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12类45项

2024-04-10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12类45项(通用6篇)

篇1: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12类45项

项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按人群和疾病划分,主要分为三大类:

一是针对全体人群的公共卫生服务任务,如为辖区常住人口建立统一、规范的居民健康档案;向城乡居民提供健康教育宣传信息和健康教育咨询服务。

二是针对重点人群的公共卫生服务,如为0-36个月婴幼儿建立儿童保健手册,开展新生儿访视及儿童保健系统管理;为孕产妇开展至少5次孕期保健服务和2次产后访视;对辖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健康指导服务。

三是针对疾病预防控制的公共卫生服务,包括为适龄儿童接种乙肝、卡介苗、脊灰等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及时发现、登记并报告辖区内发现的传染病病例和疑似病例,参与现场疫点处理,开展传染病防治知识宣传和咨询服务;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高危人群进行指导,对确诊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进行登记管理,定期进行随访;对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进行登记管理,在专业机构指导下对在家居住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进行治疗随访和康复指导。财政部副部长、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成员王军指出,根据医改实施方案,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所需费用纳入政府预算安排。2009年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不低于15元,2011年不低于20元。2009年中央财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专项补助资金104亿元日前已经下达,对西部地区、中部地区和东部地区按不同比例予以补助。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主要通过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等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免费为全体居民提供,其他医疗卫生机构也可提供。对包括社会力量举办的所有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医疗机构,都可以采取购买服务等方式核定政府补助。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是以社区、家庭和居民为服务对象,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贫困居民等为服务重点,开展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康复、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和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服务,具有社会公益性质,属于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包括哪些

——卫生信息管理。根据国家规定收集、报告辖区有关卫生信息,开展社区卫生诊断,建立和管理居民健康档案,向辖区街道办事处及有关单位和部门提出改进社区公共卫生状况的建议。

——健康教育。普及卫生保健常识,实施重点人群及重点场所健康教育,帮助居民逐步形成利于维护和增进健康的行为方式。

——传染病、地方病、寄生虫病预防控制。负责疫情报告和监测,协助开展结核病、性病、艾滋病、其他常见传染病以及地方病、寄生虫病的预防控制,实施预防接种,配合开展爱国卫生工作。

——慢性病预防控制。开展高危人群和重点慢性病筛查,实施高危人群和重点慢性病病例管理。

——精神卫生服务。实施精神病社区管理,为社区居民提供心理健康指导。

——妇女保健。提供婚前保健、孕前保健、孕产期保健、更年期保健,开展妇女常见病预防和筛查。

——儿童保健。开展新生儿保健、婴幼儿及学龄前儿童保健,协助对辖区内托幼机构进行卫生保健指导。

——老年保健。指导老年人进行疾病预防和自我保健,进行家庭访视,提供针对性的健康指导。——残疾康复指导和康复训练。

——计划生育技术咨询指导,发放避孕药具。

——协助处置辖区内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公共卫生服务。

社区基本医疗服务有哪些

一般常见病、多发病诊疗,护理和诊断明确的慢性病治疗;社区现场应急救护; 家庭出诊、家庭护理、家庭病床等家庭医疗服务;转诊服务;康复医疗服务;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其他适宜医疗服务。

设置社区卫生机构的原则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原则上按街道办事处范围设置,以政府举办为主。在人口较多、服务半径较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难以覆盖的社区,可适当设置社区卫生服务站或增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按照规定,人口规模大于10万人的街道办事处,应增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口规模小于3万人的街道办事处,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设置由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确定。

规划设置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立足于调整卫生资源配置,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完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布局。政府举办的一级医院和街道卫生院应转型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政府举办的部分二级医院和有条件的国有企事业单位所属基层医疗机构通过结构和功能改造,可转型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审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征询所在街道办事处及社区居民委员会的意见。

社区卫生机构怎么命名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是专有名称,未经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批准,任何机构不得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命名。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须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社区卫生服务站进行执业登记,原则上不得使用两个或两个以上名称。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命名原则是: 所在区名(可选)+所在街道办事处名+识别名(可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命名原则是:所在街道办事处名(可选)+所在社区名+社区卫生服务站。

此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使用统一的专用标识,专用标识由卫生部制定。

哪些治疗社区机构不能开展

执业医师注册相应类别的全科医学专业为执业范围,可从事社区预防保健以及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的临床诊疗,不得从事专科手术、助产、介入治疗等风险较高、不适宜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的专科诊疗,此外,社区医师不得跨类别从事口腔科诊疗。经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注册的区(市、县)级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备案,执业医师可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从事相应专业的临床诊疗服务。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根据服务功能、服务人口、居民的服务需要,配备适宜学历与职称层次的从事全科医学、公共卫生、中医等专业的执业医师和护士,药剂、检验等其他有关卫生技术人员根据需要合理配置。

经费补助怎么给

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和卫生部联合发布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补助政策》,对社区卫生服务补助有了清晰规定。

政府明确补助范围

政府对社区卫生服务的补助范围包括:按规定为社区居民提供公共卫生服务的经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基本建设、房屋修缮、基本设备配置、人员培训和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建立以前按国家规定离退休人员的费用等方面的投入和支出。

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由政府采取购买服务的方式,根据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服务人口数和提供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数量、质量以及单位项目补助定额,在全面考核评价的基础上核定补助。基本医疗服务原则上不属于补助范围。

三级财政各负其责

2007年起,中央财政将安排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对中、西部地区按社区服务人口人均3元和4元,并考虑各地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绩效考核情况给予补助。此外,中央对中、西部地区社区卫生服务的基础设施建设、基本设备配置和人员培训等给予必要的支持。省级政府要按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要求,安排必要的专项转移支付资金,支持困难地区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区级和设区的市级政府承担社区卫生服务补助的主要责任,按社区服务人口人均一定标准,在预算中安排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并按规定安排基本建设、房屋修缮、基本设备配置、人员培训和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建立以前的离退休人员费用等经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参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和灾害防疫等工作所需补助经费,由区级财政部门会同卫生部门根据实际情况核定。

此外,因政策原因造成的基本医疗服务亏损,由同级财政根据基本医疗服务成本与收费标准之间的差额,依据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整体收支情况给予适当补助。

民办机构享受同等待遇

社区卫生服务要多渠道发展,补助政策鼓励社会力量举办社区卫生服务,社会力量为社区居民提供公共卫生服务,也可以享受政府补助,其房屋修缮、基本设备配置所需经费,同级政府可根据实际情况给予适当补助。

按服务效果给补助

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要与服务效果挂钩,卫生、财政部门在严格监督和考核评价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的服务情况的基础上予以核拨,努力提高社区卫生服务质量。对服务效果好的,适当给予奖励;对服务效果差的,相应扣减补助,以提高财政补助资金使用效益。各级卫生、财政部门还要建立和完善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评体系,将服务项目完成情况、社区居民满意度、社区居民健康指标改进等绩效因素,纳入考核范围,进行综合考核评价,为核拨政府补助提供可靠的依据。

医药价格要体现公益性

国家发改委和卫生部联合签发《关于加强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疗服务和药品价格管理意见的通知》,要求各地选择部分地区开展政府集中采购、统一配送、零差率销售药品和医药分开试点工作,同时对社区卫生服务价格管理权限、如何核定基本医疗服务价格等6项要点给予明确界定。

基本医疗服务价格政府确定

医疗服务的具体定价权限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价格主管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确定。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医疗服务价格项目,应符合《全国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规范》;新增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价格主管部门和卫生、中医药行政部门审批。制定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基本医疗服务价格,要充分体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公益性质。社区卫生服务成本要合理补偿。成本核定要按照扣除政府投入的房屋、设备等固定资产折旧,按人员工资和业务经费核定财政补助的地区,要扣除财政补助。

严格控制药品零售价

要逐步弱化药品收益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补偿作用,各地有关部门在研究采取相关配套措施的基础上,进一步降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销售药品的实际加价率。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销售政府定价的药品,其零售价格在不高于政府规定的最高零售价格前提下,以药品生产企业实际出厂价加规定流通差价率作价。

药品生产经营企业,要主动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零售价格建议。对不提供零售价格建议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可拒绝采购和使用其药品。

各地要研究制定供应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使用的廉价药品政策,鼓励廉价药品的生产、供应和使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优先采购和使用廉价药品。

实行多种收费方式

社区卫生服务的收费可以实行按项目收费,也可以对一般常见病、多发病采取按病种收费等方式。对于一些个性化服务,可以通过由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服务对象签订合同,按

照服务时间、服务次数或服务人数等收取费用。

强化价格监督检查 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落实价格公示和收费清单制度,各级价格主管部门要加强价格监督检查工作力度,对违反规定的,要按照《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查处。

引导参保人员进社区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布的《关于促进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充分利用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要求通过扩大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定点范围、将社区卫生服务中的基本医疗服务项目纳入医疗保险支付范围、降低参保人员医疗费用自付比例等措施,引导参保人员进社区。合格机构要纳入定点

符合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都纳入医保定点,扩大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定点范围,允许各类为社区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的基层医疗机构,包括各类门诊部、诊所、医务所等申请医保定点服务。对由定点基层医疗机构转型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可通过签订补充协议的方式继续定点。

家庭病床将纳入医保

要将家庭病床医疗服务项目纳入医疗保险基金支付的范围,各地根据行业主管部门制定的建床标准及管理规范,制定医疗保险家庭病床管理办法。为此,参保人员发生的家庭病床医疗费用,符合出入院标准的由医疗保险基金按规定给予支付。

拉开支付比例档次

要拉开医保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大中型医院的支付比例档次,以引导居民进社区。参保人员选择的定点医疗机构中,要有1~2家定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有条件的地区,可探索直接与社区医师签订服务协议的定点管理办法。

满意度低不能定点

对参保人员满意度低的定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保经办机构要解除定点服务协议,取消其定点资格。此外,不规范医疗行为严重、发生医疗保险欺诈行为、定点考核不达标也要取消定点资格。

要加强对社区医疗机构管理,将用药指南、诊疗规范、处方管理和医疗质量控制等纳入定点服务协议,作为日常监督和年度考核的内容,并与费用结算相挂钩,开展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定点服务评议活动和信用等级评定,建立定点医疗机构费用信息公布制度、违规行为举报制度和参保人员满意度调查制度。

建立“多兵种”人才队伍

人事部签发《关于加强城市社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求到2010年,所有社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都能达到相应的岗位执业要求,各地都要开展全科医学规范化培训,每个地级市都要建设至少1个社区卫生服务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各地要建立和完善全科医师、护士等社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任职资格制度,健全社区卫生人才培养体系,逐步在社区建立一支以全科医学为主体,包括中医、西医、公卫、护理、药学、管理人员的卫生人才队伍。

对社区卫生服务人员要进行符合社区卫生服务要求的岗位培训,培训结束后,再由省级卫生、中医药行政部门统一组织考试考核,并与岗位聘用相结合。

要积极引导高校毕业生和大中型医疗卫生机构人员到社区医疗机构服务,并在政策上给予倾斜,到艰苦边远地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的大中专及以上毕业生,可提前转正定级,转正定级时薪级工资高定1~2级;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的医师和护师,可提前一年参加全国卫生专业技术中级资格考试。

支援社区三方权责分明

卫生部出台的《关于公立医院支援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意见》,对地方卫生行政部门、医院和社区医疗机构各提出不同要求:

——地方卫生行政部门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制定和完善医院支援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方案和长效工作机制,鼓励城市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之间建立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市级卫生行政部门要提出医院支援辖区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具体方案,并督导计划的落实。各地市级地方卫生行政部门要指定有条件的综合医院、中医院等,负责辖区社区医疗与护理的培训工作,探索建立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定点协作关系和有效的双向转诊信息沟通渠道。

鼓励离退休卫生技术人员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原单位要保持其离退休待遇不变。——医院 要制定医院支援社区卫生服务的年度和中长期工作计划,承担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业务指导、技术支持、人才培养等任务,接受、安排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卫生技术、管理人员到本医疗机构进修、学习,保证外派支援人员的原工作岗位、待遇等不受影响;医院还应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转诊提供便利条件,并及时将适宜在社区治疗和康复的病人转诊至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社区医疗机构 要根据自身需求提出协作计划,为医院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支援活动提供工作条件,有效利用医院的支持资源。

为中医药搭建舞台

《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充分发挥中医药作用的意见》,要求社区卫生服务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优势与作用,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不断拓宽中医药服务领域,完善社区中医药服务功能。

2010年全面“接入”中医药服务

到2010年,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都要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中医药服务设施齐备、人员配备合理、服务功能完善、服务水平有较大提高,能基本满足社区居民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要将中医药服务纳入社区卫生服务发展规划,建立以中医门诊部、中医诊所等其他基层中医医疗机构为补充的社区中医药服务网络,同时建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公立中医医院合理的分工协作关系。

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发展社区中医药服务,政府举办的一级、部分地市二级中医医院等基层中医医疗机构可以转型为具有中医药特色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

——应用中医适宜技术开展对诊断明确的一般常见病、多发病治疗。特别要积极应用针灸、推拿、拔罐、中药熏蒸等安全、有效、便捷、经济的中医药适宜技术,为社区居民服务。——运用中医药养生保健理论方法指导社区居民,特别是老年人、妇女、亚健康等重点人群开展养生保健。

——应用中医药康复手段,结合现代理疗方法,对中风后遗症、伤残等疾病进行康复治疗。

——运用中医药知识开展优生优育、生殖保健和孕产妇保健的咨询及指导。

——在社区居民中,通过多种形式的中医药预防、养生保健科普活动,宣传普及中医药养生保健、防病治病知识,推广使用有中医药特色的健康处方,引导社区居民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加强中医药人才培训

加强社区中医药服务的行业管理,对不符合要求的中医药从业人员,要及时调整、退出,保证中医药服务质量。

组织开展社区卫生服务从业人员的中医药基本知识和技能培训,强化中医药从业人员的准入和监督管理,加强社区中医药服务的标准化建设。

全科医学纳入高教体系

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将在修订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中,对全科医学的学科定位和人才培养给予专门研究和重点支持。

高等医学院校要创造条件积极探索全科医学研究生教育,有条件的高等学校要举办全科医学研究生学位教育,培养全科医学师资和学科带头人。高等学校要充分发挥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整合教学资源,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制定全科医学、社区护理学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在人员编制、职称评聘、工作量考核等方面给予必要的支持,鼓励高水平临床教师和临床专家承担全科医学教学任务,参与社区卫生人才培训。

加强全科医学、社区护理学教育和学科建设。支持全科医学、社区护理学学科建设与发展,有条件的医学院校要成立全科医学或家庭医学系、社区护理学系,将该类学科纳入学校重点建设学科整体规划之中。加强医学生的全科医学和社区护理学科教育,将医学生的全科医学知识教育与技能培养作为一项基本任务,在向医学类专业开设全科医学概论必修课程的基础上,积极将全科医学基本理论教育和技能培养融入教学全过程之中。

护理学本、专科专业教育都要开设社区护理学课程。加强全科医学、社区护理学教材建设,进一步完善临床教学和社区实习的配套教材。组织医学生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行见习或实习。

中心和站配置各有标准

城市社区服务站与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的差异:

——床位

站:至少设日间观察床1张,不设病床。

中心:至少设日间观察床5张,病床不得超过50张。

——科室设置

站:要设有全科诊室、治疗室、处置室、预防保健室、健康信息管理室。

中心:至少设有临床科室(包括全科诊室、中医诊室、康复治疗室、抢救室、预检分诊室)、预防保健科室(包括预防接种室、儿童保健室、妇女保健与计划生育指导室、健康教育室)和B超室等医技科室。

——人员

站:至少配备两名全科医师、1名中级以上医师、1名能提供中医药服务的医师,每名医师配备1名护士。

中心:至少有6名全科医师和9名护士、1名副高级以上任职资格执业医师、1名中级以上中医师、1名公卫执业医师、1名中级以上护士,每5张病床至少增配1名医师和1名护士。——房屋建筑面积 站:不少于150平方米。

中心:不少于1000平方米,每设一床位还需增加30平方米。

——设备

站:要有诊断床、心电图机、血糖仪、供氧、火罐、电脑等基本设备。

中心:除了基本设备,还需要有B超、生化分析仪等设备及妇科常规检查等预防保健设备。

篇2: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12类45项

十一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建立居民健康档案项目、健康教育、免疫规划项目、传染病报告与处理、儿 童保健、妇女保健、老年保健、慢性病预防控制项目、康复服务、突发公共卫生 事件管理、基本医疗急救自救服务。以上 11 项是今年向我市城乡居民免费提供 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2011 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目标是,居民满意率达 80%以上,服务机构须完成 5 项规定指标。市卫生局有关人士表示,通过实施基 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建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长效机制,缩小城乡公 共卫生服务差距,有效控制重大疾病和主要健康危险因素,提高居民健康素质。11 项免费服务说你听

1.建立居民健康档案项目。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慢性病人等 人群为重点,居民自愿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引导相结合,为辖 区内常住居民建立健康档案。

2.健康教育。内容包括针对健康素养基本知识和技能、优生优育及辖区重 点健康问题等内容,向城乡居民提供健康教育宣传信息和健康教育咨询服务等。

3.免疫规划项目。内容包括为适龄儿童接种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麻疹疫苗、甲肝疫苗、流脑疫苗、乙脑疫苗等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等。

4.传染病报告与处理。及时发现、登记并报告辖区内发现的传染病病例和 疑似病例,参与现场疫点处理等。

5.儿童保健。免费为辖区内 0-3 岁儿童提供基本保健服务。

6.妇女保健。内容包括为孕产妇建立保健手册,开展至少 5 次孕期保健服 务和 2 次产后访视等。

7.老年保健。对辖区 65 岁及以上老年人作登记管理,开展健康危险因素调 查,提供疾病预防、自我保健及伤害预防、自救等健康指导。每年为 65 岁及以 上老年人作 1 次普通健康体检等。

8.慢性病预防控制项目。内容包括对高血压、糖尿病、重性精神性病等慢 性病高危人群作指导等。

9.康复服务。内容包括为辖区内的残疾人作登记与管理,为辖区残疾人开 展个体化康复训练等。

10.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内容包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和监测。

篇3: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12类45项

《银行营业网点服务基本要求》规定了服务环境和功能、服务管理、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方面的基本要求,提出了咨询引导服务、自助服务、柜面服务、理财服务、智能服务等5类服务功能分区及具体要求。与之配套的《银行营业网点服务评价准则》标准,提出了94项具体评价指标。比如应配备缓解、避免客户排长队的功能设施和工作措施,是所有网点应达到的基本要求;应根据客流量弹性排班,设置弹性柜台或服务窗口等,为各网点实现差异化服务提供指导等。

《银行业产品说明书描述规范》明确了产品说明书应列明产品适合的客户群、服务费用、预期收益、风险分析等36种实质性要素,将“看不见、摸不着”的银行产品以“清晰透明、统一规范”的产品说明书形式呈现给客户,充分保障客户知情权。标准还对产品凭据、预期收益、服务费用以及它们的改变期限作出了详细规定,便于购买者能及时掌握了解产品凭据更新状况以及预期收益和服务费用的变化情况。

《银行业客户服务中心基本要求》给出了客户服务中心关键岗位人员配备比例建议,其中班组长与客服代表的配比为1/8~1/15。《银行业客户服务中心服务评价指标规范》则对服务接通率、服务水平和平均应答速度等关键评价技术指标提出了量化计算体系。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服务规范》、《金融租赁服务流程规范》等其他4项国家标准,分别对个人理财客户产品风险承受能力测评的评价方法、结果应用,金融租赁服务申请、租后管理,以及客户服务中心服务外包程序等相关内容进行了规范。

以上9项系列标准从保障基本服务、规范新兴服务、降低服务风险3个方面,系统提出了金融服务技术规范,这将有利于提高金融机构精细化管理水平,提升服务质量,保护消费者权益,推动银行业转型发展。新标准将于6月1日实施。

篇4: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12类45项

【关键词】:公共卫生服务;农村;必要性和问题

【中图分类号】R722.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8-0467-01

因为很多青壮年外出务工,农村的常驻居民大多为老人以及儿童,所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需求也比较大,但是农村的医疗卫生条件比较落后,设备以及人才不充足,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提供相对较低[1]。

1.1 人力资源不充足,从业人员的素质较低

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需求量比较大,对于工作人员的要求也相对比较高,但是现在农村医疗机构的人力不充足属于普遍情况。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应该各有分工,例如传染病防治以及妇幼保健等等,由不同的人员加以管理,但是很多农村卫生院只存在一个防保科室,人力资源不足显而易见。现在很多农村卫生院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工作人员是由其他科室转行而来,大部分为临床科室和护理的工作人员,导致农村公共卫生服务的专业人员非常紧缺。很多卫生院的医生以及护理人员将医疗以及预防的职能包揽,但是很多工作人员没有很强的公共卫生知识以及技能,又缺少足够的经验,因为工作人员自身的条件限制,很多人只是被动的完成任务,基本不能够积极的开展工作,这就造成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跟不上现在发展的需求。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的缺少以及素质较低普遍存在,想要提高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首先,要增强工作人员的素质,使其进行正规训练,了解公共卫生的概念和目的。

1.2 工作人员的服务积极性较低

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工作人员和临床医生比较,存在脑力劳动,也有体力劳动,需要时常的加班,还需要承担上级单位进行抽查以及督导的不断压力,有文献称,很多项目任务指标由于客观因素很难达成,例如针对糖尿病患者的任务指标属于依照全国糖尿病的发病几率以及总人口数下达,但是在很多农村地区糖尿病的发病几率显著低于全国指标,所以针对糖尿病的筛查工作很难达成,针对0-6岁的儿童实施血红蛋白普查,65岁以上老人实施肾功能、心电图、肝功能、血脂、血分析、尿分析以及电解质检查等,在进行实际操作中因为工作人员的技术、工作人员的编制、经费、设备等条件有限,很难高校的达成服务目标[2]。公共卫生服务的工作压力比较大、任务相对较多,但是工作人员的收入相对较低,自从药品实施零差价之后,很多农村卫生院的收入降低,依靠财政拨款很难弥补缺口,所以,农村医疗卫生工作人员的收入水平偏低,大多数是依照职称进行发放工资,使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下降。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属于工作性质不能够学习到老有所用的知识,但是临床工作只要通过学习以及经验的累积,就可以增强工作人员的医疗技术,在工作人员到达中老年之后,由于经验累积,可以吸引很多病源,在退休之后能够被医院返聘,使其收入增加,因此,比较之下,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不高,阻碍了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开展。

1.3 农村居民的卫生意识较弱

现在农村卫生的环境相对比较差,农村居民的整体文化素质相对较低,有很多不健康的风俗以及习惯,如:有居民不愿无缘无故抽血化验的,有父母不愿给婴儿添加辅食、有的连营养包都不愿意给孩子喂服等,体现了居民的卫生保健意识相对比较弱薄,因为农村生活条件相比较艰苦,而且儿童以及老年人比较多,所以对于公共卫生服务的工作也很难顺利实施。有文献显示在农村为居民进行预防接种以及0-6岁儿童的健康管理比较容易,因为居民都很重视孩子的发展以及健康,可以自觉的进行疫苗注射,但是针对糖尿病以及高血压的随访就非常困难,原因首先是居民在农忙的时候没有时间,其次是很多居民没有钱进行医治,所以比较抵触随访[3]。

2 小结

增强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以及对于突发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对减少城乡之间差距,增强农村居民享受均等化的公共卫生服务具有非常主要的作用。我们国家存在8亿多的农村人口,农村公共卫生服务起到防范公共卫生风险以及为农村居民提供公共卫生服务的主要作用[4]。随着医疗改革的发展,我们国家的公共卫生服务在农村的工作获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因为我们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出现不平衡,使很多农村的公共卫生服务资源稀缺,所以,公共卫生服务还是存在很大的困难。现在我们国家的医疗资源在城乡分配方面出现非常大的差距,相比较之下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资源比较紧缺,虽然政府部门一直大力改革卫生管理体制,但是还是存在农村卫生服务补偿不畅通以及投入不足的情况,所以,需要增强政府部门的自身改革,加快对农村公共卫生服务的统筹,提高公共卫生服务的均等化发展步伐,使医疗改革的速度增强,最终达到所有人群的基本健康权利获得保障。

参考文献

[1]Stein PD,Kayali F’Olson RE,Milford,CE.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 inAsian-Pacific Islanders in the United States:analysis of data from the National HospitalDischarge Survey and the United States Bureau of the Census[J]. .Am J Med.2009,116(05):435-442.

[2]于冬梅,吴耀炫,刘建龙.农村社区卫生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1,21(06):21-22.

[3]潘寄青,苏超,汪宗林.从政府提供公共产品角度对我国农村医疗改革的思考[J]. 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09,5(05):5-6.

篇5: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12类45项

浏览次数:876次悬赏分:50 | 解决时间:2011-4-22 21:37 | 提问者:匿名

最佳答案

九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内容

一、健康档案服务

社区常住居民,包括居住半年以上的户籍及非户籍居民,尤其是0-36个月儿童、孕产妇、老年人、慢性病人等重点人群均可获得建立健康档案的服务,用于诊疗活动及健康管理。

(一)居民健康档案内容里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健康体检、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记录和其它医疗卫生服务记录等。

(二)不同人群的建立方式不一样,居民的健康档案既可以通过入户调查、疾病筛查、健康体检等上门服务时在居民家中建立,又可以到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就诊时建立。

(三)居民健康档案的使用:已建档居民到基层卫生机构复诊时,应持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卡,在调取其健康档案后,由接诊医生根据复诊情况,及时更新、补充相应记录内容。

二、健康教育服务

社区居民在社区服务机构每年可获得不少于12种健康宣传资料,观看到不少于6种健康知识影像资料,参加不少于6次公众健康咨询活动,每月可参加不少于1次针对各类重点人群及重点疾病的健康教育讲座和健康指导。

三、0-36个月儿童健康管理服务

为0-36个月婴幼儿建立儿童保健手册,开展新生儿访视及儿童保健系统管理服务;新生儿访视至少2次,1岁以内4次,第2年和第3年每年2次;进行体格检查和生长发育监测及评价,开展心理行为发育、母乳喂养、辅食添加、意外伤害预防、常见疾病防治等健康指导。

四、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

为孕产妇建立保健手册服务,开展至少5次孕期保健服务和2次产后访视,包括1次孕早期随访,孕16-20周、21-24周各进行1次产前随访,孕25-26周、37-40周各进行一次产前随访。还可享受一般体格检查、孕期营养及心理指导等孕期保健服务,了解产后恢复情况并对产后常见问题进行指导。

五、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

65岁以上老年人登记,可获得每年1次老年人健康管理,包括健康体检、健康咨询指导和干预;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评估,包括体育锻炼、饮食、吸烟、饮酒、慢性疾病常见症状和既往所患疾病、治疗及目前用药等情况;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告知居民健康体检结果并进行相应干预;对所有老年居民进行慢性病危险因素和疫苗接种、骨质疏松预防及防跌倒措施、意外伤害和自救等健康指导。

六、预防接种服务

0-6岁适龄儿童可免费接种12种国家一类疫苗服务,包括: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麻疹疫苗、甲肝疫苗、流脑疫苗、乙脑疫苗、麻风、麻腮疫苗等;免费建立预防接种卡、证、簿;采取多种方式通知儿童监护人,告知接种疫苗的种类、时间、地点和相关要求。在重点地区,对重点人群进行针对性接种,包括肾综合症出血热疫苗、炭疽疫苗、钩体疫苗;发现、报告预防接种中的疑似异常反应,并协助调查处理。

七、传染病报告和处理服务

及时发现、登记并报告辖区内发现的传染病病例和疑似病例,参与现场疫点处理;开展结核病、艾滋病等传染病防治知识宣传和咨询服务;配合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对非住院结核病人、艾滋病人进行治疗管理。

八、慢性病管理

35岁以上社区居民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自诊可免费获得测血压服务;高血压、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获得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生活方式指导;对确诊的高血压、2型糖尿病患者登记管理,每年获得至少4次的面对面随访;每年至少1次较全面的健康检查。要询问病情、进行体格检查、饮食、运动、心理等健康指导。

九、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服务

篇6: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12类45项

2011年10月25日至31日袁老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督查领导组分两组对赵庄镇各村进行了督查,具体督查结果总结如下: 一:居民健康档案管理

1)年检表漏项填写现象存在2)居民健康登记薄和档案袋未足额下发

3)电子档上传速度缓慢

整改措施:

1)布置每个卫生室对居民健康档案年检表进行逐份检查,杜绝

漏项填写和逻辑性错误的出现。

2)已印发居民健康档案登记簿,领取了部分档案袋,此项工作

得以具体布置到了每个卫生室。

3)对每个卫生室每个月的电子档案录入数量进行了分配,完成任务的给以奖励,完不成的给以罚款,提高上传积极性。二:慢性病管理

1)表格填写欠规范(逻辑性错误出现)

2)相关工作方案不科学、严谨

3)35周岁首诊血压测量和高危人群的血压测量工作进展缓慢 整改措施:

1)对全乡村卫生室相关项目负责人再次系统进行表格书写能力培训,对每份年检表格进行排查,及时发现相关问题并进行整改。

2)已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

3)加大首诊血压测量和高危人群的管理工作

三:老年人保健

1)年检表空项填写存在2)无60---64岁年龄段的人口资料

整改措施:

1)逐份检查年检表,对没有检查空腹血糖的老年人进行补查。

2)已布置村卫生室展开60至64岁的人群资料登记 四:传染病报告与处理

1)传染病漏报调查总结书写不规范

2)未制定传染病工作组成员的职责

整改措施:

1)已书写了规范的传染病漏报率调查小结

2)完善了工作组成员职责

五;’健康教育

1)群众公民素养66条知晓率低

2)村级健康教育讲座内容局限于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内容

单一,相关资料不规范

整改措施:

1)加大公民素养66条的宣传力度,采取多种方法相结合的方

法,计划于11月份开展一次针对公民素养66条的健康教育讲座,增加居民的知晓率。

2)下步健康教育讲座要根据季节和人群来制定,内容多样化,逐步提高健康教育讲座的效果。

六 重性精神病人管理

1)无相关工作制度

2)对病人的康复措施无针对性

3)部分病人未进行第二次访视工作

整改措施:

1)已建立相关工作制度

2)加大相关知识培训,制定的康复措施要有针对性,不能偏离

现实。

3)未进行第二次访视的病人应尽快进行第二次访视工作。七:儿童保健管理

1)1--3岁年龄段儿童建卡率较低

2)个别体检表格书写不够规范

整改措施:

1)对未及时建卡的儿童,由所在村卫生室进行预约,加大相关

政策宣传。

2)加强相关表格书写规范工作

八:免疫规划

1)甲肝、A+C、白破、糖丸接种率低

2)接种登记册登记不及时

整改措施:

1)参照各村儿童出生名单,对未及时接种的儿童由村卫生

室进行预约补种,加大相关接种预约工作。

2)接种登记册的填写应在接种登记时及时填写,限期整改

不整改者追究相关人的责任。

九:孕产妇管理

1)体检无规范预约记录

2)表格书写欠规范,存在漏项填写

整改措施:

1)规范预约体检工作

2)加强相关记录表格书写工作

袁老乡卫生院

上一篇:用拟人的手法写一段话下一篇:品质文控简历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