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探索“互联网+基层党建”模式

2024-06-18

积极探索“互联网+基层党建”模式(精选6篇)

篇1:积极探索“互联网+基层党建”模式

“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但这并不是简单的两者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它代表一种新的社会形态,即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域之中,提升全社会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

开展“互联网+基层党建”是在新形势下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重要保证,也是解决“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一问题的时代需要。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伴随着现代化的进程,党的现代化建设成为目前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在信息社会中,“互联网+基层党建”的广泛开展能够极大地拓展党建工作的空间,提高党建工作的效率和覆盖面,从而为我们党密切党群关系,坚定不移地走群众路线提供了便利条件。网络党建工作的目标应定位在,把特定信息传递的归属感最终转化为党员和群众对党建网站的忠诚度。因此,我们党应本着“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原则,以“三个代表”的要求为出发点和归宿点,不断探索新的方式让网络用户对党建网站产生思想上和价值观的归属感,使网络的受众群对党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产生发自内心的认同感,通过网络宣传把党和各阶层的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从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社会基础。

“互联网+”时代,每个传统行业都孕育着“+”的机会,基层党

建如何拥抱“互联网+”,基层党组织如何利用“互联网+”,从而更好地服务改革、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服务党员,是基层党建工作者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创新方式,以“互联网+”加强基层党组织管理。一是以大数据提升组织管理水平。要重视大数据在基层党建中的价值,重点建好村(社区)干部、大学生村官队伍、第一书记队伍、基层党务工作者、软弱涣散党组织数据库,广泛收集掌握基层队伍、基层组织基本信息。同时,要充分利用云计算技术,对这些数据进行专业化处理,使数据实现增值,为上级党组织管理基层组织,加强基层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提供科学依据。二是以互联网强化党员教育管理。可以通过“互联网+计算机+手机终端”,打破时空障碍、管理层级,将每一名党员连接在一起,实现“网络党组织+地方党组织+基层党组织+党员”快速、无缝连接,解决党组织联系服务党员“最后一公里问题”。也可以依托QQ群、微信群、微博等为载体,以地域、行业、商铺、楼宇等为单位建立网络党组织,通过网络党组织为流动党员办理党员关系接转,通过网上银行缴纳党费,通过网络平台加大对党员跟踪服务管理。三是以云平台构建党建信息系统。在“互联网+”时代,党建信息系统也要及时迭代更新,建立党建工作云平台,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提供工作、学习和交流平台。比如,可在“党建云”设立“书记信箱”,开通党员和党委书记交流的直通车,及时了解党员所思、所求、所盼,着力解决党员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热点、难点问题。

二、转变思维,以“互联网+”开启党员教育新模式。一是以移动互联网推动农村党员教育“全覆盖”。充分运用移动网络服务终端,以微博、微信、手机APP、党员手机报等方式,把农村党员教育平台搬到移动互联网,彻底打破时空限制,推动农村党员教育实现“全覆盖”。我市这几年以移动互联网为平台,在“互联网+党员教育”方面作了一些探索,也收获了一些经验。二是以用户为中心提供党员满意的“产品体验”。在“互联网+”时代,党员教育必须引进和植入互联网思维,提供令党员满意、有竞争力的教育“产品体验”。比如,在教育平台开发上,可应用大数据技术,按照云计算架构,开发支持全市党员干部同时在线学习的平台,以满足党员经常性、个性化学习需求;在信息传递方式上,应适应移动互联网时代党员学习碎片化的特点,制作一批微课程、微视频,见缝插针式地推送教学内容,让党员互动和分享,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三是以网上舆论工作传递党员教育的“正能量”,各级党委政府要全面加强网络舆情信息的收集、整理,及时准确地了解网民对重要问题的关切。这既是各级干部联系群众的重要渠道,也是了解群众意愿,实现民主决策、科学决策的重要手段。因为广大网民身处社会各个阶层,而且借助网络平台,其意见表达会更为广泛、更为直接,即使一些意见不够客观准确,但对党委政府工作本身也有重要参考价值。此外,对可能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稳定的网络舆情信息,以及一些敏感性、苗头性的信息,要主动核实网络舆情的真实性,分析梳理网民的意见和建议,对网络舆论的潜在影响进行研判。在此基础上,针对网络舆情信息的发展动态,要积极

查找问题根源,坚持“有理、有据、有利、有节”的原则,积极释疑解惑,重点澄清不实谣言,批驳别有用心之人的恶意攻击,从而加强网络舆论引导的针对性,掌握网络舆论的主导权。

互联网的裂变式发展对党员教育工作的影响是全方位、深层次的,网民可以跨越时空和地域随时随地联系互动、讨论问题,使各种思想舆论在网上相互叠加,给党员教育工作带来了新挑战新考验。因此,在“互联网+”时代,党员教育工作必须增强阵地意识,加强热点问题和突发事件舆论引导,引导社会情绪、社会心理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积极传递党员教育的正能量,使之由“有形覆盖”转变为“有效覆盖”。

三、用其所能,以“互联网+”提升党组织服务能力。一是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要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建立村民“办事不出村”网络服务平台,推动农村政务服务进手机,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变单一服务为多元服务、变传统服务为智能服务,把服务延伸到农村群众身边,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向心力。我市近几年先后与电信公司、联通公司签订“互联网+”、“智慧潮州”等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就是推进“互联网+政务”的大胆实践。二是发展“互联网+益民服务”。可以借助大数据和云服务平台,把政府部门、社会组织的服务资源全部连接起来,积极推广基于移动互联网入口的城市服务。要积极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推动阿里、京东、苏宁等大型电商和快递企业进农村,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产品、农资批发市场对接电商平台,主动为“三农”提供个性化定制服务。三是探索推行“网络民

情通”。要在开展驻村联户、结对帮扶、志愿服务的同时,探索推行“网络民情通”,以乡镇(街道)或村(社区)为单位,打造多种网络民情平台,从而实现网上网下联动,把群众紧密团结在党组织周围。

四、培养人才,要加紧培养一支既具备较高理论素养又懂网络技术的新型的党建工作队伍。开展网络党建要求这支队伍不仅应具有深厚的政治理论水平,而且还应熟练使用网络,驾驭网络,能够通过技术手段进行信息获取方式的技术限制。比如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确立系统的备份级别,提高系统的稳定性;采用网络安全技术,阻止外界对系统的非法访问;对系统的使用情况作跟踪记录,以便出现问题时有备可查。只有做到以上要求,才能保证我们党和政府的信息安全,保障我国信息的自主权和发行权。人是推动社会变革的决定因素,能否打赢网络条件下这场意识形态领域的“信息战”,关键在于培养一支能适应新环境,应对新挑战的党建工作队伍。

五、强化监督,以“互联网+”打造网络监督新平台。一是党建承诺网上公示。各级党组织可通过政府网站、QQ群、微信公众号、微博等网络平台,公示党组织党建工作承诺和党组织书记党建工作承诺,督促各级党组织和党组织书记从严从实履行党建工作责任。我州自2014年以来,我市创新推行基层党建“六项工程”,在网上公示基层党组织和党组织书记、广大党员的党建责任、承诺内容、考核办法、行动目标等,广泛接受群众监督,有效地推动了党建工作责任落实。二是工作情况网上晾晒。在工作推进过程中,可将承诺事项推进落实情况在网上实时公布、更新,让广大群众实时了解监督各级党组织工

作开展情况、推进力度、开展效果,解决好“重承诺、轻落实”的问题。特别是在村和社区,要大力推行村(社区)党务(村务)公开进手机,推动党务(村务)公开由结果公开向程序公开、由静态公开向动态公开转变。三是群众评议网上开展。可在移动网络平台开通群众评价版块和群众测评功能,让群众随时随地对基层党建工作点赞,对基层党组织提出意见建议,对基层党组织进行网络测评,让基层党组织随时随地从群众的评议评判意见里找不足、明方向、定措施;上级党组织可将群众网络测评作为考核评价下级党组织的参考依据,对群众网评差的党组织或党组织书记进行约谈提醒,督促其整改完善,构建以“基层党建工作实绩→广大网民评议→上级党组织评价”为一体的网络监督评价体系。

总之,互联网+正日益深入到我们的工作、生活之中,如何在党建工作中积极迎接信息化带来的挑战,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改进、创新党建工作,是做好党建工作的关键;如何运用信息化手段把信息化与党的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党的先进性,是现代信息社会条件下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需要重视和解决的重要问题。我们要把互联网建成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新载体,进行党员教育管理的新窗口,展示创新成果的新平台和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新桥梁。开辟服务党员的网络新阵地,进一步增加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党建工作注入了科技创新力量,让党建工作更具生命力和创新力。

篇2:积极探索“互联网+基层党建”模式

孙娅莉 黄春香

2012年第6期 ——党的建设

武汉市武昌区水果湖街是湖北省委、省政府所在地,省直机关聚集地。特殊的区位使水果湖街肩负更为重要的使命和责任。近些年来,水果湖街党工委以高度的政治自觉,以党建创新为龙头,大力建设和谐、平安、繁荣、幸福街道,用一流的环境、一流的服务、一流的业绩,诠释了“首善之街”的风范。水果湖街道先后获得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街道等多项荣誉。

舞活龙头:新形势下开创区域党建新格局

水果湖辖区内既有大单位积聚、智力密集、社会资源丰富的独特优势,又有国有企业多、下岗职工多、社会矛盾突出的特点。如何发挥党建工作统一思想、凝聚人心的作用,把不同层级、不同行业的居民动员起来,共同建设幸福街道?街党工委走出传统社区党建模式,以开放性思维审视街道党建,开创了以共驻共建为主要特色的区域化党建工作新格局。

1、创新区域化组织架构。着眼区域大党建的新趋势,大力推进辖区党组织领导属地化,构建了以街道党工委为核心,以社区党组织为基础、辖区党员为主体、辖区单位党组织积极参与,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条块结合,共驻共建的区域化党建工作新格局。一是街道党组织体系按“1+3”架构。水果湖街道工委(称作“1”)的下一级组织包括三种类型的党组织(称作“3”)。第一类为设立在街道的党群工作部,整合组宣科、工会、团委、妇联等科室职能,全面负责街道的党建工作。第二类为专门负责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党组织,即街道综合党委。第三类为社区党组织,即24个社区党委。二是社区党组织体系按4级网格纵深递进。水果湖街24个社区党委的下一级党组织包括党员群众服务中心、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针对社区党员多、活动场地有限的实际,进一步划小社区党组织单元,全街依托街区、楼院、单位划分若干网格,设立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和党员中心户。三是综合党委组织体系按组织形态全覆盖。街道为综合党委选配2名专职党群工作者,以“领导包片、干部包点”的形式,向企业党组织派驻党建工作指导员,在非公企业集中的楼宇设立党建工作信息员,围绕商圈党建、物业党建、楼宇党建、园区党建等新组建非公企业党组织32家,推动非公党组织组建和党的工作全覆盖。

2、建立区域化共创机制。一是建立大工(党)委制。为加强街道工委、社区党委对辖区党建工作的领导,水果湖街在原街道工委班子、社区党委班子的基础上,通过与驻区单位党组织协商,把部分驻区单位党组织和所属下级党组织负责人吸纳为工委、党委兼职委员,提高街道工委、社区党委的科学决策水平和统筹协调能力。二是完善区域重大事项协调机制。在街道层面成立由省委办公厅、省委组织部等54家单位党组织负责人组成的街道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坚持半年工作例会;在社区层面成立社区党建联席会,坚持季度工作例会。两级协调会议发挥通报情况、分析问题、研究工作的作用,负责区域社会性、群众性、公益性工作的研究、决策与执行。三是实行党员代表大会制。探索建立街道党员代表会议年会制,按区域内各类党员总数2%的比例选举产生。在社区建立社区党员代表大会,代表按社区直管党员、协管党员和居住在辖区的在职党员、流动党员等不同群体党员总数15%的比例选举产生,每半年召开一次大会。两级党员代表会议主要职责是听取党组织工作报告,讨论和决定大事、要事、难事,民主评议街道社区党组织工作,为文明和谐街道社区建设出谋献策。

3、开展区域化共建活动。水果湖地区机关单位多、党员干部多、可供整合的资源多,街党工委主动协调,充分整合,取得了共驻、共建、共享、共荣的多赢效果,受到辖区单位和广大群众的普遍欢迎。一是队伍联管。实行区域党员分片分类管理,对纯居民党员“直管”、在职党员“双管”、流动党员“共管”、离退休党员“协管”。深入开展“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建立党员向居住地社区报到、党员社区表现评价等制度。1万多名在职党员向居住地社区报到,在职党员主动认领公益性岗位,参加各种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开展便民利民活动,实现在职党员“工作在单位、活动在社区、奉献双岗位”。二是活动共创。街道社区党组织设定党建项目,辖区单位党组织认领党建项目,党员代表大会监督党建项目落实。围绕居民物业服务、社区服务、城市管理、综合治理等内容设立若干项目,提供给驻区单位党组织认领。街道每1-2年开展一次区域党建先进单位、文明创建先进单位、综合治理先进单位评选表彰,增强了街道党建工作合力。三是阵地共建。采取街道筹一点、辖区单位助一点的方式,联手共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先后投入近千万元,完成了张家湾、东亭、茶港、青鱼嘴、岳家嘴等社区的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建设改造。通过有效整合辖区内各种资源,保障了区域党建工作和群众活动的开展。

勇立潮头:高起点上再造发展新优势

抓好街道党建工作,必须突出经济建设中心。水果湖街经过多年发展,经济发展已经站在较高的起点,如何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新的跨越,是党工委班子一直思考的问题。近些年来,党工委不断自我加压,追求更高更强,始终勇立发展潮头。

1、以大招商壮大经济总量。坚持以项目带动为龙头,以楼宇经济为载体,实施全员招商“落户行动”,强化属地纳税税源“回家行动”,深化中北路沿线楼宇资源开发,不断提升企业入住率。加强楼宇信息动态管理,坚持每月对辖区写字楼、商住楼闲置资产信息摸底、调查,定期向区招商局、总部区办公室等部门反馈,定期举行重点项目工作例会、楼宇物业公司联谊会和走访企业等活动。引入专业策划机构,大力宣传、推介水果湖的区位优势,策划包装一批新兴楼宇、文化产业园区。去年,全街引进资金50亿元,新引进注册资金千万元以上的企业40家,超额完成计划的125%。

2、以大项目提升经济素质。针对水果湖发展空间有限、发展资源稀缺的实际,确立高端高效的发展定位,着力实施“三大建设”,即中北路金融街建设、武汉中央文化旅游区建设和东湖西岸楚文化产业园建设,全力打造武汉乃至全省重要的金融中心、文化旅游中心、企业总部中心、商业消费中心,不断提升经济业态和竞争力。目前,街道已积聚中国开发银行湖北分行、中国农业银行湖北分行等金融机构10多家。新引进武汉中央文化区、工行知音广场、181文化创意产业园等多个重大项目。万达集团投资500亿元打造集文化艺术、旅游休闲、商业娱乐、商务办公、高尚居住五大功能于一体的世界文化旅游目的地——武汉中央文化区,极大提升了街道产业业态和品位。2011年,水果湖街实现全口径税收17.5亿元,继续保持全区街道前列。

3、以大建设推动发展平衡。水果湖地区虽然东部省直单位集中,经济发达,但是西部困难企业多,面貌相对落后。按“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办法小打小闹改造,效果难以有大的改观。街道确立“大破大立”的思路,采取市场运作的办法,引进战略资本进行集中连片开发,实现了以大建设、大拆迁实现民生大改善、发展再平衡的良好效果。近年来,全街通过大力推进东沙连通、武汉大道改造、中北路改造、省建机改造、红岭危改、轨道4号线东亭站建设、余家湖城中村改造等重点工程建设,拆迁房屋10000多户。通过大拆大建,一批困难居民获得了可观的经济补偿,住进了整洁漂亮的还建小区,生活质量大幅提升,水果湖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的城市面貌和人居环境焕然一新。

牢记心头:新挑战面前探索服务群众新路径

水果湖街社会关注度高,改革发展稳定压力大,居民对服务的精细化、个性化要求高。面对挑战,街党工委找准定位,把“服务经济发展、服务辖区单位、服务人民群众”作为工作宗旨,以建设“湖北省最文明、最安全、最和谐的地区之一”为目标,不断创新社会管理,提升服务质量。

1、推进大部制改革,提高服务效率。针对原来管理体制中科室设置多、分工过细、人员力量分散、职责相互交叉、科室人员忙闲不均、落实执行协调不便、工作效率低下等弊端,水果湖街率先在武昌区进行“大部制”改革。全街按照“一室、两部、两中心、一队”的组织架构,裁撤“一人科室”,建立六大“部室”,消减管理层级,实现“扁平化”管理。在社区建立“一中心、两站”的工作平台。即在社区“两委会”领导下,设立党员群众服务中心、社区服务站、综治工作站。通过大部制改革,把“巴掌变成了拳头”,整合了力量,形成了合力,初步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街道社区管理体制和工作运行机制,提高了服务群众的质量和水平。

2、推进示范区建设,提高服务标准。水果湖街情特殊,服务工作应高于、优于一般地区。街党工委把打造文明、综治示范区作为主攻方向,持续加以推进。以确保安全稳定为核心,切实加大人防、物防和技防力度,辖区实现了案件的侦破率上升、群众对综治工作的知晓率和参与率上升、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度上升、辖区“110”刑事警情连续多年下降的目标。在此基础上,街道结合开展“城管革命”、创建文明城市,深入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广大市民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的自律意识和参与热情。水果湖综合环境得到极大提升,形成了社会品牌效应。

3、推进民生问题解决,提高服务实效。为了使群众诉求真正有人受理,街道在党员中广泛开展“设岗定责”的岗位服务承诺、“面向群众”的社会服务承诺和“廉洁高效”的优质服务承诺活动,设立党员先锋岗和便民服务台,广泛开展“党员包门栋”、“党员跑腿代办站”特色活动,实行上门服务、预约服务、延时服务、错时服务、跟踪服务,发放“党群连心卡”15000多张,公示服务内容和程序,使党组织和党员主动参与社会管理。深入开展“千名干部进社区入万户”活动,上门走访16000户居民群众,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疾苦、解决群众需求。针对影响群众幸福感的12个方面的突出问题,分门别类,落实责任,公开承诺,及时有效予以解决。对群众反映突出的就业需求,街道联合100多家企事业单位举办“水果湖地区流动党员专场公益招聘会”,为失业和未就业流动党员提供2000多个就业岗位。■

篇3:积极探索“互联网+基层党建”模式

根据教育部高教司对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高职英语教学应该积极使用计算机多媒体、网络技术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不断改善英语教学环境与条件, 积极探索互联网时代的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目前, 高职英语教学大多仍然倾向于采用传统教学模式, 教学手段陈旧, 教学方法倾向于“满堂灌”, 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性地位得不到彰显。教学效果不明显, 语言知识的输入与输出不成正比, 高职英语教学不能达到“学以致用”, 更谈不上与学生的专业学习深度融合了。在“互联网+”时代, 如何有效地融合传统教学模式与新型网络教学模式的优势, 探索高职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并应用于教学实践, 切实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为当务之急。

一、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内涵

混合式教学来源于“B-Learning”, 即“Blended Learning”或“Blending Learning”, 指融传统教学手段与信息网络技术媒介于一体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传统教学的优势在于教师的讲授与指导, 信息网络技术的应用则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便捷手段。混合式教学模式是指在改革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引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充分利用微课、微信、手机APP等网络教学资源, 使课堂教学与基于网络平台的学生自主学习相互融合, 相互补充, 实现教与学的多元互动, 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有效发挥。混合式教学将两者的优势融为一体, 是“互联网+”背景下一种便捷、高效的教学模式。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在当今“互联网+”时代, 许多国内外专家学者和一线教师对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理论构建、课堂实践、教学效果等做了大量的实践研究和理论总结。

(一) 混合式教学模式本源与内涵的探索

Margaret Driscoll (2002) 认为, 混合学习指的是四个不同的层面, 第一, 结合或混合多种网络化技术;第二, 结合多种教学方法;第三, 将任何一种教学技术与面对面的教师指导的培训相结合;第四, 将教学技术与实际工作任务相结合。何克抗 (2005) 认为所谓Blending Learning就是要把传统学习方式和e-learning的优势结合起来。也就是说, 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 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

(二) 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讨与应用

陈耿庆, 王维维 (2016) 在梳理慕课概念及其发展的基础之上, 以大学英语课程的实例说明慕课和传统课堂相结合的发展模式。黄敏 (2016) 以混合式教学的定义为出发点, 从教学方法, 师生关系, 课程设计, 评价系统这四个方面探讨了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

(三) 混合式教学模式下教学效果的论证

郭燕青 (2016) 以中山大学南方学院公共艺术系的大学英语教学为例, 探讨混合式教学模式在艺术生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及教学效果。他提出混合式教学模式对艺术系大学英语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符合艺术系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 学生对混合学习模式比较满意。

综观目前国内外对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研究现状, 大部分是对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理论探讨和应用研究, 但对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较少。本文在“互联网+”背景下, 以期构建有效的高职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 引入翻转课堂、微课等现代化教学方式和手段, 实现由传统教学模式向基于信息技术和网络平台的新型教学模式转变, 为信息技术和高职英语教学的深度融合做出微薄贡献。

三、高职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

(一) 传统课堂教学与部翻转课堂相混合

多年来, 大部分学校教育都是采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 即“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 是知识的传授者, 而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虽然这种教学模式能通过教师将学科的基础知识与技能传授给学生, 学生通过教师的指导和引导, 可以快速、集中、系统地获取大量知识, 得到最快和最佳的发展, 但是传统的课堂讲授知识传递方式单一, 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体积极性, 造成了课堂教学的沉闷局面。而翻转课堂利用现代网络和多媒体技术能为教学构建真实的学习环境, 能提供丰富形象的教学资源、多样的知识获取途径和多元的师生交流方式。翻转课堂的主体是学生, 教师只是课堂的组织者、管理者和引导者。混合式教学结合二者的优势,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使学习方式更加多样化, 学习途径更加多元化, 学习体验更加形象化, 是目前教学改革中一种非常实用有效的教学模式。

(二) 教师教学活动和学生学习活动相混合

在现代教育理论的指导下, 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生, 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能动性, 所有教学活动的开展、教学环境的创设等都是“以学生为中心”。翻转课堂颠倒了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流程, 强调“课外自主学习, 课内答疑探讨”。学生学习活动和教师教学活动进行了有效的混合, 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 课堂活动主要以学生的问题探讨、成果汇报、提问交流等活动为主, 教师则成为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答疑者和评价者。

(三) 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混合

混合式教学模式既强调教师的课堂讲授, 又强调学生基于资源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表达交流能力, 引起了学生的认知模式、学习方式以及教师的教学模式和师生角色的深刻变革, 因此在课程考核时也要注重采用多元的评价体系, 注重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 而且要加大形成性评价比例。形成性评价包括学生出勤、平时作业、个人或小组学习的质量和效果、成果展示、参与交流讨论的活跃度等, 教师平时应做好记录;总结性评价通常以期末考试的形式进行, 考察学生课程学习的整体结果是否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

四、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实施

高职英语是融合英语听、说、读、写、译单项能力培养与一体的综合性课程。而大多数高职院校高职英语课时少、内容多、要求高, 学生不仅需要掌握语言基本知识, 更要注意语言技能的培养。本文在改革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引入现代信息技术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充分利用微课、微信、手机APP等网络教学资源, 在高职英语课堂教学中实践混合式教学模式, 具体教学实施过程分为课前自主学习、课中展示探讨和课后巩固内化, 以教学内容“Business Trips (商务旅行) ”为例。

(一) 课前自主学习

课前自主学习环节是基于网络交流平台的。教师提前把准备好有关“Business Trips (商务旅行) ”的微课视频、课件PPT、音频、分组学习任务、教学拓展资料等上传到师生共享的网络平台、QQ群和微信群。学生分成6个学习小组, 每组7-8人, 集中或个人观看视频、音频和PPT, 然后学生根据教师下达的学习任务, 分组进行课前讨论并完成课堂要求展示的内容。

(二) 课中展示探讨

课中展示探讨环节是基于混合式教学课堂环境的。首先, 学生分组展示课前布置的学习任务“Tips on Business Trips (商务旅行的注意事项) ”, “Airport Security Procedure (机场安全须知) ”等, 全体学生对各组的展示进行提问或评价, 然后教师对各组的表演进行总结性的点评并提出改进意见。最后, 学生针对该教学内容中的难点进行提问、讨论与交流。课堂上学生充分利用PPT、音频、视频或手势等多模态情境表演的形式进行学习成果的分享, 通过此种合作共赢式学习, 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内化, 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应用英语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课后巩固内化

课后巩固内化环节是基于世界大学城空间共享平台的。学生在自主探究和互动学习之后围绕教学内容“Business Trips (商务旅行) ”进行以小组为单位的视频制作, 学生自主设计编排项目化视频, 然后上传制作好的视频至世界大学城空间共享平台, 以供校内外有需要的学生循环观看, 有利于知识的巩固和深化。然后, 在一学期的课程结束后, 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主题联合相同课程的所有班级进行总结性展示应用, 如英语情景剧表演比赛、英语演讲比赛、英语微视频比赛等提升英语学习效果和英语应用能力。

五、结语

篇4:积极探索企业党建工作新模式

突出抓好“四好”班子建设,是公司党建工作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的根本保证。

公司以“五个注重”为切入点,扎实开展“四好”班子创建活动。

一是注重加强对创建活动的领导。明确公司党委书记是创建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建立由人事部门牵头,政工、监察、工会等部门参加的“四好”领导班子创建活动工作小组,明确创建活动的职责分工。

二是注重创建活动中的制度建设。公司建立了党建联系点制度,明确规定各级领导班子成员必须定期深入基层开展调研、上党课、过“双重”组织生活等。

三是注重对创建活动目标和要求的严格把握。广东电网公司本部以及36个直属单位、204个三级单位共240个领导班子开展了创建活动,并制定明确目标作为检验创建活动成果的标准。

四是注重创建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创新。把创建活动具体化为具有广东电网特色的“四个结合”:“政治素质好”与上下同欲、政令畅通,争当南方电网“排头兵”结合起来;“经营业绩好”与落实南网方略和广东电网发展战略结合起来;“团结协作好”与发扬民主、完善用人机制、形成合力结合起来;“作风形象好”与主动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树立忠诚、敬业、责任、服从的行为理念和清白做人、干净干事的作风结合起来,使“四好”领导班子创建活动扎实开展。

五是注重加强对创建活动的检查与考核。年初与36个直属单位签订《“四好”领导班子建设目标责任书》,年底对各单位的创建活动情况进行全面考核。

近年来,公司在创建“四好”领导班子活动中,坚持把落实科学发展观、践行南网方略贯穿始终;把加强执行能力、治企能力、创新能力建设贯穿始终;把讲原则、重感情、团结和谐贯穿始终;把党风建设和反腐倡廉贯穿始终,把“四好”领导班子创建活动融入企业改革发展的各个方面和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取得了“四好”班子创建活动“四个明显增强”的成果:坚定了理想信念,领导班子凝聚力明显增强;转变了思想观念,领导班子的创造力明显增强;经受住了严峻考验,领导班子的战斗力明显增强;改进了作风形象,领导班子影响力明显增强。在南方电网“四好”班子建设目标考核中,公司连续3年获得第一名的好成绩。

“两个有机结合”是公司党建工作实现领先的先决条件。

把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党组织对企业及员工在文化上的影响力和控制力,提升企业竞争的软实力。企业文化是党建思想政治工作融入中心工作的最佳切入点,公司率先将思想政治工作与宣贯以“南网方略”为核心的企业文化结合起来,整体推进,相得益彰。公司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公司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从战略出发确定企业文化建设思路,制订了《广东电网公司企业文化职能战略》,将南网方略的宣贯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全面融入一切决策之中、融入公司的发展战略纲要之中、融入各项制度和流程之中。公司加强企业文化阵地建设,通过有效的VI系统导入塑造品牌,开展各种企业文化主题活动,以形式多样的培训和文体活动,扩大企业文化建设覆盖面。公司坚持把企业文化建设与生产经营管理紧密结合起来,建立了公司发展战略体系框架,初步制定了电网规划、电网建设等18项职能战略,将企业管理导入战略管理轨道。此外,公司还积极推进责任文化、安全文化、服务文化和廉洁文化等子文化建设,不断拓宽企业文化内涵。

把党建工作与公司创建先进省级电网公司的战略目标有机结合起来,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创先是公司为加快推动企业迈向科学发展轨道作出的重大举措。一方面,公司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发挥党委政治核心作用,确保创先工作朝着正确的方向和目标迈进,通过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确保创先工作取得实效;另一方面,在创先过程中,通过对党建工作的目标分解、流程再造与优化,促进党建工作规范化、体系化建设。随着创先工作的整体推进,党建工作也将在同行处于领先地位。

“三个始终坚持”是公司党建工作实现强本、创新的基础。

公司始终坚持把党的先进性建设作为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推动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公司党委高度重视抓党的先进性建设,通过“两强两好”、“两强两过硬”、“排头兵”实践活动以及企业创先工作,着力提高领导班子和党员领导干部执政能力、治企能力和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在开展先进性教育的过程中,公司的作法和经验被广东省委先进办作为重大先进典型,组织15家驻穗主流媒体在重要版面和黄金时段突出进行宣传报道,在社会各界产生了广泛影响。在2008年初的抗冰救灾、抢修复电攻坚战中,公司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拧成一股绳,做到了战线推进到哪里,党旗就插到那里,党组织和党员成为抗灾抢修复电的中流砥柱。党委领导靠前指挥、凝聚人心、鼓舞斗志,93个临时党支部、159个党员突击队攻坚克难,2 766名党员冲锋在前,主动承担急、难、险、重任务,94名积极分子火线入党,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期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汶川地震后,公司党委积极组织缴纳“特殊党费”达843万元,全体党员干部以实际行动向灾区人民献上了爱心。

公司始终坚持固本强基,充分发挥党委政治核心、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公司党委把加强基层党支部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作为加强党建工作的基础工程来抓,通过抓基层、强基础,促进党组织各项工作的落实。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制度。公司严格坚持“三会一课”制度,积极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针对电力生产建设工作任务繁重、单位人员流动性大、点多面广等特点,开辟了“党群在线”网上学习园地,确保 “两个百分之百”:学习内容百分之百落实和党员百分之百受教育。完善和健全党内工作制度。公司结合管理年活动和先进性教育活动,建立了《党员学习教育制度》、《党员联系和服务职工群众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制度》等7项先进性教育长效机制制度。修订完善了《党委委员、党员领导干部党建联系点制度》、《党建工作责任制检查考核办法》等。大力实施党建目标责任制管理。公司将党建工作分成5大项21小项进行量化考核,做到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实现了党建工作常态化管理。同时,将党建工作考核结果纳入绩效管理,大大提高了公司各单位对党建工作的重视程度,促进了党建工作的深入开展。2008年,公司直属36个单位的党建目标责任制考核优秀率已达到90%以上。大力推进党建工作信息化管理。公司积极推进党建工作网络化信息化建设,在中组部党务信息系统的基础上,结合企业实际研发了我公司的“党团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全系统党团信息管理的实时查询统计。该系统与公司网站、办公自动化系统和党风廉政教育网共同构建了互为补充的“立体式”党建信息网络体系,极大提升了公司的党团建管理水平。积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2003年以来,公司系统共有40个党组织和56名个人受到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南方电网公司党组、广东省委、广东省直工委表彰。公司党委表彰先进基层党委30个、先进基层党组织295个、优秀共产党员330人、优秀党务工作者315人。通过表彰,大大激发了广大党员干部和员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公司始终坚持“融入中心做工作、进入管理起作用”的党建工作思路,促进公司又好又快发展。党建工作融入中心才有生命力。公司把党建工作紧密结合安全生产、电力供应、电网建设、经营管理、优质服务等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实践活动,通过党员身边“三无”(无事故、无邪气、无违纪)、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党员先锋工程、一个党员一面旗帜等活动载体,为党员服务中心工作搭建了平台,促进了党建与中心工作的深度融合。在去年的抗冰救灾抢险复电、抗击强台风、抗洪救灾以及奥运保供电中,公司系统各级党组织靠前指挥,果敢决策,勇于担当,广大党员勇挑重担,冲锋在前,出色地完成了各种急、难、险、重任务。省委、省政府领导多次表扬广东电网公司“在危难、危急关头,尽职尽责,全力以赴抗灾保电,为广东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体现了高度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

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契机,推进党建工作上台阶,着力突出“创先”实践特色。

公司以“提高供电可靠率,推进创先出成效,科学发展上水平”作为学习实践活动的主题,以“六个坚持”推动了公司学习实践活动有序开展:

坚持学习先行,用理论武装思想。公司构建多维学习网络,运用多种学习形式,增强学习效果,有力推动了学习活动的深入开展。

坚持开门搞活动,带着问题去调研。按照“发展向职工群众问计”的原则, 共征集61条意见和建议。领导小组办公室对此综合梳理出人事培训、规划基建、安全生产等7大类,供公司领导下基层调研参考,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各级领导干部共建立基层联系点481个,调研专题316个,召开座谈会756个,共征求意见建议3 703条,查找到问题256个,为公司学习实践活动分析检查阶段和整改落实阶段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坚持解放思想,在讨论中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 公司系统召开了2 904场讨论会,1 402个党支部紧紧围绕“提高供电可靠率、推进创先出成效、科学发展上水平”的实践主题开展解放思想讨论,着力树立“三种意识”,坚持“三个解放出来”。一是树立忧患意识,从小富即安、小进则满的狭隘视野中解放出来。当前,公司正处于全面推进创建先进省级电网公司的关键时期,公司把创先作为最大的实践,着重围绕创先工作,在供电可靠性、电网安全、供电能力、客户服务等16个重点领域与国际国内同行进行对标,最终形成16个创先方案。二是树立发展意识,从片面追求速度与规模的粗放型、外延式道路中解放出来。在解放思想讨论中,广东电网公司系统上下充分认识到做大并不代表做强,要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就必须以供电可靠率为总抓手,固化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三是树立责任意识,从光喊口号、纸上空谈的形式主义中解放出来。在解放思想讨论中,公司专门就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进行专题辅导,为应对金融危机的严峻挑战,在增供扩销、挖潜增效、电网建设、保增长上下功夫,推动广东电网科学发展。

坚持实践特色,注重取得实效。公司结合创建先进省级电网公司的工作实际,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组织体系、安全管理、供电可靠性、客户服务与增供扩销等16个领域对照检查,全面分析现状、查找不足,制定相应的工作思路、总体目标和阶段目标、实施步骤和措施等,谋求公司科学发展、创新发展、持续发展。

坚持宣传引导,营造学习实践活动良好氛围。公司除了利用活动简报、活动日报开展宣传交流外,还积极开拓对外宣传阵地,主动与中新社、新华社、南方日报、中国电力报、羊城晚报、广东电视台、广州日报等多家主流媒体沟通,宣传公司,树立公司良好形象。公司总经理赖佳栋在中国电力报、南方电网报发表署名文章《念好增供“三字经” 打胜扩销攻坚战》、南方电网报4月第2期头版以《广东电网公司创新学习形式和载体》为题,报道了公司构建立体平台抓学习,针对突出问题做调研的情况。国资委网站、中国电力报对广东电网连续3年零污染零事故,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落实到提高供电可靠率的具体工作上进行了报道。

坚持加强指导检查,确保公司学习实践活动不出偏差。公司系统共成立指导检查组88个,充分发挥智囊参谋、纠偏和推广传播作用,先后到联系点指导检查653次,确保公司学习实践活动取得实效。指导检查组积极建言献策,先后向公司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提出合理化建议11条,为公司正确决策提供了可靠依据。

通过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一是解决了难题,“创先”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16个创先方案是公司思想解放讨论的成果,目前,全部通过了专家审议,已完成了宣贯。公司在电网建设、增供扩销等方面也取得了初步成效,如佛山供电局从最紧迫、最突出的问题入手,落实科学发展观,攻坚解决顺德电网“卡脖子”问题,500千伏顺德变电站220千伏配套工程取得突破性进展;深圳供电局算好综合停电这笔效益账,第一季度供电可靠率提高0.36%,多供电量2.34亿千瓦时;江门开辟了电网工程建设绿色通道,近期配网优化、开关站规划建设工作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各项工程征地、青赔等前期工作进展顺利。二是找准了问题,明确了整改落实的方向。公司认识到,新接管的县级子公司是全面提升企业整体竞争力的最大“短板”。针对受金融危机影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经济前景仍未明朗、公司增供扩销方面的挑战和困难等,通过找准问题症结,认清问题深层次原因,为整改落实打下了基础,明确了方向。

篇5:积极探索“互联网+基层党建”模式

今年以来,我市公安消防支队立足实际,从强化“四种意识”、实现“四个确保”入手,积极探索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的新路子、新模式。

一、强化质量意识,确保效益性。一是严把班子配备关。积极推行政治主官担任支部书记的制度要求,从优化结构、优势互补、合理搭配的角度,配齐配强支部班子;将支部班子成员工作业绩进行量化公示,作为支委换届选举的主要依据。二是严把党员进口关。推行发展党员“一推一评两公示”,即团支部推荐、武警委员会评议(推荐)和发展党员公示、预备党员转正公示,从制度上严把入党积极分子的选拔关、预备党员的入口关和转正关。三是严把党员教育关。创新党日活动形式,为党员过“政治生日”,赠送印有入党誓词的“生日”卡。突出“红色资源”教育,组织党员到淮海战役纪念塔等地开展组织生活。

二、强化规范意识,确保科学性。一是规范设置。制定《基层党支部组织设置规范》,对基层党支部的组织成立、人员组成、组织名称等方面进行统一、规范。二是明确标准。推行“五好”基层党支部创建活动,即“组织设置科学、建设一个好班子,职责分工明确、争当一对好主官,议事范围清晰、建立一套好制度,加强权力监督、形成一种好作风,党员管理规范、带出一支好队伍”。三是健全制度。出台《基层党支部工作制度汇编手册》和《基层中队党务工作基本程序图》,制定组织生活7项制度和12个党务工作基本程序图,从组织学习、教育管理等方面明确大队部党支部职责范围。四是党务公开。在营区显著位置设立党务公示栏,及时公开公示支委会重大决策决定、重大经费开支以及涉及官兵入党、考学、晋升和立功受奖等敏感问题。

三、强化创新意识,确保灵活性。一是建立网络平台。开发网上党建系统,主要实现党员思想汇报和基层党务实践两大功能。二是争创“五星”党员。开展以争创“学习星、训练星、创新星、服务星、团结星”为主要内容的“五星”争创活动。三是设立“示范岗位”。开展“党员先锋示范岗”系列活动,设置“党员示范责任区、党员示范岗、党员突击队、党员示范执勤车”。四是实施“三项承诺”。以搞好共性承诺、岗位承诺和实事承诺为载体,确定承诺内容,规范承诺程序,重点抓好党员“提”诺、党组织“审”诺、党员签名“定”诺、公开“示”诺、党员“践”诺、民主“评”诺等六个基本环节。

篇6:积极探索“互联网+基层党建”模式

xx县地处佳木斯市南部,东与双鸭山市宝清县接壤,南与勃利县毗邻,西与xx县相邻,北与xx市郊区、xx县、xx县相连。幅员4415.6平方公里,辖7镇5乡、192个行政村、387个自然屯。总人口46.7万,其中农村人口31.8万,非农业人口14.9万。

年初以来,我县积极探索实践,全力推行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探索出以网格“三化”建设抓手,以社会稳控、为民服务为目的,推行专兼职网格员为保障的“三位一体”的服务管理模式。

一、精细划分服务单元、多网合一织密网络,实现网格建设标准化

为全面提升公共服务能力水平,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深入推进网格化建设服务,xx县按照“多网合一,工作整合,统一领导”工作原则,建立了xx县网格化管理工作领导包保责任体系,对原有的党建工作、脱贫攻坚、秸秆禁烧、环境整治、文明创建等多个网格的县级包保领导和包联单位进行整合,统一规范为一个网格,建立划分“县、街道(乡镇)、社区(村)、单元网格、楼栋(户)长”五级管理体系。共设置一级网格1个,二级网格15个,三级网格xx个,单元网格xx个(城区xx个、专属网格xx个、乡镇xx个),楼栋长xx个、户长xx个,建立了网格明确、社区定界、动态管理、无缝覆盖的网格化管理体系,实现了管理服务结构由线条化向网络化、粗放型向精细型的转变,真正打通了为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

xx县创新“一网通办制”,推进乡村基层有效治理,在大八浪乡实施一张网统一管理、一张网统一服务的“一网通办”网格管理机制,搭建全覆盖管理服务平台,全力推动过去“被动管理”向“主动服务”转变。截至目前,登记群众反馈问题线索xx项,已处理化解151项,正在办理6项,案件办结率96%,针对单元网格内的群众反馈问题初信初访化解率100%。

二、整合配强网格力量、全力提供后勤保障,实现工作力量专业化

在网格员队伍建设工作中,xx县深入挖掘城乡社区自身工作人员潜力,整合现有乡镇(街道)、村(社区)干部以及县直部门工作力量,配备一二级网格员xx人、各级指挥中心、服务站工作人员xx人,以乡镇(街道)、社区(村)干部、警务助理为骨干,设置城乡专职网格员xx人,村(居)民代表、入党积极分子、辖区民警、县直在职党员干部等力量为辅助,设置兼职网格员xx人。另外为充实社区工作力量,吸收新鲜血液,面向普通高校毕业生、在岗公益性岗位、未就业统招大中专毕业生招聘社区工作者,由第三方签订合同统一派遣到社区网格工作。xx县委、县政府统筹整合城乡网格化建设工作经费,对工作场所选址、办公设施配备、工资经费保障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社区专职网格员生活补贴按xx元/月执行(包含失业、养老、医疗、工伤、大病保险);农村专职网格员(不包括享受老三位工资待遇人员)每年享受网格工作补贴xx元。

xx县聚焦“点线面”结合,摸实情办实事解难题,在石头河子镇推行硬核头雁工程,整合各类网格力量,聚焦春耕生产、道路修缮等村民群众最急、最忧、最盼的重点问题,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应办尽办,应解尽解;实行村民房前屋后“三包”制度,建立村“两委”成员包街、网格员包片、党员村民代表包户的三包保体系,联动联管、聚线成面。累计为群众解答各类咨询200余条,代办服务事项50余件,服务群众覆盖率达到100%。

三、落实落靠主体责任,上下联动服务群众,实现问题办理信息化

xx县高度重视网格化管理服务工作,以全县15个二级网格为基础落实主体责任,每个二级网格均配备一名以上县处级领导包保,二级网格长(乡镇、社区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结合“六城同创”,统筹推进所包联网格内党的建设、脱贫攻坚、秸秆禁烧、环境卫生整治(网格化管理、文明创建、小微权力、扫黑除恶、乡村振兴、治安巡防、安全生产、化解矛盾、普法宣传、疫情防控、平安建设)等各项工作任务落实。

xx县搭建了县、乡、村三级网格化协调指挥平台,通过派单、协调沟通、召开工作协调会议等方式,按照“发现—受理—分流—处置—跟踪—督办—反馈—评价”八步工作法运行,及时解决街道(乡镇)、部门、群众上传的问题。基层专、兼职网格员利用网格化管理信息系统和手机APP软件,开展采集基础信息、上报社情民意、化解矛盾纠纷、排查安全隐患、搜集不稳定信息、开展治安巡防、了解重点人员、服务特殊人群等项工作,截止目前,共受理各类事项3555次(其中咨询类xx件、求助类xx件、其它类xx件),办结xx件,办结率99%以上,真正实现“网格吹哨、部门报到”。

上一篇:慈溪有线数字电视宣传手册下一篇:开题报告研究综述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