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英语上册全册教学设计(外研版)

2024-06-12

二年级英语上册全册教学设计(外研版)(精选7篇)

篇1:二年级英语上册全册教学设计(外研版)

教案

do you like ? ⅱleading in basketball lion bird”

1.play the tape and let the students listen.2.play the tape again.listen and look.open the books on page 4 1.listen and point.2.listen and repeat 3.read the dialogue by boys and girls 4.listen and point.1.read the text.feed

学科english 新授课unit 1he likes this t-shirt.教学目标sam likes t-shirts.he likes this t-shirt.amy likes dresses.1、she likes this dress.教学重点likes 及第三人称单数,动词+s 教学难点likes 及第三人称单数,动词+s 教学过程

一、教学步骤

(一)热身复习

(二)任务呈现

在猜的最后,教师呈现自己的任务:你们喜欢服装吗?本节课通过调查活动你们将有机会了解你的好朋友在服装方面的爱好,之后还要参加一个“优秀店员”的评奖活动。

(三)任务准备

1、课文导入

你们喜欢漂亮的服装吗?我们的好朋友amy 和sam也喜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他们喜欢哪些衣服。

2、课文学习

1)播放多媒体课件,学生自由说出听到单词或句子。教师相机引导学习t-shirt、dress等词。

2)学生听录音并回答amy 和sam都喜欢什么服装。通过学生的回答引出本节课的核心句子----sam likes t-shirts.amy likes dresses.并通过领读、点读、大小声读、换词说等多种形式进行练习。

3)学生再听录音,圈出含有likes的句子,并引导学生读出相关的句子。4)学生跟录音机读课文,同时明确每句话的含义。5)学生自由读课文后进行分角色表演。6)组织学生练习学生用书7页第三题。

(四)任务完成

(五)家庭作业

调查朋友的各方面爱好,下次上课时向全班同学汇报。unit 2 he doesn’t like this shirt.运用任务:开展“最佳店员”的评选活动

一、教学步骤

(一)热身复习

1、师生表演唱字母歌

2、看明星脸上的表情猜测喜欢的物品。如:yaoming likes this bike.等。

(二)任务呈现

这些明星一会将到我们城市的饭店吃饭和去商店购物,我们将有机会了解他们各方面的喜好。最后我们还要参加一个“优秀店员”的评奖活动。

(三)任务准备

1、课文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我们好朋友sam选到了自己喜欢的服装。现在sam 在开party,但是他却不高兴,为什么?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录音吧。

2、课文和韵律诗学习1)播放多媒体课件,学生说出不高兴的原因。教师相机引出核心句子he/she doesn`t like „,并采用各种方式进行练习。

3)学生跟读课文,同时明确每句话的含义。4)学生自由读课文。

5)组织学生练习学生用书8页第2题。

b.观察单词构成,并引导学生感悟单词第一个字母在单词中的发音,最后教师给予总结。

(四)任务完成

1、开展“我是小小创作家“的活动。即鼓励学生将课文中的韵句进行改编,可以利用人名、水果、动物来进行改编。

2、开展最佳店员的评选活动。点菜活动或购物活动(屏幕上呈现各式各样的菜,一人是店员,一人是厨师。客人先照菜谱,选择其中的四种食物说i like „„及i don’t like„.,而店员不能要求客人停顿或重复,只能凭借记忆,之后去厨师那里说出客人对食物的喜好。这时他要使用句子he/she likes„.及he/she doesn’t like„.厨师则必须按照店员的叙述,边重复对方的话。客人听说得正确时要说,yes,i like„.听到错误时则说 sorry, i don’t like„.要求学生们都努力成为最佳店员。)

(五)家庭作业

1、调查父母喜欢什么和不喜欢什么。教后反思:

maths in the afternoon.”

3、能正确理解、掌握对话内容,并能朗读对话。

4、能熟练使用新学句型描述课表内容。

2、能分组对课表内容进行描述。

教学难点能熟练使用新学句型并结合以前学过的句型对课表内容进行描述。教具准备电脑、单词卡片等

step 2 presentation of a task 2.look, guess and stand up ss: yes.2.listen, look and guess step 7 role play play the dialogue in roles.step 8 main task [板书设计] module 3 unit 1 教后反思:

学科english module 3 unit 2新授课module 3 unit 2 i like pe.教学目标prompt ss interests in learning english.教学过程greetings

板书设计:module 3 i like pe.i have _______ in the ________.i like ______..have ss sum up 教后反思:

2.让学生感受英语课堂的活跃性,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运用所学语言。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能力,及大胆用英语交流的能力。三)素质教育目标:

1.培养学生浓厚的英语学习兴趣,积极参与说英语、做游戏等实践活动。

2.帮助学生树立较强的自信心,培养学生乐于与他人合作的精神与竞争意识。教学重点1.能掌握询问时间的问答,熟练表达整点的时间。

2.能听懂、会说、会读以下句子:

yes, it is./no, it isn’t.并能进行扩展,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

教学难点1.熟练掌握本单元的单词和句型,能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

2.创设英语情景,使学生正确理解所学知识询问和回答整点时间。教具准备1.教材相配套的教学挂图,录音。

2.一个时钟。

3.教师准备小奖品。

1.教师和学生热情地打招呼,做简单的free talk.3.教师告诉学生你将说出一些数字和“before”or“after”,让学生快速反应说出正确的数字。例如:

t: nine-before.s: eight.t: six-after.s: seven.t: very good.„

(设计说明:小学生活泼好动,游戏活动无疑是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他能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有效快速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复习有关数字的内容,为之后的课堂教学做好铺垫。)

step 2.presentation

(设计说明:会话教学使学生融入情境之中,让学生在情境教学中享受学习的乐趣。)

(设计说明:让学生带着问题听录音,使学生的思维更具有指向性。教师为学生创设思考的空间,既是提高小学英语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也是训练学生思维和开发学生智力的重要手段。)

4.教师播放录音,让学生边听边看书,用笔勾画出课文中的生词,在录音结束后小组合作解决问题,老师对其进行汇总给予讲解。

(设计说明:这样的设计有利于开发学生的语言智能,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给学生搭建了自主学习的平台。)

5.教师再放录音,跟随录音指着相应的图画,帮助学生理解,找出问题的答案。

6.教师再放录音,每句话后停顿,让学生跟读,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进行操练,教师要注意及时纠正学生的语音和语调。

7.最后教师可以让大家分组进行角色表演,对表现好的小组同学发送小礼物表示奖励。

1.教师把活动3的教学挂图呈现给学生,让学生仔细看图了解活动规则,然后两人一组进行对话句型练习。

2.教师和学生一起来做游戏“做动作,猜时间”。教师做动作,让学生来猜时间,如教师站在黑板前,一只手臂全伸直,代表分针,一只手臂稍弯曲,代表时针,同时嘴巴还要发出时钟一样的声音。学生则可以猜出老师所摆动作代表的时间。或者请一个同学说出时间,另一个同摆出动作,最后学生分组进行比赛,老师对表现好的小组同学发送小礼物表示奖励。

(设计说明:为了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用身体动作表示不同的时间,体现了在玩中看、听、说和在做中学的原则,使学生的肢体语言和口语表达均得到了发展,促进了学生语言与肢体的配合、动作与表情的协调。)

教师和学生一起归纳本单元所学的知识点。

(设计说明: 通过让老师和学生一起归纳、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加深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点的印象。)

1.回 家当小老师把今天所学交给自己的爸爸妈妈。

2.想一想怎样表达几点几分,并用英语说出几个表达几点几分的时间。

(设计说明:鼓励学生将所学语言运用到实际生活中。通过作业进行课外延伸,拓展学生的思维,开拓他们的思路,在本节课所学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拓展,真正有效地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的发展。)教后反思:

教学目标

教学难点understand the meaning of the dialogue.教学过程greetings 板书设计:module 4 unit 1

simple repetition

have ss sum up.板书设计mogule5 unit1 教 学 活 动 设 计设 计 意 图

二、presentation and drills

五、sum up

improve the ss speaking ability.作 业

教 学

反 思本节课主要是学习一些动词短语,例如去上学,吃午饭,起床,回家,踢足球,睡觉等等。这是学生第一次系统的学习动词短语。我主要是采用边学边模仿的形式,让孩子对枯燥的短语产生兴趣,因此课堂变得生动有趣,效果很好。

教学目标

(一)知识技能目标:

1.懂、会读、会说、会写词组have breakfast和单词half, past, late。

2.能听懂、会读、会写句子it’s half past 7.i have breakfast at half past 7.并能在现实情境中灵活运用。

(二)运用能力目标:

1.能和家人、朋友谈论自己的日常生活。

2.让学生感受英语课堂的活跃性,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运用所学语言。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能力,及大胆用英语交流的能力。

(三)素质教育目标:

1.乐于模仿,敢于开口,积极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并在成功中体会英语学习中的乐趣。

2.帮助学生树立较强的自信心,培养学生乐于与他人合作的精神与竞争意识。教学重点1.能听懂、会说、会写词组have breakfast和单词half, past, late。

2.能听懂、会读、会写句子it’s half past 7.i have breakfast at half past 7.并能在现实情境中灵活运用。

教学难点熟练掌握本单元的单词、词组和句型,能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并做到语调自然,表达准确。

教具准备.教材相配套的教学挂图,录音。

2.钟表

1.教师热情地和学生打招呼问好,并走下讲台和学生就上几个单元所学的知识做简单的free talk.2.之后教师让几个同学到台前来,展示自己上个单元课后作业所做好的海报,并用上个单元所学的知识向全班同学介绍,教师可以让学生当评委看看哪位同学的海报设计得最好,描述准确,最后评出最优秀的,供同学们学习,同时教师要发送小礼物给作业完成得最出色的学生,鼓励大家继续努力。

(设计说明:通过复习上个单元所学知识,为新课的教授做了铺垫。)step 2.presentation

(设计说明:创设真实的情境,让学生从中接受语言信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

2.教师把本单元活动1的教学挂图呈现给学生,让学生仔细观察,理解图片意思。

之后教师简单对其情景进行简单介绍:lingling今天早晨睡过头了,她的爸爸正在叫她起床。

3.教师放录音,让学生认真听,用笔勾画出不明白的句子,录音结束后先小组讨论解决,之后教师对其进行讲解,让学生体会“half past”的含义。

(设计说明:教师先让学生在听的过程中画出不懂的单词和句子,然后通过小组合作解决问题,这种探究式的学习方式,不仅提高了学习的趣味和效率,也为学生搭建了自主学习的平台。这一环节的设计体现了教师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策略的教学理念。)

4.教师再放录音,一句一停,学生跟读。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每个句子正确的语音和语调。

5.教师可以让学生分角色朗读,最后请学生到前面来进行课本剧表演,对表现突出的学生给予表扬。

1.教师把活动3的教学挂图呈现给学生,让学生认真看图,教师放录音,声图并茂,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韵句大意。

2.教师再放录音,一句一停,逐行教授,让学生理解,必要时教师可以辅以夸张的肢体语言帮助学生理解。再放录音,让学生模仿跟读,教师要在学生跟读过程中及时纠正学生出现的各种错误。

3.可以采用多种方法让学生练习,最后请部分学生到讲台前来进行表演,教师需给予学生积极的肯定与指导。

(设计说明: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生活,引导学生理解、掌握并运用所学语言。)step 4.learn to the letter

1.教师把活动4的教学挂图呈现给学生,让学生认真看图,看清每个字母的笔顺和所占用的四字格,然后教师播放录音,让学生听清每个字母的发音。

2.之后,教师放录音让学生跟读,进行多种方式的机械操练,帮助学生练习发音。教师借助教学挂图讲解四线格的书写要求,教学生正确地书写出这几个字母,让学生在空中划出正确的书写笔画,以练习巩固。

1.教师把活动2的教学挂图呈现给学生,让学生仔细看图,了解活动内容。教师先给学生示范,然后让学生看图说话。

2.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英语书写比赛:只写jj, kk, ll.先以小组为单位,然后让每组推荐一名最优秀的学生到黑板上进行书写比赛,并评出“小小书法家”,教师对获胜的小组和同学进行表扬。

(设计说明:练习所学新知,让学生在积极的学习情感中充分感知和理解新的语言项目。)

教师和学生一起归纳本单元所学的知识点。

(设计说明: 通过让老师和学生一起归纳、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加深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点的印象。)

1.熟练掌握本单元的单词和句型。

3.让学生模仿活动3,编一个新韵句,活动课上读给大家听。

(设计说明:这是一个拓展性的练习,目的是让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灵活运用,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又可以使其学以致用。

篇2:二年级英语上册全册教学设计(外研版)

一、教材分析

一册教材共同分为11个模块,内含一个期末分析模块。每个模块分两个单元。一般,第一单元呈现要学习的语言内容,第二提供任务型练习,包括一首歌谣和小诗。歌谣和小诗的学习目的有三,一是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节奏感,二是提高学生发音准确性,三是通过这些英语国家儿童所熟知的歌谣介绍一定的西方文化。不常用单词不要求掌握。希望学生结合语用和语词的基本语义,逐步获得最基本的运用英语的能力。课文呈现了一些新的语法内容,但不要求讲解,更不要求学生掌握,只是要求初步运用这些语句。

二、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本册教材使学生:

1.逐渐形成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在真实环境中使用英语进行活动的积极性。

2.能运用英语在日常生活和课堂情景中与老师和同学进行初步交际,如问候他人,家庭和朋友的简单消息。

3.能参加运用英语组织和开展的日常课堂教学和生活游戏,及其它课内外活动。

4.能听懂简单的指令并作出适当的反应,能读懂简单的配图小故事,进行口头描述,唱一些英语歌曲,背一些小诗和歌谣。

5.养成良好的学习英语的基本方法;形成英语学习的自觉性,和通过英语学习,获得更多知识的求知欲。

6.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掌握基本的英语交际礼貌策略,全面提高综合素质。

7.乐于了解英语国家儿童的兴趣爱好,以及外国人的一般风俗习惯。

三、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1.创造良好的学习气氛。

2.在课堂上尽量的使用英语,适当使用汉语。

3.合理确定教学要求。不要求学生自由地说出课文所有内容,甚至不要求能自由地朗读课文。

4.纠正控制性错误,不纠正非控制性错误。

5.多表扬多鼓励。

6.利用录音带、多媒体教学课件、挂图等。

四、教学进度

第一周Module 1Greetings

第二周Module 2Introductions

第三周Module 3Classroom

第四周Module 4Colours

第五周Module 5Numbers 1-12

第六周Rest

第七周Module 6School

第八周MiddleReview

第九周MiddleReview

第十周Mid-term examination

第十一周Module 7Birthday

第十二周Module 8Friends

第十三周Module 9Family

第十四周Module 10Body

第十五周Story Time

第十六周Review Module

第十七周Finalexamination

篇3:二年级英语上册全册教学设计(外研版)

本课例为笔者在参加山东省“一师一优课”活动时所做的创课展示, 授课时长为45分钟, 指导教师为山东省特级教师于艳红和姜春阳。

二、理论依据和设计思路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以下简称《标准》) 要求高中英语课程应根据高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发展需要, 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逐步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差异, 拓展视野, 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结合《标准》和本堂课具体内容, 笔者设计了连贯的课堂活动, 为学生营造真实的情境, 让学生在准备并完成“介绍文艺复兴及代表人物和作品”的过程中学会运用所学知识, 条理清晰、准确地进行语言输出, 并表达自己的观点。《标准》要求英语教学要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笔者在“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这一部分的教学中设计了“我们可以从大师身上学到什么”这一话题, 旨在激发学生思考, 积极表达观点。

三、教学分析

(一)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教学内容选自外研版高中英语选修八Module 2 The Renaissance板块中的Reading部分。本单元的中心话题是欧洲文艺复兴与中国古代文明。本课主要介绍了欧洲文艺复兴, 阐述了文艺复兴产生的历史背景和主要成就, 介绍了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达·芬奇。通过对课文的学习, 学生可以熟练地介绍文艺复兴的情况, 并能介绍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印刷术在文艺复兴时期所起到的积极作用。

(二) 学情分析

授课对象为高中二年级学生。高二学生已经储备了一定的语言知识, 在英语学习能力上较高一时提高了很多, 想象力丰富, 思维能力活跃, 且具备学科知识迁移的能力。文艺复兴的基本概念对学生来说并不是什么难题, 但如何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文章探索并理解文艺复兴的精神和《蒙娜丽莎》的魅力所在, 依然具有很大的挑战性。在完成任务性课堂活动过程中, 要求学生主动参与课堂, 主动对课文内容提出疑问, 在思考和讨论之后勇于阐述自己的见解。

(三) 教学目标

1. 通过回答问题抓住每段的主题句和关键词, 了解文章的整体结构;

2. 通过填空练习在语境中学习并掌握一些与文艺复兴相关的表达;

3. 通过问题引领、找关键词等方式理解文章的细节;

4. 通过思考和小组合作讨论探索文艺复兴的精神和《蒙娜丽莎》的魅力。

(四) 教学方法

本堂课采取任务型教学法, 即教师呈现任务, 引导学生在文本处理的过程中对任务达成做好充分的准备, 在展示中学以致用, 在巩固所学知识的同时熟练表达自己的观点。具体到文本的处理, 可以采用问题引导的方式, 学生在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中理解并探索文本内容。在语言输出阶段, 学生通过自主思考、组织语言和小组探讨的方式完成学习任务。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 图片导入

1. 导入《蒙娜丽莎》的图片 (Mona Lisa['m藜un藜'li:s藜])

2. 给出《蒙娜丽莎》的基本信息

It is an oil painting by Leonardo da Vinci in the year 1503~1506.

It is on display at the Louvre Museum in Paris.

3. 让学生自主发表对这幅画的看法

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Mona Lisa?

4. 引用文章中的句子———The Mona Lisa is generally believed to be the best example to express the spirit of the Renaissance.

【设计意图】利用《蒙娜丽莎》这一文艺复兴时期重要的作品,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根据自己对《蒙娜丽莎》的直观感受自由发表观点, 这能为下一步的任务呈现做好铺垫。

(二) 任务呈现

Suppose the Louvre will hold a Renaissance exhibition and volunteers are needed as guides.

The volunteers should

◆have a good knowledge of the Renaissance.

◆be able to introduce the masterpiece Mona Lisa and its creator.

【设计意图】在学生自由评论了世界名画《蒙娜丽莎》之后, 笔者顺势引出活动任务。“志愿者”的任务让学生的表达不再随意, 而是有理有据, 准确得体地进行表达;不再是肤浅的概括介绍, 而是深入到文化的内涵。学生以身份带入, 更有针对性地学习本堂课的内容。

(三) 细节阅读, 层层展开

1. General information

(1) Read the first three paragraphs and 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When did the Renaissance take place?

Where did the Renaissance happen?

What is the origin of the word“Renaissance”?

What areas are involved in the Renaissance?

(2) Use one or two sentences to tell visitors general information about the Renaissance.

As we all know, ...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文艺复兴的概念有所了解。这样, 学生就能很容易找到基本信息, 但作为志愿者向参观者介绍时需要体现交际性, 所以设计了第二步, 让学生整合信息, 并尽量用高级句式来组织语言, 在每一步的语言操练中达到熟练。

2. Background

(1) What changes happened in Europe at that time leading to the Renaissance? (Para.2, 3, 5)

(2) It was as if Europe was waking up after the long sleep of the Middle Ages.

For the first time, they put the people, not religion, at the center of the universe.

(3) Retell the background by filling the blanks

Europeans’_______ (discover) of the new land inspired their sense of_______ (explore) ._______,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ational business, Europe was getting richer, _______ (mean) people could afford_______ (employ) the artists and their works.More_______ (important) , the philosophers put people at the centre of the universe_______religion, which would_______ (激励) the great creation of individuals._______ (毋庸置疑) all those things above made the Renaissance possible.

【设计意图】在介绍了文艺复兴是什么之后, 引领学生直接穿越到当时的时代背景。通过文本段落整合, 学生可以在段落提示中找到关键词:exploration, trade, religion。比较难理解的是第三个因素, 结合文章第二段提到的as if, waking up, the Middle Ages, 简单解释“文艺复兴对于当时的欧洲来说似乎是一种苏醒 (Ancient Greece and Roman—the Middle Ages—the Renaissance) ”;事实上, 不仅有复苏, 更有新的发展, 第一次把“人”放在全宇宙的中心, 强调人文主义, 而这正好是文艺复兴的精神。让学生对这一点印象更深刻一些。第三步旨在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3. Achievements

(1) Find out the new developments in different areas. (para.4-6)

(Pay attention to the topic sentence of each paragraph.)

(2) painters:图片展示Mona Lisa.

分析原因:How to use perspective and the effect of light?

Paint the real person instead of the God.

(3) an inventor (Leonardo) .He was well-known for his astonishing drawings of machines.

built hundreds of years later图片展示达·芬奇的设计图

(4) Introduce the achievements to your deskmates.

(pay attention to using some link sentences.)

【设计意图】关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成就, 学生可以把握关键词, 找到art, philosophy, science等三个方面。然后着重介绍《蒙娜丽莎》和达·芬奇在科学领域的贡献, 前者是为带领学生进一步思考《蒙娜丽莎》的魅力所在, 后者是为下文的文艺复兴代表人物埋好伏笔。蒙娜丽莎的画像融入了科学的绘画技巧, 并且不同于中世纪多被神化了的人物形象, 而是真实的人, 符合人文主义精神。最后, 在学生介绍成就时, 引导学生注重不同方面之间的合理衔接, 力求语言流畅自然。

4. Renaissance Man (Para.7)

(1) What is“Renaissance man”?

(2) 补充达·芬奇的信息。

Painter, inventor, architect, sculptor, engineer, writer, musician, mathematician, geologist, botanist, etc.He is also said to have been physically strong and to have had a good singing voice and an attractive appearance.

(3) Translation:But even if his only contribution to history had been Mons Lisa, it would have been genius enough for all time.

【设计意图】第一个问题比较简单, 学生在阅读完之后可以在原文中找到答案。结合上一部分已经提到的达·芬奇科学家的身份, 继续补充达·芬奇的相关信息, 使文艺复兴代表人物形象更加饱满, 引导学生充分领略伟大时代的大师风采。翻译句子旨在鼓励学生在准确理解句子含义的基础上体会出《蒙娜丽莎》这幅画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四) 深入思考, 灵活表达

1. Why does the writer think highly of Mona Lisa?

Charming:spirit→humanism;technique→combination.

【设计意图】在一步步了解了文章的基本信息后, 设计独立思考的环节, 旨在训练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 同时检测学生是否对文艺复兴的精神有了深刻的体会。关键词可以帮助学生理顺思路, 学生可适当参考关键词。水平高的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知识储备进行更好的发挥。

2. If anyone can be called a universal genius, it is Leonardo.

Wherever he went, he carried a notebook around with him, in which he wrote down his ideas.

What should you do to contribute to achieving the Chinese Dream by learning from the masters?

【设计意图】《蒙娜丽莎》是世界名作, 作者达·芬奇是当之无愧的天才。文艺复兴这一伟大时期诞生了无数的大师, 或者说, 正是这些天才般的大师们创造了文艺复兴时期的新辉煌。学生可以从达·芬奇的全面发展、随时随地记下灵感等方面进行思考, 表达自己的观点。

(五) 小组合作, 任务输出

The volunteers should

◆have a good knowledge of the Renaissance

◆be able to introduce the masterpiece Mona Lisa and its creator

the Renaissance:main idea, background, achievements

Mona Lisa:science, humanism

Da Vinci:genius (painter, inventor...;detailed habits)

【设计意图】在文本处理过程中已经进行了信息提取、句式表达、段落衔接、交际得体等训练, 在小组合作中学生共同组织语言, 在分享中不断完善自己的语言表达;在展示中学会倾听和欣赏。

(六) 课堂延伸, 全面了解

Homework:Make your own poster about the Renaissance covering more relative information in other fields which you are interested in.

【设计意图】在本堂课中学生学到的有关文艺复兴的知识是有限的, 但笔者通过课堂上的引领激励学生主动探索更多的相关知识, 更积极主动地结合自己的兴趣学习英语。

五、教学反思

本堂课的设计目的是把学生比较难理解的文艺复兴精神具体到真实的语境中, 让学生可以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以致用, 巩固所学,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运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体验中增强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并且在中西方文化的交际语境中增强世界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怀。

设置活动时, 笔者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积极参与语言实践活动, 从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让学生在讨论和分享中实现思维的碰撞和提高, 从而提高自身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本堂课导入自然直接, 采用了《蒙娜丽莎》、达·芬奇和卢浮宫的图片, 在介绍了《蒙娜丽莎》的作者和现存位置后, 让学生评价这幅画, 学生表达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 在他们回答问题的过程中直接进入到与话题相关的词汇、句式的准备中, 全面启动了本堂课的探索之路。如果把图片换成不同人眼中的《蒙娜丽莎》的图片或者视频, 在更活泼或更动感的视觉冲击中, 学生会更加兴奋, 思维活跃起来的速度也会更快。

笔者在设计中灵活处理教材内容, 重点突出。在语言输入环节, 对段落进行整合, 把与文艺复兴背景、成就相关的段落放在一起, 而不是严格按照原文顺序, 这样, 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在分析文艺复兴的成就时, 并没有逐条分析绘画、作曲、建筑、哲学, 而是先集中分析这些成就的共性, 即体现了创新。这样, 学生理解起来就少了很多障碍。接下来, 笔者从绘画和科学两个角度重点阐释。用画家的创新来探究《蒙娜丽莎》的魅力, 用达·芬奇科学方面的成就使达·芬奇的形象丰富起来, 同时也为完成任务输出埋下伏笔。

本堂课设置的任务是:学生作为志愿者介绍文艺复兴及其代表作品———《蒙娜丽莎》和作者达·芬奇。笔者在文本解读过程中设计了语言操练环节, 包括抓关键词、高级句式的使用、词汇的准确运用、段落之间的有效衔接等, 让学生熟练表达自己的观点, 为完成任务输出打好坚实的基础, 让学生在有条不紊和步步为营中体会有针对性的高效学习, 在小组合作讨论展示中降低学习难度, 增强学习乐趣。

篇4:二年级英语上册全册教学设计(外研版)

[关键词]七年级英语 阅读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5)190029

外研版七年级英语教材采用了以模块为基本构成单位组织教学,从学生英语学习的实际出发,遵循初中生认识发展的规律,由日常生活中涉及的语言开始,逐渐扩及到安生与救护、通讯、自然等话题。每个模块的第二单元为阅读单元,此单元是第一单元语言内容的延伸,是模块教学体系中的核心部分,通过学习本单元,有利于提升英语语言运用能力,形成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增强学生对世界文化的了解,培养跨文化交流意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应该从七年级入门关抓起,只有当学生在潜移默化、日积月累中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拥有深厚的阅读功底和技能,将来面对高年级有难度的阅读才能得心应手。因此,充分利用教材中的阅读单元材料,培养七年级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和技巧是英语教学过程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新课程提倡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让每一位学生能在课堂上感受到学习语言的喜悦和成就感,进而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良性发展,提高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解读)对初一学生语言技能阅读的标准为:(1)能正确地朗读课文。(2)能理解并执行有关学习活动的简短书面指令。(3) 能读懂简单故事和短文并抓住大意。(4)能初步使用简单的工具书。(5) 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4万词以上。如何让学生随着知识和词汇的增加逐步提高阅读水平,增强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就需要教师立足课堂教学,开展有效的阅读教学。在阅读教学中,我一般采用以下四个策略,即导入策略、词汇策略、分析理解策略和课后巩固策略。

一、阅读单元的导入教学策略

在现实教学中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开始阅读课前,都会要求学生在家做好预习工作,将课文进行翻译,划出生字词等。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享受不到阅读文章的乐趣,更不用谈从中得到阅读技巧的提高。学生不了解阅读材料的背景知识,阅读在学生单个的沉默阅读活动中进行,学生没有阅读欲望和兴趣,思维的空间受到限制。随之而来的是教师课堂缺少创新活力,效率得不到提高。因此,如何导入阅读课,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在开始上课前就显得尤为重要。根据阅读单元内容的不同,通常采用以下灵活多变的策略和方法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对故事性较强的阅读课文,以设问导入。如进行七年级下册(外研版新标准)Module 8 Story time 教学时,学生通过学习unit1的故事,对Goldilocks这个小女孩非常感兴趣,想知道小女孩在进入小熊家之后发生了什么事,于是在上unit2阅读课时,我通过设计问题来引入阅读课文:What did Goldilocks do when she saw the three bears? Did Goldilocks go for a walk in the forest again? 通过提问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因为兴趣是促成他们阅读的动力。

2.对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以讨论导入。如进行七年级上册(外研版新标准)Module 5 My school day教学时,因为学生对贴近学习生活的话题比较感兴趣,因此上课时我以What is your school day like ?为主线,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以表格的形式将日常的学习、生活时间、具体内容呈现在活动卡上,讨论结束后,小组成员还可以到其他组参观其他成果,讨论的气氛变得相当热烈。这样对于转入阅读课文就很自然,学生的课堂状态很好,阅读欲望很高,阅读效率自然就高。

3.对文化意识的话题,以视听形式导入。根据课文内容选出一些话题,用视听的形式呈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进行七年级下册(外研版新标准)Module 6 Around town的教学时,通过课前播放视频,让学生了解英国首都伦敦的一些著名景点,从而进一步自然过渡到课文的学习。

从上述可知,无论采用哪种导入方式,目的都是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学习主动性,没有前面导入的铺垫,就不会有后面高效的阅读理解。

二、阅读单元的词汇教学策略

我们教师常见的词汇教学模式是:教师先把生词写在黑板上,或让学生看课本的词汇表,之后领读生词,直接告诉学生词义,然后给出例句,让学生记下例句,最后让学生拼写并记忆单词。这样,词语的意蕴,情感都没有得到应有的开掘,如此的词汇教学,简单而缺乏生命力。那么,如何让学生有效地理解阅读文章中的重点词汇,使词汇教学活力四射呢?我认为,在阅读教学中应该让词汇教学贯穿于整个阅读教学过程。

1. 表演呈现,感悟词汇的趣味

运用表演法进行词汇教学。表演法就是教师运用动作(body language)和表情来教学具有动感或感情色彩的词汇。实际上,表演也是创设真实情景的有效手段之一,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做动作,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词汇学习活动。如在学到七年级下册(外研版新标准)Module 8 Unit 2 Goldilocks hurried out of the house时,让学生进行与这个主题相关的词汇演绎活动,根据新单词asleep、return、cry、shout、jump、point at、 in pieces,学生以两人为单位,一位学生读单词,另一位学生做动作,这样既提高了单词记忆效率,又激发了学生学习后面阅读课文的兴趣,有效地促进了后面阅读课文的理解。

2.结合语境,理解词汇的意蕴

词汇的意义在于特定的语境中,只有在上下文中词义才能明确和具体,如果脱离语境进行词汇教学,即使学生记住了词汇的形式和意义,也很难将其运用于实际交际活动中。因此,词汇教学应融入句子和语篇的教学中,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篇。教师应为学生创设运用所学语言的语境,深化学生在语境中熟悉词义,掌握其用法,理解词汇的意蕴。针对学生学习词汇的这种倾向,在阅读教学中有意识地创设情境教学,让学生参与到学习理解生词的教学活动中,通过上下文的语境来理解识记,而不是死记硬背。在进行七年上册(外研版新标准)Module 7 Computers的阅读单元时 ,我设计了一段话让学生猜词, You can use your computer to do lots of things on the Internet. you can listen to music or watch movies on it. You can search information. If you want to travel, you can buy train tickets on it. You can also check your email, or send emails to friends. When you are free, you can play lots of computer games.通过上下文语境的联系,大多数学生都能猜测、理解和掌握这些词语,在真正的语言环境中理解了词语的含义。

3. 阅读后的词汇巩固

学生对阅读理解课中的词汇掌握不是单靠一两个环节就可完成,需要不断地重复、加强和巩固。特别是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由于没有较多的英语知识积累,学得快忘得快,因此需要以不同的方式不断呈现巩固。通常在教完一篇阅读课文后,让学生用所学的关键词汇来概括归纳或缩写课文,在语境中运用词汇,熟悉课文内容,巩固所学词汇,做到学以致用,切实地提高了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例如,学完七年级下册(外研版新标准)module 7 的阅读单元,我就设计了短文填空,让学生运用刚学到的重要的单词、短语来完成短文。Quincy is a small town on the east coast of America, two presidents of the US were born here. Betty was also born there twelve years ago. She lived in a comfortable house with a big living room, a kitchen , a bathroom and three bedrooms . Behind the house ,there was a big garden with lots of trees and there was a small lake with fish in it . There was lots to do there, so Betty wasnt bored.

三、阅读单元的分析理解策略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吕叔湘先生也指出:“教学 ,教学,就是教学生学”。可见教师的主导作用还在于做好学生学习的向导,使学生不仅学到知识,而且懂得如何去学。

首先,要教会学生猜测、概括或推理的策略。教师要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猜词技巧:根据上下文提供的内容猜测;根据题目来猜测。其次要鼓励学生对每一篇文章运用自己的背景知识来分析文中可能会出现的观点或情景。如在进行七年级下册(外研版新标准)Module 3 Unit 2 We are going to cheer the players这篇文章的教学时,要求学生讨论自己在周末或假期时打算做的事,带着自己的计划走入文中,感受be going to 结构的用法。

其次,要教给学生快速阅读的策略。例如,当学生阅读文章时,选用what、who、when、where、why和how提问方法就可以帮助学生快速理清文章脉络,了解主体及其情节发展脉络。这些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有意识地捕捉主要信息。

最后,要教给学生精读的策略。精读的目的在于理清句、篇的正确意思。当阅读遇到一些生词、难句,教会学生正确利用语境理解文章思想和内涵。如在进行七年级下册(外研版新标准)Module5 Shopping中take 一词教学中,因为之前已经接触过take的两种意思,这单元的出现已是第三种意思了,所以应该适当讲解。但还是通过句、篇理解更为恰当,如:1. Tom often takes a bike to school . 2. I will take this T-shirt. 3. Shopping usually takes a lot of time. 通过以上句子的比较,让学生自己体验take在不同句子中的不同意思和用法。

四、阅读单元的读后巩固策略

在经过了导入和阅读阶段的训练,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有了较好的理解。为了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框架,深化文章内涵领悟,教师有必要设计形式多样的练习,以巩固学习的效果,如:复述或角色表演、提炼文章、背诵课文、书面表达等。如在学习七年级下册(外研版新标准)Module 8 Unit 2 Goldilocks hurried out of the house后,可以让学生分组将故事情节进行表演,每位学生都参与到表演中,再次升华学习的内容,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七年级英语教材中,每个单元都有一个话题。学生经过了以上阅读知识的输入和大量的练习巩固后,可以根据每单元的话题,借鉴课文中背诵的经典词句,进行拓展性的书面写作,提高学生学习后的综合运用能力。

七年级是英语阅读教学的起始阶段,教师只要抓好阅读训练的几个重要环节,不断研究阅读教学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贯彻始终,让阅读中培养的思维能力发散到英语学习的各个环节,就能为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和终身学习能力的获得夯实基础。

[ 参 考 文 献 ]

[1]陈琳, Simon Greenall. 新标准英语初一上、下学生用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3.

[2]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篇5:二年级英语上册全册教学设计(外研版)

全册教案

◆教案简介:

2014秋外研版小学英语(三起)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Module 1 Unit1 Go straight on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掌握turn left turn right go straight on。

2、学会用Where’s...? 来问路。

3、在各种活动中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教学重点:

1、会用Where’s...? 来打听道路。

篇6:二年级英语上册全册教学设计(外研版)

一、短语:

1、Chinatown唐人街(中国城)

2、in America在美国

3、send an email to...给...发送电子邮件

4、my family in China在中国的家人

5、want to do sth.要做某事

6、Chinese shops and restaurants中国商店和饭馆

7、Chinese dancing中国舞蹈

8、postcards from China来自中国的明信片

9、the Changjiang River长江

10、the Tian`anmen Square天安门广场

11、riding bicycles to work骑自行车上班

12、the West Lake西湖

13、the Huangshan Mountain黄山

14、noodle shop面馆

二、句型:

1、I`m sending an email to my family in China.我正在给中国的家人发送电子邮件。【send an email to...给...发送电子邮件;my family in China在中国的家人。】再如:My friend sent an email to me yesterday.我的朋友昨天给我发了一封电子邮件。练习:我正在给我的堂兄发送电子邮件。

2、Do you miss China?你想念中国吗?【这是一个一般问句,miss在这里是动词讲“思念”,还可讲“错过”;名词且首字母大写讲“小姐”】再如:I missed the early bus.我错过了早班车。Miss Liu is a doctor.刘小姐是一名医生。练习:我非常思念我的祖母。

3、There`s a Chinatown in New York.在纽约有一条唐人街。【There`s...表示“有.....”本句是“there be”的句型,表示“某时/某地存在某人或某物”。动词be随着它后面的名词不同而变化,There is +可数名词单数/不可数名词+某时/某地;There are+可数名词的复数+某时/某地。Chinatown唐人街(中国城),是国外华人居住处,在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有唐人街。】再如:There are lots of people in our city.我们的城市里有许多人。练习:许多国家有唐人街。我的包里有一张美丽的明信片。

4、Let`s go to Chinatown now.让我们现在就去唐人街吧。【Let`s....让我们.....吧!Let`s=Let us,后面跟动词原形,用来表示提出建议。】再如:Let`s have our class.让我们上课吧。练习:让我们进行野餐吧。

5、You do miss China!你确实很思念中国呀!【本句中的“do”用在动词前用来加强语气,起强调作用,可译为“的确、真的”】再如:He does have a toy car.他的确有个小汽车玩具。练习:我的确喜欢香蕉!

6、阅读:Look!There are my postcards from China.Look at this one.There are lots of bicycles in china.People ride them to work.And there are lots of beautiful lakes.This is the West Lake.It is in Hangzhou.There is a very famous river,the Changjiang River.It is about 12,600 li long.I like this postcard.There is a famous square in the middle of Beijing.It`s Tian`anmen Square.And there`s a very famous wall in China,the Great Wall.It`s six thousand seven hundred kilometres long.Of course, there are also many mountains in China.There is a famous mountain in Anhui.Look!This is the Huangshan Mountain.7、拓展阅读:Chinatown in New York

New York City`s Chinatown,the largest Chinatown in the USA,is located on the lower east side of Manhattan(曼哈顿)。It occupies(占地)two square miles and has a population estimated(估计)at between 70,000 and 150,000 people.Chinatown is the favoured destination(目的地)point for Chinese immigrants(移民,侨民),though in recent years, the neighbourhood(邻近地区)has also becomehome to Dominicans(多米尼加人),Puertoricans(颇多黎各人),Burmese(缅甸人),Vietnamese(越南人)and Filipinos(菲律宾人),among others.8、习作欣赏:MY BEDROOM

This is my bedroom.In the bedroom,you an see two bookcases(书橱),a desk,a chair and a bed.In the bookcase there are a lot of books.Between the bookcases is the desk.It`s under the window.On the desk, you can see a computer.Behind the computer there is a video tape(录像带).Mybackpack(双肩书包)is on the floor.Under the bed,there is a baseball(棒球)and a soccer(英式足球).Oh,there is also something like a hat.It`s my cat.On the wall,you can see some pictures.They are very beautiful.Keys:

篇7:二年级英语上册全册教学设计(外研版)

18.①(It’s)nice to meet you.②(I’m)happy to meet you.③(I’m)pleased to meet you.19.introduce Tom to Peter.20.come and meet my friend 21.family name 22.given name 23.Student Card 24.①(I’m)sorry ② Excuse me 25.What’s two and three? 26.Try again 27.how about …./ what about…..28.Let’s…=Let us….29.go out 30.call sb.31.Can I come in, please?

资料由大小学习网收集

资料由大小学习网收集 32.take one’s seat 33.ask sb.to do sth.34.tell sb.to do sth.35.go to…..36.go back to…..37.in English 38.an eraser 39.the name of sth.40.on the blackboard 41.Who’s that? 42.Who are they? 43.say hello to….44.Peter’s parents 45.How do you do? 46.an American family 47.a Japanese family 48.an Italian family 49.want to do sth.50.Here are the animals 51.look at the…..52.What a big pig!53.eight years old 54.a picture of …..55.lots of…= a lot of…..56.at the zoo 57.be late for….58.have lunch 59.It’s time to do sth.60.go home 61.get up 62.start school 63.the same time 64.go to bed 65.do one’s homework

资料由大小学习网收集

资料由大小学习网收集 66.have breakfast 67.have dinner 68.Thanks a lot 69.That’s OK./ That’s all right.70.go to school 71.on the chair 72.under the table 73.in the kitchen 74.living room 75.pencil case 76.some books 77.computer game 78.mobile phone 79.live with sb.80.I don’t have any…..81.be married to sb.82.two children 83.over there 汉语对照:

1、请起立

2、早上好

3、请坐

4、下午好

5、我叫Susan。

6、你叫什么名字?

7、明天见

8、向…告别

9、彼此问候10、11、12、13、14、15、世界各地 音乐室 电脑房 美术室 这是菲菲

你怎样拼写你的名字?

资料由大小学习网收集

资料由大小学习网收集 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她是我的朋友 那是对的

见到你很高兴(三种)把Tom介绍给Peter 来见一见我的朋友 姓 名 学生卡

①对不起②打扰一下 2加3等于几? 再试一试

…怎么样?(两种)让我们… 出去 给…打电话 请问我能进来吗? 就座

请求某人做某事 告诉某人做某事 去… 回到… 用英语(表达)一块橡皮 某物的名字 在黑板上 那是谁? 他们是谁? 向…问好 Peter 的父母亲(初次见面时)你好 一个美国的家庭 一个日本的家庭 一个意大利的家庭 想去做某事

资料由大小学习网收集

资料由大小学习网收集 50、51、52、53、54、55、56、57、58、59、60、61、62、63、64、65、66、67、68、69、70、71、72、73、74、75、76、77、78、79、80、81、82、83、这儿有一些动物 看着…

多大的一头猪啊!八岁

…的一幅画/照片 许多…/ 大量的… 在动物园 迟于…,晚于… 吃午餐

到做某事的时间了 回家 起床 开始上学 同样的时间 上床睡觉 做某人的家庭作业 吃早餐 吃正餐;吃晚餐 多谢

不用谢;没关系 去上学 在椅子上 在桌子下面 在厨房里 起居室;客厅 铅笔盒 一些书 电脑游戏 手机;移动电话 和某人一起生活 我没有一些… 和某人结婚 两个孩子 在那边

上一篇:自愿离婚协议书范本通用下一篇:国家禁止的食品添加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