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市初二数学测试卷

2024-04-25

宣城市初二数学测试卷(精选6篇)

篇1:宣城市初二数学测试卷

一(25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5分)

对喜欢旅游的我来说,多么期待能有一天到重建后的马尔代夫去看看,去看看美丽的沙滩,去看看湛()蓝的海水,去看看那在海边(xī)戏的各色人种……真的希望那时候又能看见曾被海(xiào)无情吞噬()的(wān)蜒、动人的海岸线啊!

2、课文默写。(10分)

(1)它没有,没有。也许你要说它不美。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旁逸斜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

(2)有一个名人曾说过:“世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由此,我们联想到韩愈的《马说》中的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淮南秋雨夜,________________。(唐代_________《闻雁》)

(4)________________,怅望青田云水遥。(唐代白居易《池鹤》)

(5)巢成雏长大,________________。(____代葛天民《迎燕》)

3、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A、《白杨礼赞》是一篇抒情散文。文章运用象征手法,托物抒情,借白杨树的形象,赞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抗战的北方农民,质朴、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抒发了作者对抗日军民的崇敬之情。

B、《海燕》中“大海”象征革命高潮时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

C、小说《石榴》选自《丁东草》,作者是郭沫若,郭沫若原名郭开贞,是我国著名的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

D、《敬业与乐业》开头交代题目来源后就揭示了全篇论述的中心: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主体部分别论述了“敬业”和“乐业”的重要。

4、请修改下面具的错误。(4分)

(1)在身体虚弱和严重缺氧的情况下,登山队员摸黑进行高山行军,这不仅相当危险,而且很困难。

修改方法:

(2)糖就像烟草和酒精一样,是一种有潜在危害且容易让人上瘾。

修改方法:

5.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汉语方言有些已趋于萎缩和衰亡。

为了抢救和保护各地的方言,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启动。对此举措,同学们有着自己的看法。甲同学说:“我觉得我家乡如东的方言是世界上最动听的语言。有效保护,将使她永远年轻。”乙同学说:“应当大力推广普通话,‘抢救方言’没有必要。”丙同学说:“都什么时代了,还讲方言?太土气了!”

(1)用简要的语言概括以上材料的主要信息。(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你觉得“方言”应该保护,还是应该摒弃呢?请发表你的看法,并说说理由。(4分)

二(60分)

阅读《白杨礼赞》选段,回答6~9题(13分)

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黄的是土,未开垦的荒地,几十万年前由伟大的自然力堆积成功的黄土高原的外壳;绿的呢,是人类劳力战胜自然的成果,是麦田。和风吹送,翻起了一轮一轮的绿波,——这时你会真心佩服昔人所造的两个字“麦浪”,若不是妙手偶得,便确是经过锤炼的语言的精华。黄与绿主宰着,无边无垠,坦荡如砥,这时如果不是宛若并肩的远山的连峰提醒了你(这些山峰凭你的肉眼来判断,就知道是在你脚底下的),你会忘记了汽车是在高原上行驶。这时你涌起来的感想也许是“雄壮”,也许是“伟大”,诸如此类的形容词;然而同时你的眼睛也许觉得有点倦怠,你对当前的“雄壮”或“伟大”闭了眼,而另一种的味儿在你心头潜滋暗长了——“单调”。可不是?单调,有一点儿吧?

然而刹那间,要是你猛抬眼看见了前面远远有一排——不,或者只是三五株,一株,傲然地耸立,像哨兵似的树木的话,那你的恹恹欲睡的情绪又将如何?我那时是惊奇地叫了一声的。

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6、文中写出高原辽阔的词语是________,写出高原平坦的词语是________。(2分)

7、第二段描写高原的景色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文中第二段中的第一个破折号和第三段中的破折号的用法有什么不同?(4分)

9、第三段既说“极普通”,又说“不平凡”,是否矛盾,为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回答10~14题(18分)

向日葵

张抗抗

从天山下来,已是傍晚时分,阳光依然炽烈,亮得显眼。从很远的地方就望见了那一大片向日葵海洋,像是天边扑腾着一群金色羽毛的大鸟。

车渐斩驶近,你喜欢你兴奋,大家都想起了梵高,朋友说停车照相吧,这么美丽这么灿烂的向日葵,我们也该作一回向阳花儿了。

秘密就是在那一刻被突然揭开的。

太阳西下,阳光已在公路的西侧停留了整整一个下午,它给了那一大片向日葵足够的时间改换方向,如果向日葵确实有围着太阳旋转的天性,应该是完全来得及付诸行动的。

然而,那一大片向日葵花,却依然无动于衷,纹丝不动,固执地颔首朝东,只将那一圈圈绿色的蒂盘对着西斜的太阳。它的姿势同上午相比,没有一丝一毫的改变,它甚至没有一丁点儿想要跟着阳光旋转的那种意思,一株株粗壮的葵干笔挺地伫立着,用那个沉甸甸的花盘后脑勺,拒绝了阳光的亲吻。

夕阳逼近,金黄色的花瓣背面被阳光照得通体透亮,发出纯金般的光泽。像是无数面迎风招展的小黄旗,将那整片向日葵地的上空都辉映出一片升腾的金光。

它宁可迎着风,也不愿迎着阳光么?

呵,这是一片背对着太阳的向日葵。

那众所周知的向阳花儿,莫非竟是一个弥天大谎么?

究竟是天下的向日葵,根本从来就没有围着太阳旋转的习性,还是这天山脚下的向日葵,忽然改变了它的遗传基因,成为一个叛逆的例外?

或许是阳光的亮度和吸引力不够么?可在阳光下你明明睁不开眼。

难道是土地贫瘠使得它心有余而力不足么?可它们一棵棵都健壮如树。

也许是那些成熟的向日葵种籽太沉重了,它的花盘,也即脑子里装了太多的东西,它们就不愿再盲从了么?可它们似乎还年轻,新鲜活泼的花瓣一朵朵一片片抖擞着,正轻轻松松地翘首顾盼,那么欣欣向荣,快快活活的样子。它们背对着太阳的时候,仍是高傲地扬着脑袋,没有丝毫谄媚的谦卑。

那么,它们一定是一些从异域引进的特殊品种,被天山的雪水滋养,变成了向日葵种群中的异类?可当你咀嚼那些并无异味的香喷喷的葵花籽,你还能区分它们么?

于是你胡乱猜测:也许以往所见那些一株单立的向日葵,它需要竭力迎合阳光,来驱赶孤独,权作它的伙伴或是信仰;那么若是一群向日葵呢?当它们形成了向日葵群体之时,便互相手拉着手,一齐勇敢地抬起头来了。

它们是一个不再低头的集体。当你再次凝视它们的时候,你发现那偌大一片向日葵林子的边边角角,竟然没有一株,哪怕是一株瘦弱或是低矮的向日葵,悄悄地迎着阳光凑上脸去。它们始终保持这样挺拔的站姿,一直到明天太阳再度升起,一直到它们的帽檐纷纷干枯飘落,一直到最后被镰刀砍倒。

当它们的后脑勺终于沉重坠地,那是花盘里的种籽真正熟透的日子。

然而你却不得不也背对着它们,在夕阳里重新上路。

天山脚下那一大片背对着太阳的向日葵,就这样逆着光亮,在你的影册里留下了一株株直立而模糊的背影。

10、用简要的语言概括文章主要内容。(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写出第3段加点的“秘密”和第9段加点的“弥天大谎”在文中的含义。(4分)

秘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弥天大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本文语言很有特色,试举例赏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13、作者笔下的向日葵具有怎样的个性?你喜欢这种个性吗?请说明你的理由。(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下面的语段,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4分)

在海底世界里,有一种会给自己造“房子”的动物,它们能从自己的身体里分泌出石灰质,作为建筑材料来建造“房子”,用做自己的栖身之地,这些动物就是贝类。因为它们的身体柔软,所以归属于软体动物。它们建造的“房子”就是那些五光十色的贝壳。然而,在软体动物的家族中却有一种能够吐墨的动物叫乌贼。因为它能吐墨,所以也叫墨鱼。要说乌贼也是贝类,这就很难使人相信了。事实上,乌贼的确属于贝类。它的房子造到了自己体内,叫内骨胳——也叫“海螵蛸”,是一种很好的药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回答15~18题(15分)

谈自立

①常言说大树底下好乘凉,然而庇护在大树底下的小树苗是长不成参天大树的。同样,人也是如此,不求自立是不会成才的。

②自立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人只有自立才能有发展的前途。世界著名的大发明家爱迪生的自立本领就很强。他十三四岁时为了建造实验室,常常到车站卖报,同时还在自己的后院里种植蔬菜,收获时再拿到市场上去卖。他用这些钱为自己建造了一间实验室,在此基础上他的发明也层出不穷。由此可见,自立对一个人的成功多么重要,要想成才,先得自立。

③相反,一个人如果不自立,样样都依赖别人,那么他是不会成大器的。球王贝利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我能成为球王,而我的儿子是不会成为球王的。”他说的话是有道理的。贝利能成为球王是因为他有很强的自立本领,而他的下一代却在富足的环境下产生了依赖的心理,缺乏吃苦的精神,这就决定了球王的儿子永远成不了球王。

④球王贝利认识到了这一点,可是,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庇护子女的现象却十分严重。含辛茹苦的家长们为子女们样样操心,尽力为子女们减轻一切负担,然而这却使不少少年养成了过度依赖的坏习惯。殊不知我们当代的少年是跨世纪的一代,肩负着历史的重任。视子如宝的家长们,你们应该还自己子女一份自由,让他们自立,为他们将来建设祖国打下基础。

⑤自立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想成才的青年朋友们,让我们一起摆脱别人的庇护去自立吧!

15、本文中心论点是什么?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请用简洁的语言叙述本文论证的过程。(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请以“自立”为比喻的本体,仿照示例写一个句子。(2分)

示例:自立,是那荒山上挺拔的松柏,四季常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富二代”指的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最早一代民营企业家“富一代”们的子女,他们靠继承家产来拥有丰厚的财富。“富二代”在《鲁豫有约》栏目粉墨登场后已经成为一个社会热词,但随着一部分“富二代”的负面新闻事件曝光,“富二代”几乎成了堕落、炫富的负面词汇。请结合本文思考,你认为当今的“富二代”们应当怎样做才能真正健康地发展?(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两则文言文,回答19~22题(14分)

村陌有犬为人所弃者张元见之即收而养之。其叔父怒日:“何用此为?”将欲更弃之。元对曰:“有生之物,莫不重其性命。若天生天杀,自然之理。今为人所弃而死,非其道①也。若见而不收养,无仁心也。”叔父感其言,遂许焉。明年,犬随叔父夜行。叔父为蛇所啮,仆地不得行。犬亟奔至家,汪汪之声不已。张元怪之,随犬出门,见叔父几死。速延②医治之,不日而愈。自此,叔父视犬如亲。(选自《北史孝行传张元》)

注:①道义。②邀请

1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3分)

A.①虽有千里之能②张元怪之,随犬出门

B.①安求其能千里也②今为人所弃而死,非其道也

C.①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②若见而不收养,无仁心也

D.①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②若见而不收养

20、用“/”给下面文句断句,要求根据语意划出两处。(2分)

村陌有犬为人所弃者张元见之即收而养之。

2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文句。(4分)

①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②叔父为蛇所啮,仆地不得行。

22、和谐社会,人类要了解动物,更要和动物友好相处。《马说》采用的写法,以千里马不遇伯乐比喻贤才难遇明主;乙文则主要表达了的主旨。(5分)

三(45分,其中含写字5分)

23、请以以“新春又临近”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诗歌除外,文体不限。②字数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初二语文(答案)

1、Zhàn嬉啸shi蜿

2、略

3、C4、(1)将“相当危险”和“很困难”调换位置。(2)在句末加上“的物质”(或“的东西”或“的物品”等)。

5、(1)是否要保护方言,同学们看法不一。(2分)

(2)示例一:应该保护方言。因为方言不仅是人们交流思想的工具,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内涵和多彩的地域文化。示例二:应该保护方言。因为保护方言就是保护语言的多样性。

示例三:应该摒弃方言。因为方言的使用会影响普通话的推广。实例四:应该摒弃方言。因为摒弃方言可以消除寓言隔阂,更好促进各地区的交流。(看法1分,理由1分,言之有理即可,共2分)

6、无边无垠坦荡如砥

7、(1)交代白杨树生长的典型环境,渲染一种不平凡的环境气氛;(2)暗示陕甘宁边区抗日根据地,为后文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表达主题思想作铺垫。

8、第二段的破折号表示解释,第三段的破折号表示话题的转换。

9、不矛盾。因为白杨树是一种“极常见”和“极易生长”的树,当然极平常,所以说“极普通”;但以它的外形美,尤其是它的内在美来说,它又是不平凡的,所以说不矛盾。

10、作者在天山脚下意外发现了不向阳的向日葵,由此引发了自己的反思。

11、秘密:向日葵不向阳;弥天大谎:向日葵向阳。

12、从比喻、拟人等修辞角度,或遣词造句的角度,言之有理即可。

13、独立特行,敢于坚持自我。

14、不设统一答案。示例:盲从会使人更加远离真理;任何事物都有特殊和例外;要有独立的人格和思想;只有亲身体验才会了解事物的真谛等。

15、中心论点:人不求自立是不会成才的。论证方法:举例论证对比论证。

16、开篇使用俗语引出论点,接着从正反两方面进行对比论证,最后归纳强调论点。

17、示例:(1)自立,是那石缝间翠绿的小草,坚韧顽强。(2)自立,是那波浪中高扬的风帆,乘风破浪。(符合题目要求,符合句式特点即可)

18、答题要点:要有吃苦的心理准备和精神,要自立、自强,要摆脱父辈的庇护;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要感恩社会和报效国家;要学好文化知识,练好创业本领,科学地、发展地继承家业、创新家业等。(能围绕自立自强答出其中一点即可给满分)

19、C(均为转折连词,但是。A①结构助词,“的”,②代词,指“汪汪之声不已”;B①代词,指马,②代词,指狗的生死;D①通假字,通“现”,②动词,看见)

20村陌有犬为人所弃者/张元见之/即收而养之。

21、①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其实是他们真不识得千里马啊!②叔父被蛇咬了,趴在地上走不了。

22、托物寓意(或托物言志)关爱动物,善有善报

23、略

篇2:宣城市初二数学测试卷

一(25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5分)

对喜欢旅游的我来说,多么期待能有一天到重建后的马尔代夫去看看,去看看美丽的沙滩,去看看湛蓝的海水,去看看那在海边(xī)戏的各色人种……真的希望那时候又能看见曾被海(xiào)无情吞噬()的(wān)蜒、动人的海岸线啊!

2、课文默写。(10分)

(1)它没有,没有。也许你要说它不美。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旁逸斜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

(2)有一个名人曾说过:“世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由此,我们联想到韩愈的《马说》中的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淮南秋雨夜,________________。(唐代_________《闻雁》)

(4)________________,怅望青田云水遥。(唐代白居易《池鹤》)

(5)巢成雏长大,________________。(____代葛天民《迎燕》)

3、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A、《白杨礼赞》是一篇抒情散文。文章运用象征手法,托物抒情,借白杨树的形象,赞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抗战的北方农民,质朴、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抒发了作者对抗日军民的崇敬之情。

B、《海燕》中“大海”象征革命高潮时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

C、小说《石榴》选自《丁东草》,作者是郭沫若,郭沫若原名郭开贞,是我国著名的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

D、《敬业与乐业》开头交代题目来源后就揭示了全篇论述的中心: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主体部分别论述了“敬业”和“乐业”的重要。

4、请修改下面具的错误。(4分)

(1)在身体虚弱和严重缺氧的情况下,登山队员摸黑进行高山行军,这不仅相当危险,而且很困难。

修改方法:

(2)糖就像烟草和酒精一样,是一种有潜在危害且容易让人上瘾。

修改方法:

5.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汉语方言有些已趋于萎缩和衰亡。

为了抢救和保护各地的方言,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启动。对此举措,同学们有着自己的看法。甲同学说:“我觉得我家乡如东的方言是世界上最动听的语言。有效保护,将使她永远年轻。”乙同学说:“应当大力推广普通话,‘抢救方言’没有必要。”丙同学说:“都什么时代了,还讲方言?太土气了!”

(1)用简要的语言概括以上材料的主要信息。(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你觉得“方言”应该保护,还是应该摒弃呢?请发表你的看法,并说说理由。(4分)

二(60分)

阅读《白杨礼赞》选段,回答6~9题(13分)

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黄的是土,未开垦的荒地,几十万年前由伟大的自然力堆积成功的黄土高原的外壳;绿的呢,是人类劳力战胜自然的成果,是麦田。和风吹送,翻起了一轮一轮的绿波,——这时你会真心佩服昔人所造的两个字“麦浪”,若不是妙手偶得,便确是经过锤炼的语言的精华。黄与绿主宰着,无边无垠,坦荡如砥,这时如果不是宛若并肩的远山的连峰提醒了你(这些山峰凭你的肉眼来判断,就知道是在你脚底下的),你会忘记了汽车是在高原上行驶。这时你涌起来的感想也许是“雄壮”,也许是“伟大”,诸如此类的形容词;然而同时你的眼睛也许觉得有点倦怠,你对当前的“雄壮”或“伟大”闭了眼,而另一种的味儿在你心头潜滋暗长了——“单调”。可不是?单调,有一点儿吧?

然而刹那间,要是你猛抬眼看见了前面远远有一排——不,或者只是三五株,一株,傲然地耸立,像哨兵似的树木的话,那你的恹恹欲睡的情绪又将如何?我那时是惊奇地叫了一声的。

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6、文中写出高原辽阔的词语是________,写出高原平坦的词语是________。(2分)

7、第二段描写高原的景色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文中第二段中的第一个破折号和第三段中的破折号的用法有什么不同?(4分)

9、第三段既说“极普通”,又说“不平凡”,是否矛盾,为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回答10~14题(18分)

向日葵

张抗抗

从天山下来,已是傍晚时分,阳光依然炽烈,亮得显眼。从很远的地方就望见了那一大片向日葵海洋,像是天边扑腾着一群金色羽毛的大鸟。

车渐斩驶近,你喜欢你兴奋,大家都想起了梵高,朋友说停车照相吧,这么美丽这么灿烂的向日葵,我们也该作一回向阳花儿了。

秘密就是在那一刻被突然揭开的。

太阳西下,阳光已在公路的西侧停留了整整一个下午,它给了那一大片向日葵足够的时间改换方向,如果向日葵确实有围着太阳旋转的天性,应该是完全来得及付诸行动的。

然而,那一大片向日葵花,却依然无动于衷,纹丝不动,固执地颔首朝东,只将那一圈圈绿色的蒂盘对着西斜的太阳。它的姿势同上午相比,没有一丝一毫的改变,它甚至没有一丁点儿想要跟着阳光旋转的那种意思,一株株粗壮的葵干笔挺地伫立着,用那个沉甸甸的花盘后脑勺,拒绝了阳光的亲吻。

夕阳逼近,金黄色的花瓣背面被阳光照得通体透亮,发出纯金般的光泽。像是无数面迎风招展的小黄旗,将那整片向日葵地的上空都辉映出一片升腾的金光。

它宁可迎着风,也不愿迎着阳光么?

呵,这是一片背对着太阳的向日葵。

那众所周知的向阳花儿,莫非竟是一个弥天大谎么?

究竟是天下的向日葵,根本从来就没有围着太阳旋转的习性,还是这天山脚下的向日葵,忽然改变了它的遗传基因,成为一个叛逆的例外?

或许是阳光的亮度和吸引力不够么?可在阳光下你明明睁不开眼。

难道是土地贫瘠使得它心有余而力不足么?可它们一棵棵都健壮如树。

也许是那些成熟的向日葵种籽太沉重了,它的花盘,也即脑子里装了太多的东西,它们就不愿再盲从了么?可它们似乎还年轻,新鲜活泼的花瓣一朵朵一片片抖擞着,正轻轻松松地翘首顾盼,那么欣欣向荣,快快活活的样子。它们背对着太阳的时候,仍是高傲地扬着脑袋,没有丝毫谄媚的.谦卑。

那么,它们一定是一些从异域引进的特殊品种,被天山的雪水滋养,变成了向日葵种群中的异类?可当你咀嚼那些并无异味的香喷喷的葵花籽,你还能区分它们么?

于是你胡乱猜测:也许以往所见那些一株单立的向日葵,它需要竭力迎合阳光,来驱赶孤独,权作它的伙伴或是信仰;那么若是一群向日葵呢?当它们形成了向日葵群体之时,便互相手拉着手,一齐勇敢地抬起头来了。

它们是一个不再低头的集体。当你再次凝视它们的时候,你发现那偌大一片向日葵林子的边边角角,竟然没有一株,哪怕是一株瘦弱或是低矮的向日葵,悄悄地迎着阳光凑上脸去。它们始终保持这样挺拔的站姿,一直到明天太阳再度升起,一直到它们的帽檐纷纷干枯飘落,一直到最后被镰刀砍倒。

当它们的后脑勺终于沉重坠地,那是花盘里的种籽真正熟透的日子。

然而你却不得不也背对着它们,在夕阳里重新上路。

天山脚下那一大片背对着太阳的向日葵,就这样逆着光亮,在你的影册里留下了一株株直立而模糊的背影。

10、用简要的语言概括文章主要内容。(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写出第3段加点的“秘密”和第9段加点的“弥天大谎”在文中的含义。(4分)

秘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弥天大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本文语言很有特色,试举例赏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13、作者笔下的向日葵具有怎样的个性?你喜欢这种个性吗?请说明你的理由。(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下面的语段,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4分)

在海底世界里,有一种会给自己造“房子”的动物,它们能从自己的身体里分泌出石灰质,作为建筑材料来建造“房子”,用做自己的栖身之地,这些动物就是贝类。因为它们的身体柔软,所以归属于软体动物。它们建造的“房子”就是那些五光十色的贝壳。然而,在软体动物的家族中却有一种能够吐墨的动物叫乌贼。因为它能吐墨,所以也叫墨鱼。要说乌贼也是贝类,这就很难使人相信了。事实上,乌贼的确属于贝类。它的房子造到了自己体内,叫内骨胳——也叫“海螵蛸”,是一种很好的药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回答15~18题(15分)

谈自立

①常言说大树底下好乘凉,然而庇护在大树底下的小树苗是长不成参天大树的。同样,人也是如此,不求自立是不会成才的。

②自立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人只有自立才能有发展的前途。世界著名的大发明家爱迪生的自立本领就很强。他十三四岁时为了建造实验室,常常到车站卖报,同时还在自己的后院里种植蔬菜,收获时再拿到市场上去卖。他用这些钱为自己建造了一间实验室,在此基础上他的发明也层出不穷。由此可见,自立对一个人的成功多么重要,要想成才,先得自立。

③相反,一个人如果不自立,样样都依赖别人,那么他是不会成大器的。球王贝利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我能成为球王,而我的儿子是不会成为球王的。”他说的话是有道理的。贝利能成为球王是因为他有很强的自立本领,而他的下一代却在富足的环境下产生了依赖的心理,缺乏吃苦的精神,这就决定了球王的儿子永远成不了球王。

④球王贝利认识到了这一点,可是,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庇护子女的现象却十分严重。含辛茹苦的家长们为子女们样样操心,尽力为子女们减轻一切负担,然而这却使不少少年养成了过度依赖的坏习惯。殊不知我们当代的少年是跨世纪的一代,肩负着历史的重任。视子如宝的家长们,你们应该还自己子女一份自由,让他们自立,为他们将来建设祖国打下基础。

⑤自立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想成才的青年朋友们,让我们一起摆脱别人的庇护去自立吧!

15、本文中心论点是什么?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请用简洁的语言叙述本文论证的过程。(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请以“自立”为比喻的本体,仿照示例写一个句子。(2分)

示例:自立,是那荒山上挺拔的松柏,四季常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富二代”指的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最早一代民营企业家“富一代”们的子女,他们靠继承家产来拥有丰厚的财富。“富二代”在《鲁豫有约》栏目粉墨登场后已经成为一个社会热词,但随着一部分“富二代”的负面新闻事件曝光,“富二代”几乎成了堕落、炫富的负面词汇。请结合本文思考,你认为当今的“富二代”们应当怎样做才能真正健康地发展?(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两则文言文,回答19~22题(14分)

村陌有犬为人所弃者张元见之即收而养之。其叔父怒日:“何用此为?”将欲更弃之。元对曰:“有生之物,莫不重其性命。若天生天杀,自然之理。今为人所弃而死,非其道①也。若见而不收养,无仁心也。”叔父感其言,遂许焉。明年,犬随叔父夜行。叔父为蛇所啮,仆地不得行。犬亟奔至家,汪汪之声不已。张元怪之,随犬出门,见叔父几死。速延②医治之,不日而愈。自此,叔父视犬如亲。(选自《北史孝行传张元》)

注:①道义。②邀请

1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3分)

A.①虽有千里之能②张元怪之,随犬出门

B.①安求其能千里也②今为人所弃而死,非其道也

C.①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②若见而不收养,无仁心也

D.①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②若见而不收养

20、用“/”给下面文句断句,要求根据语意划出两处。(2分)

村陌有犬为人所弃者张元见之即收而养之。

2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文句。(4分)

①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②叔父为蛇所啮,仆地不得行。

22、和谐社会,人类要了解动物,更要和动物友好相处。《马说》采用的写法,以千里马不遇伯乐比喻贤才难遇明主;乙文则主要表达了的主旨。(5分)

三(45分,其中含写字5分)

23、请以以“新春又临近”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诗歌除外,文体不限。②字数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初二语文(答案)

1、Zhàn嬉啸shi蜿2、略3、C

4、(1)将“相当危险”和“很困难”调换位置。(2)在句末加上“的物质”(或“的东西”或“的物品”等)。

5、(1)是否要保护方言,同学们看法不一。(2分)

(2)示例一:应该保护方言。因为方言不仅是人们交流思想的工具,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内涵和多彩的地域文化。示例二:应该保护方言。因为保护方言就是保护语言的多样性。

示例三:应该摒弃方言。因为方言的使用会影响普通话的推广。实例四:应该摒弃方言。因为摒弃方言可以消除寓言隔阂,更好促进各地区的交流。(看法1分,理由1分,言之有理即可,共2分)

6、无边无垠坦荡如砥

7、(1)交代白杨树生长的典型环境,渲染一种不平凡的环境气氛;(2)暗示陕甘宁边区抗日根据地,为后文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表达主题思想作铺垫。

8、第二段的破折号表示解释,第三段的破折号表示话题的转换。

9、不矛盾。因为白杨树是一种“极常见”和“极易生长”的树,当然极平常,所以说“极普通”;但以它的外形美,尤其是它的内在美来说,它又是不平凡的,所以说不矛盾。

10、作者在天山脚下意外发现了不向阳的向日葵,由此引发了自己的反思。

11、秘密:向日葵不向阳;弥天大谎:向日葵向阳。

12、从比喻、拟人等修辞角度,或遣词造句的角度,言之有理即可。

13、独立特行,敢于坚持自我。

14、不设统一答案。示例:盲从会使人更加远离真理;任何事物都有特殊和例外;要有独立的人格和思想;只有亲身体验才会了解事物的真谛等。

15、中心论点:人不求自立是不会成才的。论证方法:举例论证对比论证。

16、开篇使用俗语引出论点,接着从正反两方面进行对比论证,最后归纳强调论点。

17、示例:(1)自立,是那石缝间翠绿的小草,坚韧顽强。(2)自立,是那波浪中高扬的风帆,乘风破浪。(符合题目要求,符合句式特点即可)

18、答题要点:要有吃苦的心理准备和精神,要自立、自强,要摆脱父辈的庇护;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要感恩社会和报效国家;要学好文化知识,练好创业本领,科学地、发展地继承家业、创新家业等。(能围绕自立自强答出其中一点即可给满分)

19、C(均为转折连词,但是。A①结构助词,“的”,②代词,指“汪汪之声不已”;B①代词,指马,②代词,指狗的生死;D①通假字,通“现”,②动词,看见)

20村陌有犬为人所弃者/张元见之/即收而养之。

21、①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其实是他们真不识得千里马啊!②叔父被蛇咬了,趴在地上走不了。

22、托物寓意(或托物言志)关爱动物,善有善报

篇3:宣城市初二数学测试卷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已有十年, 效果如何?借助辛德对课程实施的“忠实观”理解:假定所期望的课程改革结果是忠实于原计划的[1].即当教师执行了规定的课程变革, 实施就认定为成功.评价作为课程实施的重要环节, 是本次新课程改革的重点.形成性测试作为教师最为熟悉的评价方式, 在数学学习评价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其实施的效果如何便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而形成性测试以单元教学目标为依据, 以改进和调节教学与学习为目的的特性决定了它的命题必须以课程标准和教科书为指导来进行.具体地说, 我们需要思考的是由教师或教研室编制的形成性测试卷与课程标准的要求是否一致?

无论是教学大纲还是课程标准, 它们都仅是观念层次上的课程, 而真正在教学中发挥作用的却是按照《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修改稿) 》的理念和要求进行编写的教科书.因此, 本文借助鲍建生教授已建立的数学题综合难度模型, 以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2]为参照系, 选择收集到的江苏扬州、常州地区的七年级15份和八年级21份形成性测试卷及教科书“图形与几何”部分的两章内容习题 (表1) 作为比较对象, 对相应题目综合难度进行比较分析, 从而反映形成性测试卷与课程标准之间的一致性程度, 为新课程的进一步实施及形成性测试卷编制提供一定的参考.

二、形成性测试题与教材习题难度的定量分析

1. 数学题综合难度模型[3]

鲍建生教授将难度划分为五个水平 (见表2) , 并给出了数学题难度计算公式:其中di (i=1, 2, 3, 4, 5) 依次表示“探究”、“背景”、“运算”、“推理”和“知识含量”五个难度因素上的取值, dij为第i个难度因素的第j个水平的权重 (依水平分别取1, 2, 3, …) , nij则表示这组题目中属于第i个难度因素的第j个水平的题目的个数.

2. 形成性测试题与教材习题难度比较

表3给出了我们选取“图形与几何”模块两样本的统计结果.

(1) 探究水平

统计表明, 选取的教材与试卷中属于“识记”水平的习题分别占34.9%和27.4%;属于“理解”水平的习题分别为58.7%和70.1%;属于“探究”水平的习题分别是6.4%与2.5%.可以看出, 测试卷在“理解”水平上所占的百分比明显高于教材, 而在“识记”与“探究”水平上却略低一些.

(2) 背景水平

统计表明, 选取的教材与试卷中不含实际背景的习题分别占78%和85.8%;以“个人生活”为背景的习题分别占7.3%和6.3%;以“公共常识”为背景的习题分别为12.8%和6.3%;以“科学情景”为背景的习题分别是1.9%和0.

总的说来, 教材和测试卷在背景的设置上都较欠缺, 特别是“科学情景”水平.这与新课程所倡导的“数学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存有较大差距.

(3) 运算水平

统计表明, 选取的教材与试卷中不含运算的习题分别占45.4%和40.8%;只含有“数值计算”的习题分别为46.8%和44.1%;属于“简单符号运算”水平的习题分别是7.8%和15.1%;教材与试卷中均没有属于“复杂符号运算”的习题.这一结果与运算量较小的“图形与几何”模块是相符的.

(4) 推理水平

统计表明, 选取的教材与试卷中属于“无推理”水平的习题分别占31.2%和23%;属于“简单推理”水平的习题分别为41.7%和37.9%;属于“复杂推理”水平的习题分别是27.1%和39.1% (见图1) .

从图1中可以看到, 教材和测试卷除了在属于“简单推理”水平的习题所占的百分比上相对比较接近外, 在头尾两水平上都存在较明显的差异.试卷中有将近40%的题目需要“复杂推理”, 这比教材高出了12%;从折线的走势看, 教材更注重“简单推理”的训练, 而测试卷将“简单推理”与“复杂推理”摆在了同一水平线上, 可见试卷对“复杂推理”的要求明显高于教材.

(5) 知识含量

统计表明, 选取的教材与试卷中属于“单个知识”的习题分别占25.2%和22.2%;属于“两个知识点”水平的习题分别为34.9%和35.1%;属于“三个知识点”水平的习题分别是28.9%和26.6%;属于“四个以上知识点”水平分别为11%和16.1%.可以看出, 教材与试卷在前三个水平上是基本一致的, 但试卷中含有“四个以上知识点”习题所占的百分比要略高于教材, 有4道题综合了七个以上的知识点.可见, 形成性测验在知识综合程度上的要求是高于教材的.

(6) 综合难度

为了整体比较教材与试卷习题的难度水平, 我们将表3中各难度因素的加权平均值汇总后得到统计图2.

从图2中两五边形的吻合程度上来看, “图形与几何”模块的测试内容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程度略差.具体地说, 除“背景”因素外, 形成性测试卷在其他四因素上均略占优势, 特别是“推理”水平教材与形成性测试卷存在较大的差异, 这也进一步说明形成性测试卷对于“推理”的要求要远远高于教材.

三、研究结论与思考

在“图形与几何”模块中, 形成性测试卷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 特别是“推理”因素, 测试内容对此的要求明显要高于《标准》.从表3中也可以看到超过7步推理的试题就有8题, 如八年级周周练试卷中的一题:

已知:在△ABC中, ∠C=90°, 四边形DEFC是正方形, 试说明:EF2=AE·BF.

按照数学题综合难度模型推理因素的要求, 此题包含9步推理.而这份周周练试卷是学生刚接触相似三角形知识后的第一份测试卷, 对于刚刚学习了相似的概念、基本性质和条件的八年级学生, 就让他们完成此类较复杂的试题, 不但会在一定程度上打击部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也与《标准》中所提出的“恰当评价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不相符合.综观“相似三角形”内容的几份测试卷, 以“证明”要求的题目居多.同时, 笔者在随堂听课中发现教师对于证明的要求也非常严格, 常常让学生口头给出证明步骤.如此的高要求与本次课改对“空间与图形”模块内容的调整——加强合情推理, 降低演绎推理的难度和数量——有着较大的出入.

如何将新课程的实施落于实处, 这是我们急需思考的问题.《标准》作为课程的纲领性文件, 是编写教材、进行教学、评价与命题的依据, 因此, 教师应立足于《标准》, 在教学中控制教学的难度, 将各板块内容螺旋式展开;在命题时利用数学学习评价技术合理把握测试内容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 真正做到恰当评价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 而不能仅是通过“一步到位”式的达成教学目标、追求试题难度让学生在考试中拥有熟能生巧、应对自如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马云鹏.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2003:145.

[2]杨裕前, 董林伟.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 (七年级、八年级) [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4.

篇4:测试卷9 《城市与城市化》

1. 该地区地表温度的( )

A. 高低变化与地表起伏呈正相关

B. 高值区变化是气候变暖的结果

C. 低值区是河流或绿地影响的结果

D. 差异可导致地面风从城区吹向郊区

2. 据图可以推断,从1982年到2004年该城区( )

A. 建筑物占地面积增加

B. 南北部道路密度差异加大

C. 商业区向城区中心集中

D. 空间形态没有发生变化

下图中X、Y、Z为某城市的局部区域。读下图,回答3~5题。

3. 若图中X、Y、Z分别是西欧某城市的三个功能区,那么( )

A. X是工业区 B. Y是绿化带

C. Z是居民区 D. Y是工业区

4. 若X、Y、Z为某平原上的三个区域,人口密度X>Y>Z,则三个区域内级别相同的某商业职能部门的服务范围可能是( )

A. X地最大 B. Y地最大

C. Z地最大 D. 不确定

5. 若X、Y、Z三个区域地租水平为X>Y>Z,则高楼林立、经济活动最繁忙的区域是( )

A. X B. Y C. Z D. X和Y

读城市服务范围理论图,回答6~8题。

6. 下列商业部门与图中所属城市对应正确的是( )

A. 甲:普通服装店,乙:早点铺,丙:星级宾馆

B. 甲:珠宝行,乙:家具店,丙:早点铺

C. 甲:早点铺,乙:汽车销售店,丙:高级家用电器

D. 甲:星级宾馆,乙:珠宝行,丙:早点铺

7. 根据图中的服务区的面积关系,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2S甲=S乙 B. S丙=S乙

C. 3S丙=S乙 D. 6S甲=S丙

8. 图示反映了城市服务范围的嵌套理论,各城市的服务范围在空间上的关系是( )

A. 重叠交错,层层嵌套

B. 界线分明,彼此相离

C. 界线分明,偶有交错

D. 重叠交错,同级嵌套

9. 目前,在西方国家的大城市里出现逆城市化现象的原因是( )

①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大城市环境不断恶化 ②乡村和小城镇基础设施完善 ③市区失业人口增多 ④大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低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下图是某城市建设前后水量平衡示意图。读图回答10~11题。

10. 城市建设导致了当地( )

A. 地下水位上升 B. 地面径流汇集速度减慢

C. 蒸发量增加 D. 汛期洪峰流量加大

11. 城市建设后地面径流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生活用水量增加B. 植被覆盖率增加

C. 降水下渗量减少D. 城市热岛效应

12. 城市是社会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与F城相比,E城的城市规模从小到大,说明_______运输对城市发展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

(2)图乙中的①、②两线中,反映G城人口变化特点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线。这说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G城人口变化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原因是存在_______、_______等社会经济问题。

(3)城市的迅速发展会改变土地利用方式,并对自然环境各要素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如工业废渣中的有害物质会对土地质量产生不良影响。此外,城市的发展对自然环境其他要素的不良影响还表现在:

①对生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对气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对降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对地下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读下列两幅表格,回答下列问题。

(1)读表1资料,分析说明2003~2007年山东省城市化特点。

(2)根据表2,分析说明山东省城市化水平较高地区的主要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

篇5:初二下学期语文综合测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16分)

1、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诘责(jié) 对称(chèng) 正襟危坐(jīn) 绯红(fēi)

B.斟酌(zhēn) 瞥见(piē) 深恶痛疾(wù) 匿名(nì)

C.模样(mó) 教诲(huǐ) 冥思遐想(míng) 解剖(pōu)

D.绰号(chuò) 赔偿(shǎng) 粗制滥造(làn) 杳然(yǎo)

2、下列没有错别字的—项是()(2分)

A.严厉畸形意想天开入木三分 B.隐蔽肆虐张灯接彩气宇轩昴

C.视察怠慢众志成城藏污纳垢 D.陡俏和谐与时俱进美不胜收

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绿色的蝈蝈啊,如果你拉的琴再响亮一点儿,那你就是比蝉更胜一筹的歌手了。

B.杨丽萍在她的舞蹈表演中,总是使出浑身解数,用灵活优美的舞姿去表现和诠释中华民族舞蹈的魅力与内涵。

C.泰戈尔的作品凝聚着人类最美好的感情和灿烂的智慧,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D.相同的思想、观点、趣味及理想,使他们两人常常一拍即合,一见面就感到一种相互理解的愉悦和心灵的快乐。

4、选出没有语病的一项()(2分)

A.从他的英雄事迹中,给了我很大的鼓舞。

B.这里向大家介绍一种简易的蜜橘贮存的方法。

C.全世界的植物,一年中能制造出好几千吨有机物。

D.不管身体条件这么差,小莉还是坚持刻苦学习。

5、下列各项的判断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列夫托尔斯泰》的作者是奥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米开朗琪罗是希腊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塑家、画家、和诗人。

B.“老李跟老陈说他今天下午不来”一句中的“跟”字的词性是介词。

C.“无怀氏”“葛天氏”都是传说中的上古帝王。据说在那个时代,人民生活安乐,恬淡自足,社会风气淳厚朴实。

D.《再塑生命》的作者是美国著名的女作家海伦凯勒。自幼因病成为盲聋哑人。但她自强不息,一生写了几十部作品,在世界广为流传。

6、按要求填空。(第1—3题为题,第4、第5两题可任选一题来做,每空1分)(6分)

(1)山河破碎风飘絮,。

(2)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______。

(3)《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表达了与亲人共赏人间美景的愿望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五柳先生传》文中引用黔娄之妻的话以表明心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过零丁洋》中最能体现文天祥崇高民族气节的两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语文综合运用(6分)

(一)语言运用

7、按照所给文段的思路,仿照相应的句式,将文段补写完整。(2分)

爱心是冬日里的一片阳光,使饥寒交迫的人分外感到人间的温暖;

爱心是沙漠中的一泓泉水,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

爱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

材料一: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儿童研究专家舒华教授公布:很多孩子的学习问题是由阅读问题引起的,很多智力正常的孩子存在不同程度的阅读困难,严重的已经发展成阅读障碍,阅读困难不仅会使孩子的语文学习产生困难,也会影响到其他学科的学习。

材料二:随着音像制品的迅速普及,“读图”已逐渐成为未成年人获取知识的重要形式。有关媒体调查表明,相当一部分中学生用影视、漫画来代替名著。不少孩子对图像产生依赖心理,逐渐降低乃至失去了对文字阅读的兴趣。对图像的过量摄入,导致了语言表达能力的大幅下降。不少青少年反映说:“很多时候,心里明明知道怎么说,但就是说不出来。”

8、以上两则材料反映了一个什么现象?(2分)

9、简要谈谈你对这一现象的看法,并提出合理的建议。(2分)

三、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0~11题。(3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0、下列对诗中相关词语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1分)

A、“酬”是酬答的意思,“二十三年”指白居易于唐顺宗永贞元年(8)九月被贬,到唐敬宗宝历二年(827年)被召回,前后近二十三年,“弃置”指被贬谪。

B、“闻笛赋”指晋朝的向秀所作的《思旧赋》,诗人用这个典故,是为了怀念被贬害的朋友。

C、“烂柯人”指晋朝人王质。诗人用这个典故是表达人世沧桑之感。

D、“听君”中的“君”是指唐代诗人白居易,宇乐天;“歌一曲”指自居易所作的《醉后赠刘二十八使君》。

11、说说“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意思以及所蕴含的哲理(或新意)。(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列文段,完成12~15题。(12分)

送东阳马生序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侯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肢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12.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字词的含义。(任选两题作答)(2分)

(1)媵人持汤沃灌()(2)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3)俟其欣悦,则又请焉()(4)腰白玉之环()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读了选文,宋濂这种艰辛的求学经历和以学为乐的求学精神对你有什么启发?请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体会。(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宋濂求学之时,先达“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请结合自己的求学经历与体验,谈谈你对这种做法的.看法。(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列文段,完成16~20题。(12分)

《马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6、本文的作者是_________(朝代)的文学家_____________。(2分)

17、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任选两题作答)(2分)

(1)才美不外见。见: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执策而临之。临: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策之不以其道策: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食或尽粟一石或: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对下列四句中划线词语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

①一食或尽粟一石②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③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④食不饱,力不足

A.①和②读音相同,意义不同。B.①和④读音不同,含义也不同。

B.C.②和③读音相同,含义也相同。D.③和④读音相同,含义不同。

19、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作者借千里马的遭遇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文段《第十一位》,完成21~25题。(11分)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在一个偏远的小山村里,有一所小学校,因为各方面条件极差,一年内已经陆续走了七八位教师。当村民和孩子们依依不舍地送走第十位教师后,就有人心寒的断言,再不会有第十一位教师能留下来了。乡里也实在派不出人来,后来只好请了一位刚刚毕业正等待分配的女大学生来代一段时间的课。不知女大学生当初是出于好奇或是其它什么原因,总之,她很快和孩子们融洽地生活在了一起,孩子非常喜欢这个既教他们读书又教他们唱歌跳舞的女老师。

三个月后,女大学生的分配通知书到了,孩子们只好像以往十次那样去送这位他们喜爱的代课教师。那天,就在代课教师含泪走下山坡的那一瞬间,突然她听到背后传来她第一节课教给孩子们的古诗: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那背诵的声音久久回荡,越来越大,年轻的代课教师回头望去,二十几个孩子齐刷刷地跪在高高的山坡上,没有谁能受得起那天地为之动容的一跪啊!孩子们目光中蕴含的情感,顷刻间让她明白,那,那哪里是念诗,那分明是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和纯真而无奈的挽留啊!代课教师的脚步再也走不动了,她跑向山坡和孩子们紧紧地抱在一起,于是她成了第十一位教师。往后的日子,她从这所小学校送走了一批又一批孩子,去读初中、高中、大学,而她这一留就是整整二十年。

当我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正是女教师患病被送往北京治疗的期间。我一直想去探望她,但因为种种原因,没能见到这位乡村女教师。当我终于有机会来到这所小学时,已有一位男教师来接她的班。新来的男教师对我说:“咳,她患了绝症,从北京回来的只是她的骨灰”!我看到她的骨灰,装在一个红色的木匣子里,可惜上面连照片也没有。临走时,这位男教师还告诉我:“我们这所学校,已经没有第十二位教师的说法。无论以后谁来接班,永远都是第十一位。这是我和所有能在这里工作的教师的光荣。”他还告诉我:“这所小学校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我问他:“是什么?”他当时没有立即告诉我。他只是微笑着对我说:“明天早晨你就会知道。”

第二天,我早早从距小学校几里远的乡村招待所起来,刚刚爬到院墙外那座高高的山坡,就远远听到白居易那首熟悉的诗句:“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啊,孩子们每天早读都在怀念他们的老师!

21、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文章的主要内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送走第十位教师后,就有人心寒地断言:再不会有第十一位教师留下来。”“心寒”一词与文中哪句话照应?开头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无法预料的情形”指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没有谁能受得起那天地为之动容的一跪”改成问句为(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代课老师的脚步凝滞了,为什么?她作出了怎样的选择?(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作文(40分)

26.从下面两个作文题中,任选其一,按要求作文。

(1)从记事开始,我们已经走过了十几个年头的路程,感受过十几度春花秋月。这其中有春花般美丽的记忆,也有刻骨铭心的难忘经历,它们装点着我们的生活,成为我们生命中最值得珍惜的阳光,请以“珍惜”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2)在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中,同学们时常会萌发出许许多多的“渴望”,如渴望得到一种心爱的东西,渴望有位好朋友,渴望得到父母师长的关爱或理解,渴望“个性”得到保护和发展等。

请以“我渴望___________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作文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班名等。

篇6:初二第二单元语文测试卷精选

(1)多少个隘口有多少次悲欢啊()(2)厮守身边却默无一语()

(3)在师傅和地主的chì()骂声里过着日子

(4)但,我是这般忸nì()不安!(5)为山腰的荆jí()扯破的衣服()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义。

(1)多少个隘口有多少次悲欢啊()

(2)你永远是个无情的建筑/蹲踞在荒莽的山巅/冷眼看人间恩怨()

(3)而一提起你便有烈火焚起()

(4)多年来,竟没有些微的损坏()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他平时不爱说话,今天会议上他也是忸怩不安。

B、当我还是个无所事事的小女孩,我就常常到广袤的野外去。

C、保护文物,人人有责,作为把守国家大门的海关人员,更是义不容辞。

D、为了人民的利益,她早已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了。

4、《大堰河——我的保姆》一诗作者的保姆原没有名字,因她娘家住在金华县大叶荷村,所以大家叫她大叶荷。可作者在诗中却谐音,把她的名字改为“大堰河”。作者这样做的目的是()。

A、偶然的,没有内在的含义。B、因为人们常把养育自己的河流比做母亲,用谐音就暗含了这层意思。

C、觉得“大叶荷”不好听,所以利用谐音改为“大堰河”。D、因为家乡有一条河叫“大堰河”,正好和“大叶荷”是谐音。

5、填空。

(1)《长城谣》是中国台湾著名诗人 的作品,《一片槐树叶》是 的作品。

(2)《樵夫,别砍那棵树》本身是写对一棵老树的感情,实际上它所唤起的是人们 等美好的感情,又是对“进步”的一种有礼貌的抗议。

6、请模仿下列形式,任选生活中的事物,写两个借物喻人的句子,要有一定的哲理意味。

例:麦穗——空虚的头,总是昂得最高。

气球——总是破,因为有人不停地吹。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一片槐树叶》一诗,完成7-12题。

这是全世界最美的一片,最珍奇,最可宝贵的一片,而又是最使人伤心,最使人流泪的一片:

薄薄的,干的,浅灰黄色的槐树叶。

忘了是在江南,江北,是在哪一个城市,哪一个园子里捡来的了,被夹在一册古老的诗集里,多年来,竟没有些微的损坏。

7、全诗分三节,有两条线索,一条是时间线索: —— ——,另一条是 线索:伤感——回忆——企盼,两条线索同步并行,构成三块:、、。

8、第一节写什么内容?如果用一个最简单的陈述句来说,应该怎么说?

9、第一节明明可以用一个简单的陈述句表述,为什么诗人却使用了及其繁复的修饰语?各个修饰语各有什么含义?

10、第二节写了什么内容?

11、槐树叶的作用是什么?

12、第三节写了什么内容?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二)阅读《大堰河——我的保姆》片段,完成13-15题。

大堰河,在她的梦没有做醒的时候已死了。

她死时,乳儿不在她的旁侧,她死时,平时打骂她的丈夫也为她流泪,五个儿子,个个哭得很悲,她死时,轻轻地呼着她的乳儿的名字,大堰河,已死了,她死时,乳儿不在她的旁侧。

这是大堰河所不知道的:

她的醉酒的丈夫已死去,大儿做了土匪,第二个死在炮火的烟里,第三,第四,第五

在师傅和地主的斥骂声中过着日子。

13、从选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大堰河的人生是凄苦的?

14、本诗是写给大堰河的,其中为什么还要写她的丈夫和儿子们?

15、这是一首抒情诗,但诗中也有叙事,从选文中找出一句,并简析其作用。

(三)阅读《致空气》一诗,完成16-20题。

星光因你而闪烁

波光因你而摇曳

我的质朴到透明的朋友

你无所不在又难寻踪迹

光明离我而去时

我沉在黑暗里

人们离我而去时

我沉在孤独里

失眠时,我从鼻息听到了你

只有你不肯把我抛弃

在我将要窒息的时候

掀动我的鼻翼

在我生命如丝的时候

陪伴着我呼吸

16、下面对诗歌内容理解错误(或有偏差)的一项是()。

A、从“黑暗”到“地牢”到“自由的街头”,其实写了一个过程,一个空气始终陪伴左右的过程。

B、第五节中“丁香的芬芳”“春天的气息”是一种自由快乐的空气的象征。

C、“空气”象征友谊

D、“空气”象征意义在本诗不确定,可以说友谊理想,也可以是真理、信念等,不同角度可以有不同理解。

17、最后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作用?

18、从诗中找出暗示诗人经历的句子,它暗示了诗人一种怎样的经历?

19、第五节中“我还疑是布景和道具”和“这才是真的,真的春天的气息”两句有什么深刻含义?

20、试比较下面一组诗句,哪一句写得好?请简述理由。

① 但你轻轻抚摸我的面颊/许我以温和的海风

② 但你轻轻嘘着我的面颊/许我以湿咸的海风

(四)阅读下面诗歌,完成21-25题。

白 杨

流沙河

她,一柄绿光闪闪的长剑,孤零零地里在平原,高指蓝天。

22、这首诗以“文革”为背景,写了诗人在那段不堪回首的岁月里的遭遇。从写作手法上看,这首诗与课文《致空气》有什么相同之处?

23、这首诗把白杨比做,形象地描绘了白杨的体态,一落笔就写出了白杨树 的气势。

24、哪个句子是写白杨生长的环境?有什么作用?

25、从全诗看,白杨具有哪些美好品格?它美好的形象告诉了人们什么道理?

三、作文:

当你的心中有一种激情涌动时,当亲人的关爱拨动你的情思时,当生活的波澜触发你的感慨时,当大自然的春华秋实、风霜雨雪引发你的思考时,我们只要把自己的所感、所思写下来,就是一首诗。模仿课文的形式,写一首诗,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

上一篇:2016幼儿园秋季运动会园长致辞下一篇:狼爸式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