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讲座

2024-06-16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讲座(通用6篇)

篇1: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讲座

心理健康教育讲座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1、什么是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各说各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述说,群众各有不同的体会。传统的健康观念是:机体机能稳定,体格健康,躯体健壮。随着社会发展、科学发达,对健康也有了新的认识:躯体健康、生理机能健全、心理正常健康、面对困难承受挫折敢于挑战、有适应社会的能力,才算是一个的人。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指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指没有疾病。

2、一定程度上说:心理健康比生理健康更重要。俗话说:“嘻嘻哈哈,人添寿;忧忧虑虑,命不长。”积极乐观能延年益寿。反过来说:“心理不健康必然会引起生理上的不健康。”英国有家医院经过多年临床经验得出结论:“癌症,十有八九是心理上的不健康造成。癌症基因人人都有,癌基因转化成癌症重要的是心理因素。心理不能何持正常,情绪不好,造成好细胞减少,抵抗能力差;而坏细胞拼命增长,导致癌症恶变。

总之,心理健康对个人成长有积极的作用,有自我保健的能力,有治疗性功能和战胜困难、战胜疾病的功能。医学家认为:疾病,70%是由精神和心理上引起的。心理健康,能增强抗病能力。

3、我们教育工作者责任重大。为什么? 心理卫生,最通俗的说是“脑子里的卫生”。

据测试心理达不到成熟的十有八九;生理上十有八九达到了健康。中央广播电台指出:中小学生50%有心理问题;医院门诊调查指出:70%左右的青少年有心理问题。有调查指出:中国家庭教育有问题:授科学化、民主化教育的18.9%,80%的家庭不能授科学化教育。

专家指出:“强国先强民,强民先强心。”

我们教育工作者肩负责任重大:儿童(青少年)是人生发展的奠基时期,是影响他一生发展的关键阶段,我们有责任把他们培养成具有坚忍不拔的意志,有艰苦奋斗的精神,具有社会适应能力的人。

4、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特点 ①自觉。行为的自觉性,是心理健康的主要标准。愿意学习,乐于学习。不把学习作为负担,而从成功中体会乐趣。

②自知。正确认识自己是最大的智慧。对自己的长处,优点感到兴欣,但不狂妄自大;对自己的弱点、缺点不妄自菲薄。以积极的态度对待自己的优缺点。

③自爱。爱惜自己,保护自己,有正确的自我观念,正视现实。④自持。要有乐观,稳定的情绪,乐观平静的心境,做情绪的主人,不做情绪的奴隶。活泼开朗,朝气勃勃。轻松愉快、积极乐观的情绪,学习效率提高40%,记忆力提高1.5倍。

⑤自尊。要有适度的自尊,尊重别人的人格,尊重自己的荣誉,充分相信自己的能力。没有适度的自尊,会自卑,会失去信心。有告诫的自尊,才会自重,自强,才能增加承受挫折的能力。

⑥自强。自强不息,是立足社会之本。否则来,整个一生就稀里糊涂。要有理想,有目标。当然,目标不要过高,过低,经过自己的努力,能够达以目标。

⑦自制。能自我调适以制约,有制约、约束的能力,喜不狂(妄);忧不绝(望);“胜不骄,败不馁”,能遵守社会公德,遵守纪律,约束自己,使自己合理、合情、合节。

5、中小学心理不健康的种种表现。

①狭隘心理。心胸狭隘:委屈,得失,斤斤计较,耿耿于怀,不能自拔。谨小甚微——心理封闭——交往狭窄——神经过敏(芝麻大的小事扩大成西瓜大),把欺骗作自我安慰。

②抑郁。较长时间情绪低落,闷闷不乐,萎靡不振,待人冷漠,缺乏自信,缺少兴趣——食欲不振,睡眠不佳——绝望——轻生。(原因:可能家庭歧视虐待,欺凌;遭到师长不公正待遇——挫伤了积极性;或学习力不从心,负担过重,——心理负担过重。)

③怯懦。胆小怕事,遇事畏首畏尾,屈从于人;害怕困难,意志薄弱,情感脆弱。(原因:过分溺爱,从小缺乏独立性;或受挫折过多。)

④自卑。以别人比较后,偏低估计自己,失去信心,悲观失望,也可能老师没尊重、没保护他们的自尊心所致。(自评纪律过程中,评自己不达标,但不敢表表现自己,承认自己“中等”、“差”,表面似乎谦虚其实自卑。)需要老师多鼓励多正面教育,给予信心。

⑤妒忌。对比自己强的人产生怨恨的情绪和攻击的态度,不允许别人的进步,造谣中伤,幸灾乐祸。这是所有道德中的恶习。

⑥猜疑。极度神经过敏症。“越疑越猜,越猜越疑。”对神经质的过于小心,对自己过于关注。

⑦急躁。和气质(外向型)有关。(首先培养克制能力,培养良好的习惯;告诉他如何放松的心情。)

⑧孤僻型。(为数不多。)跟家庭结构有关,从小受成人化的熏陶,跟成人相处,喜欢独来独往,总认为别人看不起他——他看不起别人,但内心空虚,看不到人间温暖——孤僻。(原因,有创伤的经历:离异;心灵受到创伤;受到别人嘲笑,欺负,讽刺,交往中受挫折。解决办法:多组织集体活动——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活跃情绪。我做思想工作——打开封闭的心灵。多活动:关心他人,体贴他人,独生子女早点送幼儿园。

3、4岁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3岁看到大,7岁看到老”,小时候形成的性格,影响他一生。

⑨暴躁型。一触即发,一不顺心,火冒三丈。冲动性的语言,行为,缺乏自我控制。(原因:甲状腺含量较高;教养低;家教不正确——溺爱。发作时,血压升高,血管收缩,供血不足,消化动能紊乱——严重的引起心肌梗塞。

解决办法:①指出危害性,培养理智感。学会容忍,将心比心,多想想自己的后果。②要有合理的渲泄:给他找个朋友,哭泣;转移一个环境,散散步,消消气;正面暗示,要镇静,要放松。

⑩敌对型。遇到来重挫折,强烈的不满情绪,所表现出来的高抗情绪,往往把别人对他的帮助你解为“跟我过致不去——所以不理采——恶习作剧——别人的苦恼他却幸灾乐祸。(原因:家长暴躁型,专制型,强迫型;老师处理的方式方法不当——学生看问题偏面——对着干。

解决办法:多帮助多关心,站到对方的立场上看问题:①指出错误的危害性;②肯定点点滴滴的正确行为,扬长避短,以长克短——消失。

6、样维护青少年心理健康?

(1)帮助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活着为什么?帮助认识人生价值——在于奉献。

(2)培养健康,乐观的感情生活。马克思说过:美好的心情比10副药解决生理上的痛苦更有效。(有利食欲,有利内分泌,有利睡眠。)愉快的心情是健康的标志。(愉快的心情能强化智力活动,提高记忆能力;能增加抗病能力。)(3)帮助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4)养成有规律,有关奏的生活习惯;愉快饱满的生活情绪;多睡不太久;饮食定时定量不太多。

(5)科学用脑。大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是心理健康的物质基础。学习过量,时间过长,得不到恢复——记忆力下降,思维迟钝。注意:①睡眠充足;②加强营养;③适当休息。(饮食高蛋白,碳水化合物,不多,不偏。)④加强体锻,提高大脑活动的灵活,敏捷,正确率。

小学生的智力与学习

一、智力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

智力指一般能力+特殊能力(包括注意力、创造力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等)

二、智力发展的年龄趋势

0——5岁,智力增加最快。

3——6岁的儿童脑容量达到1000克左右,趋近成年人,(成年人脑容量1500克左右),是智力发展的迅速时期。这个阶段尽快送孩子进幼儿园,多接触同伴,参加集体活动,接受多方面教育。

12——13岁的 儿童,智力基本和成年相等,脑机能发育基本达到成人程度,智力增加仍然很快。要注意多表扬、鼓励,师长要注意自己的言行 对孩子的影响。

15岁以后,智力增加较慢。

三、发展学生智力的注意点

1、要激发学生发展自己智力的积极性、主动性,注意非智力因素对发展智力的促进作用。

2、教给学生系统的规律性的基础知识,培养应用知识的能力。力求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培养求异思维发散性思维。

3、要讲究教法,提倡启发式,让学生学会学习。

4、作业设计 利于学生智力培养-发展。

5、培养学生的崇高理想,使之成为发挥聪明、才智的内驱力。

6、注意教育卫生,注意学生身心健康,促使他们的智力活动进入最佳状态。

7、面向全体,照顾后进生,因材施教,使不同类型的学生的智力都能得到发展。

8、教给学生培养自己的注意力、创造力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创造力,并付之实践,持之以恒。

四、非智力因素对学生的影响

学生学业不良,责任大多在老师、家长身上。孩子都有努力学习的愿望,但缺乏耐心,不能坚持。除外,学生学业不良也有身体欠佳,负担不起繁重的学习任务;贪玩,完不成学习任务;营养跟不上,影响智发展;还有来自家庭、社会、个性等方面的因素,引起学业不良。

五、消除不良因素,促进学生学习进步

1、教学贯彻“少而精”原则,提倡“举一反三”,特破难点。

2、了解学生缺陷,指导对症下药,要求循序渐进。

3、充分应用直观手段进行教育,4、教师要满腔热情的帮助学习困难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上课时创设宽松和谐的气氛,老师态度亲切自然,说话力求风趣幽默,语调力求抑扬顿挫。根据儿童思想一次只能集中20分钟左右的特点,安排好最重要最精彩的内容。尽力肯定后进生的点滴进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我们要把学生的事当作自己的事,跟他们同欢乐。小学生品德方面心理问题的表现

常言道:少年时期是人生难得的欢乐时光。事实并没有这样美好。现在的孩子在家里是小皇帝,小公主,受到特别呵护。而在学校里,不可能特别照顾,只能处平常地位。而且,学习难度高,难于适应。

小学生心理问题呈上升趋势:他们任性,焦虑,自卑,学业不良,过高过低地估计自己,自尊心自信心不足,耐挫力差、、、、、小学生心理问题具体表现:

一、儿童“多动症”

这些孩子智力正常,但任性,冲动,易怒,易兴奋,挫力差、、、、、他们精力充沛,但注意力不集中,爱吵架,打骂。他们有的跟遗传因素有关,跟他们的家庭环境、家庭教育有关。我们不要轻易扣“多动症”的帽子;不能过分严厉;不能羞辱、惩罚,要给与信心,逐步调适、引导。

二、儿童攻击性行为

儿童攻击性行为具体表现:欺负他人,说谎,逃学、逃夜,流浪„„其产生的原因归纳如下:

跟自身有关,神经系统兴奋程度较高,控制力差;认知水平低,认识事物有限;家庭溺爱„„

跟师长有关,家长的棍棒体罚使其模仿:老师对他的歧视、冷漠、批评等使其转而把怒气发泄到别人身上,久而久之,形成了爱攻击的行为。

跟社会上的暴力行为有关;跟影视传媒有关;跟武侠小说有关。

三、独生子女的特异性

他们养尊处优,是小太阳,过分接受照顾、保护,不爱劳动,缺乏磨练。客人面前却展尽了风采,夸奖声不断„„久而久之——以自我为中心,只有自己,没有别人。

他们在家里没有伙伴,没有模仿的对象,缺乏家庭小集体生活——他们孤独,不合群,没有责任感,不关心集体,不同情他人。

他们物质条件优于非独生子女,但“热爱劳动,勤动脑筋”劣于非独生子女。

四、不良行为的矫正、预防

品德并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在后天的 环境里受教育的影响,在实践中的来。小学生不理解“道德”的含义,教育他们做高尚的人,他们只认为不打架,不骂人,遵守纪律就是“高尚”。因此,老师要结合具体事例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上干巴巴的说教。

要重视良好习惯的培养。培养他们爱劳动,尊敬师长,热爱集体,关心他人等。让他们在具体事情过程中正真体会到助人光荣,自私可耻。

小学生处于个性的形成时期。他们的过失,不一定是道德行为问题,我们要抓紧时机加以引导、纠正,不乱扣“道德不良”的帽子。教育要严得适当,不伤害他们的自尊性。学生即使犯了错误,批评教育只能“论事不论人” 帮他们分析错误原因,指出错误后果,教给改正的方法。所谓“惩罚”,可以订个公约:小错,为大家唱个歌; 中错,为大家做件好事;大错,写个说明。

对后进生的缺点、错误,要站在对方的立场上看问题。师道尊严要有,但不能让学生害怕。正确的教育、评价,是帮助学生提高自信心,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家庭教育的科学化、民主化

怎样的家庭教育才算科学化、民主化?

1、创设良好的受教育环境,形成良好的家庭气氛。父母性格开朗,说话诙谐,家庭气氛活跃,家里常常笑声朗朗。这种家庭的孩子心理负担轻,趋于活跃、勇敢、大方,有利智力发展。反之,沉闷呆板的家庭气氛,其孩子也会消极沉闷。

2、目标引路。家长应懂得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懂得用身边的榜样激励他们奋发向上。

3、尊重人格。孩子也是一个人,也要尊重他们,听听他们的意见、建议。处罚要得当,不过分。认清处罚目标,不无休止地训斥。批评要严肃,处分要宽容,不随心所欲。孩子跟大人一样要面子,批评、处分要考虑孩子的性格特点,注意场合,掌握时机。批评是手段,目的是让他们明白错在那里。

4、身教重于言教。父母在勤学、勤劳、爱他人、讲卫生等方面做好表率,让孩子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养成好习惯。

5、表扬鼓励为主。正面教育十分重要,尤其,是屡次失败的孩子,表扬鼓励更为重要。

6、注意信息引导。影视,录像要让孩子看,但要帮他们过滤,帮他们分析、引导,告诉他们那些内容可以看,那些可以看,讲清为什么。

7、进行技能训练。剪指甲,刷餐具,打扫卫生等都要尝试,不怕不象,最多再来一次。有些事可以一起动脑筋,想办法,但不能代做。培养他们面向挑战,战胜困难。

8、培养吃苦耐劳精神。磨难是一笔巨大的财富。摔跤不可怕,它可以使人意志坚强,百折不挠,勇往直前。

9、要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尊重师长,孝敬父母,遵纪守法„„这个阶段尽快送孩子进幼儿园,多接触同伴,接受多方面教法不随地吐痰,不抢红灯„„从小守家规,长大受守国法。

10、培养责任感、义务感。学雷锋,做好事鼓励他们去,支持他们帮助人关心人。从小培养孩子勤奋学习,关心他人,讲究卫生,热爱劳动,艰苦奋斗。这样的好习惯有利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有利挖掘潜力,发展能力,勇于面对困难,接受挑战。

学生人际关系的指导

一、人际关系的内涵及意义。

人来到世上,总会与人发生关系:与父母、兄长、同学及周围的人交往。从一个自然人转化成一个社会人,主要的途径是人际交往。

二、影响人际关系发展的因素。

总的来说,共同的目标,共同的利益,共同的价值观,是形成良好人际关系的因素。

1、空间距离越近,交往越密切。(同班同学、同办公室的同事、同一楼道的居民,关系更密切。)

2、交往频率越多(交往次数越多),关系也会越密切。

3、相互间的仪表、风采、举止是人际交往的基础。这些非语言的交往起到50%的交往基础,尤其是交往初期起一定的作用。

4、特点相似,容易产生良好的关系。(社会背景、资历、文化、经济、职业、年龄等等情况相似,容易产生同感,促进交往。)

5、个人的兴趣、爱好、观点接近,容易产生同感。

6、个人的需要,可以相互补充。(夫妻个性互补,取长补短,恰倒好处——容易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三、哪些人不容易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1、不关心别人,置之不理别人困难的人;

2、不尊重别人,专门操纵别人的人;

3、欺骗别人,讲大话、套话、假话的人;

4、妒忌别人,怀疑、打击、报复别人的人;

5、对别人要求苛刻,不切实际的人;

6、丧失自尊心,过分倚赖别人的人;

7、性格内向,不愿意交往的人。

四、良好人际关系的意义

1、它具有自然人变成社会人的社会功能。

2、它与同伴间的交往,逐步积累社会经验。

3、它与社会上不同层次的人的交往,使自己了解自己,同时也了解别人,取得社会的认可。(交往中,往往会把心目中尊敬的人当成自己成长的样子、镜子,学习他们的长处,逐渐认识自己,逐渐成长起来。)

4、逐渐认识从别人认识自己的看法中,积累经验,认识自己,了解别人,学会合作,才能通过捷径取得成功。

要想自己在成长中、工作中,获得成功,总要同别人合作,只有调动各方面的力量,调节各方面的智慧,利用各方面的条件,各种因素、各种机遇,协调各方面的力量,才能取得最佳的成功。

“独木不成林”,不会合作,即使机遇到了你的面前,你仍然不会调动各种条件,人力、智力,单枪匹马哪能成功呢?“一个臭皮匠怎么能和三个臭皮匠的智慧相比呢?

5、人际交往有获取信息的功能。各种信息有来自正规渠道,也有来自非正规渠道。和人一天10多小时的交往中,信息来得速度快,信息量大,而且不断地校正。有了多方面的信息,才能及时调整自己的观念、行为。你若独处一角,孤陋寡闻,怎么能面对瞬息万变的世界呢?怎么 能不落伍呢?

6、人际关系有自我表现的功能。人都有成就感、荣誉感,都希望让别人了解自己,认同自己,得到社会的认可。人际交往中,给人自我表现的机会,让自己的智慧、才能、才华表现出来。

7、人际交往有保健的功能。心理适应,最主要的是人际关系的适应。交往可以排除忧虑,有安全感。人际交往可以满足自己的心理需要,促使心理健康。人际交往是开心的钥匙,是友谊的纽带,是心理健康的良药。

五、人际关系的规律:

1、人际关系中接近的吸引力。(包括兴趣、爱好、态度、职业上的接近。)

2、人际关系中互惠的吸引力。(互相有好处)

3、人际关系中对等性的吸引力。(双方有着同样的处境,同样的爱好)

4、人际关系中诱发的吸引力。(外貌、风度、气质等;关心、帮助后的情感因素。)

5、人际关系中互补的吸引力。(能力的互补;观点的互补;需要的互补„„)

6、人际交往中异性的吸引力。

六、青少年人际交往的障碍。(影响交往的五个方面)

1、第一印象造成的偏见,“先入为主”、“以貌取人”,容易倾向,第一印象的偏见性较大。

2、光环效应。被某人的特点吸引,掩盖了对这个人其他品质的正确判断。“一好百好”、“一不好百不好”,凭借主人的某一点对他人作出了整个形象的判断。

3、刻板效应。对某个人的印象是固定的、刻板的印象。

4、近期影响。对某人最近的了解而忽视了对他一贯的了解。(近来的了解掩盖了他过去的了解。)

5、自我投射。把自己的想法硬加给别人,套给别人。尤其是家长把自己的知识经验、生活经历硬加给小学生,若不听,就施加压力。

七、人际交往的指导:

(一)加强个性修养

1、必须豁达大度,“宰相肚里好撑船”。还必须虚心接受别人的批评,别人的过失。

2、克制忍让。该克的就得克;该让的就得让。从大角度出发,应该吃点小亏。郑板桥说:“吃亏是福!”尤其处理家庭矛盾、婆媳关系,应该得饶人处且饶人,不要抓住小节不放,斤斤计较,避免酿成大难。

3、待人温和亲切。为人要和气,相处要和睦,语言要文雅、谦虚,相处要尊重。

4、做事要真诚,光明正直。对人真诚,谈成想见。秉公办事。“诚实是友谊的基础。”

5、说话语气要有探讨性、研究性,尽量以理服人,说话注意得体,注意分寸,避免指令性的。

(二)学会交往的技巧;

1、看中别人,保持人格的完整,保持自己的立场、观点,不能见风使舵。

2、交往中要注意技巧:耐心听别人说话,尽量专心致志,不做别的事,注意体态、动作、神态、目光、声调等非语言的作用。

小学生情绪辅导

一、情绪好坏对学生成长的影响。情绪=情感,是一种高级的心理状态。

情绪:分为良好的,不良的,也叫正面情绪,负面情绪。情绪好坏,对人的身心健康有很大的影响。

不良情绪,具体地说:由于对某件事情不满,引起反抗,攻击,或者是恐惧,焦虑,害怕„„心理现象。这种负面情绪的危害性:引起心跳加快,出汗,肌肉发抖,血管痉挛„„据临床试验,严重的恐怖会使心率增加5~8倍,使血压升高,器官破坏,严重甚至休克,死亡。

相反,良好情绪是心理健康的营养素,具体表现为:满足、快乐、放松;喜悦、自豪;关爱、帮助;自由自在„„它们能促进人的身体健康。

快乐:指人的需要得到满足;或获得成果,成就;或困难得到解决;或指生活上舒畅„„良好情绪与身心健康两者相互促进。上海长海医院调查得出结论:疾病与情绪70%有关系。豁达、乐观的良好情绪,有抵抗疾病侵扰的功能。

所以,让学生长时间处在良好情绪中,是教育,教学成功的重要因素。“愉快教育法”的基本原理就是让学生获得满足感,愉悦感。学生有了良好情绪,学生才有积极性,主动性,才能发挥创新精神。特级教师薛发根说过:“老师上课态度要亲切、自然,语言幽默、风趣、有魅力,老师、学生都要笑起来。”“老师要用自己饱满的情绪激励学生,有激情,才有创造。”薛老师就是强调说:“良好情绪是教学成功的重要因素。”

语文特级教师薛法根老师善于创设一种和谐的教学气氛,他面带微笑,风趣,幽默的点拨,提问使得水平不高的小孩子也一个个争着朗读、争着发言。他把自己的良好情绪带进了课堂,传导了学生。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然会高,学得主动、积极。

影响良好情绪的家庭因素

美国情绪心理学家丹尼乐·戈尔曼说过:家是情感习得的启蒙学校,这对孩子的情感教育,情绪影响非同小可。

家庭对学生情绪影响的三种类型:①忽视型②反对型③辅导型 ①忽视型:对不良情绪出现时产生不理睬、不加辅导的态度,致使不良情绪不断蔓延,等到莽撞行为出现时已来不及了。

②反对型:不去了解不良情绪背后的原因,只用谴责和棍棒。他们哪里知道简单粗暴的教训给幼小的心灵留下多大的反响!

五、六岁受的到的挫折,记忆是最深的。(8岁儿童玩游戏机——母砍五指——给生理上造成极大伤害,心理上造成终生难忘的摧残。)

情绪受到伤害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疑心病重,心胸狭窄,多愁善感,不信任,没礼貌好捣乱,总认为自己不幸福,直接影响智力发挥,影响学习活动。

③辅导型。辅导型的父母是理想的类型。等孩子出现害怕、焦虑、心情不畅等不良情绪时,他们舍得在孩子身上化功夫:认真聆听他们的心声: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给以安慰、关心、爱护、表示同情——并和他共同研究:如何解决。心理学家把会辅导孩子的父母称为“情绪教练”,他们的孩子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智商等比一般的高。这些孩子当心烦意乱时,会安慰自己,生理机能上能平静地表现,平静地对待眼前发生的事情。这类孩子,光患传染病,容易集中注意力,与人相处融洽,善于交往,伙伴间有较深的友谊。

父母对孩子无是严厉处罚还是同情谅解,是漠不关心还是关怀倍致——对孩子都会有不同的影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多赞赞许,少批评;宁愿奖赏不惩罚;多鼓励而不泼凉水,这样养育的孩子品行端正,情绪良好,较温馨关爱、有耐心。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正面引导形式绝对比藤条、棍棒更有效。

二、克服不良情绪的一般方法

1、体育锻炼法:不良情绪产生时,参加自己喜欢的体育活动,促进肌体的新陈代谢。

2、避免色彩对情绪的影响。为解决烦躁、发怒,避免接触红色;为克服抑郁情绪,不穿黑色、蓝色的衣服。

3、听音乐,要克服抑郁情绪,听心情舒畅的音乐。

4、注意合理饮食,少喝咖啡,少吃刺激性的食物。

5、自我鼓励法,用理智的方法消除不良情绪。

6、遗忘转移法,尽快抛开烦恼,想想高兴的事。

7、语言暗示法,调节自己的情绪。

8、适当宣泄法,不愉快的情绪,不吐不快,一吐为快,找个要好的人,跟他说;找个适当的地方喊叫;据条件,在房间的镜子前大喊大叫。

9、环境调节法,离开当的环境。

10、认识疏导法,抓住适当时机,再讲道理。

三、加强对小学生的情绪辅导

小学生容易听师长的话,抓住优势,加强辅导。

①要善于观察判断学生情绪,背后到底是什么原因,怎样对症下药,观察是心理辅导的基础。

②善于启发学生在口头上描述自己的情绪,不仅要观察了解,而且是一种情绪辅导,在他情绪畏缩时,帮助他描述,启发他寻找出事情的根源。这样有助于孩子发泄,神经系统得到一种安慰。

③站在对方的角度上、立场上认真地倾听并肯定学生的感受,(老师和我站在同样战线,贴近了——听进去了——肯听从你的教导,接受你的办法。(相反,则火上加油)

④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和学生一起,对不良情绪作出认真、正确的评价。(正确的评价使学生情绪向好的方向发展;不正确的评价,使学生情绪向坏的方面发展。特级教师薛法根反复鼓励学生读得好,说得好,他强调:语文教学中,让学生获得满足感,愉快感,答案即使错了,也不能轻易地批评。要求学生做好第一次作业,大家在同一起跑线开始比赛,以后的日子,自己跟自己的第一次作业相比,今天跟昨天比,明天跟今天比,逐步提高要求,校正不良习惯,真因为薛老师优惠后进学生的立场,正确评价学生,才使学生愿意定出目标,作出努力,争取不断成功。老师的评价不一样,其结果也不一样。

通过良好情绪替换不良情绪

不良情绪出现时要用良好情绪来替换。有人说低水平的人,脾气最大,修养降到了5、6岁孩子的水平。

小学生易受到情境变化改变不良情绪。

①教师、父母要用好心情潜移默化去影响孩子(察言观色)。②创设良好的情境改变情绪(周末活动)。③要和风细雨般地讲道理,雨露滋润暖心情。

④我们要指导学生会移情,在情绪的渲染和交流中,个体自身也产生了和他人相近的情绪体现。通俗的说法:知人知所知,感人之所感,叫移情。

对学生情绪辅导,让学生学会调节、控制自己的情绪。

篇2: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讲座

培训结束后,以各班或各学院为单位,开展了以“心理健康教育”为主题的班会活动,各个心理委员本着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对此次班会做出了重要贡献,让同学们也大有收获。

心理委员首先向同学们介绍了什么是心理学,心理出现问题的特征,然后讲解了大学生存在心理问题的原因,也介绍了调节心理问题的可行方法。给同学们阐述了如何适应大学生活,如何交友,自己应该以何种心态来面对大学的学习和生活。最后,向同学们介绍了我们学校的心理咨询中心,告诉了同学们我们校区的心理咨询中心位置、预约热线、开放时间、微信平台以及各类开放放松室;也介绍了我们学校的心理活动,如“525我爱我”大学生心理健康月,心理剧大赛,校园心理创意大赛等等。

在主题班会中,同学们积极参与、高度配合,学会了分享与互助,激发同学们的团结意识,也使心灵得到了交流与满足,帮助同学们更好地融入了新集体,使新生能够以更加积极理性心态对待即将到来的紧张而又丰富充实的大学生生涯。

篇3: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讲座

1 对象与方法

1. 1 对象在开展“健康教育好讲师进校园”活动健康教育讲座主体课程学校中,根据不同的讲座主题随机抽取至少1 所学校进行效果评估。在抽取的2 所中学和7 所小学中,分别随机抽取听课的1 个班的学生进行课前课后的效果评价。共发放问卷1 098 份,其中课前556 份,课后542 份,回收问卷1 098 份,有效问卷率为100% 。

1. 2 方法根据不同讲座主题,拟定课前课后问卷内容,主题包括运动卫生、合理膳食、视力保健、青春期保健和急救知识5 个方面。课前由经过培训的学校教师对抽样班级进行问卷调; 课后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员对同一抽样班级进行问卷调查,完成后回收。回收的课前和课后问卷由社区中心人员进行现场检查和录入核实二次质控。

1. 3 课程介绍健康教育讲座主体课程由区卫生局和区教育局联合举办,历时2 个月,以专题讲座和互动教学为主,由8 名区级健康教育讲师团成员主讲,内容涵盖青春期保健、疾病预防、保护视力、自救急救常识、运动健康和合理膳食等方面,通过活动前期的学校讲座需求征集、工作方案制定和讲师统筹安排、讲师演讲技能集中培训和课程现场质量控制评估。

1. 4统计处理数据通过Epi Data 3. 1 录入,采用SPSS 13. 0 进行 χ2检验。检验水准 α = 0. 01。

2 结果

2. 1 教育前后学生健康知识知晓率比较健康教育前学生健康知识总知晓率为52. 5% ,健康教育后为87. 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 501. 510,P < 0. 01 ) 。见表1。

2. 2 教育前后学生运动卫生知晓率比较学生运动卫生知识知晓率健康教育后均有较大水平提高,其中扭伤后的处理知晓率提高幅度最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1) 。见表1。

2. 3 教育前后学生合理膳食知晓率比较合理膳食知识知晓率健康教育后明显提高,其中每天食物的种类、垃圾食品的选择和人体必需营养素的种类3 道题目的知晓率提高最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 0. 01) 。见表1。

注: ( ) 内数字为知晓率/% 。

2. 4 教育前后学生视力保健知晓率比较健康教育前学生视力保健知识学生的知晓率均在85% 以上,但对于用眼习惯方面的题目,只有40% 的学生表示感觉眼睛很累的时候不做眼保健操放松。健康教育后学生对视力保健的知识理解度更加深入,其中做眼保健操是眼睛疲劳的放松方法知晓率提高最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 0. 01) 。见表1。

2. 5 教育前后学生青春期保健知晓率比较青春期保健知晓率健康教育后均有明显提高,所有项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 0. 01) 。见表1。

2. 6 教育前后学生急救知识知晓率比较健康教育前急救知识知晓率普遍较低,平均仅为51% 左右。健康教育后急救常识知晓率有明显提高,尤其是受伤出血的处理方法和火灾的自救方法提高最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 0. 01) 。见表1。

3 讨论

当前学校健康教育工作存在很多不足,其中师资力量薄弱和健康教育课程课时不落实的现状尤为突出。目前海珠区学校健康教育小学主要由体育教师和其他学科教师兼职负责,教育手段和方法较好,但卫生专业知识缺乏,而且学科教学任务繁重,所授的内容与学生需求现状不相符; 而高中主要由校医负责,具有一定的卫生专业知识,但由于缺少教学培训,教育手段和方法枯燥乏味,较难引起学生兴趣。有调查显示,79% 的学校有不懂卫生知识的专职教师任教健康教育课,导致学生的健康教育课程形同虚设[2]。因此,以体育课代替健康教育课程和健康教育课程较少开展成为该区学校健康教育的突出困难[3]。

与传统的健康教育课程相比[4],“健康教育好讲师进校园”活动健康教育主体课程效果显著,学生各主题讲座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均有明显的提高。从活动前的学校健康需求意见征集到课前的讲师团老师培训,既满足了学生对卫生知识的需求,也为健康教育好讲师队伍提供了平台。整个活动充分利用了卫生与教育优势,形式符合学校需求、讲座内容趣味性和知识性、授课老师表达能力清晰方面的要求,最大程度地解决了学校教师健康教育知识贫乏的问题,提高了学校开展健康教育课的积极性,与近年对学校健康教育问题的相关研究对策相适应[5 - 8]

根据教育前后健康知识知晓率变化来看,讲座主体课程在中学和小学的效果一致,均能较大程度提高学生对各主题健康知识的知晓率。其中有关急救自救知识的主题课程健康教育效果最为明显,分析原因主要是该主题教学主要以互动式教学方式为主,以急救模具辅助现场演示和学生体验,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大大加深,对解决中小学校健康教育现状中的部分问题提供参考[9 - 12]。

授课场地条件对授课效果有较大影响作用。多媒体室由于场地限制,只能选择部分学生听课,不能做到学校学生的全覆盖; 如果多媒体室能具备各科室间的视频网控共享功能[13],授课教师就能通过多媒体形象直观地讲述课程内容,学生可以更形象的去理解和掌握相应教学内容,容易进行师生互动,活跃课堂气氛,覆盖面广。

讲座主体课程的实施与推广具有一些问题与困难: 一是承担主体课程的讲师团师资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为主,部分学校对师资力量不信任,参与率有待提高。二是学校领导对学校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不足。有研究显示[14],教育行政部门领导认为,学校健康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包括学校领导重视程度不够、师资配备不足、教学时间不能保证、教学设备短缺等,与本次讲座主体课程健康教育效果的影响因素相符。三是区级健康教育好讲师资源有限,并不能全面覆盖全区中小学校,课程的安排需要较多的时间去协调组织。

广东省高中生健康素养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显示,具备健康素养的比例为12. 3%[15],健康素养水平偏低,而中学生健康知识的积累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小学的健康教育情况。“健康教育好讲师进校园”活动健康教育讲座主体课程的开展与推广,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学校健康教育的需求,减轻了教师的教学压力,并且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开展重点健康知识的普及,使知识知晓率提高显著。因此,要做好课程的普及推广工作,可从以下方面加强: 一是加强卫生与教育联手,在活动的开展中加强与各学校领导的沟通交流,强化学校健康教育意识,增强学校对课程的了解与重视程度,增加学校参与率; 二是采取系列活动形式,坚持每年开展需求调研与讲座活动,以点带面,最终达到全覆盖; 三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加强基层健康教育人员的科普讲座技巧培训,提高沟通和演讲水平,与辖内学校加强沟通交流,提高信任感和知名度,共同做好学校健康教育工作。

摘要:目的 评价海珠区“健康教育好讲师进校园”活动健康教育讲座主体课程效果,为探索学校健康教育新形式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随机抽取海珠区9所学校,评估学生健康教育讲座主体课程前后健康知识知晓率,对健康教育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开展健康教育主体课程前学生总健康知识知晓率为52.5%,课程后总知晓率为87.5%,总体提高了3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1.510,P<0.01)。其中,运动知识、合理膳食知识、视力保健知识、青春期保健知识、急救知识分别从干预前的80.1%,37.6%,71.9%,51.3%,46.3%提高到干预后的92.0%,67.0%,96.4%,93.6%,93.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7.623,72.810,30.931,383.956,69.925)。结论 海珠区“健康教育好讲师进校园“活动效果明显,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学校对健康教育课的需求。

篇4:免费健康教育讲座等

糖尿病是由于人体内胰岛素缺乏或人体对胰岛素不敏感而引起血糖异常升高的疾病。实际上,胰岛素不仅掌管着血糖的高低,它还是我们身体内其他两大类物质: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的主要调控因素。在糖尿病患者中,由于胰岛素的生物调节作用发生障碍,常伴有脂质代谢的紊乱,出现脂质代谢异常,俗称“高血脂”。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脂质代谢异常是甘油三酯的升高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身体中的好胆固醇)的下降。而血脂紊乱不仅会加重糖尿病患者的病情,给血糖控制带来困难,还会加快糖尿病并发症,主要是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多长时间检查一次血脂?

正常人可以每2年检查一次血脂。

40岁以上的人应每年检查一次。

有家族史的(亲人中患有冠心病脑中风)、肥胖、长期吃糖太多、长期吸烟、酗酒、习惯静坐(办公室工作人员),生活无规律、情绪易激动、精神常处于紧张状态(如司机),已经患有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脑血栓及已患有血脂紊乱的病人,应半年或更短时间定期检查血脂。

查血脂要注意什么?

1.要求在采血前一天晚10点钟开始禁食,于次日早上9点至10点钟采静脉血,也就是应空腹12小时以上、晨间取血。

2.还应注意取血化验前的最后一餐必须忌用高脂食物,不能饮酒,因为饮酒能明显升高甘油三酯浓度,导致化验结果有误差;

3.应在生理和病理状态比较稳定的情况下进行化验,因为血脂水平可随一些生理及病理状态变化。如:创伤、急性感染、发热、心肌梗死、妇女月经、妊娠等。

4.此外一些药物如避孕药、β受体阻滞剂,噻嗪类利尿剂、激素类药物等也影响血脂水平,导致检验的误差。

透视糖尿病治疗不达标的危险

老王知道自己得了糖尿病是三年前的事了,由于血糖一直不太高,也没有感到明显不适,加上单位里事情比较多,因此,除了偶尔去医院配配药,检查空腹血糖,也没怎么放在心上。这几天,老王觉得眼睛老是看不清东西,跑到医院一检查,医生的诊断吓了他一大跳——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不及时治疗的话,会导致失明。在吃惊的同时,老王很纳闷:平时一直没有什么不舒服的感觉呀,怎么这毛病说来就来了?

事实上,老王平时未感到明显不适,去医院就诊的时候只是查查空腹血糖,照他的话说也就是高“一点点”,很少按医生的要求每3个月查一次糖化血红蛋白,一天内其他时间的血糖控制情况根本不能反映出来,而且长期血糖控制的情况也不清楚。按他目前出现严重的并发症来看,也就是说,不仅仅是空腹血糖,他长期血糖控制根本未达标。

血糖不达标会引起哪些危害

血糖高会引起哪些不好的情况呢?从起病的缓急来看,可以分为两大类:急性并发症和慢性并发症。前者如医学上所称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非酮症高渗性昏迷等,一般在血糖高出正常水平很多时才会发生;后者如糖尿病引起的肾脏病变、糖尿病心血管和脑血管病变、糖尿病眼部病变(如老王的病)等,它们在发生过程中往往不引人注意,但一旦发现就很可能已经较重了,这一类情况在临床上相当常见。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有关统计,因糖尿病引起的失明比正常人多2.5倍,是致盲的首要原因。糖尿病患者坏疽和截肢比正常人多20倍,糖尿病同时发生冠心病及中风者比正常人高2~3倍!1/3的急性心梗、1/4的脑中风患者与糖尿病血管病变有关,糖尿病导致的肾衰比正常人高17倍!

血糖不达标为什么会对人体产生危害

糖尿病患者之所以出现高血糖,是因为胰岛素抵抗(敏感性下降)和胰岛素分泌功能减退(胰岛素数量下降),从而使血液中的血糖不能得到很好的利用。而长时间的高血糖可进一步加重胰腺内分泌胰岛素的细胞的负担,使这些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能力下降和提前衰竭,血糖进一步升高,如此形成恶性循环。这就是医学上所谓酌“葡萄糖毒性作用”。葡萄糖毒性作用的存在是糖尿病患者病情进展的重要原因。

目前医学界已经达成共识,高血糖是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等)的危险因素。医学研究表明,高血糖产生某些有害影响,促进动脉硬化、血栓形成,而后者是发生冠心病、心肌梗死的基本环节。

积极控制血糖,减少糖尿病长期并发症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高血糖是糖尿病各种并发症至关重要的影响因素。国外已对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做过重大研究,结果发现,控制好血糖可使1型糖尿病患者的视网膜病变减少76%,肾脏病变减少54%,神经病变减少60%;使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肌梗死和心力衰竭减少16%,视网膜病变减少21%,糖尿病肾病减少33%。

因此,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常规监测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非常重要,应该长期将各项血糖值都保持在良好的水平。不同国家对于血糖的控制目标略有不同。美国糖尿病学会(ADA)将HbAlc<7.0%就视为血糖控制达标了,我国采用的标准与国际糖尿病联盟一致,即HbAlc要控制到低于6.5%的水平。这个标准虽严格,但只要努力,绝大多数糖尿病患者都能达到。在实现血糖达标的过程中,除了控制饮食、适当运动,许多患者还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台理服用口服降糖药物,如增加胰岛素敏感性的格列酮类药物等。

篇5: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讲稿

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的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环节。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时代的要求。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人素质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确定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目标是: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我们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可促使教师更新教育理念,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形成完善的人格;有利于提高德、智、体、美、劳教育的成果;有利于学生心理障碍的排除、心理疾病的防治和精神健康的维护。因此说,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心理健康的精神状态

心理健康,是指一种良好的心理或者精神状态。心理健康这个概念,既代表心理健康,当然也代表着它的反面——心理问题。围绕着心理健康开展的教育,我们称之为为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心得体会。从班主任的职责来看,班主任要当好学生的心理保健医生,促使他们身心健康的发展。这是因为心理健康是班级德育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班主任做好心理健康教育,才能够全面地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全面素质。心理健康的核心是自尊。所谓自尊是指学生中间,或者指某个个体中间,对自己或者对自我一种积极的肯定的评价,体验或态度。老师们都很重视对学生自尊心的培养,因为学生如果自尊就可以成为自强、自立、自信的年轻一代,因此自尊的问题最重要。

三、正确区分学生不同的心理状态

一般来说,人的心理状态可以分为三种:正常状态、不平衡状态与亚健康状态,与这三种心态相应,其社会行为方向也表现出十分重要的特点,在没有较大困扰的情况下,学生的心理处于正常状态之中。这种状态之下,学生的行为基本上预期价值观体系、道德水平和人格特征相一致,是一种健康或者优秀的状态。

第二种状态是不平衡状态。一旦发生了扰乱正常生活、特别是在家上网课时会引起学生消极情绪的事件,如受到挫折、需求得不到满足等,就会进入一种不平衡状态,这里指学生处于挫折、焦虑、压抑、恐惧、担忧、矛盾等状态。一般来说,学生在生活过程中会不断地经历各种不平衡状态,这是不可避免的甚至是必要的。积极主动而不是消极被动的面对不平衡状态才会带来发展或者成长的契机。教育在某种程度上就是要不断打破对象的平衡,促进其发展。对不平衡状态的外在或内在的非建设性或伤害性处理,才会导致所谓的“病态、变态、或偏差”。

异常行为是学生在心理不平衡的情况下发生的,是一种偶发性行为,这种行为在学生正常状态下是不会发生的,它与常态行为不同,可以称为“偏态行为”。班主任如果能及时鉴别学生的行为,采取相应的措施帮助学生摆脱心理的危机状态,回复到正常状态,那么,学校乃至整个社会的违法行为、不道德行为以及意外事件就会大大减少。

第三种状态是不健康状态,当学生处于不健康状态时,往往会非线性地发生不适应行为,包括反社会行为和异常行为。所谓“非线性”地发生,是指这些行为的发生常常是没有明确的、直接的原因,找不到其因果关系,其因果序列是不清晰的。例如,一位小学生突然害怕方格或类似方格的所有物体,这是一种异常行为,包括他自己在内,谁也弄不清他为什么会怕方格。正是由于这种非线性的特点,我们对其不适应行为的产生就无法预测。学生在心理不健康状态下所发生的反社会行为或异常行为既没有直接的原因,也没有明确的行为动机,因此,谈不上是其价值观、道德水准或人格特点的必然产物。这类行为我们称之为“变态行为”。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学生在不同的心理状态下不适应行为的发生有不同的特点,作为班主任,特别是疫情期间学生在家自主学习时,我们要看到广大学生的两个主流,一是大部分的学生心理健康是主流;二是有些学生由于学业、生活、环境的压力产生暂时的心理不适,他们要求给予指导,以帮助他们正确应对遇到的问题。对于班主任,在面对学生发展中所出现的心理偏差,应树立正确的观念,采取有效的方法予以解决;而针对极个别的出现严重心理障碍的学生,则要能够及时甄别,并积极寻求专门机构予以解决。

四、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一)结合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特点,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心理发展环境。

一个学生要能与周围人保持一种融洽、正常的交往,才能在心理上产生安全感、归属感和自信心。因此,身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要积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心理发展环境,应该把工作重点放在平时维持其心理平和、积极、顺畅等上面,营造好孩子们良好的心理健康成长环境,为孩子们建设和谐平等的集体,尽量让每一个孩子能够在充满关爱、温暖、上进的学习环境之中,避免对于孩子们成长不利因素的出现。

(二)全面渗透,多渠道、全方位推进心理健康教育。

为了更好地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要求将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渗透到学校各项工作中去,形成多渠道实施,如班主任工作团队工作等等,同时也应该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渗透到各科教学中去,每一个任课教师可以根据本学科教学内容与学习活动特点渗透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这样就能够形成众多的非专门渠道,促进学校心理健康工作的开展。

注重与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真正的心理健康教育和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绝不是每周一、两节课或者搞几次轰轰烈烈的活动就能实现的。事实上,大量的研究与实践经验都表明,心理健康教育和其它教育一样需要与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需要润物细无声的意识和观念;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仅靠有限的时间、空间是难以实现的,同样需要在点滴的生活实践经验中积累而成。因此,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应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只有将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内容渗透到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去,将两者融合在一起,才能把心理健康教育真正做到实处。利用学科知识加强情感教育,使学生有良好的情感生活。

(三)教师本身也要注重自己的心理健康

教师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确理解学生的行为,更无法巧妙地处理学生问题,轻则影响师生关系,重则可能伤害学生心灵

。因此,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教师自己首先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

教师的心理健康从根本上说还得由教师自己维护。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能够处理好两个方面的关系--既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也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优秀的教师在需要的时候能承受巨大的压力,但他绝不应让自己一直处于压力之中以至于身心俱损,影响工作和生活的正常进行。身为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尽快适应新的教学观念,掌握新的教学方法,达到新的教学要求,才能寻求新的发展,也才能真正拥有心理上的安全感。教师不断地接受新知识,开拓自己的视野,也能使自己站在更高的角度看问题,以更平和的心态对待生活和工作中不尽人意之处,更少地体验到焦虑和挫折,对维护心理健康有重要意义。

篇6: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讲座

2014年5月12日 地点:金厂中心校会议室

各位家长朋友: 大家好!

首先自我介绍一下,我是金厂镇中心学校/心理健康课/专职教师,我叫杨春燕。春天的“春”,燕子的“燕”,从名字上大家就能看出,我就是一个很开朗、外向、容易让人接近的人。很高兴在这里认识大家,我知道在坐的各位不但是各个单位的骨干和中心力量,同时更是我们兴隆小学,一些特别关爱孩子的家长代表,在这里我代表兴隆小学全体教师,对大家的到来表示衷心的感谢!谢谢你们!

看上去我和大家的年龄相仿,所以大家可以叫我杨老师,更可以叫我春燕,这样会感觉更亲切,就像我们是认识多年的老朋友一样,与其说是给大家讲课,还不如说我们一起来探讨,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一些棘手的问题和有效解决的办法。有的家长和我说,我家孩子太任性了,你说他一句他有十句;有的家长说,我家孩子就是不爱学习,一写作业就磨磨蹭蹭;还有的家长说:我家孩子学习好,可是几乎没有朋友,总是一个人在家看电视等等。把这些诸多的、困扰我们的问题概括起来,无外乎就是心理问题和学习问题两大类。希望通过今天与大家一起探讨,可以让我们能对一些问题有一个新的认识,并可以找到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

首先,我把我亲手制作的一份礼物送给大家,请大家一起来欣赏*《生命是花孩子是花中的蕊》。

从大家的目光中,我看到了你们对孩子的关爱、对教育知识的渴求,那我们就一起来看看今天要探讨的话题:

*

一、儿童心理健康 *

二、生命的最初 *

三、重要的现在 *

四、高远的未来。*

一、儿童心理健康 *

1、健康

我们都知道:拥有健康关不意味着拥有一切,但失去健康则意味着失去一切!那么什么是健康呢?

世界卫生组织近日提出了健康的新概念:*所谓健康,并不仅仅是不患病,还应包括心理健康以及社会交往方面的健康。也就是说,健康是在精神上、身体上和社会交往上保持健全的状态。

*

2、心理健康 什么是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就是人的内心世界与客观环境的一种平衡关系,是自我与他人之间的一种良好关系的维持,即不仅是自我安定感和安心感的获得与确保,还要自我实现,具有为他人的健康服务的能力。

关于心理健康,世界各国在不同时期都有不同的看法,但有一点是相同的,人们越来越重视心理方面的问题。现在我们就来了解和孩子息息相关的儿童心理健康。

*

3、儿童心理健康的标准

人的心理是否健康,有许多标准,但目前尚无统一测量标准。根据我国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儿童心理健康应具备以下七条:

*(1)智力发育正常 *(2)稳定的情绪 *(3)正确认识自己 *(4)良好的人际关系 *(5)稳定协调的个性 *(6)热爱生活

*(7)心理活动与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相适应

通过上面的内容,我们了解了一些儿童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那么为什么有的孩子很优秀很快乐,而有的孩子总是有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呢?我们知道:*人生的第一课堂是在家里,而父母是孩子最初、也是最好的老师”。孩子出生后,首先接触并受其影响的就是家庭环境。我们知道,小婴儿刚出生的时候,几乎没有什么不一样,吃、睡、哭,通常都是没有什么大的区别。但是慢慢的就不一样了,我们能看得出,学前的孩子,他们在个体上就有很大的差异,这主要是家庭环境影响,什么样的教育就会培养出什么样的孩子,一位心理学家说过:*“给我一百个孩子,我可以把他们中的一部分培养成小偷,同时,也可以把一部分孩子培养成警察。”可见在孩子的发展历程中,家庭环境具有很强的影响力,我们每个人的心理品质都或多或少的烙着家庭的印迹。一个和睦、温暖、重感情、守信用、积极向上的家庭,可以铸就孩子健康的心理。反之则极有可能给孩子幼小的心灵留下不可弥补的创伤。因此,培养孩子的健康心理,也成为我们这些父母应该做到的事。

经常能听到有人说:“你看看人家那孩子!”对此赞叹不已,我们可要知道:*“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天使”,西方人有一种说法:每一个孩子都是上帝手牵着手送到人间的天使,他们都是独一无二的。现在,这一观点在全世界得到了认同。教育人士普遍认为,每个孩子都有天才的特质,关键是父母怎样引导、发现和释放孩子的天赋。由此看来,我们自己的孩子就看我们自己怎样教育了。

*

二、生命的最初。

每个孩子都是父母爱情的结晶、生命的延续,还记得你知道怀孕了那一刻的兴奋吗?还记得孩子出生时那第一声啼哭吗?还记得他蹒跚学步的样子吗?还记得他会叫爸爸妈妈时的情景吗?相信我们再次回想时,我们看到了生命最初的样子。

有句话说:*世界上所有的爱都是以相聚为目的的,只有一种爱是以分离为目的,那就是父母对儿女的爱。而且越早从父母身边分离越好.它所要表达的就是*“授之于鱼,不如授之渔”,道理有相通之处.

给大家讲一个童话故事:*《母亲的心》

一个王子在小树林里邂逅了一位公主,王子便深深地爱上了她。每个黄昏,他们都来这儿约会。有一次,公主愁容满面,王子再三追问原因,公主说:我要向你要一样东西,你一定不会答应我,所以我很伤心。王子信誓旦旦地说:说吧,我会给你的。那公主要的竟是王子母亲的心。王子向母亲提出了这个要求,母亲把刀递给王子说:把我的心拿去吧,孩子,快去找你心爱的人。王子掏出了母亲的心,飞快地向小树林跑去。路上被树根绊倒了,手里捧的那颗心说话了:孩子,你摔痛了吗?

叫人好感动的故事,虽然只是个童话,但为了孩子,我们每个母亲都情愿捧出自己的一颗心来。如果可以的话,我们同样可以把心爽

快地交给孩子,来换取孩子成长的幸福和快乐。

再给大家讲一个父爱的故事:*《翅膀下的风》

有一个父亲是一个作家,说他女儿小的时候,第一次存了许多的零用钱,想偷偷地给他买一件父亲节的礼物,孩子千挑万选地买了一只绿色的玻璃花瓶,她提着纸袋兴高采烈地回家,可是在路上一不小心纸袋子掉在地上,把玻璃瓶给打破了。她伤心得不得了,回到家一

句话都说不出来,大哭了一顿。父亲也很惋惜,恨不得能在半路上替她接住那只花瓶。但是已经发生的事无从挽回,他笑着对孩子说,你可真了不起!在哪找到这么多晶莹剔透的东西?孩子破泣为笑了!

这件事过去20年了,有个出版社要这个父亲写本儿童书,主题是最难忘的一件事。女儿就说她可以写,父亲很高兴地让她去写了,她写的就是这个破了的花瓶的故事。

当她写好第一稿给父亲看时,父亲的眼泪流了下来,因为女儿在结尾时说:“那是我最难忘的父亲节,因为我送爸爸的是一只打破的花瓶,爸爸却在碎花瓶里给我装满了晶莹剔透的东西,那就是幸福!

而当年他们最喜欢听的歌是《翅膀下的风》,我们看见鸟儿飞翔以为那是它有翅膀的缘故,托着它、推动着它,我们相信这个世界就是靠着父母像翅膀下的风一样的爱,才能使孩子向上提升,飞得高、飞得远!

*《翅膀下的风》歌词是这样的:

在我的影子里你一定很冷,阳光都被我挡住。

但你一直满足于让我发亮,你一直在我身后跟着,所有的荣耀都给了我,而你却是我背后最坚强的支柱,没有名字!

我能高飞像鹰,全因为你是我翅膀下的风。

刚刚这两个故事,让我感受到父母的爱是多么伟大!谁都会爱自己的孩子,但爱却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真正的爱就像阳光,随时包裹着你,却给你无限的自由。那么我们怎么来爱孩子?怎样利用心理学知识,重视孩子现在的成长呢?

*

三、重要的现在。

我们一起来看看一组调查数据:*中国儿童的心理素质合格为19%,而美国为41%,日本为60%以上。有人曾说:“中国的孩子聪明才智是世界闻明的,同时他们的心理素质之差也是出名的。”造成中国孩子心理素质差与我们家庭教育水平密不可分。当我们开始重视孩子的现在的成长时,我们要努力做到:

*1、给予积极阳光的思想。

给大家讲一个故事*《苹果的两种分法》

美国一位著名心理学家为了研究母亲的教育对子女一生的影响,在全国选出有卓越成就和犯罪记录的代表人物各50名,请他们谈谈母亲对自己的成长和发展的影响。其中一个监狱犯人回忆他母亲给他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时说:“小时侯,有一次妈妈拿来几个苹果,红红绿绿大小不同。我一眼就看见中间一个又红又大,这时妈妈问我和弟弟:‘你们想要哪一个?’我刚想说要最大最红的那一个,这时弟弟抢先说出我想说的话,妈妈听了,瞪了他一眼,责备他说:‘好孩子要学会把好东西让给别人,不能总想自己。’于是,我灵机一动,改口说:‘妈妈,我想要那个最小的,把大的留给弟弟吧。’妈妈听了非常高兴,在我的脸上亲了一下,并把那个又红有大的苹果奖给了我。我得到了我想要的东西,从此我学会了撒谎。以后,为了得到想要的东西,我不择手段,直到现在我被送进了监狱。”

另一位是在事业上取得卓越成就的著名人士,他回忆自己在成长过程中母亲给他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时说:“小时侯,有天妈妈拿来几个苹果,红红绿绿,大小不同,我和弟弟都争着要大的。妈妈把那个最大最红的苹果举在手中,对我们说:‘谁都想得到它,很好。现在,让我们来做个比赛,我把草坪分成三份,我们一人一份负责修剪好,谁干得最快最好,谁就有权得到它!’结果,我赢得了那个苹果。我非常感谢我的母亲,她不仅让我得到了苹果。而且也让我明白了一个简单也最重要的道理:*要想得到好的,就必须努力,这很公平,你想要多少就必须为此付出多少努力!

两位母亲给孩子分苹果的两种不同方法,产生了两种不同的结果,这给人们的启示是深远的:*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你可以教孩子说第一句谎言,也可以教他做一个诚实的、永远努力争取的人。我们是否可以把这里的母亲改成父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可以教孩子说第一句谎言,也可以教他做一个诚实的、永远努力争取的人。有句话说:“母爱如水,父爱如山。”家庭教育父母是同样重要的。事实上,在我国传统的教育观念指导下成长起来的孩子,有的很会讨好,有的在家、在学校和社会上呈现出表里不一的多重人格。将来人类社会是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上面第二位母亲对孩子的教育方式给我们提示的教育观念是:*顺应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给孩子最积极的东西,使一些小事变成让孩子终身受益的道理。

*2、帮助孩子学习一些能力。

比如自我控制能力。给大家讲一个故事*《留住你口袋里的糖果》。

一天,在美国德克萨斯州某个镇子的一所小学校里,有一个班的学生被老师领到了一间大空房子里。老师出去了,只剩下这些学生们静静地待在那里。几分钟后,有的同学就沉不住气了,东张西望,显得很烦躁的样子,而有的同学则始终默默地观察着周围的一切。

终于,老师领着一个陌生人走了进来。陌生人一脸和蔼地来到孩子们的中问,给每个人发了一块包装十分精美的糖果,并告诉他们:这块糖现在已经属于你了,如果你想吃的话,可以随时把它吃掉。但是,如果谁能坚持到等我回来再吃,那就会得到两块同样的糖果作奖励。说完,他和老师一起离开了这个房问。等待是漫长的,尤其是对孩子们,更何况他们自己身边还有一块诱惑十足的糖果!

时间在一分一秒地过去,糖果的诱惑力也在不断地增强。慢慢地出现了骚动,有一个孩子实在忍不住了,他急不可耐地剥下那精美的糖纸,把糖放进嘴里。为了带动大家效仿自己,那夸张的“啧啧”声更是引得周围的孩子垂涎欲滴。在他的影响下,一些孩子终于忍不住了,纷纷把属于自己的那块糖放进嘴里。但仍有些孩子在坚持着,他们竭力地控制着自己,一直等到陌生人的再次出现。

陌生人回来后,兑现了自己的诺言,那些付出等待的孩子们得到了他们应有的奖励。

孩子们当时并不知道,这原来是那位陌生人做的一种叫做“延迟满足”的心理实验。后来,那位陌生人跟踪这些孩子们整整20年,他发现,能够“延迟满足”的学生,数学、语文的成绩要比那些熬不住等待的学生平均高出20分。参加工作后,他们从来不在困难面前低头,总是能走出困境,获得成功。

听完这个故事让我们若有所思,我们的孩子忍耐力是什么状态呢?

给大家讲讲我上过的这样一节,让我哭笑不得的课:

上课铃声已经响了,后回来的学生忘了关门,突地出来五六个一拥而上,我以为怎么了?原来他们是热情扬抑地把班级的门关好,哈哈!是不是应该表扬他们为班级所想的行为?不过,不太适宜吧?

正当我眉飞色舞地讲着课时,一个学生从座位上慢悠悠地站起来,走过我面前,走到班级门口,我心里想:门没开啊?不会是去关门吧?只见他开门走了出去,那情景宛若梦游一般,我突然惊醒:“你干什么去?”他没理我,正当我要出去拦他时,他回头告诉我:“老师,我尿尿。”„„我想可能他属于特殊学生吧,再说小孩子难免会控制不住要上厕所的,(说实话,看情形一点不像着急。)就让他去吧!

而他回来时,不用说有没有敲门,依然是慢慢悠悠的样子,其他学生一直看着他,走到座位时竟然出突我们预料地在座位旁转了个圈坐了下来,学生们哄堂大笑„„

我想了想,还是原谅了他,一个孩子的不良行为是需要我们教师不断努力才能纠正的,他只是个孩子!

课正常进行,听到有个孩子小声地说:“我要喝水!”我没理会他,只是用眼神控制了他,可是他还是不断地说:我要喝水!我索性停下来:

“你过来,到老师这儿来。”

他乖乖地走到前面。

“老师问你,你非常渴吗?”

他摇摇头。

“那下课再喝水行不行?”

他点点头。

“我们长大了,需要控制一些想法。比如上课时不能喝水,下课可以,如果每个学生都想上课时喝水,那我们这节课还上不上了?”

他呆呆地看着我。

“老师问你,你是想现在喝,还是一会儿下课再喝?”

“下课喝。”

于是我又开始讲课。过了不久,当我巡视他们的作业时,我感觉到有学生从我身后走过去——喝了水!

原来是刚才那个上厕所的孩子,我的火猛地攻到了嗓子:

“老师刚才和他说上课不能喝水,下课再喝,你没听到啊?”

学生们说:“他就那样,想喝就喝,想尿就尿。”

„„

现在的孩子忍耐力有多差!甚至他不知道有些事需要忍耐,可能家长会对此有不同的看法,小孩子嘛,这样的小事老师还不让?而事实上这可是大事,关系到一个人一生的大事,“小不忍则乱大谋”,怕说得也是这样的道理。

可能会有这样的现象,孩子回家咕咚咕咚喝了很多水,你就会问,怎么渴成这样?孩子说:我想喝水,老师不让。然后你就说了,这老师真缺德,我家孩子喝水都不让。

实际上,我们教孩子学会的不止是留住口袋里的糖果,更是一种自我控制能力,什么事应该做,什么事不应该做,什么事应该现在做,什么事应该以后做,这些都应该是从小时候、从小事情开始教育的,孩子的这种忍耐力是在他长大后,在充满竞争的环境里及为需要的;同时这样的忍耐力和坚强的毅力,更是一个成功人士所应该必备的,就像留住口袋里的糖果一样,练就的是忍耐、是自我控制、是坚定的信念,我们不要被眼前一时的痛快所诱惑,丢失了本该属于自己的长远利益。

我用我家的孩子做过《留住你口袋里的糖果》的实验,在这里说给大家听,大家也不防在自己的孩子身上试试。有一天早上,我带孩子去幼儿园,给她带了一些水果,然后又在食杂店里打算买奶,我然后就想试试孩子,我让她自己选择了一瓶奶,让她自己选,是因为那一定是她最想喝的。她选的是旺旺优酸乳铁盒装的,到幼儿园我告诉她,如果你今天不喝瓶奶,到放学后,妈妈会再奖励给你一瓶,这样你就会有两瓶旺旺奶了,但如果你喝了,那就不会有奖励。她高兴地答应了,一进幼儿园,她就大声地跟老师说:“老师,你快把这瓶奶放高点儿,别让我够着!”我背着孩子和老师说了这件事的原由,并且让老师在休息时把水果和奶都给她,让她自己来选吃什么。上午休息时老师这样做了,下午也是一样让她来选,结果我接她的时候,大家猜怎么样?她真就没有喝,我也实现了我的承诺。其实这样做,只是生活中一个简单的小事,孩子不懂怎么回事,但生活中诸如此类的小事多了,你就会发现,孩子的忍耐力在加强,在你的设计里,孩子一天天健康成长。我们每位家长都可以用相类似的事来帮助孩子,在他的性格里增加一份忍耐力。一份自我控制的能力。当然,我只是抛砖引玉,相信你们对此类问题会有更多的、更有益于孩子的方法。

其实从某个方面说,一个人的智商和他的命运没有什么关系,智商很高的人,比如清华大学的学生,智商很高,但也有自杀的;捡破烂的,智商相对低一些,但也有天天唱歌,过得很快乐的;所以说幸福与否与智商没有太大关系,那么与什么有关呢?对!性格!性格决定幸福!性格决定命运!而学会忍耐,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学会坚强,学会合作等等,都是我们要给予孩子的能力。而我们用来教育培养孩子的时间怕只有十几年,二十年算多的。让我们把能扶他走路的时间利用好。

*3、引导孩子“亲其师”。

给大家说一篇文章《亲其师信其道》

女儿刚上初中,那股兴奋、好奇劲没能持续几天,就开始埋怨学校,主要针对数学老师,“个子矮,还没中等身材的同学高”、“操着浓厚的乡音,我们都听懂。”、“还骂人讲脏话”。对数学不感兴趣的女儿更是将所有怨恨都发泄在“数学作业”上,总要挨到最后实

在是没时间了,才很不情愿地拿出作业本,还要在桌子上使劲敲打几下。

向来信奉“亲其师,信其道”的我,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于是酝酿已久的一次谈话在一天晚上开始了——

这天,女儿早早地做完作业,哼着小调在家里走来走去,我觉得时机成熟,我开门见山,直接进入主题:“哎,这两天对数学老师的印象有好转吗?”我的态度尽量地和蔼。

她说:“好什么?我们简直不能容忍了,他今天竟骂我们全班同学都是猪。我们所有同学都不喜欢他,有人还想找校长要求换老师„„”我知道她在发泄,没有打断她,也没有批评她,认真倾听。等到女儿将老师的所有“罪行”都数落得差不多,语速渐慢后,我才说:“你们知道这位老师是怎么进你们学校的吗? 女儿觉得这个问题很奇怪,似乎还有些摸不着头脑。

我说:“经过严格的考试考进来的。”

女儿瞪着双眼看我,满脸的“鬼才相信”!好半天才挤出一句话:“就他那不足一米六的个子,怎么会考得上?一定是开后门的。

我十分耐心地问:“那想不想听听他考试的事?”

女儿疑惑地点点头。

于是,我将专门了解到的关于这位数学老师的考试情况告诉女儿——虽然身材够不上该校招聘教师的条件,但因为其面试和笔试成绩遥遥领先,感动了主考官,破格录用了他。还着重介绍说:“妈妈还要告诉你们,他的数学课在全市比赛中获过一等奖,经他辅导的学生参加省里比赛,好几个获过一等奖呢!”

我看女儿仍然不以为然的样子,又一次强调说:““这些我是专门到你们校长哪儿去打听到的。

女儿的表情依然不服:“就算你说的是真的,可他随便骂人总不对吧?”

我忙说:“也许他确实有时不太注意文明或不太注意方法,你们可以跟他说说,而且人总免不了犯错误,你们不也经常让老师头疼吗?”

我悄悄地叹了口气,感觉到“亲其师”不是靠一次谈话就能解决的问题。

可这以后,女儿好像寻找老师问题和数落老师的不是少了许多。大约一个月后的一天,女儿放学回家大声喊:“我们数学老师还真不错,今天其他几个班的老师都解不出的一道题,他一会儿就有了答案。”我暗自庆幸起来,因为我的“亲其师”计划终于有了好的开端。“亲其师”才能 “信其道”,才能让孩子从心里上接受老师,才可能跟着他来学习,我们每个人都希望孩子学业有成,那一定要帮助孩子喜欢老师。

刚才我们讲了三方面的内容:*课件

*1、给予积极阳光的思想。

*2、帮助孩子学习一些能力。

*3、引导孩子“亲其师”。

事实上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还有很多需要我们了解、知道、分析、运用的东西,有待于我们以后慢慢地来学习。

四、高远的未来。

有人说过:*一个国家的命运与其说是操纵在执政者手中,不如说是掌握在父母亲的手里。孩子的成长与父母教育方法、教育态度、教育水平、文化素养等是密切相关的。相信有我们关爱、呵护、和正确的方法,兴隆小学的孩子一定会有一个更高、更远的未来!

好了,今天我们一起探讨了关于:

*

一、心理健康

*

二、生命的最初

*

三、重要的现在 *

四、高远的未来。

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父母更是孩子终身、最好的老师。

黎巴嫩诗人纪伯伦曾说过:* “如果父母是张弓,孩子就是搭在弓上的箭。”孩子将来成就如何,射向哪里,无疑将受父母这张“弓”的影响。做最好的爸爸妈妈吧!今天孩子会因为有你们这样的父母而觉得幸福,明天你们会因为有那样一个优秀的孩子而骄傲!

上一篇:小学弘扬民族精神演讲稿下一篇:自立自强感恩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