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思想教育论文提纲

2022-11-15

论文题目:“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专业课程设置问题研究

摘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离不开对少年儿童的政治培养,而专业化少先队辅导员的培养是少年儿童政治素养提升的基本保障。在高校开设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学术型硕士专业,从源头上培养高素质专业化的少先队辅导员,必须设置科学合理的专业课程体系,这是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少先队辅导员专业化培养的核心路径。基于此,本文聚焦于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专业课程设置,采取文本分析法和访谈调查法对本专业课程设置现状及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目的在于探索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专业研究生必须学习什么课程和应该学习什么课程,方能成长为“新时代专业化的少先队工作者”。本研究的主要内容有四:首先以相关文献综述确定大学专业课程设置研究的范式,明晰本研究的目的及思路;其次根据相关政策文本及专业产生缘由界定“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专业”核心概念,理清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发展目标,确定本研究的理论基础;然后从应然和实然两个维度分别对专业培养方案和研究生课程学习体验等本专业课程设置现状进行分析,揭示本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及问题归因;最后以专业培养目标为指引,以泰勒原理和杜威的经验主义课程理论为理论指导,以专业课程设置现实存在的问题为实践支撑,并借鉴相关高校本专业培养方案,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对本专业课程设置进行科学性和合理化建构。专业培养方案形成于专业人才培养实施之前,是对专业人才培养的应然规划。研究生是专业人才培养和课程实施的主体,他们对专业认知及课程实施的体验形成了专业课程设置的实然状态。因此对本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研究可知:在应然层面,本专业课程设置存在培养目标欠缺专业独特性、研究方向缺少统一规范性、课程结构学分比例不合理和课程内容安排层次不标准等问题;在实然层面,它在培养目标及研究方向认知、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和课程满意度等方面皆存在问题。应然和实然层面的专业课程设置问题严重影响本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及培养目标的实现。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对其专业课程设置问题进行归因分析发现:专业定位困惑、专业理论知识薄弱和课程体系尚未健全等对专业课程建设造成阻碍。基于上述问题,本文尝试建构科学性与合理化兼备的本专业课程设置及体系,以期为高校本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参考:首先确定本专业课程设置的逻辑起点和原则,遵循泰勒原理课程范式,以专业培养目标:“新时代专业化的少先队工作者”为导向,对培养目标定位、研究方向规范、课程内容选择、课程结构组织和课程评价要求等进行专业课程设置的理论建构;同时基于各高校本专业当前课程设置现状及问题,在实践层面对专业课程具体内容进行了合理规范和建构,坚持“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程价值取向,着重解决研究生在专业课程学习中“应然与必然”的矛盾,并设计能体现专业独特性的课程实施模式,推动专业课程设置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的统一。此外,制度规范、师资增强和就业保障是本专业课程设置正常实施的可靠保证。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专业是底蕴深厚且具有强大发展潜力的专业,对专业课程设置的研究有助于深化专业建设和学科繁荣,而从应然和实然层面对本专业课程设置现状及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和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建构本专业课程体系是本研究的独特之处和创新之义。

关键词: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培养目标;少先队工作者

学科专业: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建设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学科的必然要求

1.1.2 实现专业科学性和合理化发展的现实需要

1.1.3 个人在专业课程学习中产生的困惑和旨趣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综述

1.3.1 关于“大学专业课程设置”的相关研究

1.3.2 关于“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的相关研究

1.3.3 研究述评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概念界定

2.1.1 课程设置

2.1.2 “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专业

2.2 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理论基础

2.2.1 泰勒原理

2.2.2 杜威的经验主义课程理论

第3章 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研究

3.1 专业课程设置现状的研究设计

3.1.1 研究样本的选取

3.1.2 研究方法的确定

3.2 专业课程设置现状的文本分析

3.2.1 培养目标欠缺专业独特性

3.2.2 研究方向缺少统一规范性

3.2.3 课程结构学分比例不合理

3.2.4 课程内容安排层次不标准

3.3 专业课程设置现状的调查分析

3.3.1 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

3.3.2 研究方向“形同虚设”

3.3.3 课程结构重点不突出

3.3.4 课程内容设置欠科学

3.3.5 课程实施执行力不强

3.3.6 课程评价反馈性较低

3.3.7 专业课程满意度不高

3.4 专业课程设置问题的归因分析

3.4.1 宏观层面:专业定位存在困惑

3.4.2 中观层面:专业理论知识薄弱

3.4.3 微观层面:课程体系尚未健全

第4章 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科学性与合理化建构

4.1 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逻辑起点

4.1.1 关于逻辑起点的相关研究

4.1.2 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专业课程设置的逻辑起点:少先队工作者

4.2 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科学原则

4.2.1 政治性与时代性相结合

4.2.2 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

4.2.3 专业性、多元性和反思性相统一

4.3 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合理构建

4.3.1 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理论构建

4.3.2 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实践构建

4.4 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可靠保证

4.4.1 制度规范:构建学术共同体

4.4.2 师资增强:倡导多元力量参与

4.4.3 就业保障:增强专业实践性和社会知名度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研究总结

5.2 研究不足与展望

5.2.1 研究不足

5.2.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华东师范大学“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专业课程设置节选

附录二: 西南大学“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专业课程设置节选

附录三: “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现状”访谈提纲

致谢

上一篇:艺术类高等教育改革论文提纲下一篇:物理概念规律掌握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