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财经大学简历

2024-06-17

中央财经大学简历(精选8篇)

篇1:中央财经大学简历

中央财经大学硕士留学预科老师教您简历制作十大技巧

行将六月毕业季,很多同学都在为找工作难发愁。那么,同学们如何才能在优胜劣汰的就业竞争中脱颖而出呢?记者近日采访了中央财经大学国际教育中心(http://iec.cufe.edu.cn,010-62289538)的相关老师。中央财经大学国际教育中心多年来从事硕士留学预科的培训工作,已经帮助数百名学生成功申请入读国外名校硕士研究生。除了帮助学生达到国外名校的录取要求,国际教育中心的老师们也很关注同学们求职能力的培养。

制作一份好的简历是成功求职面试的第一步,如何在薄薄几页纸间展露你的才华特长,让HR一眼相中?中央财经大学老师为求职者提供了许多好点子,来看看他们的经验之谈吧

1、尽量使用Tab、圆点的项目符号对齐,尽量不用空格找齐。用表格制作也可以,但是发送word版的时候会很难看。

2、最好按照模版来制作简历。很多人都是自己想当然的制作,这样HR看起来会不容易找到关键信息,要知道看一份简历不会超过30秒。

3、按照简历模版制作可能会出现一些信息没法写进去,比如投IT研发的项目经验,有种解决方法是,如果项目经验很多,再加上技术技能,刚好又搞出一页来。

4、简历两页足矣:中英文无论在内容还是在格式上都必须完全对照,外企时英文在前中文在后,要是投国企就反过来。

5、个人信息:最上面的,就是名字、联系方式(电话、手机、邮件、地址、邮编),什么什么性别、身体健康、个人成份全都免了吧。

6、教育背景:除非特殊需要,少说为好。学校、时间、地点、系别、学位就够了,需要的话,加上GPA、排名、课程、研究方向,当然要看不同的公司。

7、获奖经历:以奖学金为主,挑最大最新的写,三到四项足够了,每项一行,英文去找标准翻译。要注明获奖年份和地点。

8、工作经历:重中之重!工作经历里面写两种,一种是实习,一种是兼职,注意区别。所要写的有:时间、公司、地点、职位和职责,职责要分条来写,每个经历的职责不要超过3条。总共不要超过3个工作经历。这些经历在你来讲,对不同的公司要有不同的顺序或者内容,在这点上建议多花点心思参考下网上范例。

9、课外活动:基本上就是学生工作经验。比如班长、学生会、社团什么的。要写时间、职位、地点、职责与贡献,同上,不要写多了。

10、其它信息:包括语言水平、计算机水平、课余爱好。需要注意的就是,语言水平对于一些外企要注明普通话水平,然后就是四六级,托福什么的,还要强调听和说的能力。有人担心写了托福、GRE成绩会让HR认为有出国倾向,按照经验来看,托福可以写,其他就免了。计算机水平,可能也要一些证明来写,如果是计算机系的,这个就无所谓了。课余爱好要好好想想,这方面HR会比较重视,谁也不愿意要呆瓜。

相信掌握了中财老师为各位同学量身订做的简历制作宝典,各位同学一定能做出一份让自己满意,令用人单位的HR刮目相看的简历,敲开求职面试的大门。

篇2:中央财经大学简历

甲方:

乙方:中央财经大学网络信息中心

中央财经大学网络信息中心(以下简称乙方)为_______(以下简称甲方)提供服务器托管服务,为明确职责,规范管理,双方签定此协议。

1.双方共同遵守《中央财经大学托管服务器管理办法》。

2.乙方为托管服务器提供良好的机房环境,确保供电、制冷和网络的正常,确保硬件本身的安全。

3.甲方拥有被托管服务器的产权和管理使用权,甲方自行管理其托管服务器的操作系统、业务系统及相关数据。甲方负责服务器上数据的完整性和保密性,对所管理的信息及数据进行备份,指定专人保管账号并定期更换密码,如因服务器升级、感染病毒、服务器硬件损坏、账号密码泄露、违规操作等引起的各种问题及产生的一切后果,由甲方承担。

4.甲方自行解决服务器上所需软件的版权(许可/使用权),对软件版权所引发的纠纷负全部责任。

5.甲方所发布的信息必须符合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以及学校和上级管理部门制定的相关规定。甲方对所发布的信息负政治责任、法律责任、经济责任以及其它责任。

6.被托管服务器不得运行申请内容之外的服务,否则乙方有权暂停该服务器运行,经整改后方可恢复运行。

7.被托管服务器因设备故障、服务器中毒、受到网络攻击等危害到其他系统稳定和安全或影响到校园网正常运行等紧急情况下,乙方可立即暂停托管服务器的运行并通知甲方进行相应的处理。

8.托管服务器在托管期间如出现硬件或软件故障,硬件的维修、更新以及软件故障的排查处置,由甲方完全负责,乙方提供必要的便利和配合。

9.因不可抗力、外部供电故障、ISP问题、校园网其他故障而造成的损失,乙方不承担责任。

甲方:

(盖章)

乙方:网络信息中心(盖章)

甲方负责人:

(签字)

乙方负责人:

(签字)

****年**月**日

篇3:中央财经大学简历

郭建鸾, 男, 1962年生, 山东滨州人, 中央财经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商业银行管理研究所所长。1983年毕业于山东大学电子系微电子技术专业, 1995年获南开大学商学院MBA学位, 2004年获南开大学商学院管理学博士学位。自1983年起, 先后在制造企业、研究机构、商业银行和投资公司担任技术与高管工作20年;2004年至今在中央财经大学商学院工作, 2004年任副教授, 2008年晋升为教授, 2011年起担任博士生导师。系多家股份公司管理顾问、国家社科基金与教育部社科基金评审专家、科技部项目评审专家、亚洲风险与危机管理协会专家、国资委职业经理人研究中心专家以及民革中央北京市委经济委员会委员等。2009年入选首批北京市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

二、研究成果

郭建鸾教授致力于银行管理、公司并购、创业投资、公司治理方面的研究。根据中国国情, 率先提出了以下创新性观点:创业投资基金“公司制设立、合伙制经营”的运营模式;在我国上市公司中, 一股独大固然不好, 如果在股权结构中没有相对较大的股东其危害更大;股东控制权不仅取决于股权而且与股东属性密切相关;如果并购对象是技术品牌驱动型的强势公司, 收购方完成并购交易后、对其整合的战略举措应采取渗透式, 而非疾风骤雨式;在利率市场化的转轨过程中, 中小银行业务发展还需将息差收入放在重要地位, 并对其进行精细化管理, 同时鼓励发展表外业务, 而非本末倒置, 应充分抓住利率管制的黄金机会, 提高效益质量、提升管理水准、增强竞争力。

三、主持课题

主持纵向课题: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策略研究”;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有限合伙创业投资基金公司治理机制及其在我国的适用性研究”。主持横向课题:国资委经济研究中心:产业基金在中国的实践条件与发展趋势;中央财经大学:创业投资公司治理机制;中国民生银行多元化长效激励机制研究;河北银行分行绩效考核设计;张家口市商业银行绩效考核与薪酬设计;邢台银行绩效考核与薪酬设计;河北武安市农村信用联社绩效考核与薪酬设计;江苏大丰农村商业银行绩效考核与薪酬设计;中国华电集团综合能源战略实施策略与途径研究;中国华电集团工程板块发展战略研究;国家电网运营风险管控研究;山东滨州愉悦家纺公司绩效考核与薪酬设计等。

四、主要论著

1、创业投资基金公司治理机制研究 (专著) ,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6年。

2、金融企业战略管理 (主编) ,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年。

3、创业企业与创业投资 (编著) ,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8年。

4、企业战略管理:理论、途径与工具 (参编)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年。

5、创业投资家的声誉机制, 生产力研究, 2004年第10期。

6、创业企业与产业集群研究, 经济学动态, 2005年第5期。

7、发展创业投资与创业企业产业集群, 光明日报 (理论版) , 2005年6月1日。

8、中小企业信贷融资与产业集群作用, 光明日报 (理论版) , 2006年3月26日。

9、创业企业资本融资:相机治理的研究视角,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06年第7期。

1 0、我国商业银行公司信贷风险管理的行业思维,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08年第2期。

1 1、并购企业的薪酬整合, 企业管理, 2008年第3期。

1 2、我国廉租房融资困境及其模式创新, 中国金融, 2008年第6期。

1 3、我国公司法的转投资问题分析, 投资研究, 2008年第7期。

1 4、单双层董事会模式比较与我国董事会模式改进, 经济管理, 2008年第9期。

1 5、从楼市现状看商业银行房贷险象, 中国金融, 2008年第

9期。

16、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分合探析, 企业管理, 2008年第11期。

17、公司控制权的双翼:股权与股东属性, 国有资产管理, 2009年第5期。

18、公司治理视角下我国风险投资基金的组织形式, 财务与会计, 2009年第7期。

19、从供应链视角看中小企业信贷风险, 财务与会计, 2010年第2期。

20、公司并购双方强势文化整合, 财务与会计, 2010年第3期。

21、企业并购价格的公允性探讨,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10年第8期。

22、成长期中小企业与产业集群社区银行, 投资研究, 2011年第1期。

23、企业并购的会计方法适用与比较, 山东社会科学, 2011年第8期。

24、商业银行大股东控制权滥用与董事会的独立性,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12年第9期。

25、中小企业融资与关系型信贷, 会计之友, 2012第31期。

篇4:中央财经大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教育部直属“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和“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首批试点高校。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学北京名气很大的一所大学,号称“小北大”。经济学类专业很利害。

中央财经大学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又是一对“冤家”,都在北京,又都是经济专业比较强的院校,这点用“顾名思义”的方法也能看出来。

其实两个高校的差别还是很大的。对外经贸比较看重时间,中财比较讲究学术。在中财,学习氛围比较浓,学业压力也比较大,大家都在学习;对外经贸的学生则参加各类商业竞赛比较多,学术也很职业化很强势。另外,对外经贸在市区,中财大一在郊区,这点上对外经贸有优势。

论名气,对外经贸出名早,早期得到了很多荣誉,使得学校曾经名噪一时,号称“小北大”。中财则为财政部直属大学,毕业生在财政部“霸占”多年,有很多届财政部部长来自中财,现在被人称为是中国财经的黄埔军校。所以名气这点,二者在伯仲之间。

论专业,中财是中央重点扶植的学校,这点从中财的来头上就可见一斑。中财最早是国家有建设一个专业的金融学院的需求才建设的,是把北大与清华的金融系统分离出来合并办成的学校,底蕴可见一斑。而且当今最火的金融专业会计,中财具有压倒性优势。对外经贸在国际贸易上表现不错,同样极具竞争力。

论发展轨迹,这是选学校最重要的参考因素。中财目前是国家重点扶持高校,每年在各个方面国家特别是财政部给予中财的帮助对外经贸不能比的。而且中财学生踏实,在国家高层工作多。这给了你无以伦比的同学资源。专业上,中财始终以金融、会计、保险为三大龙头,商学院、管工院也厚积薄发。对外经贸则好汉不提当年勇,其国贸专业不如以前吃香,不过依然是强势专业,金融、会计等专业也非常不错。展望未来,国企的发展依然迅猛,这点上应该比外企有一定优势,所以长期来讲,比较看好中财的校友体系和后期发展。因此中财占有一定优势。

不过,中财对英语的要求较低,除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及英语系要求过六级外,其余专业都是只要求过四级。还有中财录取是不需口语成绩的。所以如果你注重英语发展的话,还是去对外经贸比较合适。对外经贸开设的英语课程极其详细,而中财只开设基础课及专业英语(国经贸、英语除外)。对外经贸需要英语口试成绩,但不是学校面试,你在本省考就可以了。英语成绩较好的,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论就业,中财的学子活跃在各个领域。因为中央给了很多优惠政策,在国有部门就业优势得天独厚。对外经贸风气比较外向,但也有很多人去银行和大国企,此外,更有为数不少的毕业生选择了外企。不过这也要看个人兴趣。如果你喜欢学术,又愿意跟着党走,报中央财经;如果你喜欢高工资和紧张的职业生活,则去外经贸。

篇5:中央财经大学校史

“任何涉入一条新的河流的人都想知道这里的水来自何方,它为什么这样流淌”,而对于每一位新来中央财经大学的莘莘学子来说,都渴望了解这所大学的初创,以及它历史上的人物、事件和种种故事。那么首先我要向大家介绍的是我校的发展历程:

我校建校已有60多年,经历了办学初创期、单科性学院定型期、学校恢复期、向多科性大学转型期等几个阶段,目前已经进入了努力创办高水平大学新时期。

办学初创期 自1949年建校起至上世纪50年代末是学校的初创期。

中央税务学校

我校的前身是中央税务学校,始建于1949年11月6日,校址位于西皇城根22号,现改为西黄城根南街45号,也就是这张图片所示的位置。

西皇城根22号,最早是一所尚书宅地,由清末邮传部尚书陈璧所建,又名陈家大院,这处院子有30余亩,200间房舍,能容纳500余人,当时学校花费了相当于7000多袋面粉的价格购得该处院落。

此时的中央税务学校还不能说是正规的高等院校,是为中央政府培养亟需的税务干部,还只算是一所具有高等教育性质的财经类学校。

中央财政学院

为了加强高等财经教育,财政部开始在中央税务学校的基础上筹备建立中央财政学院,所以从1951年9月开始,西皇城根22号院也成为中央财政学院的校址,同时学院也在西直门外四道口处,也就是现在的学院南路校区处兴建新的校舍。在初期,税务学校和财政学院并行运行,直到1952年6月,税务学校才正式并入中央财政学院。

中央财经学院

税务学校和财政学院合并后,“蜜月”还没度完,就赶上了1952年的全国院系大调整,这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教育史上的大事件,是以苏联为师的结果。这次调整,私立大学全部改为公立,教会学校一律撤销,对综合性大学进行整顿,发展专门院校,重点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

这次调整,虽然改变了旧中国工科过于薄弱、师范缺乏的状况,但也确实造成了高等教育长期文理、理工分家,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相割裂的状况,给培养的学生造成了思想方式的缺陷和知识面的偏颇等负面影响。

不过,在这次调整中,我校还是受益的,北大、清华、辅仁、燕京大学的很多知名学者、著名教授来到我校,可以说是精英荟萃,名士云集。

中央财政干部学校

好景不长,中央财经学院只办了一年就被撤销了,究其原因不得而知,一种说

法是说国家可能处于对北京地区高校布局上的考虑,另一种是说,学校的办学条件简陋,院系调整过来的一些教授们不愿意在这里供职,因为与他们心目中的大学相去甚远。

中央财经学院撤销后,师资又被分到了北大、清华、人大等院校,原来中央财政学院和税务学校人员大部分留下来承办中央财政干部学校。不过,无论如何,干校的成立对改变当时财政干部培训工作的落后状况起到了重要作用,极大缓解了当时大规模社会主义改造时期财政干部紧缺的状况。

中央财政金融干部学校

1958年,中央财政干部学校和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干校合并,成立中央财政金融干部学校,这次合并凝聚了财政和金融两大力量,奠定了我校学科今后的发展方向。

单科性学院定型期 1960年直到“文革”期间停办为止

中央财政金融学院

1960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在我校原来干校的基础上,成立中央财政金融学院。到了1961年,全国经济困难,大家吃不饱饭,各个浮肿,于是中央决定精简城市人口,所以这一年学校没有招生,因此这一时期学校只培养了的四届正规毕业生,共1597人,但就是这四届学生,在后来出了众多中国财政、金融领域的高管,这在后面会加以介绍。另外,在这一时期,我校开始接收外国留学生。

这一时期是学校历史上发展较好、较快的一个时期,无论是校舍建设、教师培养还是学生培养方面都做出了很大的成绩,1966年文革开始,学校的基建工作停了,挖好的地基毁了,教师被下放,校舍被北京烟厂占了。

学校恢复期

1978年,国务院批准学校在原址复校,这就意味着烟厂得搬家,腾出校舍,但是因为烟厂是北京市的利税大户,市里更重视,所以在去留问题上双方争论了好几年。财政部的领导去国务院、去国家事务管理局,都没谈下来。烟厂生产轰轰隆隆,学生没法上课,于是上街、罢课,去请愿。后来事情闹大了,新华社写了一篇内参,报给了当时主持中央工作的胡耀邦同志,胡耀邦批示,让烟厂搬家,这是1981年的事儿了,但是烟厂彻底搬走是1988年,前前后后经历了10年。可以说复校后学校经历了一段相当艰苦的岁月,因为没有地方,有的老师在澡堂里隔出一个空间,做宿舍,第二天起床,被子都能拍出水,几百个学生一起住在大礼堂,学生没有教室,就在临时搭建的工棚里上课,但是就是在物质条件如此困难的情况下,同学们非常团结,保持着高昂的学习劲头,晚上在烟垛上谈理想,平时积极锻炼身体,一心想为国家建设做贡献。而教师到各地用人单位的走访,普遍反映中财的学生务实、踏实,很得用,这可以说已经成为我校学生的传统。

迁厂还校的十年,对学校的发展非常不利,同其他兄弟院校相比,实际上是失去了10年的发展机遇。没有校舍,办学规模就不能扩大,也不利于教师的培养。

向多科性大学转型期

1996年学校更名为中央财经大学,是学校在复校后抓住的第一个历史机遇,相对于原来的以财政、金融、会计等为主要学科的专门性院校而言,学校走上了多科性大学之路。

创办高水平大学新时期

复校后的第二个历史机遇是2000年学校由财政部划归到教育部,成为教育部直属的国家重点大学,从而走上了“入主流、办特色、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办学道路。

捐资兴学

这块儿内容是1996年以来,向我校捐资十万元以上的单位和个人的名单。其实无论是小从几十元,大到几千万元的捐赠,学校都一一记录在册,并在基金会的网站上公布出来,但在因为数量很多,而这面墙的空间有限,所以无法一一列举。

除了社会捐赠,很多从校友毕业后反哺学校,像涌金实业前董事长,已故经管86级校友魏东先生,有女巴菲特之称的刘央女士等等。

相信有这么多的好榜样,学生们在能力范围内反哺学校,捐资兴学一定会在中财形成风气,这些虚位以待的空位,说不定也会出现在场同学的名字。

现在我们来到了校史馆的室内展示部分。

前言

这是我校的新徽标,于2009年7月启用,以学校的标志雕塑——“龙马担乾坤”为核心主体。

“龙马担乾坤”主题雕塑坐落于学院南路校区校门区广场中央,落成于2000年5月16日,由著名工艺美术大师韩美林先生为我校建校50周年创作,造型是一个背负乾坤,昂首奋蹄的龙马造型,予以中财学子像龙一样腾天潜渊,吐纳川海,也要像马一样辽阔原野,一任奔驰。

我校现阶段的办学目标是建设有特色、多科性、国际化的研究型大学。

历程篇

校史馆的室内部分分为历程篇和成就篇两个篇章,以“有特色、多科性、国际化、研究型”为主线,对建校以来学校取得的成绩,进行简要地回顾、总结和提炼。

与国同体

在中财6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学校始终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怀,这些照片是新中国历届国家领导人接见我校师生的照片,这是在我校建校50周年之际,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江泽民同志给我校的题词。

复校后的历次党代会

在这块儿内容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学校各个发展阶段提出的校办学目标,从第一次党代会的建设全国重点财经院校,到2010年第五次党代会提出的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办学目标,我们可以看出学校在不断发展,办学目标在不断提高。

发展大事记

2000年后,学校发展非常迅速,在基建、科研、教育教学等各方面突飞猛进,这些发展变化在大事记里得到充分体现。

校园变迁 1988年之后,学校进入了校园建设逐步改造和建设阶段,1997年清河分部启用,到1999年建校50周年之际,校园面貌焕然一新,办学条件有了较大的改善。但学校空间狭小,无法完全满足学校办学的需要,由于周边无法拓展,学校抓住沙河建设高教园区的契机,在昌平沙河建设新校区,扩展办学空间。2007年沙河校区破土动工,2009年正式启用,迎来首批学子。长期困扰学校发展的校园面积过小问题初步得到了根本性的解决,为学校今后的更好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标志着中央财经大学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根据学校的发展战略规划,沙河校区将成为学校未来的主校区。

在沙河新校区投入使用之前,为弥补教学条件的不足,2007年学校租用了校舍功能齐全,条件完备的上庄校区作为使用了11年的清河校区的替代校区。

同学们看到的西山分部,是中央财政管理干部学院并入中财后,其教学用地成为中央财经大学西山分部。

六十年辉煌

这是在2009年我校建校60周年之际,党和国家领导人给发来贺信,题词,还有来视察和讲座的照片。

校庆当天共和国五任财长更是齐聚我校,祝贺60周年校庆。校庆期间,学校还举行了一系列活动。各大媒体也争相对校庆盛况进行了报道。

有特色

在2003年9月的《经济》杂志上,记者王信川经过细心统计和精心研究,发表了文章“中国财金黄埔报道”,将目光聚焦在我校金融62一班。这个50人的班级出了30多位司局级以上干部,且大多身处经济重要部门,并且他们的同届和下届校友也不了不少政府高官。这张图片就是这期杂志的封面,封面上的这三位校友分别是时任国家审计长的李金华,财政部部长金人庆和原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时任天津市市长的戴相龙。

特色学科

60年的办学历程,学校形成了鲜明的财经特色。

经济学和管理学是我校两大传统优势学科。建校初期我校所开设的专业主要属于应用经济学,直接服务于当时国民经济建设,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专业是国家在我校率先设立的。

这是我校现阶段财经专业的建设情况,我校是全国拥有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的四所高校之一,这四所高校分别是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南开大学、厦门大学。

2006年,学校搭建了“经济学与公共政策创新平台”,引进了一大批海外优秀归国人员任教,还聘请了一批世界一流学者,包括诺奖得主担任学术委员、名誉院长,平台学生采用国际化的教学模式进行培养,采用国际公认最权威的英文版教材和英文授课。2006年末该平台被列为国家 “优势学科创新平台”。这张照片是六十周年校庆前夕刘延东同志来校视察时,与平台教师的合影。

我校注会专业在2006年和2007年的教学质量评估中连续名列全国第一,这是中注协发的文件。

保险学专业获得了国际保险业著名专业资格认证机构的资格认证,我校本科生和研究生在申请会员方面具有很好的优势,这是会员证。

前不久学校MBA项目又获得了AMBA国际认证。

财经人才培养

我校学生生源好、表现好、就业好、发展好、社会反响好,在20世纪50、60年代的毕业生中,一大批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有的成为担纲扛鼎的领军人物。其中就包括上面的这五位,分别是:金融62级校友李金华、财政62级校友金人庆,财会63级校友戴相龙,这三位在前面已经提到过,另外还有总后勤部副部长孙志强,原新华社澳门分社社长王启人,都是我校中央财政金融学院时期的学生。

我校1978年复校后培养的大批校友,现在也已成为国家经济管理部门、金融保险机构、企事业单位、学术界、文化界等行业领域的骨干力量。

而新一代毕业生也是人才辈出,如我校2006届会计学院毕业生王一钢同学被国际会计师公会授予“杰出英才奖”,毕业后被摩根士丹利公司录用,是当年全亚洲唯一被录用的本科毕业生。

多科性

院系成立时间

这是自1949年以来,我校各院系成立的时间,大家可以看看,自己所在的学院的发展演变情况。大家可以看到,1995年,法律系、中文系成立,学校开始有了非财经专业的院系了。

学科树

目前我校的学科专业建设形成了以经济学、管理学、法学为主体,文学、哲学、理学、工学、教育学、艺术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多学科体系。多学科的交叉融合有利于巩固传统优势学科,培植新的优势学科,催生新的学科生长点,为学校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研究型

这块儿内容里展示的是我校近年来在教育教学科研工作方面取得的成就。学校还聘请了一批国内外著名学者,其中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5人,他们用英文为本科生授课和举办讲座。教师队伍和课程国际化水平的提高,提升了学校国际化的水平,为培养学生的国际意识和跨文化交流能力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国际化

目前学校与遍及世界五大洲的高校、政府机构、国际组织、跨国企业等120家单位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这些项目包括学生的合作培养,学生与教师互换,教学与研究方面的合作。

名人名家

这些是我校建校以来的部分名人名家。

学校历任领导

这是我校第一任校长李予昂,时任财政部税务总局局长,他既是一名出色的党的高级领导干部,又是一名精通书画、温文尔雅的文人雅士,是公认的高官中的才子。

这两位是我校现任领导,分别是党委书记胡树祥教授、校长王广谦教授。

学校早期著名学者

这些事我校早期的著名学者,除了这位凌大珽先生是1949年学校成立便来校工作,以及崔敬伯先生是1955年来校工作外,其余的都出自我校中央财经学院时期,他们当中,有在当时就已经享誉全国的经济学家,如曾任清华大学经济系主任、西南联大商学系主任的经济学家、教育家,当时就任学院第一副院长的陈岱孙老先生;还有大名鼎鼎的社会学家,如现代中国人口学开拓者之一,国民政府时期中央研究院院士的陈达老先生;还有一些默默耕耘、厚积薄发、大器晚成的学者,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专家,邓小平1992年南巡讲话的整理执笔人郑必坚。

对这一版块儿内容的整理不容易,由于一些历史客观因素,及人为因素,使得学校早期的历史资料非常欠缺,而仅存的资料又有待整理,所以这些榜上有名的只是早期在我校执名师名家中的一部分,更多的内容还有待我们对资料的进一步整理和挖掘。

复校后的著名学者

1990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给做出突出贡献的专家、学者、技术人员发放政府特殊津贴,这些是我校96年以前政府特贴获得者。

姜维壮教授是我国比较财政学的开拓者;李天民教授对我国管理会计学发展发挥了开拓性的作用,其所著《管理会计研究》,是我国第一部全面系统探讨管理会计理论与方法的专著,填补了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空白;刘光第教授最早提出我国国民经济应从实物管理向价值管理转变的政策性建议;闻潜教授在我国宏观调控方面较早系统提出“消费启动理论”,具有重要理论影响;赵天寿教授是20世纪80年代我国第一颗气象卫星“风云一号”的副总工程师,1990年北京亚运会计算机系统运行方面的副总工程师。

另外还有两位教授也属于这个范围,一是中央财经学院时期就来我校工作直至去世的崔书香教授,是1993年政府特贴的获得者,她是将“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引入国内的第一位学者;在后面要提到的现任我校校长王广谦教授也是1993年政府特贴的获得者。

现时期高层次拔尖人才

我校目前拥有“千人计划”引进人才1人,长江学者4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4人,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其中一位长江学者Barry Eichengreen在国际化师资的内容里进行了介绍。

今天为大家简要的对学校的情况进行了介绍,下面的时间大家可以随便看看。在这里我也预祝各位同学能够尽快度过迷茫期,早日融入全新的大学生活,克服困难、努力学习、愉

篇6:中央财经大学复试要求

根据教育部有关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文件精神,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研究生教育结构调整和优化,积极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不断改进和完善研究生选拔的模式和办法,现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一、基本要求

(一)所有拟录取考生均应通过资格审查、复试及体格检查后方能被录取(推免生已复试不再重复进行)。

(二)在教育部划定的“201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基础上,我校根据各招生专业上线生源情况,制定各专业复试总分分数线。复试采取差额复试的办法进行。参加复试的总人数一般为《中央财经大学2010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公布的招生计划的120%左右。

(三)调剂考生的初试成绩必须符合报考专业所属学科门类的“201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申请调剂专业原则上要与其原报考专业所属学科门类相同。具体申请要求详见《关于一志愿报考我校考生申请调剂复试的通知》。

(四)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硕士研究生参加复试分数线为初试总分240分,单科不限。

二、复试工作的组织和职责

(一)成立学校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硕士研究生的复试录取工作。组长由分管研究生工作的校领导担任,成员由研究生部、校纪检监察部门、各招生学院(含研究院、中心,以下简称学院)负责人组成。

具体工作职责和要求是:

1.贯彻执行国家研究生招生的方针、政策与规定;

2.制定我校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办法;

3.指导各招生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录取工作,负责全校招生录取工作的组织与协调;

4.领导各招生学院建立健全各院的复试组织工作,加强对复试工作的指导,负责组织招生学院制定有关复试教师的遴选办法、复试工作制度要求及培训方案;

5.以校纪委监察部门为主体制定复试监察和复议办法,并选派专人对复试录取工作全程进行全面有效的巡查和监督。

(二)各招生学院根据学科(专业)成立硕士研究生复试工作组和资格审查工作组,负责组织和协调本院复试及录取各项工作,并对本院复试和录取结果负

责。组长由本院党政主要负责人担任,并实行组长负责制。

复试工作组成员由相关专业的学术带头人、学术骨干、硕士生导师、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含副高级)或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等组成。资格审查工作组成员由各招生学院负责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教师构成,不少于3人。

复试考生较多的专业可成立若干个复试小组,复试小组组长和成员由本学院复试工作组确定,各复试工作组或复试小组成员不少于5人。

复试工作组具体工作职责和要求是:

1.选派经验丰富、业务水平高、公道正派的人员参与复试工作,并对其进行有关复试原则和政策、纪律等方面的培训,规范工作行为,同时制定有关本院复试工作实施办法和准则;

2.负责考生资格审查工作;

3.负责专业课笔试的阅卷工作;

4.负责制定专业课面试实施方案、专业课面试题库命题和组织工作; 5.负责制定外语听说能力测试实施方案、外语听说能力测试题库命题和组织工作;

6.负责考生的专业课面试和外语听说能力测试工作,同一专业各复试小组试题的难易程度、面(测)试要求和成绩评定标准要明确统一,以保持整个面(测)试过程的评分一致性、连贯性和公正性。

外语听说能力测试复试组的成员不少于2名教师。如学院条件许可,可对面(测)试过程进行全程录音;

7.认真填写《201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专业课面试记录》和《外语听说能力测试记录》,并须当场给出考生的专业课面试成绩和外语听说能力测试成绩;根据考生的《2010年硕士研究生复试素质和能力考核表》和《2010年硕士研究生复试政审函调表》及考生复试中的举止、表达等给出综合素质考核成绩;

8.负责同等学力考生加试的命题、组考和阅卷工作;

9.填报考生专业课面试成绩、外语听说能力测试成绩、综合素质和能力考核成绩、同等学力考生加试成绩;

10.建立考生个人复试档案,包括考生资格审查材料和各项复试考试材料,以备核查和存档。

凡有亲属参加复试的教师,不能参加复试工作。

三、复试内容要求和计分办法

(一)复试内容

包括资格审查、专业课笔试、专业课面试、外国语听说能力测试、综合素质和能力考核、体格检查。此外,同等学力考生还需加试。

(二)计分办法及具体要求

1.资格审查考核和体格检查以合格和不合格计;

2.复试总分为100分,其中专业课笔试占50%,专业课面试占40%,外语听说能力测试占10%;

3.专业课笔试、专业课面试和外语听说能力测试均实行百分制;

4.专业课笔试考试时间为2小时。考试依据《中央财经大学2010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以下简称《招生简章》)中公布的专业课复试笔试科目内容进行,参考书目为《招生简章》中所列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复试专业课笔试参考书目、全日制专业学位方向硕士研究生复试专业课笔试参考书目、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复试专业课参考书目。本项考试由研究生部统一组织;

5.专业课面试注重对考生专业素质、实践能力及创新精神等方面的考核,每位考生面试时间不少于15分钟,考核成绩的依据和权重是

1)大学阶段学习情况及成绩,占专业课面试成绩的10%;

2)采用题库试题考核方式考核考生对本学科(专业)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的掌握程度,利用所学理论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本学科发展动态的了解以及在本专业领域发展的潜力,此项考核占专业课面试成绩的80%;

3)参加研究生复试之前实习以及发表论文、参加课题研究等科研情况,占专业课面试成绩的10%。

专业课面试成绩以百分制计。专业课面试时可只对专业课面试中的(2)进行考核,并当场给出成绩。(1)和(3)可于面试前或面试后根据考生提供相关材料进行打分,最后对每位复试小组教师打出的专业课面试成绩加权平均计算该考生的专业课面试成绩。本项考试由招生学院复试工作组负责组织;

6.外语听说能力测试采取测试教师与考生问答或对话的形式进行,每位考生考试时间不少于5分钟。测试重在考查考生运用外语进行交流的能力,主要从发音的正确性、使用语言的准确性、流利程度、理解和判断能力等方面进行测试。测试组每位教师所给成绩加权平均计算后的成绩为考生外语听说能力测试成绩。本项考试由招生学院复试工作组负责组织;

7. 综合素质考核内容包括

(1)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考核,占综合素质考核的30%;

(2)报考专业以外的学习、科研、社会实践或实际工作表现等方面的情况,占综合素质考核的30%;

(3)事业心、责任感、纪律性、协作性和心理健康等情况,占综合素质考核的20%;

(4)人文素养、举止、表达和礼仪等,占综合素质考核的20%。综合素质考核以五级记分制(优、良、中、合格、不合格)计分。综合素质考核中的(4)可于面试时进行考核,其它三项可于面试前或面试后根据考生提供相关材料进行考核,最后四项

汇总后按五级计分制给出考生综合素质考核成绩。本项考试由招生学院复试工作组和资格审查工作组负责组织;

8.同等学力考生复试期间除参加上述各项内容的复试外,还须加试所报考专业的两门本科主干课程。加试科目不得与初试、复试科目相同。加试方式为笔试,考试时间为每门3小时,试卷满分为100分。本项考试由招生学院复试工作组负责组织。

四、录取工作

(一)总成绩计算办法

研究生部对考生初试和复试成绩进行加权计算。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考生(含全日制专业学位方向考生)的总成绩满分为600分,计算公式为:总成绩=初试总分×60%+复试总分×300%。

全日制专业学位会计硕士、法律硕士(法学)、法律硕士(非法学)考生的总成绩满分为600分,计算公式为:总成绩=初试总分×48%+复试总分×360%。

(二)录取原则

不接收调剂考生的专业,根据考生总成绩排序,按招生计划名额择优确定拟录取名单。

接收调剂考生的专业,要对本专业第一志愿考生和参加复试调剂考生的总成绩分别排序,首先从复试合格的本专业第一志愿考生中择优确定拟录取名单,如未达到招生计划名额,再从复试合格的调剂考生中择优确定拟录取名单,录满为止。

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支农、支教、支医和扶贫)、“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和 “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等项目(包括经我部批准备案的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项目),完成服务期并考核合格的考生(名单已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布,网址为http://yz.chsi.cn或http://yz.chsi.com.cn,以下简称研招网,未在研招网上公布的人员不享受该政策),三年内可享受初试总分加10分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的政策;2009年以后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具有高等教育学历的士兵退役后三年内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统一入学考试,初试总分加10分。考生在复试前须向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出具参加相关项目的证明。

复试总分不及格即低于60分者,不予录取。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中的汉族考生复试总分低于55分和少数民族考生低于48分者,均不予录取。

考生的综合素质经所在学院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组考核不合格的,需提交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进行复议,如无异议,则不予录取。

经考生所在学院研究生招生资格审查工作组审查,如有考生不符合报考条件或提供虚假资格审查材料,需提交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进行复议,如属实,则不予录取。

同等学力考生任何一门加试科目成绩不合格即低于60分,不予录取;若加试两门成绩均合格,则按照上述办法执行,但加试成绩不计入总成绩。

按照教育部要求,体检工作由招生单位在在复试阶段组织进行。研究生体检工作参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联制订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3号)、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卫生部《关于进一步规范入学和就业体检项目维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入学和就业权利的通知》(人社部发〔2010〕12号)及《教育部办公厅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学生入学身体检查取消乙肝项目检测有关问题的通知》(教学厅〔2010〕2号)文件进行。我校对体检要求不做另行规定。如考生体格检查不符合上述文件要求,则不予录取。

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硕士研究生需于资格审查时提交经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民教处(高教处)审查通过的《报考2010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硕士研究生考生登记表》(在职考生还需经所在单位审批同意)。拟录取的该类考生还需签署并提交《国家定向培养计划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定向协议书》,否则不予录取。

因特殊原因需保留入学资格的考生须在拟录取名单上报至北京市教育考试院研究生招生办公室之前向我校研究生招生办公室提出申请,审查属实者予与办理。保留入学资格的考生占录取当年的招生指标。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原则上不予办理保留入学资格。

(三)国家计划内、国家计划外录取类别的确定

考取我校2010年的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定向和委托培养除外),第一学年按入学成绩确定国家计划内非定向类别(即公费生);第二学年至毕业所有学术型研究生(定向和委托培养除外),均需按相应标准缴纳学费,然后根据我校学术型研究生奖助体系办法,依照入学后的学习成绩和科研成果确定不同等级的奖助学金。国家计划内非定向录取类别硕士研究生按照报考本专业第一志愿考生总成绩排序,依次确定。各专业国家计划内非定向名额比例与我校招生计划公布的国家计划内名额比例基本相当。调剂考生录取类别为自筹经费或委托培养。

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硕士研究生录取类别一律为国家计划内定向。考取我校全日制专业学位方向和全日制专业学位的硕士研究生则按照相应标准缴纳学费,录取类别为自筹经费或委托培养。

五、公示和监督渠道

我校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办法、成绩查询、复试查询、拟录取查询等信息均在我校研究生部网站中公布,网址为:gs.cufe.edu.cn,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咨询电话为:010-62288344,传真为:010-62288895。此外,我校纪检监察部门研究生

招生专用监督电话为:010-62288223,北京教育考试院研究生招生办公室研究生招生专用监督电话为:010-82837219。

此复试及录取办法的基本要求和复试工作的组织和职责适用于除MBA和MPA以外的报考我校所有硕士研究生考生,MBA和MPA联考考生的复试内容、计分办法、录取工作等要求另行规定。

篇7:请 假 条 - 中央财经大学

我是外国语学院级班的,因需要请假,请假时间为月日时,请予以批准。

学生签字:年月日 辅导员签字:学院领导签字(盖章):(三天以内)(一周以内)(此联交学院保存)

……………………………………………………………………………

请假条

我是外国语学院级班的,因需要请假,请假时间为月日时,请予以批准。

学生签字:

篇8:中央财经大学简历

对于高等院校而言, 建立体质与健康测试中心 (以下简称体测中心) , 对于提高大学生综合知识水平和作业实践技能有重要意义, 也对广大教职工的身心体质健康具有良好的预防监督作用, 是解决师生员工缺少对个人健康状况了解、改善他们实际参与体育锻炼习惯、综合运动能力落后于理论知识的重要手段。

二、国内高校体质与健康测试实验室建设现状

2005年开始, 全国各地高校体育学院 (部) 陆续开始投入建设体测中心 (或体质健康实验室) 。

北京市高校中的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首都医科大学等陆续建立了体质健康研究实验室。其中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已经联合校工会、校医院、校办等单位对全校教职工进行了全面的健康体适能检测。通过大量的数据分析, 该校体育部正在逐步开展关于师生体质健康干预方法的探究。

三、我校体测中心建设规划目标

体测中心以国内目前最先进的《健康体适能》教程理论为指导, 结合目前国内健康体适能发展的最前沿研究配置建设。基本可以满足全校教职员工健康体适能测试以及领域内研究工作。我校目前对体质检测工作还处在最基础的阶段, 随之国内其他高校整体实验室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 我校应尽快启动体测中心的建设。

预计我校体测中心下设1个分中心 (学生体质与健康测试中心) , 3个实验室 (健康体适能研究实验室、体质健康促进实验室、保健康复实验室) , 1个信息化平台 (健康校园管理平台 (网) ) 。

四、体测中心建设的目标

4、1、促进学生、教职工健康状况

通过对高校学生、教职工健康情况调查得出:个人健康担忧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每个人的学习和工作状态, 绝大部分师生担心个人健康问题, 虽然每年都有健康体检, 但是传统的医学体检已经不能完全反映一个人的健康状况, 他们感觉到疲劳、腰酸背痛、抵抗力下降, 不能完全地投入到工作当中, 这些问题在医院并没有得到一个很好的解决, 更没有改善的办法。通过建立体测中心可以为学校教职工进行的健康体适能测试, 让大家对个人健康有了一个全新认识, 不单单知道了自身的身体机能情况, 同时得到了一种最为简便、实用、有效的改善办法。如何控制自己的体重, 如何改善骨质状况, 如何有效地、科学地参与体育锻炼, 如何改善亚健康状态。

4、2、为我校学生及教职工健康管理工作探索全新模式

综合实验室已经结合先进网络管理技术初步建成网络健康管理平台, 正在探寻全新的一种师生健康管理模式。该平台是以健康体适能管理系统为基础的网络增值服务平台。平台以建立个人健康互动平台为目的, 同时整合健康资源与标准, 建立个人健康数字平台, 大力推进个人健康的数据分析和干预方法。

通过对个人健康体适能管理系统各种数据的评价、分析, 提供不同健康体适能指标的评估方法和指导方法。可以根据每个人的性别、年龄、体质、居住环境、接受医疗服务的情况以及职业特性等综合因素, 制定营养保健、运动保健和心理保健的个性化建议, 实施特定的干预措施和心理暗示, 对人体的健康状况进行合理的调整与休息, 有效地改善人体出现的疲劳、头痛、失眠等不适症状以及慢性病状况, 同时能够评估个人发生疾病的潜在危险因素, 从而有效地对潜在的疾病实行预防、治疗及控制。

4、3、实验室建设对科研的支持

高校实验室建设是保证高等学校教学和科研、加快学科发展、提高学校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在教育科研体制改革中明确指出“高等学校担负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和发展科学文化的重大任务”, “担负着国家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重要任务”, 这就从根本上规定了高等院校必须开展科学研究。

体育部将会通过不断地学习努力, 利用我们这个大平台全面的提高我们的科研水平, 尽快的为学校科研方面做出最大贡献。这样不仅能得到技术领先的成果, 更能培养锻炼出高级专业人才, 为学校的长久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4、4、改善体育教育传统观念

我国的体育教学始终在单纯传授体育技能和身体锻炼方法的低层次上探索, 而且学校体育现有的传统教学模式也越来越满足不了学生对体育运动, 健康教育等方面的要求。提高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 首先应该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新观念, 改造千人一体的标准化教学模式, 充分挖掘大学生的潜能和特质, 用人性化的教学理念, 寻求一种新的教学模式, 给学生一个轻松愉快又充满自信的教学环境, 让他们去实现情感的释放和成功的体验。

4、5、成为伤病者的康复理疗及健康教育基地

体育综合实验室除满足教学任务外, 还坚持利用课余时间, 面向广大学生和教职工开放。主要针对运动过程中常见的一些运动性伤病, 接待运动伤病者前来咨询和康复理疗, 辅助治愈运动疾病。同时进行科学的运动相关健康教育宣传, 为全校师生的运动提供科学指导。

有效提供学校现有体育资源的利用

通过科学检测、指导, 以及长效健康教育宣传, 充分带动大家的体育锻炼热情, 以提高学校体育资源的从分利用。

五、体测中心的建立的实施方式

5、1建立实施的组织机构, 完善体系建立的管理运行机制

建立实施工作的负责人和具体承担实施任务的执行人, 同时还要确定相应的协作单位, 建立协作关系, 形成依托学校、全员参与的良好格局。

5、2配备和培训实施工作人员

健康校园健身活动计划的实施需要相应的人员, 特别是健身运动指导人员 (社会体育指导) 。实施人员应该掌握与实施健身活动计划有关的管理知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5、3建立体质测试与评价体系与健康指导体系

针对测评的结果, 对不同人群制定相应的运动处方和营养处方, 指导学生进行健身活动, 并进行跟踪调查, 这是顺利实施健康校园健康管理的基本保证。另外通过健康咨询与评价, 健身活动的指导机构还要不断研究与开发新的健身方法与手段以满足广大师生的健身需求。该体系依托于健身活动, 服务于健身活动, 通过为大学生提供健康的咨询, 全面推动健康校园健身活动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部, 国家体育总局.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研究课题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试行方案) 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2.

上一篇:老人生日宴会策划下一篇:仪征市张集实验学校2009-2010年教科研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