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学生勤工助学管理办法

2024-06-29

高等学校学生勤工助学管理办法(共10篇)

篇1:高等学校学生勤工助学管理办法

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生国家助学贷款管理

办法

第一条 为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能顺利完成学业,增强大学生自立、自强精神和信用观念,根据国家教育部和中国人民银行有关政策规定,结合我校学生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对象为具有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籍并且经过家庭经济困难资格认定的的全日制在校生。

第三条 学生一学年的贷款金额(包括学费、住宿费、生活费)最高不超过6000元。

第四条 学生国家助学贷款的期限最长不超过毕业后6年

第五条 学生在校期间的国家助学贷款利息全部由财政补贴,毕业后全部自负。

第六条 学生国家助学贷款归还由学生在毕业后视就业情况和经济状况自毕业1至2年后开始还贷、6年内还清,助学贷款采取灵活的还本付息方式,可提前还贷,或利随本清,或分次偿还(按年、按季或按月),具体方式由承办银行和贷款学生商定并载入贷款合同。

第七条 学生申请学生国家助学贷款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1、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

2、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学校规章制度,无学校处分记录与不良信用记录;

3、学生在校期间学习认真、品德优良,能够正常完成学业(除一年级学生外,历年累计不及格课程不超过一门);

4、因家庭经济困难,在校期间所能获得的经济来源不足以支付完成学业所需基本费用(包括学费、住宿费、基本生活费)并且经过资格认定;

5、承诺离开学校后向承办银行提供工作单位和通讯方式;承诺贷款逾期一年不还,又未提出展期,可由承办银行在贷款人就学的高等学校或相关媒体上公布其真实姓名、身份证号码,予以查询。

第八条 申请国家助学贷款的学生应当在学校规定的时间内完整提供下列资料:

1、借款人借款申请书(家庭状况、还款意识体现——承诺)

2、借款人贫困证明(乡、镇及以上民政部门公章)

3、工行助学贷款申请审批表

4、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

5、学校申请审批表

6、借款人学生证(新生用入学通知书)复印件

7、借款人身份证复印件(清楚、有效)、8、借款人学习成绩单(系公章、历年、最多一门不及格)

9、家长承诺意见书(必须是家长本人签字)

10、见证人(请辅导员担任)身份证复印件

11、见证人工作证复印件

12、品行说明(辅导员填写、系公章)

13、活期存折或卡复印件(本人、杭州工行、基本结算户、续贷者用原来的)

第九条 学生国家助学贷款申请时间为新生每年九月份开学办理有关借贷手续,老生于每年5月份申请下一学年贷款。

3、申请与审批程序:

(1)学生向所在系递交贷款申请书,经所在系初审后,符合申请条件的贷款学生填写《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经济困难生国家助学贷款申请表》,并附有关材料。

(2)经系审核后将申请表及有关材料上报学生处。

(3)学生处对申请表及各项材料进行审核。

(4)学生处将学生申请国家助学贷款的材料送至承办银行,由承办银行进行审批。

(5)承办银行审批同意后,学校组织贷款学生与承办银行集中或分批签定贷款合同。

(6)对获得国家助学贷款的学生学校建立助学贷款电子档案。

第十条 学生在校期间,凡有以下情况之一者,不享受国家助学贷款:

(一)触犯国家法律或违反校纪校规,受到处罚或处分的;

(二)因病因事休学;

(三)留级;

(四)瞒报家庭成员及经济收入,弄虚作假者;

(五)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不努力,造成学习成绩不及格者;

(六)滥用贷款,挥霍浪费,如抽烟、酗酒、购买使计算机以及其它高档消费品等。

有上述情况

(二)的学生复学后可重新申请国家助学贷款;有上述情况

(五)、(六)的学生,经教育帮助,考察一年后有明显进步的,可酌情重新审定国家助学贷款;有上述情况

(四)的学生,除偿还所得国家助学贷款外,根据情节给予批评教育直至纪律处分。

第十一条相关部门及相关人员职责

(一)学校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办公室(日常办公机构为学生处)是学校学生助学贷款管理部门,主要职责有:

1、审核助学贷款申请,确认贷款学生所提供资料的真实性;指导各系办理各项相关手续,协助承办银行做好联络、协调等工作。

2、根据对贷款学生的违约行为、转学、休学、退学等情况,协助贷款银行采取相应的债权保护措施。

3、在贷款人毕业前以书面形式通知贷款银行有关毕业去向情况,负责将学生助学贷款材料放入学生档案。

4、负责建立、更新和管理贷款学生的地址和有效联系方式等有关信用档案。

(二)各系是助学贷款学生的具体组织和实施部门,其主要职责是:

1、负责了解本系贷款学生有关情况,汇总贷款学生、见证人的相关材料。

2、确定贷款学生的见证人。

3、负责将贷款学生发生转学、休学、退学、出国、伤亡、受处分、出现不及格课程等情况及时通报给学生处。

4、负责贷款学生毕业后的信息采集工作,督促学生按约还贷。

(三)见证人负责协助学校、系和贷款经办银行全面了解贷款学生的有关情况;在贷款学生毕业后与其保持联系,向学校和贷款银行提供贷款学生的最新有效通讯方式。

(四)助学贷款学生须履行下列义务:

1、贷款学生毕业前须与承办银行重新确认或变更贷款合同后,方可办理毕业手续。

2、贷款学生发生转学、休学、退学、出国、被开除、伤亡等情况,贷款银行有权按合同约定采取停止发放尚未使用的贷款,提前收回贷款本息等措施。

3、贷款学生与承办银行签定贷款合同时,应承诺离开学校后向承办银行提供工作单位及通讯方式,承诺贷款逾期一年不还而又未提出展期,可由承办银行在学校、有关媒体上公布其真实姓名、身份证号以备查询。

第十二条 助学贷款学生出现违约行为经教育后不及时改正的,学校和银行有权在新闻媒体及全国高等学校毕业生学历查询系统网站予以公布;贷款学生若有隐瞒事实谋取贷款或将贷款用于不合理用途,学校除协助经办银行追回贷款本息外,还将对贷款学生进行处理。

第十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2004年9月以后按新政策实行的国家助学贷款。本办法条款如有与国家助学贷款新的规定相冲突的,以国家文件为准。由学生处负责解释

篇2:高等学校学生勤工助学管理办法

国家助学金和免学费管理办法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中职学生国家助学金和免学费这一惠民政策,进一步规范学生学籍管理和资助管理工作,通过实施助学资助,激发学生增强感恩回报意识,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热爱学校,积极向上的良好品质,经学校行政会研究决定,结合国家资助政策,特制定本校国家助学金和免学费管理试行办法。

一、建立领导管理机构,坚持公开透明,严格评审。

1、学生资助领导小组组长:何小青、副组长;王水琦、朱兆军 成员:庄稼农、黄艳红、甘春辉、郑文彬、汤仲明

2、学生资助工作小组组长:甘春辉

副组长:郑文彬 成员:林希、张毅、余毅华

二、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全体师生员工要认真学习国家资助政策,资助工作领导小组和班主任要通过多种形式加大国家助学金和免学费政策的宣传力度,让全体师生员工和学生家长深入了解这一惠民政策,同时通过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让学生学会感恩,热爱祖国,认真学习,励志成才,回报社会。

三、实行专人专管,落实责任追究制。资助工作小组具体负责助学金、免学费学生资料收集、资格初审、数据统计上报、资金发放。

四、严格按照中职学籍、国家助学金和免学费政策对受助学生的资格进行审查。同时,按照《福建省漳州市农业学校学生操行评定细则》,凡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表现差,期末操行评价不合格(以学生处统计数据为准),经学生处讨论审定,可取消该生享受助学金资格。凡每月不定时随机到班级抽查点名时,学生未请假离校或不知原因视为不在校,则该生当月的助学金为0。

五、国家助学金管理评审条件

1、助学金受助对象:全日制在籍在校一、二年级农村和城市家庭经济困难中职学生。

2、学校按照受助年级学生总数的20%的标准进行评定。评定条件:重点优抚对象、城市低保户、农村低保户、孤儿、一至四级残疾学生;父母双残或单残、家庭主要成员长期患病或丧失劳动能力造成生活困难的学生;因重大自然灾害或其他突发事件造成家庭经济严重困难的学生。

3、评定程序:首先应由学生提出申请,并提交父母(或其它法定监护人)所在单位或户籍所在社区和当地民政加盖公章的家庭经济困难证明,通过班级评选、学校审核、管理部门审核并公示后确认。所需资料: 需具备助学金申请表,父母(或其它法定监护人)所在单位或户籍所在社区和当地民政加盖公章的家庭经济困难证明,户主及本人的户口簿复印件,以及身份证复印件。

4、提供的材料:助学金申请表(新表),户主和本人的户口本复印件,贫困证明,身份证复印件。

六、免学费管理办法

1、受助对象:中职全日制在籍在校一、二年级所有学生。

2、所需资料:免学费申请表(表上不用民政盖章),户主及本人户口簿复印件,本人身份证复印件。

3、按照《福建省漳州市农业学校学生操行评定细则》,凡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表现差,期末操行评价不合格(以学生处统计数据为准),经校委会讨论审定,取消该生免学费享受资格。

4、由省学生资助中心每学期通报的大龄学生、学籍重复、学籍异常的学生,必须按时亲自签字确认本人全日制在校就读,凡是未签字学生,本学期取消其免学费资格。

七、发放形式及要求:助学金由省学生资助中心直接打到学生的资助卡上,国家免学费资金由学校统一接收管理。退学、休学、转学学生从离校之日起停发助学金和免学费资金。学生签字时严禁代签,代签视为无效。任何教职工不得替学生保管资助卡,凡退学、休学、转学学生的资助卡由学生自行废止。

八、本办法从2015年9月1日起实施。

篇3:高等学校学生勤工助学管理办法

2007年6月26日, 教育部、财政部印发的《高等学校勤工助学管理办法》指出, 要促进勤工助学活动健康、有序开展, 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 培养学生自立自强精神, 增强学生社会实践能力, 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勤工助学是学校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一种有效途径, 不仅可以达到对贫困家庭学生资助的目的, 而且也有利于转变贫困学生“等、靠、要”的依赖心理, 通过不断健全校内勤工助学岗位的设置方案、完善勤工助学岗位的管理对策, 引导学生通过一定的社会工作和劳动来获取报酬, 使资助和自助结合起来, 培养学生自立自强、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近年来, 由于高校大幅度扩招, 贫困生的人数在不断增多, 进一步做好勤工助学工作尤为重要。因此下文针对近年来在勤工助学岗位的设置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进一步探讨学校内部勤工助学岗位的设置与管理对策, 把学校内部各方面的资源综合起来形成合力, 构建合理的勤工助学体系, 解决学生困难,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 校内勤工助学岗位设置与管理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近年来, 党和政府每年都投入大量资金建立帮困基金, 并以基金为依托, 开展勤工助学活动来减轻贫困大学生经济和精神上的双重压力, 确保他们顺利完成学业。与此同时, 大学生们在实际参与勤工助学活动中, 在取得相应成效的同时, 在岗位设置和管理中也表现出了形形色色的问题。

1.1 岗位育人不突出

许多高校在设置的勤工助学岗位多为低层次的劳务型, 甚至出现了有些地方把学生当作廉价劳动力的情况。没有深层次地开展勤工助学的育人功能, 没有把勤工助学岗位的设置与培养开拓创新能力、提高综合素质有机结合, 忽略了大学生接触社会、培养能力、完善知识、磨练意志等方面应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1.2 岗位数量不充足

一般而言, 学校提供的校内勤工助学岗位主要有各类值班和临时性活动后勤人员, 而部门 (如需勤工助学的图书馆、实验室、学生工作等部门) 的有限性直接导致了校内常规勤工助学岗位的有限性。而且一般高校并没有进行校内勤工助学岗位的进一步开发, 使得校内勤工助学成为一种有限的资源。一般高校中的经济困难学生约占在校生总数的20%, 而学校提供的岗位远不能满足学生勤工助学需要, 造成了勤工助学岗位的供需矛盾。

1.3 管理体制不科学

虽然国家已经把学生资助工作提上日程, 但是大部分的高校管理助学的工作人员很少, 即使成立了专门的勤工助学部门, 但编制一般仅有1~2人, 任务繁重, 管理的广度和深度都不能到位, 导致勤工助学发展缓慢。此外, 高校勤工助学管理部门, 扮演的通常是行政管理的角色, 很难实现勤工助学基金的筹措、管理和保值、增值。

1.4 勤工助学认识差

大多数学生把勤工助学仅仅看成是一项帮困政策, 而没有上升到教育自我、锻炼自我、培养自我的高度。有些参与岗位的学生责任心不强, 工作懒散, 迟到早退, 没有按时按质完成工作。有部分贫困生艰苦奋斗思想淡化, 不愿意干较脏较累的活。有的学生甚至没有参与勤工助学的意识, “等、靠、要”免费的助学金资助。另外, 学校各个部门的工作性质、工作内容和工作时间等的不同, 对学生的要求也就不一样, 间接造成管理尺度不统一, 有的严、有的松, 出现学生之间相互攀比, 对工作挑三拣四的现象, 其结果导致有些工作没人愿意干, 有的学生工作态度消极, 加上没有制定合适的规章制度, 学生时来时不来, 使工作效率不高。

1.5 岗位培训不深入

高校的经济困难学生多数来自于农村和偏远山区, 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和某些实验设备的操作能力与其他同学相比还是有些差距。而勤工助学负责机构的岗位前培训往往流于形式, 实际意义不大。勤工助学的岗前培训针对所有岗位的学生, 主要介绍岗位要求、相应礼仪与技能和基本的公文写作知识, 培训往往比较宽泛, 不够深入, 对于一些专业要求较高的岗位来说意义不大。

2 健全校内勤工俭学岗位的设置与管理方案

通过对校内勤工助学岗位设置与管理中存在问题的研究。笔者认为要健全校内勤工俭学岗位的设置与管理方案。不仅综合考虑岗位目的的资助性、岗位内容的相对单一性及高校自身条件有限等特点也要注意高校勤工俭学管理部门和大学生在思想观念与管理制度方面不断提升与优化。特提出了一下几点建议:

2.1 完善管理体系, 确保高效有序

勤工助学是一项系统工程, 对管理工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针对这种情况, 学校应该成立了学生勤工助学服务中心等专门的管理机构, 对勤工助学实行专项管理, 实现高校勤工助学工作的自主化和规范化。在勤工助学的日常事务、内部事务的管理中要强化制度建设, 从岗位设立、资金使用、奖励评定到检查监督等都要做到规范有序、准确高效。

2.2 拓宽岗位数量, 缓解供需矛盾

为了解决勤工助学岗位的供需矛盾, 可在学校内部进行挖潜。勤工助学的岗位应在一般劳务型工作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和特长以及不同年级, 充分利用知识、智能的优势多开拓智力型勤工助学岗位。比如服务示范岗, 负责学校会议室、文档室等场所的保洁整理工作, 人员来访时的招待服务工作, 大型活动的礼仪工作、会务工作等;管理示范岗, 协助辅导员开展日常管理和教育工作, 主要承担文档处理工作、部门联络工作、资料送取工作等;助教示范岗, 协助专业教师开展日常教学工作, 帮助教师建立飞信、邮箱等师生沟通平台。方便师生交流。同时考核学生上课出勤情况, 协助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收发学生作业等。这样既可以拓宽勤工助学岗位的数量, 又有利于学生巩固知识, 锻炼能力。

2.3 进行结对带教, 加快成长成才

教书、管理、育人是教师的重要职责, 关爱困难学生。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更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结对制度即所有教师与勤工助学学生形成双向选择关系, 以互动的方式, 发挥教师的帮教作用。带教老师应爱岗敬业, 为人师表, 以崇高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心启发、教育学生, 以平等的沟通方式指导学生开展工作。传授经验。帮助学生掌握工作方法, 提高工作技能。

2.4 强化思想认识, 实现助学育人

高等教育的目标不仅是为了让大学生掌握科学知识和技能, 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动手、独立自主的生存能力和就业本领, 提高综合素质。因此, 在勤工俭学工作中, 不仅仅是要通过劳动使学生获取报酬, 更重要的是要培养他们的独立能力、纪律、劳动意识以及责任感。进而推动勤工俭学工作由有偿资助向助学育人转变高校管理部门要提高思想认识, 加强对从事校内勤工俭学学生的教育、引导和培训, 使其转变思想意识, 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

2.5 实行人性化管理, 创建良好组织环境

针对勤工俭学学生群体心理需求的特点, 高校管理部门有必要对其进行情感激励, 采取人性化管理措施。首先, 组建多元的组织文化, 树立共同愿景, 高校勤工俭学部门是充分发挥学校育人功能的载体;其次。营造良好的氛围环境, 组织多样的活动。在勤工俭学工作期间, 管理部门适时组织聚会或文娱活动, 促进内部成员的交流,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组织认同感。同时也能提高他们的沟通交流能力, 促进良好人格的形成;第三, 进行民主化管理, 提高学生参与度。在勤工俭学管理过程中。民主化管理可以提高学生工作积极性, 在无形中起到激励的效果, 发动勤工俭学的学生参加管理工作是实行民主化管理的有效手段。此外。鼓励勤工俭学学生进行监督。及时收集勤工俭学学生的意见。建立畅通的沟通渠道也能极大调动勤工俭学学生对工作的关注度, 提高他们的工作认同感和满意度。

2.6 加强培训力度, 提高工作质量

勤工助学的培训不光要对上岗的经济困难学生进行培训, 还要对负责机构的人员进行培训。勤工助学工作内容繁杂, 环节较多。从学生自主申请岗位、辅导员老师推荐、面试录用、基本岗前培训、明确规章、带领上岗、月末考核与核实工作量, 加上参加勤工助学的学生流动性大, 变换周期短, 因此更应该对负责人员进行培训来增强学生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避免一些学生在遵守时间、按质按量完成任务方面出现随意性, 培养其时间观念和工作责任心, 保证勤工助学工作顺利有序的开展。

3 结束语

勤工助学工作任重道远, 是学校日常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应高度重视, 结合工作实际和教育实践, 建立和健全学校内部勤工助学岗位的设置与管理体系, 把勤工助学由单纯的扶贫助困转变成为教育和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与专业技能的重要载体, 不断推进大学生勤工助学工作的有序健康发展。

摘要:勤工助学活动是资助高校贫困生的重要渠道之一。本文就学校内部勤工助学岗位的设置与管理体系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如何改善和健全的初步方案, 以其能够通过完善的设置与管理体系, 尽可能多地开发大学校园勤工助学工作岗位, 不断推进学校内部勤工助学工作的有序健康发展。

关键词:大学生,勤工俭学岗位,设置,管理

参考文献

[1]教财[2007]7号.关于印发《高等学校学生勤工助学管理办法》的通知[Z].教育部财政部, 2007 (06) .

[2]陈晓飞, 谭红生.贫困大学生勤工助学的路径拓展[J].中国青年研究, 2007 (02) .

[3]吕品.浅析高校勤工助学工作的育人功能[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02) .

篇4:高等学校学生勤工助学管理办法

关键词自考助学 学生工作 管理理念 创新

一、自考助学类学校学生管理工作理念的创新必要性

随着我省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自考助学类学校的快速发展,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作用越显重视和突出。学生管理工作涉及学生的品质、心理、学习、生活等诸多方面,对学生的知识吸取、技能形成、品格陶冶、个性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针对目前学生思想、行为的变化的特点:“主体意识强,集体观念弱;参与意识强,辨别意识弱;享乐意识强,忧患意识弱;动手能力强,自我控制弱;时代意识强,责任意识弱”等方面的表现,学生管理工作也面临许多新情况:一是学生素质状况呈多层次性。不同年龄层次、不同生源类别、不同社会阅历的人都有机会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学习方向。二是学生价值观念呈多样性。影响学生思想变化的时空更广阔、因素更复杂,社会上的各种思想和价值观念对当代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使学生价值观念呈现多样性。三是学生个体需求呈务实性。学生缴费上学,已成为教育的投资者和消费者,他们对学校的办学条件改善与校园环境的提升日益关注,个体需求日呈务实性。四是学生管理的模式呈滞后性。传统的管理方式把学生看作是管理的对象,管理者和学生是你教育我接受对立的模式,这与现代教育的要求相差甚远,殛待需要改变。

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这些新特点、新情况,现代教育提出以促进人的现代化和学生主体的全面发展为中心。其中主体性、发展性是现代教育的本质要求,积极倡导“以人为本和教育是服务”的理念,以实现学生管理理念的转变,来推进学校管理现代化,学生管理工作也只有把促进学生发展作为首要目的,不断创新理念,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才能把学生管理工作落到实处,为学生的全面素质提高和个性自由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二、自考助学类学校学生管理工作理念的创新内容

(一)尊重一切学生的民主化理念。

当前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学生平等参与和维护自身利益的要求越来越强烈,因此,必须强化学生管理工作中的民主观念,学生不仅是高校管理工作的对象,更是主体和动力,克服传统观念的束缚,不仅要做到“为了学生、尊重学生、理解学生”而且还要做到“依赖学生、满足学生、发展学生”努力营造平等、民主的人文氛围。在广度和深度上尊重学生,提供学生参加学校事务讨论的机会,鼓励学生给学校提建议,及时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而再是“石沉大海”流于形式。建立学生民主管理的制度,不但可以唤起学生的责任感,增强主人翁意识,有利于学生对学校工作的理解和支持,也有利于增强学生社会活动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二)主动服务学生的市场化理念。

自考助学类教育顺应市场经济的建立和教育大众化的发展,学生越来越成为特殊的教育消费者,学校更有义务为学生提供优质教育服务,最大限度的促进学生的身心素质的发展,这是学生管理观念市场转变的鲜明特点之一。本质就是建立符合市场经济发展和教育规律要求的学生工作服务机制,实现学生管理工作由“行政化、机关化”向“服务者、市场化”转变。以服务为本,为学生提供全方位服务,既包括学生学习指导、生活指导、就业指导,又包括学生学习环境、条件和设施的改善;为学生提供各种发展性、生存性和维权性服务。

(三)全程培育学生的现代化理念。

自考助学类学校以培养学生成才为中心,形成合理的品德结构、智能结构和身心结构为标志,注重学生职业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应用,这就需要确立全程、全员、全方位育人理念,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尤其要改变多年来形成对成人教育只是政工人员的事,而教师属于业务人员,认为把书教好,就是完成了育人的职责,没有管思想政治教育责任的定势思维和陈旧观念,使得学生在教师那里得不到完整的教育。而现代化教育的理念,必须十分突出教师在育人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担任着主演的角色,教师的教学工作和育人工作最基本、最主要的工作职责,教师对学生人生观形成的导向作用是不可估量,对于正在成长学生来说,如果失去了全程接受教育的好机会,那是一个极大的损失。因此,现代教育是围绕学生全面发展的成才目标,让学生受到一种好的教育,使学生终身受益。

(四)维护学生权利的法治化理念。

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强化法制观念就是要充分尊重和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正确认识学校与学生之间地法律关系,这种法律关系主要表现在:一方面学生是权利主体,学校是义务主体,学校必须满足学生受教育的权利;另一方面学校行使一定的行政管理职能,按照制度自主管理学生,学生有义务服从学校的管理规定;还有一方面学生交费上学之后,学校与学生之间形成的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地位是平等的。因此,我们在学生管理中处理学校与学生关系时,要兼顾三方面法律关系,过去往往只重视行政关系,而忽视其他两种关系,而现在新的学生管理规定的颁布和实施,促进了学生管理工作法治化和规范化。明确学生管理中的权利和义务,知道自己该干什么,可以干什么,不应该干什么,了解学生合法权利的内容;明确必须保障学生申诉和申辩的权利,在处分学生时不得侵犯学生的合法权利,学生有合法的请求权、正当的选择权和合理的知情权,使对学生处分的处理谨慎、适度、合理、合法,推进学生管理工作法治化建设。

三、自考助学类学校学生管理工作理念的创新途径

(一)坚持尊重学生,优化学生管理模式。

学生管理工作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唤醒和唤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主体人格,在学生的意识深处唤起或激发起一种对新的生活方式和更高的精神世界的渴求。这就要求我们面对新的形势变化,学生管理工作的模式要实现思维方式的“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工作方式“单纯管理”向“指导服务式管理”转变;工作方法上“经验型”向“科学型”转变,工作内容“理论说服、管理约束”向“教育指导、服务引导”转变。注意学生组织、学校文化、家庭背景对学生管理的影响。要针对不同个性采取多种多样的管理方法,“因人施管”,用良好管理唤醒每一个学生的主体意识,尊重学生的情感世界,发展其不同的个性特长,造就不同类型的人才。采取柔性化管理,打破以往的教师管、学生听的管理方式,代之以教师指导与学生自我管理相结合的组织形式,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倡导参与式管理,让学生充分参与管理的全过程,让学生思考、探索、想象管理的办法,达到管理与被管理的统一。鼓励体验式管理,积极促进学生参与实践,体验生活。帮助学生通过复杂多变的生活实践,学会选择,学会承担社会责任,学会从错误和挫折中认识世界,认识自己,增强社会的适应性,让学生充当前台角色,满足他们的情感体验和尊重自己的成就意识。

(二)完善沟通渠道,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参与性。

学生管理的过程是一种信息互动的过程,自考助学类学生管理工作量大面广,包括学生日常管理、素质测评、生活服务、社团指导等等。只有确保信息渠道畅通,才能使服务工作有针对性。学生管理工作要根据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的需要去优化环境、创造条件,来搭建学院与学生沟通的平台,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潜在智能,提高学生的参与性,以取得最佳管理效能。沟通渠道上传统和现代的结合性。如建立校长信箱、校领导接待日制度,职能部门召开学生代表座谈会等形式,面对面直接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接受学生的质询,同时也运用现代网络的沟通平台,方便、快捷、高效地处理学生的疑问和意见,以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沟通的方式上零距离的相互性。现代学生管理重心应下移到学生的公寓,发挥学生工作者与学生同住一起的优势,建立互信机制,使管理者与学生的沟通达到零距离。 沟通的内容上突出心理沟通的参与性,学生感到就读自考助学类学校低人一等,有自卑心理,再加上社会和家庭的各种压力,心理矛盾与冲突明显。针对这些问题,强化心理辅导和沟通,调适心理环境,引导学生心胸开阔,开展一些有益的活动,成立各种社团组织郊游、联谊活动,使学生之间广泛接触,相互了解,彼此帮助,沟通合作作为人生的快乐。

(三)建立激励机制,创新学生管理工作的手段。

学生管理工作集思想教育与日常管理于一体,建立有效测评机制和激励体系,建立起德育评价体系,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和学生工作考核体系。充分运用各种激励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针对学生进入高校这个相对宽松的环境,很容易松懈,有的抱着考不出也无所谓的消极思想;有的甚至沉溺于整天上网游戏、逛大街、谈恋爱之中,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可以采取目标激励的方法,遵循“跳一跳摘桃子”的原则,帮助学生明确目标,引导他们主动地抓住来之不易地大好时机。对学生不论是表扬还是批评,要采取情感激励的方法。管理者只有以满腔的热情,站在学生的立场上,设身处地的为他们着想,帮他们出主意、想办法,助他们成长,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发挥出情感的激励作用。针对学生处于生理、心理逐渐成熟时期,他们期待独立、渴求平等,努力想把自己塑造成为思想成熟、自力更生、独立决断、富有责任的成人形象,要运用榜样激励的方法,首先要理解他们,教师用信任、宽容和谅解的态度对待学生,而学生对理解他们的教师有更多的信赖、感激和尊敬,对教师提出的建议和意见很容易接受并付诸实践,从而达到较好的教育效果和管理目的,这进一步使其激励效应持久强大。因此,运用不同的激励手段,建立一套有效的测评机制和与之相适应的激励体系,在内容上是全方位,方法上是定性和定量的结合,指标体系可量化,考核结果客观公正性,使评价体系具有更好的效度、信度、区分度以及代表性和可行性,激励体系不断创新,使学生管理工作更具科学性、艺术性和实效性。

通过以上的分析和研究,自考助学类学生的管理工作应该向民主化、市场化、现代化和法治化的理念转变,通过优化学生管理模式、完善沟通渠道、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参与性、建立激励机制等方法使学生管理工作更具科学性、艺术性和实效性,实现社会、学校与学生的三赢。

参考文献:

[1]汤正华.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模式转变的若干思考[J].江苏高教,2000,(4).

[2]郑勇.论高校学生管理观念的现代转变[J]江苏高教,2004(1).

[3]贾海燕.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改革与创新[J].高等教育研究,2005,21(1).

篇5:高等学校学生勤工助学管理办法

《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理办法》

2013年6月3日,财政部、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印发《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理办法》。《办法》提出,国家助学金资助对象是具有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学历教育正式学籍的一、二年级在校涉农专业学生和非涉农专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国家助学金由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出资设立,主要资助受助学生的生活费开支,资助标准每生每年1500元。以后将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财力状况适时调整资助标准。《办法》还明确国家助学金按学期申请和评定,按月发放。新生和二年级学生在新学年开学一周内向就读学校提出申请,并递交相关证明材料。

篇6:学生勤工助学管理办法

20150325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对学生勤工助学活动的引导和管理,促进勤工助学活动健康、有序地发展,保障我校学生的合法权益,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声誉,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第四章第四十六条、《关于进一步做好大学生勤工助学工作的意见》(中青联发〔2005〕14号)以及《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勤工助学管理办法>的通知》(教财〔2007〕7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学生是指我校招收的全日制专科生和本科生。

第三条 本办法所指的勤工助学活动,是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加的,以获得报酬、培养自立能力为主要目的的各种服务或劳动。包括通过运用科学知识、科学技术和技能等为用人单位或个人提供服务而获取报酬的智力服务活动;和通过体力劳动为用人单位或个人提供服务而获得报酬的劳务服务活动。

第四条 学生勤工助学活动坚持“立足校园,面向社会”的宗旨,按照学有余力、自愿申请、信息公开、扶困优先、竞争上岗、遵纪守法的原则,以服务学生,帮助大学生培养劳动观念和职业道德,锻炼品格毅力,提高综合素质,促进全面发展为目标。坚持积极引导,规范管理和与素质教育相结合,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 的原则。

第五条 组织和开展勤工助学活动,必须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规章,遵守社会道德,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不得影响学校的教学、科研、工作、生活的正常秩序,不得影响校园容貌和公寓管理,不得影响学生自身的学习。

第六条 学校鼓励与支持学生的勤工助学活动,并根据《高等学校勤工助学管理办法》文件精神,筹措经费,设立勤工助学专项资金,制订资金使用与管理办法,对校内的勤工助学项目给予一定的倾斜和优惠政策。校内各单位应积极支持学生在课余开展勤工助学活动,有条件的单位应为学生提供勤工助学岗位。

第七条 勤工助学活动由学校学生处资助管理中心统一组织和管理。任何单位或个人未经学校同意,不得聘用在校学生打工。学生私自在校内、外打工的行为,不在本规定适用之列。

第八条 学生工作职能部门应把勤工助学活动纳入学生工作范畴,加强对学生勤工助学活动的指导和管理,积极引导学生通过参加勤工助学活动培养劳动观念和自立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第二章 组织机构与职责

第九条 学校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全面领导学校学生勤工助学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学生处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具体负责勤工助学的日常管理工作。

第十条 确定校内勤工助学岗位,协调校内各单位,引导和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勤工助学活动,指导和监督学生的勤工助学活动。第十一条 接受学生参加勤工助学活动的申请,安排学生勤工助学岗位,优先安排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参加勤工助学活动,为学生和用人单位提供及时有效的服务。

第十二条 组织学生开展必要的勤工助学岗前培训和安全教育,维护勤工助学学生的合法权益,听取用人单位意见或建议。

第十三条 制定校内勤工助学岗位的考核办法及校内勤工助学岗位的报酬标准,按照考核结果负责酬金的发放和管理工作。

第十四条 加强对勤工助学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对在勤工助学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学生予以表彰和奖励。对违反勤工助学协议的学生,可按照协议停止其勤工助学活动。对在勤工助学活动中违反校纪校规的,按照学校管理规定进行教育和处理。

第三章 勤工助学岗位的设置

第十五条 勤工助学岗位按工作时间分固定岗位和临时岗位。

(一)固定岗位是指工作时间持续一个月及以上的长期性岗位或寒暑假期间的连续性岗位;

(二)临时岗位是指不具有长期性,通过一次或几次勤工助学活动即完成任务的工作岗位;

第十六条 勤工助学岗位按工作性质分普通岗位和技术岗位。

(一)普通岗位是指该勤工助学活动对于学生专业技术没有特殊要求的岗位,如办事员、保洁员、保卫护校、餐厅服务员等;

(二)技术岗位是指该勤工助学活动对于学生专业技术、特殊技 能、入学年限、经验与心理储备有相关要求的岗位,如助研员、实验员、特殊部门助理、家教等;

第十七条 勤工助学岗位按照工作地点分校内岗位和校外岗位。校内勤工助学岗位以校内教学助理、科研助理、行政管理助理和后勤服务等为主。

第十八条 有意设置勤工助学岗位的用人单位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向学生处提交《北阳学院学生校内勤工助学岗位设置申请表》,明确岗位工作时间和内容,制定岗位职责、用工协议、培训计划等,经学生处审核批准后,将用人单位的招聘信息通过学生处网站、微信、微博等平台发布。用人单位应于每学期结束前两周到学生处提交下学期岗位申请,临时岗应提前五天申报。

第十九条 学生通过用人单位面试,协商并签订协议后,用人单位需将录用勤工学生的《北阳学院学生校内勤工助学申请表》、《北阳学院校内勤工岗位用工情况统计表》和《协议书》一同上报学生处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备案。

第二十条 用人单位需安排专人负责对所设置的岗位及在岗学生进行统一管理、考核,对上岗学生进行专岗岗前培训和安全教育。学生处将不定期对用人单位勤工岗运行情况考核,若未按照以上标准执行将取消勤工助学岗位设置。

第二十一条 临时岗用人单位应在学生完成工作后3天内将勤工助学考勤表、勤工助学薪酬发放表交学生处审核并做薪酬发放计划。固定岗用人单位应在每月月初将上月勤工助学考勤表、勤工助学 薪酬发放表交学生处审核并做薪酬发放计划。

第二十二条 用人单位应在学生完成阶段性工作后根据学生参加活动情况如实填写《北阳学院学生勤工助学鉴定表》,各院系应根据《鉴定表》将学生参加勤工助学活动纳入本院系综合量化考评。

第二十三条 固定岗位一学期一设,用人单位应在每学期结束前两周提交《岗位设置申请表》报下个学期用工计划,否则视为不再需要并取消勤工助学岗位设置。

第二十四条 设岗原则:

(一)以工时定岗位,按照我校特困生月平均上岗工时不低于10小时为标准,测算出学期内全校每月需要的勤工助学总工时数(10工时×特困生总数),统筹安排、设置校内勤工助学岗位。学生参加勤工助学的时间原则上每周不超过8小时,每月不超过40小时

(二)编制充足部门不得申请设置勤工助学岗位。缺编单位应根据本单位工作的实际需要,按照因需设岗、合理使用、规范管理、培养锻炼学生能力的原则,申请设置岗位。

(三)设置的勤工助学岗位应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和工作性质,既要满足学生的工时需求,又要保证学生不因参加勤工助学而影响学习,不得聘任学生从事存在安全隐患、重体力劳动等工作。

(四)所有岗位必须面向全校学生公开招聘,困难生申报岗位需优先录取。

第四章 学生申请

第二十五条 申请校内勤工助学岗位的学生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一)持有考核合格的勤工助学上岗证;

(二)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学校规章制度,道德品行良好;

(三)家庭经济困难;

(四)学有余力,生活简朴,身体健康,能利用课余时间上岗;

(五)同等条件下,学习成绩优秀者优先。第二十六条 申请勤工助学岗位的流程:

(一)参加学校统一组织的勤工助学岗前通识培训并获得上岗证;

(二)填写《北阳学院学生校内勤工助学申请表》或登陆学校学工系统平台、微信平台进行勤工助学在线申请,辅导员根据申请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审核并签署推荐意见;

(三)学校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汇总并审核后,根据用人单位的工作性质、要求和申请人的条件,按照一定的比例确定推荐名额,组织岗位集中招聘或用人单位单独面试;

(四)通过面试的学生需与用人单位签订用工协议并参加岗前技能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

(五)参与勤工助学的学生应在工作结束后将《北阳学院学生勤工助学鉴定表》交所在院系备案;

(六)参与固定岗工作的学生,学期末经用人单位考核合格后可继续留任并参与下个学期的工作,否则将予以辞退。

第五章 勤工助学酬金标准及支付

第二十七条 为保证校内勤工助学活动的正常开展,学校设立勤 工助学基金。资金的主要来源:

(一)学校从每年事业收入中按一定比例设置的专项经费;

(二)社会捐赠的资金。

第二十八条 勤工助学基金由学生处负责统一管理使用,财务处协助管理。勤工助学基金用于以下方面:

(一)学生参加校内非经营性单位勤工助学活动的报酬开支;

(二)勤工助学基地的建设和管理开支;

(三)勤工助学活动的日常管理开支;

(四)其他与勤工助学活动有关的临时性开支。

第二十九条 勤工助学酬金原则上按不低于北阳市政府制定最低工资标准或市区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为计酬基准,根据上岗学生岗位类型、工作性质及工作时间,由资助管理中心依据下列标准浮动发放:

(一)固定岗位每月工作时间不超40小时并按月计酬,每月的报酬原则上不超过北阳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每月工作时间超过40小时的特殊岗位可依照北阳市最低工资标准执行。

(二)临时岗位按小时计酬,每小时的报酬原则上不低于15元。第三十条 学生处根据学生提供的银行账户发放勤工助学工资。学生银行账户如有变更,须及时到学生处登记并说明情况,以便及时发放工资。因银行账户发生变更后未及时登记说明而导致的不能领取工资的后果由学生本人负责。

第三十一条 学生参与校内非营利性单位的勤工助学活动,其劳 动报酬由学生处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从勤工助学专项资金中支付;学生参与校内外营利性单位或有专门经费项目的勤工助学活动,其劳动报酬由用人单位按聘用协议支付或从项目经费中开支,原则上按不低于北阳市制定的最低工资标准上下浮动。

第三十二条 开展勤工助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在不影响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前提下,更好地帮助更多的贫困学生解决经济困难,同一学生不得兼任多个勤工助学岗位,领取多个岗位勤工助学酬金。

第六章 学生的权利和义务

第三十三条 学生参加勤工助学活动应遵循“合法原则、诚信原则和业余原则”。凡参加勤工助学的学生既要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同时也要遵守用人单位的有关制度和规定。

第三十四条 参加勤工助学的学生,应坚持“勤工”为手段,“助学”为目的,不得以勤工助学为借口,纯粹为赚钱而不顾学业;

第三十五条 参加勤工助学活动的学生不得私自与他人调换岗位、怠工或者旷工,应按照用人单位规定履行请假手续,若违约应承担相应责任。

第三十六条 学生参加勤工助学活动,有依法取得相应报酬的权利。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克扣学生的劳动报酬。

第三十七条 学生参加勤工助学活动,依法享受劳动保护,用人单位或个人应为学生提供安全保障,不得损害或变相损害学生在劳动保护方面的合法权益。学生应学习相关知识,强化安全意识,严防安全事故的发生;应拒绝用人单位提出的工作职责之外的要求,有权拒 绝参加对人体造成伤害和危险的特殊行业和专业的劳动,如私自答应一切后果由本人负责。

第三十八条 学生参加勤工助学活动,必须遵守社会公德,讲究职业道德,塑造良好的大学生形象,做到认真践约、工作负责、诚实守信、谦虚谨慎、文明礼貌。

第三十九条 在学生勤工助学活动中应倡导“服务”观念和“奉献”精神,对有突出贡献者,应予以表彰;对违反校纪校规,违反财务纪律及损害学校声誉的行为给予相应处分。

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条 学生在校内、外开展勤工助学活动的,学校授权学生处与用人单位和学生三方签订具有法律效力的协议书。协议书必须明确学校、用人单位和学生等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开展勤工助学活动的学生如发生意外伤害事故的处理办法以及争议解决方法。

第四十一条 在勤工助学活动中,若出现协议纠纷或学生意外伤害事故,协议各方应按照签订的协议协商解决。如不能达成一致意见,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程序办理。

第八章 附 则

篇7:高等学校学生勤工助学管理办法

(一)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遵守宪法和法律;

(二)在校期间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诚实守信,道德品质良 好,学习成绩优良;

(三)毕业时自愿到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单位工作,服 务期在 3 年以上(含 3 年);

(四)在校期间获得国家助学贷款;

(五)经学校评议、推荐。第八条 代偿资助:-2-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按以下程序申请国家助学贷款

(一)高校毕业生本人在办理离校手续前向学校递交《国家助学 贷款代偿资助申请表》和毕业生本人、就业单位与学校三方签署的到 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单位服务 3 年以上的就业协议。

(二)高校毕业生在与国家助学贷款经办银行签订毕业后的还款 计划书时,应注明已申请国家助学贷款代偿资助,如果获得国家助学 贷款代偿资助资格,不需自行向银行还款。

(三)高校根据上述材料,按本办法规定,审查申请资格,将符 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相关材料集中报送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审批。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在一个月内将审批确定的获得国家助学贷款代 偿资助资格的学生名单通知有关高校及国家助学贷款经办银行,同时 将有关审批文件报教育部、财政部备案。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接受 申请资料截止时间为每年 5 月 31 日。第九条 高校需在每年 6 月 30 日前将获得国家助学贷款代偿资助 资格的高校毕业生当年在职在岗情况报送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高校毕业生所在高校要建立与就业单位和国家助学贷款经办银行 定期联系制度。高校要专门为经资格审查合格的国家助学贷款代偿资 助的高校毕业生建立完整准确的档案,并将高校毕业生在校学习期间 获得国家助学贷款以及国家助学贷款代偿资助情况书面通知毕业生本 人、就业单位人事部门和国家助学贷款经办银行。同时,还应主动了 解并定期向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和国家助学贷款经办银行通报毕业 生的工作情况,以便经办银行及时掌握借款学生的动态情况,做好国 家助学贷款业务贷后管理工作。-3-第十条 国家对获得国家助学贷款代偿资助资格的高校毕业生采 取逐年代偿资助的办法,毕业后第一年和第二年各代偿助学贷款本息 的 30%,第三年代偿本息的 40%,三年代偿资助完毕。每人代偿资助 总额以该毕业生在校学习期间实际获得的国家助学贷款本金及其全部 偿还之前产生的利息为限。第十一条 除因

篇8:高等学校学生勤工助学管理办法

关键词:高等教育,自考,管理模式

高等教育自考助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简称自考。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对自学者进行的以学历考试为主的高等教育国家考试, 是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国家考试相结合的高等教育形式, 是我国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任务是通过国家考试促进广泛的个人自学和社会助学活动, 推进在职专业教育和大学后继续教育, 造就和选拔德才兼备的专门人才, 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素质, 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一、高等教育自考助学管理中的主要问题

1. 各助学机构的助学条件薄弱直

接影响自考助学模式的有效实施, 校园环境的缺乏, 难以形成像普通高校那样的学习氛围, 学生缺乏校园文化熏陶, 缺乏学习活动的基础设施, 如:没有专门的图书馆、实验实训基地、校园网络等, 不利于知识获取和能力的培养, 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另一方面, 一些助学机构缺乏固定的场所、设备以及授课老师, 导致助学管理的失范和失序问题, 助学质量得不到保障。

2. 部分助学机构将办学重心放在

招生宣传而不是教学和管理上, 超出自身可容纳生源数量, 盲目招生, 因师资力量不足, 教学课时数达不到规定要求。少数学校忽视教学管理, 存在课时不足、师资配备不合理、师生比严重失衡、外聘教师过多、管理不到位等问题, 严重影响教学质量。

3. 自学考试目前普遍采用普通高

校教育模式的教材, 不具备成人教育教材所需的特点, 且教学媒体相对较单一, 直接影响到教育质量和教育效益。另外, 考试计划虽有安排, 但是教学安排, 甚至一些科目的教材往往不能及时到位。

4. 自考助学过于突出考的特点,

对自考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情感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投入较少, 指导监督缺乏科学性和有效性, 或流于形式。目前自考忽视了过程性考核, 或者说还没有制定出一套较为科学合理的, 具有较强可操作的学习过程评价指标体系, 参加自考助学的学生其成绩仍是以终结性的考试成绩为依据, 没有过程性考核, 使考生一旦遇到挫折或某门课程考试未通过时, 往往辍学或不再参加自考。

二、构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助学管理新模式的政策

1. 建立健全自考助学管理体系的规章制度

自学考试助学管理体系的构建及其运做必须具有政策依据、管理办法和制度规范。要狠抓自考助学管理的制度建设, 做到办学行为规范, 规章制度健全, 管理措施有力, 收费依法合理。逐步建立和完善社会助学注册公告制度、招生审批制度、自考助学活动检查与评估制度、自考助学活动社会监督制度等, 确保自学考试助学管理体系的完整规范、自成体系。

2. 做好考生的思想工作, 是搞好管理工作的关键

参加自考的绝大部分考生是高中毕业生、中专毕业生和其他有志者, 而且有很大一部分是一边工作, 一边学习。因此从总体上说, 学习的难度是很大的。然而, 他们之中的大多数人, 知难而进, 愿意报名参加自学考试, 这种积极性必须给予爱护。他们不甘落后立志成才的信心必须强化, 要不断地给他们做思想工作, 使他们树立自强自立的信心, 明白自学考试也是一条广阔的成才之路, 自学考试同样能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不断进取的决心, 才能使他们不断获得持续高涨的学习动力, 在此基础上取得理想的学习成绩, 最终如愿以偿取得学历文凭。在此过程中, 务必使考生清楚地认识到自学考试这种形式是对有志参加自学考试者进行的—种必要而可行的学历认定考试, 是国家考试, 其学历文凭, 与普通高校和成人高校的学历文凭具有同等效力。

3. 加强教学管理是搞好管理工作的根本保证

自考助学辅导班属于非学历范畴, 一般缺乏严格的组织和管理, 随意性大, 弄不好容易放任自流, 因此在选聘任课教师时, 要注意选聘适合干这种工作的教师, 还应建立专门的工作档案, 建立良好的师资队伍。助学单位要注意组织任课教师根据考生的学习情况和班级特点研究教学内容和方法, 尽快掌握辅导过程中的特点和规律, 搞好“因材施教”。助学单位还应注意贯彻激励原则, 设立一些奖项, 对各科平均合格率定一个标准, 对于教学效果好、考试合格率高于平均水准的任课教师进行奖励, 以强化和调动教师的责任感和积极性。

4. 积极推进“网络助学模式”, 实现自考助学多元化和信息化

当前, 自学考试的社会助学形式主要为两种:一种是集中授课式的面授助学;另一种是以自主学习为主。由于工作、生活等客观因素, 使他们集中面授助学有一定的困难, 教师很难按同一模式、相同步调来组织有效教学, 进而难以满足每个考生的不同要求。网络助学突破了时空限制, 根据自身特点来选择合适的学习时间和进度, 可以符合大部分在职考生的需求。

考生自主学习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重要特征。网络助学可以改变面授助学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模式, 让考生进行自主学习, 继承了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特色。低成本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另外一个重要特征。网络助学可以促进教育资源的共享最大化、形式多样化, 不但满足了不同个体的需求, 也可以降低教育成本和学习费用。

参考文献

[1]杨小东;李颖芬;;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发展中存在问题及其思考[J];教育学术月刊;2010年03期

篇9:高等学校学生勤工助学管理办法

创新学校和创新学生项目启动后,微软将帮助教育部开发、部署面向学校的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并向教育部指定的1000间创新教室提供支持,建设多媒体教室,组织国际性高峰论坛,开展基础教育战略创新研究等;在“创新学生”方面,微软将通过开展创新学生活动、建设创新学生网络、组织创新学生论坛,并与国内外权威教育机构和大学合作,为学生提供与21世纪学习能力相关的资源、活动、竞赛等创新空间,增强学生的创新学习能力,拓展国际视野,提升国际竞争力。

在启动会上,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副司长李天顺表示:“在中国区域发展不平衡、教育资源分布不平衡的现状下,应通过教育创新让尽可能多地区的师生受益。这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发挥各方的优势,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推动教育创新,助力中国教育培养更多创新人才。我们高度评价‘携手助学项目一期产生的成果和效应,希望通过‘携手助学项目二期,能够为基础教育引入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技术和平台工具等资源,促进中国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篇10:高等学校学生勤工助学管理办法

财教【2007】84号

第一条为落实《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国发[2007]13号),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以下简称国家助学金)的管理,确保资助工作顺利实施,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中等职业学校是指政府有关部门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批准设立并备案,实施中等学历教育的各类职业学校,包括公办和民办的普通中专、成人中专、职业高中、技工学校、职业技术学院附属的中专部和中等职业学校等。

第三条国家助学金资助对象是具有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正式学籍的在校一、二年级所有农村户籍的学生和县镇非农户口的学生以及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中等职业学校在校三年级学生通过工学结合、顶岗实习获得一定报酬,用于支付学习和生活费用。

第四条国家助学金由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出资设立,主要资助受助学生的生活费开支,资助标准每生每年1500元。

第五条国家助学金按学年申请和评定,按月发放。学校应将《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申请表》(详见附件

1)及《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申请指南》(详见附件2)随同入学通知书一并寄发给录取的新生。新生和二年级学生在新学年开学一周内向就读学校提出申请,并递交相关证明材料。

第六条每年年初,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本省份中等职业学校上一在校学生数及生源状况等,向财政部、教育部提出国家助学金预算申请。财政部、教育部审核后,于每年5月底前将国家助学金分配名额及预算下达各省级财政、教育部门。每年8月底之前,省以下各级财政、教育部门负责将上级下达的经费预算和本级财政应分担的经费预算以及国家助学金分配名额下达到所属各中等职业学校。

第七条中等职业学校要根据本办法和各地制定的国家助学金实施细则,受理学生申请,组织初审,并将初审结果在学校内进行不少于5个工作日的公示。公示无异议后,学校将《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受助学生汇总表》(详见附件3)报至同级学生资助管理机构审核、汇总;学生资助管理机构将审核意见报同级财政、教育部门审批;同级财政、教育部门要及时向学生资助管理机构和所辖学校批复审核意见。尚未成立学生资助管理机构的地方,由教育部门按上述程序完成相关工作。

学校应于学生入学一个月内将国家助学金发放到受助学生手中。

第八条学校应按实际受助学生名单填写《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受助学生汇总表》,及时报送同级学生资助管理机构,由学生资助管理机构审核汇总后报同级财政、教育部门备案,同时逐级上报至省级学生资助管理机构。省级学生资助管理机构应于12月底前将《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统计表》(详见附件4)上报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由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审核汇总,报财政部、教育部备案。

国家建立全国统一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实行统一电子注册,为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的发放和管理提供支持。

第九条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实行学校法人代表负责制,校长是第一责任人,对学校助学工作负主要责任。学校要制定本校国家助学金具体实施办法,设立专门机构和配备专职人员具体负责助学工作,要为每位受助学生分别办理银行储蓄卡,直接将助学金发放到受助学生手中,一律不得以实物或服务等形式,抵顶或扣减国家助学金。为学生办理银行储蓄卡,不得向学生收取卡费或押金等费用,也不得从学生享受的国家助学金中抵扣。

中等职业学校要建立专门档案,将学生申请表、受理结果、资金发放等有关凭证和工作情况分建档备查。

第十条省级教育、财政部门要根据实际情况,对享受资助政策的民办中等职业学校,在办学条件、学费标准、招生就业、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措施等方面做出明确规定。民办中等职业学校要依法办学,规范管理,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收取学费,并从事业收入中足额提取5%的经费,用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费减免、校内奖学金、助学金和特殊困难补助等方面的开支。

第十一条中等职业教育实行以国家助学金为主,以校内奖学金、学生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学校减免学费等为辅的资助政策体系。国家鼓励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和社会团体设立中等职业学校助学金、奖学金,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为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的学生提供助学贷款。

有条件的中等职业学校要积极实行“绿色通道”制度,对携有可证明其家庭经济困难材料的新生,可先办理入学手续,根据核实后的家庭经济情况予以不同方式的资助,再办理学籍注册。

第十二条各级财政、教育部门应加强对国家助学金的管理,实行专款专用、专账核算,并接受审计、监察部门的检查和社会的监督。对弄虚作假、套取财政专项资金或挤占、挪用、滞留国家助学金的行为,将追究直接责任人和相关领导的责任。财政部、教育部将对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开展好、成绩突出的地区和学校予以表彰。

第十三条本办法由财政部、教育部负责解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可依据本办法制定实施细则,并报财政部、教育部和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备案。

第十四条劳动保障部门管理的实施中等学历教育的技工学校国家助学金发放管理工作另行通知。

上一篇:办公室面积超标检讨书下一篇:电大作业闽南地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