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上3古诗两首

2024-06-19

苏教版三上3古诗两首(精选6篇)

篇1:苏教版三上3古诗两首

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能解释诗句中的词语,说出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2.有感情地朗读两首古诗,并背诵、默写古诗。3.感受古诗的意境美。

重点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读懂诗的意思,体会诗所表达的情感,感受诗的语言美和意境美。2.理解诗句,引导学生体会诗意。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古诗《寻隐者不遇》,理解诗句的内容,体会诗所表达的情感。2.复习学习古诗的方法,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1.老师出示以前学过的一些古诗的画面,让学生观图吟诵这些诗句。看看谁背得多,背得好。

2.启发学生:你是怎样学会这些古诗的?让学生总结学习方法。读古诗、知作者、解题意、懂诗句、悟情感。

3.过渡语:今天,我们继续运用已掌握的学习古诗的方法学习一首古诗,相信大家一定会喜欢的。

二、初读古诗,感知大意

1.听课文录音,让学生注意每个字的发音。2.指名朗读,检查课文朗读情况。注意读准平舌音的字:松、采;翘舌音的字:师、深。“只”是多音字,文中读zhǐ。

3.学生自读古诗。

4.出示课文教学挂图,结合图画,让学生想一想这首古诗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三、学习古诗,体会感情

1.知作者,解诗题。

(1)老师有感情地朗读全诗,板书课文题目:寻隐者不遇。(2)老师释题。寻:拜访;寻访。

隐者:隐居的人。在封建社会里,有些读书人不愿做官,便隐居在乡村山野。遇:碰见;遇上。

题目的意思:去拜访一位隐居的人却没有遇到。

(3)质疑:读了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引导学生围绕“寻”思考。如诗人为什么没遇上?有没有问其他人?为什么不在那儿等一会儿?)2.读懂诗意,展开想象。(1)借助画面,理解诗意。

①学生仔细看图,想一想图上谁是诗人,谁是童子;诗人要找的隐者是童子的什么人。②诗人找到了童子,怎么没遇上他要寻访的人呢?(2)老师精讲。①先解释难理解的词。

童子:指未成年的男孩子,这里指隐者的小徒弟。言:说的意思。师:师父,童子对隐者的称呼。只:就,表示肯定的语气。云深:云雾迷蒙。深,多、浓的意思。处:地方;行踪。

②老师(适时打开电脑课件)逐句解释诗句。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这句的意思:我寻访隐者,在松树底下碰到了一个孩子,那是隐者的小徒弟,我问他师父的去向,他说师父采药去了。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这句的意思:他就在这座山里,可是由于山上云雾迷蒙,我也不知道师父到底在什么地方。

(3)学生根据诗句,想象诗中省略的询问。

①你师父干什么去了?②在哪儿采药?③你能找到他吗? 3.齐读全诗,整体理解。

(1)老师放朗读录音。学生齐读,朗读时要读出节奏、重音和韵脚。题目“寻隐者不遇”,重音在“不遇”。“松下问童子”这是叙述的语句,要用陈述的语气读出。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2)指名把全诗的意思串说一遍。

(3)借助书上的插图或教学挂图,启发学生想象诗歌描绘的图景,体会诗的意境。4.指导学生朗读并背诵全诗。

(1)老师:这首诗采用问答体,是通过寻访者向童子打听隐者的去向、童子作回答的形式写的。“松下问童子”,这是写“问”,问了什么话,诗中并没有说,但从童子的回答中可以推测出问了三个问题。三番答问,逐层深入,表达的感情有起有伏。一问:“你师父干什么去了?”这时诗人心情轻快,满怀希望;而答非所想,心中有点儿失望;二问:“他到何处采药去了?”反映了诗人寻友不遇而急切询问的心情;“只在此山中”,使诗人顿觉会友有望,在失望中又萌生了一线希望;三问:“他到底在山中的什么地方?”“云深不知处”,这一回答使诗人只落得惘然若失,无可奈何了。

(2)引导学生遐想自己是诗人,在松树下遇上童子,体会向童子询问时的心情,把这种心情读出来。老师先放录音,同学再练习朗读,并逐步背诵全诗。

四、总结全诗,体会意境

这首诗写得有趣、自然。“松下”,是在山林的一棵松树下面,点明了事情发生的地点和环境。“童子”,点明了人物。“松”“山”“云深”,寥寥数字为我们勾画了一幅山高林密、层峦叠嶂、云雾缭绕的图景。

五 实践活动

1.在悠扬的轻音乐声中,学生闭上眼睛背诵古诗。接着想象诗境,结合诗意,把自己所想到的情景用笔画到图画本上,再伴着轻音乐默写古诗。

2.举行一次表演赛。鼓励学生大胆想象诗中两个人的语言、神态和动作,自由发挥,进行表演。

板书设计:

寻隐者不遇 唐·贾岛

松下/问/童子,(满怀期望)言师/采药/去。

(感到失望)

只在/此/山中,(又有了希望)

云深/不知/处。(无可奈何)课堂作业设计:

1.解释加点的字,写出诗句的意思。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问:询问。言:说。

我寻访隐者,在松树底下碰到了一个孩子,他是隐者的小徒弟,我问他师父的去向,他说师父采药去了。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只:就,表肯定的语气。深:多、浓的意思。处:地方;行踪。

他就在这座山里,可是由于山上云雾迷蒙,我也不知道师父到底在什么地方。2.默写古诗《寻隐者不遇》。

代 作者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古诗《所见》,理解诗句的意思。通过朗读,感受诗中牧童的机灵活泼,天真可爱。2.能背诵并默写古诗。

教学过程:

一、温习古诗,引入新课

1.学生齐声背诵上一节课的古诗。

2.老师导语:《寻隐者不遇》给我们讲了一个诗人去拜访一位隐居山林的人,但没有遇到隐者的故事。今天我们再学习一首古诗,了解一下这首诗向我们描述了一幅怎样的生活图景。(板书:所见)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学习提示:(1)朗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把诗句读通顺。(2)识记生字。

(3)想一想诗人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生活图景。2.学生自读古诗。3.学生汇报学习成果。(1)读准字音。

qí骑

zhèn振

chán蝉(2)掌握字形。

“骑”“振”“蝉”为左右结构的字。

(3)请学生根据文中插图,简单说一说诗人看见了什么。

三、学习古诗,明确方法

1.观察课文配图。

(1)图上都有什么?(儿童、牛、大树、蝉)(2)仔细观察图画,看看这个儿童是什么时候的人,是干什么的。(引导学生抓住儿童的衣着以及儿童手上的鞭子联想,明白这个儿童是古时的一个牧童。)(3)图上的儿童在干什么?(指导学生观察牧童的表情,初步体会牧童看见树上的蝉时的心情。)2.揭题,解题。

(1)解释题目:牧童骑着牛,唱着歌,忽然听到蝉的叫声,于是,他停止唱歌,跳下牛背,准备捕捉蝉。这一切让一个叫袁枚的人看见了,他就写了一首诗,叫《所见》,意思是说诗中写的内容是自己亲眼看到的。

(2)介绍作者:袁枚,清代文学家,浙江钱塘(今杭州)人。3.品悟古诗。

(1)学习诗句,理解诗意。①理解第一句“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用自己的话说说前一个分句的意思。观察图画,使学生理解到“牧童”指的就是放牛的小孩儿。

读诗句,查字典说说“振”“樾”的意思。

振:振动、回荡,说明牧童的歌声很嘹亮。樾:树阴。老师补充:“林樾”指茂密的树林。

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后半句的意思。(嘹亮的歌声在茂密的树林里回荡。)让学生读诗句,然后用自己的话说说整句诗的意思。②理解第二句“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齐读第二句并看图,说说图上的牧童在干什么,与第一句所说的情景有什么不同。(着重指导学生观察牧童的表情。)理解前一个分句的意思。

查字典,说说“意欲”“捕”在诗中的意思。意欲:心想。捕:捉。

用自己的话说说前半句的意思。(想要捕捉鸣叫的知了。)读全句,看看牧童听到知了的叫声后,是怎样做的。“闭口”在这里是停止唱歌的意思。

“立”指牧童从牛背上迅速跳下来,站在树下。

理解“忽然”一词在诗中的意思。(牧童骑在牛背上唱歌时,忽然停止唱歌,从牛背上迅速跳下来。)“忽然闭口立”使我们想到了什么?(老师可引导学生想象牧童的面部表情:他全神贯注地盯着知了。想象牧童的动作:他踮起脚,身子向前倾,双手轻轻举起,做好捕捉知了的准备。想象牧童的内心活动:他不住地盘算怎样抓知了。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产生“屏住呼吸,别惊动了知了,赶快捉住它”的感觉。)③指导学生自读自悟诗句和诗意。这首诗大致的意思: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歌声在树林中回荡。

想要捕捉鸣叫的知了,急忙停止唱歌,在树下站住。④读诗句,同桌之间用自己的话说说整句诗的意思。(2)学生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①听录音,学生边听边体会诗的停顿、节奏。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②指导朗读,读出牧童唱歌时悠然愉快的语气,读出牧童捕蝉时动作和神态的变化。朗读第一句时,要想象牧童放牛归来骑在黄牛背上,大声地唱着歌的样子,读出悠然愉快的情调。读第二句时,要想象牧童走着走着,听见树上鸣叫的知了,想去捉它,马上停止唱歌,静静地站在树下盯住那只知了的神态,读出动作神态的突然变化,表现牧童的灵活机敏。

(学生自己练习——老师指名读——老师评读指导——学生练读)③有感情地背诵古诗。

四、欣赏古诗

1.老师引导欣赏。

(1)第一句诗写了牧童的神态、心情。声色俱备,情景交融,勾画出了一幅色彩鲜明的“牧童行歌图”。

(2)第二句诗是诗人对牧童心思的推想,牧童机灵敏捷的动作和神态的变化,都是通过抓住牧童刹那间的细节进行描写的,生动形象地勾画出了一幅“捕蝉图”。

(3)整首诗语言清新流畅,使得活泼机灵、天真可爱的牧童形象跃然纸上。2.学生展开想象。

学生闭上眼睛,边欣赏配乐诗朗诵,边展开想象。想象牧童怎样捉蝉,是否捉到了蝉。3.感受意境,精练强化。

谈谈刚才想象到的意境,试着编故事。(同桌试编,全班交流、评议)五 总结全文

1.学了这首诗,你觉得这个牧童怎么样?(活泼机灵、天真可爱)2.老师小结:这是清代诗人袁枚写的一首五言绝句,写一个夏天的中午所见到的情景。语言清新流畅,通过动静结合的描写,把一个活泼机灵、天真可爱的牧童刻画得栩栩如生。

3.朗读全诗,背诵全诗。

板书设计:

见 清·袁枚

课堂作业设计:

1.组词。

牧(放牧)骑(骑马)振(振奋)2.填空。

《所见》是清代诗人袁枚写的一首五言绝句,写夏天的中午诗人所见到的情景。语言清新流畅,通过动静结合的描写,把一个活泼机灵、天真可爱的牧童刻画得栩栩如生。3.解释加点的字词。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振:振动、回荡。樾:树阴。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意欲:心想;想要。鸣蝉:正在鸣叫的知了。4.默写古诗《所见》。

代 作者

教学反思:

备课资料:

作者简介 贾岛(779~843),唐代诗人。字浪仙,一作阆仙,范阳(治今河北涿州)人。其诗喜写荒凉枯寂之境,颇多寒苦之辞。以五律见长,注重词句锤炼,刻苦求工,“推敲”的典故即由其斟酌诗句“僧推月下门”或“僧敲月下门”而来。其诗在晚唐、宋初和南宋中叶颇有影响。有《长江集》。代表作品有《剑客》《题李凝幽居》《寻隐者不遇》等。

袁枚(1716~1798),清代文学家。字子才,号简斋、随园,浙江钱塘(今杭州)人。诗多写“自得之性情”,以新颖灵巧见长而独具个性。与赵翼、蒋士铨并称为乾隆三大家。有《小仓山房集》《随园诗话》《子不语》等若干种,今人辑有《袁枚全集》。代表作品有《所见》《祭妹文》等。

篇2:苏教版三上3古诗两首

教材分析:

《山行》是一首色彩明丽、充满生气的秋景诗,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了一幅浓郁动人的山林秋色图。在石径蜿蜒、白云缭绕的秋山深处,有人家居住。诗人被一片火红的枫叶吸引住了,停车观看,不禁发出“霜叶红于二月花”的感叹。深秋在诗人笔下并不萧条冷落,而是嫣红满目,生意盎然,给读者以美的享受和精神的鼓舞。这首诗形象生动,色彩鲜明,是一篇千古传诵的佳作。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6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掌握“车”字笔顺。

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古诗大意。

情感目标:培养背诵古诗的兴趣,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教学重点:会认“径、斜、亭、停、车、霜”6个字,会写“远、亭、停、车、霜”5个字。教学难点: 感受诗中表现秋天的美好境界,注意“径、斜”读音。教学准备:

1.课文挂图、字理演变图、生字卡片或课件。

2.朗诵的背景音乐。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师出示挂图(或课件出示),说一说你在图上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深秋,天气已经很冷,远处山林中传来阵阵清脆悦耳的马铃声,诗人杜牧坐在马车上正慢慢走来,今天我们一起学一首杜牧写的古诗《山行》。

二、初读感知,识记生字,了解古诗大意。

1.自己读,定位识字,读准字音。

2.自由读,圈出不理解的词语。

3.小组读,合作学习,理解词义。

注意“径、斜”读音,石径、坐、霜叶、红于、白云生处等词含义。

小结:这首诗只用了二十几个字,就为我们描画了一幅这么美丽的秋景。真了不起呀!其实,这每一个字都是经过诗人精心雕琢的,你能不能沉下心来,再来细细的品味它,一定会有新的发现。

三、再读感悟,背诵古诗。

1.边放课件,边放古典音乐,用优美的语言把学生带人意境。(走在带有深秋寒意的山路上,看到小路盘旋曲折,斜斜地向远处的山顶延伸。诗人一边走一边向远处望去,只见那白云缭绕的地方住着几户人家。诗人走着走着,忽然停下了车,为什么呢?因为美丽的枫林晚景把他给吸引住了。诗人不禁赞叹:“霜叶红于二月花。”)

2.刚才我们跟随诗人一起观赏了秋天的景色,你有什么感受?你能把这感受读出来吗?(齐读)诗人写的美,你们读得也美,想不想把它背下来。(自由背)

四、指导写字。

1.“雨”作偏旁时,左边竖变点,横折钩变成横钩。

2.“车”字的下横要写得伸展。

五、拓展活动。

1.填字,涂色,说说你眼中的秋天旨在要求学生巩固生字,并能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结合生活经验给秋天涂色,找到身边的秋天并说一说身边的秋天。教师应引导学生尽可能遵循客观实际。

2.背一背。

《山居秋暝》(节选)描绘了雨后初晴、秋高气爽的山中美景,《枫桥夜泊》写出了秋天的萧条景象,表达作者旅途漂泊的孤寂感,引导学生背诵积累。

相关资料:

1.杜牧(803~852):唐代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长安)人。杜牧的诗文集《樊川文集》共二十卷,他的诗豪放、旷达、俊逸。其诗在晚唐成就颇高,后人称杜甫为“老杜”,称杜牧为“小杜”。

2.“白云生处有人家”的“生”字怎么理解?学生很容易把“白云生处有人家”写成“白云深处有人家”,因为以前学生学过“云深不知处”的诗句,可能受影响。有一些唐诗版本,就是写的“白

篇3:苏教版三上3古诗两首

一、审题——看图作文第一步

审题,是作文的关键,是作文的第一步。审题,可以让学生明确写作的要求,明确写作的主题、明确写作的内容,甚至明确写作的方法。

如对于苏教版的小学语文三上的“习作三”,在教学中,教师应首先引导学生“审题”,在审题的过程中,也是激发写作兴趣的关键。如观察图片,请你在图片中添上一种或者几种动物(画、贴都行),天上飞的、地上走的、水中游的都可以,再给整幅图涂上颜色。

学生了解了任务,留出时间,让学生自主画或者贴图,再欣赏自己的作品,以激励性的语气激发学生写作的欲望:自己绘制的图片,你看着心里高兴吗?想不想把它写下来,写成一篇有趣的习作?这样的激趣法,会使孩子们迫不及待地投入到写作的思维中。

二、观察——看图作文的关键

1. 整体观察图片

对于三上的“习作三”,图片是风景图,应引导孩子们从整体上看,是什么地方,并用语言表达出对这个风景图的印象。

2. 引导学生欣赏图片

看图作文,中心是引导学生欣赏美,应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和欣赏,除了从整体上观察以外,学会按顺序观察的方法,这样,观察才能细致、全面、没有遗漏。如引导学生从上往下、从左往右、从外到内、从内到外、从右向左、从下到上等观察方法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欣赏,有了观察和欣赏做基础,行文才会流畅。

3. 发挥想象图的“趣”和“美”

对于看图作文的文章,一般突出“美”和“趣”。如果是说观察图片是欣赏美的主要手段的话,那么,发挥想象力、发现趣,也是写作的重点。对于这个看图作文的习作,让学生发挥想象力,想象出所添加的动物都在做什么,引导学生从外表、动作等方面,描绘出动物的“趣”和“可爱”之处。对于动物的描写,可以引导学生使用拟人等修辞手法,让动物“活”起来,让其感情人物化,生动丰富起来,使图片中的动物、情境等既“趣”也“美”。

三、组织素材——看图作文的基础

观察是作文的前提,写作是观察的归宿,把看到的、想到的用文字表达出来,就是情真意切的“佳作”、“美文”。

1. 罗列景物

对于看图作文,写作前,应引导学生对观察的景物进行罗列,这个环节,也就是作文的写作前奏——列提纲。如“习作三”的看图作文,应引导学生罗列出图中有哪些美的景物,引导学生按观察的顺序而罗列,如(1)天空;(2)树林和草地;(3)野花;(4)小河。

2. 提炼主题

文章的重心是“主题”,每一篇文章,都应主题突出。对于看图作文也一样。以三上的“习作三”为例,这个看图作文,首先让学生明白写什么,即明确主题。看图作文,以描写景物为主,那么,首先让学生对自己的图片有第一感受:是“美”还是“趣”?因什么“美”因什么“趣”,并且让学生学会感受和欣赏,美景,都因景物而“美”因“情美”,“趣味”也因景物而“趣”。如对于这个习作,图中的天空,是什么样的天空,树木又是怎样的树木,野花又怎么样等。对于自己所画或者贴的动物,如鱼、猴子、鸟儿等,可以选择性地从外形、动作的憨态可掬等几个方面来描写……这样,学生的习作从“美”和“趣”上着手,写作起来便会得心应手。

四、选择好词佳句——看图作文的重心

遣词造句一直是作文的重点,是看图作文的中心环节。如这个“习作”中,学生要写小河,让学生想出一个或者几个形容词描写“小河”如“清澈的”、“清清的”、“透明的”、“明亮的”等,再让学生比较以下几个句子,从而学会使用优美的句子,描写景物。以“小河”为例:

一条小河。

一条清澈的小河。

一条清澈的小河,缓缓地流着。

小河清澈见底,如同一条蓝绸子,缓缓地流着。

……

教师给出这个例子后,让学生仿照这样的句式,想出一些优美的词语,来描写“鲜花”、“树木”、“天空”等,这个活动,可以开展竞赛游戏,看看哪个小组想出的词语多,于是,描写“小河”的“清澈见底”、描写“鲜花”的孩子们想出了五颜六色、竞相开放、葱翠、翠绿、映照等词语,描写“天空”的,想出更多的词语,如一碧如洗、湛蓝湛蓝、透亮、清水洗过一样、纯净、明洁、蓝晶晶、一望无际、湛蓝如水、晴朗等词语,再引导学生们将这些词语,用到句子里,完整地描写“天空”、“树木”、“鲜花”等,学生们会乐在其中。

遣词造句、灵活使用句子,表达完整的意思,是作文的基础和关键,对于优美词语和句子的积累,除了语文课堂上、作文课堂上让学生互相交流之外,还可以引导学生,平时多阅读,并在阅读中,注重词语等基础知识的积累。

三四年级语文作文教学,值得我们一线教师的高度重视,写作对于他们来说是新鲜事,难度大,此时的写作教学指导,不容小觑。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从审题、立意、谋篇等多方面,逐渐进行引导,并注重学生的基础,不能好高骛远、纸上谈兵,从字词、优美的句子等进行指导和训练,让学生掌握写作的基本技巧,提高作文能力。

摘要:文章以苏教版小学语文三上的“习作三”为例,从审题——看图作文的第一步;观察——看图作文的关键;组织素材——看图作文的基础;选择好词佳句——看图作文的重心等四个方面,谈谈指导小学生中年级段的小学生,写好看图作文的几点实践性策略。

关键词:作文,指导策略,审题,观察,素材,好词佳句

参考文献

[1]张娟.小学语文看图作文教学方法初探[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5(4).

篇4:苏教版三上3古诗两首

1. 几场瑞雪后,春天的脚步已渐渐走向我们。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地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2. 古今中外,多少文人墨客像朱自清一样满怀着对春天的深情写下了众多优美的诗文。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4课,品读两首古诗。(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用朱自清的散文《春》中的一组排比句导入,既是联系新知,又作为下面诗文整合的一个铺垫和引子,含蓄地揭示了诗文。

二、 学习《游园不值》

1. 借助图画,理解词义

(1) 出示与诗文相关的图画,引导观察:在图中你看到了什么?

(2) 图中之人就是宋代诗人叶绍翁,他曾在西湖一带长期隐居,这是他在一天雨过天晴之后去拜访友人,写下的千古名篇。(指名读题)相机理解“不值”。

(3) 诗人在这次未遇到主人的游园过程中看到了什么?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首诗。

(4) 学生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注意停顿。

(5) 诗句中有些字比较难懂,我们可以借助图来弄明白。看看图,你知道了哪些词的意思?

① “苍苔”见过吗?在图中找到苍苔。苍苔生长在潮湿的地方,春雨过后就会从地面长出来。

② 屐,(指图)木底鞋。

柴扉:柴门,用柴和树枝编成的一扇门。

【设计意图】古诗词义的理解比较枯燥,教师利用画面,既降低了学生理解词义的难度,也避免了教师琐碎的讲解。

(6) 诗中的“怜”是什么意思呢?记得曾经学过的“可怜九月初三夜”诗句吗?那里的“怜”指什么?两个“怜”有异曲同工之妙啊!

(7) 师小结:理解诗文词义的方法很多,看来利用插图、联系旧知都是很好的学习方法!

2. 品读诗句,进入诗境

(1) 读一读前两句诗,你知道诗题“游园不值”的原因吗?用上“因为……所以……”句式回答。

(2) 诗人此时此刻是什么样的心境?诗人游园心切,可久扣柴扉而不开,该是多么扫兴啊!带着这样的心境读一读前两句诗。

(3) 诗人是乘兴而来,现在要败兴而归了吗?教师引读后两句诗,读后提问:诗人此时心情怎样?

(4) 诗人看到什么而欣喜?仅仅是这一枝红杏让诗人欣喜?再读后两句诗。

(5) 诗的语言是凝练的,要想走进诗中,我们还得学会想象,想象诗外画,诗外音,诗外情。请大家展开想象的翅膀,试想推开这扇柴扉,诗人会看到什么,听到什么?

【设计意图】教师以“春色满园关不住”一句为切入点,激发学生展开想象,于是学生的思维便闪烁着灵动的光辉。一番再造想象让学生步入诗所描绘的意境之中,并生发出热爱春天的美好情感。

3. 赏读古诗,深悟诗情

(1) 园中的景美不胜收,岂是这一堵矮墙能关得住的呀!诗人顿时豁然开朗,欣喜之情溢于言表,让我们把这样的情感融入朗读中吧!

(2) (多媒体展现美好春光)面对园中美景,现在你就是叶绍翁,谁愿意来吟诵一下这首诗?

【设计意图】在学生反复吟诵诗句,情感有了较深的积淀后,教师尊重学生的个性情感体验,为学生搭建朗读的展示平台,让他们换位赏读,学生兴趣盎然,整首诗深深地印在学生的脑海里。

三、 学习《宿新市徐公店》

1. 引入诗题,看图知大意

(1) 这课还有一首杨万里的诗——《宿新市徐公店》,在这首诗里,诗人又写了什么样的春景,抒发了怎样的情感呢?齐读诗题,相机理解“宿”“徐公店”。

(2) 指名读诗,其他同学想一想,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

(3) 这些景物是什么样的呢?看看图,再读读诗文,能不能从中受到启发,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篱落()的小径()的树

()的蝴蝶()的菜花()的儿童

(5) 创设情景,引导学生把握诗文的主要内容:诗人杨万里住宿在新市徐公的客店里,那一天,他吃过午饭,走出客房,漫步来到徐公店的门外,他看到……

【设计意图】诗句的感情必须以正确的字词理解为基础。教师应摒弃独白,辅以画面,从诗中找景物,再与图对应,能使学生快速地把握诗的主旨,领略诗中的风光。

2. 启发想象,吟诵入境

(1) 诗文最后一句是“飞入菜花无处寻”,为什么不说“飞入菜花看不清”呢?“清”比“寻”读起来似乎更顺口,为什么诗人要用“寻”呢?(点出了孩童追黄蝶的欢快场景,使静止的画面动起来了)

(2) “无处寻”留给我们更广阔的想象空间,透过这三个字,我们可以感受到文字以外的镜头:你仔细看,能看到黄蝶停歇、飞舞,儿童追跑捕蝶的情景;你仔细听,能听到儿童追蝶时的欢叫声、叹息声。展开想象,把这些内容说给同桌听。

(3) 这景、这人,俨然成了一幅意趣盎然的图画,我们一起来吟诵这首诗。

【设计意图】入诗境、悟诗情是一种个性化的阅读行为,在比较、想象中强调情感的激发,让学生与诗人的情、诗句的境形成共鸣。以诗为媒介开展听说训练,既发展了学生的语言,又深化了诗的意境,使诗境丰满,境入人心。

四、 总结赏析,拓展积累

1. 今天我们学的两首古诗都是写春天的,虽然角度不同,景致不同,但都让我们从中感受到了春之美,让我们再次吟诵这两首诗。

2. 春色是诗人笔下生生不息的主题,来读读这些诗句: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韩愈《早春》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朱熹《春日》

【设计意图】课内外整合,有效地拓展了学生学习的时空,体现了“大语文”的理念。通过诵读既可以调动学生头脑中优美诗文的储备,又强化了语言的积累、应用。

篇5:苏教版三上3古诗两首

教材分析:

先读《望洞庭》。洞庭湖位于湖南省北部,岳阳市附近,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八百里洞庭,烟波浩淼,水天相接,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湖中有君山,君山上有许多名胜。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在长庆四年(824)转任和州途中经过洞庭湖时所写的。

诗人途经洞庭望见了什么呢?他看见的是一幅宁静优美的洞庭月夜图。秋天的朗朗清月洒下如水的月华,湖面上水平如镜,静静的月,静静的湖,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沉静、和谐、秀美的景色。为何今夜如此静谧呀?因为“潭面无风”,风平则浪静,才有第一行中湖光秋月、水天一色。“镜未磨”形容地写出月光下湖面的缥缈、朦胧之美,就像古时没有经过磨拭的铜镜一样,没有鲜亮的光泽。第三行一个“遥望”将我们的视野一下拉向广阔的八百里洞庭。此时,不仅可以欣赏到洞庭湖面之美,还可以看到美丽的山水之景。作者展开了奇丽的想象,给整幅画画上了点睛之笔,如果把月光下泛着银白波光的洞庭湖比作一个巨大的白色银盘的话,那么,湖中风景秀丽的君山就如同这白色银盘里一枚可爱的青螺。过去也有人用“青螺”来表示古时妇女的发髻,如果把这座美丽的君山比作小妇人可爱的发髻,也不乏其美呀。

再读《峨眉山月歌》。这首诗的作者是李白。我马上想到了李白的另一首孩子们朗朗上口的《古朗月行》:“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还有《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也许导入课题就可以由此进。《峨眉山月歌》是李白年轻时初离四川所写。为谋求政治出路,实现政治理想,胸怀“四方之志”的李白“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当他乘船夜行,仰望峨眉山上皎洁的明月,俯视月映清江的迷人美景时,感怀万千,写下了著名的《峨眉山月歌》。诗中一方面流露出诗人出蜀的急切心情,另一方面又寄托了诗人的依依乡情。所以,这首诗,看似咏月,实则抒发怀乡之情。

这首诗妙就妙在:短短四行诗共二十八个字,竟用了五处地名:峨眉山、平羌、清溪、三峡、渝州,却一点儿也不显得单调和堆砌。前两行写作者乘船夜行,抬头仰望,半轮皎洁的秋月高高地挂在峨眉山头,“秋”字因为诗歌押韵的需要倒置句末,交代了季节,更显月色之美。低头俯视,月影倒映在平羌江上,随波逐流,随船而行,仿佛是一路相送的亲人朋友。此时作者的心情是愉快的。然而峰回水转,从清溪出发往三峡的方向,江面愈行愈窄,两岸悬崖峭壁,高耸入云,一路相伴的秋月被高山遮挡,再也看不见了,于是诗人眷恋之情油然而生,他怀想着故乡的亲人、故乡的明月,不知不觉顺江而下就要到渝州了。此诗真实地描摹出作者仗剑出蜀时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向往和辞亲远游时对亲人、故乡的依依不舍。

《望洞庭》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

3、能解释诗句中带点词和诗句的意思,并能写出本课题《望洞庭》一诗所描绘的景色。

4、理解这首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难点 品读诗句,体会意境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1、谈活

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秀丽,风景如画。今天,想带大家去洞庭湖走一走,领略一下洞庭的美景。有谁知道洞庭湖的?

2、师生共同介绍洞庭湖。

洞庭湖位于湖南省的北部,岳阳市附近,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八百里洞庭,烟波浩淼。水天相接,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湖中有君山,山上有诸多名胜。著名诗人范仲淹来到洞庭,留下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经典之句

3、观察课文插图:你看到了什么景象? 生:夜晚的洞庭湖,天空、明月、湖水…… 师:你能用上一些词来形容看到的景物吗? 生:月明星稀、风清月朗、风月无边、皓月当空……

师:波光粼粼、银光闪闪、水平如镜、水天一色、迷迷蒙蒙、朦朦胧胧、宁静和谐

4、引出课题

师:洞庭湖的景象非常迷人,从古至今有无数文人墨客被它吸引,写下了许多描写洞庭的美诗佳句。在一千三百多年前,唐朝有位大诗人刘禹锡来到了洞庭湖附近,看到了这样一幅美景,不禁诗兴大发,写下了一首千古传颂的佳作。

教师范读课文

二、精读会意 读通课文

1、自读全诗,明确要求。

读准字音,读不准的生字看生字表,读通诗句。

2、检查自学效果,正音:洞dòng、潭tán、螺luó、磨mó 读懂课文

3、再读,边读边思考,你读懂了哪些字或那些词,来说一说。(1)教学“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相:相互。和:和谐、协调。湖光:湖水的光。秋月:可以看出时间是秋天的晚上。

两相和:湖水和月光融合在一起,显得非常和谐。

诗意:秋天的夜晚,月光如水,水映月光,两者融合在一起,显得非常和谐。

(2)教学“潭面无风镜未磨”

潭面:是指洞庭湖面。未:没有。磨:磨拭。镜未磨:指没有磨拭过的铜镜。

诗意:湖上一点风也没有,湖面朦朦胧胧,就像一面没有磨拭过的铜镜。

诗中把什么比作什么?

把(潭面)比作(没有磨拭过的铜镜)。指导朗读:谁能美美地把这两句诗读好?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3)教学“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遥望:远望。

点题,可以看出诗人离洞庭湖有一段距离,所以诗的题目是《望洞庭》。

山水色:山就是指君山,这句诗的意思是远远望去,洞庭湖和君山的颜色,就像“白银盘里一青螺”。

这句诗中,把什么比作了什么?

把(洞庭湖)比作(白银盘);把(君山)比作(青螺)。读好课文 指导朗读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4)指导朗读

这首诗意境很美,谁能美美地把它吟诵并背诵。(5)写话

秋天的一个夜晚,假如你来到洞庭湖边,你看到什么美丽的景色?

月明星稀的夜晚,我漫步在洞庭湖边,那柔和的月色和湖水融合在一起,整个湖面像笼罩着一层薄纱。朦胧中,那君山就像一个放在白银盘里的青螺,我被这迷人的景色陶醉了。

三、总结:

同学们,洞庭湖是我国的名胜,观光旅游的人很多,你们将来有机会一定要到湖南的岳阳市边上去看一看洞庭湖,玩一玩君山,登一登岳阳楼,好好地领略一下祖国的锦绣风光。

四、作业:

1、用钢笔描红。

2、想象《望洞庭》所描绘的景色,用几句话写下来。

教学反思: 《望洞庭》这首诗歌。诗歌短小,却感情深刻。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反复引导学生朗读。在让学生听完老师的泛读之后,我就引导学生自由地读诗歌,读的过程中要求读准字音,注意停顿。接着指名几位学生朗读,然后再齐声朗读。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我不是硬生生地要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而是将画面和朗读结合在一起,边看图边说说画面的景色,感受景色之后再通过朗读加深诗句的理解。

在教学“潭面无风镜未磨”时,我引导学生先看图,然后语言启发,这湖面怎么样?(很平静),这平静的湖面就好像——镜子,让学生在看图的基础上感受湖面像镜子。但是我顺势引导,这里的”未磨“是什么意思?学生通过预习,知道指的是没有磨过的镜子。我顺势启发学生设疑。”为什么不直接说湖面像镜子,而要说湖面像未磨的镜子呢?于是我展示未磨的镜子,让学生从视觉角度感受镜子的暗淡,然后再出示湖面的画面,让学生在对比中,发现两者的相似性,原来,没有太阳照耀下的湖面也是暗淡的,所以把湖面比作未磨的镜子。

《峨眉山月歌》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文,背诵诗文。

2.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3.学习《峨眉山月歌》,能解释诗句中带点词和诗句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重点难点:

理解诗意,想象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

教具准备:插图

课前:提示地名、江名

教学过程:

一、引入谈话

1、古往今来的诗人似乎特别钟情于月亮,情到深处总会望月抒情。

《水调歌头》【宋】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2、同学们,其实李白生性喜爱明月,留下了许多与月有关的诗篇。(生介绍:诗仙,为后人留下近1000首诗)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幼年李白《古朗月行》)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静夜思》

3、过渡语:

诗人爱月,尤爱峨眉山月,峨眉山月,是家乡的月。今天,我们再欣赏李白的另一首诗《峨眉山月歌》。读题。

二、学习《峨眉山月歌》

(一)读通课文

1、出示《峨眉山月歌》全文。

2、师范度读,要求:正确、节奏

3、正音、再读诗歌,读出诗的韵律、节奏。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洲。

(二)了解背景

1、初次释题

2、为何写“峨眉山月”

盛唐时代,很多诗人都有一段漫游经历。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各奔前程。李白二十五岁,他离开蜀地,开始了长期的漫游生活。峨眉山,四川名山;《峨眉山月歌》就是他初离蜀地(今四川:李白的故乡)时的作品。

(三)读懂课文

1、交流自学情况。

⑴、诗句中你读懂了哪些?

秋——诗人远游是哪个时令?秋

师点拨:我们在记叙描写时一般会先介绍时间、地点等;因诗歌压韵需要倒置句末。(秋、流、州)

影——指月影。

半轮——(看插图理解)半圆。上弦月或下弦月。

思——思念。

⑵、不理解的地方?

⑶、指导性交流

重点:流——流动,课文中有月影随江水流动之意。(注意:只有顺流而行,才会有此感觉——月影随波、月影随六船——妙哉、乐事)

夜发——连夜出发。

向——(看插图理解)驶向。

君——对对方的尊称。“劝君更进一杯酒”、“君看一叶舟”。作者的友人。

下——顺江而下。一、二句:教师言简意赅地提问:“初次离开家乡的李白会想些什么呢?”

三、四句从字面上看没有写月亮,你能读懂字面上的意思吗?

2、指名连起来说说诗句的意思。

秋天的夜晚,峨眉山月色特别明朗,月影映入平羌江,又伴随“我”顺流而下。连夜从清溪出发,向三峡方向驶去。诗人渐渐远去,沿岸山重水复,月亮更不复可见,诗人触景生情,暗生 思月怀乡之情,只好怀着依依惜别的心情向渝洲驶去了。

(四)品味诗境

1、引导想象诗的意境。

(1)想象诗人行船于平羌江坐在小船上抬头看到了什么,低头看到了什么?心情怎样?

(2)诗人渐渐远去,沿岸山重水复,月亮或隐或现,此时的月亮已不再像故乡峨眉山月那么 那么,诗人感到?(惆怅迷惘)

⑶再次品题:峨眉山月歌。升华主题

“暗生 思月怀乡之情”、“思君/不见/下渝洲。”

难怪古往今来的诗人似乎特别钟情于月亮,情到深处总会望月抒情

(五)读好课文

1、根据自己对这首诗的理解、感悟,看图有感情地朗读。

峨眉/山月/半轮秋,(秋:暗衬月色之美),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洲。(读:惆怅)

2、小组、男女生赛读

3、练习背诵。

三、延伸

峨眉山月,是家乡的月,在游子远行时最易拨动心弦。李白也许没想到,他这一走,就再没能回来。晚年时,—位四川和尚要去长安,李白作了一首送行诗:“我在巴东三峡时,西看明月忆峨眉。月出峨眉照沧海,与人万里长相随。”(《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诗末又说:“一振高名满京都,归时还弄峨眉月。”意思是劝蜀僧晏到长安以后,不要贪恋虚荣,还是早返故乡为好。李白至老还惦记着峨眉月,这不仅是对月的喜爱,更是对故乡的眷恋。板书设计:

古诗两首

望洞庭 峨嵋山月歌

喜爱、赞美

思友、思乡

第三课时

一、指导朗读、背诵

二、比一比,再组词。

镜()峡()眉()螺()境()夹()媚()累()

三、填空。

1、《望洞庭》是()朝诗人()的作品。诗中“(),()。”是写远望洞庭。这两句是()句,把()比作(),把()比作()。

2、诗句“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中“和”是()的意思,“未”是()的意思,可以用成语()来形容。

3、《峨眉山月歌》是()代诗人()的作品。诗人在()的()乘船远行,从()出发,驶向(),最后到达()。读了古诗,我眼前出现了()、()、()等景物。

4、“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中“发”是()的意思,“下”是()的意思。途中见到月亮,勾起诗人思念()、()的感情。

5、《望洞庭》和《峨嵋山月歌》都是描写_________(A、夏天的景色的;B、春天景色的;C、秋天景色的)。

6、《望洞庭》通过丰富的_________和形象的_________将月夜的洞庭美景描绘得惟妙惟肖。《峨嵋山月歌》描写了作者行船时思念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情。

四、拓展练习。

1、填写有关“月亮”的诗。

(),低头思故乡。

野旷天低树,()。(),天涯共此时。

小时不识月,()。

2、洞庭湖位于我国的_________省,是我国的第____大淡水湖。峨嵋山在_________省,为我国_________教四大名山之一。

3、本课作者刘禹锡的古诗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本课作者李白的古诗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等。

4、关于秋天美景的古诗句还有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反思:

古代诗歌的教学任务,不能停留在以诵读为主要手段来使学生感知诗的韵律美上,而要循此继进,采用多种方式来使学生产生朦胧的美的意识,培养学生再造意像的能力和联想的能力,我采用“学生自己用话描绘诗歌”的方式既加深学生对诗的内容的理解,又巩固学生对诗句的记忆,还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大脑活跃起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力、语言组织能力,真正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之中了。

篇6:苏教版三上3古诗两首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新字,书写生字。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受到美好的情感熏陶。

了解诗歌描绘了哪些景物,能说出诗歌大意。

【课时目标】

〖第一课时〗

1、会认《望庐山瀑布》中的生字,会写这首诗中的字。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诗,了解诗歌大意。

3、体会到诗人笔下的瀑布雄伟壮观,生发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第二课时〗

1、会认《绝句》中的生字,会写这首诗中的字。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诗,了解诗歌描绘了哪些景物,能说出诗歌大意。

3、体会到诗人描写的景色的美丽,感受到作者的愉悦心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

教师引导活动:

1、说到古代大诗人,你会想到谁?

2、通过查找资料,你知道了哪些关于李白、杜甫的情况?

3我们今天要学习哪两首诗呢?谁能把诗的题目读出来?

学生学习活动:

1、说说自己知道的古代大诗人的名字。

2、产生学习愿望,齐读课题,知道作者是李白和杜甫。

3、交流自己知道的关于李白、杜甫的情况。

4、个别读诗题,认识“庐、瀑”二字。

二、自读第一首诗

教师引导活动:

读一读,把古诗读通顺,看谁读得正确,把不懂的地方注上符号。

在学习中,你有了哪些收获,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告诉你的同桌吧。

学生学习活动:

1、交流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目的:读准字音、看插图、了解诗歌意思、朗读吟诵、表达感情。

2、自由轻声读,认识古诗中的新字,把古诗读通顺。

3、边读边想诗意,标注不懂的地方。

4、同桌交流。

三、读诗歌、识生字、正音

教师引导活动:

1、出示生字卡片:

认识这些生字了吗?

2、谁能大声地朗读这首诗?

学生学习活动:

1、个别读生字,齐读。2、个别大声读诗歌。其他同学认真听,及时纠错。

四、朗读、了解诗歌大意

教师引导活动:

1、出示图画:

“在图中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你读懂了诗歌的哪些词句呢?组织交流,对错误的理解引导纠正。

3、哪些地方需要老师或同学帮助你理解?适时点拨指导。

4、你觉得庐山的瀑布怎么样?为什么?

5、想象自己就是诗仙李白,此时站在庐山瀑布前,看到这壮丽的景象,会怎样吟诵这首抒发自己感情的诗歌呢?

6、你最喜欢哪句诗?为什么?

学生学习活动:

1、用自己的话说图意,描述瀑布的高大雄伟,想象诗人的心情。

2、交流读懂的地方和自己的感受。

3、主动提出自己不懂的地方。

4、抓住诗中词句说说自己的感受,并理解这首诗的大意。

5、想象,并反复吟诵,体会感情。

五、赛读

教师引导活动:

1、哪些同学认为自己朗读得很棒,站起来读给大家听听。

2、我们来进行小组朗读比赛好吗?

学生学习活动:

1、朗读,听读,评价,进一步体会情感。

2、小组内朗读比赛,选出最好的一个学生朗诵。

六、拓展

教师引导活动:

1、看到这样壮美的景色,你想怎样表达自己的激动心情?

2、配乐朗读。

学生学习活动:

1、交流自己的想法。

2、交流自己喜欢的音乐。听音乐,配乐朗读。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教师引导活动:

1、谁能背出《望庐山瀑布》?

2、我们是怎样学习这首诗的?

学生学习活动:

1、个别背,集体背。

2、回顾学习过程,总结学习方法。

二、自读

教师引导活动:

1、你打算怎样学习《绝句》这首诗呢?

根据反馈进行方法选择指导。

2、巡视自读情况,进行个别辅导。学生学习活动:

1、说说自己的打算和安排。

2、自读:

认识生字、读通句子、想想诗歌讲了什么,画出不懂的地方,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

三、读诗歌、识生字

教师引导活动:

1、出示卡片,检查生字认读情况。指导交流识字办法。

2、谁想把诗歌读一读?

学生学习活动:

1、个别认读生字。说说自己认识生字的好办法。

2、个别读诗歌,其他同学听读、正音。

四、交流、感悟、朗读

教师引导活动:

1你看出诗歌中写了哪些景物了吗?这些景物是什么样子的?根据反馈了解学生理解情况。

2还有哪些地方你不明白呢?适时点拨。出示图画帮助理解:图中画了诗歌中的哪些景物?

3你喜欢这首诗中的什么景物?引导学生大致了解诗的意思。

4在这么美丽的景色中,你看出了作者的什么心情?

学生学习活动:

1、用自己的话说说图意。

2、交流自己对诗歌中语句的理解。

3、交流,理解,大致懂得“窗含”、“门泊”的意思。

4、说话:

喜欢哪些景物,同时了解诗意。

5、交流,说说是怎样看出来的。

五、背诵

教师引导活动:

1、谁会背诵了?怎样背得又快又好的?

2、在学习诗歌中,你还有什么别的发现?引导发现诗句上下联相对。

3、还想背诵诗歌吗?注意两两相对的词语。

学生学习活动:

1、个别背,交流背诵经验:熟读成诵、理解背诵等。

2、自由交流观察所得,肯定同学的发现。

六、教学效果测评

教师引导活动:

1、仔细观察这几组字,能告诉大家哪些地方容易出错吗?

2、同桌互相背一背,讲一讲诗歌,评一评,谁学得好,谁的进步大。

学生学习活动:

1、比一比,再组词:

今令绝含岭决柳银炉迎跟护

2、同桌互背诗歌,并表扬能讲出诗歌意思的小朋友。

上一篇:科学用力以后单元教案下一篇:静脉药物配置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