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概论》课程教学与育人功能的探讨

2022-10-08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高等学校各门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 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每门课的教师都要结合所授课程的内容和特点, 深入发掘课程中的育人资源, 找准课程内容与大学生素质教育的结合点, 在知识传授过程中对他们进行素质教育。因此, 开发课程的育人功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企业管理概论》课程教学体系与育人功能的开发

《企业管理概论》课程育人功能的构建必须正确处理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关系, 教学体系不仅要优化专业知识模块, 还要针对大学生素质、能力培养目标设计学生的专业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教学方案。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规格及企业的实际需要, 进行大学生能力培养分析, 使课程每一模块对应一个或几个能力培养目标, 要通过课程教学使学生在接受系统的企业管理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接受了课程的素质、能力教育。企业管理概论课程体系与育人目标见表1。

2 企业管理概论教学法探讨

在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模式的影响下, 企业管理课程教学未能有机地将理论和实际相结合, 尽管在情景教学、案例教学上做了大量的工作, 但还是难以摆脱单纯的专业教学模式, 学生就课程学习而学习, 未能满足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合理的需要。同时, 教学方式和手段比较落后, 学生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为了将育人的思想因素有机而和谐地渗透于课程内容之中, 与课程内容恰当地融合在一起, 使二者构成完整的教学内容, 促进学生成为有价值的人, 建立表1模块教学与育人目标相对应的课程体系及教学方案, 实现专业知识讲授和学生能力、素质教育有机地结合和相互促进。但如何按照课前设计的育人内容, 将课程的育人思想因素有机地渗透和穿插于课堂教学之中, 对学生进行有说服力的思想教育和思维训练。这就要求主讲教师探讨先进的教学方式和手段, 根据教学目标、课程本身的内在联系, 以及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兴趣、需要、经验背景等来选择和创新教学方式和手段,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地积极性和主动性, 进而转化为学生自我成长的动力。

2.1 U型教学模式的创建

《企业管理概论》课程是一门密切联系我国企业管理实际, 及时适应企业管理与经营需求与变化的专业课。本课程的教学方法着重探讨了理论-案例-理论的U型教学模式。U型教学模式是对关键的知识点采用先理论阐述, 再引入针对性的案例, 然后对案例进行理论分析和提升, 强化学生的识记和了解, 促使课堂教学模式从灌输型向理解启发型转化。使学生充分发挥自主能动性, 以扩展知识, 激发兴趣, 发展个性, 培养思维和创新能力。

2.2 案例讨论

案例教学强调学生的主体活动,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素养。在给葡萄酒专业学生讲课中, 根据在葡萄酒行业中的实地调查和诊断, 自编“新天葡萄酒红色普及风暴为何未成功?”、“如何分析洋酒与国产葡萄酒的优劣势?”等教学案例, 组织学生课堂讨论, 采取自由发言、小组讨论、班级竞赛等形式, 设法调动每位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提高案例教学的效率。

2.3 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是一种有效的现代教学手段, 有利于培养学生亲临现场的实战能力。如在作业布置中, 要求学生围绕一项产品或服务, 完成一项项目创意报告。项目创意报告包括: (1) 项目建设计划。主要介绍项目的规模、产品结构;投资需求与使用;项目的时间进度计划。 (2) 组织机构。公司管理及公司组织结构, 各部门职能和经营目标。 (3)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主要介绍国内外市场情况、发展趋势与前景;企业面临的主要竞争状况等。 (4) 市场计划与营销策略。产品市场营销策略;预计年销售量/销售额等;投资回报与盈利预测;筹资计划等。要求分组进行, 5-7人为1组, 明确董事长、总经理及副经理, 按照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各位同学必须按照所任领导岗位要求, 各负其责, 董事长负责董事会, 总经理对项目经营战略负责, 副经理分别负责市场、生产、人事、财务、行政等计划的制定, 项目必须由同学讨论确定, 并提交讨论纪要。然后, 分组上讲台宣讲, 同学相互提问, 涉及到谁主管的业务, 就谁回答, 最后, 教师点评。学生通过在这些活动中的角色体验, 自己观察归纳出结论, 因而比单纯接受别人讲授的知识和原理要深刻得多;至于在能力培养方面, 更不是讲授所能替代的, 角色扮演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营造了引人入胜的课堂气氛, 而且有利于帮助学生进一步应用所学知识, 培养学生管理能力。

2.4 管理故事

主要有企业家自传、管理哲学故事、企业名言警句三个模块。通过讲述企业管理实践中充盈管理智慧的精彩故事或片段, 充分展示企业家的管理才华、艺术、智慧和精神风貌。它的时空范围较广, 更能引发学生思考的浪花, 具有很强的目的性、主动性、亲和性, 学生反响良好。目前, 已收集了200余个生动、丰富、可读性强的管理故事。

2.5 启发式教学

可以尝试根据课程内容和教学对象的不同特点分别采用讨论启发、提问启发、案例启发、实践启发等教学方式。如在讲述组织结构设计时, 设计一个精干高效的组织时应考虑哪些原则?边提问边启发边讨论, 并适时的插入案例, 如提到有效管理幅度时插入了韩信点兵多多益善的故事。多种方式方法的综合运用, 不仅讲述了课程内容的重点、难点和知识点, 还能给学生留下充分的空间, 让学生通过讨论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2.6 多媒体教学

企业管理案例丰富, 报纸、电视、电影、网络等给我们提供丰富的图形、动画、声音等多媒体制作素材, 完全可以制作出高质量的多媒体课件。如在讲述企业策划时, 插入剪辑的《大腕》有关片段, 不仅给同学带来视觉冲击, 还促使课堂教学模式从维持型向创新型转化,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企业管理概论》课程教书育人的思考

企业管理具有双重性, 即科学性和艺术性, 其理论为企业实践活动提供了普遍适用的管理模式和原则、方法, 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具有必要的管理知识和理论, 是从事现代管理的根本条件, 缺乏现代管理知识的人是难以适应现代条件下的管理工作的。因为管理是一种权变, 管理是一种对各种因素的有机组合, 管理是一种人际互动的活动。所以, 教学活动的开展应定位在学生管理潜能和智能的启发上, 不仅使其既掌握企业管理的科学理论、方法及实践经验, 而且还要将企业管理知识应用到自己学业定位与职业谋划中, 尽力发挥管理教学对学生自我发展动机的引导作用, 谋划并确定自己发展目标, 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自己一切学习资源, 帮助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知识和能力, 使之步入社会有更强的应变性和灵活性。这样才能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自主性, 这是课程育人功能开发的关键。

应该说, 要做到课堂教学与育人相结合, 培养学生能力, 提高学生素质, 是一件教师必须进行的、很有意义的, 但是也是十分艰苦和细致的教学改革的研究工作。需要主讲教师具有超前的育人观念、充足育人资源、先进的教学方式和手段, 在教学过程中, 通过身体力行, 寓思想教育于知识教学中, 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做好每一堂课的教学工作, 才能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的。

摘要:教书育人是教师神圣的职责。《企业管理概论》课程具有较为丰富的育人资源, 挖掘课程的育人资源并将其有机地渗透和穿插于课堂教学之中, 建立与育人目标相对应的课程体系及教学方案, 探讨先进的教学方式和手段, 增强育人的针对性和学生的可接受性, 实现专业知识讲授和学生能力、素质教育有机地结合和相互促进的课程育人目标。

关键词:企业管理概论,育人功能,教学体系,教学方法,探讨

参考文献

[1] 聂森.非管理专业现代企业管理教学改革的体会[J].郑州工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8, 14 (2) :21-23.

[2] 谢明荣, 邢邦圣.高等学校课程建设实践探索[J].教育与职业, 2005, 36:90-91.

[3] 马庆林.教书育人是教师的神圣职责[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 2005, 13 (5) :71-72.

上一篇:千岁香包出庆阳下一篇:直立性高血压12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