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体制改革思路探讨论文

2022-04-27

【摘要】探讨国家文化中心的内涵,对新形势下中国国家文化中心应具备的特征进行高端设计,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北京要打造独具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文化中心应具备引领先进文化,体现和谐宜居,驱动文化创新,彰显东方魅力,拥有恒久活力等特征。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化体制改革思路探讨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文化体制改革思路探讨论文 篇1:

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路径探讨

[摘  要]面对东莞市基层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行路径探讨,提出了建立政府主导的多层次服务架构、培育公益主导的社会化服务资源、打造群众主导的常态化活动品牌、形成政策主导的保障性制度体系四个观点,从服务架构、服务资源、服务内容、服务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探索,为东莞市镇、村(社区)开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理论思路。

[关键词]公共文化服务  体系建设  路径  探讨

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的主要途径,是深入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改善和发展民生的现实要求。要从现代社会治理结构和人民群众的现状需求出发,推进文化事业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建立符合标准化、均等化、信息化、社会化要求的高效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借鉴东莞市创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试示范区的经验,结合当前东莞基层文化工作的实际,笔者就如何推进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做一些路径探讨。

一、建立政府主导的多层次服务架构

东莞市为市辖镇(街道)的行政组织架构,基层就是指镇、村(社区)两级。首先要摸清现住居民的状况和需求,然后,以居民为对象设置多层次多成分的公共文化服务组织架构,达到全方位的辐射,有针对性的服务,使辖区内的全体居民都能够享受到政府的文化惠民服务,并逐步推进均等化。我认为目前东莞市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组织架构可探讨“一主导二主体三实体”的路径来设置。

“一主导”就是政府主导。由镇政府衔接市政府要求,制定辖区内的文化发展规划,预算文化服务经费,管理文化服务工作,举办重大公共文化活动。政府的文化管理部门宣传教文体局为这些工作的牵头单位、财政、民政、建设、市政、房管等部门为参与单位。

“二主体”就是文广中心和文联。文广中心是政府的下属文化事业单位,拥有开展公共文化活动的硬件场所,是组织开展公共文化工作和活动的政府主体单位,其工作职责是围绕政府的公共文化规划制定服务计划,并具体执行政府的文化惠民活动,引领、指导村(社区)、企业、小区的公共文化服务工作。文联是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在基层党委的领导下,一般都有专门的机构,部分镇还有相应的阵地,能够广泛联系文艺工作者,具有人才优势,便于联合开展公共文化服务活动。因此,文联作为党委领导下的群众文艺团体,与文广中心一样,也是开展公共文化服务活动的主体。

“三实体”就是村(社区)、企业、小区文化活动场所。目前村(社区)一般都有图书室、电子阅览室、文化活动室、文化广场等文体活动场所。但是,由于管理比较薄弱,加上有的场所地点设置问题,未能发挥较好效能。虽然设了文化管理员,但多数不是专职的。要将文化管理员纳入镇、村(社区)专职干部管理,强化其职能。由文化管理员负责拟定村(社区)公共文化服务计划,管理文化场馆设施,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市、镇文化部门可以探讨在有条件的社区进行设立文化馆分馆或者文化站试点,将文化网格布局到最基层,通过专门机构提升政府公共文化服务的辐射能力。

企业员工占东莞居民数量的大部分,有实力的企业一般都有文化活动场所,但主要是企业行为,员工享受的是企业利是,并且与主流文化设施有相当差距,缺少政府的公共文化服务理念。因此,要探讨政府与企业共建企业文化活动室,由政府制定标准,企业建设场地,文化部门引导、输送服务,如规划政府公共图书馆的送书车开进企业,政府的惠民演出、培训送进企业,公益性社会文化机构走进企业等等,使政府的文化惠民惠及到企业员工。

小区是一块盲区,每个小区都相对封闭,小区居民除了通过媒体获得信息,基本没有享受到政府的公共服务。在公共文化方面,小区内设立的多是开发商招租的有偿文体项目。要探讨公共文化服务进小区,一是开发小区必须规划文化设施;二是政府制定文化设施标准;三是文化部门送文化进小区,诸如上述的流动图书车开进小区,惠民演出、讲座安排到小区,并组织有条件的小区开展居民参与的群文活动。探讨在较大的小区设立文化馆分馆、图书馆分馆,增强小区的文化普及能力。这样,小区居民在家门口就可以上文化馆、图书馆,享受到公共文化服务。要勇于突破按照行政区域设置文化馆、图书馆的思维,使国家公共文化设施伸向居民更便利、更需要的空间,从而达到科学布局的效果。

二、培育公益主导的社会化服务资源

目前,东莞市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还是政府和集体为主导,大量的社会资源有待整合参与,要积极拓宽各种社会力量进入文化服务的路径。

(一)鼓励社会力量创办公益文化

引导和鼓励有实力的社会力量兴办公益性文化场馆、文艺社团、文化服务机构等,增加公益性文化活动和服务场所、设施的总量。引导和鼓励有专业知识、服务技能和管理能力的文化人才创办“民办非企业”文化服务机构,支持国内知名品牌和服务特色的文化类社会组织落户东莞,通过放宽准入条件,简化登记手续,优化管理服务,增强社会化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资助公共文化服务项目,采取冠名资助、合作举办、出资协办、参与承办、提供服务等方式参与公益性文化活动项目。

(二)扶持发展业余文艺团队

整合民间社会文艺资源,对有发展条件的村级社团由镇文广中心做好骨干培训,派出群文专干辅导节目创作、排练,并根据市、镇的扶持政策,帮助申报政府扶助资金,壮大社团实力。对自办文化,由文广中心根据企业、单位、学校实际情况,指导其自建职工文艺团队,配备文体设备,并探讨以奖代补的方式予以资金补贴。三是推动工、青、妇组织和学校、企业等尽可能向社会开放自有文体设施,促进公共文化服务资源统筹。

(三)大力开展志愿服务

东莞市来自全国各地的多元文化人才和本土地方文艺人才资源丰富,如果把这些资源利用起来,将使公共文化服务产生强大活力。文化部门要为各类社会文艺团体、文化专家名人、文化能人等开展文化志愿服务创造各种便利条件;引导文化艺术志愿者服务团建设,支持专业志愿者为社会提供文志愿服务;建立健全文化志愿服务工作制度,搭建平台,为文化志愿者参与公益性文化服务提供政策指引、信息发布,实现双向选择、自主参与。

三、打造群众主导的常态化活动品牌

在开展公共文化服务活动中,应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常设性文化活动为主,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使普通老百姓能够广泛参与,使群众参与文化活动、文化服务成为习惯、成为常态。根据近年来的实践,我认为要促进如下几类成为常态性的文化活动:

(一)文化惠民进基层活动

东莞市近几年开展的百千万进基层活动,搅动了基层文化气氛,内容丰富,服务精彩,把先进文化送到了百姓的家门口,群众非常欢迎,而且已经成为东莞市民日常生活中一道习惯享用的精神食粮。这种服务不仅丰富了基层群众的文化生活,还带来了新的时尚、新的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群众的精神世界,是实实在在的文化惠民活动,要常年坚持,形成常态。

(二)重大节庆文化活动

节庆是老百姓享受物质和精神生活的节点,如在端午节划龙船、中秋节闹花灯、春节唱大戏,公历节庆有五一劳动者之歌、七一党旗飘飘、八一英雄赞歌、十一国庆大联欢等等,都是群众和职工喜闻乐见、积极参与的活动。许多镇街都有“我们的节日”系列文艺活动,并且已经形成了品牌。按照当地的民风习俗和职工假期安排好文化生活,是开展公共文化服务重头戏。

(三)日常文化活动

就是根据不同针对性,按照年、季、月、周组织开展文化活动的方式,如厚街镇坚持每天有广场舞培训,每周有周六故事,每月有大众展台,每季有粤韵金声,每年有业余歌唱大赛。还有不同内容和针对性的,如市文化馆的“都市彩虹”、莞城的“文化周末”、塘厦的“同饮一江水”等等。这些活动坚持下来,群众参与就成了习惯,这就是实实在在的面向基层群众的公共文化服务。

(四)特色文化活动

特色文化是文化建设的亮点,有些镇专门设有“百花工程”“精品工程”等,吸引特种人才,扶持特色文化。倡导镇、村(社区)或单位、团队,根据传承的特色文化项目或者自身的人才资源优势,建立特色文化基地或团队,通过培育、扶持、传承、发展,使每个项目有队伍、有基地、有活动、有效果。

四、形成政策主导的保障性制度体系

明确公共文化服务主体责任,规范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机构的管理运行,协调社会资源配置,建立工作协调、经费保障、政策支持、绩效评估系列制度,形成科学规范、运行有序的公共文化服务制度体系。

(一)创新工作协调机制

公共文化服务内容多,范围广,涉及多个政府部门,包含社会机构,要建立统筹协调的工作机制。可建立由分管领导负责,宣传教育文体局牵头,财政、民政、建设、市政、房管、文联、工会、团委、妇联、文广中心等部门和单位参加的协调小组,日常工作由文广中心负责,对镇、村(社区)两级公共文化设施、重大品牌活动、社会资源配置等进行统筹实施,形成部门互动、共建共享的工作机制。

(二)建立经费保障机制

公共文化服务,主体是政府,应建立财政经费保障机制。文化部门要做到五年有规划,每年有计划,每项有预算。镇财政统筹公共文化服务资金管理,建立年度预算、使用、评估制度。逐步形成以政府财政投入为主、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多元化公共文化服务投入机制。设立配套资金,作为政府购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村(社区)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补助、社会办文化扶持、群文精品创作扶持、企业文化建设鼓励等经费。

(三)制定政策支持制度

在落实东莞市政府出台的公共文化服务1+4政策文件的基础上,制定公共文化服务向企业延伸、小区延伸的政策文件,试点文化馆、图书馆实行总分馆体制,使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突破行政架构,向群众需要的地方延伸。制定支持社会力量创办公益文化办法、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提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办法。建立群众文化需求调研、群众参与服务质量评价、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文化服务以及绩效评估制度等等。

参考文献:

东莞市人民政府.东莞市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1+4政策文件.2014(9)。

作者简介:黄云南(1967—),男,大学本科,现任东莞市厚街镇文广中心副主任。

作者:黄云南

文化体制改革思路探讨论文 篇2:

国家文化中心的内涵与特征初探

【摘要】探讨国家文化中心的内涵,对新形势下中国国家文化中心应具备的特征进行高端设计,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北京要打造独具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文化中心应具备引领先进文化,体现和谐宜居,驱动文化创新,彰显东方魅力,拥有恒久活力等特征。

【关键词】国家文化中心北京文化建设

推进国家文化中心建设,是国家赋予北京的重要功能和责任,也是北京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的战略任务和途径。探讨国家文化中心的内涵,对新形势下中国国家文化中心应具备的特征进行高端设计,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国家文化中心的内涵及特征

国家文化中心是具有雄厚的文化发展基础,在一个国家的文化领域处于绝对领先地位,对一个国家其他地区的文化发展具有强大影响力和示范作用的区域。它主导全国文化发展的方向,引领国家文化发展的进程;国家文化中心又是国际文化汇聚和辐射的中心,反映国家的文化精神、文化形象和文化价值,体现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相对于普通的地域性城市,国家文化中心通常具备以下特征:

主导性主导全国文化发展的方向。国家文化中心把握主流文化的前进方向。发展体现国家文化意识形态和文化价值导向的文化,在构建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体系中起主导作用。

引领性引领国家文化发展的进程。国家文化中心以其良好的文化基础和高于国内其他城市的文化生产力,引领国家文化创新发展的方向,是国家文化产品的研发与聚集中心,对全国文化的发展具有强大的辐射力和鲜明的示范性,引领着全国文化发展的进程。

集大成集中体现国家的文化传统。与普通的地域性城市相比,国家文化中心不仅具有地域文化特色,更集全国文化之大成,体现一个国家整体的文化传统、文化特色和时代精神,代表了一个国家的文化形象。

世界性影响世界文化发展格局。国家文化中心是国家进行国际文化交流的桥头堡,是一个国家在世界范围内发挥文化影响力的主要力量,在世界多元文化格局的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当然,由于社会、历史的原因及文化发展水平的制约,不同的国家文化中心对世界文化的影响力及影响的程度存在巨大的差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文化中心的特征

作为国家首都、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北京要打造独具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文化中心应具备以下主要特征:

一是引领先进文化。即坚持先进方向,打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都,发挥首都文化建设在国家文化建设中的代表、引领和服务功能。在多元文化并存的背景下,中国的国家文化中心必须更加自觉地承担起用先进文化引领社会进步的责任,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发展体现国家文化意识形态和文化价值导向的,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先进文化,用先进文化引领社会思潮,构筑精神文化高地,推动社会进步,在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发挥带头和示范作用。

二是体现和谐宜居。即坚持以人为本,在推进民生发展、文化发展、文明发展、和谐发展的基础上,使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使北京成为最具人文关怀,最显文明风采,最为和谐宜居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善之区。通过解放思想、转变观念,通过大力推动改革创新,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围绕制约和影响北京科学发展的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保障和改善民生。把提升公共服务、创新社会管理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通过建立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政策法规支撑体系,均衡地配置公共文化资源,搞好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的改革;逐步解决“看病难”、“入托难”、“出行难”、“养老难”、“住房难”等与市民生活密切相关的现实问题;进一步发挥文博场馆的公共服务职能,切实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各项制度与政策安排。在全国率先建成完备发达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好地保障首都市民的基本文化权益,让人民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和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

三是驱动文化创新。即大力弘扬创新精神,培育创新文化,形成创新驱动、高端引领的科学发展之路。通过实施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的“双轮驱动”战略,在体制机制创新方面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使北京成为驱动全国文化创新的中枢高地。

公益性文化事业蓬勃发展。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在全国率先建成完备发达的公共服务体系。第一,为大众提供多层次的文化产品和服务。通过创新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思路,以政府为主导、以公益性文化单位为骨干,鼓励社会各方力量积极参与,依照公益、基本、均等、便利的原则,为大众提供多层次的文化产品和服务;第二,免费开放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文化广场、全民健身园地等;第三,完善公众文化基础设施。建成一批既有民族风格、北京特色,又具有时代特征、为大众所认可的文化地标;第四,公共文化设施的有效利用率进一步提高。通过引导和促进文化市场的良性发展,提高公共文化设施的有效利用率。

文化创意产业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首都科学发展的重要举措。通过完善政策,搭建平台,整合资源,使文化创意产业成为北京的战略性支柱产业。第一,通过转企改制,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在转企改制的基础上,打造出在全国具有引领和示范意义的 “文化航母”。第二,创新文化行政管理体制。为适应文化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和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出的新要求,把政府职能从管微观转向管宏观,从管直属单位转向管全社会,从直接管理转向法律、经济、行政多种方式相结合,做好政策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探索管人、管事、管市场、管导向相结合的文化市场监管机构,建立综合的行政主体和文化执法主体,确保文化安全。 第三,文化产业业态更加丰富。用科技创新推动文化创新,把科技创新优势转化为文化发展的强大动力和现实影响力,积极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文化产业,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催生新的业态。第四,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体系更加完善。通过引导北京高端产业功能区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发展,建成几个大型文化创意产业功能区,使之成为产业链完整、实力强大的国家文化创新示范基地。第五,推出文化精品。通过大力实施品牌战略,打造出一批具有“中国气派”、“北京特色”和强烈时代感的文化精品。第六,成为创新人才建设高地。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方式,开拓人才培养领域,造就一大批文化人才。

四是彰显东方魅力。具有特殊文化品格和精神气质的城市,无疑是充满无穷魅力的城市。北京,这座散发着东方文化独特魅力的历史文化名城,是当代中国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生产的中心区域和最先进成就的体现者,在全球价值重建的舞台上,日益彰显其高度的文化自信和独特魅力。

北京文化的内涵主要体现在:第一,宽容和谐的城市文化精神:北京城市文化最体现东方文化特征的就是包容与和谐,海纳百川、天人合一的理念渗透在城市文化的方方面面。第二,气势恢宏的皇家文化:北京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两代封建王朝明和清的都城,其紫禁城文化、城垣文化、坛庙文化、园林文化、寝陵文化等六大部分,体现了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最高成就。第三,源远流长、积淀深厚的北京民俗:多民族文化锻造的北京民俗文化胡同文化、四合院文化、庙会文化、老北京土语文化、戏曲戏剧文化、老字号文化、私家园林文化等,内容丰富多彩,具有庄重和谐、雅俗共赏的特色。第四,人文景观文化:以长城文化、大运河文化等为代表的人文景观文化,多姿多彩,体现了中国人的高超智慧。第五,文化艺术成果:在京味文学、美术、戏剧、曲艺等领域涌现了一大批高雅精致的作品,反映了北京人的审美追求和对北京城的独特感受,具有强烈的艺术震撼力。

五是拥有恒久活力。在世界上众多的国家文化中心中,像北京这样既有悠久的文化传统,又能顺应时代潮流,不断进行新的文化创造,在全球化多元文化的激荡中与时俱进,极其罕见。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文化发展中的自信与包容,使北京这个中国的国家文化中心显示出对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先进文化的高度自信,以文化的大开放迎来文化的大繁荣,凸显中国国家文化的价值取向、文化身份和话语权;同时,又使北京能够兼容并蓄、取长补短,不断剔除传统文化中腐朽落后的部分,吸收异域文化的有益养分,将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与构建和谐世界、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相结合,将提升中华文化竞争力与吸收借鉴世界优秀文化相结合,内外兼修,持续增强文化创新能力。因此,中国的国家文化中心既古典又时尚,既传统又现代,不断焕发出勃勃的生机与恒久的活力。北京建设国家文化中心,也就成为永久的“进行时”。

总之,应立足全面、立体的多维视角,审视北京作为国家首都、全国文化中心应具备的特征,充分整合、积极发挥和有效利用首都的文化资源优势,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提升北京文化创新能力,推动首都乃至全国文化发展繁荣,进一步增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作者单位:首都经贸大学文化与传播学院;本文为2011年北京市人大课题“文化创新能力与文化体制改革”的研究成果)

作者:张小乐

文化体制改革思路探讨论文 篇3:

文化馆在群众文化活动过程中的作用

摘要:本文阐述了文化馆工作的重要性,探讨发挥文化馆作用的途径:要始终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要努力提高文化馆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要积极发挥文化馆的阵地作用;要全面发挥文化馆的辅导功能。

关键词:文化馆;群众文化;活动;作用

一、充分认识文化馆的工作职能

文化馆是国家的公共文化设施,我国《宪法》规定:“文化馆作为国家文化工作的载体,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所以,文化馆虽小,但体现的是宪法精神和国家的意志。文化馆的一切工作和文化活动,都是一种国家行为。文化馆的主要职能是:提供基本的公共文化服务,满足人民群众基本的公共文化需求,承担一定的社会教育功能,组织和引导反映主流文化精神的公共文化活动,整理和保护民间优秀文化遗产。根据《中国文化报》调查资料显示,遍布全国城乡的2841个县级文化馆,38181个乡镇文化站,对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普及提高国民文化艺术素质发挥了巨大作用。实践证明,文化馆已经成为党和人民政府的重要职能机构,是向人民群众宣传党和政府的大政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宣传站,是向人民群众普及科学文化知识的辅导站,是组织、指导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中心,是文化遗产保护的前沿阵地,是发展城乡先进文化的主力军,是政府向人民群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主要窗口。因此,我们只有充分认识到文化馆的这些职能,我们才能把文化馆的作用发挥好,才能知道在具体的工作当中如何去做。

二、努力提高文化馆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

文化馆的所有职能都要靠文化馆的工作人员来实现,文化馆工作人员整体素质的高低决定了文化馆各种职能能否很好的体现。因此,文化馆要从以人为本的高度出发,着眼于自身人员素质的提高,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岗位目标管理、专业培训,逐步建立一支素质高、能力强、业务精、作风正、具有责任感和创新意识的工作队伍。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化,政府职能逐渐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文化馆工作也要更新观念,与时俱进,提倡宏观管理,强化服务意识。要通过多种形式强化业务培训,强化业务技能,提高文化馆人员综合业务素质,如参加舞蹈培训班、音乐培训班,聆听音乐知识讲座,参加书画训,参加作家班学习,使我们的干部都有一技之长,都有发展意识和创新理念,对文化活动不仅有组织能力,而且还有一定的指导能力。但由于群众文化门类繁多,基层文化馆的业务干部配备也不见得十分齐全,且每个工作人员也不可能做到十八般武艺件件皆能,因此我们要尽可能地做到“一专多能”,即在精通一门专业的同时,力争懂得其他专业的一般知识。有了这样一支专业干部队伍,我们文化馆的工作职能才能真正得以发挥,才能起到服务群众的作用,各项文化活动才能有效开展。

三、积极发挥文化馆的阵地作用

文化馆作为国家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其性质和地位决定了他必须积极发挥自身的阵地作用,并始终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牢牢把握“大众创造、全民参与、人人享受”的宗旨。同时以此为中心向周围辐射,以乡镇文化站为根据地,以村级文化大院为着力点,立足实际,大胆创新,坚持“三贴近”要求,为不同文化需求的社会群体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使群众文化教育、文化学习、文化娱乐、文化信息得到蓬勃发展,真正实现有听、有看、有写、有画、有学、有歌、有舞、有演、有说等“十有”文化娱乐活动,把文化馆办成人民群众向往与喜爱的场所,真正成为人民群众文化活动的中心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前沿阵地。

四、全面发挥文化馆的辅导功能

群众文化是人们职业以外,自我参与、自我娱乐、自我开发的社会性文化,为了使其丰富多彩、提高质量,并具有正确的方向性,作为群众文化事业机构的文化馆对其进行辅导和指导这是必不可少的,也是义不容辞的。文化馆对群众文化活动的辅导工作涉及到活动的方方面

面,它是文化馆功能的完整体现,也是走活一个区域群众文化活动一盘棋的关键。因此,文化馆要坚持面向城乡、深入基层,要花主要人力和财力,定期或不定期开设辅导班,举办艺术交流研讨会,开展各项文化艺术知识与技能的比赛,组织农民文艺演出、开展大型节庆活动的文艺汇演、送文化下乡、举行歌咏比赛等等,并常年保持与广大群众文化组织及文化活动骨干的联系,在工作和生活上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通过这些活动的组织和举办,把我们的辅导工作全面展开,把党和政府方针政策送到千家万户。在辅导的对象上,要既抓群体又抓个体;既抓

集中活动,又抓分散和个人活动,使人民群众确实感觉到文化馆是基层文化活动的知心朋友,是他们业务技术上的依靠。

总而言之,文化馆是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重要阵地,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主力军,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前沿。充分认识化馆的工作职能,努力提高文化馆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积极发挥文化馆的阵地作用,全面发挥文化馆的辅导功能,始终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这是文化馆在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时所必须面对的具体问题,也是决定文化馆能否开展好群众文化活动的根本问题。只有解决好这些问题,文化馆在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当中的作用才能真正发挥,文化馆才能真正成为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常栖之地。

参考文献:

[1]龚贻洲.论社区文化及其建设[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05).

[2]徐彩梅.社区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研究[J].群文天地,2012,(08).

[3]江赛清.论我国城市社区文化的兴起及建设思路[J].求实,2002,(07).

作者:叶桂英

上一篇:糖尿病脑梗塞患者护理论文下一篇:中小企业文化建设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