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区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施意见

2024-06-05

全区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施意见(共6篇)

篇1:全区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施意见

全区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施意见

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按照教育部的要求,我区普通高中学校将从2007年秋季开始全面进入新课程。为确保课程改革工作顺利开展,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通知》和省政府关于《全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工作方案》要求,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本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精神,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立足我区实际,借鉴先期进行高中课程改革的地区及我区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的工作经验,以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为核心,全面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大力推进教育创新,构建特色鲜明、充满活力、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普通高中教材体系、课程体系和资源体系,努力提高全区基础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促使高中教育教学质量达到全省上游水平,为造就大批的高素质劳动者、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奠定基础。

二、具体目标

1、实现普通高中教育的培养目标。创造性的执行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各科课程标准,探索普通高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新途径。围绕新课程,创新教育教学各项制度,建立教育教学新秩序,提高学校科学化管理水平。

2、通过实施新课程,使全体教师树立起“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发展学生兴趣,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使师生喜教乐学,建立起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

3、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使全区普通高中校长和教师教学能力、评价能力、教研能力、现代化教学手段应用能力及课程资源开发能力等方面均有明显提高。提高教师队伍学历层次。到“十一五”末全区普通高中教师100%达到本科以上学历,其中5%的教师达到研究生学历。

4、充分挖掘和有效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加强校本课程建设,逐步建立具有我区特色,能充分体现学校个性的课程体系。

5、逐步建立和完善新的课程理念下的教学常规管理制度,校本研培制度,课程管理制度,校本课程建设制度,发展性评价制度。

6、按照新课程标准要求和目标多元、方式多样、注重过程的评价原则,逐步建立起发展性学校评价、教师评价、学生评价、课堂教学评价制度体系和普通高中教育质量评价和监测体系,以适应新课程实施以后的高考制度改革。

7、加强示范性普通高中建设,提高全区普通高中整体办学质量和水平。到“十一五”末期力争再有两所高中达到示范高中建设标准,接受优质高中教育的学生人数达到全区高中在校生人数的60%。

三、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

(一)课程结构

普通高中课程由学习领域、科目、模块3个层次构成。

1、学习领域包括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和综合实践活动8个学习领域。

2、科目包括语文、数学、外语(英语、日语、俄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艺术(或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技术等12个(或13个)科目。

3、模块。每一科目由若干个模块组成。

(二)课程设置

普通高中学制为3年。普通高中课程由必修和选修两部分构成,并通过学分描述学生课程的修习状况。

(三)课程管理

1、学时安排每学年52周,其中教学时间40周,社会实践1周,假期(包括寒暑假、节假日和农忙假)

11周。

2、学分管理。学生三年中获得116个必修学分,28个选修学分,总学分达到144学分学生方可毕业。

3、课程安排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严禁高中一年级分文、理科班。高三学年学生要有必要的体育、艺术等活动时间。不允许学校开设“重点班”、“尖子班”,充分体现教育公平。

四、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地区成立课程改革领导小组,统筹领导、组织协调全区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行署教育局。各县、区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层层落实,稳步推进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工作。建立由教育、财政、编制等部门负责人组成的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解决新课程实施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2、加强舆论宣传。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各高中学校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报刊等宣传媒体,广泛深入地宣传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目的、意义和任务,浓厚氛围,在全社会形成领导重视、群众理解、各界支持的良好环境。

3、加大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力度。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切实承担工作责任,在经费投入、政策支持、办学条件、师资培训等方面提供保障。教育部门要统筹规划、具体部署、加强指导;财政部门要给予必要的财力支持,保障教师队伍建设、课程资源配置、专业教室建设、实验仪器、图书装配等所需经费支出。要确保在2007年秋季开学前,把高中学校的通用技术专业教室、选修课教室、实验仪器投入到位。各县(区)要为教师培训提供资金保证。编制部门要根据课程改革需求,合理确定高中教职工编制。根据《黑龙江省中小学机构编制管理实施办法》,配齐高中教师。在不突破省编委核定的中小学教职工事业编制总数的前提下,可按照高中扩招后学生实有人数变化,适当考虑高中课程改革后课程变化带来的新增因素,对教职工编制进行重新分配。

4、加强督导评估。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要建立并完善高中课程改革的专项督导评估制度,把高中课程改革工作纳入对政府教育工作督导项目。通过科学、有效的专项督导评估,总结经验,表彰奖励先进,研究和解决问题,确保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工作顺利进行。建立激励机制,高中学校要把课程改革作为重要内容,纳入教师考核评价体系中,把课程改革工作成效作为教师职务晋升、聘任、评优的重要内容,科学评价,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参与课程改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5、抓好课程改革培训工作。坚持“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要求,按照全省统一安排及时组织有关人员参加国家级和省级培训。扎实开展好全区教育行政、教研人员、高中校长、教师四个层面的通识培训、课标培训。2007年秋季开学前完成全区高中教学管理人员、课改年级教师的课程标准和教材培训任务。

6、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和培训制度。鼓励教师针对教学实践开展教学研究、参加培训活动,为实现教师个人的实践与反思、教师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及获得多种形式的专业支持创造条件,努力使新课程的实施过程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教师进修学院要加强对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专业指导、培训指导、学科教学指导和执行课程标准的研究指导工作,开展经常性的教研和培训活动,为高中课程改革的决策、实施、监控提供咨询和科研支持。

7、发挥样本校的示范作用。地区实验中学和加区一中作为省级课程改革样本校,要完成好课题研究,充分发挥对其它普通高中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要积累经验,当好典型。

8、加强教材、教辅资料管理。各地要按照地区教育局选定的教材,规范教材管理,每学科只允许选定一种教辅资料,坚决禁止不符合新课程理念的各种教材、教辅资料进入课堂。

9、整合课程资源,建立共享机制。各地要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充分挖掘和有效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将企业、科研、职教的师资和设施设备等资源有效整合,实现共享,为普通高中开设通用技术、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提供服务。各学校要加强网络课程资源建设,校际之间要密切协作,资源共享。

10、改革评价和考试制度,建立普通高中教育质量评价与监测体系。各地要采取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根据目标多元、方式多样、注重过程的评价原则,综合运用观察、交流、测验、实际操作、作品展示、自评与互评等多种方式,为学生建立综合、动态的成长记录手册,全面反映学

生的成长历程。要把学生的思想道德、健全人格、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个性发展作为评价重点。学业质量认定与评价结果将与高考挂钩,各地要严肃认真、公平、公正地开展好评价工作。

要全面、科学、准确地评价教师教学工作,尊重教师的主体地位,增强评价过程的反思、对话、交流和理解,建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评价制度。

责任编辑:蔡 路

篇2:全区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施意见

近年来,我区先后开展实施学校“四名工程”、“有效课堂教学人人达标”等活动,各学校和广大教师在学习借鉴先进教育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探索课堂教学改革,有效教学与管理扎实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深入。为全面推进全区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积极探索提高课堂效益的新途径,打造高效优质课堂,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指导,贯彻落实国家、省市《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和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基础教育教学工作的意见》,引导教师树立科学的质量观,把“以生为本”、“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教育理念落实到实际教学工作中,进一步规范教学行为,改革课堂教学结构,构建新型课堂模式,大力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升课程改革实施能力,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目标任务

牢固树立有效教学意识,以课堂教学模式建构为突破口,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建立健全区域和学校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切实改变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行为,优化教学过程,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1.加强学习,切实转变教育观念。通过组织学习与培训,开展反思与讨论,提高认识,强化责任,把教师的教育思想观念统一到素质教育的要求上来,统一到新课程的方向上来,通过教育观念的转变真正焕发出教学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在改变教师教育观念的同

体系整体协调发展。

三、工作措施

1.深入学习实践《盐都区有效课堂评价标准》。

一是认真落实《盐城市中小学课堂教学评价指导意见》,深入学习研究《盐都区有效课堂评价标准》,准确把握评价要素和内涵,切实转变教学观念,自觉内化为教学要求。二是对照市《指导意见》和区《评价标准》,强化依托和创新,结合校情实际,形成校本特色的实施细则,发挥课堂教学评价的导向作用。三是研究制定体现学科特色的课堂教学规范要求,加强学习讨论,重视跟踪实践,发挥教学评价的诊断和改进作用,保障科学的教学方向。

2.全面优化课堂教学常规环节。

一要优化备课环节。抓好“个人初备—集体商讨—个人再备”三级备课制度的落实,提倡以“导学案”为标志的新型备课方式,教案设计充分体现“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行为”两大部分,合理设计“学情分析”、“教学补记”和“教学反思”等内容。二要优化上课环节。加强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课堂讨论、反馈落实的研究指导。注重启发式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坚持实行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多学少教、以学论教。科学定位教学起点,注重课堂生成,确保常态课优质高效。加强对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把有效、高效作为课堂教学评价最基本、最重要的要素。三要优化作业环节。落实《盐城市中小学作业布置与批改指导意见》,完善作业布置调控机制,做到提高教学效益与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有机统一。力求做到“三布置三不布置”,即布置发展学生思维的作业,布置发现规律和方法的作业,布置拓展视野、提升能力、引导探究的作业;不布置简单重复性作业,不布置惩罚性作业,不布置占用学生时间超过合理限度的作业。教师要及时批改学生作业,做

“习题化”,精心设计导学案,充分重视课前导学部分的设计。二是注重课堂互动环节的设计,交流的形式要多样,互动的面要广,要以激励为前提注意相机采用个性化的点评。三是科学设计适度的达标训练,训练的形式要多样,训练的时间上不少于三分之一。四是强化课堂小结环节的反馈校正功能。通过构建、完善有效课堂教学模式,切实解决课堂上学生看似热闹,实质思维不动、形式模仿,教条执行、管理粗放,效果不佳的问题,教师教学设计力求做到科学合理,较好地落实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确保思维训练得法,教学组织严密,学习小组的组建、活动、评价等研究深入开展,新媒体与新技术的运用实现大幅度的提高。

学校建构的教学模式实际上是具有统领性的母体模式,各学科要在此基础上,创造性地衍生本学科的教学模式,使模式的推进更具有执行力,更具有操作性。为此,一要引领学科教师科学理解本校教学模式的真正内涵,把握其推进课改的精神实质,明确相应的操作要领。二要将其与学科结合,将课改的理念内化、细化为学科教学的操作程序与要领。三要明确扎扎实实做好过程实施就是推进模式的最佳捷径,切实优化学科模式的实施环节。在教学模式的推进上要执行“申报、验收、展示”的程序,具体为:教师个人申报—学科组验收—学校入模展示。四是已经通过验收展示的教师,要进一步追求个性化教学,使自身的教学和研究向纵深发展。

5.认真实施学校课改“一把手”工程。

各校校长是扎实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第一责任人。第一,要出思想,拿规划,出台本校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具体实施方案。第二,要认真种好“试验田”。校长及其班子成员应结合到一个学科,一个教研组,一个年级,教己所学,教己所长,蹲下身子,靠前指挥,率先在所教班级实施教学改革,带着课题研究的意识,走进课堂,努力摸索出切实可行、特色新颖的课改路子,教出风格来,教出成共享、共进的目的。

教师层面上,要切实开展行动研究。要深化对“问题即课题”、“行动即研究”、“改进即成果”的理解,注重从教学工作面临的突出问题中选择课题,开展行动研究,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课堂效益。要以我区承担的全市有效教学五个重大课题为依托,开展形式多样的校本课题研究,引导教师不断反思课改实践,积极撰写教学设计、课堂实录、教学案例、教育叙事等多种形式的教研论文,深入探讨有效教学的规律,为课堂教学改革注入不竭动力。

7.加强学生学习习惯与方法的培养指导。

各中小学和广大教师要采取调查法、个案研究法、行动研究法、个别指导法、集中训练法、竞赛激励法等等,深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指导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要通过各种渠道向家长、学生宣传阐释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营造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舆论氛围。要建立健全学生学习常规,抓好学生预习、课堂学习、书面作业等学生学习常规的管理和指导。要建立学生学习管理档案,及时帮助学生进行学习总结,落实错题深度研究、整理和消化、反思自己的学习失误并及时改进。要重视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去思考问题,从多种形式、多种层次寻求知识答案,切实提高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合作学习能力和质疑解疑能力。要关注后进生学习,尊重后进生,了解后进生,通过成立互帮互学小组、引导参加兴趣小组、密切和家长联系等方式,消除后进生畏学的心理障碍,矫正后进生不良学习习惯,提高后进生学习能力,真正实现转化后进生。

8.建立健全课堂教学改革监督考评机制。

篇3:对初中汉字文化课程的实施意见

一、初中汉字文化课程的实施要义

毋庸置疑, 初中汉字文化课程的开设, 无论对母语文化复兴的积极建设、初中语文课程的多元建构、教师文化修养的自觉砥砺以及学生文化积淀的终极关怀, 都有其深刻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价值取向。意义诸多, 倘从学生方面而言, 笔者以为撮其要者有三。

1. 为触发学生淡漠的汉字文化情结之需

从上世纪50年代后期以来, 我国的汉字教学普遍使用注音识字法。孩子从懵懂的幼儿时期, 就开始接受ɑ、o、e一类的启蒙教育。其实ɑ、o、e只是一些毫无意义的语音符号, 和汉字根本搭不上边。而学好这些拼音字母的目的也不过是为了给将要学到的汉字生硬地配上一个读音, 至于这个汉字的形与义的关系, 则往往被忽视。用这种方法教学汉字, 常常要求学生数十百遍地死记硬写, 以致在他们的眼中, 汉字只是用笔画拼凑而成的躯壳而已, 枯燥无味。且学生对于汉字的认识, 又多限于语文课, 可是语文课直面的东西太多, 句读音韵、字词句章、语修逻文、内容结构、人物情节、主旨情感、行文技法, 纷繁芜杂, 林林总总, 而汉字教学不过其一。而这“不过其一”的汉字教学, 其中所传授的汉字文化又有几许?所以学生对汉字虽十分熟悉, 他们每天说的是汉字, 读的是汉字, 写的是汉字, 至于汉字中孕育着的悠久汉字文化却知之甚少, 对汉字的理解和应用也仅停留在一个相当肤浅的语言层面上。既如此, 那么汉字之美感、汉字之理趣、汉字之奇妙、汉字之神圣, 从何谈起?到了初中, 不少学生对汉字已经产生了厌恶和疏远的心理。汉字“素被尊崇”的地位在学生心中每况愈下, 而由汉字传承下来的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也离他们越来越远了。一群对自己的文字缺乏崇敬之情的学生, 很难说他们的汉字文化情结会有多深。遗憾的是, 他们对汉字文化表现出的态度是生疏的, 情感是淡漠的。这不是悲观的臆测, 而是冷静的推断。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曾说过:“语言是存在的家。”汉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生命线, 是最深层的文化基石。中华文明之所以传承五千余年而不衰, 靠的就是方块汉字的文化凝聚力。可见, 复兴汉字文化, 不论是对汉字文化的昨天、今天, 还是明天, 都是一个重要而紧迫的课题。因此, 从初中开始, 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汉字文化的濡染和熏陶, 以触发学生淡漠的汉字文化情结, 当是学校和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2. 为丰厚学生浅薄的汉字文化素养之需

几年前, 上海复旦大学举行汉字文化知识比赛, 夺魁的竟是外国留学生队, 作为炎黄子孙, 其在国内学汉字、汉语, 竟比不上外国留学生, 岂不尴尬?母字、母语学习教育如此下滑, 连英国广播公司亦惊呼“文字差错, 在中国大陆比比皆是”。何必惊诧, 大学生汉字文化素养低下, 这是有目共睹的。大学生的汉字文化素养尚且处于如此糟糕的境地, 更遑论中小学生了。虽然问题反映在大学生身上, 但根子还是在中小学。从一年级学习汉字开始, 孩子们整天跟它打交道, 而老师教的只是每个字的音、形、义, 所以, 学生无法感受到这些熟悉的汉字所蒙蔽的那层神秘的文化面纱。从小学读到大学毕业, 认识的汉字也就三千多个, 然而就这三千多个汉字也并没有真正掌握, 读错、用错自然是见惯不惊的事。教学中常发现不少初中生连“己”与“已”、“燥”与“噪”这样的字都不能区别, 更不用说体会汉字的内在美了, 还谈什么汉字文化?某市中考, 要求依据对联的有关知识说明“爆竹两三声人间是岁”与“梅花四五点天下皆春”哪是上联, 哪是下联, 孰左, 孰右?结果竟有95%的考生得了零分。按理说, 不应是这个结果, 语文课本曾涉猎过对联的相关知识。或许老师没有“传道授业解惑”?或许学生“惑而不从师”?单是这类现象, 已可见初中生汉字文化的匮乏甚至断层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受应试教育大环境的影响, 汉字文化素养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被逐渐弱化、淡化以至于趋向缺失, 当前初中生汉字文化素养的现状着实令人担忧。因此, 作为中学语文教师, 应该正视现状, 树立忧患意识, 在汉字教学实践中必须重视汉字文化的传承, 强化学生汉字文化的教育, 构建学生对汉字文化全面了解的框架, 丰富他们的汉字文化底蕴, 使其浅薄的汉字文化素养逐渐丰厚起来, 这是刻不容缓的要务。近年, 从汉字来解读古代丰富多彩的文化不仅已经成为一门学科, 也成为普及国学的一项有效途径。因此, 在许多高等院校, 汉字文化已经作为一门通识课程普遍开设。高校汉字文化课程的开设, 给了我们有益的启迪, 可否在初中开设汉字文化课程呢?答案是肯定的。

3. 为优化学生不良的汉字文化环境之需

事实证明, 50多年来, 尤其近十多年来, 我们运用汉字、汉语的水平不是提高了, 而是降低了。目前社会上冷落、忽视、削弱汉字和汉语的现象比较普遍。在强烈西化情绪与国家教育制度和人才政策中, 英语的重要性被空前夸大, 成为中国当代教育中的高杆, 左右着知识界和教育界的视线, 并且在体制中被日益固定为一种模式。从考初中、高中、大学, 到职评、升迁、招聘等中国的任何一级晋级考试, 皆须考英语, 而汉语水平如何则不过问。整个中小学、大学、研究生教育, 以学好英语为尚, 为学英语而花费的时间与精力远远超过汉字、汉语。国家语委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用他们全部学习时间的1/4以上学外语的比例高达65%以上, 有的人是一半, 有的人是多半。从小学到大学, 听不到汉语的朗朗书声, 而只闻ABC在舌上打转, 恍若置身于国外。不少人将精通英语的人戏称为“精英”。想升名校吗?想找好工作吗?想加薪升职吗?各种学费不菲的英语培训广告铺天盖地。盲目迷恋英语, 极大地伤害了汉语的学习与运用。在这样的大环境下, 有几个孩子能听得明白“汉字是中华文化之根”的箴言呢?如今以网络文化为代表的流行文化, 则在汉字的应用上, 一味追求颠覆, 自行其是, 许多英汉夹杂、汉拼共用, 以英语字母代替汉字, 语言庸俗, 错字连篇, 词语晦涩, 语法失范, 呈现出草率化、粗鄙化、游戏化的趋势。只要看看网上的留言、帖子和聊天, 就会发现我们的汉字被糟蹋到何种程度。并非巧合的是, 这些肆无忌惮地糟蹋汉字的网民们不少是中小学生;令人惊讶的是, 我们对之也居然见怪不怪了。网络语言又一次严重地损害了汉语的纯洁。我们的出版物也到了无错不成书的地步, 电视、媒体亦存在着大量用语不规范的现象。凡此等等, 其结果必然导致学生的汉语水平大幅度下滑以及对传统汉字文化的失语与冷漠。追根溯源, 主要原因是我们的汉字文化长久以来已经忘却了最基础性的筑基铺路工作, 导致了学生汉语能力的缺失、汉字文化认同感的减弱。在这里, 我们呼吁教育主管部门不仅要强化重视汉字文化素养的社会价值, 为优化不良的汉字文化环境营造一种健康的社会舆论氛围, 还要建立提高汉字文化素养的长效机制, 把加强汉字传统文化教育有机地渗透到基础教育改革的目标建构、课程标准、教材建设当中去, 让优秀汉字传统文化教育在整个基础教育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

二、初中汉字文化课程的实施目标

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为宗旨, 以《初中汉字文化基础课程》 (讲稿) 为载体, 通过汉字文化教学实践活动, 引导学生了解汉字的起源、发展、演变与构成, 感受汉字形体中积淀的文化元素, 体会汉字所蕴含的民族文化信息, 认识汉字文化的丰厚博大, 吸收汉字文化智慧, 提高汉字文化素养, 培植热爱汉字文化的情感, 增强汉字文化认同感, 养成汉字文化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 掌握最基本的汉字文化学习方法。

三、初中汉字文化课程的实施内容

1. 课程内容遵循的原则

汉字文化浩瀚博大, 丰厚深邃, 而本课程的教学对象是初中学生, 所以要充分考虑这一阶段学生的汉字文化基础和心理特质, 在课程内容上宜遵循以下原则。

(1) 平易。选择符合初中学生的心理诉求和认知水平的教学内容, 力求通俗易懂, 晓畅明白, 以免深奥晦涩, 高不可及。

(2) 典型。选择典型的教学内容, 避免汉字文化素材的简单罗列和重复出现, 使学生从典型的汉字知识结构体系中举一反三, 见微知类。

(3) 熟悉。选择学生熟悉的贴近现实生活的教学内容, 拉近知识与生活的距离, 促进学生对汉字文化的认同感。

(4) 直观。选择可以直接利用图形、动画、音像、视频等媒体资源的教学内容, 增强教学的直观性, 为学生汉字的视觉审美提供平台, 浓厚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课程内容实施要点

(1) 对象。以所执教的班级学生为主体开展本课程的教学活动。

(2) 时间。以初中阶段三个学年段为本课程的实施阶段, 即初一、初二、初三阶段。每周1课时, 每学期18课时, 每阶段36课时, 三个阶段计108课时。

(3) 形式。以课内辅导为主, 兼顾课外拓展。汉字文化的传承是一个长效的过程, 仅仅靠课内是不够的, 还需要教师鼓励并引领学生走出课堂, 在系列的语文课外活动中走近汉字文化。如:利用课外时间读读有关汉字文化的书籍, 看看有汉字文化的视频, 写写有关汉字文化的作品, 谈谈有关汉字文化的感受。

(4) 内容。以“单元”加“专题”的形式, 构建多样化、多层次的课程体系。本课程包括六个单元, 即汉字之源———汉字与信史时代、汉字之体——汉字与华夏历史、汉字之理———汉字与民族智慧、汉字之趣———汉字与文学艺术、汉字之奇———汉字与传统文化、汉字之尊———汉字与人类文明;单元之间既相互独立, 含各自明确的教学目标, 又有内在联系, 基本呈渐进之态。每一单元由若干目标相近的教学专题组成, 如第二单元“汉字之体———汉字与华夏历史”中按照汉字形体演变的历史时序来开设专题, 第五单元“汉字之奇———汉字与传统文化”中依照心态文化、物态文化、制度文化等文化学序列开设专题。

(5) 方法。以多种教学方法来实施本课程教学。选取何种教学方法, 要因教学内容而定, 灵活处理。比如, 教学第一单元“汉字之源———汉字与信史时代”时, 可用情境教学法。创设课堂情境, 让学生回到没有文字的远古社会, 想一想那时应该如何记录自己的日常生活, 以此让学生明白文字的产生跟结绳、图画、刻契相关的道理。教学第二单元“汉字之体———汉字与华夏历史”时, 若采取多媒体演示法来引导学生理解汉字的演变规律, 则可收事半功倍之效。教师出示“星”字的演变动画, 学生通过观察发现, 甲骨文作 (由五个小方块儿组成, 表示繁星) , 小篆省去两个星, 隶、楷又省去两个星作“星”, 从而理解汉字由繁趋简的演变规律。这种方法把抽象的知识形象直观地展示给学生, 使教学过程情境化、趣味化, 既丰富了学生们的情感体验, 又拓展了他们的思维空间。教学第四单元“汉字之趣———汉字与文学艺术”时, 则采取活动教学法, 穿插学生喜欢的游戏, 如“猜字游戏”、“造字游戏”、“连线游戏”、“对对子游戏”等, 这些设计如调味品, 以趣激趣, 带着学生在娱乐中探讨汉字文化内涵, 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文化、艺术、习俗等, 真正达到了寓教于乐的效果。教学第五单元“汉字之奇———汉字与传统文化”中的“汉字与颜色”这一专题时, 则采取整合教学法, 将课文《陈涉世家》的内容整合到本专题中来。《陈涉世家》中涉及到一处颜色词, 陈胜、吴广为举行起义大造舆论时, 曾“丹书帛曰‘陈胜王’”。课本注释只说“丹, 朱砂。书, 书写”, 并未说明为何要用朱砂书写, 这就令学生茫然。原来古代统治者托信天命, 捏造所谓天书, 往往用丹笔书写, 所以也称“丹书”。于是“丹书”就成了王权的象征。可见陈胜、吴广以丹作书, 并不是为了鲜明醒目, 而是适应当时的社会习俗, 利用人们对天命的敬畏, 以达到号召民众、造反“举大事”的目的, 因而“丹书帛”就具有了深刻的社会意义。教学有法, 但无定法。在汉字教学中, 汉字丰富文化内涵的呈现, 有赖于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是创设生动活泼教学情境的手段之一, 既能展现汉字丰富的文化底蕴, 又让学生沉浸在一种特定的氛围中, 无疑会使枯燥的汉字文化学习变得趣味盎然。

3. 课程内容布局建构

下面以教学单元为经, 以教学内容、教学指向、教学课时为纬, 来阐释说明本课程内容上的布局建构。

第一单元:汉字之源———汉字与信史时代

教学内容:汉字的产生 (从汉字起源说:结绳说、图画说、图腾说、八卦说、刻契说、仓颉造字说、众人造字说;逐步揭开汉字起源的神秘面纱) ;汉字的特点。

教学指向:了解汉字起源的种种传说, 认知汉字的诞生是中国历史由传说时代进入信史时代的标志, 在追溯汉字的源起和探求原始社会的文化史之中, 感受中国文化的源远流长。

教学课时:4课时

第二单元:汉字之体——汉字与华夏历史

教学内容:汉字字体演变过程 (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甲骨文, 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金文, 与秦始皇相关连的文字———篆书, 古今汉字的分水岭———隶书, 卒迫的字体———草书, 汉字字体的楷模———楷书, 亦楷亦草的中间体———行书) ;汉字字体演变规律 ( (1) 字体演变的趋势; (2) 汉字结构的变化)

教学指向:了解汉字演变的过程和发展的基本趋势, 能辨别出不同时期的文字, 认识汉字发展演变的过程本身就是华夏民族文明发展的缩影, 体会汉字是古代文化的主要载体, 加深对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的情感。

教学课时:4课时

第三单元:汉字之理——汉字与民族智慧

教学内容:何谓“六书” (画鸟为何不点睛———象形字, 指点所示———指事字, 拉郎相配———会意字, 秀才识字认半边———形声字, 为他人作嫁衣裳———转注字, 假作真时假亦真———假借字) ;许慎和他的《说文解字》。

教学指向:了解汉字的六种构造方法及其特点, 能用“六书”理论简单分析常用汉字的造字方式和意义, 体会汉字所包藏着的丰富的文化内蕴, 所凝聚着的先民的高度智慧。

教学课时:5课时

第四单元:汉字之趣——汉字与文学艺术

教学内容:汉字与字谜、汉字与对联、汉字与诗文、汉字与书法、汉字与篆刻、汉字与谐音 (谐音双关、谐音隐喻、禁忌谐音、祈福谐音、取名谐音、歇后谐音、网络语言中的汉语谐音) 、汉字与现代广告、汉字与行业用字。

教学指向:了解汉字在字谜、对联、诗文、谐音等文学艺术领域的特殊价值, 感受书法、篆刻的无穷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在赏析、咀嚼、历练中, 品味汉字的妙趣横生, 体验汉字的形体之美、声律之美、意境之美, 使语言和精神同筑共生。

教学课时:5课时

第五单元:汉字之奇——汉字与传统文化

教学内容:汉字中所蕴含的心态文化 (人本心理、审美心理、求吉心理、贵和心理、尚德心理) ;汉字中所蕴含的物态文化 (汉字与生老病死、汉字与衣食住行、汉字与经济活动、汉字与天文地理、汉字与动物植物、汉字与文房四宝、汉字与颜色) ;汉字中所蕴含的制度文化 (汉字与姓氏文化、汉字与家庭婚姻、汉字与宗法制度、汉字与宗教文化、汉字与兵法吏、汉字与教育、汉字与文字狱、汉字与生肖) 。

教学指向:通过对汉字的文化解读, 感受汉字超凡的表意功能和它在形体中积淀的丰富文化元素, 蕴含的厚重文化信息, 帮助学生积淀汉字文化素养, 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 激发对汉字和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课时:80课时

第六单元:汉字之尊———汉字与人类文明

教学内容:世界文字知多少、汉字是中国人的第五大发明、汉字和汉文化、汉字与兄弟民族文字、汉字改革面面观、汉字与流行文化、汉字在海外、东方汉字文化圈。

教学指向:了解汉字对人类文明的发展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和贡献, 触发学生对汉字的敬畏之情, 唤起学生对汉字文化的自豪感和归属感。了解以网络文化为代表的流行文化对汉字文化传承产生的消极影响, 增强学生规范用字的意识, 激起维护汉字文化纯洁神圣的紧迫感和使命感。

教学课时:10课时

篇4:全区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全面构建普通高中新课程体系。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立足我省实际,大力推进教育创新,落实素质教育,努力构建具有我省特色、充满活力的普通高中新课程体系。我省普通高中新课程的构建以《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为依据,以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有个性发展为目的,为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积极稳妥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坚持“统筹规划、积极稳妥、分类指导”的基本原则,形成“国家指导、省级统筹、州(市)县组织、学校实施”的新课程改革工作格局。在全省整体推进的前提下,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特点,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新课程改革,争取三年达到国家课程方案的规划目标。

二、课程结构与设置

(三)课程结构。普通高中新课程由学习领域、科目、模块三个层次构成。

学习领域包括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和综合实践活动。学校每学年都要开设各学习领域的课程,保证学生每一学年在所有学习领域都能获得相应学分。

每一学习领域由若干科目组成,8个学习领域共设置语文、数学、外语(英语、日语、俄语等)、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信息技术、通用技术)、艺术(或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等科目。

每个科目由若干模块组成。学校要开足必修课程模块,积极创造条件,多开设选修课程模块,逐年达到国家课程要求。

(四)课程设置。普通高中新课程由必修和选修两部分构成,具体设置如下:

(五)教学安排。严格按照国家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中规定的学习领域、科目和模块的要求制定教学计划,实施新课程。学校在按计划开设好所有必修模块的同时,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开设选修课程的年度计划,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开好各类选修课程。高中3学年教学安排建议如下:

(六)学制与学时。普通高中学制为3年。每学年52周,其中教学时间40周,社会实践1周,假期(包括寒暑假、节假日)11周。每学年分为两个学期,每学期分为两个学段,每段10周,其中9周授课,1周复习考试。每周安排的课程修习时间为35学时,其中机动时间3学时(包括班会、团队活动等),每周实际教学时间应保证32学时。

(七)学分及认定。模块的修习时间一般为36学时,相当于2学分。一般按每周4学时安排,可在一个学段内完成。体育与健康、艺术(或音乐、美术)每个模块原则上为18学时,相当于1学分;技术的8个必修学分中,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各4学分;体育与健康共11个必修学分,其中在田径类项目系列中至少必修1学分、在健康教育专题系列中至少必修1学分;美术共3个必修学分,其中书法模块必修1学分。综合实践活动是每个学生的必修领域,共23学分,其中研究性学习活动3年共计15学分;学生每学年必须参加1周的社会实践,获得2学分,3年共获得6学分;学生3年内必须参加不少于10个工作日的社区服务并有相关证明,获得2学分。

学生每学年在每个学习领域都必须获得相应学分,3年内必须获得116个必修学分(包括综合实践活动23学分),28个以上的选修学分(其中选修Ⅱ至少获得6学分,6学分中,“三生教育”至少1学分),总学分达到144分方可毕业。鼓励学校积极创造条件,开设符合学校实际的选修课,使学生获得更多学分。

学生获取学分,按照《云南省普通高中学生学分管理规定(试行)》予以认定。

三、课程实施

(八)学校制定课程计划。普通高中学校在保证开设好所有必修课程模块的同时,制定开设选修课程的规划。学校成立课程指导委员会,由校长、分管副校长、教务和教研负责人、各学科负责人组成,同时组建学校分学科课程研究小组,共同制定切实可行的学校课程计划。

学校应当尊重学生对选修课程的选择权。40名以上(含40名)学生选修的课程模块,学校必须开设;少于40名学生选修的课程模块,学校可以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决定是否开设。省一级普通高中学校要逐年扩大选修模块的开设比例,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要,为更多的学校开设多样化选修课提供借鉴,发挥其在课程改革中的示范带头作用。

“技术”领域的“通用技术”必修模块,学校可以根据条件,逐步开设,三年内所有学校都必须开设。州(市)、县(市、区)两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主动帮助学校解决课程开设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在教学基本条件、实训和实习基地等方面给予支持。

(九)认真落实开课要求。高一年级主要开设必修课程,从下学期开始开设选修课程,并逐步增加选修课程模块;高三下学期在安排复习课的同时,应保证学生有必要的体育、艺术等活动时间,并鼓励学生按自己的兴趣和需要继续修习某些课程,获得相应学分。一个模块3年中可以重复开设,各学科在同一学段也可以开设若干必修、选修模块供学生选择。允许选修Ⅱ课程、综合实践活动两类课程跨年级安排。鼓励学校根据本地区、本学校的实际情况,开设综合性、创新性、有特色的选修Ⅱ课程。

(十)建立行之有效的学校选课指导制度。学校要明确规定选课指导的工作程序,明确选课指导的责任机构和责任人,安排指导教师,向学生提供《选课指导手册》。《选课指导手册》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云南省教育厅有关普通高中新课程设置的文件;学校3年课程开设计划;各科目模块的介绍(如学习内容、所需课时、教学方式、授课教师、学分计算方法、成绩考核方式等);不同发展需求的选课模式建议;选课基本程序等。

(十一)选课程序及要求。学校制订《学生选课申请表》,学生根据《选课指导手册》和本人的实际情况,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自行填报,制定学年修习计划,经学校批准后执行。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重新选择科目、模块和变更修习计划,但须提前报告学校并经批准后方可。在学生选择选修科目和模块之前,学校应当向学生公布教学班的班额控制人数。如果某些科目的模块选择人数偏少,学校难以安排,应该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在学生自愿的前提下,可以指导学生重新选择其他模块,也可以帮助他们联系,到附近有条件开设这些模块的学校修习。选课指导教师肩负指导学生选课的责任,要为学生个性化的课程修习计划提供指导和帮助。学校应当为每位学生建立选课档案。

鼓励跨校、跨区协作,提倡学校之间教学资源共享。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发挥协调作用,实现本地区学校在师资、场地、教学设施设备、实训和实习基地等方面的资源共享。

(十二)改革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教师要切实改变传统观念,学习运用现代教育教学的科学理念和先进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应当探索教师与学生互动交流研讨、共同发展提高的教学方式;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并重,注重培养学生质疑、调查、探究的意识与方法;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促进学生富有个性地学习和发展。

教师的教学活动必须讲求实效性,要通过积极有效的课堂教学,使学生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确实发生显著的变化。促进学生发展进步,要避免追求形式、华而不实的不良倾向。提倡教师集体研讨备课与个人风格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提倡以科学的方法设计、组织和实施课堂教学,提倡为课堂教学内容确立明确的学习主题或目标,突出教学的重点、难点,有序开展课堂教学等科学教育教学的方法,以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学校应当加强对教学过程的全程管理,抓好备课、上课、辅导、活动与研讨、作业布置与批改、评价与考试等各个环节的具体工作,鼓励教师积极探索总结和学习借鉴优质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或模式。

学校及教师应当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多样的教育手段和有效的学习平台。

(十三)加强教学管理,规范教学行为。学校在高中3年中,应以行政班为单位进行学生管理,必修课程一般也要求按照行政班来安排。行政班的班主任应当保持相对稳定。选修课则应当根据学生选择情况组织教学班。技术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部分选修课程的学习活动场所应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学校在自己开发与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时,应积极探索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方式,尤其要重视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社区服务的有机整合。

学校应当充分挖掘校内资源,发挥教师的潜能和特长,调动教师开设选修课的积极性。鼓励多学科教师合作开设同一选修课,允许外聘教师开设富有特色的选修课。为保证教师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投入新课程改革工作,学校应当合理安排教师的工作量,帮助教师处理好教学、研修之间的关系。

(十四)建立和完善校本教研制度。学校应建立和完善符合本校特点的校本教研制度,着力构建学习、教学和研究三位一体的教师职业生活方式,建设民主、互动、合作、分享、探究和对话的新型教研文化。通过校本教研转变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式,促进教师、学生和学校的发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保证新课程改革目标的实现。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教研部门要利用信息网络,建立校本教研工作的服务平台,组织和引领学校开展教研工作,帮助学校提高校本教研工作的水平和层次。切实加强对农村普通高中校本教研工作的指导,帮助他们建立和完善校本教研制度,指导其正常开展活动。学校应加强与教研部门、高等院校的联系,建立有效推动新课程改革发展的多方协作机制。

(十五)加强课程资源开发,提高课程建设能力。教育行政部门应对本区域的课程资源进行整合。可尝试组织优秀教师联合定期跨校上课,以实现校际资源共享,帮助薄弱学校解决课程资源不足等问题。有效开发、利用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课程资源,构建广泛而有效的课程资源网络,为本地区新课程改革提供资源共享的平台。

学校应充分利用并认真开发校内课程资源。按照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要求,优化资源配置,配备和添置必需的图书资料、教学软件、实验设备以及其他教学设施和器材。

大力加强学校与社区的合作。积极争取学校所在地的企业、农村、部队、中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其他高校和科研院所等单位的支持,为新课程实施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农村学校要结合农村建设和发展的需要,积极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课程资源。

四、课程管理

(十六)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的管理,加强对学校课程实施过程的检查和监督,建立学校课程实施方案上报、备案等有关制度,督促学校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方案。及时解决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严肃查处各种违反课程方案的行为。要充分尊重学校的办学自主权,鼓励学校结合实际,发挥办学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办出自己的特色。

(十七)教研部门的管理。各级教研机构要进一步增强“研究、指导、服务”的职能,开展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课堂教学、教育教学评价、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等研究工作。要在教育行政部门的统一领导下,对普通高中新课程学科教学提出科学有序的指导。要以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样本学校为依托,规划和开展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课题研究,以专题研究的成果推动改革进程,解决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以样本学校的成功经验为全省课程改革推进提供可行经验和方法,提高改革发展的整体水平,切实发挥教研部门在新课程改革中的功能和作用。

(十八)学校的管理。校长是新课程改革的领导者、组织者,全程负责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的组织、实施、督促和评估检查,校长要明确自己的职责和作用,要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团结全体教师,全力推进新课程改革。学校应当建立行政班与教学班并存的管理机制,探索新的班级管理方式。要建设好两个班级集体,重视发挥班主任、任课教师、学生干部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保持行政班的相对稳定,保证教学班的正常教学。教学班的基本任务是完成模块教学,任课教师应当组织好教学班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和习惯。教师要关爱学生,保持与班级同学和行政班班主任的联系,要本着对学生发展高度负责的态度,如实做好学生的各项评价工作。教师要在新课程改革中发挥自己的才能,彰显自己的品德,体现自己的价值,赢得学生的敬重。

五、课程评价

(十九)逐步建立、完善发展性评价制度。学校要根据目标多元、方式多样、注重过程的评价原则,为学生建立综合、动态的成长记录档案,全面反映学生的成长历程。实行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加强对学生作业、作品、实践活动、标志性成果等过程性资料的积累和展示,通过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发展性评价。

(二十)建立质量监测与学业水平考试制度。按照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的要求,建立新课程实施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监测制度、学业水平考试制度。

(二十一)建立和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按照《云南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试行)》的要求,建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

(二十二)进一步完善普通高中学生网络管理系统。在现行普通高中学生管理系统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展管理功能,将学生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修习所得的学分等成绩纳入由省统一管理的网络管理系统,确保这些资料能够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发展状况。

(二十三)普通高中毕业证书的颁发。普通高中学生修习的学分达到本文的规定要求,综合素质评价合格,学业水平考试合格(含考查课合格),由学校向其颁发云南省普通高中毕业证书。

篇5:全区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中共中央、国务院、教育部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一系列文件精神为指针,以“江苏省高中新课程实施方案”为指导,全面把握高中课程改革的精神,提高实施高中新课程的自觉性,明确高中生物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价值,贯彻《标准》提出的课程理念,体现生物学科的特点,继承与借鉴高中课程实施的成功经验,结合江苏省和各市高中教育的特色,实现高中新课程目标,努力创新,认真总结与反思,积极稳妥,逐年推进,圆满完成高中生物课改实验任务。

二、目标任务及实施步骤 1.总体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是普通高中科学学习领域中的一门科目。通过新课程实验,将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使学生掌握必要的生物科学与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增进对生物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系的理解,增强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切实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在探究性学习、实验课和其它实践活动的教学中,重视联系现实生活,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每一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及保证终身学习的可能性奠定基础。

2.阶段目标

2005年到2008年是我省高中生物新课程改革的关键时期,为了使新课程顺利推进,特制定下列具体的实施步骤:

(1)实验准备阶段(2005年上半年开始)组织好通识和学科培训。全省高中生物新课程改革要坚持“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省、市、县(市、区)要共同努力,为全面推进高中课程改革打下较为坚实的基础。

通识培训要学习《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等有关文件精神;课程改革的背景、指导思想、目标和课程设置;新课程与教学新理念,包括教学观、教师观与学生观,教师角色与教学行为等;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变革;新课程与教师、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学校、教师发展性评价体系;新课程资源开发与建设;校本课程和校本培训的开发与规划等。

学科培训要学习高中生物课程标准解读;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整体介绍以及实验教材教科书编写意图和教学建议;新教材教学案例分析和教学录像;与新课程标准相关的专业知识等。建立专业研修机制,委托若干高校,按必修、选修课程的有关重点、难点内容,分别举办研修班,用大约两年时间(2005年—2006年),对全省高中各年级生物任课教师分批进行轮训。

(2)全面推进阶段(2005年9月—2006年8月)各地区和各学校建立健全各种制度和机制,明确工作责任,为保证生物教学创造条件。在实施新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各地区、各学校要加强集体备课,抓好校本教研,通过教学,结合地区、学校的实际教学情况进行课题研究;这个阶段的教师培训应当结合教学公开课进行,也要注重校本课程开发和专业研修方面的培训,为选修课程的开设作好充分准备。

(3)反思调整阶段(2006年8月—2007年8月)总结反思前两阶段实验的得失,对新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各种层次和各种形式的经验交流和研讨,提出相应的对策和解决办法,有针对性地调整、部署下阶段实验工作。

在系统总结实验学校选修课程开发经验的基础上,对选修课程与必修课程的关系、选修课程的资源开发、选修课程的教学组织方式、学生选课的平衡性、指导学生选课、选修课程的评价等问题加以认真研究,制定“江苏省普通高中生物选修课程开发方案”。同时吸收各地、各校教学评价的经验和研究成果,制定“江苏省普通高中学生生物学业成绩测试及学分管理方案”。

(4)进一步深化和完善阶段(2007年8月开始)对各校的课改实验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估,制定“江苏省普通高中生物新课程实验评估方法”。积极研究与生物新课程相适应的高考评价体系,提出相应的策略和实施意见。吸收各地课程开发、实施中的经验,形成具有江苏特色的普通高中生物新课程体系。

(5)课程计划的建议

2005年9月—2006年8月:进入第一轮实验。在高一年级第一学期完成必修模块1《分子与细胞》的实验任务,第二学期完成必修模块2《遗传与进化》或必修模块3《稳态与环境》的实验任务。有条件的市可以在高一年级完成所有必修模块的实验,并做好选修模块的实验准备工作。

2006年9月—2007年8月:进入第二轮实验。在高二年级第一学期完成必修模块2《遗传与进化》或必修模块3《稳态与环境》的实验;第二学期进入选修模块的实验。

2007年9月—2008年8月:进入第三轮实验。高二年级继续完成第二轮实验。高三年级继续完成选修模块的实验,并进行第一轮实验工作的全面总结。

三、教学建议

1.学习课程标准,转变教学理念,实现新课程目标

所有高中新课程任课老师都必须认真研修《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认真领会高中生物课程目标、结构、内容的变化及其对教学提出的新要求;认真把握模块的特点、设计和实施的要求,理解各模块在生物课程中的价值;理解在模块教学条件下的学习指导、教学评价等方面的新要求。

高中生物新课程教学中要充分体现新课程理念: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提倡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通过生物课程的学习,引导学生学会运用科学探究方法和生物科学理论分析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和步入社会做好准备。

高中生物新课程实验要努力全面实现课程标准所确立的课程目标,要结合江苏省经济和教育发展的特点,引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学习,在形成和巩固生物学观点与科学世界观,增强民族使命感与责任感,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STS)的关系,树立可持续发展观,确立健康的生活态度与方式等方面,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切实发展基本的生物学技能与科学探究的能力,重视从直接参与科学过程和学习科学史等方面,使学生对科学产生比较深刻的心理体验。

2.改进课堂教学结构,优化教学过程

高中生物新课程的实验要切实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将自主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等方式纳入教师的教学设计,实现课堂教学结构的更新,优化教学过程。要高度重视引导学生独立建构知识,改变单纯教师讲解的教学模式,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教学中既要重视概念、原理等知识体系的教学,又要防止“重结论,轻过程”“重知识,轻方法”“重理论,轻实践”“重理性,轻感性”“重接受,轻创新”等传统教学弊病的重演;既要重视让学生全面掌握比较系统的知识结构,又要重视跨学科知识的综合,要重视初中新课程与高中新课程的衔接与过度,重视新课程与传统教学的继承与衔接,从而更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准。

教学方式的转变是高中生物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方面,我们在教学中必须认真体会,认真实践。

要善于针对不同教学内容、不同教学对象、不同教学条件选择不同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与效果。

要高度重视探究性学习方式的应用,注重课程标准确立的有关发展科学探究能力11个方面的具体要求,充分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教师要努力在探究性学习的各个关键环节上探索有效组织指导探究活动的教学策略和技巧,切实提高探究性学习的效果和效率,通过探究性学习增强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提高生物教学的质量。

在教学中要注意运用合作学习的基本理论、原则、方法和策略,正确地生动活泼地组织好合作学习;注意将合作学习同探究、观察、实验、调查、设计、制作、结论推导、反思学习等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合作学习的效果。

3.加强实验和其它实践活动的教学

加强实验是高中生物新课程的重要特色。教学中要注意针对操作技能性实验、验证性实验、探究性实验、设计制作实验等不同类型的实验,采用适切的教学方法,提高实验质量。在定量实验中,要特别重视相关技能的养成和提高,重视定量实验对于学生科学素养所起的重要作用。要认真钻研组织开展探究性实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要重视教师演示实验的教学,努力提高教学的效果,同时要努力提高学生在演示实验中的参与性。

新课程增加了许多类型的实践活动,教师要设计好这些活动的教学过程,提高实效,让学生在学科学、做科学的过程中得到应有的发展。

开展实验和实践活动的教学,需要一定的条件,各地、各学校一方面要高度重视生物实验室的建设,增加、更新必要的实验设备、器材,增加实验经费的投入。另一方面要重视校内外相关资源的开发利用,降低实验教学的成本。教师要根据当地和本校的实际条件,努力开发效果好成本低的实验和实践活动。做好生物学科校本课程的研究开发工作。

4.做好选课指导

增强学生对课程的选择性是高中新课程的突破,体现了新课程的特色。为了帮助学生正确选择课程,教师必须加强对学生选课的指导。切实解决选课同发展方向不一致、选课零散不集中、单纯听从家长安排选课、不顾发展方向选择容易获得学分课程等容易出现的问题。要依据学校选课制度,编写“生物课程选课指南”,并采取咨询、答疑、讲座等各种有效形式给学生进行切实的指导。

四、评价建议

课程评价是了解教学过程,调控教学行为,促进学生学习,达成学习目标的重要手段。课程标准在评价理论、评价技术和工具等方面有较为重大的突破。教师需要对此有深刻的理解,并在教学中加以贯彻落实。

1.构建发展性评价体系 在高中新课程实验中,要切实转变陈旧的评价观,努力克服单纯重视评价的筛选功能的弊病,充分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要从根本上戒除考什么、教什么的应试教育思想,探索建立全面的行之有效的发展性评价体系。

2.注重过程性评价

要切实克服以往教学评价只注重学习结果的片面做法,注重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注重学生学习全过程的记录,注重发挥形成性评价的作用,以便针对不同学生因材施教。要探索过程性评价同终结性评价之间的联系与协调,真正着眼于学生的发展。

3.探索多种评价策略,适应不同学习方式的需要

课程标准指出必须针对不同的学习方式,采用不同的评价策略,把评价策略同教学过程融为整体。在新课程实验中要针对不同的学习方式,探索多种评价策略,实现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注意通过笔试对知识目标达成情况的测试,加强操作性测验对实验技能、过程技能的测试。对于探究等复杂的活动更要注意采用多种评价形式从多个维度进行评价。

4.切实加强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高中新课程确立的重要课程目标之一,需要通过切实的评价措施检测其达成情况。教师在新课程实验中要注意探索行之有效的评价措施,并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融入学习过程评价、探究活动评价、实验评价之中,要注意发挥教师、学生本人、其他同学等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评价中的作用,注意通过评价促进学生的进一步发展。

5.将教学评价同教学反思结合起来

要充分发挥评价对教学的调控作用,注意对教师教学理念态度、学科知识水平、教学业务能力、教育技术与资源开发利用、教学创新能力、教学成效等方面进行多角度的评价。注意运用自我评价、同行评价和学生评价等多种形式对教师的教学进行评价。注意将教学评价同教学反思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教学评价真正起到改进教学、促进教学的作用。

在教学评价的形式方面要注意采用研究课、观摩课、说课、教案交流、课件交流、教学体会交流、教学论文交流等多种生动活泼的形式,提高教学评价的效果与效率。

五、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建议 1.切实转变陈旧的课程资源观

在高中生物新课程实验中要切实克服“一本教材打天下”的陈旧课程资源观,注意用好、用活、用足课程标准、教材、教学参考书、教具(挂图、模型、标本、音像材料、实物)等配套的新课程资源,全面实现课程标准所确立的课程目标。

2.开发利用信息技术资源

江苏省在计算机辅助教学、互联网辅助教学等方面具有较好的基础,高中生物新课程实验中要充分合理利用已有的这些影音资源和网络资源,同时进一步开发新的软件和硬件资源,积极推行信息技术与生物课程的整合,提高生物课程的教学效率与效果。

3.开发利用学校、社区、地方潜在课程资源

开发利用学校、社区、地方各种潜在的课程资源,尤其是已有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技术资源,将这些潜在的课程资源转变为现实的可用的课程资源是生物课程内容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重要条件,各地各校都要组织教师认真调研,努力开发这些资源,例如塑料大棚、水库、湖塘河流、丘陵、农田、食用菌生产基地、医疗机构、疾病控制中心、大学实验室、科研机构、生物技术公司等都可以用来作为高中生物课程的有益资源。学校还要努力开发低成本的教学资源,如纸板学具、油泥、果冻等,还可以结合学生自己日常生活的用具、起居条件等来创建课程资源。

六、保障措施

1.各市要建立高中生物课程改革指导小组,具体规划、指导、督促课程改革正常进行。根据课程改革的要求,具体对全市生物课程标准教材的使用、课程改革的师资培训、课堂教学的改革进行指导,组织开展相应的生物学科教研活动,负责收集、分析、研究与总结生物学科教材的试验情况,完成生物学科教材的试验报告等。

各级生物学科课程改革指导小组,要注意研究课程改革方案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整体性、倾向性的问题,要注意研究课堂教学改革中出现的具体问题,以对学校试验工作提供具体指导,并为同级课程改革试验领导小组提供决策依据。

2.教材选用一般以市为单位进行。各市要建立规范的教材选用制度,在充分听取教研员、教师代表和相关专家意见的基础上,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和课改需要选用教材,反对由行政领导独断决定,杜绝教材选用过程中的腐败现象。

3.建立教师培训网络,分层对高中新课程任课教师进行全员培训,做到持证上岗,不培训不上岗。各市要发挥培训骨干教师的辐射作用,保证每一位教师都能进行培训。同时发挥驻地高等师范院校的培训作用。培训必须包括通识培训、课标培训、教材培训和教学方式培训四项基本内容,不能马马虎虎走过场。要切实做到通过培训提高教师思想认识和新课程教育教学质量。

4.各市要建立严格的教学研究制度和完整的教学研究体系,及时抓住课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先进典型和案例,抓住各种实际问题和倾向,组织教师和相关人员进行教学研究,推广先进,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确保课改健康地向前发展。各市、区、县、乡(镇)都要建立稳定的教学研究小组,吸收当地生物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中青年教师代表参加,定期进行教学研究活动。同时也提倡各校教师定期进行教学研究活动,讨论课改中出现的各种现象和问题。教师人数较少的学校可以跨校进行教学研究活动。市课改指导小组和市、区、县、乡(镇)的教学研究小组要负责督促、检查各校教学研究活动的情况,及时发现典型和问题。

在教学研究方面要着重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研究、制定较为完善、可操作、适合本地区生物学科课程改革工作的指导意见,整体推进本地区生物学科课程改革工作;

(2)研究本地区生物学科课程改革师资培训方案,配合各级教研室认真做好本地区生物学科课程改革师资培训工作;

(3)研究本地区生物学科课程改革工作需要的教学设施、设备配置的基本要求并优化资源,为本地教育行政部门指导学校配备必要的生物学科课程改革教学设施、设备等提供决策参考;

(4)组织、指导试验教师在研究的状态下实施新课程,提倡以课例为载体的行动研究,及时反思、总结和推广教学经验,确保生物学科课程改革试验的顺利进行;

(5)研究促进试验教师教学思想更新、教学业务提高、教学技能发展的长效机制,确保试验教师的执教新课程能力的可持续发展;

(6)指导本地区各类学校因地制宜、因校制宜,主动地、积极地、创造性地开展生物学科课程改革试验工作,使生物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能落到实处;

(7)认真组织和开展各种类型研究课、公开课、观摩课、评优课等教研活动,倡导自主性学习与探究性学习、体验式学习与感悟式学习等先进的教学形式,引领本地区生物学科课程改革在发挥传统教学优势、改革传统教学弊端,落实新课程教学理念、张扬师生个性的过程中健康地发展;

(8)评选生物学科课程改革优秀教学研究论文,构建生物学科课程改革网上交流论坛,为广大生物试验教师提供交流和展示教学与教研成果的平台,并有效互动。

5.各市课改指导小组要做好高中生物课程改革的评估工作,协助检查、督促该市课改进展的情况,建议小组成员分工联系一定地区的课改工作,同时也要不断听取各区、县、乡(镇)课改进展情况的汇报,收集课改信息,形成定期公开的新课程实验工作报告,协助领导宏观调控各市的生物课改。各校要有专人负责生物课改工作,负责同市、区、县、乡(镇)指导小组或教研小组联系。要做到持续评估与阶段评估、过程评估与结果评估、校外评估与校本评估相结合。在评估中要注意及时发现和总结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新型教学范例、先进教学经验和优秀教师典型。针对课改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研究对策,出台相关策略或措施,评估、调控并规范课程改革中的相关教学管理和教学行为。

6.要加强实验室建设和地方(校本)课程资源的建设,加强生物教师评价等的政策建设,加强探究性学习的评价研究,为生物课程的探究性学习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对学科辅教辅学材料的开发、发行、使用要加强管理和指导,坚持辅教辅学材料的报批、审查制度,使不符合新课程改革要求的各种学科辅教辅学材料远离课堂,使符合新课程改革要求的学科辅教辅学材料发挥应有的作用。

7.加强对新课程理念下的学科学习评价方法的研究,如研究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方式的多样化、评价内容的规范化、评价操作的科学化和人文化等,以促进新课程的实施按照预想的目标健康发展,促进师生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全面提高基本素养和发展个性特长。要注意改变过去依靠期中、期末考试等纸笔测试的单一的评价方式评定学生的学业成绩,倡导评价方法和评价手段的多元化,努力全面而又有个性地评价学生的成绩和发展潜力,充分发挥评价在促进学生发展和成长中的作用。

纸笔测试的形式仍是新课程中评价学生学习的重要形式之一,要按照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按照新课程的学科教学的要求进行命制。命题的形式、命题的内容等要有利于促进学生的素质提高和个性的发展。

篇6:全区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施意见

(征求意见稿)

为贯彻落实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推进河北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根据《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美术课程标准》,特制定《河北省普通高中美术课程实施指导意见(试行)》。

一、课程目标

(一)课程性质和理念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是普通高中必修课程之一。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既与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课程相衔接,又具有自己的特点,是高一层次的美术课程。普通高中美术课程具有人文学科的特征,能够陶冶学生审美情操,提高生活品质;能够传承美术文化,弘扬人文精神;能够激发学生创新精神,增强实践能力;能够调节学生心理状态,促进身心健康;还能够拓宽学生发展空间,助益学生人生规划。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的基本理念是:

1.体现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满足发展的需求;

2.培养民族审美意识,尊重世界多元文化;

3.注重学习方法和过程,提高美术素养;

4.强调创新精神,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5.提倡质性评价,促进个性发展。

(二)目标

高中美术课程的培养目标可从以下几方面描述,通过这几个方面目标的整体推进,促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得到全面、均衡的发展。

1.深入学习和理解造型语言,了解美术创作的过程与方法,选用相关材料、技法或现代媒体创造性地进行表现、设计或制作,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以及美化生活。

2.学会描述、分析、解释、评价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的方法,了解美术某一门类的特征和发展,获得有关的美术知识,理解美术作品的文化含义和风格特征;陶冶情操,热爱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尊重并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3.学会通过多种渠道收集有关信息,认识美术活动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以及与社会、自然的联系;发展想象力,促进思维方式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学会用美术的方式或结合其他方式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

4.学会运用美术展示的知识和方法,有创意地展现美术学习的成果,增强自我表达的意识,学会自我评价,学会评价他人美术学习的成果;通过以视觉艺术为主的艺术交流,架起与他人思想和情感沟通的桥梁。”

我省各实验学校及美术教师要深刻理解、领会和掌握《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所规定的目标要求,同时结合我省高中美术教学实际,在教学实施中加以贯彻和落实。

(三)主要任务

1.按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要求,全面、积极、稳妥地开展课程实验工作,取得适合我省不同地区、不同条件下的课程改革推进经验。

2.探索符合高中美术课程理念的教学模式,优化教学过程,探索有效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美术素养,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3.通过多种形式的培训机制,促进教师、教研人员和教学管理人员转变观念,提高素养,形成一支课程改革的骨干教师和优秀的教学管理人员队伍。

4.开发适合学生发展的美术课程资源,建设符合课程标准、与义务教育阶段相衔接的、具有我省特色的美术课程资源体系。

5.建立与高中美术课程实施相适应的教学管理制度、课程实施评价体系、教师与学生教学质量的评价体系。

6.改善美术教育的条件和环境。

7.通过实验验证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和实验教科书,为国家修订课程标准和修订教材提供依据和经验。

8.建立高中美术课程推进的长效机制和信息交流平台,确保课程改革的各项任务顺利完成。

二、课程内容:

高中新课程采用模块化的课程结构,实行选修和学分管理方式,为学生提供了自主选择和个性发展的可能性,学生在完成基本学分的前提下,可进一步通过选修课程为自己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高中美术新课程设置五个内容系列和九个学习模块供学生自主选择。五个内容系列的“成就标准”,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设计,便于老师们比较、理解和把握,使课程实施更具可操作性和可评估性。

五个系列为:美术鉴赏;绘画·雕塑;设计·工艺;书法·篆刻;现代媒体艺术。

九个模块是:美术鉴赏、绘画、雕塑、设计、工艺、书法、篆刻、摄影/摄像、电脑绘画/电脑设计。

(一)实施步骤与阶段任务

1.准备阶段(2008年9月-2009年8月)

(1)制定《河北省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改革实施指导意见》。

(2)召开高中美术新课程教学研讨会、座谈会。

(3)组织河北省高中美术骨干教师培训。

(4)对目前师资、设备、开课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并到先行实验区考察。

(5)因地制宜,做好美术课程开设的师资、设备、模块和教材选择等准备工作。

2.推进阶段(2009年9月-2012年8月)

实验从2009年9月开始,预定三年。

第一年(2009年9月-2010年8月)

(1)全省所有高中启动课改实验,在高一年级优先开设基础性模块《美术鉴赏》,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进行其他模块的实验。

(2)各市确定高中美术课改重点学校,着重进行选修模块多样组合的可行性探索。

(3)跟踪调查实验情况,及时发现和研究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开展专题研讨,组织选修模块多样组合可行性探索的经验交流。

(4)组织美术相关领域和内容的教师培训。通过培训,提高或拓展教师的专业特长,使他们能基本胜任选修模块的教学任务。

第二年(2010年9月-2011年8月)

(1)全省所有高中都要开设至少三个模块,各市要求总体至少开设六个模块。

(2)继续跟踪调查实施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初步形成跨校跨区域资源共享的机制。继续开展专题研讨、听课交流等活动,组织已开设模块的课堂教学研究和学生学习评价研究,以及教师评价、课程管理评价研究。

(3)继续组织能够提高各模块教学能力的教师培训。

(4)省市协作,对全省课改情况进行调研、阶段总结。

第三年(2011年9月-2012年8月)

(1)全省所有高中都要开设至少五个模块,每位美术教师能胜任两个以上模块的教学,各市要求总体开齐所有九个模块。

(2)继续跟踪调查实施情况,加强对不同层次学校的分类指导。继续开展专题研讨、听课交流等活动,深入进行各模块课堂教学研究和学生学习评价研究,以及教师评价、课程管理评价研究,对实施中的先进典型、经验给予表彰和推广。

(3)总结提高教师队伍素质的经验,形成促进教师发展的激励机制。

(4)通过研讨会、经验交流会等形式,对高中美术课改整体情况进行分析、评价、反思、总结,对各模块教学情况、教学管理、教学评价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策略与方法。省、市、县、校分级总结,对高中美术课程的实施提出具体建议。

(二)模块选择与学生选课指导

1.模块选择方法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实行学分管理,通过设定必修学分,让每个学生都能达到基本的美术学习要求,在义务教育美术课程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美术素养。具体选择方法如下:

(1)选择一个模块,修习18学时可获得1个学分,高中阶段每个学生必须修习54学时,以获得规定的3个学分。

(2)尽可能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但原则上以修习1个学分作为继续选修和转换学习内容的基本单位。

(3)在取得必修的3个学分的基础上,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继续修习其它学分。所选模块不加规定。

根据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要求,选修模块应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和发展需要进行自主选择。但由于我省目前高中美术师资的短缺,一些模块的内容在教学实际中难以实施,因此,在开始实施阶段,模块的选择可从实际出发,根据学校教师及教学资源的情况择优选择。学校要做好规划,逐年扩大和完善模块的选择范围。

2.模块选择建议

(1)鉴于“美术鉴赏”对高中学生形成美术鉴赏能力、提高审美素养具有主导性和基础性作用,根据《标准》的建议,可在3个基本学分中采取“1+2”的选课策略,即学生先选修(必选)“美术鉴赏”获得1个学分,再在其它内容系列中任意选修两个模块获得另外2个学分。

(2)模块的开设方式可根据学校课程安排的实际进行灵活的设置。下表是高中美术课程各模块组合可考虑在54个学时中留出9个为学生自修学时,学生的自修学时计算在54个学时之内。这样既便于学校排课,也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学生的自修必须在总体教学计划之下根据课程进度及教学内容的要求进行,教师要给予必要的引导,对学生自修的内容及其成效应有明确的规定、要求和评估方法。

(3)鉴于高中美术教学的特殊性,建议学校在排课时除美术鉴赏外,其它模块尽可能地做到两节课连排,以方便教学的实施和确保教学实效。

3.学生选课指导

(1)各校应建立选课指导制度,及时提供课程设置说明和选课指导手册,认真做好学生的选课指导工作。

(2)提供多种模块供学生选择。学校要利用各种人力和物力资源,尽可能地多提供学习模块,扩大选择的范围,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符合个人兴趣、爱好和发展需要的学习模块。

(3)学校可通过举办美术展览、讲座、座谈、出宣传栏、宣传手册等方式和活动,与学生沟通、交流,让学生认识不同美术模块的特征,增强模块选择的兴趣和积极性。

(4)可通过调查、小测试等方式,发现学生不同门类的美术特长,鼓励他们根据自己的特长、兴趣和发展需要进行模块选择。

(二)教学实施建议

1.科学制定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师教学的方向,是开展各种教学活动的核心,美术教师应重视每堂课教学目标的设定,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并结合教学实际情况来制定教学目标。目标的制定要合理、准确、具体。

2.合理安排美术鉴赏与美术实践教学内容。美术是一门注重体验和实践的学科,在教学中要将鉴赏与动手实践结合起来,以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根据《标准》的要求,在每一模块的相关内容中,美术鉴赏的内容不能少于该模块学习总课时的20%,因此,在教学中要兼顾二者的关系,以确保高中美术课程教学内容的完整性。

3.美术教学活动要贯穿课改的要求和美术教学的原则。美术教学在内容和方法上具有不同于其它学科的规律和特征,诸如审美性、直观性、形象性、示范性、实践性、情感性、创造性等,都是美术教学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只有遵循这些规律与原则去进行教学,才能体现美术学科的特征和以美术的方式实现高中新课程设定的各项目标。

4.美术教学要贯穿艺术观念和美术术语的学习和运用。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艺术观念的发展、变化及其与创作实践的关系;鼓励学生在美术鉴赏、技法练习和创作实践中,运用美术术语思考、交流、讨论,加深对美术术语的理解,提高运用能力。

5.注重情景创设。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针对美术作品、美术现象,用有关的美术、故事、角色扮演等方式创设教学情景,增强文化氛围,以加深学生对文化、历史以及美术的社会作用的认识。在美术创作教学中,也应当创设能激发学生艺术想象力的情景,鼓励学生创作出有个性、有创造性的作品。

6.加强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教师应尽可能地利用计算机艺术和互联网开展美术教学,要重视对学生鉴别、筛选、处理信息资源能力的培养,扩展学习资源,开阔艺术视野。

(三)各模块教学建议

《标准》根据课程改革的整体要求,结合学生的选择和发展的需要,在高中美术课程中设置了5个系列9个模块,供学生选择学习。5个系列分别为:

系列1:美术鉴赏

“美术鉴赏”包括鉴赏基础和鉴赏内容两部分,主要是运用感知、经验和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获得审美享受,并理解美术作品与美术现象的活动。

高中美术课堂信息量大,教师要设计具有探究性和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参与美术体验,进行美术资料的搜集与交流,培养学生的联想与想象,用口头或文字描述、肢体语言等形式表达美术鉴赏的心得与体验。此外还应鼓励学生主动收集文字、图片、音像等资料进行交流,还可以采用办美术墙报或召开专题美术班会等形式,交流鉴赏体验。

系列2:绘画·雕塑

“绘画·雕塑”系列是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中“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提高与拓展,绘画、雕塑能帮助学生认识造型活动的基本规律和过程,提高表现生活和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能力。

该系列的教学也应结合欣赏优秀的美术作品,从而提高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欣赏中可以模仿借鉴,使学生在造型能力上得到启示和帮助。在该系列教学中,造型技能的学习是必要的,技能的学习应融于造型实践活动过程中,并应在表现思想、表达情感上下功夫,将技能训练与艺术表现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系列3:设计·工艺

“设计·工艺”系列是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中“设计·运用”学习领域的提高与拓展,设计、工艺活动能帮助学生广泛地接触各种材料,认识功能与形式的关系,提高策划、设计、绘图、制作能力和形成创造意识。

该系列的教学也应结合欣赏优秀的美术作品,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从功能和审美的角度,灵活运用身边的材料,有创意地完成艺术创作。并注意引导学生关注创作的计划性和专注度。

在民间工艺丰富的地区,可安排较多学时组织学生采风,深入民间学习,有益于学生直接向民间艺人或民族工作者学习传统工艺,掌握民间工艺的独特风格,了解美术文化的历史沿革,理解美术和生活的紧密联系,拓宽学生的美术视野。

系列4:书法·篆刻

文字是书法、篆刻创作的根据。在教学中,要重视对“文字”的研究,使学生系统地了解中国汉字的产生、形态衍变的时间脉络。以便较为准确地运用文字进行书法和篆刻创作。要重视学生对于优秀书法、篆刻作品的欣赏和理解,以临习历代碑、帖、印谱为学习技法的主要途径,引导学生在研究的基础上,深入探讨技法形成与变革的原因,寻求自己能够适应的学习方法,确立自己追求的方向。

系列5:现代媒体艺术

这一系列是美术与现代科技结合而形成的一个新的艺术领域。现代媒体艺术的实践活动,能帮助学生体验现代媒体在艺术表现活动中的独特魅力,提高参与艺术表现的兴趣,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

学校要有硬件设备如照相机、摄影机、能处理图像的电脑、录像编辑机、扫描仪、彩色打印机以及必要的软件等作为教学保证。教师要注意积累图形图像资料,可以通过扫描自己拍摄的照片逐步积累起来;还可以利用互联网收集图像、声像和文字资源,以备教学使用。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恰当地使用美术术语,从观念、创意、拍摄与制作技巧等方面,用自己的观点评论中外优秀现代媒体作品;通过实践和动手操作了解媒体设备的特点,学会独立操作和使用软件,记录生活中有意义的题材,有创意地完成自己的现代媒体作品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四、评价建议

《标准》要求,要根据“教学实际和学生的情况,制定具有开放性的、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改进教师教学的以及推进高中美术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指标。”我省各实验学校应结合学校实际,逐步建立健全与高中美术新课程相配套的评价机制。

1.提倡多主体评价。采用学生自评、互评以及教师和家长对学生评价等方式,尤其应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多主体性评价要注重民主性、开放性和广泛性。

2.注重表现性评价。采用观察、记录、访谈、录像、录音、摄影等方式收集学生学习表现的信息,对学生在参与美术学习过程中的综合表现进行评价。表现性评价要注意做到信息收集的全面性、完整性、长期性、方式多样性和真实公正性。

3.注重质性评价,提倡成长记录评定。成长记录主要有“过程性成长记录”和“成就性成长记录”。成长记录评定的意义在于提供能使学生学会判断自己进步的机会。学生在成长记录中收集美术学习全过程的重要资料,包括文字或图像等美术信息、自我反思以及他人评价的结果等。教师能通过学生的成长记录,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发现学生的潜能和发展需求,及时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

4.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评价学生的美术作业,包括分数或等级、评语、评语与等级相结合、座谈、学生作品展示等方式,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明确需要克服的弱点与发展方向。

5.建立促进教师成长的评价体系。教师应转变在教学评价中的角色,能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分析与反思,及时记录教学体会、教学成果以及需要改进之处。可采取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等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反馈信息,不断改进教学,促进自身不断成长。

6.遵循美术课堂教学的基本原则和要求进行评价。美术课堂教学评价应遵循目的性、导向性、科学性、整体性、可操作性的原则,评价指标的设定必须科学、合理、符合课程标准的总目标,符合美术学科的特点和不同模块的内容标准。评价方法应当简明,做到既科学又便于操作。要围绕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能力、教学效果、教学特色等美术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进行评价。

五、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

1.各校要根据所开设的美术课程配置专用美术教室,配齐相应的美术教学设置与器材,配置可供美术课使用的多媒体教学设备等。

2.学校的图书馆要配备美术书籍和教师参考书、画册、学生参考书、美术及美术教育杂志、幻灯片和光盘、录像带等美术资源,供教师备课及上课,学生自学或合作学习时使用。

3.进行合理调配,共享美术教师资源。学校之间可根据不同教学模块的师资需求,互通有无,充分利用优秀美术教师资源;还可聘请社会上具有美术专业专长,又具有一定教学经验的人员来校兼职或进行专题讲座;还可利用跨班,跨年级上大课等办法,作为解决当前师资匮乏的过渡办法之一。

4.要充分利用校外的各种地方美术教学资源。如美术馆、图书馆、公共博物馆及私人博物馆、当地文物资源、艺术家工作室、艺术作坊等开展多种形式的美术教育活动,使学生的学习内容、学习活动贴近生活和社会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5.要充分利用地方乡土教材和校本教材,结合当地的人文环境、民族文化传统,吸收本地区优秀的美术文物资源及自然环境资源,编写具有地方特色的校本教材,如蔚县的剪纸艺术、曲阳的石雕艺术、衡水的内画、武强的年画、乐亭的皮影等艺术;还有许多具有民间特色的陶泥、根雕、石刻、编织、刺绣艺术等都是身边存在的资源。教师要注意收集、整理、汇编成册,有选择地引进课堂,作为校本教材,丰富课堂教学资源。

6.要充分利用网络和现代化信息技术,挖掘美术课程网络资源。开发新的教学内容,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以便于更好地为学生学习服务,还可通过网络开展班级之间、学校之间、省市之间以及国际的学生作品、教师教学成果等方面的交流。

六、实施保障措施

(一)各级教育部门和实验学校要根据我省有关规定和要求,做好课改工作。要制定切合实际的方案和制度,保障课改的顺利进行。要尽最大努力,改善美术师资缺乏的状况。要通过培训、组织教学观摩、开展教学设计、论文、案例交流评比等一系列活动,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要保障教师的待遇和教学条件。要配备专职美术教研员,尽快建立和完善教研网络,提高教学指导的力度。教育部门要加强指导和监管,保证高中美术课程实施的顺利进行。

(二)实验学校校长要高度重视高中美术新课程的实施工作,尽力解决相关困难,为新课程实验实施提供必需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各实验学校要根据教育部制定的《标准》的要求和教学需要,配置专用美术教室、美术教师工作室、学生手工活动室以及教师、学生所需美术教学器材。学校图书馆应配备美术教师用书、美术书籍、美术教育杂志、美术光盘、幻灯等,供教师备课及上课,学生自学或合作学习时使用。

上一篇:那一瞬间留在了我的记忆中下一篇:智慧加油站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