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铁路企业职工素质

2024-06-20

浅谈如何提高铁路企业职工素质(通用8篇)

篇1:浅谈如何提高铁路企业职工素质

浅谈如何提高铁路企业职工素质时间:2008-07-25来源:本站作者:编辑06 点击:

43次

当前,在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形势下,铁路运输业面临着公路、航空、水运各行业之间的严峻挑战。行业之间的竞争,关键是人才的竞争。行业竞争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铁路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宏伟目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职工队伍素质的不断提高。

一、铁路企业职工素质的现状及成因

1.现状铁路企业职工从主流上看是好的,政治坚定、思想健康、作风扎实,在历史上各个时期,均是一支特别能战斗的群体。但是,我们也应该清楚地看到,铁路职工的政治思想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与铁路改革发展的速度不相适应,与铁路改革发展的目标还有很大的差距。(1)从管理机制上看,计划经济形势下的管理制度,已不再适应市场经济需要,“铁饭碗”、“铁工资”等现象,很大程度上阻碍了职工队伍素质的提高,致使铁路部分职工不思进取,缺乏危机感。

(2)从政治思想素质上看,少数干部、职工存在着缺乏理想,心灵空虚,工作积极性欠缺等现象。(3)从职工受教育程度上看,初、高中文化程度占有相当比例。特别是在行车主要工种的职工中普遍存在着业务素质不高的问题,对一些简单的故障处理、非正常情况下的行车办法还不十分清楚,直接威胁到了铁路的安全生产,严重地干扰了正常的运输秩序。还有少数基层管理干部思想观念转变慢,对改革持坐等观望的态度。2.成因(1)当前的社会环境对职工思想产生了负面影响。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利于引进西方先进的管理和先进的科学技术,有利于引进外国资金来加快我国的经济发展,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西方庸俗的、落后的价值观、人生观和生活方式,对我们的少数干部职工,产生了负面影响,使他们迷失了方向,导致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有了不同程度地抬头。(2)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换过程中,旧体制留下的一些痼疾影响。铁路企业是国家的大型国有企业,一直实行着计划经济的管理模式,计划体制已经在大家的脑海中深深地扎上了根,职工中不同程度存在着“皇帝的女儿不愁嫁”的优越感。铁路企业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干部任免、劳动用工、工资分配制度及许多激励机制已很难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也从不同层面制约和影响了职工队伍素质的提高。(3)铁路职工来源复杂对提高职工素质的影响。随着铁路的发展壮大,铁路职工的数量越来越多,铁路职工来源除了接收铁路专业学校毕业的学生和接收的复转军人外,还有相当一部分派遣制职工,这些未经过专业学校培训的人员,文化基础较差,学习

先进的现代化科学技术比较困难。

二、提高铁路企业职工素质的途径在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的今天,职工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企业竞争力。职工下岗时有发生,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然而提高职工队伍素质又是一项需要长期不懈地努力,需要系统规划,做艰苦细致的工作。根据多年基层工作的实践,笔者认为提高职工队伍素质的基本途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健全管理机制是提高铁路职工队伍素质的基础健全的管理机制是确保企业是否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基础,笔者认为铁路企业要发展,就要坚决进行“三项制度”改革。“三项制度”是指干部任免制度、劳动用工制度和工资分配制度。在干部制度改革中,通过完善考核体系,加大干部考核力度,引入干部竞争机制,建立干部解聘制度等措施,提高干部队伍的素质,增强干部责任感和紧迫感,使之忠于职守,努力

工作。在劳动用工制度改革上,健全和完善职工竞争上岗、待岗、待业实施办法,实行排队抓尾或尾数淘汰法,将竞争下来的职工进行淘汰,转入劳务市场,经过劳务市场的学习培训提高素质后,再来参加竞争上岗,或者让其从事发挥其专长的工作,挖掘出每个人的潜力,让在岗人员能人尽其责,发挥出最高效率,充分调动每位职工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激励职工的进取精神,减少人力资源的浪费,节约成本支出。在分配制度改革上,加大二次分配力度,实现全额计件工资和以岗定薪等。将现有职工通过合理考评,分为若干技术等级,把个人工资收入与业务技术素质高低挂起钩来,激励职工学习业务的热情。通过“三项制度”的改革,建立起一套干部能上能下;职工能进能出的良性循环机制,使大家都能珍惜自己的岗位,形成上岗靠竞争,收入靠贡献的新机制,为职工队伍素质的提高注入新的活力。2.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是提高职工队伍素质的内在动力企业要改革就必然会触动部分人的利益,必然会引起一些人的抵触和反对,要使其转变观念,适应新潮流,提高素质,必须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1)搞好形势宣传教育。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由于新旧体制模式的转换,使企业职工思想处于一个转型时期,一方面符合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思想观念在不断形成,并逐步占居主导地位,促进职工队伍素质的不断提高;另一方面,改革触动了一些人的既得利益,不思进取、工作靠混的人失去了既有市场,阻碍改革的消极思想,在一定的条件下蔓延,制约和影响着职工队伍素质,这就要求我们做好深入细致的形势宣传教育,从职工最关心的问题人手,充分利用一切手段开展职工教育,使广大干部职上充分认识到改革是企业发展的机遇,不改革就没有出路,只有死路一条,让职工关心改革,支持改革,产生危机感,提高学习的自觉性。(2)加强基层班组建设,搞好政治学习。在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不经常学习思想就会落伍,就会跟不上形势的发展。对机务系统的乘务员来说,集中学习存在很大难度,由于工作的流动性,教育活动必须以班组为单位,立足“小而精”的思想。因此,搞好班组建设,加强班组政治学习,显得尤为重要。3.抓好培训工作是提高干部职工队伍素质的保证教育培训是提高干部职工队伍素质的基本方法和主要途径。培育干部职工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过硬的技术业务素质,是任何一个企业长期不懈的奋斗目标,只有坚持不懈地开展职工教育,进行形式多样的培训,才能使我们的干部职工在政治觉悟、理论水平和技术业务等各方面都能得到全面提高,所以,教育培训的目的只有一个字,就足“用”字,即实用。好的教育培训能收到事半功倍的实际效果,能针对职工的实际状况提高、改善职工的现状,提高职工的素质、水平,使他们能更好地胜任所担负的工作。笔者以为,要搞好教育培训,首先要明确职工需要学什么,提高哪些方面的技能,有针对性地培训,做到有的放矢,学有所用。二是要理论联系实际,所学为所用,组织职工边学边实践,在学习中总结,在学习中检验,在学习中总结,方法正确了,学习效果就会达到事半功倍。教育培训根据时间特点可分为日常培训和脱产培训。日常培训是较为灵活的、可长期进行的培训方式,但要制定一个长期教育计划,循序渐进,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它还可以根据生产的需要、季节的特点或人们思想状况、素质的高低,随时制定出临时培训内容和培训方案,通过讲授或实作演练或现身说法等,达到“缺什么补什么”的目的,较快地满足运输生产中的急需。日常培训形式多样,如:(1)班组的固定学习,如学习会、班前会等;

(2)板报、有线电视;(3)建立内部局域网或互联网,开设远程教育,对职工开展综合素质教育;(4)开展班前一日一题考试教育等。脱产培训是提高干部职

工素质的又一种非常必要的培训方式,它可以较为系统地进行政治理论培训和业务技术培训。脱产培训切忌“填鸭式”行为,可以先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欲受教育人进行摸底,或先进行素质业务抽样调查,了解职工目前在业务素质等方面到底存在多少问题,存在哪些问题,然后进行统一培训。培训过程中必须坚持达到效果,不能满足于“教过”,要立足于“学会”。脱产培训同样需要长期坚持,定期举行,只有这样,职工队伍的素质才能稳步提高。(作者单位:成都铁路局贵阳客运段)责任编辑:王方 浅谈如何提高铁路企业职工素质 张洪兵

篇2:浅谈如何提高铁路企业职工素质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进程的不断深入,如何提高企业自身的整体素质迫在眉睫。特别是中国加入WTO以后,企业之间的竞争将日趋激烈,面对世界各国的企业强手,企业的最后结果只有“优胜劣汰”,企业不被淘汰的关键是职工素质问题。如何提高职工素质,使企业处于不败之地,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提高企业职工素质的重要性

(一)、提高企业职工素质是企业加强自身管理,谋求发展的内在要求。

作为一个企业,它所管理的对象无外乎人、事、物三个方面,而人的管理始终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和重心,特别是职工作为企业生产力诸要素中最重要、最活跃的要素。企业职工只有具备高素质的工作能力,才会为企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如果企业职工素质低下,就根本无从谈起企业管理的好坏和发展的后劲,即使企业拥有了现代化的设施,也拥有善于管理的领导者,然而不具备与之相匹配、相协调的高素质职工队伍,那么,从生产角度来讲,企业最终不但不会产生良好的效益,反而会成为先进设备的“奴隶”,使先进的设备故障频繁,甚至会把先进的设备用成一堆“废铁”,造成重大浪费。从企业的管理角度来讲,企业就会犹如“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缺乏活力和动力。例如:在莱钢中型车间和中型厂刚投产期间就曾发生过职工维修不了先进设备的问题,该工厂领导层意识到这个问题后,立即广泛和深入地组织职工进行强化培训,并聘请国内外专家和技师传授维修与保养知识,提高职工的业务素质,解决了“人机·管理”之间存在的不适应的问题,为今后的生产经营创造了良好条件。正如现在才投产的大H型钢一样,职工上岗前,都到外单位进行学习,然后上岗。所以,提高职工的素质是企业加强自身管理、谋求发展后劲的关键所在,只有职工素质提高了,企业才会最终步入发展和进步的正轨,才会拥有参与市场,立足市场的不竭动力。

(二)、提高企业职工素质是促进现代化企业制度建立、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动力和活力所在。

所谓现代企业制度就是适应社会化大生产需要,反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以规范和完善的企业法人制度为基础,以有限责任为标志,以公司制为主要形态,以科学管理为保证的新型企业制度。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会有相当一批企业由原来的工厂制改组为公司制,然而实行公司制并不是简单的更换名称,也不是单纯为了筹集资金,而要着重于转换机制。在转换机制过程中,企业职工素质的高低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如果职工素质低,仅仅停留在过去的机制局限里,那么再好的制度也只是纸上谈兵。象近几年,我们许多地方企业在不具备高素质职工的条件下,硬性改组,最终导致企业倒闭垮台的情况屡见不鲜。所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必须首先对职工进行培训,提高其综合素质,成为一支复合型的现代化人才队伍。

提高企业职工素质也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是一项重大的社会变革。企业职工由于受旧体制的影响,吃“大锅饭”、上班就有工资的思想根深蒂固,对于新型制度一时难以接受,所以企业必须从根本上抓起--------大力提高职工素质,以实现人的思想观念的不断转变。

(三)、提高企业职工素质是加强企业双文明建设的基础。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紧密联系,互为促进,缺一不可,无论是物质文明建设还是精神文明建设,都离不开高素质的人,都需要人去操作、去完成、去提高。一个企业拥有了高素质的职工队伍,就会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从而推动企业不断壮大和向前发展,因此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职工队伍是企业加强双文明建设的基础。

二、提高企业职工素质的方法和途径

企业为适应社会和国际新形势的要求,把自身做强做大,提高企业凝聚力和市场竞争力应

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职工素质。

(一)、因人施教,抓教育培训。

一是要实现管理人才的现代化,应重点解决的问题包括:要下大力气培养德才兼备、又红又专的企业经营管理专家,注重引导管理人才进行品德情操训练,将敬业精神、奉献精神、民族精神等作为重要的考核指标;要注重人才的层次性和类别性,提倡在岗位上建功立业,培养适应各个层次和各种类别要求的人才,使各种人才形成互补,培养懂管理、善经营,能够体察民情、具有公仆意识的复合型管理人才;同时注重经济性的教育引导,使管理者能够带头学习政治理论,做到勤政廉洁,有所作为,企业的管理层具备上述条件,在提高职工队伍素质的工作中具有重要作用,占据关键地位。

二是重视科技层教育培训。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决定着现代企业的兴衰,企业应建立健全系统的制度,加强对工程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的科技培训和教育,为各类技术人才成才提供资金和发展机会。象莱钢运输部开展的技术革新项目展评活动,创效益千万元,培养了上百名技术人才,并在全体职工中形成了重科技的氛围,促进了冶金铁路事业的大发展,所以企业必须重视科技人才成才,这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

三是抓好一线职工层的教育培训,主要方法有:第一实施全员培训,一线职工的素质参差不齐,有文化水平高的,也有低的,因此通过强化培训等手段,进行脱产或半脱产办班培训,实施全员轮训,是提高整体职工素质的有效途径,正象莱钢正在进行的职工职业资格鉴定培训一样,要求人人持证上岗,人人上岗有证,这必然对提高全体职工的技术水平起到强大的促进作用。第二“对症下药”培训同整体目标相结合。企业在对职工存在的薄弱环节进行教育培训的同时,应以整体素质为目标,不能抓此失彼,否则会导致职工素质不升反降,事倍功半,达不到期望目的。提高职工素质只有兼顾整体,如抓思想素质不忘业务素质,搞业务培训不忘职工观念转变教育,才能成功的实现职工队伍素质一时一变化,一年一台阶的不断提升,为企业不断创造生产经营的佳绩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所以,抓教育培训切不可千篇一律,“赶鸭子上架”,应结合企业职工现状,因人因层施教。

(二)、通过正式组织开展的载体活动促进企业职工素质的提高。

所谓组织,是指一群人为了达到共同目标,通过人力的分工和职能的分化,运用不同层次的权力和职责,充分调动这一群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合理的协调这一群人活动的完整而开放的动态系统。通过组织开展活动,从思想、技能等各方面提高职工素质。如党组织着重于发展方向的设计和思想政治理论工作,特别是近期开展的公民道德建设工作,为企业职工的思想素质提高指明了方向和方法;如工会组织开办的各种评先树优、劳动竞赛等活动,直接针对职工个人素质情况的考察和促进;如团组织开展的创建青年文明号,争创青年岗位能手等活动,为青工成才拓展了道路。这些活动无一不利于职工素质的提高,正式组织所开展的活动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广泛性和普遍性,渗透于生产、安全、质量、技改等各领域,适应于领导、技术人员、一线职工各层次,而且正式组织具有对国际、国内发展动向、发展趋势接触早的特点,能够及早采取措施,为此企业应利用好这些载体活动,将其作为提高职工素质的有力手段和途径。

(三)、必须建立能上能下、平等竞争的用人机制及适合高素质人才发挥应有作用的使用平台和薪酬机制。

第一,建立一种使人才脱颖而出的选人、用人机制是使员工素质得以持续提高的外部环境,能上能下的制度是迫使现有岗位的员工素质不断提高的外在压力,平等竞争使得只要员工的素质提高到某一岗位、某一层次的水准,就可以通过公开、公正的平等竞争获得这一岗位,使得员工的素质提高得到了用武之地,一旦这样的选人、用人机制得以建立和良性运行,就会形成企业员工提高素质的不竭动力。

第二,高素质人才是整个人才队伍的精华,他们的使用和薪酬制度的有效性和合理性对整个

人才队伍素质的提升具有不可替代的示范作用。简言之就是在使用上,要充分为其创造条件并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及其自身特点为其安排适当的管理岗位和技术岗位,以使其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在薪酬设计上要充分考虑其实际贡献和示范效应,可适当就高安排其相应待遇,从而为次高素质人才尽快达到高素质增加动力。对高素质人才的使用还有一个不能忽略的重要使命,那就是带队伍。要根据不同人才的具体特点及其待遇情况为其制定带队伍计划,而最终所带队伍的效果反过来又起到了修正其薪酬待遇的作用。

(四)、培养富有凝聚力,具有良好敬业精神、奉献意识以及团队精神的企业文化。员工素质的核心是敬业精神和奉献意识,这是职工基本素质的基础,也是员工的文化素质和技术素质赖以不断提高的精神依据,而这一素质的持续实现,必须有一种强有力且成熟并能与时俱进的企业文化为依托。企业文化是企业一切行为的道德基础,它是企业人格化的外在体现,是诚实守信、开拓创新的灵魂和源泉,是员工敬业奉献的道德依据,所以企业文化的厚薄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持续竞争力的强弱,在具体组织实施中,应重点做好如下三方面的工作:

第一,夯实企业文化建设的基础。企业文化是现代管理的“灿烂之花”,应当让它扎根于“沃土”,避免出现“昙花一现”,首先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各管理层要躬亲实践,以身作则,并且持之以恒,再就是选择和培养企业文化活动骨干,在企业内创造企业文化氛围;同时根据企业实际情况,改善物质环境。

第二,强化企业文化灌输。人的正确思想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要使企业文化在企业“生根、开花、结果”,还必须能够成功的向职工进行灌输,要把具有本企业特色的企业精神灌输到每一名职工心中,在职工理解、接受上要采取适当措施,并合理分配给每一名职工接受培训和教育的时间、机会,注意坚持长期灌输,常抓不懈,通过日积月累,使职工精神境界不断升华。

第三,促使企业文化“做功”。所谓“做功”,主要在于促使企业文化的转化,这种转化包括:

1、内化在企业职工的心灵上,化为职工的优秀品质,并培养、孕育出本企业的模范人物。

2、外化在职工的预见行为和企业的产品,服务或其他有形物质实体上,譬如外化在企业的产品上,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增加产品的文化含量,在企业形成质量文化等。

3、习俗在全体职工自发的加以遵守的风俗、习惯、舆论、仪式上,如莱钢所进行的企业环境文化建设,可以说为职工素质的提高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氛围,企业文化实际上是一种包括企业管理所有内容的文化,而这种文化只有建立在全体职工素质提高的基础上,否则也将一事无成。

(五)、创建学习型企业的培训机制和氛围。

学习型企业机制建立在一个崇尚知识、崇尚人才的企业文化基础上,全体员工的认识都统一到素质提高的必要性和迫切性的广泛认识上,然后再设计一个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那么,全员素质的提高就指日可待了。

学习型组织的基本涵义有以下六点:

1、拥有终身学习的理念和机制;

2、建有多元化回馈和开放的学习系统;

3、形成学习共享和互动的组织氛围;

4、具有实现共同愿景的不断增长的学习力;

5、工作学习化使员工活出生命意义。所谓工作学习化,是将一项工作视为一个最好的机会,从工作中学习新技能、新方法并促进专业知识的增长;6、学习工作化使组织不断创新发展,而学习工作化则是指将学习视为一项重要的工作,能每天不断的学习并培养出终生学习的习惯,象莱钢炼钢厂,自创建学习型企业以来,企业的面貌大为改观,职工的素质显著提高。

创建学习型组织(或企业)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消除职工的心理障碍,帮助职工改善心智模式的问题,从国际、国内的一些著名企业来看,他们之所以会常盛不衰,就是因为他们大都采用了学习型组织的理念进行管理,他们的职工素质不同于一般的传统企业,他们的成功经验应该值得我们所学习和借鉴。

总之,提高企业职工素质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这需要放在企业的发展战略角度,解放思想,不断探索,实事求是,常抓不懈,为企业的振兴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陈永康

2006年4月

浅谈如何提高企业职工素质

陈永康

篇3:浅谈如何提高铁路企业职工素质

关键词:企业工会,职工,素质,途径

党的十七大提出, 要“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形成全民学习, 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严峻挑战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对职工素质提出的更高要求, 工会组织要站在企业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 以维护职工学习权、发展权, 充分发挥自身特点和优势, 积极推动“创建学习型组织, 争当学习型职工”活动的开展, 通过教育培训, 帮助职工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推进职工知识化进程, 全面提高职工素质, 建设“四有”职工队伍, 这不仅是工会教育职能的重要体现, 也是工会组织与时俱进,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创新之路。

一、提高职工队伍素质的重要和现实意义

1. 提高职工队伍素质是职工个人成长成才的需要。

21世纪是以学习为中心的时代, 学习是这个时代对每一个人的要求。作为一名员工, 只有不断学习, 才能不断提高、不断进步、不断创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竞争的市场已经或正在淘汰那些技术单一、技能低下的劳动者。

2. 提高职工队伍素质是企业持续有效发展的需要。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 是最具决定性的力量。我们正处在一个科技创新、竞争激烈的时代, 在科学技术日益成为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筹码的当今时代, 拥有一支高素质的职工队伍, 最大限度地开发人的潜能, 使人力资本增值, 建立起与企业发展相匹配的高素质职工队伍, 对于一个企业的生存发展将起着关键的支撑作用。职工素质的高低不仅关系到工作水平和服务质量, 也制约和最终决定着企业的发展前景。

3. 提高职工队伍素质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

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 是实现党中央提出的“工人阶级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 就必须进一步增强主动性、发挥创造性、发展先进性”要求的需要, 是广大职工群众合法权益的根本所在, 也是全社会的希望。

二、企业工会提高职工队伍素质的有效途径

综上所述, 提高职工整体素质, 培养一支德才兼备的职工队伍, 是新形势下工会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那么, 企业工会又该如何提高职工队伍素质呢?我们石油化工总厂工会近几年来在这方面做了积极的尝试, 取得了一些成绩, 下面就结合我厂工作的实践讲几点粗浅的认识。

1. 加强领导, 为提高职工素质提供组织保证。

成立了以总厂工会主席任组长、相关责任部门任组员的职工素质提升领导小组, 负责职工素质提升活动计划的制定及活动的安排、监督、检查, 并结合实际制定了职工素质提升三年规划。同时还积极配合我厂把职工素质培训纳入我厂发展规划, 并在参与培训计划的拟定、实施过程中, 组织员工积极参加各类文化和专业技能培训, 对培训内容、培训重点和培训方式等提出积极的意见和建议, 使培训方案更加切合职工职业需求和总厂发展实际, 更加科学和规范。

2. 加强投入, 为提升职工素质提供全方位保证。

近两年来, 我们以“创建学习型班组、争当学习型个人”活动为契机, 加大了活动的投入, 为提升职工素质提供全方位保证。一是加大的软件投入。我们从加强教育培训入手, 扩大了培训范围, 先后11次从外单位请有经验的专业人员对职工进行技术培训和辅导, 共培训职工1112人次, 满足了职工对新科技、新知识、新文化、新技能的需求。二是加大的硬件设施的投入。投入资金2万余元, 在特种油车间轻烃装置操作室为职工建立了一个读书活动室, 配备了一定数量的桌椅和技术、文化、法律、电脑等各类书籍1000余册, 定期开展读书交流活动, 为职工创造了一个适宜的学习环境, 不断增强职工的学习愿望和学习能力, 在职工中树立“终身学习”的学习理念, 引导职工学习政治理论知识、专业技术知识和岗位应知应会, 进而提高职工的整体素质。

3. 创新活动载体, 增强职工素质提升活动的吸引力。

创新教育培训活动载体, 不断增强其自身的吸引力, 是提高职工素质的前提和保证。今年以来, 石油化工总厂工会把“创争”活动进一步深化、细化, 创新活动方式和方法, 在职工中深入开展了“读书自学增才干, 技能培训强素质”主题活动, 鼓励职工在搞好岗位培训的基础上, 通过多种途径、多种形式获取知识, 增长才干, 在实践中完善充实自己。

4. 建立和完善考核、激励机制, 形成独具特色的职工素质提升长效机制。

考核和激励机制是职工提升素质的助推器。我们始终坚持从上到下做到项项活动有计划、有目标、有布置、有督促检查、有考核结果, 确保每项活动落到实处。这些做法, 均有效激发、调动了职工获取知识、提高技能的积极性、主动性, 总厂上下也由此形成了崇尚知识、重视人才、爱岗敬业的良好风气。

三、取得的效果

1. 职工队伍素质有了大幅度提高, 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热情空前高涨。

目前, 全厂有216名职工通过自学取得了高一级学历;具有高级专业职务任职资格34人, 中级专业职务任职资格97人, 初级专业职务任职资格128人;672名岗位工人考取了本岗位资格证书, 占职工总数的95%, 其中, 一岗二证的职工有412人, 占61%, 一岗三证的职工有177人, 占29%。有21名职工取得了高级工技能等级证书, 1 7 9名职工取得了中级工技能等级证书, 4 7 2名职工取得了初级工技能等级证书, 全厂职工学历水平和技术素质均有了很大提高。广大职工深深的感受到:是企业给他们搭建了锻炼能力、提升素质、施展才华、从而实现人生价值的平台, 他们从心里由衷感谢企业、热爱企业。

2. 提升了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水平, 促进了企业持续、稳定、有效发展。

篇4:浅谈如何提高铁路企业职工素质

关键词:队伍建设;煤炭企业;职工素质;问题对策

一、煤炭企业职工素质建设的主要问题

从目前来看,我们职工主流上是好的,他们政治坚定、思想健康、作风扎实,是一支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吃苦的群体。但是,也应该清楚地看到,随着煤炭企业的改革,职工的思想状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职工队伍素质存在“五多四少”的问题。即“文化程度低的职工多,较高学历的职工少;普通职工多,技术人员少;生产一线农民临时工多,合同制职工少;女工多、年龄大的职工多,青年职工少”。煤炭职工的政治思想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与煤炭改革发展的速度不相适应,与煤炭改革发展的目标还有很大的差距。主要表现是:

(一)思想观念滞后,忧患意识差

职工对企业面临的国内外市场激烈竞争的严峻形势缺乏应有的认识,没有危机感,竞争意识淡薄;学习观念落后,缺乏学习的主动性,临时突击、应付考试的学习态度普遍存在;“铁饭碗”思想严重,忧患意识差,认为工作干好干坏一个样,技术好坏一个样;少数职工缺乏理想信念,心灵空虚,工作没有积极性,思想素质不高,使“野蛮”生产、违章操作等不良行为普遍存在。

(二)业务素质薄弱,发展潜力不足

煤矿企业高技能、高素质人才本身就短缺,特别是国有煤矿企业技校生和职工子弟多,生产矿井采掘一线工人、基建矿井施工队伍绝大多数是农民工,他们文化程度相对较低,对煤矿专业的理论缺乏系统的学习,理论根基不实,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们业务技能的全面提高,直接威胁到了安全生产和提高效率;部分职工理论基础不扎实,没有经过规范、严格的专业教育和培训,对规章制度的学习教条、孤立,无法达到前后联系、融会贯通,完全凭经验干活;非正常情况下的应急处理能力差,主要表现为:遇到问题心中没底,基本作业技能不过硬,与岗位技能标准还有一定差距,在新技术、新设备面前表现出明显的不适应。

(三)安全素质低下,安全意识淡薄

目前仍有一部分职工,工作存在侥幸心理,往往认为工作中做这样那样的措施太麻烦,从而不履行必要的安全程序。有的职工“看惯了,干惯了,习惯了”,盲目蛮干,随心所欲,对违章的危害虽有所认识,但总认为干过多次都没出现过问题,从思想上放松了警惕,工作中就出现了违章。

(四)企业管理机制不健全

一是制度执行不够严格。部分管理人员平时工作中存在人情执法,管理疏漏,部分管理者不能很好的履职尽责。二是职工遵章守纪的自觉性不强。由于职工文化参差不齐,岗位操作技术不熟练,对法律法规和各项制度学习了解不够,对“三违”的危害性认识不足,对岗位危险源辨识能力不够,导致部分职工遵章守纪的自觉性不强。

二、提高煤炭企业职工素质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学习教育,树立新型学习观

一是要树立终身教育的观念,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人才强企的战略,找准切入点,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不懈学习,全方位、多渠道提高职工思想政治素质、技术技能水平、身体心理素质。二是要鼓励职工自主学习,自主创新,建立相关奖惩机制,增强职工自主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三要大力弘扬学习、创新、团结、发展的精神,紧密结合矿井安全生产经营工作实际,树立学习型企业的战略思想,针对煤矿职工素质现状,着重抓好职工素质建设工程,不断创新、丰富职工参与学习教育活动的载体,使企业文化和职工文化丰富多彩,有力的推动企业安全生产协调发展。

(二)强化综合培训,提高培训质量

煤炭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一边加大对采矿工程、机电工程、高级技工、通风、通讯等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一边加大对普通职工的培训力度,全面提升综合素质,企业才能焕发生机,增强发展后劲。一是不断探索适合员工特点的模式和教学方法,创新培训方式,运用各种现代化的教育培训手段,采用课堂教学、实操演练、讨论交流等多种方式方法,因人施教,分层施教,力求以员工易于接受培训内容的模式开展培训,全面增强培训效果。二是既要努力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各类集体培训,还要督促职工利用闲暇时间自学,推进“岗位描述、手指口述”安全工作法,形成现场操作保安的核心工程,使职工的行为更加标准、规范、严密、精细。三是在煤矿定期实施“五个一”专题培训模式,即:每日一题、每周一课、每月一考、每季一测、每年一赛;定期组织员工、管理骨干、技术标兵等进行专项学习培训,重点培训对企业发展有用的知识、对岗位有效的技能,全面提高员工综合素质。

(三)注重合理奖惩,提升服务效能

一是对员工的日常工作、日常表现进行量化打分。根据制定的标准化细节细化到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二是对工作出色的员工进行物质和精神奖励,对工作不好的职工则进行批评教育或者惩罚。以此机制激发职工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努力工作。

(四)开展技术创新,提高业务技能

一是广泛深入地开展职工技术比武、岗位练兵等活动,鼓励职工“干一岗、精一岗、爱一岗”,成为业务技术的行家里手。二是继续深化“技术创新”“五小成果”(小革新、小发明、小创造、小设计、小建议)等评比活动,在生产实践中提高职工的创新能力,激发职工钻研本职业务、献计献策的浓厚兴趣,推动职工队伍向“五型班组”(即:学习型、技能型、安全型、效益型、创新型)转变,形成“比、学、赶、帮、超”的竞争机制。三是组织发动广大职工进行技术攻关和技术创新,解决影响生产和安全的系列难题,促进企业科技进步,注重培养新生技术力量,把青工队伍作为实施素质提升工程的着力点,整体提升青工的技能水平,积极开展培养知识技能型、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人才,全面提升职工素质。

(五)倡导健康理念,提高心理素质

近年来,由于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生活节奏的加快,生存竞争的加剧,职工的心理失衡和心理障碍在生活和工作中普遍存在。这类职工经常处在焦虑、孤独、自卑、怨恨等不良心态中,对本职工作没有兴趣,抱着浑天度日的态度。为此,一是要通过深入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和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教育,帮助职工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生活理念,提高心理素质。二是引导职工养成“爱读书、读好书、常读书”的良好习惯。三是开展丰富多彩的职工文化娱乐活动,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单位组织的各类文体娱乐和竞赛活动,并做好面对各种挫折和困难的心理准备,遇到挫折时要帮助他们理智地分析受挫原因,通过自我调整及时排除心理矛盾,使心理处于健康水平。

(六)创新长效机制,激发综合潜能

篇5:浅谈如何提高企业女职工素质

女职工作为企业生产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否在企业中真正发挥好“半边天”作用,对企业的改革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目前黄埔港务分公司的情况来看,女职工占职工总数的17.8%,但女职工的整体素质不高,难以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如可提高女工素质,充分发挥女职工的作用,使更多的女工脱颖而出,成为公司的优秀人才,促进公司的三个文明发展,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笔者认为,应做好如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制约女职工素质提高的因素

分析黄埔港务分公司女职工整体素质不高的原因,既有其自身的内在因素,也有外界环境影响的外在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文化水平偏低。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黄埔分公司共有女职工470人,其中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者占66%,中专、技校学历占13.8%,大专及以上学历占20.2%。

二是岗位技术不精。有的女工不善于学习、钻研本工种岗位的技术,技术等级低,适应能力差,在改革中缺乏竞争能力。据统计,目前黄埔分公司女职工中,拥有初级及以下专业技术职称共85人,中级及以上职称仅17人;拥有初级工及以下技术等级证书共65人,中级工技术等级证书仅41人。

三是存在不思进取的风气。由于港口企业长期形成的体制、机制等各方面的问题,如收入分配的“平均主义”现象,使得员工的经济收入相对稳定

并且差距不大,因而也使部分女职工养成了事事依赖企业,缺乏强烈的进取精神。

四是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在家庭中,女工往往扮演双重角色,既是繁重家务的承担者,又要参加各类社交活动,精力分散多。另外,社会对女职工也存在偏见,认为女工不如男子,女工应把精力放在家庭上。

二、提高女职工素质的具体对策

提高企业女职工素质,关键要针对女职工自身的特点和形势发展的要

求,在营造关爱女职工的大环境的同时,积极主动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有针对性的措施,对症下药,本人认为主要以下几点:

(一)创造良好的女职工成才的环境

实施女职工素质提升,是提高企业整体素质的一种途径,所以

我们要把提高女职工素质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在深化企业改革的过程中,积极争取政策,保障女职工合法利益,为女职工素质的提高,为女职工的成长成才创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和条件。

1、企业的领导要让领导人在思想意识上转变观念,不再把女

职工作为一种负担,积极为女职工创造良好的学习、工作环境,大胆培养、使用女职工。

2、工会组织、女工组织要切实维护好女职工的合法权益,要

想女职工所想,急女职工之所急,特别要关注女职工的身心健康。

3、建章立制,建立一套促进女职工成长成才的内部激励机制,以制度建设促进女职工提高素质,并引导广大员工都来关心、爱护女职工。

(二)树立竞争意识和锐意进取精神

随着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女职工必须直面挑战和承担前所

未有的工作、生活、生存压力。虽然女职工素质的提高,有赖于良好的外部环境,但女职工自身的努力是内因,也是主要积极的因素,女职工只有在生理、心理、文化素质等方面夯实基础,才能最终实现自身素质的提升。

由于部分女职工受中国封建思想和旧的传统观念的影响,她们在工

作中的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不甚强烈,这就需要我们的各级党组织和工会组织,针对女职工的特点,经常做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帮助她们树立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摆脱旧的观念的束缚,立足岗位建功立业,在不懈追求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同时,公司各级党组织、工会组织应积极开展宣传教育活动,使广大女职工了解改革的意义,方针和政策,使广大女职工正确认识改革,坚定不移地支持改革,自觉地投身改革,在工作中开拓进取,积极参与企业的经济活动,从而走出一条自强之路,提升女职工的职业地位。

(三)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培训

1、要丰富培训内容。一是要加强法律知识的培训。组织女职工学习《劳动法》、《婚姻法》、《妇女权益保障法》、《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等法律法规和相关法律知识,增强女职工知法、懂法、用法、守法的观念,是女职工素质提高的重要指标之一。二是要鼓励女职工积极参加技术职称的评定等级和学历教育,鼓励女职工由体力拼搏型向学习创新型,智力开发型转变,不断提高自身文化水平,不断提高自身素

质和工作效率。三是要加强岗位专业技能培训。鼓励和引导女职工刻苦钻研,努力成为本岗位,本专业的业务骨干和技术尖子,动员女职工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参加合理化建议,技术创新,岗位创新等活动,倡导女职工为企业改革发展提一条合理化建议,精通一门业务技术的目标要求,力争精通一手,会二手,学三手,以适应改革和不同工作的需要。四是要加强女职工社会心理素质训练,通过训练,增强她们战胜多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2、要创新培训方法。应根据女工的生理、心理及成人的特点,采取封闭式与开放式相结合的方法。一是要切实发挥公司教育培训体系的作用,举办综合性业余培训班,融文化知识、业务技术、特长技艺、心理素质训练等为一体。二是要组织开展女职工“全能”比赛“全能”应包括文化理论知识、心理素质、业务技术、个人特长等。比赛应采取量化考核法,聘请专业人员作为评委或裁判,对比赛成绩优异的及时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以调动更多的女职工参与。三是要动员女工立足岗位,开展“巾帼”建功活动。要组织不同岗位的女工开展科研攻关、技术革新、市场调研、提合理化建议及优质服务竞赛等,给女工展示技能、提高技能创造良好的条件,达到发现人才、挖掘人才、培养人才的目的。对在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女工给予表彰和奖励,让女职工感到价值感和荣誉感。四是要实行岗位交流或“传帮带”。通过女职工之间通过互换岗位,达到互相学习的目的。另外,采取“传授经验、以好帮差、以老带新”等形式也可使女职工业务技术得到快速提高。五是要组织女职工参加社会实践。通过社会实践使她们增强创业意识、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在实践的磨练中增长才干。

(四)妥善处理好家庭方面的影响

家庭因素的影响,在提高女工素质、岗位成长成才的过程中起着相当大的作用,特别是已成家的女性,往往在家庭与事业中处于两难的选择。要教育女工正确处理好事业与家庭的关系,搞好角色的迅速转换。进入工作岗位就要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当中,决不把家庭的问题带到岗位上去想,更不能把岗位当成忙完家务后的休整点。要深化思想道德教育,不但要继续组织广大女职工开展公民道德,职业道德和家庭教育活动,还要开展富有特色的活动,不断活跃女职工业余文化生活,陶冶她们的思想情操,培育文明和谐的家庭关系,使夫妻双方事业上相互支持,相互帮助,家务事共同承担,使夫妻双方都能做到家庭事业两不误。对家庭有困难的女工,组织上应伸出援助之手予以解决。公司女职工可成立互帮互组小组,在基层女职委的组织下,由女工姐妹自由组合成一帮

篇6:浅论如何提高铁路职工素质

当前我们的安全生产工作面临如何从过去粗放型向精细化、专业化转变的艰难时期,如何把工作中的主要精力都放到安全生产上来,如何把思想都集中到安全生产上来,如何把每一个安全生产的环节都丝丝入扣的控制起来,如何使安全的措施能不走样的在职工中执行下去,真正实现从“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再到“我会安全”的转变,从而走上安全生产的一个自觉阶段。这一系列的问题

一、不断加强理论和当前安全形势的学习,提高思想素质。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摆在第一的位置上,认识到违章作业与违法犯罪之间的联系。特别是作为一名办事人员,工作的态度,工作的准确率,执行标准的完整性,检查工作时对违章的发现率及落实整改率都对安全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工作之余,要强化对理论知识的学习,从哲学上认识到事故的偶然性与必然性之间的规律,认识到正确的安全生产观的树立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重要作用,认识到对安全工作付出的精力越多,回报的安全成绩才越好。时刻绷紧安全之,把一段时间以来出现在别的单位或地方的安全事故当成自身存在的隐患来抓落实。提高了思想素质,工作的自觉性高了,工作变细了,工作的标准也高了。把工作的主要精力都集中到安全生产上来,工作的每一个想法,每一个行为都放到安全工作中去考量它的正确与否。

二、抓好工作的落实,不断加强解决实际生产安全问题的能力。通过查作业的现场、查管理的各个环节、查资料台帐的完善、查各项工作与作业标准和上级工作安排之间的差距,重点解决工作是不是都达到了事事有人干,事事有回音,件件能落实的标准。只有工作的落实,才真正体现了制度的严肃性和强制性,才真正起到对安全工作的保驾护航的作用,也才能保证安全工作在良性有序的环境中发展。工作件件都落到具体的安全生产问题上去,次次都击中安全生产实际问题的七寸,事故就没有了可乘之机,不但织起强大的安全之网,也提高了自己在实际生产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改变“工作只浮在面上,措施都写在纸上,成绩流于嘴上,隐患埋在一线上,事故藏在干部职工工作上”的可怕局面。

三、端正工作作风,逐步具备在安全工作中吃苦耐劳的精神。到生产现场进行作业检查,在检查中发现问题,对下一步的管理提出改进的建议,对检查中出现的“两违”按规定进行处理,避免出现好人主义等等都不轻松的工作。对待不轻松的工作就要有不怕苦、怕累的准备,在工作中要逐步形成独立作战的能力,对工作敢于负责、敢于作出正确的决断和处理的能力,具备大局观下的统筹兼顾能力。这些能力的具备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是通过在工作实践过程中的一些事件的历练,踏踏实实的工作作风锤炼而成的,在工作中要有一股子吃苦耐劳的劲头,对工作不畏难,不怕出错,胆大心细地处理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处理好繁杂的各种事务。具备这样的工作作风、这样的精神,就可以从那种避重就轻的工作态度,得过且过的工作心理,安全没那么巧的冒险作法中解放出来。把安全工作扎实有效地夯实,就如建实建好的地基,从而支撑起在发展中呈现雄伟壮观的良好局面。

四、创新工作思路,建立科学的发展观来面对安全生产工作。安全工作是一门系统工程,需要科学的的方法来面对它,因此在工作中就要不断创新工作的思路,用发展的眼光来研究和从事安全工作。以前,一些人习惯把安全和工作分成两个互不关联的部分,把安全看成生产的附属物,可有可无的“麻烦事”,是领导“要我安全”,而不是“我要安全”。随着一些事故的暴露和血淋淋的教训,很多人也认识到事故对生产、效益和生命的巨大否定作用,安全是生产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先于生产的那“100”中的“1”,生产仅仅是“1”后的“0”罢了,思想开始转变为“我要安全”了。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又陷入对安全知识的缺漏,想安全偏偏心有余而力不足,在生产中畏首畏尾不会安全了。“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是观念的大转变,但“我会安全”就是知识和经验的大积累,是要不断在学习中学会及在生产中总结的艰难过程。在生产中要有创新的工作思路去面对实践中的各种问题,不断地解决问题,并学习解决问题办法,“我会安全”的能力就大大加强了。

篇7:浅谈如何提高职工安全素质

蔡玉雄

【摘 要】提高职工安全素质是以人为本的体现,也是搞好安全生产的重点,更是实现质量标准化的关键。本文就谈谈萍乡动力厂运行车间是如何提高职工安全素质的方式、方法。【关键词】提高 安全 教育 素质 制度

一、实行切合实际、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确保设备、人身的安全,只有用制度来规范员工的行为,才能最大限度地保障安全无事故。主要是:

1、建立、完善制度。制度是保证安全的前提,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础。制度主要内容包括:安全管理制度、综合管理制度、设备管理制度、班组成本管理制度、岗位职责等四大篇,每一篇内又最少有五项以上的制度,比如综合管理制度就包括:交接班制度、当班工作制度、请假制度、换班制度、工作汇报制度、出入登记制度、成本管理制度、“6S”管理制度、综合考核制度等等。为支持这些制度共制作了160多条条款,40多种表格。使员工在工作中有章可循,使其成为员工安全工作这只船的指明灯。

2、为了确保员工在工作中的安全,认真学习并执行。制度定出来了,关键的是学习和执行。每位员工通过学习后也深刻的领会到严要求是真正的对她们的人身安全负责,是为了她们好,也都树立了端正的工作态度,进一步明确自己在本岗位的职责和对整个生产的重要性,都自觉的按规范化来操作。然后,要求各个班组以《班组管理制度》为标准,要求各横班值班长带头对现场实施控制,每天要确保现场整洁、物流有序、设施完好,消除不安全因素;督促并严格要求她们按交接班制度、点检制度、“6S”标准实施日常工作,并做好日常检查,填写好“每日班组安全管理自查整改表”等等,将责任落实到人,执行的好的立即按制度进行奖励。目前,运行车间《班组管理制度》正促使班组人员自主管理、自主创新,使班组管理日益走向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并在执行过程中根据自身特点仍在不断完善。

二、重视危害因素的排查

总的来说,影响安全生产的因素很多,主要概括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 和“管理上的缺陷”三大类。在改变“物的不安全状态”上,除了提高设备、设施的本质安全,为职工创造良好的安全条件外,主要是在管理中把人的因素放在了首位,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从而提高职工的安全素质。大家都知道,企业工伤事故中有90%以上是由于人的“三违”所致。因此提高职工的安全素质,包括领导干部的管理素质,班组长在工作现场管理素质,操作工人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操作技能、事故防范能力运行车间把它放在了首位。主要措施有:

1、加强安全宣传教育

首先是提高职工安全生产责任感和自感性,每周三、周四组织员工认真学习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基本知识;其次是普及和增强职工的安全技术知识和安全操作技能,从而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与健康。

运行车间充分利用班组安全活动、黑板报、班前班后会、每周一题、周三周四安全会议、在班组机房内张贴安全生产宣传画、宣传标语及标识,每季度举行安全文化知识竞赛或演讲比赛,宣传学习安全知识,结合事故案例的学习,教育职工吸取教训。同时对现场发现的违章者进行“三违”帮教教育,而不是一味地“执其一端,抓住一点”的片面做法,使员工真正做到要我安全转变成我要安全。

2、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安全教育培训主要形式有公司级、厂级、班组级三级。培训对象有主要负责人、管理人员、特殊工种、其他职工和新员工的教育培训。

并且安全教育培训的方法多种多样。比如采用讲授法、实际操作演练法、案例研讨法、读书指导法、宣传娱乐法等。在安全教育培训时,授课人员都会做好充分的准备,结合事故案例讲岗位责任制、操作规程、施工程序、劳动纪律、责任心、事故防范能力、安全技术、操作技能,安全经验等等。对新工人和调换工种、岗位职工认真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并签订师徒合同,真正做到了具体岗位培训有老师傅传、帮、带。到六月份为止运行车间多种手段的班组员工培训活动已进行了30多次,使员工的技术操作能力和安全意识得到了质得飞跃,确保了上半年零安全事故。

3、抓好班组长的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素质

班组生产是搞好安全生产工作的关键,班组长全面负责本班组的安全生产,是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直接执行者。他们和职工朝夕相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对提高职工素质也是有很大影响的。抓好他们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思想和管理素质,等于在安全生产方面,抓住了主要矛盾,对安全生产将会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因此,车间2010年提出打造一支家长型的班组长队伍。对班组长有以下要求:1.要明确安全生产是各项工作的综合反映。2.充分掌握班组员工思想动态。3.要合理进行生产的组织。包括人员分配、物料摆放、操作程序、方法及文明生产等,科学合理组织生产,全力以赴为用户服务。4.身体力行、以身作则,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5.技术素质要过硬,带头专研技术,每月最少为班组员工进行技术及“操检合一”培训课2次以上,从而在班员中树立良好的形象,让班员学有榜样。

三、提高职工整体素质

职工队伍的素质,包括两个方面,即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在提高职工队伍的思想业务素质方面采取了如下对策: 1、首先抓好思想素质提高。

加强对职工的理想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使职工敬业爱岗。比如:每周利用安全会进行企业文化学习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职工敬业爱岗、干好本职工作。其中也包括形势教育,使每位员工认清目前改革的趋势,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道理,让每位员工自觉的努力提高自身思想素质和技术业务素质的紧迫性,树立危机感。2、抓好提高职工队伍业务素质的强化工作。

针对职工队伍目前业务素质参差不齐的问题,为了根本上提高职工队伍的素质,除以上谈的两点外,还在抓好提高职工队伍业务素质方面进行强化工作。比如:在班组中开展“一带一”活动,广泛开展群众性的“大学习、大练兵、大比武”及“岗位无小事”活动。并在车间树立各工种技术标兵,提倡一职多能,全面提高职工队伍的素质。为了将这项活动抓实抓好,还每周一进行相应的抽查,落实达标职工的数量并直接与岗位绩效挂钩,达到提高素质的目的。总之,车间领导认为只有一支过硬的职工队伍才能创造出一流的企业形象,才能创造出企业的品牌。目前也在从根源做起,从小处做起,从而磨砺出了一支技术过硬、政治立场坚定的队伍。

四、提高职工个人安全意识

1、重视心理素质和思想素质

车间每周五定为与职工谈心、沟通日,及时掌握员工的思想动态,发现有困难的及时帮其解决。大家知道,心理素质是职工对安全生产的一种心理状态。在接受一项工作后,心理素质高的人,往往要启动自己的思维运作,联想工作的全过程,考虑较多,如工作如何高效地去完成,达到怎样的效果,工作安全性是否得到保证等。经过较全面的考虑之后,就会产生出一套完整的工作思路,然后付诸实施。这样,在工作过程中就能够做到组织周密、有条不紊、井然有序,工作的质量、工作中的安全就有保证。其结果自然是既保证了安全,又保质保量地完成了任务。而心理素质较低的人,往往表现出工作考虑不全面,不是积极主动地去思考如何安全的完成工作任务,而是在消极地等待命令,你安排了什么我就去干什么,你让我怎么做我就怎么做。这种心理状态的人,工作必然是被动的,工作准备不充分,甚至工作过程中会存在这样那样的漏洞。最终的结果是工作质量没有保证、工作标准低、工作组织混乱、工作安全性差,工作完毕之后还可能会留有这样那样的尾巴,给安全生产留下隐患。

思想素质是职工工作责任心的集中体现,反映出职工对安全生产的重视程度,在安全生产的全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在,大多数职工对安全生产都有足够的重视,对不安全的危害都有充分的认识,从事每一项工作时,都能够时刻把安全生产牢记在心,能够自觉地遵守规章制度,自觉落实完善安全措施。但也有部分职工,工作存在侥幸心理,往往认为工作中做这样那样的措施太麻烦,特别是有的工作,处理问题的时间不如布置安全措施的时间长,从而不履行必要的安全程序。有的职工 “看惯了,干惯了,习惯了”,对违章的危害虽有所认识,但总认为干过多次都没出现过问题,何必再去找那个麻烦,从思想上就放松了警惕,工作中就出违章。在这一点上,运行车间领导率先垂范、身先士卒,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行动上严格要求自己,做遵章守纪的模范,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周围的职工群众做出表率。因此,运行车间这种定期与员工沟通的方法不但消除了员工的心里隐患,还增加了疑聚力,激发了员工的积极性,拉近了与员工之间的距离,对安全工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牢固确立五种安全观念

一是预防观。安全工作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为了使安全工作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每周一车间主任率领安全员、技术员对各个班组进行安全管理、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整改,使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中。这样做到超前预防,从而减少出事故,甚至是不出事故。

二是基础观。安全无小事,安全工作开展的好,离不开基础工作,运行车间安全的基础工作包括:安全基础设施、基本制度、基本规程、安全投入、教育培训等方面。到目前为止运行车间各个班组安全警示牌、标语平均更换或增加50多块,安全警示牌、安全防护栏及安全网每月1日进行检查,发现缺陷立即整改,做到了牢固可靠并且一应俱全,基本制度及规程也在执行的过程中不断的在完善。

三、是基层观,也就是群众观。基层是实现安全生产的关键,职工群众是安全生产的主体。为防止安全制度落实和监管中存在的层层衰减现象,车间将安全生产的各项制度落实到班组,落实到个人。就拿教育培训工作来说由上半年班组长授课已发展到由值班长负责授课。每周的安全会议也有原先值班长主持转变到有值班员主持。员工安全素质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四、是责任观。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各级领导干部及安监人员,要本着对职工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确实把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到实处。在安全管理中一定要避免“老好人”思想,发扬“铁面孔、铁手腕、铁心肠”的“三铁”精神,要真正做到“瞪起眼来”抓三违,“静下心来”做工作。

五、是落实观。为确保安全生产,车间在制定的规章制度上严格管理、狠落实上下功夫。虽然2010年运行车间新投运了TRT发电站、燃气发电站、压风站,变电站、气柜等大规模的技改工程,但规章制度执行、落实得很到位,全年没有发生过一起工伤、及操作事故。做到了从思想上到工作中的落实,特别是在安全隐患的整改上抓实,使安全基础工作得到了进一步的夯实。

六、想方设法,让安全活动取得实效

安全会即规范又活跃。在安全会上,车间要求员工通过事故案例、安全周报的集中学习,把别人的事故当成自己的事故,深入剖析事故原因,同时结合本班组工作实际,举一反三,为每个成员敲响安全警钟,从而不断提高安全意识,增强事故防范能力。因此班组安全活动会对在平稳环境下形成的放松、侥幸思想具有纠正和抑制作用,从而使每个成员在思想上构筑起安全生产的第一道防线。

在安全会上,车间会要求员工找出影响安全的隐患,危害因素,提醒注意。大家会对工作中各自发现的问题进行汇总,在安全活动会上开诚布公地谈出来,使每个人都清楚设备上存在哪些隐患,工作中存有哪些违章现象,比如:打捞废油时,小心火车,注意打滑;点检时安全帽是否正确佩戴、工具是否带齐;开、停机或给机组加油时,小心滑倒、注意灼伤等等;每次都要讨论这些工作中细小的安全问题,以提醒大家注意观察设备上的薄弱环节,并互相监督日常工作中有无习惯性违章,从而在行为上构筑起安全生产的另一道防线。同时在安全会上,还要探讨怎样解决这些问题,以消除安全隐患。目前随便你走到任何一个班组参加他们的安全会都会被她们活跃的安全讨论会感染。他们都会充分利用这个平台,跳出以往“出事故—开安全会—查隐患—整改—平稳—放松—出事故”的安全管理怪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提出整改意见,研究解决隐患的最佳方案,使安全生产不仅仅停留在口号上,而是以实现“开安全会—查隐患—整改—平稳”正常循环,从而做到了设备和人身零安全事故。

七、认真执行好半军事化的交接班工作

运行车间的员工所从事的工作是机械化工作,责任强度大,危险系数高。多年来,他们就严格的执行着动力厂良好的交接班制度,即半军事化的交接班制度。平日里交接班站队,既是上下班工作内容的交接,也是班前的安全会,因此,交接班内容也比较多。比如:1.接班人员应在规定上班时间提前15分钟到;2.交班内容有本班次设备运行、缺陷、安全、日常事务(通知类);接班内容有设备运行、缺陷、工具(包括维修工具和安全工具)、测温枪、工作灯、学习书、卫生情况;3.交接时按“上不清、下不接”原则,如有异议、物品遗失等情况均由接班方承担责任;4.接班人员穿戴好劳保用品后,二人与交班值班长一同巡检设备;5.在规定下班时间到,而接班人员未到齐时,交班值班长应坚守岗位,且不得少于两人;6.各交班事项应由交班值班长向接班值班长一一交清,有疑问时,双方就事论事交流清楚;接班值班长应主动要求交班方按规定进行交接,如有违反,属接班值班长承担责任(即检查到未正规交接班,需考核时由接班值班长承担;当有上级领导等来班内交待或指出班组的大小事宜,由当班值班长负责汇报班长、实行各班横向交接,然后各班内再纵向交接等等都要一一交代清楚。最后大家齐声高喊口号:我遵章,我安全!然后握手互道幸苦了!等礼貌用语。也许,大家会认为这样的交接班是不是太繁琐了。但这半军事化的交接班,却是他们保证人员、设备安全无事故重要的法宝之一。结束语

篇8:有效提高铁路站段职工素质的探讨

随着我国铁路快速发展, 铁路过去稳如磐石的地位已被撼动, 尤其是公路运输业异军突起, 从根本上动摇了“铁老大”的地位。铁路企业要在竞争中重获优势, 除了新设备、新技术的大量投入运用, 更需要拥有一支掌握高新技术、高素质的职工团队。因此强化职工培训、提高员工素质就变得尤为重要, 成为铁路发展的主要因素。

1 车站职工概况

1.1 人员构成

太原北站是大秦铁路股份有限公司所辖的一等站, 主要办理各衔接方向旅客列车的接发和货物列车到发、编组解体作业。车站职工教育培训中心负责全站各工种岗位工人业务技能培训、铁路车务人身安全教育培训、春运、暑运、防洪防汛、防寒过冬等适应性培训。车站现有工人2 099人。对全站各工种岗位人员情况进行分析, 文化程度方面:本科及以上学历的93人, 占总人数的4.4%;大专学历的556人, 占26.5%;中专、技校生861人, 占41%;高中文化的441人, 占21%;初中文化的150人, 占7.1%。技能鉴定方面分析:通过高级鉴定的604人, 占28.8%;通过中级技能鉴定的657人, 占31.3%;通过初级技能鉴定的13人, 占0.62%;工人技师225名, 占10.72%;未鉴定的600人, 占28.6%。年龄结构方面分析:50岁以上的职工335人, 占到16%;30~50岁的职工1 448人, 占69%;30岁以下的315人, 占15%。

1.2 职工素质上存在的问题

思想观念上, 对新体制、新形势、新理念的理解不到位, 执行不自觉;执行力不强, “干部抓落实, 职工抓落标”的理念并没有真正体现;职工没有形成标准化作业的习惯;干部作风不过硬, 吃苦耐劳精神差;职工文化素质低, 特别是太西玉门沟地区的职工, 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低, 50岁以上的职工所占比例较大。

1.3 职工培训工作存在的问题

1) 人员素质薄弱, 文化基础差。现阶段, 大量技术工人补充主要来自复转军人。复转军人尽管经过铁路培训学校两年脱产学历教育培训, 但是基础文化水平和技能操作水平, 与受过正规中等职业技术培训的技校、中专生相比还是存在相当的差距。

2) 职工学习积极性不高。尤其是新职工, 大多是85~90后, 又多是独身子女, 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在思想上, 存在着学与不学、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错误认识, 学习没有主动性和积极性。

3) 培训形式不够完善。由于存在时间紧、任务重的客观原因, 以及办学基地不完善、实作演练设施不配套、现场教学条件受限制等客观困难, 导致职工培训重任务、重进度, 形式化、教条化的培训较多, 不能真正适应现场职工的实际需求。

4) 培训管理体制不够完善。就目前实行的车站、车间、班组“三级”教育培训模式而言, 一是车站职工培训中心不仅承担着各种适应性集中培训考试工作、工种业务培训、新技术新规章培训, 而且还负责职工教育管理工作, 培训中心人员配备明显不足, 往往注重检查考核管理而无暇顾及所负责工种的技术业务培训;二是车间和班组的培训虽然贴近现场, 但由于职教人员均为兼职, 本职工作作业量相对也很多, 一些作业指导缺乏及时性和针对性;三是缺少一定的激励考核机制, 导致日常培训工作的责、权、利不相统一, 培训管理体制还需进一步健全和完善。

5) 职教队伍知识老化。车站职工教育的师资力量主要来自于现场技术骨干, 这些人员虽有丰富的工作经验, 但理论基础薄弱, 很多人没有接受规范的专业培训。随着铁路运输技术改造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 许多职教人员得不到及时培训“充电”, 造成职教工作职能作用不能充分发挥。

2 提高职工业务素质的重要性

铁路要实现和谐发展, 必须依靠人力资源的深度开发和职工队伍素质的整体提高, 而人力资源的开发和职工素质的提高又依赖于职工的培训与开发。为此, 作为企业人力资源战略重要组成部分的职工培训工作, 显得尤为重要。

1) 随着动车组、电气化、信息化控制和管理技术等高新技术和设备的大量应用, 日益显露出目前铁路职工普遍存在着的文化层次偏低、知识结构严重老化、知识自我更新意识差的现实状况, 这些都成为制约铁路高速发展的突出问题[1]。

2) 铁路管理理念和方法的更新, 对职工培训工作提出更高要求。企业不仅需要大量具备技能和高管理水平的人才, 更需要学习型的团队, 需要全体职工都注重学习、注重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3) 高速铁路发展的不断深入, 对铁路企业职工培训提出了迫切的要求。铁路新形势要求加大对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工作力度, 在铁路企业中营造“人人都可以成才”的氛围, 引导和激励职工岗位成才, 带动铁路技能人才梯次发展, 这对实现铁路人力资源的深度开发和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 都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3 提高新职人员素质的措施及对策

3.1 加强培训制度建设

1) 逐级落实全员培训负责制, 提高干部职工的执行力。笔者认为, 培训应该与时俱进, 在实践中创新、发展。首先从机制建设和规范管理入手, 突出专业性和实用性原则, 形成以职教部门管理协调, 专业管理部门主抓, 其他部门配合支持的三级教育网络“大教育、大培训”格局。

2) 加强日常培训管理, 切实提高职工素质。随着铁路改革的不断深化, 基层站段的管辖范围及管理人数不断增加, 职教管理模式亦应随之改变。我站将重点对车间 (站) 举办的各类专项培训、岗位培训、“四新”培训的实施情况进行督导, 对督导检查中发现的问题, 实行分类管理, 提出整改意见和要求, 落实督导责任人, 按期整改消号。

3) 培训经费改革。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 培训任务量也不断加大, 给职工培训工作带到一些新的困难, 培训工作需要制作一些教学课件, 但教学课件的研制、开发都需要有相应的设备为之服务, 教育经费投入的不足就显得尤为突出。

4) 加强培训师资队伍建设。配备足够的师资队伍, 提高职教部门的人员地位;为职教人员创造多的进修学习机会。

5) 培训教材改革, 培训教材开发缓慢, 低水平、重复内容较多, 一些应急培训无资料可查。

3.2 创新培训机制

1) 创新培训方法。明确教育培训分工范围, 做大做强车间职工教育。车站职教中心负责岗位培训的规划及管理考核;把加强培训的重点放在车间 (站) ;在车间建立培训“联系点”, 到一线组织进行岗位培训和实作演练, 因岗施教、因人施培, 使培训和安全生产紧密结合;加强培训需求分析, 科学设置培训项目, 完善课程设计;开展现场体验教学, 实施网络培训、远程教育、电化教育, 不断探索新的培训方法。

2) 实施案例教学。通过对案例的思考分析、研究和辩论, 对问题作出判断和决策, 以提高学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选取要从实际出发, 根据实用性、典型性、针对性的原则, 选择合适的、恰当的案例, 并根据以下四点选择案例:符合教学目标、要具有典型性、有教学的必要、案例要各有侧重。将案例的侧重点分为理论分析、事件处理过程、事件处理的方法与技巧三类[2]。

3.3 分层次培训、量身定制

1) 细分培训层次。把车间作为最基层的培训课堂, 重点是确保岗位安全生产需要的技能培训, 侧重于岗位专业知识与技术的提高;第二层是站段职工培训中心, 着重于技能素质中等以上人员的新技术、新设备培训, 侧重于较深层次问题的培训、研讨以及技术攻关;第三层是站段以上人员, 着重于选送那些具有发展潜力、有较高专业技术专长和企业长远发展紧缺的人才去各类院校深造, 培养和提高他们管理能力、创新能力和发散性思维。

2) 采取“私人定制”培训提升职工业务能力。为提高职工业务素质, 适应现场需要, 改变以往业务培训“一锅烩”的形式, 采取“私人定制”的培训模式, 全力提高职工业务能力。

3) 复退军人培训。虽然复退军人上岗前都进行两年培训, 但培训也只是重理论、轻实作的培训, 实际作业技能还远远达不到现场作业要求。对复退军人在培训上应用大部分时间进行现场实际工作的培训, 使他们到工作岗位后马上能胜任工作。

4) 新职人员培训突出“校企合作”。针对新职人员应采取集中脱产的方式对其进行资格性和适应性培训, 强化安全知识、专业知识和相关知识培训, 以及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新规章学习。

3.4 建立激励机制和考评制度

1) 建立考核评价制度。把职工教育和安全生产进行捆绑考核, 由职教科牵头, 技术和信息管理科、劳人、安全等综合管理部门参与, 把职工教育培训工作纳入全站经济责任制考核, 实行职教一票否决, 并纳入车间 (站) 安全百日考核。

2) 建立激励机制, 将职工业务素质与收入、晋级提职紧密结合, 调动职工提素积极性和主动性;落实技师、首席技师等制度;完善培训师资管理办法;落实好师资待遇;完善培训质量评估, 对各类培训班质量进行评估考核[3]。

3) 强化持证上岗, 技能靠培训, 岗位靠竞争, 将取得培训合格证, 作为竞争上岗的首要条件。

4) 实行培训责任追究制度, 加大考核的力度。凡因教育培训责任造成行车或人身伤亡事故的, 按照干部管理权限有关规定, 给予职教部门负责人或部门当事人以行政处分。

4 小结

总之, 只有从制度、机制、管理、方法等多方面入手, 引导广大铁路职工主动适应铁路快速发展的需要, 使之具有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岗位职业技能, 掌握各种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 才能切实提高培训的效果, 推进职工培训和企业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恩林.训练式教学是提升铁路员工素质的有效途径[J].理论学习与探索, 2009 (6) :72-73.

[2]李卫东.高速铁路时代对铁路员工创新培训的研究[J].出国与就业, 2011 (22) :60-61.

上一篇:企业员工培训下一篇:客户经理下半年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