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实施素质教育与提高教师素质

2022-09-11

素质教育具有面向全体、全面发展、全程进行的特性。人的素质, 是在先天素质的基础上, 通过教育形成的稳定的品质和个性特征。如人的思想、知识、身体、心理品质等。知识可以用言传口授的方式, 由一个人传递给另一个人, 素质则不能用传递的方法去掌握。

实施素质教育意味着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师不仅要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 还要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广博深厚的知识功底, 掌握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和教育技能, 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 成为教育家式的教师。

1 更新教育观念

更新教育观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 也是提高教师素质的关键。思想决定行为, 任何人的行为都受观念的支配。在长期应试教育环境下, 教师形成的教育观、教学观、学生观以及质量观极不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 应试教育所形成的教育教学方法、教育手段、学习方式、评价标准等也必须改变。学生不能生动活泼地发展, 教学模式单一, 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受到限制;教学方法过死, 考试方法僵化, 学生死读书本;对学生以分定优劣的评价严重束缚了学生创造意识的形成和创造力的发展。这些问题的存在, 都必须在更新教育观念的前提下才有望得到解决。

现代教育观念的核心在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参与意识、创造意识, 素质教育的学生观要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开发和调动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下, 引导、推动学生不断地发展。因此, 教师必须树立现代教育理念, 掌握科学的教育教学理论, 运用先进的教育教学手段, 提高认识和完善自我, 实现观念的更新和自我的提升。

2 树立终身学习的教育观

科技的进步, 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知识更新的周期明显加快, 知识经济、信息时代, 让我们每个人都面临飞速变化的时代的挑战。教育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 也是科技发展的前沿阵地, 教师是知识技能的传授者, 又是科学文化的创造者。因此, 教师要勇于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 善于以知识的不断更新完善自我。这就要求广大教师必须掌握相关学科的新知识、新观念和新技能, 形成不断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因为这样不仅对教师自身的发展有利, 也是成长中的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每个人都面临着“学习的革命”的严峻挑战, 文盲将不再是不识字的人, 而是不会学习、不会捕捉和使用信息的人。称职的教师应该是学科知识、人文知识、教育理论、现代教育技术等多元化集一身的综合型教师。

3 科学研究能力

素质教育理念下的教师, 不再是单纯的教书匠, 只是传道、授业、解惑, 而应该是教育家、科学家, 善于用自己的素质和能力培养和造就一代创新型人才。既会教学又懂教育, 既有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 又有教育科研能力和创造力, 是素质教育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建设一支科研型的教师队伍, 可直接指导教育教学实践, 是推动教育发展的不竭动力。教师实现由“经验型”向“科研型”的转变, 是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以教育教学带动科研, 以科研促进教育教学, 应该成为每位教师的自觉行动。教师队伍是一支教育科研的强大生力军, 在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 起着单纯的教育理论工作者难以替代的作用。因此, 教师必须增强科研意识, 学习教育理论, 掌握科研方法, 参与科研实践, 逐步提高科研能力。

4 开拓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 也是每一个社会成员自身进步和发展的不竭动力。一个国家, 一个民族、一个社会, 唯有创新才有发展。一个人唯有创新, 也才有提高和发展。

教师的创新能力表现在能以创新精神对待教学和科研工作, 勇于改革, 敢于创造。在教育教学中, 要敢于有所突破, 在理论上要敢于在前人基础上求新求异, 向前发展;在教学的组织、教学方法的运用上要探索规律, 大胆创新实践。固步自封不行, 墨守成规不行, 突破条条框框, 实现创新发展, 是素质教育对教师开拓创新能力的时代要求。

5 高尚的职业道德

新型的教师职业道德, 应当是具有高尚的社会道德规范、良好的师生关系, 丰富的学识和科学精神、奉献精神、创造精神。教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在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同时, 也在向学生渗透着自己的思想、立场和观点。因此, 教师本身应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质。良好的道德行为, 其本身就是一种强有力的教育因素。提高教师素养重在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是根本、是灵魂, 文化素质是基础。加强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 重中之重是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 教师素质重在师德建设。教师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关系到教育的质量, 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只有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 才能为素质教育的实践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持。一个综合素质高的教师, 首先应该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没有高素质和创新精神的教师, 是不能培养出高素质和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的。

6 健康的身体素质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体魄健康是指人在运动、劳动与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力量、速度、耐力及灵敏性等方面的能力。教师特定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特点, 要求教师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教师的劳动是一项既包含脑力劳动又包含体力消耗的艰苦工作, 身体健康是承担繁重的教学和科研任务的前提。其次, 教师的工作是通过听、看、写、讲来完成的, 所以教师必须有良好的听力、视力和声音。

教师还应具有较高的心理素质。精神乐观向上能造成一种和谐以及生机勃勃的氛围, 给学生情绪上的感染。教师需具备较强的情绪控制能力, 以积极的情绪对待生活、工作和学生。风趣幽默的健康情绪, 宽阔的胸怀和愉快的心境, 对教师的工作和生活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教师要坚持不懈地了解学生及探索教学规律和教学方法, 这种持之以恒的意志和毅力, 是每个教师都应具备的心理素质, 也是教师为人师表以及教书育人所必需的。

总之,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培养一代高素质的跨世纪人才, 是时代赋予广大教师的神圣职责。每一位教师都应站在时代的高度, 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推进素质教育的顺利实施。

摘要: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 教师的素质决定了所培养的人的素质。只有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具有较高的科研和创新能力以及高尚的职业道德, 全面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才能培养出高水平的人才。

关键词:教师素质,教育观念,科研创新,职业道德

参考文献

[1] 程景民.现代素质教育概论[M].汕头大学出版社, 1999.

[2] 周宏.教育新概念[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2002.

[3] 叶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4.

上一篇:分析设计思维开拓苏州虎丘泥人市场潜能的有效途径下一篇: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