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在活动中体验生活的快乐

2024-05-11

让孩子在活动中体验生活的快乐(共12篇)

篇1:让孩子在活动中体验生活的快乐

引导孩子在活动中学会生活

烟台市芝罘区塔山小学孙小华 高金芝

内容提要: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一门综合型课程。生活化、活动化是其主要特征。它以活动为课程的主要组织和实施方式,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经验和体会,使孩子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从而,真正享受到生活的快乐。因此,正确处理好生活与活动的关系,让孩子们在活动中体验生活的快乐,是品德与生活课实施过程中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

一、尊重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活动与生活的主人

《儿童权利公约》指出,每一个儿童都是有着自己的发展需要、学习方式、家庭背景以及个人的成长类型和进度的独特的个体。每一个儿童都有学习的权利、发展的权利、参与的权利、游戏的权利等等。随着《儿童权利公约》的精神日益深入人心,基础教育的焦点越来越集中在如何实现儿童的权利上,尊重并保障每个儿童的权利成为教育的重要职能。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教育顾问吉姆·欧文载文指出,过去对儿童的支持“侧重于提供机会,而较少注意质量和可持续性”;过去是“从需要着眼的方针”,而现在是“从权利着眼的方针”,前者中“儿童是被动的接受者”,后者中“儿童是积极的参与者”。教师的作用是“针对儿童去做(doing to children)”,而不是“给儿童做(doing for children)”,要“珍视童年生活的价值,尊重儿童的权利”。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一门新课程,要求新的师生关系不再是教师设 计控制,学生被动接受,而是一种教师和学生彼此向对方开放自己的世界,在相互开放中互相影响、互相作用,共同成长的关系。在教育交往活动中,教师应将学生视为与自己具有平等地位的独立人格的人,创设民主、宽松的交往气氛,尊重学生的见解和意见,尊重学生真实体验。从学生生活出发,在与学生平等对话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发展自我,建构自我,健康成长。

首先,教师必须了解学生,走进学生的生活,教学活动要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体验的发生是以一定的知识经验为基础的。小学生的各种活动过程和活动方式的展开都是建立在充分的理性和感性准备基础之上的。只有主动参与活动过程的学生,才能产生积极的体验,享受到生活的快乐。因此,我们在教师中开展“和孩子交朋友”活动,通过多种方式进行观察,仔细了解每个孩子的兴趣、爱好和关注点,为每个孩子建立个性发展档案,争取在每次活动中,让每个孩子们都能积极投入活动,得到锻炼。同时,加强学科整和,注意开展生活化活动,品德与生活课同少先队活动密切结合。学校委任大队辅导员老师亲自任教低年纪小同学的品德与生活课。每一学期都按计划确定生活化的教育活动主题。例如:“春来了,找春天去”、“我和小树一起长”、“我为妈妈洗洗脚”、找找“幸福在哪里”、“雏鹰假日展翅飞”探索活动„„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使孩子们的生活更充实、更有意义,品德与生活课也有了更大的拓展空间,更受到孩子们的欢迎。

其次,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面向全体,多角度地实施教学活动。由于学生的生活状况、思维方式存在着差异,导致体验也是多元的、各具个性的。学生生活的多元化产生的富有个性的体验,进而必将做出独特的选择。2 教育者不能武断地拿学生的选择与心中的标准比较,来衡量学生德性的优劣,而应理性地了解分析学生在选择过程中的思考,并加以引导,自始至终为学生营造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在课堂教学中,只有做到一切从学生的生活出发,尊重学生的多元化体验,让每一名学生以真实的自我,面对他应该面对与解决的自我问题或社会问题时,才能够使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才能充分调动每一分子,使其活动起来,让学生把一个陌生的、外在的、与己无关的对象变为熟悉的、可以交流的,甚至是融于心智。因此活动体验必须做到面向全体学生的生活,在全体学生的生活中,使全体学生的生活快乐。例如:教学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一课《我们去游玩》时,正值“五﹒一”节前夕,教师组织学生学生围绕“我爱美丽的大自然”这个话题展开活动:做好旅行前准备,画出旅行路线图,确定游览景点,旅行前准备。节后,进行旅行收获汇报。大家讨论得热火朝天,有些学生甚至还带来了旅游胜地的VCD光盘,放给大家观看。但有几个孩子一直沉默不语,原来,他们的父母工作太忙,或者受经济条件限制,不能带孩子出门旅游,只能回农村老家过节。教师发现后,及时地调整了课堂结构,插入一个家乡的话题:谁最美?说说家乡的山和水。请大家说一说,你的家乡有哪些美景?你回到老家准备怎样游玩?课堂气氛一下子热烈起来。所有的孩子都举起手来。有的孩子说想去爬山,有的说想去小河里摸鱼,有的说想和爷爷一起种花生,还有的孩子说想去放羊。这些都是学生真实的心理活动,展示的是他们真实的生活。我们充分肯定学生自己的见解,同时提醒学生,外出要注意安全,守秩序,亲近大自然,做到安全、健康的生活,《我们去游玩》一课成功地取得了实 3 效。从中,我们得到启示:品德教育必须源于多彩生活,注意学生丰富体验,尊重学生的个性选择,使学生表里如一,言行一致,真正享有学习自主权,成为活动的主人,才能为活动化教学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丰富课堂,为学生构建充满生命力的活动平台

体验是一个情感触动且生成意义的过程。积极的情感来自于充满生命力的课堂。《基础教育改革纲要(试行)》提出了构建充满生命力课堂教学体系的观点:“课堂教学应该关注在生长、成长中的整个生命。对智慧没有挑战性的课堂教学不具有生成性;没有生命气息的课堂教学也不具有生成性,从生命的高度看,每一节课都是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综合生成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创造孩子喜欢的活动方式,精心设计活动,设计出使学生“动心”的活动,使课堂充满活力。不仅要有表面上的热闹,有学生开心的笑声,还要有学生思维的火花闪现,有心灵的共鸣。教师要善于发现活动中有价值的地方,不断丰富和推进课堂教学活动,使课堂活动成为一种快乐、积极、有意义的生活,让孩子在活动中生活,在生活中发展。

1、情景模拟、创新活动 俗话说:通情才能达理。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补充一些鲜活的素材,创设活动情境,形成能激活学习热情,讲故事、听歌曲、看录像、放投影片,情感朗诵、角色游戏、小品表演等多种形式的情景模拟活动,使学生主动投入,产生情感体验,开放思维,鼓励学生积极创新。例如:教学《合理饮食》时,教师指导学生运用课堂学到的知识,开展模拟购物、做早餐活动,让孩子们自己设计一份比较合理的营养早餐,请大家品尝。教学《风儿在哪里》 4 一课时,老师带领学生一起到大自然中感受风、观察周围事物的变化,引导孩子认识自然、热爱自然。教材中的儿歌《风儿在哪里》写得生动、富有想象力,孩子们很喜欢。教师就和孩子们一起有感情地朗诵儿歌、续编儿歌。使孩子们的感情进一步得到了升华。有的学生写道“当小花点头的时候,风,正从那里经过。”还有的写“当红领巾飘动的时候,风,正从那里经过。”“当湖水微笑的时候,风,正从那里经过。”充满幻想的优美诗句源源不断地从一年级学生的心里流淌出来。心随情动,放飞梦想,智慧的火花在闪现,一切皆在自然中。

2、开展辨析、讨论活动 生活时时处在矛盾的冲突、解决和发展中,小学生形象思维占优势,他们对是非好坏的理解,往往是具体的、个别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往往是片面的、肤浅的,甚至是错误的,为了帮助学生巩固和扩大生活经验,加深对生活意义的理解,提高学生分析情况、确定合理行为的能力,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设计一些热点问题,引导他们参与评价活动,从而明辨是非,深化生活认识,提高生活能力。例如:教师教学《正确的姿势》一课时,围绕正反两大类问题来进行:什么是正确的坐立走姿势?有什么好处?怎样养成正确的姿势?什么是不正确的坐立走姿势?有什么危害?怎样纠正不良的姿势?我们组织学生进行调查访问、讨论对比,并写出自己的探究结果,当堂辩论,自己寻求答案。实践证明,这样做不仅课堂效果明显,而且学生获得的印象深,收获也是多方面的。

2、动手操作、展评活动 5 俗话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心灵手巧,相辅相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中也强调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知识、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好动是儿童的天性。本实验教材关注儿童的年龄特征,重视孩子动手能力的培养,倡导动手带动动脑,协调发展。如《我有一双小小手》、《风儿在哪里》、《制作小名片》、《我的事情我来做》等很多课中都把动手能力的培养作为一个重要内容。在教学中,我们始终坚持动手活动一定要认真做,而且通过展评、比赛等形式多做、做实,把动手活动做出效果来。例如举办“小巧手作品展”、“风车王擂台赛”、“劳动小能手竞技表演” 等,创设学生喜爱的活动方式,充分调动孩子动手操作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生动活泼地投入学习、生,让课堂成为每个孩子展示自己的舞台。

4、拓展延伸、实践活动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重视从活动中体验感悟,加强合作与互动是本实验教材编写的又一特点。本套教科书注重于学生生活的实践,小至生活习惯的养成,大至体验地球村多元不同文化情怀的培养,都包含在教科书之中。为此,我们十分注意课内外结合,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将所学道理付诸于实践,做到知行统一。

如,教学《我和小树交朋友》一课后,我们带领孩子们到学校附近的居民小区调查小区植绿、护绿的情况,调查结果对他们触动很大,孩子们的社会责任感油然而生。孩子当场行动起来,有的将歪倒的小树扶正,有的给小树浇水,6 有的清除小树周围的杂物,还纷纷自发地组成了护绿小队,每人认领一棵小树,开展了“我和小树一起长大”护绿活动,倡议“栽下一棵树,留住一份情,铭记一片爱,让我们用勤劳的双手共同描绘塔山绚丽的春天。”

我们还组织孩子们自己开辟了“收获园”,建立活动基地,引导学生进行“绿色种植”体验活动。孩子们自由结合,组成探究小组。自选研究课题、自定活动计划、自己播种、自己管理、自己收获、自觉写活动日记、总结活动经验、撰写活动报告,指导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加强课堂与生活的有机结合。不断充实、丰富、拓展课堂知识,最终使品德与生活课上得生动活泼、贴近生活,切合实际而富有成效。

篇2:让孩子在活动中体验生活的快乐

教学目的:

1、理解“合群”的概念。

2、了解“合群”的意义。

3、知道不合群的原因以及解决的方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个性测试,激发家长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屏幕出示测试题目:

你对于什么样的脏乱最不能忍受?

A、垃圾乱丟,隨处可见烟蒂、槟榔渣

B、机车、汽车乱停,造成行走不便

C、商家将杂物堆放在骑楼,不甚雅观

D、各式招牌挺立,令人眼花缭乱

1、家长做出选择,反馈答案。

2、公布答案

选择A:

你不是很喜欢团体行动,觉得行动会有点受到拘束,无法率性而行。所以你希望有独立的空间,可以照著自己的意思去做。遇到要打团体战的时候,可能会因为你跑在众人之前,而与大家的步调不和,在沟通上会出现一点问题。不过,若是能够让你独力负责一个方案,一定可以将事情做得很漂亮,发挥你的超强实力。选择B:

你是个还算合群的人,觉得只要是一票人在一起,做任何事情都会很开心。可是你的情绪起伏也不小,有时在很热闹的环境中,会突然想要一个人静下来,离开群体的圈圈,所以朋友们都不太了解你,认为你的举止与心态,十分匪夷所思。不过除了偶尔会发生这类小插曲外,平常时候你还是聚会中很重要的角色之一。

1选择C:

你会尽量找到与人交往的平衡点,不亲不疏,恰到好处。保持你认定的安全距离,这样就可以在很舒适的范围内,与其他人相处得很好。因为你知道彼此太过接近,反而会增加更多摩擦的机会,还不如维持“君子之交淡如水”的交情,让大家能够当一辈子的好朋友。

选择D:

你的个性温顺,与人相处也相当随和。和人群在一起,会让你很有安全感。所以你平日喜欢找朋友结伴出游,在决定一件事情前也会询问其他人的意见,绝不会一意孤行。你认为众志成城,只要集结大家的力量,就能将所有事情做好。有你这样坚定的信念做为后盾,你所参与的工作团队也会变得强大,而且有攻无不克的实力。

二、交流中揭题。

1、让家长畅谈个性对人一生的影响。

2、提问:你希望你的孩子是什么样的个性?请家长谈谈自己的想法。

3、假如你的孩子是个性格孤僻,不合群的人,你会怎么办?今天我们一起来让孩子在合群的体验中快乐成长。出示课题《让孩子在合群的体验中快乐成长》

三、合群对孩子成长的意义

1、家长发表自己的见解。

2、师总结:

(一)合群是孩子生活的必须

(二)合群有助于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三)合群有助于孩子的智力发展

四、什么样的孩子被称为不合群的孩子?

1、家长先说说自己的看法。

2、出示教材中的相关事例和论述内容。

3、家长交流观后感。

4、小结:儿童心理学家哈塔布曾说:预测一个孩子成年后的生存能力,不是看他现在的学习成绩,也不是看他乖不乖,能不能遵守课堂纪律,最好的也是唯一的方法,就是看孩子能不能跟其他孩子合得来。

不合群的孩子虽然说不上是什么病,但却是一种个性缺陷,会严重妨碍他们去适应环境和学习新知识,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很难与人合作,也很难适应今后社会发展的需要。调查表明,合群的孩子在知识范围、语言表达、人际交往等方面均明显优于性格孤僻、不爱交往的儿童。

五、孩子不合群的原因是什么?

1、家长先说说自己的看法。

2、。出示教材中的相关解释内容。

3、家长交流观后感。

就家长的发言进行小结:

引起孩子不合群的原因与父母对孩子的态度以及家庭环境有重要关系。父母对孩子的过度关切,事事代为安排,往往令孩子失去发展合群性的机会。例如当孩子学习自己玩的时候(约六个月大),父母常过分注意他,拿东西给他、抱他,令孩子不能充分、自由地发展自己的兴趣。这样的孩子很少向人打招呼,因为总是父母先开口,教他叫叔叔或阿姨。父母常喜欢拿他来向人炫耀,次数多了则令孩子感到尴尬。孩子生病时,父母总是不眠不休的细心照顾,同样,当孩子顽皮时,父母也往往把事情看得太严重,以致小题大做。凡此种种,使孩子太少练习出口得其乐之道,不懂如何合群与讨人喜欢。

入学以后,这类孩子也难以适应学校生活,不容易结识朋友。与同龄的伙伴玩耍时,也不能相安无事,不是争吵打架,便是畏缩,最后被群体孤立。

正因为以上原因,使独生子女的社会适应能力普遍发展较缓慢。如果不能及时辅导,孩子便逐渐养成孤僻、内向、软弱怕事、沉默寡言的性格,没有一般小朋友的天真活泼气息。另一方面,也会造成做事非常认真,追求完美,以至容易钻进“牛角尖”。

另一项使孩子不善于交际的原因,便是父母过于严肃,尤其是一些初为人父母者,由于缺乏教育孩子的经验,望子成龙之心亦过于急切,便常有管教过严的情形出现。就像一个初学骑马的人,心情紧张,不懂得如何配台马的动作,而对待马的方式也常常过于霸道。在这情形下,马和骑士两方面都非常吃力。然而,有经验的骑士,便知道应如何放松自己去顺应马的运动,怎样才能坐得稳,以及怎样温和地指挥马。带孩子与骑马当然是两回事,但是在精神上,两者是相同的。因此,父母应该放松心情,表现出和霭、友善的态度与孩子接近。

六、如何培养孩子合群的性格,1、家长谈谈自己的想法以及自己平时的一些成功的做法。

2、反面事例、正面事例。(学生话剧的形式表演)

3、家长讨论交流:

4、出示教材中的相关论述。

5、师总结:

首先父母要努力克服这样三种不正确的认识:

一是认为交际能力是天生的,无所谓培养不培养。其实,交际作为一种能力,是后天培养逐步形成的,培养的方法主要是实践。

二是认为能说会道不算本事。与心灵手巧一样,能说会道也是一种本事。

三是认为交际要影响孩子的学习。失度的、与不良者交往确实会影响学习,但适度的、与志同道合者、与优于自己的人交往,不但不会影响学习,反而有助于促进学习,有助于智力激活。交际是一种思想、观点和感情的碰撞,在频繁的碰撞中,双方往往可以获得启示,获取灵感,以共同提高。

其次,做贴心家长,用爱引导孩子敞开心扉。

一是从家长自身做起,做孩子合群的榜样。

二是积极引导个性孤僻的孩子融入群体之中。

三是帮助由于环境导致不合群的孩子走出困境。

四是积极帮助境遇特殊的孩子走进“合群”。

七、资源链接:

1、《做贴心家长让孩子敞开心扉倾诉》文章出示

2、家长说说读后感

八.结束语:

做父母也需要 “资格证”!不懂得孩子,就培养不好孩子!爱孩子是一种本能,连老母鸡都会做!但是如何去爱,却是一门伟大的学问!每个孩子内心都有一扇门,希望在座的家长能从今天所获中找到一把开启孩子心灵的钥匙,了解孩子真正的内心世界,让孩子在合群的体验中快乐成长!(小学六年级)

作者张宁响水县六套中心小学教师手机***

电子邮箱ltxxzxzz@126.com邮编224622

篇3:让孩子在教师的期待中快乐成长

一般来说,学前3~6岁这一阶段,幼儿有着相对稳定的年龄特征,但在教育的实践中,由于每个孩子受遗传、环境、教育诸因素的不同影响,其个体发展总会存在一定的差异。他们的发展并不是“齐步走”的,一部分能力相对较弱的孩子,在困难面前往往越发表现出我不会、我不行、我害怕等懦弱、消极的意志品质。那么,怎样消除孩子这些不良心理因素,变压力为动力,促进每个幼儿的智能在现有基础上得到发展呢?在实践中,我发现“期望效应”犹如幼儿发展的一剂强心营养针,能激发幼儿的潜在能力,使其获得最大程度的发展。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情感投资,是发挥“期望效应”的前提

在实践中,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形:有些幼儿由于能力相对较弱,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指责,受到消极、否定性评价,这就越发导致幼儿在活动中缺乏积极性、灵活性,在心理上产生较为压抑、紧张、自卑、胆怯、严重缺乏自信的情绪。这就要求教师在行动、语言和情感上更多地关心他们,充分利用教师对幼儿的爱,促使他们形成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的心理品质。例如:在日常生活中,让幼儿担任老师的小助手,帮忙取取教具、图书,分发碗筷,擦桌椅等,引发他们产生一种“看我多能干”的自豪感,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二、赏识与信任,是发挥“期望效应”的关键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早在半个世纪前就深刻指出:教育孩子的全部奥秘,就在于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即赏识和信任孩子。赏识和信任每个孩子,让他们从内心真正体验到“自己是老师心目中的好孩子”,可使其自信心增强,从而有效地促其进步,这是发挥“期望效应”的关键。

课堂上,当老师提问时,大部分孩子都跃跃欲试,希望自己的回答能得到老师的认可和赞许。可当有些幼儿答错了或答非所问时,如果老师简单给予“错了”、“胡说”等评价,就会挫伤他们的自尊心与自信心,严重抑制他们的思维、想象力、注意力和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因此,我总是针对幼儿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例如:我班有个金烨小朋友,刚开始教他时,他处处显得调皮捣蛋,能力相对较差。针对他的情况,我经常对他提一些简单的问题,布置一些力所能及的任务,并发挥他会擦桌子的特长,请他当小值日生,不断在集体面前表现出老师对他的信任与喜爱。渐渐地,他表现越来越积极,成为了一个爱学习、有上进心的小朋友,同时也得到了小伙伴们的拥护。

三、表扬和赞许,是发挥“期望效应”的有效手段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点,也存在各自的不足。在日常活动中,我们应善于捕捉孩子的亮点,鼓励他们,以温和、热忱、赞许的目光表扬他们,激发幼儿自信心,从而发挥幼儿的潜在智能。例如:张海天小朋友虽然在其他方面表现得缓慢、后进,可是每次午睡起床时,他总能自己把小被子叠得整整齐齐,还会主动帮助其他小朋友。每当此时,我总及时地给予赞许和表扬,并热情期待着他在其他活动和学习中也同样能积极、认真一些。后来,他果然变得越来越有自信,有了明显的进步。实践证明,让年幼儿童改正缺点,取得进步,运用表扬和赞许的正面教育手段要比批评的负面教育手段有效得多。

四、创设成功机会,是幼儿发挥“期望效应”的积极体验

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鼓舞力量。实践证明,孩子能从成功的喜悦中获得自信。因此,我们教师要善于了解幼儿的心理,创设成功的情境与机会,促使每个孩子的智能在不同方面、不同程度上获得提高。例如:在一次“动手做”活动中,为了让更多的孩子都能获得帮助小蚂蚁的快乐,我进行了分组活动,让幼儿自由选择帮助小蚂蚁的方法,使每个幼儿都能参与体验。即使还有个别幼儿有困难,我们也不必急忙包办代替,而是不断鼓励他,并适时地作一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以增强幼儿的自信心。最终,幼儿能在正确评价自己能力的基础上产生自尊和情感体验,激发出了继续上进的愿望。

五、家与园配合,是发挥“期望效应”的坚实保障

幼儿智能的培养与进步,需要家长和幼儿园协同一致的配合。这既是发挥“期望效应”的重要环节,也是重要保障。

在日常生活中,作为教师应随时向家长了解幼儿在家中的具体表现,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并要求家长尊重孩子的正确意见,利用一切机会对孩子引导、启发。每当孩子有了点滴进步,家长就要及时表扬、鼓励;每当孩子有不足之处,则一定要说服教育,而不是任意打骂,更不能用言语去挫伤孩子。

篇4:让孩子们在游戏中成长,快乐生活

游戏自发引导自创幼儿园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游戏是一种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要求的快乐而自主的实践活动。

一、孩子们的楼梯游戏

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在《家庭教育》一书中说“小孩子是好游戏的,以游戏为生命的。”《幼儿园工作规程》中规定:“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

最近,不知怎么了,孩子们特别兴奋,总是在上下楼梯时发生推挤事件,特别是小长秀根本不按上下楼梯右边走的原则,在楼梯上上蹿下跳,推这个拉那个,几次都差点发生危险,为什么以前好好的上下楼次序孩子们不愿意遵守了呢?我好好反思了一下:孩子今年升中班了,大了一岁,班里又来了一些新孩子,在班里为发生意外我对他们看管的严格了一些,不像小班那么自由了,上下楼梯没有强调,大概是孩子们在班里的约束多了,要在上下楼梯时释放一下吧,我为自己的教育失误感到愧疚,决定要想个办法,让他们在这个时间技能遵守规则又能让他们感到好玩有趣。午饭时间到了,我告诉孩子们,今天咱们都是小花猫,现在小花猫要去吃饭了,小花猫走路怎么样啊?“非常轻,不被老鼠发现!”“要花猫在楼梯上会不会打闹啊?”我很担心的样子问。“不会,小花猫在楼梯上打闹就会把老鼠吓跑的!”“那我们编个儿歌吧!”“小花猫静悄悄,上下楼梯静悄悄。”小朋友学着小花猫的样子,俩手放在前面学猫步,走路非常轻。过了几天致恩说“老师,我想让儿歌变成小花猫静悄悄,上下楼梯不打闹。”我觉得很好,每次到楼梯口我就做出小花猫的样子,孩子们立刻说出儿歌,然后安静上楼。这样的效果非常好,孩子们感动非常好玩,甚至有的孩子和家长一起上下楼梯也玩这个优秀。陈长秀、陈子墨再也没有推别人,陈长秀有时会忍不住发笑,也不敢笑出声,捂着嘴很滑稽的样子。过了两周孩子们又有要求,这次吴欣宇说要当小老鼠,上下楼梯要安静还要左右看看有没有危险,小手放在胸前,头锁锁着,俨然一只胆小的小老鼠。又过了一段时间,在孩子们的要求下,男孩当起了小花猫,女孩当起了小老鼠。孩子们的楼梯游戏越来越丰富多彩,楼梯的推挤事件再也没有发生。

二、孩子们的安静游戏

游戏是儿童的天性,我们的教育要尊重儿童的天性。每次听到老师们扯着嗓子喊,小朋友别说话了,小朋友静一静,我都感动她们特别累,好多老师也抱怨说,唉,在幼儿园都快变疯了,嗓门大的有时在家把自己都吓一跳。孩子们对游戏的热爱那是毋庸置疑的,何不利用游戲让我们轻松孩子也快乐呢,在日常生活中我找到各种游戏来满足孩子,课间操完毕,孩子们上楼脱外套,脱得快的回到活动室就开始疯,有的在地上打滚,有的打闹,有时会发生孩子们之间的冲突,甚至发生一些小意外,每当这时,一个老师看管脱衣服的孩子我就在教师和其他孩子玩游戏,一句“小青蛙冬眠了”,让他们快速进入游戏状态,小朋友有的趴在桌上,有的卷缩在地上,还有的几只小青蛙合抱在一起,样子非常可爱,其他小朋友看到小青蛙冬眠的样子也快速摆好姿势,进入“冬眠”状态,等孩子们都进入活动室,我会一边伸懒腰,一边说“春天来了,小青蛙舒醒了。”孩子们做着各种青蛙醒来的样子。当然,还会是其他小动物冬眠。这种游戏孩子们非常喜欢,我也很快乐轻松,我和孩子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这样的行为激发了孩子们的游戏兴趣,甚至有时他们会主动开发游戏,和我商量换游戏方案,这让我欣喜若狂。

三、突发事件中孩子自创游戏

罗素认为:“真实是重要的,梦想也是重要的,泯灭儿童早期的创造性想像就等于把现存的一切变成束缚,使儿童成为栓在地上的生物,就无法创造天堂。”周作人倡导儿童教育“务在顺其自然”。鲁迅亦主张“顺性而动”。孩子们会根据情景自主开发游戏,他们开发的“贴墙的小壁虎”,让我非常佩服,那天午饭时间,我们到餐厅去吃饭,结果饭没有做好,所有的孩子都挤到了楼梯口,我非常担心,如果发生推挤,这么多孩子发生意外后果不堪设想,忽然我听到黄靖婷尖亮的嗓音响起,“致恩,我们玩小壁虎的游戏吧!(今天刚讲完小壁虎断尾求生,贴墙捕食蚊子的故事。)然后念起了儿歌“我是一只小壁虎,安静贴在墙壁上,蚊子来了捉住它,啊呜一口就吃掉。”说完还做了个夸张的吃的动作。她的提议得到了部分孩子的响应,接着是我们班所有孩子参与游戏,然后是所以等待的小朋友都参与“小壁虎贴墙上的游戏,”接着是很壮观有序的所有孩子分成两排,分别贴在了楼梯的两边,秩序一下子变得不可想象的好,我为孩子们的游戏感动了,也和他们一起贴到了墙上,其他班的老师为我们班孩子竖起了大拇指,每一次游戏结束,其他班孩子兴奋的鼓掌、欢呼。我为孩子们感到骄傲。

四、感受、参与孩子们自创游戏

游戏中的孩子们,梦想世界的真实并不亚于现实世界的真实。正在游戏的孩子的行为,像是一位展开想像的诗人,孩子们亲手重新安排周围的世界,使周围世界以他们更喜欢的新面貌显现出来。游戏中各个生活领域中的界限被消除了。当游戏中的事物仅仅成为暗示的工具或行动的线索时,它们就远远超越了原来的事物本身,这当然是儿童丰富的想像力导致的。

孩子们自创了好多游戏,如“骄傲的小孔雀”“采茶游戏”“摘果子”“推小车”等,都让他们百玩不厌。游戏中他们自由分配角色,自发组织游戏,创编各种滑稽有趣的动作,玩得不亦乐乎,引得邻班孩子对他们羡慕不已。我也会经常参与他们的游戏,任他们“摆布”,比如孩子们玩“小蚯蚓松土的游戏”因为我的身体不能像他们一样柔软弯曲的贴在地面上,几个孩子“做我的技术指导”,把我的身体在地上摆弄了很久,最后我只好求饶“对不起孩子们,我这只老蚯蚓松不了土了,我还是回家给你们做饭吧!”以游戏的口吻结束游戏,给他们准备点心!孩子们对我摆摆手,宽容爱怜的说“去吧,你要小心一点,别让热水烫了手!”“谢谢孩子们提醒!”

篇5:快乐教育,让孩子在快乐中成长

我很欣赏一句话:教师的工作是托起明天的太阳。是啊,我们今天的一切工作,不就是为了每一个学生都能拥有一个辉煌的未来吗?我们所做的一切,无非是为孩子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使他们具备再发展所必须的基本素质。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和意义。下面,结合教育实际谈谈自己的几点工作体会:

一、用最诚挚的真情,为学生创设最好的教育氛围

真诚关心和爱护学生,不仅在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等给予关心,而且要具体体现在实际行动上,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不论是成绩好的还是成绩差的,不论是家庭富裕的还是条件较差的,不论他是否犯过错误,教师都要一视如仁,不搞特殊化,不偏见,要尊重学生人格,公平、公正、平等对待班上每一位同学,融洽师生关系,增强师生情感交流渠道,让学生学习有一个温馨和谐的场所,这样他们才能好好学习,才会有学习的动力。学生病了,我会打个电话通知家长,或者亲自带他去看病;学生病假回校,我会主动为他补课;并且时时注意天气情况,提醒学生添减衣服。这些虽然是小事,但在学生的心目中留下的记忆却是很深的。我送出的是真情,收获的是更多的真心回报。每每读到学生们发自真心的感激之语时,我总有一种幸福的感觉充盈心头。

二、将笑容送给学生,让每个孩子的心中充满阳光

笑容不仅使自己心情愉快,更给别人带来愉快的心境。谁都知道“笑一笑,十年少”。可是笑却经常被人忽视,尤其是面对班中的那些学困生,许多老师都会扳起面孔。可是那天我却意识到了微笑的重要性。

每天都要给孩子们上课,每天都要在课上提出问题,而每天都有许多同学回答问题。那天数学课,照例的是这样上。同学们的兴趣盎然,许多同学都争先恐后的回答问题。我意识到问题比较简单,所以我就将回答问题的同学,锁定在班里的一名学习较为困难的学生身上。这名同学平时不善言语,更不爱举手回答问题,可是今天却例外,她将她的小手举起来了,且自信的看着我,于是我也将机会让给了她。当我点到她的名字,她的脸一下子红了,因为她是一个胆小害羞的小女生。她说话的语速有些慢,显然许多同学有些着急了,都举起了手。她更加紧张了,这时我稳定了同学们的情绪,让孩子们认真地听这位同学说,然后我对这位女生微微一笑,鼓励她继续说下去。最后终于圆满地回答出了问题。但她坐下的一刹那,我感觉到她的成就感,心中有一份不敢笑出来的喜悦。

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过:“孩子们求学的欲望是由教师激发出来的,假如他们是温和的,是循循善诱的,不用粗鲁的办法去使学生疏远他们,而用仁慈的感情与言语去吸引他们;假如他们和善地对待他们的学生,他们就容易得到学生的好感,学生就宁愿进学校而不愿停留在家里了。”每天给学生灿烂的微笑,会让学生的身心感到愉快,智能得到发展。中国有句谚语:“谁也说不清哪块云彩会下雨。”而我却相信我的每块“云彩”都会“下雨”。因为,我拥有一种特殊的教育手段――微笑。我们班有个男生,刚开始每天的作业总是爱拖着不做,因此考试成绩总是不如人意。怎么办呢?训一通吧,不行!我试着寻找他的优点,结果发现他这个人还真有不少优点: 比如,爱劳动,每次我班的餐厅值日工作怎么也少不了他。另外他非常懂礼貌,每次见了老师总会笑嘻嘻地打招呼。于是只要一发现他做了好事,我便在课上表扬他,然后在课后再悄悄地微笑着问他:“作业好了吗?要抓紧一点哟!”他总是边红着脸边搔着头对我说:“还有一点点了。”我还是笑着对他说:“等一下我可是要来查的。”他从我的目光里读到了鼓励,久而久之,找到了自身的价值,后来还变得在课上敢于发言,在期末考试中取得满分的好成绩。在学生取得成功时,我会用微笑送去欣赏;在学生感到失落时,我会用微笑送去鼓励;在学生犯错时,我会用微笑送去宽容。因此,我用微笑赢得了学生的尊重和爱戴。我想说:微笑,是一把闪闪发光的金钥匙,能开启教育成功的大门,帮助学生们茁壮成长。

篇6:让孩子在学习中感受快乐

一、让学习符合孩子的兴趣 就拿阅读来说,家里爸爸妈妈给孩子们准备了各种识字卡片、《唐诗三百首》《十万个为什么》、;幼儿园的课程中也有大部分课程、故事是为了学而学,根本没有考虑到幼儿是否喜欢、是否适合,这样做,孩子会觉得自己是学习机器,倍感压力,更别提什么学习兴趣了。我们应该给与孩子一些自己的阅读空间,让他们读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书籍。我们班的孩子们很喜欢宫西达也的《我是霸王龙》系列绘本,也许绘本中的教育意义没有那么强烈,但是孩子们在不断的与同伴、老师阅读并分享书中内容的时候,他们感受到了阅读的快乐。一次,在看《你真好》的时候,涵涵就跑来对我说:“老师,我觉得霸王龙一点都不坏,因为它对朋友很好,他还给薄片龙吃红果子,每天还陪薄片龙一起玩,我也愿意当他的朋友的!”我震撼了一下,在讲述绘本的时候,我根本没有提及任何有关于故事的情感教育,可是就是在孩子们互相分享、讲述、交谈的过程中,孩子们自己发现了绘本中霸王龙与薄片龙之间的友情,体会到了霸王龙对朋友的友好。我想,只有孩子们喜欢,才会发掘出更多读书的快乐,才能爱上阅读,让阅读变的有效。

二、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的氛围

我想大家都看过“孟母三迁”的故事,孟子小时候贪玩,模仿性强,孟母几次搬家,最后选定学堂旁边,就是觉得这个环境适合孟子,能让孟子跟着学生们学习礼节和知识。同样的,要让孩子们喜欢学习并感受到学习的快乐,首先我们老师就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有一位教育专家曾经这样形象地比喻“孩子的学习是听过就忘记,看过就记住,做过就理解。”这句话很好地阐明了孩子的思维和学习方式:直接行动思维接受知识的速度优于具体形象思维,更优于抽象逻辑思维。因此,为幼儿创设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动手操作的机会,是帮助他们获得知识的最迅速、最便捷的途径。在我们幼儿园开展的如火如荼的幼儿个别化区域活动与角色游戏就是给幼儿创设了一个自主、快乐学习的氛围。

三、多让孩子感受成功的喜悦

篇7:让孩子在音乐中快乐地成长

摘要:快乐是儿童学习、探究、尝试的原动力,孩子因为快乐所以学习,因为学习所以快乐。因此,我们有责任成为幼儿音乐活动的伙伴,支持者,引导幼儿喜爱音乐;在活动中多给幼儿自主的空间,让幼儿寻找快乐;多给幼儿自由的空间,让幼儿创造快乐;多给幼儿合作,交流的空间,让幼儿分享快乐。我们共同努力让音乐带给幼儿快乐,让幼儿真正享受音乐的快乐吧!

关键词:快乐 自主的空间 自由 合作 交流 感知能力 幼儿是快乐的个体,幼儿天性喜欢快乐的事物。快乐的活动能够激发幼儿的兴趣和求知欲,也能够调动幼儿内在的创造潜力。

音乐是人类生活的反映,人们用音乐抒发情感,用音乐愉悦生活,音乐能带给人们美感,使人们获得高尚的情感。音乐有益智的功能,能集中注意、激活思维、发展语言、丰富想象的作用,可以促进幼儿智慧发展;音乐有调节情绪的功能,其情感性特征能给幼儿增添兴奋情绪的积极动力;音乐有审美功能,能给予幼儿美的享受,美的音乐能够使幼儿情绪高昂地全身心投入到活动中。音乐渗透于幼儿的一日生活,对幼儿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我们借音乐动情的特征对幼儿进行教育,幼儿喜闻且乐于接受。

但在现有的音乐教育现状中,教师常常忽视了幼儿的感受:在歌唱活动中教师让幼儿反复练习演唱,幼儿感到枯燥乏味;在欣赏活动中教师让幼儿想:“感觉到了什么,还感觉到了什么”?结果他们真的什么也没感觉了!在韵律活动中教师对动作的到位要求很严,因此机械的练习消磨了幼儿的兴趣,在这样的活动中音乐的教育功能未得到有效发挥,孩子在音乐活动中只是被动的参与者,根本谈不上享受音乐,“快乐”从何获得?

新纲要颁布后,把艺术教育定位在“审美教育”的范围内,强调对幼儿审美感受和审美情趣的培养,《纲要》指出:艺术领域的“目标”、“内容与要求”指导要点三部分中蕴涵的基本理念是:幼儿艺术活动以幼儿为本,强调主动性。改变幼儿被驱使进行艺术活动的被动地位;强调幼儿艺术教育对儿童自身的影响作用,对幼儿发展的促进作用,改变使艺术成为技能训练和表演的功能。强调在充分感受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表现。所以我们应重新审视音乐活动,重新审视音乐活动中的幼儿。我认为幼儿园的音乐活动应让幼儿享受音乐的快乐。

一、给幼儿自主的空间,让幼儿寻找快乐

能让幼儿快乐的音乐,首先是幼儿喜闻乐见,贴近幼儿生活的音乐。过去往往教师自己费许多时间选出音乐,但幼儿却不喜欢,为什么呢?因为教师忽略了幼儿才是活动的主体。于是我想到,在选择教材时为什么不能让孩子与教师共同收集喜爱的音乐,从孩子生活中寻找素材,寻找他们快乐的源泉呢?幼儿喜爱动画片,观看动画片成了每日必须完成的事,也是幼儿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从幼儿生活中寻找和挖掘兴趣和快乐,是《纲要》倡导的一种教育观念,也是我在操作中实践的一种思路。通过与幼儿的交流,我发现近期孩子对《蓝猫》动画片非常感兴趣,片头曲更是人人会唱,甚至有一人唱众人合的效应。于是当我把孩子带来的《蓝猫》主题曲放给幼儿听时,立即引起了自发地合唱和欢呼。如何挖掘《蓝猫》歌曲的教育性就放在了我的面前。《纲要》指出,艺术教育激发兴趣的目的是将一般兴趣引申提高到有一定深度的动机水平上。音乐的选择来源于幼儿,这是让幼儿享受音乐快乐的前提!怎样让幼儿享受音乐的快乐呢?

在认真学习《纲要》的精神和反复思考后我感到,以前的音乐活动往往是教师设计活动形式,幼儿被动参与。为什么不能让孩子参与到活动设计的过程中来呢?于是我大胆尝试着让幼儿自己选择活动方式。交流中有幼儿提出:“老师我想唱《蓝猫》的歌!”“我想用《蓝猫》的歌来跳舞!”“我想用来打打击乐!”“我想画蓝猫和淘气!......”幼儿有许多的想法,这时我感到一种单一的形式已不能满足众多孩子的愿望,于是我采纳了他们的建议,活动中尝试一个主题,多种表现空间,让孩子得到满足。在活动中我根据幼儿的需要设置了“小舞台”、“歌剧院”、“音乐创意室”、“小画廊”四种供幼儿自选的多种机会和条件。活动过程中我发现幼儿喜欢音乐,喜欢这些表现形式,但表现还停留在对活动形式本身感兴趣上,教师该采取怎样的指导策略,去引导幼儿表现能力在原水平上的提高呢?该怎样启发幼儿创造性的表现自己的感受呢?儿童的创造表现往往是由环境和材料引发的,通过环境、材料的投放引发幼儿的内心冲突,进而引发幼儿认知结构的同化与顺应,促使幼儿在原有基础上的提高。因此,活动中我为幼儿提供了图谱、操作卡、舞蹈道具,让幼儿在生动有趣,材料丰富、自由探究、自主表现的活动中获得有益的经验,尝试创造表现带来的快乐。这样,教师不再是设计者和指导者,而是观察者和支持者,幼儿真正成为了活动的主体,在快乐的活动中享受音乐带来的快乐!

二、给幼儿自由的空间,让幼儿创造快乐

人们常说幼儿的想法是异想天开,是不符合成人逻辑的,幼儿说的做的往往出乎成人意料,我觉得这正是他们可贵的创造天性。为什么模仿会使幼儿厌倦,而创造性的活动却能调动他们积极性呢?这说明,幼儿喜欢创造,创造能够使他们获得成功得到自信和满足。陶行之在二十世纪初发表的《创造宣言》时的有关论述强调了时时处处创造的重要性;南师大屠美如,楼必生在《学前儿童艺术综合教育研究》中关“艺术教育与学前教育的发展”的相关论述认为“艺术教育有助于挖掘幼儿潜在的创造性思维特质,对促进幼儿创造力的发展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南师大许卓雅教授在《幼儿园音乐教育研究实践》中强调了“应通过音乐教育活动这一艺术教育形式,培养幼儿审美表现和审美创造,她认为音乐教育不是模仿,而是教师和幼儿共同进行的创造活动;孔启英教授在《新纲要解读》中谈到新纲要艺术教育的核心是创造和感受并重的教育观。《纲要》指出,创造性活动是人的潜在能力的表现。幼儿同样具有强烈的创造欲望,受这种欲望的驱使,他们不停地进行各种寻求和探索。现代艺术以创造为前提,其基本特色是求新求异的创新。所以,幼儿艺术是发挥年幼儿童创新潜能的最佳载体。我这里说的创新并不高深,而是指最初级的,简单的音乐形式和内容的创造,是儿童把已掌握的音调、节奏、动作等重新加以组织,形成新的形式和内容。它强调艺术对儿童发展的影响,给儿童创造一个发展创新能力的机会。引导儿童在创造活动过程中感悟创新,从而使艺术活动转变成儿童内在精神的创造性显现。是幼儿能完成,更重要的是能让幼儿体会到创造的快乐和成功的欣喜。

幼儿艺术感知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是长期的,是在充满艺术氛围的环境中和参加无数次的艺术活动中得到发展的。因此,幼儿艺术教育不能仅局限于教师组织的艺术活动,应贯穿于幼儿的一日生活之中。在一次观察活动中,幼儿穿上雨靴、雨衣,打上雨伞,在大自然中感受雨。孩子们兴奋的在操场中玩耍,有的慢步,有的飞跑,有的在积水处踏得”啪啪啪“响,教师感到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教育契机,于是引导幼儿发现雨落在不同的地方会发出什么声音。幼儿带着问题在玩耍中仔细寻找,发现了雨点落在雨伞上会发出”滴滴塔塔“的声音,落在小草上没有声音,落在大型玩具上有”笃笃“的声音等。然后教师参与到孩子们感兴趣的踏雨水的活动中,发现会发出”叭叭“的声音。于是,提议让孩子们用小雨靴来唱歌,孩子们尽情的在积水中玩耍,踏出了许多好听的节奏,玩耍中不知不觉渗透了音乐教育。孩子们在玩耍中进行了创造性活动,但孩子们并未感到这是一节音乐活动,反而觉得”原来下雨在外面是这么好玩呀。“大自然广阔的空间为幼儿提供了宽松的自由的环境。也为幼儿的创造提供了丰富的元素。幼儿在大自然中,自由的、无拘无束的快乐的创造,同时也享受了创造的快乐。

三、给幼儿合作、交流的空间让幼儿分享快乐

当今社会的高度发展及核心家庭的增加,大大地改变了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环境,使得许多孩子性格孤僻,自我封闭,不会合作。幼儿在活动中更多注重于自我创造,自我赏识和自我满足,对于怎样与朋友合作,怎样跟别人表达自己的思想,怎样欣赏和分享同伴的成功、快乐的体验较少。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维果斯基认为:合作学习是幼儿学习的重要手段,能促进幼儿在最近发展区的长足进步。《纲要》中指出:”要为幼儿创造表现自己能力的机会和条件,引导幼儿相互交流,相互欣赏,共同提高。

在音乐欣赏活动《神奇的门》中,教师和幼儿在充满童话色彩的环境中,一起欣赏了一段充满神奇的音乐,并随音乐创编了小动物探险的情景,教师提出问题:“小动物们必须想办法搭建神奇的门才能逃出森林。”孩子们在老师故意设计的冲突中开始了自己的创意,他们三个一群。两个一伙的热烈讨论起来,并开始迫不及待的自由组合开始用身体搭建了许多有趣的门:与同伴坐在地上,双脚靠拢塔了“脚门”,与同伴手脚着地用屁股搭起“连环门”,两人后脑勺靠后脑勺,手向后牵手,取名“人字门”......许多的想法在和同伴的商量和尝试中获得。在活动中给幼儿自由组合相互参观的空间,幼儿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成功,也分享了同伴的快乐。教师重视了孩子的情感体验,重视了活动过程中孩子的愉悦,给幼儿留一点欣赏成功的空间,让更多孩子一起分享快乐。教师引导幼儿不要一味强调自己技能的表现,不要一味追求自己创造的数量多少,而应关注自己成功的同时关注同伴的成功,关注自己的创造所给同伴带来的快乐,同时同伴的快乐才会使自己更快乐。

篇8:让孩子在快乐中舞蹈

一、教师要以饱满的热情、快乐的情绪感染儿童

音乐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正确地示范和饱满、热情、快乐、投入的情绪应该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这样才能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和谐、快乐、激情的课堂气氛,从而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自信心,使他们从内心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参与课堂教学,达到理想的教学目的。

二、创造条件,让不同层次学生都能获得成功体验

教学时,教师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同时也要关注学生个性差异,并且给予重视,要善于捕捉学生的长处、兴趣和爱好,对学生的每一点进步和成绩表现出由衷的赞美。对于能力弱的学生不能放任自由,而应了解他们、理解他们,并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怀。

三、营造宽松的教学环境,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

在低年级的舞蹈动作训练过程中,要想使学生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丰富的想象力,必须创设出一种活泼、宽松的教学气氛,把学生的学习变得自由、开放。学生在宽松的环境里,怀着愉快的心情,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学习舞蹈动作的兴趣,并发挥出他们的创造潜能。如让学生表演《春天在哪里》之前,我带学生到室外,去大自然尽情感受春天的气息,让学生观察美不胜收的大自然美景,让大自然的一草一木激起他们展示的欲望,鼓励他们用所能想到的各种动作来表现百花盛开、绿草如茵的情景,并且通过互相评价、互相欣赏形成规范而又完美的舞蹈动作,就在这样的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中体验舞蹈的无穷乐趣。让学生在大自然美的熏陶中,产生出无穷的情趣和丰富的想象,从中捕捉到能用舞蹈形式来表达情趣的舞蹈形象来,达到舞蹈教学的真正目的。

四、运用启发、诱导的方法,充分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

舞蹈动作最初起源于劳动,是生活的一种夸张的表现。因此,我要求学生留心生活中别人的一举一动,并试着把这些动作夸大一点表现出来。另外,我还注重培养学生对乐曲的理解,想象乐曲所描述的意境,并留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给学生独自去感受乐曲,去想象、去判断,同时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肢体语言表达出来。通过想象,学生创编出了各种各样的动作,有用双手从上向下抖动、双脚小碎步移动来形容下雨时小苗在风雨中的欢乐、坚强表现;有的用转手腕从左下转一圈到右上,再转一圈到左下来表现小水滴活泼、顽皮;有的两个同学相互配合,一个表演说的动作,一个表演做的动作来模仿种子间在说悄悄话的情景。我结合学生创编的动作,把这些动作串联起来,编成一个舞蹈,让学生在互学互讨的基础上理解并掌握。在想象力的推动下,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用动作来诠释乐曲,尽管他们的理解还存在一定的偏差,认识也较为肤浅,但却真实地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并培养了他们的想象能力,发展了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

五、改变陈旧的观念,加强创新思维和方法

我们都知道舞蹈是一门用肢体语言表达情感的艺术,因此舞蹈基本功训练是每一个学习舞蹈孩子的必修课,他们要经历软开度和纠正自然体态的痛苦过程。而我认为对学习舞蹈的孩子来说,基本功训练固然重要,但不能按照专业的角度去要求。舞蹈教学中基本功的训练是单一而枯燥的,而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传统的程式化训练是不合适他们的。我们要改变老套的教学方法,要让他们在玩中学习。课堂形式要生动,活泼,充满趣味,教师要用一颗爱心去教学,这时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就显得非常重要。教师可以用不同的音乐激发学生,主要是让学生发挥无限的想象力,一个游戏要变出不同的版本来,用想象力开发身体各种可能的动作,教师一定要和学生玩起来,教师要带动他们玩。

篇9:让孩子们在活动中快乐成长

一、了解家乡,热爱家乡

4月5日,我班“七巧乐”小队八个孩子及其家长、老师共同探访华曦集团。我们首先来到华曦工业园,由华曦集团的工作人员带领我们参观,并向我们介绍了华曦生产的鸡蛋分三类:无公害鸡蛋、绿色鸡蛋、有机鸡蛋。其中有机鸡蛋生产要求最苛刻:鸡饮用水必须达到人饮用水的标准,鸡吃的饲料必须使用自然荒芜了三年的土地上长出的玉米加工而成,并且每只鸡的活动范围不得少于两平方米。听完介绍后,我们参观了鸡蛋的包装车间,我发现每个鸡蛋上都喷印着“华曦”的标志。走进松花蛋加工车间,只见几个工作人员先把和好的泥裹在已腌制好的松花蛋上,再粘上一层谷壳,最后装袋,松花蛋就包装好了,包好的松花蛋被装在一个个塑料筐里,堆的像小山似的。

参观完工业园后,我们来到了华曦生态山庄。午饭过后,我们就去捡鸡蛋。好多的鸡蛋呀!不一会儿,我们就把蛋盘装满了,捧着自己捡到的鸡蛋,开心地留下了集体照。

在山庄,最激动人心的就是大草坪的亲子活动游戏了。游戏开始了,第一个游戏是:懒惰虫。只见家长一个个拽着前面家长的衣服,一排坐在草地上,同学们也一样。哨声一响,两条“懒惰虫”奋力向终点爬去,叫声、喊声、笑声回荡在大草坪上!游戏结束,由家长组成的“老懒惰虫”获胜了。第二个游戏是:家长和孩子各一只脚绑在一起,比赛谁跑得快。比赛场面很热闹,也很搞笑,最终杨滢和她的爸爸获胜。最好玩的游戏就数“松鼠和大树”了。站立的两个人手拉手形成树洞,一个人蹲在树洞里做松鼠,由单独的一个人喊口令,当喊“刮风啦!”大树就要跑,重新组合,形成新的树洞,寻找新的小松鼠;当口令变成“打雷了!”小松鼠就要跑,重新寻找新的树洞;当口令变成“地震了!”松鼠和大树都要跑,再次重新组合。每次口令结束,谁单独一人,就由谁来喊口令。游戏中,同学们兴奋不已,连家长们也似乎忘记了自己的年龄,玩得不想离去,每个人都开心极了!

二、爱护小区,爱护环境

5月13日,我班八个小队的孩子到世纪城小区参加了“爱护小区,爱护环境”的环保活动。孩子们手提垃圾袋,拎着小桶,带着纸和笔,来到小区内立刻热火朝天地干了起来。他们分工合作,有的捡垃圾,有的给花草树木浇水,有的打捞池塘里的树叶,还有的制作环保标语。你看,一张糖纸也逃不过中队委王雨潇的火眼金睛。小队长毕文宇正小心翼翼地提着一桶水去浇花,看他那认真的模样,可真让人佩服。小才女陈姝含、聂思恒正忙着设计温馨环保提示语,比如:青青小草,脚下留情;缩回小手,献出爱心;爱护我们共同的家园等。

三、我们会当家

6月5日,我班“蒲公英”小队八个孩子及其家长共同开展了“我们最棒,我们会当家”的小队活动。孩子们自己学着去菜市场买菜,与商贩讨价还价。回家后,自己尝试做饭、洗菜、炒菜,并邀请父母品尝自己的劳动成果。孩子们主动打扫家里的清洁卫生。父母看着自己日渐懂事的孩子,尝着他们味道有些奇怪的菜肴,看着他们一本正经打扫卫生的样子,都禁不住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篇10:如何让孩子在家庭中感到快乐

1、戴上“赞美眼镜”。

如果你能及时发现孩子的优点并赞美他,比如当他画了一幅不错的画时,你能及时表扬他,而且表现得很具体:“你画的恐龙尾巴真的很生动。”对于孩子来说,这是一个很棒的礼物,他的脸上一定会绽放动人的光彩,帮助孩子建立自信能使他以乐观的态度来面对未来新的挑战。

2、爱的大餐VS小点心。

一个生活在充满浓浓爱意的家庭中的孩子是最快乐的。美国知名人际关系专家指出:爱的大餐是指每天三回,每次至少三分钟主动地表达对伴侣、对孩子的爱;爱的小点心有很多种:可以是额头上的轻吻、一句衷心的赞美、一张传达爱意的小字条、一声谢谢,费时不多,但功效神奇。

3、从小开始的幽默训练。

在儿童教育专家的倡导下,美国许多家长甚至早在婴儿出世才6周时便开始了他们独特的“早期幽默感训练”。具有幽默感的孩子大多开朗活泼,因而往往更讨老师的喜欢,人际关系也要比一般的孩子好得多。要知道人的幽默感大约有3成是天生的,其余的7成则须靠后天培养。

4、智慧就是力量。

养育孩子不但需要知识,更需要智慧。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如同树上的叶子。要使你的孩子最大程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智慧比知识更有力量。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位妈妈在厨房洗东西,听到她的儿子在院子里跳个不停,妈妈好奇地问:“你在玩什么呀?”孩子回答:“我跳到月球上去了!”当时这位妈妈愣了一下,但她很有智慧,随后她很温和地说:“喔,千万不要忘了回来呀!”许多年后,这个孩子长大了,他成了我们地球上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他的名字叫阿姆斯特朗。

5、学习沟通技巧,学会了解对方。

在沟通的过程中,语言只占了7%的功效,家长要更多地借助于表情及肢体语言,对婴幼儿而言尤为重要。夫妻如果经常吵架,容易影响孩子的`人格发展,而良好的沟通能力不但有助于家庭幸福,对个人的事业发展、人脉的建立都大有益处。

6、家人共聚的时间是神圣的。

篇11:让孩子体验劳动的快乐

上周六xx爸爸单位组织义务植树,跟xx一说去植树,xx高兴的又蹦又跳,嘴里直说:“ 耶!终于可以去植树咯,我要叫上我的好伙伴--**。”

我:“宝贝xx,叫上奕斐去,那你们俩会好好团结合作吗?”

xx:“当然会,巧虎里面说过的合作力量大!”

早上9点如约到达目的地--天户峪。下车后看到一片不规则的荒地,xx爸给我们讲解植树的要求:“有白色标记的地方才能挖坑,坑的深度及宽度约50公分,因为种的是香椿树,所以坑不用太大。”

xx和奕斐两人举着一把大铁锹,有模有样的比划着,自行分工很明确:挖坑的,提水的,挖不动了两人一起使劲;两孩子忙的不亦乐乎。虽然动作幅度相当大,但两人干的很卖力,满头大汗,在我和两位小宝贝共同努力下,终于挖好了1个树坑。

可以种树啦,只见xx和奕斐轻轻的把小树苗放进坑里,把树苗扶正后,添上土,再用脚踩实后浇水。为了日后好分辨是自己种的树,又专门搬来小石块围起,两人专心致志的在石块上刻上自己名字,并给小树起名叫“小肉卷”。问其原因,xx说:“因为他爱吃肉。”

篇12:让孩子在爱与严中快乐成长

燕霞

家庭是孩子首先接受教育的地方,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因此,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中极为重要,甚至会影响到孩子的一生。作为父母,不仅仅为孩子提供吃穿住,更重要的是培养她优秀的品质,让她学会生存,学会生活,健康快乐的成长。在家中,我和马荣华通常的做法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为孩子创设和谐、民主的家庭氛围

随着社会的发展,离婚率日趋上升,这样的家庭将对孩子造成极大的伤害。这些孩子往往孤僻、任性、心理脆弱、承受力低、报复心强、学习成绩较差,因而我们一家都善于欣赏别人,学会了理解和宽容,从不当着孩子的面发脾气,让孩子生活在一个安定、幸福、和谐的环境中,孩子会受到极好的熏陶,并学会欣赏别人,能与同学友好相处。在家里,我们很少粗暴地训斥孩子,当她犯错误时,我们总是耐心地给她讲道理,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并告诉她,如果父母是正确的,她必须听从;如果她是正确的,父母也坚决支持她。我们努力做到与孩子友好平等相处,绝不以辈份压人。

二、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

我们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努力给孩子最好的影响,让她养成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我们要求孩子像爸爸妈妈一样爱清洁、讲卫生、爱学习。只要孩子做得好,我们总是赞美她;不好的习惯慢慢改正,逐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我们很重视对孩子读书兴趣的培养。从马舒琪牙牙学语开始,我们叫她唱儿歌,每天晚上睡觉前,给她讲故事,雷打不动,坚持到上一年级,其中《一千零一夜》、《安徒生童话》等里面的名篇被无数次阅读,孩子对书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一年级开始,我们订了《我们爱科学》、《儿童文学》、《经典阅读》、《少年文艺》等优秀刊物,让孩子广泛阅读,广泛涉猎,在读书中陶冶情操,增长见识。每到节星期天、暑假,我们都会带她出去玩,到公园、游乐园,开阔孩子的知识视野,孩子自然开心,而他们更钟情于新华书店,对书的迷恋并不亚于当教师的我。

三、严格与慈爱并行 现在的孩子真是幸福,享受了许多现代文明的产物。我们既想办法为她提供优越的环境,也不忘对孩子进行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教育;我们会给她新奇的玩具,我们也会常常给她讲红军长征过草地吃草根树皮的故事。我们关心孩子的成长,但绝不仅看分数:当检查家庭作业发现错误时,我们会严格地指出来,但绝不会对她喝斥嘲讽;当她与同学发生纠纷时,我们爱她,但绝不袒护。我们在努力地塑造她,我们希望她自尊自爱、自强自立,做一个坚强、勇敢的生活中的强者。

四、配合老师,作好学校教育工作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都很重要,家长只有与学校与老师密切配合,才能更好的教育好孩子。孩子入学以后,虽然我们的工作很忙,常是早起晚睡,与孩子在一起的时间不多,但我们经常通过孩子了解她在班上和学校的情况,与孩子平等的聊天,鼓励好的做法,纠正坏的想法,通过日常小事,养成健全的人格。也通过与老师的联系,检查作业,发现孩子在学习上存在的问题。对于学校的各项要求,配合学校,认真完成,不因为我们是教师而搞特殊,让孩子从小就有优越感。我们要她知道:马舒琪是学生,我们是家长。

上一篇:2011北京高考作文题目下一篇:语文看马戏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