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荷花小学作文

2024-04-08

观荷花小学作文(精选14篇)

篇1:观荷花小学作文

傍晚,吃过晚饭,我来到小区活动场看落日。

太阳慢慢的向西边落去,它旁边的彩霞被染成了金黄色,非常美丽,不一会儿,太阳就剩下了半边脸,像个害羞的小姑娘。慢慢的,太阳只剩下最后的余霞,把整个天空映衬的无比的绚丽多彩,好像给天空穿上了金色的礼服。一群小麻雀叽叽喳喳的叫着,好像是在给太阳公公说再见。太阳终于下山了,天空变成了暗红色。看着这美好的景色,我流连忘返,久久不愿离去!

篇2:观荷花小学作文

一天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渐渐地到了晚上,我坐在窗前,看见了鸡停止了鸣叫;看见了羊群不在吃草;看见小狗乖乖地啃吃骨头;又抬头望了望天边的落日。

太阳渐渐地从天边落下,可以看见远方的一点阳光还照射着大地。黄黄的又蓝蓝的,颜色鲜艳、夺目光彩,让人看见感到很温馨!

最后,西方的一丝阳光已经完全落下,那一缕暖暖的晚霞也缓缓地散散去。留下了一点红映,我站了起来,环顾了外面的四周,离开了窗前!

篇3:我的农村小学作文教学观

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1. 熟读教材,开阔视野

教材内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低年级教材内容生动、富有情趣,如《鲜花和星星》《乌鸦喝水》;中年级的教材内容优美、略含哲理,如《庐山的云雾》《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高年级的教材内容经典、充满理性,如《青海高原一株柳》《最大的麦穗》。体裁也由诗歌、童话到散文、说理逐步加深,学生的阅读视野随着教材不断开阔。

2. 系统讲解,提供范例

第十二册的习作四《一次实验》,细细分析教材会发现,第四单元《夜晚的实验》《学会合作》等课文已经对实验类习作的写作方法提供了非常好的范例:井井有条的实验顺序,严谨缜密的逻辑思维,生动有趣的实验现象,以及由此获得的深刻道理,有条不紊、娓娓道来,渗透着写作方法的指导和技巧训练。

3. 不断积累,习作源泉

语文教材并非孤立使用,即使到了高年级,我们仍可借鉴低年级教材,比如我们在想象《如梦令》的意境时,可以借鉴五年级《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三年级《荷花》等课文,不仅使学生理解了词中情趣,习作内容也生动、充实了很多。五年级下册习作四有一篇游记,没有外出游览经验的孩子们一筹莫展。这时,一位学生的创意让我眼前一亮,她竟然把我们学过的描写祖国壮丽山河的课文串联起来,用流畅的语言和饱满的情感把一篇游记写成了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从云雾缥缈的庐山,到千峰钟秀的黄山;从清脆悦耳的鼎湖山泉声,到黄果树的银雨洒金街;从蜿蜒的万里长城,到恢弘的秦兵马俑……文采飞扬,正气浩然。

二、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1. 好的习作来自观察

鲁迅说过:“如要创作,第一须观察。”观察是我们获得第一手资料的重要途径。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只要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一颗敏感入微的心灵,是不会觉得没什么好写的:农田里的秋收春种,庄园里的鸡鸭犬羊……都是不断涌来的“源头活水”。写五年级上册《秋天的落叶》时,我组织学生开展了别致的“树叶时装秀”,他们把采集到的树叶做成精美头饰,赏玩、展示,把大自然给予秋天的色彩与奇异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习作也是异彩纷呈。

2. 好的习作来自请教

老人是生活宝典,他们坎坷曲折的生活经历、丰富诙谐的语言积累是我们习作的良好素材。五年级下册习作《观察一种自然现象》,我引导学生把自然现象与作物的生长联系起来,布置学生采访家中老人,整理记录。于是,学生们对风、雨、云、霜有了更深的认识,知道了“日落云里走,雨在半夜后”“天上鲤鱼斑,明日晒谷不用翻”“燕子低飞蛇过道,蚂蚁搬家山戴帽”……

3. 好的习作来自感悟

六年级上册习作六《采访家乡能人》,我们班分小组走进了各个村庄有名的养鸡大户、养鸭大户、种田大户家中,实地参观了这些较大的家庭产业,真切地感受了农村人的自强不息……学生骄傲与自信之情洋溢于习作之中。

三、推陈出新,饶有别致

农村孩子的生活圈相对狭促,要在学生微波泛泛的习作中点缀一圈圈涟漪,换一种视角,便可以推陈出新,使习作饶有别致。

1. 语言上巧变通

六年级上册习作五《家乡的土特产》,很多学生写盐豆、大蒜等,却没有与众不同的风味。张同学以一句浓重乡音“想知道俺家乡的特产不?”开场,让普普通通的大蒜“土”出了味道,“土”出了特色,简单的语言表达方式的转化,不能不说是标新立异、独树一帜。

2. 立意上出新奇

命题作文《迟到》,很多学生毫不犹豫想到气喘吁吁跑进教室,满脸紧张看着老师的“迟到”场面。换一种角度,“子欲孝而亲不待”,“爱”的表达有没有迟到的时候?因为胆怯而没有承认错误,一句“抱歉”有没有迟到的时候?立意上别出心裁,不仅让人耳目一新,还会酝酿出更多的情感。

3. 方式上敢尝试

六年级上册习作二《感恩父母》,很多学生是平铺直叙地作文,多少有些千篇一律。如果我们只抓人物的语言和心理描写,特别是在叙述留守儿童与父母的亲情关系时,尝试用电话对话的方式组织全文,不就可以惟妙惟肖地把那份羞涩与亲情展现出来了吗?既抓住了人物的心理活动和神情变化,又简约、细腻地反映了人物的情感。

篇4:观荷花小学作文

关键词:叶圣陶;写作教学观;小学;作文教学

小学阶段的作文写作教学,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形成正确的语文写作习惯,以为后续的深入学习和锻炼奠定良好的基础。在实际教学中,难免会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小学生的写作内容不真实、写作目的刻意等问题,导致小学语文写作教学课程没有充分发挥其教学和培养价值。叶圣陶先生的写作教学观念,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将其充分运用于小学写作教学中,能够提升教学效率。

一、作文即为人,与小学生虚假作文现状

当前,小学生的作文胡编乱造是极为普遍的现象。学生为了作文内容能够获得教师的青睐,故事内容虚构、前后矛盾,或者与现实生活相差太远。更有甚者,直接在其他参考资料中进行誊抄,对作文写作敷衍,态度不端正。用这样的态度对待写作课程,明显难以达到训练的目的。作文即為人,是叶圣陶先生写作教学的主要要求之一。其含义为,写作与为人的道理是相通的,只有用认真的态度对待,才能写出真正的好文章,才能实现水平的不断提升。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坚持此原则,引导学生采用正确的态度进行写作。

例如,在学习“最快乐的事情”时,引导学生思考自己日常生活中助人为乐的事件,并鼓励学生将自己的感受写出来。让学生明确,写作文的主要目的是将自己的所见所闻表达出来,并描述出自己内心真实的感受。这样的写作,才能激发出学生内心的情感,充分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达到提升写作能力的目的。

二、作文即生活,与小学生矫揉造作作文现状

许多小学生在写作的时候,不愿意展示自己真实的生活,或者认为自己真实的生活没有意思,不喜欢表达真实的自己。加之小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十分丰富,许多学生甚至描绘出虚假的玄幻、宫廷故事等场景,但又由于知识储备有限,语言表达能力不佳,导致写出来的文章矫揉造作。叶圣陶先生坚持作文即生活,即是指作文的所思所想大多来自于实际生活。要善于观察生活中的一草一木,尝试从身边的事物中寻找写作素材,这是十分科学的写作观念。

在学习与建筑有关的写作时,教师可以以“建筑”为写作主体,引导学生写一篇相关的作文。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应引导学生思考的方向,比如,建筑风格、建筑所用的材料以及建筑的结构等细节性的内容。这样的教学方式,主要是为了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观察能力,通过自己的真实触感,引发自己的感想,并将其充分表达出来。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是真正表达实际想法的文章,并能逐渐丰富自己的理论储备。

三、作文即说话,与小学生故作高深现状

在实际教学中,许多小学生为了达到考试的要求,或者写出好看的文章,喜欢用许多华丽的词语。但实际上,这种利用华丽的词语堆砌出来的文章并不适合小学生的写作锻炼,对学生写作技巧的训练效果也比较小。在这样的写作观念的引导下,加之学生的写作功力有限,写出来的文章显得故作高深,语言啰嗦,甚至词不达意。叶圣陶先生的写作教学观念是,作文即说话,是指在写作中,不刻意突出技巧,而是要求真实和自然。

例如,在练习写作自己与家人部分的知识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表达出自己与父亲的日常互动,并将自己对父亲想说的话、对父亲的感受都充分表达出来。但需要注意的是,许多学生极易在这个过程中出现啰嗦或记流水账式的写作方式,但却没有出现对具体事项的描述,使文章显得十分空泛,缺乏真实性。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作文结构的安排,包括文章的开头、中心思想,以及围绕中心思想进行的文字表达等。这样的教学方式才能使学生充分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写出来的作文自然就具有真情实感,内容真实,写作水平自然就得到了提升。

据上述的分析可知,叶圣陶先生的写作观念,是其一生教育教学经验的总结,是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遗产,是一种踏实的、认真的作文教学观念,要求学生从自己日常生活中寻找写作灵感和素材,将自己的所思所想充分表达出来,以求文章的真实,对于改进当前的小学作文教学,提高教学的水平、教学质量非常重要。所以,小学时期的语文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时,可以适当地将写作教学与叶圣陶先生的相关观念进行有机结合,对学生的写作能力进行系统性地培养和锻炼,以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和写作方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写作观念,进而为日后的深入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孙晓云.叶圣陶写作教学观与当今小学作文教学[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4(11):50.

[2]仇云.叶圣陶写作教学观与当今小学作文教学[J].作文成功之路(中),2013(12):57.

篇5:观荷花作文

南宋诗人杨万里曾经写道;“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夏日炎炎,外婆带我到游人如织的西湖观荷花。满湖的荷花在微风中轻盈地摇动,正在向人们招手致意。常言道,朵朵荷花次第开,就是说荷花一茬接一茬地竞相绽放,花期长。有的“小荷才露尖尖角”,含苞待放;有的已结成莲蓬,亭亭玉立;有的正在盛开,争芳斗艳。有红的,有白的,有粉红的,还有淡紫色的。有的像火炬,有的像玉雕,非常夺目,显得既璀璨又高贵。寬厚浑圆的荷叶簇拥着花朵,要为它们遮阳挡雨,但它们似乎不太在意,千方百计地探出身来,张开笑脸,以展示它们的神采和丰姿,令人心旷神怡。荷花真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啊!

我爱荷花,在这炎热煩躁的夏日里,它不仅给人一些清凉,一份惬意,更给人一种启迪!

篇6:观荷花作文

今天,我和老姨两个人一起去西湖公园观赏荷花。

我和老姨走到西湖公园的河池边仔仔细地观赏荷花。先说荷叶吧。有的荷叶浮在水面,像一个又大又圆的绿盘子;有的荷叶刚露出水面,尖尖的、细细的、小小的,真是“小荷才露尖尖角”;有的荷叶密密的、大大的,像一把把撑开的雨伞。它们是蜻蜓的停机场,是青蛙的演歌台。哇!真美丽。池塘里有许许多多的荷花。有的刚抽出花骨朵儿;有的含苞待放,形状像一滴大大的水滴;有的荷花是绽开的,白色的花瓣,尖尖的、不大也不小,像一把把勺子聚在一起。风一吹,它露出黄色的莲蓬,莲蓬周围有许许多多黄色的丝条;有的荷花凋谢了,只剩下莲蓬,它无力地垂着头。老姨说:“大大小小的莲蓬到了成熟的时候,人们就去摘莲蓬,把里面的莲子取出来。”“老姨取莲子干什么?”我问。老姨说:“莲子吃了可以健脾益胃,莲梗、莲叶、荷花泡水能解暑,莲芯可以退心火,干莲子可以制成药。”啊,原来荷花全身是宝!

整个荷池长满密密麻麻的荷叶和洁白的荷花,真美丽,一阵微风吹过,芬芳扑鼻,心旷神怡!

篇7:观荷花作文

端午节,爸爸妈妈带我去了外地的公园,观赏荷花。对了,还有个重要秘密还没给你透露:听说那里的荷花是整个河南省最美的荷花。至于位置在哪,我就不透露了。

我们来到公园门前,刚一下车就闻到了一股淡淡的清香,香的就跟把一朵世界上最香的花放在鼻子前一样,鼻子都快“失明”了。我们继续往前走,原来香味是从不远的池塘里飘散出来的,原来,池塘里种着各种各样的美丽的荷花。

只见一片片荷花就像一个个绿色的大圆盘,它们顽皮的挤在一块儿。随着风儿跳起了舞。一朵朵粉红色的荷花从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好像小宝宝一样娇嫩。绿油油的莲蓬上还镶嵌着几颗“珍珠”呢!还有一颗颗晶莹的露珠在荷叶上滚来滚去,像一颗颗闪耀的“珍珠”,使我忍不住去伸手去摆弄“他”。没想到,惊动了水里的小鱼小虾,小鱼惊的乱窜,小鱼小虾吓的露出水面,有趣极了!

篇8:我的农村小学管理观

一、依法治校, 以人为本

坚持依法治校, 让管理有章可循, 有制度可查, 规范办学行为。在我担任校长的农村小学, 学校制定了《教职工竞聘上岗方案》《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方案》《设岗定责考核方案》和《聘期考核方案》等学校管理改革方案, 并全面实施, 形成了学校党支部政治核心, 校长负责, 教代会民主监督, 学校工作民主测评的工作机制, 体现了“责重多得、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分配原则, 充分调动了广大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真心实意地把教职工当作学校的主人, 有事多与教师商量, 听取民意, 以便正确决策。充分发挥教代会参与民主管理的权利。依法行使审议建设权、审议通过权、审议决定权和对学校领导的评议监督权。凡是学校内部与教职工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改革方案, 规章制度, 教职工奖惩办法等, 都经教代会审议并通过。发扬民主, 激发教职工主人翁意识, 有利于校长将学校的良好意图转化为教职工的意愿, 在学校管理过程中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协同力。

二、重视培训, 提高素质

教师是学校的脊梁, 师资队伍建设是学校永恒的主题。学校应该成为师资队伍成长提高的基地, 校长最大的贡献就是带出一支好的教师队伍。

我这几年担任农村小学校长, 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抓师资建设。

1. 抓青年教师的成长

抓好青年教师的培养, 实际上就是抓住了学校的未来。为使青年教师尽快成熟起来, 成为学校的青年骨干教师, 我校主要通过三条渠道, 落实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

一是名师出高徒。通过建立全方位的带教网络, 层层带教, 使青年教师干有方向、学有榜样。特别对一些持续发展有望的青年骨干教师推行“导师带教”制。加大中、青年教师培养力度, 制定切实可行的培养计划, 详细记载培养过程。

二是舞台出英雄。千方百计创造机会, 搭建大、中、小各种舞台, 让青年教师有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组织全体教师进行教学大比武、举行公开课、优质课评比等教学活动。

三是氛围出人才。努力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合适的校园土壤, 丰富的校园养分, 让青年教师在优美的环境里迅速成长。

2. 加强师德建设

只有加强师德建设, 才能使教师具有爱国爱民、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才能使教师爱岗敬业、爱生如子, 在教育教学中做出成绩, 使学生健康成长。组织教师学习时事政治, 了解当前国际国内学校教育的形势和变化, 从思想上紧跟时代, 开拓创新。

3. 抓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建设专业化的教师队伍, 要善于营造民主和谐、健康向上、崇尚学习的组织氛围, 让教师的工作和学习不可分割地融合在一起, 学习工作化, 工作学习化;要用高尚的精神、共同的理想凝聚全校教师, 形成团队学习的制度。我们学校在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建设注意两个方面:首先, 让教师转变观念, 形成服务意识、质量意识和竞争意识, 把校长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目标转变为全校教师的理想和追求, 形成学校的核心精神和核心能力。其次, 为教师搭建专业化发展的平台。一方面通过理论先导, 专业引领, 为教师转变观念、打开视野奠定必要的基础;另一方面建立行之有效的校本培训体系, 让教师在“问题情景”和“主题情景”中, 实现“思想力”的提升和“执行力”的提高;再一方面, 通过推进课程改革和开展学科建设, 使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回归到具体的教育实践中, 服务于教育实践。

4. 梯队要求教师

备课, 对新参加工作的教师, 要求备课重在规范, 对中年教师则要求有新意, 在教学改革上下功夫, 对有经验的教师则重在总结经验, 整理形成教学理论。

三、排除干扰, 突出课堂

学校工作要切实以教学为中心。无论从时间上还是空间上, 课堂教学都是学校育人工作中一项最经常、占用时间最多、涉及面最大、内容最广泛的活动。因此, 校长在学校管理中要排除干扰, 自始至终, 突出教学工作的地位。坚决反对课堂教学的随意性, 形式化, 例如, 有的教师在课堂上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漫无边际, 使教学抓不住教材重难点, 要求教师平时课堂教学要有新意, 不要总是老一套。在课堂教学上, 要重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积极推进研究性学习, 建立新型的教学关系和师生关系, 大力倡导学生主动参与, 自主探究, 引导学生彼此相互讨论交流, 重视合作方式的学习。为抓好课堂教学主渠道, 提高教学授课水平和教学效率, 我们对教学常规检查、质量检测、校本研究、骨干及课改典型教师的培养、教师的基本功、各种教学活动及竞赛活动等常规性的内容进行有效实施。

四、夯实基础, 重视效益

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 提出高大远的要求, 必定会拔苗助长。目前, 成人写字水平不高就是因为小时基础没打好。夯实基础, 就是围绕“身体锻炼好, 行为习惯好, 文化基础好”这三个方面, 分解出许多具体要求进行训练。针对当前农村学校 (校点) 布局调整规划, 学校撤并后学校班级人数多, 学生浮躁等情况, 尤其要加强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 常抓不懈, 齐抓共管, 一抓到底。科学文化知识的教育不能放松, 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传授不能放松, 在任何时候, 都要向课堂教学要效益。如果在小学阶段, 应该读的书没有读, 应该看的书没有看, 应该做的事没有做, 那将是学生终身的缺失, 终身的遗憾。我们要为学生的终身负责, 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学会写字、学会读书、学会唱歌、学会做操、学会扫地、学会负责、学会合作、学会探究”。

作为教育工作者, 必须讲究科学, 要按照规律办学, 掌握和遵循教育与社会发展相适应, 教育与青少年身心发展相适应的基本规律。从本校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 不人云亦云, 不赶时髦, 扎扎实实做好基础教育, 为学生今后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因地制宜, 勤工俭学

让农村学生在劳动实践中成长, 让学生收获劳动的真正价值:一是身体力行, 磨练坚强的意志;二是挥洒汗水, 懂得父母的辛劳;三是挣钱不易, 理解“勤俭节约”内涵;四是品味“果实”, 体验收获的喜悦;五是感悟人生, 劳动是一切美好的基础。我所在的学校地处一个集边远、民族、贫困为一体的典型山区农业乡。多年来, 为弥补学校在发展中资金短缺, 提高办学效益, 突出特色, 坚持因地制宜, 学校开展多种形式的勤工俭学活动, 全力实施好“三小工程”。即小菜园、小猪圈、小食堂三个工程, 以种植和饲养为主, 种植以蔬菜、林果为主, 养殖以猪、牛、鸡为主, 在“三小工程”实施过程中培养学生劳动实践能力。经过三年的艰苦努力, 学校目前每年饲养肥猪近50头, 饲养肉牛6头, 养鸡70多只, 种植蔬菜18吨, 种植本地小枣树300多株, 每年可产小枣1000多斤, 种玉米6亩, 可收玉米5吨, 种植和养殖全部供给食堂, 已实现肉100%自给, 油90%自给, 菜70%自给, 我校校园内“以菜代绿化”的举措已在全县形成特色, 蔬菜、瓜果成为了校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收到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增强了学校的办学后劲, 为改善我校的办学条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形成了“勤俭建校、实践育人”的良好氛围。

六、立足本校, 办出特色

近年来, 学校根据学生的爱好和家长的经济承受能力, 除了正常开展音乐、体育、美术等丰富多彩的兴趣活动外, 还开办了五个特长班:葫芦丝、巴乌、十字绣、舞蹈、绘画, 让学生在课余时间, 由专业教师精心辅导, 通过特长班教师孜孜不倦的教学, 特长班的同学学习效果明显, 葫芦丝、巴乌班的同学演奏技巧达到较高水平, 在各种节日活动中的演奏受到师生、来宾及家长的一致好评;十字绣班的同学练就了一双双巧手, 精心缝制出十字绣作品100多幅, 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受到师生、家长及来我校指导工作的领导的赞誉;国画班的同学掌握了基本的国画技巧, 国画作品栩栩如生, 色彩鲜艳;舞蹈班的同学在各种文艺汇演中舞姿优美, 动作到位, 表现了较高的少年舞蹈艺术水平。实践证明, 特长班的同学不仅没有耽误小学基础知识的学习, 还学会了一技之长, 陶冶了情操, 提高了综合素质。学校真正成为了师生共同成长的精神家园和乐园。

篇9:观荷花小学作文

关键词:个性化教学;人本主义;作文教学

一、人本主义教学观

人本主义教学观主要是在人本主义心理学基础上形成。人本主义心理学兴起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国。由马斯洛创立,以罗杰斯为代表。人本主义和其他学派最大的不同是特别强调人的正面本质和价值,而并非集中研究人的问题行为,并强调人的成长和发展,称为自我实现。简单地说,人本主义心理学就是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尊重和理解。

按馬斯洛的理论,个体成长发展的内在力量是动机。而动机是由多种不同性质的需要所组成,各种需要之间,有先后顺序与高低层次之分。每一层次的需要与满足,将决定个体人格发展的境界或程度。马斯洛的需要层次一共分为五层,分别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自我实现是马斯洛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核心。他的观点主要是:个体之所以存在,之所以有生命意义,就是为了自我实现。

二、小学个性化作文教学

罗杰斯说:“每个学习者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有自己的感情和完善自己的倾向,这种倾向只能体验到无条件的积累。”小学个性化作文教学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和主观能动性。在个性化作文教学中,教师的指导性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学生的作文构思具有新颖的审视角度,作文内容具有独特的价值判断和审美情趣,作文的表达方式灵活多样,作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真实感人。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充当了引导者的身份,用教师个性化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作文教学过程中表现自我、完善个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活动。而这里提到的学生的自我完善与自我实现,就体现了人本主义教学观的一些观点。

三、人本主义教学观在小学个性化作文教学中的应用

1.关爱个体教学法

在作文教学中,每个教师都充当了“灯塔”的作用,指引小学生们在茫茫的作文“苦海”中找寻方向。在马斯洛的人本主义教学中,第三点是爱与归属的需要,这一点对每个学生来说,都是不可忽视的。在个性化作文的学习中,学生的主体性是显而易见的。人本主义教学观要重视学生个体的认知发展,满足学生爱与归属的需要。同时看到了学生个体是会思考的,是有感情能活动的具有独立人格的有机体,所以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应认真感悟学生的心声,及时与学生沟通,把学生想说的话、想表达的事情都表达出来。

2.尊重个体发展法

古人云:“严师出高徒。”其实在当今个性化作文教学中,这句话是有偏颇的。在人本主义教学观中,第四个层次的是:尊重的需要。不仅是针对小学生,对我们成年人也是一样的。而小学生处于被关爱和呵护的阶段,也处于在家长和教师的监护之下,所以,尊重显得额外重要。

在小学的个性化作文学习中,学生情绪是有变化的,而控制这种情绪并且驾驭它,是教师很好地把握课堂的一种能力的体现。小学生在作文的学习中,难免心生一些不情愿与“磨蹭”、不愿动笔的现象。这时候,作为一名教师,一定不要用“笨”“拖沓”之类的词语来形容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能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尊重与信任,我们才会看到与学生个人情意紧密相联的是一种全心投入的作文学习与写作的状态,是一种自发的学习意义的学习,这样学生就容易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因此也容易激发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习效率自然也会提高。

叶圣陶曾经说过:“小学作文教授之目的在令学生能以文字直抒情感,无隔阂,朴实说理,不生谬误。”他还说:“要写出诚实的,自己的话。”作文“不能超出自己的经验,不能随意乱道”。对于小学生作文出现抄袭、瞎编、词不达意的现象,教师应该怎么办呢?首先,教师应该语重心长地跟小学生说清楚,作文存在失误的原因。切忌不可用诋毁性词语来贬低学生。其次,教师应该表扬学生作文中有突出的地方。比如修辞很好和举事例到位,在对学生进行表扬之后,再指出作文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以及怎样改正。小学个性化作文一直强调真实性,加之人本主义教学观的尊重层面的需要,学生能更好地实现写作意愿。

3.自我实现鼓舞法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不好的教师只传授真理,好的教师是教学生去发现真理。”传统作文教学下的教师的教是程式化,学生的作文千篇一律,模式化严重;缺少真情实感,假话、空话、套话连篇,缺少个性。而个性化作文教学已经在一定的层面上突破了以上的现象,但是每个教师都要更加重视学生的自我价值的实现,这对学生的作文写作的帮助很大。

这种自我价值的实现是一种鼓舞,是一种肯定。美国著名精神病医师埃里克森认为,人的自我意识发展持续一生,他把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划分为八个阶段,这八个阶段的顺序是由遗传决定的,但是每一阶段能否顺利度过却是由环境决定的,所以这个理论可称为心理社会阶段理论。每一个阶段都是不可忽视的。而6~11岁的小学生处于“勤奋对自卑”阶段。这一时期的小学生有的因完成工作而自豪,勤奋感油然而生。有的小学生因为不适合感,不能完成任务而感到自卑。作文教师在小学生作文写作中应该及时认清自卑的学生和勤奋的学生,给予正确的引导。

四、结语

生活,永远都是写作的源泉。人本主义教学观在小学个性化作文教学中的应用体现在:关爱个体教学法、尊重个体发展法和自我实现鼓舞法上,这三点理论是我的实践经验总结,是来源于生活的实践产物,体现了人本主义在小学个性化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以此同时,人本主义精神还可以指导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去接触社会生活的源头活水,去切身感受一下鲜活的世界与现实生活。

参考文献:

1.曹红丽,《中美小学作文教学比较研究》[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6

2.吴礼云,《个性化小学作文教学初探》[J],《双语学习》,2007

3.葛国建,《小学作文开放性教学策略》[J],《当代教育科学》,2003

4.刁桂华,《激发兴趣 拓开思路——浅谈小学作文教学》[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2

【责编 齐秋爽】

篇10:观荷花作文

前几天,我来过,见公园里在挖一个大土坑。如今,却变成了一个小水塘,里面长着荷叶、开着荷花,还游戏着不少不大不小的金鱼。看了水塘边的标志牌,才知道公园正在举行大型荷花展。

我顿时来了兴趣,催着外公外婆和妈妈往里走。

公园里的水池、小河全都变了样子,红的、白的、紫的,五颜六色的荷花多得不计其数,圆的、尖的、扁的,各式各样的荷叶荡漾在水面。荷花丛中还有许多雕像——孩童在划船、仙子在采莲、渔翁在钓鱼、白鸽在飞翔,也有不少彩灯——高高的莲蓬灯、矮矮的莲藕灯,五彩缤纷,错落有致,让人眼花缭乱。最好看的还是竹筏和荷花灯,我真想跳到竹筏上,去点亮那盏灯。

篇11:夏日观荷花作文

我们去观荷花首先到滨河公园。我们去滨河公园的路上用了二十分钟。

我们走到荷花亭那里看荷花,那些荷叶布满了整个湖面,整个河面都被他们霸占了,那片片荷叶,像撑开的一张张绿伞,有的轻浮于湖面,有的亭立在碧波之上,似层层绿浪,如片片翠玉。真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在一片片荷叶单调的绿色中,荷花是一个个淡淡的粉红;像一个个调皮的孩子从荷叶中蹦了出来。

荷花好像看到了霸占湖面的荷叶都生了气,都红了脸。

篇12:观花灯小学作文

进入石油基地,一路上到处都是五彩缤纷的,路灯上挂着火红的灯笼,树上挂着鲜艳的彩灯,十字路口中间有十二生肖,站在最中间的是一头非常健壮的牛,十二生肖后面是古人用来计算时间的工具——日晷.往右拐就到了石油广场。

广场上摆满了花灯,灯火通明。广场的马路边上,有一座会旋转的`牛,做工真精细。广场周围的几根大柱子上绕着龙,壮观极了,前面还有个大舞台,广场中间十二生肖彩灯,我属虎,所以我还在虎灯前面留了影。十二生肖灯旁边是一座假山,假山上也铺着灯。广场两边有两条长廊,长廊上绕着蓝色的小彩灯,真像故事里说的时光隧道一样。长廊旁边的一座亭子里,有一盏劳模灯,是20xx至20xx年石油上的劳模,他们人人带着一朵大红花,真光荣!劳模灯前面是这次灯展最大的一个花灯——凤凰,凤凰大约有40米长,翅膀还会上下动,和真的凤凰一样,做的是栩栩如生啊!

西面的一片草地上,有几棵火树银花,有枫叶,小花······好多种。还有会闪的,会变颜色的。人们在树下拍照,观赏,显得非常高兴。

篇13:中小学校园规划设计观初探

“科教兴国”是一项重要国策。素质教育是教育发展的目标, 中小学则是基础。

学生作为校园活动的主体, 其行为、思想发展的特殊性直接关系到对校园规划和建筑设计的基本要求。但近几年校园规划建设思想落后、手法单一, 很难适应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因此如何在理论层面上对其进行深入探讨, 从而使巨大的经济投入真正转变为人的素质的全面提升, 正是本文研究的意义所在。

一、素质教育与校园设计的关系

如果说教育指导思想的变革带来教学方法的改变, 那么教学方法的改变必然对教学空间提出新的、符合变革的要求。新型学校的设计思路和方法是否符合我国“素质教育”的要求, 还需要进一步实践和探索, 但无疑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启迪。素质教育与中小学校园设计的内涵关系如图所示。

中小学校园的规划和设计就是教学环境中的环境的空间设计, 也是为素质教育创造有利于中小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整体环境设计。这样的环境, 可以包括创造丰富的生活环境、良好的群体环境、广泛的交际环境、生动的科学环境和优美的艺术环境等。

二、适应素质教育的中小学校园的规划设计观

1、中小学校园的开放式内涵

要创造适合素质教育的校园环境, 必须探讨素质教育对中小学校园设计内涵的促进, 并赋予相应的内涵。此内涵的最显著特征在于其开放性。换而言之, 适应素质教育的整体环境, 不是功能的简单组合, 也不是房间的机械拼接, 而是开放式建筑观指导下的真诚创作。

开放式的建筑观, 是围绕建筑学作为人学的不朽主题展开的, 因为其基本概念就是人性的建筑观。开放式建筑观就是在对机械内向建筑观在机体功能等方面的有益探索上, 将建筑所服务的对象由主要为人的形体提升到人的形体与精神并重的层面。这样的提升既突破简单无趣的环境模式, 又突破满足机体活动的功能观, 才有可能创造出愉悦精神的校园空间, 使学生乐在其中, 与环境产生良好的互动共生关系, 为素质教育的进行提供空间保障。

总之, 开放式建筑观是在关注人性的指导下, 确立人作为建筑环境中的主体, 享受充分受尊重及关注的地位。具体到中小学的校园设计, 则其开放式的建筑观指的是关注中小学生这一特征的受教育群体, 使校园设计能配合这一群体的行为及精神特性, 创作的空间能对学生的成长及行为带来良好的抚慰与影响, 比较于应试教育模式下的校园空间设计, 更加注重人性, 更加注重精神, 显然也相应开拓传统空间构成的意象与创作方式。

2、学校设计思路的组织

中小学建筑设计中几组关系的思考:

(1) 功能与空间形态的关系——由一种功能决定形式的线性制约, 过渡到功能与形式组合的良性互动。

(2) 多组空间体量的关系——由单一功能要素的排列转向对复合空间形态要素的综合思考功能关系。注重“主”与“从”、“内”与“外”、“闹”与“静”之间的区分与关联。

(3) 交通关系——人流、车流、物流的区分, “内”与“外”、“主”与“次”的区分。做到流线简捷顺畅, 避免相互交叉、干扰和迂回, 力求主体流线流程短捷。

(4) “总”与“分”的关系

“由总到分”——立足于环境、功能的总体分析, 统筹内在的功能要求与外界的道路、地形、环境及城市布局等因素, 为方案设定总体构想框架。

“由分而总”——以部分的特征及功能要求为依据, 协调各部分的需求矛盾, 进一步调整总体构想。设计构思的过程, 是一个“由总到分”、“由分而总”循环渐进的过程。

3、中小学校园外部空间设计

中小学校园外部空间分为校园区域内与校园区域外两个层次, 校园区域外的外部空间由城市及社区或乡村及聚落的构成要素形成, 也就是常说的校园周边环境, 其在行政管理及规划部门的统筹与协调下, 已在向良好的前景发展。只有在统筹合理规划科学的校园区域外环境基础上, 中小学校园区域内外部空间设计的作用与力量才能得到良性地发挥。

中小学校园中, 外部空间在空间序列上常常作为从校外空间与建筑空间之间的过渡, 功能上承担集散人流、停车、举办户外活动等等作用, 在校园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今, 外部空间设计的认识由轻而重, 设计内容从操场空地到今日的多层次外部空间, 含校园广场、庭院、操场等;外部空间功能上也从以满足集散等机体功能拓展开来, 延伸到陶冶性情等精神功能的领域, 如开辟了地理园、生物园等第二课堂园地;环境绿化也日益优美, 能提供晨读或交流谈心的小角落, 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生活学习其间的兴趣。

由于校园建设中, 校舍的覆盖率较低, 因此在建筑物以外, 会产生占有较大比例的外部空间, 校园中应妥善规划使用建筑物之外的所谓空地, 使之成为积极空间, 焕发一定的活力与吸引力, 使外部空间情景可以对中小学少年儿童的行为发展产生积极的激励作用。

(1) 校园广场

广场作为较集中的外部空间, 给人们提供一个交流活动的场所, 在城市规划和建筑群体设计中很受关注。校园广场也是中小学校园中交流的好场所。校园广场一般位于校园入口和教学楼之间, 是人们进入校门之后整个校园环境的门面, 即第一印象, 也是学生上学、放学的主要集散场所, 开展大型校园文化生活的迎来送往之地, 必要时还可作为临时停车场地。现代的校园生活多彩多姿, 许多学校为了创建自己的办学特色, 培养学生及毕业生对母校的感情, 树立学校的良好形象, 特别注重校园的文化建设活动, 而校园广场则是首选场所。

校园广场的文化性、精致性都比操场等要求高。校园广场是学校空间序列中的前奏要素。在空间设计中, 校园广场的空间效果一般较为开朗轩昂, 空间性格也较为动态生动, 往往是中小学少年儿童喜爱的场所。校园广场的铺地一般为硬质铺地, 应当结合少年的审美需要, 采用色彩较鲜艳的材料, 选取尺度合宜的尺度与图案, 并结合适当的绿化, 休息坐凳、灯具、小品等, 形成有实质活动及一定的交际功能。

(2) 长廊

最常见的如屋顶平台或下沉式庭院, 立体的外部空间可以极大丰富外部空间的层次, 而丰富的空间效果对中小学生有极大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屋顶平台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 可以提供空间效果独特的场所, 通风良好、视野开阔, 与少年儿童热爱观察的心态吻合, 而下沉式空间则趣味无穷, 并适合少年儿童好奇的心理。

建于特殊地形的中小学校园, 在处理外部空间时, 尽可能立体化, 这样能产生不错的环境效果, 但一定要以满足安全为前提。

(3) 绿化空间

中小学校园的绿化环境一般都较好。绿化植株的差异有可能形成独特的空间感受。如大乔木, 无论榕树, 桉树, 其树下都是很受中小学生欢迎的, 或游戏、或晨读、或静坐闲谈, 都不失为好去处;如權木、三角梅、则可以修剪成优美的形象, 用于限定或围合特定氛围的空间, 或沉思、或独自阅读名著, 是独处的佳处, 是适于个人层次的外部空间。

随着建筑科学的发展, 中小学校园外部空间设计范畴产生了许多既适应素质教育要求, 又符合科学发展方向的新趋向:生态的方向、开放的方向、人文的方向等。

结语

实施素质教育首先当然要解放教育观念, 并进而优化教学过程, 改进教学策略, 改革教学方法。教学环境是教学活动赖以进行的存在系统。教学环境的空间形态必然会影响到素质教育的质量和全面性。因此, 建立和创造科学人性的中小学校园环境空间必将对素质教育的实施起到先行性和决定性的时空保障作用。

摘要:本文以中小学校园设计作为主要研究对象, 针对当前教育模式向素质教育模式的转变对中小学校园设计产生的影响和冲击, 力图以相关学科的分析及建筑学的思考, 给予良好的应对, 使中小学校园成为素质教育模式的空间保障。

篇14:如何应用小学数学观指导小学数学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观;指导

数学观是人们对数学的总的看法和认识,就个体而言,是指一个人对数学及其本质的一种认识。观念左右着人的行为,数学教学必然受到数学观的影响,可是它却一直被广大小学数学教师所忽视。目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出现“去数学化”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教师没有从数学的角度去考虑数学教学,也就是缺乏正确的数学观作指导。

一、精选材料,让学生对数学产生好感

如六年级圆的周长教学中,笔者曾用下面的内容作为教学材料:地球上的环境日益恶化,地球在吼:“我受不了啦,我快要爆裂啦!”天上的玉皇大帝听到后很是惊讶,心想要是地球真的爆裂,那它上面的全部生灵将要消失,所以他决定沿地球的赤道加一道铁箍,以防地球爆裂。可是地球却又直喊:“太紧了,我喘不过气了。”于是玉皇大帝只好把铁箍松了一下,使得它处处离地球1米。可是松一下,铁丝不够长了,需要再加一段,请你帮玉皇大帝计算一下需要加多少米长的一段铁丝?这个教学材料是计算两个同心圆周长差的数学问题,它的用意包括:首先,问题以神话的形式呈现,更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使他们没有感觉在解“数学题”;其次,在出示这个材料后让学生猜,这段铁丝大该有多长?一般情况下,学生猜的数会相当大,这很正常,因为地球很大,就是一般的成人可能也会这样猜。当然也有学生说没法猜,因为没有告诉任何数据。但当通过分析、计算得出这段铁丝的长度大约是6.28米的结果后,学生就会在认知上发生极大的冲突,感到数学的神奇。最后,教师再出示下题:养鸡专业户张大伯由于养鸡数量的增加,想把圆形养鸡场的半径再增加1米,问:应该再添一段多长的围栏?通过计算后发现还是6.28米,此时学生的认知进一步发生冲突:地球那么大,养鸡场那样小,结果却一样!上述学生的感受是一种发自内心深处的震撼,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今天这节课我学得很高兴”之类的感受。如果经常这样,学生对数学会产生强烈的兴趣,产生好感——这源于我们对教学材料的精心选择。

二、让学生了解数学是贴近生活的

大多数小学生觉得数学就是书本上的内容,只是用来考试的,离自己的生活很远。实际上,生活中处处都应用着数学,数学和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2]。例如:水资源透支令人担忧,节约用水迫在眉睫。针对居民用水浪费现象,北京市制定居民用水新标准,规定三口之家每月标准用水量,超标部分加价受费。假设不超标部分每立方米水费1.5元,超标部分每立方米水费3.0元,某三口之家某月用水10立方米,交水费24元,请你通过列方程求出北京市规定三口之家每月标准用水量为多少立方米?

解:由于10×1.5<24,所以10立方米水中有超标部分。

三、充分展现数学的开放性

小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往往觉得数学封闭严谨,答案唯一,其实数学还可以是开放性的,从多角度思考的。例如:

妈妈去商店买水杯,水杯的价格有4元一只与6元一只两种。她付给售货员40元钱,售货员找回了4元。请指出妈妈买水杯的所有可能性。

解:买一种杯子:(40-4)÷4=9(只)或(40-4)÷6=6(只);买两种杯子:6元的买2只、4元的买6只或6元的买4只、4元的买3只。

题目有多种可能性,答案是开放性的,有很多种情况。

又例如:民生小学原计划买6个篮球,每个36元,从买篮球的钱中先拿出72元买足球,剩下的钱还够买几个篮球?

分析:可以用计划的钱数减去预知的钱数,就是剩下的钱数,再除以篮球单价,得到还可以买的篮球个数。

解法1:(36×6-72)÷36=144÷36=4(個)

答:剩下的钱还可以买4个篮球。

分析:可以用预知的钱数除以篮球单价,得到预支钱数可以买的篮球数,再用计划买的篮球数减去这个单数,得到还可以买的篮球数。

解法2:6-72÷36=6-2=4(个)

答:剩下的钱还可以买4个篮球。

分析:可以设剩下的钱可以买的篮球数为X个,然后根据剩下钱数作为等量,列出方程,求出还可以买的篮球数。

四、注重整体,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

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以及广泛的应用性。虽然作为小学生学习的数学知识已不再那么抽象、严谨,这是由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所决定,人们只不过是把“学术的数学”转化成“教育的数学”而已,但从整体来看,它仍是数学知识体系中十分重要的基础部分,在整个系统中不是孤立的,所以小学数学教学应站在整体、系统的高度来进行,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是相互联系的。例如,在小学数学中,有关点、线、面、体等几何知识分散在12册教材中,学生对这些知识的掌握比较零碎,帮助学生把这些零碎的知识串联起来,形成正确的知识结构,是六年级数学复习课的一个主要目标。为此,笔者设计了点“移动”后得到直线、射线和线段等图形;线段“移动”后得到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圆等基本平面图形;平面图形“移动”后得到基本立体图形的一节复习课。上述的设计是基于笔者对数学的如下认识:首先,数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这个过程不仅反映在几何体系的构建本身是一个由点→线→面→体的发展过程,也试图体现作为数学的教学,必须让学生初步感知、体验知识系统的构建过程;其次,不仅要让学生掌握这些知识,让学生的头脑中有一个正确的知识网络结构,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在构建知识网络的过程中获得数学思想和方法,设计中的点→线、线→面、面→体这三个环节中,当第一环节结束时,是师生共同分析得到“动”的方法,而在后两个环节中,是让学生自己尝试运用刚才的方法去发现规律,这是方法上的迁移运用;再次,数学也反映了事物的本质属性,即它的一部分是由万物世界抽象而来,体现在数学的教学上,就是要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看世界。反映在本设计中,笔尖的“动”抽象成点的“动”,而点、线、面的“动”,抽象地得到其他的一些几何形体,就是这一思想的体现。当然,这些对数学的认识,是通过注重整体来进行课堂教学设计这一策略体现的。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观荷花小学作文】相关文章:

小学四年级作文:观荷花04-23

小学生观荷花作文05-11

观荷花作文500字04-08

荷花小学作文05-30

描写小学作文荷花05-27

荷花小学作文300字06-17

荷花魂作文05-17

荷花满分作文06-03

赏荷花作文06-14

南苑的荷花小学生作文04-09

上一篇:苦丁香的记忆作文下一篇:南明区工商分局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