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制造业人才培养

2024-05-20

高校制造业人才培养(精选9篇)

篇1:高校制造业人才培养

本市教育部门日前完成的“2005年上海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显示:截至去年底的统计,2005年上海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平稳,供求两旺,总体就业率达到96.77%,比去年同期略高。其中,毕业研究生就业率98.49%,本科毕业生就业率96.73%,专科(高职)毕业生就业率96.18%。

毕业生增加带来就业压力

去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量达338万人,比上年增加58万人,增幅达20.7%。上海高校毕业生人数达11.7万人,比上年增长17.3%。其中,毕业研究生1.7万人,比上年增长21.4%;本科毕业生5.4万人,比上年增长17.4%;专科(高职)毕业生4.6万人,比上年增长17.9%。

面对就业压力,教育部门、高校积极拓展就业市场,为学生提供就业服务;广大毕业生适时调整心态,理性就业,使得毕业生就业率保持较高水平。

女生就业率比男生高1%

调查显示,学历层次越高,就业率就越高。

各个学历层次,男女毕业生分布有差异。其中,专科学历层次,女生比男生多;而本科、研究生学历层次,男生人数都多于女生。2005年,上海高校女生的就业率在各个学历层次都高于男生,总体就业率比男生高1%。

主要流向社会服务业与制造业

去年,上海高校毕业研究生在沪报到就业的主要行业流向:社会服务业22.11%,教育、文化艺术及广播电影电视业18.94%,制造业17.26%,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5.63%。

本科毕业生在沪报到就业的主要行业流向:社会服务业26.68%,制造业18.18%,教育、文化艺术及广播电影电视业9.58%,金融、保险业6.24%。

专科毕业生在沪报到就业的主要行业流向:社会服务业20.66%,制造业18.39%,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6.56%,教育、文化艺术及广播电影电视业6.48%。

本科毕业生出国与升学比例高

去年,上海高校共有3039名毕业生出国,占毕业生总数的2.60%。本科学历层次的出国人数最多,占本科毕业生总数的4.19%。

去年,本市高校毕业生升学数量为11443人,占毕业生总数的9.78%。其中,研究生升学人数942人,占该学历毕业人数的5.54%;本科生升学人数6519人,占12.07%;专科生升学人数3982人,占8.66%。

制造业成引进人才大热门2005年进沪就业的非上海生源高校毕业生共29623人。引进的毕业生行业流向如何?总体人数上,制造业,社会服务业,教育、文化艺术及广播电影电视业,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建筑业排在前5位,所占比例分别为23.42%、20.95%、11.92%、7.47%、5.18%。(徐敏)

来源:解放日报

篇2:高校制造业人才培养

关键词: 制造业;人才; 培养与管理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运行和人民生活的物质基础。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需求的不断提高,现代制造业的产品日趋精密、复杂,尤其是以计算机为代表的高技术进入生产后,数控机床、加工中心、柔性加工系统、各种机器人、新型加工装备等新技术、新装备不断涌现,使工厂生产发生巨大变化。这种变化又必然使生产现场的技术操作产生新的特征。

中小企业在振兴区域经济,缓解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健康、快速、稳定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小企业还是增加就业的主渠道,它提供了近75%的城镇就业机会,吸收了大量农民工和下岗工人,成为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基础。中小企业的发展,不仅从供给方面满足人民群众多种多样的需求,使人民的生活丰富、方便和多姿多彩,而且在需求方面,扩大了生产要素和生活资料的需要,增加了购买力,扩大了内需,对扩大就业,加快生产力的发展,确保国民经济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在制造业领域高技能人才是决定中小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人才是创造企业利润的源泉,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人才兴,事业兴;人才强,企业强。激烈的市场竞争,是企业经济实力的竞争,是企业技术实力的竞争,是企业经营管理能力的竞争。而这些都要靠人才来支撑,人才决定实力,决定事业的成败。说到底,现代企业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引进优秀人才对促进企业快速发展、进行技术创新、掌握行业信息、降低成本、有效缩短企业与竞争者之间差距等方面都有着巨大的作用和意义。

二、制造业领域的中小企业高技能人才方面存在的问题和难点

中小企业人才方面目前主要存在的问题:人力资源总量偏低,高技能人才储备明显不足;影响企业外在形象和长期发展,人才流失严重,造成小企业的发展不稳定等等。制造业领域的中小企业在培养与管理高技能人才方面存在的困难:

1.知名度低。与历史较长、社会信誉较好的大企业相比,大多数小企业的历史比较短,在社会上也没有什么知名度,难以吸引人才的目光。

2.条件较差。由于中小企业自身条件的限制,在工作条件、薪酬和福利待遇方面,比不上大型企业。

3.规模较小。小企业不管是生产规模,还是人员、资产拥有量以及影响力都要小于大企业。这使得大部分的中小企业难以提供高薪、高福利来吸引人才。

4.风险较大。与大型企业相比,小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较差,因而小企业破产和倒闭的比率比较高,给人留下小企业工作不稳定,前途靠不住,风险较大的印象。

5.个体对企业的影响大。大企业持续正常的运作必须依靠完善的制度,中小企业往往对个体特别是经营者的力量依赖性更大。也就是说小企业的发展更多地依靠每个人的能动性,往往没有一个系统的、完善的管理制度体系,也没有一个持续的、完整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这也不利于中小企业有针对性、有计划地引进人才。

6.缺乏良好的企业文化。大多数中小企业不注重企业文化的建设,员工缺乏共同的价值观念,对企业的认同感不强,往往造成个人的价值观念与企业的理念的错位,这也是中小企业难以吸引与留住人才的一个重要原因。当然,大多数小企业成立时间不长,短期内业难以形成颇具特色的企业文化。

三、制造业领域的中小企业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与管理策略

尽管与大企业相比,小企业在人才的开发利用方面处于劣势,但也要看到小企业具有执行力强、报酬激励灵活、团队观念强等不少大企业不具备的优势和特点。小企业经营者要清醒认识自我,改变观念,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的人才观。

1.确立以“人本管理”为核心的人力管理思想。人本管理思想是以人为中心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讲究人文关怀和情感因素对发挥人力资源的能动性进而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全部效能的影响与作用。“人本管理把人作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以人的能力、特长、兴趣、心理状况等综合情况来科学地安排最合适的工作,并且在工作中充分考虑到员工的成长和价值,使员工能够在工作中充分调动和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增加工作业绩,为达到企业发展目标做出最大的贡献”。比如世界知名的摩托罗拉、惠普等成功企业,其对人本管理本质的认识在的管理实践中较好地得到体现。尊重个人是摩托罗拉文化的重要特点。为了尊重个人,公司一方面不断致力于改善员工的工作环境(包括物质环境与心理环境),另一方面,也竭力促进员工的发展。公司总裁和高级管理人员都十分重视与员工对话,要求员工要有长远的打算,并实施“尊重员工权力计划”,不断切实提高员工的就业能力,帮助员工成为他们所能成为的最优者。惠普公司也以其对人的重视、尊重和信任的企业精神闻名于世,惠普对员工有着很强的凝聚力。著名的“惠普之道”的精髓就是关怀和尊重每个人和承认他们每个人的成就,尊重个人的尊严和价值。这就要求中小企业经营者在制定人才计划中确立以“人本管理”为核心的观念,以人为本,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形成吸引和留住人才的良好氛围。

2.完善企业用人机制,努力做到“制度留人”。首先要建立科学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要重视运用干部管理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建立科学规范的选拔任用制度,形成富有生机与活力、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选人用人机制。其次要建立科学灵活的用工制度。为企业人才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和锻炼机会,吸引和留住人才。

3.加强对企业员工的教育培训,特别要注重对年轻员工的培养。培训是企业给予人才的一种福利,一个不能提高人才的技能和观念,没有人才发展机会的企业是很难留住人才的。人力资源是高增值性资源,它能在使用过程中不断实现自我补偿和发展。只要他们在企业工作的时间愈长,企业得到的回报就愈大。

4.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增强人才的主人翁意识。要通过情感交流和心理沟通来留住人才,在价值理念上爱护人才,工作上支持人才,生活上关心人才,人格上尊重人才,心理上满足人才,善于用感情纽带把各类人才的心连接在一起,让他们充分感受到组织的温馨,这样人才就不会轻易离去。企业文化是一种凝聚力,用企业的发展目标和美好前景来调动职工对本职工作的积极性;要注重企业精神和价值观的培育,着重于在职工中树立和企业“共存亡”的归属观念和团队意识,与企业同呼吸、同成长、同发展。

5.建立公正有效的绩效评价体系,用优厚的待遇挽留人才。每个员工都渴望自己付出的努力和工作成果得到企业的肯定和承认。绩效考评对留住人才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因为对人才而言,他们最关注的是绩效考评是否客观公正,因为这直接和薪酬、福利、晋升及能否受到别人的尊重密切相关。如果人才认为对他们的评价结果不公正,就会陷入不安的情绪,深受挫折,进而抱怨,甚至与主管发生冲突。根据社会物质水平、失业率、生产力状况、同行业薪酬平均水平等多种因素制定具有竞争力的工资和福利条件,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

四、结束语

篇3:高校制造业人才培养

2014年6月22日, 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 提出“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 重点举办本科职业教育”。

众所周知, 德国应用技术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强调实践性, 致力于培养各种高级应用型人才, 其在人才培养目标方面与我国本科职业教育的内涵基本一致, 它的成功经验对于我国举办本科职业教育有着非常多的借鉴之处。

笔者所在学校 (简称“Q学院”) 于2015年获批了“浙江省应用型建设试点示范学校”,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是浙江省重点学科和重点专业。本文选取德国亚琛应用技术大学和慕尼黑应用技术大学机械制造专业作为研究对象, 通过对其教学目标、学制、课程设置、师资、教学方式、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研究, 指出德国应用技术大学人才培养的可借鉴之处, 同时对我国兴办本科职业教育的欠缺之处提出建议。

二、中德应用型大学机械制造专业课程设置及对比

(一) Q学院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2015版)

1. 课程方针:

第一至第四学期安排大量的通识课程和部分专业理论课程, 第五至第七学期安排专业课程, 第八学期安排实习和学位论文撰写工作。从第二至第七学期, 每个学期都安排有1~2周的专业实习。

2. 主要理论与核心课程:

机电控制及自动化、机器人技术、现代设计理论和方法、现代制造技术、数控技术、特种加工、检测与传感、自动控制、电路与电子、计算机控制及应用、流体传动与控制、机械系统综合等系列理论课程, 工程图学、理论力学、机械制造基础、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电工电子学、液压与气压传动、机械制造技术、机床电气控制与PLC、数控技术等。

(二) 亚琛应用技术大学机械制造专业 (2013版)

1. 课程方针:

前三学期主要安排自然科学基础课程和工程技术科学基础课程。每个模块的学习结束都有考试, 每学期平均要求修满30学分, 其中第一学期安排了29学分的课程, 第二学期安排了31学分的课程, 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学期分别要求学生各修满30学分。除了要修满学校规定的模块课程学分之外, 学生在第三、第四和第六学期还要从学校提供的选修课程模块中选择5个模块、25学分的课程。

2. 必修模块课程:

数学、物理、工程力学、材料科学、CAD技术、数据处理、电子学、加工方法、设计原理、热力学、控制与调节技术、测量技术、流体力学、技术英语、必选模块、工程项目、传动学、质量管理和契约、合成材料工程学、机床加工、工程技术统计方法。学生在第五学期可以选择实习、到国外学习或者继续在德国亚琛应用技术大学学习;第七学期安排实习、学位论文和学术讨论。

3. 除了这些必修课程之外, 德国亚琛应用技术大学还安排了可供选择的模块课程, 每门课程的学分均为5学分。比如:技术光学、工程制陶术、项目设计/程序设计、Java语言、机械动力学/传动技术、能源技术、可再生能源、全程质量控制技术、喷漆技术、流体机械学、自动化技术、激光技术、机器人技术。

(三) 慕尼黑应用技术大学机械制造专业 (2016版)

1. 课程方针:

课程由模块课程组成, 每个模块都由讲授和考试组成, 学生只有在达到一个模块中所有课程及格及以上要求时, 才能获得相应学分。大部分模块课程的学分都是5学分, 学生平均每学期须修满30学分。除了必修的模块课程之外, 学生还需选修三个模块、共计15学分的模块课程。第一至第三学期主要安排基础课程;第四学期是第一阶段的专业课程学习, 这一阶段一般不分专业方向;第五学期是实习学期;第五至第七学期学生可以选择细分的专业方向, 主要有产品研发、生产制作、机电一体化、动力工程, 每个专业方向包含有6个课程模块, 每个模块5学分;第六、七学期选择模块课程, 另外第六学期还有机械工程实习;第七学期安排学位论文工作。其中第一学期安排了30学分的课程, 第二学期安排了28学分的课程, 第三学期安排了30学分的课程, 第四学期安排了31学分的课程, 第五、第六、第七学期学生须分别修满30、31、30学分的课程。

2. 必修模块课程:

工程数学、工程力学、产品研发、电子学、金属材料学、基础力学、机械零件、非切割制造、工程信息学、企业管理与经济法基础、化学与合成材料工程学、技术流体力学、热力学和热传导、工程动力学、加工制造与企业管理、调节与测量技术、实习。

第五~第七学期是分专业方向的模块课程。 (1) 产品研发方向课程:产品研发方法、计算机辅助产品研发、研发与成本管理、质量技术、方案设计。 (2) 生产制作方向课程:生产计划与企业管理、加工安装自动化、CAM, CNC和加工方法。 (3) 机电一体化方向课程:调节技术、实用电子学、自动化系统程序设计、模具设计与制造、电力动力学、控制工程。 (4) 动力工程方向课程:可再生能源系统学、能源与发电技术、涡轮机械、液压技术。

综合比较以上三所高校的课程设置, 我们可以看出:

中、德两国都设置了模块化教学课程, Q学院模块的数量相对较少, 每个模块包含的课程多、涉及范围广;德国应用技术大学的模块数量较多、每个模块包含的课程少, 课程之间的相互关联性较高;Q学院前面四个学期安排了大量的通识课程 (思政类课程、公共英语、体育等) , 而德国应用技术大学从一开始就是专业教育, 专业性很强。

实习实训的总体时间上两者没有太大的差异。Q学院从第二至第六学期的每个学期都安排有或集中或分散的1~2周的实训, 第七、第八学期集中安排有专业实习;德国应用技术大学的实习安排在第五或者第六学期, 学生在基础学习和专业基础学习之后, 已掌握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对职业概况已有了一定的认识。

三、中德应用型高校师资、教学方式、课程评价方式比较

除了常规的讲授、课堂练习、实验和小组讨论之外, Q学院近年实施了诸如研究性课堂教学、闯关式课堂教学等教学改革。从2014级本科开始, Q学院所有专业都取消了对考核方式的统一规定, 任课教师可自主选择考核方式, 加大学生课堂和平时表现在总评成绩中的比例;毕业论文 (设计) 选题要求以社会生产实际为主, 注重应用性。

德国应用技术大学对师资的要求相当高, 德国应用技术大学的教授必须具有博士学位、从事过教学实践活动、具有独立进行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与企业保持密切的联系、具有五年以上企业工作经验。德国应用技术大学的课堂教学包含以下几种方式:课堂讲授、练习课、实验/实践课、讨论课。德国应用技术大学的课程评价比较注重过程, 学生需要上交大量的读书心得、调研、分析报告等;学生企业实习成绩的考核与评定工作由企业负责, 实习指导人在实习结束时为学生出具一份实习工作鉴定;毕业论文 (设计) 的选题绝大部分由企业结合实际需要提出, 整个过程大多在企业中完成, 企业指导人作为学生的第一指导教师, 学校教师作为第二指导教师, 答辩及成绩的评定由企业和学校联合组织。

四、结论及启示

我国应用型高校在教师的任教资质、实习保障和效果、法律保障等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和改进空间。以下是几点建议:

1.加大师资的外引内培。引进企业高管或有着丰富一线工作经验者担任任课教师或指导教师;鼓励、支持中青年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

2.加强和企业的密切合作, 大力开展校企合作、校地合作。

3.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既然德国《职业教育法》可以明确规定:“企业有责任和义务参与高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我国相关部门也应该抓紧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 加快完善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体系。

摘要:选取德国亚琛应用技术大学和慕尼黑应用技术大学机械制造专业为研究对象, 通过对其教学目标、学制、课程设置、师资、教学方式、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研究, 与我国应用型高校同类专业进行对比, 分析、总结了德国成功经验对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中德应用型高校,机械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徐理勤.德国应用科学大学 (FH) 的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启示[J].浙江科技学院学报, 2005, 17 (4) .

[2]张鸣放, 窦立军, 于雷, 等.中德应用型大学课程设置比较分析[J].现代教育科学, 2011 (6) .

篇4:高校制造业人才培养

【关键词】中国制造2025 创新 两化融合 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7-0231-01

引言

21世纪以来,世界各个国家的工业制造格局都正在发生一些调整和改变,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逐渐兴起,全球科技创新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和特征。这场变革是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将给世界范围内的制造业带来深刻影响。

25年前,中国的制造业开始迅猛发展。直到2010年,中国成为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1]。但中国的制造业“大而不强”,主要制约因素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核心技术和关键元器件受制于人,使许多产业尚处于价值链的中低端。针对这一现状,“中国制造2025”应运而生,这是中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型的一个计划,到2025年,中国将跻身于现代工业强国之列[2]。

一、机械创新的教育内涵

任何一个行业的进步和发展,前提条件是精良的机械设备;新兴行业的出现也必然会对机械行业提出创新的要求。在制造业的变革浪潮中,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由于创新能力不够,处于技术含量较低的地位,主要从事附加值较低的制造、加工和组装。高等机械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高素质、高层次的机械创新人才。机械创新教育就是针对机械工程技术科学的特点和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作用,对原有的一些教育理论、方法、内容、目标进行再认识并创新。如何将耳熟能详的“Made in China”转变成“China Manufacturing”,使中国制造由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将更多的本土创新融入到中国制造业,机械创新将会扮演重要的角色。

二、传统机械高等教育的特点

中国的机械专业教育,受到中国传统制造业的观念影响。传统机械类专业人才的培养经过不断发展,形成了一套相对比较固定的教育理论、方法以及相对应的体系,也培养出了众多的专业人才。传统的机械类高等教育比较强调知识的传授,专业教育相对比较封闭,对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训练较少,缺乏能让学生独立工作和知识再创新的训练。在整个教学体系中,教学内容或方式特点不明显,各个院校教学的大纲、授课方式和教学目标差异较小。

三、“两化融合”的实践性培养模式

我国工业化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的发展,已经成为制造业大国。可是我们的历程时间非常短。我们不能向西方国家先工业化,再信息化。我们进入工业化的中后期遇上信息化浪潮,要完成“中国制造2025”,需要走两化融合的道路。

当代大学生,尤其是机械类专业的大学生的培养,是中国走向世界工业强国的中坚力量,是中国制造业新生力量的培养。将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势必需要改革原有的课程和教学体系,适当调整机械类和计算机类的相关课程,加强实践性环节,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和能力。

首先,加强“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和“机械创新与实用设计方法学”的教学与实践[3],加强各学科之间联系,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为从事制造业相关的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要着重加强两课的实践活动,积极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性的能力。其次,增设计算机的绘图软件和仿真体系的相关课程,提升学生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创新性设计的能力,缩短设计的周期,提高设计的质量。再次,完善学生参加各类创新性竞赛的规划。学科竞赛是锻炼学生运用信息化技术、激发创新性思维的最佳途径,可以较好的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使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得以转化为实际的工程项目。

四、结束语

工业强基的夯实靠的是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但以往学生在踏上社会、开始专业技术工作后很难迅速进入状态,尤其是遇到实际技术问题,不知道如何独立解决,更不能从工程实际出发思考问题,并用创新的方法解决新问题。

经过“两化融合”的教育体系,突出实践性环节的培养,完成各类学科竞赛的参与计划,势必将为学生提供一个与社会无缝接轨的平台。在此平台基础上,能使学生从创新入手,很快将科学的方法,科学的思维转变成具体的工程技术,为工业腾飞注入无以伦比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刑国均,邓继跃.2012装备工业蓝皮书—转型升级中的装备制造业[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2]陈渊源,吴勇毅.“中国制造2025”如何破茧解题.[J].企业管理,2015,3:20-22.

[3]董万福,聂志萍.机械专业学生创新设计设计能力培养的实践与研究[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21(6):32-33,60.

作者简介:

篇5:高校制造业人才培养

机械制造业已经历经了几百年的风雨,在德国各个工业大学的机械制造专业无疑又是其中的翘楚。发展到今天,无论从课程设置,师资配备到硬件设施都相当完备,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众多德国知名大学承载了自二战以来的大部分机械科技研发,并使科技成果得以应用,所以德国才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机械产品出口国,依靠成品机械以及机械技术产业出口使得德国经济始终稳居世界前三位。奔驰汽车、宝马汽车、林德叉车、大众的整条成熟品牌生产线以及遍布德国波罗地海海岸的大小造船厂都有产品销往中国及世界各地。德国制造更是成为品质的保证。

机械制造在德国是最大的专业,德国高校对他的重视程度在对其投入的科研经费中有清晰的体现。以亚琛工大为例,亚琛工大截止到2007年有5448名学生注册机械制造专业,科研工作者20人左右,每人平均研究经费为2024000欧元,这足以看出德国社会和大学对这个专业的期望。同时,大学更花费重金建设一流的实验大大提升了学生的竞争力。

德国留学机械制造专业介绍

高投入的结果是高回报,达姆施塔特大学新研发的汽车新能源利用系统使未来的汽车不依靠传统能源就能飞驰在路上,有效地解决了人与自然的矛盾;亚琛工大参与研究的新型发动机被应用在空客A380上,打破了人们对于大型客机速度的固有想法;慕尼黑工大设计的全新宝马概念汽车在人们的眼睛里就是天外来客。各种传统的精密机械也在逐年进步,电子显微镜把成像率又提高了几十倍,机械手术刀也逐渐被应用在临床手术上,测绘仪更把误差缩小了几个单位。这些有关机械的科技成果被应用在人类日常生活中,使人们生活得更加和谐。

在德国高校中学习机械制造的中国留学生在学成后在各行业中也都有独特的建树。新任科技部长万钢毕业于克劳斯塔尔工大,学习汽车制造,毕业后先在德国奥迪汽车工作多年,然后回国在同济大学主持新能源汽车工程,后任校长。德国的机械制造专业毕业生历来都是国内外各大中型企业最抢手的资源,因为他们知道:获得了在德国学习过的机械专业毕业生就意味着获得了公司最稳定的基石,也就注定能赢得未来。

德国留学机械专业牛校

德国哪所大学最好?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各个学术领域有其各自的优势。那么德国经济周刊评出的机械专业最好的十所大学是哪些呢,他们分别有哪些突出特点,有分别以何见长呢?

德国机械十大牛校之NO.1:亚琛工业大学

亚琛工业大学理工科实力强劲,电子、机械制造方面排名一直名列德国第一。其机械专业和亚琛工大本身有着同样的悠久历史,建于1870年10月。学校机械学院拥有大量的科研项目,它们涉及300多个专业领域,代表着当今研究的前沿。

德国机械十大牛校之NO.2:慕尼黑工业大学

慕尼黑工业大学在国际声誉方面,位居全德第一,是最受国际学人喜爱的德国大学。慕尼黑工业大学是“柴油机之父”狄塞尔,“制冷机之父”林德,“流体力学之父”普朗特等世界著名科学家的母校。世界及牛人出身于此,其机械研究的水准自不必说!

德国机械十大牛校之NO.3:卡尔斯鲁厄理工大学

卡尔斯鲁厄大学的计算机和机械专业一直位于德国大学前列。汽车工业的先驱卡尔·本茨。他于1860年至1864年就读卡尔斯鲁厄大学,1885年他制造了第一辆汽车,1914年卡尔斯鲁厄大学授予他荣誉博士头衔。

篇6:制造业一线班组长菁英培养项目

制造业一线班组长菁英培养项目

作者:

来源:《现代企业教育·企业大学》2014年第02期

您的岗位工作有标准吗?

您的标准全面、规范吗?

您的标准到可以量化吗?

您的量化标准细化了吗?

您的标准细化科学、合理吗?

班组长是集技术与管理于一身的企业基层管理者。在对班组长的专业培训上,日本的制造企业走在了我们的前面——他们创造了独特的、适合班组长工作特点的训练系统。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大成智库推出的“制造业一线班组长菁英培养项目”制造业一线班组长菁英培养项目构造了当今最为先进的生产管理知识体系,融合了众多大家熟知的管理工具,如TPS、IE 的部分手法,QC 的工具手法,5S 现场管理,JIT 思想在生产线的运用,TQM,OJT,等等。这些工具适合各类制造型企业从业人员学习和使用,可极大地改善和促进制造企业车间、班组级管理人员在生产管理方面的实战能力。

项目的特色理念与方法:

1.突出对员工生产现场工作能力和管理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2.强调培养员工在生产现场关注每一细节;

3.鼓励现场督导对生产现场进行持续不断的改进。

项目关注:

篇7:微电子制造人才培养论文

具体说来,从以下方面着手培养学生的能力:

(1)在构建微电子制造工程为主线的实践创新教学体系的基础上,引入创新性设计试验,提供创新的氛围,培养创新意识。即在教学过程中,鼓励教师把创新性设计试验引入课堂,通过设置符合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试验内容,引导学生进行探索式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设置创新情景,培养创新技能。建设学生创新实验室,为学生科技活动提供实验环境。实验室实行开放式管理方式,学生在一个真实的创新环境中,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到实验室进行创新活动。

篇8:高校制造业人才培养

一、我国应用型本科高校现有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校对人才培养的特色没有合理准确的定位,很多普通高校应该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学校,但部分学校把自己定位为集教学、科研于一体的教学研究型大学,没有系统地设计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因此,部分高校培养的学生大部分脱离工程实际。

随着实践教学改革的深入,国内各高校在实践教学方面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如对教学的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生产实习等环节进行部分改革,再增加课内外科技创新等环节,没有根据社会需求及实际对实践教学和培养规格进行总体设计,没有解决人才与社会脱节的矛盾。

二、人才培养模式定位

应用型本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应用型技术人才、现场工作技术指导人才和负责生产第一线的人才,是对设计图纸具体生产、工程计划实施和设计方案产生具体作用的人才。机械应用型技术人才必须具备技术应用能力所必需的理论基础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具有较强的机械专业综合应用知识和技能,能够顺利解决现场出现的实际问题,他们区别于技能型人才,不是简单的技能操作,而是具有很好的技术能力,能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机械应用型技术人才处于工程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之间,机械应用型技术人才与体力劳动为主的技能型人才合作,并指导其工作,同时要配合工程型人才的工作。

三、分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1. 重视理论教学,打下坚实基础

注重理论教学能够使学生们学到足够的知识,并使其在大学期间储备知识,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当今科学技术发展迅猛,我们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理论教学体系能够使学生们获得坚实的基础理论知识,重视基础教育不仅有益于学生的长远发展,还有益于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

2. 建立完善的课程体系,构建学生完整的知识结构

建立完善的课程体系,构建学生完整的知识结构,根据培养目标有效安排课程顺序,对知识进行合理衔接。学校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结合本地经济发展需要及应用型本科高校的现有特点和现有优势,设置合理的相应模块化的专业方向,比如模具制造方向及数控维护等,能够使学生很好地就业。同时提高学生对工程应用软件的学习重视度,让学生得到一技之长,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培养学生的自学和创新能力。对先进技术的学习采用实例讲解的方式教授学生,以减少占用学时,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 机械专业实践教学

应用型本科教育是一种为应用科学和现代技术领域就业的学生提供学术和职业准备的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基础是机械基础实践与专业课程实践的改革,通过多年的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教学经验,经过多次试验与实践,形成机械基础实践与专业课程实践的优化方案。

(1)重视实习。重视实习基地的选择,对实习基地的生产规模和生产设备进行考察,使学生在工业现场环境下能够对机械加工工艺、设备、管理建立感性与系统的认识。

(2)重视创新能力。为了与学生就业接轨,组织学生参加具有机械学科特色的各种技能竞赛、建模竞赛和课外机械相关活动、工程能力竞赛、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机械电子竞赛等。通过参加以上课外锻炼为机械类学生提供创新平台,培养机械专业学生的实战能力,使之具有工程创新思维和技术创新能力。

(3)重视技能。机械类应用型人才应具备较好的职业技能,应用型本科高校积极鼓励学生到就业单位进行实训、实习。鼓励学生参加职业资格考试,通过职业资格实践使学生获得毕业就业的有力通行证。

(4)资源利用。为了更有效地利用学校方面的资源,更全面进行专业方面的实践,可开放专业实验室,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师的教学与科研课题等。开放实验室能够使学生在课外时间到实验室选做实验或自行设计实验。由实验室列出一些实验项目,由教师定出目标和要求,让学生从中自由选择,要求程度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逐渐做到由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和装置。这样就真正使实验室成为知识运用、知识融合、知识创新的基地,成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实践基地。

4. 提高教师教学与实践能力

应用型本科高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对教师的教学和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提高专业知识能力,提倡年轻教师多听、多学有经验教师上课的长处。建议教师参与各种机械相关的会议与培训,拓展任课教师的视野,扩宽教学领域。提高专业课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对教师的动手能力进行提高,首先对校内工程训练中心进行现场观摩,现场动手,提高基础工程实践能力。教师深入校外实训基地生产第一线,生产实习老师对校外实习基地的产品、加工工艺、工装设备、生产流程进行观察,到企业现场去实习,培养其工程实践素质。

(2)鼓励教师参与科研活动。鼓励青年教师参与科研活动,积累教师的实践经验,加宽教学知识面,使教师在教学中结合科研教授学生。鼓励青年教师参加各种机械相关会议,加强机械专业知识的交流,了解机械行业的发展趋势,使教师获得丰富的实践经验,建设在机械专业方面具有创新能力的实践教学队伍。

(3)积极推进教师参与指导学生创新型竞技比赛,从大赛获得当今前沿的机械知识、教学知识和经验。

四、结论

应用型本科高校要通过提高办学条件来提高办学质量,同时也应将现有条件最大化利用,对应用型本科高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积极探索与实践,通过管理与创新提高应用型本科高校办学质量。

摘要:应用型本科高校如何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结合我国应用型本科高校现有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进行人才培养模式定位,实现分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通过应用型本科高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奠定基础。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应用型,创新,实践

参考文献

[1]张秀艳,赵永成.民办高校机械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研究——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1):29—30.

[2]崔彦平,谷进军.地方高校机械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09,(8):112—113.

篇9:高校制造业人才培养

正如科技部副部长徐南平曾经指出的:“创新贵在坚持,坚持的时间越长,水平越高。中间要是断了,就有麻烦。”

多年以来,我国在军用、民用重大装备项目的立项安排上,长期存在一种时断时续、“大上大下”的不“均衡”现象。这不仅给相关科研生产单位计划安排带来很大难度,而且非常不利于高端技术人才培养与成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大型运输机运20总设计师唐长红曾经指出,这种不“均衡”的现象,其最直接的恶果就是设计人才队伍保持不够,队伍常常断档,经验无法积累,技术无法进步,甚至在某个层面上不断重复。唐长红认为,如果这种现象不得到彻底改变,将会影响到我国航空事业持续发展的能力。

要实现产业的“均衡”发展,国内外的经验教训都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借鉴。在各国武器装备制造业中,美国核潜艇、航母等项目是“均衡”发展的典型。

“均衡”的样板:美国与日本

美国在重大武器装备设计与建造之所以一直居世界领先地位,一个很重要原因是项目一直不断档,为了留住技术人才,美国甚至不惜斥巨资投资本应下马的核潜艇项目。

冷战时期,为了与苏联的先进核潜艇相对抗,美国投入巨资研制了当时最先进的海狼级核潜艇。随着苏联的解体,冷战结束,海狼级核潜艇作战对象已不复存在了。按照一般的思路,海狼级核潜艇项目理应下马。1992年1月29日,在苏联解体的56天后,当时的美国国防部长切尼宣布,只保留第一艘己建成的海狼级核潜艇,取消其它的海狼级核潜艇建造计划。但到了1992年5月,美国国防部又改变了主意,决定相继恢复第2艘和第3艘海狼级核潜艇的建造。美国建造这两艘海狼级核潜艇并不是为了军事需要,而是为了稳定核潜艇设计建造技术队伍,防止技术人才流失。新建一艘海狼级核潜艇需耗资10亿美元,可见美国国防部为了稳定和留住核潜艇技术人才真是不惜血本。

尼米兹级航母是美国目前在役数量最多的航母,从1968年开始由格鲁门公司建造,计划共建造10艘,随着最后一艘“布什”号在2008年底下水,10艘尼米兹级航母已全部建成服役。从1968年的首舰“尼米兹”号,到2008年最后一艘“布什”号完工,尼米兹级航母的建造历时40年。这40年中该项目一直未中断过,以平均每4年左右建造一艘的速度稳步推进。尼米兹级10艘航母刚全部建造完成,美国又开始计划建造新一代技术更先进的福特级航母。

不难看出,美国的武器装备制造业之所以一直稳居世界领先地位,一个很重要原因是发展的“均衡”。类似的例子还有日本,日本在大型苍龙级潜艇建造项目中,一直保持着每年“新开工一艘、新完工下水一艘”的精准“节奏”,让其工程师与技术工人始终有活可干,长期维持其“苍龙”级潜艇建造能力。

“均衡”的意义:培养高端技术人才

“均衡”的项目计划管理方式对军用、民用装备制造业高端技术人才培养十分重要。大型复杂军用民用装备(如大飞机)的研发与制造,之所以成为西方国家强项和优势,是因其进入“门槛”太高,一项大型复杂装备要经过几年乃至十几年的持续研制,才可能最终掌握其核心技术,确保批量制造质量的稳定性与可控性。这类项目所需要的高端技术人才,其培养周期十分漫长,需要“十年磨一剑”甚至“三十年磨一剑”,才能真正做到在技术上游刃有余,完全掌握技术精髓。比如,一位技校毕业生,即使本人勤奋且有天资,要成为技术高超的熟练技术工人,大体也得用十年时间,如果要成长为技师、高级技师,就得用二三十年。

“十年磨一剑”乃至“三十年磨一剑”的特性,决定了大型军用民用装备制造项目的人才培养,必须“均衡”持续地研发、生产,其技术人员及技术工人才能长期不断地进行技术能力和技术经验的积累,才有可能成长为技术骨干或技术带头人,才能最终取得研发与制造上的成功。

师范院校毕业生一毕业马上就能上讲台讲课,讲得好不好先不说,反正能够讲;中文系毕业生一到出版社马上就能编书,编得好不好先不管,反正能编;播音与主持专业的学生一毕业就能马上当主持人,当得好不好先不管,反正能当。但是,装备制造业所需的人才却与上述领域有所区别。通常,一个相关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到装备制造企业或相关科研院/所,在工作岗位的头一、两年可能什么也干不了,因为他们学的理论知识仅是敲门砖,得靠有经验的老同志传、帮、带,两三年后才能逐步独立工作,如本人勤奋又有天资,大体上要用10年左右时间才能成为一名技术骨干。理工科硕士生、博士生成才时间要短一些,但也要五六年时间。如果还想进一步成为技术上领军人才或顶级技术人才,还得“二十年磨一剑”乃至“三十年磨一剑”。现在跨越式发展的提法很盛行,经济上跨越式发展是可以的,但装备制造业高端技术人才培养永远无法跨越,只能靠连续不断的项目对技术人才进行“马拉松”式的超长周期培养,其间绝无任何捷径可走。

nlc202309091038

“运10”项目下马的前车之鉴

负责ARJ21-700支线客机航电系统研发的项目副总设计师赵春玲,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提供过一个令人震惊的数据:从毕业至今,赵春玲的100多个大学同学中,只有不到五分之一仍在航空系统工作。由此可见,我国航空系统的技术人才流失一度十分严重。从历史上看,这一现象与当年“运10”项目的下马有关。

20多年前,我国科技人员历经10年艰苦努力,研制出我国首架大型干线客机“运10”。“运10”项目最重要成果并不是飞机本身,而是通过“运十”项目段练、形成了一支以上海飞机设计研究所为主体的,研制大型干线飞机的专业配套、富有经验的技术人才团队。当时,只有美、苏、英、法四国有类似的技术人才团队。“运十”项目的中途下马,使得这个宝贵的技术人才团队不得不解散。以上海飞机设计研究所为例,1994年分到上海飞机设计研究所的大学生共有12名,现有却只有1人在研究所工作。1998年进入上海飞机设计研究所的17名大学生,现在也只有5人在航空工业领域工作。2000年进入研究所的40多名大学生,一度也走得只剩下一人。上海飞设计研究所当年搞气动的两个青年骨干,一个出国了,另一个下海经商。据介绍,上海飞机设计研究所有数百名有大飞机设计经验的技术人才离开原单位,或是出国或是转行,让人十分痛心。

20多年后,当我国决定重新上马大飞机项目(即C919项目)时,却发现尽管当时“运10”项目技术资料保存完整,但随着当年参与该项目技术人员陆续退休和外流,即使一些还没有退休和外流的技术人员,由于20多年的技术业务荒废,已对20多年前“运10”项目技术资料感到陌生。换句话说,由于“运10”项目的中断下马与技术团队的解散,该项目所积累的宝贵技术经验与技术人才基本作废,大飞机项目基本上得重头再来。

据媒体披露,在国产ARJ21-700支线客机研发团队中,35岁以下年轻人占70%以上,是一支名符其实的青年技术团队,国产支线客机的核心机密就掌握在这群八〇后、九〇后青年技术人员手中。从2002年宣布启动ARJ21-700支线客机研发至今,可以说就是这支青年技术团队重建与成长过程。但当年“运10”下马所导致的技术力量的断层,给这支青年技术团队成长带来很大困扰。由于缺少老同志的传帮代,一切都要从头开始,要靠自己重新摸索,重新学习,这就在相当程度上延缓他们成长与成熟。国产支线客机投入正式运营,意味着这支青年技术团队的基本成熟,而这支队伍要完全成熟,恐怕还需要数年时间。

项目计划安排“不均衡”的三大恶果

国内外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在军用、民用高端复杂装备研制中,最可怕的现象是项目计划安排中的“非均衡”做法,即项目做到一半或者完成后就下马,没有后继项目,或出现长时间项目断档期。这种做法最大受害者不是项目本身,而是参与项目研发的技术人才队伍。

“非均衡”做法导致的恶果有三:

第一,“非均衡”会导致原来项目团队及个人技术能力、技术经验积累的中断。技术积累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一个项目一旦中断三四年无活可干无事可做,从团队到个人的技术创新能力就会停滞不前乃至退化,以后就很难再成气候。即使三四年后项目再重新上马或再安排后续项目,也几乎等于从头再来。

第二,“非均衡”会延长技术人才的成长期和成熟期。无论“十年磨一剑”还是“三十年磨一剑”,要想把“剑”磨成都有个基本前提,那就是得不停地“磨”。一旦因项目下马或断档而导致技术人才长时间停止“磨”剑,那么“十年磨一剑”效果就大打折扣,再有潜力的技术人才也无法成长起来,甚至被废掉。。

第三,“非均衡”会导致技术人才流失和断档。项目一旦下马,单位无活可干,技术人才收入必将大幅缩水,那些“十年磨一剑”丰富经验的技术骨干将不得不跳槽寻找新的工作机会。这些人在跳槽的同时也带走了他们长期技术能力和经验的积累。对一个科研团队来说,技术骨干的作用非常重要,哪怕流失一两位技术骨干,也会使整个团队的研发能力受到影响。同时,一旦项目下马收入缩水,项目单位势必难以吸引新的人才加盟,造成人才队伍断档。

上一篇:拥抱成熟高中作文下一篇:实践报告 汤晓光