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内容生产提升电视民生新闻栏目影响力——以《夜线60分》栏目为例

2022-09-11

电视民生新闻, 在中国新闻史上曾有浓墨重彩的一笔。然而随着微博的出现, 受众获知信息的渠道被拓宽;自媒体的活跃, 则向受众传递了不同维度的信息解读;近年来短视频的风头无限, 也让受众越来越习惯信息接收的碎片化。在收视通道不断被挤占、开机率急剧下降的情况下, 电视民生新闻及其栏目是否还能保持它的影响力呢?

一、保持优势, 电视民生新闻仍有一席之地

(一) 官方报道的权威性

毋庸置疑, 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自媒体相互较量的信息场, 来自传统媒体的信源权威度更能得到认可。对于民生新闻而言, 它的权威度, 并不是时政新闻范畴的严肃性权威度, 而是对于民生新闻反映问题、解决问题的真实性权威度[1]。严格的报题、采访、审稿制度, 让虚假新闻难有生存空间;很多时候, 传统媒体充当了网络信息再次传播的把关人。

(二) 节目内容的完整性

与电视媒体相比, 新媒体尤其是自媒体, 更加追求传播速度和阅读量。在手机终端越来越普及的情况下, 由于技术上的限制, 短小精悍的视频片段成为受众了解现场的重要手段。一些不负责任的传播者, 利用受众的这一阅读特性, 将视频内容张冠李戴, 故意混淆视听;或者将多年前电视播出的新闻, 故意隐去发生时间, 重新制作流传。而电视民生新闻, 由于目前仍是线性传播, 因此能确保视频播出的完整性、流畅性, 让观众了解事件的原貌。

(三) 收视观众的稳定性

CSM媒介研究曾在2017年上半年, 对其15个样本城市进行了收视数据的调查, 并对相关数据进行了横向比较分析。通过CSM的调查发现, 从2013年来, 尽管电视节目的收视总量持续下滑, 收视竞争进一步加剧, 但如图1, 这些年观众实际收看电视节目的时长却保持稳定, 说明仍有一大批电视拥趸。稳定的收视人群, 是保证电视民生新闻、电视民生新闻栏目长久影响力的基础。

二、正视现实, 内容生产才是王道

尽管民生新闻在现阶段仍保持一定的优势, 但不可否认, 随着电视收视人群, 特别是中青年人群的继续流失, 以及手机等设备终端技术的成熟, 电视民生新闻正在经历的阵痛仍将继续。面对困境, 电视民生新闻栏目也在积极搭建新的传播平台, 或者内容上大量借用网络信息, 但实际效果却并不明显。

(一) 平台搭建, 难以尽如人意

媒体融合, 一度是传统媒体的希望;“两微一端”更是成为传统媒体运营新媒体的标配。平台为王、渠道为王、技术为王, 各种观点带来的是民生新闻栏目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 打造所谓的新媒体传播平台。

然而, 在各类微信公众号、资讯App排行榜上, 却很少看到民生新闻, 甚至传统媒体的身影。易观智库发布的2016年12月资讯类App月活20强排行榜上, 排名最靠前的传统媒体App是人民日报, 位于第13位, 央视新闻列第17位[2]。清博指数发布的新媒体百强名单中, 尽管人民日报、央视新闻排名靠前, 但之后的席位中却难见传统媒体微信号的身影。国字号新媒体在面对商业公众号时, 尚不具备绝对的竞争优势, 更不用说大多以本省民生新闻立身的栏目公众号。而动辄10万+的阅读量, 对于民生新闻而言, 更是天文数字。

由于先天不足 (民生新闻微信公众号或App等创立较晚) , 以及后期缺乏有效地维护 (大量转载网络消息, 缺乏原创内容) , 造成许多民生新闻的新媒体传播平台运营一段时间后, 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渠道与内容是维持媒体正常传播的两个方面, 好的渠道能接纳更多的受众了解传播的内容, 而优质的内容则可以吸引受众选择某一传播渠道或平台。在电视播出渠道日益萎缩的今天, 要想保持、提升电视民生新闻栏目影响力, 就要在内容上多下功夫。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

(二) 现有民生新闻存在的问题

在运营新媒体的同时, 一些民生新闻栏目也在尝试将网络化内容大量纳入电视播出环节, 希望以此扩大收视层面;或者重渠道轻内容, 但这种尝试却可能带来以下问题:

1. 内容低俗化

网络曝光的热点内容, 一部分属于舆论监督的范畴, 但更多的是涉及情色渲染、过度娱乐和恶性炒作。如果栏目不做甄别, 将网络热点直接搬抄, 通过电视平台二次传播, 将在社会上形成不可挽回的影响, 影响媒体自身的公信力。

2. 新闻娱乐化

2014年, 国家广电总局规定, 广播电视节目和广告不得使用根据网络语言、仿照成语而生造的词语, 针对的是广播电视中大量使用不恰当网络语言的现象。此外, 表现形式娱乐化, 讲述内容故事化, 也是新闻娱乐化的一个体现。如果说, 某一档民生新闻采用此种方式是特色, 同质化的模拟只会让栏目逐渐流失观众。

3. 时效的滞后性

最制约电视民生新闻发展的还是时效性的滞后。新闻, 讲求新, 追求快, 然而受到网络的冲击, 电视媒体播出的新闻最终成了“旧闻”。

三、优化内容, 困境中强势逆袭

《夜线60分》是安徽广播电视台公共频道的一档民生新闻栏目。开播10年来, 在每晚8点-9点的电视黄金段位, 仍能保持全省收视前五的成绩。近年来, 面对同类电视栏目以及新媒体的竞争, 《夜线60分》将节目板块化, 涉及现场直播、舆论监督、人文关怀等多个报道内容, 将内容优势作为栏目的核心竞争力:

(一) 新闻影响力——重大事件, 独立发声

此处的重大事件, 既指全国范围内的重大灾害或突发事件, 也指引起舆论普遍关注的案例或事例。“重大事件, 有我在现场”, 是栏目乃至频道的定位。今年8月8日, 九寨沟地震发生后, 第二天早上, 记者就辗转抵达震中, 通过4G直播连线等方式, 给全省观众带来最真实的灾后救援现场。画面生动, 现场感强, 是电视区别于其它媒体的显著特征, 尽管网络直播可以实现类似的功能, 但因为有栏目多路记者的配合和解说, 电视媒体的现场专业性便体现出来。

此外, 对于全国热点事件, 尤其是网络发酵而起的事件, 栏目会采用梳理+当地记者连线+嘉宾点评的方式, 进行组合报道。网络梳理是为了让观众了解多方信息, 当地记者连线是掌握最新进展, 嘉宾点评则是从深度进行思考。

中国传媒大学喻国明教授将媒介影响力的发生过程总结为接触、保持、提升三个环节, 其中接触环节作为第一阶段, 它是指媒介以规模和特色的内容凝聚受众的注意力[3]。正是通过对重大事件的规模报道以及特色解读, 《夜线60分》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当有重大事件时, 观众就会首先想起《夜线60分》。

(二) 媒体公信力——舆论监督, 有始有终

舆论监督是电视和其他传统媒体的一项重要工作, 而微博等新媒体出现后, 由于其及时的互动性、以及迅速的传播能力, 逐渐成为影响社会舆论的重要力量。尽管每个公民都可以成为事件的记录者, 承担起记者发布信息的职能, 但他们却无法和记者一样, 采访相关部门, 对事件进行更深刻的调查了解, 并给受众一个满意的答复。

为了充分体现记者舆论监督的能动性, 增强媒体的公信力, 《夜线60分》从三年前, 推出“热线1+1探窗口”子板块, 专门和职能部门打交道, 为老百姓解决烦心事、解决悬而未决的事;并在周六周日开设探窗口周末版, 反馈一个星期来各项难题的进展情况, 让自己成为老百姓最信赖的媒体。

(三) 社会认知感——爱心公益, 传递能量

民生新闻也不仅仅是冷冰冰的舆论监督, 它还需要传递人间的真善美, 尤其在网络世界充斥着暴力、血腥、伦理道德缺位的情况下。作为《夜线60分》的板块之一, “涓涓行动”将目光对准社会上需要帮扶的人群, 这些人背后的故事或感人、或悲伤, 显露出夜线的脉脉温情。

既然作为一档帮扶节目, 借助新媒体的通道, 发动社会的广泛力量, 征集爱心, 解决难题, 成为“涓涓行动”节目报道后的重要活动之一。相继通过线上募捐、线下活动等方式, 为几十位需要帮助的观众募得善款。

(四) 栏目竞争力——借助他力, 扩大影响

内容优势是传统媒体的核心竞争力, 在新媒体平台尚未搭建完善的情况下, 与其它技术平台实现互利共赢, 也是电视民生新闻栏目提高自身影响力、竞争力的一种手段。

今年2月, 频道公众微信号与今日头条合作, 在完成常规社会热点问题报道后, 在头条开辟相关直播, 继续追踪。接连4场直播, 平均每场参与指数达到974, 摘得视频直播榜冠军。通过这种方式, 扩大了栏目的知名度, 也为日后自身平台的搭建提供了空间。

四、结语

2017年5月2日,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新的《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明确了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的许可、运行、监督检查、法律责任等, 并将各类新媒体纳入管理范畴。这也意味着包括电视民生新闻在内的传统媒体, 有更大的空间去制作内容。在原有渠道衰退, 新的平台又不够强大时, 传统媒体一方面要积极建设, 顺应媒介的时代发展;另一方面, 还是应该加强内容建设, 担当起媒体的使命。

摘要:在新传播媒介的影响下, 电视民生新闻节目观众流失, 电视媒介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传播渠道萎缩, 要想保持和提升影响力, 内容呈现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结合安徽广播电视台知名民生新闻栏目《夜线60分》, 探析如何做好电视民生新闻的内容生产。

关键词:内容为王,电视民生新闻,影响力

参考文献

[1] 黄时亮.媒体融合背景下电视民生新闻发展策略[J].新闻研究导刊, 2017, 8:36.

[2] 孙建昶.深度融合是方向, 专注内容是王道[J].新闻战线, 2017, 8:78.

[3] 喻国明, 欧亚, 张佰明.微博:一种新传播形态的考察:影响力模型和社会性应用[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 2011.

上一篇:浅谈平面构成中形态的设计下一篇:江岸区旧城更新与街区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