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岸区旧城更新与街区经济的发展

2022-09-11

旧城是城市建成区中心那些经济衰退、房屋年久残旧、市政设施落后、居住质量较差的地区。旧城更新总是与城市发展相伴随, 它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经济衰退问题。而街区经济是整个城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有经营灵活、投资少、见效快等特点。街区经济的发展对于增强城市综合服务功能、缓解供需矛盾、吸收和容纳多层次城市闲散劳动力、扩大城市就业面、增加财政收入、为国家积累资金等多方面都起着重要的积极作用。

1 江岸旧城区的基本概况

武汉市江岸旧城区是北至黄浦广场, 南至江汉路, 西至解放大道, 东至沿江大道及江滩合围成的区域。以三阳路为界, 北面为永清片, 面积1.83平方公里;南面为一元片, 面积2.82平方公里;汉口江滩紧临沿江大道, 面积1.2平方公里。旧城大致由7个行政街道组成, 自北向南、自西向东依次是永清街、四维街、球场街、车站街、大智街、一元街和上海街。大智街和一元街发展突出。与其他街道相比, 旧城区街区经济具有比较优势, 虽然旧城区街道企业不到其他街道的1/4, 但创造的社会总收入却是其他街道的2.09倍, 实现的国内生产总值是其他街道的1.31倍。

2 街区现有劣势是江岸区旧城更新必要性的表现

2.1 现代服务业发展不足

江岸旧城区第三产业中代表传统服务业的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和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在第三产业中占有绝对优势, 而金融业、房地产业和社会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在第三产业中却表现出相对劣势, 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教育、文化艺术及广播电影电视业和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比重也很低。

2.2 基础设施老化, 交通不畅

旧城区历史文化建筑居多, 其保护与修复需要大量的资金, 但资金投入不足, 进程缓慢。另外, 旧城改造与产权纠纷、居民居住、环境问题以及就业问题联系紧密, 因此, 基础设施建设任务艰巨。而旧城内的道路建设时间久, 大多道路狭窄, 交通不便。

2.3 人口密度过高, 弱势群体集中

江岸旧城区仅占全区7.43%的土地面积, 却聚集了占全区62.84%的人口, 人口密度47800人/平方公里。旧式里弄建筑居多, 居住着大量的低收入阶层居民, 形成了弱势群体聚集区。

3 街区现有优势是江岸区旧城更新的基本条件

3.1 区位优势和市场优势明显

旧城区滨江优势得天独厚, 投资环境优良, 形成了滨江休闲旅游景观带, 城市功能不断提升;江岸旧城区北面与武汉长江二桥垂直, 南面有长江第一隧道, 构成了立体式的交通网络;旧城区南面与江汉路步行街交接, 步行街第三产业聚集产生外部经济效应, 利于带动沿江大道的繁荣。

3.2 历史文化优势显著

江岸旧城区是全国唯一集聚旧社会英、俄、法、德、日五国租界的城区, 目前尚保存近代西式建筑500多处, 其中列入“武汉市保留历史优秀建筑”名单的达50余处, 包括原首善堂、原巴公大楼、原美国领事馆、原法国领事馆、宋庆龄故居等一批优秀历史建筑。风格各异的建筑成为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 对城市的建设和街区的发展起诱导和促进作用。

3.3 经济发展逐步呈现活力

江岸旧城区以第三产业为主, 其中, 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发展充分, 具有比较优势。第三产业发展具有多元化的特色, 形成了以特色路 (街) 经济, 大型商场和现代超市互为补充, 金融证券, 通讯信息, 中介咨询, 美食文化, 家政服务各具特色的服务业格局。江汉路步行街、大智街、吉庆街等街区经济也逐步形成特色。

3.4 旧城区环境不断改善

江岸区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步伐, 实施“亮、美、洁、绿”城市环境创新工程, 逐步推进旧城改造, 进行了永清片的整体拆迁, 建成了黎黄陂路街头博物馆和友益街景观商业街, 完成了中山大道、江汉路步行街以及武汉剧院周边等环境改造任务, 修复了大量历史文化建筑。

4 街区经济的科学发展是江岸区旧城更新的首要目标

所谓街区经济的科学发展即街区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它是江岸区旧城更新的首要目标。

4.1 充分利用各街区的现有资源, 打造各类特色是江岸旧城区街区经济科学发展的关键

江岸旧城区有“江城历史博物馆”之称, 集商贸、文化、旅游于一体, 旧城街区经济的发展要依托这种优势, 倾力打造京汉大道历史文化街、民俗文化吉庆街、沿江大道休闲游乐街等10条特色路街。按照区政府的规划, 将与沿江大道垂直的9条路建设成为集文化、旅游、吃喝玩乐为一体的9条特色商贸街。重点发展吉庆街、沿江大道休闲游乐街以及江汉路步行街, 逐步形成特色商贸街聚集效应和特色路街文化氛围, 带动整个城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4.2 综合配套, 全面协调, 形成合力是江岸旧城区街区经济科学发展的实质

合力越大, 区街经济发展就越快, 效益就越好。一是要使分支力的种类增多, 力量增大;二是要使各种分支力的力量方向一致, 形成最优的组合排列形式。

江岸旧城区街区经济的科学发展需要若干个力同时起作用, 综合配套, 全面协调, 形成合力。这些分支力包括引导力、环境力、机制力、人力、财力、物力和科技信息力。

政府的统筹指导为江岸旧城区街区经济的发展指明方向。引导力指党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的指引所产生的引力以及区街领导班子的领导行为所产生的导力。

良好的环境是江岸旧城区街区经济发展的基础。环境力指街区自身的区位优势和良好的投资环境所形成的力量。街区经济的发展要充分利用区位优势, 创办相关产业市场或经济, 不断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人力、物力、财力和科技信息力是江岸旧城区区街经济发展的四种基本力量。江岸旧城区街区经济的科学发展可通过增加劳动力、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吸纳综合性人才等途径增强人力, 可通过银行贷款、群众集资、股份经济、向外地借款、引进外资、搞横向联系, 加速资金周转等方法增强财力, 也可通过引进先进科技和设备、引进科技人才、增加科技投入、加强科学研究、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重奖重大贡献者等措施增强科技信息力。

摘要:从湖北省武汉市江岸旧城区的实情出发, 提出街区现有劣势是江岸区旧城更新必要性的表现, 街区现有优势是江岸区旧城更新的基本条件, 街区经济的科学发展是江岸区旧城更新的首要目标的观点。

关键词:江岸区,旧城更新,街区经济

参考文献

[1] 江岸区发展计划委员会.武汉市江岸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纲要[Z].

[2] 武汉市江岸区人民政府网[EB/OL].江岸概览, http://www.jiangan.gov.cn.

[3] 武汉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武汉市志·城市建设志[M].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6.6.

[4] 武汉市江岸区人民政府网[EB/OL].江岸经济, http://www.jiangan.gov.cn.

[5] 陈瑞光.99城市区街经济研讨会综述[J].南方经济, 2000 (3) .

[6] 梁荣.城市的区街经济新发展之我见[J].南方经济, 2001 (11) .

上一篇:注重内容生产提升电视民生新闻栏目影响力——以《夜线60分》栏目为例下一篇:小微企业应收账款管理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