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新课程标准下教材结构的安排

2022-09-11

新课标出台后, 教材编写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打破了以往的全国通用一本教材的方式, 走向了多样性和选择性, 各个地区和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来选择教材。而各个教材的编写者们更是有自己的一套理论, 不但在教材的设计理念方面每本都各有特色, 在教材的内容呈现方式、编写顺序上更是大大的不同:相同的知识, 被安排在不同年级的情况很常见, 另外, 在有的教材上是一个整体的知识, 在别的教材上可能被零散地放在不同的时期。

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 教材的编写者们在编写教材时都参照了一定的教学思想, 希望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前提下, 既使学生学习和掌握更多更有用的数学知识, 又能使能力得到培养, 所以出现了许多不同于以往的教材结构安排方式。但是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发现, 书本上安排的顺序和方式似乎起不了很大的作用, 很多教师讲课几乎不用教材, 也不领着学生看教材, 仍用自己原来的一套办法, 更谈不上认同和领悟自己所使用教材的设计理念了。教材怎样安排结构也好, 教师怎样安排结构也好, 无非是想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知识, 从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来看, 良好的认知结构的形式与教材结构的优劣有密切的关系, 所以为了使学生的各种学习有效地联系在一起, 使学习产生累积的效应, 就需要对选择出来的课程内容加以有效地组织, 使其起到相互强化的作用。

1 几种教材结构的介绍

教材体系结构受学习理论的制约, 不同的学习理论会导致不同的教材结构。联结主义把学习过程理解为刺激与反应的联结, 因而所设计的教材体系是一种“刺激—反应—强化”的模式, 教材结构表现为将知识分为若干小目标, 递进的直线型排列。

认知学派认为学习是一种对信息的加工过程, 教材体系的组织应有助于信息的接收、贮存、提取和加工, 布鲁纳在其名著《教育过程》中提出了“教材结构”和“学科结构”的概念, 对教材的结构问题进行了专门研究。他提出教学论必须研究如何为最佳的理解提供一种知识结构, 并将内容在教材中以最佳方式排序。基于这种思想, 布鲁纳提出了“螺旋课程”的教材结构观。他认为形成知识要经历三个阶段, 即行为掌握、图像掌握和符号掌握, 因此教材就应将知识分解为螺旋上升的三个维度, 第一螺旋为动作式认知的维度;第二螺旋为图像式认知的维度;第三螺旋为符号认知的维度。布鲁纳对此做了进一步解释:“我们需要的是近乎于螺旋式的课程, 在螺旋式的课程里, 概念是以某种同义语的形式提出来的, 随后转向更精确、更全面, 再进一步发展与扩充, 直到最后学生已经感到至少掌握了知识的一些主干部分。”

另一个认知心理学家奥苏泊尔从知识同化和保持的人的认知心理特征出发, 明确提出了教材结构就应是一种演绎体系。他认为课程和教材中知识的组织方式, 应该与人们在他们的认知结构中组织知识的方式相似, 因而较长的组织应遵循不断分化的综合贯通的原则。不断分化是指在呈现更详细、更特殊的知识之前, 应该先呈现更一般、更有包容性的概念或原理。综合贯通是指新学的概念和观念要有意识地同已经习得的内容调和起来, 即教材要把教学内容同先前学过的内容密切地联系起来加以组织。

以上的几种观点在现在的数学教材中都有所体现, 特别是“直线型排列”, 因为它符合逻辑的顺序, 所以以往的数学教材大都采用这种方式, 而“螺旋上升”的方式由于其在心理学上的作用, 目前也被越来越多的教材所采纳。

2 新课程标准中的教材结构设计理念和存在的问题

《数学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第二学段、第三学段都明确提出“重要的数学概念与数学思想方法宜体现‘螺旋式上升’的原则”等教材编写建议。我国许多版本的教材都在这一方面有所体现, 例如浙江版数学教材采取“分步到位、螺旋上升”的编排方式;人教版的编写坚持“螺旋式”原则, 如“在利用统计图描述数据中, 可以螺旋式安排条形图、折线图和扇形图”;湖南版也是坚持这个原则, 如“数学知识的呈现采取渐进的‘螺旋式上升’的渗透方式, 不要求一次完成, 重要的方法和概念多次出现”;高中《数学》 (试验修订本·必修) 教材第一册 (上册) 也坚持这个原则, 即“这种初、高中内容相结合的安排, 符合‘螺旋式上升’和由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规律”。

布鲁纳认为, 要掌握并有效地加以运用自然科学、数学的基本观念和文学的基本课题, 不能只靠一次学习就达到目的, 必须通过反复学习, 通过在越来越复杂的形式中加以运用, 不断地加深理解, 进而逐渐掌握。这就是说, 应该将比较高深的科学知识让学生从低年级起就开始学习, 以后随着年级的升高, 多次反复学习, 逐渐加深理解, 这样才能真正掌握它。但这并不是说, 一开始就让低年级学生去学习艰深的公理、概念、公式, 而是要用适合学生能力水平的方式来学习, 教什么知识, 使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 必须经过慎重的选择了。

我们不难发现, 螺旋式注重直觉思维, 它在理解细节之前先掌握实质, 考虑到整个形式, 以隐喻的方式运演, 能作出创造性的跳跃, 它容易照顾到学生认识的特点, 加深对学科的理解, 但是不可避免的就有了一些知识的断层和不必要的重复。

对于新课程标准中的“螺旋式上升”的理念, 同样也存在着许多质疑:例如教师反映, 教材把知识点都分裂开来, 先有的讲一点点, 学生还没有体会出其中的滋味就结束了, 再次涉及到这个知识点要到很久以后, 那时再讲学生连前面的都忘了。因为知识是有一个体系的, 现在你只讲了“是什么”, “为什么”要到很久以后再讲, 这个体系就切断了, 思维探究的精神就弱了。

北师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材中, 教材的安排是:第一单元, 分数的乘法, 第二单元, 长方体和正方体, 第三单元, 分数除法, 第四单元, 长方体 (二) , 第五单元, 分数混合运算……我们发现, 教材把分数的乘除法和长方体的知识穿插着进行。但是在人教版的教材中, 长方体的知识还是被放在了一起, 中间并没有插入别的东西, 这与我们以前的教材的安排是一致的, 看来北师版教材对此是进行了改变, 采取了与以往教材不同的“螺旋上升”的结构方式, 这种改变在现实教学中究竟能起到什么作用呢?

我们发现, 在北师版的教材中, 第二单元的“长方体和正方体”大概分为几个课题: (1) 长方体的认识, 主要是了解长方体、正方体的特点; (2) 展开与折叠, 主要是通过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 来加深对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 (3) 长方体的表面积, 主要是理解和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四、露在外面的面, 主要是解决有关求一些复杂的表面积的问题。第四单元中的“长方体 (二) 中, 也分为几个课题: (1) 体积与容积, 主要是理解体积和容积的实际含义和概念; (2) 体积单位, 主要是认识体积和容积的单位; (3) 长方体的体积, 主要是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4) 体积单位的换算; (5) 有趣的测量, 主要是探索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看来教材是把与长方体面积有关的知识和与长方体体积有关的知识分开讲, 中间用分数的除法隔开。

但是笔者发现, 在实际的授课过程中, 很多教师并不是按照课本上的顺序进行的, 而是先讲授第一、第三单元的分数乘除法, 紧接着讲授第五单元分数的混合运算, 然后再开始回过头来讲授第二、第四单元的长方体和正方体, 看来我们的教师并不想按照教材上安排的顺序, 这自然有老师们自己的想法, 而且我们也确实看不出来把分数的乘除法与长方体的知识穿插进行到底有什么道理。书上的顺序不被采纳,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教材螺旋式上升的结构安排并没有得到广大教师的认可, “螺旋式上升”教材编排可能也存在着问题。

3 启示和建议

怎样安排螺旋式上升的教材结构, 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编排中小学课程教材, 既要考虑学科性, 也要考虑学生学习的局限性和认识发展的阶段性, 因而, “螺旋式上升”的课程设计和教材编排从理论上来说是正确的, 是必须遵守的。问题是如何在具体的实践中恰当把握, 因为“螺旋上升”并不是仅仅把一个整体的内容划分为若干部分, 更不是简单的把“代数”与“几何”的内容穿插开来这么简单。所以哪些内容适宜于组合成一个“螺旋”, 每两个“螺旋”之间的时间跨度以多长时间为宜, “螺旋式上升”的具体方式方法有哪些, 还需要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进行深入细致的探讨和具体的分析。

另外, 教材的编写者们在遵循教学研究理论的同时, 更不能忽视教师的能动作用, 毕竟在课堂上起主导地位的还是我们的教师。教育理念再好, 得不到一线教师的理解和重视, 双方不能达成一致, 师生们还是不能从中收益。所以, 建议教材的编写者们不妨在教师用书里详细地介绍教材所遵循的理论依据、教材所采用的结构, 以及对教师授课时的一些建议, 把教材编写者们的想法为广大教师所理解和认同。这样, 一旦双方形成了一致的教学观, 教师将会创造性的把自己对其的理解实施到教学工作中去, 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摘要:合理的课程结构安排会使课程内容更加有效地组织, 新课程标准也提出“重要的数学概念与数学思想方法宜体现‘螺旋式上升’的原则”等教材编写建议, 所以怎样安排螺旋式上升的教材结构, 成为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关键词:新课标,教材结构,螺旋式上升

参考文献

[1] 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6, 2, 20.

[2] 马再鸣.论数学教材结构的优化原则[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00, 9.

[3] 孔凡哲.基础教育新课程中“螺旋式上升”的课程设计和教材编排问题探究[J]教育研究, 2007, 5.

[4]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 (五年级下册) [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5]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 (五年级下册) [M].人民教育出版社.

上一篇:一条主线贯穿,各个击破——浅谈班级管理中的责任感和习惯养成下一篇:汉、英谚语溯源及其文化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