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工助学办公室管理细则

2024-06-13

勤工助学办公室管理细则(精选7篇)

篇1:勤工助学办公室管理细则

勤工俭学办公室学生秘书管理细则

一、用人单位管理要点:

1、制定本部门对学生勤工助学的管理办法,明确工作要求、纪律和行为规范等,并交勤工助学办公室备案。

2、平时在“学生勤工助学情况登记表”上如实记录学生参加勤工助学的时间,并参照参加学生勤工助学的考核标准,对学生每周的工作情况量化评分。

二、纪律要求与奖励

1、在参加勤工助学过程中,要端正工作态度,自尊、自爱、自重,要树立劳动光荣的观念,要有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消除雇佣观念,自觉地接受实际工作的锻炼。

2、在参与勤工助学活动期间,勤工助学学生必须按时上下岗,规定在岗时间不得缺勤,若有特殊情况应事先告知用人单位或勤工助学办公室,无故缺勤一次扣劳务费10元,一月达三次者予以辞退。

3、任何参与勤工助学的同学不得私自找其他人代替,如确需找人代岗的,要事先征得办公室工作人员的同意。

4、勤工助学活动有别于经商活动,任何同学不得假借勤工助学名义在校内摆摊设点或推销商品,一经发现,按有关规定予以处理。

5、如因特殊原因需辞职或更换工作岗位,需提前10天向勤工助学办公室提交书面材料。在递交材料10天后无答复或无岗位交接的情况下,申请人可以自行脱岗,责任由勤工助学办公室承担。

6、在勤工助学岗位未满一月、擅自离职者,除扣发当月劳务费外,还将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甚至纪律处分。

7、凡在勤工助学活动中有弄虚作假行为,或因工作不负责被辞退的同学,两年内不得再参加学校统一安排的勤工助学活动。

8、在勤工助学管理活动中,如有不称职的管理人员,由勤工助学办公室公开调换或辞退。

9、每学期进行勤工助学工作总结,对在勤工助学活动中集体观念和责任心强,任劳任怨,成绩显著的同学,授予“勤工助学之星”称号,并给予100元的现金奖励。同时还将颁发证书。

篇2:勤工助学办公室管理细则

2012年10月

勤工助学活动是指学生在学校的组织下利用课余时间,通过劳动取得合法报酬,用于改善学习和生活条件的社会实践活动。

一、工作职责

1.校学生处大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负责全校勤工助学工作的统一组织和管理。2.校各部门(学院)负责申报及管理部门(学院)的勤工助学工作。

3.各部门(学院)须设立1名固定教师作为本部门的勤工助学联系人,对口与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协作管理本部的勤工助学工作。

二、岗位设置与信息发布

1.校内勤工助学岗位分固定岗位和临时岗位。固定岗位是指持续一个学期以上的长期性连续性工作岗位;临时岗位是指不具有长期性,通过一次或几次勤工助学活动即完成任务的工作岗位(累计工作时间不超过20小时)。

2.校内勤工助学岗位设置以校内学生服务、管理辅助和后勤服务等公益性劳动为主,不得组织学生参加有害、危险的生产作业以及超过学生身体承受能力、有碍学生健康的劳动。

3.校内勤工助学固定岗位的设立,由各用工部门(学院)在每学年初向校大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申报。临时岗位可根据工作需要向校大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申报。4.每学年初,经校学生处大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审核通过的勤工助学岗位必须面向全校公开发布招聘(通过校园网发布)。

三、岗位申请、招聘与录用

1.各部门(学院)接受学生参加勤工助学活动的申请,组织面试考核学生,根据审批岗位数聘用学生参加勤工助学活动,并向大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报送学生信息进行登记备案。

2.同等条件下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优先录用

3.录用学生须接受大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的岗前培训和安全教育及部门(学院)提供的业务指导后可开始勤工助学活动。

4.录用学生发生变动应及时向大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说明,否则视为自动放弃岗位。

四、岗位管理、考核及报酬发放

1.部门(学院)负责对从事勤工助学学生的管理与考核,建立勤工助学人员的上岗、离岗和工作记录,并建立其工资台账。大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定期检查部门(学院)对勤工助学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

2.学生参加勤工助学的时间原则上每周不超过8小时,每月不超过32小时,累计每人每月报酬不超过256元人民币。

3.校内固定岗位按工作小时计酬,每月统计报送一次,次月发放。

4.校内临时岗位按小时计酬,原则上不低于每小时8元人民币。每次申请的勤工助学临时岗位酬金不超过160元人民币。

校内固定勤工助学岗位设置聘用工作流程

1.有用工意愿的部门应在每学年开学第一个月(通常为9月)向大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提出岗位设置申请,填写《校内固定勤工助学岗位设置申请表》并报送。用工部门必须是校内处级部门和二级学院,个人和科室等不可单独申请。用工部门必须设置1位教师为勤工助学联系人,方便协作管理。

2.大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对设置岗位申请进行审批,并回复审批结果。

3.用工部门岗位设置申请获得批准后,必须在校园网公开发布招聘公告,接受学生应聘,并组织考核,坚持按照“学有余力、自愿申请、信息公开、帮困优先、竞争上岗”的原则聘用学生。

4.登记招聘学生信息并报送大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备案。

5.对招聘学生进行岗前培训和安全教育后开始勤工助学活动。

6.根据学生工作时间计算报酬,每月统计一次并报送到大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每月10日之前报送上月学生工作报酬)。学生参加固定岗位勤工助学的时间原则上每周不超过8小时,每月不超过32小时,累计每人每月报酬不超过256元人民币。每月每人工资应按具体工作小时统计,不可统一按256元上限发放。7.聘用学生发生变动应及时向大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说明。8.校内固定勤工助学岗位设置每学年更新一次,岗位设置未变动的也应在每学年开始第一个月进行申报。

校内临时勤工助学岗位设置聘用工作流程

1.有用工意愿的部门应在聘用工作前向大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提出岗位设置申请,填写《校内临时勤工助学岗位设置申请表》并报送。用工部门必须是校内处级部门和二级学院,个人和科室等不可单独申请。

2.大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对设置岗位申请进行审批,并回复审批结果。3.用工部门岗位设置申请获得批准后可开始勤工助学活动。

4.根据学生工作时间计算报酬,统计后报送到大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每月10日之前报送学生工作报酬)。

5.校内临时岗位按小时计酬,原则上不低于每小时8元人民币。每次申请的勤工助学临时岗位酬金不超过160元人民币(每人)。

校内勤工助学学生工资报酬申报发放用工作流程

1.获得聘用勤工助学学生许可的部门(处级或二级学院统一申报),请到到大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网页下载“校内勤工助学费用申报表2012版样表”,按要求填写并打印纸质表格,部门领导签字盖章,纸表送到大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办公室,电子表格在每月10日前发送到suepzhuxue@126.com邮箱。2.大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对各部门的费用报表进行审核,对不符合发放标准或有错误的信息进行筛选。

3.汇总所有部门报表后提交财务处审核发放(通过农行卡汇款发放,不发现金)。

校内勤工助学学生工资报酬申请补发工作流程

1.参加勤工助学的学生如果发现自己的工资报酬未能成功汇入本人农行卡,请先到农行各营业网点打印带有卡号信息的对账明细单(无卡号的明细单无效)。2.到大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网页下载打印“补发登记表”,按要求填写并粘贴对账明细单。

3.学生携补发登记表到所聘用部门请负责本部勤工助学工作的老师进行核查,如果确认应该补发,请负责老师签字盖章。

4.学生把补发登记表送到大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办公室,审核后安排次月补发。

部门申请补发勤工助学费用工作流程

1.因各种原因延期未能按时报送本部门勤工助学费用,时间不超过2个月,可以延期申报正常发放(月次列请注明该费用为何月费用)。

2.如果延期超过2个月申报的,请附延期情况说明(部门领导签字盖章)。3.大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对补发申报进行审核后安排发放。

相关表格下载:校主页→学生服务→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相关下载 网页地址:http://xsc.web.shiep.edu.cn/zzgl/article/index.asp

注:如果是临时勤工助学岗位人员费用请在备注栏说明“临时岗位”,可以和固定岗位人员费用合表报送

篇3:勤工助学办公室管理细则

答:过讲了。谈不上“大动作”。南京市今年的装备计划经费大约在1.6亿元。涉及的项目分为传统的项目和新建的项目。前者如学生课桌椅, 教学仪器、设备和各类耗材以及多媒体设备、音体美器材等装备更新。后者是从推进学科建设出发, 从整体推进南京装备事业发展的角度来安排, 如高中每一个区县装备一所理科实验室数字化系统 (俗称:数字化实验室) , 每一个区县装备一个“多媒体课堂录播系统”。从操作与经费层面分, 我们是把经费大部分切块到区县, 称为“切块经费”, 占总额的90%, 这一部分经费的操作由区县负责, 我们从宏观上管理, 技术上指导, 采购上规范。还有10%的经费, 留在市级, 称为“专项经费”, 由市教育装备办负责操作。这部分经费主要是通过引领示范, 来推进全市装备整体水平的提升。如今年在每一个区县装备一所高中的“理科实验室数字化系统”就属于这个专项。2009年我们在每一个区县装备了一个“数字化地理专用教室”也是这种方法。另一方面围绕教育均衡发展, 我们的专项集中在全市薄弱环节和薄弱地区, 通过专项支持来进行区域范围或某个领域的整体提升。如2009年我们对农村村办幼儿园以江苏省颁布的农村中心园标准进行了整体提升, 对农民工子弟学校进行装备, 提升其办学水平。2010年我们继续以专项形式进行农村中心幼儿园的提升。全市的教学仪器、图书装备及专项经费均由市教育装备办负责和实施。

工作任务确实很大, 也很复杂。如何来统筹安排如此复杂的工作任务呢?我主要是分清轻重, 把握难点, 合理分工协作。具体来说, 对于“切块经费”, 即以区县为主的装备工作, 我们采取宏观政策指导, 技术标准规范、集中采购分区实施、市区二级验收把关的方法, 使市区县二级装备部门各负其职, 通力合作。如课桌椅更新, 我们先着力抓好课桌椅选型、课桌椅的质量标准和技术规范, 通过召开年度展示会和专家评审, 最后形成年度课桌椅装备工作实施意见, 全面指导区县搞好装备。在此基础上, 集中区县计划通过“集中采购”与“协议采购”两种方式, 确保任务完成和质量保证。区县负责验收, 市负责抽查监督。对于市级专项装备, 我们是以市为主, 区县配合的模式。由于专项装备往往是先进性的项目, 或有着比较特别的要求, 因而其技术标准与质量需要研究, 所以, 全部由市装备办操作。我们抓好一个技术团队做好标准与装备方案, 以责任科室带头开展集中采购与实施。

工作中我主要是抓重点工程和宏观上的工作, 一是充分发挥单位领导团队的作用和每一个科室的作用, 二是强化科室之间的协调与合作, 三是建立了“实验室”“信息技术”“图书”等装备研究中心组, 充分发挥来自学校一线教师的力量与技术, 延伸南京市装备部门的力量, 特别是在管理上和技术支持上, 用好中心组成员是我们工作的一个有效方法。

除了以上措施外, 还有一个重要的力量, 就是充分依靠行政部门的力量。我们和相关行政处室与事业单位紧密团结, 如中教处、初教处、财务处、规划处、教研室等, 在各类装备项目的实施过程中, 将行政处室的作用发挥到最佳状态。

问:我们从相关媒体上获知, 在南京市政府每年的教育投入中, 对教育技术装备的投入占很大比例, 资金的投入只是一种手段, 但在实现现代化进程中也取得了一定成绩, 您觉得南京市是如何稳步推进教育现代化的, 在推进过程中又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同时, 请您谈一下您对“教育现代化”的理解?

答:南京市教育局每年在基础教育教育技术装备上的投入是比较大的, “十五”与“十一五”期间, 几乎每年都是1亿元的经费, 再加上区县配套的资金, 平均每年达在1.5亿元以上。在推进教育现代化上, 南京市的教育工作首先是旗举得早、举得高, “创一流教育, 建教育名城”和“均衡发展、优质发展”的思想理念始终如一地落实在各项工作上, 而在装备上尤为突出。如教育装备的经费每年都向薄弱区县和薄弱环节倾斜;其次是抓手抓得好与准, 南京基础教育以省开展的区域教育现代化验收为动力, 整体推进区域现代化进程;依据区县的经济与教育发展一个一个地推进实施;再次是过程管理严格, 实施质量比较高。在教育现代化推进过程中, 我们针对不同层面实施一个又一个工程, 如“三新一亮工程”“示范初中工程”“农村幼儿园提升工程”等。在装备上, 我们主要依据江苏省颁布的装备标准中的二级标准灵活实施, 既基于标准而又高于标准。这个“高于标准”, 主要是在一些项目的功能与质量标准上做到与时俱进。

在教育现代化的推进过程中, 最大的困难一是受区县的经济条件限制, 南京部分区县经济相对薄弱, 其投入不足, 主要是依靠南京市教育局的支持。二是教育现代化推进了, 装备水平提高了, 但管理与应用却跟不上。装备的效益与现代化的进程还是有差距的, 甚至是有较大的差距。

我理解的“现代化”, 只是一个教育发展的过程不是一个结果, 是一个教育的整体状态不是某个方面的先进程度, 是一个教育发展的持续动力不是一个阶段性的目标。教育现代化应该永远处于追求的过程中, 因为现代化本身是一个前进的状态。对于装备来说, 教育装备的现代化不仅是技术手段的现代化, 更重要的是装备的内涵与教育发展的内涵要适应。教育装备的现代化不是简单的满足或保障教育教学的需求, 而是在保障的同时, 能够促进教育教学的改革、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促进学校的发展。保障只是基础, 促进才是现代化的要求。

在教育现代化进程中, 要避免的是轻易地将科技 (各类技术) 产品引入到学校与课堂中来, 产生过度装备。过度装备不仅形成浪费, 而且还会因过度依赖技术从而降低教师自身教育教学能力的养成, 如电子白板的大力推进可能是个典型问题。

问:教育装备在硬件建设上突飞猛进、成效显著, 但在管理和使用方面不尽人意已成为我国教育技术装备建设方面的一个突出问题, 南京市教育装备办是怎样在“配备”和“管理”上同步推进的, 又有哪些具体措施?

答:南京的教育装备情况与全国其他省市存在同样的问题。重投入轻效益、重装备轻管理、重项目轻技术等现象还是有一定的比例。为了提高装备效益, 促进装备发挥作用。从2009年开始, 我们调整工作思路。

一是不以达“装备标准”为主要的装备动力, 即不为达标而达标装备, 而是以“学科建设、课程实施需求”为要求开展装备。淡化所谓的“标准”, 强化学科的实际“需求”。充分搞清每一个项目对推进教学质量提升、促进教育教学改革的作用、保障课程实施的需求, 在此基础上, 才立项推进装备项目。

二是把装备实施与师资培训并重与同步。以前, 我们是重装备、轻培训, 现在我们把培训与教学使用作为装备工作的内容之一。如在通用技术专用教室装备的同时, 我们与东南大学联合规划了3年的全市高中通用技术教师培训, 3个暑假每期10天, 封闭式在东南大学进行使用与教学的培训。又如, 幼儿园提升工程的同时, 我们与初教处合作, 以市里的“名园”与农村村办幼儿园牵手, 一对一开展应用培训。再如, “数字化地理教室”建成后, 我们与中教处、教研室联合对装备学校的分管校长、区县教研员和地理教师开展了3轮培训, 分层分内容进行培训。

三是开展“管理示范学校”的评估评优工作, 以此为抓手推动学校加强管理。

四是建立全市数字化网络管理平台, 通过网络与数字化手段推进学校管理与使用工作。

五是开展各类专用教室、实验室管理教师的技能竞赛活动, 促进管理教师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

六是建立中心组和教育装备专业委员会, 凝聚管理和技术型教师, 通过活动来促进全市教师群体的专业水平提升和职业精神提高。

问:近10年来, 南京市在中小学教育装备上的投入力度很大, 连续9年年均投入超过1.5亿元, 全市的教育装备水平也逐年提升, 对此南京市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和中小学教师的反馈如何?在未来几年内, 资金投入的方向是什么?

答:各级教育管理部门总是觉得钱不够, 要装备的东西实在太多, 同时, 由于信息技术类的装备占了80%以上, 许多已经到了淘汰更新的时期了, 如多媒体设备、计算机网络教室等。学校要求更新换代的呼声很高, 但这是很庞大的开支。学校的呼声是“维护费用不够, 耗材费用不够”。当然, 设备多了、好了, 教师都是欢迎的。可以说, 装备、使用维护、更新淘汰到了一个矛盾冲突的时期了。而耗材的不足也影响到了装备效益的发挥。

“十二五”期间, 资金的投入方向有3个:一是维护与淘汰更新, 这将是一项较大的支出, 因为“十五”期间装备的信息技术类产品, 均处于要淘汰的局面。二是在品质与内涵上提升教育现代化的水平。这主要有3个层面:从加强学科建设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方面考虑, 要提升各学科的实验室建设品质, 其方法是与数字化相结合, 更新仪器设备提高仪器设备的品质与技术水平, 提高信息化水平;在这个层面特别要加强文科实验室的装备 (专用教室与设备的装备) 。从信息化的层面考虑, 要从区县一体和南京整体两个区域与城域的角度出发, 打造南京教育的数字化和网络化。从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学校绩效管理考虑, 装备要为服务学校管理绩效考核和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技术支持, 在这个层面上, 主要是校园网为核心的多网合一与数字化管理服务平台的打造, 数字化教学网络平台的打造。三是校园文化的建设。随着南京教育向一流教育的迈进, 校园文化的打造将成为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石。特别是对于那些有着办学特色、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学校。

问:我们了解到南京市教育装备工作在全国名列前茅, 特别是你们提出的“配、管、用、研、培、赛”六字方针以及“厚基强能, 高位均衡发展”等理念对其他地区教育装备工作具有借鉴意义。您作为南京市教育装备与勤工俭学办公室的领导, 能谈谈在教育装备工作上的经验吗?

答:南京的装备还谈不上在全国名列前茅, 这“六字”方针也不是南京提出的, 而是江苏省教育装备中心提出的, 我们只是贯彻落实。但我们在落实上倒确实有自己的方法与措施。

要说装备工作的经验, 真的谈不上。比我们强的且有成功经验的地区太多了。但如果非要我总结的话, 我想我们南京教育技术装备有这么几点值得一提:

一是教育现代化的旗帜举得高、举得早, 通过投入到位把思想和要求落实到位。教育现代化首先是教育技术装备的现代化。教育装备的投入是保证教育现代化实现的基础。自2001年以来, 平均每年达1.5亿至1.7亿元, 如此巨大的投入, 在全国同类城市可能不多见。

二是实践科学发展观, 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理念在技术装备上体现深刻。市教育局在投入机制上, 从“统筹兼顾、均衡发展”到“教育高位均衡发展、优质发展”, 一直把均衡发展的要求作为主要指导方针。其措施是把城市教育附加统筹兼顾到了农村学校。这就是前面提到的90%与10%的分配机制。特别是这些专项经费的安排, 扎实有效地支持了落后区县的装备。使全市教育装备的发展水平基本位于同一水平。这种机制为全国许多省、本省各市所赞扬与羡慕。

三是“教育名城”建设的战略目标, 有效促进了教育技术装备工作不断推进。通过技术装备打造优势学科, 推进学校文化建设, 建设信息化数字化的南京教育, 做了一些有创意和务实的工作。如围绕推进素质教育实施, 开展了中小学“五室建设”, 落实与推进高中新课程改革, 全面建设装备了“高中通用技术专用实践活动教室”, 打造南京教育的“小班化教育”名片, 对“小班化装备”和初中地理学科“数字化地理专用教室”建设, 以加强教师进修学校装备, 促进教师进修学校管理与服务好学校为要求, 对全市14个区县的进修学校从整体上进行现代化装备, 使全市区县教师进修学校的教育技术装备水平在全国领先, 为其充分发挥作用提供了良好的硬件条件与物质基础。今年, 又推出了“高中理科实验室数字化建设”、围绕教师专业成长与课堂教学管理, 又立项装备“数字化微格教室 (多媒体课堂录播系统) ”等。这些工作是站在南京教育发展的高度与全局视野下开展的, 对区县和学校是一种引导和促进。在此基础上, 由区县在“面”上铺开, 推广装备。

四是全市教育系统的教育装备集中采购机制, 对教育现代化的整体推进和学科建设提供了一种方法上的保障。南京市教育装备办是受财政委托的全市教育装备集中采购代理机构, 这一招标采购平台与教育装备的管理体制结合很好, 把技术、质量和应用的管理与采购有机的整合了, 确保了装备的质量与技术水平, 对效益的推动也能起到较好的作用。

五是对教育技术装备的理论研究和管理工作, 不断得到认同与加强。南京市教育装备办为加强理论研究和管理, 办了一个网站和一本期刊, 不定期举办各类项目的展示会与技术论坛。这是一个带有科研性的方法, 虽然刚起步, 但是实践证明是正确的。

问:您作为《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杂志基教刊的编委会副主任, 对杂志近1年的发展状况, 有什么样的建议或寄语?在您担任杂志编委会副主任一职以来, 与您的本职工作又有怎样的融合和借鉴?

答:一年来, 我觉得杂志是越办越好。其特色是不断地与期刊的性质在贴近, 能突出装备。但是, 我觉得还不够。我希望杂志能在“立足装备、围绕装备、推进装备”上再下些功夫。具体来说, 要多从装备的现实出发选题, 要多刊发教育技术各类项目的理论与技术研究性的文章, 指导装备部门与学校如何应对装备与选择项目。作为杂志, 要有理论深度, 所以, 要能够围绕当前的热点难点、装备和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 对装备工作和各类装备项目开展“评头论足”。也要有实践研究, 要多发表有关装备项目与技术的应用文章, 通过杂志告诉学校、教师, 哪些装备是真正有效的, 如何才能有效, 如何克服应用与管理中的问题等。同时, 也要大胆地为企业提供服务。不是做企业的附庸, 而是推进企业的发展, 促进企业更好地服务教育。

我认为杂志是一种媒体形式, 作为媒体就要能树旗, 能引领和推动媒体关注对象的事业发展和认识水平的提高, 能将媒体关注的事业的理论与实践水平提高。成为教育技术装备的一面旗帜, 应该是《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杂志的方向。

很遗憾, 作为副主任, 一年来没有什么作为。一是工作太忙, 二是距离有点远。但是, 作为副主任, 我经常在思考如何用自己的工作来证明我对得起这个职务。那就是南京的教育技术装备工作在各方面要走在前列, 要有先进性, 能为杂志提供一些案例和理论研究。所以, 从这个层面讲, 这个副主任的职务, 从某种意义来说, 不仅促进了我的工作, 而且使得我的工作有了一个别样的动力。我希望2010年能为杂志多做一点实质性的工作。我也正在选题, 希望能为杂志提供更好的服务。

编者寄语:在编者整理后有为书记的采访时, 发现他的回答均是客观的, 务实的, 也是谦虚的, 独到的。温家宝总理曾说“不普及提高教育, 国家不能强盛”, 教育装备作为教育发展的基础, 需要许许多多的教育装备工作者为之付出艰辛的努力, 更需要像后有为书记这样的教育装备工作领导者的远见卓识和务实引领。编者把此篇文章的题目取名为“教装天地大有作为”, 意在与广大教装工作者共勉、共同推进教育技术装备工作水平和质量的提高, 实现教装事业的科学发展。

篇4:勤工助学办公室管理细则

建立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继农村义务教育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之后,促进教育公平的又一件大好事,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落实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保证教育事业持续协调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为了进一步加强宣传工作,促进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助学政策各项要求的落实,我部会同财政部编写了《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政策解答》。现印发你们,供参考。

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政策解答

1.建立健全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答: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承担着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的任务,是面向人人的教育,在推进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就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党中央、国务院始终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工作。2002、2005年,国务院先后两次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并分别印发了《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要求把职业教育放在更加突出、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特别是中等职业教育。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正确领导下,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实现了又快又好的发展,整个事业欣欣向荣、蓬勃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2005、2006年,中等职业学校连续两年每年扩招100万人,中等职业学校年招生规模达到748万人,在校生规模达到1810万人,均创历史最高记录,促进我国教育整体结构趋向协调。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就总体而言,中等职业教育仍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其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的问题越来越突出。据统计,目前绝大多数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来自农村和城市中低收入家庭,有不少学生因为得不到有效资助,不能顺利入学或完成学业。这个问题解决不好,不仅将制约中等职业教育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甚至会影响到业已取得的发展成果。

为加快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按照国务院的部署,2006年,财政部、教育部出台政策,推进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助学制度建设,并安排中央财政专项资金8亿元,设立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助学金,资助了80万学生,每人每年资助1000元,约占在校生的5%。加上地方资助资金,2006年共资助了200万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接受中等职业教育。但是,这一资助规模同实际需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仍不能满足中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要求。

今年,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进一步强调,“要把发展职业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使教育真正成为面向全社会的教育,这是一项重大变革和历史任务”,并郑重宣布,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建立健全国家奖学金、助学金制度。陈至立国务委员在今年5月召开的全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会议上指出,高等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的大门必须向每一位具备资质的青年敞开,决不能让他们因经济困难而被拒在校门之外。今年5月13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决定进一步建立健全我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

为贯彻落实好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保证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的顺利实施,今年6月,财政部、教育部印发了《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办法》等2个配套文件。

建立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一项造福当代、惠及子孙、影响深远的重大决策,是继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之后,促进教育公平的又一件大好事,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保证教育事业持续协调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是履行政府公共财政职能的重要措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2.建立健全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总体思路和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新的资助政策体系体现了“加大财政投入,经费合理分担,政策导向明确,多元混合资助,各方责任清晰”的基本原则。一是在经费投入上,按照建立公共财政体制的要求,大幅度增加财政投入,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二是在财政投入的分担上,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所需资金由中央与地方按比例分担,中央对中西部地区给予倾斜。三是在政策导向上,努力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享有公平接受教育机会的同时,吸引更多的学生接受职业教育。四是在资助方式上,形成以国家助学金、校内奖学金、学生半工半读、学校减免学费以及企业行业设立奖学金等多种方式有机结合的资助政策体系。五是在责任划分上,中央与地方、各相关部门及学校分工明确、责任落实,操作办法简便易行,并接受社会各界群众监督,以确保各项政策措施顺利实施。

新的资助政策体系具有五个特点:一是制度设计着眼于系统性和长期性;二是财政投入大幅度提高;三是经费分担更加合理;四是资助保障水平显著提高;五是政策导向明显。

3.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具体内容有哪些?

答: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国家助学金制度。国务院《意见》规定,由中央和地方政府安排专项资金设立国家助学金,资助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正式学籍的在校一、二年级所有农村户籍的学生和县镇非农户口的学生以及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1500元,第三年实行工学结合、顶岗实习。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所需资金根据各地财力及生源状况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按比例共同负担。国家助学金是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主体。

(2)奖学金制度。由地方政府、相关行业企业安排专项资金设立中等职业学校政府奖学金、专业奖学金和定向奖学金。

(3)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制度。安排学生在第三学年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让学生通过顶岗实习,获取一定的报酬,用于支付学习和生活开支。同时逐步建立和完善半工半读制度。

(4)学费减免制度。中等职业学校每年都要安排不低于事业收入5%的经费,用于学费减免、勤工助学、校内奖助学金和特殊困难补助等方面的开支。

(5)助学贷款制度。国家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为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小额助学贷款,可由地方政府予以贴息。

(6)多种形式的社会资助制度。鼓励和支持有关机构、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以及公民个人积极参与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

上述各项助学措施互为补充,有机地构成了全方位、多角度的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资助政策全部落实到位后,受资助的学生将达1600万,约占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总数的90%。

4.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资助对象是什么?

答:国家助学金资助对象是具有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正式学籍的在校一、二年级所有农村户籍的学生和县镇非农户口的学生以及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享受国家助学金政策的中等职业学校,是指经政府有关部门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批准设立并备案,实施中等学历教育的各类职业学校,包括公办和民办的普通中专、成人中专、职业高中、技工学校、职业技术学院附属的中专部和中等职业学校等。

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界定标准由各地自行确定,原则上主要包括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家庭学生、革命烈士子女、残疾学生和因突发事故导致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等。

5.民办学校学生是否享受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政策?

答:财政部、教育部印发的《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中已明确规定:凡经政府有关部门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批准设立并备案,实施中等学历教育的各类职业学校,包括公办和民办中等职业学校均享受国家助学金政策。各地民办学校如何享受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政策,由省级财政、教育部门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并对享受资助政策的民办中等职业学校,在办学条件、学费标准、招生就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措施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民办中等职业学校要依法办学,规范管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收取学费,并同对公办中等职业学校要求一样从事业收入中足额提取5%的经费,用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费减免、校内奖学金、助学金和特殊困难补助等方面的开支。

6.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的申请和审批程序是什么?

答:首先,中等职业学校在录取新生时将《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申请表》及《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申请指南》随同入学通知书一并寄发给录取的新生。

第二,新生和二年级学生在新学年开学一周内向就读学校提出申请,并递交相关证明材料。农村学生提供户籍证明,城市学生提供有关家庭经济困难情况证明。

第三,中等职业学校根据规定,受理学生申请,组织初审,并将初审结果在学校内进行不少于5个工作日的公示。公示无异议后,学校将《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受助学生汇总表》报至同级学生资助管理机构审核、汇总。

第四,学生资助管理机构将审核意见报同级财政、教育部门审批。同级财政、教育部门向同级学生资助管理机构和所辖学校批复审核意见。

第五,学校于学生入学一个月内将国家助学金发放到受助学生手中。

7.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是多少,以何种方式发给学生?

答: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为符合资助要求的中等职业学校一、二年级学生每生每年1500元。国家助学金按学年申请和评定,按月发放。

学校要为每位受助学生分别办理银行储蓄卡。国家助学金由学校直接发放到受助学生手中。一律不得以实物或服务等形式抵顶或扣减。

8.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能否申请助学贷款?

答:国家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为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小额助学贷款,可由地方政府予以贴息。鉴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一般年龄偏小,有些入学时尚不具备承担完全的民事责任能力,助学贷款可提供给学生家庭。同时,具备实力的职业学校可由学校集中贷款后,与学生家长协商确立延期支付学生学习费用合同。

9.如何加强对助学金的管理与监督,确保助学金用在实处?

答:一是明确责任。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实行学校法人代表负责制,校长是第一责任人,对学校助学工作负主要责任。

二是加强管理。学校要制定本校国家助学金具体实施办法,设立专门机构和配备专职人员具体负责助学工作。要建立专门档案,将学生申请表、受理结果、资金发放等有关凭证和工作情况分年度建档备查。教育部将在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基础上,建立全国统一的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国家资助体系信息管理系统,实行统一电子注册。

三是强化监督。各级财政、教育部门要加强对国家助学金的管理,实行专款专用、专账核算,接受审计、监察部门的检查和社会的监督。对弄虚作假、套取财政专项资金或挤占、挪用、滞留国家助学金的行为,将追究直接责任人和相关领导的责任。财政部、教育部将对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开展得好、成绩突出的地区和学校予以表彰。

10.新的中等职业学校资助政策实施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上学是否就不用交费了?

答:按照国家规定,中等职业教育属于非义务教育,新的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助学金主要是资助学生的生活费用,学生还是要按照规定交纳学费等费用。为了不增加学生的经济负担,国务院《意见》规定,除国家另有规定外,今后五年包括中等职业学校在内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学费、住宿费标准不得高于2006年秋季相关标准。

新的中等职业学校资助政策实施后,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1500元,主要用于受助学生的生活费开支,学生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用于补贴学费。三年级学生通过工学结合、顶岗实习获得一定报酬,用于支付学习和生活费用。对其中家庭经济特别困难交不起学费的学生,要通过学校减免学费、行业企业设立奖学金与助学金等方式帮助解决。

实行新的资助政策以后,绝不允许一边加大助学力度,一边擅自提高收费标准、擅自设立收费项目。

11.中等职业学校“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制度将如何实施?

答:推行工学结合、顶岗实习,是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职业教育思想、观念和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大变革,是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一种重要制度安排,其意义十分重大。

为大力推动中等职业学校积极开展学生实习工作,加强规范管理,教育部、财政部研究制定了《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办法》。《办法》明确指出,学校和实习单位要共同制定实习计划,使学生在实习期间既能接受职业技能训练,也能获得相应的专业知识和理论教育。要建立健全辅导员制度,定期开展团组织活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综合职业素质。要建立健全实习管理制度,通过签订协议明确学校、实习单位、学生本人的责任、权利和义务;还要建立学校、实习单位和学生家长经常性的学生实习信息通报制度。要加强统筹安排和组织协调,做到实习计划落实,思想工作跟上,指导教师到位。

《办法》还要求,组织安排学生实习,要严格遵守法律法规,确保学生的安全健康,高度重视劳动保护工作。不得安排一年级学生到企业等单位顶岗实习;不得安排学生从事体力劳动强度过大和有安全隐患的实习劳动;不得安排学生到酒吧、夜总会、歌厅、洗浴中心等营业性娱乐场所实习;不得安排学生每天顶岗实习超过8小时;不得通过中介机构代理组织、安排和管理实习工作。

工学结合、顶岗实习能否顺利开展,企业的态度很重要。为了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国家税务总局近日出台了《企业支付实习生报酬税前扣除管理办法》。该《办法》第四条规定,企业按照财税〔2006〕107号文件规定支付给在本企业实习学生的报酬,可以在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时依照本办法的有关规定扣除。第八条规定,企业可在税前扣除的实习生报酬,包括以货币形式支付的基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含地区补贴、物价补贴和误餐补贴)、加班工资、年终加薪和企业依据实习合同为实习生支付的意外伤害保险费。《办法》还规定,接收实习生的企业与学生所在学校必须正式签订期限在三年以上(含三年)的实习合作协议,明确规定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否则其支付给实习生的报酬,不得列入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项目。

篇5:勤工助学办公室管理细则

根据《宁夏回族自治区技工学校国家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宁)的通知精神,为帮助贫困家庭学生顺利接受中等职业教育,激励学生勤奋学习、努力进取、全面发展,为社会培养更多更优秀的技能型人才,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一条

学院成立由院长任组长,副院长、纪委书记任副组长,各相关科室人员为成员的我院国家助学金实施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专人负责日常管理工作。

第二条

国家助学金资助对象为具有宁夏化工技师学院全日制正式学籍的一、二年纪的农村户籍学生和县镇非农业户口的学生以及城市经济困难学生。

第三条

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1500元,按月发放,每月标准150元/人,每年按10个月发放。主要用于资助学生的生活费开支。

第四条

国家助学金的申报、汇总、初审工作由院学生科负责,学生信息的电子注册及学生退学、休学备案上报工作由院招生就业科负责(日常学生退学、休学文件由学生科以文件形式公布并给招生就业课备案上报上级部门),国家助学金经费的划拨发放由院财务科负责,相关档案管理由院国家助学金管理办公室负责。

第五条 国家助学金的基本申请条件

1、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思想积极上进,道德品质优良;

2、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严格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

3、在按要求完成学生电子信息注册的同时,交清当年学费、住宿费、书费的全日制一、二年纪学生。第六条 国家助学金的申请条件及要点

所有申请国家助学金的学生必须满足本细则第五条所列的基本申请条件外,还需填写《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申请表》(以下简称申请表)和相关附属材料。

附属材料为:

1、农村,县镇非农业学生 学生户口本或身份证复印件,如无户口本或身份证的须由公安机关出具身份证明材料原件。

2、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学生户口本或身份证复印件,如无户口本或身份证的须由公安机关出具身份证明材料原件。同时附下列材料中的任何一项材料。

①学生父母一方持有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领取证》复印件; ②学生父母一方的《革命烈士证》复印件;

③学生父母一方的《残疾证》或《五保证》复印件; ④学生父母离异的《离婚证》复印件;

⑤民政部门出具的突发事故导致家庭经济困难证明。第七条 评审程序

1、收集基础材料

由各班班主任在开学三日起10个工作日内向学生发放《申请表》,并审核第六条所列申请材料的原件,要求将材料复印件贴在《申请表》背面。

2、班级审核

各班班主任将身份证明材料和城市学生家庭经济困难证明材料的复印件与原件逐一核对,并在与原件内容无异的复印件上明确签署“此复印件内容与原件无异”字样的核对结论,签上核对者姓名、核对日期。在材料审核完成后,班主任将原件退还给学生本人。

各班班主任在符合申请条件且具备本细则第六条所须材料的《申请表》上签署“符合申请条件,请学校审核”字样的明确意见。

各班班主任将符合条件的《申请表》及相关附属材料按本细则第六条所列材料按《申请国家助学金班级汇总表》中所列学生姓名为序编,按学号从前到后排列,成册交学生科。

3、学校出审

学生科根据《班级汇总表》对每位申请国家助学金的学生进行学生信息确认,并按本细则第六条所列要求进行逐一审核确认,且将初审结果在学校内进行不少于5个工作日的公示。学生科在公示无异议的情况下,以书面报告形式提请本学期我院“国家助学金受助学生情况汇总表”到学院国家助学金领导小组讨论,通过后,由学生科在《申请表》中“学校意见”栏签署“审核无误、同意发放”字样的明确意见,且将符合条件的《申请表》及相关材料交学院办公室加盖学院公章。

同时学生科根据《班级汇总表》填写《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受助学生汇总表》后,由学院国家助学金管理办公室主任及学院国家助学金领导小组组长签字,院办公室加盖公章后上报到自治区劳动保障厅培训就业处。同时给院学生科、财务科、招生就业科备案。第八条 国家助学金的管理

1、院国家助学金管理办公室负责将国家助学金的相关文件存档保管。将申请国家助学金的相关材料按要求分类归档存放,并接受院国家助学金领导小组、院纪检委、上级有关部门的检查监督。

2、财务科负责在中国人民建设银行新城支行为符合申请国家助学条件的学生办理银行储蓄卡,办理完后,交给学生科,由学生科转交给相应的班主任。

3、由班主任与本班受助学生家长联系,由家长到校与班主任签定国家助学金银行卡的管理,确保国家助学金用于生活支出。

4、对在集中申请国家助学金办理结束后入学的学生,仍然按本细则规定的程序办理国家助学金申请手续,获得批准后开始发放,已发放的月份不再补发。对中途退学的学生,班主任必须及时将其退学情况上报学生科,学生科以文本形式报财务科,财务科停发已退学学生的国家助学金。第九条 对有以下情况的学生,学院将暂停其国家助学金的发放。

1、当月操行分评定70分以下者;

2、本学期理论考试两门以上(含两门)不及格者;

3、受助学生无节俭意识,不把国家助学金用于生活支出或与学习有关方面,而用于上网、喝酒、抽烟等方面,有旷课、打架、夜不归宿行为,班主任提出批评警告,屡劝不止者。第十条

各班主任是我院国家助学金的具体责任人,须认真按本细则有关内容公开、公平、公正的认真审核学生的基本条件和申请材料。院国家助学金管理办公室主任是第二责任人,须严格执行本细则内容,对工作中出现的具体问题,及时上报院国家助学金领导小组,确保我院国家助学金受助工作顺利进行,整体工作体现公平、公开、公正。

第十一条

若因工作失误造成国家助学金被冒领、漏发以及触犯专项资金管理规定,将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第十二条

本办法由我院国家助学金管理办公室负责解释。第十三条

篇6:勤工助学办公室管理细则

为体现党和政府对普通本科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关怀,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根据《贵州省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理实施细则(试行)(黔财教〔2007〕100号)》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一、资助对象

我校具有正式学籍的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在校并按期注册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五年制大专学生、高职3+2学生升入专科后可申请国家助学金。

二、管理机构

学校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全面领导学校国家助学金的评选、发放工作。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具体负责国家助学金的评选、发放工作和日常管理工作,各学院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具体实施。

三、基本申请条件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遵守宪法和法律,遵守学校规章制度;

3.诚实守信,道德品质优良;积极参加各项集体活动; 4.勤奋学习,积极向上; 5.家庭经济困难,生活俭朴。

具备以上基本条件,被学院认定为特殊困难的学生,优先予以考虑。

四、资助标准

国家助学金主要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生活费用开支,平均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2000元,具体分为1档特困生2500元,2档困难学生2000元,3档一般困难学生1500元。各学院根据本院贫困生情况进行具体评定。

五、评审程序

国家助学金评审工作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并按学年申请和评审。国家助学金评审程序如下:

1.符合基本申请条件并已被学院认定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填写《贵州省高等学校国家助学金申请表》(附件1),向所在学院提出申请。

2.各学院严格按照国家助学金基本申请条件进行初审,评审出初审合格学生及资助档次,在班级、院级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3个工作日,公示无异议后,填写《贵州省高等学校国家助学金受助学生名单备案表》(附件2),报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3.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对学院报送的获助学生材料进行审核后,报学校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审定,审定通过学生名单在全校范围内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5个工作日,公示无异议后将评审结果及相关材料报送省教育厅。

六、发放、管理与监督

学校将国家助学金以按月发放的形式发放到受助学生银行卡或一卡通上。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学生,不得申请国家助学金,若已获资助,将从当月起终止其当年受助资格:

1、在校期间,触犯国家法律法规受到处罚;

2、违反校规校纪受到学校或学院警告及以上处分;

3、平时生活不节俭,有与其家庭经济状况明显不符的较高消费行为;

4、拒不参加学校和学院组织安排的集体活动(义务劳动、公益活动等);

5、学习不努力,一学年内按教学计划规定的修读课程考试(含考查)有四门以上不合格者;

6、未经学校同意,私自在校外租住房屋;

7、休学、退学、转学学生。

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负责做好国家助学金的档案管理工作,要建立专门档案,将学生申请表、评审结果、资金发放有关凭证和工作情况分建档备查。

国家助学金评定是一项事关国家政策实施和学生切身利益的大事,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管理,认真做好评定和发放工作, 确保国家助学金真正用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身上。对国家助学金要专款专用,及时发放,不得截留、挪用和挤占,同时要接受财政、审计、纪检监察主管机关等部门的检查与监督。

本办法自2008年9月开始试行,本办法由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负责 3 解释。

贵州师范大学

篇7:乡镇办公室管理细则

为切实加强镇乡办事处统计工作,理顺驻镇乡办事处统计人员的工作关系,更好地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统计服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毕节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统计工作的通知》(毕府通〔〕11号)文件精神及上级关于干部职工管理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区实际,现将相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加强领导,确保夯实基层基础

(一)镇乡办事处要关心支持统计改革和发展,主要领导是镇乡办事处统计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本镇乡办事处的统计数据质量和发展工作负总责,要经常听取统计人员的工作汇报,帮助解决好统计工作和统计队伍建设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在人员配置、办公用房、办公用车、信息化建设和干部职工待遇等方面予以保障。镇乡办事处要将日常统计工作所需的经费列入本单位(部门)正常年度预算,足额及时拨付并随着财力增长逐年增加,同时要落实好国家的周期性普查与统计部门实施的国家、省级和市级部署的大型调查等所需的专项工作经费,确保各项统计工作顺利开展。

(二)各镇乡办事处要按照省统计局、省编委办《关于设置镇乡统计管理办公室的通知》(黔统字〔〕86号)的要求建立镇乡办事处联合型统计工作站(不占镇乡办事处编制),统计工作站站长由镇乡办事处分管负责人兼任,其他工作人员由专职统计人员及镇乡办事处有关单位抽人组成,负责辖区统计工作。

二、强化职责,确保镇乡办事处统计人员发挥作用

(三)驻镇乡办事处专职统计人员的工作职责:

1.负责统计辖区内经济、社会基本数据。

2.定期向镇乡办事处领导汇报辖区内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情况,提供辖区内有关统计数据资料,报告统计工作情况。

3.按照国家统计制度标准和规范,完成上级统计部门布置的统计调查任务;负责辖区内重大国情国力调查的组织协调工作。

4.协调和指导辖区内单位(企业)和村(社区)开展统计业务工作。

5.宣传统计法律、法规和规章,协助查处统计违法行为。

6.学习国家方针政策、统计法律法规和统计业务知识,参加上级统计部门组织的业务培训。

7.逐步推进统计工作自动化、信息化、网络化建设。

三、加强管理,确保条块管理协调到位

(四)驻镇乡办事处专职统计人员接受镇乡办事处及区统计局的双重管理。

1.驻镇乡办事处统计工作人员在所驻镇乡办事处负责专职统计工作,不安排驻片包村。

2.区统计局负责对镇乡办事处统计人员的人事、业务培训和考核考评,镇乡办事处党委负责对驻镇乡办事处统计人员的教育、管理和培养,并积极向区委及区统计局党组推荐优秀统计人员。

3.建立和完善工作信息沟通机制。区统计局在安排驻镇乡办事处统计人员业务工作和镇乡办事处在安排部署工作中涉及统计工作人员力量调配时,双方应互相联系沟通、积极协商、互相理解支持,既要兼顾好统计业务工作开展,又要保证统计工作人员有一定的精力投入镇乡办事处中心工作。驻镇乡办事处统计人员外出开展工作或参加学习培训及会议时,应及时向镇乡办事处分管领导报告。

4.严格执行请销假制度。驻镇乡办事处统计人员因病因事请假2天以内的,由镇乡办事处分管领导审批并报区统计局办公室备案;3天至7天的,由镇乡办事处分管领导同意后报镇乡办事处和区统计局主要领导审批;7天以上的,由镇乡办事处、区统计局签署意见后报区人事部门审批;婚假、产假、公休假等,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违反请销假制度的,由镇乡办事处商区统计局进行诫勉谈话,在诫勉谈话后仍然违反上述规定的,依据有关规定进行严肃处理。旷工或者因公外出,请假期满后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归,连续超过15天或者一年内累计超过30天的,由区统计局商镇乡办事处上报区纪检、监察、组织、人事部门按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5.严格坚持值班制度。驻镇乡办事处统计人员必须服从各镇乡办事处的值班统一安排。

(五)规范镇乡办事处统计人员调配任免工作。镇乡办事处统计人员一经录用,须在镇乡办事处服务统计工作,且满三年后才能申请调动。申请调入城区六个办事处及机关的,须事先向镇乡办事处党委、区统计局党组汇报,征得同意并签署意见后,报区政府分管领导审核,送区政府分管人事领导同意后,报区人事调配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决定,由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行文调动;镇乡与镇乡之间,因统计人员缺编,需调整人员时,由区统计局商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提出方案,报区政府分管领导审核,送区政府分管人事领导签字同意后,由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行文办理。

四、严格考核,切实加强人员考核管理

(六)驻镇乡办事处专职统计人员的考核主体及考评构成:

1.驻镇乡办事处统计人员实行“双重”考评管理。驻镇乡办事处统计人员的考核,由区统计局商各镇乡办事处党委进行,考勤(到岗到位情况及完成镇乡办事处其他工作情况)以镇乡办事处考核为主,考评(业务工作)情况以区统计局考核为主。

2.驻镇乡办事处统计人员的综合考评由镇乡办事处党委考评和区统计局考评构成,分值各占50%。镇乡办事处党委年度考评分值经镇乡办事处签署意见后送区统计局统一汇总,并上报区组织、人事部门。

上一篇:弘扬时代新风情况汇报下一篇:电气安全规范考试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