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九下古诗文

2024-05-26

苏教版九下古诗文(通用6篇)

篇1:苏教版九下古诗文

《饮酒》

1、主旨:抒发了作者归隐之后悠闲恬静的欢快心情,对争名逐利的官场生活的鄙视。

2、赏析“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意思是诗人采菊东篱时,无意中偶一抬头,秀逸的南山又闯入眼帘。这两句形象地描写出诗人恬淡、闲适、宁静自得的生活态度;句中“悠然”“见”用得好,体现出诗人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自由而平静的心境。

3.诗人在与大自然的亲近中获得了

悠然,闲适,恬淡,自然的心境。

4、“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中的“真意”指的是什么?自然之趣和人生真谛。

5、请找出诗中描绘傍晚时分山中美丽景色的诗句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6、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用得非常精妙,换成“望”字就没有这种效果,请你说说为什么?

“见”字表现出悠闲不经意,体现出与自然融为一体,而“望”字是有意的向远处看,体现不出物我合一的境界。

7、有人说“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一句写出了门庭冷落的景象,表现出诗人的孤独与寂寞。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谈谈你的看法。

不同意。这一句是写诗人虽身居闹市,却远离俗世,不受世俗烦扰,表达了诗人陶醉于自然,恬淡愉悦的心情

8.这首诗记叙、描写、议论、抒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请选这四种表达方式中的任一种,作简要评析。一、二句记叙,概括写出诗人生活环境,第二句揭示的情境对于第一句是极少的例外,所以用一“而”字作坚决地转折。

三、四两句议论,以自设宾主的设问方式揭示出心志淡远是在“人境”中独享安闲的缘由。五---八句细致的描写采菊的过程,并以所见写心境,“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中自有“悠然”的心境。收尾两句抒发感情:“忘言”中渗透出诗人对隐居生活的由衷喜爱。9.联系以前学过的知识,说说后二句景物描写的含义。这种描写与前二句的人物描写有什么联系? 表面上是写太阳下山了,倦鸟也知道还家,实质上是劝告人们不要奔波于龌龊的官场之中,要返回到这美好宁静的大自然的怀抱。

《行路难》

1.主旨:主旨: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情怀,在悲愤中不乏豪迈气概,在失意中仍怀有希望,积极追求,乐观自信,顽强地坚持理想。

2、赏析“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诗人坚信自己总会有一天会高挂云帆,乘风破浪,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这是一种积极的追求,乐观的自信和顽强地坚持理想的品格写照.现在经常用这两句诗来表达自己有宏大的理想抱负和实现理想抱负的坚定信念.3、诗中借用吕尚垂钓的碧溪,伊尹梦舟日边的典故,梦想着自已有朝一日能像古人一样,为统治者信任重用,建立一番伟大的功业。

4、请说说“行路难”比喻什么? 仕途受阻 5.赏析“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赏析:停”、“投”、“拔”、“顾”四个连续的动作与“金’”、“清”、“玉”、“珍”形成鲜明的对比,表现了诗人极度愤懑、抑郁不舒的心情。

6.赏析“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写出了四顾的原因,用“欲渡黄河”、“将登太行”象征对某种理想的追求 诗人用“冰塞川”、“雪满山”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仕途的艰难。说明自己的仕途道路受到阻塞,济世安民的理想无法实现。

7.赏析“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引用姜太公垂钓的碧溪,伊尹梦舟日边的典故,梦想着自己有朝一日能像古人一样被朝廷重用,成就功名。

8.赏析“长风破浪 会有时,直挂云帆 济沧海”

运用宗悫乘长风破万里浪的典故,表达了诗人自己对前途充满信心,希望 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同时也表现了诗人豪迈乐观的进取精神。

9.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同时表现了诗人自信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10、在诗歌中诗人的思想情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从怀才不遇和仕途不顺的茫然变为对仕途前程的期盼再到坚信。

11.“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两句描写了怎样的场面? 描绘了隆重而丰盛的宴会场面;反衬作者悲愤、失望的情绪。

12.“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运用的艺术手法是什么?简要分析。用典。运用“姜尚”和“伊尹”的典故,表达了作者渴望遇到明君建功立业的愿望,对前途仍抱有希望。

13.诗中“欲渡黄河”、“将登太行”是写实吗?谈谈你的看法。

不是写实此处“冰塞川”、“雪满山”用其象征意义,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象征前途渺茫。

14.联系全诗,解释“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并说说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

有一天一定能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渡过沧海。意思是:总会有一天,能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

15.这首诗的结尾“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请作简要分析。

此两句在全篇中起到卒章显志的结构作用。诗歌四个层次跌宕起伏,弥散着失意困顿和前途渺茫的惆怅,但尾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句意则显得高昂乐观,境界顿开,表达对未来的期望以及对实现理想的向往。

《游山西村》

1.主旨:这首诗是诗人蛰居山阴老家农村时所作,生动地描画出一幅色彩明丽的农村风光,对淳朴的农村生活习俗,流溢着喜悦、挚爱的感情。表现了诗人表现了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和恋恋不舍的感情。

2.请找出诗中赞赏村民热情好客的句子: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一名句为什么千百年来被人们广泛引用? 示例一:“这句诗表现作者正担心无路可行时忽然见到一村庄的惊喜,表达了人们应在困难中看到希望,前后句先抑后扬,更突出在困难中见到转机的希望,也教育后人不怕困难,勇于战胜困难。示例二:诗句本意是诗人在山路上行走,当认为无路可走时却惊喜地在转角那柳暗花明处发现了一个村落。诗句蕴含哲理:告诉人们,当你认为前路渺茫时,往往在转角处充满希望。激励遭遇失败的人们,不要绝望,要对明天充满希望,因此这一名句千百年来被人们引用。

4.“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联写景中蕴含哲理,耐人咀嚼。请简要分析。

诗人描述了山水萦绕的迷路感觉与移步观新景的喜悦之情;人们可以从中领悟到蕴含的哲理——不论前路多么难行难辨,只要坚定信念,勇于开拓,人生就能“绝处逢生”。

5.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表达了作者对淳朴、闲适的田园生活(农村生活)的喜爱(向往)之情。6.古典诗词讲究炼字,首联中的“足”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 “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待客人倾其所有的盛情。7.颔联描写了怎样的情景?在现实生活中有何意义?

颔联描写的是诗人置身山水环绕的路上,信步而行,道路难辨,疑若无路,忽又开朗的情景,现在生活中常用来比喻在困境中出现希望或转机,也道出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

8.请概括诗人游山西村时的所见所闻。

村民的热情好客;优美的景色;淳朴的风土人情。

9.“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广为流传的佳句,你认为人们会在什么情况下引用?为什么?

①面对困境时。因为这两句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即不放弃希望,经过努力,一定会有新的出路,进入新的天地。②描绘或赞美山水美景时。因为这两句诗描写了山环水绕,柳暗花明的美丽景色

篇2:苏教版九下古诗文

【复习目标】:

1.复习巩固第六册基础知识; 2.熟练背默古诗文名句; 3.掌握常用的实词、虚词。

【复习重难点】:熟练背默古诗文名句,掌握常用的实词、虚词。

【复习方法指导】:指导学生借助《新攻略》,自行梳理各单元重要课文内容概要,做到熟记于心;借助课本后附录字词表,记忆常用词语;借助每篇课文注释一,熟记重要文学常识;借助以往学案,理解记忆古诗文名句,梳理文言文重要实词、虚词。【复习时数】:四课时

【复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要点回顾:

1.课前要求学生再读本册现代文,借助《新攻略》“课文概述”,梳理各单元重要课文内容概要,做到熟记于心。

课堂小组交流以下篇章内容概要:《威尼斯商人》、《陈毅市长》选场、《藤野先生》、《生命与和平相爱》、《热爱生命》、《享受生活》、《雪》。

2.课前要求学生借助课本后附录字词表,记忆常用词语。3.课前要求学生整理并掌握记忆下列成语。

一纸空文P6:只是写在纸上没有兑现或不能兑现的东西。

中流砥柱P12:砥:质地很细的磨刀石。比喻坚强而能起支柱作用的人或集体。闭门羹P31:拒绝客人进门叫做让客人吃闭门羹。

无事不登三宝殿P32:三宝”是佛教名词,指佛教徒尊敬供养佛宝、法宝、僧宝等三宝,比喻没事不上门。

先声夺人P50:先张扬自己的声势以压倒对方。也比喻做事抢先一步。百无聊赖P98:聊赖:依赖。精神上无所寄托,感到什么都没意思。万事俱备P112:比喻一切准备工作都做好了,只差最后一个重要条件。

溢于言表P125:超出言语以外,指某种思想感情虽未说明却能使人体会出来。溢:流出。白鹤晾翅P236:像站定的白鹤张开翅膀晾着。

万恶不赦:罪恶多端不可饶恕。万恶:本意是犯了上万个错误,这里指罪恶非常多。赦:赦免,饶恕。

深居简出:原指野兽藏在深密的地方,很少出现。后指平日在家里,很少出门。一窍不通:比喻什么都不懂,闭塞,愚钝。

鸡犬不宁:宁:安宁。形容骚扰得厉害,连鸡狗都不得安宁。

礼贤下士:对贤者以礼相待;对学者非常尊敬。封建时代指帝王或大臣降低自己的身份敬重和结交一般有才德的人,使为自己效劳。

痛心疾首:疾首:头痛。心痛,头也痛。(1)比喻痛恨到极点。(2)比喻悲痛,伤心到了极点。

借花献佛:比喻用别人的东西做人情。

胸有成竹:原指画竹子要在心里有一幅竹子的形象。后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有成熟的思考和完整的计划。

侃侃而谈:理直气壮从容不迫的样子。理直气壮、从容不迫地说话。一般形容滔滔不绝、旁若无人的谈论或演讲。

分庭抗礼:古代宾主相见,分站在庭的两边相对行礼以示平等。比喻平起平坐,彼此对等可以抗衡。柳暗花明:柳暗花明原指前面花红柳绿,树木花草繁茂锦盛的景象,之后又比喻绝处之中找到出路,突然出现的新的好形势。

杳无消息:无影无踪。没有一点儿音信

抑扬顿挫:指声音的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节奏分明,和谐悦耳。

深恶痛绝:恶:厌恶;痛:痛恨;绝:极。指对某人或某事物极端厌恶痛恨。鞠躬尽瘁:指勤勤恳恳,竭尽心力,为革命,为人民奋斗终身。

不可思议:原为佛教用语,指言语思维不能达到的神秘境界。形容对事物的情况、发展变化或言论不可想象或难以理解。

惟妙惟肖: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生动,或是雕刻得非常精美、十分逼真。

二、学生课堂检测。

(一)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恻隐 怜悯 宪章 癖性 诉讼 刽子手 万恶不赦 贪婪 凛然 签署 得逞 饶恕 中流砥柱 闭门羹 简陋 书斋 赐教 聘请 驰骋 才疏学浅 痛心疾首 翻天覆地 诘责 绯红 驿站 解剖 畸形 匿名信 瞥见 杳无消息 抑扬顿挫 杀戮 娴熟 深谙 充沛 精髓 溺爱 箴言 侃侃而谈 锲而不舍 侏儒 消弭 驾驭 波光粼粼 颠簸 挚友 携手并进 驯服 训练 疲惫 心旷神怡 百无聊赖 尴尬 邂逅 神采奕奕 不谙世故 溢于言表 如丧考妣 龌龊 鞠躬尽瘁 须臾 契合 五脏六腑 率性 笑靥 缱绻 冗杂 寥寥无几 纳粹 吞噬 皮开肉绽 吮吸 累赘 聆听 拘谨 蛊惑 包裹 筹划 耽搁 秉烛夜谈 腼腆

(二)改正下列成语中的错别字。

慢不经心(漫)根深谛固(蒂)一世无成(一事无成)不可思异(不可思议)

喜出忘外(喜出望外)晶荧剔透(晶莹剔透)相得益章(相得益彰)分廷抗礼(分庭抗礼)惹事生非(惹是生非)再接再励(再接再厉)中流抵柱(中流砥柱)多多亦善(多多益善)眼花瞭乱(眼花缭乱)沓无音信(杳无音信)神采弈弈(神采奕奕)莫明其妙(莫名其妙)

第二课时

一、要点回顾:

1.课前要求学生借助每篇课文注释一,熟记重要文学常识。课堂教师抽问抽查。2.要求学生课前背诵本册古诗文,梳理默写相关名句。

二、课堂检测(课内古诗文名句默写):

1.陆游在《游山西村》中写下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今天常用来比喻绝处逢生的境况。

2.《观沧海》中通过丰富奇特的想象创造宏伟意境,抒发了作者宽广胸怀和豪迈气概的诗句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3.《游山西村》中写村民们在迎接神的箫鼓中来来往往祈求丰收的诗句是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4.《行路难》一诗中借用典故表明人生遭遇变化莫测多出偶然,并渴望入仕的句子是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5.《行路难》中对未来充满信心的句子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6.《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忧国忧民情思的名句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7.《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诗人舍己为人、至死不渝的句子是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8.《山坡羊·潼关怀古》中描写潼关地势险峻的句子是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9.《山坡羊·潼关怀古》中触发作者怀古忧思之情的句子是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10.《山坡羊·潼关怀古》中点明主旨的句子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11.《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中借用典故,表达作者愿驰骋疆场、为国立功的句子是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12.《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抒发主人公杀敌为国,守卫边疆的豪情壮志的诗句是: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3.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总结出的后汉衰败的经验教训是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14.《出师表》中诸葛亮自叙本志的句子是: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15.《出师表》中诸葛亮叙述自己临危受命(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勇挑重担)的千古名句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16.《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中的两句“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一致。

17.《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分析亡国的原因的句子是: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18.欧阳修说“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孟子也说过意思相近的一句话,是: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9.《曹刿论战》中说明了政治上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先决条件。“取信于民”用原文中的话来说是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0.《鱼我所欲也》一文提出的有关生与义的观点是: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1.曹刿在对战争的论述中提出追击敌兵时机的句子是:视其辙乱,望其旗靡。

22.《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中,邹忌分析齐王受蒙蔽的原因的句子是“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23.《饮酒》中展示出作者热爱自然的情感和旷达的心胸的诗句是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24.《饮酒》中写南山傍晚时分美丽景色的诗句是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二、简单运用:

《曹刿论战》

(一)给加点字注音。

1.又何间焉(jiàn)2.肉食者鄙(bǐ)3.小惠未徧(biàn)...4.牺牲玉帛(bï)5.弗敢加也(fú)6.小信未孚(fú)...7.曹刿(guì)8.夫战,勇气也(fú)9.遂逐齐师(suì)10.辙乱旗靡(mǐ)....(二)解释加点的字。1.又何间焉(参与). 2.虽不能察(虽然).

3.辙乱旗靡(倒下).4.神弗福也(赐福、保佑)5.肉食者鄙(鄙陋,目光短浅)6.小大之狱(案件)...7.小信未孚(为人所信服)8.必以情(实情)9.弗敢加也(虚夸,以少报多)...10.公将鼓之(击鼓)11.小惠未徧(同“遍”,遍及,普遍)12.遂逐齐师(追击)...13.牺牲玉帛(祭祀用的猪牛羊等)14.公问其故(原因、缘故)15.一鼓作气(振作)....16.彼竭我盈(充满、士气正旺盛)17.再而衰(第二次)18.惧有伏焉(埋伏)...19.既克(已经)20.公将驰之(驱车(追赶))..(三)翻译句子: 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翻译: 居高位、得厚禄的大官们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2.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翻译: 衣食这类养生的东西,不敢独自享受。

第三~四课时

一、要点回顾:参照相关学案,梳理本册重要实词、虚词用法,理解记忆重要语句翻译。3.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翻译: 这种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老百姓是不会听从您的。4.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翻译:(这是)尽了本职的一类(事情),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如果)作战,就请允许(我)跟随着去。

5.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翻译: 大大小小的案件,我即使不能一一了解清楚,也一定根据实情来处理。6.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翻译: 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勇气;第二次击鼓,士兵们的勇气就减弱了;第三次击鼓,士兵们的勇气就消耗尽了。7.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翻译: 我发现他们的车痕混乱,望见他们军旗也倒下了,所以(下令)追击齐军。

《邹忌讽齐王纳谏》

1.给下列词语中加线的字注音。

皆朝于齐(cháo)形貌昳丽(yì)朝服衣冠(zhāo)(guān)....孰视之(shú)窥镜自视(kuī)谤讥于市朝(bàng)(cháo)....期年之后(jī)邹忌(zōu)间(jiàn)进 ...2.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皆以美于徐公(认为)形貌昳丽(光艳美丽)齐王纳谏(采纳接受)....孰视之(同“熟”仔细)何能及君(比得上)臣诚知不如徐公美(的确)...期年之后(满一年)皆朝于齐(朝见)与徐公孰美(谁)....时时而间进(不时,有时候)(间或偶而)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当面指责).....能谤讥于市朝(指责别人的过错)(讽刺)..3.通假字:孰视之(“孰”通“熟”,仔细)4.解释下列词语(1)词类活用

①邹忌修八尺有余(形容词作名词,长,这里指身高).②朝服衣冠(名词作状语,在早晨)(名词用作动词,穿戴)..③私我也(形容词用作动词,偏爱).④王之蔽甚矣(受蒙蔽,这里的意思是因受蒙蔽而不明。或:(受)蒙蔽).⑤闻寡人之耳者(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听到).⑥吾妻之美我者(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美,认为„„美).⑦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名词用作状语,当面).(2)古今异义词

①今齐地方千里 古义: 土地方圆 今义: 名词,地点,处所 ..②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古义: 国君近旁的近臣 今义: 方位词 ..③明日,徐公来 古义: 第二天 今义: 今天的下一天 ..④能谤讥于市朝 古义: 指责,劝谏 今义: 诽谤,讥讽 ..⑤窥镜而自视 古义: 照 今义: 偷偷地看 .⑥暮寝而思之 古义: 躺而不睡 今义: 睡觉地方 .⑦邹忌讽齐王纳谏 古义: 委婉劝说 今义: 讽刺 .(3)一词多义

者:①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的人)②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的原因)上:①受上赏(上等)②上书谏寡人之过者(呈上)下:①乃下令(下达)②受下赏(下等)

若:①徐公不若君之美也(如)②门庭若市(好像)朝:①朝服衣冠(早晨)②能谤讥于市朝(公共场合)

③皆朝于齐(朝见)④于是入朝见威王(朝廷)

之:①齐国之美丽者也(的)②暮寝而思之(妻妾客说自己比徐公美这件事)③孰视之(他,代指徐公)④吾妻之美我者(用于主谓之间)于:① 欲有求于我也(对)②皆以美于徐公(比)

③能谤讥于市朝(在)④皆朝于齐(到)

孰:①孰视之(同“熟”,仔细)②我孰与城北徐公美(谁,哪一个)私:①宫妇左右莫不私王(偏爱)②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私下)诚:①臣诚知不如徐公美(确实,的确)②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果真)方:①今齐地方千里(方圆,纵横)②方欲行,转视积薪后(方才,刚)善:①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善)② 择其善者而从之(好的)

③京中有善口技者(擅长)④王曰:“善。”(好,高明)间:①奉命于危险之间(中间)②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间或,偶然)

③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参与)④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夹杂)5.划分朗读节奏(每句划一处)①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②臣之妻/私臣 ③今齐地/方千里 ④上书/谏寡人者 6.重点语句翻译

①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译: 大小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受上等奖赏。②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

译: 邹忌不相信自己会比徐公漂亮,就又问他的妾:“我同徐公比谁更漂亮?” ③我孰与城北徐公美?译: 我同城北徐公比,哪一个美? ④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译: 能在公众场所批评议论我的缺点,并能传到我耳朵里的,可得到下等奖赏。⑤此所谓战胜于朝廷。译: 这就是在朝廷上战胜(别国)⑥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译: 我的妻子认为我美,是偏爱我。⑦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译: 您漂亮极了,徐公哪里比得上您呢?

《<孟子>二章》

(一)《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找出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入则无法家拂士。“拂”通“弼”,辅弼(2)困于心衡于虑 “衡”通“横”,梗塞,不顺(3)曾益其所不能。“曾”能“增”,增加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

所以动心忍性(使„„惊动)(使„„坚韧)

而后作(奋起,有所作为)...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被举用,被选拔)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在外面,指国外)..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给)空乏其身(动词,使他受到贫困之苦)...舜发于畎亩之中(指被任用)人恒过(动词,犯错误)..3.翻译句子:

(1)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译:(一个国家)如果内部没有坚持法度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外部没有敌对的国家和外国侵略的危险,这个国家常常会导致灭亡。(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译: 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的使命给这样的人。(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译: 忧患(能激励人勤奋)使人生存发展;安逸享乐使人萎靡,必将导致灭亡。4.比较下列各组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B)A.国恒亡 河曲智叟亡以应 ..B.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C.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安能辨我是雄雌 ..D.国恒亡 则有去国怀乡 ..

(二)《鱼我所欲也》

1.注音:所恶(wù)一箪食(dān)一豆羹(gēng)蹴(cù)苟得(gǒu)不屑(xiâ)2.解释加点的词语:

(1)二者不可得兼(同时)(2)死亦我所恶(厌恶)..(3)故患有所不辟也(祸患、灾难)(4)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假使,假如)...(5)贤者能勿丧耳(遗失、丢掉)(6)呼尔而与之(助词)(给)...(7)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践踏)(认为不值得,这里指不愿意接受)...(8)是亦不可以已乎(止)(9)此之谓失其本心(天性、天良)..(10)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如果)(益处,好处)..3.解释下列多义词:

(1)与: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通”欤”;语气词)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给)(2)于:所欲有甚于生者(比)万种于我何加焉(对)(3)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这,这种)是亦不可以已乎(这种行为)(4)而: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表修饰)由是则生而有不用者(表转折)(5)得:二者不可得兼(得到)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通“德”;恩惠,此作感激)4.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说明其词义 ①乡为生死而不受。(“乡”通“向”;从前)

②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得”通“德”;恩惠,此作感激)(“与”通“欤”;语气词,无实义)③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辩”通“辨”;辨别)④故患有所不辟也。(“辟”通“避”;躲避)5.翻译下列句子:

⑴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如果)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要)舍弃生命而选取正义。⑵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

通过某种办法去做就(可以)生存,然而却有人不采用它;通过某种办法去做就(可以)躲避祸患,然而却有人不采用它。

⑶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不仅仅贤德的人有这种思想,人人都有这种思想,(只不过)贤德的人能够(坚守这种品德)使它不致丧失罢了。

⑷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然而如果)喝叱着给人(吃),(饥饿的)过路人也不会接受;(如果)用脚践踏过再给人(吃),(即使)乞丐(也)认为不值得(接受)

⑸万种于我何加焉?

(这)万钟的俸禄对于我(有)什么益处呢!

《愚公移山》

1.加点字注音:高万仞(rân)惩山北之塞(chãng)出入之迂(yū)曾不能损魁父之丘(cãng)荷担者(hâ)一厝雍南(cuî)始龀(chân)箕畚运于渤海(jī)(běn)京城氏之孀妻(shuāng)无陇断焉(lǒng)2.通假字:

(1)指通豫南: 指 通 直,意思是 一直(2)始一反焉: 反 通 返,意思是 返回(3)甚矣,汝之不惠: 惠 通 慧,意思是 聪明(4)河曲智叟亡以应: 亡 通 无,意思是 没有(5)一厝朔东: 厝 通 措,意思是 放置 3.重点字词解释。

(1)方七百里: 方圆,这里指面积(2)年且九十: 将近..(3)河阳之北: 江河的北面和山的南面叫阳(4)惩山北之塞: 苦于 阻塞 ...(5)出入之迂: 曲折,绕远(6)吾与汝毕力平险: 你们 全,竭近...(7)达于汉阴: 山的北面和江河的南面叫阴(8)杂然相许: 纷纷 赞同 ...(9)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加强否定语气,可译为“连„„都„„” 削减 ..(10)且焉置土石: 况且 疑问代词,哪里 安放 ...(11)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两种装土石的工具,这里是“用箕畚装土石”之意 ..(12)始龀: 换牙(13)寒暑易节: 交换 ..(14)其如土石何: 在“如„„何”前面加强反问语气 .(15)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思想 顽固 通(16)虽我之死: 即使 ....(17)子子孙孙无穷匮: 穷尽(18)何苦而不平: 愁 ...4.一词多义

(1)方:方七百里(方圆,这里指面积)方欲行(刚好,正好)而尝极东方(方向)(2)且:年且九十(将近)且焉置土石(况且)(3)曾:曾不若孀妻弱子(加强否定语气,可译为“连„„都„„”)曾益其所不能(同“增”,增加)(4)固:汝心之固(顽固)固以怪之矣(本来)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巩固)(5)亡:河曲智叟亡以应(通“无”,没有)今亡亦死(逃跑)5.重点句子翻译。

(1)曾不能损魁父之丘。连魁父这样的小山都不能削平。(2)甚矣,汝之不惠。你太不聪明了。

(3)汝心之固,固不可彻。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不能改变的地步。(4)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即使我死了,还有儿子在呀(5)河曲智叟亡以应。河曲智叟没有话来回答。

(6)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可是山不会增高加大,愁什么挖不平呢?(7)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向天帝报告了这件事。天帝被他的诚心感动。

《出师表》

(一)通假字:

1.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通“缺”).2.尔来二十有一年矣(通“又”。表示整数之外再加零数).(二)古今异义:

1.先帝不以臣卑鄙。古义: 身份低微,出身鄙野 今义: 指品质低劣、下流 ..2.存亡之秋也。古义: 时、时候、时刻 今义: 指一年四季中的第三个季节 .3.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古义: 痛心遗憾、惋惜遗憾 今义: 十分憎恨 ..4.由是感激。古义: 感动奋发 今义: 感谢 .. 5.诚宜开张圣听。古义: 扩大 今义: 指商店开始营业 ..6.晓畅军事。古义: 精通、熟练 今义: 常指语言表达通顺流畅 ..7.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古义: “„„的原因” 今义: 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8.猥自枉屈。古义: 辱没,有降低身份的意思 今义: 常用为卑鄙下流 .9.后值倾覆。古义: 兵败 今义: 常用为倒下、颠覆 ..10.庶竭驽钝。古义: 希望、期望 今义: 众多 .11.临表涕零。古义: 眼泪 今义: 常用为鼻涕 .(三)一词多义

遗:①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读wâi,动词,留给、给予)②深追先帝遗诏。(读yí,动词,遗留,指死去的人留下的)论:①宜付有司论其刑赏。(动词,判定、评定)②每与臣论此事。(动词,谈论、议论)任:①受任于败军之际。(任用、委任)②则攸之、讳、允之任也。(责任、职责)道:①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名词,路、途)②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名词,道理)分:①今天下三分。(动词,分开)②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名词,职责)行:①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动词,做)②将军向宠,性行淑均(名词,品德)能:①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能够)②先帝称之曰能。(能干)言:①进尽忠言。(名词,话、语言,此指意见、建议)②不知所言。(动词,说)为:①宫中府中,俱为一体。(动词,是)②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动词,做)(四)词类活用

1.不宜妄自菲薄。(形容词活用作动词,轻视、看不起)..2.此皆良实。(形容词活用作名词,善良诚实的人)..3.以昭陛下平明之理。(形容词活用作动词,显示).4.优劣得所。(形容词活用作名词,才能高和才能低的人)..5.北定中原。(方位名词用作状语,向北).6.今当远离,临表涕零。(名词活用作动词,流泪).(五)翻译句子

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这的确处于形势危急、存亡难料的时候啊。2.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不应过分看轻自己,说话不恰当,以致堵塞了忠臣们进谏的道路。3.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一定能够使军中团结和睦,才能高的和才能低的都得到合理安排。

4.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先汉兴旺发达的原因;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后汉倾覆衰败的原因。5.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篇3:苏教版九年级文言文辩证

教科书注云:“昳丽, 光艳美丽。” (教科书第163页) 笔者认为此注欠当。

许慎《说文解字》注曰:“昳, 日昃也。”即“日落”之意, 并据此引申为“光艳” (见《辞源》“昳”字条目) 。由此看出, 把“昳”释为“光艳”是有章可寻的, 但是如果用“光艳”一词来形容“八尺”男儿的形貌, 似乎给人不伦不类之感。

东汉高诱认为:“昳, 读曰逸”, 他把“昳”看成“逸”的通假字, 《辞海》亦承认此说:“昳, 神采焕发, 容貌美丽。东汉高诱注曰:‘昳, 读曰逸。’”

其实高诱所注的“逸”也是通假字, 本字应为“佚”。如《论语》“逸民”:《说文解字》引作“佚民”, “佚”有“美”之意;《离骚》:“见有之佚女”, 王逸注:“佚, 美也。” (见《辞海》)

显见, “昳丽”的“昳”是“佚”的同音通假字。那么, “昳丽”则为同义复词, 作“美丽, 漂亮”讲。故全句可翻译成:“邹忌身高八尺多, 身材魁梧, 容貌漂亮。”

二、《捕蛇者说》 (九年级下) :“苛政猛于虎也”

教材注解“苛政猛于虎也”为:“苛酷的统治比老虎还要凶啊!”

注文把“政”训为“统治”, 笔者以为不恰当, 因为此注与全文主旨不符。

全文是采用“蛇”、“赋”对照, 运用逐层深入的对比来阐明主旨的。文章先以“吾斯役之不幸, 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来点明赋毒甚于蛇毒, 接着分别以蒋氏三世生活与六十年来乡邻生活、捕蛇免赋之乐与悍吏逼赋之苦、暂免与常免、后死与先死等几个方面进行比较, 具体阐明赋毒甚于蛇毒, 并在此基础上, 借用孔子说的“苛政猛于虎也”作佐证, 从而得出“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的结论。

柳宗元本身也是封建统治阶层中的一分子, 他写作本文的目的是在于“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他希望封建上层建筑能够体恤民情, 轻徭薄赋, 以维护封建统治。由于作者的时代性和阶级性所局限, 他不可能全盘否定封建统治。如果释“苛政”为“苛酷的统治”, 那就是望文生义, 有人为拔高作者思想认识之嫌。故笔者认为此处“政”应注为“征”。

在《简明古汉语字典》、《古汉语常用字词典》中都收有“政, 通征, 赋税”的义项。贾延柱先生编著的《常用古今字通假字字典》也认为:“政与征上古同属章纽耕部, 同音同假。”训为“赋税, 徭税”。

其实, “政”作“征”解的在古代典籍中并不鲜见。如:

1.《周礼·地官·土均》:

“土均掌平土地之政。”郑玄注:“政, 读为征。地征, 谓地守, 地职之税也。”意思是:土均要掌管合理征收土地的税收。

2.《左传·哀公十一年》:

“事充, 政重, 上不能谋, 士不能死, 何以治民?”意思是:徭役繁重, 赋税又多, 在高位的不能谋划, 战士不能为他拼命, 用什么治理百姓?

3. 晁错《论贵粟疏》:

“勤苦若此, 尚复被水旱之灾, 急政暴虐, 赋敛不时。”意思是:如此疲劳辛苦, 还要遭受水旱灾害, 官府紧急征收凶暴, 不按时征收赋税。

综上所述, “苛政猛于虎也”应翻译为“苛重的赋税比老虎还要凶猛可怕啊!”

三、《曹刿论战》 (九年级下) :“衣食所安, 弗敢专也, 必以分人”

教科书注“衣食所安, 弗敢专也”为:“衣食这类养身的东西, 不敢独自享有。安, 有‘养’的意思, 弗, 不。专, 独占。”

教科书注“安”为“养”是有根据的, 唐孔颖达疏:“公意衣食二者, 虽所以安身, 然亦不敢专己有之, 必以之分人。”但与情理有悖。“衣食这类养身的东西”, 绝不是庄公独自专有, 人们也决非要待庄公分而后有之, 应该说, 只要能生存下去, 人人皆有, 只不过有好坏之别罢了。所以清人俞樾在《群经平议》中批评孔颖达的观点:“传文但言所安, 不言所以安, 孔义非也。”俞樾同意三国韦昭给“孝敬忠贞, 君父之所安也” (《晋语》) 句中的“安”字的注释:“安犹善也。”的观点他认为:“此谓虽己之所善, 而必以分人”。笔者亦同意此观点。“安”确实有“善”的意思, 《中华大字典》中“安”字条目第16义项就是“善也”。《汉语大词典》也认为“安”可以释为“善”、“喜欢”, 并且例句就是“衣食所安, 弗敢专也, 必以分人”这一句。庄公这句话是说, 自己感到好的衣食, 不敢专享, 必以之分人。也正因为衣食中的精美者数量有限, 分的面不可能广, 所以曹刿说:“小惠未偏, 民弗也。”如此解释既合情合理, 上下文衔接自然。

篇4:苏教版九(上)第一单元拓展阅读

主持

蒋俭学,中学高级教师,张家港市语文学科带头人。现任教于江苏省张家港市港口学校。

亲爱的同学,升入九年级,你是否会有一点小兴奋或者小紧张?

在这个时候,初初和你相约在这里,陪你一起阅读,一起学习,一起成长!

初初觉得,本单元的文章是值得一读的。4篇选文都侧重描摹自然风光,赞颂自然山水的秀美和神奇,展现人与自然的关系。正如清代文学家张潮所言:文章是案头之山水,山水是地上之文章。翻开语文课本,用心阅读,在我们面前展开的就是一幅幅动人的画卷。

初初还觉得,好文章既是要反复去读,更是要用心去感受的,所谓“吟哦讽诵而后得之”。“吟哦讽诵”是古人读诗喜用的方法,是一种通过声音节奏,感悟玩味作品内在情绪的朗诵方式。它要求有节奏地大声诵读、反复诵读。通过“吟哦讽诵”,我们能感受到的一定不仅仅是作者笔下描绘的山水风情,更能感受到他们的情绪情感,感受到他们的胸襟与情怀,感受到文字背后那一双双深情而深邃的眼睛。

落实到阅读写景抒情的文章,初初有如下建议:

1. 同学们可化身为作者,用作者的口吻去读,去品味语言,去想象文章描绘的画面;

2. 同学们也可以抓住文章描绘的主体和特征,把握作者的情感;

3. 阅读游记散文,一般可先梳理作者的行踪,把握文章的脉络。

好了,初初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和你一起开始本次阅读之旅了。

篇5: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赏析

一、塞下曲五月天山雪(唐李白)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1、诗歌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这首诗表现了作者对戍边战士的赞扬和战士杀敌报国的决心。

2、简要评析一下本诗的表现手法?

答:手法是反衬和用典。用典,就是指用“折柳”一典。所谓反衬,在本诗中有两处①用环境的荒凉来反衬战士的杀敌报国的英勇精神。②用战士的思乡之情来反衬战士的戍边为国的情操。

3、任选一个角度对本诗作点赏析。

答:例如: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是借用傅介子慷慨复仇的故事,表现诗人甘愿赴身疆场,为国杀敌的雄心壮志。“直”与“愿”字呼应,语气斩截强烈,一派心声,喷涌而出,自有夺人心魄的艺术感召力。

4、“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反映了怎样的物候现象,为什么会这样? 答:适逢盛夏,可是天山之上却依然白雪皑皑,只有寒冷,没有浪漫的鲜花,这是有与高下的差异,天山海拔甚高,气温自然偏低。

二、读王之涣的《凉州词》,回答问题。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①,春风不度玉门关。注:①此句化用乐府《横吹曲辞折杨柳歌辞》“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蹀坐吹长笛,愁杀行客儿”的诗意。⑴诗中“怨”的内容是什么? 答:戍边者不得还乡的怨情。⑵“何须”二字有什么意味?

答:“何须”有宽解婉劝之意。虽然将士有思乡之怨,但也意识到戍边的责任重大,这二字使全诗基调悲中有壮,悲凉中有慷慨。

(3)首句写诗人眺望黄河的特殊感受。这一句的观察顺序是“自下而上”或“由近及远”;使画面具有动感的关键词是“上”。第二句写塞上“孤城”及环境。从表现“孤城”的角度看,这一句运用了“反衬”的修辞手法。(4)这首诗如一幅画卷。如果说“孤城”是“画卷”的主体部分,那么首句与“孤城”是什么关系?

答:首句是“孤城”的背景画面。(5)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首诗的意境。

答:意境雄阔,悲壮苍凉,表现了盛唐诗人广阔的胸襟。

四、惠崇《春江晚景》(宋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1、从诗中的哪些词中可以看出描绘的是早春的景色? 答:三两

先知

欲上

2、诗中哪些句子是作者的想象?这样写有什么妙处?

答:“春江水暖鸭先知 正是河豚欲上时” “暖”、“欲”是画面所找不到的,作者借助想象和联想点活了画面,使画面中的景物变得生机生机勃发,情趣盎然。

3、“春江水暖鸭先知”也反映了一定的哲理意义,你知道吗? 答:敢为人先,勇于探索者才能获得真知。

七、相见欢(李煜)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1、谈谈你对词的上阕中表现的景与情的认识。

答:景是凄冷秋夜、如钩残月,梧桐遮蔽下的幽深小院构成的孤寂凄凉之景;情是被幽禁的作者的浓重愁情。清景中人,人眼中景,彼此烘托渲染,使景与情水乳交融,浑然一体。环境气氛,愁苦之情都表现得淋漓尽致。

2、词的下阕用了

的修辞手法,用

来写离愁,形象地表现离愁的。

答:比喻

一团乱丝线(丝)

纷繁杂乱,无端无绪,难以解开。

八、浣溪沙(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1、这首诗是怀人之作,从哪两个句子可以看出来?

答: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答出2句即可)

2、“小园香径独徘徊”中“独”字透露出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落寞、孤独

3、这首词多处用到对比的写法,请你找出其中的一个例子,并简要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答:“新”与“旧”对比;(“去”与“来”对比)好处:“新”是唱新词,“旧”是饮酒唱词时的环境--旧亭台,新词与旧景对比,抒发了今是昨非的怅惘情思。(“去”是花落去,“来”是燕归来,来去对比,增加了时光流逝的惋惜之情。)

4、“无可奈何花落去”是伤春,“似曾相识燕归来”是伤别,这两句融合全篇的作用是什么?

答:将景物与人事紧密联系,景中寓情,赋中有比,更加委婉含蓄地抒写了伤别之情。

九、《相见欢》(词)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赏析】

(1)“无言”、“独上”可见词人之浓重愁情。

(2)“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寂寞者,实非梧桐深院,人也。“锁清秋”,被“锁”者,实非“清秋”,亦人也。这一句写出了词人内心的寂寞、凄凉。

(3)“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词人直抒胸臆。运用比喻将抽象的离愁具体化,写出了离愁的纷繁和难以解开。“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一句,写出离愁的滋味,是一种什么滋味,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而这正是真正经历离愁之苦的人最为真切的体验。

【试题链接】

-⑴词的上阙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内心世界?结合词的内容加以分析。

答:词的上阙写出了诗人的孤独、寂寞、痛苦的内心世界。“无言”、“独上”写出了诗人痛苦的内心。“月如钩”,.借缺月象征人的缺憾。“清秋”,“寂寞”者、被“锁”者,词人也,写出了词人的悲愁无尽,内心的寂寞、痛苦。⑵这首词对“离愁”的描写为后世词家极口称道。结合词的内容,说说词人是怎样把抽象的离愁写得具体、可感的?

答:运用比喻。“剪不断,理还乱”,用丝缕来比喻愁思,写出了愁思之纷繁和难以解开。

十、《浣溪沙》(词)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两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赏析】

(1)这首词抒写对人事变迁、聚散无定的惆怅和对春意衰残、时光流逝的悼惜。词的上片因今思昔,追忆难忘的欢聚,感叹时光的易逝;下片则描写落花、归燕,抒发伤春怀人的感叹。

(2)“夕阳西下几时回?”夕阳西下,是眼前景。但词人由此触发的,却是对美好景物情事的流连,对时光流逝的怅惘,以及对美好事物重现的微茫的希望.

(3)“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花落、燕归虽也是眼前景,但一经与“无可奈何”、“似曾相识”相联系,它们的内涵便变得非常广泛,带有美好事物的象征意味。在惋惜与欣慰的交织中,蕴含着某种生活哲理: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无法阻止其消逝,但在消逝的同时仍然有美好事物的再现,生活不会因消逝而变得一片虚无。【试题链接】

⑴词人精心选择了西坠的夕阳,飘落的花瓣、重归的燕子以及徘徊于小园的诗人,构成一幅优美的画面,把自然的春光和人的青春年华很自然地结合在一起,表达了伤别怀旧的情怀,这是运用了以景传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⑵从风格上看,这是一首婉约词。

⑶卜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是千古传诵的名旬,这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试分析这两句好在哪里?

对偶:这一句时仗工整,音韵和谐,画面生动,情感浓郁,寓意深刻,发人深省,因而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十一、《龟虽寿》

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尽时。腾蛇乘雾,终为士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赏析】

(1)写遮诗时,曹操刚击败袁绍父子,平定北方鸟桓,踌躇满志,乐观自信,充满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此时他已经五十三岁了。想起人生路程,诗一开头便无限感慨地吟道: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腾蛇”和龙一样能够乘云驾雾,本领可谓大矣!然而,一旦云消雾散,就和苍蝇蚂蚁一样,灰飞烟灭了!曹操对生命的自然规律有清醒的认识,这在迷信盛行的时代是难能可贵的。

(2)“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自比一匹上了年纪的千里马,虽然形老体衰,屈居枥下,但胸中仍然激荡着驰骋千里的豪情。他说,有志干一番事业的人,虽然到了晚年,但一颗勃勃雄心永不会消沉,一种对宏伟理想追求永不会停息啊!这首诗始于人生哲理的感叹,继发壮怀激烈的高唱,复而回到哲理的思辨:“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曹操对人生的看法颇有一点辩证的思维,他首先讲尊重自然规律,人总是要死的。接着讲人在有限的生命里,要去积极进取,建功立业。最后再谈到人在自然规律面前也不是完全无能为力的,一个人寿命的长短虽然不能违背客观规律,但也不是完全听凭上天安排。如果善自保养身心,使之健康愉快,不是也可以延年益寿吗?曹操所云“养怡之福”,不是指无所事事,坐而静养,而是说一个人精神状态是最重要的,不应因年暮而消沉,而要“壮心不已”,要有永不停止的理想追求和积极进取精神,永远乐观奋发,自强不息,保持思想上的青春。曹操以切身体验揭示了人的精神因素对健康的重要意义,从这方面来说,它不又是一篇绝妙的养生论吗!

(3)这是一首抒怀言志、富有人生哲理的四言诗。全诗体现了作者达观、积极的人生态度和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尤其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四句,千百年来曾引起无数读者的感慨和共鸣。

十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 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解释下面加点字词的意思。

(1)狐裘不暖锦衾薄 裘:____________ 衾:__________(2)散入珠帘湿罗幕 罗幕:__________(3)都护铁衣冷难着 着:____________(4)瀚海阑干百丈冰 瀚海:___________ 阑干:___________ 答:(1)皮衣 被子(2)用丝织品做成的帐子(3)穿(4)沙漠 纵横交错的样子

2、诗歌怎样描写雪后军营的苦寒生活?这样写对表现主题有什么作用? 答:诗人写雪后苦寒,主要从侧面抓住典型事物,而且不断变换角度。由夜晚帐内“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到白天帐外“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一直到“瀚海阑干百丈冰”,最后又写到辕门外“风掣红旗冻不翻”。作用:写军营将士的苦寒生活,反映了战争的艰苦及其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同时为送行场面渲染了悲凉气氛。

3、试说说“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这两句在全诗结构或写法上的妙处。

答: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由咏雪过渡到送别。写法上:用对偶、夸张和寓情于景的写法,写出了天寒地冻、愁云满天的景象,表达了对友人的担忧之情。

4、“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为什么说这两句诗是咏雪的千古名句? 答:“忽如”两句写雪后美景,飞雪奇大,一夜之间,雪压枝头。“忽”字显出边塞气象变幻的神奇,传出诗人赏雪时惊喜的心声。以春花喻冬雪,贴切动人。雪压枝头,犹如雪白的梨花,不仅是一朵一朵,而且是一团一团的,压枝欲低。一片银白的世界,在作者眼里,幻化为一片明丽的春光,给人的感受不是雪后奇寒而是春意盎然。人称“妙手回春”,正是咏雪的千古名句。

5、“风掣红旗冻不翻”写出了边塞怎样的情景?

答:送客送出军门,时已黄昏,又见大雪纷飞,看到一个奇异景象:尽管风刮得挺猛,辕门上的红旗却一动也不动--它已经被冰雪冻结了。这一生动而反常的细节再次传神地写出了天气奇寒。而那白雪背景上的鲜红一点,那冷色基调的画面上的暖色反衬得整个境界更清白,更寒冷。可见一切都显示这里是冰天雪地的边塞。

6、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答:这首诗气势飞动、描写逼真、气魄宏大,描写了唐代边地特有的奇异风光,抒发了诗人因朋友离去而产生的无限惆怅之情。在诗人笔下,冰天雪地的边塞,奇寒难忍,愁云惨淡,令人怨怅。

7、“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一句与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有很多相似之处,请简要说明。

篇6:苏教版九年级语文教案

1. 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了解《庄子》及庄子生平、思想。

2.欣赏故事的趣味性,理解比喻说理的妙处,把握故事的主旨。

3.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增加他们对传统文化经典的了解,提高文化品位。 教

育学生做人要襟怀坦荡,不可有小人之心。

教学重点:1. 2.

教学难点:理解庄子的志趣。引导学生鉴赏庄子寓言的艺术特点。

教学方法:采用朗读法,小组讨论法,自主探究法,比较法、延伸拓展法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话说春秋战国时期,群雄割据,风起云涌;贤哲奔走,百家争鸣,聚徒讲义,著书立说,遂有蔚为大观的诸子散文。《论语》平实质朴,谆谆善诱;《孟子》笔力雄健,铿锵有力;《荀子》行文气魄雄浑;《老子》哲思清远深邃;《墨子》质朴;《庄子》恣肆??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庄子,感受先生的大智与幽默。

二.作者简介及《庄子》介绍:

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宋国蒙人, 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为道家学派的重要人物,世称“老庄”。 思想基本上属于主观唯心主义;主张“无为而治”。 《庄子》是庄周及其后学的著作集,为道家经典之一。《庄子》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文章多采用寓言、故事形式,文笔汪洋恣肆,想象丰富,气势壮阔。富有浓厚的文学气息和浪漫主义色彩。其经典著作《庄子》在道学和文对后 世颇有影响。

解题:惠子在梁国当宰相。相,名词作动词,做宰相

三、诵读课文——疏通文义(学生自主学习,做学案)

多媒体显示课文正确译文。要求学生与自己的译文对照,并思考译错的地方。

四、交流展示----析人物形象、品写作特色、悟人生哲理

1、了解《惠子相梁》这则故事的情节

起因:惠子为相庄子看望 经过:受人挑拨,恐、搜捕;从容往见,奇鸟之喻 结果:辛辣讽刺 出人意料 富有趣味

2、惠子对庄子来梁国有何反应?

惠子在别人的挑拨下,害怕。怕庄子取代他的位置。在城里进行大搜捕。

3、庄子对惠子的作法有何反应?

他没有躲,没有逃,没有破口大骂、当面痛斥,而是大大方方地主动来到惠子面前。面对利欲熏心、薄情寡义的惠子,给他讲了一个鹓鶵的故事,极其辛辣的讽刺了惠子醉心功名利禄,心胸狭小,让惠子自己去感悟故事的用意。

4、庄子讲鹓鶵故事的用意是什么?有何好处?

文中叙述的以下事物,分别把它们比作什么?

鹓鶵----庄子 志向高洁之士 鸱----惠子 醉心利禄猜忌君子的小人 腐鼠----功名利禄 梧桐、练实、醴泉----高洁的志趣

既表明自己的立场和志趣,又极其辛辣地讽刺了惠子醉心于功名利禄且无端猜忌别人的丑态。 比喻巧妙贴切,尖锐深刻、余味不尽

5、分析人物形象 (惠子 见利忘义、薄情寡义;庄子淡泊名利、清高自守)

6、《惠子相梁》这则故事富有趣味。请总结归纳在写法上值得赞赏的地方? (情节出人意料。人物形象鲜明。比喻巧妙贴切。描摹生动传神。)

7、你从这个故事中悟出了哪些人生的哲理?

要有高洁的志趣、淡泊名利。

要珍惜友情,不要见利忘义。

做人要襟怀坦荡,不可有小人之心。

五、阅读拓展

上一篇:销售技巧下一篇:教师资格统考面试:2014年教师资格面试大揭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