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课堂有效教学实施计划

2024-07-02

初中化学课堂有效教学实施计划(精选10篇)

篇1:初中化学课堂有效教学实施计划

初中化学课堂有效教学专题研究计划

吴喜民新课标下的初中化学如何围绕课标、考纲为学生的发展上好每一节课、如何开展化学课堂的有效教学,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和教育科研能力,是面临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研究课题,特制定研究计划:

一、从根本上转变教学观念,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本课题研究突出主体教育的发展性、创新性、与时共进性,紧密联系教学实际,从实践中发现问题,在实践中解决问题;在实践上,注重课堂教学环节,加强实验研究。以学科为中心,点面结合,资源共享,探究新的教学方式,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对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推进课程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于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其效益是显而易见的。把课堂上原本老师的“独角戏”变成师生的互动,让课堂活跃起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课题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从课题名称上即可看出,那就是要研究如何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有效教学策略。因为无论是素质教育也好,课程改革也好,其实施的主渠道都是课堂教学。只有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树立学生主体的观念、以人为本的观念,自觉运用和总结能够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教学策略,才能改变传统的教学行为方式,为实施素质教育、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服务。从“教学策略”这个概念上看,我们既要研究教师“教”的策略,也要研究学生“学”的策略,把“教”与“学”统一在“课堂”之中。

1、“有效教学准备策略”研究

通过对有效教学准备策略的研究,使教师对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思维特点及生理心理健康状况作全面的分析,根据教材、学科特点及学情,合理选择教学方法,为实施有效教学作好前期准备。

2、“有效教学过程的实施策略”研究

(1)改善学习方式。①自主探究要有成效。要抓好定向探究,也就是在关键处探究,要使自主探究与有意义接受形成互助互补,相辅相成。②合作教学不能流于形式。要先给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使学生有合作的需要。合作过程要有组织有分工,还要对合作的成效进行评价。③动手实践落到实处。重视教学过程中的动手操作、实验验证和课内外实践性作业。多媒体与传统教学手段应优势互补,不能用多媒体代替学生的动手操作和体验感悟。

(2)改善管理行为。创设互动的交往方式,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师应当好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到位而不越位。学生的参与不仅要有量,更要有质。应尽量达到深层次的参与,即思维的认知参与。如注意力高度集中,积极动脑思考,有思维碰撞的火花等。

(3)改善教学行为。有效实施事先作好准备的目标和内容,机智处理无法事先作好准备的偶发事件。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课堂生成性的资源,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多元理解,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独立思考能力、多向思维能力、口语交际能力。也要注意价值引领,加以必要的点拨、引导。

三、课题的研究途径。

本课题的研究以教师教学生涯中最熟悉的课堂教学作为切入点,以教师自己所教学科为研究圆心,以学生主体性发挥为研究半径,学习理论,观察课堂,反思教学,总结提炼,探索规律.20103

篇2:初中化学课堂有效教学实施计划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每位教师教学观念也不断更新,怎样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每位教师都关心的热点问题。初中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是初中学生毕业、升学考试必考的科目,对初中化学科来讲,教师面临的压力更大,实施课堂有效性教学更是迫切。怎样减轻学生的负担,怎样从四十五分钟的课堂教学中要质量,可以说是每个初中化学老师都在探索与思考的问题。

所谓课堂有效教学,是指在先进理念的指引下,运用科学的课程教材和合理的途径、方法,产生优质高效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教育的具体培养目标。从学生的角度来讲就是提高学习效率、增进学习结果、强化学习体验。现就初中化学教学中实施课堂有效教学谈几点体会。

一、认真备课,为实施课堂有效性教学做好准备

(一)新一轮课程改革突破和超越了学科本位的观念,要求教师不是教教材,而是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师首先要研究化学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目标,钻研化学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参考化学课程标准中的实施建议,进行教学内容处理,甚至是调整同一章节的教学顺序。然后,在整体把握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根据教材内容准确界定教学目标。一堂课的教学之前,我们必须明确这节课在初中教材中的位置和作用,要求学生达到什么样的知识层次。这是我们对这节课进行有效教学的依据。如《分子和原子》课程标准:“物质是由微粒构成;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现象。”根据这一标准,我们可界定课时的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技能:①认识物质的微粒性。②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现象;过程与方法:①通过提出问题及实验探究,让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②让学生积极地交流讨论,并充分调动其想像能力,构建其微粒的观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微粒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丰富的想像力及推理能力。

重点:树立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观点。

难点:能用微观性质解释实际问题。

本节课教学就必须围绕所制定的教学目标开展。能不能达到预期教学目标是我们评价一节课是否有效的关键点。

(二)预见学生学习情况,课前备课中,要从学生的实际和认知规律出发,预见在教学的过程中会产生哪些问题,并考虑如何处理这些相关问题,这样才能有效把握课堂教学秩序,这样教学才能落到实处。如《分子和原子》的教学过程中探究实验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从大烧杯中酚酞试液变红来得到微粒在不断地运动。但学生肯定会有一个问题:为什么氨水不变红?教师如果没有事先有去准备,马虎应付,学生会有兴趣听完你的课吗?这是这节课最精彩的地方,处理好得到的效果可想而知。这个问题涉及到很多的知识:微粒运动速率影响因素、微粒间力的问题等等。上课时教师必须作到心中有数,且能自如地把握深度与广度,既让学生有一些了解,又不能让他们一直在那里纠缠。这样既能满足学生学习的欲望,又为后续学习留下动力。

二、优化课堂教学,以有效教学达成教学目标

(一)、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是有效教学的前提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求知的动力,发明创造的源泉。但兴趣也会减弱,甚至消失,只有让学生对化学真正产生兴趣,才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索欲望,学生才能孜孜以求去自觉探索。

1、利用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常见的自然现象,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如汽水瓶一打开为什么有很多气泡翻腾?为什么能人工降雨?为什么烟花是五颜六色的?为什么有千奇百怪的石林„„这些都能引起学生的强烈兴趣,使得他们急于了解前因后果。

2、利用实验现象,唤起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刚接触化学,开始会对化学颇有些兴趣,尤其对化学实验更感到有意思。开学第一堂课,我一般都不急于上新课,而是先做几个实验,如“清水变牛奶”、“烧不坏的手帕”、“白纸显字”、“魔棒点灯”、“水火相容”等。一连串有趣的现象令学生欢呼雀跃,他们初次接触化学,就感到了它浓厚的趣味性和神秘性,一个个为什么油然而生,使学生们想学、爱学。

3、利用化学史教育,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当学到化学用语、化学方程式时,学生常会感到抽象难懂、枯燥乏味,有可能会使原有的兴趣消失。如何保持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使原有的、暂时的兴趣转变为稳定的、持久的兴趣?为此我及时对学生进行了化学史教育,谈闻名世界的中国古代发明如造纸术、火药,侯德榜为国争光的光荣事迹。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增强学生克服困难的决心。

4、创设情景,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课堂教学中,要善于创设情景,捕捉学生的兴奋点,设计几个动情点,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如:设计精彩的引言,一些化学故事、化学家的成长事迹、化学问题的争论、化学在科技进步中的贡献等等。

(二)精心组织教学是有效教学的保证 在教学过程中,不论采取哪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是否达成教学目标要求成为评判课堂教学“有效”或“无效”的标准。而课堂教学“有效”与“无效”,优化课堂教学是实施课堂有效教学的一个前提。优化了课堂教学,能让学生的学习目标围绕教学目标而展开,使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得到保证。

如在《分子和原子》的教学过程中,真正的教学难点是怎样把抽象的微粒进行具体化和形象化。创设情景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成败就会影响这节课的效果。本节课如果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情景会产生很好的效果,用闻到各种香味、各种饮料的味道、搜救犬在各种自然灾害中的作用等等作为情景材料,让学生去思考、去讨论,为这节课的所有教学作铺垫,对教学难点的突破是行之有效的一种方法。另外,问题的设计也是维持兴趣的一种方法。在对学生有所了解的情况下设计围绕重难点的问题,按一定的梯度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参与解决问题的活动,让学生从解决问题中获得成就感,学生的兴趣就能得到进一步的维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得到了保证。也可以引导学生关注近几年来中考就这个知识点所出现的题目,让学生体会学习本课内容知识点的目的,达成教学目标要求,这样的课堂教学就有效了。

(三)开展探究学习是有效教学的重要手段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新课改下的教学,注重学习方式的转变,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开展探究性学习,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去发现问题、收集资料并形成假设方案,最后对假设进行验证与交流。

在探究HCl和NaOH是否发生反应时,因为没有明显的现象,无法直接判断,这时学生会迸发出许多精彩的观点,一学生说:可以用紫色石蕊试液。向盛有NaOH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紫色的石蕊试液,石蕊变蓝色,然后逐滴加入盐酸,此

时若蓝色变成紫色,说明NaOH与盐酸发生了反应。学生二说:用酚酞作指示剂,因为NaOH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滴加盐酸后红色变无色就证明NaOH与盐酸发生了反应。学生三说:可以用PH试纸,从PH>7一直测到PH=7或<7。学生四说:把NaOH与盐酸混合,然后用手摸试管外壁,感受温度的变化。

学生们集思广益、发表了各自的见解,想出许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实验设计得更加完善,实验更加成功,那么这些方法是否都可行呢?教师先不加以评论,让学生通过亲身实验去探究,让实验事实说话,学生体会更深。

(四)有效处理突发问题是有效教学的补充

一个教师再有本领,他都有意料不到的课堂突发问题,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影响整节课的教学效果。在“空气中氧气体积含量的测定”实验中,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偏小的原因时,一位胆大的学生质疑,说他观察到的实验结果是偏大,引发学生们哄笑。教师再次仔细观察,事实确是如此,学生们脸上疑云重重。教师及时表扬这位同学观察仔细,敢于提问题。然后,引导学生阅读书上的实验步骤,讨论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情况的出现。学生们积极讨论并找到了答案:红磷点燃后,燃烧匙插入集气瓶的动作不够迅速,导致瓶内空气受热膨胀逸出太多。学生们用实验验证,结果果然如此,学生们兴趣盎然,这样的课堂就有效了。

课堂是师生互动最多的地方,是传输知识的主阵地,但由于新时代的学生知识面广,个性强,问题更多,应注意处理学生出现的突发问题,矫正学生的错误思维,让学生针对教学目标展开联想,用科学的方法和态度解决问题,这样的课堂教学才谈得上是有效的教学。

三、有效教学的保障:教师的不断的反思,素养的提高

教师所具有的素养是有效教学的重要保障。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首先有一桶水。课堂的主体是学生,主导却是教师,只有对自己的学科了解得越多,才能表达得更清楚或者使用更多有效的教学策略,才能游刃有余。但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并不是一下子就能完成的,要在一朝一夕中锻炼,不断地汲取知识,充实自己,学会反思。叶澜教授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难以成为名师,但如果写三年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要做名师,必先反思。教师要不断的反思,不但反思课堂的成功、精彩处,闪光点,更要记录教学中的疏漏,记录你的困惑。新课标非常强调教师的教学反思。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总结教学的得失与成败,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回顾、分析和审视,才能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自我监控的能力,才能不断丰富自我素养,提升自己的品味。应充分挖掘自己的教学潜能,深思适应现代理念的教学策略,并付诸于实践,为培养创新人才、为教育贡献应有的力量。

篇3:如何有效实施初中化学课堂教学

一、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 一切有成效的工作, 必须以某种兴趣为先决条件。兴趣是思维的导火线, 是学习的内动力, 它可以使学生的求知欲由潜伏状态转化为激活状态。因此, 我认为教师应该有目的地创设一种生动活泼、引人入胜的问题情境, 引起学生的悬念。这样, 学生就会想学、想了解、想研究, 甚至主动去探究。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探究兴趣, 使其积极主动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平时的教学中, 我就特别重视这点。例如:我在复习化学用语时, 采用游戏的方式将学生分为一、二、三、四组, 四个小组进行活动。活动内容包括幸运抢答、幸运考场、幸运挑战、幸运搭档等, 看哪组得分最高, 哪组就是冠军。于是, 学生的兴趣一下子就提起来了, 学习的效果很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作为教师一定不能忽视这一点。

二、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教师只是引导者, 在教学过程中, 一定不能忽视这一点。因此, 务必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首先要给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快和谐的课堂环境。如夏日的午后上课, 学生是最无精打采的, 效果也是最差的。这时, 我走进教室, 先给学生讲一个笑话或让每一个学生都笑一个, 再开始上课, 学生就会显得很兴奋, 并且心情舒畅, 上课自然就更积极主动一些, 教学效果也明显好多了。其次, 要注意把课堂交还给学生, 教师不能满堂灌, 要让学生自主、合作学习, 形成互帮互学的氛围。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所以, 要积极开展化学实验。化学实验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还能让学生更好地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在平时的教学中, 化学实验起了很大的作用。一般情况下, 我都会将全班同学分组, 每两个学生一组进行实验, 自主组装仪器, 观察现象, 得出结论。我在其中只作引导, 如:在学习《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的实验中, 因为蜡烛是大家所熟悉的, 所以, 我把课堂完全交给了学生, 并且最后还要求学生继续探究蜡烛熄灭冒白烟时, 该白烟的成份。这样一来, 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都得到了调动, 动手能力、合作意识、协作精神、创新能力都有所提高。由此可见, 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思想中的闪光点, 力求使学生的潜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开发。

三、要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 充分了解学生

教学的起点是根据学生的学习起点确定的, 这个起点不能太高, 也不能太低, 而是要适当。所以在备课前, 教师一要详细了解学生情况, 深入学生实际, 创造使学习困难的学生在学习上也能取得成功的机会。充分了解他们现有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念等。二要分析学生发展的现状和发展的可能, 要因人而异, 不能带有盲目性。应防止难度过大, 学生弄不懂, 无法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导致教学目标难以落实;同时也要避免难度过低, 缺乏挑战性, 导致教学效果不佳。总的来说, 把握好了教学起点, 可以有效防止教学中的随意性, 可以使教学更有针对性, 课堂更有实效性。

四、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化学源于生活, 并且为生活服务。化学的课堂教学要贴近实际生活, 不能脱离实践。新课程理念下, 化学十分重视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未来就业的发展能力。因此, 务必要引导学生关注化学对社会、经济、环境和科技所产生的影响。我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 既注意了核心概念与化学知识体系的联系, 又有意识地把化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 与实践相联系, 从而让学生意识到化学对我们有用, 可以为我们服务, 有必要学好化学。与此同时, 还增加了学生的求知欲, 促使学生能主动自觉地学习。

总之,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化学的主要途径, 所以要把握好课堂教学, 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场所和学习氛围, 使其“因为快乐, 所以学习”。在教学中应当多让学生主动参与, 多联系学生感兴趣的事例, 这样就会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篇4:初中化学课堂有效教学实施计划

关键词:新课标 初中化学课堂 现状 问题 教学 有效性

中圖分类号G633.8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为了适应社会进步和教育发展而进行的课程改革,是对课程本身、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进行的根本性变革。新课改背景下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对于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效率、巩固学生知识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化学教学要遵循基础性、开放性、民主性、个性化等原则,真正地以学生为主体,变传统的“要学生学”为“学生要学”,不断地激发学生的课堂兴趣,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一、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新要求

(一)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相结合

传统的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过于注重化学知识的传授,过度地侧重于理论教学,要求学生对化学知识死记硬背。这样的教学模式虽在短时间内有效,但却无法真正地让学生记住、学会和应用知识。新的化学课堂要实现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要把实验室搬到课堂上,让学生亲身实践,如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都可以进行实验教学。

(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学生学”为“学生要学”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要改变以前老师灌输、学生被动接受式的教学模式,变“要学生学”为“学生要学”,主张老师与学生能够建立良好的教学互动,侧重于调动学生的主体参与性,提升学生的自我创新能力和知识架构能力。老师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课堂条件,营造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学生之间自由发挥和主动交流实现课堂效率的提高。

(三)课堂教学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化学是一门应用性非常强的课程,生活中的各种物质变化都涉及化学反应。新课改背景下的化学教学不能只局限于学校课堂,学生的实际生活也是一个大课堂。新的课堂教学模式要实现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将传统的课堂教学延伸到生活教学中去,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侧重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化学现象、创新化学应用的能力,从而真正地实现学以致用。

二、当前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所存在的问题

(一)初中化学理论教学存在的问题

不同初中生的学习方式、学习能力也是不同的,但是当前多数化学教师并未看到学生之间的差异,而采自统一教学方法对所有学生教学,这也导致学困生的学习热情丧失,学优生的学习优势埋没。一成不变地向学生教授教材中的化学知识,忽略学生的自主学习性,使得学生缺乏足够的自主学习空间,严重妨碍了初中学生的化学学习,而且教师的讲课进度对化学的学习影响深刻,大多数教师无法正确控制教学进度,对于整本教材的化学内容安排不详细,重点章节讲授不完全,严重影响学生对化学理论知识的掌握。

(二)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部分学校刻意减少学生的实验课课时或是采雌师演示方式进行指导,学生只是参与一些基础简单的实验课,很多学生强制性记忆实验操作、结论,如氢气的制取、氧气的检验等。学生对于化学实验创新思维拓展不强,多数通过记忆化学方程式对化学过程进行判断。由于学校对实验课的忽视导致初中生对实验课产生抵制心理,动手能力差,不愿意做化学实验,而且部分初中生对化学实验的结论描述皆是通过书本知识来实现的,在做实验时不遵守实验规则,容易引发安全事故。

三、新课标下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策略

新课标的改革使得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而初中化学教师则在努力寻求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从而促进初中化学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全面发展。那么,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策略到底有哪些呢?

(一)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策略之一就是要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这是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升的前提条件之一。那么,这就是说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化学教师应该努力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激发出学生对于化学知识的求知欲望,有利于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对化学知识进行自觉的探索,还可以创造新知识。因此,初中化学教师可以通过课堂体验来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整个化学课堂变得更加活跃。

(二)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化学教师应该努力为他们创设出有效的教学情境,认真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点,在对他们进行深入了解与分析的基础上来设计出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情境,让整个化学课堂成为一个更为自由和活跃的教学场所,化学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出一些化学故事情境等,让学生感知到一种化学知识的亲切感的同时,能够学习到化学知识,有利于激发出他们的学习好奇心。

(三)构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化学教师应该努力转变学生的被动学习状态,而且应该把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充分发挥出来,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从而帮助化学教师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这与新课标下的教学要求相一致,因为新课标就要求让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那么,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就要把学生真正纳入到课堂教学中来,促进学生的课堂角色转换,为学生努力构建出一个和谐的教学课堂氛围,从而真正建立一个“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初中化学课堂,提高化学课堂教学的针对性与科学性。

四、结语

总之,新课标下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是当前很多初中化学教师共同追求的目标,因此,它也已经成为了初中化学教师一起探讨的热点话题。那么,鉴于当前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不高的问题,因此,我们应该努力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的学习角色转换,为他们努力构建一个和谐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从而让传统的化学课堂上学生的被动地位转化为主体性地位,成为化学课堂教学中的中心所在,并依靠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最大限度的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尚昌海.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初探[J].数理化学习:教育理论版,2011(9)。

篇5:初中化学课堂有效教学探析

【摘 要】 初中课堂一节课是45分钟左右,而如何利用好这45分钟,提高教学有效性,让学生能够主动的参与到学习活动中,自主吸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兴趣,是每一位教师共同的研究课题。本文就针对当前初中化学课堂中的教学情况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笔者的几点研究体会。

【关键词】 初中课堂;化学;有效性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089(2018)07-0-01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需要鼓励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主动的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自主的获得并体验知识的形式和发展。初中化学是中学化学的启蒙,学生初次接触一门全新的学科,如何让学生快速熟悉并掌握化学课堂的教学要点,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的教学有效性,成为了每一位初中化学教师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那么何谓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先进的教学理念,使用科学的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合理的途径,高效的获得知识,提升能力,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从学生的角度来说就是学习效率得到了提高,学习体验得到了强化,学习结果更好。

下面笔者从教师的角度出发,就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从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一、认真做好课前准备

1、掌握学生的情况

我们知道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教学效率的高低并不是看教师在一节课讲了多少内容,而是看学生吸收了多少内容。因此为了保证课堂的教学有效性,教师一定要提前对学生的情况有一定的了解,做到心中有数。同时在课堂上要把控好全局,譬如在做讨论发言的时候,教师一定要把控好发言的内容,把问题设置到位,让学生能够在自由回答问题的过程中,获得能力和知识上的提升。教师对学生已有的能力、经验和知识储备有一定的了解之后,再谈教学方式和手段,才会有的放矢,不至于纸上谈兵。

2、明确教学目标

新课改要求教师要能够突破教材的限制,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而不是照本宣科的传授教材上的知识。所以我们教师首先需要做的就是明确教学目标。只有目标明确了,才不会在教学的过程中走弯路。教学目标明确后,就是我们对“教材”的料理了。既然需要我们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我们就无需按部就班的照本宣科,可以结合教学实际情况和教师、?W生的教学习惯,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处理,如章节之间的教学顺序的变换,教学内容上的扩展延伸。对不同教学章节有也可以有不同的要求。然后根据不同的要求,制定不同的教学过程和方法,分清楚重点和难点,有意识的进行强化训练。把教学目标的达成进行具体标准化,只要达到什么样的条件,就算是完成了基本的教学目标。

3、预见学生学习情况

要对课堂中会出现的问题和状况进行事先模拟。对一些可能出现的情况和问题要实现发现并解决。预见学生可能会出现的学习情况,并针对这些情况进行相对应的处理。这样才能节省学生的学习时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有时候,学生关注的地方可能会和教师关注的地方完全不同,如果我们教师能够在实现就做好准备,那么在出现这种情况之后就能够有效地对学生关注的兴趣点,进行适当的延伸和扩散,让学生获得较好的学习体验。这样学生才会在课堂上更加积极的思考和参与。获得的教学效果也必然是较好的。

二、优化课堂教学

1、精心组织教学

教学过程的组织,无论通过何种精妙的方式其主要目的就是要能够达成教学目标。而教学目标的达成与否就成为了课堂有效性高低的一个决定性标准。通过精心的组织课堂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意愿,并能够维持学生的学习行为,让学生能够更投入的开展学习,可以说教师只要下了功夫去精心组织教学,学生一定能够看到,教学效果也一定不会太差。

如在《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的教学过程中,真正的教学难点是怎样把抽象的微粒进行具体化和形象化。创设情景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成败就会影响这节课的效果。本节课如果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情景会产生很好的效果,用闻到各种香味、各种饮料的味道、搜救犬在各种自然灾害中的作用等等作为情景材料,让学生去思考、去讨论,为这节课的所有教学作铺垫,对教学难点的突破是行之有效的一种方法。另外,问题的设计也是维持兴趣的一种方法。在对学生有所了解的情况下设计一围绕重难点的问题,按一定的梯度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参与解决问题的活动,让学生从解决问题中获得成就感,学生的兴趣就能得到进一步的维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得到了保证。也可以引导学生关注近几年来中考就这个知识点所出现的题目,让学生体会学习本课内容知识点的目的,达成教学目标要求,这样的课堂教学就有效了。

2、有效处理突发问题

一个教师再有本领,他都有意料不到的课堂突发问题,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影响整节课的教学效果。就象《司马光为什么要砸缸》一样,由于课堂教学的无效,可能让教师的威信和尊严受损,影响教学目标的达成。在“空气中氧气体积含量的测定”实验中,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偏小的原因时,一位胆大的学生质疑,说他观察到的实验结果是偏大,引发学生们哄笑。教师再次仔细观察,事实确是如此,学生们脸上疑云重重。教师及时表扬这位同学观察仔细,敢于提问题。然后,引导学生阅读书上的实验步骤,讨论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情况的出现。学生们积极讨论并找到了答案:红磷点燃后,燃烧匙插入集气瓶的动作不够迅速,导致瓶内空气受热膨胀逸出太多。学生们用实验验证,结果果然如此,学生们兴趣盎然,这样的课堂就有效了。

课堂是师生互动最多的地方,是传输知识的主阵地,但由于新时代的学生知识面广,个性强,问题更多,应注意处理学生出现的突发问题,矫正学生的错误思维,让学生针对教学目标展开联想,用科学的方法和态度解决问题,这样的课堂教学才谈得上是有效的教学。

3、关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在一般农村中学,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不少。上课过程要经常注意这些学生的情绪,多同他们交流。教师可以按能力差异对这些学生进行隐性分组,把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分散到各学习小组中,与能力强的学生搭配为宜。同时为他们安排难度适当的学习任务,按学习进度差异安排教学,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按自己的学习速度、阶段循序渐进。同时,在课堂教学的评价上也应有所区分对待,教师不要基于相同的标准进行评价,要体现差异性、多元性的特点,让不同的学生在各自不同的基础上有不同程度的发展。要基于评价以激励为主的原则,当发现学生表现不佳时,不要马上下定论。否则,会引发这些学生的畏难、焦虑、自卑等不良情绪体验。教师应当把一些有助于这些学生改进学习的信息及时反馈,在学生有了满意表现后,教师再给予肯定评价。课堂教学中,要留下充足的时间让这些学生思考问题,他们才会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这样课堂教学有效性才能充分展示出来。

综上所述,教学的方法千千万,但是殊途同归,我们的目标是一样的,就是要提高课堂的教学有效性。我认为提高课堂的教学有效性,首先就应该要让课堂活分起来,让学生参与进来。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教学主体。我们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时刻牢记这一点。通过我们自己的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启迪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能够全积极主动的学习。学习的过程其实就是学生探索新知识的过程。教师要改变自己的传统观念和思维,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多下功夫。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中主动的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才是学生可持续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篇6:初中化学课堂的有效教学初探

河南省汝阳县实验中学 翟书杰

摘要:有效的课堂教学不仅能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探索精神,促进学生更好更全面地发展,也是课程改革的目标所在。

关键词:主导;问题情境;互动;多媒体

课堂教学是课程改革的中心环节。教师应在有限的时间内把所教的知识讲在课堂、落实在课堂,让学生学在课堂、练在课堂、消化在课堂,最大限度地引领学生获取知识、技能,同时给学生留有较多的自由支配时间,去发展自己的兴趣、发挥其特长。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教师要根据学生情况的变化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精心设计每一堂课的各个环节,使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下面就化学课堂的有效性教学谈几点体会。

一、强化教师的主导作用

在充分强调学生主体地位的今天,教师在课堂上的作用不仅仅是组织者,更应该是引领者和拓展者。他应该敏锐地发现或捕捉一些契机,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把学生的视野拓展到开阔地带。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首先要有高超的教学艺术,善于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钻研业务,精心备课,因材施教,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和谐发展为追求。其次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理解学生,正确看待学生。因为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是课堂教学效果和质量的最终体现者,教师要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善于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思维能力是学生运用现有的知识,通过分析推理获取新知识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要由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同时构思要新颖灵活,概念性要强,涉及化学知识面要广且富有一定的启发性。好的问题情境的创设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励学生积极思考,在老师启迪和引导下,使学生在掌握运用知识和发展智能的过程中进行创造性思维活动,培养科学思考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CO2实验室制取”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错误!未找到引用源。CO2实验室制取用什么物质?错误!未找到引用源。能否用稀硫酸和石灰石或大理石反应来制取?错误!未找到引用源。能否用碳酸钠代替石灰石?错误!未找到引用源。能否用浓盐酸和大理石反应来制取?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实验装置可选用前面学过的哪种装置?错误!未找到引用源。若用碳酸钠和稀硫酸反应来制取CO2如何改进?错误!未找到引用源。CO2只能用什么方法收集?为什么?在教师的设问下学生产生了疑惑和好奇,带着疑惑和好奇,师生共同进行了探究得出了CO2的实验室制取方法,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同时达到了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最佳结合。

例如,在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时创设了如下问题环境: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红磷燃烧的现象是什么?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红磷在集气瓶中燃烧消耗了什么气体?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红磷在集气瓶中未全部燃烧说明了什么?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集气瓶中剩余的是什么气体?它能否支持燃烧?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某同学做该实验时打开止水夹,发现加入集气瓶中水不到瓶内空 气体积的1/5,分析可能造成的原因有哪些?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集气瓶中水平面上升到一定高度后还能继续上升吗?为什么?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你还能设计什么实验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在充满空气的集气瓶中(瓶底铺一层细沙)放入一小块白磷,集气瓶和U形管相连(带止水夹),用灼热的玻璃棒把白磷点燃并立即塞上瓶塞。当白磷火焰熄灭瓶内温度恢复到室温时,打开止水夹U形管中水面将如何变化?你能解释原因吗?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引领学生进行实验探究,而且还能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很好的发展和培养。

三、互动的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传统的教学往往是教师的精讲、学生的聆听和操练,是一种师生单向的交流方式,这种教学过程对于传授知识来说是有效的。但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性,不利于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研究学生,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树立“以生为本”的思想,实现教学主体的互动,实现教师的“因学而教”和学生的“因教而学”的有机统一,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师生情况,可采用自由探究或合作讨论等教学方法。例如:在“酸、碱、盐”的教学中,可提出用两种不同类型的方法来区分两瓶无色液体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要求写出所用试剂和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教师先准备相关的仪器和药品,要求分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经小组讨论交流后得出几种方案: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滴加稀盐酸观察实验现象;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滴加澄清石灰水;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用指示剂酚酞溶液;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分别通入CO2;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加氯化铵溶液。然后分组进行实验,得出可区分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的方法为滴加稀盐酸(是否有气泡产生)和滴加澄清石灰水(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这样的探究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有助于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向主动获取知识,通过分析类比归纳综合,形成了自己是观点和见解,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合理运用多媒体,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一张嘴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单调教学模式,有效的缩短教学时间,提高记忆效率,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降低教育成本。运用多媒体的文字、图片、动画和视频等资料进行教学活动,可使运用普通教学手段难以讲清楚、甚至无法讲清楚的知识易于理解,尤其是用图片、动画和视频更直观、更形象。因此,在化学理论课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多媒体形声性好的特点,加快学生对认知内容的理解及消化,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提高学习的有效性与理解深度。

同时,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还可以促进教师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使教学过程更科学紧凑,从而提高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学生提供更为广泛的知识空间,达到加大课堂信息量,拓宽知识的目的。

篇7:浅谈初中化学课堂的有效教学

――

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如何提高“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我们每一位初中化学老师面临的现实问题。下面我就结合实际,谈一谈我的、看做法:

一、教师的作用

我们的课改,充分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教师还给学生自主学习的地位、权利和尊严。同时,教师权威淡化了。但我认为:在整个课堂中,教师仍然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面对学生交流展示,教师放任自流;或廉价地说“很好很好”,另外,教师在课堂上的作用,不应该仅仅是组织者,更应该是引领者和拓展者。他应该敏锐地发现或者说捕捉一些契机,把学生的思考引向深入,把学生的视野拓展到无限开阔的地带。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有高超的教学艺术,学案的设计最能体现这一点。

二、学案的编写

优秀学案是教师充分备教材、备学生、备知识的综合体现,也是我们开展有效教学的保证,我认为教师在编写学案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紧扣课标

教师要认真贯彻课标精神,按教材内在规律,结合学生实际来确定教学目标、重点、难点、设计教学过程。09年9月和11月,省教科院专家两次来我校指导教学工作,其中发现的最大问题,就是我校教师只研究教材,而不注意研究课标。他们认为:那种远离课标,脱离教材完整性、系统性,随心所欲编写学案的做法是绝对不允许的。好学案一定要依标合本,具有科学性。

2.既强调统一又强调特色

我校严格执行集体备课制度,但也要求每位教师根据主备教师的学案添加个人意见,因为不同的教师、不同的学生,其实际情况是不一样的。因此备课中一定要注意变通,让自己的个人特色和智慧在课堂上得以充分的发挥,集体备课不能变成集体偷懒。

三、有精彩的导入

俗语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精彩的导入能极大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常见的导入方法如下:

(一)“实验”导入法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实验导入法当为新课导入的最佳方案。如在化学《绪言》课中教师先做几个有趣的化学实验:如小小照明弹、清水变牛奶、空杯生烟、铁树开花等等,让学生观察思考,从而激发他们兴趣,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化学故事”导入法

例如在讲《燃烧》一节时,我喜欢引用原载于«辽宁青年»题为“思维的枷锁”一文。有这么一位考古专家在深山中发现了一座古墓,通过考证他确认里面埋葬着一千多年前的一位富可敌国的王侯,那位考古专家费尽千辛万苦终于推开坟墓的门时,眼前的景象却吓得他魂飞魄散:在棺木的上方很多熄灭的吊灯中竟然有一盏还燃烧着。这位经验丰富的考古专家从来没有见过能燃烧1000多年的灯,惊骇之余转身便逃,再也不敢回到墓中。仅仅几天之后,另外几位考古学家得知消息,赶到这里,却没发现那盏燃烧的灯,他们顺利地取出了文物。为什么呢?学生带着疑惑开始本节课学习,燃烧的条件讨论完后,谜底也就解开了。原来,那盏看似一直燃烧的灯的燃料里含有磷。墓穴被封闭后,耗

尽了氧气的灯全部熄灭。墓门打开,新鲜的空气涌入,那盏着火点很低的磷灯开始自燃。

这样的开头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让学生在趣味盎然的情景中步入学习佳境,那样的结尾不仅让学生获知解惑,也让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本节课得到体现。

(三)“激趣”导入法

如在学习《硫酸》一节时,教师请同学们来猜一个谜面:醋瓶倒了。同学们争先恐后地说出谜底。再如金属的化学性质的引言:(放谁当金属国王幻灯片)学生的兴趣被调动起来,教师趁势导入新课。该法注重寓教于乐教学原则的应用,它能最大限度地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新的知识,感悟深奥抽象的道理。

导入的方法还有很多,要靠平时多收集,当然也要切记引言的素材一定要有科学性、探究性。

四、开展探究性学习

课堂永远是探究性学习的主阵地。要立足教材,在课堂上进行一系列富有成效的探究活动,可以在自学、合作中,教师提出教学实验的若干问题,交给学生选择确定自己的设计方案,查阅资料,独立或小组合作设计初步方案,从中先出具有代表性的方案(可行的与不可行的),集中在课堂上由设计学生进行演示、交流,介绍自己设计实验的原理、方法、步骤,由学生评定优劣,共同探讨实验成败的原因。如:关于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探究。难道只能用红磷燃烧消耗氧气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吗?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们开始了系统地进行探究的第一个实验。学生设计了许多富有创意的实验方案,当然 3

基本上都是从资料上找的,但我们要求他们讲出自己所选装置的优点和不足。并按探究的步骤尝试写探究报告。

倡导探究性学习,必须深挖教材内容,为系统性的探究性学习寻找信息源。实际上,教材中许多的演示实验和有关数据表格都值得我们去探究,很有必要对教材中那些能引起探究的知识进行认真的梳理。

篇8:初中化学课堂有效教学实施计划

一、课前的有效准备

1. 教师的备课

大凡成功的课必定是充分准备的课,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 有效的备课必须体现以下三点:

(1) 目标的有效:清晰、简明。目标是方向, 方向正确才能保证有的放矢。备课时要制定明确、具体、科学的教学目标, 对目标的表述必须准确, 能围绕目标设计教学活动, 有当堂教学目标达成情况的检测设计, 能围绕目标确立重点、难点, 在设计教学活动时, 用哪些方法突出重点, 哪些方法突破难点, 必须在教案中充分体现, 这样的课堂教学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2) 内容的有效:适量、适度。一节课教学内容的多少, 并没有明确的规定, 教师要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的基础以及认知能力, 科学地安排与搭配教材内容, 合理地组织课堂的各个环节。不能贪图教学进度快而忽视了教学效果, 使部分学生消化不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也不能图方便, 少安排教学内容, 使学生课堂上吃不饱。

(3) 教法的有效:灵活、恰当。相同的教学内容, 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就会有不同的教学效果。教的目的是引导学生主动地去学, 教师在教法的选择上, 要结合教材内容、学生的认知水平, 灵活地选择教学方法, 要突出体现教学情境的预设和学生课堂活动的安排, 要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的“三为主”原则。教法贴切, 教学方有效。

2. 学生的预习

有效预习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 学生主动进行学习, 自主获取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在化学教学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 主动预习走近化学知识。为此, 教师一定要精心设计预习提纲。在预习提纲中通过各种各样的问题将教材主要内容呈现给学生, 强调预习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并提出几个新问题, 引导学生自学质疑, 唤醒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因为“提出一个问题, 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二、课堂教学的有效实施

1. 加强实验教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化学实验中各种生动鲜明的化学现象, 能激起学生浓厚的兴趣和求知欲。有的教师喜欢用视频展示实验, 这就使实验效果大打折扣。我们提倡能做的实验, 一定要做, 更提倡尽可能地把一般性实验设计成趣味实验, 这样既能使学生印象深刻, 又能体现化学与生活的联系。化学实验时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是有效教学的重要手段。

(1) 做好演示实验。演示实验的目的是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所要观察的实验现象上来, 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 再通过深入分析, 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因此, 根据教材需要做好演示实验非常重要。例如在教学化学第一课“开启化学之门”时, 我演示了“加热碳酸氢铵”实验;在介绍燃烧条件时, 我给学生演示了“烧不坏的手绢”实验, 让学生感觉到化学的奥秘以及与生产生活的密切关系。这样学生在课堂上就会集中注意力, 精神饱满, 对化学课堂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2) 做好分组实验。学生分组实验时, 在教师的指导下, 根据实验目的, 由学生自己动手实验, 可以事先明确操作步骤, 也可以让学生自由发挥, 独立完成实验。例如在淀粉检验的实验教学中, 我让学生自带各种富含淀粉的食物, 老师提供一份碘酒、一份碘水、一份含碘的食盐水。课堂上让学生自由做实验, 根据实验现象, 通过分析讨论, 最终得出结论。这样既培养学生科学的实验方法、操作技能, 又能帮助学生树立科学探究的思想。

(3) 开发家庭小实验。家庭小实验的引入使课堂教学延伸至课外, 它对保持学习兴趣, 巩固知识技能, 培养能力, 开发智力起到一定的作用。例如在粗盐提纯的学生分组实验完成后, 我提问在家庭中如何寻找仪器来完成过滤的操作。经过讨论, 有的学生竟然提出, 在鸡蛋壳上钻一个小孔, 内放纱布作漏斗, 小酒杯代替烧杯, 筷子代替玻璃棒。

2. 让课堂充满激情

课堂上教师丰富的情感是课堂教学艺术重要的组成部分, 一名优秀的教师走进课堂应满脸笑容, 教态自然大方, 一言一行都对学生有一种热情的期盼, 好多学生的进步都是从教师的期盼中产生的。富有情感色彩的课堂教学, 能激起学生相应的情感体验, 能增强他们的理智感, 能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能使他们更好地感受和理解教材。教学一方面是进行认知性学习, 另一方面是情感交流, 两者结合得好能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 把智力活动由最初简单的兴趣, 引向热情而紧张的思考。教师授课时的语言、声调、动作要富有感染力。教师准确的措词、生动的语言、富有表现力的动作表情, 不仅可使学生学到化学知识, 而且还给学生一种美的享受。总之, 教学也是一门艺术, 化学课堂教学既要讲究科学性, 又要讲究艺术性。化学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充满激情, 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化学, 使化学课堂能像磁铁一样紧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以提高化学课堂教学的效率。

3. 抓住课堂教学的细节

(1) 教师要预设课堂教学的细节, 只有认真细致地备教材内容, 备学生学情, 才能对课堂上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细节进行预设, 并提前准备好处理这几种可能出现的问题细节的方案。

(2) 在课堂上, 教师要捕捉细节、把握细节、完善细节和创造细节。教师对课堂细节的关注与正确处理是课堂的画龙点睛之笔。因此, 作为教师, 除了要用开放的胸怀去预设课堂教学细节之外, 还要用智慧的头脑去处理教学细节, 将课堂上的各种情况转变成教学的契机, 使课堂充满教学的灵性。

(3) 走出课堂, 教师要感悟细节、反思细节和雕琢细节。课堂细节处理的优劣, 更能反映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所以, 课后教师要对课上每一个细节的处理进行感悟、反思, 乃至修正和改进、扬长避短。如果教师能向每一个细节要质量, 那么课堂教学将更精致、更有效、也更有魅力。

4. 创设有效的互动氛围和环节

要创设有效的互动氛围, 前提在于创设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课堂教学的有效实施。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把微笑、激情带入到课堂之中, 让学生感受到课堂气氛的轻松, 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发挥课堂的主体作用, 充满激情地积极参与到课堂互动氛围之中, 从而使每位学生在课堂上敢于对话、乐于对话, 直至善于对话。化学课堂对话是“以问题为中心的互动式对话”, 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要具有讨论性、层次性、深刻性、思考性。这样才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拥有思考的兴趣和思维的空间, 使全体学生获得有益的思维训练。例如, 在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中, 教材没有指明尾气的处理方法, 这给学生留下了互动的空间。教师以此为问题, 让学生以合作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交流, 得出几种不同的方法: (1) 用燃烧法把一氧化碳烧掉; (2) 用塑料袋把尾气收集起来; (3) 用循环利用法处理尾气。再通过进一步分析讨论一致认为:方法 (3) 最合理, 既节约原料又减少污染。这种合作学习是有效互动的重要环节, 它为学生平等参与学习创造了机会, 给予学生更多自由活动的实践和相互交流的机会, 有利于学生之间相互启发, 取长补短。

三、课后的有效训练和反思

掌握化学知识, 离不开适度的有效训练。为使训练更有效, 教师可将部分练习穿插于新授课教学的各环节, 这样不但便于及时反馈, 而且提高了课堂效益, 减轻了学生负担。同时, 在编排课后作业时, 要精选习题。选题要有针对性, 根据学情正确把握练习的深度和广度, 多进行变式训练, 避免机械重复训练和偏多偏难的倾向。此外, 要加强对“有效训练, 分层作业”的研究, 要面向全体学生,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每次训练后, 教师都要及时批阅、讲评、反馈, 只有这样, 学生在经过一定量的课堂分散训练, 适量的课外评价练习, 才能达到减负增效、减量增质的强效巩固作用。

“教然后知不足”。即使课前进行了认真的教学准备, 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遗憾之处, 这就要求教师加强对教学情节的回顾、反思, 总结教学得失, 改进教学方法, 让教学活动更趋合理。

教学反思是一节课的尾声, 也是下节课的序幕。通过反思和自我评价, 有目的、有意识地分析教学过程中的现象, 总结经验教训, 为下一节课提供实践经验。所以, 作为一名有事业心的教师, 应努力成为一名有反思力的教师。叶澜教授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 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的教学反思, 就可能成为名师。”因此, 一名合格的教师就是在不断实践、不断反思中成长起来的。

总之, 在化学教学中, 教师运用充分的课前准备, 通过高效的课堂互动, 辅以有效的课后训练, 激活学生沉睡中的情感, 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 让学生动起来, 让课堂活起来, 相信我们的化学课堂一定会越来越有生机, 越来越有活力, 从而达到化学有效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马琴.“问题教学法”实施后感[J].化学教与学, 2011 (1) .

华冬.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J].化学教与学, 2011 (1) .

王如权.初中化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J].化学教与学, 2011 (1) .

张艳.放飞灵性的翅膀创造激情的课堂[J].化学教与学, 2011 (2) .

篇9:初中化学课堂有效教学实施计划

关键词:初中化学;有效性;实施策略

化学不同于其他学科,在学习化学知识的时候,不仅需要把握其中的理论知识,同时,还需要大量实验来增加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对于刚刚接触化学知识的初三学生而言,这无疑是一个非常困难的任务。因此,要运用有效策略提高初中化学课堂的有效性,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进步,让学生在认知方面由不懂到懂,在情感上由不喜欢到喜欢,从而逐步提高自己的化学知识水平。

一、实施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作用

1.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对于传统的教学方法而言,教师只是采取“填鸭式”教学方法,在这种单一教学方法的前提下,学生面对着复杂的化学公式以及枯燥无味的化学课堂,没有良好的学习方法,只是为了学习而学习,造成学生丧失对化学的学习兴趣。然而,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如果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的兴趣得到激发,调动学生对化学学习的积极性,不断钻研与探索,这样才可以使学生的化学水平不断得到提高,并且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增加学生的知识广度。

2.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化学是一门思维性非常强的学科,需要学生具有良好的思维能力,同时也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的思维能力上一个台阶。提高初中化学课堂的有效性,能够使枯燥的化学课堂变得活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大胆去想,大胆去做,跳出传统呆板的思维模式,从而提高学生的创造力与创新能力,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有效开发,不断提高学生的化学水平。

3.提高化学教学质量

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化学精神,提高学生的化学水平,促进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化学知识。通过课堂有效教学,可以让学生清晰掌握化学方程式,不仅让学生真正学到化学知识,还可以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使学生身心健康同步发展。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化学知识带来的快乐,对化学学习不断产生兴趣,促进学生化学水平的不断提高,提高化学教学质量。

二、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施策略

1.创设化学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摒弃单一的教学方法,利用已有的教学资源,进行物理情境教学的创设,充分启发学生进入学习情境,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启发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智力,有效提高初中化学教学质量。

例如,在学习“金属和金属材料”这一章时,老师可以创设生活教学情境,将化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列举一些我们生活中常见的金属物品,以及我们经常用到的金属,让学生大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思考生活中所遇到的金属,以此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得到提高。

2.创新化学教学方法,提高物理课堂效率

好的教学方法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实际化学教学过程中,初中化学教师应该灵活采用创新教学方法,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以及教学资源,促进全体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升化学课堂效率。

例如,在学习“质量守恒定律”这一节时,由于这一节比较抽象,如果仅凭学生的想象或者老师的讲解,学生很难全面把握,造成课堂效率低下。这时,教师可以实验教学法或者是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方法,使全体学生都能参与到学习中,并且通过清晰的演示步骤与合作探究将抽象的化学方程式直观表达出来,使学生更加容易理解。

3.增加化学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实践才是发展的硬道理。要想使学生对化学知识具有充分的认识,提高初中化学教学水平,促进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离不开大量的实验教学。化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在化学的学习过程中,离不开化学实验,我们需要对其中的知识进行大量实验,才能够理解其中的化学公式。因此,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增加学生的化学实验机会,让学生走入实验室,通过化学实验教学,让学生自主探索化学知识,推敲化学公式的由来,进行合作探究与化学实验,促进学生自主动手能力的发展,从而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效率,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综上所述,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可以不断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促进初中化学教学质量的提高,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足够重视,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创设化学教学情境,增加实验教学机会,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李勋东.浅析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数理化学习,2013(1).

[2]于涛.浅析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J].新课程:中学,2015(12).

篇10:初中化学课堂有效教学实施计划

课 题 研 究 计 划

南丰二中 徐德生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

情境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典型的教学情境,以激起学生的学习情绪,把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模式。中学生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他们的心理还不成熟。他们一方面产生了自我意识和社会交往的需要,另一方面,由于受到认识,情感,意识发展等多方面的制约,心理承受能力还比较弱,还不善于自觉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情绪。所以一旦在他们的学习或生活中趣味与活动、自尊与交往,自我实现等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他们就可能出现攻击、倒退、畏缩、固执、不安„„等表现,从而导致学习上的困难。相比一般的教学形式,情境教学因为其现实性、生动性、丰富性、趣味性激发了学习者本身的积极参与、内化和吸收,满足了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促进了“自我发展”的变化过程,因此而备受广大教学工作者的推崇和喜爱。

化学是学生在九年级时才接触的起始科目,面临毕业和升学,九年级学生学业负担重,主动学习的热情降低,课堂教学如果没有有效情境创设,难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难以保持学生长久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于是教学中会出现以下两种状况:一是很多教师为了赶进度,多采用单向的灌输式的教学,忽略了学生主体的活动过程。在学习中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学习兴趣不高涨,学受制于教,严重地阻碍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及学生素质的提高。二是有的老师在教学中能注重创设各种情境,希望利用各种现实、生动、丰富的情境去激发学习者本身的积极参与、内化和吸收,满足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促进了学生自我发展的变化过程,但是,缺乏对有效情境的把握。有些课堂教学中情境设置如果控制不当,在一堂课后学生的脑海中只留下情境,而没有掌握相关的学科知识,这就是无效的情境教学。

基于以上认识,本课题旨在对如何“科学”创设教学情境,开展有效的情境教学进行研究。将从化学学科特点出发,通过对实验情境、问题探究情境、生活情境、多媒体情境等各个方面进行有效性的创设研究,对课堂教学环节中情境的合理创设时机进行研究,从而对整个九年级教材的情境教学有一个全面的把握和设计,使之更好的为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服务。使情境素材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展开,使之真正发挥出课堂教学中激发、引导、促进、贯穿等作用,既激发兴趣,又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提升能力。

(二)研究意义

(1)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实现新课程理念的要求。追求有效情境教学,努力将教学情境与知识发生的过程和学生思维展开的层次有机结合,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感,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各种能力。(2)以课题引领,创建优秀化学教师群体。

课题组成员均有一定的分工,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促进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教学活动,改进和探索教学方法,实现课堂教学工作从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变,使教学素材从零散性转向系统性、科学性转变,不断调整和充实教学的内容,提高教师的教学素养。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

1、总体目标:初步构建符合新课程理念的初中化学有效情境教学的课堂教学特色。

2、学生目标:通过化学情境课堂教学,增强学生的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使学生得到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

3、教师目标:强化科研意识,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实现由经验型向学者型教师的有效转变。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

概念界定:我们所说的“有效情境”是指形式多样的,为达成教学目标而服务的适当的情境,不是“花架子”。要能促使学生以最大的热情、最佳的精神状态投入学习,易学、好懂、能懂、会用,能切实减轻学生负担,培养学生能力,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根据化学学科特点和教材内容,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研究。

1、有效实验情境的创设研究;

实验是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重要方法和必要手段,我们将继续加强实验教学,充分挖掘实验的教学功能。尝试创新实验教学方法,使实验情境发挥应有的作用。

2、有效社会生活情境的创设研究;

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与科技发展密切相关。我们需要有效攫取各种有利于课堂教学的生活情境,以及社会科技发展的各种信息,拓展学生思维和视野,使学生充分体会到化学的重要性,实效性。

3、科学运用多媒体创设有效情境研究;

根据教学内容,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通过计算机、网络与先进的实验器材相结合有效地强化课堂教学。逐渐淘汰形式主义的多媒体教学。使多媒体手段用到实处。

4、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研究。

课堂无效问题不但浪费课堂上的宝贵时间,更会干扰了学生的思维,我们需要更多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学习状态和情感体验,设置有效问题情境,启发学生进行积极思考和探索,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和主体作用的发挥,从而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有效转变。

5、不同课型中情境创设方法手段研究。

对不同的课型,我们要尝试不同的情境创设方法,避免复习课习题课的枯燥乏味,单边活动过多,将“情景——问题——探究活动——互动交流——应用反思“的过程应用于每一堂课。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

本课题属于应用型、实践型的研究,本着从实际出发,解决实际问题的态度,以课题组活动为主要形式,进行以校为本的有效研修。

1、文献研究:组织教师学习有关教育教学理论书籍,查阅相关的资料,了解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通过学习教育理论专著,撰写读书笔记,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

2、行动研究:课题组将组织教师有计划地开展各种教育教学、科研活动,边行动边反思,在反思中总结提升。

3、课例研究:进行课例展示,组织教师说课、听课、评课、研讨,使教学实践不断地重建,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

4、经验总结:课题组在前期工作、实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总结和反思,形成成果。

五、课题研究的步骤:

(一)研究时间:2011年04月-2012年06月

(二)研究步骤:

1、课题准备阶段:2011.04~2011.08

课题申报、立项,成立课题组,收集资料,制订课题研究方案,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相关资料。

2、课题实施阶段:2011.09~2012.05

制订课题研究计划,组织开展课题研究,收集、整理课题各项活动的资料,并及时提炼成研究成果。

3、课题总结阶段:2012.05~2012.06

总结、整理、分析研究资料,撰写课题结题的研究报告。

六、预期成果形式:

上一篇:我的压花书签作文750字下一篇:保险公司客户服务部巾帼文明岗推荐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