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泥塑活动的特点与指导策略

2024-06-29

幼儿泥塑活动的特点与指导策略(共8篇)

篇1:幼儿泥塑活动的特点与指导策略

幼儿泥塑活动的特点与指导策略

泥塑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也是深受幼儿喜欢的活动之一。幼儿在泥塑活动中了解、接触民间文化艺术,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和艺术审美的教育,更重要的是能在体验泥塑活动的快乐中。学习运用立体造型的方式,创造性地表现自己对客观事物典型特征的认识与理解.从而不断提高空间知觉和立体造型的能力。为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艺术领域的教育目标和解决教育实践中教师感到困惑的问题,我们进行了关于儿童泥塑活动的研究与实践.引导教师在深入学习、领会泥塑活动教育价值的基础上,探究幼儿在不同年龄阶段中的塑造特点及教师适宜性的指导策略。

各年龄阶段幼儿塑造的主要特点

实践中。我们注意将各年龄班幼儿的泥塑作品进行拍照、收集和归纳。同时将幼儿作品的名称、塑造意愿进行记录存档。在经历了一年的活动积累后,我们对幼儿的塑造作品按照塑造时间、内容、主题进行梳理,进而对比、分析,发现其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塑造水平和发展的线索如下。

1、小班幼儿在塑造技能上处于原始性体验、感知泥土阶段。由于这个年龄的幼儿手部小肌肉的发育不够成熟,认识能力也很有限,他们在塑造时并没有明确的目的,只是无目的地玩儿泥,在任意拍打、摆弄的过程中。偶尔发现自己塑造的形象与生活中的一些物品相像。于是给予命名。有的幼儿说,我捏了一个大饼;也有的幼儿看着自己捏的泥说,我这个是蛋糕;还有的幼儿整个活动中始终在揉泥、分泥、再揉泥,或用力摔泥。在快乐的玩耍中,他们感受到能使泥不断地变化:揉圆、拉长、压扁,还可将泥条卷起来等等。幼儿在一种纯粹的玩耍活动中。任意地塑造一些简单的形体――圆柱体、球体等,依据泥的变化和所塑造的形状赋予作品名称,如,“我捏的是床,上面是许多小朋友。”“这个是沙发。”“这是苹果。”“这是一个人。”“这是一头大象。”等等。

经过更多的摆弄、操作后,在小班的后期.幼儿由无目的的动作逐渐呈现出有意的尝试。幼儿常常在塑造前就宣称他要做个什么。然后,才开始着手塑造。他们依据自己日常生活中观察到的实物和游戏中玩耍的小玩具,产生了塑造的兴趣.可以有目的地设计一些简单的物体形象。如,小汽车、小动物、水果、蔬菜、小朋友等,但塑造的是“蝌蚪人”式的浮雕作品。因为手的动作发展不够成熟。还不能很好地表现物体的细节。如幼儿塑造的“小朋友”只有头和身体,“小兔子”只有头和一对长长的耳朵。

2.中班幼儿在小班塑造的基础上,已经初步具有了立体造型的意识。正如日本幼儿心理学家崛崛内所说,“(在黏土造型方面)4岁左右的幼儿就有了较好的有意造型的倾向”。中班初期,幼儿还不了解立体的东西。他们还是以图画式的半立体形式去表现事物,可以说是浮雕式作品。如,儿童塑造的小飞机、小动物、蝌蚪人等,虽然已经具有了较完整的结构。但还是用棒状组成的平面图。他们表现的是两度空间式样,也就是说虽然用棒状结合并有连接了,但是还不能立起来。

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通过观察实物、玩具,能意识到要让自己塑造的人或动物站立起来。就要在腿部多加泥,慢慢地尝试着将人物和动物的下部塑造得较粗大。体会到上轻下重的道理。

随着幼儿对事物的观察、了解、概括能力的提高,中班后期的幼儿塑造中。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能注重表现人物的精神内涵,如塑造不同动作的人,在塑造害怕的人时头发是直立着的,显得很紧张。

由于幼儿的手部精细肌肉的发育,手眼协调能力增强,又学习了一些基本的手工工具和材料的使用方法,能塑造一些立方体、圆柱体,并会用合成的方式组合一些复杂的物体,如各种式样的汽车和不同的小动物,所以,逐渐能把自己看到的“顽皮的猫”、“捉老鼠的猫”、“贪吃的猫”等活灵活现地表征出来。他们开始能运用泥塑的方式,表达自己所感悟的事物突出的特征。

幼儿在此基础上,能运用较流畅的方法塑造不同的动物、物体。如塑造长颈鹿.幼儿能将一块长的圆柱体用两手一拧、一端向下一弯即呈现出其显著的特征。由于幼儿认知能力、思维水平所限.此时还不能充分地、自如地再现自己对客观事物的内在特征的表征。

3.大班幼儿塑造的主题、表现的技能,都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知觉经验发展而提高,其泥塑造型能力、对客观事物的概括能力、立体性的表现能力都逐步发展.运用泥塑表现情感的程度也大大增强了。这一时期,由于儿童手部精细肌肉的发育,手眼协调能力增强,又学习了一些基本的手工工具和材料的使用方法,因而他们表现的欲望很强烈,喜欢用泥塑来表达自己的意愿和情感体验。他们会借助辅助工具来塑造物体的细节特征。所塑造的人物不仅更精细,而且已经有动作和神态,有的还反映了他们对人物职业的理解,如,解放军的威武、小朋友过生日时的快乐等。大班后期,经过教师的引导,幼儿能抓住人物、动物的不同特征、习性、性格、神态等加以表征,如“淘气的小猫”、“伸懒腰的懒猫”、“玩尾巴的小猫”、“护食的猫”、“回头的猫”、“猫的一家”等;或者针对生活中常见的小狗、小羊、石狮子等不同的性格和神态,进行较精细的塑造,同时反映出自己爱的情感和体验。

总之.我们认为,幼儿泥塑能力的发展最终受幼儿心理发展的制约,并伴随幼儿立体知觉能力和知觉经验而逐渐发展。对于不同年龄的幼儿来说,由于个体成熟程度、生活环境以及教育上的影响不同,个体所表现出的差异也不一样.教师应明了每个幼儿的发展进程。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依据幼儿塑造特点及水平给予相应的指导

教师为了提高幼儿的表现能力,就要针对不同阶段幼儿的水平和兴趣、需求给予不同的指导。为幼儿创设各种环境和条件,精心设计一系列活动,来推动幼儿塑造能力的发展。实践中,我们指导教师从五个方面进行了有效的尝试:依据幼儿的.兴趣、水平,选择幼儿身边的、熟悉的、适宜用泥塑表现的事物作为塑造主题;采用丰富多样的方式丰富幼儿的相关经验;创设和提供适宜的环境与材料支持幼儿塑造;依据幼儿的发展与需求给予不同的指导,帮助其获得成功;注重引导幼儿介绍、交流自己的作品,提升其塑造经验。

在此基础上,我们根据不同年龄幼儿的发展水平,探索了小、中、大班泥塑活动的指导策略。

小班:依据这个年龄幼儿的塑造特点及水平,教师应更多地为其提供充分的活动材料和玩耍的机会,抓住幼儿感兴趣的事。以游戏的形式,鼓励幼儿大胆地操作、感知泥土。

如,创设游戏情景,引导幼儿揉捏、敲打、弄碎、拉长、分块等,让幼儿用手接触泥土、了解泥土的特性,体验造型性感觉。教师常常以妈妈的口吻,启发孩子们给娃娃做什么吃――“今天给娃娃做点好吃的大饼、面条、蛋糕”。教师还可加入孩子的活动,带领幼儿用泥土来堆山、挖洞,鼓励幼儿把一块块的泥自下向上堆,再来挖山洞,引发幼儿的兴趣.使幼儿从中感知泥土的可塑性,同时也锻炼幼儿手的配合和控制能力。有时。教师们更多地用问题引导幼儿去发现泥的可变性。如,谁能把这块大泥变成许多小块泥?谁会帮娃娃家做糖球?谁还能让泥变成其它东西?还可以启发幼儿看看自己或同伴的作品像什么.鼓励幼儿大胆谈出自己的想法,同时引导幼儿在谈论中了解不同的方式会出现不同的结果。团能使泥变圆;搓能使泥变长;压能使泥变成饼。一次小班幼儿塑造活动中,教师以游戏的口吻启发幼儿:“你们真能干,今天看看大家可以用泥来变什么?”一会儿工夫,孩子们纷纷向老师介绍:“我的泥变成了萝卜”、“我的泥变成了小蛇”、“我的泥变成了大饼”、“我的泥变成了蛋糕”……随着教师的一一肯定,孩子们对泥塑的兴趣被大大激发了。

总之,小班幼儿还处于无目的的感知材料阶段,教师应采取多种游戏的方式,引发其塑造兴趣,鼓励其大胆地玩儿泥.体验快乐并提高对泥土的了解与认识。

中班:在了解了泥土性质的基础上.幼儿已经具有初步的半立体造型的意识,对工具的使用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概括能力也不断增强。他们在泥塑活动中不断地追求造型向立体性靠近。教师应结合幼儿塑造的特点及水平,丰富其感性经验,抓住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引导其抓住主要外形特征,帮助其获得成功感。

在幼儿塑造时,教师注意引发幼儿发现不同事物的形态特征、事物的简单情节、人物动态、事物间的某些细节关系.请幼儿通过描述、动作或绘画的方式加深对事物的感受。

如,结合幼儿喜欢的、饲养的小动物.请大家来进行描述、交流,让幼儿学一学大象走、小猫伸懒腰,说一说自己家的小狗喜欢干什么等,从中使幼儿感悟小动物的神态及性格特征。再鼓励幼儿运用塑造的方法去表现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启发幼儿抓住主要特征进行表达。教师还可将孩子的观察活动录像,组织幼儿反复观看,或者将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拍成照片,提供给孩子欣赏,不断丰富其感性经验,为塑造活动提供支持与帮助。在活动区为幼儿提供各种有关适宜的图片、图书、立体小玩具和艺术品.丰富幼儿相关经验。幼儿通过与这些材料相互作用,加深对事物的了解与认识。丰富造型经验。

教师不断为幼儿提供多种材料与工具。启发并鼓励幼儿对熟悉的物体进行表征。满足其成功感,促进其感觉和知觉的发展。

大班:为了进一步提高幼儿塑造的水平和表现事物内在的精神内涵,教师不断地引导幼儿深入观察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深刻理解人物的表情、动作、神态,感受由于这些因素所采用的各种造型。幼儿更喜欢感知描绘熟悉的物体和令人愉快的人和事(自己家养的狗和猫、喜欢的故事中的角色),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环境和活动,吸引幼儿运用塑造的方式进行表达,使幼儿从中获得审美能力的提高。

大班幼儿塑造“我喜欢的猫”的活动,是在充分分析幼儿兴趣、经验和对大班具有挑战性发展价值的基础上确立的。活动前,教师为了引导幼儿深刻体会、感悟小猫内在的性格特征,和孩子一起对猫进行了细致观察,在与小猫玩耍的过程中增进了幼儿对小猫的认识与情感;同时,引导幼儿通过肢体动作表现、绘画、语言描述、故事表演等交流自己对小猫的认识与感受,从而加深对小猫的爱,为塑造活动做了情感和认识上的准备。教师还为幼儿的操作活动准备了丰富的主体材料和辅助性材料。在幼儿塑造过程中,教师从材料的提供、语言的启发、动作的支持、提供同伴的经验借鉴等多种方式,为幼儿获得成功和发展提供了适宜的帮助与指导。在塑造后的评价环节,充分请儿童介绍自己的作品。并给予鼓励与肯定,有效地使幼儿在交流中学习提升了相关经验,促进了幼儿新经验的自我建构。

总之,在大班进行塑造活动,要不断让幼儿在动作的参与中进一步获得体验,动作参与最能激发幼儿情感,以此不断加深儿童对表现对象内在精神内涵的理解,把握塑造对象的明显特征和瞬间姿态进行表征,提高幼儿泥塑表现、表征的能力。(金壮丽)

篇2:幼儿泥塑活动的特点与指导策略

靖江外国语学校示范幼儿园

唐翠萍

早期阅读是幼儿园语言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是幼儿增长知识、开拓眼界、陶冶情操的有效途径,对幼儿进入书面语言阶段的阅读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纲要》中也明确提出要“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的兴趣”。那么,小班幼儿在阅读活动中有些什么表现和特点?教师如何在小班幼儿的阅读活动中进行恰当的指导呢?

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为他们提供了丰富的阅读材料和宽松、舒适的阅读环境。除了集中阅读活动外,孩子可利用自由活动时间、离园前等时机自愿、自主地选择图书进行阅读。在孩子们的阅读活动中,我及时记录下他们阅读的行为细节,发现小班幼儿阅读时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常常把书颠倒着看

片断:当老师带着小朋友来到书架前,告诉他们可选一本自己喜欢的书坐下来看时,周栋梁找了一本封面上印着大象的书,说:“我最喜欢大象!”,于是他带着书坐下来看,可是把书拿反了,但仍在一页一页地翻着看,饶有兴致地指点着画面上的小动物…… 分析:刚入园的小班幼儿的方位感还比较差,加上生活经验的缺乏,往往分不清或不去关注物体的正反、颠倒。因此,小班幼儿阅读时,常常会出现把书拿颠倒的情况。

二、喜欢看画面形象大的图书

片断:在图书角里,我为幼儿添置了从幼儿园图书室借来的几本《幼儿画报》、《看图说话》。小朋友见添了新书,非常高兴,都争着拿新书看,张凯楠、沈锐、褚尧几位小朋友捷足先登,拿到了新添置的书,可没看一会儿,我发现几本《看图说话》,被胡乱地丢在地板上,大家不约而同围在一起翻看着《幼儿画报》。

分析:《看图说话》这本书画面较小,每页上有多幅画面。小班幼儿的注意以无意注意为主,他们易受形象大、色彩鲜艳的对象所吸引。而《幼儿画报》每页上一般只有一幅画面,且主体形象大,色彩鲜艳,所以更受小班幼儿的青睐。

三、不善于理解主体与背景、画面与画面之间的逻辑关系

片断:许家驹小朋友来到书架前,很快选中了一本《三只小猪》的图书,他带着书坐下来按顺序一页一页翻着,一边看一边用手点着说:“小猪。”接着翻一页说:“小猪”。又翻一页点着画面说:“小猪”,就这样翻一页说:“小猪、大灰狼……”,很快便把书翻完了。于是他从垫子上爬起来,打算把书送回书架,他边送书边说:“怎么都是小猪和大灰狼呀!”他送完书,又在书架前东找找西找找,摸摸这个,又看看那个,最后选了一本《看图识动物》,他站在书架前翻了翻书,对身边的沈锐说:“这个书好,还有猴子呢!”于是他带着这本书来到座位坐下来,仔细地翻着看,一边翻一边说着每一页上动物的名字,碰到说不上名字的就来问:“老师,这是什么呀?”我告诉他:“这是大猩猩。”他听了很兴奋地自言自语:“噢,这是大猩猩呀!”又转身告诉身边的沈锐说:“这是大猩猩。”……

分析:小班幼儿的思维具有直觉行动性,在阅读图书时,他们喜欢边看边用手点着自言自语,但同时,由于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他们往往不能发现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关系、画面前后之间的联系以及情节之间的逻辑关系,因而常常只能说出画面主体的名称。

四、对内容熟悉的图书 “情有独钟”

片断:在一次离园前的几分钟里,我给小朋友讲了《三只小猪》的故事,下午,我带着小朋友到幼儿园阅览室看书,发现《三只小猪》的书最抢手,拿到这本书的小朋友都在低头仔细翻看,一边看还一边说着记得的故事中的句子,翻完了,又从头再翻着看,而没拿到《三只小猪》的小朋友则频繁地到书架前换书。

分析:小班幼儿生活经验少,理解能力差,而对内容熟悉的图书,幼儿能调动已有经验去观察、理解画面,发现画面中的其他内容,把画面中的形象与记忆中的内容相对应,从而感受着阅读的乐趣。

指导策略:

从小班幼儿阅读的行为表现和特点来看,幼儿的阅读能力并不是天生具有的,如果孩子不能正确地观察画面,不能理解画面之间的联系,而仅仅停留在简单、重复的翻阅这一水平上,就达不到阅读的目的,久而久之,甚至会形成不爱看书、讨厌看书的习惯,因此,培养幼儿阅读的兴趣,引导幼儿正确看书,耐心、细致地观察、理解画面是非常重要的。

一、营造氛围,激发幼儿阅读的兴趣

环境创设是一种特殊的潜在的课程,根据小班幼儿的特点,我们努力做到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选材和构思,多功能、多形式地利用创设手段,最大限度地发挥环境应有的教育功能来激发幼儿的兴趣,更有效地培养幼儿的阅读能力。

1.提供幼儿喜欢的阅读材料

小班幼儿在阅读时更注重感官上的需要,我们就注意选择有可爱的动物、有趣的物品、色彩鲜艳的画面及与他们生活经验相似的内容,如《幼儿画报》《东方娃娃》以及著名童话图书,这些图书的特点是每页上只有一幅画面,形象大、主体突出。当这些花花绿绿的图书呈现在小班孩子面前时,对他们无疑是一种难以抗拒的诱惑,大大激发了他们阅读的兴趣。

2.提供丰富的阅读环境

我们在班中设立阅读角、图书架,不断更新阅读的内容,还随时让幼儿带来自己家中喜欢的图书。在图书角的入口,贴着一幅提示幼儿安静阅读的装饰画,图上两位小朋友在专心看图书,树上的小鸟停止了歌唱在看着他们。在图书角的四周贴着漂亮的图书广告画,画中憨厚的三只小猪、美丽的白雪公主、聪明的小白兔,极大地调动着小朋友看书的兴趣。在组织阅读活动时,我们还注意提供充足的图书阅读时间,保证幼儿的兴趣得到满足。

二、创设情境,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

刚入园的小班幼儿方位感差、自我控制能力弱,常常颠倒翻书或胡乱翻书,以至把图书弄坏,或由于同伴间争抢同一本书而撕破图书。怎样帮助小班幼儿正确阅读、懂得爱惜图书呢?枯燥的说教对3岁的孩子来说不会有多大作用,必须从他们的年龄特点出发,以游戏的口吻来引导他们爱惜图书、正确阅读。于是,我设计了一套电脑动画——《书宝宝的来历》,以色彩鲜艳、生动形象的电脑动画向小朋友介绍了图书的制作过程,让幼儿知道了图书制作的艰辛。同时,通过“书宝宝”的自我介绍和电脑动画的展示,让幼儿认识了图书的结构,知道“书宝宝”有封面、封底、页码,书里面有关于小动物、小花、小草和小朋友的故事。实践证明,电脑动画所提供的游戏情境,让小朋友懂得了爱书、护书,并且,在他们边看边点读的过程中,小朋友逐步掌握了一页一页翻阅的方法。

在孩子们的阅读中,我还让他们互相检查阅读的姿势,如坐要直、书放平且离眼睛不要太近,这样的监督既提醒了别人,更强化了幼儿自己的意识。这样,逐步培养起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循序渐进,提高幼儿的阅读理解水平这里的阅读理解包括对画面角色的辨认,对角色间关系的认识,对角色活动、情节发展的理解,对角色心理活动的想象,对背景的认识,对主题的理解等等。我主要通过三个层次帮助小班幼儿提高阅读理解水平。

1.学会看画面主体

阅读图书时,我引导幼儿找出每幅画面上的主体形象,说说它是谁,它在干什么。我经常使用这样的指导语:“小朋友看看,画面上有谁?它在干什么?它的表情是怎样的?”幼儿在老师的提示下,再不是简单地说一下画面主体的名称就很快翻过去,而是仔细地看主体的动作、主体的表情。幼儿通过看一看、猜一猜、想一想,再说一说。例如,在阅读《毛毛虫的故事》的活动中,幼儿自由阅读时只会说:“有一条毛毛虫。”在老师提问的引导下,幼儿逐步会用较完整、连贯的语言描述画面:“草地上,有一条绿色的毛毛虫。它爬呀爬,想找一些东西吃。”在这里,老师没有直接教孩子用现成的句子讲述,而是引导幼儿观察画面上主体的形象、动作、表情,想想它在做什么。这样,幼儿对主体的观察、描述就日渐丰富、细致起来。

2.学会看连环画

在幼儿的阅读活动中,我注意引导他们找出前后两幅画面间的关系,理解故事的发展。例如在《拔萝卜》这一阅读活动中,我用了这样的指导语:“老公公拔不动萝卜,怎么办呢?咱们再翻一页……这页上多了谁?老婆婆干什么来了?……”这样,幼儿很自然地将故事情节连贯起来,知道后一幅画面是前一幅画面的继续。

3.学会看背景

只有学会看背景,会想象画面上没有的情节和心理活动,幼儿才能独立而完整地理解一本书的内容。在实践中,我做到由浅入深,层层展开来帮助幼儿达到这一要求。例如在《小象和它的朋友》这一图书中,第一幅画面是大树林前有一头小象,我问幼儿:“这里有谁?(小象)小象住哪里?(观察背景、大树林)它的家真大,可就它一个人,它会怎么想?(心里觉得孤单,想找人玩)经过这样的引导,幼儿看画面时自然地将背景和想象融合进去,他们对画面的描述变得生动起来:“在大树林里,住着一头小象,它整天一个人,心里觉得好孤单呀。它想:我要找一个朋友一起玩。”有了这样的想象和描述,幼儿对图书中故事的理解就更深刻了。

以上层次,并不是所有幼儿都必须经历的,能力差的幼儿从第一层开始,能力较强的幼儿可直接进入第二层、第三层。

此外,小班幼儿阅读图书之前,我们还通过情境表演、看动画、听故事等方式让幼儿预知画面内容,激发起幼儿阅读的愿望和积极性,使幼儿在阅读画面时能借助已有的、具体的情境来理解、学习画面内容。

篇3:幼儿泥塑活动的特点与指导策略

一、区域活动的特点

不同年龄的幼儿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主要体现在幼儿们在活动中体现的交往性。小班的幼儿喜欢以自我为中心, 喜欢自己一个人操作和活动, 很少与别的小朋友交流, 在区域活动中, 对别的小朋友的活动不关心不交流, 只关注自己, 所以这时候的幼儿模仿别人比较多。中班的小朋友就开始有自己的小伙伴和团体活动, 他们三五成群的玩, 会一起交流和分享自己在玩的玩具和活动, 在玩的过程中虽然会有摩擦和冲突, 甚至有些幼儿会去跟老师告状。中班的幼儿喜欢成群结队, 队中有一个头儿, 那个领头的带着一班小伙伴去玩。大班的幼儿们思想也渐渐比较成熟了, 大家在交往中也比较融洽会礼让了, 合作的意识也大大提高了, 遇到问题会大家一起讨论并得出解决的办法, 一起实践, 这样就能各自发挥自己的特长。

此外还体现在创造性。小班的小朋友比较爱模仿, 对区域中的材料都是乱摆放, 时而还是有创造性的, 只是还不到高水平的而已, 模仿是他们学习得动机和成长的过程之一。中班的幼儿们就渐渐开始具备一定的创造力, 对于同样的材料, 能弄出不同的玩法, 大胆尝试, 根据原有的生活经验不断变换和探索, 当然还有投放一些特别一点的材料, 这样幼儿们就能够更加发挥他们的创造力, 去摆放出他们喜欢的样子, 或者弄成他们喜欢的新游戏。大班的幼儿们的创造力到达了一定的水平了, 他们会互相交流、补充和完善他们要做的操作, 使活动更加有变化性和创造性, 给多一点素材他们, 他们就能标新立异, 同样的材料能做出好几种玩法, 根据他们的需要, 激发他们创作的灵感。

二、区域活动的指导策略

小班的幼儿们喜欢模仿, 作为教师的要理解, 也要挖掘其中一些积极的因素, 让幼儿们的创造力比同年龄的更加突出。在平时的教学中, 教师们要边玩边教幼儿们要怎么做, 使幼儿们可以一边观察一边模仿, 然后得出自己的经验, 让他们经过多次游戏后, 厌倦了旧的玩法, 进而发掘出新的玩法来改变现在厌倦的状态。此外, 要在原材料上要添枝加叶, 让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透过一些简单的问题来启发他们学会多种玩法, 这也是另外一种激发他们创造力的指导方法。

中班的幼儿们则要把重点放在材料上, 因为这个年龄的他们已经具备一定的创造能力的条件了, 在此基础上, 他们可以利用更多的材料, 就能调动更多的生活经验来进行实验和探索, 大大的发挥他们的想象力, 所以在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要投放的材料更加要多种多样, 不只是投放成品而已, 也可以适当的投放一些半成品, 这样更利于他们去变通, 不断地去创新去探索新的玩法。教师们也可以适当的提高难度, 引领他们不断的去深入探索和创造, 在他们遇到困难时, 给予适当的指导, 引导他们顺利通过难关顺利活动下去。例如之前是给幼儿们夹食物材料的, 现在可以增加难度, 升级为暗箱夹物品, 管道夹物品等等, 让他们不断的去挑战, 不断的去激发他们的创造热情, 不仅限于以前的玩法。

大班的小朋友就已经拥有一定水平的创造力了, 这时候的他们想象力非常丰富, 创造力随处可见。此时, 教师们要捉住大班的小朋友们的特点, 要投放一些更加能刺激创造性的材料, 进而鼓励大班的小朋友们更加大胆的去创造一些新的东西, 让他们同样的材料, 能够用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向、不同的观念和不同的功能等方面来进行探索, 能让幼儿们够做到举一反三, 这对于大班的幼儿来说, 是很好的启发他们思考的事。同时, 教师们可以适当的问一些启发性的问题, 激发他们发散思维, 勤于思考。就如接水管游戏中, 教师问幼儿们要怎样才能让每家每户都能通到水呢?这样一提问, 幼儿们就开始思考不同的办法来连接到每家每户。有的幼儿说要用布, 有的幼儿说要用铁丝, 有的幼儿说要用胶水的, 幼儿们纷纷思考并行动起来。

总结

不同年龄的幼儿, 应该根据幼儿们的自身特点和区域活动的特点来规划好区域活动的内容和材料, 教师可以利用活动的不同类型和充分利用那些一些启发的问题来进行指导。教师的指导对于幼儿们来说至关重要, 适时、适当的指导, 对不同年龄的幼儿们都有着很大的帮助和启发性。通过观察和指导, 在幼儿们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帮助他们, 并进行适时适度的指导, 不仅能发挥幼儿们的主动性, 还可以促进他们之间的交往, 在他们遇到困难的时候, 帮助他们顺利的将活动进行下去。毕竟不同年龄有不同的特点, 所以对区域活动的要求也不一样, 所以要适当的指导和帮助, 才能让幼儿们发展得更好更出色。

摘要:针对不同年龄班的幼儿们的特点, 要如何进行有效地进区域活动的指导, 这一直以来都是幼师们对开展区域活动的困惑之一。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我们进行了一个研究, 研究的对不同年龄班的幼儿进行区域活动的观察和深入研究, 继而总结归纳出各种年龄班的幼儿区域活动的特点和一些指导策略。

关键词:不同年龄,幼儿,区域活动,指导策略

参考文献

[1]林霞.《谈幼儿园科学区域活动的有效指导》[J].海峡科学, 2009, 09.

[2]叶蔚青.《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教师的指导》[J].厦门教育学院学报, 2009, 03.

篇4:幼儿泥塑活动的特点与指导策略

一、尊重幼儿喜欢探究的天性

幼儿天生就是好奇的,喜欢探究的,从他们躺在摇篮里,探究新世界就已经开始了。然而幼儿对事物的探究并没有任何条条框框,甚至有时在老师的眼里是在搞破坏。但如果你强硬制止他们的兴趣,也就挫伤了他们探究的信心。例如,每次饭前洗手后,我会发现锦泓(化名)小朋友的衣服总是溅得湿湿的,地板也总是湿的,后来在观察中我发现他喜欢把水龙头开得大大的,再用手堵住水龙头,让水花溅出来。当看到这种情景时,我的第一反应就是很生气,因为平时总教育他们要节约用水,不能玩水。可是,我也很明白,孩子天生就是好奇、喜欢探究的,也许他这么做是另有其他想法。于是我并没有狠狠地批评他,而是耐心地询问他,他的回答也让我觉得自己这样的处理方式是对的,他说:“我把手堵住水龙头,水花溅出来像喷泉一样,很好看。”由此可以知道我们应该慎重解决孩子的某些行为,特别是在我们眼中的“破坏行为”。在处理这些事情时,既要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又要达到一定的教育目的。在进行主题活动时,我们也常遇到类似的问题。如,进行主题活动《北风吹》时,我投放了图画纸、不同材质的彩笔,目的是引导幼儿用不同的彩笔在图画纸上表现雪花飘飘,让幼儿进一步了解雪花。但在活动中,我发现书萱(化名)小朋友并没有按老师的要求用彩笔进行绘画,而是将老师提供的图画纸撕成碎片。当我问她为什么把图画纸撕破,她却说:“我不用笔画,我用纸也可以变出雪花。”虽然她没有按老师的要求用彩笔绘画,但她用另一种方式表现了雪花,这样也达到了活动目标。为幼儿投放材料,让幼儿进行操作、探究时,幼儿不一定按老师的规定、模式进行操作。这时,我们就需观察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兴趣进行探究时,是否有利于他们的发展。如果是,我们又何必拘泥于一种形式、一种过程呢?

二、让幼儿体验成功,可以促进幼儿主动探究

幼儿虽然天生喜欢探究,但如果每次的探究活动都以失败告终,那将大大挫伤幼儿的积极主动性。要让幼儿都能体验成功的快乐,我们需考虑幼儿间存在的差异。在投放材料时,我们需提供适合不同能力水平幼儿的学习、操作材料,让每个孩子有积极探究的愿望和机会,并使每个幼儿获得成功,获得自信。例如,进行主题活动《可爱的小动物》时,由于没有考虑到幼儿的个体差异,为幼儿提供小动物的拼图没有难易之分,刚开始幼儿的兴致很高,都积极探究如何拼出小动物,可是那些能力较弱的幼儿经过几次失败后,不再对拼图感兴趣了。于是,在操作区我特意为幼儿提供难易不同的各种拼图。那些遭受多次失败已对动物拼图失去信心的幼儿,不再主动选择这项活动。我就引导他们先拼一些简单的拼图,当他们成功之后,我发现他们又开始尝试拼难度大点的,这样他们积极探究的情绪又被激发出来。有了这次经验之后,不管是集中活动、小组活动还是区域活动,每次为幼儿提供教学玩具时,我首先考虑到幼儿的个体差异。幼儿也因此总积极参与这些活动。幼儿能积极参与,不仅仅在于内容的有趣,更主要的原因是他们能从中进行选择,主动探究,大胆尝试,并通过努力获得成功,体验到快乐。

三、探究活动中为幼儿提供的材料应该适当

新纲要中强调:“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位幼儿都能运用感官,多种形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材料的投放直接影响到幼儿主动探究活动的兴趣,我们应为幼儿提供丰富、多样的材料。幼儿可以通过操作物体发现问题,为了解决问题,幼儿会主动进行探究。但给幼儿提供的材料也不能过多,过多的材料会分散幼儿的注意力,使他们不能更专注于探究活动,而更多的只是对材料进行摆弄。例如,在主题活动《可爱的小动物》中,引导幼儿为小动物搭建房屋时,我为幼儿提供了各种搭建、拼插玩具,还有小动物的模型、小树、小花等。原以为材料越多,幼儿更能完成搭建目的。可是在活动中,我却发现一部分幼儿只在摆弄小动物或小树的模型,一部分幼儿热衷于拼插玩具中拼与拆的过程。这是过多的材料干扰了幼儿的注意力,使幼儿专注于玩具的本身,而不是活动的探究。

四、为幼儿选择探究内容需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

小班幼儿的认知和技能水平有限,喜欢形象生动又有趣的东西,因此,他们的探索内容应来源于生活,探索内容应该浅显些。因此我们为幼儿选择主题探究活动时,都考虑比较接近幼儿的生活,幼儿平时较常接触的。例如,我们进行《可爱的小动物》这一主题时,我们选择幼儿平时较喜欢、较熟悉的一些小动物,如小兔、乌龟、金鱼、小鸡等,引导幼儿对这些小的动物进一步观察、了解。从这些常见和熟悉的小动物身上,可以以点带面让幼儿了解水中、陆地上、空中的小动物,这样既能调动幼儿的探究积极性,又能达到预期目标。

总之,在指导幼儿进行探究活动时,我们要转变观念,勇于创新。不以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来束缚幼儿的学习活动,要给予足够的探究时间、空间,给幼儿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引导幼儿与材料充分地互动,让幼儿有充分的探究机会。

参考文献:

马文香.幼儿探究式学习中教师的指导策略[J].消费导刊,2009(20).

篇5:幼儿泥塑活动的特点与指导策略

一、幼儿学习科学的心理特点:

(一)3~4岁(小班)儿童学习科学的心理特点

(二)4~5岁(中班)儿童学习科学的心理特点

(三)5~6岁(大班)儿童学习科学的特点

二、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目标的分析、设计与制定

(一)制定目标的重要性

(二)目标的分类

1、层次结构(纵向)分为:总目标、年龄阶段目标、单元目标、活动目标(教师逐一分析)

2、分类结构(横向):科学情感、态度教育目标、科学能力方法目标、科学知识教育目标

(三)重点详细分析<幼儿园指导纲要>中科学领域目标

结论:情感重点培养、知识适时渗透、技能-获得方法(教师具体分析为目标定位的依据及具体如何操作)案例感知:小中大班幼儿科学教育的具体目标

(四)制定活动目标须知及设计要素

案例分析:案例分析与目标修改:小班“可爱的蚕豆荚”

二、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内容(课题)设计、材料设计

(一)内容(课题)设计、材料设计要求

(二)具体内容 1、0—3岁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的内容 2、3—6岁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的内容

3、数学内容

三、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方法及实施过程(过程设计)

(一)教学方法丰富多彩探讨

1、方法学习

案例赏析:沉浮视频采用了哪些教学方法 案例学习:美国老师的认识蚯蚓活动

2、教学方法课堂小体验 儿歌体验(举一反三)

(二)活动过程的设计

1、活动设计流程图如下图:

活动过程的设计——灵活调控活动过程:活动延伸活动开始活动结束活动进行

2、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组织形式

案例:幼儿园优质课欣赏《小鸡出壳的活动》

3、实施过程要点考虑 ★ 幼儿的操作——细心观察 ★ 幼儿的探索——鼓励支持 ★ 幼儿的发现——为之赞叹 ★ 幼儿的困难——适时引导 ★ 幼儿的质疑——共同解决 ★ 幼儿的成功——分享快乐 ★ 幼儿的失败——总结经验 ★ 幼儿的结论——归纳提升

活动案例赏析:小班科学活动快乐种植

4、教学活动过程中注意点(数学)

(1)教师应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运用各种方式、方法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使幼儿主动、积极地进行学习。

(2)在幼儿操作的过程中,教师要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其充分地尝试和探索,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并感受和发现其中的数学关系。

(3)对于幼儿在活动中获得的经验,教师应帮助他们归纳、整理,并可通过提问,组织幼儿讨论,使幼儿获得的零散、点滴的经验能得到及时的整理,使其系统化。

四、乡土教材的开发

(一)农村蕴含丰富的科学教育资源、大自然是天然的科学教材 探究和认识植物

关爱和研究动物

认识和了解农作物、社区资源是优良的科学教育基地、家长资源是科学教育的有利条件

篇6:区域活动的特点及指导策略

泸州市新马路幼儿园 李小芳

区域活动作为集体教育活动的补充,不仅是幼儿园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实现教育目标,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还是学前教育中的科学教育、社会教育的重要载体。有机地将教育者的教育意图渗透其中;可以活动中起着组织、约束、调整幼儿活动行为和相互关系,最大限度地保证幼儿的活动权利等方面的作用,使得我们清楚地意识到,抓好区域活动规则的建设工作,是保证区域活动有效地开展的重要前提.区域活动以其个别化的教育形式尊重了幼儿的个体差异,满足了幼儿个体发展的需要,成为幼儿园所喜欢的活动形式,也是当前幼儿园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所指出的幼儿园教育应为幼儿“提供自由活动的机会,支持幼儿自主地选择、计划活动。在区域活动中,幼儿可以自主选择,自发的活动,并且以小组的活动形式,有协商,有配合,精神上没有压力。但如何更好的在幼儿在区域活动中进行指导,让其形成良好的行为品德习惯,促进身心和谐的发展是我们思考的问题。

一、区域游戏活动的价值与分析

国际21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中提到:“教育也是一种社会经历,儿童在这一经历中,可以了解自己,丰富自己同他人的关系,获得基本的知识和技能。这种经历在接受义务教育的年龄前,根据不同的情况以不同的方式开始。自基础教育阶段起,教育内容应培养学习兴趣、求知欲望与乐趣以及不久以后接受终身教育的愿望与能力”由此可见,学前教育是终身教育的基础,而终身教育对学前教育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作为区域活动能很好的培养幼儿的主动性、创造性、独立性、合作性等现代社会需要的重要个性品质。为他们今后能学会学习、学会关心、有自我教育能力,能在社会上自律自控,有责任感打下良好的基础。

1、教师角色的定位要准确把握。在区域活动中,教师应该做什么?这是我们必须弄清楚的首要问题。区域活动中教师的支持性指导是有别于集体活动中教师的主导式指导的。也就是从活动的台前到后台,从一个引领者变成一个尊重幼儿意愿的支持者和推动者。这就要求老师们要关注幼儿探索学习的整个过程,这样才能充分了解每一个幼儿的发展水平,有利于正确指导和帮助不同层次的孩子。

2、教师介入指导要适宜。幼儿的探索学习需要得到老师的支持、帮助,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不分情况的随意提供帮助。我们应该有这样的理念:只有当幼儿确实因其本身经验与能力的局限,致使探索活动难以继续的时候,才给予一定的支持。所以这就要求老师一定要具有敏锐地观察力和判断力。比如当孩子在很专注、很顺利地进行制作活动时,老师最好不要在此时去打扰他,以免中断孩子的思维、影响孩子的活动。(当孩子用橡皮泥在捏一个苹果时,不要去问:你在干什么呀?捏的是什么呀?这些问题的提出不仅不能推动幼儿的活动,反而会影响孩子)

3、要体现教师的隐性指导。皮亚杰曾经指出:“在游戏中,儿童是自我主宰世界。”在活动区中,如果老师的指导太突出,完全处在一种主导、主动、主持的地位,有时反而会限制、影响幼儿的活动。比如在指导创造性游戏时,当面对孩子的无所事事,老师此时的适时引导确实是非常重要的,但老师的隐性参与指导要适度,只要达到引发、深入游戏的目的即可,不必长时间参与游戏,尤其是对中大班孩子。而且这种长时间的参与还会影响老师对其他孩子的观察和指导。

1.用作方法 实施研究课题,做课题,很多地区的幼儿园吧早已经实践过了,结论很多,现有的资料原始且杂乱无章。因此我们就采取整理与分析科研资料的方法。其次,我们组内的成员都养成了写观察笔记的习惯,每次区域活动都会写下观察随笔,至课题立项以来,我们就下意识的每天进行区域活动,因此我们此次用到的推广方法有观察法、教育实验法和理与分析科研资料法

2.操作原则

根据《纲要》精神,我们在区域活动中将充分扮演好“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的角色,努力创设一个幼儿能感受到接纳、关爱和支持的良好学习、游戏环境。

3.幼儿时期具有的图吹特性(1)具有强烈的情绪性(2)爱模仿

(3)思维仍带有直觉行动性(4)自我保护意识差

二、围绕教育目标,为幼儿创造一个动态的物质环境

1、区域设置,适合幼儿。

游戏环境的创设是幼儿开展游戏的物质条件,也是表现游戏内容的辅助工具,幼儿游戏情节的产生和游戏玩具材料有着密切的关系。

2、区域创设,具有弹性。

如果单靠教师提供游戏材料,其游戏材料跟进的速度往往会落后于幼儿的需要,为此,我们充分挖掘幼儿的潜能,将他们置于主要的位置,鼓励他们参与游戏材料的收集与提供放孩子们在这样的环境作用下,进一步提升了对主题和自主性游戏的理解,同时也积累了幼儿主动收集信息、主动探索的积极性和能力。

3、材料投丰富得当。

材料具有安全性,材料提供的层次性也就是说我们要考虑到所有幼儿,提供符合不同层次幼儿的需要,使每个幼儿在现有水平上有所发展。有可操作性材料锻炼了孩子们的手部肌肉,又发展了孩子们的认知、归纳能力。

4、操作材料,富有层次。

游戏必须要有材料的提供,保证游戏完整有序的完成,游戏中的玩具在幼儿成长中有着相当重要的位置,角色的替换,各种物与体的转变,也因玩具也是儿童阶段的伙伴,由此得出游戏与玩具对促进幼儿身心发展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三、区域游戏活动的有效实施与指导策略

(一)组织幼儿开展区域活动时应注意的问题(1)引导幼儿围绕区域活动的主题收集信息(2)引导幼儿注意安全

在孩子自主开展活动的时候,教师始终应保证每个孩子都在自己的视线范围之内,注意孩子的人身安全,当孩子想要拿高架上的物品时,教师要协助帮忙。

(3)开展活动之后要进行总结性的活动

(二)将建立平等互动、积极有效的师幼关系作为在区域活动中指导中的前提。

平等互动、积极有效的师幼关系是学前教育的基础,师幼互动不仅会影响互动中的教师和幼儿,也会影响到在场的老师和幼儿,产生场效应。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在区域活动开展过程中,给幼儿创造安全、愉快宽松的外部氛围。达到更好的师幼互动,但是,师幼互动,不是简单的管理者、指挥者或裁决者,更不是机械的传授者,而是良好师幼互动环境的创造者、交往机会的提供者、积极有效师幼互动的组织者和学前儿童发展的支持者、合作者、促进者。关注幼儿活动中出现的矛盾,关注幼儿心理情感的特殊需要,关注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关注个性的完善、情绪和情感等内容。

(三)创设使幼儿感受到接纳、关爱和支持的良好活动环境

《纲要》社会领域的指导要点中明确指出:要创设一个能使幼儿感到接纳、关爱和支持的良好环境,避免单一呆板的言语说教。区域活动中应让幼儿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激发其学习动机,为他们的学习提供一个积极自主的空间。

在材料的投放中,应保持多样性、丰富性、趣味性。区角活动主要是通过活动材料的投放来实现教育的功能,让幼儿在与活动材料、环境、同伴的互动中实现发展的目标。

针对各个班幼儿年龄的身心发展规律,我们应该做到为幼儿提供数量充足的材料。研究表明,在活动面积较大,活动材料丰富的情况下幼儿的竞争性、侵犯性和破坏性都低于活动空间小、活动材料缺乏的情况。区角活动教玩具的种类不必很多,但同样的要多准备几套。例如幼儿间相互合作的,互相帮助的材料等等。

(四)建立规则意识

在区域活动中的自主活动中,也常常有“规则”规则在幼儿园的区域活动中也处处体现,常规的建立不仅是集体教养幼儿的需要,同时它有益于促进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可以起到培养良好情绪,形成一定的卫生、生活和行为习惯,促进幼儿的生活和活动的能力提高

四、加强教师指导,为幼儿营造一个宽松的心理环境

1、适时介入,恰当引导

在区域游戏中,教师要适时介入幼儿活动,做到既不干预太多,又不错失任何一个具有教育价值的教授时机。

2、尊重幼儿,科学评价

实施以鼓励为主,开放式的评价,能促进幼儿自我意识的升华、自尊心的建立、自信心的发展、个性的张扬,能为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活动时,不能强制、管制、限制、说教,而是应该在活动中让幼儿理解其含义,所以我们积极尝试用隐性规则来规范孩子的行为。

在区域活动中,隐性规则除了融合于环境的暗示之外,还存在于其他的两个方面:第一是教师指导的暗示作用。教师作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在活动中处于隐性的引导地位。教师通过参与活动和细心观察获得准确的信息,适时适度地运用有效的指导策略,给予适当的鼓励和支持也是推进活动发展的重要手段。第二是材料的暗示作用,幼儿的自主发展是通过与材料的积极互动得以实现,因此,丰富的、不同层次的材料能给幼儿提供充分探索、质疑的时间和空间,提高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的指导在区域活动的开展当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一种隐性的指导,体现为创设游戏环境和提供游戏中的适宜指导两方面。这种指导既需要教师按计划落实完成,更需要教师有较高的专业化水平,这种水平除了以往我们重视的“心中有教育目标”外,还体现在教师对教育理想的追求,对幼儿发展的理解,对游戏中学习因素的把握和在与幼儿兴趣需要互动中促进游戏能力等方面。

篇7:幼儿泥塑活动的特点与指导策略

科研论文:探究幼儿园美术活动中教师的指导方法与实施策略

【摘要】众所周知幼儿园的绘画活动对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实践表明,开展丰富多彩的绘画活动能给幼儿带来快乐和成功的体验,是发展幼儿智力和培养幼儿性情的有效方式之一。它能扩大幼儿的眼界,增进幼儿的视野,丰富幼儿对新事物的认知能力。整个绘画活动中,不但锻炼了幼儿的手脑协调能力和操作能力,也陶冶了艺术情操。

在《纲要》中也提出:艺术活动是一种情感和创造性活动,幼儿在艺术活动过程中应有愉悦感和个性化的表现;教师要理解并积极鼓励幼儿与众不同的表现方式,注意不要把艺术教育变成机械的技能训练,并明确要求教师为幼儿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大胆想像,运用不同的艺术形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这也就意味着在绘画活动中,教师应充分关注幼儿绘画的创作过程,鼓励幼儿大胆把自己的思想感情通过画面表现出来。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教师在幼儿绘画活动中的重要性,教师要更关注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运用多种形式为幼儿提供可发展的创作条件,根据不同幼儿的发展状况和需要,及时的加以适时的、适当的指导,帮助幼儿更深层次的理解作品,鼓励幼儿对作品形式进行大胆的表现。

【关键词】绘画教学 教师指导 创造力

在目前幼儿园绘画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1、在绘画活动的组织形式上,教师太关注向幼儿传授绘画作品表面上所表达的内容,过多地要求幼儿掌握一些绘画方面的技能和技巧,而忽略幼儿参与绘画活动兴趣与自我表达意愿上的发展。

2、在绘画活动的内容上,幼儿较依赖范例,对作品的理解和表现也仅停留在观察、临摹和仿照教师范例的阶段,作品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上缺乏一定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为了更科学,更有效的解决以上几点问题,探究教师在活动中的教法和幼儿在活动中的学法就显得尤为重要。我在探究幼儿园美术活动中教师的指导方法和具体实施策略上进行了一些思考和摸索,现谈点自己初浅的看法。

一、绘画作品内容要符合本阶段幼儿年龄特点的发展状况。

在艺术活动的过程中,不同年龄段的孩子绘画发展水平也是不一样的。选择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绘画内容对幼儿参与的兴趣、创造力的培养、技能的发展和完成情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需要在了解幼儿的年龄特点以后,再来制定幼儿美术活动的绘画内容,绘画内容的选择应从形象性、生动性、趣味性出发,所选择的内容应从幼儿所熟悉的,接触较多的事物出发。

小班阶段(3—4岁幼儿):这个阶段的幼儿刚对自己喜欢的事物有了初步的认识和形象思维,也对色彩也有了初步的感知,所以教师在作品的选择上应该让幼儿对自己感兴趣的物体进行涂鸦开始,如为苹果涂色,给小兔的花衣服涂色等等。同时可以鼓励尝试运用简单的线条对画面进行简单的添画,如学习画直线(土地)、学习画波浪线(小河),学习画圆圈(小花)等等。也可利用棉签蘸颜料进行棉签画,用莲藕、瓶盖进行拓印画等等,以此激发幼儿参与美术活动的兴趣。中班阶段(4—5岁幼儿):这个阶段的幼儿已经基本能够控制自己手部小肌肉,对事物的外型、轮廓进行初步的勾画。对于这个中班的幼儿,教师可以让幼儿学习运用各种图形来替代单一的线条,扩大对物体特征的认识,幼儿可尝试进行图形与图形组合、图形与线条组合等等,尝试变化人物或动物各部图形组合的位置,尝试表现它们的某些细节,使图像更为生动。鼓励幼儿进行简单的写生,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及基本的构图能力。可以尝试运用颜料、水粉等感受颜色组合和变化,如用颜料粉刷石头、制作花馍、宣纸丝巾等印染活动,以此让幼儿感受不同颜色的搭配所带来的不同的视觉美,学习大胆运用颜色。大班阶段(5--7岁):这个阶段的幼儿,对所看和所想的事物能够进行大胆和准确的表现,所表现的事物或人物的比例也比较协调和准确,这时教师可以鼓励幼儿在画面上加上一定的情节,注意合理布局。合理准确地表达它们之间的关系和情节内容,逐步体会布局的均衡与变化以及美感。可以尝试让幼儿听故事然后把故事用连环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又或者可以让幼儿把自己庆祝儿童节、中秋节或其他有意义的事情画下来并讲给其他小朋友听。可以利用幼儿已经掌握的美术功底进行其他美术创作,如在图书区自己创作一本故事连环画。手工区给妈妈设计一条围巾或一个手提袋,为表演区设计一些常用的头饰或道具等。

二、教师在选择和实施教学内容前要详细分析教材本身的特点和存在的教育价值。

《纲要》指出:幼儿的学习要来源于幼儿的生活,以生活为基础,又要建立在生活之上。”缺乏生活经验的学习,对于幼儿来说是空洞乏味的;同样,缺乏生活经验与体验的绘画活动也是枯燥无味的。因此教师要善于选择幼儿熟悉并感兴趣的事物作为其绘画对象。

在绘画教学中的内容选择上,教师和幼儿相比具有一定的主导性,教师所选的内容要能引起幼儿的兴趣,可围绕幼儿熟悉和喜欢的事物或人物为出发点来设计活动。一切以幼儿的角度为出发点,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再绘画的形式上有所提升。因此,如何为幼儿选择合适的内容?如何让幼儿更好的理解所选内容的内在含义?都是教师在实施教学前应该思考的问题。

当教师选择好一个教学内容时,首先要深入分析教材本身的教育价值,提炼出作品要表现的内在含义,分析它究竟要向我们表达些什么、传递些什么。对幼儿的认知、情感和能力等方面是否有所帮助和提高。再次分析所进行的内容是否适合本阶段幼儿年龄特点,即选择的内容是否适宜本年龄段的幼儿,幼儿对老师所选择内容是否理解和感兴趣。难度是否适宜,如果有难度怎样才能帮助幼儿在实施过程中解决,解决的方法又有哪些等等。最后,教师要深入分析和思考教材中的重难点,并围绕活动的目标设计出生动有趣、环节相扣的教学环节,进而带动幼儿积极参与到活动中,体验活动带来的乐趣。

三、采用多种不同形式的教学方法进行各种艺术活动,注重幼儿开放性思维的培养。

《纲要》中提出,尊重不同幼儿的不同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一个幼儿都在原有基础上获得满足和成功。

传统的美术教学常以教师示范。幼儿模仿学习为主要手法,教师往往只注重教育的结果,以“像”或“不像”来评价幼儿作品的好与坏,而忽视了教育过程中,幼儿是否在兴趣和情感方面有所提高与发展。如果经常让幼儿重复临摹教师的绘画作品,让幼儿错误地认为画的跟教师的一样就是好作品。久而久之便会幼儿形成一种依赖范例作品的习惯,如果没有教师的示范、讲解,就无从下手。这样势必压抑孩子对事物的自我表现能力和创作能力。因此,在美术活动中,老师应尊重幼儿个性特点,兴趣,关注幼儿原有发展水平、能力,鼓励幼儿大胆想象,作品中要体现自己的想法。

绘画技能的发展是绘画教学活动中的一部分,但教师要正确认识创造力与技能的关系,注重两者的有机结合。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是美术教育活动的根本目的,而绘画技能又是实现这个目的的前提条件,二者在美术教育活动中都有着各自独特的作用,又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绘画活动中,教师可以将这些技能用有趣的方式呈现在幼儿面前,如教师可以设计“图形创意的活动”这样有利于幼儿去创造和表现,又会让幼儿把各种图形转化成看到的物体。在教师的鼓励下,幼儿按自己的意愿和喜好去创造新的作品,每个幼儿意愿和想法都不同,创造的作品也会不同。这既提高了幼儿的技能,又留给了幼儿创造的空间。

幼儿天生就对新鲜事物感兴趣,愿意尝试多种多样的艺术表现形式。教师只有不断地设计、和组织一些更生动,更有趣的教学活动才能更好地激发起幼儿对参与绘画活动的兴趣和热爱。

(1)形式要多样的导入活动。绘画活动的导入环节一般都采用出示范例画的方式来引起幼儿兴趣,但如果经常使用这种方法,就会使幼儿感到索然无味,毫无新鲜感。因此,在活动中,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出不同的导入方式。可以尝试运用游戏情境的方式来感染和调动幼儿参与的活动积极性。如:情境表演、看录像、讲故事、变魔术,猜谜语等活动进行导入活动。这些情景游戏既引起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又包含着丰富的美术知识,帮助幼儿理解作品的内容的同时又将自己的所思所想表达出来。教师采用不同形式的导入方法,对提高幼儿学习的主动性也是很有帮助的。例如,我在进行绘画“成长的故事”活动中,运用了观看成长录像的方法导入主题,提前搜集了幼儿在不同成长阶段的照片做成了PPT,又配上了音乐和讲解,一时间就引起了孩子的关注和共鸣。

(2)观察引导法。绘画活动是视觉艺术感受活动,离不开幼儿的对作品的细致观察。教师在引导幼儿观察图片或范例时,首先是启发幼儿对生活和事物的热爱,如引导幼儿观察、回忆生活中最喜爱的动画片里的人物或动物是什么样的?有什么样的特点?进行交流之后让幼儿明白自己所画内容的特征,并鼓励幼儿把自己的感受和联想表达出来,使他们的画面生动而充满童真童趣。

(3)过程指导法。在幼儿作画时,教师即不能漫无目的的巡视,也不能过多的询问干扰幼儿的原有思路。老师要做到因人而导、因需而导。针对幼儿绘画能力的差异,教师应对他们进行不同程度、不同形式的辅导。无论集体辅导还是个别辅导,我常采用“你画的是什么,你为什么这么画?”了解幼儿所想,以启发幼儿用画面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针对不同幼儿的创作,给其提供不同的建议,如对自信心不足,不敢下笔的孩子,可以采取手把手或在纸上示意,帮他迈出“万事开头难”的第一步。对不知道如何继续丰富画面的幼儿,老师应及时指导其丰富画面,帮他添上关键的几笔,起到拓展、丰富画面的作用。对于创造力丰富的幼儿,教师可以鼓励其大胆尝试,在大胆想象的基础上提高作品的美感等等。

(4)注重幼儿情感体验的提升。绘画的过程也是孩子们自我情感表达的一种方式,从他们的画中可以反映出他的思想、情感、兴趣和对外部世界的认识。所以在美术活动中,幼儿常常把自己的喜悦、快乐、悲哀、烦恼都倾注在作品中,使之成为他们自己天真的语言,他们时而自言自语,时而互相对话,表述欲望非常强烈

四、幼儿进行作品创作时给予适时的指导和评价。

在美术活动中评价和欣赏常存在于活动的最后,也常常被我们忽略和淡化。提升幼儿美术作品评价并发展评价的多样化,既是帮助幼儿提升经验,也是进一步激发幼儿再参与、再创造的重要教育策略。因此,我们要改变传统的集体评价模式,充分发挥评价的发展性功能,不仅仅在活动结束时才进行评价,而应将评价伴随于幼儿的整个创作过程当中,关注一些幼儿的创作思路与独特表现,让幼儿随时都能感受到来自同伴、老师和自己的鼓励与启发,从而让思路更开阔,想像更丰富。

评价的方式有幼儿自评、同伴互评、教师评价等多样化的评价方式。自评能培养幼儿自信、大方的品质,为幼儿提供向他人介绍自己作品和提高语言组织与表达能力的机会,也是教师和其他幼儿聆听其内心世界的重要途径。在此过程中,教师要认真聆听,给予适时的肯定与鼓励,从而充分理解幼儿创作其作品时的心理,了解幼儿“艺术”语言的独特性。如在主题为“树叶粘贴”的美术活动中,有位幼儿没有像其他幼儿一样用树叶粘贴教师范例上的小鱼等,而是仅用了三片树叶粘贴了一幅大家都看不懂的作品,当他介绍自己的作品时说这片法国梧桐叶是“火”,上面的两片杨树叶子是煤气灶。如果教师没有给予幼儿自己评价的机会,没有聆听孩子自己对作品的独特诠释,恐怕就会以为这个孩子不过是在调皮捣蛋罢了。这也证实了从幼儿自身的角度出发解读幼儿作品的重要性,只有在与孩子的充分交流欣赏中,教师才有可能读懂孩子作品想要说的“话”。而只要读懂了,教师往往就会被幼儿表现出来的创造力深深震撼。

同伴间的互相评价则能让孩子通过对比,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在互相学习中取长补短,引发新思考,获得新知识,创造新方法。相比之下,教师的评价则应十分讲究和慎重。在评价幼儿作品时,教师必须首先了解幼儿艺术表现的特点,深刻理解稚拙是幼儿艺术表现的突出特征,如“蝌蚪人”“五颜六色的太阳”等等。当幼儿大胆进行种种表现时,教师都应报以欣赏的态度,鼓励并肯定幼儿一切稚拙的表现,而不能用“像不像”“对不对”去衡量和评价。同时,教师千万不要轻易动手去改动幼儿的作品,相反,应努力启发孩子,让他们自己去发现和修正。这不仅能够逐步培养幼儿的洞察力,让幼儿形成独立学习的良好习惯,而且能够进一步激发其创造力,保持其绘画的兴趣。

综上所述,幼儿绘画活动必须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以人定教,通过多种教育手段,培养幼儿各种能力的发展。幼儿绘画活动的目的应该是培养幼儿思维的创造能力和对美好事物的感受与表现能力。教师在指导幼儿进行绘画活动时,要先鼓励幼儿大胆地想,再引导幼儿有效合理地画。尊重每位幼儿在绘画过程中的独特、纯真、稚嫩的造型和色彩,挖掘每一位幼儿与众不同的独特潜能,使当前幼儿美术教育适应于培养二十一世纪人才的需要和发展。

参考文献:

1.《纲要》

2.幼儿园美术教学开展与指导

篇8:幼儿泥塑活动的特点与指导策略

一、活动的设计与分析

(一) 目标的制定

活动目标是围绕“合作”的基本要素, 结合大班幼儿的已有经验、能力和发展需要制定的。

1.尝试四人合作, 用垒加、捏制等方法塑造一面有门和窗的泥巴墙。

2.明确本组的任务, 尝试与同伴进行协商分工, 合作共同完成制作任务。

3.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 注意倾听同伴的意见, 知道应该接纳同伴的合理意见。

(二) 活动的准备

1.物质准备:以组为单位安排活动场地;每组一份工具:陶泥、刻刀等若干, 既能满足幼儿个体操作的需要, 又要求群体共享。

2.经验准备:幼儿欣赏过各种墙的图片;在美工区中制作过泥巴墙 (个体制作的经验和技能是合作制作的基础) 。

(三) 合作的过程及分析

合作任务1:小组协商设计并画出墙面的设计图。

(1) 确定本组要制作的围墙上的门和窗的形状。

师:今天我们要为泥巴村制作围墙, 每个组制作一面墙, 墙上有门和窗, 各组准备制作什么形状的门和窗? 请各组的组员们商量一下。

其中一组幼儿关于门和窗户形状的讨论片段:

幼1:我要做圆形的窗户。

幼2:好, 那就做圆形的窗户。

幼3:那做什么样的门?

幼4:长方形的门。

幼1:做椭圆形的门, 和窗户的形状要相似才好看。

幼2:我同意。

幼4:那好吧。

所有小组商量好后, 集体交流各组协商的方法。

师: 各组的组员们在商量的时候有没有不同的意见? 是怎么统一意见的?

幼4:我本来想做长方形的门, 可是他们都愿意听琪琪的, 最后只好做椭圆形的门了。

师:表扬你, 你愿意服从大家, 你们小组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商量好。

分析:幼儿4虽然一开始有不同意见, 但愿意服从大家。教师及时抓住幼儿意见出现分歧, 但最后成功协商的例子, 让该组作介绍并加以表扬, 目的在于帮助幼儿知道在同伴的协商中, 有时应该做必要的妥协, 遵循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

(2) 每组选一位幼儿负责画图纸。

师:每个小组都决定了门和窗子的形状, 请一个小朋友把你们组商量的结果画在纸上。

幼1:老师, 他们两个人都想画, 在抢笔。

幼2:我先拿到笔的……

针对幼儿的争抢, 教师组织了集体讨论:

师:每个小组只需要一个人画, 你们有没有好办法选出这个人?

幼1:让他们石头、剪刀、布, 赢的人画。

幼:同意。

分析: 讨论中几乎每个孩子都想来做群体中“唯一”的一个, 每个组都出现了这样的问题。我并没有直接给出答案, 而是把问题抛给孩子, 引导幼儿讨论, 自己想办法找出协商的方法, 这必须是孩子们都赞成的办法, 包括特别要强的孩子。

合作任务2: 小组讨论泥巴墙的制作方法并记录在制作图上。

师:你们小组准备用什么方法来做墙面?是用一种砖垒? 是两种不同的砖垒? 是整块的泥拼接的方法? 每组确定后, 由一个小朋友负责在图纸上画一个标记做记录。

第一组的方案是用整块的泥来做墙, 负责记录的阳阳在图纸上用铅笔画了一个大长方形。凡凡阻止说:“错了, 我们组是用整块泥做, 你画的这个标记像长砖块。”阳阳分辩说:“是老师说要画标记的。”“那问老师要不要画! ”凡凡转身向我建议道:“可以不画吗? ”“你问问你们组其他小朋友的意见, 如果他们同意, 而且都看得懂图纸, 就可以不画, 重要的是小组其他成员同不同意! ”我回答。“那我们就不画吧? ”凡凡立刻询问本组的其他人, 他们都同意了凡凡的提议。

分析:从以上片段中可以看出, 幼儿在合作中出现问题时还是会依赖教师。我没有帮幼儿决定, 而是引导幼儿知道, 要听大家的意见, 每个人的意见都很重要。

合作任务3:小组的四人商量如何分工。

师:四个人做一面墙, 怎么做呢?

幼:要分一分, 有的人做门, 有的人做带窗户的墙。

师:那各组商量一下, 怎样分工? 谁负责做什么?

幼儿开始协商。一会, 嘉逸喊道:老师, 他们三个人都想做门, 只有我一个人做有窗户的墙, 还有一个窗户没人做!

师:如果三个人都去做门, 你们组完不成你们的设计, 会输给其他组哦!

祺祺:那我来做这扇窗户。

轩轩看着田田说:那我俩谁做门呢?

师:你们俩可不可以一起做呀?

轩轩:对!

田田:我俩一起来做门, 一人做一半。

每组商量好后, 教师到各组巡视, 请幼儿逐一介绍自己的任务。

分析:此环节是活动的重要环节, 合理、明确的分工是合作完成任务的前提。各组幼儿不仅要商量将一面长长的墙分为几部分, 还要商量各自的任务。这要求同伴之间的协商、谦让和接纳他人的意见, 对幼儿有一定的挑战。在分工的讨论中再次出现“只有一个”的问题, 在教师的提醒下祺祺立刻主动谦让, 轩轩和田田也没有一开始那么强硬非要独自包揽做“门”, 两人协商后统一了意见。教师到各组请每个幼儿都说说自己的任务, 了解其是否明确自己的任务。

合作任务4: 每组需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指定长度的墙。

有三个小组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了本组设计图上的墙, 只有一个小组没有完成。

(四) 评价环节

师:请你们来介绍一下你们组是怎么分工合作的。

幼1: 我们组是我做门, 他们三个人做带窗户的墙, 最后连起来。

幼2: 我们组是两个人一起做门, 两个人做带窗户的墙, 然后我们在门的两边又搭了一段墙, 不然就不够长了。

师:每个人都是同时做完的吗?

幼3:不是, 我做得最快, 小宝做得很慢。后来是我和西西一起帮他的, 不然他肯定来不及。

师:原来只有全组的人团结一致、相互帮助, 才能成功。

分析:“我和西西一起帮他的……”幼儿的回答充分体现他们开始有了团队的意识。幼儿心中想的是“大家一起做完才算成功”, 而不是“我做完就成功”, 体现了孩子的大局意识和协作意识, 支持和帮助同伴, 共同完成任务。

二、对活动的思考

让幼儿理解合作的重要性, 学会基本的合作方法, 是此活动的主要目标。在活动中教师多次引导幼儿一起商量, 从中找出合作的方法, 增长了合作的技能。《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建议“幼儿园应多为幼儿提供需要大家齐心协力才能完成的活动, 让幼儿在具体的活动中体会合作的重要性, 学习分工合作”。那么, 教师在组织具体的合作性活动时应做哪些思考和设计, 才能有助于幼儿学会合作呢?

1.活动要有“合作”的必要, 让幼儿在活动中学会合作。本活动中有设计、画图、分工和制作四大环节, 每一个环节中都有合作的任务要求, 幼儿之间如果不合作, 就不能完成相关的任务。就在完成一个又一个任务的过程中, 幼儿学习了什么是合作和合作的方法。

2.合作活动要给幼儿多次讨论的机会 , 讨论是帮助幼儿了解什么是合作和学习合作的有效方法。本活动中每一次出现问题, 教师都组织幼儿讨论, 试着自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并借助其他小组合作成功的经验, 引发幼儿思考、学习合作的正确方法。

3.合作过程中给予适当的指导, 引导幼儿学会合作的方法。成功的合作是需要方法和技能的, 如倾听和接纳他人的意见、适当的妥协、轮流、交换、等待, 相互支持与帮助等。学习合作的活动中, 教师应注重指导幼儿学习合作的方法和技能。如当幼儿作出合作行为, 教师要及时地给予鼓励与肯定, 加以强化。而面对不太会合作的或是缺乏合作意识的孩子, 教师也必须给予适时的引导, 如“你们两个人可不可以一起做呀?”幼儿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是在教师行之有效的鼓励和适宜的引导下, 逐步得到提高的。

4.交流和评价要强调合作的重要。

(1) 强调合作是成功的关键。请有互助、合作行为的小组来介绍, 让其他小组知道:只有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帮助、相互配合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 让幼儿体会合作是成功的关键, 体验合作带来的成功感。失败的小组也能通过其他小组成功的经验, 找到自己组失败的原因, 以便下次更好地合作。

上一篇:最新初中生小桔灯读后感下一篇:密切联系群众主题实践活动方案(备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