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政治期末考试

2022-12-27

第一篇:九年级上政治期末考试

2015九年级政治期末考试题

第Ⅰ卷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

1、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充分表明( )

A 我国已经步入发达国家 的行列 B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C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D 没有民族精神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

2、时代赋予当代青年的崇高历史使命是( )

A 艰苦创业,早日成才 B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C 发展科技,赶超世界先进水平 D 刻苦学习,早日考上重点大学

3、2013年3月5日至17日,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政府工作报告等,表决通过了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的决定。这表明( ) 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具有最高决定权 ③我国由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权力 ④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4、全国目前除西藏外,其余30省(区、市)不同程度地公布了“异地高考”方案,使更多外来务工子女能够更好地享受父母务工所在地的教育资源,让非户籍地考生享有与本地考生相同的高考资格。这( )

①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 ②体现了对弱势群体的关爱

③有利于公民平等的享有受教育权 ④侵犯了外来务工子女的人格尊严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5、 作为当代的中学生,在感受经济生活巨大变化的同时,也应了解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下列关于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我国形成了以国有经济为主体、集体经济为补充的基本经济制度 B. 公有制经济主要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 济、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 C. 现阶段,我国要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限制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D. 现阶段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是由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决定的

6、为 确保到20 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十八大提出了“两个同步”,即:居民收入增长 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这充分体现了( )①让人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的思路 ②实行平均分配,减少贫富差距 ③我国不断 完善分配制度,努力促进社会公平 ④党和政府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7、九年级(1)班孟洁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收集到了以下宣传标语,其中与“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群众的幸福线”这一表述相符合的是( ) A.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B.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C.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实现社会科学发展 D.坚持依法治国方略,保证国家长治久安

8、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是( ) A.优先发展教育和科学 B.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

C.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D.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9、 下面漫画中的政策措施表明( ) ①我国当前一切工 作的中心是发展教育

②国家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③国家发展教育事业,努力实现教育公平 ④科教兴国战略是我国一项重要的基本国策

A. ①④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③

1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形成的基本经济制度和与之相适应的分配制度,能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我国的分配制度是( ) A.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 B.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C.按技术高低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D.按资本多少分配为主、多种生产要素参与分配

11、过去十年,中央投入 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达4万多亿元,在农村建立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义务教育免费制度、农村低保制度、农村新型养老制度等。国家增加对农村的投 入有利于:

①缩小城乡差距②逐步实现共同富裕③公民平等的享受民主生活④构建社会主 义和谐社会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2、近几年,围绕形成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目标,我国立法机关制定或修改了刑法修正案、刑事诉讼法、个人所得税法等上百部法律和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这说明: A加强立法是我们国家的根本任务 B刑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尽善尽美 D我国正在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13、生态文明建设包括:

①尊重自然 ②膜拜自然 ③保护自然 ④顺应自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4、要建设生态文明,必须:

①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②放弃“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

③着力推进绿色发展、低碳发展 ④让有关企业承担责任,与我们中学生无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 D①③④

15、如今,人们发现了越来越多的“感动”,邂逅了越来越多的“最美”——“最美教师”“最美妈妈”“最美司机”“最美交警”等等,这些美丽的“感动”:

①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②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③表明我国已取得巨大的经济成就④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精神力量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16.我国根据人口国情,启动“单独二孩”政策,即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启动这一政策

①表明我国不再实行计划生育 ②表明我国人口数量减少,文化素质提高 ③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④有利于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A17.今年,我市将“加大黄标车淘汰和水污染控制力度”、“实施废热利用减少燃煤大气污染”、“加快推行绿色建筑”、“创建全国卫生城市”。这说明我市

①重视治理污染保护环境 ②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③切实维护公共利益 ④着力推进经济改革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8.李克强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严守法规和标准,用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坚决治理餐桌上的污染,切实保障“舌尖上的安全”。这表明了

A.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B.经济活动需要道德的约束

C.我国食品生产还没有质量安全标准 D.我国政府维护人民利益的坚强决心 19.2013年,中央电视台、国家语委共同举办的大型电视活动《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带动全民重新认识了汉字听写的重要性,唤起了大众对汉字听写的极大兴趣。这一活动的举办

①阻止了外来文化的影响 ②改变了人们的传统观念

③传承了中国 优秀的传统文化 ④增强了国民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④

20.山东在城乡已竖起两万多块“善行义举四德榜”,展示在个人品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建设方面涌现出的凡人善举。这一做法的意义在于

①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 素质 ②美化城乡居民的生活环境 ③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 ④引导人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60分) 得分 评卷人 21. (16分) 材料一:2011年,中国20多个省市区陆续启动新一轮县乡基层人大换届选举,这是选举法修改后的第一次选举实践,城乡同比、结构优化、 选民见面等新举措,勾勒出这个东方大国民主进程的新气象。据统计,这次换届选举将产生县乡两级人大代表200多万人,涉及县级政权2000多个、乡级政权3万多个。参加这次县级人大代表选举的选民将达9亿多人,参加乡级人大代表选举的选民将达6亿多人。

材料二:全国县乡人大代表换届选举工作的广泛开展,激起了你和同学们的关注,请跟随某中学初三年级的探究小组,走进他们的探究活动。

(1)「真知灼见」材料一体现了教材的哪些观点?(至少列举四个观点)(4分) (2)「知识链接」探究小组成员设计了下面的的图表,请你将①、②、③的内容及其地位(或性质)填入下表:(6分) 内容 地位(或性质) ① ② ③

(3)「生活期盼」幸福不会从天降。幸福章丘,重在共建,贵在共享。作为章丘的小主人,请写出你或你身边的人希望人大代表解决的问题。(至少三个)(6分) 22. (14分)

19、材料一: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材料二:进入2013年,我国17个省市自治区、40余个重点城市发生严重雾霾,PM2.5指数频频“爆表”,受影响人口达6亿。为此,济南市政府采取了八条紧急措施。包括:车辆单双号限行;建筑、市政府拆迁等室外作业一律立即停工等措施。

材料三:山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大力推动生态省建设。2013年1月,山东省率先开展水生态文明城市创建活动。济南市将投资272亿元全力打造全国首个水生态文明城市,到2020年争取实现“泉涌、河畅、水清、景美,人、水、城和谐发展”的目标。

(1)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上述材料体现了哪些观点?(6分) (2)“建设美丽山东”“生态山东”“人水城和谐发展”体现的发展战略是什么?谈谈对这一战略的理解。(4分) (3)从不同角度谈谈自己在创建“水生态文明城市”活动中的具体行动。(4分)

(1)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我们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请说出图片中的

“2011中国大事”体现了教材中的哪些基本观点?(10分) (2)2012年是“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在这一年里,你有哪些新的期盼?要实现这些期盼,最根本的途径是什么?(5分) 24. (16分) 聚焦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生产力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综合国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但是,我国依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李克强总理强调,中国的发展要依靠改革,也离不开开放。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吹响了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号角。

根据上述材料,结合基本国情,谈谈我国为什么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B B D D C C D C B A D D C A B A D C D

二、非选择题:(4小题,共60分) (2)内容 地位

(共6分) (3)(6分)

22、(1)①政府是公共利益的最大提供者与守护者,通过法律、经济、行政方式履行维护公共利益职责②我国积极维护馆舍全人类的公共利益,在国际舞台上展现了一个和平、合作、负责任的大国形象③政府关注民生,坚持以人为本,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④我国政府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⑤我国坚持科教兴国战略,提高节能环保的科技水平(答到以上三点即可,每条2分) (2)可持续发展战略(1分)①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的永续发展②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环境形势严峻,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③要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在重要位置,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相适应,是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每条1分) (3)①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②积极宣传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和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③从身边小事做起,积极过低碳生活(如节约用水用电,节约纸张,保护花草树木,不乱扔垃圾,不是用一次性物品等)④坚决同破坏环境、浪费资源行为作斗争,及时劝阻或举报。(每条1分) 23.(1)①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②我国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③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因素;④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⑤我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⑥我国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⑦我国政府以人为本,执政为民;⑧党和政府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的根本利益;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⑩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等等。(每一要点2分,共10分。) 24.(1)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我国生产力的总体水平还比较低,发展不平衡;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不高,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需要一个过程;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8分) (2)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历史性决策。改革开放是新时期中国最鲜明的特点,是党和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它将进一步破除前进道路上的障碍,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增添新的活力。对外开放是现代化建设必不可少的条件,是我国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8分)

第二篇:重庆八中九年级上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参考答案

重庆八中2013—2014学(上)期末考试初三年级

思想品德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

1 C2 D3 C4 B5 A6 D7 BCD8 CD9 BCD10 AB

二、简答题

11、(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每次科技变革都将引起社会生活的重大变化。(答出两点给2分)

(2)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培养科技创新能力;养成终身学习习惯。(答出两点给2分)

12、(1)有利于保护环境,建设美丽家园;(1分)有利于把我国建设成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1分)有利于推动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生态文明发展之路。(1分)

(2)只要是有利于保护环境的都给1分。

13、当今国际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人才的竞争,教育是国家民族的未来,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是民族振兴的基石,百年大计,教育为本。(2分)现阶段我国人口素质还比较低,只有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保障公民受教育的权利,才能变人口压力为人才优势,才能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从而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2分)

三、材料分析题

14、

(1)私营经济(1分)

(2)我国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1分)我国保护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利益,(1分)鼓劲、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1分)

(3)党和政府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以人为本;(1分)坚持共同 富裕原则;(1分)坚持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关注民生,让人民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1分)

15、

(1)方便人民行使建议监督权;(1分)更好地监督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督促他们依法办事,减少违法乱纪现象;(1分)有利于倡导社会形成节约风气;提高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决策水平;有利于推进依法治国。(1分)

(2)要实事求是,不得捏造事实或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1分)

(3)向人大代表及人大常委会反映;向新闻媒体反映;向有关部门举报和反映。(任答两点得2分)

四、实践探究题

(1)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还不够高或学生的环保意识不强。(1分)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1分)

(2)传统节日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重视传统节日是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需要;(1分)重视传统节日可以增强民族的认同感和凝聚力。(1分)注:其它言之有理的酌情给分。

(3)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和科学文化素质等。(1分)设计的活动可行都给1分

第三篇:九年级历史上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教学质量监测分析报告

一、

1、试卷的基本情况: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卷面总分为100分。题型包括单项选择题、填空题、综合题。

2、试卷所涉及的教材内容:

试卷考查的历史、品德知识点,分布于九年级上册教科书中。

3、试卷的基本特点:

(1)依纲据本。命题依据初三历史、品德教科书的内容,没有超出规定的范围。

(2)基础性强。试题立足于历史、品德基础知识,以重点知识来设计题目。重在考查学生对本学科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3)标高适度。基于目前初中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初中历史、品德教学的现状,试卷没出现较大的偏题、怪题,只有个别题目稍难点。整卷的试题难度应该说是适中的。

(4)题目设计具有简明性。题意指向明确,题目的表述较清楚,简单明了,学生审题时一目了然。

二、试卷成绩情况

本次考试,我校初三(2)班,总体考试成绩来看,平均分75.6,优秀率19%,及格率为60.3%。最高分97,最低分56.

三、学生答题质量分析

1、优点

(1)对历史、品德教材的主干知识掌握得较好。学生能根据要求加以复习巩固,对重点知识的掌握较熟练。

(2)能正确地运用解题方法。大部分学生能采用较常用的直选法和排除法来解答选择题。

(3)能根据题意认真解答。大部分学生能根据题目的要求,认真分析问题,正确地得出答案。

(4)部分学生的学科能力有所提高。大部分学生的再认再现能力较强;部分学生善于运用已知知识进行分析判断,此次判断题的得分率略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学生具备了理解、分析能力。

2、存在问题

(1)基本功不扎实。书写不公正、不规范,错别字多。

(2)同类知识混淆不清。学生对同类知识掌握不牢固,张冠李戴的现象很普遍。

(3)时间、地点类的知识掌握不到位。

(4)分析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试题中考查考生分析能力的题目比例很少小,但此类题目的得分率较低,反映了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影响未能正确地加以分析。

(5)复习不到位。本次考试学生基础知识掌握得不是太好,选择题错了很多,主要原因是学生在复习过程中拿出的时间,没有集中精力去记忆。

四、改进措施。

1、提高学生阅读理解历史资料的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读教材,课堂上多引进一些课外史料,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能力。

2、注重学生分析、概括和综合能力的训练。分析、概括和综合是本学科学习中最常用的方法,也是检验学生能力的基本内容,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强这方面的练习。

3、加强学法指导,教师在教学中要教学生如何审题,如何寻找试题的关键词,捕捉有效信息。

4、根据目前命题的趋势和课程改革的要求,以后主观性题目还会适当增加,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篇:九年级英语上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本套试卷主要分为两部分,即听力和笔试。其中选择题95分,非选择题25分。本次九年级英语期末考试主要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及其综合语言运用的能力,内容丰富,难易适中。部分题目比较灵活,突出考查了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进行思维的能力。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从阅卷和平时掌握的情况来看,经过两年半的初中教学,绝大多数学生对英语学科的重要性认识较高,师生关系融洽,学生有一定的学习积极性,掌握了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到了不少异国他乡的文化习俗,学生在听说读写等方面得到了全面的发展,为今后进一步学习英语打下了一定的基础。通过英语学习,学生磨练了意志,形成了一定的学习英语的策略、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国际意识和民族意识,提高了文化素养和道德素养

二、具体题目分析

1、听力题失分较多的是第二节的11小题,其中第一句Tast the soup学生没有注意到,而这又正好是此题的关键词;第三节中第17小题其实学生们都听懂了,但不能将所听到材料进行综合思考,因而错选了c答案。这可以反映出学生听过材料之后进行综合分析理解的能力还是比较欠缺,很多同学只听清前一句,而没听到后半句中的内容。最后一段材料的独反映出学生的听力技巧有待提高,仍然习惯边翻译边答题,因此学生25题的失分也比较严重。

2、单项选择难易结合,考查了本期所学语法知识和常见句型,能较为全面的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平时学习态度端正且细心的学生应该很容易得到满分。

3、完型填空综合考查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知识的运用能力, 本次完型 难度系数适中,让学生有处下手,也能增强学生在完成此类题目时的信心。

4、学生在阅读这块失分也较多,部分学生只能理解文章的表面意思,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理解出作者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其实文章本身并不是很难理解,在仔细阅读短文后基本上都可以找出对应的答案,只是生词较多,所以很多学生答题时就烦躁了,不愿意再推敲只是单纯的去找答案,而不去认真反复地看文章,缺乏耐心,因而满分不多。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多加培养和训练,提高学生的猜词能力以及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5、阅读理解填词是这次学生得分率较低的一类题目,既要注意词形又要注意词性。其实学生都反映文章不难,但最好的也只填了七个,higher和harder纠结不清,voice没变形,funny填成fun。这类题目也反映出学生理解分析概括的能力非常缺乏,不会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综合运用语言进而得出答案。

6、写作部分比较灵活,主要考查一般将来时态的用法,学生在表达要点4和5是错误百出,不能将知识进行灵活运用。

三、采取措施

1、我们自身要加强英语授课的素养,广泛运用流利的英语课堂用语,来营造英语环境和学英语的氛围。

2、分层教学,分类指导。对学困生以鼓励为主,对优秀生引导他们进一步拓展视野,对成绩一般的学生,让他们稳中求提高。

3、立足教材,面向全体,狠抓基础。任何能力的形成离不开基础知识的积累,离开基础,能力就是无源之水,在循序渐进的训练中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

4、要狠抓朗读,多阅读,增强学生的语感,加大语言信息输入量,扩大词汇量,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写作能力。

后段时间一定要针对学生的不足进行强化训练,积极做好查漏补缺的工作,力争2015年中考取得较好成绩。

九年级下期末英语试卷分析

一、试题的总体评价

试题难易适中,灵活性较强,考查的知识覆盖面广,主要考查学生对词法、语法等基础知识的积累及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总之,试题不难。

二、各试题分析

Ⅰ听力测试(20分)第一题,情景反应,通过听力考查学生对九年级重点基础知识的掌握及运用能力,此题要求学生根据所听句子选择图片;第二题对话理解,考查学生是否听清小对话的内容及辨别对话中的人物关系,除第一小题是一个回合,其它都是两个回合的小对话,要求学生在听的过程中能够根据听力内容迅速处理信息。第三题,语篇理解,要求学生根据长对话内容选择答案,考查学生对长对话的听力理解与处理能力。第四题,短文理解,短文内容较易,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听起来没有很大难度,但个别单词容易写错。

Ⅱ单项选择 各小题考查的知识很广泛,主要考查了学生对重点词汇、时态、语态及语法的掌握情况。不足之处是语境题考查的较少。

Ⅲ完形填空 文章通俗易懂,是一篇故事性的记叙文,学生读起来很容易,并能从文中悟出道理,受到教育。

Ⅳ阅读理解 A、B两篇都属于说明文,比较贴近社会、贴近时代,易于学生理解。C篇应用文以表格的形式出现,且设题较容易,学生很容易从文中找出答案。

Ⅴ阅读理解

(二)着重对学生的文化意识进行考查,学生阅读完此文,能够了解不同国家赠送礼物的风俗习惯,提出的五个问题也较容易,能够从文中直接找出答案,没有概括及开放性问题。 Ⅵ词汇 此题是书中的原文,一点难度也没有。所以认真学习的学生这道题都应该是满分。

Ⅶ补全对话 考查学生问路的习惯用语,此话题很简单,要求学生填写的句子也适中。

Ⅷ基础写作 考查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但此题提供的信息过于详细,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学生的创新能力没有得到发挥。

三、试卷分析

从各题的得分情况看,阅读题及书面表达题学生得分率低,其余各题失分不是很严重。现将各题的答卷情况作如下分析:听力部分,5%的同学是满分,10分以下的同学达到20%,大多数学生的分数都在13——17分之间,其中第四题失分较严重,个别学生信息捕捉到了,但把单词写错而失分,如newpaper, grammer。Ⅱ单项选择,10%的学生满分,60%的学生在10——14分之间,30%的同学在10 分以下,其中失分较多的是

21、

32、33小题,由此可见,学生对词法及语法掌握不够,教师在教学中应举一反三,强化词法及语法,要求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Ⅲ完形填空 15%的学生得满分,

49、50小题失分严重,学生对固定搭配没能掌握,应要求学生对重点基础知识必须理解记忆,然后才是运用。Ⅳ阅读理解,由于此题话题贴近现实社会,学生容易理解,所以学生普遍做得较好。Ⅴ阅读理解

(二)失分较多,多数学生能够看懂文章,但答题技巧掌握不好而导致失分,如:主谓一致、人称错误、语法错误等。在平时教学中,教师应多训练此题型,教给学生答题技巧。Ⅵ词汇 此题本来失分最为严重,学生单词拼写不准确,词法、语法未掌握,各种时态不能够灵活运用等,但是由于是书中原文,所以这次失分并不严重。在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双基落实。Ⅶ基础写作 学生答卷情况都不是很好,主要表现在审题不清,如人称错误、内容包括不全或不按要求去写,语法错误严重等,如:People is friendly. The city clean. 书写不规范,字迹潦草等。在平时教学中,学生以话题为中心的语言积累不够;教师训练学生的写作,仅给出题目让学生自己写或给出范文学生背诵,学生的写作能力并没有得到培养。此作文题提示过多,学生接触这类题时,感到束手无策,不知从哪入手,结果乱写,想到什么就写什么,造成文章内容不丰富,思维条理差,语言错误较多,尤其是汉语式句子多。

四、教学的启示与建议

综上所述,此次考试对我们教学的启示是: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不牢,作文教学仍得不到重视等问题。因此,特对以后的教学提出以下建议:

1、夯实基础,提高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没有基本的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学生的语言能力无从谈起。这次考试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在平时的教学中要过好语言知识关,而且要创设语境,提高学生的语言语言运用能力。

2、重视写作教学,提高写作能力。

学习英语的实质是让学生通过大量的专项和综合实践活动,形成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真实交际打下基础。教师要先以话题为中心进行话题的语言积累,然后再进行以题型为中心的应试写作能力训练。

3、针对题型,强化专题训练。

词汇题和补全对话题,学生训练少,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答题能力都很差,教师一定要强化训练。词汇题针对中考必考的1300词汇,创设语境进行专题训练;补全对话题应分两步:先按白皮书所列的功能项目逐一进行积累;再进行此题型的专题应试训练。

4、加强落实。

任何事情布置不落实一切为零。教师的要求要变为学生的行动才能变成成绩。词汇题本是考查基础知识,结果学生失分严重;写作题提示多,提示的句子是课本原句子,学生不会写,而是乱抄其它题或乱写与题无关的内容,有些甚至是空白卷等问题,反映我们教师双基落实不过关。

5、规范学生书写。

主观题越来越多,书写越重要,尤其是作文题。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要强调学生认真、规范的书写。任务型阅读题学生看懂文章而不会答题,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重视句型转换等写的训练,不能中考不考的题型不训练,造成因基础缺失而丢分

第五篇: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太和县斤沟中学

我校的期末考试使用的是省大联考试卷,试卷给人的总体印象是:稳中有变,难度适宜。它紧扣《新课标》的要求,全面考查了学生的语文知识和能力,充分体现新课程理念,对新课程语文教学有积极的导向作用。从整卷看,有如下特点:

1、结构题型稳中有变。试卷框架结构方面没有太大的变化。全卷分积累与运用、阅读、写作三大板块。在分值的分布上,积累与运用35分,阅读55分,写作55分,卷面分5分。题型方面大致保持了去年风格,也有一些变化的,如第7题。但试卷总体平稳,没有大起大落现象。考生看到熟悉的题目,会缓和紧张的心理,从容应答,有利于考生真实水平的发挥。

2、试题注重基础,难度适宜。全卷突出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试题80%以上由基础题组成,无“怪题”、“偏题”和“似是而非的难题”。整卷在难度把握上有梯次,既有较容易的题目,也有一定难度的题目,难度和区分度较为合适。

二、各题分析

(一)积累与运用

此题由7小题组成,共35分。有字词识记、古诗文填空、文学常识、修辞方法等,平均得分27分。造成失分的主要原因是误用多音字和错别字。如“忍俊不禁”的“禁”就应读一声。

(二)阅读

由阅读

(一)、阅读

(二)、阅读

(三)和组成,共55分。

阅读

(一)是《读懂父爱》,由5小题组成,共21分,平均得分18分,,难度不高。

第12题分值6分,此题为开放性问题,考生未能全面表述自己观点,不能挣全分,这主要是因为学生语言文字组织能力不过关造成的。

阅读

(二)是《创新的快乐从哪里来》议论文阅读。由5小题组成,分值18分,平均得分13,难度偏高。第16小题分值3分,主要考查议论文基础知识,看来平时练习不够,该题是我们初中教学的一个软肋,学生接受这方面训练较少,不容易答全。

阅读

(三)是《孟子二章》选自课内,分值16分,平均得分12, 第20、21题是考查学生从文本中筛选信息的能力,学生挣分较为容易。第17题分值3分,需要学生在理解全文文意的基础上答出,难度较大,多数学生写不全答案。但本题是讲课时一个重点,看来目前教师复习只重视课外而忽视了根本。第21题分值5分,让学生谈谈对人才的理解,应该不会有错的,但事实是一般。

(三)作文

今年的作文题目是半命题作文和材料作文任选其一。但两个题目给学生提供了选择空间。

1)审题与拟题。从引发性的文字和限制性的材料来看,今年的考题走向是回归生活,涉及到思想认识、道德修养、知识技能、体质体能等,据于此,95%以上的考生能把握审题关,拟出较为贴切准确

的标题。

2)构思立意。这次作文大多数考生能透过材料正确把握题旨,做到思想健康,感情明朗,情操高雅,态度积极。

3)选材结构。今年作文在选材方面,部分考生能把握最新的内心世界,倾听不同的情感体验,营造成长过程中感情的波澜,从而使自己的文章出萃。当然,由于今年作文题提供的要求限制了考生只能写记叙类的文体,而且必须写自我,所以80%以上的考生选材多以时间为序,详写一件事的起始、经过、结果,虽然稳打稳扎,但很难出新,不能发人之未发,所以很少新意。

4)语言文风。今年作文,文字通顺者居多。大多数作文缺乏迷人的文采,缺少对细节的精妙刻画,语言枯燥,叙述平直。也有部分考生写作态度不端正的,或抄袭他人之作,或把别人的文章改头换面;或干脆抄一段现代文阅读材料;还有考生干脆一字不写,作文一片空白。这种现象得下力气整治。

三、 今后教学建议

1、重视语文知识的积累,强调语言的运用

打好语文基础的关键在积累与运用。积累,包括字词的积累、名篇名著的阅读积累、文化常识的积累等等,这是语文素养形成与发展的基础,必须认真地抓紧抓实;而运用,是积累的目的。要注意在生活中学语文,联系生活实际运用语言,要注重语言表达的积累和训练。要特别重视课本推荐的名著阅读,要让学生明确唯有亲自通读,才能得分。要重视语法和修辞教学,目前,中考不是不考而是渗透到阅读

的各个环节中。

2、要加强阅读训练,既要立足课本,更要面向课外,扩大阅读面

阅读(包括现代文阅读和古诗文阅读)在中考占比较大的比重,绝大多数是题在课外,答在课内。因此要注意梳理课文,整合知识,适当拓展。现代文阅读教学要加强文体阅读意识,掌握阅读规律,加强词句理解、文意把握、要点概括、探讨研究等方面的训练,要注意加强分析综合能力和语言概括、表述能力的训练,尤其要注重方法的总结和归纳。要重视探究,探究既要在文本层面上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进行,也要引导学生对设问语境的关键因素进行探究。要在指导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在文本中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思维品质,要让学生具有“尽量答出下一点”的探究意识。文言文阅读更要注意将教材出现的常见实词、虚词的用法进行归类整理,并牢固地背记下来。在准确理解词义的基础上,抓句子的翻译和思想感情的理解。在掌握课内文言文的基础上,结合练习,向课外文言文延伸。

3、 改变教学方式,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教学方式的改变,用教学方式的转变引导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让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努力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4、立足学生的真情体验,切实抓好作文教学

新课程标准呈现出新的作文取向——“生活作文”、“个性作文”,即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认识生活中的现象,抒写生活的感悟。 从

本次考试作文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可以看出,作文教学任重而道远。今后的作文教学还须从最基本的东西做起。比如,加强学生的审题与立意能力的培养,加强学生的联想与想象能力的培养,加强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训练主要着眼记叙文,训练点主要有:文章不走题,开头结尾尽量记叙或描写,主体要多用细节描写,要注意点题,要努力出妙语。在教学中,还应千方百计提高学生的书写水平。

上一篇:节能减排培训活动方案下一篇:九年级四班家长会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