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教学评价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2022-04-30

摘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具有知识性、操作性,注重学生的体验感等特点,其主要目的在于帮助大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解决各种发展性的问题,提高心理素质,培养心理品质,开发心理潜能的一门课程。但是该课程现实教学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有如严重的学科化和知识化倾向、课程教学缺乏系统性和规范性和单一化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方法等。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课程教学评价心理健康教育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课程教学评价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篇1: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

摘要:立足于积极心理学的理论视角,对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課程进行有效的改革,不断开发学生的发展潜力,对于促进高职院校心理健康课程的发展、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高职院校应当积极开发并尽快建立完善的、在积极心理学指导下进行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并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积极培养提高学生各方面的心理素质,且在此基础上构建与之相适应的教学评价系统。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高职;心理健康;课程

最近几年,高校学生因为心理问题出现了不少极端现象,对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也重新提上了日程。目前,我国已经有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设立了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过,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形式上和教学成果上仍然与预期效果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高职院校必须深入思考如何改进心理健康教学课程的教学方式,并不断使该项课程的独特魅力为学生所认可。在这一问题领域,我们可以将积极心理学这一新兴理念引入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学课程中,这一理念为我们提供了发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新路径,为心理健康教育改革带来了新的活力和新的理论依据。2011年,教育部颁发了关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相关文件,要求高职院校应当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程,以此推动学生心理品质的不断提高,为社会进步提供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1积极心理学的定义和内涵

所谓积极心理学,主要是相对于传统形式上的消极心理学而言的。积极心理学的主要研究目的就是发掘人们性格品质中积极的一方面内容,并通过肯定人们心中潜在的、固有的且具有建设性的能量来帮助人们成长,以此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目前,国内外的积极心理学研究大都从主观层面、个人层面和群体层面来进行。积极心理学主张要以人固有的、实际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为出发点,用积极乐观的心态处理事情,从而更好地生活。在我国积极心理学主要是根据心理对象的特征,以人的向善性为价值取向,培养个体积极乐观的心理,促进人的全面健康和谐的发展。

2高职院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作用和不足

2.1高职院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作用

教育部曾在各项文件中明确规定,各地的高等院校应当具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相关条件,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其课程内容主要应当包括对基本的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教会学生进行自我心理调节的方法,帮助学生了解促进心理健康发展的途径,帮助学生分析心理异常状况等。

在高职院校广泛地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既顺应了开展相关教育工作的要求和趋势,而且能够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极大地改善学生的生活习惯、学习态度,帮助学生了解自我价值,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以建立更加完善、健康的人格。并且,对于一个社会中的人来说,能否具备较高的职业素养与其是否能够在工作、生活中取得较高的成就密切相关,而要想培养职业素养,则必须要注重心理素质的建设。作为帮助大学生树立优良心理素养的主要方式,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设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提高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更深层次地对学生的潜能进行开发,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发展。截至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都已经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了学生选修课程范畴,但是,我们应当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不应只是一门选修课,它更应当参与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的整个阶段和全部过程,学生可以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获得更多的帮助和发展动力。

2.2建设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不足之处

由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特殊性,它不仅应当是一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课程,而更应当是一门能够对学生心理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的课程。教师应当在教会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确保学生学会自我心理调节的相关技能,以帮助其以强大的心理状态度过校园生活阶段,并顺利走向社会。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方面仍然存在的不足为:

其一,教学目标存在偏差。就目前而言,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课程过多地将教学目标重点放在了对学生心理问题的疏导上,更加重视学生出现心理问题之后的补救措施和之前的心理问题预防策略,而忽视了对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和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对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发掘学生潜能不够重视。并且,部分教师对课程本身认识不足,授课过于散漫,缺乏系统的教学方案,从而导致课程教学目标不准确、不明晰。

其二,教学模式单一。在高职院校,不少学生表示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兴趣不大,这主要是教师的教学模式过于单一、乏味造成的。大部分教师在教授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时往往都会选用分析案例、提出问题、对问题进行分析并最终解决问题的“套路”,教师往往“自说自话”,学生缺乏参与感,无法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此外,一些高职院还存在师资力量不足、教学条件较差的问题,因此只能采取大班授课的形式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一名教师面对的可能是上百名学生,师生之间根本无法进行深入、细致的交流,学生也无法获得较高的课堂参与感,从而导致了教学效果不理想的现状。

其三,重理论轻实践。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限制,目前我国高职心理院校的心理健康课程大多采用的仍然是立足学生可能存在的一些心理问题,进行知识传授和理论讲解的模式,而缺乏实践性和对学生心理问题真正意义上的疏导,这就不可避免地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需求出现一定的偏差。如果采用这种更偏重理论性的授课模式,学生即便了解了相关知识,也并不能有效地应用到现实的心理情境中,对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意义不大。

其四,缺乏科学评估。目前,我国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评估也存在科学性不足的问题。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与考核往往是通过论文形式或者个案分析的形式来进行的,甚至是直接进行理论知识考查,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没有被调动起来,也并不能真正深入了解相关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此外,学生评教是高职院校评价教师教学课程的主要形式,但是,学生对课程的评价往往掺杂了更多的个人因素,其考虑的通常是课程对学生的吸引力,这样的评价标准缺乏一定的科学性。

总而言之,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仍然属于传统模式下的消极心理学研究,仍然以学生心理问题的预防和调节为主,且更多地侧重于理论性知识的传授,存在一定的不足。因此,高职院校应当将积极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引入心理健康教学课程的建设之中,更多关注学生自身存在的积极性、建设性因素,从而促进心理健康课程的不断发展。

3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高职心理健康课程建设实现途径

积极心理学使得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拥有了新的思路,必须深入探究了解目前高职学校心理健康课程增设积极心理学相关知识及课程的限制原因,研究积极心理学角度高职学校心理健康课程新模式,推动学生心理素养提升,实现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促使高职学校心理健康课程的优化和发展。

3.1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素质

传统的心理健康课程关注的侧重点在于克服消极的心理品质,而缺乏对全体学生积极的心理素质培养,可以说大都把目光聚焦在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身上,而忽视了全体高职学生积极心理健康素质的提升。实际上,消极和积极的心理素质,具有此消彼长的状态,当积极乐观的心理品质在高职学生心中生根发芽时,消极的心理状态自然就消失不见了。在设计高职心理健康课程时,还要注意个性化特点。个体的需要是多层次、多元化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同时,也要兼顾少数有心理阴影的学生,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既要有面向全體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也要有面向少数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必要时,还可以采取心理问题矫正、心理疾病干预等手段。每个高职学校都有自己的心理健康咨询室,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课下咨询心理咨询师。只有心理健康,才能更高效地学习,才能更积极地生活。

3.2师资转变:由“一专多能”发展成“多专多能”

首先,加强学习意识。局限于国内应试的教育模式及师资力量的短缺,当下在高等职业教育中专职从事心理健康的教师人数较少,大部分心理健康教师都是由辅导员或者思想政治老师兼任的。由于并非专职教师,多数教师都缺乏系统的专业知识和技巧,甚至还缺乏任教的积极性。对此,高职院校要加以重视,通过建立相关的引导和激励政策来鼓励教师加强学习专业知识的意识,深化学习理念,让教师发挥主观能动性,掌握新方法、新技巧、新手段,为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打下专业基础。

其次,增加培训方案。针对教师积极性不高的情况,学校还可以组织培训,邀请校内外资深的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来讲座、研讨、交流等,不断拓宽兼职心理健康教师的知识渠道,通过这些形式打造一支具备专业素养和较高能力水平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此外,多数教师思维固化,认为教学上应“先学后做”,对此应打破惯常思维,鼓励教师树立“边学边做”“先做后学”“实践出真知”的理念,同时还可以鼓励和安排教师到心理咨询诊所或者医院的心理咨询科进行兼职,从实践中学习知识,并可将实际案例转移到课堂,让学生学习的案例更加生动。

最后,提高道德修养。教师的职责就是教书育人,育人比教书更重要。不仅仅要培养学生成为应试教育的优胜者,更要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打铁还需自身硬”,教师要正确的引导学生,就必须以身作则,用自己高尚的思想去引导学生,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化学生,用自己正确的三观去引导学生,尤其是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的教师,更应以此为准则,正确引导学生的心理,促使学生形成健康的心态和处事的理性。

3.3教学方法:由“纸上谈兵”变为“致知力行”

其一,渗透式教育。从“思政课堂”到“课堂思政”的教育模式上可以得出借鉴经验,通过心理元素渗透到课堂的模式,能够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活跃课堂气氛,从而达到心理育人的效果。教师可以在教学当中主动地发挥心理元素的作用,将心理渗透到教材当中,通过课内外相结合、专业化和课堂渗透相结合的方式,利用教材本身引导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达到心理健康教育和知识传授同频共振的目的。

其二,专题主导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较为广泛,可以根据不同的内容划分为多个专题,如采取情景模拟、角色扮演、心理测验、“525心理健康主题月”等多种形式,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避免填鸭式教育,减少纯理论讲解以提高学生参与的实际应用能力,进而增加学习效率、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

其三,差异化教育。差异化教育的本质是因材施教,要求教师根据学生不同的情况下采取不同的教育模式,做到有的放矢,其教育方式与生命教育理念——心理健康教学没有差别,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共性特点和个体差异进行课程设定,其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学评价等要素要体现差异化,通过差异化让大学生以自身为发展起点,不断完善人格及心理健康,从而增长个人知识与能力,不断成为更好的自己。

3.4教学评价:由“一锤定音”变为“综合评价”

第一,评价标准多元化。“一刀切”的教育模式在教学当中是不可取的,作为教师应当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评价学生时要采取多维度、发展的、全面的眼光,而不是单一的评价。所以,高等职业教育院校的教师在从事健康教育的过程当中一定要将学生的成长放在首位,全方位地、多元地评价学生,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创新能力、动手能力,从而对学生有一个形成性评价。良好的心理健康教学能够积极引导学生认识自我、自我学习并成长,因此教师不仅要树立坚定的理念,还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采用口笔试相结合、观测评相结合的方式全面地、科学地形成对学生的评价。

第二,评价具有针对性。传统的课程教育评价只关注学生的成绩,但是新的教育评价应当包含客观检测的数据,譬如学生在课堂上的回答次数、出勤率、准确率以及作业的提交次数、重复率和课堂外的互动次数等。通过监测这些客观数据,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多元评价,并据此对学生进行反馈。同时教师在进行评价时应当用发展的眼光,除学生的自身因素外还要考虑当时的客观因素及个体不同的特点,并采用具有针对性的评价语言及方式,让学生学会自我学习,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缺点,从而进一步成长。针对性的评价方式能够避免学生盲目地自大或者自卑,有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第三,多元主体联动性。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质量的评价主体具有多元性,包括但不限于高校、父母、政府、用人单位、中介机构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高职院校应当强化校政联动、校企合作、家校联系,同时全面调动各方力量从而搭建联动评价信息库,建立完善的搞笑心理健康教育平台,更好地为大学生提供自我认知、人际关系调整、情绪调节等多方信息,并想企业、社会和家庭提供大学生心理健康评价服务。

4结语

高等职业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占据着较为重要的地位,在高职院校开设积极心理学既可以增强教育课程的实践性和有效性,又能增强学生在学习当中的创造性及幸福感,同时经过经验积累还能为我国积极心理学理念下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提供新的发展思路和方式,让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迈上一个新台阶。

作者:时晓玉

课程教学评价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篇2: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摘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具有知识性、操作性,注重学生的体验感等特点,其主要目的在于帮助大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解决各种发展性的问题,提高心理素质,培养心理品质,开发心理潜能的一门课程。但是该课程现实教学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有如严重的学科化和知识化倾向、课程教学缺乏系统性和规范性和单一化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方法等。因此笔者针对现状初步提出了如何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进行改革的探析。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改革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属性与定位

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方法和途径很多,但是据前人研究调查显示,心理素质训练、心理咨询和开设心理健康课程被认为是大学生提高心理素质最有效的三种途径。虽然大学生普遍认为有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必要性,但是另一调查显示,大学生认为高校课程的实施效果对于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效果有待商榷。

出现效果不明显终究还是归结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否应该偏学科化问题一直受到争议,使得课程在教学上出现偏差。偏学科化的学者认为应该将其纳入到学校的教学计划中;反对者则认为偏学科化只能教授书本上的知识,从认知方面入手,无法从情感和行为上解决问题。因此,该课程的属性和定位是我们首要需要弄清楚的首要问题。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性质

课程性质是课程建设的首要问题,即要弄清楚课程开设的目的是什么。前人调查表明,近百分之九十的大学生均认为有必要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其中三分之二左右的学生认为其课程应该作为公共基础课程。但究竟是作为公共必修课还是公共选修课却出现了分歧。原因在于必修课的考核方式普遍采取考试形式,一方面会使教师教学便成纯粹的理论知识讲授,不符合学生的心理期望与需要,另一方面必将会增加学习负担,单纯的对知识点掌握的考察失去了它开设课程的目的。

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自身的特性,多数学生认为它应该是理论加体验的课程,但是重点应该放在让学生通过情感的体验来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

由此可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该既包括以理论知识的传授为根基的学科课程,又以学生活动为中心的活动课程,是集知识、体验和操作的综合性课程。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定位

关于该课程所能解决的问题,前人研究显示,大学生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最主要是调节个人心理状态和优化心理品质,其次是疏导轻度的心理问题、开发个人潜能并使自身较好地适应社会,再是掌握基本的心理健康知识从而预防心理疾病。由此可见,大学生认为该课程的目的最主要是调节心态和完善自我,其次是使人格健全等等。

这恰好和该课程的发展性目标相吻合,它不仅仅只是为了传授简单的心理健康知识,也不是仅对有心理疾病的学生开展,它的服务对象是全体学生,绝大多数正常的学生,课程实施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大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如何去解决各种发展性的问题,旨在增强他们的心理素养,引导他们形成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发挥学生在心理上的潜力,进而达成学生在身心两方面实现全面协调健康的发展,为他们今后的成长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具有知识性、操作性,注重学生的体验感等特点,其主要目的在于帮助大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解决各种发展性的问题,提高心理素质,培养心理品质,开发心理潜能的一门公共必修课。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开展的现状

(一)严重的学科化和知识化倾向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强调学生的积极参与,注重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但是前人调查显示,大学生对此课程的满意度普遍偏低,死板、枯燥无味,脱离实际等等成了该课程的代名词。造成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是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的学科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墨守成规的传授心理学概念、原理等心理健康知识,强调学生对知识要有系统且全面的掌握。讲授的案例绝大多数也是来自于教材,缺乏鲜活与贴近实际的生活案列,一方面学生自然失去了兴趣,另一方面忽略了实用性,忽视了如何将知识上升到情感使之升华,考核形式普遍采取考试的方式,反而加重学生心理负担,让学生反感,这恰恰与我们的教育目的相去甚远。

(二)课程教学缺乏系统性和规范性

现各大高校已普遍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前人调查显示,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各高校起点不一,又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教材版本参差不齐,因此,各大高校该课程的教材和教学内容均由教师自行选择和准备;在课时安排上,以开设选修课为主,所占学时学分各行其是,但总体上学分均较少,且选修人数有限,不能保证全体学生参与;在教学时间上,由教师安排,教学形式缺乏灵活性,随意性较大,缺乏规范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教学效果不明显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单一化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方法

前人在调查中发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均为大班教学,其教学方法固然受到了限制。虽然有时候课堂上会采用小组分组讨论或案例分析等,大多流于形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的效果不佳。而单一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逃课现象严重,缺乏兴趣。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改革探析

由于该课程目前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已经偏离了课程教学的目标,因此,该课程教学改良大势所趋。

(一)选择符合大学生心理需求的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是课程目标的载体和具体化,笔者认为该课程内容的选择应以学科知识为背景,以学生为本,突出活动的先导作用,可以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分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两大板块。

基础知识的讲授并非将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和原理直接呈现,而是经过实际案例的处理,进行生活化的阐释。因为该课程的目的并非要像学习心理学专业的学生系统掌握学科知识,而是树立心理健康意识,利用相关知识来维护和提升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

基本技能的传授就是要教给学生心理调节的方法,认识心理异常的基本现象,掌握心理保健的尝试和技能,促进其认识自我、学会学习、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学会调适情绪、如何选择升学和就业以及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内容。其具体可以有:入学适应教育、人际交往教育、情绪情感教育、自我意识发展教育、挫折教育、恋爱和两性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社会适应教育和生命教育等等。但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应该因人、因时和因势的选择内容。

1、因人而异。例如,大一新生主要面临的是环境适应和学习适应问题,二年级到三年级心理趋向稳定,主要面临的问题往往和专业学习、人际交往和两性关系等问题,大学四年级面临的是继续深造学习还是进入社会等。由此看出,不同阶段的大学生面临的问题不同,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不同年级的侧重点也要有所不同:一年级重点为适应教育;二年级和三年级重点为人际交往、情感教育等;四年级重点为挫折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等。

其次,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可充分利用心理测量表提前对所授课班级进行施测,针对不同的群体开展针对性的教学。

2、因时制宜。例如,可以在学生进行考试前期时,进行考试应试技巧和考前解压等专题指导。

3、因势利导。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内容需要结合时代的发展和大学生的需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容易被学生所接纳,通过情感的体验和感受真正走近学生内心,从而达到教育教学的目的。

(二)建立切实可行的课程组织形式

因为该课程在应该设为必修课还是选修课上一直存在争议,但笔者认为可以建立切实可行的课程组织形式,构建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

高校可以在大学一年级开设以必修课为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课,以期普及心理基础知识,例如保健知识、异常心理问题的表现及行为等等,为后续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提供铺垫。

在大学开设必修课的同时,学生可以根据各人的需求和喜好,选修诸如《人际交往》、《情绪管理》、《两性课程》等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高校还可以开展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相关的实际活动训练课作为补充,通过团体辅导的形式,定期在校园中开展。

(三)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课程内容只有通过一定的教学方式才能走进课堂,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就必须从改变教学方法入手,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充分发挥学生思维的主动性。

例如,角色扮演法。通常角色扮演有亲子冲突、寝室关系冲突等等,它主要指通过角色扮演来使个体身临其境,从中取体验和感受,在此基础上无意识地改变不良认知,同时达到了宣泄情绪的作用。班上其他学生可以在观看时,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重新审视自身的问题,加深对自己和他人的了解,达到教学目的。不仅如此,可以促进学生课堂的参与性和积极性、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而且还可以促进师生间和生生间的交流。

又如,团体辅导训练法。它是指在团体活动中,个体通过自身的体验和感悟,探索自我,认识自我并调整自我的过程。通常的团体辅导主题有增强合作意识、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自信训练等等。与此同时,这种教学方法也是对教师控场能力的考验。

再如,心理测验法。可以在课堂教学中,穿插一些信效度较高的心理测试,一方面可以调动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比如,在学习控制情绪这一专题时,可以给学生测量“是否经常情绪失控”的心理测试,帮助学生更深入了解自身处于的状态和水平;在职业生涯规划内容中,给学生测量“霍兰德职业倾向”测试等等。

总而言之,笔者认为教师可以将角色扮演法、团体辅导训练法和心理测试法同传统的课堂堂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讲授法结合起来,使课堂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又行之有效。

(四)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心理健康教育也出现了以网络为依托的学习和交流平台。许多高校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但是总体而言,对资源的凯纷不够充分,对资源的利用还极其有限,虽然在教学中能够广泛的运用多媒体技术,但是课件内容多是教材的重复等。因此,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将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于课堂教学中。

1、灵活运用多媒体在教学中的辅助作用,使课堂的教学效率真正提升上来。教师可以利用各种资源,通过图片、音效、影片等资料结合的方式辅助教学,通过调动学生的视听等感觉器官,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

2、建立课程网站,延伸课堂内容。课堂内传输的知识和内容毕竟是有限的,但可以通过建立课程学习网站来延伸课堂教学。例如,可以建立教学课件、视频、公开课、网上答疑与咨询等等板块,不仅可以使学生根据自身需要选择学习内容,也促进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五)建立以促进学习者发展的教学评价

俗话说,评价标准是指挥棒。若想教学改革取得一定的成效,则必须把对教学的评价机制作为改革的先行点。前人通过调查显示,该课程的评价采用的方法主要有考试加课程论文或心得体会等,这一方面不仅增加了学业负担,也无法真实反映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真实效果。所以,笔者认为,考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效果,在方法上应该是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在评价主体上要多元化,重点突出学生自评和相互评价,辅之以教师评价的评价体系。

综上所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改革应该选择符合大学生心理需求的课程内容、建立切实可行的课程组织形式、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和建立以促进学习者发展的教学评价等五个方面,形成真正能提高学习者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的教学体系和教学模式。

(作者单位:铁道警察学院)

参考文献:

[1]刘海燕,宁淑芬.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需求的调查与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9)

[2]汪东.西安市普通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现状调查与对策分析[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8

[3]潘柳燕,刘惠珍.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走向[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9(2)

[4]薛长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10

作者:程慧芳

课程教学评价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篇3:

中小学心理健康课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

心理健康课程教学是目前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是有效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保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活动及其研究促进现代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本文通过对我国现行中小学心理健康课程教学模式的分析和探讨,总结了中小学心理健康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并提出了问题式学习(PBL)教学模式为例的中小学心理健康课程教学的创新模式,本研究对中小学心里健康课程教学的规范化具有重要意义。

中小学;心理健康;课程教学;问题式教学模式;创新

一、引言

心理健康教育与其他学科的知识教育不同,有其独特性。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要关注基本的心理知识和方法,还要关注学生心理需要和个性发展的需要,关注学生发展过程中的矛盾与冲突,并且为学生提供解决办法与应对策略,使其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要关注课程的目标和结果,更应该关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通过课程教学,既要解决学生心理发展中的共性问题,也要重视个别差异和每个学生的具体问题,挖掘他们的内在潜力。

心理健康课程教学活动是在课程中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疏导的主要途径,也是对学生心理影响最大的过程环节。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均对学生的心理产生着重大影响,不断促使学生的知识储备、认知结构、思维发生改变,进而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因此,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以什么方式组织符合学生心理健康需求的教学活动,如何形成符合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的教学设计都需要深层探究。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提出了实施和发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途径,提供了重要的政策依据。但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发展和改革的要求相比,我国学校心理健康课程教学研究的范式尚处于雏形阶段,各抒己见,没有形成系统和规范的教学模式。其研究的取向主要分为两大类:心理教育论取向和课程与教学论取向。心理教育论取向的其研究成果相对于课程与教学论多,课程与教学论取向大多处于基础研究阶段还没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理论依据较充分,但实践经验严重缺乏,可操作和应用的范例严重缺失,使得一线教师很难把握心理健康课程教学的方法和有效性,呈现五花八门各式各样的课程教学形式,科学性和有效性均欠缺。特别是依据课标较规范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实施等有关教学问题的系统研究成果为数甚少,还在摸索中。对心理健康课程教学模式的研究将有助于我们更直接、更具体地掌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一般化模式和操作路径。

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 课程目标不够具体。我国现行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是2012年提出的,提出时间较晚,作为指导纲要只在阶段和层次上指出教育内容和途径方法,而没有形成具体的课程标准和要求。因此,实施过程中的具体内容和途径,缺乏可操作性的方法论指导。在实践中仍然存在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设计大同小异,教学过程流于形式,教学评价结果达不到预期目标的现象。曹梅静与王玲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目标是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本身要实现的具体目标,是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选择的主要依据。课程目标的确定必须考虑学生能否理解和接受的,是否是可操作的,能否反映社会规范与个人需要的。同时,每一堂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目标要体现教学的认知目标、情感目标与问题解决目标。显然,现阶段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的阶段性和层次化的大范围课程内容和要求无法满足心理健康课程教学的要求和一线教师的实践指导要求,提出具有可操作性意义的具体的课程标准是基础教育阶段实施有效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保障。课程目标的分解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具体化和操作化,同时可以解决三个问题:一是实现知识内化,即通过解决是什么(陈述性知识)和为什么(建立知识间的联系)的问题,把握知识规律;二是形成学科技能,即通过知识的应用,把握知识应用规律;三是通过体验和感悟,提升心理素质。目前,心理健康课程教学的大部分形式是以活动为主,因此,课堂教学中,容易忽视或被视为缺乏核心知识结构和技能知识传授的无效课堂教学,更重要的原因是课堂中应用的单元教学策略和整体教学目标的关系不明确,缺乏过程的层次体验、实施的衔接性和连贯性,这与教学目标设计中对教学过程与方法的目标设置不明确也有关系。

2. 教学内容的选择较盲目。教学内容的选择要体现社会的需求、结合教育对象的发展特征、符合教育的科学性和规范性要求,这三个要求分别构成了教学内容选择的社会基础、心理基础和教育哲学基础。但现阶段,中小学的心理健康课程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更多地关注内容的主题性、趣味性和创新性,而较少关注心理学的学科知识、心理学的社会经验和学习者的体验等三个领域的规律和科学性。普遍采纳课程导入所需的热身活动,教学主题相关的视频、故事、案例,设计分析和体验等的活动内容。因为这样的教学内容形式上可以表现为心理学学科知识的主题和教学目标,方法上避免了传统的灌输式讲课模式,得到了学生的关注,最主要的是组织者认为这样的课堂体现了学生感兴趣的活动方式,使他们的参与率得到提升。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参与度和体验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的实施前提,但不是最终目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符合社会和个体发展的心理基本规律,学会更好地解决身边的问题,做到适应社会发展,促进自我成长和个体社会化。因此,无视心理与教育的一般规律,缺乏心理学理论依据和逻辑分析过程的教学内容,即使形式上关注到社会经验和学生个体的体验,也不能说是有效的教学。只有以一定的心理与教育发展规律,心理学理论与逻辑关系为基础的学科知识为依据,提升与社会生活经验的实际联系的学生个体体验,才能真正得到有效的教育效果,达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的。

3. 教学过程过于形式化。每个教学对象就是一个自我。社会认知学家的观点来说,自我是个人、行为和环境三者互动和循环的过程。个人的过程涉及到学习者的知识、认知过程、目标和影响。行为过程包括自我观察、自我判断和自我评价。环境过程涉及到动作的结果、建模和言语说服。因此,单一的教学方法无法充分刺激每一个个体,需要多样化、多层次化、多元化,更需要内涵发展。心理健康课程的有效性评价要依据受教育者的感悟和成长,再有用的心理知识和方法也是被受教育者所无视和抵制的时候无法发生效益的。对于心理健康教育来说,教学方法的选择尤其重要,一定要满足个体自我的成长规律和发展的需要,不仅要引起学生的足够思考和反思,产生认知层面的刺激和反映,还可以引出疑问,进而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展示同一问题的不同侧面,使受教育者既能观察到又能体验到,以便生成自我评价,还要在教学中创设沟通和交流平台,比较和反思自己的观点,以便完善自我。而现有的心理健康教育对引起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体验方面得到了较好的发展,但在建构学习者自己的学习目标、实施对他人的观察和自我的评价、总结和反思等方面存在较多不足,需要加强教学过程的多样化和系统化的实践和研究。

三、“问题式学习”教学模式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问题式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简称PBL)是以非结构式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模式,近年来在西方受到广泛重视的一种教学方式,它强调把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实际问题情境中,让学习者利用各种渠道来自己解决问题,并且与身边的同学组成一个团体,在团体中学会接受他人的意见,适当地提出自己的看法与建议,整合形成新的观点,完成学习的过程。 PBL中的“问题”是基于社会和生活中经历及积累的已有经验,因此,有益于激起学生的兴趣和建构新的知识和情感价值,并有效促进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和自我调节能力。这与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实际问题,提升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促进个体身心和谐发展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一致。

1. “问题式学习”教学模式中的学习者。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是学习者在已有知识与经验的基础上,对特定的心理健康教育主题建构新意义的过程,同时也是对原有的知识与经验进行改造和重组的过程。“问题式学习”是以学习者为中心,通过自身的体验和感悟,自己建构新知识,提升认知与情感水平,进而实现教育的目的和学习者的学习目的。基于问题式学习(PBL)过程中,学习者不仅要解决“问题”,还要完成已有经验与实际问题的联结,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学科知识,促进学习者形成批判性思维,生成新的个人知识体系和经验,获得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的技能以及高效解决问题的能力。

2. “问题式学习”教学模式中的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也要求教师重视学生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倾听他们时下的看法,思考他们这些想法的由来,并以此为据,引导学生丰富或调整自己的解释。教学要增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合作,使学生看到那些与他不同的观点。教师要多给学生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启发,但不过早地做评判、给定论,而是鼓励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自我计划、自我监察、自我反思和自我调节,并在学习策略上做有意义的指导。在PBL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逐步走过PBL的各个环节,监视小组活动,以确保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要鼓励学生外化他们的思维过程,并鼓励他们相互评论,包括提供反馈,就学生的推理过程进行提问和启发,鼓励他们对信息进行批判性评价,帮助学生在问题讨论中协调、整合基本知识与实际技能,鼓励学生对学习过程的控制调节,建立良好的小组成员关系。在问题式学习中,教师不会限制学生对各种可能的未知领域的探索,但他会精心地把学生引导到问题空间的关键侧面,从而更好地利用问题所提供的学习机会。

3. “问题式学习”教学模式中的教学内容。一个好问题能够随着问题解决的进行自然地给学生提供反馈,让他们能很好地对知识、推理和学习策略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并促进他们的预测和判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要重视学习者的已有知识经验,尽可能把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体验和感悟的依据和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习者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新的知识经验。PBL中的问题应该是结构不良的、开放的、真实的,实际问题,从而能够在学习者的经验世界中产生共鸣,同时又能引出与所学领域相关的概念原理,生成新的观点和认识。“问题式学习”模式,在设计问题时,首要关注学习者的生活经验与学习知识的情境是否具有相似性,能否促进知识的提取先前学习的实例,能否应用到与此类似的问题解决中等问题。

4. “问题式学习”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中,学生的核心活动是高水平的思维和情绪情感,而不只是强化记忆和操练。学生在教学的相当多的时间中,针对特定的教学主题和实际问题进行持续的分析、推论、假设检验、归纳、概括等高水平思维活动,从而形成自己的见解,并进行持续改进,最终确立并生活化与教学主题相关的积极而正确的自我观点和判断标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评价一般采用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学习感受的自评和互评的方式。

在PBL的环境中,允许学习者与他们的环境、他们的同龄人交往,最终通过各种方案的合理分析与否定引导演化的知识。此外,结构不良的问题鼓励学习者运用新构建的知识、考虑的观点和策略选择。Gallagher、Stepian、Sher、Workman等人的研究结果显示,PBL学习在小学到高中的实施过程中形成了学习者积极参与学习的行为习惯,学会为自己的学习承担责任,获得更好的管理和规划时间的技能,学会访问不同的资源,并准确评价资源的有效性。

四、结论

课程教学的发展与要求逐渐呼吁,以新的教学模式来替代以往框架式的教学模式,各级各类学校也都在不断更新着自己的教学模式。改革的教学模式多数以学生为主体,把教学视为师生平等交流的一个平台,探讨科学知识的一个过程。

心理的成长和发展是一个过程,而不是孤立的一个层面或支点,在实现自我成长的过程中,既要接受社会的规范,又要主动地适应与改造社会。因此,发展不同取向的教学模式的优势,探索和创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模式,不断优化心理健康教育这一新的学科领域是心理健康教育者的时代责任。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一门以学生个体自我成长和心理和谐发展为目标的课程,更需要站在长远的角度认真而踏实地探究和开展PBL教学模式。但PBL模式在问题构建、评估方法以及教师配备上仍处在摸索前进的阶段。为了更好地深化心理健康教育的规格,提高我国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就需要更多的学者和教育者探索更多的像PBL教学这样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为一体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曹梅静,王玲编著.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5.

[2]胡芳.对基于问题式学习的探讨[J].交通高教研究,2003,

06.

[3]张楠楠,朱昌蕙,王国庆.关于新型教学模式PBL的思考与探讨[J].现代预防医学,2008(35),8.

[4]Gallagher,S.A., Stepian,W.J., Sher, B.T.,& Workman,D.(1995).Implement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science classrooms.School Science and Mathematics,95,136-146.

[5]Gordon,P.R.,Rogers,A.M.,Comfort,M.,Gavula,N., & McGee,B.P.(2001).A taste of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creases achivement of urban minority middle-school students.Educational Horizons,79,171-175.

作者:严秀英 崔美玉

上一篇:网络教研以人为本提高交流论文下一篇:历史教学中军事史问题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