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招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024-06-12

采购招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精选8篇)

篇1:采购招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案例分析题作业

一、采购招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采购单位意识不强

出现采购单位政府采购意识不强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政府采购法》实施时间不久,宣传力度不够,而原先出台的制度又缺乏刚性,对采购人没有法律约束力;另一方面是由于我国预算编制滞后,政府采购预算管理很难实施。有些单位政府采购项目的实施往往是领导说了算,想买什么就买什么,想什么时候买就什么时候买,想花多少钱就花多少钱。一些地方用政府采购计划代替政府采购预算,很难体现集中采购的计划性和规模效应。

政府对采购中心组织的开标活动监督意识不强,考核与现场监督流于形式,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一方面是对开标现场监督不得力,走形式走过场。有些监管部门限于人手少,只是象征性地走走场面,不参与全程监督,一味地寻找采购执行机构的问题,现场监督失去了应起的作用。另一方面是工作考核不规范、不科学。由于指导能力匮乏,监管部门对采购机构档案管理、人员考核、进入标准、规章制度建设、纠纷处理措施等等考核内容未作政策上的规定,监管部门考核工作也只能走走形式,是对采购中心工作放任自流与不关心的表现。

(二)具体管理职责不清

多数政府集中采购机构都设在财政部门,为了精减机构,许多政府采购管理办公室与集中采购机构合署办公,两块牌子,一套人马,这种集裁判员与运动员于一身的操作模式,缺乏相互制约的机制,难以充分体现公开、公平、公正的政府采购原则。政府采购行为的执行者往往基础性工作不到位,在不经意间把政府采购工作中出现的矛盾问题转嫁给了采购中心。这种政府采购监管部门行政不作为或行政错位的现象,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采购体制不顺,许多应该事先解决的问题不能约定俗成,使采购中心工作被动。

监管部门采购资金审核不严,或季度、月度采购计划不能准确执行,让许多没有采购资金的项目进入采购法定程序,致使供应商合同款项被无限期拖延,供应商怨声载道,采购人却毫无表情。虽然采 购中心没有直接责任,但项目是由其组织开标的,协调即使很困难却也是份内事,采购资金不足的矛盾焦点明显地转嫁到了采购中心。采购监管部门不从源头上遏制采购人的不规范行为,却做起了老好人,赢取当事人好感,获得行风评议选票,而把采购中心推上了风口浪尖。

(三)双重标准操作执行不便

对涉及采购中心具体事务性问题,采用双重标准,令采购执行机构困惑,理性逻辑混乱。对于限额标准以上的项目甚至超过几倍的项目,监管部门初次就确定竞争性谈判或询价采购方式,臵政府颁布的集中采购目录于不顾。违背采购法规定的采购时限,邀请招标只给3、4天招标定标完成期,故意或变相帮助采购人“愚弄”采购中心,不能及时按规定方式采购完毕的还抓小辫子,而对于一些明显可以采用询价采购的配臵型号固定的项目又要搞所谓的邀请招标,采购理念混乱。

采购内容审核阶段也搞双重标准,有时根据采购人行政权力权重大小以及与自己关系密切程度,对涉及采购具体内容(如定品牌与不定品牌)设臵双重标准,因人因时因地而随机变幻,叫人摸不着头脑。报账审核把关时,对采购中心出具的付款申请与合同内容有时熟视无睹,如同废纸,根本不尊重采购中心的劳作,大费周折地仔细查询各方数据,让报账者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威严二字的份量;有时根本不看任何证明材料,对采购中心根据工作实际而采用的比价定标形式不予认可,在供应商已供货前提下,拒绝报账;对某些供应商网开一面,约定好的工作机制会随便更改,事先也不沟通,临时突变,影响了采购当事人的合法权利。

(四)关注影响采购问题不够

由于多数集中采购机构为事业单位,且人员大多从财政部门内部调剂使用,因此,这种并非为机构内部岗位设臵而定向招募专业人员组成的采购员队伍,很难达到《政府采购法》规定的要求。对影响政府采购的重大问题与事务不闻不问,任其发展,不能为政府采购事业的健康发展扫除障碍。

(五)采购信息公开程度不高

采购信息不公开,暗箱操作严重,对执行机构存有欺骗行为。监管 部门把握着政府采购起始与收购阶段具体事务,即采购计划审核和合同款或报账单的最后签字盖章与拨付权,其间将会出现可以预料的腐败与寻租行为。

(六)采购法规制度保障不力

由于各地在尝试政府采购初期的认识不是很深,出发点站得也不高,出台的一些政策制度,难免存在遗漏,甚至与《政府采购法》相左,亟须加紧修改、完善和补充。

现在普遍有一种倾向,监管部门考虑到制定的法规要具有系统性、缜密性、创造性,势必有一定难度,因此不敢为人先,怕承担责任,抱着等待观望态度,一切事关制度建设方面的工作都要等待上面来了文件再照搬照套,根本不愿创新。

(七)监管机构操作权力不当

由于缺乏有效的制度约束,一些地方的政府采购操作缺乏规范。招标文件不经政府采购监管部门审核就擅自发出,中标结果不在媒体公布,采购合同不报监管部门备案;该实行公开招标的政府采购项目,而擅用其他政府采购方式代替;不按规定聘请专家或聘请没有专家资格的人员充当评委;评委组成人员的比例不符合规定;随意突破政府采购预算;采购人与供应商擅自改变中标结果等等,让人怀疑政府采购的公平、公正性。

监管机构越位操作,权力滥用,给采购中心工作制造压力。

二、必要性

1、处理好依法采购与开拓创新的关系。

政府采购各方当事人在深入贯彻落实《政府采购法》的前提下,还需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就是要结合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情况,破除一切阻碍当地政府采购事业顺利发展的旧思想、旧思路和旧观念,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创造新思路,改进工作和采购方法,取长补短,努力开创当地政府采购事业新局面。

2、进一步加强政府采购规范化管理工作。

政府采购规范化管理工作是政府采购制度建设的重要保障,特别是在当前《政府采购法》进一步贯彻落实的时候,它仍然是制度建设和监督管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各级财政部门要依法履行《政府采购 法》所规定的各项管理监督任务,突出管理职能,并逐步规范管理工作。

3、处理好管理与监督的关系,防范抑制腐败,尽快形成制约机制。政府采购的运作、管理和监督工作涉及到的学科和行业广,机构多,关系错综复杂,任务繁重;所以既要做好政府采购管理工作,也要做好监督工作。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缺一不可。各级财政、监察和审计部门要依法履行《政府采购法》所规定的各项管理监督任务,既要到位又不越位,相互协调相互配合,共同把管理监督工作落到实处。

4、处理好管理与服务的关系,强化服务意识。

在政府采购各方当事人进行政府采购和管理监督过程中,其工作实质多数集中体现为——“服务”。所以政府采购各职能部门和机构在工作中要强化服务意识,改进工作方法,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如果在工作中始终牢记和落实“服务”理念,那么既可以增强政府采购工作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又能提高政府采购工作的质量和效率,而且无形中会树立政府采购优质服务的良好形象。

三、规范采购操作程序的建议

(一)强化意识,更新观念

一是县级财政部门的主要领导应把政府采购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经常关注,专题研究。并利用媒体反映其新情况、新问题,宣传其新办法、新经验,促进其健康发展良性循环。

二是政府采购的根本目标是节约成本、治理腐败、规范管理。目前,有些人认为“节约了多少资金”、“完成了多少政府采购预算”是衡量政府采购工作的唯一标准,考核工作时作为重要指标,总结成效时大力褒奖。众所周知:上述指标仅是政府采购带来的经济效益的具体体现,而非根本目的,治理腐败、规范管理且与国际惯例接轨才是最终目标。

三是政府采购是促进财政支出优化的重要手段。规范政府采购行为对改善公共支出管理具有重要作用。实践证明:在公共资源配臵过程中,依靠道德和相互监督不能杜绝小集团与政府部门采购官员之间的谋私和腐败现象,而公开竞争机制的引入大大降低了合谋的概率。

(二)规范运作,提高效益

一是规范运作是根本。规范运作必须做到“两制定、两公布”:第一是制定并公布《县级政府采购办法》及《实施细则》,并用专栏、媒体详细公布政府采购的范围、目录、方法、程序和门槛价。第二是制定并公布《县级政府采购招标投标办法》。凡达到公开招标起点金额的项目必须按照法定程序实行公开招标。对招标投标的程序(市场调查———发布招标公告———制作标书———评标———决标———签约)以文件的形式固定下来,并在新闻媒体上公布。

二是提高效益是关键。第一要造就高素质干部队伍。加强廉政建设,教育工作人员不为名所动,不为利所惑,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第二要借助专家智慧提升采购质量。建立采购评审专家库,做到公开征集,严格审核,择优选用,专业齐全,素质权威。在立项源头、采购流程、现场管理、履约验收各个环节上充分发挥专家智慧,全方位提升采购质量。

三是运用网络技术提高采购效益。从标准产品入手,公开招标确定供应商和协议价目录,并上网公示协议商品和价格,查询展示样品,网上定购,网上通知协议供应商送货上门,缩短采购周期,提高采购效益。

(三)健全制度,强化管理

一是建立审批制度,强化资金控制。各单位根据工作需要和财力情况,向当地财政部门申报采购计划,财政部门根据资金支付能力,并区分轻重缓急提出意见,上报同级政府批准后实施。

二是建立操作制度,强化规范运作。依据《政府采购法》、《招投标法》、《合同法》等法律法规,结合县情制定《县级政府采购操作规程》,明确采购机构、采购单位、资金管理部门、供应商的责任和义务,并实行相互牵制制度,采购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公开招标———网上定购或合同定购———验收———付款———核算———决算岗位的工作人员明确分工,严禁串岗、代理,预防采购风险。

三是建立核算制度,强化财务管理。政府采购应单独核算,实行“三专”,即设立专户,由国库集中支付;安排专人,实行“四分开”:授权人员与批准人员分开,批准人员与执行人员分开,执行人员与会计 人员分开,会计记录人员与出纳人员分开,有效堵塞管理中的漏洞;建立专账,统一会计核算。

四是建立保证金制度,强化风险意识。建立投标保证金制度和履约保证金制度,有效防止“串标”、“流标”现象和“豆腐渣”工程。增强投标单位、中标单位的“主人翁”意识、风险意识,把政府采购风险降到最低线。

(四)编制预算,推进改革

现有的预算即公历,从每年的1月1日到12月31日。由于我国的国情,至每年4月份甚至更晚,因此,应改革现有的预算,从每年的7月1日到次年的6月30日,作为一个完整的预算和会计。

另外,从财政下达预算控制数到上报正式预算只有不到1个月的时间,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这么多工作,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可想而知。因此,必须从实际出发,延长预算编制时间为一年,即从每年年初即开始编制下一预算的预算,以确保部门预算乃至政府采购预算的真实、准确。

(五)深入研究,积累经验

一是逐步完善政府采购管理办法。对于实践中探索出的具有创意新颖、操作可行、方法系统、实践有效的政府采购管理办法要善于归纳、总结、推广,逐步完善县级政府采购管理办法。

二是健全采购机构内部监督机制。第一是合理设臵内部机构,制定切实可行的岗位责任制;第二是合理安排工作人员,明确分工,定期轮岗;第三是强化内部稽核,做到相互牵制、相互监督,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

三是公布招标结果接受社会监督。从分散采购到集中采购,人们最担心的问题是会不会出现分散腐败转化为集中腐败,为了消除人们的疑虑,必须将采购机构、采购人员、采购项目、招标结果向社会公布,接受所有供应商和社会的监督,杜绝不良行为的产生。健全法律体系要根据国际经验,政府采购的立法工作不仅仅是制定一部《政府采购法》,而是要建立以“政府采购法实施细则”为核心的制度体系。

(六)完善体系,硬化指标 采购过程耗用的时间也应当作为衡量采购制度是否有效的一个重要指标,来考核采购机构的采购效率是否更高,是否能够在时间上满足采购人的需求,有无故意推诿,消极怠工现象。

应建立采购质量反馈信息制度,提高采购服务质量,便于对采购结果进行考核。增强“国货”意识,购买国货是政府采购制度的内在要求,在国际上,政府利用纳税人的钱购买外国产品冲击本国企业,是不符合纳税人利益的。

我国《政府采购法》明确规定,政府采购应当采购本国货物、工程和服务。因此,有关部门要抓紧时间制订国货的认定标准以及车辆、办公家具等的配备标准。为了尽快将《政府采购法》落到实处,有关部门应当出台原则性的认定标准,以指导实践工作,方便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督检查,做到有章可循,执法有据。

篇2:采购招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采购:

采购计划不准确不全面,如:型号规格、名称或具体要求不全,可能造成无法采购或采购后与实际不符。

计量单位不准,可能造成与需要数量不符等。

采购渠道不公开,如:不经过招标、询价、定向和集体决定采购渠道,不能保证价格的合理。

采购合同不严密,如:付款方式对对方有利、标的物转移时限不明确、处理双方纠纷在对方管辖区,这样做,在采购出了问题后双方解决起来需方很被动等。因此,为了保证采购不出问题,必须建立可行性的采购流程。

2、验收:

验收人不知道验收方法、验收内容和验收权限,没有验收标准或验收标准不准确、不全面,验收问题不能及时处理,这些问题不能做精做细很难保证采购的货物全部合格有效等。因此,为了保证采购货物的质量和数量,必须建立操作性强的验收流程。

3、付款:

篇3:采购招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设备采购招标,问题,对策

自1999年8月《招标投标法》实施以来, 企业在设备采购方面出现了很多新模式, 对设备的管理也有了一定的改变, 一些传统的管理方法逐渐被替代, 采购招标使设备管理发生了本质上的改革。然而, 由于缺乏足够的管理以及管理体系不够健全等因素, 很多问题在设备采购招标中仍旧难以避免, 这些问题致使设备采购资金无法得到合理的使用, 同时也给设备采购的质量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一、设备采购招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 监管形式过场化

监管部门通常会重点控制企业招标采购任务的开标环节、评标环节和定标环节, 这三个环节的监管其实只是有关权力机关对招标监管狭义上的认识。采购招标的整个过程其实应包括从招标公告到合约结束的全部过程。投标人往往是监管部门常常不重视招标文件中的某种“陷阱”、招标公共中的某种“门槛”及采购合同中的某种“戏法”等的反映, 这些问题其实在采购招标过程中经常出现。此外, 所谓场外监管其实就是走马观花, 监管部门缺乏强有力的监管力度, 往往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事实上, 监管工作已经失去了其实际的监管意义, 逐渐变得过程化和形式化。

2. 标后监管真空化

采购招标工作最为关键的几个环节分别为:招标环节、投标环节、开标环节、评标环节和定标环节, 采购招标主要是对后面四个环节重点进行监管, 然而严重忽略了对标后工作的监管, 使得标后工作逐渐形成真空化。在采购招标过程中, 当定标完成和中标通知书发出后, 剩下的主要工作就是标后工作。因为标后工作监管存在一定的真空化, 使得一部分不法行为不断泛滥起来。譬如, 招标人常常依据买方市场的优越性, 将采购招标文件中的某些实质性条款在没有经过投标人允许的情况下随意加以改动, 之后才与项目相关投标人关于交付价格及交付方式等再次协商而背离之前的投标。为了最大程度的获取利益, 投标人甚至会降低质量要求或指标标准而签订背离投标文件的合同。

3. 招标形式自由化

现阶段, 企业进行运转的重点是采购环节, 但是大部分企业在设备采购期间其招标形式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自由化问题。企业的有关管理制度尽管已经明确说明了采购人所必须具备的招标资格, 同时企业的相关采购人也符合招标所规定的标准要求, 但是在实际执行时采购招标的有关规则并没有得到很好的遵守, 从而导致采购招标制度没有起到任何实质性的意义。很多招标并未备案且没能在公共媒体公布。为了最大程度的获得招标效益, 招标常常是企业自主对评委进行确定, 招标控制权力也仅仅是由企业自主进行设定的, 且缺乏一套完整的招标评价体系, 随意性较大, 操作的方式过于自由。

二、设备采购招标工作的优化措施

1. 科学监控采购招标全程

采购招标过程一定要遵循招标“公正性、公平性和公开性”的原则, 整个过程需全面整体的进行监督, 并把握重点、抓住关键。具体实施过程如下:招标时要初审招标公告和有关招标资格;投标时需对投标的终止期限和投标的总数量重点加以监督;开标时要对开标地点、开标时间和开标具体要求进行公开;评标时要严格安排评委会, 并拟定出的合理的评标方式和评标规则;定标时须严格加以执行并报送有关信息;合同签订时对监督签订程序和合同内容要及时加以完善;验收时要对合同的执行符合度进行严格监督, 并随时做好检查工作。

2. 科学规范采购招标程序

现阶段, 我国采购招标在具体实施环节尚缺乏法制性的具体规定, 所以, 为了确保采购招标的高效性, 需制定相关的采购招标实施细则来加以严格规范, 确保采购招标程序的规范化, 同此外还需细化实践工作中采购的程序和方式, 进行设备采购招标时必须符合相关的标准规定。同时, 需对参与采购招标的全部人员, 制定出合理的、可行的规范准则, 并具体落实到各个工作人员, 将各自的工作职责明确到位。只有确保招标流程的规范化, 招标市场才能有序的、健康的发展。

3. 建立健全采购招标问责机制

采购招标工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这不仅是因为采购招标工作本身的复杂性和涉及范围之广, 更由于在采购招标过程中人的地位非常关键, 所以“以人为本”也是采购招标过程须遵循的一个重要原则。完善采购招标问责机制就是在采购招标工作中严格依照积极的招标负责人制度及相关采购招标的实施方案, 由负责人进行全程组织协调。其实就是由一个总的项目负责人来组织其他采购招标环节的负责人, 之后提交的采购招标合同等资料都必须由该设备采购项目的总负责人及所有相关经办人进行签字后才能执行。在设备采购招标期间, 必须严格执行一事一人、奖惩明确、责任到位的良好工作模式, 才能使整个项目的责任及权利更好的明确到位, 并顺利实施相应的奖惩措施。

4. 畅通采购招标投诉渠道

采购招标环节问题往往比较集中, 然而实际中署名投诉的现象却不是很多。一个原因是投标人缺乏对采购招标工作方式及投诉渠道的了解;另一个原因是投标人往往对采购招标环节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感到极其无奈, 以致于长期以来形成了无动于衷的心态。所以, 职能监管部门需重视采购招标工作中这方面存在的不足, 并对这种缺陷加以完善, 在执行国家有关规策制度时, 需对采购招标的投诉渠道加以畅通。对采购招标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要及时发现, 并通过有效的方式进行解决。

三、结束语

设备采购招标工作即是设备管理者的责任, 又是在设备采购招标市场经济条件下不断探索和研究的课题。各企业要重视设备采购招标给企业发展带来的影响, 建立健全一套完整的采购招标管理体系, 有效的进行设备采购招标, 以实现企业自身的经济利益, 为企业的发展奠定一定的基础。因此, 企业在设备采购招标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要进行科学的控制, 并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以避免产生不必要的失误和浪费, 确保企业高效率、高质量的进行招标采购工作。

参考文献

[1]孙宏伟.浅谈设备采购招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 2014, (3) :26.

[2]康明.设备采购招标工作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建设监理, 2002, (1) :46.

篇4:采购招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物资采购、法律、介入、监管

作为一个对企业经营有重大影响的行为,物资采购是市场经济环境中所有企业需要面对的共同课题。由于物资采购过程中往往涉及到大量资金的使用问题,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存在采购人员利用职权之便牟取私利的可能性。如何有效避免上述行为的发生,减少人为因素对单位造成的损失?在物资采购过程中引入法律监管,用法律手段监督物资采购全过程,确保物资采购过程的合法、公开、公平、高效,是一条预防和减少采购人员营私舞弊,确保物资采购经营秩序的有效途径。

一、物资采购过程中的几个关键点

物资采购过程包括众多需要人为作出决策的环节,而这些决策是由企业采购部门、用户单位和供应商等多方因素共同作用下完成的。因此,物资采购过程中存在许多采购参与者可以自由决定的空间,这些空间往往是采购管理中的关键环节,应予以重点关注:

1.采购计划的制定。编制采购计划的采购部门或人员可能在编制采购计划时超出实际的物资需求和库存物资平衡,还可能将一些实际并不需要的物品加入采购计划中,以谋求部门或个人的私利。

2.采购供应商的选择。在买方市场下,绝大多数物资品种数量多、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供应商资信等级差异,使物资采购部门有较大的选择余地,并可能成为牟取私利的空间。按照什么原则择优选用供应商,由谁来最终决定等问题是监督的突出点。

3.价格的确定。物资采购价格的形成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物资产品质量等级、功能、技术配置、交货条件等原因,都会使同样一种物资产品的采购价格不同。什么样的性价比对企业最有利是监督的关键点。

4.物资的验收。实际到货的物资数量与质量存在短缺和质量不能满足要求的情况,这需要验收人员把关。验收人员责任心和质量标准的把握成为监督的关键控制点。

5.货款结算。采购合同签订并开始执行后,采购货款何时支付、支付金额大小、以何种方式支付是一个复杂的决策过程。货款结算的科学合理决策和有效执行是监督的重点。

二、物资采购管理涉及到的几个重点制度

物资采购不仅涉及到人,同时也涉及到一些管理制度的制订,这些制度的合理与否也决定了采购管理的质量,这些制度主要包含以下几个内容:

1.公开的招标采购制度。招标采购,即采购者对需要采购的项目公开招标,通过一套严格的组织程序,让投标者在质量、价格、售后服务等方面相互竞争,从而实现采购的最优化。招标采购的最大特点就是程序的规范性、厂家的竞争性。

2.集中采购制度。分散采购是大量滋生腐败问题的一个主要的体制性原因,集中采购是堵塞采购过程中各种漏洞的重要体制保证,它不仅可以增强议价能力、降低采购成本,而且可以实施专业化采购、规范化管理,减少效益流失和腐败问题发生的可能性。

3.物资采购的监督检查制度。主要是建立对重大物资采购业务定期审计制度,以审计督查物资需求计划的提报、采购渠道选择、价格确定、质检验收、货款支付等重点环节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情况。

4.职能分工控制制度。外购的材料、商品验收、自制材料和委托加工材料的入库,对材料数量、质量和价格的审查验收,以及材料采购货款的结算涉及许多部门和环节,实行职责分工进行管理控制,并通过材料收、发、存等管理制度加以确定,以明确请购、订购、验收、付款、记账等环节的相关人员的责任,加强控制。

5.物资定期盘点制度。在仓储部门实行物资科学管理和责任制的基础上,物资管理及相关监督等部门应定期实行盘点控制制度。物资要实行分层保管定位存放,以便于清点核对,保证安全。

6.有限授权和信息共享制度。对物资采购监督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使采购决策的权力公开化、流程化、分散化,建立有限授权制度和决策信息共享制度,这是现代管理的基本要求,也是对采购管理人员的有效保护措施。

三、法律机制在物资采购过程中的应用

1.物资采购过程中内部法律风险和外部法律风险。物资采购过程中的内部风险来自于企业所处的内部环境,例如,由于缺乏必要的法律保障手段致使采购人员采购过程中为了私利而出卖单位利益;单位对重要物资采购的法律约束机制不完善致使重大损失发生,并且不能获得法律上的救济。外部风险主要是指来源于企业外部供应商造成的风险。例如,供应商为了推销自己的产品而对采购人员进行贿赂;供应商无法兑现承诺的供货标准等。

2.采购法律风险管理的处置原则。对于内部法律风险和外部法律风险,主要是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法律风险防范制度予以支撑,同时及时对企业所处的各种经营环境及经营流程、现有管理规定进行缜密梳理,将梳理出的问题融入到防范机制的各个要素中,使法律风险防范机制的运行与企业的整体运营系统保持协调一致。防范机制建立后仍要定期整理、分析企业所处的环境,特别是其中的变化,以便对防范机制作出必要的调整。此外辅之以必要的企业文化,加强企业员工之间沟通与教育,防患于未然。

3.物资采购过程中法律风险防范机制的构成要素。首先,明确物资采购法律风险管理机制的目标和地位(既可以是企业的总体目标也可以是业务单元目标)。物资采购法律风险管理机制作为企业管理体系中的一个子系统,应当服从企业的整体发展目标,不能为了一味回避风险而阻碍了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其次,物资采购法律风险管理机制中的权力与责任。物资采购管理中必然涉及管理权力的分配和制约,采购法律风险管理机制首先应服务于采购管理中一般权力、职责的管理规范,使其在合理、合法的前提下促进采购管理目标的实现。物资采购过程中涉及到的几个关键点,往往是由于人为的权力滥用而导致腐败问题的发生。因此建立法律制度明确各系统在物资采购过程中的地位和权利—义—务责任,可以有效预防采购腐败的发生。第三,采购法律风险管理机制中的管理标准要求。针对采购管理中涉及到的几个重点法律制度,可以考虑采用标准化的法律风险管理模式。目前很多企业都已通过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或者参照该体系的精神对企业实施管理。采购法律风险管理机制中的标准要求宜结合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操作、管理文件)和具体的事务操作流程进行制定,必要时融入到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中,增强其对具体采购操作过程的影响。第四,建立采购法律风险管理机制中的信息反馈和分析系统。应当充分重视并积极着手建立旨在洞察法律风险的信息反馈系统,同时确保采购信息能够得到充分反馈和共享(信息公开法律机制),以便利用信息系统及时发现物资采购过程中发生的法律问题,有效的避免和解决采购损失。

三、采购法律风险管理机制中的PDCA管理

采购法律风险管理属于企业的管理范畴,其运行规则应顺应管理中的PDCA运行规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采购管理法律风险防范工作中的计划。计划的构成要素一般涉及计划的背景、原因、时间、地点、人员、内容、操作方法、操作的程度、数量。无论是处理日常的法律防范工作,还是解决特定的法律问题,一般都需要涵盖计划的7个方面,同时将工作分解下派,制订详细的工作要求,落实责任人,确定监督人。

2.采购法律风险管理工作需要有秩序、按计划实施。法律风险防范工作标准要求,以及解决特定法律问题的方案制定出来后,需要对执行人员进行充分的培训。培训时应注重将企业文化的部分内容融入培训内容中,旨在激发、保持团队的合作精神,贯彻企业的经营理念,保证物资采购法律风险防范工作与企业经营目标的一致性。

3.管理权力的合理使用和责任的落实离不开相应的检查和监督。人是有惰性的,是趋利避害的。采购管理法律风险防范工作与其他管理工作一样,除了有工作的分解和执行,还应再辅以对工作执行的监督,才能保证防范工作计划的贯彻实施。对采购法律风险管理工作需要经常检查,以便评价工作的质量,及时发现新问题。法律风险管理工作内容的执行人也要定期对自己的工作自查自纠。监督人不定期检查执行人的工作是否偏离了既定的标准和目标,及时查处违规行为。

4.完成采购法律风险管理工作的检查和监督后,监督工作责任人和部门应当作出具体的管理工作是否违反了采购法律风险管理标准要求的判断,同时根据工作中发现的新问题作出是否有必要修正法律风险防范标准要求的判断,如果有必要修正,给出相应建议。

四、物资采购法律风险事故的处理

尽管企业已经采取了严格的采购法律风险管理措施,但物资采购过程中的法律风险仍有可能产生,此时的风险便转化法律事件。企业应当建立相应的法律风险应急预案制度,保证法律风险事件一旦发生能够得到及时、有序的解决。法律事件发生后,应尽快依据既定的评估制度和方法对该法律事件可能造成的损失的大小和范围进行评估,然后以此为重要依据由企业法律部门会同其他相关部门制定应急处理方案。方案的内容包括:法律事件的性质;需要哪些部门协同处理;应对策略等等。同时,企业应及时报警,通过检察机关反贪局(未来的预防腐败局)的介入和对采购腐败行为的惩处,警戒其他可能试图采购腐败的人员。

五、结论

在采购管理中引入法律监管,从本质是为了堵住可能发生的漏洞,防止采购人员利用采购程序中的漏洞谋取私利。而法律因素的引入,在很大程度上确实可以改善企业的采购环境。但正如一切制度皆有漏洞一样,将法律因素引入采购管理中只能在一定程序上防止采购腐败事件的发生。要想尽可能的杜绝资购采购过程中出现的腐败问题,还必须依靠完善的法律规范、强有力的企业执行力度和其他的监督措施,唯有多管齐下、综合治理才能真正达到最佳的效果。同时,在建立相应的法律规范机制时,应保证采购法律风险管理机制具有可操作性。

作者单位:河南广播电视大学

参考文献:

[1]孙念怀.精细化管理 [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6.125-130.

[2]Peter Malanczuk Akehurst’s Modern Introduction to International Law, Routledge 2004, 7:120.

[3]Stuart F. Heinritz Paul V. Farrfll Clifton L. Smith Purchasing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 Prentice-hall, Englewood Cliffs, New Jersey. Seventh Edition.Pp 269.

[4][美]理查德•A•波斯纳,蒋兆康译,林毅夫校.法律的经济分析(上)[M], 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3.18.

[5]张晓川.企业生产与物流[M].北京:化工出版社,2006.95-100.

[6]国通供应链管理中心编.供应链管理平台最佳实现方式[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69-75.

[7]中纪委称将借鉴国际做法组建国家预防腐败局.东方网,2007-2-14.

[8]专家建议制定反商业贿赂法对抗业内潜规则.法制日报,2006-5-26.

[9]国家今年要重点治理政采领域商业贿赂行为.法制早报,2006-3-20.

Materiel procurement process the corruption and legal intervention

Xu ShanPing

(HeNan Broadcast andTelevisionUniversify)

Abstract: The commodity purchase process of one enterprise is the link which can easily mulitiplie questions. If the purchase link has any problem, not only the management atmosphere could easily get worse, but also the internal unity could easily get destructed. More importantly, it would cause heavy losses to the enterprise. It is the purchase link that can impact on the success or failure to the enterprise. Because there are a lot of human factors involved in the purchase process, so the supervision for it seems powerless. This paper attempts to introduce the legal factors to the commodity purchase process, and discuss the possibility of the supervision for it in legal background.

Key words: commodity purchase, legal, involve, supervision

篇5:采购招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问题及对策思考

规范政府投资项目招投标工作是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开展以来的一项主要任务。我市招投标工作自1996年启动以来,招投标制度从无到有,从局部推进到全面实施;招投标活动从隐蔽到公开、从分散到集中、从无序到有序,规范程度不断提高。实践证明,政府投资工程采用招投标制度是比较成熟而且科学合理的工程承发包方式,也是保证建设工程质量,加快工程建设进度,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的最佳办法。近年来,我市对政府投资工程招投标工作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政府投资工程招投标取得了较大的成果,政府投资工程招投标工作正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但是,由于建筑市场发育尚不规范,招投标方面的法律法规还不完善等原因,使政府投资工程招投标工作在具体操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结合我市近年来的实践以及推进工程专项治理工作以来的经验,就如何加强政府投资工程招投标监管进行探讨。

一、当前招标投标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多种形式规避招投标。工程项目招投标的目的就是在建设市场中引入竞争机制,这也是国际上采用的较为完 1 善的工程项目承包方式。对于维护建筑市场秩序,保证工程质量,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促进反腐败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但在招投标实践中,也出现了某些竞争不公平、操作不规范的问题,其中较为突出的是规避公开招投标。一是依法招标意识淡薄。一些地方和部门前期工作不主动,计划不周密,往往以项目时间紧、节约费用为推脱,或以领导交办工程、应急必需工程为由,随意简化程序和变更招标方式。二是将整体项目化整为零或分段实施,使其达不到法定的招标工程规模标准,再直接发包给承建单位,如将办公楼基建工程肢解为写字楼、健身楼、住宿楼、食堂等若干项目对外单独发包。三是将招标工程沦为“钓鱼工程”,主体工程进入有形建筑市场,后期工程和附属配套工程、二期工程则搞场外交易,放长线钓大鱼。

(二)资格审查阶段存在问题。建筑市场“僧多粥少”,公开招标项目的潜在投标人常常多达数十家,招标人采取资格预审的方法,对投标申请人和项目经理以及拟派出的技术人员的资质和业绩等进行审查、比较。对资格预审合格的投标申请人过多时,目前一般采取“随机抽签法”和“评分排名法”选择不少于9家申请人参加投标。在采用“评分排名法”时,招标人的资格预审条件中常常有意或无意带有倾向性或排斥潜在投标人的内容。另一方面,对投标人特别是外地投标人提供的业绩等材料的真实性无法查实,导致了假证、假业绩泛滥,2 投诉不断。在采用“随机抽签法”时,往往有碰运气的成分,有些投标申请人为了提高抽签入围概率,往往采取到处租借资质增加“量”的方式,导致良莠不齐的外来队伍不断涌入,严重扰乱了建筑市场正常秩序。

(三)投标人围标串标,排斥他人。围标串标行为违背了诚实信用、竞争择优的原则,妨碍了招投标市场的健康发展,严重阻碍了建筑市场的公平竞争,成为产生腐败的温床。一是招标人与投标人相互串通。招标人在开标前用各种方式与投标人串通,主要包括泄漏标底、透露其它投标人的相关信息、与投标人私下商定、预先内定中标人范围等。二是投标单位相互串通,围标串标。由于部分企业从事建筑行业时间很长,长期工作中与行业其他企业逐步形成利益联盟,一旦有项目招标,这个利益共同体就相互串通,事先商定中标单位,待招标时其他几家参与企业走过场,让预定单位中标。三是租借资质,一人多投。一家企业租借了数家企业的资质后,在投标阶段很容易形成围标之势,其他投标人根本无法与之抗衡。

(四)评标专家和中介机构素质有待提高。一是目前公开招标的项目投标单位通常达到9家,评标时间半天至一天,专家对每个投标人的投标文件的评审时间一般不超过半小时。而通常情况下,投标单位仅施工组织设计就长达数十页乃至于超过百页,临时通知专家的做法使专家事前对拟参加评审的工程 3 几乎一无所知,而只能在评标开始前听取招标单位的简单介绍,因此,在如此仓促的时间内,专家是否能对各家的投标文件做出全面的评审存在疑问,因而很难实现招标工作中所要求的择优选择中标人的原则。二是招投标中介机构的素质直接影响招投标工作质量。随着招投标制度的推广,招标代理业务发展较快,从业人员有较大增加。但大多数从业人员是从其他行业“转业”而来,大都没有经过严格的专业训练和法律培训,业务水平和职业操守参差不齐,加之从业人员管理制度尚不健全,导致招标代理队伍整体素质不高,未能完全适应招标投标工作的要求。

(五)中标后通过变更备案提升盈利空间。一是不履行中标承诺。投标单位在投标时对拟建项目的施工过程考虑得都很周到,并对招标人的要求都予以承诺。但一旦投标单位中标,之前承诺的事项往往都要“打折扣”。二是进入施工阶段,施工单位会对招标文件确定的内容提出修改意见,或者说勘察不仔细、设计未深化、施工中遇到有新情况、新困难,无法保证进度;或者通过加强感情投资,游说建设单位改变原定方案,而改变的结果总是对施工单位有利,最终导致招标文件流于形式,失去原有意义。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善,执行不到位。一是我国招标 4 投标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以及管理办法等规范性制度文件,分别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国家相关部委、地方人大及政府各级行政主管部门来制定,由于各自角度和立场不同,同时受部门利益影响,造成实际上的多头立法、条块分割、部门垄断,甚至发生下位法与上位法冲突和抵触问题,部分部委和地方的招标投标文件与上位法《招投标法》相冲突,降低了法律的约束力。二是现行涉及规范招投标活动的法律法规除了《招标投标法》和一些部门规章、管理办法等外,还有《中华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反不正当竞争法》,以及各种管理条例。大量的法律法规制定和实施涉及了不同的执法主体和监管主体,并调整着不同的事项,共同对招投标活动进行规范,而实际情况是各方缺乏协调配合,致使执行不到位。

(二)违法违规行为惩处力度不足,造成违规成本较小。法律法规对某些违法行为处罚较轻,导致违法违规成本偏低。如《招标投标法》对招标人和投标人的违法行为的惩处主要以罚款为主,且最高不能超过合同金额的千分之十。这些处罚措施和力度与投标人违法行为得逞后所得利益相比,违法成本过低以至于不足以阻止投标人为获得非法利益铤而走险。现行法律对于围标串标的惩处与串标成功获得的超额利润相比明显 5 偏轻,难以有效遏制不法企业与个人的投机心理。招投标监督部门对投标人的违法行为直接进行调查取证,在实际工作中阻力很大,违法行为又具有相当的隐蔽性。同时,由于地方保护和行政干预及权钱交易等现象存在,使得调查处理难度更大。这也造成了很多行为人抱有侥幸心理,助长了违纪违法行为的产生。

(三)建筑项目作为产品的特性造成不规范操作存在空间。作为“标的物”的建筑项目,由于一个承包合同包含众多项目和内容,工程实施及结算具有一定伸缩度,且工程成本控制及财务处理具有弹性,存在着“不确定利润”空间,为工程项目招标“暗箱操作”提供了物质基础。特别是部分政府投资项目存在前期准备不足,盲目开工、仓促上马,项目概算不确定,有的建设单位从本部门的利益出发,擅自提高标准、超规模、增加建设内容,导致实际总投资远远超过投资概算,更放大了招标“标的物”的不确定性。

(四)招投标市场信用管理的法规体系不健全。信用体系必须依靠健全的信用法规作为有力保障,覆盖全面的社会信用体系尚处在摸索建立的过程中。今年10月19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部署制订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要全面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虽然苏州市已推出《建设工程招标投标严重不良行为惩戒实施办法(试行)》,通过全市范 6 围的实施情况看取得了较大成效,但中央治工办主导建设的全国范围内政府投资建设市场诚信体系尚在建设中。目前各级政府在制定法律法规上,从政策角度研究的多,从管理角度研究的少;从治理角度研究得多,从惩治角度研究的少。缺乏标准统一的失信惩罚与震慑机制,失信主体没有受到应有的惩罚,甚至出现讲信用的企业可能被不讲信用的企业驱逐出市场,最终陷入大家都不讲信用,整个行业无法发展的囚徒困境之中。

三、加强政府投资项目招投标监管的思考

(一)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增强法规的可操作性。针对目前招投标监管法规制度仍不健全,应尽快出台《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增强招投标制度的可操作性,从法规制度上堵塞漏洞。从征求意见稿可以看出:《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既是一部法规,更是一部招标行业的操作指引。对如“招标条件”、“可以不招标的项目”、“公开招标、邀请招标”、“资格预审”、“招标终止”等过去比较模糊的内容统一了标准并作了详细的解释说明,这更有利于规范操作。其次,目前招标行业多头管理的现象严重制约了行业的发展,《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细化了政府职能部门间的协作机制,同时明确发改委在招投标工作中的的指导和监管职能,其他部门的协作管理作用,有利于维护和促进招投标法制统一,有利于招标投标行业更规范、更健康的发展。

(二)推进政府投资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对非经营性政府投资项目全面实行“代建制”,通过公开招标等方式,选择专业化的项目管理单位负责实施建设,严格控制投资、质量和工期,建成后移交给使用单位。使政府投资项目投资、建设、管理、使用各环节彼此分离,互相制约。政府选择具有相应资质的项目管理公司,作为项目建设期的法人,负责项目建设的全程组织和管理,政府只能通过合同来约束代建单位,而非行政权力,这便意味着权力从该环节的退出,至少相对目前情况来说,行政权力有所削弱或被制约。由此,实现了政府投资职能、投资管理职能和工程管理职能的分离。

(三)严格执行预选承包商制度,稳步推行资格后审。政府投资建设工程实行预选承包商制度有利于选择一批综合素质相对较好的企业参与政府投资工程的投标竞争,以保证政府投资工程的质量、工期和投资效益,实现招标择优的目的。通过审查委员会定期考核,让综合评定不达标的企业落选承包商库,将存在项目转包、拖欠农民工工资等行为的企业严格清退。同时,为了让投标人形成充分竞争的氛围,应在实行预选承包商制度的同时稳步推行资格后审。资格后审是实行预选承包商制度的重要配套措施,潜在投标人无需报名即可参与投标,由评标委员会在评标前按招标公告和招标文件的要求对投标人的资格进行审查。直至项目开标前,投标企业互相无法获知参 8 与投标人的数量和情况,从而有效防止围标串标。

(四)多措并举切实加强标后管理。一是建立和完善建筑市场与招标投标、资质和资格、工程造价、质量和安全监督等管理机构之间相互联动机制,加强对合同履行的监督管理,及时发现和严厉查处中标后随意更换项目经理、转包、违法分包、任意进行合同变更、不合理的增加合同价款等违法违约行为,促进合同的全面履行,加强对工程后续变更和工程竣工结算的监管,防止因低价中标可能产生的偷工减料、弄虚作假、降低工程质量标准及安全水平的现象。二是建立工程合同风险管理制度,通过经济手段建立市场约束机制。借鉴先进经验,制定工程担保和保险等风险管理办法,建立健全业主工程款支付担保,承包商履约担保和低价中标风险担保,农民工工资支付担保的风险管理制度。

篇6:采购招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摘要:基层央行集中采购工作中,项目资金运用合理,整体使用效果较好,但在内部管理上还存在一定问题有待进一步加强。

关键词:基层央行;集中采购;问题与建议

为了解基层央行集中采购行为,促进采购支出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中国人民银行集中采购工作规程》等,我们组织调查组,通过实地查看、座谈、问卷调查等多种方式,对某基层央行近几年的集中采购项目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通过调查,我们认为某基层央行集中采购工作能够较为合理地运用集中采购预算资金,在保证集中采购项目设备、物品符合质量要求的前提下,节约了成本,整体使用效果较好,但集中采购工作在内部管理上还存在一定问题有待进一步加强。

一、基本情况

(一)某基层央行集中采购的内控制度比较健全

能够按照上级行及本行制定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执行,内控管理制度与上级行规定相符,管理制度修订比较及时。建立了集中采购工作的岗位责任制,明确了各成员的职责和权限,体现相互监督、相互制约内部控制机制;能够将集中采购的各项信息通过公开栏张贴的方式公示;能够定期对采购人员的职业道德、专业技能和廉洁自律进行教育,提高采购人员的职业素质。

(二)采购工作组织管理机构比较齐全

某基层央行成立了集中采购管理委员会,由单位一把手和分管副职分别任主任和副主任,成员有会计财务、办公室等部门负责人组成。采购委员会办公室设在会计财务科,管理委员会的成员组成符合规定,各成员职责进行了明确的分工。成立两个集中采购小组:电子设备采购小组和综合采购小组。电子设备采购小组设在科技科,负责电子设备的采购。综合采购小组设在后勤服务中心,负责除电子设备外的其他采购。设有评审人员库,由各部门正副科长组成。对于专业性强的采购项目,通过地方政府相关部门聘请符合要求的技术专家参与评审。

(三)集中采购程序基本合规

集中采购的项目有货物类、工程类和服务类,全部为本国的货物、工程及服务。采用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单一来源采购、询价等方式进行。在财务预算下达后,管理委员会办公室编制本和季度的集中采购计划,报管理委员会审核后上报;需求部门履行采购项目立项程序,编制采购需求表,并加盖需求部门、主管行领导、部门负责人和经办人印章或签名。

(四)采购档案建立较为规范

按照上级行采购档案管理制度装订、整理、保管,采购档案基本齐全、完整;采购档案无损毁、散失、泄密现象;采购档案指定专人负责;保管人员工作变动时,办理移交手续;采购档案的保管期限符合制度规定;集中采购相关部门建立了采购档案借阅制度,并设置了借阅、移交登记簿。

(五)监督检查有序进行

各成员部门按照分工进行监督管理。采购部门能够自觉接受监督检查,如实反映情况,提供有关资料;对供应商的投诉能够将处理意见以书面形式反馈给投诉人及当事人。会计财务部门对集中采购的采购范围、方式和程序等方面进行日常检查;内审部门对集中采购过程、制度执行情况、采购效率及相关部门履职情况进行监督;纪检监察部门对参与集中采购的相关人员遵纪守法情况进行监督。

(六)采购项目体现了较好的经济性和效果性

调查的采购项目,资金节约率达到11.4%,总体节约效果明显。其中:货物类节约率为9.46%;工程类节约率为13.45%;服务类节约率为12.09%。

(七)采购项目使用效果良好

按照类别随机对30%左右的货物类、服务类和工程类项目的合同履行状况及生产运转情况进行了抽查,所抽查的电子设备、空调、电视、厨具、防火门等货物类项目现有状态均为正在使用,且运行状态良好率达到100%;服务合同履行正常,服务项目的生产均运行良好,使用者普遍反映较为满意;项目工程完成后,均处于完好的正常使用状态,无明显质量问题。

二、存在问题

(一)档案资料管理不规范

对已经达到保管期限的采购档案,没有及时移交本单位档案部门长期保存。个别留存档案中的文本合同为复印件。

(二)个别采购事项预算调整缺少变动调整审批资料

如采购电子设备事项中“服务器项目”调整,增加预算后,部门集中采购需求表及采购任务书中预算金额均为原价,但实际中标金额超过预算金额,未及时报管理委员会审核审批。

(三)个别招标项目招标工作走过场

如电话包月物业管理会议服务项目,其中物业管理采购方式为邀请招标,只邀请某安居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一家投标,并且为中标单位。

(四)个别集中采购合同档案中签名、印鉴手续不全

部分中标采购合同没有经法律部门(人员)审核并签字。如采取询价方式采购的,部分参与报价表没有签名或印章,没有采购小组询价成员签名。如电梯维修保养服务合同和中央空调设备维保协议等采购合同没有经本单位法律部门(人员)或本单位指定的法律中介机构审核并签字。

(五)个别项目采购操作程序不符合规定

存在有采购需求书、审核意见表及采购任务书等由同一部门办理采购业务的全过程的情况。

(六)集中采购实施工作效率较低,有待进一步提高

在调查的采购项目中,63.9%的项目未在采购任务书下达后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采购活动,采购实施环节的工作效率亟待提高。

三、原因分析

1.个别经办人员不重视档案管理工作,审核把关不严,导致档案到期没有移交至相关部门,合同文本留存为复印件。

2.个别经办人员不遵守规章制度,不按操作规程办事,导致签章、签名、审批手续不全。

3.个别经办人员法律意识淡薄,签订合同文本时,没有经过法律部门签字认可,留下风险隐患。

4.集中采购小组工作拖踏,责任心不强,在实施招标过程中,走形式,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采购任务。

四、措施与建议

1.要继续加强有关制度的执行能力建设,特别是采购程序的执行,要严格按照《中国人民银行集中采购管理办法》及《中国人民银行集中采购工作规程》进行。继续加大相关人员的制度学习,切实做到学习制度,落实制度。集中采购管理部门要加强日常管理工作,加大检查监督力度,对出现的违法操作规程的行为要及时处理,避免出现操作风险。

2.进一步加强采购业务基础工作,理顺集中采购管委会办公室与采购小组的职责分工。加强资金管理部门与采购执行部门的沟通配合工作,要严格按照制度办事,避免因沟通不畅出现逆程序操作等违规行为的发生。

3.进一步加强招投标合同的审核工作。个别采购合同中出现的签章签字不齐全、合同文本用复印件等问题应引起足够重视,合同的签订要严格按照要求经过法律事务部门的审核签字,避免因合同订立不明确在资金结算时出现管理漏洞,以及出现不可预见的合同纠纷产生的法律风险。

4.提高集中采购工作人员的综合能力,进一步提高集中采购的效果。加强采购前的市场价格调查,切实履行对采购项目的市场调查工作,提高编制预算金额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在采购项目上,除考虑产品价格、节约率外,要通过对比各投标单位的综合实力,从其售后服务、产品性能、使用效果等多方面考量,提高采购项目的性价比。

5.继续加大集中采购各工作环节的衔接管理。进一步完善采购前的公示公开的方式、方法、采取有效措施扩大应知人员的范围。进一步提高采购人员的工作责任心,提高工作效率,需求部门提出需求后,集中采购管理机构及采购小组应及时审核及下达采购任务,及时组织采购活动,以满足需求部门的工作要求。

篇7:采购招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物资供应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物资采购工作的地位和作用还没有被准确地认识、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企业要想提高经济效益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降低物资采购成本。采购物资质量的好坏、价格的高低、服务的优劣,直接影响到企业采购成本的高低、经济效益的好坏、生产建设的顺利进行以及安全生产。

2、部分采购人员的综合素质偏低。如业务能力、工作能力不强,没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管理经验。

3、物资计划管理不到位,计划提报的严肃性、准确性差,临时性和应急性采购多。

4、缺乏对供应商的评价和管理。有少部分供应商以临时的或短期的合作机制为主,与采购人员打交道时心怀不轨,往往通过“短斤少两”和“质次价高”等不正当竞争手段破坏供应秩序,“蒙骗”采购人员,拉拢腐蚀采购人员,扰乱采购行为。如果采购人员未能把握市场脉搏,缺乏对供应商的评价和管理,就会使企业蒙受巨大的损失。

二、加强物资采购管理的对策和措施

1.充分认识采购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战略性地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随着物资市场的迅速发展,一方面,物资资源日益丰富,市场中充满了品种、规格纷繁的各种物资,物资采购的可选余地很大;另一方面,各种物资的价格变动频繁,供应商的资信优劣悬殊,产品质量参差不齐、鱼龙混杂,物资采购部门选择的难度加大,非专业采购带来的风险很大。物资采购部门不仅要千方百计保证生产建设物资供应,更要在保证供应的同时,千方百计减少储备资金占用,降低物资采购成本。这就要求物资采购要采购回可用、好用、耐用、经济、维护成本低的物资,为企业降低成本营造空间。因此,物资采购工作只有得到公司领导的重视和关注才能为物资采购工作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和规范管理创造条件。

2、如今,越来越多的人们认同只有专业人员才能以专业水准和方式来完成一项工作。采购虽然不是一种非常专业化的职业,但由于采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这就要求采购从业人员要政治觉悟高,接受过专门的培训,拥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并具备要求的业务知识和工作技能。

我们要求业务人员在做好各自工作的同时,积极组织业务人员利用每天一到二个小时的时间进行业务学习,定期组织业务人员学习各类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并要求业务人员深入供货市场实地考察,加强沟通,增强业务人员实际操作能力。

3、加强物资计划管理,使计划管理具有前瞻性、准确性和科学性。为了强化物资需用计划管理,提高计划提报的及时率、准确率,杜绝因无计划或超计划及临时计划采购而造成的资金积压。从主管领导到有关人员,都要提高对物资计划管理重要性的认识,严把计划审批关口,建立完善物资计划管理办法,使物资采购活动始终在科学规范的制度约束下进行。

4、加强供应商管理是搞好采购管理的首要前提,是采购管理的重要环节,对整个采购过程影响重大。

①、为保证供货及时,质量合格,价格合理,减少流通环节,降低采购成本,就必须选好供货商。供货商的选择一定要科学、合理,要通过对供应商进行资质调查,全面、具体了解和掌握其社会环境、信誉、企业性质、注册资金、供应能力、供货质量、价格状况、售后服务等。要按照“公开、公平、公正,优胜劣汰”的原则,严格进行筛选,宜精不宜粗,宜少不宜多,建立考核评价体系,完善考核办法。要对供应商实行动态管理。

②、加强供应商管理是节约成本的有效手段。加强对供应商的管理,与主要供应商建立一种长期的相对稳定的合作关系,从而稳定物资采购资源市场,稳定供应渠道,是企业适应市场经济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是物资采购部门的职能之一。这种长期的相对稳定关系的建立必须以互相信任为基础,而信任又必须以为企业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合理的价格,供应的及时性,完善的售后服务为条件。只有建立了这种动态的、长期的稳定关系,才能保证企业所采购物资的质量、价格、服务及供需关系的稳定,才能使供方有薄利多销的策略产生,从而使需方达到降低采购成本的效果。

③、加强供应商管理有利于规范采购行为。由于愈来愈多的供应商想占领企业市场,因此,供应商管理部门要把好供应商调查关,通过科学的评价方法,对供应商的表现从品质、价格、交货期、服务等进行动态评定,择优选择供应商,对表现差的、槽糕的供应商,责其离开企业,对好的供应商采取持续发展的合作策略,从而形成规范的资源市场,有效地规范采购行为。

篇8:采购招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情形界定

《政府采购法》第三十一条规定, 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货物或者服务, 可以依照本法采用单一来源采购:只能从唯一供应商处采购的;发生了不可预见的紧急情况不能从其他供应商处采购的;必须保证原有采购项目一致性或者服务配套的要求, 需要继续从原供应商处添购, 且添购资金总额不超过原合同采购金额百分之十的。在这一规定中, 首先明确了单一来源采购只能适用于对货物或者服务进行政府采购, 而其他类型的政府采购如工程类政府采购, 不能采用单一来源采购。其次是对以上3种情形关键要素的界定, 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内容。

一是唯一供应商。这主要是指技术、工艺或者专利权保护等原因, 货物或者服务只能由特定供应商制造或者提供, 且不存在任何其他合理替代方案的情况。需要注意的是, 唯一供应商是指在全国范围内选择供应商, 而不是仅限于采购人的所在地。此外, 唯一性还要确保在全国范围内没有可替代、可选择的其他方案, 这往往需要经过一定的鉴定程序例如专家论证等才能确定, 而不能仅由采购人自行决定。

二是紧急情况。主要是指由于发生不可预见的事件, 导致出现异常紧急情况, 使招标程序的时间限制难以得到满足, 且出现该紧急事件的情势不是由采购人造成的。《政府采购法》对紧急情况做了进一步的限制, 即不可预见的。例如自然灾害、社会突发事件等就属于不可预见性。而由采购人提出诸如应对突击检查、领导指示或批示等情形就不能归纳到不可预见紧急情况当中。在实践中, 有些地方性管理规定把同级或上级人民政府认定为紧急情况的, 作为不可预见的紧急情况的兜底规定, 从而增加这一情形操作上的灵活性。

三是保证原有采购项目一致性或者服务配套的要求。这主要是就采购合同而言, 在扩充货物或者服务的情况下, 选择其他供应商会造成货物或服务不兼容或者不一致的结果, 不能够保证与原有采购项目的一致性或者服务配套的要求, 需要继续从原供应商添购, 而且添购资金总额不超过原合同采购金额的百分之十。再依照《政府采购法》第三十九条的规定, 采取单一来源方式采购的, 采购人与供应商应当遵循本法规定的原则, 在保证采购项目质量和双方商定合理价格的基础上进行采购。出现这种情况时可经过审批后直接与原供应商签订采购合同。在执行过程中, 有些地方性管理规定签订补充合同的日期距离原合同签订日期不得超过1年。此外, 应避免同一项目多次进行添购的情况, 以免造成规避公开招标, 逃避监管之嫌。

二、存在问题

《政府采购法》对单一来源采购的适用情形做了明确规定, 有些地方政府还针对此采购方式出台了相关管理规定, 但从采购实践和大量的中标公告来看, 这一采购方式在使用过程中仍存在3个方面的缺陷。

(一) 信息披露不透明。

在实践中, 采购人采用单一来源采购后披露的信息很少, 常见的有采购的货物或服务、数量和中标供应商等信息, 而采购价格、金额等重要信息却少有公告。《政府采购法》第三十九条规定, 采购人与供应商应当遵循本法规定的原则, 在保证采购项目质量和双方商定合理价格的基础上进行采购。可见, 无采购价格、金额的公告, 显然不符合《政府采购法》的要求, 并且使得潜在供应商或业界对采购的货物或服务无法进行社会监督。此外, 公告大多数是进入采购程序以后才由采购代理机构在指定媒体上发布, 公告时间较短 (一般为5个工作日) , 潜在供应商未必能够及时发现, 即使潜在供应商能够提供相应的货物或服务, 但由于潜在供应商不参与投标, 因而也没有参与质疑的权利和途径, 无形中排除了潜在的供应商。

(二) 审批程序缺乏监督。

《政府采购法》第二十六条规定公开招标作为政府采购的主要采购方式。第二十七条又规定, 因特殊情况需要采用公开招标以外采购方式的, 应当在采购活动开始之前获得设区的市、自治州以上人民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的批准。这样, 法律上的规定就转变成了政府采购主管部门的审批权。然而, 政府采购是一个涉及面广、技术复杂的货物和服务市场, 不论是采购人还是审批人, 仅进行一些市场调查, 都难以对这一市场有较为全面的了解。由采购人提出采购方式, 再由政府采购主管部门进行批准, 难以公正地做到诸如合理价格等法定的适合情形, 审批监督机制有待完善。

(三) 法律责任缺失。

《政府采购法》第三十九条规定中要求, 在保证采购项目质量和双方商定合理价格的基础上进行采购。由于单一来源采购方式没有竞争性, 采购人与供应商的采购活动处于一对一状态, 加上公告披露上基本没有价格信息, 这样一来, 双方商定价格是否合理就无法判断。如果出现不合理的商定价格, 对于采购人和供应商应当承担什么样的法律责任, 在《政府采购法》第八章法律责任中并没有相应的条款进行阐释, 存在法律责任缺失的情况。

三、对策建议

针对单一来源采购在实践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为了更好地规范这一采购行为, 提高政府采购资金的使用效益, 维护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以及采购方式的合法合规性和社会公信力。在实际工作中可采取以下一些对策。

(一) 采购前进行公告, 提高公告信息透明度。

单一来源采购开始之前的论证和公告很重要, 公告可以提前到决定采购方式之前进行。在公告中不仅要公布申请理由, 还应当包括采购商品或服务的目录、供应商、拟成交价格、专家组成员名单、专家论证意见和采购人提供的相关证明材料 (涉密除外) 等;公告期限不少于5个工作日, 公告期内没有异议的, 政府采购主管部门可批准采用这一采购方式;另外, 属于不可预见紧急情况的, 应在单一来源采购活动完成之后及时予以公告。

(二) 依据《政府采购法》, 制定相应地方性管理规定。

政府采购使用的主要是财政性资金, 地方政府可依据《政府采购法》的精神, 在总结本地区单一来源采购实践的基础上, 制定本级政府相关的管理规定。例如:某省财政部门联合监察、审计部门出台《关于实施单一来源政府采购方式的管理规定》, 对《政府采购法》中单一来源采购的3种情形做出了详细的规定, 其中只能从唯一供应商采购的就有11种情况, 并且规定诸如公开招标方式失败后需要变更为单一来源采购方式的、软件开发项目需要原开发公司升级改造且费用小于原开发经费等4种情况, 需要组织专家论证后才能报采购监督机构审批。此外还对公告信息的事项做出了详细规定, 使得这一采购方式得到进一步的规范。

(三) 加强监督检查, 提高政府采购的公信力。

单一来源采购经过几年的实践, 总体来看, 在省一级实施这一采购方式已逐步规范。当前应重点规范地市一级采用此方式进行政府采购的合法合规性, 可通过专项检查, 联合监察、审计部门检查等多种形式, 促进这一采购方式的合法合规使用, 进一步提高政府采购的公信力。

上一篇:福堪六合中心小学数学科开展专题研讨会下一篇:XX年骨科护士工作个人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