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历史街区保护改造与旧城更新的区别与联系

2024-06-09

关于历史街区保护改造与旧城更新的区别与联系(共6篇)

篇1:关于历史街区保护改造与旧城更新的区别与联系

关于历史街区保护改造与旧城更新的区别与联系

关键字保护 复兴 旧城原住民 更新

摘要:

现在,该街区的改造是把大片的历史建筑全部推毁,只保留个别文保单位。然后,原址新建仿古建筑群。新砖新瓦新木料,所有的一切全是新的,给人的感觉和老街没有区别,两边都是隔扇门商铺。

我们初听之后,感觉还是有道理的.但细琢磨后,这句话简直是“无知之言”。首先我们要搞清楚什么是文物,什么是古董。这里面是由两方面造成的,第一方面是“时间”,也就是时间长了,就有了历史,变成“古”了。但,是不是时间长了就是文物呢?那还要看第二个方面,就是这个东西在当时建设时,就有生产价值,做工考究,不是一蹴而就的。比如一个宋代官瓷,在那个年代本来就是艺术品,代表着那个时代的工艺水平,那么到了今天就是古董,价值不菲。而宋代普通的瓷器,价格却平平,唯一值得炫耀的就是时间。同样的道理,现在仿制宋代官瓷很简单,一个生产车间,每年能生产百万余件,你能说百年之后是古董吗?因此,所说文物或古董必须满足两个条件,第一是时间,第二是特定时代的产物,这两点缺一不可。

历史文化街区是指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核定公布的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历史建筑集中成片、能够较完整和真实地体现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并有一定规模的区域。《文物保护法》中对历史文化街区的界定是:法定保护的区域,学术上叫“历史地段”。2.3意义历史文化街区也是城市发展的重要资源,保护历史文化街区,对于建设特色城市有现实意义。文化被誉为“经济发展的原动力”,这一点已经在很多城市的发展进程中得以证实。作为城市发展独特见证的历史文化街区,更是具有多方面的资源效应,在城市形象宣传、历史文化教育、乡土情结的维系、文化身份的认同、生态环境建设、和谐人居环境的构建等多方面具有综合的价值。

旧城:是历史上某一时期的产物,是指较完整地保持了最初的风格,但更多的是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而且现在仍在发展的城市生活区域。由于旧城大多是以历史建筑为主、新老建筑结合的有机体,因此,在这一区域内普遍存在着基础设施不健全,土地利用率低下,布局混乱,环境恶化等问题。

现在回过头来看历史街区改造,拆旧建新,这新建的建筑大都时同一批次建成,做工粗糙,工艺现代化,与当时作为大户人家建设房子的思想观念完全不同。那时的人们建设房子是作为传代的固定资产,花费很大的财力物力人力建设,传统工艺,精心细作。现在建设的建筑从工艺上、思想上都不可同日而语,从而叫做仿古建筑。其实这仿古建筑的前缀是“仿”,而“仿”的东西大都是垃圾,垃圾就是垃圾,200年,300年之后依然是垃圾,永远造不出来古董。

而我们现在怎么才能造出百年之后的文物或古董呢?我觉得用当代的技术建设现代化的建筑,这现代化的建筑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特征,代表着我们这个时代的中高层工艺水准,如果百年之后,才可能成为文物。

现在的历史街区改造,把所有的原住民统统赶走,以古建筑外表为依托,大量新建商铺与别墅。将来可能如同老街一样,弄点老头老太唱唱戏,弄点老行当表演下,搞几个古玩字画的店面。有些人就认为这就有了历史文化的气息,增添人气,提高消费,促进了旅游。何乐而不为呢?

首先,我们要搞清楚,何谓历史街区?历史街区的定义是什么?保护哪些东西?

确定为历史街区,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是街巷机理完整,历史外貌特征显著。第二是非物质形态的内容,社区传统生活方式。因此,对于历史街区的保护,主要保护的就是街巷外貌和该街区原有的市井文化。

现在看历史街区的改造模式,将原住民全部迁出,房屋再建,外观相似,物是人非,即将建设成有钱人的新社区,或变成旅游参观的“布景道具”,完全改变了街区的性质,住民突变,那文化的传承从何谈起呢?我觉得对于历史街区,这里面应该以居住为主,根本不能从商业历史街区靠.两年多来,北京市有关部门在南池子普渡寺地段进行了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与更新的试点。这个试点是按照5北京旧城二十五片历史文化保护区规划6的有关规划实施, 确定了“整体保护、合理并存、适度更新、延续文脉、整治环境、调整功能、改善市政、梳理交通”的修缮原则, 即最大限度地保存较好的四合院和可以修好的四合院,达到保护其历史的真实性和所携带的全部信息的目的。南池子改造完成后,在6.39 公顷用地面积上共盖起或修缮103 个院落,其中31 个要按照磨砖对缝这种传统老工艺原汁原味修复,尤其是一些四合院还采用了全木的结构,没有用一颗钉子,全部是卯榫结构;在103 个院落中,31 个院落为保留院落,49 个新建复式院落既保留了京味传统又改善了居住条件,9 条胡同连同原来的名字也都保留,新开三条胡同满足了现代交通的需要。同时其改造后0.63 的低容积率也是对旧城改造和四合院保留方式的有益探索。

南池子工程地段内原有1076 户居民,原户均住房水平为26.84平方米。回迁安置了300 户,户均面积69平方米。部分定向安置到芍药居经济适用房,户均面积达到了82平方米。货币安置居民户均补偿29.5 万元。对于一些特别困难的家庭,有关部门也对他们进行了妥善的安置。通过修缮,适度疏散了市区人口,居民的居住水平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同时,为了最大限度的回迁居民,在局部进行了一些复式“四合楼”的尝试。

据有关部门测算,南池子修缮改建工程的各项支出为3.01 亿元,但东城区政府没有让房地产开发商参与,而是坚持政府组织、群众参与的工作体系,成立了由区政府主要领导和

政府有关部门组成的试点工程指挥部,并确定由负责东城区公有房屋管理的事业单位房地经营中心具体组织实施。这些举措保证了社会综合效益的最大限度的实现,而且也没给政府带来经济负担,政府直接投入的资金为5200 万元左右,而其余的2.49 亿元则是通过部分转让土地和向居民售房等方式实现资金平衡的。

1.历史街区保护整治与旧城有机更新都注重历史:在过程中挖掘历史文化优势,延续城市文脉,充分体现尊重历史的规划理念,注重对历史建筑的保护性利用。2.历史街区保护整治与旧城有机更新都考虑环境优先:两者都综合考虑环境功能,包括绿化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环境、交通环境、人文环境和风貌的塑造与延续,以及生活品质的提高,都强调公共空间、绿地、城市交通组织、社区服务设施等的整体规划。3.历史街区保护整治与旧城有机更新,都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原则:两者的“无形文化”在于他们通过保持良好的居住模式、组织形态、生活方式等以保持社会结构的稳定性。两者的目的都是为了在精神和物质上给居民提供更好的环境空间。历史保护给人以亲切感,让人遐想,回忆过去;城市再开发则赋予城市新的生命力,提高了城市的品位和文化内涵。4.两者的目标不同:旧城有机更新是一个集开发、修复、保护为一体的综合性城市改造建设,主要以城市的再造为主,这种方式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可以大大增强城市的活力;而历史街区保护整治则是以保护与整治为主,是人们对于历史价值的充分认识和尊重。5.两者的层面不同:旧城有机更新从区域角度全盘考虑城市的功能布局和结构调整,它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同于纯静态的保护,而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而历史街区的保护整治则更多地从建筑的角度来考虑环境的整体风貌。历史街区保护整治是旧城有机更新的深化。

篇2:关于历史街区保护改造与旧城更新的区别与联系

摘要: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历史街区保护整治与旧城更新的问题日益严重。分析二者的涵义及内容,阐述二者的关系和异同,同时指出目前我国在历史街区保护与旧城更新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桐芳巷”和“新天地”两种典型的模式进行分析,探讨城市发展中如何对待历史街区保护整治与旧城更新。

关键词:历史街区保护整治;旧城更新;“桐芳巷”模式;“新天地”模式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ities, protection and renovation of historical streets and update of the old city is a growing problem.Analysis of its meaning and content, elaborate the relationship and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both cases, and point out that at present our country exist problems in the protection and renovation of historical streets and update of the old city, then analyze two typical modes of “Tong fang alley” and “the New world” lane to explore how to deal with protection and renovation of historical streets and update of the old city in the process of city development.Key words:Protection and renovation of historical streets, Update of the old city, “Tong fang alley” mode, “The New world” mode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乡面貌日新月异,成就斐然。与此同时,城市旧城改造的步伐也大大加快,近20 年来出现了大规模的城市改造。然而,城市改造是一把双刃剑,在大规模的改造中, 也发生了许多空前毁灭性的开发改造,各地大拆大建,“旧貌换新颜”,造成许多有价值的、承载城市文化底蕴的历史街区遭到严重的破坏甚至已经慢慢消失,城市特色风貌失去应有的保护。

于是,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合理进行旧城更新保护并延续其城市历史街区文化的呼声已日渐高涨。在城市化和城市改造当中, 要求我们要具体界定好历史街区的内涵,厘清拆除与重建, 再开发与扩充, 修复与保护等的区别,将历史文化街区整体保护与旧城有机更新相结合,既可加快城市化的步伐, 又不失历史文化的传统底蕴,同时保护挖掘城市历史文化优势,延续城市文脉。

二、历史街区保护整治与旧城更新的内涵

1、历史街区保护的内涵

历史街区是指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核定公布的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历史建筑集中成片、能够较完整和真实地体现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并具有一定规模的区域。其基本特征是:(1)历史街区有一定的规模,并具有较完整或可整治的景观风貌,没有严重的视觉环境干扰,能反映某一民族及某个地方的鲜明特色,在这一地区的历史文化上占有重要地位;(2)有一定比例的真实遗存,携带着真实的历史信息;(3)历史街区应在城镇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生生不息的、具有活力的社区,这也就决定了历史街区不但记载了过去城市的大量的文化信息,而且还不断并继续记载着当今城市发展的大量信息。

因此,对于历史街区的整体保护,不仅包括保护街区内的文物建筑、传统建筑群、街巷格局、建筑风貌及河道水系等外观整体风貌,而且要保护街区所承载的文化,即保护地名典故、民俗礼仪等非物质形态内容,维持文化多样性。

2、旧城更新的内涵

所谓旧城,是指历史上某一时期的产物, 是指较完整地保持了最初的风格, 在功能上已经不能有效满足使用者实际生活需求,在结构上日益危旧,但更多的是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 而且现在仍在发展的城市居住建筑集中成片的生活区域。在这一区域内普遍存在着基础设施不健全, 土地利用率低下,布局混乱, 环境恶化等问题。旧城更新则可以理解为“是一个过程,是一种状态,是一个目标”。20世纪70年代末期,吴良镛先生通过对北京旧城规划建设进行长期研究,在对新都市主义等城市发展理论认识基础上,结合北京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理论,即旧城有机更新理论。北京菊儿胡同的成功改造

图1

北京菊儿胡同 正是这一理论的成功范例(图1、2)。吴良镛先生在归纳这一实践成果时提出:“所谓‘有机更新’即采用适当规模、合适尺度、依据改造的内容与要求,妥善处理目前与将来的关系—不断提高规划设计的质量,使每一片的发展达到相对的完整性,这样集无数相对完整性之和,即能促进北京旧城的整体环境得到改善,达到有机更新的目的”。

图2

北京菊儿胡同

三、历史街区保护整治与旧城更新的异同

历史街区保护整治与旧城更新是不可割裂的、相得益彰的。历史街区保护整治是旧城更新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包含在旧城范围之内, 是旧城更新过程中重点考虑的对象,是旧城更新的前提和目的,二者既有区别也有联系。

1、历史街区保护整治与旧城更新都注重历史

两者在保护过程中都注重挖掘历史文化优势, 延续城市文脉, 充分体现尊重历史的规划理念, 注重对历史建筑的保护性利用。

2、历史街区保护整治与旧城更新都考虑环境优先

两者都综合考虑环境功能, 包括绿化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环境、交通环境、人文环境和风貌的塑造与延续, 以及生活品质的提高, 都强调公共空间、绿地、城市交通组织、社区服务设施等的整体规划。

3、历史街区保护整治与旧城更新都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原则

两者的“无形文化”在于他们通过保持良好的居住模式、组织形态、生活方式等以保持社会结构的稳定性。两者的目的都是为了在精神和物质上给居民提供更好的环境空间。历史保护给人以亲切感, 让人遐想, 回忆过去;城市再开发则赋予城市新的生命力, 提高了城市的品位和文化内涵。

4、历史街区保护整治与旧城更新两者的目标不同

旧城有机更新是一个集开发、修复、保护为一体的综合性城市改造建设, 主要以城市的再造为主, 这种方式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可以大大增强城市的活力;而历史街区保护整治则是以保护与整治为主, 是人们对于历史价值的充分认识和尊重。

5、历史街区保护整治与旧城更新两者的层面不同

旧城有机更新从区域角度全盘考虑城市的功能布局和结构调整, 它是一个系统工程, 不同于纯静态的保护, 而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而历史街区的保护整治则更多地从建筑的角度来考虑环境的整体风貌。历史街区保护整治是旧城有机更新的深化。

四、我国历史街区保护整治与旧城更新中存在的问题

“城市” 既是历史文化的客观载体,又是社会经济的物质景观。城市建设一方面要为城市功能更新、经济发展和市民生活创造良好的环境, 另一方面又要保护好各个不同时期留下的历史文化遗产, 做到保护与发展并行。目前, 我国许多城市都在进行大规模的旧城改造, 城市的面貌固然焕然一新,但许多有价值的历史街区也随之消失,城市变得 “ 千城一面”,此时我们不禁要对这种行为进行反思。我国在历史街区保护和旧城更新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以追求经济效益为目标

历史街区保护大都面临资金缺乏的问题, 因此, 历史街区多是作为旧城改造的一部分, 由政府出政策和场地, 房地产开发公司出钱进行“ 保护”。在有的城市中, 旧城用地成为个别开发商追求高额利润的竞争地, 从而与历史街区的保护背道而驰。

2、历史街区建筑的大拆大建

由于决策者对城市现状与发展缺乏深入细致的科学研究, 盲目地开展规模大、内容单一的投资项目, 致使对历史街区大拆大建, 造成城市外部空间丧失、历史文脉断裂和社区归属感模糊等问题。

3、历史街区生活网络的破坏

对历史街区的任何保护措施, 都会对当地居民的利益产生直接影响。然而, 在保护规划方案中, 居民少有发表意见的权利, 侵害居民利益的现象经常发生。出于保护要求, 必然需要降低历史街区的建筑密度, 减少那里的居住人口。但考虑当地居民各种潜在的生活危机也是十分重要的。

五、我国历史街区保护整治与旧城更新模式的探索

历史街区作为旧城的历史遗存,是城市历史进程的产物,它的保护与更新是对城市传统风貌最直接的保护和继承。针对目前在历史街区保护与旧城更新进程中存在的问题,我国做了一系列的探索。苏州 “桐芳巷”小区改建与上海“新天地”的改造是典型的历史街区保护、旧城更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为历史街区保护整治和旧城更新提供了新的途径。

1、苏州“桐芳巷”模式

“桐芳巷”位于古典园林狮子林南部的古城区,面积约3.6公顷,规划设计以“再现和延续”古城风貌特色为思想,在建筑上除保留一栋质量较好的老建筑外,其余均拆除新建,新建建筑和小区空间结构从风格和尺度上尽量接近苏州传统,使整个小区与古城风貌相协调,成功地继承了苏州城市的传统特色;道路系统则保留原有的“街—巷—弄”的传统街区格局,在原有街巷的基础上,适当拓宽打通。以“桐芳巷”为代表的“新建街区,风貌延续”已成为苏州古城更新的主要模式(图3、4)。但是昂贵的价格,使得居民的回迁成了一句空话,原有的社区网络遭到破坏,目前居住的大多是外来的富人。

图3 桐芳巷:再现传统街巷风貌

(资料来源:谭庆琏.城市住宅试点小区精选.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 9 9 7.)

图4 桐芳巷:传统风貌的联体小住宅

(资料来源:谭庆琏.城市住宅试点小区精选.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 9 9 7.)

此后,苏州的一些街区大都按此模式进行改造更新,如定慧寺巷改造、狮林苑小区,甚至是商业街区的建设(如学士街的改建、拙政园附近的园外苑改建)等。不同的是,以后的街区更新更多地采用了现代小区规划的基本理念与传统形式的结合,即现代多层公寓式住宅,配以传统风格的外表和外部空间局部节点的传统装饰,借此与苏州古城传统风貌相协调。然而,这种商业性开发模式必然带来整齐划一的建筑布局和道路结构,使“再现和延续”大打折扣,继承传统变成了对城市传统特色的简单模仿。

2、上海“新天地”模式

上海“新天地”里弄改造是保留传统形式、改变原有功能的代表性实例,成为在尊重历史和建筑文脉的基础上保留外观、更新内部设施的历史街区更新模式。

“新天地”位于上海卢湾区东北角的太平桥地区,紧靠淮海中路、西藏路等商业街,区位条件优越。区内有国家重点保护单位“中共一大会址”和许多建于上世纪初属于典型的上海石库门里弄建筑,历史文化内涵丰富。该地块要

图5 新天地:中共“一大会址” 求开发建设必须严格保护“一大会址”及其原有风貌和空间格局,周围建筑的改建必须在尊重历史建筑文脉的基础上进行,在建设高度、建筑形式和保护方面都有一定的要求。

地段改造采用了“存表去里”的方式,通过“街—弄堂”的传统道路结构形式与建筑有机结合,形成传统的围合空间格局。即对保留建筑进行必要的维护、修缮,保留建筑外观和外部环境,对内部进行全面更新,以适应新的使用功能(如图6);新建建筑则有机地融入保护区的环境之中,与保留建筑融合“共生”。

“新天地”成功地保护了包括“中图6 新天地:保留建筑外观传统形式,改变原有功能

共一大会址”在内的历史街区风貌和历史文脉,也表达了人们观念中天生保守和怀旧的情怀,并吸引了许多人前来购物、休闲、过夜生活,把这里变成为了人群高密集和环境高品质地区,带动了周边地价的全面涨价,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这种手法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

六、结语

随着经济、社会、文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历史街区的保护整治与旧城更新问题变得更复杂、更多样,它已不仅仅是物质环境的更新改造问题,而且还广泛地涉及到社会、文化甚至是时空等因素。我们在借鉴前人或他人成功经验的同时,必须探索适合历史街区和旧城自身特点的发展对策和实施道路。

通过研究和实践有力的证明,对历史街区的保护整治和旧城更新必须坚持原真性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利用的原则,必须对历史街区和旧城内的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利用,重点是规划资源整合图景和激活当地的发展要素,保护历史空间的形态,在保持传统文化内涵的同时,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现代”舒适度的同时,做到以人为本。

同时,正确处理好历史街区保护整治与旧城更新的关系,界定好二者的涵义,如果说历史街区的保护整治是基础,是对城市文化的尊重,那么对旧城的合理更新就是保护的延伸,是城市文脉的延续。只有将旧城更新和街区保护置于城市整体的发展过程中, 整体规划、统筹安排、综合开发, 才能最终推动城市整体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吴良镛,北京旧城和菊儿胡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年

[2] 方可,当代北京旧城更新:调查、研究、探索,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年 [3] 阮仪三 孙 萌,我国历史街区保护与规划的若干问题研究,城市规划, 2001(10)[4] 陈柳,华中科技大学,城市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长江建设,2004年03月 [5] 单霁翔,城市化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天津大学出版社,2006年6月 [6] 万勇,旧城的和谐更新,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年9月

[7] 田继忠,历史文化街区整体保护及有机更新路径研究,北京规划建设,2011年 作者简介:

篇3:关于历史街区保护改造与旧城更新的区别与联系

太原市是一座具有2500多年建城史的历史文化名城,城区中现存多处比较完整的历史建筑及历史文化街区。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掩映在高楼大厦之下、繁华街巷背后的棚户区,使城市形象显得十分不堪。历史建筑大多存在于旧城区,随着时间的变迁,由于种种原因,这些地段现状基本为社会低收入群体居住的区域,成为历史城区中棚户区和危旧房相对集中的片区,在棚户区改造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历史建筑的保护问题。因此,城市棚户区改造不只是简单的大拆大建,而是要通过棚户区改造来推进城市更新发展的进程,通过对历史建筑和文物的保护来传承城市历史文化中的精髓。

1相关概念

棚户区是指建筑密度大、结构简陋、安全隐患多、使用功能不完善、基础设施不配套的住房较为集中的区域。棚户区居民多为低收入群体,很多还是企业老职工,曾为国家建设作出很大贡献。[1]棚户区改造是指列入省级人民政府批准的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规划的建设项目。棚户区改造应与城市改造和发展相结合,不仅仅是单纯意义上的物质再生,更是涵盖经济复兴、社区重构和文化重建的社会再生,既要考虑建筑和环境的改善,又要注重就业、文化和社会等因素的融合,促进城市再生和可持续发展。[2]

太原市根据全国棚户区改造工作会议精神,制定了2015~2017年棚户区改造计划,全面推进城市、国有工矿、国有林区(林场)、国有垦区(农场)棚户区改造。城市棚户区是城市发展过程中特定的历史产物。太原市棚户区主要分布在老城区,居民多以下岗职工和低收入困难家庭为主,居住环境差、生活质量低、社会治安差是这一区域的主要特征。本文所分析的城市棚户区是指包含在历史街区中或历史建筑周边的棚户区。

2太原市历史街区中棚户区的景观环境现状与特点

作为建城史长达2500多年的古城,太原市老城区仍有为数不少的传统民居和历史文物。这些历史建筑地处城市核心地段,随着城市的变迁,城市老区衰败,配套设施渐渐落后,历史建筑周边滋生大量棚户区,包括历史建筑本身,居住对象渐渐以城市低收入居民为主,环境十分恶劣。

2.1建筑布局混乱,毫无历史特色

现存的棚户区都是建造时间比较久远的住区,并且有些随意搭建在历史建筑内部,这种违章建造的行为屡禁不止,建筑布局混乱,通风采光不好,部分房屋墙体出现裂缝,存在安全隐患。历史建筑身在其中,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保护,街道两边破败的棚户区和多层建筑的整体风格也与历史建筑毫无呼应,使得整体景观环境杂乱无章,严重缺乏艺术性与历史文化特色。

2.2道路系统混乱,公共设施匮乏

由于街区历史悠久,道路出现了凹凸不平、沉降等不同程度的破损,而且早期规划设计的街道与现代化的生活需求存在着巨大矛盾,比如停车位的数量严重不足,机动车、非机动车乱停乱放现象严重,导致绿地遭到破坏、道路系统混乱,给居民的出行带来很大的不便。同时,区域内公共空间严重缺乏,无法满足人们休憩、相互交往的需求。景观小品、照明灯设施十分老旧,缺乏人性化设计,大部分已不能使用。基础设施、环境卫生设施严重滞后,使居民的生活环境质量和生活水平受到制约。如图1所示,古关帝庙周边的棚户区,电线、电缆老化严重,一些商铺乱搭乱架电线,还有乱堆垃圾等行为,破坏了整体空间的环境质量和历史文化特色。

2.3绿地率低,绿化环境差

区域中拥有近千年的古树名木,是历史变迁的写照,但是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植物种植率低,高大乔木下缺少灌木及地被植物,导致景观绿化植物配置不合理,植物种类和种植形式都比较单一,而且景观植物造景的形式和色彩单调,没有明显的季相变化。人们随意攀折踩踏,无专人管理,绿化环境破坏严重,需要重新进行规划配置。

3棚户区与现存历史建筑的关系分析

城市是文化的产物,并承载着历史文化的积淀。一条老街巷是一个时代变迁的见证,从一条老街巷所蕴含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以及特定的社会功能,可以看到城市的过去、现在和将来。正是宽宽窄窄、弯弯曲曲的一条条老街古巷,向世人展示着太原———一座千年古城独有的魅力。[3]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老街巷中渐渐出现了多层建筑,这些建筑大多是20世纪80~90年代建设的居民楼或办公楼,如图2所示的东三道巷历史街区,历史建筑周围新建了多栋居民楼,普遍为6层左右的单元住宅,排列整齐,布局方式死板,缺乏美感,与周边的历史建筑没有任何关联,建筑风格不统一,更没有涉及文化生活的需求。可以通过建筑立面或屋顶的改造使这些多层建筑与历史建筑风格统一,并设计一系列连续的、丰富的、绿色的室外空间景观环境为居民提供充满文化内涵的、舒适的公共活动空间,激发空间的活力。

同时,由于老街巷年代久远,存在很多老旧危房、临建房屋、低矮平房,这便是需要改造的棚户区。这些棚户区满足了城市底层群体的居住需求,仍然保留着体现城市历史文化气息的生活场景,但是生活环境相当恶劣,由此产生环境卫生、社会治安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图3-5是太原市历史城区内典型的棚户区与历史建筑的肌理关系分析图,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历史建筑的分布相对集中,部分棚户区违章搭建,超过道路红线,有些棚户区甚至搭建在历史建筑中,或是完全遮盖了历史建筑的立面,不利于历史建筑的保护。因此,在更新改造过程中,这些棚户区没有保留价值,应直接拆除,并结合历史建筑的保护,彻底对其进行改造。

4棚户区改造中历史建筑保护存在的问题

4.1管理机制不健全,人为破坏严重

经过多年的使用和建设,历史建筑、多层建筑和棚户区混杂在一起,整体布局零散无序,建筑密度大,景观设施老化,对历史建筑的保护力度不足。棚户区人口构成复杂,教育水平较低、相对素质较低,对历史建筑没有保护意识,反而会刻意破坏,而且缺乏有效管理,造成治安隐患。

4.2配套设施严重缺乏,安全隐患大

太原市老城区的历史建筑多是砖木结构,木材应用较多,一旦起火扑救困难,对历史建筑的保护造成较大威胁。同时,棚户区内没有消防管道、消防栓等配套设施,遇到火灾等突发事故时,缺少消防专用通道,影响救援,埋下很多安全隐患。

4.3资金不到位,改造难度大

由于受到历史城区情况复杂、改造难度大、经济效益等因素的影响,许多开发商不愿意投资改造,造成保护资金严重不足。同时这类棚户区由于区位优势,居民心理期望值较高,使得改造更加困难。

5对历史街区中棚户区景观改造更新的建议

5.1整合棚户区改造用地空间,因地制宜

棚户区改造时,应根据土地的用地性质,对区域进行综合整治,并利用历史文化资源提高土地的价值。对棚户区涉及到的历史文化街区及建筑进行统一规划,科学修葺,合理保护,针对历史建筑周边不需要大拆大建的旧住宅区,积极进行房屋修缮养护、配套设施完善、环境整治,创造邻里交流的空间。同时,可以植入一些新的业态,丰富人们的生活需求,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为整个片区注入新的活力。总之,在进行棚户区规划时应尽量做到因地制宜,根据不同的用地性质,合理利用历史文化资源,改善原有的生活环境和生活品质。

5.2传统街巷的梳理整治,延续历史文脉

传统街巷是构成历史文化街区的骨架,充满当地历史风貌特色的市井文化和肌理是城市记忆的所在,也是历史街区中重要的交通空间及居民的交往空间。具有保护价值的历史文化街区和文物古迹要严格按照保护规划进行原样维修整治,棚户区范围内个别分散的文物古迹经批准可实行异地原样恢复重建(由文物部门组织实施);规划控制地带内新建的建筑高度、风格、色彩等方面要与传统建筑相协调。[4]大力度的投入对传统街巷的梳理整治,以及对珍贵历史建筑的维护和修缮,捕捉片区内原有的风貌特色,同时,增加公共服务设施,比如进行文化展示等功能,延续历史文脉,满足棚户区中不同文化程度的人们的精神享受。

5.3塑造自然景观与历史景观,加强公众保护意识

在棚户区的景观设计中,应注重自然景观的塑造,加强对古树名木、古井等的保护,续写历史的沧桑。在进行植物配置时,应尽量选择本地树种以及易于养护的树种,充分利用有限的空间创造出丰富的植物景观效果。整体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改变棚户区“脏、乱、差”的面貌。塑造历史文化景观,通过政府的主导,把历史文化景观保护纳入到城市棚户区改造和社区发展中,鼓励基层群众积极参与历史保护,改善自身居住环境,提升社区活力,体现自然景观和历史人文景观的和谐统一。只有让公众都能参与城市规划的决策过程,提升贫穷社区提出其自己主张及权利的能力,才能透过城市规划去建立一个包容的社会。[5]

6结语

棚户区改造是改善居民居住条件、改善城市环境的一项民生工程。太原市老城区的多数棚户区涉及到历史建筑及文物保护,大拆大建的改造方式是行不通的,因此,棚户区环境景观改造更新的重要性不容小觑。设计师在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应找到一个棚户区改造与历史建筑保护的平衡点,从改善景观环境入手,对历史建筑的周边环境进行综合整治。在整体的景观规划上做到因地制宜,结合本土文化重构绿地景观,使历史建筑换发光彩的同时,为棚户区居民提供舒适健康、充满文化内涵、高品质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住房城乡建设部.加快推进《意见》贯彻落实助推棚户区改造工作更好发展——《国务院关于加快棚户区改造工作的意见》解读[J].中国勘察设计,2013(8):38-41.

[2]董丽晶,张平宇.城市再生视野下的棚户区改造实践问题[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8(3):45-47,52.

[3]乔树东.太原市旧城区保护与改造探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15(1):66-67.

[4]佚名.太原市人民政府关于城市居民棚户区改造的实施意见[J].太原市人民政府公报,2007(14).

篇4:旧城改造与历史文化保护的研究

关键词:旧城区改造;文脉保护

旧城区断壁残垣的老屋承载的是过去的文化底蕴,人们往往会有一个误区,认为旧城区的“脏乱差”必须全部拆除,夷为平地重新建设才是最好的改造方法。殊不知,丢弃的城市原有的历史痕迹被抹灭,使得过去的社会结构、文化脉络被瓦解,原有的城市结构、肌理被破坏,千篇一律的城市建设让过去生活在旧城区中的人们感到陌生和冷漠。因此,如何合理有效地改造旧城区成为当今时代背景下重要的问题。

一、旧城区历史文脉保护与居民生活环境改善

之间的矛盾

南昌市老城区人口多、道路狭窄、交通拥堵,大量低矮破旧的楼房,建筑密度大且基础设施陈旧,造成人居环境拥挤。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要求提高居住环境质量的意愿必然会增长。很多居民几代人生活在狭窄拥挤的老建筑中,因此出现不少小规模的私自乱搭乱建现象,这种现象导致原有建筑环境更加恶劣。首先,搭建建筑与原建筑和整体街道环境很不协调,使原有的历史建筑文脉被逐漸破坏;其次,造成了道路或楼道的拥堵与影响周边居民的安全,容易产生火灾等不良影响。在旧城的保护与改造过程中,一方面,随着生存环境的恶化,老城区历史文脉的被削弱,使它的重要性渐渐受到忽视,由量变到质变的改建、搭建,损害了老街区的传统文脉和规划肌理;另一方面,旧城区的各种机能被蚕食而日益衰退,沦为城市的老区。旧城区的环境恶化,有条件外迁的当地居民保留一部分人的户籍,他们希望旧房动迁可以获得较高的拆迁补偿,故留下老人在老房居住,或将旧房出租给进城务工者来赚取租金。诸如此类的现象破坏了原有的社会关系网络,导致社会秩序的混乱及层出不穷的社会问题。因此,某些当地政府为改善居民生活“顺应民意”,对旧城区采取推倒重来的解决方案。不少具有当地历史文脉风貌的中国城市老城区从此消失,为南昌旧城改造提供了前车之鉴。

二、旧城区物质空间保护与发展城市经济之间的矛盾

城市的健康富有活力的发展,需要城市的经济繁荣作为动力支持。在国内外旧城改造与环境改善上肩负着促进一个城市经济繁荣的重要使命。以可持续发展的眼光来看,忽视经济支持与社会发展目标的旧城改造活动也很难得到真正的成功。南昌的旧城改造中亟待解决的是旧城区陈旧破败与市民生活质量落后的问题,所以现今将促进经济发展作为旧城改造的考虑范畴。南昌的老城区地处城市的中心地段,有着优越的地理环境,及相对便利的生活条件,因此成为大量地产开发商竞相争夺的地段。大规模的破旧房屋被夷平的同时也被重新开发,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旧城的环境,提高市民的居住生活水平,带动了城市中心地段的经济发展。但是地产开发商的根本目的是利润,为争取最大利润,这种改造过程中必然是高密度的商业建设,很少考虑去保护旧城原有的物质空间所形成的地域文化,这也是许多旧城区被破坏的原因。如上海石库门旧房改造作为成果的典型案例,不仅对上海特有的居住建筑群进行合理的保护与修缮,形成为集休闲、餐饮、旅游、观光与商业店铺为一体的综合性商业区促进的这一地区的经济发展。因此,要妥善处理好经济发展与城市物质空间保护之间的矛盾。

三、旧城区利用现有资源改造与新建改造之间的矛盾

对于城市旧城区改造,我国城市大多采取将旧城区连根拔起推倒重建的改造方法,看似“高效”,实则消耗了大量的社会资源。一方面,拆除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粉尘、噪音污染等不利环境的因素;另一方面,新建的建筑与周边整体建筑环境格格不入,影响整体街道风貌。据研究发现,欧美国家建筑平均使用寿命八十年至一百年以上,更迭过多位使用者,是一种环保的利用房屋方式,符合当代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某些政府过分追求政绩工程与城市化进程,及开发商谋求商业利润大量建设房屋,增加房屋空置率,不仅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同时还加剧了房产经泡沫的威胁。南昌经历近代城市变迁,随着历史层层叠加形成了现存的城市肌理,旧城改造不能进行无中生有的构建,如某些城市为促进旅游发展,拆除原有传统建筑,重新建设商业仿古街却充斥浓厚的商业气息,失去历史风貌与城市肌理的假古董使得城市历史文脉产生断层,这种改造是失败的。因此,旧城改造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保留原场地中的建造智慧,同时采用更新保留的元素及特征的手法;一方面,提取场地传统符号,用现代的手法进行转译,形成富有历史痕迹的新视觉效果。另一方面,提取旧材料的“编制”肌理,获得城市更新的“新语言”。

四、旧城改造遵循的原则

刘易斯·芒福德在《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中提到城市最重要的功能和目的:“城市的主要功能是化力为形,化权能为文化,化朽物为活灵灵的艺术形象,化生物繁衍为社会创新。”“城市乃是人类之爱的一个器官,因而最优化的城市经济规模应是关怀人、陶冶人。”

(一)旧城改造要寻求空间规律,延续历史文脉

反观我国某些城市旧城改造,堕入了“千城一面”的尴尬境地:旧城改造与旅游开发大举“复古风”旗帜,仿古街、仿古建筑层出不穷,“假古董”遍地且愈演愈烈;“拆旧建新”忽视城市肌理,建设宽马路、大广场、摩天大楼,成为政绩攀比的工具,抹去人们对城市的回忆;老城区的街道及公共设施的改造“面子工程”,只具备短期美化视觉效果,却不能满足长期的使用,人行道砖面易出现空鼓现象,短期内要重新施工。如此反复,不仅浪费社会资源,同时给人们出行带来不便。建筑之间的相互关系与周边所形成的空间场所,作为城市历史文化的载体,反映出人们日常生活的丰富性与多样性。旧城改造虽不可能完全照搬过去的环境,但在寻求空间规律及城市肌理的同时,也要注重发掘其特有的文化底蕴,关注人对环境的情感体验。

(二)旧城改造兼顾经济繁荣发展,提升城市经济活力

城市健康持续稳定的发展不仅需要良好的物质空间环境,更需要经济发展作为后盾支持。国内外大量旧城改造都肩负着振兴经济繁荣的使命,西方国家中心旧城改造从局部结合城市整体角度考虑开发与改造等一系列问题,同时发挥市民阶层的作用,这样通常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因此,离开经济支持的改造活动往往很难取得成功。结合国外改造案例,我国的旧城改造解决的是人们生活质量的落后及区域破败的问题。城市的旧城区往往是城市商业区集中和人流量较多的地段,如北京的王府井、厦门的中山路、上海的南京路等老城区,往往蕴含着一个城市的传统与历史的记忆,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知名度,通过改造不需要经过大量的宣传与商业培育,容易促进该地段的经济繁荣。

(三)保护旧城及其周边城市生态环境,创造宜人花园城市

对旧城环境合理规划,有节制地改造与充分利用南昌当地自然资源,使得老城区更加贴近自然。实现人文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完美融合,将人文环境再次升华,而使自然环境更好地得到提升。南昌699文化创意产业园改造值得借鉴,通过对废旧工厂选择性的拆除,对保留部分厂房建筑和设施,重新提取特有符号、元素,延续这些场所的建筑语言,使得更新后的环境富有历史记忆。工厂的荒废空地重新植树造林,种植当地特色的乔木灌木与地表植被,形成新的植物群落。又如中山岐江公园将原工厂周边的废水池改造成生态人工湿地,不仅很好地处理废水,同时实现自然景观的充分改造,创造供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富有历史意义的船坞、龙门吊、水塔、烟囱通过做加法设计改造,保留的历史痕迹,留住人们对这里过去的记忆。这些改造后的场地成为城市中的“净化器”,过滤城市中的废气,制造清新洁净的空气。这优美的环境和宜人的景致能使人心旷神怡,环境陶冶人的同时,人们也因身心愉悦创造出优质的环境。

五、结语

旧城区改造随着城市进程的不断发展逐步推进,需要依据城市规划、文化、经济、生态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考虑,才能实现城市的健康稳定及可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阮仪三,张艳华.以多层次的街区空間带动“步行区”的发展——上海市绍兴路“书画艺术街”保护规划探讨[J].城市规划汇刊,2001,(05):54-58.

[2]张世标,郭佳.老城区商业街道改造与管理探索——以厦门市中山路商业步行街为例[J].商业文化·社会经纬,2008,(02):195-197.

[3]郑江.基于历史文化保护视角下的老城区改造研究[J].安徽工业学院学报,2014,(02):45-47.

作者简介:

篇5:关于历史街区保护改造与旧城更新的区别与联系

1. 历史街区保护更新的理念

1.1 概念

历史街区是指“文物古迹比较集中,或者能够较完整地体现出某一历史时期传统风貌和民族地方特色的街区、建筑群。”历史街区既保存了某个历史阶段的生活区域格局,又保存着城市发展的历史信息,真实反映城市的特色和风貌。

1.2 整体保护

历史街区不但包括物质载体比如旧城形态、空间环境、建筑风貌,也包括非物质的文化形态。历史街区的整体保护包括:完整地保留历史街区内原有的特色历史遗存,如原有历史地段内的各级文物建筑、有地方特色或民族特色的传统建筑;完整保留历史街区的空间格局、典型风貌等有形物质环境下的完整环境;完整地延续历史街区原有的社会网络和历史文脉,整体地继承历史街区的传统文化和地方艺术。

1.3 有机更新

“有机更新”理论是吴良镛先生对北京旧城规划建设进行长期研究,在对中西方城市发展历史和理论的认识基础上,结合北京实际情况提出的,主张“按照城市内在的发展规律,顺应城市肌理,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探求城市的更新与发展”。“有机更新”的概念主要包含三个含义:即“城市整体的有机性”、“城市细胞(居住院落)和城市组织(街区)更新的有机性”、“更新过程的有机性”。“有机更新”理论目前已被许多国内历史文化名城所接受,并且应用于城市的保护性开发中,成为切实可行并被历史文化名城及许多旧城广泛接受的一种理论方法,在实践中得到了很好的验证。

2. 海安东大街历史街区概况

海安历史悠久,是南通江海文化的源头,其境内青墩遗址的发掘和研究表明,早在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海安县西部地区就有人类居住。东大街历史街区位于海安县中心城区,与县城闹市区紧密相连,其中的石板街是海安县城内保存较好的一条清朝时期的街道,昔日石板街两侧,店铺相连,商贾云集,市井文化昌盛。(图1)著名爱国民主人士、民国两任江苏省长韩国钧先生的故居位于东大街北陆家巷西侧,人称“韩公馆”。韩国钧故居是一组保存完好的晚清建筑,青砖小瓦,火巷回廊,火车车厢式小花厅是当年韩国钧先生倡议召开的“联合抗日座谈会会址”,系省级文保单位。东大街区的规模优势在苏中地区独有,是海安地区地域历史文化的典型代表。

3. 整体保护框架

3.1 保护的目标

保护街区的明清及近代传统建筑风貌;保护并延续街区所留存的街巷空间格局、历史文化信息和民俗生活气息;在保护的前提下有序更新,改善环境,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发挥街区特色与优势,实施传统商业、城市旅游和市民休闲的重新定位,推动本地区经济发展。

3.2 整体保护框架

整体保护框架由自然环境要素、人工环境要素与人文环境要素三大部分组成。(表1)

自然环境要素:指对东大街历史街区的河流水源等要素,及其对应的环境关系与格局特征的保护。

人工环境要素:指对东大街历史街区以历史建筑、历史名人等历史文化为背景,以传统街巷为骨架,以古井、古树等各处历史遗构为点缀,对该地区大量传统居住、传统商铺群体以及文物点为主要内容的人工环境特征的保护。

人文环境要素:指对东大街历史街区居民的社会生活、风俗习惯、生活情趣、文化艺术、传统商业等方面所反映的人文环境特征的保护,特别是在对一些独具特色的遗址文化、名人文化、商业文化、民俗文化等反映东大街乃至海安的无形文化遗产的保护上。

4. 有机更新策略

4.1 街区的有机更新

保护并非静态的恢复,而是保护街区发展的历史脉络,实现街区的有机更新。为了促进街区的功能完善协调,激发街区活力,将街区规划结构定为两轴、四核、八大功能区。(图2、3)

两轴:一以石板街为轴,为东大街传统特色商业轴;二是文化综合轴,其自北向南依次联系了韩国钧故居、青墩博物馆、丝绸大院、古街客栈、梨园戏台。

四核:分别是名人故居、梨园戏台、古街客栈以及东门遗址四个功能核心。韩国钧故居是东大街区中珍贵的文保单位。梨园戏台根据历史考据设计重建,成为市民交流曲艺文化的活动中心,也是海安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之所。古街客栈由旧有民居改造,为游客提供休憩之所,体味古宅合院的居住氛围。东门遗址位于街区东部门户,对海安古城泰宁门进行复原,作为进入石板路的过渡节点,展现明清东大街和古城之关系。

八区:具体分为八大功能区:韩国钧故居及园林区、石板街传统商业区、历史文化博览区、曲艺文化区、居住交往区、工艺作坊区、城市商业区以及配套服务区。

4.2 建筑的有机更新

保护(修旧如初):对保护区内文物保护单位、风貌形态和质量较好的建筑予以原貌保护的,对其中的个别构件加以更换和修缮,修旧如初,以存其真。具体如:韩国钧故居等。

改善(还原风貌):原有建筑结构尚好,但不适合现代生活需要的建筑,在保护其建筑格局和风貌、治理外部环境的同时,重点对建筑内部加以修缮改造,配备市政设施,改善居民生活质量。具体如:街区范围内的部分较好的传统民居等。

重建(恢复原貌):对传统风貌影响较大的建筑,拆除后通过历史建筑移植或利用历史建筑构件进行重建,并与传统风貌相协调。对于特别有历史意义的建筑及其环境,利用图纸、照片、口碑等真实史料为建设的依据,按照保护规划的要求进行恢复重建。具体如:东门遗址等。

保留(维持现状):对部分虽属后期兴建但质量较好,设计时在一定程度上考虑了与传统风貌的协调和对历史文化的继承,并能体现出历史街区的历史变迁的建筑,予以保留,维持现状。

整饬(综合治理):对于质量较好,风貌不协调的建筑,对其立面进行整治,加坡屋顶及重新装修立面。如石板街传统商业街巷。(图4)

拆除:对违章搭建添建的、影响院落空间环境、风貌较差的建筑,则予以拆除。具体如:传统建筑之间的小型违章搭建等。

插建:对历史街区进行功能的协调完善,根据传统建筑的体量、色彩和肌理布局进行局部插建。具体如:传统特色商业区等。

4.3 环境的有机更新

由于传统建筑设施落后,街区内很大一部分居民生活环境较差。保护东大街历史街区既要保护街区的传统风貌,又必须改善区内整体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实现环境的有机更新。

环境改造应尽量尊重历史原貌,加强公共绿地、街坊绿地、宅间绿地等多层次绿化建设,完善街区绿化系统。并适当对街巷界面加以整治与改造,增加景观家具小品,统一广告牌匾,完善街区标识系统。恢复性建筑坚持用海安当地的旧石、旧砖、旧瓦、旧木构件,体现原汁原味。同时,在外观风貌协调前提下,展览场馆内部设施和实物展示中可使用智能化、多媒体、中央空调等现代化设施,提升街区环境品质。

通过对环境的有机更新,有助于历史街区整体风貌的塑造,并为城市创造新的环境特色。

5.结语

历史街区以其丰富的历史信息、地域特征、文化传统及其所营造出的特有场所感与认同感,在城市特色日渐消逝的今天,显得弥足珍贵。伴随社会变化及城市形态的演进,幸存下来的历史街区,置身于快速化的城市发展浪潮之中,需要谋求新的生存与发展空间。通过对海安东大街历史街区保护更新规划案例的研究,笔者认为在当今的城市化进程中,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应遵循以下原则:

(1)整体性原则。历史街区的保护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历史文脉、空间环境、建筑遗产、社会网络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各方面,不能片面地保护某些方面而忽视其他方面。

(2)动态性原则。动态保护指不仅仅复制原貌以及原有生活形态,更注重与时代结合,提供发展的可能性,使老街区在新的城市语境中延续历史文化,实现活力复兴。

(3)参与性原则。充分调动原住居民的积极性、参与性,提升居民对历史街区的价值认同,完善监督机制,加大居民的话语权,并通过积极的政策,引导居民参与街区的保护整治及后续的街区发展。

(4)持续性原则。历史街区的改造不可能一蹴而就,应采取持续推进、渐进改善的模式,使历史街区逐步有序改造,以期最大化地保留、恢复原有街区的风貌、格局、历史信息。

参考文献

[1]李德华主编.城市规划原理(第三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2]刘琼.论历史街区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保护性有机更新[J].小城镇建设,2002(9).

[3]于立凡、郑晓华.保存城市的历史记忆--以南京颐和路公馆区历史风貌保护规划为例[J].城市规划,2004(2).

[4]张惠新.论历史街区的动态保护[J].生产力研究,2008(17).

篇6:关于历史街区保护改造与旧城更新的区别与联系

朝阜路是北京重要的历史文化街区,记载着北京城市历史的沧桑变迁。它东起朝阳门,西到阜城门,由八条街组成,总长7.45公里,沿途包括文物保护46处,其中世界文化遗产1处,国家级文物4处,市级文物29处,区级文物12处。按其功能性质大致可分为皇家宫室、宗教寺庙、文化教育、民居民俗、园林山水五大类。它不仅是一条横贯北京东西的重要轴线,而且是一条穿越北京时空的文脉线。目前与北京的其他道路一样,正经受着繁重的交通压力,沿线公共停车场少,多为办公大院内部停车,沿路的景点多为封闭式管理,目的性消费为主要特点,随机性消费极少。各景点虽然特征明确,主题鲜明,但相互之间关联性不强,目前消费与体验形式很少。作为城市核心区,应补充与日常生活工作密切相关的旅游休闲项目,在提升生活品质的同时为景点项目提供稳定的客源。对此,北京天创城市规划设计院主题工作室就朝阜路改造提出了规划建设新理念——“中间胡同”。

那么,“中间胡同”产生的背景是什么?“中间胡同”是一条怎样的“胡同”?它如何处理胡同中现存的古建筑与改造开发之间的关系?又如何破解朝阜路旅游产业发展瓶颈难题?主题工作室设计总监王永刚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

现状和巨大的潜在旅游市场将朝阜路改造提到议事日程

早在1998年北京市人代会上,贾庆林市长采纳九三学社的建议,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就明确地把建设朝阜路文化一条街列入北京市建设的重点工作。为此,九三学社与北京市政协城建委合作,对朝阜路现状作了全面翔实的调研,发现很多问题:首先,城市规划与文物保护之间存在着冲突。50年代制定、后经修定的北京城市规划中,规定该路红线为60米,与现有文物位置矛盾颇大。如东岳庙山门已被红线;中掉,钟鼓楼暴露于街面,庙宇完整性遭破坏。大街北侧有14处重要文物,其门脸均在红线内:白塔寺山门在路内8.5米,历代帝王庙10米,广济寺17.5米,西什库教堂15米,北图至中南海仅30米宽,已不可能再拓宽,北海大桥栏杆文革中被拆,至今不能恢复。其次,交通拥堵与文物保护、城市生活之间也有着巨大矛盾。日益增大的车流量使该街车速从1987年的24公里/小时降至现在的11公里/小时,阜内建起的“建材街”,车辆随意停放,进一步造成拥堵。超负荷的流量和汽车大量排放尾气,对古建文物造成极大破坏。此外,由于没有统一的规划,沿街建设得不到有效的总体控制,各单位各自为政分别报审,难以形成整体协调建设等问题。

2002年,九三学社与北京市政协城建委提出朝阜路改造的9条具体建议:明确定位朝阜路文化街的文化性质;从文物保护、环境整治、城市空间组织、交通、人流、建筑布局、街景规划、市政设施等内容着手,尽快作出朝阜路的详细规划和城市设计;经专家慎重评审确定:修订道路红线,强化文物景观,弱化交通功能;整体规划分段控制,突出中段:取消阜内建材商业街,突出绿化和老北京文化氛围:恢复老街地名,继承古都文脉;沿街形成妙应广场、西四广场、北大广场和东四广场四大城市广场空间,一改建筑密度过大,窒息、紊乱的城市环境,形成节奏和街道韵律,成立朝阜路建设领导小组和管委会,由市政府领导,规划、文物、民俗、园林专家参加:尽快形成朝阜路文化旅游的大气候,充实参观游览的文化内容。

现实、理想、虚幻、想象、历史、未来以及当下之间的关系如何平衡

北京旧城的东四、西四,是位于朝阜路连线上的重要城市空间节点,在明清两代就是与城市的南、北两市(鼓楼前、大栅栏)并列的东市、西市。只是以往的东四、西四完全以商业贸易为主,随着城市的演化、改变,东西两市的商业地位逐渐下降和被现代新型商业中心取代,东西两市陷入与旧城其他地段同质化的、逐渐淡漠的境地。

朝阜路目前的状态是居民们想要保持的吗?他们的满意度是怎样的?

如果这里变成公园、商业区、休闲区,有广场、酒吧街、创意办公群体,是干扰还是丰富生活?用整齐、现代的国际化换取目前的闲散、杂乱、无聊的状态,他们认可吗?

历史上这里的生活踪迹都是宝贵的,都留下吗?维持是保护的唯一方法吗?成片的大开发与局部微循环之间有没有第三条路昵?

一个有目标性特征的文化设计指南如何形成?它的整体性以及它在这里的意义应该怎样?胡同怎样体现其效率,公共性,而不仅仅是停留在历史与过去?四合院的历史是从古至今的封存陈列,最终被遗忘、闲置、拆除,还是赋予新的时代意义?盖新楼,致使城市记忆消失,使文物建筑与周边关系肌理断裂,最终失去文化价值?

现有的胡同、普通四合院应如何被激活,并推动周边环境改善,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总之,朝阜路的规划应该如何平衡现实、理想、虚幻、想象、历史、未来、当下之间的关系,成为规划设计师的重要课题。

兼具文化、历史、旅游的龙头项目——“中间胡同”应运而生

随着国内旅游产品创新升级步伐加快,旅游产业品牌化提升力度加大,作为资源型的朝阜旅游,在国内旅游业向纵深发展的今天应该重新审视历史现状,有机梳理资源。目前的旅游资源在合理分类,便于推广的同时,更需拓宽旅游产品带,丰富旅游市场的同时,拉动文化市场,形成可持续的京城旅游资源组合。

京城旅游资源组合成功的例子不乏其数。故宫、八达岭长城、天坛等一批经典内容和路线,早已成为国内外游客的目的地。近年的798艺术区,潘家园古玩市场以及周边同类业态,逐渐成为新的产品补充,更新的有鸟巢水立方,国家大剧院,即将投入使用的央视新办公大楼,都已经成为大众新的游览观光目的地。

东域、西城的资源在下一阶段将会有更大的优势,很多的国外游客来京喜欢住在有京味的四合院空间里,而现今能够提供的空间非常有限,也许以往我们怕让外人看到落后的居住环境,但目前的中国应该有自信和能力去改善老城的居住环境,敞开家门迎接四方宾朋。

2009年,北京天创城市规划设计院主题工作室根据九三学社与北京市政协城建委提出的建议,经过几年跨学科、多角度反复研究,提出了“中间胡同”的解决方案:依托朝阜路现存资源,在原有胡同肌理的基础上,开发出一条新胡同,将国际性旅游和文化艺术、时尚消费产业填充到新胡同里,通过引进新的文化产业,带动人流的进入,带动周边地区进入旅游型生存状态,周边区域和人口将如后海和锣鼓巷那样,形成旅游服务产业和经营

形态,甚至带动周边(如金融街)区域性的旅游和商务服务设施的增加。同时着重国际市井文化开发,如胡同内加入小型主题广场,将国际创意群体的介入形成一种看与被看,游与被游的局面,吸引更多的游客有新奇的发现与体验。使“中间胡同”成为吸纳创意常住人口,引进国际创意群体,与皇家文化形成完整的景观生态链,体现皇家、当代、民间的完整文化体系。

让胡同文化真正活起来,真正成长在当代并持续发展

北京的胡同已经经过了几百年的演变发展。胡同里的建筑几乎都是四合院。它们不仅是北京普通老百姓生活的场所,烙下了许多社会生活以及民俗风情的印记,同时,胡同之中还穿插着古塔寺院、皇亲国戚的府邸等古建筑,因此,胡同还是一种具有独特味道的文化载体。

如何才能让这种承载着历史特别文化的城市小巷真正活起来并持续发展?

“中间胡同”方案推行了一个持续的运行机制和平台,以便着重体现胡同的可塑性及可持续性。其具体思路是:在点的带动与线的拉动下逐步形成片的激活。在片区内形成一个重要的相互关联的内容,这些内容吸引人们穿行在点之间的线上,呼唤线的状态,支持点的发展。改变部分胡同四合院,在地面上活动,形成一个以四合院、胡同文化为主的时尚生活区。大量院落经过改造后,定能吸引大批境外“常住”人口来京休闲,一方面为经典的旅游网点提供持续客源,同时这些人在此“生活”也吸引境内游客汇聚在这里。大家在此不仅仅是小住、观光和购物,还可以创业、办公,使这里逐渐形成多元文化的交流空间,区别于单一的旅游观光型产品。在这儿培养出一种经济环境和文化艺术氛围,形成一个文化市场。促进文化发展,使其成为大北京的文化配套。

通过“中间胡同”的开发,从而把看胡同改变成看院子,即按分类等级把四至五类院子进行改造,调整为胡同肌理,为一到三类留出发展及保护的空间,拆改掉没有保护和欣赏、使用价值的临时棚屋。即东西厢房改成过道,在前后两胡同之间再加一个胡同,把四合院的南北轴线改造成东西轴线,形成可迂回游逛的连续空间,在充分展示院子的同时,保护了有价值的院落的完整。愿意留下的居民,可参与经营活动,或与游客相互欣赏:不愿意留下的,可以把房子出租出去;也可以换成公寓楼,完全迁离。

中间胡同就是通过对一些品质较差文化价值较低的栅房拆除,并补充一些建筑空间与保留下来的有文化价值的构筑物重新形成当代院落的新格局——传统院落与新院落共同组织成“中间胡同”。

“中间胡同”尊重原有胡同的肌理、走势,它随现场形成,南北或东西走向,甚至是斜向发展,串联成老城内的每一处亮点。这条线时而利用已有胡同肌理,时而拆除一些构筑物与原有胡同的肌理相连,依托具体建筑的实际情况结合居民的意愿确定具体改造策略进行现场设计。因此是随机的、灵活的,结合居民主动性的,它的可参与性极强,参与门坎较低。因此,它是把生活型空间改造成生产型空间,尊重与正视目前的居民要求,科学指导、人性化疏导。让迁出的人满足、让留下的人有基本的生活配套、让经营者有满意的预期回报、让游人有更多的精彩的发现、让政府有更多的税收、让胡同文化在当代真正活起来,真正成长在当代并持续发展。

为了北京胡同文化的传承、发扬和再生产

北京四合院是古时域市的核心区域范围内以居住为主的建筑,功能明确形式统一,所有的变化很微妙。有些趣味含意更是深藏不露,城市表征是高度统一的纯居住生活区,形成京城居住特色,胡同里重要的人和事成为胡同的标志性现象。如今院内居住的住户许多与原来的结构完全不同,居住层次同比也是差异很大,与当初的私家天人合一,所享受到的完整度相比完全变成了另外的一种局面。对于现代大都市的纯居住的现实来说体现的是落后和发展的停滞。

因此“中间胡同”方案建议由政府引导、指导,民间自发进行创意改造,将居住、经营等不同空间随着市场的发展而变化,逐步完善。政府定期举办评比活动,把符合要求的、创造力强的给予精神、物质和资金等奖励。

政府首先规划出几个有张力的可以激活片区的点,如区内的一些小庙,目前以单位办公为主,相比民宅操作容易一些。从市政基础设施改造人手,同步改造出几处重点地带。如重点保护院落、文物周边主要道路边的地区、对建筑广场绿化市政配套设施,停车设施进行样板式改造,带动民间自发改造,吸引外界投资,推动大资金启动“中间胡同”工程。同时,启动从后海到白塔寺的一个环形的步行街工程。

“中间胡同”工程应该是在拆与建的统一下共同完成的行为,部分地方会有功能性广场,周边会有二层建筑出现,结合老房子也会有当代建筑语言和时尚文化商业语汇的介入,最终是一个追求品质的形态丰富、文化繁荣的生活生产一体化城市格局,生活(居住)生产无逢连接。新北京成为这里的后院,提供大量的消费人群,支持这里的文化发展。

按照项目的构想,“中间胡同”将成为北京旅游主场,北京的文化资源将以慢节奏为特征在这里进行交流、传承、发扬。

产业化实施和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将带来城市的更新

通过交叉补贴的经济模式,带动城市旧区的产业化改造。将原本的居住型区域替换为消费型区域,将生活型区域替换为生产型区域;

通过引进新的文化产业,带动人流的进入和流动,客观上即带动周边地区进入旅游型生存状态,周边区域和人口将如后海和锣鼓巷那样,形成旅游服务产业和经营形态;

通过大家容易接受的方式和渠道进行开发、营销和推广:甚至带动周边(如金融街)区域性的旅游和商务服务设施的增加……

因此“中间胡同”项目是再生的、有序的、符合发展规律的,使市政府和百姓从中获益的。它需要逐步实施,把改造工作变成居民、专业公司、专家学者和政府互动的过程和日常的交流,不是集中赶时间搞改造,这是一个持续的、影响广泛的系统工程。

目前,有关部门正在系统整理关于这片街区的相关历史资料,形成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并将方案及方式方法公开征集意见,在此基础上结合各方意见,在专家指导下循续渐进、因势利导,特事特办。

“中心胡同”方案不同于历史上古长安东、西两市。首先,这个空间带形成的动因是文化旅游活动,因此可以补充新型的文化创意产业的活跃因素,克服现有主要是小型商业等的疲态。其次,这个空间不仅局限于东四、西四(东市、西市)的局部区域,而是扩展到贯穿古城东西的朝阜大道沿线及其南北相邻区域。再次,本策划的内在动机,是在旧城之中采取渐进、渗透、自身循环的手段,引进新的国际化文化消费机制和消费模式,使之成为促进北京旧城再生的一种新的模式。最后,策划是通过旅游和文化消费的带动,促使该区域的人口增加,刺激周边区域提供更多样化的服务,辐射带动朝阜路南北区域经济形态的活跃,东四、西四必定会恢复活跃的商业贸易和信息交流,呈现出多样化的商业形态。

上一篇:招投标服务承诺书范文下一篇:寒流来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