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汉字的魅力

2024-06-16

第1课汉字的魅力(通用11篇)

篇1:第1课汉字的魅力

《汉字的魅力》

教学目标:

1、了解汉字的魅力,增强学生热爱中华民族及文化的情感。

2、了解汉字的基本常识,把握汉字集形音义于一体的特征。

3、理解说明文的文学色彩和感情色彩。教学重点:

1、汉字的魅力所在

2、感悟文中体现的强烈的情感色彩 教学难点:说明文中的文学色彩。教学方法:讨论法、朗读法 教具:自制多媒体课件 文本解读

本文作者运用散文的笔调,设置了鲜明生动的标题,用形象的事例开头,运用极富文学色彩和感情色彩的语言,将汉字集形体、声音、辞义于一体的特点及其由此而产生的魅力引人入胜地介绍给读者。字里行间,让读者感受到作者对祖国语言文字的无比热爱。

全文共9段,可分成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l-2段):举例说明汉字能给人美妙而大胆的联想,从而赞美汉字的魅力。第1段由3句话组成。第1句用近似讲故事的方式举例,即一个身居日本的三岁的孩子认汉字,从而引出所要谈的话题。第2句用对话的口吻,赞扬异国他乡的小孩子对汉字“清楚的反应和感受”。第3句写出原因,作者用比较法说明外国文字是不可能给孩子以“这样美妙而大胆的联想的”,反过来说,只有中国文字(汉字)能给人美妙而大胆的联想。所以,作者在第2段顺理成章地说:“这就是我们中国汉字的魅力,几乎是独一无二的魅力。”

第二部分(第3-4段):汉字的魅力会吸引海外同胞的孩子学好汉字。

第3段,作者希望年轻的海外同胞利用汉字的魅力带着孩子走进汉字的大花园。作者采用设问句,引起海外年轻同胞对学汉字的思考,然后用第二人称,采用与他们谈心的方式,循循善诱地启发他们要教会自己的孩子学好汉字。

第4段,写依靠汉字去扬起人生和理想的风帆,说明汉字内在的魅力。

第三部分(5-9段):汉字是我们民族的瑰宝、终身的良师益友,具有极强的精神魅力。第5段首先用“瑰宝”“良师益友”“精神家园”比喻中文汉字,“华夏民族几千年文化 的瑰宝”“终身的良师益友”是从民族和个人的角度说明其重要作用。“几千年”“终身”都表明时间之长。说它是民族文化的瑰宝是因为我们依靠汉字,维系了一个统一大国的存在,为我们民族交流思想、经济、科技、文化,为社会的发展,为传承几千年文明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没有汉字,就没有华夏民族的延续和发展。正因为它跟古老文化、文明传统紧密相连,所以它在每个华夏儿女心中是“精神家园”。说它是“良师益友”是因为它可以不断地帮助你学习、积累、升华,开启智力,甚至提高生命的品位。以下作者用了两个比较来说明汉字的“不可能改变”“无可替代”。一是把身外之物与汉字作比较。身外物是“多次变异”:因过时而淘汰,因破损而废弃,因革新而换代,而汉字则“永远不可能改变”;二是把它与汉语拼音比,汉语拼音没有也不可能有汉字的魅力(这个魅力指下文所说的“产生联想”)。汉字是独特的,它集象形、声音、意义于一体,因此,它的魅力也是独特的、“无可替代”的。作者仍然以“明”字为例,“míng”就无论如何不会产生太阳公公和月亮公公在一起的联想。两个比较对比十分鲜明。

第6段以旅居海外同胞的真切体会来说明汉字的精神魅力。

文末的三段作者引用俄国大文豪屠格涅夫赞美祖国语言的散文诗句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很有说服力。

全文从汉字作为象形文字,集形象、声音和辞义于一体和字形上使人产生联想想象谈起,赞美汉字的魅力,尤其是它所产生的巨大的精神魅力,字里行间渗透出对汉字无穷无尽魅力的赞美,同时含蓄地表达了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设计意图:

这篇文艺性说明文,是散文家儿童文学家袁鹰为《人民日报》海外版写的,它用生动的笔调介绍了汉字的特点,说明汉字的魅力,希望海外同胞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作为散文家的袁鹰,他面对的是一些已经脱离了汉语环境的华人,如果用一些平实的语调介绍汉字的知识,不足以引起他们的兴趣,所以作者运用一些散文的写法,一是形象生动的事例,二是极富文学色彩和感情色彩的语言,三是引用大文豪的话,这样读者不仅获得了有关汉字的知识,还在情感与作者起了共鸣,从而产生想学汉字、爱汉字、热爱中华文化的思想感情。

但今天,作为我们这些初中生的读者,虽然他们不缺对汉字的认识,不过这种认识还停留在感性的基础上,觉得和其它语言文字没有什么根本的区别,情感上不能产生认同,没有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所以我注意引导学生透过汉字形义去看文化、民族及其精神,认识中华民族文化的丰厚博大。

因此,引导学生以汉字为契机对民族文化的认识是我教学的主线。首先导入部分里我设

置了二个小栏。用一个小动画演示“明”字的构造,形象生动的演示既展示了汉字的形义的魅力,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再一个就是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的欣赏。北京奥运会会徽世界各国对它的认同度比较高,加上08奥运刚过,学生还沉浸在巨大的民族喜悦中,会徽中“京”字还记忆犹新。这是对汉字魅力的最直观最形象的认识,可以加深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识。其次在学生对初读文本的基础上,对汉字的魅力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为了进一步加深对汉字魅力的理解,我在教学过程中还设计了这样一环,“除文中讲到的汉字的魅力外,你还知道汉字的哪些魅力”这既是对课内知识的拓展,又是对学生知识的加深。此外,我还补充一些有关汉字魅力新的内容:书法作品、对联、含意深刻的组合字(招财进宝)、字谜欣赏。这些极富有中国特色的符号,是其它语言文字不具备的魅力,学生通过这些直观形象的认识极大地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魅力,增强了民族自豪感。最后还有一个环节,就是让学生谈谈怎样让汉字永葆青春。这个环节是对上一环节的深化,汉字要永葆青春,既要继承,也要与时俱进。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中国在世界的影响日益加大,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个学习汉语新的热潮,各地纷纷建起的孔子学院便是名证。但另一方面,汉字的规范化程度也受到了影响。滥用繁体字,乱造简化字,随便写错别字的社会用字混乱现象还不同程度地存在。汉字计算机输入问题,汉语拼音化的争论还困扰着人们。作为中学生应树立汉字规范意识,认真写好字,写规范的汉字。

对汉字情感的的认同,是我把握的第二根线,如果把本文的感情割裂开来,只是大讲特讲有关说明文的知识,那味同嚼蜡。本文散文化的倾向明显。为了对本文情感的把握,本人设计了揣摩品析环节。品析举例子的作用,品味引用屠格涅夫话的作用,品读优美的句子,学生在读中就能品出作者的情感,就能品出作者对汉字的赞美和热爱。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多媒体播放“明”字的演变过程。2、2008年奥运会会徽的欣赏。

二、整体感知

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提炼文本的主要信息。

1、汉字有哪些特点?

2、汉字的魅力体现在哪些方面?

三、揣摩品析:

1、本文为了说明汉字的魅力,主要用到了哪些例子,并体会其作用。

2、品析句子,体会科学小品语言的特点。

例句:突然看到一块小饭馆的中文店招,三个汉字,立刻就会像一团火,像一盏灯,像一声乡音,将你带到父母面前,使你抛却一切、孤独以至恐惧。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和表达的思想感情后,让学生自己在文中找一些能表现作者强烈思想感情的句子来体会。最后师归纳,本文虽是一篇说明文,但作者却用到了一些文学的表现手法,字里行间饱含着作者对汉字由衷的赞美和热爱之情。

3、学生大声地齐读最后一段,体会其在文中的作用。(1)小组合作讨论,小组交流。(2)班上展示,教师评点。

(3)让学生把“俄罗斯语言”几个字改为“汉语”,全班有感情地大声朗读。注意重音和感情。

四、拓展和探究

1、除文中讲到的汉字的魅力外,你还知道汉字的哪些魅力? 学生小组交流后再在班上交流,教师多媒体展示汉字的魅力:

(1)书法作品,(2)对联,(3)含意深刻的组合字(招财进宝)(4)字谜

2、讨论:为了让汉字永葆魅力,作为中学生的我们该怎么做?

3、作以汉字为主题的课外探究。

篇2:第1课汉字的魅力

课题:色彩的魅力 课型:造型·表现 课时安排:2课时 授课教师:谢玲玲

年级:初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1课

一、教材分析

本课选择色彩表现为教学内容,让学生通过学习了解色彩的本质特征。色彩的象征意义和色彩的感情使学生产生的不同情感反应,并运用色彩进行自主表现。按课标的有关要求,教材侧重让学生认识色彩,了解色彩与自我表现的关系,努力培养学生对色彩的艺术感受。在美术活动中进一步学习色彩知识,提高色彩表现力,在造型和色彩表现方面形成自己的感受和看法,能够通过色彩传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分析讲授,让学生了解掌握色彩的基本常识,让学生体验不同的色彩色调给人的感觉。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体验大自然的色彩及色调给人的感受。让学生尝试运用色彩来表现不同的情感,抒发内心的感受,用色彩的情感特征进行大胆表现。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和热爱生活的情感,让学生发挥个性的表现,引导学生发挥创造性思维,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三、重难点

1、重点:了解色彩基础知识,体验大自然的色彩及色调给人的感受。

2、难点:运用色彩来表现不同的情感,用色彩的情感特征进行大胆表现。

四、教学准备

色彩丰富的图片、色相环教具、多媒体课件、水粉画工具(颜料、画笔、调色盘或盒、水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放映一组色彩丰富的图片,激发学生对色彩的兴趣。师:观看这些图片的时候,我们的心情是什么样的呢?

师:在缤纷的色彩世界中,我们经常看到的颜色有哪些?

师总结:我们生活在一个色彩缤纷的世界里,大千世界丰富的颜色不仅可以愉悦我们的视觉,更能触动我们的心灵。本课我将带领同学们进入色彩的世界,学习色彩的常识,体验色彩的表现力,感受色彩的魅力。引出今天的课题——

1、色彩的魅力(板书)

色彩是我们进行绘画训练时不可缺少的重要的绘画语言,是美术的基本技能和知识。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色彩的基本常识。

二、新课讲授

(一)色彩的基础知识(板书)

1、三原色:红黄蓝(理论上绘画中用其他颜色无法混合出的颜色,但三种颜色按一定比例能混合出其他颜色。)

2、三间色:绿橙紫(由两种原色相混而成。)

3、极色或无色彩:黑白

(二)色彩三要素(板书)

1、色相:指不同色的“相貌”。

2、明度:指色的明暗、深浅程度。

3、纯度:指色的饱和度。

讲述时适当举例,联系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更好理解。

(三)对比色、类似色

对比色:色环中180度正对的颜色,互为对比色。类似色:色环中30-90度范围内的颜色,互为类似色。

多媒体展示图片,让学生观察对比色还是类似色的图片。

提问:三原色、三间色、色彩三要素是哪些?

(四)色调

色调:暖色调、冷色调、中间色调(色彩总倾向,表达一定的情感或营造某种特定的氛围。)

暖色调:红黄橙(进色)冷色调:蓝紫青(退色)中间色调:绿

让学生了解色调的冷暖进退。

学生活动

1、根据所学知识,让学生针对课本12页中表现活力、压抑、修养、遥远、寒冷、温暖的六福画,分六个组进行探究讨论合作学习,为什么画面的色彩给人这样的心理感受?(PPT出示)

教师引导:画面中有什么颜色、以什么色调为主、什么色调为辅、色调在画面中所占的比例大小,结合所学色彩常识从这几个方面分析。

学生分组讨论后,每组选出一名同学来讲解(其他同学可作补充)教师总结完善,强化学生的感受。

学生活动

2、在春夏秋冬四幅图中招出互为类似色调,互为对比色调,互为冷色调、暖色调的图,学生分组讨论

教师引导:首先看图中有什么样的颜色,根据所学色彩常识定义 学生回答问题

互为类似色调:春秋 互为对比色调:秋冬

互为冷色调、暖色调:夏冬、春秋

(五)体验与实践

学习了色彩知识与分析感受了不同色色彩效果,同学们是不是也想自己创造一幅表现情感的色彩图片呢?(激发学生的创造激情)

出示作业:根据色彩常识结合自己对色彩的分析感受,尝试创作一幅表达思想情感或心理感受的图片,如:欢快、沉静、热烈、神秘等。

(六)展示与讲评

学生展示,讲解自己的作品,谈创作思路。自评、互评,教师总结评价(学生自评互评是一个不断自我完善与提高的过程,使每一个学生愉快积极而有效地进行学习)

六、总结

跟学生共同回顾本课所学后作出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色彩,了解色彩与表现自我的关系,会用色彩表现自己的主观感受,能够通过色彩传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提高色彩的表现力,用色彩来美化我们的生活和世界!

七、课后拓展

自主创作一幅表达思想情感或心理感受的色彩作品。

八、板书设计

1、色彩的魅力 三原色:红黄蓝 三间色:绿橙紫 极色或无色彩:黑白 三要素 色相 明度 纯度

对比色、类似色

篇3:汉字的魅力

政从正出, 正好施政, 正人正己正风, 惟正善施政。

财自才来, 才能聚财, 才学才识才智, 有才会理财。

将“政”与“正”、“财”和“才”如此辩证而又统一地结合在一副对联中, 怕是只有中国的汉字才能够做得到, 也只有深谙方块字魅力的人才能体味得出。

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中曾经这样评价:

国文字有三美:

意美以感心, 一也;

音美以感耳, 二也;

形美以感目, 三也。

那曾经让诗人贾岛在月夜反复“推敲”, 让历代文人感慨“吟安一个字, 拈断数茎须”的方块字, 是如此的美丽, 数千年来以形意兼备、精致优美著称于全球, 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石。它可以表达心灵, 承载文化, 辨文野, 判雅俗, 别善恶, 明治乱, 功莫大焉。

据说, 汉字是黄帝的史官仓颉创造的, “仓颉四目, 生而知书, 仓颉作书而天雨粟, 鬼夜哭”。众所周知, 在世界五大古文字中, 埃及的圣书文字、美索不达米亚的楔形文字、古印度文字、南美洲的玛雅文字, 先后都已消亡。只有汉字长盛不衰, 至今仍保有强大的生命力。正如一位语言学家所说, 中华字像一条看不见的魔线一样, 把语言不同、风俗习惯不同、血统不同的人的心声缝在一起, 成为一种自觉的中国人, 组合成一幅幅绚丽的画卷。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的汉字表演, 尤其是活字版的出现令日本、韩国、朝鲜等一度依附于汉字文化圈的国家十分惊叹, 并由此引发了这些国家新一波的汉字热。

篇4:第1课汉字的魅力

一、了解汉字的变化发展,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中国汉字具有几千年的发展历史,是表意的方块文字,是在象形基础上发展,用会意、指示和形声的方法创造而来。因此,很多汉字在字形上、字义方面有深刻的含义。充分表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在语文课上,我们可以适当拓展,让学生了解汉字的“过去”和“现在”。如“爱”和“愛”“亲”和“親”。原来爱是要有心的,亲是要常见面的。又如“木”“林”“森”,一棵树是木,很多树是林,数不清的树是森林。“精”“情”“晴”“睛”等字形虽有相似,但从偏旁上可以区分,表示的字义完全不同,读音也有区别。

汉字的演变经过了商代的甲骨文、周代的金文、秦代的小篆、汉代的隶书和草书、汉魏形成通行南北朝的楷书,形状各不相同,各有特色。我在汉字书写指导的同时,讲述汉字的发展和变迁,学生了解汉字发展的历史,体会汉字的博大精深后,就会更加仔细观察汉字的字形。感受汉字字义的不同,领略汉字的独特魅力,能有效激发学生写好汉字的信心和兴趣。

二、掌握正确的书写姿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生要写好汉字,首先要有正确的姿势。我通过搜集比较,选取了学生喜闻乐见、朗朗上口的歌谣形式进行书写姿势的指导。包括握笔姿势和坐姿。在《姿势操》的诵读中正确坐姿:两点靠,八字形,头抬高,脚放平。正确执笔:笔拿高,一关节,两点靠,两点捏,掌心空,立掌写。在《坐姿三字歌》的诵读中认识正确坐姿的重要性,不断完善坐姿:坐姿好,保健康,四注意,要牢记。先正头,肩自平,眼与纸,六十度。身挺直,防驼背,胸与桌,有距离。双臂开,八字形,两点位,要熟悉。脚放平,同肩宽,不翘腿,不抱膝。每天的正确姿势的修正既有趣又有效,让学生在朗朗的诵读中不断强化正确的姿势,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认真观察,了解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间架结构

常言说:练字是修身养性和使人心平气和的灵丹。练字要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要按笔顺规则写字,要注意间架结构,要懂得点横竖撇捺,要懂得提按挫顿,要懂得轻重缓急。在练习写汉字基本笔画时,静静地观察、思考、捉摸笔画、笔顺、力度, 在笔画书写练习中,学生养成了规范、端正、整洁的书写习惯,养成细心、耐心的品格。经历看似简单枯燥的反复学习过程,养成了好习惯,为写得一手漂亮的汉字,打下基础。可谓“一举多得”。

四、扎实有效推进课堂指导,不断提高汉字的书写能力

1. 借助多媒体进行有效的汉字书写教学。不是每一位老师是书法家,不可能每一位教师都能写出端庄有力的汉字,为学生的写字练习做有效示范。随着电脑多媒体进入教室,随着软件制作技术的日益成熟,我在众多的书写教学软件中,选择一款适合学生的教学软件,给学生示范汉字的书写,有效推进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的提高。每节课练字不用贪多,选择有代表性的三个汉字,一个一个观看汉字的示范指导,并用右手进行书空练习。

2. 选择与课文同步的《写字练习本》。书法是实践性极强的活动,临帖是学习书法最基本的方法,学生通过视频的观看,在掌握了书写要点的基础上,我坚持在语文课堂上进行汉字书写的练习,要求学生在《写字练习本》上进行书写练习,强调要一笔一画慢慢写,尽量和字帖上的字形的神似……临帖时手脑并用,在充分理解字帖里每个点画的来龙去脉之后,动笔书写。学生,运笔平稳,笔画清晰,搭配匀称,结构严谨,排布整齐,朝着形神兼备的方向努力,汉字书写能力逐步提高。

五、家校配合,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对于小学生来说,不仅要在学校学会正确的写字姿势,还要在家不断强化正确的写字姿势。教师不但要培训学生,还要培训家长,家校配合,共同促进学生良好写字习惯的形成。

任课老师和家长的交流形式多样。我们可以将规范的写字姿势的视频传送给家长,请家长在家里对照视频指导孩子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将汉字书写的视频传给家长,家长也可以指导孩子注意观察汉字的字形、笔画、间架结构。将学生优秀的书写作品、有进行的书写作品进行扫描或拍照,在班级Q群里上传,班级的同学和家长互相欣赏,互相学习,互相鼓励,又极大促进了家长和孩子的练习兴趣和效果。

篇5:教学设计1:汉字的魅力

教学目标:

1.了解汉字的魅力所在,增强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情感。2.了解汉字的基本常识,把握汉字的构字特征。3.理解说明文的文学色彩和感情色彩。

教学重点:

汉字的演变、汉字的构字特点、汉字蕴含的感情

教学难点:

汉字的构字特点、汉字蕴含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恒量一个民族历史的标志是什么?那就是汉字。我们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灿烂的历史文化,而记录并推动这文化发展的重要工具就是汉字。据考古探测了汉字距今有6000年左右的历史,可以断定古汉字是世界上较早出现的文字之一。现在全球在使用汉字作交流工具的有近15亿人,可见汉字在传播人类文明,弘扬中国文化方面有其独特的魅力。

那么汉字的魅力主要表现在哪几方面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汉字的魅力》。

二、首先请同学们自由阅读课文,自己去了解汉字的魅力所在,感受作者在文章中体现的情感。阅读时请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了解汉字的构字特点。2.作者文中洋溢着怎样的情感? 3.汉字的魅力体现在哪些方面? 参考答案:

1.请大家看幕布,我们来比较一下,英文English和汉字“渔”的构字区别。(板书)English是用字母来表示语音的文字,属表音文字,它较易学习,但不能从字面上看出它的义。而汉字“渔”,属方块字,又是会意兼形声字,字

面看上去易理解,(用甲骨文板书)左水右鱼,意在水中捕鱼;左形右声,“鱼”在这里既表形、表音又表义。所以,方块汉字在构字特点上有集音形义于一体的独特魅力,这也正是中国古汉字令西方人钟情的原因之一。

2.中国汉字历史悠久,魅力独特,每个炎黄子孙都与它有深厚的情结,尤其是漂泊在外的海外游子,这种情结更加浓厚。文章中字里行间都蕴含着这种情感。喜爱、赞美、自豪的感情。

3.通过学习讨论,我们已经整体感知了课文,理解了汉字的特征,感受到作者的情感。现在我们回到主题“汉字的魅力”上来,大家读到现在,汉字的魅力到底表现在哪几方面呢?

三、猜字谜,感受汉字魅力 1.完成课本上的字谜活动

2.让学生自己出字谜或者其他谜语,由其他学生进行猜谜,活跃现场的气氛

篇6:第2课 汉字书法艺术

【教学目标】

1、了解主要的书法字体及特点,初步感知书法艺术所具有的独特价值。

2、通过对生活的观察,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历史,感受汉字书写的独特魅

力。

3、学会初步欣赏书法作品,感受中国人的审美情趣,激起学习、练习书法的兴趣,产生传承发扬中华书法艺术的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在欣赏书法作品中感受汉字书写的独特魅力,产生传承发扬中华书法艺术的意识。【教学设计】

一、“寿”字引入,揭示课题

1、猜字引出百寿图。

2、从同一个字的不同写法中,我们能感受到中国的文字的独特的魅力和奇妙之处。(板书:汉字的书写艺术、书法艺术)

二、品位书法,感受魅力

(一)初识基本字体,激起对书法的兴趣

1、媒体出示五种基本字体。(学生辨别字体,说出理由。教师简要归纳。)

小篆,字体略长而整齐,笔画圆匀秀美。隶书,字体有些扁平,但工整、精巧。

楷书,笔画规矩整齐。

行书,介于“楷”、“草”之间,形成独特的点画形态。

草书,笔势连绵环绕,字形奇变百出。

[无论是楷书、行书、小篆、隶书还是草书,都让我们感受到书法艺术的独

特魅力。]

(二)进一步了解字体,感受书法的魅力

1、行书——欣赏书法作品,感受“大家”风范

(1)欣赏王羲之的行书作品《兰亭序》,借助媒体了解作品中不同的“之”字。(2)感受书法作品的美妙,及王羲之练字时的那份执着与坚持的品质。

2、楷书——比较书法作品,了解作品风格

(1)请班级中两位练书法的学生当场演示,并介绍书法的必备工具“文房四宝”。(2)初步认识颜真卿、柳公权两位书法大家,了解他们书法作品的特点,感受

书法艺术的魅力。

3、篆书——实物展示,初识篆刻,激发兴趣

(1)从认识学生完成作品后敲的章上,初识篆书,并简要了解“印章”。

(2)学生做猜字小游戏,再次感受书法艺术的独特魅力。

三、提升情感,传承发扬

1、回忆交流,发现生活中的书法艺术。

2、借助媒体,直观感受“书法艺术”无处不在。

3、观看照片,感受中国书法艺术在世界上的影响

4、辨析思考,体会传承和发扬书法艺术的现实意义,作为炎黄子孙,能为祖国的悠久文化感到自豪,也为身为一个中国人感到骄傲。(板书:传承、弘扬)

【附板书设计】:

传承

弘扬

的传人

书法艺术

【教学说明】

1.对教材内容的建构 考虑到书法艺术内涵丰富,博大精深,而学生对于书法的内容又知之甚少,因此,为能删繁就简,深入浅出地让学生通过一堂课来感受中华书法艺术的魅力,我对教材的内容作了改动,在初识了五种基本字体后,增加了对行书、楷书和篆书的认识,简化了对篆刻艺术的了解,并在书法演示中融合了“文房四宝”的介绍,还增设了“寻找生活中的书法艺术”等内容。2. 对学生资源的利用

虽然班级中坚持练书法的学生不多,但两周一次的书法课,也让学生对练习书法有了切身的感受。因此,当看到自己的同伴在课堂上当场演示,并介绍他们练习书法的经历,更激起了学生练习书法的兴趣与激情,也让学生更近距离地了解书法的魅力。

篇7:开学第一课我们的汉字观后感

开学第一课我们的汉字观后感

1今晚,我和爸爸妈妈一起观看了《开学第一课》。今年《开学第一课》的主题是中华骄傲。

令我印象最深的莫属源远流长的中国汉字。甲骨文专家王教授为大家讲解了汉字“正”和“直”的演变过程:它们首先是甲骨文,然后演变成小篆、隶书后,才变成今天这个模样——楷书。每一个汉字组成的词语都有自己的意思,意思就是从甲骨文里“找到”的。王教授还给我们讲述了汉字的历史,同学们都听得津津有味。

看了《开学第一课》,我懂了汉字是祖先辛辛苦苦传下来的宝贝。许多其他的宝贝还没传到今天就失传了。然而,我们汉字顶着困难,冒着风吹雨打,历经千辛万苦,才一步步走到今天。它是祖先智慧的结晶,更是我们中华的骄傲!所以,我们要写好它,读好它,让智慧的结晶更加闪耀明亮。

但现实生活中,事情往往是相反的。有的同学懒懒散散,根本不想写字,直到老师讲学习的道理时,他才慢吞吞地开始写,写得还潦潦草草,根本就是敷衍了事;还有的同学一心只想玩,把写字当成儿戏,敷衍了几笔就草草了事,一下课,就开心的像只松鼠,虽然还在写作业,但心早就飞到外面去了,所以他们作业质量低成绩差。这些同学不知道汉字的历史,不懂得中国文化。同学们,为了把这宝贵的祖先遗产发扬光大,我们应该认真学习汉字的历史,写好每一个汉字,要对得起祖先。

汉字,一种不平凡的字,中华骄傲。

开学第一课我们的汉字观后感

2今天我兴致勃勃地收看了一个对我启发十分大的综艺节目,这个令人振奋的节目就是每一次开学都会播出的《开学第一课》。

这次节目的主题就是回顾历史,介绍我们老祖宗们流传下来的瑰宝。里面讲述了许多感人的故事,如甲骨文是如何造出来等。其中最令我感动的就是请来了一位外国友人,他亲身讲述了自己花费好几十年时间研究汉字的故事。他讲述了自己一开始被奇妙的汉字所吸引,然后就开始孜孜不倦地学习汉字,接着义无反顾地投身研究每一个汉字的不平凡故事,最后他倾其所有投资创立了一个学习汉字的网站。

我十分地敬佩,作为一名外国人却愿意认认真真地学习汉字,他曾经做了五万张小卡片来认读汉字;他愿意花费很长的时间,与一位素不相识的人一起研究与自己似乎没有任何关系的汉字;他还用尽自己身上所有的积蓄来创立一个讲述汉字来历与典故的网站。用尽自己的青春来帮助别人学习认识汉字,这种精神难能可贵。

为学习汉字甘愿付出一切,换作任何一个人也许都不会答应,时间、精力、毅力和金钱,他学习研究汉字付出了太多太多,所以我觉得他很了不起。

既然一个外国人都能如此地投入钻研汉字,更何况我们是中国人呢?所以我也要从小好好关注学习汉字,珍惜古人流传下来的瑰宝,让祖先的血与汗在辽阔的中华大地上永远流淌着,让代表着中华文明的汉字源远流长。

开学第一课我们的汉字观后感

3周五下午,班主任程老师布置了两项作业:观看晚上的《开学第一课》,并写观后感。到了晚上,快九点了,我马上换回综合频道。

撒贝宁、董卿老师一上台,台下立刻传来雷鸣般的掌声。老师们讲话时,台下的同学们认真地听着,这一次的主题是:中华骄傲!是汉字、是武术、是琴棋书画、还是举世闻名的四大发明?“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古语,其实就是让你有一颗谦虚的、学习的心。当我们说:“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应该是简朴的、节约的、生活的道理。

接着,撒贝宁老师给大家上一节课。甲骨文是我们祖先写的字。王宁教授已经研究汉字六十多年了,体现了我国的汉字博大精深。

最令我感动的是米斯巴教授。她曾经给生病的杨“妈妈”拿药,医生说:“这种药很关键,需要去一百多公里外的一个医院去拿”。米斯巴教授说:“我去拿药。”

半路上抽油管堵了,米斯巴教授一口一口地把杂物吸了出来。然后她立即上车向医院疾驰而去。他们回来时,已经是晚上了。医生一见他们回来,高兴的说:“你们回来的太及时了,没有耽误杨妈妈的病。”但是,没过几周,手术无效,杨“妈妈”永远地离开了人世。

篇8:开学第一课汉字我爱你的初三作文

瞧!它们是多么的活泼,多么的形象!看到“明月”这两个字,你会在心中感到清凉或思念;看到“太阳”,你会感到温暖和能量。看到“保护”这两个字,你会感到父母关心孩子……

一个个汉字,都是我们祖先智慧的结晶。

比如鸟与乌:鸟是长尾飞禽的总称,象形造字,鸟的脚像“匕”。“乌”与“鸟”字相比,正好切去鸟头上表示眼睛的一点,这是因为乌通体黑色,黑眼睛也和羽毛的颜色相同,看上去就不分明了。所以“鸟”字画上了眼睛,“乌”则看不见眼睛。

比如慢和漫,字音和字形是多么的相近,连笔画都是一样的,可它们表达的意思却不相同。“慢”是指人或动物的行动速度很迟钝,而“漫”是指水或液体从容器中因为太满而溢出容器外面。

汉字中也有一些多音字,如仇,仇恨中的“仇”读chóu,而“仇”字作姓时却读qiú,稍不留意就会读错。

它也是当今世界上最简洁的文字。汉语是世界语言里最简练的一个语种。据说同样表达一个意思,如果英语要60秒,汉语5秒就够了。

你看,汉字是多么有趣!多么的神秘!多么独特啊!

这些由撇横点捺竖构成的神秘组合,同人的气质又是如此的相近。

像徜徉在夏天夜晚的星空下,为那壮丽的景色而迷醉,我无限钟情于我赖以思维和交往的汉字,因为它有色彩、有声音、有气味、有趣味,而且诱发了我调动这些语言文字的情绪,并震惊于它的无限活力和它的奇特魅力。我相信,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汉字将越来越被世人所珍爱。因为它的魅力无穷,给使用它的人带来了诗的灵性,有哪个民族能像我们中华民族一样有如此丰富的书法瑰宝?有哪个民族能像我们中华民族一样有如此灿烂多彩的汉字文化?

我爱你,汉字!

篇9:开学第一课汉字我爱你的初三作文

活动课由文学社的同学主持。全班12个学习小组的同学分别从汉字的起源,汉字的书法、和街头错别字三方面介绍了汉字的知识,让我们大开眼界。

汉字起源于中国,经过5000多年的时间,其演变过程是: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这七种字体称为“汉字七体”。

为了说明这一过程,好几个小组的同学都用投影仪显示了一些字的演变过程。比如:“鱼”字、“月”字、“车”字、“马”字……这些字都是由最开始的图画而演变的。想起古人当时没有笔墨,用刀子把这些要表达的意思刻在龟甲上,这些象形文字创造得多么生动啊!

还有几个小组的同学收集的是书法作品。有的拿来了各种字帖,介绍这些字体的特点,还有的拿来了家长或自己写的毛笔字,展示汉字书法之美。李佳音小组还介绍了颜真卿、柳公权、王羲之、欧阳询等历代书法家的故事。听着这些故事,真让人佩服啊,那时候的条件多么差啊,可是至今没有人超越他们,他们的字千古永存。

还有几个小组专门收集街头错别字,还讲了几个因为写错汉字,读错汉字而发生的笑话或照成不良后果的事例,告诫我们读写错字的危害。

这节语文活动课,我们的收获真不少。在参与收集、整理和演示的过程中,我了解了汉字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通过同学们的交流汇报,我感受了汉字的神奇和有趣。

篇10:第1课汉字的魅力

件第9课《汉字之美

妙在多维》教案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增进对汉字的了解,感受汉字的美;增强对各学科之间融会贯通的能力。2.学习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初步了解查找资料、处理信息的基本方法;学习作者运用对比、比喻、引用等多种方法对汉字多种维度之美进行挖掘的方法。3.感受汉字的无穷魅力,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字的热爱之情。批驳自我菲薄的文化虚无者,激发学生继承传统文化的责任感。教学重点作者如何通过对比、比喻、引用等多种方法探究汉字的多维之美。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在挖掘科学与艺术共同具有的美的过程中的独到见解。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课前预习准备:课前搜集和了解有关汉字的知识,欣赏名家的书法作品,查找文中出现的古典诗词的意思。)

一、导入新课。北京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于XX年8月8日晚在北京国家体育场——鸟巢举行,举国上下、全球同庆,亿万人的目光聚焦在鸟巢。当开幕式序幕徐徐拉开,展现第二篇章《文字》时,上千人的活字模块上下翻动,创造出一幅幅壮丽的画面,令人叹为观止,成为开幕式上最为难忘的环节,至今仍历历在目。(大屏幕展示组成“和”字的奥运会视频。)一个汉字就是一幅画,一个汉字就是一首诗,每一个汉字都能带给我们无尽的遐想。汉字书法作为一项国粹在世界人民面前展现了哪些奇妙之处呢?今天我们就随着著名科学家沈致远的笔触共同去探寻汉字书法的美丽与奇妙。

二、整体感知。1.通读全文,了解下列几个词语的读音及意思。篆隶楷行草琳琅满目美不胜收遒劲挺拔力透纸背

泽被四邻2.画出作者对汉字进行直接赞美的语句,看看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学生找到第1、5、13、14自然段。明确:采用总分总的思维方式勾连全篇,第1自然段高度赞美汉字,并交代本文写作视角,总领全篇。第13—14自然段继续总写,赞美汉字,希望激发同胞继承传统文化的责任感。3.我们了解了首尾照应,勾连严谨的结构后,现在把目光锁定在第2自然段到第12自然段,那么第5自然段中直接列举汉字的美在结构上有什么特殊作用呢?明确:第5自然段开启了不同于前面的内容,其中第5自然段段首的“言归正传”这四个字既是提示语,更是分水岭。在第2自然段到第12自然段中集中笔墨分写,分写部分从两个层次着墨:第一层(2—4自然段)“偏谈”维度问题;第二层(5—12自然段)“正传”汉字多维之美。

三、走进文本(第2自然段到第12自然段)。1.细读,抢答问题。(1)作者是从什么角度切入发掘汉字之美的?几何学的多维角度。(2)开始正式描写汉字之美的段落的标志性语句是什么?第5自然段“言归正传”。(3)作者是否是从他想要切入的角度直接展现汉字书法的?如果不是,他先写的是什么?不是,他先写的是汉字的其他美或者说汉字普通意义上的普遍美。主要集中在第5、6自然段。2.紧扣第5、6自然段,请大家根据自己的阅读与老师提供的汉字体会一下汉字之美。师生互动。(1)教师提供“美”字的甲骨文、钟鼎大小篆、隶体、楷体、行书、草书。(打乱呈现。)简介:在古代,人们为了狩猎,往往在头上戴上兽角或羽毛做成的装饰,以便接近禽兽。后来这种兽角或羽毛逐渐成为装饰品,戴在头上成为美的标志,这就是甲骨文和早期金文“美”字的来历。后代“美”字从羊从大,即是由此演变而来,表示头戴羊角(或羊毛)为美。甲骨文下从人,上像有羊形头饰之状,表示形貌好看。金文稍讹。篆文遂进一步讹为从羊从大,成了羊大则为美了。隶变后楷书写作“美”。(2)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和体会以及文中的提示分别认出甲骨文、钟鼎大小篆、隶体、楷体、行书、草书。并分别说说自己判断的关键:如何认识甲骨文之神秘美,钟鼎大小篆之古朴美,隶体之端庄美,楷体之隽秀美,行书玉树临风之飘逸美,草书笔走龙蛇旷世奇美。教师总结:其实不同的书法家就算写同一个字,表现的意蕴也各不相同,同一个人的心情不同,他所书写的字也不同,书法还表达着人们融入诗画中的感情。书法容百家而各显其个性之瑰丽奇美,正如作者所说:琳琅满目,美不胜收。3.汉字已经如此美妙,作者为什么还要从多维角度表现汉字之美呢?作者挖掘汉字之美的几何多维角度与以上的美究竟有什么关系呢?在文中找一找,画一画。明确:(1)书法容百家而各显其个性之瑰丽奇美,源出于汉字具有极大的自由度。自由度来自多维空间。作者用一个“多维”把上面我们欣赏体会的所有的美都囊括进去,还进行了探根溯源。他是一位善于归纳的大师。(2)有同学说他是一位科学家,几何学研究空间,空间具有维度,维度越多自由度越大。这位科学家从几何学角度研究汉字之美,他又是一位兼容并包的学者。正是这位学者以一名科学家的视野去洞悉人文领域,让读者在感受科学知识的同时,自然地倾听情感的声音,发现灵魂的震颤。有人已经迫不及待地想了解这位让科学与艺术联姻的学者了。4.关于作者。沈致远,江苏溧阳人,1980年沈致远由中国科学院派赴美国,在纽约理工大学任访问科学家。1990年受聘于杜邦公司中心研究院,先后担任研究员、院士等职务。现任资深院士,负责高温超导体应用方面的研究工作。沈致远在国际专业学术刊物上发表过四十多篇学术论文。1979年由国防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微波技术》,被国内高等学校有关科系长期用作教材;1993年在美国出版的《高温超导微波电路》是该领域唯一的专著,并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及中国清华大学等校选作博士研究生教材。近年来他致力于提倡科学文艺,1998年应邀在《文汇报》副刊《笔会》上开辟了《天趣园》专栏,专门发表他的科学散文及科学随笔。科学散文集有《科学是美丽的》和《科学是大众的》两本。《说数》《师法自然》《蒙娜丽莎微笑揭秘》等多篇被收入大中小学教材。

四、精酌细赏。沈致远在篆隶楷行草的汉字之间,在独具一格的书法艺术之内,在人数众多的书法家之中,在精益求精的书法工具之下,通过几何学的维度重新解读了令人惊艳、举世无双的书法艺术。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一被人思考过千回万遍的“汉字之美”,作者又做了怎样别出心裁的重新思考。1.挑战大师:从科学的角度讲究竟何为维度?先让学生自己解释维度。再让学生细读第2、3自然段。比较自己解释的维度和作者解释的维度。作者解释“维度”,洞中潜蛇、原上奔马、空中飞鸟三个例子将“几何学的三个维度”解释得通俗浅近、明白晓畅。比喻使抽象的事物一下子生动明晰。2.细读第4—12自然段,看看作者究竟列举了汉字的几种维度。(板书呈现:“一维二维三维四维多维”。)(1)有同学举手质疑,汉字根本就不是一维的。想一想,哪一段写出汉字根本就不是一维的?明确:第4自然段。作者根本没写汉字书法与一维的关系,倒是写了拼音文字等一维的文字和钢笔字等缺少空间韵律的文字,这应该与汉字书法形成对比。有一种水落石出的感觉。(教师总结、补充板书:绝非一维。)(2)请同学们认真阅读,以小组为单位自愿选择一个维度,看看作者用了哪些方法,又是如何挖掘汉字的多种维度之美的,然后讲给大家听一听。明确:“二维”组:根据汉字本身的特点,即一半象形,一半拟声或汉字的笔画构成等理所当然认定汉字是二维的。作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拼七巧板、原上奔马都使汉字的二维之美呈现出来。同时指出:二维之美是汉字之美的坚实基础。我们觉得作者切中要害,抓住本质。(教师点评、总结、补充板书:本质二维。)“三维”组:作者根据书法的构架、悬腕、笔法等方面挖掘汉字书法的三维美。我觉得作者在这几段中用词极为准确。比如:“至少”“才”“方能”“岂止”这些词让人感觉严谨。同时作者还用了设问、反问等修辞:“尊毛笔为众笔之王,谁曰不宜?”“不信吗?笔力千钧之赞语曰:力透纸背。如无垂直于二维纸面的第三维度,朝哪儿透啊?”更给人一种必然之感。(教师点评、总结、补充板书:应该三维。)“四维”组:在认真分析体会草书的独特艺术魅力中挖掘汉字书法的四维之美。印证作者所说——假如爱因斯坦看到怀素的《自述帖》,他会说:“这不就是我的时空连续统之艺术再现吗?”作者通过大量的比喻和引用,将书法艺术穿越时空的动态之美呈现出来。比如:“公孙大娘舞剑器”出自于杜甫的诗《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其中记载了中国书法史上的美丽邂逅:“昔者吴人张旭,善草书书帖,数常于邺县见公孙大娘舞西河剑器,自此草书长进,豪荡感激,即公孙可知矣。”张旭因为观看了公孙大娘的舞蹈,得其神韵,草书写得绝妙无比,由此可见书法与舞蹈之间,是有久远的缘分的,特别是狂草,显然闪烁着舞蹈艺术的辉光。抓住四句诗做详细分析:先分析“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中的美感;再分析舞蹈与诗词中形容的相通之美;最后赏析草书中的笔飞墨舞与舞蹈中“”“矫”“来”“罢”的灵动,远古的诗词韵律的融为一体,最终使瞬间成为永恒。分析时主要从“态”上详细分析。“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则在居高临下一泻千里的宏伟气势中将书法的点与线的空间形式在时间流动中的轨迹描摹出来。同样将草书与瀑布的水流湍急、诗人的艺术夸张融合在一起。分析时主要从“势”上详细分析。汉字书法立在二维、动在三维、美在四维、灵在四维。汉字书法自然是四维的。(教师点评、总结、补充板书:实是四维。)(3)总结:作者通过各种方法,运用多种技巧和修辞,从几何学维度的角度(由一维到四维)充分挖掘了汉字的美不胜收。在这里大家感受最深的是哪一种技巧和修辞呢?在文中画出这种修辞或技法,完成下表。总结:作者从几何学的维度角度重新审视挖掘了汉字书法的各种美感。二维的千变万化,三维的自由灵动,四维的永恒再现。难怪作者说:汉字之美,妙在多维。可是老师要说:美哉!中华汉字!妙哉!沈先生多维之说!所有这些汉字的多维之美在令我们叹为观止的同时,更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光大。

五、体会情感。汉字本来根植于民族的智慧中,其蕴涵的美,深沉而博大,让人回味无穷。只因有了汉字,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才得以延续传播,世界文化才显丰富灿烂。汉字书法是表现情感的艺术,是永恒的生命之舞!作者是如何表达自己对祖国语言文字书法艺术的炽热情感的呢?1.齐读第1自然段,进一步体会作者对祖国文字无比热爱的情感。2.画出第13、14自然段表达作者情感的词语或句子,说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声。明确:“诚然”“意犹未尽,不吐不快”“中华文明历久而弥新,这难道是偶然的吗?谓汝不信,汉字为证”等。作者一方面想对那些打着“科学”旗号试图全盘否定传统文化的同胞进行规劝和呼唤,另一方面也想激发学生继承传统文化的责任感。

六、学以致用。20世纪科学技术的进步,带动了经济的飞速发展,创造了空前的物质文明,然而也引出了不少必须正视的严重问题:资源浪费、环境污染、人与自然不和谐相处……究其原因,皆为对人文的忽视。因此,沈致远作为科学家,呼唤让科学发展回归到“以人为本”的正道上来,他希望更多的人关注祖国文字为代表的传统文化,那么我们又该怎样继承这些传统文化呢?

七、课堂小结。有人曾赞美汉字是“魅环宇宙载风云,力透万年尽国魂,语润民风真善美,文旋山海演红尘”,我们也说,汉字书法不仅仅是艺术,也是中国人襟怀、品格、学养和才情的体现,是植根于每一个中华儿女心中的民族之根。有了这样的根,我们的文化苍天大树才能枝繁叶茂,繁花似锦。有了这样的文化才会滋润每一个人的灵魂,让仁爱之光温暖永恒。

八、布置作业。1.你能在生活的其他领域发现汉字的独特魅力和特殊应用吗?把你的发现写下来,与同学们交流。(提示:如室内装饰与汉字,建筑与汉字,运动与汉字,音乐与汉字,舞蹈与汉字等等。)2.为继承传统文化写一份倡议书。课

篇11:第1课汉字的魅力

1.教学目标

本课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

1、知识与技能:掌握文字发明的作用及其发展历程;掌握汉字发展为书法的条件和书艺的发展历程;掌握篆刻艺术的发展历程。

2、过程与方法:从书法作品中,感知这些作品的风格特点,进而探究书法艺术与时代变迁的关系;通过师生对话的方式帮助学生总结归纳汉字演变的基本脉络,归纳汉 字由繁到简的总趋势;从书法艺术的创始兴衰中,也可以寻索出每个时代的社会意识形态或者政治、经济、人文、风俗等等文化的特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悟中华民族文化的丰富底蕴,体会祖国历史文化的独特魅力;通过汉字、书法、印章艺术的发展演变的学习,深刻认识伟大的中华文明是中华 民族在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过程中创造出来的,汉字对中华文明的绵延不绝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以此培养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高度认同感以及提高艺术鉴 赏力和内心修为。

2.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文字发明的作用及其发展历程;掌握汉字发展为书法的条件和书艺的发展历程;掌握篆刻艺术的发展历程。

3.教学用具 4.标签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课前:要求学生自主完成教师下发的导学案。并将疑难问题记录。

课中:请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利用学案中合作解疑部分来分组探究将研究结果填写在探究答案处。学生活动:

七体的不同特点。学生通过观看视频中对于汉字形体的演变过程,形象直观的理解汉字的发展特征,认识文化源于生活,感受汉字的变迁特点。

上一篇:春天树木的好段落下一篇:做优秀共产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