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问题的思考

2024-05-29

关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问题的思考(精选6篇)

篇1:关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问题的思考

关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问题的思考

时间:2011-04-22 11:47:44作者:秩名

论文导读:在今天,我们应该珍惜和保护这些见证历史的精华沉淀,体现其应有的宝贵价值,保护好历史文化名城,发展好历史文化名城。对于这座古老的历史文化名城,我们主要从其保护的现状,目前保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对策来进行分析。

关键词: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对策

无论在哪个国家,每个城市都有其自己发展的轨迹,都有自己鲜明的个性特色,特别是世界历史名城、文化古都,不仅没有彼此雷同的,而且都是各自民族传统文化在城市计划与建筑中的卓越体现,其个性特色强烈、突出。它们都按照各自民族优良思想、文化传统,吸收人类文明发展的成果,继承并创造性地发展。民族文化、风土人情沿着历史文脉构成不同的变迁历程,进而形成不同建筑风格、街区形态和内涵丰富的都市风貌。在今天,我们应该珍惜和保护这些见证历史的精华沉淀,体现其应有的宝贵价值,保护好历史文化名城,发展好历史文化名城。以济南为例,从龙山文化古城遗址算起,济南的建城史已有4600多年,中国5000年文明史在济南可以得到完全的印证。1986年国务院批准公布济南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历时已有21年。对于这座古老的历史文化名城,我们主要从其保护的现状,目前保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对策来进行分析。

一、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现状:

(一)政府高度重视泉城保护,加强名城保护和维护工作

1988年,济南组建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班子,1994年《济南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得到了国家批准,这是全国第一部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规划,它鲜明地突出了“从保护城市特色,保存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出发,点、线、片相结合,加强对文化古迹、历史性街区、传统风貌地区的保护,形成名城保护的完整体系。”强调名城保护的重点是“古城区及其自然地理环境、历史性街区、泉水、文物古迹、风景名胜区和城市风貌基本特色。”并指出要将济南最有特色的“山、泉、湖、河、城有机结合”,在名城保护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逐步形成“和谐的人文与自然相互依存的整体”。《规划》的出台和贯彻执行,对济南市的名城保护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它的主要精神和内容后来又被纳入了《济南市城市总体规划》,成为济南市建设与发展的重要依据。

(二)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

泉城济南在旧城改造和新城建设过程中,重视传统风貌的整体保护,处理好建设和保护的关系,采取多种形式抢救性修复各类历史遗迹,整治街区环境,取得了较好成效。如2001年,对泉城路进行了拓宽改造,使这条老城区内的主要商业街在反映历史文化特色、展现现代化风姿的有机结合中重新焕发出了勃勃生机。以趵突泉、黑虎泉、五龙潭、珍珠泉等四大泉群为重点加以保护,划定以南部山区和玉符河地区为重点的泉水补给保护区。针对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出现的泉水断流情况,围绕实现恢复和保护泉水喷涌,弘扬泉文化、打响“泉城”品牌的目标,全市上下正全面实施保泉战略并抢救修复了46多处被填埋、占压的泉水。

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存在的问题

由于各种原因,济南在城市发展和城市保护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开发性破坏较为严重

许多城市在现代化的名义下进行着剧烈的改造,一批批古老街巷和古朴民居被拆除,济南也不例外,大规模的高楼大厦取代了一些古街老巷,特别是一些历史文化名城把一些具有历史韵味的街道一部分或全部的拆除,使古城区的一些古街道大力兴建的现代化高楼,也使得一些文物单位被高层建筑物包围而失去了原有的文化生态环境,破坏了古城的历史格局和原有的空间尺度。例如由于近现代特殊的历史条件,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泉城济南,“家家泉水,户户垂杨”的古城风韵已成追忆,着实令人叹惋。科技论文。

城市中的历史保护区作为一种不可再生资源,体现着某一历史时期的传统风貌,包含着众多的历史信息,是名城中的重点保护对象。但许多名城由于不断地改造、侵蚀保护区,许多历史保护区被挤占,使得规划确定的保护区范围不断地缩小,或者全部被拆除。在济南有绝大部分历史街区被完整保留,体现了历史的真实风貌,但还有一小部分被统统拆光,使其失去了当时的历史环境,结果往往是毁坏了有价值的真实历史遗存。

(二)必要的保护资金短缺

保护资金短缺是济南以及其他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过程中所共同面临的一个问题。由于保护和维修资金不足,导致名城中许多有价值的历史文化街区自然破败,难以为继。一些景区景点内也因维护资金不足而出现局部的风蚀等现象,因没有资金保障未能及时修整保护而正趋于衰败。

(三)保护法律法规体系不够完善,保护力度不够

我国的文化古城保护立法体系采用国家立法与地方立法相结合方式,国家制定全国性保护法律及其法规性文件,地方在立法权限范围内制定地方性法规、法规性文件。与英、法、日等国家的法律制度相比,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法律制度要相对滞后,主要是与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相对应的全国性法律、法规不完善。在由文物、历史文化保护区及历史文化名城组成的三个保护层次中,文物保护法律体系相对完善,名城与保护区目前仅有数量很少的法规性文件,缺乏与之相对应的法律、法规。由于无法可依,缺少了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强制手段,致使破坏历史文化名城的行为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很难做到依法行政,难以追究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也使得保护工作的开展显得力不从心。

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对策

(一)加强名城全面保护,整体性保护,提高公众的保护意识

历史古城一般都具有独特的地理条件和相对完整的建筑形制,在保护工作中应注重保持其完整性,如泉城济南古城区为护城河,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主要内容。古城区的保护体现了整体保护的思想,既保护古城区,又保护与古城区密切相关的外部自然地理环境;既要继承古城区的传统格局,又要保护古城轴线、路网、水系,还要严格控制古城区建筑容量、建筑高度、建筑风格及空间尺度。另外还要提高公众的保护意识,如集全社会之力保泉护泉,在全体市民中积极开展爱泉护泉的宣传教育活动等,让公众参与到保泉护城活动中来,进而在全民中形成一种自觉行为。

(二)拓宽名城建设的筹资渠道,增加保护和维护投入

保护历史文化名城是一项高投入的系统工程,在英国和日本,国家和地方政府的财政拨款是保护资金最主要的来源,款项数额巨大,并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我们则要结合自身的情况,坚持政府主导、全民参与,多渠道筹集资金。通过社会捐资、股份筹资等多种形式,广泛动员社会资金参与名城建设。如保泉工作开展时通过济南市财政拨款380万元,社会各界捐助200多万元等多方筹集资金为泉水的保护提供资金支持。我们要把这一方式推广扩大到名城街区及整个古城的保护当中,另外也应学习制定各类相关政策,为名城保护提供多渠道、多层次的资金筹措方式。科技论文。如减免税收、公用事业拨款、贷款等形式。科技论文。

(三)完善保护法律法规体系

通过制订法规,明确保护的基本原则,明确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区和村镇应保护的主要内容,形成完整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框架,确立保护资金的立法保证。另外法律文件内容的操作性要强,对保护管理的程序、国家、地方及民间团体的各自职责与相互关系,以及保护资金的来源及违反处理的规定内容要更为详尽与严格。

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建设在世界各国都是一个重要问题。国外许多国家在这方面做得很好,如法国巴黎老城区、意大利的罗马古城的保护与建设,都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就我国而论,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建设对城市经济发展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其历史价值和现实价值将得到较好的体现和进一步的升华,对于城市研究和旅游资源开发规划提供较高的参考价值和借鉴价值,因此,我们全社会都应积极有效的保护好和发展好历史文化名城。

参考文献:

1、周干峙.城市化和历史文化名城.《城市规划》.2002.42、潘宝明.历史文化名城的文物保护与旅游发展《旅游学刊》.1999.33、肖勇.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拓展.《城市研究》.1999.44、王景慧.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概念.《城市规划汇刊》.1994.4

篇2:关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问题的思考

中国是世界上地域辽阔,历史悠久,文化传统不曾中断的多民族国家。遗存至今的大量历史文化名城及文物古迹,形象地记录着中华民族形成发展的进程。它们是人们认识历史的物质的信息载体;具有多方面的价值,其中很多是经济价值与文化价值的共同体。这些历史文化名城及文物遗存在人类现实生活中体现着一个国家或区域的根本价值取向和民族精神特性,是增强民族凝聚力和促进民族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随着越来越多的社会文化与精神消费需求的增长,文化遗产将在经济生活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但是,对于历史文化名城及文物实体目标物,却面对着无情的自然蜕变,这种蜕变就是要把人类用能量创造的材料以及这些材料的集合体,分解成它们原有的矿物状态,而历史文化名城及文物保护科技是体现我们尊重和珍惜挽救文化遗产资源的直接方法和手段。文化遗产的保护成果会提升遗存的价值,使观瞻参与者获得更多的精神享受和思想教育,还会使地方财政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因而会促进社会更加关注并精心于文化遗产的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及文物是文化遗产的创造和传承者,是人或人群共同体自身情感或动机生动表达的角色或需要。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及文物就是要真实、全面地保存并延续历史文化名城及文物的历史信息及全部价值。使经修复保护的文物能够更好地承担起表达的使命,引起情感的共鸣是我们追求的宗旨和永恒的研究课题。中国近代的历史文化名城及文物保护观念和方法开始于20世纪30年代。1949年至今,已有效地保护了大批濒于毁坏的文物古迹,形成了一系列符合中国国情的保护理论和指导原则,并由国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和相关的法规。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和政府加大了文物保护投人的力度,特别是近几年以来的高投入开创出文物保护界前所未有的欣欣向荣的局面。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科学和技术涵盖了技术科学、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强调学科交叉融合,同时强调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软科学研究全面交互展开,因而,文化遗产保存科学是综合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各国文物保护事业的发展受国家经济实力、政治环境、发展阶段、文明程度、管理水平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对于既是经济资源,又是文化教育、历史信息资源的文化遗产,文物保护工作者需克服重重困难,在整合历史信息的基础上,复原和保护文化遗产,千方百计保证文物价值能够保存真实和完整。就笔者看来,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及文物保护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1)难度大、任务重。因为中国幅员辽阔、气候差异明显,文物众多且品质多样,这给文物保护带来非常大的挑战。(2)文物保护科技人员少,普遍来讲,文物保护队伍素质、水平和实际需要还存在很大差距,队伍建设急需进一步加强。

(3)地区发展不平衡,制约着中国整体文物保护水平的提高。一般来讲,老 少边穷地区文物保护非常薄弱,强势地区的辐射和帮带作用非常有限。(4)学科仍处于基础阶段,存在诸多不够完善的环节,理论、方法和相关的管理及政策法规还不够健全。(5)历史文化名城及文物保护的社会参与性还有待提高,人们的文物保护意识仍需进一步加强。营造一种良好的舆论环境对文物保护大有必要。为了更好地实施保护,实际工作中我们需多注意以下问题:其一,历史文化名城及文物保护工作必须按程序进行。所有程序都应符合相关的规定和专业规则,并且广泛征求社会有关方面的意见。科研应当贯穿在保护工作全过程,所有保护程序.都

要以科研成果为依据。应当按照不同的保护对象规定不同的工作程序,但最必要的和最基本的程序不能省略。各个时期所用的保护材料所起的作用的时间相对文物来说都是短暂的。那么时间长了,旧材料被新材料取代,材料的替换就成了必然。实际工作中大多数情况下,对文物实施保护后,可逆是不可能实现的,至少是不能绝对实现。因为微观的积累,必然导致宏观的不可逆。最小干预是应该提倡的专业规则,近期没有重大危险的部分,除日常保养以外不应进行更多的干预。必须干预时,附加的手段只用在最必要部分,并减少到最低限度。采用的保护措施,最好以延续现状、缓解损伤为主要目标。注重修复保护材料本身的性质、性能,注重保护修复材料制作工艺及其流程的保存,尽量把传统材料及制作工艺同时保存下来。日常保养是最基本和最重要的保护手段,坚持不懈地定期实施日常保养,制定日常保养制度,定期检测,并及时排除不安全因素和轻微的损伤。其二,文物保护、修复的技术与理论的复杂性决定我们的手段和标准不是绝对的。就文物本体讲,文物个体区别有时很大。按质地分为有机、无机以及有机与无机的结合体;按时间又可分为新旧石器及有史以来的各个时期的不同文化遗存,颜色、质地、纹饰、风格等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按埋藏环境分为土壤、水下和露置保存。就保护的实施者来讲,个人审美心理和情趣存在区别。有传统保守的,有革新激进的;有主张对比的,有主张协调的;有崇尚简洁的,有崇尚装饰的等等。但是我们只能本着能够表现文物的历史真实性为标准,而不应为了追求完整、华丽而改变文物原状。最好做到科学性与艺术性兼顾的同时,使修复具有可逆性。其三,古代遗产、遗物保存是为了留住我们的文化遗产的原真的精神记忆,要对古老文明和历史资源多加珍重。个人的专业和特长都是有限的,认识到自己和同代人在知识和方法上的局限和不足,慎重对待文化遗产是我们保存工作者应具备的科学道德和职业道德的具体体现。保存科学脱离不了对学科的深刻反思,同时不能忽视技术的继承与创新。如果我们能够做到将文化内蕴和技术功力相结合,突破文化素养的局限和急功近利的束缚,我们的文化遗产保存与研究将另有一番天地。其四,文物保存工作者还需注重把特色传统材料及制作工艺保存下来,与现代化科技相结合,实施文物保存,这样既使被处理对象的原始性被保存下来,又保存了易失传的工艺。其五,对文物价值的认识不是一次完成的,这一认识将随着保护者文化修养和专业素养的提高而不断提高和不断深化,对文化价值的再认识与认同对保护非常重要。其六,我想探讨的问题是技术和设备的引进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各种技术和设备引进越来越多。文物保护领域也引进了一些设备,为文物保护和修复提供了异常可贵的智力和设备的支持,为推进中国的文物保护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但是众所周知,长期以来,中国在文化遗产领域的国际合作、文物保护,基本上是单向的,以学习发达国家为主。中国可称为文化遗产大国,但却很难称得上文化遗产和保存研究大国。在国际上,在文化遗产保存理论与概念诸多方面;在管理制度与标准方面;在遗产保存方法与技术方面等;中国长期处于倾听者的身份。这一状况与中国文化遗产的世界地位、与源远流长的中国文明史都极不相称。其中技术引进的问题尤其应予足够的重视。曾有人就工业生产方面总结日本引进技术的一个公式,即“一号机引进,二号机国产,三号机出口”。与之相比,我国很多技术引进,似乎也有一个公式,叫作“一号机进口,二号机进口,三号机还是进口”。反思一下我们文物保护领域怎样呢?(1)长期以来,我们对文物保护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与创新不够。技术改造、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自主创新相脱节,即所谓重“引进”轻“消化”。有资料说在国外的技术引进中,通常是引进1美元的技术,要花2~5美元的投资来搞消化吸收。(2)重“硬件”轻“软件”,集中表现为我们在引进文

物保护技术时,主要以成套设备进口为主,以软件技术和其他方式为辅。(3)设备、技术引进存在很大的盲目性,存在重复引进现象。由于信息不对称,引进的技术总体而言不尽如人意。在引进技术中,由于重“引进”而轻“消化”,不能有效提高自主开发和创新活力的源泉,未能引发出令人满意的技术水平的自我提高。(4)宏观调控乏力,相关政策不配套。由于没有把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创新工作放在主导地位,文物部门对技术引进缺乏统一的明确的规划,特别是未能在技术引进的不同发展阶段制定出明确而统一的国家技术引进战略和计划(包括制定与之相配套的消化吸收政策、技术开发政策和技术创新政策),导致无论是文物发掘单位,还是文物保护单位,对消化吸收创新都处于无政府状态,国家宏观调控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至今我国文物领域的技术引进工作没有形成一个有权威性的统一的宏观管理体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协调与平衡的运行机制。面对相关情况我们的对策是否可以考虑如下:加强宏观调控和统筹规划,建立技术引进信息共享系统,避免盲目引进、重复引进和低水平引进。要明确设备与技术引进的指导思想、直接目的和方式。从指导思想来说,许多国家的经验表明,由国家组织推动技术引进向高层次发展并坚持以发展自主创新能力的技术引进战略,是一条成功的路。无论在哪个国家,每个城市都有其自己发展的轨迹,都有自己鲜明的个性特色,特别是世界历史名城、文化古都,不仅没有彼此雷同的,而且都是各自民族传统文化在城市计划与建筑中的卓越体现,其个性特色强烈、突出。它们都按照各自民族优良思想、文化传统,吸收人类文明发展的成果,继承并创造性地发展。民族文化、风土人情沿着历史文脉构成不同的变迁历程,进而形成不同建筑风格、街区形态和内涵丰富的都市风貌。在今天,我们应该珍惜和保护这些见证历史的精华沉淀,体现其应有的宝贵价值,保护好历史文化名城,发展好历史文化名城。

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存在的问题由于各种原因,城市发展和城市保护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开发性破坏较为严重许多城市在现代化的名义下进行着剧烈的改造,一批批古老街巷和古朴民居被拆除,大规模的高楼大厦取代了一些古街老巷,特别是一些历史文化名城把一些具有历史韵味的街道一部分或全部的拆除,使古城区的一些古街道大力兴建的现代化高楼,也使得一些文物单位被高层建筑物包围而失去了原有的文化生态环境,破坏了古城的历史格局和原有的空间尺度。城市中的历史保护区作为一种不可再生资源,体现着某一历史时期的传统风貌,包含着众多的历史信息,是名城中的重点保护对象。但许多名城由于不断地改造、侵蚀保护区,许多历史保护区被挤占,使得规划确定的保护区范围不断地缩小,或者全部被拆除。

(二)必要的保护资金短缺由于保护和维修资金不足,导致名城中许多有价值的历史文化街区自然破败,难以为继。景区景点内也因维护资金不足而出现局部的风蚀等现象,因没有资金保障未能及时修整保护而正趋于衰败。

(三)保护法律法规体系不够完善,保护力度不够我国的文化古城保护立法体系采用国家立法与地方立法相结合方式,国家制定全国性保护法律及其法规性文件,地方在立法权限范围内制定地方性法规、法规性文件。与英、法、日等国家的法律制度相比,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法律制度要相对滞后,主要是与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相对应的全国性法律、法规不完善。在由文物、历史文化保护区及历史文化名城组成的三个保护层次中,文物保护法律体系相对完善,名城与保护区目前仅有数量很少的法规性文件,缺乏与之相对应的法律、法规。由于无法可依,缺少了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强制手段,致使破坏历史文化名城的行为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处

理,很难做到依法行政,难以追究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也使得保护工作的开展显得力不从心。

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对策

(一)加强名城全面保护,整体性保护,提高公众的保护意识历史古城一般都具有独特的地理条件和相对完整的建筑形制,在保护工作中应注重保持其完整性,如泉城济南古城区为护城河,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主要内容。古城区的保护体现了整体保护的思想,既保护古城区,又保护与古城区密切相关的外部自然地理环境;既要继承古城区的传统格局,又要保护古城轴线、路网、水系,还要严格控制古城区建筑容量、建筑高度、建筑风格及空间尺度。另外还要提高公众的保护意识,(二)拓宽名城建设的筹资渠道,增加保护和维护投入保护历史文化名城是一项高投入的系统工程,在英国和日本,国家和地方政府的财政拨款是保护资金最主要的来源,款项数额巨大并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我们则要结合自身的情况,坚持政府主导、全民参与,多渠道筹集资金。通过社会捐资、股份筹资等多种形式,广泛动员社会资金参与名城建设。另外也应学习制定各类相关政策,为名城保护提供多渠道、多层次的资金筹措方式。科技论文。如减免税收、公用事业拨款、贷款等形式。科技论文。

篇3:关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问题的思考

在我国的历史文化遗产体系中, 历史文化名城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档案与载体。保护好、管理好历史文化名城是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与文化影响力的必然要求。但随着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深入, 许多富有价值的历史文化名城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 有的甚至造成了无法挽回的损失。如何更好地保护、管理历史文化名城, 发挥文化遗产在当代社会两个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已成为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当务之急。

安徽省黟县作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 在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管理方面经验较为丰富。

黟县地处皖南山区西部, 隶属于安徽省黄山市。历史悠久, 风光旖旎, 是徽商和徽文化的主要发祥地之一, 素有“桃花源里人家”、“中国画里乡村”的美誉。境内存有大量明清时期的民居、祠堂、牌坊、园林等古建筑, 西递、宏村两处古村落更作为“中国古村落的杰出代表, 徽文化和典型地方文化特色的具体体现, 中国民间建筑艺术的宝库”而于2000年11月30日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开创了将民居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先河。现在的黟县, 是安徽省历史文化名城, 除世界文化遗产西递、宏村外, 还拥有四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西递、宏村、屏山、南屏) 和一个安徽省历史文化名村 (关麓) 。

在多年的探索与实践中, 黟县从基本县情出发, 认真按照文化遗产保护法律法规的要求, 努力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 依法对以古民居为主体的文化遗产实行系统性、计划性的保护管理, 不断探索, 创新实践, 探索出一套保护与管理历史文化名城的有效方法。

二、黟县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管理

(一) 合署办公, 体制创新

建立健全行政管理机制是保护与管理历史文化名城的制度保障。各级管理机构以及各职能部门间按照一定的规则相互配合、相互协作, 才能充分行使权力、履行职责, 优化配置境内的各类资源, 为保护与管理历史文化名城服务。黟县历史文化名城管理体制可归纳为“县、镇、村、民间组织”四级保护管理网络, 具体如下:

1. 县级:

成立以县长为主任、分管副县长为副主任, 各有关乡镇政府与县建设、文物、国土、旅游等有关职能部门组成的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委员会, 综合协调、指导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工作。下设世界文化遗产办公室, 由文物管理局、规划局合署办公, 贯彻实施遗产保护管理委员会的部署规划。

2. 镇级:

成立相关的保护机构, 包括镇政府、土地所等, 通过镇一级的动态巡查和直接管理, 进行历史文化村镇保护和基础设施建设。西递镇、宏村镇还成立了遗产管理委员会、遗产保护管理监察大队, 强化保护工作的日常监管监控。

3. 村级:

以村两委 (村党支部委员会和村民自治委员会) 作为历史文化名村保护与管理的一线力量, 及时解决历史文化名村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4. 民间:

设立黟县徽文化研究所、徽文化联谊会、西递村老年人协会等半官方或民间的保护协会, 为做好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工作献计献策。

在四级保护管理网络中, 以第一级中的“合署办公”最为独特。与我国其他地区的世界文化遗产管理办公室的设置不同, 黟县将文物管理局与规划局同置于世界文化遗产管理办公室之下, 使两者合二为一、合署办公, 实际上是一个机构、三块牌子。这种将文物管理与城镇规划相结合的方式在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行政管理机制中实属首创。

黟县世界文化遗产管理办公室成立于2006年4月, 文物管理局与规划局的合署办公也始于此时。黟县这一独特的管理机构的出现绝非偶然, “黟县所拥有的不只是单个的、零散的文物, 丰富的、完整的文化遗产才是它最为珍贵的财富。但面对‘文化遗产’这一新的概念以及保护文化遗产这一新的任务, 单纯地进行文物保护与管理已经远远不够, 应将文化遗产纳入整个城镇建设的总体规划中, 以实现文化遗产保护与城镇化建设的双赢。”黟县世界文化遗产管理办公室副局长倪国强这样诠释体制创新。

自实施四年来, “合署办公”这种管理制度带来了很多积极的效果, 它提高了相关部门的工作效率, 杜绝了部门间沟通不畅、政令不一等状况, 使得它们可以最大限度地行使职能, 保护文化遗产;它既有利于对文化遗产进行整体保护、原生态保护, 又有利于使城镇化建设彰显古黟文化特色, 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与潜力。

(二) 科学规划, 宏观指导

保护规划是保护与管理历史文化名城的宏观指导, “它兼具全局性与专业性, 不仅需要对文物古迹或风景名胜区作出保护与规划, 更需要对历史文化遗产作出全面整体的安排, 要制定保护框架, 划定保护范围, 确定建筑物控制高度, 并提出保护措施”。只有在科学规划的前提下, 文化遗产地的保护与管理才能做到有章可循, 有法可依。

黟县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由以下三大层次构成:

第一层次:《安徽省黟县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此规划是黟县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总体性规划, 于2007年在东南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建筑学院的帮助下编制而成, 以“真实性、发展性、整体性、特色性”为指导思想, 旨在促成历史文化保护与城镇化建设的共赢, 经济发展与人民生活进步共举。

第二层次:专项保护规划, 主要有《西递古村落保护规划》、《宏村保护与发展规划》、《南屏古村落保护规划》、《屏山古村落规划》、《关麓古村落保护规划》等, 明确提出了具体的保护范围、保护措施及整治措施。

第三层次:其他规划, 主要有2001年编制完成的西递、宏村等古村落基础设施建设和古建筑修缮设计以及2003年编制完成的部分村落新区建设规划和古村落消防规划。

(三) 抓大放小, 多样管理

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管理是一定地理区域内的一项系统性的活动, 其艰巨性与复杂性不可小觑:一方面, 各类文化遗产在构成与分布上呈现出不均匀的特点;另一方面, 其保护工作又与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条件等息息相关, 并受到它们的制约。这就要求管理者从实际出发, 因地制宜地采取多样化的管理方法。

黟县的文化遗产异常丰富, 但分布却不均匀, 除世界文化遗产地西递宏村及几个国家级和省级历史文化名村外, 其他地区的文化遗产分布都较为零散, 不利于整体保护工作的开展。同时, 其欠发达的经济基础又极大地限制了全面保护的目标的实现。所以, 目前黟县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管理体现出“抓大放小, 多样管理”的特点, 即将重点放在世界文化遗产地西递宏村, 其次关注几个国家级和省级历史文化名村, 然后逐步将有效的保护与管理经验推行到全县其他地区。

西递、宏村是黟县文化遗产地的珍贵遗存, 也是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领先者。在法律法规的建设上, 黟县于2001年通过了《黟县西递、宏村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在行政管理体制上, 西递、宏村都将保护工作纳入镇级行政首长责任制, 西递还成立了文物管理所, 具体负责贯彻实施相关法律法规, 镇以下还有村两委及民间组织作为强有力的补充;在保护规划的编制上, 则在原有《西递保护规划》与《宏村保护规划》的基础上, 出台了《西递宏村保护规划》, 强调“贯彻‘保护为主, 抢救第一, 合理利用, 加强管理’的方针, 坚持综合保护, 积极保护, 处理好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资源和环境保护的关系, 实施遗产地全面可持续发展。”

在具体保护层面, 黟县独创的几项保护方法尤为特别。

其一是古民居认领保护。这是针对古民居所采取的一种保护方法, 具体是指“国内外组织或个人按照《黟县古民居认领保护办法 (试行) 》参与黟县古民居的保护维修和开发利用”。在具体实施过程中, 以确保遗产地和国家级文保单位所有权不可触动为前提, 对于部分濒临倒塌、个人私有且无力承担维修费用的古民居, 尝试通过市场运作募集社会资金, 实行置换所有权、易主保护, 吸引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古民居的保护与开发;其运作方式包括合作入股、租赁经营、项目招商等多种。黟县将这种保护方法概括为“产权置换, 原地保护”。以古民居认领保护为平台, 黟县出现了旷古斋、猪栏酒吧、猪栏二吧、归止园等一批新型文化客栈, 它们不仅拯救了濒危的古民居, 更提升了黟县的美誉度与知名度, 使黟县的旅游产业结构得到了升级。

其二是古民居修缮“九步工作法”。此方法为西递镇首创, 具体分九步开展古民居的修缮工作, 即:

(1) 村民提出申请, 填写古民居修缮申请表;

(2) 西递管委会会同县文物局、国投公司进行现场勘查;

(3) 宏翔古建维修中心制定维修方案、工程预算;

(4) 公示申请修缮户;

(5) 县文物局审批;

(6) 村民按比例缴纳维修配套资金或维修保证金;

(7) 西递古建公司根据审批方案施工;

(8) 西递管委会会同县文物局、国投公司验收维修工程;

(9) 宏翔古建维修中心与国投公司决算或退还保证金。

“九步工作法”中, 维修资金的筹措采取“三三制”原则, 镇政府、村委会和户主各承担三分之一。这种文物修缮工作程序从延续文物的完整性与真实性的最高目标出发, 兼顾了政府、企业、居民等参与主体, 贯穿了“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以其科学性与可操作性得到了国家文物局的大力肯定, 为我国其他地区所效仿。

(四) 文化旅游, 相得益彰

历史文化名城的建设离不开对已有文化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 这不仅是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也是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长期以来, 黟县坚持“保护第一, 合理开发利用”的原则, 引入市场运作机制, 大力发展文化旅游, 并以此反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形成良性循环机制。

1. 旅游开发, 规划先行。

旅游开发工作坚持以重点古村落保护和发展规划、《黟县旅游业发展战略规划》、《黟县乡村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以及一批景区景点开发规划为指导, 以避免对文化资源的盲目利用与破坏。1998年, 黟县政府成立了由城建、文物、土地、旅游等部门组成的保护规划领导小组, 专门负责规划的管理和实施;2006年又成立遗产管理办公室, 使文物管理局、规划局合署办公, 建立了旅游开发项目、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涉旅工程建设项目的会审、评审制度。旅游事业被纳入整个历史文化名城的建设中。

2. 研发文化产品, 丰富商品市场。

大力研发、生产体现徽文化以及古黟文化特色的旅游产品, 在实现旅游创收的同时, 促进黟县区域文化的发扬与传播。目前, “黟县已有国家级旅游商品定点生产企业2家, 个体私营旅游商品作坊达150多家, 旅游商品经营店铺、摊点达700多家, 年营业额近5000万元, 形成了旅游工艺品、旅游纪念品、旅游用品、旅游食品四大类、1000多个品种的旅游商品生产体系。”其中包括腊八豆腐、宏潭豆腐乳、黄山毛峰、五溪香芽、西递翠眉、文房四宝、徽州三雕等多种地方特色食品和传统手工艺制品。

3. 创新开发形式, 升级产业结构。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不断改善, 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也不断增强, 这就对旅游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虽然传统的观光旅游仍是主流, 但体验旅游、生态旅游、康体旅游等新型旅游形式的出现与发展却有着不可抗拒之势。黟县对此有着深刻的认识, 提出了“以世界遗产为龙头, 以徽文化为核心, 以乡村为依托, 坚持面向市场, 不断深化旅游资源开发, 不断推进旅游产品结构优化升级”的旅游发展方针。它在发展传统古村落观光旅游的同时, 大力开发多样化的旅游形式, 包括猪栏酒吧、旷古斋等新型文化体验旅游, 龙池湾农耕文化园、竹海人家等农家乐旅游, 香溪谷大酒店、桃源人家度假村、奇墅湖国际旅游度假村等乡村酒店度假旅游, 五里、深冲农业生态旅游以及以山地车为代表的体育旅游和露营旅游、徒步旅游等专项旅游产品, 形成了复合型的旅游发展格局。

4. 文化主打营销, 开拓旅游市场。

市场营销是发展旅游业必不可少的步骤, 高效的市场营销策略是旅游业不断前进的助推器。黟县的旅游业深植于其丰富的文化资源中, 其市场营销策略也体现出独特的文化特色。一方面, 积极运用网络、电视、广播等大众传播媒介, 大力宣传黟县的旅游产品与文化特色;另一方面, 积极开展中国黟县国际摄影节、五里桃花节、深冲开茶节等重大节庆活动, 凸显旅游的文化内涵;同时, 还积极配合国内外的媒体和旅行商在黟县进行专访、采风、洽谈合作, 向他们展现徽文化的巨大魅力。在这一系列市场营销策略的作用下, 黟县“世界文化遗产、中国画里乡村”“中国十佳最具魅力名镇”、“中国最值得外国人去的五十个地方之一”的美誉响彻全球各地。

(五) 引导有方, 参与有力

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管理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 其目的在于对境内的文化遗产实现完整性与真实性的保护, 意义深远。它不仅仅是政府的独角戏, 而是关系到千家万户, 需要居民积极参与、社会大力支持的大舞台。黟县发掘民间保护力量的举措可以概括为以下两大方面:

1. 引导居民参与, 增强保护意识。

多方面反哺居民生活, “返利于民”, 从根本上激发民众的参与积极性;通过开展“五好家庭”和“十星级文明户”评比等活动, 引导居民参与到保护文化遗产的队伍中来。在具体操作过程中, 文物保护管理部门要与古民居使用人或所有人签订文物保护责任书, 明确双方的责任与义务。西递、宏村分别制订了村规民约, 并编制遗产保护知识手册分发给村民。宏村每年“七一”期间, 都结合纪念活动, 让党员重温入党誓词, 弘扬正气, 主动投身宏村保护的第一线。

2002年6月18日, 西递村全体村民在村老年人协会的倡议下, 男女老少自发组织起来, 在村前的牌坊下集会, 以“宣誓和签名”的方式, 向社会承诺“保护世界文化遗产、共创人类美好未来”, 并集体联名给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先生发送一封电子邮件, 表达了自觉保护古村落、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美好愿望。安南秘书长委托工作人员代表他给西递村民回信, 对村民们的做法表示感谢与赞赏。6月18日随即被定为西递村的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日。这显然是民间力量参与黟县文化遗产保护的积极效果。

2. 加大宣传力度, 争取社会支持。

通过印发《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皖南古村落保护条例》、《西递、宏村古村落保护管理办法》等宣传手册, 对相关保护法律法规进行宣传, 增强民众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通过申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名镇、魅力名镇、4A景区等各类荣誉称号, 并借助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宣传媒体, 采取开设专栏、召开专题讲座等多种宣传方式, 提高黟县文化遗产的知名度和美誉度;通过举办国际山地车节、中国黟县摄影节、中国乡村旅游节、中国遗产日展览、激情文化广场、“遗产杯”系列赛等活动, 广泛宣传, 争取全社会的关注与支持。

(六) 沟通交流, 借鉴创新

随着全球化、信息化时代的到来, 要求各个国家、地区实现各个领域内的信息对接, 以实现资源共享、共同进步。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管理亦是如此, 必须与不同领域、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之加强沟通交流。黟县的地理条件是闭塞的, 黟县人的思想观念却是开放的。他们不甘落后, 抓住各种机会参与到时代潮流中来, 实现自身的发展与完善。

1. 携手学界, 以文化促发展。

首先, 参与学术交流, 加强专业队伍建设。黟县每年都组织参与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业务骨干参加国家和省文物局举办的各种形式的保护管理培训班、短训班、研讨会等, 并与其他文化遗产保护单位进行技术交流。在编制具体保护项目时, 又主动与相关高校研究机构或规划设计单位进行学习、交流、咨询等活动。其目的都在于不断提高管理者的专业技术水平与能力, 努力打造一支本地化的专业管理队伍。其次, 配合学界研究, 发掘本土文化资源。古黟文化底蕴深厚, 为之着迷的专家学者络绎不绝、纷至沓来。对此, 黟县给予了极大的支持, 提供各种条件配合他们的工作。据了解, 黟县每年都要接待来自全国各地高校或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及学生, 这不仅有利于古黟文化的发掘与传播, 也有利于学术研究的深入与研究人才的成长。

2. 中外交流, 携同仁共进步。

首先, 参与中外交流, 借鉴成功经验。通过多种形式的对外交流, 学习国内外先进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 (名村) 保护模式以及行之有效的管理理念、保护方法等;通过参加北京、香港、欧美等地区和国家的大型旅游促销活动以及上海国际旅游交易会、中东部旅游交易会等旅游交易会, 交流学习旅游业先进的发展管理经验。其次, 加强中外合作, 促进共同进步。黟县一直与法国、韩国、新加坡等国家保持着合作关系, 其中合作最为频繁的是法国, 两地达成多项协议, 全面推进其乡村旅游大景区的规划与建设, 包括中法徽州乡村旅游 (黟县) 示范区合作项目、中法自行车旅游项目等;同时, 西递村还与韩国河回村结成“友好合作交流村”。作为世界闻名的文化遗产地, 黟县也参与举办了多项国际活动, 包括国际摄影节、国际山地车节等。截止2010年4月24日, 黟县已成功承办五届中国黄山国际山地车节, 黟县山地车运动员余旭东还作为中国唯一特邀选手被邀请参加“2008巴黎—北京自行车梦想之旅”迎奥运活动。

三、问题与对策

黟县用于保护与管理历史文化名城的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它并不是完美无缺的, 其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与不足, 有待进一步完善与创新。具体如下:

1.合署办公制度有待健全。首先, 它异于上级及同级的机构设置, 导致了相互间信息对接不畅的状况;其次, 机构合二为一, 工作量增加, 落实难度加大, 工作人员却没有相应增加, 人力相对不足;再次, 它只负责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管理工作, 与物质文化遗产相互依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仍由文化局执行。

2.保护规划体系有待完备。首先, 一般性遗产地的专项保护规划、保护措施及其他方面的规划都较为缺乏, 使得保护规划的覆盖面较窄;其次, 规划的制定与落实尚有差距, 在实际操作中, 如何把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落到实处, 尚待相关部门通力合作, 确保规划的严肃性与延续性。

3.居民参与积极性有待提高。首先, 居民受益程度不一, 特别是非景区居民“无利可图”, 不利于保护意识的提高;其次, 居民与管理层之间缺乏沟通交流的平台, 影响到相关政策的贯彻实施;再次, 居民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知识仍有待增加。总之, 居民参与还未完全实现由“被动”到“主动”的转变。

对于上述问题, 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解决:

重视完善合署办公制度。文物管理局与规划局合署办公是黟县创造的一种独特的管理制度, 它的积极性不言而喻, 黟县县委、县政府应对此予以高度重视, 在人力财力等方面给予更多的支持, 为“合署办公”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同时, 应在世界文化遗产办公室与文化局间建立沟通合作平台, 使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处于相互联系、共同发展的状态, 服务于文化遗产的整体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培养引进专业人才。一方面, 要建立健全培训班制度, 培养专业人才, 在积极参与国家和省文物局举办的各种形式的培训班的同时, 建立自己的专业人才培训基地。可以借鉴企业的上岗培训制度, 对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也可以与高校或相关研究机构达成人才培养协议, 后者负责为黟县培训专业人员, 黟县则对其提供科研及实习机会。另一方面, 要健全人才引进制度, 与高校建立紧密联系, 以相对优越的条件吸引各类人才。

充分调动居民积极性。第一, 加大力度宣传教育, 普及文化遗产保护的专业知识, 强化居民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主体意识;第二, 充分发挥民间组织的桥梁作用, 鼓励支持民间组织的组建与合理活动;第三, 建立居民与决策层之间沟通交流的平台, 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管理的相关法规和政策进行公示, 广泛征询意见, 为决策提供参考;第四, 建立奖惩制度, 奖励有突出贡献者, 打击不法行为。

四、结语

在《当代城市规划著作大系——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理论与方法》中, 作者赵勇运用其构建的历史文化名镇 (名村) 保护评价体系对中国22个名镇 (名村) 进行了比较分析, 并得出结论:“西递、宏村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 (名村) 中目前保护状况最好的村镇。”应该说, 这在很大程度上是黟县独特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管理方法的功劳。黟县作为皖南山区的一个经济欠发达、交通不便的县域, 能打破多种限制, 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 是值得我们深深体味与思考的。

篇4:关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问题的思考

关键词:历史文化名城;绍兴;艺术气息;保护策略

一、历史文化名城绍兴的艺术文化研究

(一)绍兴文化发展的历程概述

绍兴位于浙江省东北部,有着两千多年的建城史和四千多年的文明史,曾为先秦时期越国国都,是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绍兴人杰地灵,历史上人才辈出,群英荟萃,从政界的范蠡、文仲到书法家王羲之、徐渭再到文学家贺知章、陆游、张岱等,应有尽有。近代以来,绍兴更是产生了一大批革命志士、文学巨匠、科学巨擘,如徐锡麟、秋瑾、鲁迅、竺可桢、钱三强等,数不胜数,可以说,绍兴的文化发展延续千年,绵绵不断,谱写了中国文化史上最精彩的一章。

(二)绍兴艺术文化特征分析

绍兴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有着极为灿烂的文化发展历程和非常鲜明的艺术文化特征,具体而言,体现在以下三点:第一、区域性。绍兴地处吴越之间,曾是越国国都,自然会受到越文化的影响,比如越文化中寄情山水、崇尚性灵的文化因子就影响绍兴历代的艺术巨匠,如王羲之等;第二、完整性。绍兴文脉历千年而未断,从先秦到魏晋到唐宋明清至近代,相当完整,是一个完美的链条,这也是其他城市所欠缺的;第三、独特性。绍兴艺术文化,无论是书法、绘画,还是文学、印章乃至民俗等都有着非常明显的绍兴特色。

(三)绍兴艺术文化的传世价值探讨

绍兴被誉为“天上仙都”、“一座没有围墙的博物馆”,前者和绍兴的山水风光有着重要关联,后者则主要归因于绍兴的人文环境。首先,绍兴的艺术文化有着极高的审美价值,从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到徐渭《菊竹图》,都是我国艺术史上的瑰宝,尤其是《兰亭集序》更被誉为千古行书第一;其次,丰富的人文价值。绍兴艺术文化涵盖多个领域,有着非常丰富的人文价值,比如张岱的小品文,风格隽洁高雅,士大夫气息浓厚;最后,深厚的历史价值。绍兴艺术文化跨越各个时代,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特色,是历史研究的重要的资源。

二、历史文化名城绍兴的保护现状分析

(一)文化内涵发掘不深

绍兴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其文化内涵不仅仅体现在外部的建筑遗迹或者作品遗存上,更体现在精神层面中,也就是说文化精神、文化理念才是绍兴历史文化名城的核心所在,但就目前的名城保护现状而言,保护者的着眼点更多地还是落在文物整理、搜集等环节,对历史遗迹背后的文化内涵发掘地不够深入,未能及时地总结出发人深省的绍兴城市文化内涵。绍兴具有大量优质的历史文化资源,如卧薪藏胆的勾践、书圣王羲之、女侠秋瑾、文豪鲁迅,都是文化内涵发掘地重要保障。

(二)保护理念略显滞后

古城保护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任何环节出了差错都有可能造成历史文化资源的损耗与破坏,给人民群众造成极大地损失,因此,更新保护理念就显得尤为必要。当前,绍兴在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中,保护理念仍然存在着滞后性,比如未能妥善地处理好专业保护与民众参与之间的关系,使得民众参与古城保护缺乏合理的渠道和机制。又如,古城保护需要突破既定思维,根据古城发展的总体方向制定科学的规划,绍兴在保护中仍然存在着零散性的问题,亟待更正。

(三)保护机制有待创新

保护机制是古城保护工作得以进行的外在保障,保护机制在古城保护中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但目前,绍兴的古城保护机制存在着许多不足与漏洞。比如,在当前的保护机制中,文化保护与城市职能之间的关系存在着矛盾,如何疏导此种矛盾,保护机制中并未言明,又如,文化保护的最佳手段是创新性保护,市场化保护,在创新与市场的互动中提升保护效能,这一点,现有的艺术文化保护机制中也多有不足。

三、强化历史文化名城绍兴的保护策略思考

(一)以古城保护为前提

如前所述,绍兴历史文化具有完整性的特征,古城到处都有存在着大量的文化遗迹,仅市区内就有八字桥、鲁迅路等7片历史街区,其它大大小小的历史人文景致更是数不胜数。这些历史遗迹不仅是古城之所以成为古城的核心依据,也是绍兴历史文化的载体。对此,在历史文化名城绍兴的保护中,必须以古城保护为前提。首先,需要制定一个宏观性的保护文件,将需要保护的古城遗迹整理成目录,然后,根据其重要性,将其划分为不同的保护等级,比如沈园、鲁迅故居等需要重点保护,突出古城保护的层次性。

(二)以延续艺术为关键

绍兴文脉历千年而未绝,是中华文化史上的奇葩。在绍兴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实践中,艺术作品如书、画、印等的保护与价值开发非常关键。换言之,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必须以延续艺术或者说延续文脉为关键。对此,文化保护部门以及宣传部门需要突出以以兰亭为代表的书法文化、以徐渭为代表的国画文化、以越剧为代表的戏曲文化,使文化传承与艺术延续居于古城保护的核心位置,让古城绍兴始终沐浴在浓厚的文化气息中。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古城保护的层次性,还能更好地发掘出古城历史遗存中的文化价值。

(三)以全面参与为路径

古城保护涉及到城市的方方面面,需要社会各界全面参与才能取得应有的效果。对此,在历史文化名城绍兴的保护中,还要发挥好全社会的力量。首先,政府需要合理调控好古城的职能,逐步降低古城在交通、行政、经济等职能中的作用,突出古城的文化、旅游、生态职能;其次,古城居民也要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自觉性出发,拆除有碍城市观瞻,且不契合历史文化名城精神的违章建筑,提升城市的美感;最后,社会各界人士,尤其是文艺界人士,需要经常性地举办各种文化沙龙,比如王羲之书法论坛、越剧沙龙等,丰富文化保护途径。

(四)以机制创新为保障

体制机制创新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中的关键所在,对绍兴的历史文化保护而言,机制的创新主要包括两点,第一是古今融合,将绍兴已有的文化资源与现代形式融合起来,比如借助现代雕塑呈现绍兴艺术大师的书画作品,或者将书、画、印等艺术宝藏与现代城市建设,尤其是公园等休闲设施建设结合起来,如此,既具有古城的文化理念,又具有现代建筑的功能,一举两得;第二是市场与文化融合,走市场化的古城保护之路,以古城保护发展文化旅游,以文化旅游带动经济发展,以经济发展促进古城保护,形成良性的保护链。

四、结语

绍兴是一座有着浓厚艺术文化气息的历史文化名城,有着数不尽的文化资源与艺术瑰宝,做好绍兴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也是传承、发展中华文化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阮仪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呼唤“理性回归”[J].城市观察,2011(3):5-11.

[2]丁云,傅建祥,李佳佳.绍兴书法文化与旅游[J].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2(20):18-19.

[3]袁立明.大兰亭:“书法圣地”打造绍兴旅游新航母[J].地球, 2016(1):94-99.

篇5:关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问题的思考

法治文化,指一种体现治国理念和规范人们言行的文化精神。扬州市较早提出“建设法治文化名城”的构想,并出台了全国首个《建设法治文化名城实施方案》,2011年建设法治文化名城写入扬州第六次党代会工作报告,这正是在对法治概念整体把握的基础上,在共建普适性的社会法治价值观的同时,在地方区域内积极探索和实践创新,用法制来构筑城市制度框架,用法治来引领和保障城市有序运转,用法治文化来渗透人文关怀和价值追求,从而最终实现文明和谐有序幸福的城市发展前景。

一、扬州建设法治文化名城的现状和优势

把“建设法治文化名城”作为扬州城市发展的一种战略目标和治理模式,不仅体现了扬州市党政领导的民权理念和法治思维,也凸显了扬州作为一个古老城市在走向现代法治文明过程中的理性选择和独特优势。

1、历史文化名城的底蕴为法治文化名城建设提供了文化方面的积累。法治建设是一个。

城市品质个性,最终建立一个政府和社会良性互动、法治和文化碰撞交融、社会福祉和个人幸福一体发展的法治文化名城。

1、从“法”入手,创新法治文化名城的发展模式。积极推进依法执政体系、法治政府体系、司法公正体系、全民学法体系、基层自治体系、社会信用体系“六大体系”建设,从推进依法执政、建设法治政府、维护公平正义、增强法治意识、促进民主建设和规范经济秩序等六个领域入手,在法律既定的框架内,厉行对公共权力的监督,促进公共事务按照程序规范运作,形成法律制度和法治程序定向城市发展的总体模式。

2、从“治”入手,规范法治文化名城的推进机制。建设法治文化名城是一个庞大的社会创新实践,涉及经济社会管理的各个方面,创建活动的基础在县(市、区)、在基层。要把法治文化名城创建活动延伸到每个社会细胞,促进解决人民群众最为关注的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劳动保障、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问题,形成稳健有效的工作推进机制,以点带面、示范引路、逐步延伸、滚动发展,实现法治文化名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3、从“文”入手,彰显法治文化名城的人文价值。一是培育兼收并蓄的本土法治文化。深度挖掘和释放城市法治文化资源,重视法治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做好法治文化典籍整理工作。二是打造具有创造性和活力的法治文化发源地。继续加大法治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建成一批标志性法治文化工程。同时积极推进“法治文化建设示范点”创建。三是不断提高扬州法治文化的内涵、品位和影响力。突出打造“文化牌”、“名人牌”、“盐商牌”等,利用地方文化资源,创作和编排一批以法治文化为题材的、思想性与艺术性相统一、反映时代精神、群众喜闻乐见的,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影视、戏剧、音乐、舞蹈等作品。

4、从“化”入手,培育城市理性文化和市民法治精神。坚持人民群众在法治文化名城建设中的主体地位,着力加强人民群众的理性思维、法律信仰和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一是培养现代公民意识。继续开展全民法制宣传教育,帮助人们养成了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并且通过法律或司法程序解决政治、经济、社会和民事等方面的纠纷的习惯和意识。二是推进公职人员职业道德的法治化。积极推行领导干部任职前法律知识考察、离任评估和公务员录用法律知识测试制度。三是通过构建完善公共法治文化服务体系,实现法治文化的社会化。依托图书馆、纪念馆、群艺馆、文化馆、文化站等公共文化设施,构建覆盖全市、惠及全民的法治文化服务体系,发挥报纸、广播、电视等大众传媒的独特优势,加强法治文化的传播和推广。

篇6:关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问题的思考

贾鸿雁

(东南大学 旅游学系,江苏 南京 210096)

[关键词]老城区;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发展;扬州

[摘要]本文以扬州为例,探讨历史文化名城老城区的旅游发展的基本思路。文章认为,名城老城区应综合历史文化、资源、市场进行恰当的旅游定位,遵循整体开发、滚动开发和开发与保护并举的原则,打造有号召力的旅游品牌。

目前,我国已有百余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它们涵盖了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史,浓缩了民族文化的精华,它们的老城区,尤为历史文化的集中体现。而当前,在城市现代化的进程中,历史文化名城的老城区首当其冲,普遍面临着“旧城改造”和不适当旅游开发的严峻形势。本文试图以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扬州为例,探讨名城老城区旅游发展的基本思路。

一、关于老城区的旅游定位

(一)从扬州的历史文化看老城区的旅游定位

扬州曾经是中国古代最繁华的商业城市,文化底蕴广博深厚。在中国古代,政治、军事因素是城市产生的重要原因,并形成严格的行政等级城市体系,城市规模的大小同城市政治行政地位的高低成正比[1],而扬州却因海盐之利和与大运河共生共荣的关系,以商业发达、富庶繁荣名世。早在西汉初年,吴王刘濞“即山铸钱,煮海为盐”,大力发展盐运通商,使吴国国用饶足,抗衡中央;唐代“广陵大镇,富甲天下”[2],谚称“扬一益二”;清代繁华更胜昔日,尤其在盐商的推动下,奢靡、浮华臻于极致。扬州盛世又恰与中国历史上西汉文景、唐贞观开元、清康乾三朝盛世相吻合,正如“顶峰上的顶峰”,成为古代商业城市的杰出代表。

繁荣的商业经济直接孕育了丰富多彩的市井文化:以“扬州三把刀”为代表的饮食文化、茶馆文化、浴室文化声名远播;“广陵十八格”灯谜、“维扬棋派”、扬州风筝、瘦西湖沙飞船、扬州养鸟、扬州斗虫等游艺项目尚于民间;漆器、玉雕、剪纸、刺绣、绒花、盆景、雕版书籍、纸扎灯彩、面人等民间工艺品技艺精湛;酱菜、富春包子、谢馥春鸭蛋粉、玩具等特色产品久负盛名;岁时节庆、庙会、宗教活动绵延不断;书法、绘画、篆刻、曲艺、戏剧、音乐、园林等多种艺术名家辈出,流派纷呈。这些工巧细致世俗的市井文化内容生动地体现了扬州昔日的奢华风貌,是老城区开展文化休闲旅游的宝贵资源。

(二)从扬州的旅游资源看老城区的旅游定位

扬州无山,虽多水却无甚出奇之处,自然旅游资源较为贫乏,可称道的乃是以“历史文化名城”为标志的人文旅游资源,尤以古城和古城遗址、园林、运河及名人遗迹、风物民俗、文学艺术为特色。其地理分布,主要集中于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和明清老城区两大片,1

显然,后者无论是面积、资源的种类和数量都大大超过前者,计有:传统街巷400余条,其中以纪念历史人物命名的街巷59条;各级文物保护及控制单位91处,占市区总数的近75%,其它具备一定历史价值的传统建筑484处,其中包括宗教建筑31处,私家园林或遗迹30多处;知名度较高且仍在经营的老字号31处;历史事件见证地和传说发生地19处[3]。可见,老城区是扬州文化的主要物质载体,理应在扬州文化旅游中占据突出地位。

(三)从扬州的旅游市场看老城区的旅游定位

旅游业的发展经历了从资源导向向市场导向的转换,旅游产品的成功与否最终取决于市场。从国内外旅游发展的趋势看,随着全民生活水平和素质教育的提高,人们的旅游热情会由单纯的游山玩水向休闲型、知识型方向转变,扬州目前以瘦西湖为主的单一的观光型旅游显然难以满足市场的需求。事实上,尽管位于长三角黄金地带,扬州旅游却长期处于一种“边缘化”的状态,吸引力不足,难以留住客人。当前,扬州正在进行运河城市向沿江城市的转型,其旅游业亦应结合自身的资源优势和区位条件进行恰如其分的市场定位,与其它城市错位经营,在长三角占据独立的地位。江南名城,过去有“杭州以湖山胜,苏州以市肆胜,扬州以园林胜”[4]的说法,今天的旅游发展,杭州以湖山胜,苏州古城以园林胜,那么扬州呢?我们认为,扬州老城区的文化优势应是旅游业做大做强的绝佳突破口,扬州应旗帜鲜明地亮出自己的口号:扬州古城以文化胜。

综上,扬州老城区的旅游开发应定位于以体现古城风貌、文化传承、民俗民风为特色的文化休闲旅游区。

二、关于老城区的旅游开发原则

(一)整体规划

我们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旅游开发工作,最大的问题就是“见木不见林”,只见一个个单独的文物古迹点而不见“城”。老城区通常以古城风貌为最大特色,不妨借鉴江南古镇的思路,整体规划设计,着眼于维护整个古城的生态、文态环境,而不是四分五裂的片甚至单独的文物点。扬州在这方面是有优势的。首先,老城区规模适中,5平方公里的面积与平遥古城相当,整体开发完全可行。相反,对于一些大城市则可能由于面积过大、人口过多等原因,很难做到;而小城镇在规模、气势上又难以匹敌。其次,老城区风貌完整,保持着较为醇厚的原汁原味,只需修旧如旧而无需大造失真的人造景观。此外,扬州的旅游资源有景点小而散的特点,这些景点要形成有强烈吸引力的旅游产品,必须要有依托,如同颗颗明珠,需要串连成链,甚至有珠、有链还不够,还要有华美的盛器才能相得益彰,古朴典雅的老城就是最适合的盛器。

(二)滚动开发

我们强调“整体”指的是在观念上、规划上要有整体、全局的概念,并不等于一次性地全部开发到位。事实上,鉴于老城区面积较广,现居住人口众多(老城区现实际居住人口11.88万人),资源现状参差不齐,宜采取“点—片—面”滚动开发的战略。扬州老城区已有

一些较成熟的点,如个园、何园、汪氏小苑等,一方面要做好这些点的深度开发,同时要不断增加新的点。老城区的三大历史街区中,以资源集中的东关街历史文化区基础最好,理应先行一步;教场地区的规划已经完成,可着手招商开发;南河下地区盐商豪宅成片,规格高,区位好(毗邻运河),应加强保护,尽快规划,开发为展示盐商文化、民俗文化的场所,并和瘦西湖、运河景点相呼应,最终构筑完成老城区的旅游体系。滚动开发的好处还在于可以让景点在不断扩充、完善的过程中,迎合市场,常变常新,从而延长旅游产品的生命周期,实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三)社会参与

老城区的旅游开发是一项艰巨繁复的工程,涉及到复杂的产权关系,巨额的资金投入,绝非政府部门可以一手包办。应按照旅游产业的经济规律办事,政府规划,社会力量参与,进行市场化运作,允许投资者取得经营权。对于较敏感的文物保护问题,应借助法律的手段,通过法律和契约加以保证。

(四)开发与保护并举

老城区作为扬州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物质载体,有形的历史遗存和无形的各类文化资源丰富,城市传统风貌犹存,这是我们进行旅游开发的依据,但现状不容乐观。目前老城区的古朴风貌已经受到主次干道两侧临街开发、传统建筑物周边环境破坏的侵蚀,文(控)保单位也有受到破坏的现象,传统民居破旧,环境不佳,因此,首先应对文保、文控单位、传统建筑及现代建筑分别进行保护、修缮、整饬、改造,凸显名城的古风古韵,不仅要保护好它们本身,而且要尽可能地保持它们在特定的空间中的展示方式,尽最大可能整体保存它们,使之能够更多地完整地传达历史文化信息。对濒于困境的传统文化艺术也要及时抢救。只有做好保护工作,才能使城市拥有持久的文化魅力,旅游开发才不会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三、关于老城区旅游品牌的打造

(一)打造旅游品牌的必要性

提出打造老城区的旅游品牌,是基于以下考虑:

1、市场拓展的需要

诗仙李白的一句“烟花三月下扬州”令无数人对扬州心驰神往,扬州的旅游知名度不可谓不高;作为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扬州的旅游文化资源不可谓不丰,然而扬州旅游业却长期温而不火,“瘦(西湖)大(明寺)个(园)”似乎成了扬州旅游的全部,一日游绰绰有余。扬州旅游市场要拓展,呼唤内容更充实、更丰富,能留住客人的旅游产品,作为体现扬州城市性质“历史文化名城和具有传统特色的旅游城市”[5]的主要区域,老城区应该树立自己的旅游品牌。

2、市场竞争的需要

扬州所处的华东地区是我国老牌的黄金旅游地,资源密集,“名牌”林立,扬州似不占优势:瘦西湖不敌杭州西湖,扬州园林不敌苏州园林,小秦淮更不敌南京秦淮人家„„。扬

州确实缺乏自己的个性鲜明、有号召力的旅游品牌,而且似乎也没有哪一种单一的资源可以形成这样的品牌,那么,将老城区的资源整合于一个品牌之下应该是一个合理的选择。

3、整合老城区旅游资源的需要。

老城区的旅游资源数量多,品种全,是优势;而单体规模小,分布散,则是劣势。旅游开发要扬长避短,必须要围绕品牌进行资源整合,凝聚主题,打造板块,连点成线,整体推出。

(二)“扬州人家”旅游品牌构想

依据上述扬州老城区“文化休闲”的旅游定位及整体开发的思路,提出“扬州人家”旅游品牌构想。

1、主题:“扬州人家”——品位扬州文化,体验盛世人生

2、内涵:

(1)绿杨城郭,园林深巷——“扬州人家”的人居环境

体验扬州“天人和谐”的园林环境。老城区恰为古运河、北护城河、二道河所环抱,又有小秦淮河从新、旧城穿过,可沿河道遍植垂柳,再现“绿杨城郭是扬州”的诗画境界;维护和修复城内散布的古园林,增建街头小游园,保持住宅的庭园特色,从而由宏观到微观,处处呈现出园林城的意趣;再加上数百条或纵横严谨、或自由随意的小巷,尽显典雅、古朴、和谐的人居环境。

(2)淮左名都,人文荟萃——“扬州人家”的文脉传承

感受扬州厚重精深的历史文化。扬州历史上是繁华都会、军事要地、文化名区,对故城遗址、官衙旧迹、名人遗踪、轶事传说等分别不同情况,采取修缮保护、陈列展览、立牌标识等方式,营造浓浓的历史文化氛围,使游人沉浸于“文化扬州”中,感受“扬州人家”的历史脉搏。

(3)亦雅亦俗,名城民风——“扬州人家”的生活情趣

领略扬州人雅俗兼容的日常生活。可通过博物馆等形式展示扬州民俗、盐商文化,恢复传统宗教、娱乐、游艺、节庆活动,让游人走进今日扬州人家等形式展现丰富多采而独具特色的盛世人生。

3、构成:根据主题要求和资源状况,打造四大板块:

(1)河滨活动区——老城区四周沿河地带及小秦淮两岸。顺应游客的近水心理,建

设宽幅绿带和步行林荫道,配置休憩及其它相关设施,作为开放的游憩空间。

(2)历史人文区——双东地区。修葺该地区密集的名人故居、传统商业建筑、宗教

建筑、园林等,并结合传统街巷,开辟多条文化旅游线路。

(3)市井民俗区——教场地区。恢复浴室、茶楼、书场、剧场、手工艺作坊等,集

中展示市井文化,提供休闲场所,出售相关旅游商品。

(4)盐商文化区——南河下地区。整修盐商旧宅、会馆,建设盐商博物馆、民俗博

物馆,再现昔日盐商生活和民俗。

参考文献

[1] 何一民.中国城市史纲[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4

[2] 旧唐书·卷一八二

[3] 《扬州市老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大纲》

[4](清)李斗.扬州画舫录[M].扬州: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4

上一篇:应聘房地产前的准备下一篇:市教学视导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