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基本公共卫生项目工作自查报告

2024-06-25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项目工作自查报告(精选12篇)

篇1:国家基本公共卫生项目工作自查报告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自查报告

根据《石家庄市卫生局关于开展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自查工作的通知》的文件要求,我县疾控中心组织慢病健教科工作人员对各乡镇项目工作进行了督导检查。督导总结如下:

一、督导内容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慢性病管理、重性精神病管理、健康教育三个项目工作。包括建档情况、首诊血压、高危人群登记本与患者登记本(简称慢病门诊登记本)的使用、健康教育活动记录及其他相关资料。

二、督导结果

此次共督导11个乡镇卫生院22个村卫生室,根据上级要求,重点查看了健康档案及相关资料的质量。

1、各乡镇卫生院内资料都基本完整,培训及督导均有记录,通过今年的强化培训,目前各乡镇每月报表基本正确、及时,整体工作情况良好。

2、大部分村卫生室慢病门诊登记本使用与健康档案填写都较规范,存放整齐,并进行了分类管理及自制索引,便于查找。给患者开出健康教育处方,并充分利用村广播,坚持每月做一次相关宣传活动,对其生活方式进行健康干预,提高居民高血压和糖尿病患病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水平。

虽然大部分乡镇工作开展较顺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同时也发现个别村卫生室还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

1、慢病门诊登记本使用不规范。

2、健康档案填写仍有空项、错项,随访不及时,且2010年的随访记录表尚未归档保存。

3、宣传活动形式单一,次数少,不能充分利用村广播做广泛宣传,且活动资料未按要求留档保存。

通过此次督导,我们决定对仍存在问题的村卫生室加强培训,严格执行考试合格后才能持证上岗从事慢性病管理工作的要求。

二0一一年四月八日

篇2:国家基本公共卫生项目工作自查报告

为促进我辖区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开展,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的相关规定,及上级主管部门下发的文件,结合本镇实际情况,我院于2021年6月对本辖区相关工作进行自查,情况如下:

一、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开展情况:

1.居民健康档案:辖区内常驻人口16532人,建立电子健康档案16452人,建档率99.5%,其中有动态记录的3073份,档案使用率18.68%。

2.慢病管理:辖区内已管理的高血压患者人数1731人,按照规范要求进行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的人数1641人,高血压规范管理率94.8%,最近一次随访血压达标数1532人,管理人群血压控制率88.5%;辖区内已管理的糖尿病患者人数464人,按照规范要求进行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的人数443人,糖尿病规范管理率95.47%,最近一次随访血糖达标人数420人,管理人群血糖控制率90.52%。

3.健康教育:居民健康素养工作:卫生院及村卫生室共更换健康教育宣传栏51块,举办健康知识讲座51期;开展健康咨询活动4次;发放健康教育印刷资料10000余份;播放音像资料1600余小时。

4.老年人健康保健、中医药健康管理:辖区内常住老年人2083人,已建立老年人健康档案2083人;接受老年人健康管理的人数4人;65岁以上老年人接受中医药健康管理人数303人,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率14.5%。

5.预防接种:半年国家免疫疫苗接种率达95%以上。熟练掌握接种前后的全面情况,做好接种反应事故的处理登记,加强冷链管理,做好疫苗的进出管理、冷链远转管理、失效报损登记。根据上级疾控中心的要求,进行相关疫苗的强化和为重点地区的重点人群提供疫苗接种服务,有效预防和控制疫苗针对性的传染病。

6.儿童保健:向我镇0-6岁儿童提供健康管理服务,儿童健康管理率达90%以上。同时对儿童的生长发育、辅食的添加等营养及护理的咨询指导,对常见病的预防、心理发育、意外伤害的预防指导。

7.预防保健:免费向辖区孕产妇提供基本保健服务,规范孕产妇保健,早孕建册率90%以上,做好产前检查和产后访视工作,孕产妇健康管理率达90%以上,并做好高危孕产妇的筛查、追踪、随访和转诊等工作。

8.传染病防治:建立健全传染病防治组织和传染病管理制度,全面规范使用门诊日志,建立健全发热、腹泻门诊登记,认真做好疫情报告、疫区管理及疫情登记,传染病疫情报告率达100%。

9.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辖区内在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69人,已规范管理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64人,管理率92.7%。

10.卫生监督协管:配合上级部门做好饮水安全、非法采供血、学校卫生服务等信息管理。

11.肺结核患者管理:辖区内管理肺结核患者5人,管理率100%。

12.对乡村医生进行了2次培训,每季度进行一次考核。

二、存在主要问题:

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率低;健康档案存在缺项漏项;电子档案开放率低;村卫生室健康教育活动开展不规范;老年人管理率低。

三、工作安排:

1.积极宣传建立居民健康档案 的好处,加强日常诊疗活动与基本公共卫生项目的结合,提高居民健康档案动态管理率和健康档案开放率。

2.加强对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管理。

篇3:国家基本公共卫生项目工作自查报告

1 缺少统领全局的公共卫生法律保障

目前,我国现有的涉及公共卫生服务方面的法律法规往往仅涵盖公共卫生服务的一部分内容,仅保障某一领域的工作开展,这些法律、法规之间缺乏协调,有的存在重复与冲突,甚至会因某些强势部门的利益而削弱对其他部门的关注[6]。公共卫生服务所涉及的并不只是医疗技术问题,单靠卫生部门是无力承担的,随着公共卫生服务建设的不断完善与深入,其范围不断拓展,要求不断提高,内容不断深化,其制度安排及具体实施需要有政府与社会的参与,更需要法律的保障,因而迫切地需要一部公共卫生服务的母法来统领全局。通过公共卫生法来约束政府部门的行为,强化政府的责任,明确政府对医疗机构管理的参与程度,公共卫生服务的公益性性质及目的、内容、供给模式,公共卫生投入在国民经济中的占比,使医疗卫生资金筹集、使用和管理、医疗卫生资源的分配规范化、制度化、法律化。明确公立医院的定位,建立科学合理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并对其进行合理的功能定位,完善其运行机制和人员编制、待遇水平、人才培养制度等。建立公平合理的医疗保险制度[7]。甚至对违法行为的惩处、问责等用法律的形式加以固化。在此基础上各地各部门可以因地制宜,制定部门法规、地方性行政法规,逐步建立起适合我国公共卫生服务需要的医药卫生法律体系,这对深化医药体制改革,提高公共卫生服务的公平与效率,保障人民享有公共卫生权利,维护人民健康,确保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

2 工作重点不突出,急于求成

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最终目的是要提高居民健康水平,国家出台十大类41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6项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成了重要的考核指标,为今后规范地开展服务指明了方向。但实施过程中过于强调诸如“建档率、管理率”等指标的高低,甚到将其变成了衡量政府部门政绩的指标。这使本来就不富余的社区医生很大一部分精力都从群众最需要的临床服务中转移了过来。医改不可能一蹴而就,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也只能循序渐进。在现阶段,我国许多地方存在的主要卫生问题是缺医少药,相对于健康档案来说,老百姓需要迫切解决的是基本医疗问题,有病能治、有病治得起才是他们的心中所想。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一定要因地制宜,明晰目的,抓住重点,立足长远,稳步推进。如果不顾当地实际需要,一刀切地竭尽医疗资源用于完成所谓的公共卫生服务,而置群众的基本医疗需求于不顾,反而会适得其反,是不会让群众对医改满意的。

3 未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社区工作举步维艰

国家在发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化管理方案的时候最大的不足就是没有开发与之相配套的信息处理系统。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的普及,利用国家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实现全省,甚至全国的联网已无硬件上的障碍,但是各地自行开发的信息系统存在着标准、功能以及构成要素不一致,数据接口标准不统一,数据无法共享、信息安全等级差、管理流程繁琐的不足。各个条线根据自己对项目化管理的理解及自身的需求设计开发的管理系统无统一的信息化技术标准和规范,数据存储不规范,有的甚至只是简单地将记录的载体从纸质变成电子方式存储,各地、各部门之间不能实现数据的共享和交换,重复记录,无谓地增加了工作量。健康档案就是一个典型,通过居民就诊、学生体检、妇保、儿保、老年人健康管理、慢病管理等条线工作均能采集到大量的健康信息,但因为缺少统一规范的信息管理软件,这些资料只能束之高阁。因此,建立功能齐全、设计规范、管理精细、使用安全可靠、操作简单易行的基本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已迫在眉睫。应通过该系统与医院信息管理、新农合信息管理、疾病预防控制管理等数据共享与对接,为社区卫生服务提供集成资料,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和交流,将基层卫生人员从繁重的健康信息采集中解放出来,为统计分析、监督管理提供全面可靠的资料,以提高档案的利用效率。利用已获得的信息去分析居民健康状况,适时介入,进行健康干预,为城乡居民提供连续、综合、适宜、经济的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

4 社区医务工作者待遇太低,不利于行业的健康发展

社区医务人员的利益令人遗憾地在医改中被冷处理了,在完善医疗保障、降药价、增服务背景下,保障医务人员的利益显得很苍白[8]。一是未能建立能上能下的人事管理制度:实施绩效考核后,政府不约而同地进行了人员设岗定岗,工作需要的人员因岗位设置问题而不能录用,医改后增大的工作压力挤占了进修学习、学术活动的机会。二是医改后绩效工资水平低、不能体现工作价值等问题极大地挫伤了医务人员的积极性,一些相对优秀的人才另谋高就,基层医疗行业人才已现颓势,年龄与知识结构的断层已初步显现出来。通过在收入待遇、职称晋升、岗位设置、培训或业务进修方面制定优惠政策,以增加社区医生的自豪感,才能为这个行业留住或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使他们安心其职业成长与付出。

5 对社区卫生服务公益性的宣传不够重视[9]

医疗卫生事业的改革必须强调公益性原则,最终建立起惠及全民的医疗卫生保障体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不光是政府政绩的指标,更是群众的健康需求。但是,对社区卫生服务我们的宣传还很不足,在形式上没有很好地利用网络、短信平台等现代的传媒方式,在内容上没有通过公益宣传,让社会明白医疗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让群众明白卫生部门能做什么,在做什么。故未得到群众的信任与支持。甚至对出现的问题没有以正面引导为主,造成社会的误读。应让群众了解社区卫生服务的内容,在全社会营造出认识医改、重视医改、关心医改、支持医改的良好氛围,从而引导群众的自我管理,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培养他们选择正确的就医观。不然,社区卫生服务政府部门办得很闹心,卫生部门做得很吃力,社会组织支持很消极,社区群众认同很不高,社会效果达不到预期。

6 没有建立完善奖优罚劣的考核机制[10]

开展绩效考核是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落实的一个关键环节。但是建档率、管理率等硬指标很难反映工作实效。而医疗过程的复杂性使得不容易制定严格的标准和规范,很多工作实际上是很难量化的,无法确定一个准确、合理、科学的衡量尺度[11],比如对一台需要多科室合作的手术来说,很难将业绩准确地划分到每个人身上。如果弱化基本医疗的指标,模糊了不同岗位的专业性,使得社区医生会选择放弃临床业务上的钻研,不利于技术人才的成长与发展,另一方面如果临床风险不能在考核中体现,许多医生就不愿花精力、冒风险去处理疑难杂症,从而出现工作消极、变相推诿病人的现象。如过多地强调了考核过程的复杂性,又会使绩效工资制度成另一种大锅饭,失去了绩效的意义。我们期待的考核机制就是工资水平足够高,各岗位与职称档次之间距离足够大;遵循科学、合理、客观、公正和可操作性强的原则,业绩标准制订的科学、客观;业绩衡量指标要公正有效;从服务数量、服务质量和满意度三方面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人员进行综合考核,以工作质量为基础、居民满意度为核心,严肃考核制度,将考核结果与资金拨付、晋升晋级、评先树优、绩效工资发放等结合起来[12]。通过绩效考核建立起的激励机制应该是一种优良文化,不但有利于激励人人奋力,勇于担责,敢于创新,更要有利于增强员工的凝聚力。

应该说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是医改的一个有力尝试,在起步阶段暴露出一些问题也在所难免。我们应看到,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民的健康福祉,关系到国家和政府的形象。只要我们能举一反三,认准目标,实事求是,坚定不移地落实各项卫生政策,坚持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满足人民群众益增长的健康需求,探寻有效控制疾病流行的方法,提高对居民公共卫生服务的可行性,努力逐步缩小城乡和地区间差异,就必然能改善卫生状况,对促进社会和谐产生重要影响。

参考文献

[1]卫生部.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年版)[EB/OL].2011-05-24/2015-11-20.http://www.moh.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hfybjysqwss/s3577/201105/51780.htm.

[2]中国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惠及全体城乡居民[EB/OL].http://news.china.com.cn/rollnews/2011-12/25/content_11936415.htm,2011-12-25.

[3]余苏珍,王力,王素珍,等.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现实困境及对策[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1,28(6):478-479.

[4]袁艳.中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政策困境分析[J].咸宁学院学报,2010,30(10):10-11.

[5]陈丽,舒展,姚岚.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难点与对策[J].中国卫生经济,2011,30(8):23-25.

[6]陈丽,姚岚,舒展.中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现状、问题及对策[J].中国公共卫生,2012,28(2):206-209.

[7]乔俊峰.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与政府责任:基于我国分权化改革的思考[J].中国卫生经济,2009,28(7):5-7.

[8]朱晓丽,代涛,王芳,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实施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分析[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1,28(2):121-124.

[9]赵晓斌.如何正确看待与积极应对媒体对医疗卫生的负面影响[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7,27(1):63-64.

[10]练惠敏,胡正路.广州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2,29(1):74-76.

[11]江一民,杜兆辉.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绩效评估中的效率指标[J].实用全科医学,2008,6(6):619-620.

篇4:国家基本公共卫生项目工作自查报告

【关键词】基本公共卫生;边远山区;调查

【中图分类号】R181.8+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2)09-0052-02

1 基本情况

1.1 边远地区情况:调查的4个自然村分布在2个乡镇,均属我县边远地区,自然村离所在乡镇政府最近8公里,最远20公里,离县城最近32公里,最远51公里;共有户籍人口1613人,常住人口556人,占总户籍人口的34.47%。

1.2调查方式:通过面对面与群众访谈、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

1.3调查对象:边远村屯群众共29人,其中男14人,女15人;最大年龄72岁,最小年龄29岁,其中30岁以下3人,38-43岁9人,50-60岁7人,60岁以上10人,平均年龄52岁;文化水平分别为高中3人、初中12 人、小学 12 人、文盲2人。

1.4调查内容: 主要是农民对国家实施基本公共卫生项目的知晓率情况进行调查,每张问卷调查了10个问题,主要内容包括农民对国家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基本政策的了解;居民健康档案管理、预防接种、健康教育、慢性病患者管理、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了解情况和参与情况。

1.5调查人员组成:均为县疾控中心及乡镇卫生院流调人员,具有较丰富的流行病学调查经验。

2结果与分析

2.1调查结果: 边远山区农民对国家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总体知晓率为37.93%(110/290)。见下表:问卷

内容按时

接种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政策是否收到宣传单是否建档免费

2.2 结果分析

2.2.1群众对预防接种等传统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了解程度较高,知晓率为82.67%;对新增的项目如慢性病患者随访管理、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的知晓率较低,均低于30%,对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知晓率最低仅为6.9%。

2.2.2群众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政策的人数与收到宣传单的人数一致,群众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政策的了解主要渠道是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形式获得。

2.2.3 居民建档率为55.17%,略低于我县建档的平均水平(截止2011年10月底全县建档率为58.96%)

2.2.4边远山区群众参加健康知识讲座的机会极少,仅为3.45%。

3 存在的主要问题

3.1边远山区群众对国家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知晓率总体偏低,特别是对新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慢性病患者管理、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等项目知晓率极低。

3.2边远山区农民文化程度较低,留守在家的农民以老人为主,很少有青壮年。

3.3边远山区农民对外界了解信息的渠道单一,主要靠宣传人员上门发放宣传单或到卫生院诊疗时获得信息,从网络、广播等形式获得的信息较少。

3.4群众对疾病重医治轻预防的思想还未得到根本改正,对高血压、糠尿病等慢性病预防未予以重视。

3.5群众对某些疾病特别是精神病普遍存在隐讳忌医思想。

4 建议

4.1提高认识。各级政府、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服务中心应加强对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认识,充分认识到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是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一项重点工程,是我国一段时期内重大的惠民工程,是充分让广大人民群众公平享受国家发展成果的重要举措。

4.2加强宣传。以政府为主导,宣传部门要利用电视、报刊、广播等平台宣传国家的惠民政策;依靠县、乡、村三级网络体系建设,从各个层面针对不同人群从不同切入点进行广泛宣传;对一些常规宣传形式覆盖不到的边远山区,可入户进行面对面宣传,做到家喻户晓。对精神疾病等群众敏感病种,可实行个性化的宣传,提供个性化服务;对高血压、糖尿病的慢性病,要引导群众从重治轻防向防胜于治转变。

4.3强化培训。各级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培训的业务指导机构,要切实担当起培训的职能,积极行动,精心策划,使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主体(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掌握相关服务项目的技能和技巧,并以自然村为单位举办形式多样的服务活动,开展健康知识讲座时适当选择或倾斜边远山区,让山区群众公平享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篇5: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自查报告

市卫生局:

2011年2月24日接安丘市卫生局《关于转发潍卫基妇〔2011〕2号》(安卫医便函〔2011〕2号)的通知后,我院领导非常重视,立即召开医院领导班子会,成立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自查自纠领导小组,由医院院长徐国平同志任组长,陈仁国副院长、崔国强副院长、刘东彪财务科长为成员,对健康档案、健康教育、传染病防治、预防接种、妇幼保健、老年人保健、慢性病患者管理、重性精神病人管理等各项服务项目的数量、质量以及真实性等,逐一进行档案核实。

一、检查结果

1、农村居民健康档案已建立14706份,其中有个别填写不规范,字迹潦草,落漏等现象存在,同时未建立电子档案。

2、产后28天内接受过1次及以上产后访视的产妇人数较少,未达到局要求,接受回访次数较少。

3、对重性精神病病人管理欠规范,未达到普查数量,按规定频次进行随访的患者数较少。

二、下一步措施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加强基本公共卫生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工作,与职工绩效考核挂钩,充分认识组织落实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工作的重要性,认真完成考核工作。

2、明确分工,责任到人。结合我院实际,实行人定岗、岗定责的方式,对各项公共卫生服务任务进行合理分解,加强绩效考核和责任制建设,提高公共卫生工作效能和水平,做到明确分工,责任到人,避免相互扯皮、推卸责任。每2-3人一组,综合开展健康档案、慢性病管理、健康教育、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老年保健等基本公共卫生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

3、加强宣传,接受社会监督。加强对基本公共卫生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的宣传,不断提高群众对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知晓率和利用率,并自觉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

篇6:国家基本公共卫生项目工作自查报告

按照上级统一要求和部署,清水镇中心卫生院自2010年2月份开始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等项医药卫生综合体制改革,镇政府对该院医改工作进行了全面的监督管理。现将该院实施改革两年来的情况报告如下:

一、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情况

自2010年2月份以来,清水镇中心卫生院全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一直坚持从辽宁省药品集中采购网上采购药物。2011年1-6月份该院药物销售总额为51.3万元,其中配备使用的基本药物达300种,销售额31.3万元(其中1、2月份采购销售额12.8万元,3月份采购销售额3.6万元,4月份采购销售额4.8万元,5月份采购销售额6.1万元,6月份采购销售额4万元);增补后购买非基本药物12种,2011年1-6月份销售额为20万元,基本药物占购药总数的61%。其中1月-4月非基本药物销售额为19.6万元;5月份基本药物销售额5.3万元,非基本药物销售额为0.4万元;6月份全部为基本药物。现在除非在特殊情况下,有一些患者必须要用的,又不是基本药物目录内的品种,如654-2注射液、抢救药肾上腺素、治疗便秘的口服药等,在网下购买少许以满足患者需要外,其他药物均在辽宁省药品集中采购网上采 购。清水镇中心卫生院对基本药物目录药品和增补的非目录药品均实行零差价销售,没有加价行为。

清水镇中心卫生院严格按照上级规定的“三免六减半”的政策要求,对患者进行医疗服务。2011年1-6月份减免金额为113944元,受益人数达13547人次。该院的财政补助资金按照清水镇2009年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数确定,2011年1-6月份得到的财政补助是78676元,这笔资金全部用于卫生院建设、医疗设备的购置和医护人员的培训提高。

清水镇中心卫生院按照人口比例核定编制为29人,实有人数36人,其中医务人员28人,后勤人员8人(其中有7人为编外人员)。技术人员全部实行竞聘上岗、合同管理和资格准入制度。该院属于自收自支的单位,该院工作人员全部实行绩效工资,绩效工资到位前平均工资1300元/人/月,实行绩效工资后平均工资为1670元/人/月。

清水镇中心卫生院2009年实现收入117.5万元,支出117.5万元;2010年实现收入188.4万元,支出188.4万元。

二、新农合资金使用情况

在新农合工作上,镇政府加大了对全镇新农合资金的监管力度。我们采取的措施是每月责承各村对照卫生院出具的清水镇新农合审核统计表住院患者名单,对在清水镇中心卫生院住院治疗的本地村民进行100%回访,了解住院人姓名、所患疾病名称、住院时间、花费金额、报销金额等情况,经 核查无误后,镇合管办在“清水镇新农合审核统计表”上签字盖章,卫生院再上报县合管中心报销。

三、开展公共卫生服务情况

清水镇中心卫生院坚持为辖区居民进行各种公共卫生服务,开展的项目有:

1、健康教育,在患者较集中的输液大厅每天播放健康知识影碟,并定期更换宣传栏健康知识内容,对广大群众进行健康教育;

2、发现传染病及时上报;

3、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报告;

4、对儿童进行包括血常规、口腔检查、视力检查等项目的体检;

5、出动宣传车到各村宣传健康知识。该院2010年获得的公共卫生财政资金31132元,全部用于医院建设和购买医疗用品。

两年来,清水镇中心卫生院按照上级要求,全面实行了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等医改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网上采购药品要更规范,公共卫生服务工作要多承担较少,新农合工作对患者身份的确定还不够细心,还有一些患者姓名与本人不对的地方,镇政府也要加大监管力度,促使这些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尽快解决,把工作做得更好,让患者满意,让人民满意。

篇7:国家基本公共卫生项目工作自查报告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自查报告

县卫生局:

根据《仁寿县卫生局关于转发<四川省卫生厅、四川省财政厅关于2011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省级考核结果的通报>的通知》(仁卫发[2012]151号)文件精神,和《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年版)》要求,结合我单位实际,于本月开展了自查工作,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组织保障

(一)组织管理:自公共卫生项目启动以来,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对公共卫生都高度重视,成立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组织,按照县卫生局制定的各项目实施方案和卫生部《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以下简称为《规范》)要求,卫生院和卫生室组织保障有力,工作措施到位,强化责任,狠抓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扎实有序推进。

(二)监督指导:单位及时上报相关自查材料和考评材料。基本公共卫生项目每月开展自查,对上级考评提出的问题,积极指导和整改。

(三)推进创新:2012年上半年加大了公共卫生工作规范管理力度,每月都制定基本公共卫生工作计划,组织医院体检小组入村开展重点人群体检工作。卫生室管理更加完善和规范,工作扎实细致,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同步进行,每月定期对村卫生室督导检查纳入常规管理,工作开展较为规范。

(二)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及电子档案

到2012年6月初,我辖区总人口10458人,已建立居民健康档案8369人份,占辖区总人口的80%,电子档案6300人份,占总人口的60%。各村建

按考核要求统一了健康档案格式,制定了档案管理制度。对高血压、糖尿病、孕产妇、0-6岁儿童、65岁以上老年人、重性精神病等重点人群进行了随访和档案更新管理。

(三)健康教育

卫生院成立了组织,制定了实施计划,按项目要求组织实施,按规范要求开展了讲座、咨询活动,定期更换宣传栏,照片、活动小结及签到等活动均有资料存档;卫生室也按规范要求认真开展健康教育项目工作,开展了健康教育效果评价;辖区内健康教育宣传板报每2个月至少更换1次,健康知识讲座卫生院每月至少举办1次,村卫生室每2个月至少各举办1次,健康咨询每月至少举办一次;上半年开展健康知识讲座6次,咨询宣传活动7吃,已发放健康教育宣传资料6500份。

(四)免疫规划

我院“五苗”基础免疫苗合格接种率、及时率均达95%以上;建卡率达100%。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大于97%、加强接种率均达到98%以上,接种门诊均为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上岗人员均有预防接种资格证,接种一类疫苗不收取任何费用,接种门诊于每10日-14日开展接种疫苗,并做到对受种者接种后留观30分钟的规定,定期开展查漏补种和入托、入学查验接种证工作。

(五)传染病报告与处理

卫生院疫情管理制度完整,建立了信息通报机制,对自查结果和传染病发现情况进行定期或不定期院内通报制度,各科室均有登记。从抽查看,门诊日志报告率100%,及时率100%,网络报告及时率100%。对结核病项目病人规范转诊,按时进行随访,日常健康教育中进行了3.24、4.25等宣传日教育宣传。查看各村门诊登记均没有发现传染病。

卫生院及村卫生室规范地开展儿童保健工作,掌握辖区内0-6周儿童基本情况并进行登记,儿童保健信息上报及时,全辖区6岁以下儿童共468人,系统管理20人,系统管理率85%。新生儿访视20人,访视率100%。按儿童体检卡随机抽查电话回访均真实满意。

(七)孕产妇保健

我院规范进行孕产妇保健工作,产妇花名册登记齐全,孕产妇保健信息上报及时,辖区内孕产妇数32人。保健覆盖率85%,早孕建卡率80%,系统管理率85%,产后访视率98%。产后访视由卫生院及卫生室承担。

(八)老年人保健

全镇老年人1988人,保健系统管理1639人,系统管理率82%;定期为65岁以上老人进行一般性体检,开展危险因素调查,并提供保健服务、伤害预防和自救等健康指导。

(九)慢性病管理

辖区内高血压管理1335人。规范管理1303人,规范管理率97.6%。糖尿病管理451人,规范管理451人,规范管理率96%。各村对慢病管理对象进行定期随访,提供危险因素预防等健康指导,卫生院按《规范》要求进行健康体检。

(十)重性精神病管理

我辖区共管理重性精神病病人70人,管理率100 %,对管理对象定期随访,卫生院按《规范》要求进行健康体检。

(十一)卫生监督协管

卫生院成立了卫生监督协管领导小组,各村卫生室成立了卫生监督信息员小组,辖区内没有非法采供血单位,对学校及幼儿园等卫生督导2次。

二、存在问题

通过这次考核检查,大部分村都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但与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卫生院医务人员少:对各项工作开展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二)人员素质有待提高:卫生院要对卫生室人员进行全面的培训,更好的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

(三)各别村纸质档案信息登记不齐全,随访不到位,电子档案录入信息不齐全。

三 .整改措施

今后我院职工将更加努力学习,加强自身素质训练,加强对村级培训和督导,制定更好的工作计划,为我院公共卫生服务更上一个新的台阶而努力。

促进乡卫生院

篇8:国家基本公共卫生项目工作自查报告

1资料和方法

1.1构建项目分类及子项目,确定服务当量值

根据北京市西城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功能定位和开展的服务项目,将社区卫生服务项目分成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医疗服务、护理服务、药剂服务和辅助检查服务五大类。依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年版)[1]和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相关规范,通过中心主任研讨会和现场调研,确定各项服务的服务流程和关键环节,形成“北京市西城区社区卫生服务项目-分类表”。

通过召开多轮专家研讨会,讨论确定每一服务项目的主要工作内容,完成一个单位的服务项目所需的人时数; 并以一个标准当量值为参照,确定各服务项目的当量值, 初步形成北京市西城区社区卫生服务项目成本测算模型。

根据初步建立的成本测算当量值模型,从北京市西城区抽取5家有代表性的机构,进行现场验证;就基本医疗、 公共卫生服务、护理服务、药剂服务和辅助检查服务等所有服务项目所需人时数进行现场调查。调查结束后,组织专家,对各服务项目当量调查值和专家咨询值进行对比讨论,最终确定北京市西城区社区卫生服务项目成本测算模型。

1.2收集信息,测算成本

根据模型,制定调查表,收集北京市西城区除月坛中心外1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3年的辖区服务人口数、支出情况(包括人力支出、耗材支出和公用经费支出等)和各服务项目的服务量等数据。

根据上述信息,计算“一个标准服务当量”的成本和每服务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成本。

“一个标准服务当量”的成本=总支出/总服务当量值; (“总服务当量值”=Σ各服务项目当量值×该服务项目年服务量)

人均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成本=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总当量值ד一个标准服务当量”的成本/总服务人口数。

2研究结果

2.1北京市西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情况

2013年,北京市西城区1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有在岗职工1 847名,服务辖区内常住人口127.97万人(其中65岁及以上13.79万人,0~6岁儿童5.06万人,孕产妇1.20万人),见表1。

2.2标准服务当量值

本研究规定一个标准服务当量值定义为:“一个门诊医生接诊一名病人15分钟的工作量”,包括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开具检查单、规范的诊疗记录和健康指导,要求时间不少于15分钟。5个样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现场调查发现,门诊医生接诊一个病人的平均时间为16.20分钟,中位数为15分钟,本研究取中位数15分钟作为一个标准服务当量的人·时数,即“一个门诊医生接诊一名病人15分钟的工作量”作为一个标准当量。

*因实际调查中,会存在未调查到的服务项目,导致调查到的,因此,研究中假定未调查到的项目服务量在总服务 10%。据此计算总的服务当量合计值。“-” 为无数据。

2.3项目分类及当量值

经过专家多轮论证和现场调查,北京市西城区主要的社区卫生服务项目分类共计五大类134项,分别是基本医疗服务35项,护理服务15项,药剂服务5项,医技服务14项,公共卫生服务65项。

以1个标准服务当量值为参照,确定北京市西城区各社区卫生服务项目的当量值,其中部分主要社区卫生服务项目当量值情况见表2。

2.4北京市西城区社区卫生服务项目人次成本测算

2.4.1服务当量值及构成情况。根据建立的社区卫生服务项目成本测算模型和收集的服务量数据得知:2013年北京市西城区1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总服务当量值约为1 718万个标准当量值,其中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约为602万个标准当量值,见表3。

2.4.2医疗卫生支出及构成情况。2013年,北京市西城区1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疗卫生总支出为32 124.88万元,其中人员支出为23 577.56万元,占73.39%,材料支出为1 365.78万元,占4.25%,见表4。

2.4.3社区卫生服务项目成本。根据表1、表3和表4计算可得:2013年,北京市西城区1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个标准服务当量的成本(不含药品)为18.70元;人均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成本是87.97元,其中人力成本为64.59元, 材料成本为3.76元,公用经费为14.16元,见表5。

3讨论

本研究采用“当量法”建立的北京市西城区社区卫生服务项目成本测算模型,确定了北京市西城区5大类134项社区卫生服务项目的当量值,保证了不同服务项目之间的可比性。另外,模型建立过程中,各服务项目当量值是在规范提供服务的基础上确定的,不是目前服务提供的实际流程和内容,因此,测算的成本是理论成本,是规范提供服务所需的成本,这比既往测算当前实际成本[2,3]更能反映真实情况,对实际投入指导意义较大,科学性较好。 同时,本模型还可用于测算新增服务项目得成本,按照服务规范现场模拟服务提供的过程,计算服务开展所需的人时数,从而确定该服务项目当量值,即可计算新增服务项目的成本。

在社区卫生服务项目不断增加的背景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良性和可持续发展依赖于政府的合理投入。本研究结果显示, 2013年北京市西城区人均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成本是87.97元,证实了目前北京市西城区人均50元的补助标准,不能满足服务提供的实际需要。另外,根据本模型测算的2013年北京市西城区1个标准服务当量的成本为18.70元,即 “医务人员向一位门诊患者提供规范的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开具检查单、规范的诊疗记录、健康指导服务的成本是18.70元”,其中人力成本占比最大, 为73.39%。同理,根据本模型,可以测算出北京市西城区所有社区卫生服务项目的成本。

篇9:国家基本公共卫生项目工作自查报告

【关键词】国家基本公共卫生项目;资金管理;北京市某区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专项资金是指各级财政预算安排的,用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按规定为城乡居民免费提供的补助资金。为城乡居民免费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是我国政府坚持以人为本、落实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专项资金则是落实此项惠民政策的有力保障。各级政府通过多渠道筹集资金, 合理确定各项服务补助标准,根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的服务数量、质量,在绩效考核后安排和拨付资金。虽然财政和卫生部门在资金的管理、项目实施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但也存在着项目成本测算不科学、会计核算不严谨、财务监管不到位等问题, 因此必须加强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专项资金的监督管理,保障项目资金使用效益。

一、北京市某区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资金管理现状

1.经费来源

公共卫生资金来源主要为三个方面:一是中央转移支付资金,主要用于承担对全国居民健康危害较大的公共卫生问题的防治经费,以及对一些特定卫生问题、特定地区和特定人群的公共卫生费用;二是市级资金,依据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承担不同比例的公共卫生费用;三是区县政府资金,主要用于负担部分公共卫生人员的工资和运行经费。2014年国家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标准由原30元提高至35元。主要用于部分项目覆盖人群、服务类别、服务内容的调整。北京市某区由于经济实力较强,2014年补助标准为收支两条线运行模式辖区补助标准人均8元,购买服务运行模式辖区补助标准人均45元,按照辖区人口374.5万人计算,补助金额为10825.20万元。全部资金来源于区县政府资金。

2.成本补偿

根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运行模式的不同分为两种补偿方式,一种以项目耗材消耗作为成本测算依据进行补偿,一种以收费价格作为成本测算依据进行补偿。收支两条线运行模式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由于财政部门已负担了全部人员费用和机构运行的公用定额支出,所以采用仅给付耗材成本的补偿方式;购买服务运行模式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由于财政不完全负担人员及公用定额支出,所以采用购买服务的补偿方式,以《北京市统一医疗服务收费标准》(98版)为依据测算补偿金额。根据11项国家基本卫生服务项目的43个服务内容分别进行计算。

3.经费分配

卫生部门通过日常考核与年终考核;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内部考核与外部考核;综合考核与专业考核相结合进行“12+1”频次的绩效考核,并根据考核结果兑现经费。2014年国家基本共公卫生服务项目经费分配包含两个部分内容:

(1)根据工作当量分配

根据工作当量分配金额占前三位的项目为老年人健康管理;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儿童健康管理。这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功能定位在常见病、多发病以及特殊人群的健康管理;居民对相应服务项目的认知程度以及项目在医生的日常工作中便于开展都有不分重要的关系。排名最后的为中医藥健康管理,该项目为2013年国家新增项目。统一项目服务标准、成本测算、信息系统升级对该项目工作的年度开展都有所影响。

①收支两条线运行模式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同一行政区域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提供出现非均等化的现象。该模式的分配不能完全体现工作的完成情况。第一,该模式受成本补偿因素的影响较大,成本补偿高的项目在分配金额中所占比例也高。第二,由于有些工作的开展没有耗材支出,故在分配中没有体现。第三,部分农村地区受拆迁的影响,随着服务人口的减少服务当量的提供也相应减少。

②购买服务运行模式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同一行政区域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提供出现非均等化的现象更加严重。第一,该模式的资金分配基本能够体现各项工作的完成情况。第二,由于该模式的财政投入与收支两条线运行模式存在差距,仍然存在绩效收入与业务收入挂钩的现象,故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人员更愿意开展基本医疗服务。第三,领导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重视程度也是影响工作开展的重要因素。

(2)根据考核结果分配

卫生部门综合日常考核(30%)及年终考核(70%)成绩进行年终奖励分配。这一方式避免了部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考核前突击完成工作,不能实现工作常态管理的问题。不同运行模式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年终奖励明细表,如表1所示。奖励分为优秀(≥95分)、良好( ≥ 85分且<95分)、及格( ≥ 80分且<85分)和不及格( <80分)四个档次。连续两年考核不及格将退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二、国家基本公共卫生项目资金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成本补偿不科学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项目资金是一种成本性补偿资金,资金量的多少与提供服务量的多少是相一致的。以北京市98年制定的医疗收费价格作为成本补偿的依据,已严重背离了现在的市场规律,不能科学的反应提供服务的价值。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成本补偿应包含人力成本、材料成本、公用经费三部分,缺一不可。收支两条线运行模式社區卫生服务机构开展了许多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工作,由于没有耗材支出故没有得到相应公用支出补偿。同时也会给财政部门造成错觉,认为开展基本公共服务只需要物资消耗,从而影响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补偿政策的制定。

2.项目管理不规范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没有按照项目管理规范进一步细化项目实施方案,层层分解指标,整合项目资源,落实具体任务,从而使目标人群真正受益。项目工作开展只重表面形式,服务虚化,未形成日常管理机制,总是在年底绩效考核前突击完成任务。作为项目管理重要一环的资金管理也没有真正发挥经济杠杆作用。

3.经费拨付不及时

资金的及时、足额拨付,是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开展工作的基本保障。财政部门每年项目经费拨付要在年终绩效考核后,经费拨付进度与日常工作开展出现脱节现象。造成财务核算不能采用权责发生制原则。同时在各级政府部门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检查时,都需要重新进行数据调整,造成大量的人力、物力浪费。

4.会计核算不严谨

在人员支出方面,部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实行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后仍列支与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无关的各类津贴、补贴;在耗材支出方面,部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耗材支出与实际规范化管理人群使用量存在明显差异;在公用支出方面,摊销不合理,没有制定科学的分摊比例。单项资金支出公用金额较大,无法判断支出与项目的相关性。

5.财务监管不到位

在项目资金管理中,财务管理角色被弱化,许多单位把项目资金管理当作是业务部门的工作,把财务管理完全隔离在业务管理之外,造成了财务管理在项目中处于从属地位,无法发挥财务决策、监督、控制职能。

6.社会效果不明显

社区居民对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政策知晓率不高,即使已享受了其中的某项免费服务项目,但也未能与国家为促进城乡居民平等地享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切实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联系起来,大部分居民并不清楚自己应享受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标准。

三、对策建议

1.科学测算成本,保障补偿机制

卫生部门每年应结合覆盖人群、服务类别、服务内容的调整,对每一个项目动作当量值进行调整,同时对每当量值所消耗的人力成本、公用支出以及耗材支出根据最新的人事工资政策和物价指数的调整进行精细化的测算,以确保成本补偿的科学性。做到“与时俱进”,并及时将测算结果反馈至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以便于各项工作开展。同时通过科学的成本测算,对财政部门制定更加有利于公共卫生事业体系发展的补偿机制提供准确的依据。

2.规范项目管理,强化资金引导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根据辖区人口以及国家基本公共卫生项目工作的达标率制定切实可行的、规范的公共卫生服务计划,分解到部门和个人,落实责任制。健全基本公共卫生日常管理机制,将公共卫生与基本医疗工作进行有机结合,使项目管理常态化。充分发挥资金的杠杆调节作用,对于年度国家基本公共卫生重点工作以及全区的亮点工作适当提高当量值,通过科学、规范、操作性强的考核机制奖优罚劣,最终使各项工作的开展落到实处。

3.加快拨款速度,提高资金效率

财政部门要进一步加快资金拨付进度,采取“先预拨、后结算”或“季度预拨”等方式,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尤其是对实行零余额账户管理的收支两条线运行模式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减少拨款中间环节,采用国库集中支付方式,以确保各项目工作按进度开展,按进度结算。同时便于财务按照权责发生制进行账务处理,保证财务报表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

4.规范会计核算,提供精准信息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进一步加强会计核算,对项目设置明细账核算, 做到项目资金来源清楚,去向明确, 使用明白,及时提供精准的会计信息, 确保专款专用,严禁截留和挪用。不得支出与基本公共卫生项目无关的各种津贴、补贴;耗材支出应符合项目管理人群的要求;公用支出应采用阶梯分摊法,首先根据工作当量在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支出中分摊,第二根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当量值所占比例进行二次分摊,保证公用支出与项目的相关性;严格按照基层医疗卫生会计制度的要求进行账务处理。通过耗材支出、公用支出、人员支出分层次的会计核算,使经费使用在财务报表上有一个完整的,更贴近于实际工作的呈现。

5.强化财务监管,确保全程控制

财务人员要将财务管理的职能定位于全面参与资金使用的决策和控制。树立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的管理地位,不能只是承担会计核算和资金支付等简单的服务工作,还应了解具体的业务规范,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资金管理的全过程。根据业务进度合理安排资金支付,保证资金的使用效率。努力做到事前积极参与、事中监督到位、事后及时结算。

6.加大政策宣传,提高参与意识

卫生部门要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微信、微博等渠道;通过健康教育讲座、上门面对面随访、义诊、发放各种宣传手册等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使社区居民知晓并熟悉国家基本公共卫生项目的服务内容和免费政策,促使广大社区居民积极主动参与,自觉接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最终让全区居民都能充分地、平等地享受到国家惠民政策的关怀。

参考文献:

[1]陈文珍.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资金管理的思考[J].知识经济,2013(20).

[2]姜颖颖.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项目成本测算模型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3]雷丽琴.对公共卫生专项资金管理的几点思考.商场现代化,2010(3).

[4]于梅,于润吉.对财政专项资金执行进度太慢的分析和思考[J].卫生经济研究,2008(1).

[5]王永新,郑凤春,刘妍苏,王敏,于润吉.规范公共卫生项目经费管理行为提高补助资金使用效益[C].中国卫生经济,2014(9).

篇10:国家基本公共卫生项目工作自查报告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自查报告

为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质量,确保项目补助资金专款专用,根据县卫生局要求,我院于2012年6月12日成立了专门的自查小组,对我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质量自查,重点核查了项目工作开展的真实性、规范性和项目资金使用的合理性,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做法

(一)领导重视,提高认识

我院为扎实推动全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开展,确保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真实规范,成立了以张相强院长为组长的专门的自查领导小组。

(二)全面自查,严格考核

一、项目组织管理和资金使用情况

为切实加强对项目工作的统一领导和管理,确保实现项目预期工作目标,我院成立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体检小组”,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意见和管理办法,将项目工作的目标要求作为基层公共卫生工作的主要和核心内容,精心安排,周密部署,全面组织实施。切实加强和规范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专项资金的管理,实行专款核算,确保项目资金专款专用。

二、村卫生室建档情况

我院自查小组首先对村卫生室的建档工作进行了督查,此次督查随机抽取了部分村卫生室的健康档案,通过听取乡村医生汇报,查看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电话核实,入户走访等形式进行,督查的内容主要为:是否实行组织管理,是否规范使用资金,是否按要求建立健康档案,是否按要求开展慢病管理、老年人保健、重性精神病管理等。通过现场查看和走访调查显示,各村健康档案的真实性均达到了100%,没有发现弄虚作假骗取专项资金的情况;档案的规范性也达到了95%以上,对于存在问题的健康档案,我们及时给予讲解、指正,督促乡村医生按规定改正和完善。

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执行情况

1、居民健康档案管理

我院根据实际情况,联合村卫生室,通过集中建档、门诊建档、入户建档等多种方式,进一步提高了重点人群健康档案的建档率和管理率。截止2012年5月底,共建立居民健康档案12095份,经抽查核实,真实性100%,规范率95%。

2、65岁以上老年人管理

根据《奉新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老年人健康管理项目工作方案》及县卫生局要求,我院开展了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项目。对全镇65岁以上的老年人全部免费体检,对发现已确诊的高血压

和Ⅱ型糖尿病患者纳入相应的慢性病患者进行管理;对存在危险因素且未纳入其他疾病管理的老年居民进行定期随访,并告知该居民一年后进行下一次免费健康检查。

截止2012年5月底,我院共登记管理65岁及以上老年1665人,并按要求全部录入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系统,经抽查核实,真实性达到了100%,规范率92%。

3、0-6岁儿童保健与孕产妇管理

截止2012年5月底,共登记管理0-6岁儿童1904人,对已经登记管理的儿童全部进行免费健康体检(常规);

共登记管理孕产妇257人,并提供面对面产前和产后随访,对已经登记管理的孕产妇进行免费健康体检(含产检)。

经抽查核实,0-6岁儿童管理规范率90%,孕产妇管理规范率95%,档案真实性均为100%。

3、慢性病人群管理

我院联合村卫生室,积极开展重点人群筛查工作,对确诊的高血压、糖尿病等重点慢性病人实施规范管理和随访;通过积极与有关单位和各村委会相互沟通,掌握辖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相关信息并建立管理档案。

截止2012年5月底,我院共登记管理高血压病人1080人,糖尿病病人802人,重性精神疾病病人183人,经抽查核实,高血压、糖尿病管理规范率93%;重性精神病管理规范率85%;档案真实性均为100%。

5、学校、机关团体和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建档工作

按县局文件精神和要求,我院专门成立了“为学校、机关团体和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建立健康档案工作小组”,由主管领导张相强任组长,集中时间和人力为辖区内的学校、机关团体和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建立居民健康档案。为了不给各单位的正常工作造成影响,我院携带检验仪器和设备,全部上门服务,确保为每个单位的工作人员都建立健康档案。截止目前,各单位工作人员的建档率已达90%以上,提前、超量完成了县局下达的目标任

务。

6、健康体检工作

为保证今年居民健康体检工作的顺利开展,我院特成立了以张相强院长为组长的“会埠卫生院2012年体检工作领导小组”。我院考虑到部分村民年龄偏大、行动不便,且路途遥远,在取得乡村医生和村委会的支持下,决定自行携带检验设备上门体检,既保证了体检率,且得到了广大村民的一致好评。截至到目前,我院上门体检工作已基本覆盖到了辖区内的每个村,各村村民的体检率达到了90%以上。

二、存在的问题通过此次自查,我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如下问题:

(一)、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资金预拨不及时,制约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发展,比如2012年的项目资金直到6月份才预拨了一部分,前期费用均为我院自己垫付。

(二)、人才缺乏,检验人员和电子档案管理人员不足,影响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开展进度和质量。

(三)、居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认识存在不足,少部分单位和村民对上门建档和随访的配合存在一定排斥。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一)、争取地方政府支持,强化职能,加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人员投入和资金投入。

(二)、加大宣传力度,认真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通过宣传—吸引—再宣传,以逐步改变居民的观念,促使其自愿参与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来。

(三)、加强专业技术队伍建设,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

(四)、改变工作观念、改善工作作风,积极主动地为居民提供优质服务

(五)、配套合理的激励机制,提高工作人员工作热情。

(六)、落实各项服务规范、强化各项规章制度,推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可持续健康发展。

在县卫生局和上级各部门的督促和指导下,我院全体干职工将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加努力积极、开拓进取与时俱进,力争将各项工作做得更好。

篇11:国家基本公共卫生项目工作自查报告

信息管理制度

1、凡在项目活动中形成的,已经办理完毕,具有保留价值的信息资料均应及时整理、立卷、归档保存。

2、项目办应指定专人负责所有信息的收集、整理、存档、更新和查询。

3、项目信息资料整理实行分类负责,规范整理、集中管理。

4、信息资料收集要完整齐全,如条件允许,要收集电子版文件保存。

5、居民健康档案资料整理要严格执行一人一卷的规定、分类整理、按村归档。

6、信息资料归档要科学分类。

7、档案信息管理员要确保信息提供的准确性和信息流通的安全性。

督导评估制度

一、本院要成立项目领导小组,负责督导评估工作。

二、督导评估工作由项目办公室主任负责主抓。

三、督导评估领导小组分工明确,责任要落实到位。

四、各项目实施单位要按评估指标体系定期进行自查。每月进行一次督导评估。

五、在督导过程中,要及时写好督导情况记录。

六、要按照《那坡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办法》合理打分。

七、如有不达标的项目,要有改进及提高的措施。

八、项目办做好督导评估工作总结。

档案管理制度

1、档案要求:目录条理分类清楚,档案要存放有序,有专门存放地点和管理人员。

2、档案管理科学规范,细致全面。

3、档案管理原则:根据档案形式和内容,注重档案间的横向联系(同一时间的联系)和纵向联系(同一目标按时间顺序排列的参照对比)。

4、管理方法:

(1)有统一的分类标准,将文件分门别类。(2)采用目录制,即总目录、分目录、文件名。(3)案卷内任何文件都须有封皮、名称。

5、档案管理具体内容:(1)本辖区居民健康档案。

(2)本项目办阶段性工作汇报及工作总结。(3)本项目具体实施方案资料及总结等。

(4)例会签到表,会议记录本,上级来文及项目办发文备份。

(5)办公室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

财务管理制度

一、财务工作必须坚持勤俭的方针,实行成本核算,讲究经济效益,专款专用、专账管理。正确贯彻执行各项财经政策,加强财务监督,严格财经纪律。二、一切经费开支,应根据项目工作目标需要,项目领导小组研究批准后执行。

三、工作人员外出预领旅差费,要按实际需要,填写申请单,经主管领导批准,返回后在一周内结清旅差费。在已支预借款未结清前,不准连续预借。否则财会人员不予支付。四、一切会计事项均应取得合法的原始凭证(如发票、帐单、收据等)、经手人、验收人和主管负责人签字后方能报销。

中医院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领导小组及工作组

领导小组:

组 长: 副组长:

篇12:国家基本公共卫生项目工作自查报告

等化健康教育项目自查报告

市疾控中心:

根据呼伦贝尔市卫生局办公室《关于做好全区无烟医疗卫生系统创建工作和健康教育督导检查组的通知》(呼卫办字[2011]146号)文件精神,我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我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健康教育项目工作开展自查,现将自查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阿荣旗现有19个乡镇卫生院,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承担着全旗公共卫生均等化服务工作,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组织制度健全,并有兼职人员负责健康教育工作。能开展健康教育知识讲座和卫生公益活动。旗疾控中心印发了《阿荣旗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健康教育项目实施方案》,开展了项目培训。以布病、艾滋病、结核病、手足口病、病毒性肝炎为重点,印制宣传画、宣传折页、宣传单、手提袋、笔记本等各类宣传品共计22种,35万张。下发至各医疗单位,组织各医疗单位开展各种主题宣传活动,每年不少于6次。定期开展项目督导,将督导检查结果上报至旗卫生局,各医疗单位统一使用呼伦贝尔市健康教育工作手 1

册,设置健康教育宣传栏,并定期更换,健康教育工作痕迹明显。

二、存在的问题:

1、全旗健康教育工作人员均是兼职工作,人员素质较低,活动经费不足,没有健康教育室等工作场所,没有照相机等必备设备。

2、没有设置可更换的健康教育宣传栏,宣传图版数量严重不足仅有不到20%,按规定每村每年6期,每乡每年两块12期,可我们的乡镇每村每乡只做一期,距离要求相距甚远。

3、除那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外,其它大部分乡镇没有开展宣传讲座。村级没有健康教育工作档案,没有开展讲座及宣传活动记录。

4、卫生主题宣传流于形式,每年6次以上的主题宣传健康教育所均下达了文件通知,并下发了宣传品,各医疗机构活动质量控制较差,甚至很多影像造假或没有影像资料。

5、大部分医疗机构免费提供给群众的宣传品放置于群众可及性较差的区域。

6、大部分单位均没有参与村级健康教育活动、提供指导与技术支持。

7、各单位均没有按辖区居民健康问题制订活动计划,并实施效果评估。

8、健康教育形式单一,缺乏有效的宣传手段。

三、下步工作:

加强对基层医疗机构健康教育工作人员的培训,健全全旗健康教育工作网络,提高专兼职人员工作能力,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要加强领导明确责任,落实任务,力争通过均等化项目工作把健康教育工作做的更扎实、更具体、更细致、更有效,从而全面提高百姓的自我保卫意识和预防疾病的能力。

阿荣旗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上一篇:小学德育叙事案例下一篇:医院志愿者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