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式有效性课堂管理论文

2022-04-25

信息技术课是以实践操作为主的一门学科,教学活动大多是在机房进行的,教学方式往往是教师演示,学生在自己的机器上进行实践操作,因此经常会出现学生聊天,甚至在机房随意走动吵闹的现象。这不仅严重影响了教学的效果和质量,也使课堂管理难上加难。下面笔者就如何提高课堂管理效率,谈谈个人的几点体会。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探究式有效性课堂管理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探究式有效性课堂管理论文 篇1:

高中课堂管理的有效性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 要: 课堂管理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课堂管理不仅是课堂教学顺利进行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而且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传统的课堂管理模式受到了严峻的挑战。用一种全新的理念去研究课堂有效管理问题已经成为大势所趋。作者提出当下高中课堂中所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原因,在课堂教学的规范策略、情感策略、教学策略、教会学生自我控制的策略方面提出针对性策略,以提高课堂管理的有效性。

关键词: 高中 课堂管理 管理对策

新课改对教师角色的转换、师生关系的转变、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课堂管理模式受到了严峻的挑战。而课堂管理不仅是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而且是影响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故提高课堂管理的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课堂

传统意义上讲,课堂是指在班级授课制的框架下,以班级为教学单位,进行各种教育教学活动的场所。在新课标下,国内教育学者对课堂的含义给予了新的界定:肖川描述课堂“应当是生命相遇、心灵相约的场所”。[1]叶澜认为在课堂上,“应当流淌着生命的活水”,课堂不应是知识的“交易所”,而应是学生的精神家园。课堂不应是学生“克隆”文化的场所,而应是学生探究生成文化的场所。课堂上教师不是“独奏者”而是“伴奏者”,学生不是听众,而是演员。[2]

综上所述,在新课标背景下,课堂不仅是教师和学生聚合的一个物理空间概念,而且是一个蕴藏着复杂多变的目标、结构、情境与互动的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系统整体,是具有鲜活的生命取向的独特社会组织。

(二)课堂管理

古德认为“课堂管理是为了实现教育目标而处理或指导课堂活动所特别涉及到如纪律、民主方式、教学资料、环境布置及学生社会关系等问题。”[3]

埃默认为“课堂管理是一套旨在促进学生合作和参与课堂活动的教师行为与活动。其范围包括物理环境的创设、课堂秩序的建立和维持、学生问题行为的处理、学生责任感的培养和学习的指导。”[4]

田慧生等将其界定为“教师通过协调课堂内的各种教学因素而有效地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的过程”。①

施良方等指出:“课堂管理是教师为了保证课堂教学的效益和秩序,协调课堂中的人与事、时间、空间等各种因素及其关系的过程”。②

《国际教育百科全书》对课堂管理也做了这样的界定,即“课堂管理是为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创造有利环境的过程”。③

二、高中课堂管理的现状分析

(一)传统管理模式普遍存在

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基本上属于严厉强硬型,而非民主式。多数教师对课堂管理的真正内涵认识不到位,大多数教师对课堂管理倾向于对教学秩序的控制和自身权威的维护,认为维持好课堂纪律,不影响课堂教学就是做好了课堂管理。

(二)师生关系紧张

现有的很多课堂活动主要以教学活动为主,教师始终把课堂管理的目标定位于提高学生的文化成绩和考试分数上,从而忽视了对学生的关心,忽视了与学生的互动,忽视了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的关注。因此多数学生对课堂活动的感觉往往是冷淡与厌倦。

(三)教师在课堂管理中管理方法不当

教师在课堂管理中的方法不当,一方面表现在对课堂问题行为的处理不当:对课堂上讲话、做小动作、注意力不集中、看课外书、睡觉等课堂问题行为,往往采用一刀切——即时批评制止,抑或凭借经验予以体罚或者变相体罚。另一方面表现在对不同学生的区别对待上。

三、原因分析

(一)教师方面的原因

1.教师的知识水平和专业素养低,对课堂管理认识不全面。

教师的知识水平和专业素养是影响教师课堂管理的因素之一。许多研究表明,学生课堂违纪行为大多数因为对教师讲授的内容没有兴趣而引发。部分年轻教师由于教学经验不足,对知识的传授方式单一,对课堂管理没有正确认识,把课堂管理看作是教师有效维持教学秩序、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手段。现实中不少教师的教育方式单一,方法简单,对学生这个“人”的存在和主观性研究不够,难免出现僵硬化的课堂管理,其结果当然是导致低效的课堂管理。

2.教师的领导作风和管理经验不足,教育理念落后。

实践表明,专制型教师在课堂管理中无视学生的心理需要和情感体验,滥用惩罚,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使其产生与老师对着干的逆反心理,容易破坏正常教学秩序;放任自流的教师在课堂管理中对学生漠不关心,放弃管教,使纪律松懈,让学生感到无所适从而造成失控、冲动;而民主型教师关心、尊重学生,能够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鼓励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善于倾听学生的心声,把“话语权”还给学生,学生就能自觉遵守课堂纪律,课堂管理的效果就较好。

3.师生之间情感淡漠,关系紧张。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课堂有效管理的前提。如果师生关系融洽,学生就会自觉遵守课堂管理规定;反之,师生关系紧张,课堂管理也难以顺利进行。北京青年政治学院2002年的一项社会调查告诉我们:在青少年学生眼中,被看成朋友并能说知心话的顺序依次是:母亲(31.9%)、校内同学(23.6%)、父亲(14.4%)、校外朋友(13.7%)、学校教师(只占4%),也就是说每100个学生中就有96个学生不把教师看成能说知心话的朋友。[5]可怜的4%这个数据足以证实师生之间的紧张关系。

(二)学生方面的原因

1.人格因素。

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与其个性有一定的联系。例如,内倾化的人格,常表现出抑制退缩行为,不愿与人交往,自我意识强,易受暗示。而外倾化的人格,则喜欢交际,迎合热闹,胆子较大,善于获取新事物,自制能力较弱,违反纪律的情况相对较多。

2.生理因素。

高中阶段的学生正逢青春期的发生和蜕变过程。处在这个阶段的青少年容易产生反抗心理,情绪不稳定,还容易消极、压抑,况且男女生之间也开始产生微妙的朦胧情感,因此高中阶段是课堂问题行为的多发阶段。

3.学生的需要得不到满足。

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需要是由低到高逐步递进的,从高到低包含以下几种需要:1)自我实现的需要;2)自我尊重的需要;3)归属与爱的需要;4)安全的需要;5)生理的需要。马斯洛认为,人天生就有一种有所作为、被人赏识的需要,因此,学生的消极行为不能看作一个坏孩子的标志,而应看作是没有满足他的基本需要的环境做出的一种反应。为了吸引他人的注意,尤其是在课堂上,如果自己的正面行为得不到老师的表扬和鼓励,学生就会通过一些走极端的方式来吸引老师和同学的注意,从而产生问题行为。

(三)环境方面的原因

环境包括校外环境和校内环境中的许多因素,都会对学生的行为产生一定影响。有的研究发现,“坚持以生为本的学校,在课堂中充满关爱、民主和平等,课堂的问题行为往往会少一些,而较多地采用惩罚手段治校治学,就容易出现学生的逆反行为等”。[6]家庭成员关系紧张,或留守家庭的孩子,在课堂上经常表现得或孤僻退缩,或烦躁不安,甚至挑衅生事。

四、策略

(一)高中课堂管理有效性的规范策略

要保持良好的课堂秩序,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进行,就必须建立制度化的课堂规则和程序。课堂规则的制定必须认真细致,一般应遵循以下的原则要求:1.课堂规则应符合四个基本条件,即简短、明确、合理、可行。2.必须让学生参与,师生充分讨论,共同制定。3.课堂规则陈述应简明清晰,一般5~10条为宜。4.课堂规则应及时制定,并随情况变化不断调整。5.制定课堂规则时应取得学校、任课教师和家长的广泛支持。制定规则固然重要,但是规则的执行更是重中之重,因此在规则的执行过程中还应该注意以下事项:执行规则前了解学生是否都掌握并认同了规则;执行规则要公平一致;执行规则要根据课堂情境和学生实际灵活运用,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执行规则应采用积极的方法等。

(二)高中课堂管理有效性的情感策略

情感是课堂教学的灵魂,可以说,没有情感就没有交流。在课堂里,教师能够爱生如子,学生就会理解、尊重老师,师生能做到相互信任和尊重,课堂管理就成功了一半。

1.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就是要求我们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和信任学生,把学生看成是正在成长着的人,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育人。

2.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要使教学得以有序进行,师生之间的关系就必须融洽协调。而其中教师个人素质是成功管理的关键,因为这些素质使得教师成为受学生尊重和喜欢的人,而不只是必须服从的人。这就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树立平等观念;教师要信任学生,对学生寄予厚望;教师要关爱学生,理解帮助学生;教师要真诚赞美和鼓励学生,只有这样才有助于创建新型的、和谐的师生关系。

3.密切的家校联系是实施有效课堂管理的保障。

课堂管理不是孤立的,它应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相结合形成系统管理的网络。为了密切与家长的联系,积极搭建新时代的交流平台。不妨通过开通“飞信”的形式,实现与家长零距离的接触,把每位学生的家长加为“飞信好友”,每天用短短的几分钟,把学校开展的活动、学生在校的表现、作业及时反馈给家长,这样就可以改变大型聚会——家长会“三分钟”热度的现状。

(三)高中课堂管理有效性的教学策略

1.合理组织课堂教学结构。

这就要求教师要精心规划教学过程,恰当选择教学方法;要抓住优势兴奋中心,把握最佳时域,优化教学过程;保持适度的信息量,提高知识的有效性。

2.恰当处理课堂问题行为。

通过以静制动、旁敲侧击、奖优罚劣、教育与自我教育等方法和技巧有效解决和处理课堂问题行为。

(四)教会学生自我控制的策略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真正有效的课堂管理是学生自我的内在管理。课堂管理中应强调教给学生进行自我管理的方法。通过教会学生行为自控任务的确定、注意选择策略、修改任务、自我监控、执行结果等让其学会自我管理、自我控制。

注释:

①田慧生,李如密著.教学论[M].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332.

②施良方,崔允都主编.教学原理: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279.

③胡 森.国际教育百科全书[M].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1990:32.

参考文献:

[1]李永高.质疑推门听课[N].中国教育报,2005-3-1.(8).

[2]肖远骑.我理解的课堂[J].人大附中.教科研园地, 2002,(6):5.

[3]Good,T.L.,Trophy,J.E.Looking in Classroom:3rd ad.[M].New York:Harper & Row,1984,21.

[4]Emmer,E. T.Classroom Management.In Dun kid M.ED.The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Oxford:Pergamum,1987,437.

[5]蓬超.中小学教师培训[J].东北师范大学,2002,8.

[6]戚业国.课堂管理与沟通[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200.

作者:郭正环

探究式有效性课堂管理论文 篇2:

浅谈高中信息技术课的课堂管理

信息技术课是以实践操作为主的一门学科,教学活动大多是在机房进行的,教学方式往往是教师演示,学生在自己的机器上进行实践操作,因此经常会出现学生聊天,甚至在机房随意走动吵闹的现象。这不仅严重影响了教学的效果和质量,也使课堂管理难上加难。下面笔者就如何提高课堂管理效率,谈谈个人的几点体会。

一、教师要有认真的教学态度

中小学的信息技术课有一定的特殊性,就是上课的时候离不开计算机,而不少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要比对老师的兴趣高。如何才能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就成了摆在我们所有信息技术教师面前的最大课题。管理好课堂是开展教学的前提,如果一名教师连课堂都管理不好,那他的教学过程实施起来必定会困难重重,教学效果也会大打折扣。管理好信息技术课堂首先要求教师以认真的态度对待每一节课,这样才能感染到学生,使学生认真学习。

二、要制定一套完整的制约机制

信息技术课不能像其他学科一样留课后作业,所有练习都得在课堂上完成,加上课时相对较少,所以如何保证课堂教学效率显得尤为重要。要保证课堂效率,必须要制定一套完整的制约机制。基于本学科的特点,笔者在课堂上采用了“任务驱动式”和“自主探究式”的教学方式,即每堂课都交给学生一项任务,明确告诉他们,这堂课只要完成这个任务就可以了。但是仅仅布置任务还不够,如果教师只布置任务,却不检查学生的完成情况,久而久之学生也不会认真去对待这些任务。所以教师必须要对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进行有效性的评价,每堂课必须认真检查每个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并做好记录。一段时间后再根据自己的记录进行总结,向那些经常不完成作业的学生提出警告,或者进行单独谈话。对于有进步的学生还要及时表扬他们,这样才能够激励他们去做得更好。每节课完成的任务还可以作为平时成绩记录在案,学期结束与期末考试成绩挂钩。笔者上第一次课时就告诉学生期末成绩的评定办法:平时成绩占60%,期中考试占20%,期末考试占20%。这样在教授新课的时候,学生为了完成每节课的任务,必定会认真听讲,课堂管理自然就不必教师费心了。

三、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是保证课堂管理有效性的关键

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课堂管理能力以及人格魅力等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教学效果。所以教师在信息技术课上的表现非常关键。

1.了解学生,认真备课

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精心设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课前的精心准备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必要前提。在教学设计中,首先要注重情境的设计,使学生从一开始就保持浓厚的兴趣。其次要注重任务的设计。在设计情境的同时,可以设置不同的任务,这些任务都是围绕情境展开的,任务环环相扣,贯穿课堂的始终。这样可以不断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加强教学反思

教师要对自己上过的课进行回顾和评价,并把它记录下来。课后收集学生对课堂的意见,了解学生的想法和需求,及时对教学进行反思。反思可以帮助教师挖掘和梳理出其中蕴含的规律,进而帮助教师构建一套属于自己的理论体系,并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3.提升教师自身素养

在日新月异的当今社会,知识的发展变化也是非常迅速的,所以作为教师,就应该多读书,了解本学科最新的发展动向和改革成果,不断地丰富自己、充实自己。同时,还要向学生学习,学习学生的优点和长处,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从而掌握学生特点。这样,才有助于自己的进步和提高。

五、依靠技术措施营造纯净的课堂环境

加强信息技术课堂管理,不仅要从道德规范入手,还要注意以技术措施作保障,营造一个纯净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环境。一般的多媒体教室软件都有广播教学和监控功能。教师讲完课后,在学生做作业或自由活动时,可以利用监控功能,对从事与课堂内容无关活动的学生,进行黑屏、短讯警告甚至远程关机的处理。这样几次后,学生自然就会越来越认真了。当然,教师的监控除了在机前监控外,还要多在学生中走动,多巡视,这样不仅能够全面监控,还能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综上所述,课堂管理是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只有有效的课堂管理,才能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效率。作为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者,在今后的教学工作当中,还要进一步地总结和反思,使信息技术课堂管理更加规范、高效。

(责任编辑袁妮)

作者:陈月娥

探究式有效性课堂管理论文 篇3:

小学低年级阶段英语课堂管理有效性的实践与研究

【摘要】有效的课堂管理是课堂教学得以顺利实施的重要保证,也是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与学习效率的必要条件。小学低年级阶段是养成良好课堂习惯的关键时期,该阶段的学生活泼好动,使得课堂教学充满了不确定性,笔者通过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与文献分析,进行了基于课堂管理提升小学低年级英语教学有效性的研究,认为在小学低年级阶段的英语教学中,教师要组织趣味课堂,明确课内常规和奖惩制度,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阶段英语;课堂管理;课堂管理有效性

【作者简介】章琳,江苏省苏州高新区达善小学校。

一、 引言

新课标提倡要提高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主动参与度,培养学生积极探索的精神,增加学生在课程上的交流合作,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更多的放手给学生自我表达和发挥,但是怎样在“放”与“管”之间做到有效平衡呢?有效的课堂管理尤為重要,它是保障课堂教学有序进行的必要条件,对教学质量的改善也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小学低年级阶段学生的年龄在6-8岁之间,活泼好奇是该时期学生表现出来的最大特点,该群体组成的课堂充满了不确定性,需要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教育经验和智慧,才能构建一个真正有效有趣的小学教学课堂。英语课堂教学有别于其他学科课堂教学,既要注重培养孩子的英语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孩子多说多参与;又要注重组织学生、管理纪律、引导学习、建立和谐的教学环境,帮助学生达到学习目的。教师需要结合儿童心理特点和英语学科特点,对课堂进行有效的组织管理,保证学生积极有序地参与课堂。本文通过文献分析和教学实践,从课堂管理的角度,探究提高小学低年级阶段英语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

二、 课堂管理的概念及研究

通过文献分析法,笔者发现国内外学者们对课堂管理的概念界定至今尚未统一,争议主要在于课堂管理的取向、文献描述的粗细以及主体的指向。首先,课堂管理的取向不同,主要有功能取向、人际互动取向及综合取向。功能取向以约翰逊、古德等的概念界定为代表,他们认为课堂管理倾向于实现教育目标的功能。人际互动取向以埃默、斯滕伯格、薛夫雷兹以及《国际教育百科全书》的定义为代表,他们认为课堂管理等同于创造良好人际互动的课堂环境。综合取向以刘儒德、顾明远等的概念界定为代表,他们认为课堂管理不仅仅是实现教育目标或者创造良好人际互动课堂环境的单一方面的过程,而是多方面的综合。其次,国内外学者描述的粗细不同,国外学者的描述细而具体,然则,国内学者的描述粗而全面。国外学者将课堂管理的定义指向某一个方面,分别把课堂管理作为一种促进教学目标的完成、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活动、激发学生潜能发挥或创建高效的学习环境等而进行的活动。国内学者在总结国外学者观点的基础上,对于课堂管理的定义更为全面,且认为课堂管理是一个过程。再者,课堂管理的主体指向不同,埃默、薛夫雷兹等认为课堂管理的主体清楚,指向教师。古德、约翰逊等则认为主体模糊,没有明确指出是指向教师单独主体还是师生共同主体。

三、 提升课堂管理有效性的策略

1.组织趣味课堂。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特点和教材特征,认真备课。笔者实践发现游戏教学法特别适合低年级阶段的学生,要将游戏与教学内容相结合,可以采用chant、quick response等热身活动导入每堂课的主题内容,在主体知识传授过程中,要丰富教学方法,将游戏教学法、任务教学法与交际教学法相结合,游戏与交流手段穿插应用,牢牢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学生为主体,争取每个学生都能够在课堂上发言,为学生创造一个快乐自主的课堂。

2.明确课内常规和奖惩制度。教师在课前两分钟可以提前进入班级,播放与单元主题有关的英语儿歌,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学生能够快速、自主地进入课堂。简洁的口令也是管理课堂的有效方法,“节拍式手语”就是一种好方法,当全班纪律涣散或者交际时间结束时,教师说“One, two, three”,手掌击三下,学生需要回答“Three, two, one”并坐端正;当要学生读书时,指读对低年级学生帮助很大,手到—眼到—心到,教师说“little finger”,学生回答“finger,finger”来提示阅读环节的注意点,坐端正,用手指读;各种常用的游戏环节,也可以设计一些常用的口号。

3.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建立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也是管理课堂很重要的一点。学生喜欢你,他就会更遵从你的要求和指令。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前提在于学生喜欢上你的课,这就要求新教师精心备课,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素养,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调动小学生学习积极性、发挥小学生主体性。同时,教师尽量应该采用表扬和奖励学生的方法,当然,对于学生不好的行为,也应该及时、严厉的批评,但要注意措辞,我们应该批评的是不当的行为,而不是学生本身,因为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我们要在带领,协助他们成长的过程中,及时纠正其不好的行为,但更重要的是,维护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四、 结语

小学低年级阶段是学习的起始阶段,也是打下知识基础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扎实的学习基础,才能够在未来取得更好的发展,其中有效的课堂管理尤为重要。教师要组织好趣味课堂,明确课内常规和奖惩制度,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创设一个富有活力、乐趣的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江焯新.小学课堂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D].海南师范大学,2017.

作者:章琳

上一篇:会计人员管理体制探究论文下一篇:项目驱动室内空间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