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教师自我素质

2024-06-02

提高教师自我素质(精选十篇)

提高教师自我素质 篇1

一、结合思想品德学科, 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

小学生的思想教育应从小学思想品德课着手。小学品德课程是为小学生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生活为基础, 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发展性的综合课程。教材从内容上选取了符合学生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的, 贴进儿童生活、富有生活情趣的教学内容。品德课能提高小学生的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能力, 培养学生道德情感, 指导学生的行为实践, 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课堂是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主阵地, 学生接受思想品德教育主要体现在教学过程中。因此用好教材中的有关素材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是品德课教师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

二、以榜样为力量, 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

人的向上之心, 前进之心是一种本性。一个人要发展, 一要有内驱力, 二要有外驱力, 我想作为我们教师要把这两者结合起来, 让他们痛痛快快表现, 淋漓尽致地表现, 表现出来的东西必然会有好的, 也有不好的, 教师要从正面引导学生保持好的, 改掉不良的, 同时激励学生学习先进, 通过模范人物的具体表现及其成长过程, 把高深的理论, 抽象的道德标准人格化, 使学生在富于形象性、感染性、现实性的范例中获得难忘的印象, 理解某种道德规范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运用榜样人物的模范行为和优秀品德来激发道德情感, 使学生在实际中能分辨是非, 提高自己教育自己的能力。

三、举行实践活动, 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

1. 创设情境, 活动实践中明理

作为老师, 我们有责任创设各种情境来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 从而形成达到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比如, 有一次, 我在办公室听到我们总务说:“这个月的水电费比上个月多了一倍”。针对我们生活中严重浪费水电的现象, 我们可结合思想品德课, 给学生进行节约用水的教育, 我事先让学生表演自己准备的小品, 介绍水电, 获得感性认识———再谈论水的作用 (明理) ——节约用水 (导行) ——朗诵《水电歌》, 角色表演“水”、“电” (激情) 强化实践教育——布置节约水电的实践任务 (生活实践) 。在这一活动中, 学生始终处于主人翁的地位, 从表演到实践, 从明理到导行, 却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进行, 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激发, “节约用水”感受颇深。课后, 我还进行了调查, 同学们各自谈了社会实践中“节约水电”的亲身经历, 从明理到实践, 引导学生进行了节约用水的自我教育。

2. 激发参与, 实验喻证

有一次, 学校要举行拔河比赛。事先我在思想品德课中集体的力量时, 组织学生演示一组有趣的实验, 让学生明白集体的力量大无比。我从食堂拿来很多筷子, 先让一个力气比较大的学生折一根筷子, 这根筷子很快就折断了, 但接着一捆十根的筷子却怎么也折不断。再让学生从瓶子里蘸几滴水滴在玻璃片上, 几分钟后, 玻璃片上的水消失了, 而瓶子里的水却好好的在哪儿。这是为什么呢?学生的好奇心被激起, 求知的欲望正浓。于是, 我借物喻理, 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分析, 从中悟出了“集体的力量大无比, 一个人如果离开了集体, 个人的力量是非常渺小的”的道理。在这样几个看似平淡的实验中, 学生通过亲自动手, 切身感受“团结就是力量, 团结起来力量大”的深刻道理。正是这次活动, 学生“爱集体, 关心集体”的思想逐渐形成并体现在他们的行动上。后来, 我们班赢得了这次拔河比赛胜利。

3. 启发教育, 自我提高

苏霍姆林斯基说:“唤起人实行自我教育的教育, 乃是一种真正的教育。”叶圣陶老前辈运用几块糖唤起学生的自我教育, 没有一点批评的话却让学生对自己的错误行为后悔不已, 主动认错。这个教育事例可以说是品德教育的经典了。教师最大的作用就是要像叶老那样, 通过启发引导, 让学生主动地对自己的行为评价分析, 正视自己, 改正缺点, 不断奋进。经常开展自我批评教育, 才能真正从内心改变一个人, 教育一个人, 好习惯让人受益终生, 让我们的学生学会自我教育, 也必将终生受益。

自我教育, 唤醒了学生的自我意识。在自我思考中, 学生学会了正确对待自己, 在自我行为审视中, 学生做出自我批评。有效教育自然离不开学生的自我接纳, 自我思考, 自我奋进。开展自我教育, 培养学生自我意识和自主能力, 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减轻学生心理负担, 提高学生自身的品德修养, 是推进素质教育, 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一个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崔允郭主编.《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7月版

[2]吴绮萍.《开展中学自我教育的探索》.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3]冉乃彦.《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提高素质完善自我论文 篇2

【摘要】教师是教育者,也是受教育者。教师的素质并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不懈地学习来提升自己。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相信用我的智慧、激情和创造性的劳动,一定会描绘出我更加绚丽多彩的“教学景观”。

【关键词】素质;自我

历史进入新的发展时期,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教育也在飞速发展,这就决定了教师在教育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成为诸多因素中的核心因素。时代发展对教师职业的专业化要求,不仅体现在教师的学历水平上,它还体现在教师的专业修养内涵上。教师职业的专业化要求可以归结为教育理念、专业知识、专业能力、敬业精神等各个方面。所以,在进行教育教学过程中,必须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才能推进素质教育及新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因此,我准备从以下几方面谈一谈对自身专业发展的规划要求。

1.加强师德修养,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

教师应热爱教育事业,热爱教师职业,具备良好的师德。一位文学家说得好,“要播撒阳光到别人心里,首先自己心里有阳光。”塑造他人灵魂的工程师,首先要有高尚的灵魂,使自己成为真善美的化身。一个教师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即使知识渊博,也只能是生硬的说教,难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一个优秀的教师要用爱心去铺就成功路,以重言教更重身教的.为师标准,赢得学生爱戴。不仅用知识和能力培养学生,更用崇高的人格力量去感染学生,熏陶学生。

2.树立优良学风,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教师要有较高的业务水平,这是完成教学任务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首先,要树立优良的学风,严谨治学是教师提高业务水平方面应遵循的准则。其次,要有刻苦钻研精神,要想成为一名精通业务的行家、专家,除了具备优良的学风,还要经过一番刻苦钻研的过程。认真领会和掌握新课程标准,明确本学科的教学目地,吃透教学难点和重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第三,努力进行自我教育,不断学习新知识。在钻研本学科专业的基础上,广泛涉猎其他领域的知识,进行学科整合,开阔视野,力求知识广博,一专多能,才能胜任教学,搞好教学。

3.积极努力探索,掌握精湛的教学艺术

教师要遵循教育规律,根据学生的年令特点和个别差异,讲究教与学的和谐统一。要努力使教学生动活泼,引人入胜。也就是要特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积极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能力。讲台上,教师生动形象的语言,灵活多变的教法,环环相扣的提问,辅之以适当的表情、教态,都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只有精湛的课堂教学艺术,才能博得学生的赞赏,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4.树立竞争意识,加强与人团结合作

竞争是事物发展的原动力,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在自己的教学中要有危机感,使自己不断努力,不断进取,跟上时代步伐。而在现今新课程改革的大潮中,还必须要有与人合作的精神,加强教师间的协调与合作。因为,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只有依靠全体力量,才能克服教学中的重重困难,只有依靠集体的力量,统一的目标才能实现统一目标。团结同事,善于合作,这是时代的需求,也是教师必备的素质之一。

5.潜心教育科研,走科研兴教之路

通过多年的教学改革实践,我确立了“提高自身素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科研兴教”这样一个教学理念,以适应当前教育发展的需要。努力实现由“职业型”向“专业型”,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变。增强自身的科研意识与能力,有效地促进自身素质的提高。

提高自我业务素质途径浅析 篇3

一、以省市级课题研究为载体,通过教师合作,促进自身教育教学水平上一个新台阶

近几年,我校积极开展了多项省市级科研课题研究,已结题的有《多途径培养中学生阅读能力的研究》(2001年)、《数学课堂文化》(2003年)、《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2008年)等省级研究课题和多个市级课题。其中《数学课堂文化》、《多途径培养中学生阅读能力的研究》、《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已获课题成果审报省级二、三等奖。作为一名教师,积极参与课题研究,以课题研究为载体,通过大量查阅资料、充分收集数据、细致归纳总结、真诚进行教师间的交流合作,提高了自身教育教学理论水平,促使自身实际教育教学水平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例如在完成《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课题过程中,在课件制作上组内老师各显神通,每位老师都制作出精美、正确的课件,然后大家一起共同讨论、反复修正,最后才完全定稿。就这样,每位老师在共同讨论、共同学习中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了制作课件的水平,让自己的教学手段更加丰富多彩。

二、聚焦课堂,注重团队合作,上好研讨课和互听互评课,促使自身专业发展真正得以实现

课堂教学是实践新课程理念、落实新课程标准的主阵地,也是教研组活动的主要内容,而课堂教学研究则是促教师专业发展的催化剂。在当前“轻负担、高质量”的要求下,更需要老师在课堂上探究提高效率的方法。每学期,教研组每位教师所上教研课不少于5节,全组每学期共上各类公开课、示范课、研讨课、复习引路课达五十多节,期间还邀请教研员前来听课指导。同时我们很关注组内的互听互评课,这种同伴的交流,对上课、听课教师都有很大的触动。整体活动体现以下的教研流程:(1)观摩:听教师的课,看优质课录像,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参与评课,学习交流,提出问题。(2)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突破口,小组共同学习、探讨。(3)议论:备课小组共同商议,确定基本教学流程。(4)设计:根据思考和探讨的结果,设计解决问题的教学课例,小组讨论,确定方案。(5)实践:根据教学设计,个人进行实际操作,进行组内观摩。(6)反思:根据教研主题和要求,对教学的行为和结果进行反思。(7)再设计:同组教师进行课堂评价,个人根据反思的结果和同事评价对课堂教学进行重新设计,优化教学。这样通过组织教师开展多种形式的案例研究,让教师亲历 “课前设计——观摩现场——评议讨论——调整改进——再次实践——再次研讨”的全过程,突出教师的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三个核心要素,借助鲜活的实例去经历理论到实践、实践到理论、理论再到实践的多次磨合、印证,促进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改进,使教师的专业发展真正得以实现。教师们通过上好各类研讨课,在课堂教学中,转变自己的教学行为,把新课程的理念落实到具体的行为之中。例如:我所授的《乙醛》一课,通过学生亲身实验,使他们体验到化学课活动充满着探索,感受化学学科的严谨与神奇,同时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学习的自信心,让学生在看、动、玩的过程中,积极参与知识的探索,在愉悦中掌握了化学知识。

三、拓宽学习渠道,抓住每一次学习机会,努力锻炼自己

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立足开发每位教师的潜能来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在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方面,学校提供了很多机会,为教师的学习营造氛围,搭建平台。学校依托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安排教师进行了网上学习,同时还依托远程教育资源引导教师开展校本研修和课题研究工作,加强教师综合能力培训。学校还依托校内教师资源,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参与其中,每一次都是很好的学习和锻炼的机会。例如,学校每学年都开展“师风师德”演讲比赛、“教育教学能手”比赛、“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评比活动;学校还开设了“会圣论坛”,定期邀请部分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谈心得、传经验,引导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培养教师工作学习化、学习习惯化的职业生活方式,做一名学习型的教师。

学习就在身边,提高就在眼前。总之,促进老师自身专业化成长,应立足校本教研,依托校内教师资源,通过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以点带面,以老带新,开设多种教学平台,使教师通过学习和实践,不断提升自己的课程组织与实施能力、评鉴与选择能力、设计与开展能力,做一名“志存高远、爱国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严谨笃学、与时俱进”的优秀教师。

(作者单位:安徽省枞阳县浮山中学)

浅谈急诊科护士素质自我提高 篇4

1护理人员的心理修养

护理工作是以患者为服务对象, 护士在工作中必须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和需要懂得身心医学与护理心理学。护理工作主要包括生活服务与技术服务两个方面。首先:护理人员应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 具备对工作认真负责精益求精的思想品质;对患者富有同情心、诚实、稳重大方。急救中有很多技术操作由护士独立进行, 因此, 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高度责任心是护士应具备的首要条件。能否严格执行规章制度、遵守操作规程, 直接影响到医疗质量的高低及患者的安危, 护理人员在工作中严肃认真、耐心细致, 举止端庄、平等待人的工作作风, 亲切诚恳的语言交流, 能取得患者的信任与合作, 对提高抢救治疗效果有积极的作用。其次, 做为急诊科护士还应善于控制自己的言行, 克服不利于护理急救工作中的心理障碍, 保持稳定的情绪和充沛的精力, 培养自己敏锐的观察力, 充分发挥最大的工作效率。另外, 护理人员在工作中要踏踏实实, 遇到危重患者抢救时要沉着、镇静、机智、果断, 操作中做到稳、准、快, 为取得抢救的成功而争取时间。

2掌握较全面的医疗理论知识

随着社会科学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 涌现出了许多新的科学, 如心身医学、护理心理学、医学伦理学、社会医学等, 护理技术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因而对护士应具备的知识结构及修养的要求也随之提高, 而护士在护校所学到的医学专业知识及护理技术远远不能满足实际工作中的需要, 对广大护理工作者来说, 普遍存在着知识老化问题。而护士工作特点又是夜班多、家务重、进修学习机会少, 这就要求我们不能满足于机械地完成一般日常工作, 只会注射、发药、扫床等。当今的护理知识在不断地更新, 更需要我们在护理知识的领域里不断地去探索, 掌握新技术、新疗法, 扩大知识面, 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做到多学、多问、多听课、多动笔、多积累。理论联系实际, 学以致用, 加强护理工作的主动性, 提高科学性, 只有掌握广泛的医学理论知识, 才能使我们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正确的判断, 正确的实施救护措施。在学习时我们还要多联系临床, 融会贯通。比如:为什么心脏患者在服用洋地黄类制剂时应注意观察脉博和心律, 并禁用钙剂;又如:服毒较重的患者为什么在洗胃时左侧卧位为宜等, 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好基础护理知识之外, 还应学习生理、病理、解剖、药理等基础医学理论, 使在每项操作时都能懂得其中的道理, 避免盲目照搬, 提高工作的主动性, 自觉性。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 各种先进仪器不断涌现在出, 如心电监护仪、人工呼吸机、全自动洗胃机、心电除颤器等。护理人员应了解它的结构、功能、使用方法、注意事项与养护, 只有这样遇到患者才能灵活熟练地运用, 使其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3掌握娴熟的操作技术

在急诊抢救工作中, 必须掌握娴熟的操作技术和过硬的基本功, 对抢救的成败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抢救过程中的分分秒秒都是宝贵的, 能否尽快实施抢救措施, 决定着患者生存希望的大小。如果平时基本功不过硬, 抢救患者时手忙脚乱, 一项操作迟迟不能完成, 这样就会延误抢救患者的时机, 给复苏带来不利的影响。例如:当接到一个不省人事的患者时, 首先检查心跳呼吸是否已停, 如心跳呼吸已停应立即实施人工呼吸、心脏按压等一系列急救措施, 为抢救成功打下基础。当遇到创伤患者, 尤其是失血性休克患者时, 除了立即实施止血包扎等措施外, 应尽快开放静脉通道, 补充液体, 这是护理工作的关键。如果平时不注意基本功训练, 穿刺技术不过硬, 患者的生死存亡便会因我们技术的缺憾而受到影响。又如护士无菌观念不强, 在操作中不严格执行无菌技术, 使污染的针头进入体内则易引起注射部位发生感染, 输液反应等, 重则导致败血症, 危及生命, 或在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时对头皮动静脉区别掌握不准确, 而将针头误入动脉等, 都会给患者带来不应有的痛苦。因此, 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应从细小处做起, 加强基本功训练, 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 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熟练掌握各种护理技术。

4小结

自我加压学习创新提高素质心得体会 篇5

一、用“三项学习教育”的重要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近些年来,我局新闻宣传、事业建设、内部改革、社会管理、广告服务、发射播出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推动我县两个文明建设做出了应有贡献。但同时必须看到部分同志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缺乏系统的学习,对错综复杂的形势缺乏政治上的鉴别力,缺乏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因此,我们要用“三项学习教育”的重要思想来武装自己,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二、认真领会“三项学习教育”精神,做一名合格的广播电视工作者。

为适应广电事业改革发展的新形势,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面对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挑战,与时俱进,进一步促进广电事业健康发展,必须用“三项学习教育”的思想来武装自己的头脑,要做到立场坚定、心明眼亮、守土有责,必须打牢理论路线根基、政策法规纪律根基、群众观点根基、知识根基和业务根基,着力“自我加压学习创新提高素质”,尤其要不断提高政治鉴别力和敏锐性,必须“弘扬职业精神、恪守职业道德、维护队伍形象”,自律公约,建章立制,规范自己的行为,引导大家大力弘扬忠于党和人民、坚持政治性原则、坚持正确导向、坚持实事求是的新闻职业精神,切实遵守敬业奉献、诚实公正、清正廉洁、团结协作、严守法纪的职业道德,肩负起新时期党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做一名合格的广播电视工作者。

三、自我加压,学习创新,恪尽职守,尽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

提高教师自我素质 篇6

关键词:企业;员工;综合素质;学习;发展

1.引言

综合素质,是指一个人自身所具有的各种生理、心理状态以及外部形态和内部涵养方面比较稳定的特点的总称。它包括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外在素质、文化素质以及专业素质五方面。新形势下,企业的竞争实际上就是人才的竞争,真正决定企业未来命运的是员工勇于负责、全心为公的精神,是员工果敢决策、快速执行的领导力。自身素质越卓越的员工越加注重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未来的发展道路越广阔。那么身为一名企业员工,应该如何实现自我综合素质的提高呢?笔者认为,需要从两个方面付诸努力。首先,企业应该根据员工的个性特点、基本素质,提供有效的平台,因材施教,帮助员工发展成长;但是,最重要的还是员工个人需要学会自主学习,积极主动地抓住机遇,不断的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2.企业提供平台,培育人才

企业是员工生长发芽的土壤,优秀的企业懂得培育员工,懂得以优质的服务回报员工,同样,员工也会以高质量的成果回馈企业,推动企业的快速的进步。

2.1 因材施教,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岗位

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人们往往不能正确的认识自己,不能准确的评估自己的实践能力。因此,这就要求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对员工做全面的考核,通过知识技能、群众影响力、品格测试等因素综合评判,再量才用人,适才定岗,为人才的培养提供条件。另外,优秀的人才必须及时使用,将优秀的人才放到关键的、一定层次的岗位上,使他们更好地发挥作用[1]。

2.2 实施人才培训,提高员工素质

企业培训,为员工的自我提升提供了平台,让他们有机会去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企业对员工的培训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社会培训,员工可以自行选择参加培训的项目,企业报销费用。或者同某些机构合作,组织员工集体参加;另一种是企业外聘专业水平高的培训师,到企业内部为员工讲授专业技能。企业的培训是提高员工专业技能最直接的方式,培训的目的不仅要提高员工的专业知识水平,更重要的是培员工的创新意识,提高员工的学以致用、触类旁通的精神,更好地为企业服务。

3.员工自主学习,提高综合素质

当然,企业为员工提供的各种服务属于提高员工综合素质的外界条件,员工自身的努力才是主观因素,是决定自身素质能否提高的关键。员工的自主学习是多方面,不仅要从心态的磨练、道德的提高等方面进行学习,还要从自我管理、专业技能的提高方面提高自己,这样才能全面的发展自己,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3.1 培养积极的心态

员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首要的是心态的建设。智慧的员工懂得培养自己的积极心态,对从事的事业充满激情。拥有积极心态的员工时刻保持乐观的心情,无论在工作中遇到多大挫折,他们总是能想到好的方面,时刻进行自我激励,对自己的未来充满自信。另外,还要注重提高自身的情商和逆商。在这个人际关系网交织的社会中,仅仅凭借智商不能很好地为提高自身素质搭建平台,高情商、高逆商的人才才能更好地适应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越挫越勇,积极乐观,为事业的成功铺平道路。

3.2 挖掘潜能,提高职业道德

企业员工只有学会充分的挖掘自身的潜能,才能不断地开发自己,提高自信心与自身的综合素质。员工自身可以参与一些有趣的工作,在一个轻松的环境中更有利于自身潜能的释放;其次,员工在参与工作的过程中,对于自己所承担的工作要学会独立完成,在独立思考的过程中有利于深入挖掘自身的潜能;最后,在工作的最终决策中,要敢于发言,积极参与决策,工作的归属感能够让员工更易接受新的方式和改变。除此之外,员工自身的职业道德素质也是影响员工综合素质的关键因素。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是向社会负责、忠于职守[2],员工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只有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

3.3 学会自我管理

自我管理,就是个体对自身的目标、思想、心理和行为等表现,进行自我约束、自我调节,最终完成自我奋斗目标的过程。企业员工培养自我管理的意识,最首要的是真诚热爱自身企业的文化理念,树立与企业相近的价值观,这样在进行自我管理时才会得到企业的尊重和认同。员工的自我管理不仅要求员工具有较强的组织纪律观念、服从服务意识,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还要学会自我规范,懂得客户的情绪将如何影响自己或他人,并能动性地将不良情绪转换为更有建设性的事,推动任务的向前进展。

3.4 培养创新意识,提高专业技能

学习是每个员工义不容辞的责任,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才能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增强自身的实力。但是,在信息高速发展的新时代,仅仅知识的积累不能满足时代要求,更要求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员工要提高自身的自学能力,学会吐故纳新,学以致用。另外,员工要培养自己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在专业领域潜心研究,持续学习,还要培养自己触类旁通的能力,让创新的思想转化为实在的价值。

3.5 灵活运用专业技能学习方法

专业技能的掌握程度是衡量一个员工实力强弱的重要因素,每一个会学习的员工都有一套属于自己的专业技能学习方法。尽管每个人的学习方法不尽相同,但基本上都包含了下述方法:首先,员工要掌握自主学习的途径,可以查看相关操作规程、相关记录、相关培训资料,也可以利用网络查询相关知识进行自主学习;同时,也要虚心向专业方面的老师、师傅请教,不懂就问,排除盲点;另外,提高专业技能最重要的方法就是实践,要认真把握企业提供给员工的实操机会,积极锻炼自己。同时在现场作业时也要认真观察他人作业步骤,学习他人的长处,避免他人的错误,从细节处完善自己的实操技术;最后,不能忽视的就是要善于学会总结,要学会将前期学习的专业知识、实操经验以及各个细节的注意事项进行综合总结,然后定期回顾、提炼升华。只有持之以恒、灵活地运用这些方法,才能快速地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实现综合素质的提高。

4.结语

员工是企业的力量,员工综合素质的提高是企业快速发展的法宝。抓好员工队伍建设固然是企业的一项长期工作,但是员工自身的自主学习、自我综合素质的提高才是企业源源不断发展的动力。企业员工必须努力地加强自身建设,实现综合素质的提高,这样企业的建设才能上一个新台阶,员工的发展前景才会更广阔。

参考文献:

[1]吕奎.浅谈注重企业技能人才培养以提高企业员工综合素质[J].企业导报, 2012, 06:188-189.

研究型教师的素质及自我培养 篇7

一、研究型教师的内涵及特征

研究型教师是指具有深厚的理论素养、丰富的专门知识和一定的研究能力,不断运用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理论指导实践,始终带着敏感的研究意识在教学与科研实践中自觉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不断反思并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

(一)先进的教育观念

教育观念是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逐渐形成的自我定位和对教育质量、学生成人成才标准、师生之间关系,以及课程等方面的基本态度和看法。教师日常的教学行为和教育态度归根结底都潜移默化地受其自身教育观念的影响。它包括教师观、学生观、课程观和教学观。

1. 教师观

教师不应当按照传统思想来“解读”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内容,而是领会主旨并把新的教学理念渗透到教学活动中[2]。在被称为信息化时代的今天,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和方式越来越多元化,教师更多地是激励学生思考,教师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问题的人,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3]。教师具备了这种观念,才能做学生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才能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2. 学生观

学生观影响到教师的教学方式、方法和学生的发展。现代学生观要求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并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要努力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发展学生的潜能,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有差异的学生,实施有差异的教育,促进有差异地发展。

3. 课程观

对课程的研究和发展是教师的责任和义务,教师应具有研究课程的意识。教师发展与课程改革是一对相互促进的因素。

4. 教学观

教学观对教学活动具有根本性的影响。研究型教师的教学观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是师生对知识的共同探究过程,强调教师与学生的交往、互动,强调师生双方相互交流、沟通、启发和补充。教师要尊重学生人格,关注学生差异,满足不同需要,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并使学生都能充分地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经验和知识,交流情感和体验,以求得新的发现,进而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二)扎实的教学能力

研究型教师的能力具有多向性,如教学反思能力、教学监控能力和教学探究能力。

1. 教学反思能力

成长=经验+反思,这是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的教师成长公式。所谓教师的反思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它通过对自己(或他人)的行为表现、行为依据进行解析和修正,进而不断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效能和素养的过程。反思被广泛地看作教师职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反思有利于教师自我激励与提高,是教师不断探讨教育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使自己尽快成为研究型教师的一种途径[4]。

2. 教学监控能力

教学监控能力,是指教师对自己教学活动的反馈调节能力,是教师对自己教学活动的自我意识,是研究型教师素质的核心。它是促使教师从“经验型”向“研究型”转化的核心要素,也是教师学会如何教的关键。

3. 教学探究能力

教学探究能力是指教师具有一定的问题意识,在教育教学理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教育教中存在的潜在问题,善于找出合理的解决方法,进而指导教育教学实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成效。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内在地要求教师探究能力的提升,它不仅是研究型教师成长的必然途径,而且是研究型教师的重要素质。

(三)良好的科研素养

研究型教师应当具有强烈的科研意识和较高的科研能力,掌握有效的科研方法,富有创新精神和良好的合作沟通能力。

二、研究型教师素质的自我培养

要成为一名研究型教师,必须具有多元化的知识结构、个性化的实践智慧、创造性的反思能力,并能在实践中把这些能力加以灵活运用。研究型教师素质的自我培养,可尝试校本研究、教育行动研究、案例教学研究等几种模式。

三、开展校本研究是研究型教师素质自我培养的有效途径

校本研究就是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以研究为线索,统领教育教学工作。具体地说,校本研究就是为了改进学校的教育教学,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依托学校自身的资源优势、特色进行的教育教学研究。

校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 (1) 校本课程开发———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教师即课程; (2) 校本教学研究———教学模式创新、学习方法研究等; (3) 校本教师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参与式培训和教学反思,凸显“以教师为本、以能力为本、以发展为本”; (4) 校本管理研究———促进构建现代学校制度的研究。

校本研究强调教师个体的自我反思,教师集体的同伴互助和专业研究人员的专业引领,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三者的整合,是校本研究活动中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要素。

摘要:当今是知识经济时代, 当代教育实践要求教师实现从传统经验型向研究型转变。这一转变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也是教师实现专业化的必然途径, 更是促进学校发展的需要。要成为一名研究型教师, 必须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多元化的知识结构、个性化的实践智慧、创造性的反思能力, 并能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把这些能力加以灵活运用。开展校本研究, 是研究型教师素质自我培养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研究型教师,教育观念,教学能力,校本研究

参考文献

[1]蒋芸, 边玉芳.试论研究型教师的特征及其培养模式[J].辽宁教育研究, 2004, (8) :60-62.

[2]钟启泉.课程改革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个案研究[J].全球教育展望, 2002, (8) :12-17.

[3]UNESCO.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R].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6:108.

[4]张立昌.试论教师的反思及其策略[J].教育研究, 2001, (12) :17-21.

浅谈教师自我素质的提升与方法 篇8

1 教师的自身素质的全面提升

所谓全面提升, 是指教师自身所蕴含的全部潜能被激发后的多方面发展, 如教师的德、智、体的多方面发展。素质全面提升的教师首先应该是高素质的人、公民、职业者的结合体, 他必须胜任于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 能够承担社会人的各种责任。在日新月异、变革剧烈的社会中站稳脚跟, 在自身职业岗位上做出成绩, 而实现这些的关键正在于教师是否具有较高、较全面的素质。

1.1 教师自身素质提升是知识时代的必然要求

教师是社会的知识的人群, 肩负着教育学生、培养人才的重要使命。教师的职业素养代表未来的教育发展程度, 更需要在工作中不断学习, 不断满足职业对知识的需求, 满足学生个体发展的需求, 是知识时代的必然要求。

1.2 教师的自身素质提升是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

当前教育改革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 教师要适应发展的要求, 必须勇于探索、积极进取, 不断进行自身素质提升, 从教育的思想、教育的体制、教育的管理、教学的形式、教学的内容与方法等方面都进行了全面的更新。

1.3 教师自身素质提升是胜任职业的必然要求

教师是教育人的职业, 需要掌握心理学、教育学, 并在实践中不断的积累经验, 提高沟通、协调和传授知识的能力。教师要在授课的过程中不断地思考和更新, 才能形成自己的风格[1]。

1.4 教师自身素质提升是提高职业道德水平的必然要求

教师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 不断地用自己先进的理论、良好的思想品德、良好的个人行为、高尚的信念去潜移默化地感化学生, 从而成为学生的榜样[2]。

1.5 教师自我完善和发展是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必然要求

教师的使命不是知识的复制机器, 而是教育学生学会学习, 使学生走向自我教育, 这就要求教师首先成为自我完善教育者, 具有良好的自我教育意识。

2 教师自身素质提升的方法

当今“教育为本”的理念呼唤教师的自我更新的意识, 首先要教师发展全面的、完善的人格, 教师本人应不断的向着自身职业的趋势努力。教师自身素质提升的需要[3], 要求教师本人在专业发展中的动力得到极大的发展和发挥, 也使得实践终身教育思想成为可能, 并可促使自我专业发展能力的形成, 成为促进专业发展的新因素。教师发展的方法, 因人因时而有所不同。

2.1 在广泛的学习中求进步

当前的教学改革形式是不仅要学, 而是要清楚“怎样学”。当今, “学习型社会”逐步的建立, 要求“全民学习, 终身学习”, 这个问题严峻地摆到了我们每个人面前。教师个人应建立专业责任感, 对个人的发展保持一种自觉的状态, 不断调整自己的专业发展行为方式和活动计划, 努力达到理想的专业的发展需求。

2.2 制定自我的发展规划

教师应规划自我的职业方案, 对影响发展的复杂的因素, 有效地加以整理, 使职业发展的道路较为平坦、成功的机会更大。规划自我发展方案的步骤:第一, 不断梳理自我及所处时间与空间环境;第二, 审视发展机会, 确定发展目标;第三, 制定行动策略并按目标逐步前行;第四, 评估发展方案。

2.3 积极参加在职的学习与培训

工作期间的学习与培训是更新、填补知识和能力的有效方法, 可以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机会。特别是近几年来发展起来的“校本培训模式”是一种效率快、操作性好的工作期间培训的模式。它基于教师个人的成长和学校发展的需求, 聘请专家传授, 教师个人积极参加, 以问题为导向, 以反思为中介, 把培训与教育教学实践和教师研究活动紧密结合起来, 以学校实际问题的解决来直接推动教师专业的自主发展。

2.4 有步骤地进行教学领域的研究

教师参加的教学领域的研究是提升教师自身素质、促进教师专业领域全面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在研究中, 教师可以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的结合, 加深理解课堂内容和改善教育实施, 逐步扩宽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和教育实施能力[4]。

教师的研究, 主要表现为对实践和现象的反馈, 发现问题和新现象的含义, 不断改进工作并形成理性认识, 使研究成为专业生活方法;之后则体现为对新的教育的问题、思想理念、实施方法等多方面的探索和创造能力, 运用多方面的经验和知识, 综合地、创造性地形成解决新问题方案的能力。

2.5 在参与课程改革和课程开发中获得专业发展

教师专业的发展是课程改革的重要支撑, 而课程改革也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机会并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首先, 课程改革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动力源泉”。它激发了教师完善自身的专业领域发展的强烈的愿望, 推动教师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积极参加各种专业的发展, 从而提升自身专业形象和专业素质。其次, 课程改革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有效的方法。尤其是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 能有效加强教师对所授课程的归属感, 提升教师的工作满足感和责任心, 使教师对工作有更加全身心的投入, 并推动教师各方面的专业发展和长足进步。

2.6 保持开放的态度, 与其他教师相互合作、交流

自我专业的发展要求教师能动的积极地寻找专业发展方向, 保持良好的心态, 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和专业知识。为此, 教师要充分开发、利用各种可利用的有利于自身专业发展的资源[5]。教师必须与其他地区与学校的老师们进行不同类型的专业合作, 以促成自己的专业视野更加宽广, 扩充个人的专业内涵。

摘要:学校是学生获得知识、提升自身思想文化水平的摇篮, 是培养和发掘高素质人才的基地。而教师作为给予学生思想教育和知识的人, 自身的素质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 要做一个成功的教师, 必须首先学会做一个成功的普通人。为了更好地培养出能够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 为了学校的长足发展, 教师必须要不断地学习文化知识、提升自身专业素养。该文联系实践经验, 针对教师自身素质提升的必要性和相关方法进行了分析和阐述。

关键词:自身素质,必要性,方法

参考文献

[1]赵芙蓉.从公开课的利弊反观其未来发展走势[J].中小学教师培训, 2004 (5) :60-61.

[2]粟高燕, 杨敦树.论反思与创造型教师的成长[J].辽宁教育学院学报, 2003 (3) :27-29.

[3]周彬, 吴志宏, 谢旭红.教师需要与教师激励的现状及相关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0 (9) :31-37.

[4]吴春华.教师文化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及其建构[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 2006 (2) :21-22, 30.

素质教育关键在于提高教师素质 篇9

首先, 要努力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教师的职业是神圣的,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肩负着培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合格人才的重任。因此, 作为一名教师必须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水平。

我认为衡量一名教师思想政治水平高低的标准有以下三点:一是看他是否热爱教育事业。经验告诉我们, 一名教师只有热爱教育, 才能献身教育, 才能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也才能有所作为;二是看他是否热爱学生。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学生, 热爱学生是教师工作的基本前提;三是看他是否能作学生的表率。《教育学》告诉我们, 在学校教育中, 教师是起主导作用的, 这就决定了教师的身教重于言教。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曾说过:“其身正, 不令而行;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因此, 作为一名教师在和学生相处中, 必须处处以身作则, 事事作学生的表率。

其次, 素质教育要求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素质。衡量一个教师业务能力高低的标准有以下几点:一是是否有渊博的知识。一名教师在教学工作中, 其主要任务是向学生传授知识。这就要求教师要有广阔的知识面, 要刻苦钻研教育教学业务, 不但要精通所任学科的专业知识, 还要注意学习新学科和相关的学科知识, 要上知天文, 下知地理, 还要有广博的文化修养;二是是否懂得教育和教学的规律。教师必须学习教育学、心理学, 既要掌握教育理论, 又要掌握教育规律, 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三是是否有较高的教育技能和技巧。教师要有组织教学、启发学生、语言表达、电化教学等方面的专业技能和技巧。在教学工作中, 教师的语言表达要力求规范、

让他们去体验、去探索、去感悟, 去尽情地知道得更多!展示自己吧!在我的课堂上, 有许许多多与

四、给学生一个“感悟的课堂”

课文内容有关的资料都是学生自己通过课外书、网络, 问家长等多种途径搜集来的。他们往往期待着能将自己的成果展现给大家, 这样, 无论是在课内还是课外, 他们都表现得十分积极, 而且极大地丰富了其知识的储备量。孩子的创造力有时简直是我们难以想象的:教学《乌鸦喝水》时, 我们接触到了两组形近字, “鸟”和“乌”, “喝”和

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曾说过:学生的感悟能力就如同杠杆上的支点, 对人的发展来说, 学生的感悟能力的高低正决定今后能否撬起这个“地球”。感悟既是一种心理活动, 又是一种感情经历, 还是一种审美的体验。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 能够大大地提高学习效果。让学生在感悟中学习,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

“渴”。这一直以来都是教学的难点, 我请孩面:子们自己思考, 竟得出了这样的答案:对于

1. 教师与学生之间。

情境教学主张教师对儿童倾注真情, 以敏锐的洞察力去触及儿童的情感领域, 从而建立起亲和的师生关系, 渲染一种温暖和谐的、可以信赖的、充满自信的、无拘无束的情境。教师首先必须通过一种移情作用, 设身处地地感觉体验, 回归到儿童的情感状态, 用“儿童的眼睛看世界”, 这样才能产生“以情动

“乌”的理解:“乌”表示黑色;“乌”比“鸟”少一点, 是因为乌鸦全身都是黑的, 以致于我们看不到它的眼睛了。对于“喝、渴”的区别, 学生这样说:“喝水”要用口喝, 而且必须把嘴张大 (形象说明“口”的字形) , 所以是口字旁;“渴”是因为口渴了特别想喝水, 而想喝水并不一定要张大嘴巴, 所以是三

点水旁。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 这样的欣喜情”的移情效应。

使我一次又一次地感动, 别“告诉”他, 他会流利、清晰、生动、有节奏感等。

再次, 素质教育要求切实提高教师的管理素质。衡量一个教师管理素质高低的标准取决于以下几点:一是能否有较强的教学管理能力;管理教学的能力是组织教学的关键, 是达到教学目的的重要手段;二是能否具有较强的德育管理能力;三是能否具有较强的学生管理能力。素质教育要求教师要创造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要善于从学生的日常行为和细微的表现中发现学生的思想和个性特点, 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尊重学生的人格, “要让学生抬起头来走路”。

第四, 素质教育要求不断提高教师的健康素质。一个教师的健康素质, 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 所谓身体健康, 是指教师要注意锻炼身体, 要有健康的体魄和充沛的精力, 才能承担繁重的教育和教学任务。所谓心理健康, 是指教师要注意自己的心理素质, 要有健康的生活情趣, 有较强的承受能力, 要有正确的自我观, 要善于处理好人际关系, 特别是师生之间的关系。对一名教师来说, 在和学生相处中, 既是师长, 又是朋友, 这样才能获得学生的敬佩和热爱。

第五, 素质教育要求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 建设和谐校园。所谓和谐教育, 就是要求教师在教育活动中, 改变传统的师道尊严的师生关系, 建立起一种师生平等、合作、民主的新型师生关系。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在和谐教育中, 教师的权威不是建立在学生被动和无知的基础上, 而是建立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以师生合作方式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上的。教师不再是机械传递知识的工具, 或供学生利用的资料库, 而是教会学生怎样学习, 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潜力, 做学生自学的向导。只有建立起这样的新型师生关系, 才能真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才能形成师生双方的动力机制, 最终才能使我国的素质教育为社会发展和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

(招远市张星镇张星完小)

引力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 所以在学生与教材之间建立起美妙的情感是非常重要的。在语文情境教学中作出突出贡献的李吉林曾总结出这样的情感推进的发展模式:初读课文, 在激发动机中入情;在感受课文描写的形象中动情;在领悟课文语言的神韵中移情;在表情朗读、语言训练中抒情。

3. 学生与学生之间。

由于情境的优化, 学生与学生之间友爱亲密, 他们在亲、助、乐等人际情境中相互切磋、合作互助、取长补短, 培养了团队意识、合作精神、交往能力, 这就为学习语文提供了良好的情感氛围。

总之, 我真诚地希望:我们的每一节语文课都能陪伴孩子们度过一段幸福快乐的时光!以情感为纽带是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师生的情感随着课文情感的起伏而推进、延续。课堂教学有情感纽带的牵动、维系, 变得更富诱惑力, 好学精神得到有效地培养, 学生在爱学、乐学中逐渐懂得了爱, 懂得热爱崇高, 追求美好。

2.学生与教材之间。教材对学生的吸

论提高教师素质与素质教育 篇10

教师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可靠保证。教师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决定着素质教育的实现程度。那么教师素质有哪些方面呢?

二、教师素质结构分析

(一) 教师应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素质。

职业道德不仅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具体体现, 而且也体现了一个人的全面的精神品质。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素质。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 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强化了人们的功利观念, 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现实, 少数教师只知逐利, 道德水准下降, 只教书不育人, 同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背道而驰。教师之所以为教师, 不仅仅体现在学识上, 更要体现在政治思想、个人品德、价值观念、行为习惯等方面, 要为学生树立榜样。

(二) 教师应具有熟练的业务素质。

我们今天说, “要给学生一碗水, 教师必须具有一眼泉。”所有这些都说明教师必须具有熟练的业务素质。1.精深的专业知识。知识是教学能力的基础, 因此教师首先应具有精深的专业知识, 它是教师知识结构的核心。教师对专业知识的掌握, 首先要做到精通, 即对所教学科的历史发展, 做到举一反三, 触类旁通。其次要做到知新, 即了解本学科的最新发展动态, 开阔教学视野。2.广博的综合知识。这首先就要求教师必须具有与学科教学相关的诸如哲学、经济学、文艺学等人文科学知识。另外,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出现了许多边缘学科、交叉学科, 这些都要求教师与时俱进。其次, 教师还应努力使自己成为多面手, 掌握更多的技能技巧。例如初步懂得英语和计算机的应用知识已成为教师起码的知识要求。

(三) 教师应具有健康的身心素质。

健康的身体和心理是教师正常工作的前提。教师的劳动是脑力和体力的双重支出。健康的身体素质表现为精力充沛, 耐力强, 思维敏捷, 声音宏亮。精力充沛才能从容不迫地面对日常工作和来自学生及社会各方面的压力而不易疲劳和紧张。耐力强表明与疲劳作斗争的能力强, 对教师这种长期艰苦劳动的适应性强。思维敏捷是教师拥有充沛的智能和使教育活动富有创造性的先决条件, 也是对教师身体素质的起码要求。

三、如何提高教师素质

由于我国历史积患多, 受教育人口面积较大, 因此教师的数量与质量一直长期困扰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教育部已经提出在今后五年内要对全国一千万中小学语文教师进行轮训, 这说明目前绝大多数教师还不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因此, 必须提高教师的素质。

(一) 提高思想政治素质。

加强政治理论学习, 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教师必须加强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学习, 不断加深自己的理论修养, 加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学习,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可忽视的是个别教师利用教书育人的课堂向学生传播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思想, 给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带来负面影响, 这是缺乏政治责任感的表现, 势必严重影响教师队伍的形象与自身建设。

(二) 保持健康的身心素质。

首先, 在身体素质方面, 一是要重视维护身体健康, 减少疾病。二是要注意有规律地生活, 增强体质。三是要坚持锻炼身体, 提高生命质量。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健康完善人格的体现。教师只有自身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才会积极地影响学生, 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如果教师缺乏健康的心理品质, 就不能保持坦诚平和的心境和豁达大度的胸怀, 没有坚强的意志, 不能公正对待学生, 那么必然导致师生关系紧张, 使学生的心灵受到不良刺激以致影响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其次, 在心理素质培养方面。一靠学习, 二靠实践。主动通过阅读健康有益的课外读物和英模事迹、中外名著、名人传记等, 增强营养, 激励、陶冶教师自身, 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塑造完善、高尚的人格。要多参加集体活动, 在活动中磨砺坚强的意志, 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形成健康的心理。

(三) 加强教师的在职培训。

加强教师的在职培训无疑对于教师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师的在职培训是更新、补充知识、技巧和能力的有效途径, 能有效地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某些国家在使用“继续教育”一词。人们逐渐认识到, 教学同其它职业不一样, 是一种“学习”的职业, 从业者在职业生涯中自始至终都要有机会定期更新和补充他们的知识、技巧和能力。

(四) 改变语文教学评价。

评价具有导向作用。以往对教师的评价总是过多地看重学生的考试成绩, 结果导致语文教学的工具主义占主导地位。对学生的评价方面, 要有利于学生语文修养的获得和语文素质的全面发展。鼓励运用探究性的学习方式, 避免繁琐的分析和琐碎机械的练习。

摘要:众所周知, 百年大计, 教育为本;教育大计, 教师为本。在我国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 教师素质的提高已成为实施素质教育至关重要的问题。

上一篇:电子书走天涯下一篇:建筑工地的材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