度, 继而实现规模经济的手段和策略。而根据文化产业产品性质的不同可以将文化产业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生产性文化产业, 主要生产有形文化产品的产业, 包括科学教育业、出版业以及文化用品、设备及骨干文化产品的生产制造等;另一类是服务性文化产业, 主要提供文化服务产品的产业, 主要包括旅游业、影视业、会展业、娱乐业、体育业等。结合湖南省文化产业的实际情况和不同文化产业的类型可以采取不同的运作方式:

(一) 纵向一体化行为

文化产业的发展会牵涉到饮食和交通行业发展, 而超大型媒体集团充分利用报刊业、广电业、因特网三种媒体的优势互补, 走综合发展的道路, 则可以进一步强化文化产业规模经济的程度。纵向一体化经营方式适合于服务型和生产型文化产业的混合运用, 即生产型文化产业的下游企业可以是服务型文化产业或生产型文化产业, 其上游企业可以是生产型文化产业, 但一般不会是服务型文化产业。因为, 服务型文化产业是直接面对消费者的行业, 而生产型文化产业可以采取批发和零售经营方式, 批发经营方式直接面对的是生产型企业。例如, 湖南广播电视台联合了广播电视、旅游、服务、会展、餐饮、房地产等一系列行业, 通过广电业的核心作用, 加强各行业之间的联系, 形成了企业间的良性循环。合理配置文化资源和生产要素, 使文化产业形成集约化、规模化经营。

(二) 横向一体化行为

由于横向一体化主要采取对同类型的企业进行并购的方式进行, 因此采取横向一体化的经营方式适合于单纯只有服务型或生产型的文化产业, 即服务型文化产业不适合与生产型文化产业进行横向一体化。不同类型的文化产业规模经济显著性不同, 因此把生产型文化产业与服务型文化产业横向一体化很难协调和兼容。以长沙市旅游酒店为例, 截止2007年上半年止, 长沙市星级酒店共81家, 其中五星级7家, 四星级13家, 三星级43家, 二星级18家。此外, 还包括经济型和高档型酒店34家。在这些酒店中客房数在500间以上的只有华天大酒店和华雅国际大酒店, 华天大酒店以710间名列榜首;400间至500间的只有3家, 300间至400间的也只有5家。根据表2的数据, 长沙市2007年酒店行业的市场集中度只有22.1%。如果以华天酒店、华雅国际大酒店以及通程国际酒店为龙头企业通过横向一体化来兼并长沙市三星级以下的酒店则可以优化酒店业产业结构, 提高长沙市酒店行业整体的市场集中度。

(三) 连锁加盟

规模经济不显著的服务型文化产业通过连锁经营的方式实现了服务产品的异地标准消费, 而规模经济显著的行业可以就地通过扩大生产规模来实现规模经济。因此, 对于连锁加盟这样一种规模经营方式更适合于服务型的文化产业。以“和一”连锁酒店为例, “和一”连锁酒店在长沙地区做连锁酒店是最成功的一家, 目前“和一”在湖南省有连锁酒店5家, 计划在今后5~10年内继续在全国再开拓20家。截至2007年, “和一”连锁酒店的客房数达338间, 在长沙地区排名第八。“和一”主要采取投资、托管方式进行拓展。通过统一的人力资源培训、财务管理、物流配送等形式使连锁酒店极大地降低了酒店整体成本, 获得比较好的规模经济效益。

(四) 企业集团

在一个企业集团中, 可以同时存在生产型的文化产业和服务型文化产业, 两者互为补充。企业采取集团化的方式拓展规模其做法类似于不相关多元化经营, 在市场风险结构为互补的情况下, 采取不相关多元化的方式可以降低经营风险, 提高综合经营效益。湖南最大的企业集团——湖南华天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是以酒店旅游业为支柱产业、多元发展的综合性大型企业集团, 华天集团实力雄厚, 总资产达30亿元, 下辖控股企业18家。酒店旅游业作为华天集团的支柱产业, 拥有2家五星级、4家四星级等9家下属酒店, 其控股的上市公司华天大酒店, 是湖南省首家五星级大酒店。

五、运用组织调整行为调整湖南文化产业效果预测

传统的SCP范式研究认为, 市场结构、企业行为与市场绩效有着较强逻辑关系。通过运用组织调整行为对湖南省文化产业进行结构优化调整, 湖南省文化产业的规模经济将从不显著逐渐转变为拥有一定程度的规模经济性。虽然, 目前湖南省文化产业集中度还不理想, 但是通过运用以上的组织调整行为可以逐渐提高产业的市场集中度水平。以湖南省旅游酒店为例, 可以预计, 通过运用组织调整行为优化产业结构, 湖南省酒店行业规模经济程度在未来几年内将达到一个比较理想的市场集中度水平和产业绩效的关系, 预测值如表3所示。文化产业中其他行业如果运用组织调整行为进行产业结构的优化, 则也可以达到比较理想市场集中度和经营绩效。

参考文献

企业制度文化行为文化 篇5

班级文化是什么?如何运用班级文化管理引领学生发展?

让我们来听听以下几位班主任如何看待班级文化引领学生发展吧~

高一(2)班 袁伟

班级文化建设要做到以下几点:

1、正班风,盛学风。想口号、制公约必不可少,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同时培养良好的班级秩序。

2、树立学习榜样,带动班级学习氛围。同学之间互相帮助,并鼓励学生之间相互竞争,掀起学习高潮。

3、培养班级凝聚力,增加集体荣誉感。班级之间即比成绩也比行为习惯,让学生自己记录每天得分情况,找出差距,针对性改进,进一步调动学生积极性。

4、定期对班干部进行培训,多倾听学生反馈意见,群策群力,可以更好地根据每个学生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

高一(4)班 王禄

班级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是一个班级所有或大部分成员共有的信念、价值观、态度的复合体,其包含了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等多方面内容。

我们班的文化核心是立身、安心、求识、创新。我们班的特点是将各种文化落实到每一件小事上,抓细抓实并持之以恒,让学生长久处在一个良好的班级氛围之中,通过彼此的相互影响,形成整个班级的内在文化。

高一(11)班 吴立秀

我平时会经常利用学校提供的辅助工具,如“班级愿景榜”“英雄榜”“小组PK榜”,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班级荣誉感。

让学生自己制定班规、让家长成为班级的助手、让学生参与到班级中来等等,这些都是我在管理班级中使用的小方法。我一直致力于建设富有特色的班级文化,张扬学生的个性,挖掘学生的潜力,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升华师生之间的感情,建设积极的班级文化,构建民主的师生关系,让班级文化引领学生成长。

高二(6)班 饶猛

班级文化分为“硬文化”与“软文化”。“硬文化”是指班级的硬件环境,一个班级是否具有良好的学习氛围,是衡量这个班级优劣的重要标准,富有浓厚文化氛围的班级,会使全体学生自发形成一股浓郁的学习风气,拥有良好的“硬文化”课堂,是人性化的高效课堂;“软文化”是指班级的精神环境,是朴实求真的班风、完善可行的规章制度,“软文化”环境是否决定了一个班级整体形象的优劣。

软硬兼施才能更好地管理好班级,同时班主任也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学生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来创设有特色的班级文化,锻炼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加班级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

高二(2)班 胡义超

班级文化有三点:

1、精神引领,为班级目标服务。对班级目标进行分解,如文化课成绩成为第一、课内外纪律氛围和谐、教寝室环境干净整洁,将精神引领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

2、制度护航,围绕目标,竞争激励。完善组织建设,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制定奖励机制,提升学生参与度和价值感。

3、物质渲染,营造团结、进取、和谐的班级氛围。设置照片墙、荣誉墙、激励语、图书角等,对学生产生强烈的感染力和渗透力,努力创设一个宽容和谐、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

论隐性市场行为认定体系构建 篇6

【关 键 词】大型赛事 隐性市场行为 认定体系 立法完善

2008年北京奥运会、2009年济南全运会余热未消,2010年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已潸然而至,通过赞助大型赛事以此来塑造企业形象与品牌,提高企业知名度,已为人们所共识。据国外机构预测,要提高品牌知名度1%,需要投入广告费1亿美元,而赞助奥运会等大型赛事1亿美元,可提高品牌知名度3%[1]。然赞助名额有限,费用过高,导致很多未获赞助权的企业开始打“擦边球”,隐性市场行为涌现。

北京奥组委和有关部门也连续出台了一些政策文件来规避隐性市场行为,上海世博局全力打击隐性营销的号角也已经吹响。[2]打击隐性市场行为已成为各国的一致看法,任何奥运会申办城市在进入申办程序后,都得向国际奥委会递交上百份保证书,其中就包括申办成功后对隐性市场行为的防范。保证书既以政府名义提出,就以政府的公权力作为保障[3]。关于隐性市场行为的案件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但无论是学术界还是实务界对隐性市场行为的认定却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本文试图通过构建一套隐性市场行为的认定体系来加深人们对隐性市场行为的理解和引导对其进行有效预防,并为司法实践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一、隐形市场行为的研究现状以及认定方法的缺陷

目前,在西方发达国家,隐性市场行为已成为体育产业理论研究部门和实际操作人员共同关心和探讨的一个热点问题。隐性市场行为出现的时间较短,其侵害对象是赛事组织者和赞助企业(包括合作伙伴、赞助商、供应商等,下同) 的无形商业价值,而这种商业价值的界定较为困难[4]。我国学者对隐性市场行为的研究起步较晚,其概念的伸缩性过大,目前,包括世界大多数国家,对于隐性市场行为尚没有统一、明确的定义。应该采取怎样的标准界定隐性市场行为等问题都在探索之中。

目前,对隐形市场行为的认定学界主要有三种观点:一种以美国著名的研究隐蔽营销的学者Meenaghan先生为代表,但这种认定方法没有指出隐性市场行为的本质特征,没有形成统一的认定标准;一种通过分析隐性市场行为的内涵、特点、产生原因来间接认定隐性市场行为,这有助于我们对隐性市场行为的理解,但在认定时却缺少具体的标准;一种以北京奥组委法律事务部综合处李雁军处长为代表采用概括的方法,指出对奥运隐性市场行为的认识要约束在“必要”而“有限”的范围内。“必要”是指,营销行为本身不能够误导视听,不能够破坏奥运筹办气氛,不能够破坏赞助企业合理、合法的独家权益。“有限”是指,不能够把一些企业的合法行为或其他性质的违规商业行为统一扔进“隐性营销”这个“大筐”,不能将隐性营销泛滥化[5],但这种认定方法给予法官过多的自由裁量权,缺少具体可考的标准。

鉴于此,本文采用行为中心主义分析方法,通过对隐性市场行为的含义、发生背景、行为主体的主观意图、表现形式、行为结果进行分析,构建一套隐性市场行为认定体系。

二、隐形市场行为认定体系

(一)隐形市场行为的内涵界定

对隐性市场(Ambush Marketing)行为内涵的界定,国内外学者目前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共识。纵观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目前学者们对隐性市场行为的界定更多局限于体育领域,然隐性市场行为不仅存在于体育领域,还存在于受社会公众广泛关注的文化教育、艺术表演、慈善等领域,如2010年上海世博局已采取措施防范隐性市场行为。综上所述,笔者认为隐形市场行为是指非赛事赞助商实施的某种使公众误认为行为人与该赛事存在某种商业性关联或夸大已存在的某种关联,并从中获取不正当商业利益的行为。

(二)隱形市场行为发生背景

隐性市场行为通常发生在国际和国内重大赛事活动举办期间及前后,在时间上具有一定集中性,具有支撑隐性市场行为发生的社会大背景。这种重大赛事必须是全社会或某一特定区域人们普遍关注的活动。

(三)当事主体的行为目的认定

是否以盈利为目的,包括直接的商业目的和潜在的商业目的,这是区分商业行为与公益行为的界限。首先,一些非经营性单位结合赛事开展一些活动,没有从中获取利益,这种以宣传赛事或提供公益服务的行为不能认定为隐性市场行为;其次,企业虽一般以营利为目的从事生产经营性活动,但如果企业自觉履行社会责任,不能排除他们这样做的主观动机也许仅仅是为了表达对奥运会的支持,或树立他们热心社会公益的形象,甚至仅是激励其职工产生工作热情[6],而其他以盈利为目的的行为应认定为隐性市场行为。

(四)隐形市场行为的表现形式

体育隐性市场行为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赵红梅、刘正韬在其论文中列举了常见的6种表现形式[7]。这种列举式的方式有它的可取之处,但隐性市场行为一般都比较隐蔽且新形式层出不穷,对于这些行为的认定就显得“无法可依”。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各种隐性市场行为的表现形式进行归纳分析,提炼出一般的认定标准,来更好的认定隐性市场行为。对于任何一种营销行为的效果,最终必须是由受众(即消费者)而非营销行为的实施者来认可。鉴于此,我们以受众为立足点,通过行为作用于受众所产生的效果来认定行为的性质。我们以该行为是否使公众误认为行为人与该赛事存在某种商业性关联或夸大了已存在的某种关联来认定行为的性质,这又可细分为是否淡化特定的关系、是否产生特定的联想两个考察点进行分析。

1.是否淡化特定的关系

是否淡化特定的关系是指非赛事赞助商的隐性市场行为是否在公众的意识中淡化了赞助商与赛事之间的特定联系。淡化是一种感染,如果任其发展,最后必然会破坏赞助商的利益,达不到预期的赞助目的。对此的认定,我们可以借鉴关于驰名商标保护的反淡化理论的研究成果。

有些非赛事赞助商与赛事本身存在一些客观的关联。只要非赛事赞助商客观的传达这些信息,一般不会使社会公众产生其与赛事本身有直接关联,甚至为该赛事赞助商的误解,即使公众产生上述误解,非赛事赞助商在法律上也不应受责难。但如果非赛事赞助商传达不真实——夸大了这种关联,就超出了关联的限度,即为“超关联”[8],这就在非赞助商与赛事之间建立了一种联系,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赞助商的赞助关系。

2.是否能产生特定的联想

是否能产生特定的联想是指消费者通过非赞助商的行为是否能够产生其为赛事赞助商或其产品为赛事组委会授权销售的特定关系,这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首先,非赞助商依托与赛事确有关联的场景、活动、场所等开展营销活动,使受众误以为其为赛事赞助商;此外,通过某种行为销售的产品使消费者误以为是组委会授权的特许商品,在消费者心中形成良好形象,获取不正当利益。

在认定是否能够产生特定联想时,要结合行为发生的背景、发生地点、场所开放度、受众多寡、商业化氛围、宣传手段及效果等具体情节做出判断。

(五)主体主观意图认定

1.主观故意

隐性市场行为大部分存在主观故意性(Intentioned),实施隐性市场行为的个人或企业,巧立名目结合赛事进行商业性宣传,借助赛事提升知名度与美誉度,故意打“擦边球”(Touch ball),从而获得不正当的商业利益,充分体现出隐性市场行为者普遍存在着搭便车(Hitchhiking)的心理[9]。

2.不知

在实施隐性市场行为的企业中,除了存在主观故意和过失以外,很多是由于不了解赛事相关规则或对隐性市场行为不了解,存在着不知,甚至出于对赛事的支持与热情,宣传赛事,结果产生了隐性市场行为。

(六)隐形市场行为结果认定

对赞助效果的评价和隐性市场行为对合法赞助商所造成影响的评估存在着很大的困难。但是,许多有关隐性市场行为所造成危害的研究结果已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在认定隐性市场行为时,我们应该考虑对赛事和主办方的名誉是否造成了一定影响,品牌形象和财产安全是否造成了一定的威胁;是否造成赞助商的直接损失或预期收益减少,是否挤占赞助商的市场份额,是否削弱竞争对手的实力,是否压缩赛事使用的空间,是否导致赞助商的预期目标下降甚至彻底失败;是否误导公众甚至造成社会混乱等作为结果认定的依据。在认定行为的结果时,不应以是否造成实际损害为标准,只要存在着造成以上损害的可能,就应该严格禁止其行为的发生。

隐性市场行为的方式多种多样,而且越来越隐蔽。对于隐形市场行为的认定应坚持严格责任制度,结合行为发生的背景、主观意图、表现形式、结果等因素综合考虑。只要有隐形市场行为存在(对于社会影响显著轻微或比较轻微的隐性市场行为可以为赛事组织者、赞助商和社会公众所容忍)即构成侵权,主观意图和侵权损害结果是认定行为人应承担怎样的法律责任的要件,并适用相关法律法规,追究其行政责任、民事责任或刑事责任。

参考文献:

[1]吴军磊.体育营销中的品牌决定论[DB/OL].http//blog. donews.

[2]周勘.上海世博局:赞助企业需防范和警示隐性营销[N].证券日报,2009-9-2

[3]刘春燕、王淑英、肖建国.浅析奥运“隐性营销”———兼谈北京奥运对“隐性营销”的应对[J].特区经济,2009(8)

[4]孟丽芬、刘正韬:.体育赛事隐性市场行为及其产生发展的根源[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08(1))

[5]吕冰心.“奥组委”给隐性营销亮黄牌——北京奥组委官员细说奥运隐性营销[J].法人(特别关注),2006(11)

[6]赵红梅、刘正韬.限制体育隐性市场行为之理论与对策研究—法律学的视角且主要以奥运会为例证[J].体育科学,2007(2)

[7]李军岩、程文广、黄冠华.体育赛事隐性市场透析及其消解策略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博士论坛),2009(4)

[8][美]苏珊·瑟拉德.美国联邦商标反淡化法的立法與实践[J].张今,译。外国法译评,1998,(4)。

高中语文课堂行为关系的构建 篇7

一.转变教学行为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是落实素质教育的主战场。可是课堂教学的现状却常常令人不满意。如何帮助学生去投入、去发现, 引导他们产生学习的积极性, 使课堂教学“活”起来呢?笔者认为, 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1.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现在的教学空间狭封闭, 教室成了学生唯一的空间, 特别住校生, 基本上是教室、寝室、食堂三点一线, 这样狭窄封闭的空间, 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所以语文课堂应带向社会延伸, 由封闭向开放转变。教学中必须坚持生活化、社会化、信息化的大语文观, 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让学生走出学校, 迈向社会, 以便认识生活, 积累写作的材料, 提高分析能力。

2.以学生为主体, 使训练形式多元化。

传统的训练, 大多足老师布置作业, 学生完成, 此外便是这样或那样的练习册。训练手段单一, 训练形式僵化, 结果是学生的学习效率低下, 学习兴趣寡淡。新课程标准主张一切教学活动都有要以学生为主体, 一切活动皆从学生出发, 让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而训练形式的多元化, 应是教师探索的方向。笔者认为, 在教学中, 可以紧扣课堂, 抓住课文, 在常规教学中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如利用课前两分钟, 让学生作演讲, 天天训练“说”的能力。这样的训练, 每天只占用两三分钟, 但由低到高, 循序渐进, 大大提高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记忆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教师还可利用各种机会开故事会、演讲会、辩论会、诗歌朗诵会、自编小小说、童话、寓言、自编课本剧表演、办手抄报、精美日记展等活动,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营造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情境, 这样就将常规的课堂教学跟语文实践活动结合了起来, 不仅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 还使学生树立起了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3.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教师要恰当运用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 借助电脑的交互功能, 将图、文、声、像等多种教学信息有机的结合起来, 加大语文课堂的容量和信息量, 让现代化技术走进课堂, 拓宽学生的视野,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讲授《琵琶行》时, 可通过引入著名导演艺术家孙道临的配乐朗读米实现对学生的“启”。借助多媒体手段, 让学生渐入诗人所构筑的艺术佳境, 通过孙先生的声情并茂的朗读和与之相谐和的琵琶演奏, 从听觉上开启学生的审美欲望, 启发学生根据诗中的意象产生想象和联想, 领悟诗歌的意境美和获得“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的个性化的情感体验, 使教学收到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

二.避免课堂冷场

l.根据高中学生思维能力及心理特点的实际进行教学。

高中学生由于知识、经验的扩大和加深, 抽象思维能力及其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有了显著发展, 已远远不满足于教材上的现成答案, 喜欢深入地思考和探讨各种问题。处于青春期的高中生开始出现“闭锁心理”, 他们已意识到“我”的存在与作用、“我”与外部现实的关系, 并开始注意自己的“公众形象”, 非常注意他人对自己的评价, 尤其在意教师或异性同学对自己的评价。所以教学中, 教师要培养学生敢于在公开场合发言的勇气, 掌握学生因为害怕答错而被人取笑的心理。

2.根据班级授课特点的实际进行教学。

班级授课的长处是可使很多人同时受到教育, 还可以造成竞争气氛;短处是容易造成两极分化, 基础好的越来越积极, 基础差的越来越消极。如课堂提问后思维能力强的抢着说出了答案, 思维一般或较差的却还不知其所以然。这样不少学生年复一年的充当陪客, 最终对答问也就失去了兴趣, 结果能力得不到应有的发展。所以教师要根据班级授课特点的实际进行教学, 使语文教学处于一种高效状态。

三.让人文关怀走进语文课堂

1.关注学生人性与个性。

学生要成为学习的主人, 就必须自觉地发展自己人性的成份, 发展自己心灵深处真善美的成份, 由自在的人变为自为的人。语文教师不仅要教书.而且要育人, 要育人, 就要研究人性需要。人的需要有多种层次, 低层次的有衣食住行等生存的需要, 安全的需要;高层次的有亲情、友情和爱情等情感的需要, 有劳动、学习、创造等发展的需要;最高层次是追求文明、进步, 承担社会责任, 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高层次需要才是源自学生内心的需要。学生心中那些真诚、善良、美好、尊重人、关怀人、为别人尽义务为社会尽义务, 以至为人类的文明与进步而奋斗的需要强烈起来时, 他才会充满了做人的自豪感和幸福感。作为语文教师, 要着重发展学生心灵中需要劳动、需要学习、需要创造的那部分人性, 找寻出这种需要, 使其成为学生进步的动力。

2.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

英国教育家斯宾基认为:“如果能给学生带来精神上的满足和快乐, 即使无人督促也能自学不辍。”这就强调了教学活动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作为语文信息载体的课文, 本身就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它们或揭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或闪耀着真理的光芒, 或渗透着美好的人性, 或弥漫着温馨的至亲至爱……。“教育就是唤醒”, 当学生的心灵一旦被唤醒, 就能和作者的心灵互相沟通, 和课文内容发生共鸣, 从而以寻求精神家园的执着走进美好的语文世界。

3.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古人云:“文以载道”, 作为人类文化载体的语文, 其语言文字、文学作品中饱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道德因素, 蕴藏着浓厚的文化积淀, 闪耀着理性思索的光芒, 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最佳材料。“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 “怒发冲冠凭栏望”的岳飞, 无不使学生感受到坚贞的民族气节和炽烈的爱国之情;“哀民生之多艰”的屈原, “穷年忧黎元”的杜甫, 廉颇知过改过, 坦率真诚, 信陵君仁而下士, 救人之困, 海伦凯勒坚强乐观, 积极进取……在教学中, 倘能让这些光辉的形象栩栩如生地站在学生面前, 学生自会肃然起敬, 从而培养其良好的道德行为。

虽然语文教育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品德教育因素, 但语文教育中的德育并不能自行实现, 因而教师必须积极开展师生互动的探究式学习.寓思想教育于语文训练, 使语文教育中的德育成为自觉。这样, 学科知识增长的过程同时也成为人格健全与发展的过程, 伴随着学科知识的获得, 学生的人文精神得以提升, 生活品味和道德得以提高。语文教师只有将“以人为本“的理念真正落到实处, 悉心关注学生人性、个性、情感和道德, 让语文教学真正成为唤醒学生心灵的音乐, 才能使语文教学服从、服务于人的全面健康发展, 体现“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教育理念, 使语文教学淋漓地展示人性的魅力和对生命的至爱。

教师课堂行为评价标准的构建 篇8

教师课堂行为评价是以教师的课堂行为作为评价对象进行价值判断的手段和程序。评价教师课堂行为的有效性,首先就要以确立有效的评价标准作为基本保障。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若使教师的课堂行为发生质的突破,当务之急就是构建切实可行的教师课堂行为评价标准。

二、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参考前人对教学评价的研究,对现有的评价标准进行了分析,有的研究通过制定量表进行评价,但是评价内容的确定不够明确具体,导致实践时效果不甚理想;有的评价内容过于单一陈旧,已不符合动态发展的教学指标;有的评价太过于强调指标的分配权重,导致实际应用时存在局限性等。权衡以上利弊,就评价内容、标准和权重几个方面进行细化研究,尝试建立一套可行性较强的教师课堂行为评价指标体系,以实现教师课堂行为评价标准的构建。通过该体系对教师课堂行为进行检验,可以达到改善课堂教学的目的。

(一)确定评价内容

构建教师课堂行为评价指标体系,可以从教学过程入手,把教师在课堂中的教学行为作为评价项目进行划分。经过多重比较分析,以施良方和崔允漷主编的《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一书中的分类为基础,按教学情景中的行为方式及发挥的功能,将教师课堂行为分为主要教学行为、辅助教学行为和课堂管理行为。

主要教学行为是教师在课堂上为完成某一目标或内容定向的任务所表现出来的行为,需要教师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主要教学行为可分为:教师呈现知识与演示的呈示行为、师生之间相互作用的对话行为、学生自主进行学习而教师辅导或指导的指导行为。

辅助教学行为是对主要教学行为不可或缺的补充,表现形式通常为间接、内隐的,且偶发性较强。它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课堂经验和个性素养。有效的辅助行为强调的是师生间的心灵及情感的对话与沟通,可以促进师生间的相互信任,达成教学中的默契。辅助教学行为包括学习兴趣的培养与激发、有效的课堂交流、课堂强化技术等。

课堂管理行为主要是为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创造条件,对课堂中的学生进行必要且合理的管理。它需要教师具有一定的课堂经验与必需的技能,因为有序的课堂是教师有效实施教学、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的保障。课堂管理行为主要包括课堂行为管理、课堂时间管理等。

(二)确立评价标准

将细化的教师课堂行为作为构建评价标准的基础,再通过反复地分析、筛选,将主要教学行为中的呈示行为、对话行为、指导行为,辅助教学行为中的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有效的课堂交流、课堂强化技术、适应性教学行为,以及课堂管理行为中的课堂行为管理和课堂时间管理等九类课堂行为作为一级评价指标。在此基础上,对一级评价指标的九类教学行为进一步分类,将若干个体现评价核心价值且观察性强的教学行为作为体系的二级评价指标,以实现评价标准较强的可操作性。

利用事先研制的评价量表将待评价的教师实际课堂行为的指标项与评价标准进行对比,通过量化指标进行结果分析,以给出分项或区分等级,检验教师的课堂行为的有效性。

(三)确立指标权重

在文献查阅和实际教学调查的基础上,发现当前中小学教师对不同指标体系中的权重分配存在很大分歧,原因之一是以往单一形式的评价量表在“一表多用”的过程中没有考虑到权重分配与实际教学不尽匹配,导致制表前的预判与实践贴切度不够。

首先,不同学段的学生存在较大差异,无论是在学习基础、认知能力、思维水平等方面均存在差距。而且教学目标对不同学段的学生提出的要求也有所不同,这均导致教师的教学行为产生必然的差异性。其次,不同学科的课程标准也有所不同,不同教师在对课程标准的理解、把握及落实能力上同样存在着差异,因而他们采取的教学行为也会有所不同。再次,同一学段的学生固然拥有一定的共性,但仍存在着些许差异,落实在教学行为上时必定会存在差异。此外,教师的个人风格、媒体的使用情况、班级的人数等差距也会导致教师的教学行为产生差异。

因此,指标权重的确立应该依据具体情况而定,不可一概而论。通过以上研究,构建了“教师课堂行为评价量表”(见表1)。

三、说明及启示建议

(一)关于本评价量表

构建教师课堂行为评价量表,是为了将教师实际课堂行为与其标准对照,以促进教师教学过程中更好地自我监控和调节。最终目的是要通过评价促进教师改进自身教学行为、提高能力和专业水平。本评价量表主要适用于中小学教师和中小学管理人员,其作用是对中小学教师课堂行为评价发挥导向。由于考虑到不同学段、不同学科,甚至是不同学校、教师、学生群体都有其独具的特点,所以本评价量表省去了各个指标项的权重,具体运用时需结合实际情况予以分配。

(二)关于教师课堂行为评价标准

“教师课堂行为评价标准”常会遭到中小学教师的质疑。有些教师认为评价标准和指标难以确定,也很难与实际教学完全契合;也有些教师认为人为制定的理论标准不能真正体现教学个性与创造性,易造成教师机械地围绕评价标准生搬硬套、刻意效仿。但教学评价的真正目的是为了改进教师的教学,并通过评价指出教师具体教学行为的优势和不足,以帮助教师改善教学行为。所以建立完整的教师课堂行为评价指标体系不仅具有理论价值,也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在教学实际中,教师应坦然接受评价标准的不科学,甚至是不合理之处,尤其是当教师对其中某些指标或权重分配不予认同时。

(三)启示与建议

为了使评价内容更具针对性、评价标准更具客观性、指标权重的分配更具合理性,总结以下建议以供参考。

1. 教师应正确认识“标准”与“教学”的差异

研究者对评价标准的理解是基于客观的教学理性,而教师对评价标准的理解则更多地是基于实践的教学感性。因此,评价标准与实际教学之间差异的存在是必然的。当差异产生时,正确的做法是针对表现及其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从而找出消除或减小差异的办法,进而促使中小学教师基于评价标准进行教学,达到提高教学水平的目的。

2. 教师应积极参与研制“标准”

教师应积极参与研制课堂教学行为评价标准。一方面,在评价前让教师了解评价内容及指标权重的内涵,有利于教师对课堂行为评价标准形成全面、正确的认识;另一方面,教师参与评价标准的修订也有利于增强他们对指标体系的认同感。更重要地是,在评价过程中关注评价标准的动态生成,经常主动吸收教师的意见和建议,有利于修订更为科学的“教师课堂行为评价标准”,为完善指标体系做好必要的累积。

摘要:通过对照课堂行为评价标准,教师可以检查教学中的不足,进而提高教学能力和水平。在对教学评价研究的基础上,从评价内容、标准、权重等角度设计评价量表,完成科学性评价标准的构建,使其有利于当今的教育教学工作。

关键词:课堂行为,教师评价,构建标准

参考文献

[1]吕宪军,王延玲.构建基于目标的教师课堂有效教学行为评价标准[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3,(8):77—79.

[2]田馨.新课程下教师课堂教学行为评价指标体系初探[D].贵阳:贵州师范大学,2005.

[3]余林.课堂教学评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352—354.

我国无效民事行为转换机制的构建 篇9

关键词:无效民事行为,意思自治,转换机制

无效民事行为是指民事法律规范根据一定的标准对于已经成立的民事行为进行判断后所得出的否定性的结论。即民事行为由于不具备生效条件而使得当事人企图设立的法律关系最终没有发生。[1]我国无效民事行为理论仍存在漏洞, 建议构建无效民事行为的转换机制以厘清法律对当事人的保护思路。

某民事行为因缺乏生效要件而归于无效, 但此无效民事行为却满足其他民事法律行为的构成要件, 而且能够推测出该民事法律行为符合当事人的意思表示, 像这样将一个无效民事行为转变成一个民事法律行为的现象被称之为无效民事行为的转换机制。目前, 我国并没有将该转换技术纳入我国民法体系中来, 该制度的价值理念也很少体现在我国民法中。无效民事行为转换机制的立法缺失是我国民法制度的重大损失, 建议将该制度引入民法。

一、无效民事行为转换的条件

(一) 无效民事行为转换必须以行为无效为前提

行为无效指的是当事人旨借由意思表示而确立的民事行为因欠缺法律生效要件而并没有最终设立。无效民事行为可分为3种情形。

1.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其不能独立进行民事行为的领域与第三人为了一定的民事行为。为了更好了维护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 确保实质公平的实现, 此种行为应被认定为无效。

2. 意思表示不真实的行为应该被认定为无效。欺诈、胁迫或乘人之危等的情形都不同程度地体现了当事人意思表示的不真实。

3. 对于损害国家、社会和他人合法权益或者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的行为一般认定是无效的。另需要说明的是, 行为内容不得违反法律指的是内容不违反强行法的规定。[2]

(二) 无效民事行为转换必须以其条件符合另一民事法律行为为前提

1. 我国当前的民法中必须存在某些民事法律行为符合该无效民事行为的构成要件, 使该无效民事行为能全面、有效的转换。

2. 被转换的行为不能存在瑕疵, 其要件必须符合法律规定。

(三) 转换行为必须符合当事人的意思表示

1. 无效民事行为转换机制要充分尊重当事人的自主选择, 不能强制进行转换。

2. 转换后行为必须与前无效民事行为的意思表示一致。

二、无效民事行为转换的价值

(一) 无效民事行为转换制度具有保障私法自治的价值

在一定程度上, 无效民事行为体现了公权对私法领域的干预。虽然这种干预行为具有合法性与合理性, 但却使公民意思表示不成就, 抑制了私法的自治价值。因此, 为了在私法领域充分尊重当事人的意思表示, 我国需要构建无效民事行为转换制度以弥补无效民事行为对意思表示的抑制。

(二) 转换制度能够更好地保护当事人利益

不论是《民法通则》还是《合同法》无一例外地将无效民事行为的责任定性为缔约过失责任。由于合同未生效, 缔约过失责任无可厚非。但缔约过失的责任承担形式较违约责任或侵权责任而言较单一, 很难充分保护当事人的利益, 尤其是对无过错方的合法利益的保护。因此, 转换机制能够促使意思表示在另一民事法律行为中继续得以贯彻实施以避免缔约过失责任带来的困境。

(三) 转换机制能够节省交易成本

当民事行为无效时, 双方当事人如果选择重新规划行为, 那么将再一次消耗信息费用、交易费用等成本, 造成资源的浪费与无效率。转换机制在本质上可以被看作是无效民事行为的替代方案, 从而减少了因再次选择对象、交易方式而花费的成本。另外, 民事行为归于无效后, 如果当事人寻找新的交易对象, 很可能损害某些交易主体的信用, 进而不利于市场经济秩序的稳定。[3]

三、无效民事行为转换的适用

(一) 主体不适格

主体不适格的行为被认定为无效是为了保护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合法利益。如果将此种无效行为进行转换很可能会与该目标背道而驰。此外, 行为能力存在的瑕疵往往导致行为主体的意思表示也存在一定的缺陷, 人们对该意思表示的真实性存在质疑。但在明显有利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情形中, 在确保对方当事人与其监护人都能够善意维护其利益时, 无效民事行为可适当、有限地进行转换。

(二) 意思表示不真实

前文已经提到无效民事行为转换必须以意思表示一致为前提条件。当欺诈、胁迫、乘人之危等情形存在时, 如果允许转化, 那么欺诈、胁迫等不真实的意思表示将直接转换到其他的民事行为中去, 这将导致被转换的行为同样无效。而转换机制要求被转换的行为必须为合法的民事行为即民事法律行为, 所以民法根本不能够设计出具体制度来使意思表示不真实的无效行为进行再转化。

(三) 内容违反强制性规定

1. 如果当事人行为的内容具有违法性, 要根据当事人的意思表示来确定该无效行为是否可转换。如当事人之间签订了买卖土地所有权的合同, 如果当事人的目的仅局限于买卖土地所有权, 那么该行为不能转换。如果当事人买卖土地所有权仅是为了使用土地, 在此情况下可将此买卖所有权合同转换为土地使用权转让合同。

2. 当事人行为的形式违反法律规定, 一般可以转化。例如, 我国法律明确规定, 土地使用权转让需要有关主管部门同意, 如果双方当事人未经主管部门同意此转让行为将归于无效, 这时可将行为转换为地役权来实现当事人使用土地的意思表示。

3. 土地使用权的抵押必须经登记才有具有效力, 如果双方当事人因未登记使抵押权未设立, 这时可将抵押权转化为保证, 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原抵押权人的利益。

四、结论

我国对无效民事行为制度设计仍存在漏洞, 无效民事行为转换机制的缺失。今后, 在规划我国民法典或者完善民事法律制度时, 需要在充分考虑我国法治本土资源的基础上合理借鉴德国、法国、日本等国家的先进民法理论与制度, 不断丰富我国的民法理论, 完善我国的民法体系, 将民法的权利定位诠释地更加充分、具体、实用。

参考文献

[1]江平.民法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7:176.

[2]李园园, 袁俊.内容违法的民事行为效力研究[J].求索, 2012 (5) :230.

论无效法律行为转换制度的构建 篇10

( 一) 无效法律行为的效力转换产生的背景及其概念

法律行为制度是大陆法系民法的重要制度之一, 是指“以意思表示为要素, 因意思表示而发生一定私法效果的法律事实。”[1]从中可以看出法律行为主要强调了法律行为的制度建构是为了实现当事人的意思自治, 但法律行为制度本身还有另一重属性, 即为规整法秩序提供服务, 即以多种制度设计将当事人所欲追求的法律效果之实现限制在法定的轨道内。但应该指出的是, 法定的法律行为轨道用以规制民事活动, 最终还是为私法自治提供规则服务的。若私法自治的空间过度扩展时, 则可能损害社会秩序, 造成公共领域的不平衡。因此, 又有必要对当事人的意思自治作出一定的限制, 于是无效法律行为制度应运而生。

反之, 如果无效法律行为大量存在, 则会使得当事人希望达到的法律目的落空, 从而使得法律行为制度保护意思自治的功能受到削弱。所以, 对于那些不会严重破坏私法自治秩序的无效法律行为, 应当尽力挽救。同时为了保持两重属性的平衡, 必须要有相应的制度设计来对法律行为制度的规整功能进行矫正。矫正的办法, 在国外立法例中最常见的就是对无效法律行为进行转换。

无效法律行为在某种条件成就时, 是否能够转换成一个新的法律行为, 使之有效并符合当事人的意思, 《德国民法典》第140 条给予了肯定, 并对此做出了定义性的规定, 即“无效法律行为具备另一法律行为的要件的, 在可以认为如知悉无效将有意使此另一法律行为有效时, 此另一法律行为有效。”[2]学理上习惯将这种做法, 称为无效法律行为的效力转换。

( 二) 无效法律行为的转换的立法例

目前, 除上文提到的《德国民法典》之外, 世界上还有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在其民法典中规定了无效法律行为的转换制度。

在罗马法上, 有这样的规定, “要式移转物”以“交付”方式移转权, 因未履行法定方式而在市民法上被视为无效的, 仍可按大法官法取得所有权”[3]即如无效民事行为具备了其他行为的生效要件, 而后一行为又不违法当事人可推测意思的, 则该行为应为有效。这是无效民事法律行为效力转换制度的起源。

《意大利民法典》第1424 条亦规定了, “当事人知道契约无效的, 在涉及当事人力求达到的目的时, 应当推定当事人所希望的是无效契约可产生包括实质要件和形式要件在内的另一个契约的效力。”[4]

在英美法系国家, 虽然其立法文件中并未有直接的立法规定, 但在司法审判实践中也存在着与此相类似的情形。王卫国即指出: “……类似的情形, 亦见诸英美法。如 ( 科宾认为) ‘在双方当事人的交易事实上已构成相互一致的协议, 但是在法律上无效的情况下, 以及在因为欠缺相互同意的表示而无合同存在的情况下, 当事人仍不妨另以本身在法律上有效的行为从事该项交易。一方当事人可以实施不动产的转让, 即使没有任何合同规定他有实施此项转让的义务。有可能协议归于无效, 而转让行为却并非无效。’”[5]

二、无效法律行为的转换存在的价值分析

无效法律行为的转换制度之所以在许多国家蓬勃发展, 主要是因为它有着无法匹及的优点。从以下两个方面对这一制度的价值进行分析, 能更好的掌握其精髓。

( 一) 有利于贯彻民法上的私法自治原则, 充分尊重当事人的意思自治, 便利社会生活

在现实生活中, 当事人的经济活动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其行为的经济效果, 因此对如何实现此效果而使用的手段并不过分在意。因此在不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前提下, 若通过合理的方式对本应无效的法律行为进行补救, 帮助当事人达到其欲达到的目的, 不仅符合当事人的实际意思, 也为其在社会上的经济活动领域提供了实际的便利。

( 二) 有利于节约交易成本, 从而大大鼓励了市场交易

交易成本是指当事人所付出的人力、物力、时间等的总和。如若当事人做出的民事行为直接归于无效, 则无疑浪费了已花费的成本。然而若无效法律行为得以转换, 则会极大节约前述成本, 在总体上鼓励了社会经济中的交易活动。

三、无效法律行为转换制度的要件分析

无效法律行为的转换对现代社会, 尤其是民商事交易方面有极大的意义, 因此我国民法界应承认和确立这种制度, 关键则是要把握无效法律行为转换的要件。

( 一) 存在无效的法律行为, 且须是成立后无效的民事行为

客观上存在已成立且确定无效, 如果被转换的民事法律行为是有效的, 则没有转换的必要。被转换的无效法律行为应具有独立性, 即其意思表示不能为另外的民事法律行为。同时, 被转换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原因应当是客观违法导致的无效, 而不是当事人主观所追求的。

( 二) 存在有效的替代行为

无效法律行为的转换, 需要用另一个有效的法律行为来替代原法律行为, 这个用于替代原法律行为的新的法律行为就是替代行为。当然, 这个替代行为本身必需有其成立的要件, 即此替代行为必须有效。因此, 此替代行为本质上是和被转换行为不同而相独立的民事法律行为。

( 三) 符合当事人的可推测意思

无效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转换制度, 从根本上是维护当事人的利益, 因此, 对用于替代原无效法律行为的新法律行为, 除前一部分提到的要求外, 还有一个要求是必须满足的, 就是根据有关情形可以认为当事人若知原行为无效即愿为替代行为。德国学者拉伦兹解释到, “这种对当事人意思的拟制, 既非契约解释, 亦非事实之论证, 而是对当事人准则性利益的探求与评价”。

四、无效法律行为制度在我国已存的实践及将存的必要性

( 一) 无效法律行为制度在我国的立法沿革

我国无效法律行为的规定主要见于《民法通则》第58条。此条列举了七种无效法律行为, 认为除生效的法律行为之外的其他法律行为都应归于无效, 而并未严格区分无效的法律行为与效力待定、可撤销的法律行为, 从而导致了无效法律行为的范围过宽。在之后颁布的《合同法》上, 对无效法律行为的范围作了限制, 严格区分并扩大了效力待定、可撤销的法律行为, 从而将确定法律行为效力的权利更多地赋予了当事人。

从我国的立法实践来看, 无效法律行为的范围不断缩小, 意味着当事人意思自治空间的逐渐扩大, 从本质上说是符合民事立法的基本趋势的。然而目前的法律规定中, 不难发现无效法律行为的范围仍有过宽之嫌。对此, 我们现行的立法规定其实是缺乏救济手段的。但在立论方面, 我国法院对于无效民事行为的范围问题从一开始的严格到之后逐步宽松, 存在着积极的发展过程, 这一趋势为无效法律行为的转换制度在我国的建立提供了可能。

( 二) 我国构建无效法律行为效力转换制度的具体方法设想

笔者认为我国民法正处于民法典的编纂与制定大潮中, 此为良好的立法契机, 因此应将无效法律行为的转换制度纳入立法的考虑范围, 即无效民事行为若具备可予转换的积极要素, 而将之转换为当事人的利益时, 则应对其进行转换, 而非直接归于无效。

1. 在民法的总则部分设置一般性条款

综合我国民法的立法现状, 为了保证法制统一, 总则部分的一般性条款十分必要。法律条文的表述须包含三个构成要件, 即客观上存在无效的法律行为、有效的替代行为、及可推测的当事人意思。

2. 在分则部分分别设置符合各具体法律的特别条款

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 可参照德国立法的规定, 具体分析我国无效法律行为转换制度的适用领域, 从而设置必要的特别性条款。

摘要:为了确保法律行为的进行能够在私法自治规则所允许的范围内开展, 将不涉及公共利益的核心所在的无效法律行为, 在存在有效的替代行为、不违反当事人的可推测意思的情形下进行适当的转换, 将原行为变成另外的新的有效行为, 此为无效法律行为的转换制度。对贯彻民法上的私法自治原则、便利社会生活、节约交易成本、鼓励市场交易有极大的意义。因此笔者认为我国民法应引入此项制度。

关键词:无效法律行为,转换,替代行为

参考文献

[1]王泽鉴.民法总则[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2:250.

[2]杜景林, 卢谌.德国民法典[M].北京:政法出版社, 1999.29.

[3]周相.罗马法原论 (下册) [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2.

[4]费安玲.意大利民法典[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4:341.

[5]王卫国.论合同无效制度[J].法学研究, 1995 (3) :19.

[6]黄立.民法总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2:491.

上一篇:构建新闻专业主义下一篇:档案工作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