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反思

2024-05-26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反思(共8篇)

篇1:“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反思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反思

----以生科12级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为例

(专业班级:生科1201班 姓名:XX 学号:11111111111)

指导教师:XX

一丶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一)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

(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三)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促进学生思想品德教育

(四)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二丶国内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一)中小学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

近年来,国内的心理学和教育工作者对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做了大量调查研究,发现当前我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小学生有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占总数的10%左右;初中生占15%左右;高中生约为19%。他们普遍存在着嫉妒、自卑、任性、孤僻、焦虑、逆反心理、情绪反常、神经衰弱、社交困难、学习不良、学校恐怖、吸烟酗酒,乃至自杀、犯罪等心理行为问题。广州市1994年对1000名青少年的调查发现,有53.2%有心理行为问题;1997-1998年中科院心理所的专家对北京市8869名青少年的调查发现,存在心理行为问题的比率为 32.0%;2000年北师大课题组在北京、河南、重庆、浙江、新疆等五个不同地区抽样选取16472名中小学生,调查结果表明,小学生有异常心理问题倾向的比例是16.4%,有严重心理行为问题的比例是4.2%;初中生有异常心理问题倾向的比例是14.2%,有严重心理行为问题的比例是2.9%;高中生有异常心理问题倾向的比例是14.8%,有严重心理行为问题的比例是2.5%。尽管调查采用的量表和问卷各不相同,得到的数据也有较大差异,但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小学学生存在着较明显的心理行为问题是客观事实。

根据我们从1996年开始的研究和有关调查发现,这些心理行为问题主要包括学习、自我、人际关系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其比例分别为30%、20%、30%和20%左右。具体对小学生来说,随着年级的升高,学习方面体脑不协调、不适应的学生逐渐增多,5年级小学生问题最多。学习习惯方面的问题,2年级小学生最多,3年级最少。从整体发展趋势看,3~6年级小学生学习方面的心理行为逐渐增多。在人际关系的信任感方面,2~5年级小学生问题逐渐增多,5年级最多,6年级小学生明显减少。另一方面,小学生的人际建设性不断增强,在对社会自我、家庭自我、学业自我和自我认同上,小学2~5年级学生的评价渐趋消极,而6年级则有所回升。

在我们另一项关于中小学生心理压力事件的研究中,则发现有30%属于学习方面,40%属于人际关系方面,其它方面的占30%。可见,学习、自我、人际关系、生活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心理行为问题,是中小学生心理不健康表现形式的主要方面。对此,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后果将不堪设想。要预防、减少和解决青少年学生的这些心理健康问题,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就离不开扎实而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三丶师范生具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职业意义 ① 有利于学生的身体健康成长。② 有利于学习、工作效率的提高。③ 有利于智力与个性的和谐发展。④ 有利于心理疾病的防治。一丶理论教学过程与反思

(1)丶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基础知识教学过程与反思

通过学习心理健康教育,使我觉得当今社会竞争激烈,造成人们心理压力重,在校中学生在这样的社会大环境下生存,面临升学压力,心理脆弱,心理压抑得不到一定的宣泄。比如,我国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的问题也显得越来越严重;再如,由于家庭的残缺,父母离异、丧父或丧母的单亲家庭,隔代抚养孩子等现象,都使孩子缺乏良好的生活和教育环境。就目前状况而言,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尤为重要。

首先,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在校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趋严重,我们学校也建立了心理咨询室,配备专职的心理咨询师,就应该做到实处。使学生通过咨询、倾吐和宣泄,释放心理压力,解决心理困惑和矛盾。据了解,大部分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有:学习压力重造成考试的自卑、抑郁、狂躁、恐惧等情绪情感问题,人际关系问题,无法自制的不良行为问题,青春期困惑的问题等。我们的学生很多是需要帮助的,除了求助于心理咨询师外,学校还应该定期开设心理健康课程,举办心理健康讲座,组织各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另外,我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单靠个别专职教师是不够的,必须是全体教师广泛参与。教师要本着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主的原则,不断更新观念,不断改变教学方式,尊重学生,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促进学生的心理得到健康调整。当老师把学生当作知心朋友,师生之间加强沟通和理解,学生喜欢你的课,学习有了兴趣,那么学习成绩就能提高;与老师关系亲密了,也增强了学生的归属感和自信心,又能培养人际交往能力,这将有利于完善学生情绪状态和人格及身心的健康发展。

教师与学生家长要加强沟通,时刻关注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对家长给予适当的指导,对学生给予及时的疏导。比如,青春期的性教育、人际交往技巧和意志力的培养等都需要发挥家庭教育功能。家长还应鼓励孩子多交友,在择友上加以指导,培养社交技巧,过多指责、约束孩子反而会使自己的孩子在社交中缺乏自信。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应正确引导孩子,加强交流,共同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

(2)中学生心理发展特点教学过程与反思

首先,教师应帮助学生和父母建立良好的关系,指导学生尊重父母,理解和体谅父母的苦心。其次,要建立好良好师生关系,鼓励学生在各个方面的进步,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再次,建立良好的同学关系,教师要指导学生恰当评价自己和他人,团结友爱,彼此沟通思想,达到相互了解和信任。独生子女的增多,使这方面的教育越来越显得重要。四,现在的学生心理上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解决的方法也有很多,需要我们去总结和学习。总之,浇花要浇根,育人要育心。不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即使学习成绩很好,也不是社会需要的具有健全人格的人,他们甚至会走向违法犯罪的道路。心理健康和个性健全两个方面相互依存,相互转化,互为因果,不可分割。一方面,个性的健全发展是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基础,另一方面,心理健康又是促进个性健全发展的重要条件。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的人,是人格健全的人,也是个性鲜明的人。健康的心理是优良品德的基础,一个人只有心理健康,才回品德高尚,人格完整。

(3)与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理论流派教学过程与反思

(1)动机过程马斯洛假设,每个人都有若干种基本需要,如安全、归属、爱、被重视和自尊,满足这些需要的动机叫做缺乏性动机,不满足便会出现精神障碍,如神经症、人格障碍、分离性障碍等。但是,满足了这些需要虽可免于上述精神障碍,却并不算达到了真正的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的特征之一是自我实现,即最大可能地实现个人的潜力。这种需要是高层次的需要,也叫做丰富性需要。此时,单纯追求快乐和减轻紧张不安,不足以解释这种人的行为,他们辛勤地工作,往往要体验更强烈持久的紧张,甚至要冒巨大的危险。然而,正是这样的人生历程,使个人潜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G.Allport也持类似的观点,他认为,个人潜能的发挥为了长远的常常是达不到的目标,而牺牲享乐,保持紧张。长远的目标、社会价值以及诸多利益之综合性体系等,都给发挥个人潜力提供了用武之地。

(2)投身于生活中G.Allport提到,自我的扩张是成熟的一个属性,这种人忘我地工作、思考、娱乐以及对别人的忠诚,他的生活是丰富多彩而又独特的。

全身心投入生活的人,对来自别人的刺激(不论是成功的行为还是苦难中的呼救)都有能力报之以热情的、全力以赴的反应。

(4)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基本技术与方法教学过程与反思

1、精神分析的咨询理论。常用的具体方法有:自由联想法、释梦法、疏泄法、领悟疗法、暗示法与催眠疗法等。

2、行为主义咨询理论。具体方法有:系统脱敏法冲击疗法厌恶疗法自信训练法代币强化法放松法生物反馈法消退疗法、行为塑造法等。

3、人本主义咨询理论。具体方法有:理性情绪疗法认知转变法自我指导训练法应对技巧训练法隐匿示范法等。

篇2:“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反思

根据发展心理学的观点,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的心理需求以及社会赋予的角色要求都是不同的,初中阶段的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好基础知识,为进一步的知识学习和工作经验的积累做好准备。在这一阶段暴露出来的具有普遍性的一个问题就是缺乏目标意识,进而缺乏学习的动力,针对这个问题,我确定了以自我目标的合理设定及确实执行为主题的活动课——《我的未来不是梦》。

2.设计合理的活动环节

“活动”是心理活动课最核心的要素之一,本节课我设计了多个活动:冥想、情景模拟、讨论沟通、问卷调查、行为训练等,分别安排在不同的环节中。

第一环节,热身活动:根据孩子好奇爱玩的天性,通过冥想导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让孩子在活动中通过想象体验自己的未来,初步感受人生目标的设定。以此方式把学生引入本课主题。

第二环节,情景讨论:用感官和思考的形式,让学生体会到人在一个确定的目标下,会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从心理到生理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

第三环节,问卷调查:让同学们检视自己的目标概况,体会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以及理想的可及性与不可及性的差别。

第四环节,名人故事:向学生介绍约翰·戈达德的故事。讨论约翰·戈达德是怎样为自己确立目标的,又是怎样付诸行动的?引出活动“写给未来的信”,请学生回顾自己的人生,思考自己的未来,在信纸上写下自己“一生的志愿”及人生激励格言,装入信封,写上姓名、日期等,作为送给老师的礼物,约定30年后再启封,看看自己的愿望实现了多少。我认为这是本课的一个亮点。

第五环节,策略指导:介绍“立志”的三个心理过程:动机斗争、暗示成功、自我激励。帮助学生掌握实现目标的方法,使学生对自己确立的奋斗目标更有实现的信心。这也是本课的一个升华点。

第六环节,行为训练:请学生设计一个实现目标的方案,写在即时贴上,贴在课桌一角。要求利用一周至两周的时间实施该方案,并达到目标。

第七环节,在看未来:请同学注视大屏幕上的人生轴,在“我的未来不是梦”的音乐背景下,听着引导语,坚定而满怀信心的想象自己的未来。与第一个环节首尾呼应,使本节课的结构更具完整性。

3.产生合情的活动体验

“体验”是心理活动课最核心的第二个要素。对于个体心理来说,再精彩生动的讲授都无法替代个人的亲身感悟和直接体验,哪怕只是一点小小的启发,也能留下深刻的记忆。

这堂课是在山观中学初二6班上的,在与学生的交流过程中,我发现学生非常朴实,也非常配合,随着上课环节的进行,学生的情绪被调动起来,融入到课堂氛围中,用坦诚的心态思考与交流。从整堂课的实施情况来看,学生活动参与积极性高,互动好,通过亲身感悟和直接体验,认识了目标确定的意义,并尝试落实到行动。我相信这堂课会在上课的每位同学的心中留下深刻的记忆。

4.存在的不足和遗憾

在上课过程中,总的来说,生成和预设基本相符,但在有些环节上,实施时还可以更完善一些。比如:

1.在热身活动——冥想时,我设计是让学生找一个舒适的坐姿,闭上眼睛,情绪放松,在舒缓悠扬的音乐背景下,听着引导语,要求学生积极配合,但实施过程中,我发现个别学生由于觉得这个活动很新奇而表现的太过激动无法进入冥想状态,还影响到了周围的同学,从而没有完全达到我设想的一个状态和气氛。

篇3:“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反思

改革开放后, 百废待兴, 高考制度的恢复, 给我们的学校教学无疑注入了新的活力, 各地学子如饥似渴, 奋发图强, 不畏艰苦, 创造了历史奇观——踊跃参加高考, 以求为国效力.这正是:“耕牛自知夕阳晚, 不用扬鞭自奋蹄.”而现在的情况, 却发生了变化, 在一些学校里, 主动学习的少了, 被动学习的多了;以前的学生是往教室外赶, 歇歇吧, 该休息了!现在的学生是往教室内撵, 学学吧, 该上课了!原因何在?

本世纪初, 素质教育唱响大江南北, 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 其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那么新形势下, 学校教学到底该如何实施, 才能正确贯彻这一理念那?作者结合多年教育教学实践, 提出如下设想供探讨.

一、树立教育民主思想, 展现教学过程魅力, 遵循学生发展规律

民主思想要求教师承认学生作为“人”的价值, 不仅仅体现在知识层面, 每个学生都有特定的权利和尊严, 更有自己的思想感情和需求.教学过程中要创设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让学生自由充分发现自己, 体验到自己作为人的一种尊严感和幸福感, 同时通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争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应该相信学生的确潜藏着巨大的发展能量, 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可以积极成长, 是有培养前途的, 是追求进步和完善的, 是可以获得成功的.这要求教师努力学习, 掌握学生身心发展理论, 熟悉不同年龄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 依据发展规律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从而有效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二、提高法制意识, 真情对待学生, 关心爱护学生, 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

学生并不是单纯的抽象的学习者, 而是有着丰富个性的完整的人.在教育教学活动中, 作为完整的人而存在的学生, 不仅具备全部的智慧力量和人格力量, 而且体验着全部的教育教学生活.要把学生作为完整的人来看待, 就必须还学生完整的生活世界, 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 给予学生全面展现个性力量的时间和空间, 同时每个人由于遗传素质、社会环境、家庭条件和生活经历的不同, 而形成了个人独特的“心理世界”, 他们在兴趣、爱好、动机、需要、气质、性格、智能和特长等方面是各不相同、各有侧重的.“人心不同, 各如其面”, 这正是学生的个性本质特征, 即学生是存在着差异的, 差异不仅是教育教学的基础, 也是学生发展的前提, 应视为一种财富而珍惜开发, 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得到完全、自由的发展, 而不应该搞一刀切.

三、加强师德建设, 展现个人魅力, 还学生以责权主体

篇4: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涵义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指,学生在学校情境中获得的关于心理健康发展、心理素质提高方面的全部教育性经验(含种族经验和个体经验)。在这一定义中,“教育性”区分了经验的性质,即只有那种对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和心理素质提高具有教育意义的经验,才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全部教育性经验既包括人类文化长期积累而发展起来的种族经验;又包括个体通过亲身尝试、实践而累积起来的个体经验。种族经验以一定的逻辑序列或系统的方式加以组织而呈现出来,就是学科课程。个体经验主要是直接经验和即时信息,常常是个体直接感知的结果,这种结果往往是零散的、无序的。如果要使个体经验从零散到系统、从无序到有序,就必须将个体的直接感知系统化、序列化,在这方面,活动课程更容易体现出来。因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包括心理健康教育学科课程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它们都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显性课程。此外,由于学校教育环境(包括物质的、文化的和社会关系结构的)会有意或无意地影响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经验的获得,所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还包括心理健康教育环境课程(亦称隐性课程)。

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环境课程构成了“独立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三大块。由于人的心理是人的各种活动的基础,所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还包括融合于其他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环境课程中的“融合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类型

如上所述,从课程结构形式来看,可以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划分为两大类:独立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融合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其中,独立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又可分为心理健康教育学科课程、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和心理健康教育环境课程三种类型。融合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也可分为学科课程中的融合、活动课程中的融合和环境课程中的融合三种形式。

(一)心理健康教育学科课程

心理健康教育学科课程是传授较系统的心理发展和心理健康基础知识的一种课程形式,它具有知识性、基础性和问题逻辑性等性质。

心理健康教育学科课程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整体课程体系的基础部分,它能够教给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门学科的基本知识结构,使学生获得必要的心理健康和心理发展知识,有助于实现对自身心理的认知。如果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完全不重视基础知识的传授,仅仅开展一些活动,学生就只能获得一些在具体情境中如何应对的心理技能,很难获得整体心理水平的提高。

(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是指,教师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项目和方式,使学生心理品质受到实际锻炼,进而培养和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一种课程形式。它具有活动性、系统性、主体性和互动性等性质,由于是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因而有时也叫做“心理训练课”。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整体课程体系的核心部分,这是由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殊性以及活动课程的优点决定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以及教学效果的评价等方面都不同于其他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呈实践性特征,重视学生直接经验的获得,强调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而活动课程符合人的心理形成、发展的规律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殊性,有利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有针对性地开展。因此,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理想、有效的载体,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整体课程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

(三)心理健康教育环境课程

心理健康教育环境课程是指,学校通过教育环境(包括物质的、文化的和社会关系结构的)有意或无意地传递给学生关于心理发展方面的非公开性教育经验的一种课程形式,它具有整体性、非公开性、依附性、潜隐性和差异性等性质。心理健康教育环境课程建设的关键是营造有利于学生充分发展潜能、形成健全人格的教育环境。

心理健康教育环境课程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整体课程体系的必要部分。这是因为,学校的物质环境,学校中的人际关系状况、校风、班级组织结构,学校中的次级文化与各种非正式团体组织,以及各种社会“背景因素”,如政治制度、教育体制、社会环境等,都会对学生的心理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如何充分发挥环境课程对学生心理发展的积极、正向作用,研究环境课程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实施问题,以便创设良好的心理发展环境,无疑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与实施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向。

(四)融合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融合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指,在学校常规教育教学活动中,在传递知识、掌握技能、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同时,注重挖掘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和环境课程中的内在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引人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技术,帮助学生提高认知技能、情意特质和人格素养,从而完善心理机能的一种课程形式,它具有整合性、潜隐性、依附性等性质。

融合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也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整体课程体系的必要组成部分。学校的各科教学以及班团队活动、科技文体活动等活动课程都蕴藏着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需要全校教师充分挖掘其隐性的教育价值,协同发展学生的心理潜能、提高心理素质,也就是要在常规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培育学生的心理素质。融合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施,可使全校教师参与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可最大限度地集中教育的人力资源,给学生施以更全面的影响;还有利于提高每个教师的责任感和自觉意识,易于形成最大的教育合力。因此,融合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施,符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本位化发展方向,能有效地改变当前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专业人员较少的状况。

综上分析,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可以分为独立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融合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两大类,独立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又可分为心理健康教育学科课程、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和心理健康教育环境课程。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整体课程体系中,心理健康教育学科课程是基础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是核心部分,心理健康教育环境课程及融合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都是必要的组成部分。这些课程作为一个整体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共同影响和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

在学生整体素质结构中,心理素质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不仅制约着学生生理素质的提高,而且是学生思想品德素质和文化科学素质得以形成的核心机制。正是人的心理素质在人的整体素质中的这种特殊地位和心理素质形成的特殊方式,决定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一种多渠道、全方位的课程。这就在本质上要求我们树立大课程思想,把各种类型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统一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整体课程体系的设计与实施中。这种课程体系可概括如下:

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设的意义

(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设有利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我国学者沈勉荣指出:“课程,作为任何一种教育体制的‘心脏’,从属于教育的根本目的,又是实现目的的动力机制。它始终处于教育体制的中心地位,教育体制中的任何一个侧面,包括师资、设备,乃至管理、评价的策略,都是围绕着课程的实现而展开的。”由此可见,课程最能发挥学校教育的优势,在教育形式中处于核心地位。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共性问题进行的,以发展和预防为主的教育,目的在于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凭借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有可能将这种目标较为全面地实现。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在学习一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经过培训、研讨、实践、总结、提高等一系列环节后,有可能把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基本要求,这就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必要的保证。

(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设有利于优化课程的结构

传统课程结构的弊端是要素不全、内部关系不协调、缺乏整体性和协同性,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设是改变这种状况的根本出路。

心理素质在人的各种素质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各种素质发展的基础与核心。而到目前为止,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针对人的其他素质的培养均有相应的课程设置,惟独针对心理素质的培养没有独立的课程设置,这是极不合理的现象。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一个重要举措,就是在学校中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课程结构必须符合社会需求、学科体系和学生发展的三大要求中,如果说原有课程结构更注重前两个因素的话,那么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设,则是加强了针对学生自身发展的权重,使得三大要素逐步达到动态平衡,进而使得课程结构更趋合理。

(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设有利于完善课程的功能

传统课程结构中学科课程的主要功能是将社会文化和知识传递给学生,以知识为载体,以知识传递为中介,使学生获得智慧和技能。它是以社会发展为基本出发点的,局限在于常常难以顾及个体发展的差异性、情意性和需要,难以发挥个体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的主要功能是促进个体心理健康,以个体经验为载体,以活动为中介,使学生获得学习、生活、社会适应与发展的技能。它是以个体发展为基本出发点的,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这恰恰是对学科课程的改革和补充。

(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设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注重人的主体性发展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特征,而人的主体性又集中体现在自主性、能动性、独特性与创造性等心理层面,因此,人的主体性需要心理健康教育来培养。

1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展学生的主体性,通过各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融合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是现代课程改革思潮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

2 融合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还表现为一种课程目标。课程目标是教育目的的转化形式,它是指导课程实施的规范和准则。心理健康教育对课程目标。的作用就在于课程编制和实施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心理层面,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特征及需要、动机、情感、个性等非认知因素,结合各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的实施,发展学生的心理潜能,提高心理素质。

3 融合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更表现为一种实施策略。各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如何实施,都有其特定的结构和目标体系。各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融合心理健康教育,是对其实施结构的积极构建,是课程实施策略的改进和提升,能兼顾课程的情意、人格目标,从而拓展课程的视野,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本文系安徽省教育厅社科项目“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编号:2000Jw088)”及“教师心理健康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编号:2001JW095)”的阶段性成果。

篇5:“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反思

学基本要求的通知

各普通高校、研究生培养单位:

现将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通知(教思政厅„2011‟5号)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各校、各单位要结合•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的通知(教思政厅„2011‟1号)要求,科学制定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合理安排教学活动,确保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落到实处。请及时将有关情况和意见建议反馈我厅思政处和高校学生处。

二〇一一年八月十日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通知

教思政厅[2011]5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教育工作部门、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部属各高等学校: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教育规划纲要以及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座谈会精神,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科学化建设,进一步发挥课堂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我部制定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现印发给你们,请据此并结合本地区、本学校的实际,制定科学、系统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组织实施教育教学活动。请将有关情况和意见建议反馈我部思想政治工作司。

附件: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教育部办公厅

二〇一一年五月二十八日

附件:

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全面落实教育规划纲要、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培养造就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途径,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重要举措,是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为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教育部卫生部共青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教社政„2005‟1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的通知‣(教思政厅„2011‟1号)等文件精神,特制定本基本要求。各高校要根据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结合本校实际,制订科学、系统的教学大纲,组织实施相应的教育教学活动,保证学生在校期间普遍接受心理健康课程教育。

一、课程性质与教学目标

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集知识传授、心理体验与行为训练为一体的公共课程。课程旨在使学生明确心理健康的标准及意义,增强自我心理保健意识和心理危机预防意识,掌握并应用心理健康知识,培养自我认知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自我调节能力,切实提高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通过课程教学,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自我认知三个层面达到以下目标。知识层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心理学的有关理论和基本概念,明确心理健康的标准及意义,了解大学阶段人的心理发展特征及异常表现,掌握自我调适的基本知识。

技能层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自我探索技能,心理调适技能及心理发展技能。如学习发展技能、环境适应技能、压力管理技能、沟通技能、问题解决技能、自我管理技能、人际交往技能和生涯规划技能等。

自我认知层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树立心理健康发展的自主意识,了解自身的心理特点和性格特征,能够对自己的身体条件、心理状况、行为能力等进行客观评价,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在遇到心理问题时能够进行自我调适或寻求帮助,积极探索适合自己并适应社会的生活状态。

二、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部分:了解心理健康的基础知识

通过本部分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及意义,了解异常心理的表现,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导论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知识、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能够自主地调整心理状态,维护自身的心理健康。

教学内容:

1.认识心理活动的特点和实质; 2.了解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

3.掌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4.了解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课堂活动、案例分析

(二)大学生心理咨询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心理咨询的基本概念和功能、心理咨询的内容与类型,建立正确的心理咨询观念以及自助求助的意识。

教学内容:

1.心理咨询的概念和功能;

2.大学生心理咨询的意义和特点;

3.大学生心理咨询的内容与类型。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课堂活动、角色扮演

(三)大学生心理困惑及异常心理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常见的大学生心理困惑及异常心理,了解心理疾病,懂得哪些状态可以通过自我调整或心理咨询进行解决,哪些心理疾病需要专业医疗机构诊治。

教学内容:

1.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困惑及异常心理;

2.大学生常见的心理疾病及其应对。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小组讨论、案例分析

第二部分:了解自我,发展自我(一)大学生的自我意识与培养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自我发展的重要性,了解并掌握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能够识别在自我意识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偏差及原因,并能够对其进行调适,建立自尊自信的自我意识。

教学内容:

1.自我意识概述;

2.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

3.大学生自我意识偏差及其调适;

4.自我意识的评估。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心理测试、案例分析、体验活动

(二)大学生人格发展与心理健康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人格的基本知识、当代大学生的人格特征和自我人格发展状况,掌握大学生常见人格缺陷的表现、形成原因及调适方法。

教学内容:

1.人格概述;

2.大学生的人格特征;

3.人格发展异常的表现与评估;

4.大学生人格完善的途径和调适方法。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心理测试、案例分析

第三部分:提高自我心理调适能力

(一)大学期间生涯规划及能力发展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帮助学生了解在大学期间需要发展的能力目标,并在此基础上对自己的大学生涯进行规划,有目的地安排自己的时间,更好适应大学生活,获得自我 发展。

教学内容:

1.大学生活的特点及生涯规划;

2.大学生能力概述及发展目标;

3.大学期间生涯规划的制定;

4.学会时间管理。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小组讨论

(二)大学生学习心理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大学学习活动的基本特点与学习心理特点,了解大学生学习心理障碍的表现及成因,学会调适学习心理障碍,使自己拥有良好的学习心理状态。

教学内容:

1.大学生学习特点与心理机制;

2.大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及潜能开发;3.大学生常见的学习心理障碍及调适。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

(三)大学生情绪管理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自身的情绪特点,掌握情绪调适的方法,自主调控情绪,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

教学内容:

1.情绪概述;

2.大学生情绪特点及其影响;

3.培养良好的情绪;

4.不良情绪的表现及调适。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情景表演、案例分析、团体训练

(四)大学生人际交往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人际交往的意义、特点及类型,理解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因素,掌握基本的交往原则和技巧,了解人际关系障碍的类型及调适方法,增强人际交往能力。

教学内容:

1.人际关系概述;

2.大学生人际交往及影响因素;

3.大学生人际交往原则及技巧;

4.大学生人际关系障碍及调适。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情景表演、案例分析、团体训练

(五)大学生性心理及恋爱心理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自身性生理和心理的发展,认识大学生恋爱心理的特点,了解大学生在性心理和恋爱心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形成对性心理和恋爱心理的正确认识。

教学内容:1.性心理的发展和大学生性心理的特点;

2.大学生性心理问题及调适;

3.大学生恋爱心理发展的规律特点和常见问题;

4.培养健康恋爱观和择偶观。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

(六)大学生压力管理与挫折应对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正确理解压力和挫折,了解大学生压力及挫折的主要来源,了解压力与挫折对人生的意义,学会正确管理压力和应对挫折。

教学内容:

1.压力和挫折概述;

2.大学生压力和挫折的产生与特点;3.压力和挫折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

4.压力管理与挫折应对。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心理测试、案例分析、小组讨论

(七)大学生生命教育与心理危机应对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帮助大学生识别心理危机的信号,掌握初步的干预方法,预防心理危机,维护生命安全。

教学内容:

1.生命的意义;

2.大学生心理危机的表现;

3.大学生心理危机的预防与干预。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心理测试、角色扮演、小组讨论

三、课程设置与教材使用

按照•基本要求‣,各高校应当根据学生培养目标,结合本校实际情况,设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以下是两种课程开设方式,供设计课程体系时参考:

1.开设一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公共必修课程,覆盖全体学生。

2.在第一学期开设一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公共必修课程,在其他学期开设相关的公共选修课程,形成系列课程体系。有条件的可以增开与大学生素质教育、心理学专业知识有关的选修课程。

每种方式的课程内容由学校结合实际科学确定,但应包括•基本要求‣的主要教学内容。

课程教材使用优质教材。

四、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

1.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既有心理知识的传授,心理活动的体验,还有心理调适技能的训练等,是集知识、体验和训练为一体的综合课程。课程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

2.课程要充分发挥师生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开展课堂互动活动,避免单向的理论灌输和知识传授。

3.课程要采用理论与体验教学相结合、讲授与训练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如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心理测试、团体训练、情境表演、角色扮演、体验活动等。

4.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运用各种资源,利用相关的图书资料、影视资料、心理测评工具等丰富教学手段。也可以调动社会资源,聘请有关专家,举办专题讲座等各类活动补充教学形式。

五、教学管理与条件支持

1.要把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主干教育课程作为公共必修课设置2个学分,32—36个学时。延伸教育课程可根据学生情况和需要分布在不同学期开设。

2.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建设。要建立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师资队伍,加强教师的培养和培训工作,鼓励教师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和团队教学,参与心理咨询和心理训练。可以聘请有关方面专家加入教学队伍,创造性地开展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促进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的不断提高。鼓励有条件的辅导员参与相应课程教学。

3.要积极创造条件,为课程教学提供必要的设备和资料,如心理测评系统、心理教育软件、音像教学资料等,配备合适的教学场所。

六、组织实施与教学评估

1.高校学生工作部门、教务部门、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机构及相关学科教学研究单位共同组织实施课程开设工作。

篇6:“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反思

一、主题名称:我们都是好同学

二、主题设计的理论分析

同学关系是学生人际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是一切人际关系的基础,发展同学人际关系,首先需要同学之间相互认识、相互了解。为此,同学之间必须进行经常性的相互交流活动。在紧张的学习压力之下,不少学生往往忽视了同学交往,同学之间很少走动和交流。同学之间互相不了解,就很容易导致误解和隔阂的产生。在相互了解的基础上,学生还要具备一些必要的人际交往的常识,只有合理恰当的人际交往才可以维护和促进同学之间的友谊,做到同学之间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相互敬重、和睦相处。以强凌弱、恶语伤人、自私自利、相互诋毁等行为只能破坏同学之间的人际关系,同时也会碍学生的身心发展。对学生进行人际关系教育关键在于两个方面:第一,促使同学相互认识和相互了解,在此基础上促进同学之间的和睦相处;第二,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使学生认识到同学团结需要每一个同学的努力。

三、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了解、认识同学之间和睦相处的重要性。

2.促进同学之间相互了解、相互认识,促进同学团结。

3.教育学生学习一些必要的人际交往常识。

四、教学时间与场地

1.教学时间:2个课时。

2.教学场地:教室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室。

五、教学方式

1.班级游戏活动。

2.自编短剧表演。

3.讲述与讨论。

六、课前准备工作

1.教师事先了解班级的人际关系情况,并通过座谈、个别交流等方式了解其原因。

2.上课前老师组织同学将课桌排咸圆圈。

3.准备记分牌(记录游戏得分用。可以用小黑板代替),小红旗若干,手帕若干。

4.针对本班的人际关系实际,教师事先编制同学和睦相处和吵架的实例或故事(或组织学生一起编写,要求故事切合本班实际。参考故事见教学步骤)。

5.教师事先挑选几个有表演才能的同学,在课堂上表演自编的短剧故事。

七、教学活动程序

1.进行“相互访问”活动。全班同学围成圆圈坐,两人一组,互相自我介绍。自我介绍的内容包括:

自己的姓名、年龄、家庭情况等。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个性特点等。其他有关的情况。

2.访问活动结束后,每个同学介绍被其访问的同学,再由被介绍者补充。教师告诉其他同学要注意听,记住班上每个同学的特征,然后进行认人比赛。

3.教师根据学号将班上同学分成两组(如按奇偶数分组),然后要求每组同学一一上讲台说出对方相邻号者的姓名、年龄、家庭情况、嗜好、兴趣、特长、个性特点等,答对一项得一分,直到两组同学轮完为止。教师将得分写在黑板上。统计两组成绩,得分高的一组获胜,得分低的一组唱一首歌或做其他活动。

4.游戏活动结束后,进行短剧表演。教师将学生分成两组,各组自行设计并表演一则短剧,短剧内容为同学和睦相处或吵架的实例或故事。故事可以由学生自编,也可由师生在课前一起预先编制。两则参考实例如下:

(1)美玲和小霞是同桌。快放学了,荚玲对小霞说:“小霞,下课了,我要去商店买本练习簿。陪我一起去好吗?”

小霞说:“好呀,我的笔坏了,我也正要去商店买支笔。一起去吧后我们一起回家。”

美玲说:“星期六下午有场好看的电影,我们一起去看电影吧。”

小霞说:“星期六我要做作业,不然,妈妈会怪我的。”

美玲说:“那到我家来做作业吧,做完作业,我们去看电影。”

放学后,小霞和美玲高高兴兴地一起去商店买东西,她们一直是很要好的朋友。

(2)下课了,李文在做作业。小明抱着球走过来对李文说:“喂,李文,踢球去。”

李文说:“等一下,我还有一道数学题不会做。你的作业都做好了吗?你教我怎么做这一题,好吗?”小明说:“数学题呀,我早做好了。你真是太笨了,那么简单的题都不会做。”

李文说:“你教我怎么做吧。我实在想不起来。”

小明说:“笨蛋,自己一个人想吧。我们要踢球,我们不和笨蛋一起玩。我们踢球去了。”

李文说:“你不告诉我怎么做,还敢骂我笨蛋!看我不教训你。”说着,李文就要打小明。

小明说:“你就是笨蛋,看我先教训你!”

小明和李文因为一道数学题不仅伤害了同学,而且还打了架,从此他们不再是好朋友了。

5.同学表演完毕,组织学生自由讨论:

为什么美玲和小霞一直是好朋友,而李文和小明却不再是好朋友了?

小明为什么说李文笨?李文真的笨吗?小明做得对吗?

李文为什么要打小明?李文打人对吗?

为维护同学的团结,我们应该怎么做?

6.最后教师讲评:学校就像一个大家庭。在这个大家庭里,同学既是我们的“兄弟姐妹”,也是我们的好朋友。所以,同学之间需要互相尊重、互相关怀。当同学需要我们帮助时,我们要尽量给他们帮助。这样,同学之间才能和睦相处,我们的校园才是美丽的校园。同学之间不可以因为任何理由伤害彼此的感情。如果我们大家都“兵戎相见”,就破坏了我们校园的美丽。

八、补充活动

(一)“跛子指挥瞎子走路”游戏

本游戏是接力赛游戏。在操场一侧划一起始线,线前方6米处插几杆小红旗,作接力赛的转折点。将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小队,每队成员两个一组,1个当瞎子(用手帕将眼睛遮住)、1个当玻子。由每组的瞎子背跛子,跛子指挥瞎子前进,绕过红旗回来,换另一组进行,直到每队队员轮完为止。最先轮完的队伍获胜,获胜的队伍给以适当精神奖励。

身体接触可以缩短人与人的心理距离,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此游戏是利用身体接触性游戏活动来融洽同学之间的情感,培养同学之间的相互协作精神,增进同学之间的团结。

(二)“互相赞美”活动

学生每两人分成一组,各写下两个赞美对方的句子,如“你很可爱”、“你的字写得很漂亮”等。赞美的句子力求符合对方的实际。然后,双方互换赞美的句子。在相互交换时对方必须说:“某某同学,这是我送给你的。”然后读出赞美的句子。接受赞美的同学必须说:“某某同学,谢谢你!”

活动结束后,教师总结: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适度赞美别人,是进行人际交往,搞好同学关系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同学们在与人交往时,要学习适当表现这种行为。我们不能取笑别人的缺点。本活动是试图使学生掌握一种人际交往的技巧,并使之习惯化,融入到日常的人际交往当中去,进而改善同学的人际关系。

(三)“互帮互助”活动

本活动将同学分成两人一组,一个同学向另一个同学求助:“某某同学,请你帮助我做……好吗?”另一个同学则说:“好的!”或者说:“请稍微等一下,我马上帮助你。”然后,互换角色进行。活动结束后,双方交换心得体会。’

教师总结:同学之间需要互相帮助。当别人需要我们帮助的时候,我们要热心,要积极给别人以帮助。这样,当我们需要别人帮助的时候,别人也会帮助我们。相互帮助可以使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本活动是希望学生掌握正确的求助方式,以及形成帮助别人的习惯。

(四)“交心”会谈

每个同学写出3个自己最喜欢和最不喜欢的人和事,集中交给老师,老师将它们分类、统计,然后按其影响程度的大小列写在黑板上。如:

我喜欢待人和气,不喜欢自以为是。

我喜欢谦虚谨慎,不喜欢趾高气扬。

我喜欢勤奋用功、努力学习的人,不喜欢别人说我笨

我喜欢说话有礼貌的人,不喜欢说话没有礼貌的人。

我喜欢乐于助人的人,不喜欢欺负同学的人。

我喜欢真诚、守信的人,不喜欢霸道、虚伪的人。

然后,同学之间自由讨论为什么有些人和事受人欢迎,有些人和事不受人欢迎?为什么我受人欢迎或不受人欢迎?

最后教师讲评:同学之间要注意团结,要做一个受人欢迎的人。所以,我们要经常察看自己的言行,当发现自己有缺点时,要及时改正自己的缺点,这样才可能使我们取得更大的进步。当同学对自己有意见时,我们要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并加以改进。同学之间要坦诚,不要在背后说同学的坏话。

九、教学建议

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同学来说,他们生性活泼好动,喜欢玩,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游戏和教师讲述等方式泉强化他们的同学概念,使他们对同学关系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并以此为基础发展同学关系。这是符合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的。

对于中学生来说,长期的学校生活使他们对于同学关系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这时,我们应该根据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适时地把他们的同学概念向更高的层次引导,由同学关系引导到人与人的关系,借以促进同学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篇7: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反思

一、学生基本情况

我校中级班学生年龄普遍在16-19岁之间,这个年龄的学生心理发展主要有以下四个特点:过渡性(从幼稚向成熟过度)、闭锁性(内心世界从开放转向封闭)、社会性(社会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和动荡性(心理发展不稳定和可塑性大)。他们中不同程度的存在着嫉妒、自卑、焦虑、逆反和早恋等不良心理状态。同时,他们具有着情绪化、易冲动、对问题的看法较为片面等特点,如果不通过有效的方式进行心理疏导,学生容易形成心理障碍,影响其正常的生活,甚至会做出违纪、违法的事情。所以根据学生的具体特点开设了心理健康课程尤其重要。

二、教材情况及教学内容选择

我校所选择使用的教材应该说挺适合学生年龄特点,内容包括知识篇、成长篇、生活篇、学习篇、求职篇等,其中分为40个主题。根据学校的五段式教学安排,这40个主题要在第一阶段完成教学任务,只能是蜻蜓点水、浅尝辄止。所以,教学中,我只选择知识篇、成长篇、生活篇三块内容,分为六个专题:第一课题为“心理健康相关知识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知道什么是心理健康,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意义,提醒学生重视心理健康。第二课题为“做一个自信的人”,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认识自信心的重要性,了解自信与自负的区别,培养及增强学生的自信心。第三课题为“合理控制情绪”,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人的情绪特点,掌握自己的情绪特征,让学生学会关注自己的情绪,了解不合理的情绪对人的生理、心理造成的伤害,同时不合理情绪会影响其人际关系给其学习、生活造成负面影响,同时让学生学会合理地表达和控制情绪。教研专区全新登场教学设计教学方法课题研究教育论文日常工作父母的苦衷,引导学生掌握正确处理与父母关系的方法,引导学生热爱父母,懂得表达自己对父母的爱。第五课题为“如何与老师相处”,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认识师生关系的性质,理解教师工作的辛苦,引导学生掌握正确处理师生关系的方法,引导学生养成热爱老师、尊敬老师的习惯。第六课题为“成为受欢迎的人”,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认识人际交往中交往方式的重要性,让学生理解什么样的行为才受人欢迎,同时让学生学习人际交往技巧。教学方法采取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的方式,让学生在体验中发现问题,同时在体验中学会解决问题。

三、教学思考

(一)教师要正确认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这一目标的实现离不开教师。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直接影响着影响着教育教学工作的成效,影响着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因此,作为学生心灵的导航者——心理健康教师,要解读心理健康课程性质、任务和教学目标,认真把握这门课程的指导思想,有效凸显课程的旗本特点。所以,应该把共同研讨心理健康教育的详细操作方法,作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团队的使命。才可能把发挥心理健康课的实际作用,真正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二)教学中应体现人文关怀,做到育心育人

学生健康的身心是其健康成长的保证,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平等的,民主的相互尊敬的师生关系。因此,心理健康课的教学要求和评价方式要有别于其他课程。首先,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多设计一些走进学生中间的讨论性问题,减少在讲台上面讲的时间,据心理学家介绍:空间距离与心理距离是成正比的,所以老师离学生越近,其心理距离就越近,那就要求老师多走到学生中间去,与学生交谈讨论,从心理上缩短师生的距离。“亲其师,信其道”教育才有意义。

其次,教学中多一些微笑,多一点赏识。我们都清楚,许多学生缺乏自信,课堂上不敢发言。因此,传授知识其实不是目的,心理健康课真正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快乐健康,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教学中,教师若一味板着脸,那么就等于“对牛谈情”。若教师和蔼、宽容、理解,那么久而久之,学生是会有变化的。但值得注意的是,教师的赏识要有度。赏学生欣赏之处,识学生整体,有的放矢地运用赏识,激发学生的闪光点。

再次,一定要张扬学生的个性。我们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创造性的思维,使学生敢有怀疑的态度,有发散性的思维,有标新立异的答案,甚至是荒诞的思维都可以,一定给学生创造一个宽松的课堂教学空间,使学生能有信心去思考,那么作为教师不仅要有教学意识,而且要有课程意识,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要创造学生的个性,哪个方面有发展就培养他哪方面的特长,人人都能成为人才的思想观念。

(三)心理健康教育的考试评价值得商榷

篇8: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及反思

每一门课程的建设、实施与完善都离不开课程评价,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也是如此。课程评价是指依据一定的评价标准, 通过系统地收集有关信息, 采用各种定性、定量的方法, 对课程的计划、实施、结果等有关问题作出价值判断并寻求改进的一种活动。它对课程的实施起着重要的导向和质量监控作用。关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评价, 目前的研究观点有:不能用考试的分数作为衡量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的标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评价应采取过程评价而非终结性评价;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应采取开放式的评价, 不设立固定的模式和标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应主要包括对课程设计的评价、课程实施过程的评价、课程实施后效果的评价、对课程评价的再评价等等[1]。笔者拟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评价主体入手对此问题进行探索。

一、关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评价主体

评价主体是指具备一定评价知识技能、能够实际参加评价活动的人, 目前研究界普遍强调评价主体的多元性, 即学校领导、教育行政机构、教师、学生、家长等都可作为课程评价的主体[2]。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中, 学校领导、教育行政机构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承担部门是课程设计与推行的主导, 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该课程的实施计划与方案。教师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具体实施者, 其教育水平和自身素养直接影响课程的教学效果。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家长的配合也是十分重要的。研究表明, 青少年心理问题的产生和发展, 很大程度受家庭氛围和父母养育方式的影响。但是, 心理健康教育是否成功最终不是反映在领导、教育行政机构、职能部门或教师等主体的变化上, 而是反映在学生心理素质的提升上。

因此, 就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而言, 在广泛的评价主体中, 学生起着不可或缺和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学生对课程的态度和内在学习动机将直接决定其是否能将学到的心理健康知识和学习过程中的体验转化为实际的心理成长和行为变化, 即直接决定了其心理素质的提升与否。

二、基于学生主体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项目

基于学生主体, 笔者分别从学生对课程学习的态度、学生内在心理成长和外在行为变化两个方面提出评价项目。

(一) 以衡量学生对课程学习态度为目的的评价项目

1. 学生参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意愿。

心理成长、心理素质的提升是终身的, 通过课程的学习, 学生自觉产生进一步学习和提升心理素质的意愿, 才会使其心理的成长与发展成为可能。

2. 学生对心理健康知识的兴趣。

学生是否对心理健康知识感兴趣也是权衡课程教学效果的一杆标尺。需要、兴趣和动机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 它们直接推动着学生的学习行为, 决定着学习效果。同样, 源于学生自身的需要、兴趣和动机才能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如果学生有兴趣学, 觉得学习心理健康知识是一件有意义的事, 那么心理健康课程的开设才有必要, 学生才能带着合理的动机将知识内化为成长的力量。

3. 学生对课程内容的要求。

在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课程中, 教育者要清醒地认识到, 该课程完全不同于数学或英语之类的基础课或其他专业课程, 它是一门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与发展的课程, 而学生的成长与发展瓶颈只有学生最清楚。教育者要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和学生切身的需求来制定课程的教学内容。因此, 在评价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计划、实施与结果时, 要充分考虑到课程的内容是否满足学生的要求。

4. 学生对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各类心理健康问题。这些问题有些可能是学生早已意识到的, 但也有一些是学生可能从来没有想过或意识到的。传统上, 个体对自己身体的变化比较敏感, 一般个体都会根据自己的身体变化来判断自身是否出现生理病变。然而, 个体却很少关心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变化, 并将其与心理困扰联系在一起, 即对心理健康问题意识不够。因此, 在评价课程实施的效果时, 要考虑到通过学习学生是否增加了心理健康的意识, 是否更加关注自身和周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

此外, 学生对教师教学、对教材的看法等也是评价的重要方面, 因为和其他课程的评价项目类似, 在这里不作详述。

(二) 以衡量学生内在心理成长和外在行为变化为目的的评价项目

1. 学生适应及处理挫折能力的变化。

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 很多源于缺乏对生活、学习、交往等环境变化的认识和适应。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涵盖了学习、交往、自我、人格、恋爱、情绪、生涯、就业等主题, 目的是帮助学生适应学习、生活、自我发展的各个方面, 并且掌握一定的心理调适能力, 知晓求助的方法和渠道。学生通过学习, 如果在各个方面的适应能力都得到提高, 对自我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并且面对挫折能采取一些合理的方式进行应对, 则说明课程的教学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教学目的达成了。

2. 学生对心理学知识应用能力的变化。

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课堂上, 学生不仅要学习心理学相关知识, 更要学会心理学原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通过学习, 能够运用心理学的知识和方法对自己进行探索, 了解自己的优势与不足;通过学习掌握情绪管理的基本方法, 知晓不合理认知对情绪的影响, 从而自如地管理自己的情绪等等。在课程评价中, 教育者可设定一些情景, 让学生提出解决的方法或建议, 通过观察学生在知识应用上的能力变化, 了解课程教学的效果。

3. 学生对心理健康、心理问题等的理解。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目的在于, 除了让学生掌握一些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自我调适方法外, 还要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教育服务, 如个体心理咨询、团体心理咨询等, 让学生对心理健康、心理问题和心理咨询有合理的认识。如果通过学习, 学生仍然认为心理咨询就是做思想工作或纯粹是聊天糊弄人、有心理问题是一件可耻的事情、心理问题就是精神不正常等等, 那么课程的教学目的就不仅没有达到, 甚至起到了一些反作用。

4. 学生在遇到心理问题时的反应和措施。

学生在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可能遇到心理健康问题, 心理健康课程开设后, 学生在应对这些问题时表现出的态度、反应和行为变化也可以说明心理健康课程的实施效果。当然, 心理健康课程不是万能的, 不可能解决学生可能遇到的一切问题, 但是却应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 当学生遇到心理问题时能够快速地联想到一些调适的方法和求助的渠道。设计情景或案例来了解学生遇到心理问题时的反应和措施也是评价课程实施情况的重要指标。

三、基于学生主体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的思考

1.在基于学生主体的课程评价指标设计中, 应将学生学习动力性因素, 也就是课程学习态度的变化与学生学习后的内在成长、行为改变结合起来考虑。

2.个体的心理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心理健康教育应纳入终身教育体系。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个体的心理发展过程中起到的是抛砖引玉的作用, 通过课程的学习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需求与兴趣, 才能帮助个体进一步学习和应对生活中可能出现的困扰。因此, 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中, 学生学习的动力性因素, 即对课程学习的态度是重要指标, 但在实践评价中却往往被忽视。

3.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评价方式要注意学生自评和他评的结合。在评价过程中, 学生的自评仅是一个方面, 可尝试将教师、同学的他评与学生自己对心理状态的自评相结合来评价学生心理素质的提升。

4.在评价的过程中要重视课程实施前的相关评价。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施前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情况, 是课程实施的前提。换句话说, 课程的设计要基于学生心理健康知识掌握与运用的现状, 在设计中简化那些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或者提高知识的深度, 避免重复。

5.在评价结果的处理上, 既要关注普遍现象, 又要重视个体差异。在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的过程中, 人们往往注重普遍的现象, 这是符合常理的, 因为课程评价本身就是为提高整体课程质量服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一门关于个体成长的特殊课程, 学生个体差异性也要得到充分考虑, 即基于学生主体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性。

由于每个人心理健康状况、心理承受能力、自我调适能力、经历过的日常生活事件和特殊生活经历都是完全不一样的, 这就决定在学习的过程中每个人的体验、收获、心理变化和成长都不会相同。因此, 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 有研究者提出用成长记录卡的形式记录下每个人的成长这一方法十分可行[3], 参考收集记录卡的记录袋来评价学生心理素质的提升更能体现评价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董晓星, 陈家麟.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的思考[J].教育科学研究, 2004, (6) .

[2]吴兴华.试论课程评价主体的多元化[J].教育与职业, 2008, (15) .

上一篇:鲜花与阳光作文下一篇:政治教师学期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