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古代汉语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一点思考

2022-09-10

古代汉语是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必修的一门基础工具课, 在整个专业的知识体系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然而, 大部分学生缺乏学习兴趣, 不爱学、不易学问题突出。而教学手段应是影响古代汉语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传统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 在多媒体时代, 运用现代化手段进行教学, 既能增加知识的形象性、生动性, 也能节省课堂时间, 提高课堂效率, 走出教学困境。

在古汉语的授课过程中要涉及大量文言例句、古诗词、古文字和古代文化知识等内容, 这就要求教师大量地板书和费时地讲解, 而这也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可是, 当我们引入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后, 可轻而易举地把教师从繁重而又耗时的板书中解脱出来。尤其是在总结归纳阶段, 其信息密度之大, 转换切割之快, 条分缕析之明, 刺激程度之深, 是其他教学手段望尘莫及的, 大大有利于学生形成良性的知识结构和长时记忆。

同时, 多媒体教学, 它可以化静为动, 化抽象为具体, 化呆板为生动, 图文音并茂, 这比起黑板上的粉笔字当然要活泼有趣得多。它对人的视觉、听觉、甚至心理触觉产生全方位的刺激, 这很适合当今学生的接受特点, 可充分调动其学习兴趣, 从而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讲授文字学通论时要涉及到古文字形体, 使用多媒体可以将拓片上的甲骨文、金文、大篆和小篆等古文字利用图片形式一目了然地展示在屏幕上, 让学生真实、生动地看到每个汉字在各个发展阶段的代表形体及其演变过程。说到字形与字义的关系时, 如给出该字的早期形态, 学生便对我们先民创造的文字充满好奇, 兴味盎然, 不仅掌握了知识, 而且印象深刻。再如, 在文选的教学中经常要涉及古代文化常识, 诸如天文、地理、兵器、礼器服饰、宫室等, 传统教学仅靠语言的描述, 往往使学生在理解时与真实情况有差距。如果我们利用因特网收集相关图片诉诸视觉, 学生便可通过这些生动直观的素材快捷地理解相关知识。

多媒体不仅能提供图文音并茂的多种感官刺激, 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且也能按超文本、超链接方式组织管理各种信息和知识, 有利于学生主动发现和探索, 充分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方便地穿插一定数量的片段练习, 可以是字词的解释、句子的分析, 也可以是标点和翻译。另外,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电子版和网上的古籍资源, 或在课件中直接引用古书原文的影象资料, 进行教学和训练, 培养学生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适当增加互动性的实践内容, 能让学生“走出”课堂, 把学到的知识应用起来。

可见, 多媒体辅助古代汉语教学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但是, 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 我们不仅要看到其效率, 更应该关注其效用。对于现阶段在使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也应予以重视并妥善解决和改进。

首先, 我们应正视多媒体教学的地位和作用。诚然, 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非常有用, 但它不能代替语言文字本身, 非教学的根本内容, 只是辅助教学手段。而且并非所有的内容都适合多媒体教学, 很显然不必每节课、每个知识点、每个能力训练点都使用多媒体。课件内容并非多多益善, 要精心选择。如在进行文选教学时, 不应由于条件的便利而把过多的文学知识塞进课件, 使古汉语语言的教学偏离重点。我们决不能把内容和形式颠倒, 滥用现代化教育手段。在课堂教学中, 既要继承传统教学手段中的合理成分, 又要恰当引进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并使二者有机结合, 各展其长。教学的现代化并不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完全否定, 因此, “一刀切”、“一哄而上”的做法都不可取。任何教学手段的使用都应以提高教学质量为宗旨。有的国家精品课程网站上所展示的古代汉语文选课件就是把教材上原文和注释搬到屏幕上, 这完全没有必要。

其次, 应克服“重展示, 轻感悟”的弊端。教学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中情感的交流过程, 机器无法替代老师真挚、动情的演绎。使用多媒体教学, 教师难以像传统教法一样言传身教, 往往导致教学亲和力低下, 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有的教师授课只是照“本” (屏幕) 宣科, 忽视师生间的情感交流, 造成“学生瞪着眼睛看, 教师围着电脑转”的现象。尤其是语言教学如缺乏感情, 那么学生在体悟时必大受阻隔。因此, 教师在备课时也应备好情感。同时, 也要加强学生自己对内容的感悟。诵读就是一种卓有成效的方式。文言更是需要学生反复诵读, “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当学生能脱口而出, “望文生义”时, 则文言教学的最佳境界达矣。多媒体虽然投学生感官愉悦之所好, 迎合了学生对当前大众文化消费的快餐化追求, 却削弱了学生对文本阅读的兴趣。

另外, 在多媒体课件的具体制作和操作方面 (在此指狭义的单机多媒体课件, 不包括网上虚拟教学、远程教学) 还应注意以下问题并恰当处理。否则, 反而会煞了课堂风景, 使教学效果适得其反。

1) 在把课件中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材料组合设计时应注意细节的适应性。文字的字体、大小、颜色应做到清晰, 不能只顾文字的呈现效果而影响学生接受信息。同时, 切换信息要控制节奏, 否则, 只是“走过场”, 毫无实效。不能追求表面的热闹, 使用华丽花哨的图片背景, 应符合所讲内容的特点。如在讲《老子》文选时, 用古朴的阴阳鱼的设计, 则一眼就能使人看出这是给《老子》文章所设计的课件。不能为了悦耳动听的音响效果而伤害学生对文本的情感体验。如在讲古汉语文选时配上现代钢琴曲则显得不伦不类, 如改用古筝、琵琶之类演奏的古乐则可以渲染气氛。课件画面跳转要灵活, 不能应设计不合理而过早泄露“天机”。等等。2) 教师不能总是依赖多媒体来掩饰自身教学基本功的不足。如朗读文章总是不自己范读而放录音, 长此以往, 在学生心目中教师如同放映员, 其威信将大为下降而影响教学效果。因为教师渊博的知识、扎实的基本功是其人格魅力的有机组成部分, 对学生具有持续连贯的耳濡目染的影响作用。3) 教师应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实践操作, 不要只懂得一点皮毛便匆匆上阵, 上课只知敲回车, 一旦不小心按错键, 马上方寸大乱、束手无策, 这也势必影响课堂效果。对课件内容也应熟悉, 呈现要及时, 否则也达不到预期效果。等等。

总之, 多媒体只是一种辅助教学手段, 是对传统教学手段的有力补充。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还是教师。“君子善假于物”, 只有正确认识多媒体应用的优越性和局限性以及古汉语课程的特点, 才能真正为我所用, 优化课堂教学。

摘要:古代汉语是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必修的基础课, 然教学现状堪忧。改革传统教学手段,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虽然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增强了学生学习兴趣;但在现阶段多媒体辅助古汉语教学中也存在误区和不足。我们应合理应用多媒体, 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古代汉语,多媒体,传统教学

参考文献

[1] 张新.古代汉语多媒体教学模式初探[J].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 (3) :41~43.

[2] 吴义江.迎接新挑战, 改革传统教学——高师《古代汉语》教学改革管见[J].语文学刊, 2004 (5) :97~99.

[3] 李丽.关于古代汉语教学的一点思考[J].教学研究, 2006 (1) :44~46.

上一篇:多元统计分析下农村商业银行发展困境探究下一篇:浅谈小组合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