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会计系毕业论文的特点与意义

2022-09-11

毕业论文是高等院校毕业生提交的一份有一定的学术价值的文章。它是大学生完成学业的标志性作业, 是对学习成果的综合性总结和检阅, 是大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最初尝试, 是在教师指导下所取得的科研成果的文字记录, 也是检验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基本能力的一份综合答卷。会计论文主要是表述会计科研成果、研究会计现象、探讨会计发展规律, 指导会计工作实践的记录和总结。会计论文是总结会计经济研究成果, 进行学术交流, 发展会计理论, 以指导会计实践工作的重要工具。在我国, 有上百家财经类期刊刊登会计论文。中国会计学会秘书处为了总结前一年度的会计理论研究成果, 每年还组织前一年度会计学论文评选活动, 并将获奖论文汇编成册出版, 由此激发了广大会计工作者进行理论研究的热情, 推动了会计理论的发展, 并以正确的理论支持和指导会计改革深入进行。写作会计论文是培养会计专业人才的有效途径, 是考核会计专业人员和会计专业本科毕业生及研究生等业务能力和学术水平的重要依据。

1 会计论文作用和特点

1.1 会计论文的作用

会计论文的写作是会计研究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 是会计研究的必要手段。随着我国会计改革的逐步深入和发展, 广大理论和实务工作者及会计学者, 紧密结合我国会计改革和发展的实际, 围绕贯彻执行新《会计法》、《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准则》、《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法律、法规, 通过撰写会计论文, 对企业会计制度转轨和企业改革 (如兼并、破产、关闭、出售、公司制改建、债转股、上市、股份合作制、企业集团) 中的财务管理、资金成本管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及建立有中国特色的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等方面, 以及会计新领域 (涉及金融衍生工具会计、人力资源会计、环境会计和社会会计等) 进行深入调查研究, 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

1.2 会计论文的特点

1.2.1 学术性

学术性即科学性, 是指在论文中所表现出来的系统、严谨的理论体系。会计论文的学术性不仅表现在应用价值上, 而且表现在理论价值上。主要表现为:

会计论文的写作目的是建设与发展会计学科领域, 描述会计经济活动中某一新的现象、新的发现, 对会计学科的发展具有实践上的价值。

在理论上, 对新的发明和创造有深入的理性分析, 运用已有的理论知识, 通过严密逻辑推导, 求得规律性认识, 丰富原有理论体系或者建立新的理论体系。

1.2.2 独创性

独创性是指在论文中对已有理论提出新的见解, 展开有理有据的论证, 自成一家之言或一得之见, 从而使论文具有资料借鉴或应用的价值。独创性并非抛开前人成果, 而是在吸收和强化已有学说基础上的创新, 提出新观点、新方法、新手段、新操作。

1.2.3 应用性

会计是一门应用性、操作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它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 采用专门的方法, 对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完整、连续、系统的反映 (核算) 和监督, 以提高其经济效益。会计论文取材于社会生产实践的各个环节, 通过分析、总结会计理论知识和会计实务操作, 发现新问题、研究新现象、探讨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与途径, 然后再运用于社会生产实践的环节中, 指导会计人员及企业管理人员的实际工作, 使其更好地参与经济管理实践活动。

2 会计论文的组成部分

会计论文属于议论文, 其基本结构一般包括三部分:论题、论证和结论。

一篇完整的论文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2.1 标题名称 (题目)

会计论文标题应以最恰当、最简明的语词来反映论文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的逻辑组合, 尽可能避免使用不常见的缩写省略词、字符、代号、符号和公式等。论文标题一般不超过3 0个字。

2.2 作者姓名和单位

论文的署名包括:参与选定研究课题和制定研究方案的人员、直接参与全部或主要部分研究工作并做出贡献的人员、参加撰写论文的人员。如果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员联合完成的论文, 应根据每个人员的贡献大小或根据约定排列名次。

2.3 论文摘要

摘要即摘录要点, 是对论文内容的简短陈述, 提示论文的主要观点、见解、论据或概括地简单介绍论文的主要内容。摘要文字要简明、确切。论文的中文摘要一般以2 0 0~4 0 0字为宜, 重要的学术论文不超过1500字数。

2.4 关键词 (或主题词)

关键词是指用来表达论文全文主题内容信息的单词或术语, 供资料查询之用。每篇论文的关键词一般选取3~8个词语。

2.5 提纲

提纲是指会计论文内容的要点。

2.6 引言 (或称引论、前言、导言、绪论、序论和导论)

引言是论文的起始部分。内容复杂篇幅长的论文, 称“绪论”、“序论”, 要求讲清写作此文的动机, 它的内容、意义、欲达之目的。主要是用来简要说明研究问题的内容、目的、方法和意义, 阐明全文的主要观点 (文章论点) , 借鉴会计领域中前辈及他人的研究情况、知识布局和理论基础, 提出作者本人对会计理论和实践的继承与发展的研究设想以及研究方法, 达到的预期成果和现实意义等。

2.7 正文

正文是会计论文的核心部分, 也是论文的主体部分, 其功能就是:展开论题、分析论证。正文的内容就是深入分析文章引言提出的问题, 运用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相结合进行分析论证, 揭示出会计领域客观事物内部错综复杂的联系及其规律性。正文撰写时采用的层次结构方式有以下三种形式:

2.7.1 直线推论方式

由文章中心论点出发层层深入地展开论述, 由一点进行到另一点的逻辑推演, 呈现出直线式的逻辑深入。

2.7.2 并列分论方式

把从属于基本论题的若干个下位论点并列起来, 分别进行论述。

2.7.3 直线推论与并列分论相结合的方式

即直线分论中包含并列分论, 而并列分论下又有直线推论, 形成复杂的立体结构。

会计论文的正文部分通常采用第三种方式 (即直线推论与并列推论相结合的方式) 的结构层次。

2.8 结束语

结尾部分, 文止而言尽, 要照应开头, 要体现全文的整体性。全文浑然一体, 首尾呼应, 既可以给人一种结构上完整的感觉, 又可以收到概括全文、突出中心, 加深读者印象的效果。结尾分总结式结尾、说明式结尾、号召式结尾等三种。

2.9 致谢语

致谢语可以作为“脚注”放在文章首页的最下面, 也可以放在文章的最后。致谢的词语要诚恳、简洁恰当。

2.1 0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资料) 附在论文的后面, 较多的应加页列出, 至少要离开文末四行。书写会计论文引用的文献资料方式, 分为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两种。

(1) 是尊重原作者, 避免掠人之美的嫌疑, 同时也表明作者治学态度严谨。

(2) 文中引文若有差错时便于及时查对。

(3) 使指导教师能清楚地了解作者对问题的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4) 反映了作者为撰写论文而进行阅读的材料的范围和水平。

(5) 有利于研究相同或相近题目的读者从参考文献 (资料) 中了解情况或受到启发。

(6) 便于在毕业论文答辩时进行审阅和评定成绩。

列举参考文献 (资料) 的具体要求:

(1) 按毕业论文参考或引证文章和资料的先后顺序排列。

(2) 列举的参考文献一般应为正式出版物 (包括书籍、报纸、杂志等) 。

(3) 要标明序号、作者 (编者、译者) 姓名、书名或报纸杂志中的篇名、出版单位 (或报纸、杂志名) , 出版时间 (杂志期数、报纸版数) 等。

摘要:会计毕业论文是会计系学生大学生学习中的最后一份答卷。是表述会计科研成果、研究会计现象、探讨会计发展规律, 指导会计工作实践的记录和总结。文章主要阐述了会计论文的作用、特点和组成部分。

关键词:会计系,毕业论文,特点,组成

参考文献

[1] 千惠.实用应用文写作指导与范例全书[M].中国戏剧出版社.

[2] 胡中柱.金融应用写作[M].中国金融出版社.

[3] 徐寒.现代公务文书写作[M].广州出版社.

[4] 孙莉.实用应用文写作[M].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5] 白延庆.金融实用文体写作[M].中国金融出版社.

上一篇:浅论破产取回权下一篇:航空法案例教学中的研究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