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阅读的指导策略

2024-06-11

幼儿园阅读的指导策略(共8篇)

篇1:幼儿园阅读的指导策略

幼儿园早期阅读活动的指导策略

摘录《幼儿学习网》 幼儿园早期阅读活动有以读图为主、选择性、视听阅读、口语与书面语同步阅读等4个特点。早期阅读教育活动作为幼儿园语言领域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幼儿园教育中占得地位也得到了家长的认可,供幼儿在教学中使用阅读的材料也越来越丰富了。作为教师我们要根据幼儿的需求和发展随时调整我们的教育策略,让早期阅读真正的在幼儿园中起到更高的成效。

一、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

从幼儿开始接触图书的那一刻起,我们就应该耐心仔细地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阅读习惯。特别是在日常生活中,一旦发现幼儿存在不良的阅读习惯就应该马上重视起来,找机会个别指导及纠正。家长可根据幼儿的年龄阶段,为幼儿选择一些多元化的材料讲给幼儿听,也可根据幼儿的阅读水平,让幼儿穿插故事内容或续编故事,这样,不仅可以使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还可以增进亲子关系。

二、从“图”入手,引导幼儿早期阅读。

早期阅读,应从“图”入手,培养幼儿说的能力幼儿期识字不多,都以形象思维为主,在开展早期阅读时,我们从幼儿喜欢的绘本入手。让幼儿在看图、说图、读图的过程中,加深对图画阅读的理角,提高推理,归纳能力。

在绘本阅读中,由于幼儿思维具有跳跃性,阅读时常常胡乱翻翻,教师在指导幼儿阅读大读本时,要重点引导幼儿认真观察每幅图,提出相关问题让幼儿有序观察,如在开展阅读活动“小蛇散步”中,教师可以,首先引导幼儿阅读封面,猜测书中内容,接着引导幼儿逐页读图,抓住每幅图的重点,让幼儿观察图中的小蛇神态及其动作,如小蛇想了什么好办法?引导幼儿充分想象,用什么办法帮助小蛇,发展幼儿的想象力,最后指导幼儿读图。了解哪些小动物得到了帮助,通过有效指导,让幼儿了解小蛇是一个聪明、能干、乐于助人的快乐小蛇。以加深对作品内容的理解和记忆,体味作品中蕴含的意义。从而帮助幼儿实现了解在适当的时候帮助别人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在活动延伸中开展“谁帮助过我”的讨论,来大家说说什么时候你得到了帮助?或者你帮助过谁?你当时得到帮助的心情是怎样的?或者你去帮助人得心情是怎样的?

三、以“听”辅助,引导幼儿早期阅读

“听”在早期阅读中有不可代替的作用,对于幼儿来说用“耳”读书,比起用“眼”阅读更为直接,所以在早期阅读中,我们要以听“听”辅助,每天安排一定的时间,组织幼儿听赏优秀文学作品,让幼儿感受文学作品的无穷魅力。

首先在教学活动中,让幼儿听教师朗诵。如在朗诵儿歌时,教师也可以故意颠倒着说,“太阳西起往东落,你说好笑不好笑”,让幼儿纠正,教师在教学熟悉的读本时,可以把故事错读或漏读,让幼儿纠正。如在讲述故事《猫医生过河》时,教师可以讲述一半让幼儿猜想,接下来的故事情节,培养幼儿倾听的习惯。

其次,在日常生活中,让幼儿互相朗诵。幼儿天生是个模仿家,好表现,所以我们可以在区角设立一个“朗诵区”,让幼儿轮流着当“小主持人”在小朋友面前讲说新闻或朗诵自己喜欢的儿歌、故事。在听同伴说的时候,幼儿也会特别专注、认真,在互相朗诵过程中,激发了幼儿参与阅读活动的兴趣,培养了幼儿的阅读能力。

再次,让幼儿听赏录音,为朗诵活动作准备。教师每天安排一定的时间选择适合幼儿听赏的有声读物,让幼儿反复听赏,感受录音机中传出的标准普通话,轻声跟读。开展儿歌、故事朗诵比赛,选出“普通话”小能手,这样不仅可以让幼儿感受文学作品的魅力,还可以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我们还积极争取家长的配合,假日让家长带孩子逛书店,经常性地开展亲子朗诵,让家长将精彩的故事,诗歌朗诵给孩子听,让孩子将幼儿园学到、听到的故事,诗歌朗诵给爸爸、妈妈听、并做记录。在享受亲子阅读中带来的快乐的同时,增大阅读量,积累阅读经验,也激发了幼儿阅读的兴趣。

四、与经验结合,引导幼儿早期阅读

一个人对阅读内容背景的知识越熟悉,阅读内容与他的生活经历越有关,他的理解速度就越快,对阅读内容会引发更深入的思考和连结,如在开展主题活动《大风》之前,教师通过开展“有关自然景象认识”活动,提供幼儿“大风”经验,理解“大风”的含义,当幼儿们对大风概念有了自己的认识时,教师开展“大风阅读”这个活动时,幼儿的情绪马上就被调动了起来。在讲述过程中内容非常广泛,课堂气氛很活跃。他们结合自己的切身感受和生活经验创造出了许多优美的诗句,“大风给工地上带来了惊喜:大风把学校里的玻璃都吹洗干净了,大风帮助面粉店的老板把麦粒整理好啦!大风把幼儿园里小朋友种的花変的更漂亮了,通过积累大量经验,促进了幼儿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

五、利用角色扮演,提高幼儿阅读物的能力和兴趣

角色扮演是幼儿非常喜欢的活动,教师指导幼儿阅读时,利用故事当中的角色,进行角色模仿,这一方面可以提高幼儿参与阅读的兴趣,另一方面也能提高幼儿学习语言、学会表达的能力,更进一步促进幼儿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和情节的理解。在角色扮演的阅读游戏中,教师应该指导幼儿在角色游戏中要十分的投入配合头饰道具如:在《雪孩子》故事中教师选择合适的雪花音乐,引导幼儿在音乐中去表演故事情节和人物的对话,让幼儿体验阅读物本身的愉悦特性,幼儿的年龄特点也会迫使他们在活动中特别投入。

总之,幼儿期是语言思维发展最关键、最活跃的时期,我们要抓紧从幼儿的身心特点、个性特点出发,在幼儿早期阅读的指导上更深入地进行研究,从而为幼儿今后的可持续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篇2:幼儿园阅读的指导策略

在幼儿园主题教学中的早期阅读活动,教师改如何进行指导呢?

一、教材选择配合主题的进程。

幼儿园主题活动的开展方式是以“幼儿感兴趣的”内容为中心,从而逐渐发散

产生第一子活动,第二子活动甚至第三子活动。因为这些活动都是围绕同一主题进行的,所以这样也使得幼儿对该主题事物的认知也逐渐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表入内。早期阅读活动也是遵循这一原则,选择与主题相关的,幼儿感兴趣的内容作为教学内容。如:我们大班现在进行的主题是《大自然的语言》,我们选择了和大自然相关的绘本进行教学,有《农庄里的四季》、《花园里的一年》、《谁在夜里不睡觉》《永远的阳光》等绘本,这些绘本不经意间将自然界的小知识融会其中,孩子们看看、说说,从中了解和认识到自然界的相关知识,一年有几个季节?每个季节都有什么样的特点?开什么花?小动物会怎么样?人在不同季节都会干些什么?再加上好看的图片,真是绘声绘色地给孩子们展示出大自然的一切奥秘。

二、早期阅读应运用和发展幼儿的“经验”。

幼儿原有的知识经验是幼儿阅读活动的起点。在主题活动的早期阅读中,教师应该基于幼儿的原有经验,不断引导和帮助幼儿理解文本、建构意义,并不断扩展和丰富幼儿的知识经验。如《大自然地语言》主题中,开展过诗歌教学《太阳,您好》和歌曲《太阳您真勤劳》活动,幼儿能在周围环境中找到太阳的踪迹,知道太阳的光照所及是无处不在的,以及充分表达自己对勤劳的太阳的敬佩之情和对太阳给予我们光明和温暖的感激之情后,再来开展早期阅读活动《永远的阳光》,与幼儿一起共读的时候,我们都会沉浸其中,并有所感悟。更重要的是觉得插图真的很美。同时,我们也会再一次眺望天空,体会天空之上的天空。体会永远的阳光。告诉孩子,人生中一定会有各种各样的阴霾或雷电暴雨的天气。但其实,在宇宙中,我们要知道在我们头顶的上空之外,还有更广褒的美丽蓝天和永远的阳光存在。早期阅读教学过程是一个幼儿不断运用“经验”又不断发展“经验”的过程。

三、主题活动中,重视早期阅读的拓展活动。

阅读需要调动原有的知识经验,如果孩子在阅读活动中不具备读懂阅读材料所需要的背景知识,那么他在阅读活动中依然会遇到困难。因此在阅读活动后,特别是主题活动背景下的阅读活动,围绕知识经验的结构化、系统化开展拓展活动,是非常重要的。还是以《大自然的语言》主题为例,在活动《看云去》、《云彩壁画》活动开展后,幼儿展开想象的翅膀,感受到自然环境中充满奇妙有趣的现象。和云相关,开展早期阅读活动《云朵面包》,《云朵面包》故事充满神奇、浪漫和暖暖的爱意,配上由铅笔画,摄影,布衣拼贴等多种手法组合而成的画面,美妙而生动。在活动中有意识地为每个孩子提供展示自己的舞台,以满足其展示自己的愿望,让他们享受成功的喜悦。在课后的拓展活动中,为发挥幼儿的想象力提供了帮助,以“如果你碰到了小云朵,你想把它做成什么呢?你能把遇见她的经过还有变的过程写下来和画下来吗?”这样的写话,激发幼儿诉说的愿望。并以手工、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如此一来,孩子们有关云朵和自然现象的知识和经验都得到了很好的丰富和梳理。

篇3:幼儿园早期阅读活动的指导策略

1 明确早期阅读与终身学习的关系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语言领域的内容要求明确指出“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和利用图书, 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 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 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对于人来说, 念书是某一阶段的事, 而阅读是贯穿一生的事。早期阅读对幼儿终身发展和全面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说早期阅读是“终身学习的基础、基础教育的灵魂”是毫不过分的。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 “凡是没有学会流利地、有理解地阅读的人, 是不可能顺利地掌握知识的”。

2 理解早期阅读的内涵, 确立主要目标

幼儿园早期阅读是指3-6岁儿童凭借变化着的色彩, 图像, 文学和成人形象的读讲, 来理解以图为主的低幼儿童读物为内容的活动过程。它是一个融观察、记忆、思维、表达等多种认知为一体的综合过程。幼儿教师指导幼儿阅读先要准确理解早期阅读的概念, 不可狭义化, 懂得图的阅读是文字阅读的门槛, 是建立阅读兴趣的关键, 是拓展想象, 推理, 判断的适宜形式。幼儿园早期阅读活动有以读图为主、选择性、视听阅读、口语与书面语同步阅读等几个特点。幼儿教师必须明确在指导幼儿阅读过程中培养兴趣, 养成习惯, 掌握阅读基本方法是最重要的目标。

3 抓住阅读的关键期, 走出误区

有调查认为, 中国有60%的人存在阅读障碍, 其中有看见书就烦、不愿意看书的;一看书就困、书只是催眠药的;书是看了、看不懂的等。从教育学角度分析, 首先是因为教育工作者对人阅读能力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对阅读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 尤其是在阅读能力形成的关键期———学前期, 未能对幼儿进行有效的语言教育。

根据我们的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情况综合分析, 当前我地区幼儿园早期阅读的误区主要有以下几种误区。

(1) 早期阅读目标定位不准。有部分家长与老师认为, 早期阅读重在让幼儿获取知识, 扩大视野, 陶冶情操, 认识只停留在直接目标上。

(2) 幼儿阅读兴趣、阅读习惯令人担忧。

(3) 早期阅读教学安排不足。幼儿园重精读, 轻泛读, 幼儿阅读量不足;重结果, 轻过程, 师幼互动不足;重集体阅读, 轻个别阅读, 个别指导不足;重看, 轻说, 幼儿表达与交流不足。

(4) 早期阅读材料选择不当。首先, 幼儿图书内容片面化, 家长首选的还是“智力类”图书。其次, 内容不分地域远离幼儿生活。另外, 故事情节、语言不符合幼儿口语经验。

(5) 阅读环境的创设利用不当。家庭阅读时间、精力等投入不足, 例如给孩子买玩具的投入远比图书投入大, 带孩子闲逛的时间远比阅读时间多;幼儿园早期阅读环境和气氛普遍缺失。;家园合作力度不够。

(6) 阅读教学以片面强调识字、记忆、诵读。

4 家园协调, 培养阅读兴趣与习惯

在兴趣和习惯的的培养中, 家园必须协调一致, 否则幼儿园激发出的兴趣往往会被家长错误的言语或急功返利的态度下扼杀, 因为不少家长不重视孩子的阅读, 总希望孩子多阅读、早阅读、快阅读, 因而增多了对孩子的督促检查, “威逼利诱”导致厌学情绪的产生。培养儿童对图画书阅读的兴趣主要可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 激发儿童的求知欲。这个方法主要是在读物内容和幼儿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 将幼儿引入与问题相关的情境中。如“一只凶恶的大灰狼说晚上要去吃小羊, 可最后小羊却把大灰狼赶跑了, 你们知道大灰狼是怎么被赶跑的吗?”创设的问题情境注意问题应该小而具体, 新颖有趣, 有适当的难度并具有启发性, 易造成幼儿心理上的悬念。"这样势必就要求幼儿有目的地听。幼儿在这样的引导下, 培养起在听的时候对所听内容进行分析和评价的能力, 从而养成幼儿良好的听说习惯。二是利用兴趣的迁移。儿童对某一方面的事物和人物特别感兴趣, 成人可以因势利导把幼儿对其他事物的兴趣转移到阅读活动中。所以, 幼儿园应通过家长学校, 家长会, 家园联系册, 半日开放等通径, 向家长宣传正确指导孩子阅读的方法。阅读习惯不是一朝一夕, 更不是幼儿园单方面培养就能达成的, 如果家庭没有阅读环境, 不进行阅读活动, 幼儿更难形成阅读习惯。最好家长要有阅读习惯, 以起到楷模作用。同时, 家长要为孩子选择恰当的时间, 地点与其一起阅读, 尽可能将时间地点固定下来直至形成自觉反应。

5 选择适宜的阅读材料、创设丰富的阅读环境

5.1 提供适宜的阅读材料

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点决定了早期阅读教育必须为儿童提供具有具体意义的、形象的、生动的阅读内容。父母在选择阅读材料时, 应该从孩子现有的认知水平出发, 挑选那些接近孩子生活经验的阅读材料, 图文并茂、生动形象的图书能帮助孩子形成理解书面语言的能力, 逐渐认识到书面语言和图画符号之间的对应关系。

5.2 创设丰富的阅读环境

《纲要》指出: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 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早期阅读教育重点在于为儿童提供大量的前阅读经验, 因而需要向儿童提供含有较多阅读信息的教育环境。成人可以利用一切机会, 场所, 让儿童感受丰富的书面语言, 潜移默化地接受有关书面语言的知识。良好的阅读环境还包括儿童能够随时自主地选择喜欢的阅读材料, 营造一个自在、有趣, 具有亲和力、舒适感而且情感丰富的阅读氛围。恰当地为儿童提供图书阅读时间, 让孩子惬意、自由地享受阅读的乐趣。

6 把好图画阅读到文字阅读的过渡环节

阅读图画是阅读文学的必要基础。但如果整个学前期仅仅限于图画阅读, 不能不说是一种损失。幼儿对文字很敏感, 也很好看, 常常会问这是什么字。如果有图文并茂的语言环境, 幼儿认识文学并非难事, 若是无趣之后, 如果指导适应, 那就像学习口语一样自然。适应指导就是要符合以下快乐识字阅读的原则:轻松愉快原则, 趣味性原则, 量力性原则, 直观性原则, 活动性原则, 学用结合原则, 随机教学原则, 贴还幼儿生活原则, 持之以恒原则, 高潮中结束原则。

篇4:幼儿自主阅读的指导策略

一、创设温馨的阅读环境,让幼儿爱阅读

想要幼儿爱阅读,首先要创设良好的阅读气氛。《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也有这样的教育建议:“为幼儿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和条件。”如提供一定数量、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富有童趣的图书。提供相对安静的地方,尽量减少干扰,保证幼儿自主阅读的时间与空间。可在每班创设阅读区,添置构图新颖、颜色鲜艳、趣味性强并能结合本班幼儿认知特点与能力的图书,投放一些适合幼儿操作的材料。并把书放在幼儿伸手可及的地方,营造一个有趣、自在而且丰富的阅读情境,供幼儿自由选择阅读和操作,定期进行读物更换,保证不同水平幼儿阅读的需求。

另外,阅读区必须是安静的、轻松的、温馨的,幼儿可以和同伴一起坐下来自主阅读,来获得认同、接纳、借鉴同伴的阅读经验。教师要多鼓励幼儿在来园后、就餐后、离园前等时间段参与阅读,尽量创造和书建立感情的机会,培养阅读的兴趣。

二、习得优质的阅读技能,让幼儿会阅读

(一)教给简单的阅读方法

在开展早期阅读的集体活动、区域活动等过程中,教给幼儿一般的阅读技能。如认识封面,懂得要从封面开始翻页;掌握翻页技巧,学会有序翻页;形成标题意识,知道标题能够说明故事的主要内容;学习阅读单页单幅画面和单页多幅画面的方法等简单的阅读技能方法。使幼儿逐步掌握相应的阅读方法和技巧,逐步习得有效的阅读策略。

(二)培养观察的能力

幼儿阅读是从感知开始的,要让幼儿对画面内容有正确的理解,就要指导他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做到边看边想,并且能够仔细观察那些画面的背景、人物的表情、动作等。启发幼儿的合理想象,画上的人物在干什么,将要干什么,让他们联系前后页来理解画面。如在阅读《胡萝卜先生的胡子》的过程中,笔者让幼儿观察胡萝卜先生最明显的特征,引导幼儿想象,他的胡子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并让幼儿学习比较观察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事物,发现其异同。比较是一个鉴别的过程,只有通过比较才能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同时,在幼儿理解画面的基础上,启发他们思考——你是怎么看出来的——让幼儿在思考中提升、积累阅读经验。

(三)整合阅读内容的阅读策略

《指南》的教育建议中指出:“鼓励幼儿依据画面线索讲述故事,大胆推测、想象故事情节的发展,改编故事部分情节或续编故事结尾。”

在阅读中,引导幼儿思考,发展幼儿的反思、质疑、预期与假设的策略预备技能,这对幼儿理解阅读内容有很大帮助。如在阅读绘本故事《你看起来好像很好吃》的过程中,当幼儿看到封面时,教师就提问:“封面上有谁?”“书里讲的可能是一个关于谁的故事。”当甲龙宝宝遇到霸王龙时,教师可以引导让幼儿猜想,可能会发生什么事?这是帮助幼儿对故事中人物的取向和事件的发展做出推测。这样的预期能力,可以帮助幼儿在以后的阅读中,能够比较快地理解阅读内容。当故事发展到霸王龙爸爸要离开甲龙宝宝的时候,教师再提出问题:“霸王龙爸爸为什么要离开?”“甲龙宝宝为什么不让霸王龙爸爸走?”让幼儿寻找到事件发生发展的某种原因,比较深入地、正确地理解阅读内容。最后,故事的结尾是甲龙宝宝回到了自己的爸爸妈妈身边。教师顺势抛出假设性的问题:“如果甲龙宝宝没有回到自己的亲生父母身边,结局又会怎么样呢?”教师可以通过仿编、续编等方式来引导幼儿进行想象,发展其预期与假设的技能。幼儿逐渐习得了这些策略技能之后,可以将之迁移到未来书面语言的学习中去,对他们未来的阅读和写作都有很大的帮助。

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幼儿持久阅读

幼儿期是行为习惯形成的最佳时期。《指南》中指出:“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良好的阅读习惯,能让幼儿终身受益,因此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尊重爱护图书

有的幼儿拿到一本书,没看一会就换另外一本,不停地换书,有的甚至拿着图书打打闹闹,随意撕毁、破坏图书,全然没有爱护图书的意识。因此,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应首先培养幼儿对图书的热爱。幼儿园可以组织幼儿去参观印刷厂,让他们知道图书制作是非常艰辛的过程,萌发对图书的爱护之心。可以组织幼儿参观图书馆,感受读书的氛围,并让幼儿知道书本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跟幼儿一起制作一些图书,让幼儿感受到图书的珍贵,产生对书本的热爱之情。

(二)乐于观察文字符号

《指南》中指出:“应在生活情境和阅读活动中引导幼儿自然而然地产生对文字的兴趣。”幼儿在阅读的过程当中,首先会对图画书上的画面产生兴趣,但也会自发地对图书上画面以外的文字产生好奇心。激发幼儿对文字符号的敏感性,帮助他们建立乐意学习文字的态度。为此,教师可以为幼儿创设一个有意义的文字世界。在活动室等场所的一些物体上,及幼儿的日用品上都可以贴上一些文字标签,如“电视机”“黑板”“雪花片”。这样的“文字”环境,有利于幼儿通过观察不同的文字符号,萌发对文字的好奇心、探索和使用文字的愿望。

(三)养成阅读常规

许多幼儿在阅读的过程中,具有随意性、盲目性的特点。有些幼儿一拿到书本只是很随意地翻几页,有的则一拿到就趴在地上或椅子上看了起来。没有正确的姿势,没有固定的座位,没有正确的拿书的方法。对此教师有必要帮助幼儿建立一定的阅读常规,如不在太阳下看书、阅读姿势是身体要坐直、眼和书要保持一定的距离等。

根据这些必要的阅读常识和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教师还可以和幼儿一起商讨制定符合本班幼儿的阅读规则,如:轻轻拿,轻轻放;轻轻翻,轻轻看;爱护图书,看好后要放回书袋;选幼儿当图书管理员,管理图书;等等。对于能遵守规则的幼儿则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树立正面的榜样。

四、培养愉快的家园共读,让幼儿持续阅读

(一)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家长是幼儿园教育的合作伙伴,幼儿早期阅读水平的提高,须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可以通过家长会、家园联系栏、座谈会等明确培养幼儿早期阅读的重要性,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鼓励幼儿家长在家里为幼儿营造良好、温馨的家庭阅读环境。要求家长与幼儿园密切配合,步调一致。

(二)培养愉快的亲子阅读

幼儿在幼儿园内阅读的时间总是有限的,要培养和发展幼儿的自主阅读能力离不开家庭阅读的补充。而家庭阅读中轻松愉快的亲子阅读更有利于幼儿阅读兴趣的培养与发展。《指南》也指出:“要经常和幼儿一起阅读。”如经常抽时间与幼儿一起看图书、讲故事。当幼儿遇到感兴趣的事物或问题时,和他们一起查阅图书资料,让他们感受图书的作用,体会阅读的乐趣。家长可以每天抽出一定的时间,以各种不同的形式与幼儿一起阅读。以此来培养幼儿爱阅读、会阅读、持续阅读的目的。让阅读成为幼儿的一种快乐、一种享受。

总之,只要我们做个“有心人”,在幼儿阅读活动的指导中,创设良好的环境,支持、鼓励幼儿大胆探索,主动学习,提高阅读技能,就能逐步达到独立自主阅读的状态,使他们成为阅读的主人。

篇5:大班幼儿早期阅读指导策略

作者:徐雯 来源:《上海托幼》2008.5 上传时间:2008-10-16 08:00:00 关键词:早期阅读,指导策略

大班幼儿早期阅读指导策略

早期阅读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幼儿的学习能力,既是幼儿从口语转向书面语学习的有效途径,也是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发展的一种启蒙教育。大班幼儿在接受了两年早期阅读教育后,便进入了早期阅读的最后关键期。在此阶段,如能进一步提升其阅读学习的能力,将有效地帮助幼儿顺利过渡到小学阶段。

一、大班幼儿阅读需求和阅读障碍分析

大班幼儿经过入园两年的早期阅读训练,对阅读已经产生了较为浓厚的兴趣,并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方法。他们能较自主地阅读图画故事书,阅读的范围也开始自觉或不自觉地向杂志、报纸等各种文字载体拓展和延伸。但与此同时,新的阅读需求和阅读障碍也开始在刚升入大班的幼儿身上出现,其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

其一,不满足已有阅读内容和阅读方式。阅读材料和阅读环境的单一,缺乏挑战性与互动性,已难以调动大班幼儿阅读的积极性。

其二,阅读的个性化倾向开始凸显。此阶段幼儿的阅读方式和阅读习惯出现了个性差异。如有的喜欢独自阅读;有的喜欢与同伴合作阅读;更有一些幼儿喜欢用多种方式开展阅读,如用绘画、歌舞、表演等方式表现自己理解的阅读信息。

其三,出现了妨碍阅读深入理解的“瓶颈”现象。其表现为,幼儿虽能将故事的前后画面联系起来,但对情节复杂的故事难以全面解读,对故事情节的几个重要转折点无法作出合理推理和想象,对故事隐含的深层含义难以理解。

由此可见,进入大班后,幼儿由于阅读经验的积累、阅读能力的增强,以及好奇心的驱使和个性的发展,早期阅读教育应随之由浅层理解转向深层理解、具象表达转向抽象概括、图片观察转向文字理解的新阶段。

二、大班幼儿阅读的指导策略

教师如果能从大班幼儿阅读的特点出发,为其创设适宜阅读的环境,进行多元的阅读指导,就能进一步激发幼儿阅读的兴趣,提升其阅读的能力。

(一)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

心理学家皮亚杰强调:“儿童是在周围环境的影响下,通过主客体的交互作用,获得心理发展的。”良好的阅读环境不仅能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还能使幼儿在与环境的互动中主动去探索、感知和积累阅读经验。对此,教师在阅读指导中应采用如下策略: 1.渗透性策略。将“儿童的生活是阅读”这一理念融合于阅读环境的创设中,如在大厅里设置开放式的亲子阅读区,供幼儿和家长在来园、离园时阅读共享:在楼梯拐角处设置个性化阅读区,让幼儿在自己喜欢的空间里阅读自己喜欢的图书等。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既可以将阅读的理念潜移默化地渗透进幼儿的脑海里,又可以营造浓郁的阅读氛围。

2.多样性策略。根据大班幼儿的特点有的放矢地提供各种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图书。多样性包括题材的多样性、文体的多样性、版式的多样性等。多种类型的阅读材料能充分调动幼儿的好奇心,从而产生极大的阅读兴趣。

3.互动性策略。激发大班幼儿与阅读环境进行互动式对话,以此拓展幼儿的阅读经验。如鼓励幼儿去不同的阅读区翻阅图书、杂志,享受阅读的快乐;鼓励幼儿参与阅读材料的收集,把家中藏书带到幼儿园与同伴分享;鼓励幼儿将自己的阅读心得用绘画或者图文方式表现出来,并张贴于不同的阅读环境中,以供同伴欣赏;鼓励幼儿参与生活阅读环境的创设,等等。

(二)集体阅读和小组阅读结合,促进幼儿阅读能力的提高

1.集体阅读活动的指导策略

(1)角色体验法。引导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通过自己的动作、表情、语言等外显行为进一步理解故事,将静态的画面理解与动态的体验表达相结合。如当幼儿阅读故事《母鸡萝丝去散步》后,教师便鼓励幼儿用各种方式表现母鸡萝丝散步时狐狸想尽办法吃它的有趣情节。幼儿用哑剧、快板、童话剧、歌舞剧等形式表现了对作品的理解。

(2)转折想象法。幼儿通过对图画故事书中转折的画面作细致的观察并大胆推测、解读画面中的空白情节点,从而加深对故事的理解。《用爱送你回家》这个故事中先是小海豹在大海中发现一个木箱,后来小海豹又发现了躺在雪地上奄奄一息的长颈鹿。这里就有一个情节转折点,即海上漂来的箱子里有什么,生活在非洲的长颈鹿怎么会来到北极的。教师可以借助图书以及多媒体设备,翻开木箱的盖子,让幼儿去倾听长颈鹿的自述。幼儿听了恍然大悟,原来海上漂来的木箱里躺着被猎人抓来的长颈鹿。这样通过对转折情节画面的细致观察和大胆推理,解决了阅读理解中的“瓶颈”问题。

(3)质疑讨论法。在阅读教学中,摒弃过去教师提问,幼儿回答的传统模式,引发幼儿大胆地向教师和同伴发问。在师生、生生的对话中理解故事,提高思维能力。如故事《我做哥哥了》,教师在幼儿自主阅读后并不急着提问,而是引导幼儿思考:“看了故事,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这时,幼儿的问题特别多,但大多是较为浅显的问题,如“野田为什么带弟弟妹妹去爬树”“野田为什么不喜欢弟弟妹妹”等,这些问题可以留给幼儿共同讨论。教师则根据幼儿的解答再引发新的较为深层的问题,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故事。

(4)联想猜测法。在阅读活动中,引导幼儿突破传统的思维惯势,大胆想象故事可能发生的情节,如《狐狸打猎人》是一本较为典型的图画故事书。教师可以用故事的题目引发幼儿思考:“听了这个故事的题目有什么想法”“猎人有枪,狐狸到底用什么方法打了猎人”等,这些问题引发幼儿大胆猜测故事的发展情节,提高幼儿自主阅读的兴趣。

2.小组阅读活动的指导策略

小组阅读可以作为集体阅读方式的一种辅助形式。教师可根据幼儿的兴趣与需求,提供多种阅读材料,鼓励幼儿自行选择阅读内容,并与同伴组成人数不等的小组。探索性小组阅读活动突破了以往的教学模式,让幼儿运用已有的阅读经验,在与同伴共同自主的阅读研究中,积极主动地建构新的阅读经验。

探索性小组阅读活动的第一步是幼儿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图书,然后根据阅读主题结伴组成阅读小组。如奥运主题幼儿可以选择的图书有《福娃的故事》《马拉松的故事》《绿色的奥运建筑》等。针对这一形式,教师要尽可能地为幼儿提供丰富而适合主题的图书,要特别关注幼儿选择读物的兴趣点,以及幼儿的结伴方式,然后有针对性地帮助和推动幼儿的合作阅读。

进入正式阅读后,小组内幼儿通过分工,运用各自擅长的方式进行探索性阅读。此时的指导策略是:当阅读出现问题时,教师可指导幼儿用大家都能接受的方式来解决。如当小组内的幼儿为了当组长争得面红耳赤时,教师可以适时地引导幼儿用合理的方式选出组长。

创设小组阅读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借助这一可以合作分享阅读心得的平台,让幼儿用各自擅长的方式交流和共享阅读所得的内容和心得。此时,教师要作为欣赏者、激励者来鼓励幼儿大展身手,调动和培养幼儿的自信,使其能感受成功的快乐。所以,在这个阶段,教师要及时捕捉幼儿在阅读交流中展现的亮点,适时予以评价,揭示成功的合作经验和合作方法让其他幼儿共享,以此共同推进探索性小组阅读活动。

三、大班幼儿多元阅读形式

经过两年的早期阅读训练,大班幼儿的阅读越来越呈现个性化的特征。他们有的喜欢静静地阅读,有的喜欢用绘画、歌舞、表演等方式来表达理解的阅读信息,有的喜欢阅读广告海报,呈现出多元的阅读形式。

1.戏剧表演阅读活动。教师鼓励幼儿将熟悉的阅读材料进行二次创作后,用肢体语言予以表达表现的一种阅读形式。幼儿结伴对阅读材料进行二次创作(改编)――协商分工――合作排演戏剧――在舞台上进行“公演”,这种戏剧表演阅读活动是幼儿最喜欢的自主活动。

2.角色扮演阅读活动。让幼儿运用已有的阅读经验模仿生活中的不同角色,使原有的阅读经验得以迁移和创造。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运用已有的阅读经验进行体验式表演,这种形式是一种极富创造性的阅读活动。

3.想象阅读活动。让幼儿运用已有的阅读经验,通过对画面或者音乐的大胆想象,运用其所擅长的方式进行表达表现。教师提供材料(图画书中的某一页或某一段音乐)――幼儿根据故事画面或音乐展开丰富的想象――幼儿编出故事、诗歌或散文,这种形式是在幼儿原有经验基础上的延续和提升。

篇6:幼儿园阅读的指导策略

靖江外国语学校示范幼儿园

唐翠萍

早期阅读是幼儿园语言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是幼儿增长知识、开拓眼界、陶冶情操的有效途径,对幼儿进入书面语言阶段的阅读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纲要》中也明确提出要“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的兴趣”。那么,小班幼儿在阅读活动中有些什么表现和特点?教师如何在小班幼儿的阅读活动中进行恰当的指导呢?

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为他们提供了丰富的阅读材料和宽松、舒适的阅读环境。除了集中阅读活动外,孩子可利用自由活动时间、离园前等时机自愿、自主地选择图书进行阅读。在孩子们的阅读活动中,我及时记录下他们阅读的行为细节,发现小班幼儿阅读时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常常把书颠倒着看

片断:当老师带着小朋友来到书架前,告诉他们可选一本自己喜欢的书坐下来看时,周栋梁找了一本封面上印着大象的书,说:“我最喜欢大象!”,于是他带着书坐下来看,可是把书拿反了,但仍在一页一页地翻着看,饶有兴致地指点着画面上的小动物…… 分析:刚入园的小班幼儿的方位感还比较差,加上生活经验的缺乏,往往分不清或不去关注物体的正反、颠倒。因此,小班幼儿阅读时,常常会出现把书拿颠倒的情况。

二、喜欢看画面形象大的图书

片断:在图书角里,我为幼儿添置了从幼儿园图书室借来的几本《幼儿画报》、《看图说话》。小朋友见添了新书,非常高兴,都争着拿新书看,张凯楠、沈锐、褚尧几位小朋友捷足先登,拿到了新添置的书,可没看一会儿,我发现几本《看图说话》,被胡乱地丢在地板上,大家不约而同围在一起翻看着《幼儿画报》。

分析:《看图说话》这本书画面较小,每页上有多幅画面。小班幼儿的注意以无意注意为主,他们易受形象大、色彩鲜艳的对象所吸引。而《幼儿画报》每页上一般只有一幅画面,且主体形象大,色彩鲜艳,所以更受小班幼儿的青睐。

三、不善于理解主体与背景、画面与画面之间的逻辑关系

片断:许家驹小朋友来到书架前,很快选中了一本《三只小猪》的图书,他带着书坐下来按顺序一页一页翻着,一边看一边用手点着说:“小猪。”接着翻一页说:“小猪”。又翻一页点着画面说:“小猪”,就这样翻一页说:“小猪、大灰狼……”,很快便把书翻完了。于是他从垫子上爬起来,打算把书送回书架,他边送书边说:“怎么都是小猪和大灰狼呀!”他送完书,又在书架前东找找西找找,摸摸这个,又看看那个,最后选了一本《看图识动物》,他站在书架前翻了翻书,对身边的沈锐说:“这个书好,还有猴子呢!”于是他带着这本书来到座位坐下来,仔细地翻着看,一边翻一边说着每一页上动物的名字,碰到说不上名字的就来问:“老师,这是什么呀?”我告诉他:“这是大猩猩。”他听了很兴奋地自言自语:“噢,这是大猩猩呀!”又转身告诉身边的沈锐说:“这是大猩猩。”……

分析:小班幼儿的思维具有直觉行动性,在阅读图书时,他们喜欢边看边用手点着自言自语,但同时,由于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他们往往不能发现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关系、画面前后之间的联系以及情节之间的逻辑关系,因而常常只能说出画面主体的名称。

四、对内容熟悉的图书 “情有独钟”

片断:在一次离园前的几分钟里,我给小朋友讲了《三只小猪》的故事,下午,我带着小朋友到幼儿园阅览室看书,发现《三只小猪》的书最抢手,拿到这本书的小朋友都在低头仔细翻看,一边看还一边说着记得的故事中的句子,翻完了,又从头再翻着看,而没拿到《三只小猪》的小朋友则频繁地到书架前换书。

分析:小班幼儿生活经验少,理解能力差,而对内容熟悉的图书,幼儿能调动已有经验去观察、理解画面,发现画面中的其他内容,把画面中的形象与记忆中的内容相对应,从而感受着阅读的乐趣。

指导策略:

从小班幼儿阅读的行为表现和特点来看,幼儿的阅读能力并不是天生具有的,如果孩子不能正确地观察画面,不能理解画面之间的联系,而仅仅停留在简单、重复的翻阅这一水平上,就达不到阅读的目的,久而久之,甚至会形成不爱看书、讨厌看书的习惯,因此,培养幼儿阅读的兴趣,引导幼儿正确看书,耐心、细致地观察、理解画面是非常重要的。

一、营造氛围,激发幼儿阅读的兴趣

环境创设是一种特殊的潜在的课程,根据小班幼儿的特点,我们努力做到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选材和构思,多功能、多形式地利用创设手段,最大限度地发挥环境应有的教育功能来激发幼儿的兴趣,更有效地培养幼儿的阅读能力。

1.提供幼儿喜欢的阅读材料

小班幼儿在阅读时更注重感官上的需要,我们就注意选择有可爱的动物、有趣的物品、色彩鲜艳的画面及与他们生活经验相似的内容,如《幼儿画报》《东方娃娃》以及著名童话图书,这些图书的特点是每页上只有一幅画面,形象大、主体突出。当这些花花绿绿的图书呈现在小班孩子面前时,对他们无疑是一种难以抗拒的诱惑,大大激发了他们阅读的兴趣。

2.提供丰富的阅读环境

我们在班中设立阅读角、图书架,不断更新阅读的内容,还随时让幼儿带来自己家中喜欢的图书。在图书角的入口,贴着一幅提示幼儿安静阅读的装饰画,图上两位小朋友在专心看图书,树上的小鸟停止了歌唱在看着他们。在图书角的四周贴着漂亮的图书广告画,画中憨厚的三只小猪、美丽的白雪公主、聪明的小白兔,极大地调动着小朋友看书的兴趣。在组织阅读活动时,我们还注意提供充足的图书阅读时间,保证幼儿的兴趣得到满足。

二、创设情境,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

刚入园的小班幼儿方位感差、自我控制能力弱,常常颠倒翻书或胡乱翻书,以至把图书弄坏,或由于同伴间争抢同一本书而撕破图书。怎样帮助小班幼儿正确阅读、懂得爱惜图书呢?枯燥的说教对3岁的孩子来说不会有多大作用,必须从他们的年龄特点出发,以游戏的口吻来引导他们爱惜图书、正确阅读。于是,我设计了一套电脑动画——《书宝宝的来历》,以色彩鲜艳、生动形象的电脑动画向小朋友介绍了图书的制作过程,让幼儿知道了图书制作的艰辛。同时,通过“书宝宝”的自我介绍和电脑动画的展示,让幼儿认识了图书的结构,知道“书宝宝”有封面、封底、页码,书里面有关于小动物、小花、小草和小朋友的故事。实践证明,电脑动画所提供的游戏情境,让小朋友懂得了爱书、护书,并且,在他们边看边点读的过程中,小朋友逐步掌握了一页一页翻阅的方法。

在孩子们的阅读中,我还让他们互相检查阅读的姿势,如坐要直、书放平且离眼睛不要太近,这样的监督既提醒了别人,更强化了幼儿自己的意识。这样,逐步培养起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循序渐进,提高幼儿的阅读理解水平这里的阅读理解包括对画面角色的辨认,对角色间关系的认识,对角色活动、情节发展的理解,对角色心理活动的想象,对背景的认识,对主题的理解等等。我主要通过三个层次帮助小班幼儿提高阅读理解水平。

1.学会看画面主体

阅读图书时,我引导幼儿找出每幅画面上的主体形象,说说它是谁,它在干什么。我经常使用这样的指导语:“小朋友看看,画面上有谁?它在干什么?它的表情是怎样的?”幼儿在老师的提示下,再不是简单地说一下画面主体的名称就很快翻过去,而是仔细地看主体的动作、主体的表情。幼儿通过看一看、猜一猜、想一想,再说一说。例如,在阅读《毛毛虫的故事》的活动中,幼儿自由阅读时只会说:“有一条毛毛虫。”在老师提问的引导下,幼儿逐步会用较完整、连贯的语言描述画面:“草地上,有一条绿色的毛毛虫。它爬呀爬,想找一些东西吃。”在这里,老师没有直接教孩子用现成的句子讲述,而是引导幼儿观察画面上主体的形象、动作、表情,想想它在做什么。这样,幼儿对主体的观察、描述就日渐丰富、细致起来。

2.学会看连环画

在幼儿的阅读活动中,我注意引导他们找出前后两幅画面间的关系,理解故事的发展。例如在《拔萝卜》这一阅读活动中,我用了这样的指导语:“老公公拔不动萝卜,怎么办呢?咱们再翻一页……这页上多了谁?老婆婆干什么来了?……”这样,幼儿很自然地将故事情节连贯起来,知道后一幅画面是前一幅画面的继续。

3.学会看背景

只有学会看背景,会想象画面上没有的情节和心理活动,幼儿才能独立而完整地理解一本书的内容。在实践中,我做到由浅入深,层层展开来帮助幼儿达到这一要求。例如在《小象和它的朋友》这一图书中,第一幅画面是大树林前有一头小象,我问幼儿:“这里有谁?(小象)小象住哪里?(观察背景、大树林)它的家真大,可就它一个人,它会怎么想?(心里觉得孤单,想找人玩)经过这样的引导,幼儿看画面时自然地将背景和想象融合进去,他们对画面的描述变得生动起来:“在大树林里,住着一头小象,它整天一个人,心里觉得好孤单呀。它想:我要找一个朋友一起玩。”有了这样的想象和描述,幼儿对图书中故事的理解就更深刻了。

以上层次,并不是所有幼儿都必须经历的,能力差的幼儿从第一层开始,能力较强的幼儿可直接进入第二层、第三层。

此外,小班幼儿阅读图书之前,我们还通过情境表演、看动画、听故事等方式让幼儿预知画面内容,激发起幼儿阅读的愿望和积极性,使幼儿在阅读画面时能借助已有的、具体的情境来理解、学习画面内容。

篇7:幼儿园阅读的指导策略

亲只能看看哦 不能抄袭哦 这文章得过奖的,稍微抄点木有事情,啦啦啦~狸子留

2——3岁婴幼儿早期阅读指导策略的研究

[摘 要]早期阅读,是指幼儿从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过度的前期阅读准备。这种阅读对幼儿早期的语词概念能力的形成具有积极的作用。早教基地教师在分析2——3岁幼儿早期阅读特点的基础上,通过阅读环境的创设、阅读材料选择、指导策略的实践,为婴幼儿提供一个健康、丰富、充满吸引力的语言学习的空间,促进家长及看护人对早期阅读对幼儿语言发展影响的重视。

[关键词]婴幼儿、阅读、策略

婴幼儿时期是个体生理发展和技能发展最迅速、最重要的时期,两岁以前,幼儿就可以经过感觉—运动的探索初步形成具有因果关系的观念。所以,在一定的条件下,即使年龄很小的孩子,不管他们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如何,也可以发展一种早期的语词概念能力,这是婴幼儿早期阅读重要的身心基础。

在现实的生活中,孩子们早期阅读活动并没有引起家庭的重视,一部分家长认为对2——3岁婴幼儿开展阅读还来说太早了,那是上学以后的事;另一部分家长把早期阅读归结为认识几个汉字,因此家长们把对孩子实施的阅读当作是一种追求纯记忆的汉字学习,如何指导家长结合孩子的年龄特征和阅读能力发展的特点,给予孩子们科学合理的早期阅读的指导,成为行知幼儿园《0——3岁社区散居婴幼儿亲职教育指导机制的研究》下子课题《2——3岁婴幼儿亲子早期阅读指导方法的研究》(2005学年区特级教师课题)的研究任务。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地把婴幼儿早期阅读纳入语言教育目标体系,它提出要培养婴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的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形式,引导婴幼儿对书籍阅读的兴趣,培养婴幼儿....页脚

...页眉 的前阅读能力。2——2岁半是婴幼儿词语表达的“爆发期”,这是对语言刺激十分敏感的时期,此时如果能够根据孩子发展的特点,提供适宜的环境、合适的读物、游戏的形式,特别有助于婴幼儿语言潜能的开发。

一、婴幼儿早期阅读的特点:

行知早教基地在社区开展散居婴幼儿早期教育的指导已经有两年了,在实践中我们发现2——3岁的孩子正处在婴儿期与幼儿期的衔接期,孩子们此时的阅读不同于完全意义上的阅读,它是孩子们运用特殊的阅读技能对特殊的阅读材料进行理解的过程。

(一)读者的特殊性

2——3岁的婴幼儿最为突出的阅读特点是没有识字的基础,他们完全不识字或只能识个

别的字,这就决定他们的阅读不能针对词语、句子、段落、文章。同时,因为此时孩子年龄小,身心发育尚不完善,关于生活、自然、社会的知识经验极少,所以在阅读过程中推理水平比较低,表现在:自觉性差,孩子们往往答非所问,思考问题不以当前的目的任务;概括性差,孩子们一般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从前后连贯的阅读信息中进行总结,这就限制了婴幼儿阅读理解的水平。

(二)读物的特殊性

虑婴幼儿的身高、光线问题,利用阅读指导帮助家长建立定期消毒的习惯,确保婴幼儿阅读活动的安全。

2.安全的心理环境。

亲子氛围本身就是保证婴幼儿积极参与阅读活动的关键因素,也是保证婴幼儿产生阅读兴

趣的首要条件。在实践中,我们引导家长在亲子阅读的时候采用“接触”方式,一般要求家长将婴幼儿抱在怀中,尽可能满足婴幼儿在阅读中的“肌肤接触”的需求,为婴幼儿创设一个愉悦、宽松的阅读心理环境。

(一)早期阅读的材料选择

2——3岁的婴幼儿表象与符号的认识刚刚建立,处在认识事物的阶段,过度夸张的变形

....页脚

...页眉 的图像不利于婴幼儿的认知。在实践中我们和家长及看护人按以下标准选择早期阅读的材料:

·图像大,一页最好一个清晰的图像 ·画面美,线条柔和,避免无关刺激干扰 ·形象真,以生动活泼的动物形象为主 ·语句,重复、有规律、一页一短句 ·读物,一本一故事

三、婴幼儿早期阅读的指导策略

在实践中,我们发现2——3岁的婴幼儿最初是随自己的意愿去“看书”的,这种“看”是婴幼儿初期的阅读方式,他们甚至会表现出许多奇特的特征:拍书、咬书、把书当作是他们的玩具;有时他们还会出现假装性的阅读行为。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们开始关注一些随意翻阅到的阅读疑惑,所以我们应该在观察孩子的基础上,潜心研究早期阅读的指导策略,帮助婴幼儿家庭开展好早期阅读。

(一)从兴趣入手,激发婴幼儿阅读的内部动机

在早期阅读过程中,婴幼儿的内部动机可以保证阅读活动的顺利进行并取得积极的阅读

效果。但并不是每个孩子生来就喜欢看书,而且部分幼儿对图书的好奇心最初也只是受潜在的动机力量驱使,需要通过实践获得成功和乐趣才能逐渐形成和固定下来。因此婴幼儿的内部动机是婴幼儿早期阅读的前提,在实践中,我们除了向家长及看护人提供推荐有趣、适宜婴幼儿发展的读物以外,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指导:

1.创设适宜的阅读情境,激发婴幼儿的主动性。

我们不可能期望2——3岁的孩子用意志和努力来阅读,但只要家长及看护人能够及时发

现孩子兴趣,并为幼儿创设早期阅读情境,就能够引起婴幼儿的阅读积极性。我们引导家长潜心观察婴幼儿生长过程中的兴趣点,并在家庭的阅读区域....页脚

...页眉

中根据幼儿的兴趣,提供满足幼儿兴趣需要的早期阅读读物,吸引幼儿主动地参与早期阅读活动。如:韬韬(2岁3个月):是个车迷,无论是马路上、电视上,还是图书上,只要有汽车的出现,韬韬就不会放弃„„于是在指导的过程中,教师将韬韬对汽车的兴趣作为阅读情境创设的内容。老师和家长开始收集一些与汽车有关的读物:《小老鼠的蛋壳车》、《鼹鼠的皮鞋汽车》、以及“一些介绍汽车类图书”等,这样韬韬就特别衷情于阅读活动。

2.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激发婴幼儿的求知欲。

2——3岁的婴幼儿进入阅读情境需要教师、家长及看护人特意创设一些问题,即在阅读 的读物内容和婴幼儿的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将婴幼儿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中。如:多多(3岁)教师现场指导:有一只小松鼠在大石头上盖了一间新房子,可是每天早晨起来,它发现自己的家会搬到一个新的地方,这是为什么?这本书会告诉你这个秘密。

由于2——3岁的婴幼儿的思维非常具体,且生活经验有限,所以在提供问题的情境时应该尽量将问题提得小、具体,且带有一定的启发性,给幼儿造成心理上的悬念,激发幼儿产生想阅读读物的欲望。

(二)设计游戏方式,引导婴幼儿体验阅读的快乐

游戏是婴幼儿学习的最佳方式。因此早期阅读应该是2——3岁婴幼儿与教师、家长和看

护人或同伴一起玩耍的一个游戏。

1.利用角色扮演,挖掘读物的娱乐功能。

角色扮演是2——3岁婴幼儿非常喜欢的活动,教师指导家长及看护人阅读时,利用故事

当中的角色,进行角色模仿,这一方面可以提高婴幼儿参与阅读的兴趣,另一方面也能提高婴幼儿学习语言、学会表达的能力,促进婴幼儿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在角色扮演的阅读游戏中,教师应该指导家长:家长在角色游戏中必须十分投入,不能敷衍了事,以免影响婴幼儿的阅读情绪。如:在《小老鼠的泡泡糖》中教师帮助家长选择合适的音乐,引导家长和婴幼儿一起模仿小老鼠这个角色,让婴幼儿体验阅读物本身的愉悦特性,婴幼儿的年龄特点使得他在活动中特别投入。

....页脚

...页眉

2.挖掘读物本身的游戏性,提高婴幼儿阅读的参与性。

有许多的读物本身带有游戏性,教师指导家长及看护人仔细挖掘读物本身的游戏性,并在阅读的过程中根据读物本身的游戏性,设计有助于婴幼儿阅读效果的游戏。如:在亲子阅读《袋鼠蒙蒙》一书时,教师帮助家长准备适宜的小口袋,指导家长带着孩子用肢体动作感受袋鼠蒙蒙的蹦蹦跳跳,婴幼儿很满足,仿佛就沉浸在故事的情景之中。婴幼儿很快在游戏的情景中把读物的内容表达出来。

3.设计游戏的环节,增强婴幼儿阅读的兴趣。

在2——3岁婴幼儿的阅读活动中,教师指导家长在阅读中设计一些游戏参与的环节,一方面减轻婴幼儿阅读过程中的疲倦感,另一方面增强婴幼儿阅读的积极性。如:在《猜猜我有多爱你》指导中,教师引导家长设计“投股子”的游戏,将兔妈妈和小兔子的故事情节的故事片段图片贴在“股子”上,让家长和孩子通过抛“股子”增强婴幼儿阅读的积极性。另外,拼图、说相反的、改错法、猜谜法等方式,都是婴幼儿阅读积极性的有效方法。

(三)运用表象原则,提高婴幼儿阅读的能力

所谓的表象原则是指引导幼儿依据读物所提供的文字内容,通过绘画、图解在婴幼儿头脑中将阅读材料形象化,在头脑中建立一种有力的搭配(内容与表象),从而提高婴幼儿的阅读能力。

1.用绘画、图表的方式表达或迁移婴幼儿对阅读作品的理解。

尝试用绘画或图表的方式,帮助幼儿表达对阅读材料的理解,是符合婴幼儿的阅读特点的。

婴幼儿没有文字的基础,对于作品的理解往往通过阅读材料所提供的图形符号进行语义链接的,因此,绘画和图表的方式能够帮助婴幼儿更好地理解阅读材料的意义。如:毛毛(2岁8个月)特别爱漂亮,但却不能好好的吃饭,家长在教师的指导下选择《想变蝴蝶的毛毛虫》故事与婴幼儿分享,在阅读毛毛虫努力吃好每一顿饭的基础上,鼓励婴幼儿用“贴粘纸”的方式和妈妈共同制作自己的就餐计划。如此,引导婴幼儿愉快地投入阅读,充分地体验阅读表达的快乐。

....页脚

...页眉

2.用迁移、延伸想象的方式为婴幼儿提供学习用语言的方式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途

径。

2——3岁的婴幼儿在阅读过程中,喜欢进入阅读的情节,把角色当成自己。根据这一特点,教师指导家长用迁移法,引导婴幼儿站在角色的角度,感受角色的处境、心情、欲望,提出思考的问题,提出表达的要求。如:在指导家长开展《猜猜我有多爱你》的阅读时,教师为家长和幼儿准备了兔子发夹,吸引幼儿迁移作品“如果你是小兔和兔妈妈,你们会怎么变呢?”引导家长和幼儿根据角色所处的情景,设身处地地体验从故事中迁移出来的母子亲情。

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婴幼儿喜欢反复的阅读曾经读过的图书,并喜欢以角色的身份进入图书所提供的故事世界,如何在反复阅读的过程中让孩子们有新的收获与感受?教师指导家长或看护人运用延伸想象的方式,让婴幼儿在熟悉理解阅读材料的基础上进行延伸想象,以满足婴幼儿反复阅读的新鲜感和追求完满的心理需求。如:在《风娃娃》的阅读中,教师引导家长在阅读的最后想象“风娃娃”还会做些什么好事?(鉴于幼儿的生活经验与年龄特点,在引导婴幼儿延伸想象的时候,提供用图片进行引导)

▲婴幼儿述说:

——外婆刚洗的衣服很湿,风把它吹吹干(教师整理:风把外婆洗的衣服吹干)

——小船开不动了,风推它(教师整理:风吹着小船向前开)

——太阳大,小朋友很热,风吹过来小朋友很凉快(教师整理:风给小朋友吹吹凉)

„„„„

3.用图文相符的符号方式,为婴幼儿改编或仿编提供路径。

为了帮助没有文字基础的婴幼儿开展丰富的模仿、改编,在实践中教师运用图文相符的符

号方式,帮助婴幼儿理解作品,并尝试根据教师或家长提供的图文相符的符号材料,运用理解作品的格式,简单地模仿改编。如:《颜色宝贝做游戏》

....页脚

...页眉

红、黄、蓝、绿 色彩宝贝做游戏

红色跳进小花里(红色标记和无色小花),小花变得红红的;(红色小花)绿色跳进小树里(绿色标记和无色小树),小树变得绿绿的;(绿色小树)黄色跳进房子里(黄色标记和无色房子),房子变得黄黄的;(黄色房子)蓝色跳进云朵里(兰色标记和无色云朵),云朵变得蓝蓝的;(蓝色云朵)教师利用图文相符的符号方式,为婴幼儿理解作品扫清障碍。然后,教师指导家长为孩子提供一系列可供婴幼儿模仿改编的材料,如:红色标记与辣椒、绿色标记与小草、黄色标记与香蕉、蓝色标记与海豚让幼儿模仿改编与表述。

(四)紧贴生活资源,丰富婴幼儿阅读的内容

对于2——3岁的婴幼儿而言,并不一定要求特别讲究阅读物阅读,完全可以在生活中索取任何婴幼儿感兴趣的资源进行阅读。在生活中,孩子们会对许多的事物发生好奇、提出问题,教师要引导家长关注孩子们的兴趣,及时准确地把握婴幼儿阅读的契机,对孩子进行引导。在实践中这样的例子是很多的,这里记录一个“读广告册”的阅读现场指导案例。

▲案例过程:

2006年3月16日,老师如约来到宁宁家中,按照上次的安排,老师今天的任务是给家长做个童谣《小花伞》的阅读现场指导。可到了宁宁家,发现宁宁正在十分认真地翻阅爸爸妈妈从超市拿回来的广告册,宁宁平时最喜欢老师到家里来,今天却像没看见似的。妈妈责怪宁宁没有礼貌,老师用手放在嘴边,让妈妈不要打扰宁宁的阅读。然后,老师进入宁宁的阅读中,和宁宁共同阅读起超市的广告册。老师:“好漂亮的广告册,老师可以和宁宁一起看吗?”宁宁大方地接受一起阅读的建议。老师:“广告册上有些什么,宁宁能介绍一下吗?”宁宁开始就翻到字这一页说:“毛巾、盆、衣服、纸„„”老师:“它们有什么用?”“毛巾洗脸、盆是放水的,洗脸水!纸是擦鼻涕、擦屁股„„”宁宁说。老师:“说的真好!我们可以一起看看前面吗?”宁宁把广告册前面,和老师一起阅读,并一边看一边把自己认识的东西介绍给老师听„„老师:“宁宁最喜欢那一页的东西?”宁宁开始翻阅查找,它翻到了玩具的那一页说:“宁....页脚

...页眉

宁喜欢汽车、喜欢皮球、喜欢这个(指着轮滑鞋)„„”老师:“宁宁知道这些东西是怎么玩的吗?”宁宁说:“汽车开开的„„”,老师:“皮球宁宁有没有?”“有,宁宁和爸爸玩!”宁宁指着轮滑鞋说:“宁宁轮子鞋子„„!”老师纠正:“这个叫轮滑鞋,穿上这个鞋子,宁宁可以像小汽车那样走路了!”老师:“这本‘书’是谁发现的,里面有这么多好东西,宁宁把它放到那里(图书篮),下次还可以看!”宁宁和老师一起阅读广告册,宁宁很开兴。

▲教师反思:

·善于把握生活中婴幼儿感兴趣的阅读材料。

·阅读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婴幼儿的语言交流、语言表达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可以来自于

阅读物;更应该来自于幼儿的生活。

·阅读活动应该是积极的、主动的,这种积极主动的阅读可以是教师、家长引发的,更应该是幼儿自发的,因为当孩子自发地产生阅读的要求时,才可谓真正的主动阅读。

·教师和家长应该支持、配合孩子们的阅读精神,保护好孩子阅读的兴趣,不以成人的安排打断或干扰孩子们的阅读活动。

·对于孩子自发阅读的材料,教师、家长引导时带有很大的随机性,所以教师、家长的引导要恰到好处,既保持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又培养孩子阅读的敏感性与洞察力。

▲给家长的建议:

·保护孩子积极的阅读状态,不以放弃孩子的主动阅读,换取孩子的被动阅读。

·理解、支持、配合孩子阅读感兴趣的生活资源,适时地给予表达、交流和指导。

·阅读指导要及时,又要适时,要聆听孩子的阅读愿望,不随意地否定孩子主动阅读的材料或精神。

(五)依据认知特点,设计婴幼儿阅读的合理结构

....页脚

...页眉

2——3岁婴幼儿的早期阅读应该在教师或家长的指导下渐次进行,因此教师或家长是否能够设计符合婴幼儿认知特点,设计出合理的活动结构将直接影响着婴幼儿早期阅读的效果。

1.根据婴幼儿的年龄,设计阅读活动的结构。

对于年龄小的婴幼儿,阅读设计应该尽量直接、形象、具体,结构不易复杂,实践中我们

采取:朗诵欣赏(教师、图文对应)——适度提问(理解情节、把握关系)——讨论归纳(形成结论,获得经验)活动结构。

随着年龄的增长,婴幼儿的生活经验不断的丰富,对文学作品的理解能力也随之增强,所以孩子们产生自发阅读的机会会出现并增加,此时采取:自由阅读(婴幼儿先阅读)——共同阅读(教师与婴幼儿、家长与婴幼儿)——适度提问(可以阅读以后提问、也可以边阅读边提问)——多元参与(绘画或游戏)——延伸想象(形成新经验)活动结构。

2.根据阅读作品不同的阅读重难点,设计阅读活动的结构。

在作品阅读中,教师、家长会根据作品分析作品的重点、难点。所以教师或家长可以根据

作品的重点、难点设计阅读活动的结构。如:在作品《颜色宝贝做游戏》阅读设计中,教师指导家长为幼儿提供红、黄、蓝、绿的颜色和用白色油画棒画好各种图案的白色卡纸,采取:欣赏诗歌(朗读欣赏、操作欣赏)——色彩操作(幼儿自主操作)——模仿改编(根据自己的操作理解原作品,并在原作品基础上进行仿编)。

婴幼儿的早期阅读是一项丰富多彩的活动,因此不可按照一个模式进行,教师、家长可以根据婴幼儿认知特点,充分发挥作品特点进行阅读活动的结构设计。

2——3岁是早期阅读的关键期,此时由于特殊的阅读特点,早期阅读是一个多元的学习历程,所以教师、家长应该采用综合的手段寻找合适的阅读指导策略,激发婴幼儿阅读的兴趣、帮助幼儿积累阅读的经验,培养幼儿的早期阅读能力。

....页脚

...页眉

文献参考:

早期阅读教育中读本的选择和价值

„„„„„„„„„《学前教育》增刊,蒋静,(2004)京新出报刊增准字第544号

《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设计与组织》

„„„„„„„„周兢,1996年,人民教育出版社

日常生活中的早期教育阅读指导

„„„„„„„„《学前教育研究》,余珍有,2005年第1期

从信息加工心理学的理论看早期阅读的教学策略

„„„„„„„„《学前教育研究》,张明红,2005年第1期

集体阅读策略探寻

„„„„„„„„《幼儿教育》,江苏南京市第一幼儿园,王莉莉,2005年第2期

篇8:幼儿园早期阅读活动的指导策略

一.幼儿园早期阅读的动机及其意义

1.幼儿园早期阅读的涵义。幼儿园早期阅读是指孩子在幼儿园中, 通过教师的引导, 充分结合孩子们的年龄、特点将他们区分开来, 给予孩子们适合的读物, 采取看、讲、画等多种方式开展阅读活动, 使孩子们能够初步体会阅读, 了解阅读内容, 培养阅读能力。

2.幼儿园早期阅读活动的意义。第一, 早期阅读活动对幼儿今后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幼儿期孩子的大脑还未发育完全, 在此期间开展早期阅读活动, 不仅能够刺激幼儿脑神经组织的发育还能提高幼儿的记忆能力、想象力, 加强幼儿的世界认知能力。第二, 早期阅读活动能够加强幼儿的阅读能力。8岁以前是孩子获取阅读能力的黄金时期, 幼儿园开展早期阅读活动, 为孩子今后的阅读能力奠定了厚实的基础。

二.幼儿早期阅读活动的现状1.思想上对幼儿早期阅读活动的误解。大多家长认为孩子在幼儿园期间学习的重点是口语, 阅读是小学之后的教育内容, 在幼儿园期间就开设阅读活动会使孩子产生压力, 从而“怕”上学。部分家长将文字与阅读相联系, 认为幼儿园的孩子不识字, 缺乏阅读的能力。

2.对幼儿早期阅读缺乏引导。目前的教育体制, 多数幼儿园教师还是停留在幼儿口语教育上忽略阅读的教学。大多幼儿园虽有早期阅读活动, 但老师缺乏引导, 只注重孩子的结果而忽略孩子在阅读活动中的体会, 从而使得早期阅读活动失去其本身的意义。

3.幼儿早期阅读活动条件受限。幼儿早期阅读活动的开展需要投入大量的阅读文本, 但大多幼儿园没有充足的阅读文本, 新书的上架速度也较慢, 导致幼儿早期阅读活动书资力量不够。在家庭中孩子没有阅读的氛围也缺少孩子阅读的场所, 导致孩子阅读兴趣急剧下降。

三.幼儿园开展早期阅读活动的策略

1.创设优良的阅读活动环境及配套设施。在幼儿园中创设优良的阅读活动区, 在走廊或拐角出张贴阅读资料, 使幼儿在幼儿园中能够充分感受到浓厚的阅读氛围。幼儿早期阅读活动对阅读文本的要求度极高, 要符合幼儿的心理及生理年龄, 选取适宜的读物, 并且提高书的更新速度, 使幼儿园的图书储备率能够满足阅读活动的开展。

2.将游戏及情景融入阅读中, 提高孩子阅读兴趣。教师在早期阅读活动中, 根据阅读书本的故事设置相应情境或相关的游戏, 使孩子们能够身临其境, 感受阅读的魅力。例如, 小红帽的故事, 可以选取三个孩子分别扮演小红帽、外婆及狼三个角色, 教师对孩子进行引导, 指导孩子们如何表演, 让演出者及观看者都能更充分的了解故事情节, 从而提高孩子的阅读兴趣。

3.视听说等多种方式结合开展阅读活动。教师可以利用播放机播放故事、多媒体放映片段、口语讲故事等多种手段阅读活动, 也可以让孩子们根据阅读读本用手绘的方式表达他们的想法。类似童话故事的城堡的阅读时, 可以在孩子周边摆放水彩笔、蜡笔、白纸等绘画工具, 也可以向孩子们提供橡皮泥、树枝等工具, 让孩子们描绘出他们想象中城堡的样子, 充分调动幼儿的想象能力。

4.家长积极参与幼儿园的早期阅读活动

家长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有着导向作用, 家长积极参加幼儿园的早期阅读活动, 了解阅读活动的流程, 不仅能够提出自己的意见以便幼儿园改进, 同时又能将幼儿园早期阅读活动的方式转移到家中, 使幼儿在幼儿园和家中都能得到阅读的指引。

四.结语

上一篇:室内设计的工作流程下一篇:社区中秋节晚会简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