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上苏教版语文期中

2024-05-28

三上苏教版语文期中(通用8篇)

篇1:三上苏教版语文期中

三上语文期中复习二(人物特点、课文启迪)

班级 姓名

一、写出下列人物或事物的品质或特点

1、叶子:无私奉献

2、北大荒的秋天:美丽富饶

天空:一碧如洗 流云:五颜六色 小河:清澈见底 原野:热闹非凡

3、西湖:风景秀丽

4、拉萨的天空:湛蓝、透亮

5、小猴:聪明能干 小牛:勤劳节俭 小猪:憨厚可爱

6、布鲁斯:不屈不挠

7、哪吒:机敏果敢、为民除害

8、越王勾践:卧薪尝胆 吴王夫差:骄傲自满

9、雷奈克: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勤于实践

二、课文留给我们的启示和联想

1、《蒲公英》告诉我们做事要实事求是,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

2、《第八次》告诉我们“有志者事竟成”的道理,让我联想到的名言警句是:“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3、《卧薪尝胆》告诉我们只有刻苦自励,发奋图强,才能取得胜利的道理。

4、《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告诉我们只有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勤于实践,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5、《学会查“无字词典”》告诉我们学习语文不仅要从课本中学,还要从生活中学。(换个说法:学习语文要向课本和生活学习。)使我联想到的名言警句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6、《作一片美的叶子》告诉我们要学习叶子那种立足本职,无私奉献的精神。

篇2:三上苏教版语文期中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题 号

得 分

一、我会填。

(1、2、3题每空0.5分,其余每空1分,共24分)

1.在()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练习本厚约3()。

妈妈身高165(),体重62()。

黄河大约长5464()。

一头鲸鱼重约40()。

王强跑50米用时8()。

我们上一节课的时间一般是40()。

一辆货车每小时行驶60(),载货量为4()。

2.300秒=()分

4厘米=()毫米

1分30秒=()秒

2吨=()千克

500厘米=()米

4千克80克=()克

()毫米=9分米

8000米=()千米

85分=()时()分

3.56是()的8倍,()的2倍是8,9的7倍是()。

4.在钟面上,秒针从数字“3”走到数字“8”,经过()秒;时针从数字“3”走到数字“8”,经过()小时。

5.一节课40分钟,第二节课10:00结束,从()时()分开始上第二节课。

6.小亮下午4:50开始写家庭作业,到下午5:30才写完,小亮写家庭作业用了()分钟。

7.在306、603、511、506、389、404、497、395中,接近400的数有(),接近500的数有()。

8.奶奶家养了4只小白兔和12只鸭,养鸡的只数是小白兔的8倍。奶奶家养了()只鸡,养鸭的只数是小白兔的()倍。

9.学校环形跑道长250米,()圈是1千米。一袋盐重500克,4袋盐重()千克。

10.两个数的和是920,其中一个加数是362,另一个加数是()。

11.一辆山地自行车的价格是800元,王叔叔只带了636元,还差()元。

二、我会判断。

(对的在括号里画“√”,错的画“×”;每题1分,共5分)

1.分针走1大格,秒针走1圈。

()

2.当测量的长度不是整厘米数时,可以用“分米”作单位。

()

3.小明家与东方广场相距9000米,小明从家出发去东方广场乘公共汽车去比较合适。

()

4.今年妈妈的年龄是小红的6倍,明年妈妈的年龄还是小红的6倍。

()

5.1吨的铁比1000千克的棉花重。

()

三、我会选择。

(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每题1分,共5分)

1.1秒我们可以做完的事情是()。

A.跑1千米

B.做10道口算题

C.眨一下眼

2.三个同学赛跑,跑完相同的路程,甲用100秒,乙用1分25秒,丙用90秒,()跑得最快。

A.甲

B.乙

C.丙

3.一根铁丝长600米,第一次用去了368米,第二次用去了129米,现在铁丝比原来短了()米。

A.103

B.113

C.497

4.一根2米长的木棒,把它平均截成4段后做成凳子的腿,这个凳子大约有()高。

A.5分米

B.5厘米

C.5毫米

5.一列火车7时30分从南京开往上海,到达上海需要2小时,在路上晚点25分钟。这列火车()到达上海。

A.7时55分

B.9时30分

C.9时55分

四、我会算。

(26分)

1.直接写得数。(每题0.5分,共6分)

86+45=

43-17=

370+130=

284+455=

980-72÷9=

90-27=

3×8+74=

(436-388)÷8=

489+368≈

756-239≈

537+311≈

840-269≈

2.列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带☆每题3分,其余每题2分,共14分)

83+359=

961-783=

☆243+678=

☆706-567=

530-84=

647+459=

3.脱式计算。(每题2分,共6分)

378-49+251

472-72÷8

(245-189)÷7

五、动手操作。

(1题2分,2题3分,3题2分,共7分)

1.画一条比5厘米短5毫米的线段。

2.写出钟面上的时刻及经过的时间。

3.按要求画一画。

(1)画○,使○的个数是☆的3倍。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画△,使□的个数是△的3倍。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解决问题。

(5题5分,2、3题每题6分,其余每题4分,共33分)

1.欢欢要乘坐8:00的火车去奶奶家,她到火车站后,上车共需要25分钟。欢欢最晚什么时候到火车站才能赶上火车?

2.有28人需要租车,每辆面包车限乘客6人,租金50元;每辆小汽车限乘客4人,租金40元。

(1)

如果每辆车都坐满,可以怎样租车?

(2)

哪种租车方案最省钱?

3.周末,英英一家去商场购物,妈妈想买下面的一套衣服和鞋。

(1)妈妈大约应准备多少钱?

(2)收银员应收多少钱?

4.小明家、小刚家和学校都在北川路上,小明家距学校625米,小刚家距学校278米,小明家距小刚家多少米?

5.小亮今年8岁,爷爷的年龄是小亮的8倍,爷爷今年多少岁?去年爷爷的年龄是小亮的几倍?

6.舞蹈队有40名女生,9名男生。摆一个造型,女生的人数必须是男生的4倍。如果男生人数不变,需要减少几名女生?

7.乐乐和哥哥一起乘长途汽车去看望外婆,途中要走268千米。他们上午7:30出发,汽车平均每小时行80千米,上午10:30能到达吗?

答案

一、1.毫米

厘米 千克 千米 吨 秒 分钟 千米

2.5 40 90 2000 5 4080 900 8 1 25

3.7

4.25 5 5.9 20 6.40

7.389、404、395 511、506、497

8.32

9.4

10.558

11.164

二、1.×

2.×

3.√ 4.×

5.×

三、1.C 2.B

3.C

4.A

5.C

四、1.131 26 500

739

972

98 6

860

520

850

570

2.442

178

921

139

446

1106(验算略)

3.580

463

五、1.略

2.10分 1:30

20分 1:50 30分

2:20

3.(1)○○○○○○○○○○○○(2)△△△

六、1.8时-25分钟=7时35分

2.(1)方案一:6×4+4×1=28(人)

租4辆面包车和1辆小汽车。

方案二:6×2+4×4=28(人)

租2辆面包车和4辆小汽车。

方案三:4×7=28(人)

租7辆小汽车。

可以租4辆面包车和1辆小汽车,或租2辆面包车和4辆小汽车,或租7辆小汽车。

(2)方案一:50+50+50+50+40=240(元)

方案二:50+50+40+40+40+40=260(元)

方案三:40+40+40+40+40+40+40=280(元)

240<260<280

租4辆面包车和1辆小汽车最省钱。

3.(1)378+169+189≈380+170+190=740(元)

(2)378+169+189=736(元)

4.625+278=903(米)或625-278=347(米)

5.8×8=64(岁)(64-1)÷(8-1)=9

6.9×4=36(名)40-36=4(名)

7.10时30分-7时30分=3小时

80+80+80=240(千米)

240<268

篇3:三上苏教版语文期中

一、审题——看图作文第一步

审题,是作文的关键,是作文的第一步。审题,可以让学生明确写作的要求,明确写作的主题、明确写作的内容,甚至明确写作的方法。

如对于苏教版的小学语文三上的“习作三”,在教学中,教师应首先引导学生“审题”,在审题的过程中,也是激发写作兴趣的关键。如观察图片,请你在图片中添上一种或者几种动物(画、贴都行),天上飞的、地上走的、水中游的都可以,再给整幅图涂上颜色。

学生了解了任务,留出时间,让学生自主画或者贴图,再欣赏自己的作品,以激励性的语气激发学生写作的欲望:自己绘制的图片,你看着心里高兴吗?想不想把它写下来,写成一篇有趣的习作?这样的激趣法,会使孩子们迫不及待地投入到写作的思维中。

二、观察——看图作文的关键

1. 整体观察图片

对于三上的“习作三”,图片是风景图,应引导孩子们从整体上看,是什么地方,并用语言表达出对这个风景图的印象。

2. 引导学生欣赏图片

看图作文,中心是引导学生欣赏美,应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和欣赏,除了从整体上观察以外,学会按顺序观察的方法,这样,观察才能细致、全面、没有遗漏。如引导学生从上往下、从左往右、从外到内、从内到外、从右向左、从下到上等观察方法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欣赏,有了观察和欣赏做基础,行文才会流畅。

3. 发挥想象图的“趣”和“美”

对于看图作文的文章,一般突出“美”和“趣”。如果是说观察图片是欣赏美的主要手段的话,那么,发挥想象力、发现趣,也是写作的重点。对于这个看图作文的习作,让学生发挥想象力,想象出所添加的动物都在做什么,引导学生从外表、动作等方面,描绘出动物的“趣”和“可爱”之处。对于动物的描写,可以引导学生使用拟人等修辞手法,让动物“活”起来,让其感情人物化,生动丰富起来,使图片中的动物、情境等既“趣”也“美”。

三、组织素材——看图作文的基础

观察是作文的前提,写作是观察的归宿,把看到的、想到的用文字表达出来,就是情真意切的“佳作”、“美文”。

1. 罗列景物

对于看图作文,写作前,应引导学生对观察的景物进行罗列,这个环节,也就是作文的写作前奏——列提纲。如“习作三”的看图作文,应引导学生罗列出图中有哪些美的景物,引导学生按观察的顺序而罗列,如(1)天空;(2)树林和草地;(3)野花;(4)小河。

2. 提炼主题

文章的重心是“主题”,每一篇文章,都应主题突出。对于看图作文也一样。以三上的“习作三”为例,这个看图作文,首先让学生明白写什么,即明确主题。看图作文,以描写景物为主,那么,首先让学生对自己的图片有第一感受:是“美”还是“趣”?因什么“美”因什么“趣”,并且让学生学会感受和欣赏,美景,都因景物而“美”因“情美”,“趣味”也因景物而“趣”。如对于这个习作,图中的天空,是什么样的天空,树木又是怎样的树木,野花又怎么样等。对于自己所画或者贴的动物,如鱼、猴子、鸟儿等,可以选择性地从外形、动作的憨态可掬等几个方面来描写……这样,学生的习作从“美”和“趣”上着手,写作起来便会得心应手。

四、选择好词佳句——看图作文的重心

遣词造句一直是作文的重点,是看图作文的中心环节。如这个“习作”中,学生要写小河,让学生想出一个或者几个形容词描写“小河”如“清澈的”、“清清的”、“透明的”、“明亮的”等,再让学生比较以下几个句子,从而学会使用优美的句子,描写景物。以“小河”为例:

一条小河。

一条清澈的小河。

一条清澈的小河,缓缓地流着。

小河清澈见底,如同一条蓝绸子,缓缓地流着。

……

教师给出这个例子后,让学生仿照这样的句式,想出一些优美的词语,来描写“鲜花”、“树木”、“天空”等,这个活动,可以开展竞赛游戏,看看哪个小组想出的词语多,于是,描写“小河”的“清澈见底”、描写“鲜花”的孩子们想出了五颜六色、竞相开放、葱翠、翠绿、映照等词语,描写“天空”的,想出更多的词语,如一碧如洗、湛蓝湛蓝、透亮、清水洗过一样、纯净、明洁、蓝晶晶、一望无际、湛蓝如水、晴朗等词语,再引导学生们将这些词语,用到句子里,完整地描写“天空”、“树木”、“鲜花”等,学生们会乐在其中。

遣词造句、灵活使用句子,表达完整的意思,是作文的基础和关键,对于优美词语和句子的积累,除了语文课堂上、作文课堂上让学生互相交流之外,还可以引导学生,平时多阅读,并在阅读中,注重词语等基础知识的积累。

三四年级语文作文教学,值得我们一线教师的高度重视,写作对于他们来说是新鲜事,难度大,此时的写作教学指导,不容小觑。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从审题、立意、谋篇等多方面,逐渐进行引导,并注重学生的基础,不能好高骛远、纸上谈兵,从字词、优美的句子等进行指导和训练,让学生掌握写作的基本技巧,提高作文能力。

摘要:文章以苏教版小学语文三上的“习作三”为例,从审题——看图作文的第一步;观察——看图作文的关键;组织素材——看图作文的基础;选择好词佳句——看图作文的重心等四个方面,谈谈指导小学生中年级段的小学生,写好看图作文的几点实践性策略。

关键词:作文,指导策略,审题,观察,素材,好词佳句

参考文献

[1]张娟.小学语文看图作文教学方法初探[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5(4).

篇4:苏教版三上随文练笔设计例谈

一、由此及彼,典型处练仿写

课文的语言规范、优美,一些语句、段落特别富有表现力,也蕴含着表达的规律和艺术,如典型的结构段式、语言表达方式和表达技巧等等。教学时,教师可以把这些找出来,指导学生由此及彼地进行仿写,往往能够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1三年级要以仿段为主。如第2课《学会查“无字词典”》的第5自然段,对“骄阳似火”的描述就非常形象生动,可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模仿课文的段式写一写“骄阳似火”在“无字词典”里的其他解释。又如第5课《北大荒的秋天》的第4自然段,以“原野热闹非凡”为中心句,不仅写出了北大荒的秋天美在景色,更美在物产丰富。总分结构的段式非常典型,教师可设计让学生围绕“春天的公园非常美丽”模仿写话。再如第16课《石榴》的第3~4自然段,从颜色、样子、味道三个方面描写了石榴的特点,可引导学生观察、品尝自己最喜欢吃的一种水果,尝试运用这样的方法写一写。

2适当地进行修辞手法的模仿练习。如第6课《西湖》中出现了许多比喻句,比喻词可谓丰富多彩——“犹如、仿佛、宛如、像”,在体会了这些比喻句的妙处后,教师可布置学生观察某一处秋景,在描绘这些景物时也用上这些比喻词,使景物更生动形象。又如第15课《小露珠》第2~4自然段写了小青蛙、小蟋蟀、小蝴蝶赞美小露珠的“闪亮、透明、圆润”,不仅比喻形象,而且“蹦、爬、落”三个动词的使用也准确生动地表现出三种小动物不同的特点,这里可以模仿写一写还有哪些小动物会怎样和小露珠打招呼。

二、奇思妙想,结尾处练续写

有些文章的结尾处写得留有余地、耐人寻味,给学生留有巨大的猜想空间。教师可以紧扣课文中隐含的生动的画面和鲜活的形象,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如第8课《蒲公英》的结尾最后写道:“第二年的春天,落在沙漠里的蒲公英种子早已干死;落在湖泊里的种子早已淹死;只有落在泥土里的种子茁壮成长起来,他们在金灿灿的阳光下竞相开放,把大地装点得更加美丽。”读到这里,学生都明白了故事蕴含的深刻道理。这时,教师可以因势利导:“第二年,又到蒲公英的种子要去旅行了,它们的命运又将如何呢?请大家把这个故事继续编下去,看谁编得更有趣、更生动。”又如第18课《小稻秧脱险记》的结尾也可以安排续写练笔:小稻秧遭遇杂草的危害,经喷雾器大夫的帮助脱险后,又遭遇了害虫的侵袭,小稻秧能再次脱险吗?请发挥想象,续写故事。

三、变虚为实,空白处练补写

很多文本都会留下一些“空白”,给学生的思维留下了想象的空间。教学时,教师可充分抓住这些“空白”让学生把写得简练的地方补写具体,把写得含蓄的地方补充完整,学生通过填补这些“空白”,不仅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可以提高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如第11课《第八次》的第5自然段写道:“他四处奔走,招集被打散的军队,动员人民起来抵抗。”为了深化对布鲁斯“第八次”成功的认识,可以让学生展开想象:当时布鲁斯会怎样动员几乎失去信心的士兵起来参加第八次抵抗?请写下来。又如第9课《三袋麦子》,当学生读到“小猴呢,他觉得面前的这袋麦子是上等的麦种,便把一口袋麦子全种下了地”,可以适当地引导学生根据土地爷爷的夸奖“你真聪明!真能干”,想一想:小猴是怎样耕地、播种、管理、收获的?让学生详细地说一说当时的情景,并写下来。再如第22课《金子》的第6自然段写彼得留下来种花也只有一句话:“他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用来培育花苗,不久田地里长满了美丽娇艳的鲜花。”这对学生感悟“只有靠自己的辛勤劳动,才能获得财富”来说,无疑是单薄的,为此可以利用插图,想象彼得是怎样用全部精力来种花的,这里的练笔有助于深化学生对文本主题的理解。

四、改头换面,变角度练改写

让学生对课文的内容进行加工改造,重新组织,重新表达,可以为学生创造练笔的机会,巧妙地将课文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如第19课《航天飞机》是一篇科普童话,作者从普通飞机的视角,用拟人化的手法介绍了航天飞机的基本特点和相关知识,学完课文后,教师可以布置学生以第一人称“我”的语气,写一篇航天飞机的自我介绍。又如第7课《拉萨的天空》,描写了拉萨天空的湛蓝、透亮,为激发学生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兴趣,可以让学生试着以“导游”的身份为拉萨写一段导游词。再如第20课《军神》,为了加深对沃克医生为什么称刘伯承为“军神”的理解,可以设计小练笔:如果你是沃克医生,多少年后,你能不能写一段回忆录,介绍当时手术中的情形呢?相信学生练完笔后,会感同身受地对“军神”刘伯承充满敬佩之情。还有第13课《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课后练习第5题:“默读课文,说说雷奈克发明听诊器的经过。”为了激发学生说的兴趣,降低坡度,可先进行小练笔:“同学们,现在你就是雷奈克,既是著名的医生,也是了不起的发明家。人们对你发明听诊器的经过很感兴趣,于是,你要召开一个新闻发布会。你准备怎样具体介绍这个发明过程呢?请你提前写一段发言稿。”

五、化简为详,凝练处练扩写

一些古诗隽永短小,令人回味无穷,在学生理解诗句的基础上,可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把自己当做诗人,将古诗扩写成现代文。如第3课《古诗两首》中的《山行》,写的是诗人杜牧在山中小路上行走时,所看到的深秋时节的枫林景色,描绘了一幅由寒山、石径、白云、枫林构成的山林秋色图,其中“霜叶红于二月花”的情景离学生的经验世界并不遥远。本课的练笔,可引导学生对照插图,发挥想象,将自己当成诗人,以第一人称具体描绘出诗人眼中的画面以及诗人当时的真情实感。当然还可以等第23课《每逢佳节倍思亲》学完后,模仿“文包诗”练笔写《山行》。

现代文中一些语言凝练处也可以让学生练习扩写。如第21课《掌声》的第6自然段写道:“后来,小英在给我的来信中说:‘我永远也忘不了那一次掌声,它使我鼓起了生活的勇气。我永远感谢这掌声。”’为领会小英信中说的话,深化对“掌声”意义的感悟,可设计为让学生将这封信扩写完整,详细描述掌声前后小英内心世界的变化。

六、提纲挈领,巧概括练缩写

三年级的课堂上,应该开始进行一些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说话练习。但因为学生刚刚从低年级上来,往往不能一下子抓住关键的“枝干”,概括起来显然不得要领。为了让每个学生“动”起来,有必要先写一写,这样学生手中有“稿”,说起来便有了底气。如第12课《卧薪尝胆》可以与《练习4》的“读读背背”链接起来,让学生练习用8个成语写写这个历史故事,既练习了概括能力,又使成语的积累有了运用的实践。又如第10课《哪吒闹海》是一篇神话故事,课后练习第4题要求“练习讲一讲‘哪吒闹海’的故事,看谁讲得最生动。”为了更好地掌握故事梗概,可以先提供课文中的一些四字词语,让学生练习写出每个自然段的大意,再将各自然段大意连起来便是课文的主要内容,这样学生复述起来便可“拨草寻蛇”。

篇5:苏教版语文三上《石榴》教案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认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课文的朗读,重点词句的理解,了解石榴的生长过程以及特点,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

4.使学生能体会文中优美的语句,逐步提高学生的语感。

5.激发学生对石榴的喜爱,对大自然的喜爱。

重点难点:

体会文中优美语句,知道作者介绍石榴的顺序。仿照第四节写一段话。

教学准备:

石榴娃娃的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生字,掌握生字的音、形、义。

2、读通课文,能自己探索、学习课文内容。

一、激趣导入

小朋友们,今天呢,老师和大家一起到一个新的王国去作客,愿意去吗?(教师指大屏幕)看什么王国?(学生自由说:石榴王国。电脑出示课题)石榴王国的小主人来欢迎大家了,到了石榴王国你们想知道些什么?(学生质疑,个别回答,教师归纳)

(电脑出示生字)过渡:要读通课文,先得看看这些新朋友你认识了多少?你怎么认识的?

二、学习生字、词。

1、边读边打拼音,会的学生教读,不会的直接出示拼音让学生读。相机出示生字

识记字型

熟字加部首:榴 驰 抽 露 扒

熟字换部首:讯 剥 津

笔顺:嚼

书写

左窄右宽:榴 驰 抽 扒 讯 津 嚼

右窄左宽:剥

上窄下宽:甚 至

2、(齐读)

3、你在读课文时,觉得课文中还有一些词语读不准的可以再看看课后拼音。

三、初读课文,读准生字词,读通句子。

过渡:这些生字词、回到课文中去,你还认识吗?(学生自由说)别说大话,想自己先练读练读吗?请小朋友读准生字词,读通句子。你觉得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一会儿我们来比一比!看那位小朋友读得最好!

(电脑显示黑屏,以免影响学生视力)

1、学生自由练读,教师巡回察看。

2、检查。

(1)课文一共几小节?

(2)请四位小朋友来读课文的四个小节,其余小朋友认真听,看看他读得怎么样?(如有读不准的字、词、句,教师相机打断纠正)例如

走近看,仿佛是一个个活泼的小喇叭,正鼓着劲儿在吹呢。

熟透了的石榴高兴地笑了,有的笑得裂开了嘴,有的甚至笑破了肚皮,露出了满满的子儿。

这些石榴娃娃急切地扒开绿黄色的叶子向外张望,向人们报告着成熟的喜讯。…

四、我的十分钟。

1、课文怎样介绍石榴娃娃成长的?

①小组讨论。(小小组学习)

②指名回答。(边回答边送石榴标签)

③请拿到标签的小朋友上台,那位小朋友根据石榴生长过程给他们排排队。(请小朋友上来排序,在不断调整中排正确)

2、请小朋友把石榴标签贴在黑板上。

3、那位小朋友连贯的说一说石榴生长的过程。(学生进行说话训练)

五、过渡

石榴娃娃都在为你们喝彩呢!多么可爱的石榴娃娃啊!我们一起再把课文来读一读吧。

六、学习难写的生字。(电脑显示)

1、同学们你们看看那些生字难写的?(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指导,教师重点指导两个字“讯”、“嚼”,教师范写)

2、指导学生开始描红。(教师来回查看,随时对不符合要求的学生进行指导)

3、给生字找朋友。

讯()甚()净()

迅()其()津()

七、自主练习。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抄写词语。(根据各学生实际情况确定抄写遍数)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生字词,了解石榴的生长过程,学写植物特点的方法。

2、激发学生对石榴的喜爱,对大自然的喜爱。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6课读——:(学生读课题《石榴》)

2、课文中的词语你读熟了吗?(出示词语)老师来验收一下吧。

齐读

驰名中外

红白相间

晶莹透亮 酸溜溜

甜津津

3、课文中的短语你能读好吗?(出示短语)

郁郁葱葱的绿叶

火红的石榴花

笑得咧开了嘴

玛瑙般的子儿

指名领读。

评价:同学们生字记住了,词语又读得这么好,肯定是多读了书的结果。

4、现在,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来到了枣庄,让我们一起去石榴园看看吧!

二、精读训练

1、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说说都看到了些什么?

2、指名交流

3、看到石榴树的叶子。

板书:叶

叶子怎么样?你是从哪读到的?

(板书:嫩绿 郁郁葱葱)请你来读一读。齐读。

4、看到石榴树的花。(体会石榴花的美)

(1)你看到了怎么样的石榴花?

火红的石榴花

石榴花开得多

花的形状像小喇叭

石榴花很可爱(活泼)

(2)出示:到了夏天,郁郁葱葱的绿叶中,便开出一朵朵火红的石榴花。花越开越密,越开越盛,不久便挂满了枝头。走近看,仿佛是一个个活泼的小喇叭,正鼓着劲儿在吹呢。

(3)指名交流

(4)指导朗读,读出花开得多,开得盛。齐读。

5、体会石榴果的可爱(在石榴园里,你还看到了什么?)

(1)出示句子:热闹了好一阵的石榴花渐渐地谢了,树上结出了一个个小石榴。石榴一天天长大,一天天成熟。它的外皮先是青绿色,逐渐变得青中带黄,黄中带红,最后变成一半儿红,一半儿黄。

(2)读这句句子,找出表示先后顺序的字或词

先是、逐渐、最后

(3)划出横线:青绿色——青中带黄——黄中带红——一半儿红,一半儿黄

出示图片)请你来排一排:先是

逐渐

最后。

(4)可不可以把这几个词语调换一下顺序?(不可以,为什么)

你看,作者观察得多仔细,用词多准确哪。他抓住了事物的生长顺序。

(先后出示小卡片:仔细观察、按照顺序)

(5)指名读,读出先后的顺序

(6)你还看到了什么?

A、出示句子:熟透了的石榴高兴地笑了,有的笑得咧开了嘴,有的甚至笑破了肚皮,露出了满满的子儿。这些石榴娃娃急切地扒开绿黄色的叶子向外张望,向人们报告着成熟的喜讯。

B、大声地读一读,体会体会,说说你看到了怎样的石榴娃娃?

(可爱)笑、咧开了嘴、笑破了肚皮、急切、扒开、张望、报告

C、他们为什么笑啊?为什么这么高兴(开心)啊?为什么这么急啊?

(板书:高兴地笑)

D、作者怎么会把这些石榴娃娃写得这么可爱呀?(喜欢石榴)

E、你看,作者喜欢这些石榴娃娃,他把石榴当成了人来写了。让我们也带着这股高兴的劲儿来读一读这句话吧。

(7)再次齐读第三自然段

6、我的十分钟(体会石榴子的可爱、美)

大家看,老师手里拿着什么?(出示石榴)(台下一片小声惊呼)

想尝尝吗?有个条件:先得仔细瞧瞧,长得可爱吗?谁能不看书说说?

在投影仪下,用小刀切,然后轻轻掰开,看见了什么?谁来形容?并展开想像,像什么?体会“晶莹”的意思。

由小组长分发,大家来品尝(说动词:取下一颗、放进嘴里、轻轻一咬,呀!):谁能形容石榴的味道?(酸溜溜 甜津津)你能用别的词语表达吗?

师总结:作者按时间顺序,写石榴果实的生长,变化,还特别注意认真观察了石榴果实的颜色变化与外形特点。我们在今后的写作中要学习这种方法。

三、总结

石榴不仅叶子_(可爱)、花_、果_,里面的子儿也_,(板书:可爱 美)你看,作者抓住了石榴的可爱、美的特点,按照顺序(指卡片)把《石榴》这篇课文写得多生动啊。我们在写一样事物的时候也要学着抓物事物的特点。(出示:抓住特点)

板书设计:

石榴

颜色

石榴 形状 特点(可爱)

篇6:苏教版语文三上第5单元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重、难点:学会本课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香港吗?香港是我国的一个重要的城市,在他的身上有着一段不平常的历史。早在1842年香港被英国占领,直到1997年香港才回到祖**亲的怀抱。如今的香港已经是一个国际化的大城市。有谁知道香港又被人们称为什么?(生答“东方之珠”)

二、揭示课题,解题

1、板书课题:14、“东方之珠”

2、解释课题:东方之珠“指哪里?

3、简介香港

人们为什么把把香港称为世界东方的一颗明珠呢?(感知画面出示”东方之珠“课件)学习了课文就知道了。

三、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1、教师范读课文(配乐)、学生了解课文大意

2、学生一边听一边思考:课文向我们介绍了香港的那几个地方?

3、学生回答刚才老师提出的问题

4、学生自读课文,出示自读要求

(1)画出生字新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3)按要求自读课文

5、检查自读情况

(1)抽读词语卡片,检查字音掌握情况

重点指导(舒服、观赏、倾听、店、焰火)

指读生词,指点学生从边音、翘舌音、后鼻音方面指导

(2)开火车逐段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读错的地方)

6、齐读课文梳理文章结构

(1)理清文章脉络1

1、导入: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到美丽的香港去游览一番(假想旅行,进行情境)

2、复习生字词。帮助正音、解词。

3、通过昨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香港是我国通向世界的南大门,那里有什么?(生答:迷人的沙滩、著名的公园、繁华的街市)

4、生齐读第一自然段。

(二)教学第二至第四自然段

1、导入:你知道香港的历史吗?(收集到的资料在小小组中交流)派代表介绍香港的过去。你们想知道香港的现在是什么样吗?(想)看过之后请用一句话来形容香港。(看课件介绍香港的录像片)课文中向我们介绍了香港的哪几个方面呢(小小组读完后讨论)

生说,并上台板书:沙滩

公园

街市

你们小组最喜欢香港的哪里,就把那一个自然段再读一读。

2、你们最想去哪里?(课件随机链接沙滩、公园或街市)

3、第二自然段

⑴指读。

⑵看课件图片理解”浪平沙细“、”阳光和煦“。

⑶联系实际说说感受:漫步在金色的沙滩上(想象),沐浴着轻柔的海风(感觉),倾听着浪涛拍岸的声响(闭上眼睛听课件中海浪声),体会舒服极了的感觉。

⑷女生齐读。

4、第三自然段

⑴讨论并划出有几句话。

⑵指导读。(重点是读好句群,并在读中想象情境)

⑶拓展:联系实际,想象动物的表演和游客的反应,感受当时热闹的气氛。

⑷看课件中录像深化。

⑸齐读。

5、第四自然段

⑴铜锣湾是全港三大闹市口之一。(南京的闹市口在哪?)

⑵香港是世界的经济中心之一,高楼非常多。生介绍:楼大约多少,最高多少层?

⑶链接网页,看图片。⑷书上用一个词来形容楼多--鳞次栉比(读)

⑸闹市口除了楼多,还有什么多?(商品多,理解琳琅满目)

⑹还有什么多?(人多,理解人流如潮)

⑺指读第四自然段。

⑻练习:南京的()摩天大厦鳞次栉比,各种商品琳琅满目,宽阔的街道上人流如潮。

6、齐读第二至第四自然段

(三)教学第五自然段

1、香港的夜景是什么样的?(板书:夜景)

2、师范读,学生边听边想像。(课件配上音乐)

3、生自读。

4、出示图片。(理解车灯像长河)

5、你觉得那句美就读哪句。

6、再指读第五自然段。(配乐)

(四)复习巩固

1、你喜欢香港的哪里就把哪个自然段读一读、背一背。

2、香港这样美丽,但还有很多人没去香港游览过,你能给他当小导游,向他介绍一下香港的一个景点吗?(让生选择一个方面,带着自己的准备的图片、资料为小伙伴们进行介绍。注意要指导好学生做导游的一些术语和礼仪。)

(五)实践练习

1、(课件出示)香港这样的美丽,吸引了许多的中外游客,你能为香港设计一个旅游广告,来吸引更多的中外游人吗?

2、全班齐读第六自然段。

(六)作业

1、仿照课文的第五段的写法,围绕“一到双休日,街上就热闹起来”写一段话。

2、小小组合作编一份与香港有关的小报。板书设计: “东方之珠”

迷人的沙滩

著名的公园

无比璀璨 繁华的街市

”东方之珠“ 美丽的夜景4

(2)归纳文章主要内容

四、自读课文第一段

1、指读第一段(板书:祖国的南大门)

2、这段告诉我们香港有什么?(生答:有沙滩、公园、街市;师板书)沙滩是什么样?公园是什么样?街市是什么样?(生答:迷人著名繁华)

3、指导读第一段。(强调”迷人著名繁华")

五、教学生字字形

1、开火车认读

2、同座位讨论自己用什么巧妙的方法记忆生字,学生回答。

3、重点指导倾--耀--焰

4、指导书写,师范写

六、作业

1、能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在《习字册》上描红、写字

板书设计: “东方之珠”

和煦

举世闻名 沐浴 舒服 倾听 观赏 商店 闪耀 人流如潮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细读课文二~六自然段,并试着背诵课文。

2、通过朗读,了解香港的美丽和繁华,激发学生热爱香港、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能仿照课文的第五段的写法,围绕中心句写一段话。教学重点、难点 :

通过朗读理解沙滩的“迷人”、海洋公园的“精彩”、铜锣湾的“热闹”以及香港夜晚的美丽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2 15 小露珠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重难点:学会本课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课件显示谜语:闪亮透明小圆球,不大不小像豆豆。花草树叶作摇篮,太阳出来去无踪。

2、谁来猜给大家指名读)

(指名答——露珠)

3、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写。板书:露珠老师在这儿加上一个——“小”字,再读读看,有什么不一样的感觉?(指名说)带着你们的感受一起读——齐读课题。

4、夜晚的时候,花呀、草呀、它们的温度比空气低,所以当空气碰到它们的时候,就会凝结成小水滴,就是我们说的露水。现在请同学们静静地欣赏它们吧!

5、播放配乐图片,静静欣赏整体感知。

5、欣赏完了,你看到了什么样的小露珠?(可爱的、漂亮的、晶莹透亮的„„)

6、学生自由回答。

7、选择一两个你认为最美的词语送给小露珠,写在课题的旁边。

过渡:夜深人静的时候,大自然已经入睡了,小露珠就在这时神秘的出现了,翻开语文书82页,走进课文,大声地朗读课文,去找一找小露珠吧!

二、自读文章‘感知课文’

1、自由轻声朗读,注意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

2、检查读课文情况:

(1)你读到了什么样的小露珠?(学生回答,教师相机出示:闪亮、透明、圆润)

(2)出示带拼音词语:(指名读,相机纠错、指导)草杆 钻石 水蒸气 喇叭花 笑盈盈 黄豆粒 植物 俊俏

夜幕降临 光彩熠熠 生机勃勃(3)去拼音指名读、小老师领读1

1、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15《小露珠》。(齐读课题)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都有谁喜欢小露珠呀? 指名答。

二、讲读第一段

1、刚才有同学想知道小露珠出现的时间和形成的过程。我想大家只要认真读读第一自然段,答案就会出现在你的小脑袋里。

2、读第一自然段

a)你知道了什么?(出现的时间:晚上到第二天的黎明;形成过程;出现的地方:草叶、花朵、禾苗上)b)课件演示小露珠的形成过程

c)你觉得我们要用怎样的语气来读呢?(学生自由发言)d)练读 e)指名读 f)齐读

三、默读第二~五自然段

1、默读课文2——5自然段看看小动物们是怎样对小露珠的。边读边想,思考以下问题:课件出示:1.这四个自然段是围绕着哪句话来写的?用“

”标出。

2、小动物们喜欢小露珠,是因为什么呢?找出相关的语句用“~~”标出。

3、生默读(师提出默读要求:不动唇、不出声,嘴巴不动在心里读)

4、讨论交流。指名回答

5、我们知道,这几节是围绕着“小动物们都喜欢小露珠”这句话来写的。而真正能体现它们喜爱之情的是它们说出的三句话。你们能读一读吗?先自己读读看。课件出示:

“早哇,像钻石那么闪亮的小露珠。”蹦到大荷叶上的小青蛙对小露珠说。

“早哇,像水晶那么透明的小露珠。”爬到草秆上的小蟋蟀对小露珠说。“早哇,像珍珠那么圆润的小露珠。”落在花朵上的小蝴蝶对小露珠说。

6、指名读,男女声读,齐读。

7、在小青蛙的眼中,小露珠如钻石般闪亮,我们看钻石是什么样子的。课件出示:钻石

师:在小蟋蟀的眼中,小露珠像水晶般透明,请看这就是水晶。课件出示:水晶

师:在小蝴蝶的眼中,小露珠像珍珠般圆润,珍珠是什么样子的呢? 课件出示:珍珠 3 师:钻石是闪亮的,水晶是透明的,珍珠是圆润的,可是可爱的小露珠却集三 者于一身,看——(再次插入课件,出示:小露珠的晶莹剔透,闪闪发光,圆润透明

8、分小组比赛读,男女声比赛读,齐读

9、师述:小动物们都喜欢小露珠,是不是只有这些动物呢?

10、指名答。

11、师述:(课件出示:蜻蜓和蜜蜂和露珠相遇的情景)一大早,小蜻蜓和小蜜蜂也出来了,它们是怎样来到小露珠身边的,它们见到小露珠又会说些什么呢?先自己说一说,再说给同学们听一听。

12、指名说。课件出示:“早哇,像星星那么闪亮的小露珠。”落在花朵上的小蜻蜓对小露珠说。“早哇,像()那么()的小露珠。”落在草赶上的小蜻蜓对小露珠说。

“早哇,像()那么()的小露珠。”()在()的小蜜蜂对小露珠谁。

13、师述:现在你知道为什么所有的小动物(板书:动物)都喜欢小露珠了吗?(用书上的话说因为它像钻石那么——生接(闪亮)板书,像水晶那么——生接(透明)板书,像珍珠那么——生接(圆润)板书,用一个字是——美(板书)

四、学习第六自然段植物们喜爱小露珠

1、过渡:是呀,这么美丽可爱的小露珠,不仅小动物们喜欢它,还有谁也喜欢它呢?请你们自由读读课文第六自然段说说还有谁喜欢它,为什么?

2、指名说,相机板书:植物

3、你们找着了是植物喜欢小露珠,那能说说为什么吗?

4、指名答:(出示句子:霞光中,小露珠光彩熠熠,把所有的植物都装点得格外精神。理解“格外精神”,指名答。教师做动作让学生理解格外精神)

5、理解“光彩熠熠”。师:刚才同学们还读了一个特别好的词叫光彩熠熠,小露珠光彩熠熠就像什么一样?想想我们前面的句子,想什么一样光彩熠熠?

6、指名答。

7、(出示小露珠在叶片上的图片)师述:有了小露珠的装扮,植物变得更加——生接(生机勃勃,格外精神)是的,更加生机勃勃,变得格外精神。这次让我们带着理解再来读一次,相信能读得更好。

8、生再读这句话。

9、精神到什么样呢?后面句子有没有告诉你们?

10、指名答

10、(出示:都像俊俏的小姑娘戴上了美丽的珠宝,显得更加生机勃勃)理解“俊俏的小姑娘”指谁啊?(所有的植物)小姑娘身上戴的珠宝是谁啊?4(4)理解“俊俏”:孩子们,注意观察这个词,你知道这个词是用来形容什么的吗?(形容人的)你怎么知道的?(他们都有一个单人旁)回答得真好!看来你不仅会观察还特别会开动脑筋。齐读词语

3、指名读课文,思考: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什么?划出不理解的地方。

4、四人小组交流

三、教学生字;临、粒、植、俊

1、分析字形,教师范写:临、植、俊

2、学生完成课后描红。

四、作业:

1、抄写词语。

2、朗读课文。

板书15 小露珠

草杆 钻石 水蒸气 喇叭花 笑盈盈 黄豆粒 植物 俊俏

夜幕降临 光彩熠熠 生机勃勃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明白动物和植物都喜欢小露珠的原因,感受小露珠的美丽、可爱。

3、会用“越来越······越来越······”造句。

4、体会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好处,并学习仿写相应的句子。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明白动物和植物都喜欢小露珠的原因,感受小露珠的美丽、可爱会用“越来越······越来越······”造句。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2 小姑娘身上戴的珠宝是谁啊?(小露珠)那你边读边想,你能想象出这些植物 戴上这美丽的珠宝是什么样吗?自己读读看,你能想出什么样,边读边想。

12、生各自读“都像俊俏的小姑娘戴上了美丽的珠宝,显得更加生机勃勃”

13、师:你们能想到吗,是谁戴上了这些美丽的珠宝呢?说一说你想到的?

14、生自由说

15、师:老师刚才听到你们说的夜想到许多许多美丽的画面,让我们一起来看它还会再来吗?举起书本,让我们再一次去看看这么美丽的小露珠。(师引读:又到夜幕降临了,草叶上,花朵上——生接读全文。)

四、总结,五、布置作业

你们愿意和这样的小露珠交朋友吗?那就请同学们回去把这篇课文背一背,还可以到大自然中去找一找它,好吗?

看。(课件出示:带有小露珠的向日葵、白杨树、喇叭花)跟你们想象的一样吗?喔,那你们的想象力可真丰富。那让我们拿起书本把它读出来可以吗?从“霞光中”一直读到“生机勃勃”,读出小露珠的美。

16、生齐读。

17、师:是呀,这时候小露珠爬着、滚着、笑着。它渐渐地感到有一股热气袭来。(课件出示:渐渐地,太阳公公散发的热量越来越大,小露珠的身子也越来越轻了。她渐渐地变成了水蒸气,向空中飘去。)

18、生齐读。

19、师:谁能用“因为·····所以······”说一说小露珠怎么了? 20、指名说。

21、师:这几句话中有这样两个词。(课件:把“越来越大······越来越轻······”变红)生读。

22、师:什么是“越来越大”?指名答。(慢慢地变大)课文中还有这样的词吗?(指名答)是呀!大家在生活中经常能用到这样的词。我们也来试试看。课件出示:

1、雨下得越来越()了,地上的水越来越()。

2、夏天到了,天气越来越()了,()。

23、练习造句

24、师:好的,小露珠离我们越来越远了,植物们舍得吗?它们怎么做的,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向日葵······留住呀!)

25、师:是呀,我听出你们很想留住小露珠,可是小露珠却像大家一一告别,她笑盈盈地说——生接读。是呀,多么美丽可爱的小露珠呀,动物和植物们都喜欢它,他现在要走了,你们舍得吗?你们有没有什么话想对它说呢?好请你们拿出课前老师发给你们的纸,把你们最想对小露珠说的话写下来。

26、师巡视指导。

27、生交流

28、齐读课文。师:这么美的小露珠,你们想不想在一次见到它呢? 5

板书设计:

15、小露珠

外表(美)品格(更美)闪亮

篇7:三上苏教版语文期中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小朋友们,一个学期马上就要过去了,你掌握了哪些本领呢?赶紧来试一试吧!天眼虎提醒大家,一定要细心哦!

一、玫瑰花开

玫瑰花朵上该写什么字?快来写一写!10分 rán shāo chuāng lián zhǔ fù shū fu téng tòng()()()()()qī fu zhì huì jiǎng shù shèn zhì fú lǎo xié yòu()()()()()()

二、处处留心

选择正确的答案,用“

”划出来。7分 草秆(gǎn gān)

兴高采烈(xīng xìng)

调(tiáo diào)头

湖泊(bó pō)

(防、访、坊)止

拜(防、访、坊)

分(析、惜)

三、巧填成语

把成语补充完整。10分

千岩()秀

目不()接

雏鹰()翅

胡()非为

美()美奂

一()而上

()风沐雨

好谋善()

运()帷幄

学海无()

四、句型练兵场

按要求写句子。4分

1、枯黄的叶子在空中飞舞。(改成比喻句)

2、写一句能激励你好学上进的名言、贤文或者诗句。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五、课文大考察 30分

1、有关“根”的成语除了根深叶茂,还有、、、。

2、为了不让百姓处于水深火热,越王勾践,在吴国当了整整三年的奴仆,回国后,他,等到,终于。

3、从《山行》中的“,”这句诗和《枫桥夜泊》中的“。”这句诗,可以看出这两首古诗都是写秋天景色的,但前一句诗让我们体会到的是诗人对自然景色的之情,后一句诗让我们体会到的却是诗人内心的。

4、有贴着山顶的,湛蓝的天空显得越发

;有拉萨河畔,湛蓝的天空显得。

5、一到夜晚,整个香港就成了

。港湾里,像

溅落人间。马路上,如同。

6、关爱别人的人将会得到人们永远的关爱,尊敬别人的人将会得到人们永远的尊敬。这句话用孟子的一句格言来说,就是

。(2分)

7、“刮骨疗毒”这个成语故事的主人公是,在戏剧中他的脸谱通常是

色,代表了他的性格。这学期,我们还认识了 的哪吒、的刘伯承和的彼得,他们的精神都值得我们学习。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六、口才集训处 5分

生活中我们常会用到请假条。假设你昨天在学校游泳池游泳患了感冒,今天早上觉得头疼,你母亲给你量了体温后,发现你发烧,便带你去看医生,特向班主任请假一天。给你的班主任写一张请假条 时间:2007年6月8日。

七、阅读大课堂 24分

(一)8分

是啊,人人都(需、须)要,(持、特)别是当一个人的时候。让我们

别人的掌声,同时,也不要忘记把的掌声献给别人。

1、在横线上把课文补充完整。4分

2、把文中错误的字用“”划去。2分

3、文中,把掌声献给了

。2分

(二)16分

野花丛中,有一座小小的彩色玻璃房子,房子里住着美丽的露珠姑娘。

露珠姑娘特别怕晒太阳,可是她的房子是玻璃的,一点儿也挡不住太阳光。

露珠姑娘只好请求车前草,她说:“车前草哥哥,你的叶子大,请你把叶子举起来,帮我的玻璃房子遮遮太阳好吗?”

车前草转动着眼珠,他正准备同顽皮的风孩子玩击掌游戏,那些叶片,全都是他的巴掌,玩起游戏来,他的巴掌可没空,车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前草把叶片胡乱举了举说:“唉,瞧,我的个子太矮,没法儿遮住你的玻璃房子,这样吧,你找狗尾巴草哥哥,他个子高,准行。”

露珠姑娘去叫狗尾巴草哥哥,她说:“请你帮我的玻璃房子遮遮阳光好吗?”狗尾巴草同一朵漂亮的雏菊正在热恋中,雏菊娇滴滴地说:“哎,天真热。”狗尾巴草赶快弯下腰说:“来,我给你扇扇,我给你扇扇。”他卖力地挥动叶片给雏菊扇风。听见露珠姑娘的请求,狗尾巴草头也不抬地说:“哎,真对不起,这几天我腰痛,没法儿站起来帮你遮太阳,你最好找鸢尾姐姐帮忙吧。”

露珠姑娘又去找鸢尾草,鸢尾草姐姐正在化妆,等会儿蝴蝶小姐要来拜访她,蝴蝶小姐是尊贵的客人,迎接蝴蝶小姐来访可是件大事情,她没有工夫来帮助露珠姑娘。

太阳光越来越强烈,露珠姑娘的玻璃房子被晒得发烫,哎呀,不好啦,露珠姑娘住在发烫的玻璃房子里呼吸困难起来,她脸儿烧得通红,浑身抽搐。

紫花地丁妹妹透过玻璃房子看见露珠姑娘的模样,她着急地举起自己全部的叶子为露珠姑娘遮挡阳光,可是紫花地丁的叶子太纤细,遮挡不了太阳,她只好对车前草、狗尾巴、鸢尾和其他花草喊起来:“

!”

花儿草儿们听见喊声,猛然醒悟过来,纷纷伸出一片绿叶——哇,不得了,虽然只是一片叶子,一合起来只见高高低低、长长圆圆、大大小小的叶片密密层层盖在玻璃房子上,一片浓密的绿阴遮住了骄阳!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露珠姑娘得救了,她缓过气来,感激地说:“谢谢,谢谢你们大家!”

从此露珠姑娘的玻璃房子上有了一片绿阴,它由野花丛中不同的绿叶组成。

为了感谢大家,露珠姑娘每天清晨都将千千万万颗露珠分送给每一棵花草,别以为露珠只是一滴水,仔细看看,这每一滴水里都放进了露珠姑娘面赠大家的亮晶晶的心。

1、在横线上把题目补充完整。1分

2、露珠姑娘分别向、、求救,后来

召集大家救了她。4分

3、照样子,写词语。

密密层层 2分

4、紫花地丁妹妹会对其它花草们说什么呢?请在文中横线上补充完整。2分

5、你还记得我们学的课文《小露珠》吗?小动物们喜欢她是因为她、、。植物们喜欢她是因为

。4分

6、读了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3分

八、习作展示台 30分

《西游记》里的猪八戒大家都很熟悉吧!请你认真观察图画,把猪八戒介绍给大家,可以写写猪八戒的样子、性格、爱好等等。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参考答案:

一、燃烧、窗帘、嘱咐、舒服、疼痛、欺负、智慧、讲述、甚至、扶老携幼

二、gǎn xìng diào pō

访

三、竞、暇、展、作、轮、拥、栉、断、筹、涯

四、1、枯黄的叶子像蝴蝶一样在空中飞舞。

2、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五、1、浇树浇根

根生本固

树大根深

追根究底

2、忍辱负重

卧薪尝胆

羽翼丰满

报仇雪恨

3、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喜爱

孤独、寂寞、忧愁

4、白云映衬

纯净

草地的对照

更加明洁

5、灯的海洋

闪耀的灯光

一串串明亮的车灯

闪光的长河奔流不息

6、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7、关羽

忠勇

勇敢机灵

意志如钢

追求梦想

六、请假条

孙老师:

昨天在学校游泳池游泳患了感冒,今天早上觉得头疼,有点发烧。妈妈要带我去医院检查,要请假一天。

此致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敬礼!

x x x ***年6月8日

七、(一)

1、掌声

身处困境

珍惜

自己

2、划去的字:须

3、同学们

小英

(二)1、野草与露珠

2、车前草、狗尾巴、鸢尾草

3、高高低低

大大小小

4、“别光顾你们自己呀,伸出你们的叶片吧,不要多了,只要每人伸出一片叶子帮露珠姑娘遮遮太阳,这不会影响你们干各自的事,快伸出一片绿叶吧!”

5、晶莹

透明

圆润

小露珠滋润了植物,奉献了自己

6、做事不能光顾自己

帮助别人,别人也会帮助你

篇8:三上苏教版语文期中

一、汇聚“预习疑问”, 设计“核心问题”, 明确学习方向

学生通过预习, 会在疑难处和新旧知识点链接矛盾的地方产生问题, 如每个同学提一个问题, 全班就会汇聚一串问题, 这些问题有的细小、零碎, 有的笼统, 也有的具有思考性、启发性。这些问题来自于学生认知上的不同理解, 课上一一解答显然效率低下, 而且重点不突出。由此课堂上应对问题加以甄别, 进行分类整合, 进而形成直指本质、涵盖教学重难点、具有高水平的、以探究为主的“核心问题”, 这样, 这些具有思考性、探究性的问题就能让学生迅速明确学习目标, 为学习思考指明方向。

例如, 在教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时, 笔者对学生的问题作了如下整理:

学生的问题一般具有共性, 第一个问题有多位学生提出, 其实是一个学习需求的集中求助, 其他几个提问则目的性非常强, 但在教学中不可能分裂开来解决, 于是笔者把它们进行分类整合, 归纳成三个学习的“重点问题”, 以这三个“研究问题”贯穿全课。这三个问题其实就是新课内容的核心, 抓住这三个问题, 学生也就明确了新知的重点, 解决了难点。因此, 课堂上把学生的疑问采用化繁为简的策略进行归纳整理, 变“问题串”为“大问题”, 变“多环节”为“大板块”, 改变原先教师一步一台阶、降低思维难度的一串串小问题的“点状思维”教学方式, 让学生自主探究“核心问题”, 这样充分凸显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方式, 也给学生创设更多时空去探索、去思考, 有利于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

二、基于“初步认识”, 设计“启发性问题”, 启迪积极思维

通过预习, 学生对新知会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知识重构中会出现模糊、混淆、不全面、不规范的现象。在教学实践中, 教师不能代替学生学习, 不能简单地教给学生一个结论, 而在于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活动掌握获取知识的过程和方法。因此, 教师要根据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 精心设计“启发性”的问题, 启发学生通过自己的积极思维主动地寻找答案。

例如, 在教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时, 笔者出示以下情境图:

学生列式后, 设计了如下问题:“你想怎么算呢?能用画图、文字或算式说明吗?”

学生通过自主思考, 呈现了如下多样算法:

上面通过“你想怎么算”这个综合性的问题, 让学生自主思考“分”与“算”的过程。由于学生会分而不会算, 所以学生就根据“问题”中的提醒“可以通过……”来解决“46÷2=”的问题, 以上算法虽然只展现了分的过程, 但其实已经展现了学生由“图—文字—式”思维的数学化过程。随后, 笔者又提出以下几个问题:“这么多的分法其实都是先分什么, 再分什么?”“都是先算什么, 再算什么?”“哪种方法你觉得既简洁又包含了全部分的过程, 为什么?”这些带有“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对众多分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对竖式计算的算理有了新的认识, 为竖式计算的学习做好了准备。以上的教学展示、分享环节, 不是简单的“说一说, 看一看”, 而是在学生展示自己原始思维的同时, 通过阐述、分析、比较、筛选等智力活动, 围绕多种原始思维展开的深度对话, 完善和提高了个体认识。

所以, 课堂中教师要在“关键处”善于设计启发学生思考的问题, 准确把握学习的方向, 让学生在初步认识的基础上得到充分交流经验、探讨、剖析的机会, 让学习不断深入。

三、依据“学习经验”, 引领“关键问题”, 拓展思维深度

数学知识比较抽象, 要让学生真正理解和自觉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并形成能力, 关键在于对所学内容的深度理解。学生通过预习, 对所学内容会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关键问题”上还需要教师的引领, 所以教师要尽可能地利用有限的时间, 通过对“关键问题”进行广泛、深入的剖析, 由浅入深, 使学生对教学内容达到深度的理解。

例如, 教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时, 笔者设计了如下一些问题:

以上的教学通过不断地追问, 不仅让学生懂得如何计算, 而且是对每一步、每一个数都进行了辨析, 明晰了算法, 理解了算理。在此基础上, 笔者继续深入, 又提出:“除法竖式与以往的其他竖式有什么不同点?”让学生对比不同的竖式, 最后归纳总结出:

1.其他竖式都是把要计算的数上下对齐排列, 除法竖式是把除数和被除数写在同一行。

2.其他竖式都是把要计算的数写在上面, 结果写在下面, 除法竖式是把结果写在最上面。

3.其他竖式都是从右向左计算, 即按照个位数、百位数、千位数等由小算到大, 除法竖式却是由最高位算起。

通过对以上“关键问题”的积极讨论和充分说理, 学生对除法竖式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不仅从模仿或单纯的计算中解脱出来, 而且学生的思考得到了检查、强化、验证, 零散的思考变得系统化、结构化, 停留在表面的思考通过解释说明、质疑问难得到了深化, 学习逐步走向深入, “数学理解”思想得到体现。

上一篇:综合活动方案下一篇:论家庭教育方式对儿童发展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