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外汇管理制度论文

2022-04-21

摘要:本文就对外工程承包企业企业报告的若干特点进行分析,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企业的应对策略。关键词:外汇管理制度;货物贸易;对外工程承包企业;应对策略一、货物贸易外汇管理制度改革的总体思路此次货物贸易外汇管理制度改革的核心内容是建立主体管理新制度。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我国外汇管理制度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我国外汇管理制度论文 篇1:

中国外汇管理制度变化及原因分析

[摘 要]1978年以来,中国外汇管理制度经过了多次演变,每次演变都对中国贸易和投资产生了重大影响。国际、国内的环境变化,外汇交易费用、博弈者博弈、意识形态是影响外汇管理制度演变的主要原因。现行外汇管理制度仍存在一些缺陷,本文针对目前中国外汇管理制度的探索,提出一些改善现状的办法。

[关键词]汇率;外汇管理;制度演变;汇率风险

1 引 言

外汇管理是指政府授权货币金融当局对外汇的收支、买卖、借贷、转移以及国际结算、外汇汇率和外汇市场等实行的控制和管制行为。外汇管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资金集外流或流入,使用该国的外汇,防止外汇投机,稳定本国货币汇率,改善和平衡国际收支。中国外汇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人民币汇率形机制、外汇储备管理制度、外汇风险管理制度、外汇交易管理制度。

2 中国外汇管理制度的发展演变

外汇管理制度应随着经济的发展而进行适当的演变、改进和完善。中国外汇管理制度经历了汇率双轨期、银行结售汇制期、汇率并轨期、汇率市场改革期四个阶段。

2.1 汇率双轨期(1978—1993年)

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为适应改革开放的要求以及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加强经济核算并适应外贸体制改革的需要,国务院决定从1981年起实行两种汇价制度,采取官方汇率和市场汇率并存的汇率形成机制、实行外汇留成办法,引进更多竞争机制、增加外汇储备。

2.2 银行结售汇制(1994—1997年)

1994年1月1日起,国家取消各类外汇留成、上缴和额度管理制度,对境内机构经常项目下的外汇收支实行银行结汇和售汇制度。在银行结售汇制度下,结汇是指外汇收入所有者将外汇卖给外汇指定银行,外汇指定银行根据交易行为发生之日的人民币汇率付给等值人民币的行为;售汇是指外汇指定银行将外汇卖给外汇使用者,并根据交易行为发生之日的人民币汇率收取等值人民币的行为。

2.3 汇率并轨期(1998—2000年)

1998年,为应对东南亚金融危机,将汇率体制从此前的单一汇率制转变为双重汇率制,开设外汇调剂中心,出现外汇调剂价,实际上形成双重汇率。

2.4 银行间外汇市场改革(2001—2004年)

银行间外汇市场是推进人民币可自由兑换进程、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提高外汇资源配置效率、增强金融宏观调控效果的重要基础。该阶段是外汇体制改革前瞻性加强阶段。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适应新的经济环境,我国外汇制度由直接管理转向间接管理,进一步注重外汇资金流入、流出的平衡管理。

2.5 汇率市场改革(2005年至今)

2.5.1 改革人民币汇率制度

人民币汇率不只是盯住美元,形成更富弹性和市场化的人民币汇率制度,坚持人民币汇改主动性、可控性和渐进性原则。调整汇率水平,2005年7月21日美元对人民币交易价格一次性调整为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作为次日外汇市场上外汇指定银行间交易的中间价。

2.5.2 调整中国外汇储备的管理制度

调整中国外汇储备的管理制度。截至2008年6月,中国外汇储备总额为18088.28亿美元,由于过多地用美元衡量外汇储备,加之美元兑人民币正在贬值,中国开始运用合理的手段,充分利用超额外汇储备使外汇储备保持适度规模。

2.5.3 不断完善外汇交易制度

增加交易主体,允许符合条件的非金融企业和非银行金融机构进入即期银行间外汇市场;引进美元做市商制度,在银行间市场引进询价交易机制;引进人民币对外币掉期业务;调整银行汇价管理办法,扩大银行间市场非美元货币波动幅度,取消银行对客户非美元货币挂牌汇率浮动区间限制,扩大美元现汇与现钞买卖差价。

3 中国外汇管理制度演变背景及影响因素

3.1 中国外汇管理制度演变背景

3.1.1 国际环境变化

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国际上整个汇率体系都随之做出调整,由固定汇率制向浮动汇率制转变。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各国先后调整政策以应对危机。2002年年末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经常项目顺差不断扩大和外汇储备激增。2003年进一步升级为要求人民币升值,2005年前后日本、美国、欧盟等主要发达国家又要求中国改变汇率制度或逼迫人民币升值。

3.1.2 国内环境变化

中国逐步放宽外汇管理,不断加强外汇市场建设,推广外汇市场工具,各项金融改革已取得实质性进展;宏观调控成效显著,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势头,仅由国家制定固定的汇率已不适合经济发展需求,1994年开始,中国经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加入WTO后,中国经济对外开放程度更加明显,缺乏弹性的汇率制度已不能体现市场的主动性,改变中国外汇管理制度也是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3.2 影响中国外汇管理制度演变的因素

3.2.1 外汇交易费用

汇率双轨期,官方汇率干扰市场汇率有效发挥,带来经济活动扭曲和配置失当,产生管理费用。银行结售汇制阻碍外汇流动性和可得性,影响个人和企业用汇,并且容易引发外汇黑市猖獗。

3.2.2 意识形态变化

知识发展方式会影响人们的世界观。亚洲金融危机使中国意识到中国的汇率制度应该由固定汇率制改为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现阶段过多的外汇储备导致外汇占款过多,易压迫人民币升值,引发通货膨胀;对外汇市场的管理应由原来只由中国人民银行管理外汇业务,改为现在多种非金融企业和非银行金融机构都可进行外汇业务;随着市场的开放,经常项目可自由兑换必然会带来相应的外汇风险,相应的规避风险制度也应制定。

4 中国外汇管理制度演变的特点

4.1 国家对汇率的干预

虽然改革后的制度在对汇率的管理上有所放松,汇率随着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而上下浮动,政府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管理,政府对外汇干预发挥着主导作用。

4.2 中国外汇管理法规“位卑权重”

中国外汇管理法规从一开始就以国家行政管理机关制定的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的形式出现,而不是以国家立法机关通过法律的形式出现。导致中国在外汇管理只有一部行政法规《外汇管理条例》。

5 中国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发展方向

中国汇率制度的选择与汇率政策的调整,必须服从宏观经济总体目标,能够支持内外部长期均衡的实现和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5.1 促进对外贸易投资便利化

外需、投资、消费是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但2008年的金融危机使得我国的外需大幅下挫,从而对国内就业和经济增长造成重大冲击。经常项下,我们该放开的已经基本放开了,现在需要做的是如何进一步简化程序、便利操作的问题。在投资项下,需要研究在新的历史阶段如何提高利用外商的质量,继续运用外资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同时为中国的企业、居民到海外投资创造良好环境的问题。

5.2 加强跨境资金流动监测,维护经济金融安全

为加强对跨境资本流动的管理,要完善对跨境资金异常流动的监测和预警,进一步提升跨境资金流动监管能力,防范大规模跨境资本流动可能给经济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构建防范跨境资金双向流动冲击的体制机制;要保持适当的流动性水平,并以此促进市场利率的合理;要促进经济平稳运行,实现“稳增长”目标,避免经济出现大的波动,由此促进资本流动的稳定性,并切实增强我国经济应对冲击的能力。

5.3 提高外汇储备经营管理水平

外汇储备经营不仅要遵循安全性、流动性和收益性的管理原则,更要重视收益性,要通过完善内部管理、改善管理方法等方法提高效率。加强和改进金融监管,切实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银行业要建立全面审慎的风险监管体系。证券业要完善市场制度,强化行为监管,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保险业要加强偿付能力监管,完善分类监管制度。

5.4 调整强制结售汇制,改为自由结售汇制度

积极稳妥地推进资本项目账户有序开放, 为金融市场进一步对外开放创造条件。在风险可控前提下,积极创造条件推动中资参与国际市场,适当扩大境外对中国金融市场的参与规模。不仅要加强对外汇资本流入的管理,重点监督投机性资本流入,也要逐步减少对资本流出的限制,合理地限制资本流入、鼓励资本流出,减缓外汇储备不断增加的趋势。

参考文献:

[1]卢现祥,朱巧玲.新制度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460.

[2]吕进中.1994—2004年我国外汇制度的变迁、影响及展望[J].南方金融,2005(5):32-35.

[3]曾文革,余盈颖.中国外汇管理制度的若干改革趋势[J].Economic& Trade Update,2007(5).

[4]刘立枫.高额外汇储备的成因、影响及对策[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4):177.

[5]姜波克.国际金融新编[M].3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142-143.

作者:周雨 孙杰 廖岑 陈晋

我国外汇管理制度论文 篇2:

货物贸易外汇管理制度改革背景下企业的应对策略

摘 要:本文就对外工程承包企业企业报告的若干特点进行分析,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企业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外汇管理制度;货物贸易;对外工程承包企业;应对策略

一、货物贸易外汇管理制度改革的总体思路

此次货物贸易外汇管理制度改革的核心内容是建立主体管理新制度。首先,通过非现场总量核查,全面采集进出口和收付汇数据。其中,总量核查不是简单汇总数据,而是对企业外贸经营“算总账”,对企业的进口和出口、资产和负债、货物和资金进行全面和综合的整体评估。其次,根据企业报告、剔除干扰因素、筛选异常主体,通过动态监测,锁定排查范围,通过现场核查,核实可疑情况。最后通过确定企业分类,实行分类监管,绝大多数企业贸易获得便利,极少数企业适用严格政策,受到重点监管。

二、对外工程承包企业的收汇特点

工程承包项下外汇资金的回笼和贸易项下有所不同,工程承包合同资金是根据工程进度分期分批收回。对外承包工程合同签订后不一定当年就开工,竣工后还有保修期,之后才可能获得剩余的工程款。

对外承包合同一般工期较长,施工进度受项目所在国政治、经济、气候及地理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通常具有风险大、不确定因素多、周期长等特点。

我国工程承包项目大多位于遥远的中亚、非洲、南美等发展中国家,正常情况下,从中国境内的货源地运输到项目所在国需要2-3个月左右的时间,到达现场后,根据现场生产进度安排,进入生产耗用,最后业主方需对施工项目验收合格后才能办理项目结算手续。总体来看,从物资报关出口开始计算,该类物资收汇的正常时间应在90天以上。

部分物资收汇时间还会更长,且无法确定:一是现场施工必须的储备物资,我国工程承包项目大多处于发展中国家,所在国普遍存在工业基础薄弱和物资匮乏的现象,几乎所有施工设备和物资材料都依赖从中国进口,为保证生产进度,现场必须按生产计划储备适当物资,无法及时耗用,相应也会延长收汇时间,二是大型施工机具,其单台(套)设备出口金额一般达数百万美元至上千万美元不等。作为施工设备,其价值需通过多次施工,以设备折旧的方式多次收汇,按照各国会计和税务规定,设备折旧时间一般为8-10年,也就是说主要施工设备需要8-10年分次收回其价值,以实现完全收汇。并且在项目结束后,这些大型施工机具有可能退运回国。

三、改革后对外工程承包企业报告的特点分析

(一)工程承包项下的出口必须及时做好延期收款申报。货物贸易外汇管理制度新规规定,A类企业90天以上(不含)的延期收款;B、C类企业在分类监管有效期内发生的30天以上(不含)的延期收款,企业应当在货物出口之日起30天内,通过监测系统向所在地外汇局报送对应的预计收汇日期。由于工程承包企业在收汇上普遍存在不确定性及周期长的特点,因此,工程承包企业对工程承包项下非预收货款业务出口的每一笔报关单,只要30天内未收到货款的话,必须在规定的时间窗口内在系统中进行延期收款的申报,否则就会违反新规中企业报告要求。企业未按规定进行义务性报告的,外汇局可按规定移交外汇检查部门或将其列为B类企业。对已报告且未到预计收付汇日期的业务,企业再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相关报告内容。

(二)做好台账,以台账为基础对出口收汇进行匹配。改革后上线运行“货物贸易外汇监测系统 ”,取代改革前贸易外汇管理相关的出口收汇核报系统等9个系统,实现了系统整合。改革简化了银行操作,不用查询过多的系统及审核过多的单证,“菜单成本”大大降低。但就企业操作来说,改革前在出口收汇核报系统进行出口和收汇的匹配相比货物贸易外汇监测系统来说要简单得多。出口收汇核报系统直接显示尚未匹配的核销单和收汇水单,收汇和出口进行匹配后系统会自动扣减水单金额。改革后,外汇监测系统不同于出口收汇核报系统,要实现收汇和出口的匹配,企业必须事前做好台账的基础管理工作,通过台账实现出口与收汇的一一匹配,从而才能在监测系统报告预计收汇日期。

(三)退运设备进口也要做好企业报告。改革前,工程承包企业对设备退运进口一般无需处理,改革后外汇局监管由逐笔核销向总量核查转变。总量核查不是简单汇总数据,而是对企业外贸经营“算总账”,即对企业的进口和出口、资产和负债、货物和资金进行全面和综合的整体评估。改革后,进口金额也影响到总量指标,所以退运设备进口要做好企业报告。对于工程承包企业,退运进口的设备有两种可能性,一种是在出口时并不明确要退回,且出口后已收汇的,那么在退运进口时如何处理必须向当地外汇局汇报情况,向外汇局征求意见后进行相应处理,避免重复计入总量指标。一种是在出口时即明确要退回,并且进行了延期收款申报,那么将该延期收款申报的预计收汇日期调整到设备退运进口的日期即可。

四、改革后工程承包企业的应对措施

(一)配备具备相关素质的岗位工作人员。企业报告管理制度要求企业自身精确、及时地完成贸易外汇收支与进出口的匹配。由于收汇的不确定性导致工程承包企业出关物资延期收款申报和调整成为常态。改革不但加大企业报告相关岗位的工作量,并且对企业报告岗位从业素养提出了新要求,要求岗位人员对数字具有更高的敏感性,更多要求具备财务从业人员的素养。企业需配备具备上述素质的员工以满足该项工作要求。

(二)增强报告时效性。企业报告管理对企业通过监测系统向外汇局进行报告规定了很严格的时限,例如延期收款申报必须在出口日期30日内在监测系统完成,对已经申报了延期收款的报关单如需变更收汇日期则必须在预计收汇日期之前完成等,改革后的新系统对企业时效性要求大大增强。企业需进一步完善内部管理流程,强化财务与业务部门沟通联系,加强对贸易收付汇的精细化与统筹管理。财务部和相关业务部门应紧密配合,事前沟通,信息共享,加强对各节点的控制,及时跟踪工程项目外汇收支情况,加强货物流与资金流的对接。

(三)提高报告精确性。企业报告管理要求企业对每一个报关单何时收汇有一个比较精确的预期,并且要有真实、合法的交易基础作为依据。对于企业频繁到外汇局现场进行已报告数据修改或删除操作且涉及金额较大的,外汇局要加大对其数据修改或删除操作的审核力度,并可根据报告数据变动对总量核查结果的影响程度,将存在异常的列为重点监测企业。根据改革后的业务变化,企业应积极探索岗位流程再造。按照外汇改革新规确定相应的工作流程,完善台账管理,务求通过台账反映每笔报关单的收汇匹配情况,台账和外汇监测系统同步更新,且台账之间互相印证、互相检验。

(四)加强与外汇局的沟通。鉴于对外工程承包企业的经营特点以及贸易外汇收支规律,对外工程承包企业可向外汇局申请设置特殊标识,并在此基础上实施专项监测。同时企业要加强和外汇局的沟通,对于生产经营中影响外汇收支的特殊情况要及时向外汇局报告,避免降级影响经营。

参考文献:

[1]中国外汇管理杂志社. 货物贸易外汇管理政策与实务. 中国工商出版社. 2012

[2]吴松格 汪文红. 关于对现行货物贸易外汇管理制度若干问题的思考. 金融与经济. 2013, (7):64-68

作者:周光芝 许军

我国外汇管理制度论文 篇3:

银行结售汇综合头寸管理有关问题的思考

摘要:近年来,中国外汇管理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并受到国内外普遍关注。继2005年7月我国实施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后,作为配套措施之一,国家外汇管理局又对于银行结售汇头寸管理办法进行了改革。本文结合实际工作,对银行结售汇头寸管理制度改革问题进行了分析思考,进而提出了有关深化改革,完善银行结售汇头寸管理的对策。

关键词:外汇指定银行;结售汇头寸;管理制度;金融改革

2005年9月,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关于银行结售汇头寸管理办法的通知》(汇发〔2005〕69号),决定调整结售汇周转头寸管理办法,实行结售汇综合头寸管理,中资银行和已经开办人民币业务的外资银行都将实行结售汇“综合外汇头寸”限额。该头寸包括由银行办理符合外汇管理规定的对客户结售汇业务、自身结售汇业务和参与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而形成的外汇头寸。尚未办理人民币业务的外资银行,仍实行结售汇人民币专用账户余额管理。新的结售汇综合头寸管理区间下限为零、上限为外汇局核定的限额。

一、银行结售汇综合头寸管理的意义及问题

(一)意义

银行结售汇综合头寸限额管理的方式是设定并控制上限,下限不低于0。即银行不得保留外汇“多头”过多,也不得做成“空头”,银行的头寸被控制在一个“区间”之内。银行遇超过结售汇综合头寸时要通过银行间外汇市场卖出,头寸不足时需到银行间外汇市场买入。银行结售汇综合头寸限额管理具有以下作用:

1.有利于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政策实施和对外汇储备的宏观调控。实行银行结售汇综合头寸限额管理,一是将外汇局只管理银行对客户结售汇周转头寸,改革为将银行对客户结售汇业务、自身结售汇业务和参与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而形成的外汇头寸的综合管理,使管理监测的视角更宽,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创造较稳定的外汇运行环境。二是银行的头寸被控制在一个“区间”之内,可避免因银行结售汇头寸变化区间过大对外汇市场造成冲击,从而有利于人民币汇率的稳定,也将有利于外汇储备存量调控。

2.有助于我国外汇市场进一步发展。一是实行结售汇综合头寸管理,将此前分割在银行间外汇市场的人民币与外币交易头寸、结售汇周转头寸、自身结售汇头寸连接起来,有助于增强银行在外汇市场的操作能力,继而增强我国外汇市场的弹性。二是有利于有做市商业务的银行有充足的外汇周转头寸,以保持中国外汇市场的稳定性和交易的连续性。三是为今后人民币对外币衍生产品市场的发展以及外汇市场的功能深化预留了管理空间。四是对中外资银行统一管理政策和限额核定标准,有助于实现银行间的公平竞争。

3.有利于适度放宽结售汇管制。国际上将我国视为外汇管制国家的原因之一是实行强制结售汇制度。随着我国加大企业用汇额度自主性及银行结售汇综合头寸的实行,这一制度的改革已开始向纵深发展。

4.有利于增强外汇指定银行资金管理的灵活性和主动性。外资银行实行结售汇综合外汇头寸后,将关闭结售汇人民币专用账户,资金转入备付金账户。由于备付金账户可通过大额支付系统自行操作,简化了银行结售汇业务的收付款操作程序,加快了结售汇业务收付款的速度;同时通过大额支付系统可以实时查询结售汇业务的收付记录,便于银行及时了解账户余额,及时进行账户平补,提高银行资金利用率。

(二)情况与问题

1.银行大多反映结售汇综合头寸限额上限控制较低。天津市分局按照总局有关文件的标准与要求,分别为天津市某三家外汇指定银行核定的结售汇综合头寸限额上限为1500万美元、1000万美元和500万美元,而这些银行所申请的头寸限额分别是实际核定限额的2倍、5倍和2倍。

2.银行为使结售汇综合头寸保持在限额以内,需要频繁入市平盘,使经营成本加大。2005年在津的14家外资银行,通过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的费用占银行当年营业利润的8.14%。

3.资金清算的时间差造成银行对结售汇综合头寸控制难度加大。从2006年开始,由于外汇即期交易的T+2交易方式与银行对客户实行的T+0结算方式的时间差,给银行控制结售汇综合头寸造成一定难度。

4.银行结售汇头寸限额低,外汇资金较少存放于银行账户中,不利于缓解目前外汇储备过快增长的局面。若适度提高银行结售汇限额,将一定程度上增加“第二储备”规模,缓解外汇储备增长过快压力。

5.银行结售汇头寸限额低不利于外汇市场功能的深化。今后随着外汇远期结售汇及人民币对外币衍生交易等业务的发展,过低的银行结售汇头寸限额将不利于银行开展避险及投机性业务,不利于外汇市场功能的深化。

6.银行结售汇头寸限额低不利于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为维持相对稳定的人民币汇率,央行需收购大量外汇,相应投放基础货币。现在中央银行通过这种外汇占款的方式投放的基础货币已占基础货币总量的90%,这对物价稳定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二、完善银行结售汇综合头寸管理的建议

(一)适度降低结售汇综合头寸核定限额标准

目前的核定标准是:上一年度结售汇量低于5亿美元、5—10亿美元、10亿美元以上的核定上限分别是500万美元、1000万美元和2000万美元,同时参考银行的资本金规模和业务发展状况。建议适当降低核定限额标准,适度调高银行结售汇综合头寸的限额,允许外汇指定银行持有更多的结售汇周转头寸,这对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抑制外汇储备增速过快、维护物价稳定和保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以及减少外汇指定银行被迫平盘次数,降低其经营成本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认真开展结售汇综合头寸的监测与调控

一家银行的综合头寸虽小,但多家银行的综合头寸之和便是一股大的资金力量,尤其当绝大多数银行对市场预期趋同,其综合头寸控制取同向变化时,会形成对市场的较大冲击。可见,银行结售汇综合头寸管理事关外汇市场的稳健运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完善,也涉及外汇指定银行的风险,及由此可能引发的系统性风险。因此,必须认真开展监测银行结售汇综合头寸的监测与调控,一是要做好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宣传工作,引导银行正确认识汇率改革政策;二是要密切关注银行结售汇综合头寸的变化,确保综合头寸限额的控制,对出现违规情况及时进行处罚。三是对于银行结售汇综合头寸管理中出现的新情况及时向上级反馈,并提出相关建议。

(三)结售汇综合头寸限额逐步双向放大

随着我国外汇管理的逐步放松和外汇市场的发展,银行结售汇周转头寸限额上限将趋向逐步放大,且下限可低于0,这对增加我国外汇市场的弹性及其深度,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均具有正向作用。然而这需要相关配套措施以及具备若干基础条件的形成,如需进一步增加银行间外汇市场的交易主体、交易方式和交易种类,推行意愿结售汇,扩大企业外汇使用自主权等措施的实施。当然,这也取决于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国际收支实现常态的基本平衡、外汇市场的发展、外汇管理技巧的提高及人民币可兑换等基础条件的具备。

(四)加强对远期结售汇市场的监测

由于远期结售汇具有规避汇率风险及价格发现等功能,随着外汇市场的深化,远期结售汇业务将得到进一步发展,其在结售汇综合头寸监测中的重要性亦将日益凸显。建议加强关于银行对客户的远期结售汇签约和履约、银行在银行间远期外汇交易签约和履约情况的监测,以及早发现异常变化,制定和实施应对措施。

(责任编辑黑延成)

作者:民银行天津分行国际收支处

上一篇:国有企业绩效考核论文下一篇:高二学生职业素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