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行为与文化论文

2022-05-13

评职称或毕业的时候,都会遇到论文的烦恼,为此精选了《心理行为与文化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摘要】本文以南宁市某中学为例,通过访谈、问卷等方式对中学生校园欺凌的行为进行调查,结合调查结果分析中学生校园欺凌行为的心理,总结四点思考和建议:预防校园欺凌,提高校园欺凌的普及教育;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分角色有针对性地处理校园欺凌行为;重视和警惕冷暴力的危害,营造和谐共赢的集体氛围,减少不良竞争,避免校园欺凌行为的发生。

第一篇:心理行为与文化论文

白领员工职业心理与行为问题研究

摘 要:文章回顾了有关白领职业心理与行为的研究,综合阐述了白领的定义、职业心理和行为的研究领域及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白领职业心理与行为未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白领;职业疲劳;亚健康;女性白领;青年白领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知识、信息、新技术将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企业之间的竞争发展到知识的竞争、技术的竞争。这些竞争的成功必须依靠掌握了新技术、新知识的白领职员才能实现。但随着白领压力的增大,根据Yorkers & Dodson提出的倒u型理论模型,企业的效益是降低的。所以说研究白领员工的职业心理和行为,以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对我们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意义。

1 关于白领的定义及其特征

1.1 白领的定义

美国社会学家米尔斯C.W在其1950年出版的轰动一时的著作《白领》一书中,将白领“定义为从事脑力劳动的技术熟练的工人[1]。”

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以后,“白领”作为一个完整的概念进入中国。1980年,外企开始在中国内地设立办事处,紧接着有了外企的中国雇员。他们是在中国的第一批白领。国内对白领的定义就是一般的办公室成员,多半都是在办公室工作的,从事脑力劳动的人[2]。

1.2 白领的特征分析

在中国白领阶层研究方面, 白领是指那些月薪在3000元人民币以上的脑力劳动者[3]。 一份来自1998年零点调查公司的调查,显示了京沪穗等11个大中城市居民对心目中的“白领”的描述,对于是否是“白领”的判断,人们最为看重的是职业(53%)、其次为修养水平、收入、社会地位、背景等。

关于白领的说法到目前还没有一致的说法,但通过多项的调查表明,对“白领”“高学历、有能力、有技术”等自身素质的评价和“工资高、待遇好”等收入的评价则集中较多。

①白领的职业。调查显示,当今白领的职业主要集中在知识创新、科学技术业。包括基础研究、应用技术开发等;人力资本形成业。包括教育、培训等;知识制造、传媒业。包括图书出版、报纸期刊、广告等;专业服务、咨询业。包括金融、法律等;体育、娱乐、旅游业。

②白领的年龄和学历特征。年龄和学历是除职业外,白领两个至关重要的特征要素。20世纪60年代末出生、70年代还有80年代初出生的人,正成为白领的主体,他们年龄大致在25~45岁间。白领大都受过良好的高等教育,拥有知识资本,他们带着技术、发明、专利而成为团体、组织、企业的合伙人。

③以自我价值的实现为目标。白领职员通常处于较高的需求层次,他们不仅满足于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而且注重社交需求和尊重需求,尤其是自我实现的需求[4]。

2 关于白领职业心理和行为的研究领域

2.1 白领的职业心理疲劳状态

北京零点调查公司发布的《2003年白领工作压力研究报告》显示:41.1%的北京白领人士正面临着较大的工作压力;61.4%的人有不同程度的心理疲劳,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5]。2007年MSN中文网与艾瑞市场咨询针对3110万名白领网民的调查结果显示:“五成白领准备跳槽,没有职业安全感,认为工作不是件幸福的事,四成人希望45岁之前退休。来自全球人力资源管理咨询公司TOWERSPERRIN发布的2007全球调查,涉及全球19个国家和地区,包括来自中国的国企、外资和民营企业的5000份有效问卷。结果显示,中国只有16%的员工非常敬业,33%的员工部分或非常不敬业, 而全球的平均水平为非常敬业占21%。七成人正在考虑其他工作机会,准备离开[6]。

2.2 白领的职业亚健康状态

亚健康是人们处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生理功能低下状态,是一种健康的低质量状态及其体验。通过网络、电话、写信采访等方式,随机对北京、上海、广州、成都、重庆五个城市的100位年龄在25~42岁的女性朋友做了调查,结果表明四成白领睡不好[7]。《职业》杂志联合搜狐、亚商在线和中青在线最近完成了一份名为“办公室综合征”的调查,对象包括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广东等19个省市、12个大行业的白领,发现54.02%的人表示自己经常觉得视觉模糊,视力下降, 眼睛干涩发痒,42.53%的白领在长时间工作之后有此明显症状, 40.23%的人经常腰酸背痛,手腕酸痛,浑身不舒服[8]。

2.3 白领的各种职业病

在面临高速的社会运转,激烈的竞争压力,职场晋升、人际交往、公关应酬、婚恋情感等事情,白领们难以应付,就会出现焦虑、抑郁、多疑、急躁等症状的“白领综合症”;由于白领这个群体的特殊性,他们每天都要面对许多的电子设备,这些高科技在给他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让他们感染了一些奇怪的病:办公室焦虑症,电脑、复印机、传真机发出的噪音和气味,让他们每当走进办公室时,就会头晕、恶心、难受;信息焦虑症,社会高速运转的链条中,有时候慢了一小步就会使人处于劣势,他们要不停的拥有大量的最新的信息,并对他们按重要程度做出处理;电脑依赖症,很多的白领都不能离开网络,一天不上网就很不安全;颈肩腕腰综合征,因为连续工作而中间不休息,导致颈、肩、腕、腰等部位长时间不活动,处于一个姿势,造成血液不流通,肌肉酸痛。

2.4 女性白领和青年白领的职业心理和行为状况

随着女性地位的提高,职业女性越来越成为各个行业不可缺少的一个群体。但由于社会,历史还有女性自身的原因,职业女性与职业男性有很多不同的职业心理和行为特征。

①女性在整个职业生涯中,要同时担当女儿、妻子、媳妇、母亲等角色的变化,尤其是在哺育下一代的过程中,女性要承担较多的任务,没时间或者只有较少的时间投入工作。四五十岁后还要面临更年期、提前退休等问题,这对女性的心里都会造成一系列的影响。

②职业女性的人际交往与男性有区别,在人际交往中,职业女性容易被别人的评价左右,大部分职业女性都很要强,当他们的不到领导和外界认可的时候,容易产生自卑心理,从而影响工作情绪,导致情绪低落,工作热情递减,当这些负面的情绪不能及时处理时,很容易形成心理问题[9]。

③白领在年轻的时候,为了求学,获得高学历,而暂且把感情和婚姻放在了次要的位置。为了追求事业的成功, 他们较长时间的求学、频繁的社会流动以及繁忙的工作,推迟和挤占了他们的婚恋时间。在对于职场人士生育意愿的调查中,20.3%的被调查职场男性明确表示自己不想要小孩,而12.5%的女白领也有这样的想法[10]。

3 目前白领心理与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3.1 社会经济发展方面

物价的涨幅远远大于工资的涨幅,调查显示,白领网民中意欲跳槽的首要原因是对薪水不太满意,占64%,六成白领能强烈感受到物价上涨的压力,九成白领有要求老板涨工资的冲动。白领都生活在城市,尤其是在大城市的白领,当今让人遥不可及的房价,昂贵的教育费用,让白领们生活的特别的有压力。为了提高生活水平,他们就得加班加点在工作上多付出时间和精力,同时他们不断地参加培训给自己充电,以便找到更好点的工作。

3.2 企业管理方面

首先,白领员工有很高的自我实现需要,而企业不能为员工提供很好的职业发展空间。而企业为了留住员工,防止员工跳槽,不给员工自我提升的机会,造成员工没有一种归属感。其次,有些企业只注重企业的效益,追逐金钱的利益,而不重视企业软环境的建设,造成老板与员工之间、员工与员工之间人际关系很不和谐。最后,公司激励措施不力,不能根据不同层次得员工给予不同的激励措施。知识管理专家莱斯特·瑟罗普经过大量实证研究后得出结论:激励白领职员的前四大因素依次为个人成长、工作自主、业务成就、金钱财富。我国管理学者通过调查研究得出中国白领职员激励因素的排序为:工资报酬与奖励、个人成长与发展、有挑战性的工作、公司前途、有保障和稳定的工作。中国社科院的问卷调查最后得出的排序是:提高收入、个人发展、业务成就、工作自主[4]。

3.3 正确评价自我和他人

部分白领员工不管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工作上,都经常对自己有不切实际的过高要求,凡事都希望完美,而一旦达不到目标,就会内疚、自卑、承受过大的压力。有些员工有时候总以自己的眼光去看待领导和同事,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与众不同的人格和处世方式,其他的人不可能按自己的方式去办事,这个时候,如果员工认为是老板和自己过不去,就会感觉到苦闷,抑郁,对职业产生倦怠和压力。

3.4 自我管理方式的差异

白领的生活习惯、生活方式、都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工作效率和心情。自己要学会自我放松,加强运动,消除焦虑、改善睡眠。形成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和家人支持系统,在有压力的时候,学会和他人、家人沟通,而不是把小的问题集成解决不了的大问题,以至于形成职业倦怠,甚至职业枯竭。再者就是时间管理方面,妥善安排自己的时间,按工作任务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合理安排各种工作的时间,并逐一完成。最重要的是白领虽然是高知识阶层,但当他们感到职业压力、遇到职业心理问题的时候,也不能很坦然地向心理咨询师求助,不能正确地看待心理咨询事业。

3.5 白领女性心理与行为的影响因素

在以男性为主导的社会文化中,女性如果在事业上有所发展,并跻身决策层次,则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代价。有时候甚至会压抑一些不被男性文化所接受的感情。长此以往,就很容易形成职业压力,造成一定的心理困惑。

4 白领职业心理与行为出现的新的研究方向

4.1 白领奢侈品消费的研究

据中国品牌战略协会研究,目前中国的奢侈品消费人群已经达到总人口的13%,约1.16亿人,到2010年,这个消费群体将增长到2.15亿人。另据,RADA集团主席Patrizio Bortelli博士预测:到2010年,中国市场上顶级时尚消费品有望达到5 000亿元,并超过全球最大的奢侈品消费市场—美国。资料显示,白领阶层是中国中产阶级奢侈品消费中很重要的一个消费阶层。通过国外学者的研究[2]。我国学者朱晓辉(2006)提出中国消费者奢侈品消费动机包括:社会性奢侈品消费动机(炫耀、从众、社交、身份象征)和个人性奢侈品消费动机(品质精致、自我享受、自我增力)。而我国学者对白领这个特殊的阶层奢侈品消费的心理与行为研究几乎没有。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这是很值得研究的一个领域。

4.2 白领职业心理犯罪研究

白领们拥有高智商、高学历,如果他们价值观出现了问题,对社会造成的危害远比“街头犯罪”造成的危害更大,目前对白领犯罪,尤其是高科技犯罪的心理与行为的研究几乎没有。随着科技与网络的迅速发展,白领犯罪出现了一些新的犯罪形式,比如:商业性贿赂、金融诈骗犯罪、保险欺诈、身份盗窃、以权谋私等形式。还有计算机犯罪(称之为白领犯罪,是根据其主体的智能化这个特征界定的)。它的主体不一定有显赫的地位和较好的待遇,但是他们通常具有熟练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可以通过计算机进行违法犯罪活动,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这种白领犯罪的心理动机和行为也应该引起我们的极大关注。

参考文献:

[1] 米尔斯(美),周晓虹译.白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 张茂华.中国“白领”阶层奢侈品消费的动机研究[D].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

[3] 郗杰英.解读“新白领”[J].中国青年研究,2001,(6):12-18.

[4] 徐勇.公司白领职员的激励管理[J].决策探索,2007,(6):26-

27.

[5] 杨蕴萍.白领人士的心理问题及自我调适[J].心理与健康,2003,(12):4-6.

[6] 倪燕.跳槽!跳槽!年底中国白领心态大调查[J].商业时代,2008,(2):99-103.

[7] 4成白领睡不好—白领睡眠状况调查[J].现代健康人,2006,(3):12-13.

[8] 白领健康状况堪忧[J].家庭医学,2006,(4):31.

[9] 李玉芝.职业女性压力现状与对策研究[J].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10):282-284 .

[10] 一项针对8000名职场人士的调查——一成多女白领坚决丁克到底[N].城市晚报,2008-3-10.

[11] 聂庆.白领犯罪的若干问题研究[J].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4):29-32.

作者:孔巧丽

第二篇:校园欺凌行为调查与心理分析

【摘要】本文以南宁市某中学为例,通过访谈、问卷等方式对中学生校园欺凌的行为进行调查,结合调查结果分析中学生校园欺凌行为的心理,总结四点思考和建议:预防校园欺凌,提高校园欺凌的普及教育;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分角色有针对性地处理校园欺凌行为;重视和警惕冷暴力的危害,营造和谐共赢的集体氛围,减少不良竞争,避免校园欺凌行为的发生。

【关键词】校园欺凌 行为调查 心理分析

近年来,校园欺凌事件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作为一名初中心理教师,笔者在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工作中发现了许多相关的问题,由此以南宁市某中学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针对学生亲身经历或曾经目睹的校园欺凌行为进行调查,分析学生心理,并探究预防校园欺凌的策略。

一、校园欺凌的定义

关于校园欺凌,国内外至今没有统一的定义。校园欺凌在国内被称为“校园暴力”,近年来,又被称为“校园欺负”。在世界范围内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挪威卑尔根大学奥维斯(Olweus)教授对校园欺凌的定义,他认为“校园欺凌”是指某名学生在某段时间内被一名或多名学生反复或持续地施以负面行为。其中,负面行为是指有意造成或试图造成对他人的伤害或不适等,包括语言上的辱骂、威胁、嘲笑戏弄,以及身体上的踢打、抓咬,或是勒索、抢夺财物等。本次调查主要参考了奥维斯(Olweus)教授对校园欺凌的界定。笔者在授课和访谈中发现,学生更认可“校园欺凌”这一提法,他们普遍认为“欺负”表达的伤害程度太轻,很难将严重的伤害行为,比如多人殴打、威胁恐吓和勒索钱财等归入其中;“校园暴力”这个说法,则容易让学生将界定范围扩大化,比如因矛盾、口角引起的学生单次打架等。

二、调查结果及分析

本次调查以问卷和访谈为主,调查对象是南宁市某中学的2016~2019届学生,學生自愿、匿名参与,只需回答一道题:在现实生活中是否遭遇过校园欺凌?答题选项有“没见过”“在生活中见过”“亲身经历过”。选择了“在生活中见过”和“亲身经历过”的学生,还需要把具体情况写出来。调查结果如表1、表2所示。

由表1可见,近年来学校和周边的治安环境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学校周边学生打群架事件、社会闲散人员在校门口堵学生的行为越来越少了,这得益于国家近几年开展的“扫黑除恶”行动,增强了对黑恶势力的打击力度。但不容忽视的是,遭遇校园欺凌的人数只增不减,说明了欺凌方式的隐蔽性增强,校园欺凌问题依然严峻。

由表2(见下页)可知,学生遭受的校园欺凌行为主要集中在肢体欺凌、语言欺凌和关系欺凌几个方面。其中肢体欺凌有下降的趋势,强索欺凌明显下降,而语言欺凌、关系欺凌、网络欺凌等欺凌方式则有上升的迹象。

三、中小学校园欺凌行为的心理分析

校园欺凌涉及6种角色:欺凌者、受害者、协助者、附和者、保护者、局外人。笔者结合平时的教学工作对学生情况进行调查,分别对这6种角色的行为和心理进行分析。

(一)欺凌者的行为及心理分析

1.用欺凌行为解决问题的欺凌者

2016级某男生讲述:“小学时有一名学生好出风头,一次他对我辱骂和指责,这让我很不爽,于是纠结一帮‘兄弟’殴打他,让他下跪叫爸,还帮我舔鞋,并警告他以后再这么张扬,小心对他不利;如果和家长说,他必死无疑。”这种“行为型”欺凌者一般有极强的自我中心倾向(我即正义),缺乏同情心,表现出高自尊的心理特质,不善于接纳他人的不同意见。但这名学生性格开朗,喜好结交朋友,组织能力较强,一般是小团体的中心人物,好大喜功,且喜欢排除异己,维护自己的地位,常常惹是生非。心理教师应注意到,协助教师管理班级的部分班干部身上也会出现这些特质,班干部的培养和管理工作如果不到位,反而容易成为催生校园欺凌的隐患。

2.因被欺凌而习得欺凌者

2016级某男生讲述:“以前班里有同学常欺负我,有一次我受不了就反抗,之后就没有人敢跟我找麻烦。”“有个女同学长得有点丑,我们几个同学故意一起孤立她。”这种习得型的欺凌者,通常是曾经遭受家庭暴力或校园欺凌的学生。他们一般脾气暴躁、敏感多疑、恃强凌弱,产生“踢猫效应”:负面情绪从高级往低级转移,由强者向弱者转移。这些学生很有可能将自身的痛苦转移给较自己更弱的人或更低年级的学生,又或者是虐待小动物等,存在很大的潜在危险。

3.习得欺凌却顿悟欺凌无用者

2019级某女生讲述:“班上同学孤立、嘲讽、辱骂我,后来我开始反击那些曾经伤害过我的人。慢慢的,我变成一个旁观者,对周围的事漠不关心。”这种顿悟型的欺凌者,他们是受害者也是施暴者,最终成为一个旁观者,他们一般性格内敛、自我意识较强,内心有力量又充满矛盾,有较好的自省能力,能自我调适且行动力较强。

(二)受害者的行为及心理分析

1.被短期欺凌,没有得到有效教育的受害者

以下是2016级两个女生的话:

小A:“刚开学,我无意中传播了同年级一个女生的谣言,后来那个女生趁放学和周末把我约出去,扇了我两次耳光。虽然知道是我的错,但这也有点过分了,最后事情不了了之,直到现在我还是害怕别人碰我的脸。”

小B:“有一天放学,有3个女同学把我带到某个下水道,把我的头按到水里面,当时我非常痛苦。”

还有2019级某女生的讲述:“七年级的时候,我因为和一个男生玩得好,班里的一个女生向宿舍同学说我缠着那个男生。后来学校里很多人开始议论我,这也是我开始变得不自信的一个原因。每次讲到这事就蛮气的,网络上我的一个道歉或一些建议,都会遭到他人疯狂围攻,各种暴力的话都冲着我。”这种“短期未完成型”受害者一般性格外向,热衷于人际交往,但行为态度不够谦和,有“吸引”欺凌者的特质,容易惹祸上身,他们遭受欺凌后变得胆小,遇事容易紧张害怕。

2.被短期欺凌,成功摆脱欺凌的受害者

2017级某女生讲述:“小学时,我和某个男生玩得很好,放学一个人回家时就被女生堵住,打了几巴掌,骂我有娘生没娘养,因为我父母离婚了。有一次我反击了,她们就不敢了。”

2019级某女生讲述:“小学三年级时,一群社会上的姐姐经常欺负我、抢我东西、打我……要不是转学了,我都不知道现在会是什么样。”第二种“短期已完成型”受害者的学生和第一种受害者有着相似的心理特质,不过相对于前者,他们的内心更有力量,成功摆脱伤害的经历会让他们觉得庆幸,变得谨慎,同时增强了处理问题的信心和勇气。

3.长期受欺凌,悲观无助的受害者

长期受欺凌者失去反抗的勇气,常常感到无助、气愤并怨恨世界,容易失去自信、厌恶自己,甚至产生抑郁心理。例如以下是2019级4名女生的讲述。

小A:“被嘲笑、被排挤,把你骂得狗都不如,号召他人排挤你,被所有人冷落、无视。我讨厌这个世界,但又不得不活着。”

小B:“语言、网络、肢体暴力让我内向,抑郁症严重,去医院治疗后依然轻度抑郁。”

小C:“我被某个女生人际操纵,直到现在都不准我去调查。”

小D:“被欺凌10年、孤立10年,无人帮助,父母老师皆如此,经历过4种暴力,只因为我是‘第三者’。”

“长期型”受害者一般家庭环境不好,家庭无法给予他们成长的动力和支持,导致性格内向、敏感、懦弱,人际交往能力不强,学习和生活上的各种表现都不如同龄人,与周围格格不入,或是身材偏胖或偏瘦弱,有“吸引”欺凌者的特质,长期遭受欺凌导致他们的想法偏执,而且悲观、易怒、焦虑,缺乏自信心。

(三)协助者的行为及心理分析

2019级某女生讲述:“我曾经是一名协助者,有一个女生脱掉了另一个女生的裤子,事情发生得很突然,我觉得好笑就一起帮忙,现在想想特别幼稚。凑热闹的协助者通常存在从众心理,他们心智不够成熟,对欺凌行为感觉新奇,当成玩笑或玩乐,因此内心没有负罪感。”

2019级某男生讲述:“一个同学在电话里说我朋友的坏话,我朋友让那个同学道歉,同学不肯,我朋友就叫来了十几个初中生每人给他几个巴掌。活该,叫他‘口臭’又不道歉!”同仇敌忾的协助者通常喜欢攀附“强者”,并以此为荣,以恃强凌弱取乐,他们同理心不强,因此内心也没有负罪感。

(四)附和者的行为及心理分析

2017级某女生讲述:“班上有一个女孩穿得很破烂,全班同学都嫌她恶心,排挤她。”附和者一般自我意识不强,主观能动性也不强,通常比较被动、习惯服从,容易人云亦云,他们认为欺凌行为理所应当,内心没有负罪感。

(五)保护者的行为及心理分析

2018级某男生讲述:“以前有一个同学经常被打,我每次都看着,最后我忍不住了就告诉老师。在告诉老师的那一刻,我内心舒坦下来。”没有亲身遭遇过校园欺凌的学生通常内心有正义感和怜悯之心,在保全自己的前提下出手相助。能成为保护者的学生一般思想较成熟,自我意识较强,责任感也很强,有一定的明辨是非的能力,而且内心也比较有力量,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没有受到过严重的挫折,人际交往能力也比较强。

(六)局外人的行为及心理分析

2016级某男生讲述:“有个同学勒索他人财产不成,叫了一帮人到我们班的卫生区打人。周围人很多,大家都不知道该怎么办,只好散了。后来保安来了才把事情解决了。我一个学生干不了什么,只能先保全自己,这让我有些内疚,但我能干什么呢?”

2018级某女生讲述:“之前班上有一名男生,父母离异,我们班上有很多人都打他、骂他,特别可怜。”

2019级某女生讲述:“我们班军训时,有许多同学合伙孤立欺负某个同学,我沉默了。这件事大家都不会发声,但彼此心知肚明。”

局外人大多数是普通学生,平时没有特别的表现,遇到事情通常是事不关己、少管闲事、明哲保身。当然,如果是知情者内心也会有所触动,感到害怕、怜悯、内疚、不知所措,或是幸灾乐祸等。

四、思考及建议

(一)校园欺凌的预防

要预防校园欺凌,就要不断地规范和加强关于校园欺凌的普及教育。笔者在给学生讲解“校园欺凌”的实践和调查中发现,“暴力”“欺凌”“欺负”这三个不同的名称和定义,很容易造成学生出现理解混乱,如有学生提出疑问,小A:不知道怎么定义校园暴力,被拦着不让上公交车算不算?在宿舍被打算不算?在大家面前公开我的成绩、作文算不算?小B:同学把我的书包藏起来、背后传我的谣言,算吗?

因此,相关部门应当尽快统一“校园欺凌”的定义和内涵,更有利于准确地预防校园欺凌。建议学校和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要注重班级建设,警惕“小团体”的形成及其危害。许多社会心理学家经研究证实,社会环境对个人行为带来巨大的影响,因此,在学校里营造充满正能量的班风,可以有效减少校园欺凌。比如阿伦森教授提倡从小学三年级开始进行拼图式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共情能力,多组织学生进行有共同目标的合作活动,减少不良竞争,以营造和谐双赢的校园氛围。

(二)处理校园欺凌行为的措施

处理校园欺凌行為应该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分角色进行。处理“行为型”欺凌者的重点是行为管理,同时注意纠正学生对“暴力美学”和“权利”的美化。如处理“习得型”欺凌者的重点是长期进行心理辅导和行为矫正,这种潜在的隐患危害更大。处理“顿悟型”欺凌者的重点是转化,这类学生很可能会变为“保护者”;处理“短期未完成型”受害者的重点是对其进行自我保护教育,让他们对之前的遭遇得到“有效处理”,帮助他们更好地走出阴影,重新开始新的生活;处理“短期已完成型”受害者的重点是心理辅导和转化,激起他们成为“保护者”的潜能;处理“长期受害型”的学生重点则是长期进行心理辅导,并需要集中多方力量,帮助他们重拾对家庭和社会的安全感和信任感;处理从众的协助者,是注重培养这些学生的自我意识,而对讲“兄弟道义”的协助者则应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处理附和者要强调个性的培养,同时让学生学会换位思考。对保护者则要大力宣传、鼓励和支持,让更多的学生效仿他们;对大部分的局外人,重点是将他们转化为保护者,培养他们的同理心,并教育他们在懂得保全自身的前提下学会保护他人。

最后,在信息时代背景下,随着校园欺凌的隐蔽性增强,教育者更应该重视冷暴力的危害,如关系暴力、语言暴力和网络暴力等。社会心理学家基普威廉斯认为,在童年期被他人排斥的感受会严重贬低个体的自尊心,而且这种影响是长期的。冷暴力的欺凌具有隐蔽性,甚至无迹可寻,导致施教者无处施力。但只要教师和家长足够关心学生的人际交往、情绪变化和心理变化,就能从学生日常的蛛丝马迹中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避免校园欺凌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庞红卫,王燕春.中小学校园欺凌现状调研及对策研究——以浙江为样本[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8(16).

[2]张颖.初中女生校园欺凌行为分析与对策研究[D].张家口:河北北方学院,2019.

[3]埃利奥特·阿伦森.不让一个孩子受伤害[M].顾彬彬,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

[4]娄丽.受欺凌者视角下校园欺凌的原因及应对方式研究——基于对8名受欺凌中学生的质性访谈[D].北京: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9.

[5]苏爱慧.中小学校园欺凌行为类型及社会心理因素分析[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19(35).

(责编 杨 春)

作者:陈虹先

第三篇:大学生消费行为与心理探究

摘 要:本文以分析大学生消费行为及心理为基础,结合调研数据及相关学者分析,探讨了当代大学生消费心理与行为的特点,提出了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消费意识的引导方式和具体措施。

关键词:大学生;消费行为与心理;引导方式

在大学生阶段,大部分学生经济不独立,而父母对于成年大学生已无法定抚养义务。所以说在经济消费方面,大学生是个人成长的特殊阶段。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以及大学生心理活动的不断复杂化,这一阶段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与心理愈发的呈现出一定的特殊性。通过对大学生消费行为以及心理的分析,对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消费观,树立正确的消费意识存在重要意义。

一、消费行为与心理

消费行为是指消费主体出于延续和发展自身的目的,在选择、购买、使用以及评估等相关的产品服务时有意识的能动行为过程。而消费心理则指的是消费者在进行个人消费活动时发生的各种心理现象、表现出心理特征与心理活动的过程。

消费行为及消费心理之间存在着交互与区别的关系:心理的消费的动机,行为是消费的表现。消费心理支配着消费行为的产生,而消费行为则能反应消费者的消费心理。由于消费行为与消费心理相互关联、密不可分,所以在进行研究时,往往对消费行为与心理进行共同研究。

二、大学生消费心理与行为的特点

1.大学生消费具有主导性与合理性

在大学生个人财产分配方面,根据调查问卷,可得到如下一组数据:

[消费类别 生活消费 服饰消费 学习消费 人情消费 娱乐消费 百分比 30.18% 20.95% 20.03% 14.52% 14.32& ]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生活、服饰、学习三大消费是大学生消费的主导,学生也会根据自身实际需要辅之以必要的人情和娱乐消费。这样的消费分配相对而言是较为科学的,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2.大学生消费心理包括个性化和趋同心

大学是个人三观养成的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大学生显示自我个性、追求自身价值实现的心理同样表现在消费上。此外,由于大学生生活的社会化,使他们的消费心理在社会环境和社会群体的影响和压力下产生着相互影响,并且出现趋同现象。

3.大学生消费行为兼具冲动和理智

大学生消费需求与购买行为具有较强自主性和独立性;求实、求廉、求便与求新、求美、求名心理在大学生消费中并存;大学生易于接受新事物,在购买商品时比较喜欢追求新颖和时髦,热衷于追随时代潮流,大学生消费动机與行为兼有冲动和理智的成分。

4.大学生消费结构呈现多样化与社会化。

随着社会文化的不断进步,大学生们接触新鲜事物的机会不断增加,兴趣爱好也愈加广泛。 机会的增加使得学生们的消费开始呈现多样化的趋势。同时,由于各大高校开放性的增加,学生们社会化消费的趋势也愈加明显,网购等现代消费方式已经成为了大学生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影响大学生消费行为及心理的因素分析

1.社会环境因素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网络媒体、广播电视等传播途径已经广为大学生所使用。在多媒体包裹的世界中,不仅传统消费观念受到了一定的冲击,大学生获取消费方面知识的社会渠道也愈发增多。然而,心智尚未成熟的大学生,由于社会经验的缺乏,极有可能收到各类社会风气的影响。

2.学校环境因素

大学校园为大学生们提供了日常学习生活的主要环境,在我国当下的高校教育中,几乎没有专业的理财方面课程。学生在校园内接受到的财务管理相关教育基本以教授讲座和自我学习为主。学校正规的教育手段的空缺极有可能导致大学生消费结构不合理以及消费道德观念淡薄化。

3.家庭环境因素

家庭环境是个人成长中最为重要的环境之一,父母的消费导向对子女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家庭在抚养子女长大成人的同时,还应该培养孩子正确的消费价值观和理财能力,努力提升当代大学生的“财商”(FQ;Financial Quotient)。唯有如此,才能尽到父母对于子女在消费能力培养方面的义务。

4.个人心理因素

个人心理因素是影响大学生消费的主观因素,价值观的逐渐成熟使得大学生在学习生活等消费方面具有相对合理的财产分配,而消费上缺乏完善的思维能力和消费行为习惯则是造成不健康消费的重要成因。作为影响大学生消费的重要主观因素,个人心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四、引导大学生的消费心理与行为的建议

社会作为大学生校外消费环境的主要营造者,社会应在建立良好的消费环境、引导正确消费风尚的方向上作出努力。通过净化校园周边消费环境、完善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建立健全高校消费相关社团等方式,并辅之以网络等媒体向大学生宣传正确消费行为与心理,引导大学生正确消费文化,为大学生良好消费观念、消费行为与心理的形成提供保障。

学校教育是大学生系统学习消费相关知识的最佳教育方式。高校应对大学生消费行为制定具体的引导对策。具体而言,高校可以通过开设消费相关课程,对大学生进行与消费心理与行为有关的知识系统教育,帮助高校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心理。此外,学校还可以在制定严格管理制度的同时通过多渠道为大学生提供勤工俭学岗位,敦促大学生形成良好消费风气,促进绿色消费观念。

在家庭方面,父母的消费观念及消费模式会对子女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要想帮助大学生提高理财能力,培养正确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习惯,家庭教育就应与高校教育、社会政策积极配合。父母应作出良好的消费榜样并提供给子女适当的生活费用与学校、社会共同培养大学生形成健康、合理的消费心理,帮助子女改正不合理的消费行为习惯。

作为法律上的自然人,大学生应树立正确的的消费观,努力学习培养良好的消费行为习惯。在理财和计划消费方面根据大学生自身实际情况作出合理的规划;在日常消费实践中,大学生应学会科学消费、合理消费,提升自我消费能力,为成为一个成熟的消费而主体做出努力。

通过前文的探究,可发现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尚属合理范围之内,虽然存在着消费结构不合理等现象,但健康积极的消费观念仍是大学生消费理念的主流。在提升大学生消费水平和消费认知方面,需要社会、家庭、高校三方的共同努力,为大学生消费创造良好社会消费环境、家庭消费理念和消费技巧学习渠道,同时高校大学生自身也应该树立正确积极的消费观念,在提升自身素养、加强消费能力方面不断学习进步。

参考文献:

[1]闰缨等.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引导分析.昆明大学学报,2004(l)

[2]刘志伟.当代大学生的消费心理特点及企业营销策略.商业研究,2002(2)

作者:谢怡湘

上一篇:系统科学与工程论文下一篇:审计学学年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